HY6801M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使用说明

HY6801M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使用说明
HY6801M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使用说明

HY6801M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

使用说明

版本v0.1

1.概述

HY6801M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与交流接触器、各种低压断路器相配合组成剩余电流保护系统,适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低压(380/220V)配电系统中(即TT 系统)系统,也适用于TN-S系统和TN-C-S系统中的S部分接线,提供接地故障保护。防止用电设备事故及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也可用来对人身提供间接接触电击保护。

HY6801M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的电子线路中,主要电子元件采用集成电路,元件经严格筛选老化,故性能稳定,工作可靠。作测量元件的零序电流互感器铁芯,选用高导磁率环形材质,其平衡特性好,大功率设备投运时,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不会误动作。面板上数码管可直接显示漏电电流值,便于监测被保护配电系统的对地泄漏电流。

HY6801M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具有互感器故障检测功能,当互感器连接故障时,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动作(报警输出常开触点闭合),数码管显示“OPEN”,可有效防止电流互感器故障而引起的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失效。

HY6801M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可对脉动直流信号进行检测,属于A型剩余电流继电器。

本产品符合标准: GB/T22387-2008 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

JB/T8756 2008 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

2.配置

1.数码管同步显示对地泄露电流

2.宽范围报警电流(10MA-20A)可由用户设置,可应用于各种场所

3.低报警电流(最小10MA)可应用于医疗等严格控制微漏电的场所

4.最小分断时间低于40ms,有效对人身触电提供保护

5.提供预报警功能,可以提前预先警示泄漏电流

6.报警时间可设置,可组合配置成多级保护,并有效防止误动作

7.A型剩余电流继电器,不但可以检测正弦交流电流,还可监测脉动直流

8.具有互感器连接故障检测,当连接故障时自动跳闸报警

9.具有检测功能,可模拟产生泄漏电流检测装置是否投运良好

10.高抗扰型,有效抵抗EMC电磁干扰

3.面板外观

图1:外型

1) 4位“8”字数码管显示

2) 指示灯:

预报警(pre)指示灯,

报警(alm)指示灯,

运行(run)指示灯

3) 按键:向下/消音/复位(复位需长按有效),向右/测试(测试需长按有效),确定/设置

4) 连接端子(线缆采用AWG12-AWG20)

1,2号:辅助电源输入(AC220V)

3,4号:试验装置连接线,此线须穿过电流互感器。

7,8号:电流互感器输入

12, 14号:报警输出(常开触点,触点容量:250VAC -3A)

图 2:面板显示

图3:端子定义

4.主要功能

1)可设为一般型(非延时型)和延时型。

主要技术参数:

a.动作时间(一般型):0.04ms(10倍额定剩余动作电流)

b.极限不驱动(延时)时间(延时型):0.06s-5s

2)提供一组报警保护。

当实际剩余电流达到“额定剩余动作电流”(报警值)时,报警输出触头状态发生变化(常开触头闭合)并且报警指示灯燃亮,蜂鸣器鸣响。当实际剩余电流低于报警值后,报警状态保持,按“MUTE”(消音)按键可以静音。长按“复位”按钮恢复到正常状态。报警保护

可设为一般型(报警延时设为0s)或延时型(报警延时设为0.06s-5s)。

主要技术参数

a.额定剩余动作电流:10MA-20A(一般型);30MA-20A(延时型)

b.动作时间(一般型):0.04ms(10倍额定剩余动作电流)

c.极限不驱动(延时)时间(延时型):0.06s-5s

3)提供一组预报警保护。

当实际剩余电流达到预报警值(70%报警值)时,预报警指示灯燃亮。当实际剩余电流低于预报警值后,报警状态将自行恢复为正常状态。

4)互感器故障检测功能。

当互感器连接故障时,数码管显示“OPEN”,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动作(报警输出常开触点闭合),可有效防止电流互感器故障而引起的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失效。当互感器连接正常后可自行恢复为正常状态。

6)试验装置测试功能。

试验装置可以模拟产生剩余电流使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动作,实现测试功能.

将导线(线径AWG12-AWG20)穿过电流互感器,接到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的3,4两端子上。

穿过方向如图4所示:注意“4”号端子接到供电侧,“3”号端子接到用户侧。

图4 测试穿线方法

按住“测试”按键不放,直至发出报警状态,此时数码管显示“OUT”,蜂鸣器鸣响,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动作(报警输出常开触点闭合)。长按“复位”键可以复位。

5.安装要求

1)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需面板安装 尺寸:48*48mm (前面板) 44*44mm (开孔)

Front view

Side view

图5 外型尺寸

2) 将被检测回路的L1,L2,L3,N 3)对接地系统要求

a)可适用于交流50Hz ,中性点直接接地220/380V 的低压电网(TT 系统、和TN-S 系统、TN-C-S 系统的S 接地部分,及局部独立接地改造的 TN-C 系统)。

b)安装了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后的TN-S 系统,其工作零线(N )和保护零线(PE )

必须始终分开,决不允许混接,以免保护器无法投运。

c)TN-C 系统由于用电设备的外壳是保护接零(实际上零线上存在重复接地),这种系统无法使用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为此TN-C 系统在末端改造后方可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d)TN-C-S 系统中,只能在S 部分安装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

4)安装时的注意事项

a)在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一相线和零线,均不能与保护范围外的其它相线或零线混接,否

则保护器就无法运行。

b)保护器应安装在无腐触气体,无爆炸危险的场合,并注意防潮、防尘、防震、防阳光

直晒。

c)由于零序电流互感器采用高导磁材料制成,所以不得敲击和摔跌,否则将会影响性能。 d)必须查清接触器的额定电压,不同的电压等级应按不同的接线安装。

e)请在上电投运前进行接线,重新接线前请确保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处于关闭状态。6.使用与设置

图 6 :显示当前监测电流

?说明1: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参数值:报警设定值,报警延时值。

?说明2:本机共有三个按键:向下/消音/复位,向右/测试,确定/设置

1)状态1(当前状态)----显示当前监测漏电值

a)本机上电后的初始状态,此状态显示当前监测的漏电值,单位为A,如图6所示,表示当前漏电为0.36A

2)状态2(浏览状态)

a)按下“set”(设置)按键,进入“浏览状态”,浏览报警设定值,此时“run”(运行)灯闪烁,如图7所示,表示报警设定值为2.36A。

图 7 :浏览状态(预报警值)

b)此时按下“向下”按键,显示报警延时值,如图8所示,表示报警延时值为2.06S,第一个字母为“t”,再按下“向下”按键,又重新显示报警值。

图 8 :浏览状态(报警延时)

c) 在浏览状态下,按下“设置”按键,将退出状态2(浏览状态),回到状态1(当前漏电显示状态)。

3) 状态3(修改状态)

a)在浏览状态下,按下”向右”按键,进入设置修改状态,相应修改位闪烁。

b)按下“向下”按键修改当前闪烁的信息。

c)按下“向右”按键可以依次修改百位,十位,个位。

d) 修改完成后按下“确定”按键,则确认修改,并回到状态2“浏览状态”。

e)在浏览状态下,按下“设置”按键,回到状态1“当前状态”。

8.技术指标

附图1 HY6801系列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应用

EOCR-SS__过流继电器说明书

EOCR-SS电子式过电流继电器 □概述 EOCR-SS是超小型定时限动作特性的过电流继电器。利用主回路相线穿过两个互感器(CT)取得电流感应信号。当负载异常时,经内部继电器动作切断控制回路电源,达到保护负载的目的。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无噪音、性能可靠、保护功能强、安装使用方便等优点。主要适用于电机、设备等的过载保护。 □功能 1.具有过电流、缺相、堵转等保护功能。 2.利用三种不同型号(05、30、60)可在0.1~60A 范围内实现保护。若超过60A(最大到800A)需配外部互感器组合使用。 3.起动延时、动作延时、过负荷值可分别设定。4.工作电源为180~480VAC(24V、36V、110V、660V 电源定购生产)。 5.两指示灯(LED)分别显示电源状态(绿)及动作状态(红)。 6.继电器动作后,可用手动复位(按RESET钮)及断电方式复位。 □设置方法 参照典型接线图完成接线后,应对继电器进行必要的设置,以保证继电器能正常工作,方法如下:1.在电机起动前,根据电机实际起动时间,将起动延时(D-TIME)旋钮调到该值(最好多加2~3秒),如无法确定,可将该旋钮调到最大值。 2.将动作延时旋钮(O-TIME)及过电流设定钮(LOAD)调整到最大值。 3.起动电机,待电机运行平稳后(即超过起动延时时间D-TIME值),将过电流设定旋钮(LOAD)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到红色指示灯(LED)亮为止,此点为实际运行电流值的100%。再将旋钮顺时针方向旋至红色指示灯刚刚熄灭处(在动作延时O-TIME 设定时间内),此点为实际运行电流值的103%。继续顺时针方向旋转过电流设定钮(LOAD),将其设定在合适的过电流值上。(推荐过电流值为实际运行电流值的110%~125%之间) 4.根据电机正常起动运行情况,重新校准起动延时时间(D-TIME)。一般设定值比实际值大2~3秒。5.依据实际情况重新设定动作延时(O-TIME)时间。6.设置后应按测试钮(TEST)来检查设置结果。□面板结构图 □技术指标

CLJ3系列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

S
CLJ 3系列 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
CLJ3 Series Residual current operated relay
CV系列
CW系列
CM系列
CB系列
CK系列
CR系列
CA系列
CJR系列
CJD系列
CD系列
CH系列
CE系列
2012.09
常 熟开关制 造有限公 司
) ( 原常熟开关 厂
CHANGSHU SWITCHGEAR MFG. CO.,LTD.
(FORMER CHANGSHU SWITCHGEA R PLANT)

Na tional Enterprise Technology Cen ter
State Torch Plan Ke y High-tech Enterprise
C hina Well-kno wn Tra demark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e
Environm ental Manag ement System Certificate
National Innovative Pilot Enterprise
Po stdoctoral Programm e
Occupational Health A nd Sa fety Management System C ertificate
C ertificate Of C onformity Fo r M easure ment Management S ystems

JL-150系列电流继电器说明书

JL-150系列电流继电器 1 概述 JL-150系列电流继电器(以下简称产品)适用于电机,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过负荷和短路保护线路中,作为起动元件。 该产品采用集成电路原理构成,它克服了原来电磁型电流继电器触点易抖动,工作时噪音大,动作值、返回系数难调整及运输后动作值易变等缺点,可代替DL-30,DL-7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它的性能优越于JL-30系列电流继电器,不需要有专门的直流辅助电源来作为继电器的工作电源,方便了用户,同时又节约直流电源的维护开支。 该产品的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良好的抗振性,并可节约大量原材料,减少工作量,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该产品的推广使用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主要功能及特点 a)具有动作指示信号; b)具有电源监视信号; c)过电流动作; 产品可实现嵌入式安装(后接线)、拼装(后接线)及凸出式安装(后接线或前接线),外形尺寸、安装开孔尺寸见附图,结构代号为A11K、A11P、A11H、A11Q及JK-1。 2.2产品的原理框图见图1。

图1 产品原理框图 产品动作原理: 通过②、⑧端子(凸出式⑤、⑧)见图2,输入电流量,经隔离采样,整流滤波后与整定调节的基准电位进行比较,并将其信号送到驱动回路,出口继电器动作,并具有出口信号显示。 3 技术参数 3.1额定参数及规格 3.1.1额定电流(交流):0.5A,1A,10A ,15A ,20A 。 3.1.2额定频率:50Hz 。 3.1.3产品规格如表1所示。 表 1 3.2动作电流 在基准条件下,产品的最小动作电流应等于动作电流整定值,其平均误差不超过±5%(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微调继电器中电位器,可实现对所需要的整定点无误差整定);一致性误差不超过3%。 动作电流的平均误差= 五次测量平均值-整定值 整定值 ×100% 3.3返回系数 产品的返回系数不小于0.9。 3.4功率消耗见表2。 表2 3.5触点性能 在电压不大于250V ,电流不大于2A ,功率因数为0.4±0.1的交流回路中,产品输出触点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_6829-199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 6829-1995) GB 6829-1995 引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7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一般要求》及其修正文件IEC755Amend.1(1988-06)和IEC755Amend.2(1992-05)。 本标准采用了IEC755 的全部内容,但对额定接通分断能力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作了适当的修正和补充。IEC755 规定额定电流为50A 及以下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最小额定接通分断能力为500A,而本标准补充规定了额定电源为10A 及以下的剩余电流保护器。根据本标准编制工作组对农村剩余电流保护器运行情况的调查,农村家用剩余电流保护器安装场所约有76%预期短路电流在300A 以下。因而在本标准中增加了10A等级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其额定接通分断能力最小值为300A。而大于10A 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其额定接通分断能力仍与IEC755 一致。这样有利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推广应用,而且也不降低产品的安全水平。 本标准规定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动作特性是根据不同的保护要求确定的。为了达到要求的保护水平,剩余电流保护器必须按有关的安装规程,例如GB13955-92《漏电保护器的安装和运行》的规定进行安装和运行。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的一般要求。包括:特性、正常工作条件、结构和性能要求、特性和性能的验证以及标志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至380V、额定电流至200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以下简称剩余电流保护器)。 本标准规定的剩余电流保护器主要功能是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提供间接接触保护。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0.03A 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在其他保护措施失效时,也可作为直接接触的补充保护,但不能作为唯一的直接接触保护。 剩余电流保护器还可防止由于接地故障电流引起的电气火灾。 本标准的剩余电流保护器是指能同时完成检测剩余电流,将剩余电流与基准值相比较,以及当剩余电流超过基准值时,断开被保护电路等三个功能的装置(例如剩余电流断路器)或组合装置(例如由剩余电流继电器与低压断路器或低压接触器组成的剩余电流保护器)。 对只能完成上述两个功能而不能断开被保护电路的电器(例如剩余电流继电器和剩余电流报警装置等),除了必须补充技术要求外,也可采用本标准有关的基本要求。 对于额定电压大于380V但不超过1200V,额定电流超过200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也可采用本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

过电流继电器的运用

过流继电器的运用 过流继电器分为感应电磁式和集成电路型,具有定时限、反时限的特性,应用于电机、变压器等主设备以及输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回路中。当主设备或输配电系统出现过负荷及短路故障时,该继电器能按预定的时限可靠动作或发出信号,切除故障部分,保证主设备及输配电系统的安全。 传奇电器https://www.360docs.net/doc/3510934530.html, 简介 过流继电器的动作原理是复合式的,它由感应式和电磁式的两个元件组成,两个元件公用一个线圈。当线圈通以交流电流时,在感应元件的电磁铁中,由于短路环的移相作用,产生两个相位不同的磁通,此磁通与其在铝盘中感应的涡流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知使铝盘旋转,当电流增大到整定电流时,电磁力矩大于弹簧的反作用力矩,铝支架转动,扇齿与蜗杆咬合,并随着蜗杆旋转而上升,其顶杆推动电磁元件的动铁,当动铁与电磁铁之间的气隙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动铁被吸合,动铁尾部的顶板推动接点闭合,并推下信号牌,显示继电器过电流状态。 原理 电磁式过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复合式的,由公用一个线圈的感应式和电磁式的两个元件组成。当继电器的线圈通以交流电流时,则在铁芯的遮蔽与未遮蔽部分产生两个具有一定相位差的磁通。此磁通与其在圆盘中感应的涡流相互作用,在圆盘上产生一转矩。在20%~40%的动作电流整定值下,圆盘开始旋转。此时由于扇齿与蜗杆没有咬合,故继电器不动作。 当线圈中的电流增大至整定电流时,电磁力矩大于弹簧的反作用力矩框架转动,使扇齿与蜗杆咬合,扇齿上升。此时继电器的动铁在扇齿顶杆的推动下,使导磁铁右边气隙减少,左边气隙增大,因而动铁被导磁铁吸合,使继电器触点动作。

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为整定值时,感应元件的动作时限与电流的平方成反比。随着电流的增加,导磁体饱和,动作时限逐渐趋于定值。当线圈中的电流大到某一电流倍数时,电磁元件瞬时动作,因而继电器的动作时限具有有限反延时的特性。 继电器具有若干抽头,用以调整感应元件与电磁元件的动作电流。另外用倍流螺钉改变动铁与电磁铁之间的气隙来调整电磁元件动作电流。继电器具有调整感应元件动作时间整定值的机构及主触点动作的信号牌。用手旋转返回机构,可使信号牌返回,并不需取下外壳。 技术参数 传奇电器https://www.360docs.net/doc/3510934530.html, 1.继电器的额定电流与整定范围。 2.继电器线圈的长期允许电流为110%额定电流。 3.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对于GL-11、12、21、22型应不小于0.85,对于GL-13、14、15、16、17、23、 24、25、26型应不小于0.8。 5.当电流为继电器的整定电流时,继电器的功率消耗不大于15VA。 触点性能 a.动合主触点性能 动合主触点在电压不大于250V时,能接通直流或交流5A,但是断开它所接通的电路,应当由其它触点担任(例如油开关的辅助触点)。 b.动断主触点性能 直流有感(τ=5ms)回路,U≤250V,I≤0.5A,为50W;交流(cosФ=0.4)回路;U ≤250V,I≤2A,为250VA。 如果被控电路系由变流器供电并与继电器主触点并联,且当电流为4A时,其总阻抗不大于4Ω,则继电器的主触点在电流不大于50A情况下能够将这个电路分流接通与分流断开。 c.过渡转换主触点性能 继电器的过渡转换主触点控制电路由变流器供电,且其阻抗值在电流为3.5A时不大于4.5Ω,当电流增至150A时,继电器主触点能够将这个电路分流接通与分流断开。 d.信号触点性能 继电器的动合信号触点,在电压不大于250V时能接通或断开电流不大于0.2A的直流无感电路或电流不大于0.5A交流电路。 热性能要求 当环境温度为40℃时,继电器线圈长期承受110%额定电流,其最高允许温升不超过65℃。 介质强度 绝缘电阻不小于300MΩ,继电器所有电路对外壳和非带电的金属部分,以及在电气上无联系的各电路之间的应能承受2kV(有效值)50Hz交流试验电压,历时1min,无绝缘击

剩余电流断路器

乾龙电器乾龙 Q L L1系列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指针式漏电断路器) 使用说明书 工厂代码:A006030 产品符合:GB14048.2-2001 公司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杭州乾龙电器有限公司 HANGZHOU QIANLONG ELECTRONIC DEVICE CO.,LTD

一体式配电剩余电流综合保护装置 ——QLL1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空气断路器为主开关,分断能力大、分断时间准确。 ●一体式配电综合保护,体积小,安装使用方便。 ●动作值固定分档可调,操作简易,能适应各地用户、各种 环境,按需设定。 ●电源侧断零(中性线)保护:防止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中 性线断线时因三相负荷不平衡而造成相电压大幅度变化的现象。 ●电源侧缺相保护:防止三相电机缺相运行,电机烧坏的现 象。 ●可设控制接口:能进行远距离控制。 ●集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缺相欠压保护、剩余电流保护、 漏电报警指示、断零线保护、重合闸于一体,特别适应城乡电网各级综合保护。 ●剩余电流动作值档位多,范围大,I△n从50mA到1000mA 设多个档位供用户选择。

1、概述: QLL1系列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设计思路来源于市场,来源于用户,来源于农网改造第一线,是本公司近年为适应我国农村安全用电实际环境而研制开发的专利产品,使用简便、经济实用,为国内首创。2002年由国家经贸委授予“国家重点产品”证书,2003年由浙江省科协等单位授予“浙江省优秀科技产品”证书。 QLL1系列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即剩余电流综合保护器(以下简称漏电断路器)是集剩余电流继电器、空气断路器及交流接触器的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漏电断路器。适用于三相四线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用来对人身触电危险提供间接接触保护,也可对线路或用电设备的接地故障、过电流、短路、欠电压及缺相和断零等进行保护。 2、特点: 2.1功能多不但具有剩余电流、欠压、过电流、短路的保护功能。还有缺相、断零保护以及自动重合闸、剩余电流显示、动作状态指示等实用功能。 2.2体积小(由剩余电流继电器、交流接触器及空气断路器的组合变为一体式)。缩小了安装位置,简化了接线。具有功能特性选择装置,可按实际情况分别选择特作动作电流和分断时间调节等所需的保护功能。 2.3面板功能及外形、安装尺寸见图1、图2。 1-剩余电流指示2-手动操作手柄3-指示灯Array 4-分闸指示杆5-剩余电流动作值调节 6-功能选择开关7-试验按钮(超限、复位) 8-自动/手动转换旋钮9-安装孔 10-外接复位接线端子11-外接分闸接线端子

电气知识:过电流继电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过电流继电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简介: JGL-10系列静态反时限过流继电器具有反时限 特性,用于发电机、变压器及输配电系统的继电器保护装置中。在设 备过负荷或短路时,能按预定的时限可靠动作,发出信号或切除故障 部分。 本继电器为集成电路静态型继电器,... JGL- 10系列静态反时限过流继电器具有反时限特性,用于发 电机、变压器及输配电系统的继电器保护装置中。在设备过负荷或短 路时,能按预定的时限可靠动作,发出信号或切除故障部分。 本继电器为集成电路静态型继电器,采用数码开关整定电流值,直观方便,改变整定值无须检验,整定范围为2-9.9A级差为0.1A;精度高、功耗小、动作时间快、返回系数高,是GL- 型过流继电器理想 的更新换代产品。 电磁式过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复合式的,由公用一个线圈的 感应式和电磁式的两个元件组成。当继电器的线圈通以交流电流时, 则在铁芯的遮蔽与未遮蔽部分产生两个具有一定相位差的磁通。此磁 通与其在圆盘中感应的涡流相互作用,在圆盘上产生一转矩。在20%~40%的动作电流整定值下,圆盘开始旋转。此时由于扇齿与蜗杆没有咬合,故继电器不动作。 当线圈中的电流增大至整定电流时,电磁力矩大于弹簧的反作 用力矩框架转动,使扇齿与蜗杆咬合,扇齿上升。此时继电器的动铁 在扇齿顶杆的推动下,使导磁铁右边气隙减少,左边气隙增大,因而 动铁被导磁铁吸合,使继电器触点动作。 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为整定值时,感应元件的动作时限与电 流的平方成反比。随着电流的增加,导磁体饱和,动作时限逐渐趋于

定值。当线圈中的电流大到某一电流倍数时,电磁元件瞬时动作,因 而继电器的动作时限具有有限反延时的特性。 继电器具有若干抽头,用以调整感应元件与电磁元件的动作电流。另外用倍流螺钉改变动铁与电磁铁之间的气隙来调整电磁元件动 作电流。继电器具有调整感应元件动作时间整定值的机构及主触点动 作的信号牌。用手旋转返回机构,可使信号牌返回,并不需取下外壳。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_6829199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 6829-1995) GB 6829-1995 引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7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一般要求》及其修正文件IEC755Amend、1(1988-06)与IEC755Amend、2(1992-05)。 本标准采用了IEC755的全部内容,但对额定接通分断能力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作了适当的修正与补充。IEC755规定额定电流为50A及以下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最小额定接通分断能力为500A,而本标准补充规定了额定电源为10A及以下的剩余电流保护器。根据本标准编制工作组对农村剩余电流保护器运行情况的调查,农村家用剩余电流保护器安装场所约有76%预期短路电流在300A以下。因而在本标准中增加了10A等级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其额定接通分断能力最小值为300A。而大于10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其额定接通分断能力仍与IEC755一致。这样有利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推广应用,而且也不降低产品的安全水平。 本标准规定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动作特性就是根据不同的保护要求确定的。为了达到要求的保护水平,剩余电流保护器必须按有关的安装规程,例如GB13955-92《漏电保护器的安装与运行》的规定进行安装与运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的一般要求。包括:特性、正常工作条件、结构与性能要求、特性与性能的验证以及标志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至380V、额定电流至200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以下简称剩余电流保护器)。 本标准规定的剩余电流保护器主要功能就是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提供间接接触保护。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0、03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在其她保护措施失效时,也可作为直接接触的补充保护,但不能作为唯一的直接接触保护。 剩余电流保护器还可防止由于接地故障电流引起的电气火灾。 本标准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就是指能同时完成检测剩余电流,将剩余电流与基准值相比较,以及当剩余电流超过基准值时,断开被保护电路等三个功能的装置(例如剩余电流断路器)或组合装置(例如由剩余电流继电器与低压断路器或低压接触器组成的剩余电流保护器)。 对只能完成上述两个功能而不能断开被保护电路的电器(例如剩余电流继电器与剩余 电流报警装置等),除了必须补充技术要求外,也可采用本标准有关的基本要求。 对于额定电压大于380V但不超过1200V,额定电流超过200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也可采用本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

GL-10系列过流继电器

GL-10系列过流继电器 1 用途 GL-10系列反时限过流继电器具有反时限特性,应用于电机、变压器等主设备以及输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回路中。当主设备或输配电系统出现过负荷及短路故障时,该继电器能按预定的时限可靠动作或发出信号,切除故障部分,保证主设备及输配电系统安全。 本产品符合IEC255-4《他定时限单输入激励量的量度继电器》。 2 结构与工作原理 GL-11、12、13、14型继电器具有一付动合主触点或一付动断主触点。 GL-15、16型继电器具有一付过渡转换主触点。保证了在继电器的动作过程中,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不至会开路。 GL-13、14、16型继电器除上述主触点外,还有一付由感应元件操作的延时信号触点。主触点只受电磁元件控制,不具有反时限时间特性。 继电器具有若干抽头,用以调整感应元件与电磁元件的动作电流。另外用倍流螺钉改变动铁与电磁铁之间的气隙来调整电磁元件动作电流。继电器具有调整感应元件动作时间整定值的机构及主触点动作的信号牌。用手旋转返回机构,可使信号牌返回,并不需取下外壳。 继电器装在垂直面板上,可以板前或板后接线。其外形图见图1,安装开孔图见图2,端子图见图3。 前面接线后面接线 图1 外形图

3 技术要求 3.1 继电器的额定数值与调整范围列于表1中 表1

3.2 继电器的延时特性见图4 (动作电流倍数) (a)GL-11、12延时特性曲线

图4 延时特性 3.3 继电器线圈的长期允许电流为110%额定电流。 3.4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对于GL-11、12型应不小于0.85,对于GL-13、14、 15、16型应不小于0.8。 3.5 当电流为继电器的整定电流时,继电器的功率消耗不大于15VA。 3.6 触点性能 3.6.1 动合主触点性能 动合主触点在电压不大于250V时,能接通直流或交流5A,但是断开它所接通的电路,应当由其它触点担任(例如:油开关的辅助触点)。 3.6.2 动断主触点性能

鉴相鉴幅漏电继电器rdjd

1.3 正常工作条件1.3.1 周围空气温度: a) 周围空气温度不超过+40℃,且其24h 内其平均温度值 不超过+35℃; b) 周围空气温度下限为-5℃。1.3.2 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 ; 1.3.3 大气条件:最高温度为+40℃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不超过50%;在较低的温度下可以允许有较高的相对湿度,例如20℃时达90%。对由于温度变化偶尔产生的凝露应采取适当的措施。1.3.4 污染等级:3; 1.3.5 在有防雨雪设备、无爆炸危险的介质中,且介质中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严重存在导电尘埃的地方;1.3.6 剩余电流继电器的安装板和继电器本体应垂直于地面安装并固定在无显著摇动和无冲击振动的地方。 1.3.7 剩余电流继电器安装场所的外磁场,任何方向都不应超过地磁场的5倍。1.3.8 安装类别Ⅲ。 1.3.9 使用类别:a)AC-15; b)DC-13 2.1 结构 本系列剩余电流继电器主要部件有:底座、盖、零序电流互感器、线路板组件、接线端子、辅助电源主开关(带有负载过载或短路保护的保险丝熔断器)和试验装置组成。除零序电流互感器外其它的全部零件都安装在一个塑料外壳中,与其相互配置外接的交流接触器或断路器构成一整体完整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2.2 工作原理 当被保护电路中有漏电或人身触电时,只要剩余电流(漏电 1.1 适用范围 RDJD 系列剩余电流继电器与交流接触器或断路器组合成剩余动作电流保护装置,适用于额定电压为400V 及以下的配电线路中使用,主要功能是,用来对电气线路进行接地故障保护,防止接地故障电流引起的设备和电气火灾事故,也可用来对人身触电危险提供间接接触保护。另外剩余电流继电器还设有正常运行、故障跳闸和剩余电流指示功能,可随时显示剩余电流继电器的运行状况。 产品符合标准:GB/T22387《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1.2 剩余电流继电器系列的解释1.2.1 型号的解释 特征代号: 不标注表示通用类, 标注字母A 表示A 类 标注字母B 表示B 类设计序号 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1.2.2 系列剩余电流继电器的主要规格分类(见表1) 表1 系列剩余电流继电器的主要规格分类 序号123 特征代号通用类A 类B 类 额定剩余动作电流(I △n)300mA/300mA 、 400mA 300mA/300mA 、 400mA 300mA/300mA 、 400mA 额定电流(In) 主要用途 配交流接触器用 配断路器分励线圈用 配CJC 型自保持 交流接触器用 250A 、400A 、630A (63A~630A)250A 、400A 、630A (63A~630A) 250A 、400A 、630A (63A~630A)1 概述: RD JD 2.结构与工作原理

电气控制技术与应用-习题与解答(八)

习题与解答(八) 一、填空题 1.在电动机控制电路中,是利用熔断器作为短路保护,利用热继电器作为过载保护。 2.接触器主要控制大电流的主电路;而继电器主要控制小电流的辅助电路。故继电器一般不需要灭弧装置。 3.对电动机和生产机械实现控制和保护的电工设备,叫做控制电器。 4.交流接触器是用来频繁地远距离接通和切断主电路的控制电路,它主要由触点、电磁操作机构、灭弧装置三部分组成。 5.电气控制线路图就是用一定的图形来表达电气控制系统中各电气元件及其连接。常见的电器控制线路图有电气原理图、电气元件分布图、电气安装接线图三类。 6.现有保护控制电器A、熔断器B、自动开关C、热继电器D、交流接触器E、过电流继电器,以上电器能用于短路保护的有A、B,能用于过载保护的有B、C,能用于过电流保护的有D、E,能用于零电压或欠电压保护的有B、D。 7.SQ是位置开关的文字符号,自动空气开关的文字符号是QF ,中间继电器的文字符号是KA。8.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值是指热继电器长期工作而不动作时的最大电流值。 9.电动机控制电路中,具有欠压或失压保护的电器是接触器。 10.热继电器它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而动作的。它的发热元件应串接于电动机电源回路中。 二、判断题 1.熔断器既是保护电器又是控制电器。(×) 2.主触头额定电流在20A以上的交流接触器,一般都配有专门的灭弧装置。(√) 3.当吸引线圈未通电时,接触器所处的状态称为接触器的常态。(√) 4.接触器的辅助触头和主触头一样,可以用来切断和接通大电流的主电路。(×) 5.不能将吸收线圈额定电压为220V的交流接触器接到380V的电源上。(√) 三、简答题. 1、两个同型号的交流接触器,线圈额定电压为110V,试问能不能串联后接于220V交流电源?答:不能串联。否则,将因衔铁气隙的不同,线圈交流阻抗不同,电压不会平均分配,导致电器不能可靠工作。 2、什么是保护接地?什么是保护接零? (1)保护接地:在三相三线制电力系统中,将电力设备的外壳与大地作可靠地金属连接称为保护接地。

电磁式过电流继电器调试方法

1.2 电磁型继电器的检验 重点:理解继电器检验的一般要求,熟练掌握常用继电器的试验项目与调校方法; 难点:电压继电器的检验。 能力培养要求:具备对电磁式电流、电压、时间、信号、中间等继电器的试验和调整能力。 学时:讲课2学时,实验4学时。 一、检验的分类、期限及注意事项 1、检验的分类 继电器检验分为以下三种类别: (1) 新安装验收检验; (2) 定期检验; (3) 补充检验。 新安装验收检验在继电器新安装时进行。新安装验收检验时,要求对继电器进行全面检查试验,以保证继电器投入运行后的性能和质量满足要求。 定期检验是指继电器运行后定期进行的检验。定期检验又分为定期全部检验、定期部分检验以及作用于断路器的整组跳合闸试验三种情况。定期检验时,应根据不同情况按照现场检验规程的要求,分别进行项目和内容的检查试验。 补充检验主要是指由于装置改造、一次设备检修或更换、运行中发现异常现象情况以及在事故以后所进行的检验,检验项目主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确定。 2、检验的期限 为了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工作,继电器在现场运行后应定期进行检查试验。根据部颁的规定,继电器及装置在新投入运行后的第一年内必须进行一次全部检验,以便对继电器作全面检查、评价。第一次定期全部检验以后,要求下一次进行全部检验的时间间隔为3~5年,即检验周期时间。确定检验周期的长短,主要应从现场运行条件及继电器制造质量等方面考虑。继电器及装置有需要经常予以监督的缺陷与薄弱环节,或者运行环境差、运行经验不足,或者运行状态不稳定时,可适当缩短检验周期,而在制造质量好、运行情况好时,可考虑适当延长检验周期。 除按照检验周期的规定进行定期全部检验外,根据检验条例要求,每年还必须进行一次部分检验及每年不少于一次作用于断路器的跳合闸试验,重点考核整组动作性能是否正常。 3、检验的注意事项 (1)试验用电源及仪器设备 试验所采用的交流试验电源必须保证具有良好的波形,加入继电器的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应为正弦波,不得有畸变现象;交流试验电源和相应的调整设备应有足够的容量,保证作大负载试验时电源波形不会畸变;还应注意在进行试验时应尽量取相同的电压作试验电源,调整电流时采用电阻器调节的方法;在对继电器进行整定试验时,所用仪表的精度应不低于0.5级。 (2)试验回路接线 进行试验时,试验回路接线的基本构成原则是应尽量模拟实际运行情况,使得试验时加入继电器的电气量与继电器的实际工作情况相符合。例如,对于反应过电流动作的继电器,应采用突然加入电流,模拟故障发生时电流突然上升的方法;对于阻抗继电器试验电压应由正常运行电压值突然下降而电流突然上升的方法进行试验。对继电器进行整定检验时,应以符合故障实际情况的检验方法作为整定标准。 (3)试验数据记录 记录测量结果的数据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对有铁质外壳的继电器,应将外壳罩好后录取测试数据作为正式试验数据。 ②继电器在整定位置下测试时,应重复试验三次,要求每次测量值与整定值间的误差均不超过规定范围。 ③在对继电器进行电流或电压冲击试验时,冲击电流值按保护安装处的最大故障电流,冲击电压值按1.1倍额定电压。 二、检验的目的 运行中的继电保护装置与电网安全装置及二次回路接线,由于受到灰尘、潮气、腐蚀气体的侵入和机械力的作用等,会引起装置零件锈蚀、磨损、紧固件连接松动以及定值和电气特性的变化等,影响了装置工作的可靠性。新安装的装置可能由于产品质量、安装

DL-30系列电流继电器

DL-30系列电流继电器 1 用途 DL-30系列电流继电器,用于电机、变压器和输电线的过负荷和短路保 护线路中,作为起动元件。 2 结构和原理 3.2 按整定值的范围来分:每整定值的动作误差不大于±6%,见表2。 3.3继电器刻度极限误差不大于6%。 3.4动作值的变差不大于6%。 3.5对于DL-31、32、33、34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不大于0.8,最大整定电流为200A的不大于0.7。 3.6动作时间 3.6.1在1.1倍动作值时,动作时间不大于0.12s;在2倍动作值时间不大于0.04s。 3.7过电流能力:线圈串联,从整定值均匀地上升至表3中所列的最大电流时,继电器不应有使得动合触点不工作的振动。经五次后,继电器仍能满足本技术条件的要求。 3.8过电流:继电器当加1.75倍整定值或更高时继电器的动合触点应无抖动地闭合。

3.9当无外来的碰撞和振动时,继电器的各整定(第一点除外)位置上的工作电流为0.6整定值时,其动断触点应可靠地闭合电路。 3.10在动作和返回电流下:继电器的可动系统不应当停滞在中间位置。 表2 3.11 当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不大于85%,继电器的电路对外壳(外壳上的非导电金属部分)的绝缘电阻,用500V兆欧表测量应当不小于300MF2。

3.12继电器的导电部分对外壳(外壳上的非导电金属部分)的绝缘,能耐受50Hz交流电压2kV 历时1min的试验。 3.13 触点断开容量:当电压不大于250V及电流不大于2A时,触点的断开功率,在具有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时间常数不大于5×10-3s)中为50W,在交流电路中为250V A。 3.14 功率消耗:在最小整定值处,继电器的线圈所消耗的功率不超过表4的数据。 3.15当周围介质度为+40℃时,继电器在表2和表3所示的长期允许电流,电压下长期工作时,不会有绝缘和其他电气元件的损坏,而线圈的温升不大于60'K。 3.16寿命:继电器电寿命500次,机械寿命为5000次。 4 使用和维护 4.1 继电器使用,需取去外壳,拔出机器,检查有无在运输中产生的损坏,如动片碰到磁板,游丝各圈相碰,动牌轴上的摩擦等,为此,将继电器的指针整定在第一整定点上,用手将可动系统往磁板方向转动,然后放开,可动系统应当转回到原来位置直到止档,然后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整定。 4.2 继电器在重新调整时,必须保证: 4.2.1可动系统的轴向活动量在0.15~0.3mm之间。 4.2.2 动片与磁极间的报气隙,应当保证继电器在规定的任何工作情况下,动片和磁板不得相碰。 4.2.3具有动合触点和动断触点的继电器,在动作过程中,桥形触点不得同时接触一动合静触点和一动断静触点。 4.2.4当指针由第一刻度值旋向最终刻度值时,游丝各圈不相磁。 4.2.5继电器动作时,桥形触点应当在静触点的中心线上滑动(公差±lmm),动、静触点总气隙不小于2mm。 4.2.6静触点和限制片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0.3mm。 4.2.7 在调整继电器的动作值时,最小整定值的调整主要是改变游丝反作用力的大小,最大整定值的调整,主要是改变动片和磁板间的气隙等。 4.2.8不宜润滑继电器轴和轴承。 4.2.9 不允许用砂纸或其它粗造料清洁触点,宜用锋利的刀刃或清洁的细磨石清洁触点,然后用清洁的、柔软的布片擦干净,避免用手指接触触点。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

————————————————————————————————作者:————————————————————————————————日期: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 6829-1995) GB 6829-1995 引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7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一般要求》及其修正文件IEC755Amend.1(1988-06)和IEC755Amend.2(1992-05)。 本标准采用了IEC755的全部内容,但对额定接通分断能力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作了适当的修正和补充。IEC755规定额定电流为50A及以下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最小额定接通分断能力为500A,而本标准补充规定了额定电源为10A及以下的剩余电流保护器。根据本标准编制工作组对农村剩余电流保护器运行情况的调查,农村家用剩余电流保护器安装场所约有76%预期短路电流在300A以下。因而在本标准中增加了10A等级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其额定接通分断能力最小值为300A。而大于10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其额定接通分断能力仍与IEC755一致。这样有利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推广应用,而且也不降低产品的安全水平。 本标准规定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动作特性是根据不同的保护要求确定的。为了达到要求的保护水平,剩余电流保护器必须按有关的安装规程,例如GB13955-92《漏电保护器的安装和运行》的规定进行安装和运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的一般要求。包括:特性、正常工作条件、结构和性能要求、特性和性能的验证以及标志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至380V、额定电流至200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以下简称剩余电流保护器)。 本标准规定的剩余电流保护器主要功能是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提供间接接触保护。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0.03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在其他保护措施失效时,也可作为直接接触的补充保护,但不能作为唯一的直接接触保护。 剩余电流保护器还可防止由于接地故障电流引起的电气火灾。 本标准的剩余电流保护器是指能同时完成检测剩余电流,将剩余电流与基准值相比较,以及当剩余电流超过基准值时,断开被保护电路等三个功能的装置(例如剩余电流断路器)或组合装置(例如由剩余电流继电器与低压断路器或低压接触器组成的剩余电流保护器)。 对只能完成上述两个功能而不能断开被保护电路的电器(例如剩余电流继电器和剩余电流报警装置等),除了必须补充技术要求外,也可采用本标准有关的基本要求。 对于额定电压大于380V但不超过1200V,额定电流超过200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也可采用本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

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第三节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表的构造. 2.知道电流表的内部磁场的分布特点. 3.能准确判定线圈各边所受磁场力的方向. 4.会推导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力矩,理解电流表的刻度为什么是均匀的.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形成积极思维,善于推理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1.电流表的构造及表内的磁场分布特点. 2.通电线圈所受安培力矩的计算. ●教学难点 1.表内的磁场分布特点. 2.电流表的刻度为什么是均匀的. ●教学方法 阅读法、讲授法、分析推理法 ●教学用具 演示电流表、投影仪、投影片、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电流表的构造. 2.知道电流表内部磁场的分布特点. 3.能用左手定则准确判定线圈各边所受磁场力的方向. 4.会推导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力矩,理解电流表的刻度为什么是均匀的. ●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提问]什么是安培力? [学生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叫安培力. [提问]安培力的大小如何计算? [学生答]在匀强磁场中,在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垂直的情况下,电流所受的安培力F等于磁场感应强度B,电流I和导线长度L三者的乘积,即F=BIL. [提问]安培力的方向如何判断? [学生答]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和磁场方向、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左手定则来判定:伸开右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并使伸开的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教师讲述]在日常生产生活以及科学实验中,处处都用到一种测量电流强弱和方向的仪表——电流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继电器使用总结

继电器使用总结 前些日子用电磁式继电器出现了问题,本来已经发往国外的板子又得重新递回来重做,过了一段很郁闷的日子,今天又把板子发出去了,尽管还是不能百分百的确保没有问题,但毕竟能告一段落了,正好有时间可以整理一下思路。 板子是由另外一个同事画的,很简单的一个单片机的小板,引出一个串口,通过三极管引出两根继电器的控制信号接到继电器的线圈上,根据串口接收到的指令来控制继电器的开合。交给我的时候板子已经做好了,还没有焊接器件,程序还没有写。我的任务是将板子焊好并写好程序,最后做一下测试。因为要做其它更重要的项目,程序都是在空闲时间调的,板子焊好后调试也比较顺利,预期的功能都实现了。测试的时候也没有发现问题,能正确的控制继电器的开合,接一些负载也没有发现问题,便发了两套给国外。初期反馈也是一切正常,本以为这事就了结了,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那边又反映说其中一套板子在控制继电器断开的时候经常复位,而另一套没有问题。后来在这边经过反复实验,发现接一些感性负载比如电风扇之类比较容易复现这个问题。然后逐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从这会儿开始我才查阅了很多继电器使用的资料,发现当初的设计存在很严重的问题:继电器的控制信号没有加光耦隔离,触点两端没有加去火花电路。当把板子做过改进后发现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再次反复实验,发现板子的抗干扰性能不好,继电器产生的电磁干扰就足以让板子复位… 老板给定的解决问题的期限快到了,就算重新做一个板子,如果仍然采用电磁式继电器,去火花电路能否对各种负载都有效?板子是否能承受其产生的电磁辐射?无法到现场做测试的话还是把握不大。没办法,只好选了射频干扰很小的固态继电器,伴随而来了其它问题:型号的选择、散热、漏电流、过压过流保护等等。最后的方案是选择了快达的固态继电器加散热片,因为原先的盒子尺寸不够,重做了铝壳机箱,散热性比较好,另外可以屏蔽外界的射频干扰,避免影响盒内的板子和固态继电器。经过测试原先的问题不再出现,但其发热确实比较大,盒内温度有四五十度左右。再加上SSR的成本比较高,设计最终产品时还是想选择电磁式继电器,这需要更多的注意板子的抗干扰设计、去火花电路的参数选取以及继电器的屏蔽等问题。

HY6801M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使用说明

HY6801M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 使用说明 版本v0.1 1.概述 HY6801M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与交流接触器、各种低压断路器相配合组成剩余电流保护系统,适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低压(380/220V)配电系统中(即TT 系统)系统,也适用于TN-S系统和TN-C-S系统中的S部分接线,提供接地故障保护。防止用电设备事故及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也可用来对人身提供间接接触电击保护。 HY6801M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的电子线路中,主要电子元件采用集成电路,元件经严格筛选老化,故性能稳定,工作可靠。作测量元件的零序电流互感器铁芯,选用高导磁率环形材质,其平衡特性好,大功率设备投运时,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不会误动作。面板上数码管可直接显示漏电电流值,便于监测被保护配电系统的对地泄漏电流。 HY6801M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具有互感器故障检测功能,当互感器连接故障时,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动作(报警输出常开触点闭合),数码管显示“OPEN”,可有效防止电流互感器故障而引起的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失效。 HY6801M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可对脉动直流信号进行检测,属于A型剩余电流继电器。 本产品符合标准: GB/T22387-2008 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 JB/T8756 2008 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

2.配置 1.数码管同步显示对地泄露电流 2.宽范围报警电流(10MA-20A)可由用户设置,可应用于各种场所 3.低报警电流(最小10MA)可应用于医疗等严格控制微漏电的场所 4.最小分断时间低于40ms,有效对人身触电提供保护 5.提供预报警功能,可以提前预先警示泄漏电流 6.报警时间可设置,可组合配置成多级保护,并有效防止误动作 7.A型剩余电流继电器,不但可以检测正弦交流电流,还可监测脉动直流 8.具有互感器连接故障检测,当连接故障时自动跳闸报警 9.具有检测功能,可模拟产生泄漏电流检测装置是否投运良好 10.高抗扰型,有效抵抗EMC电磁干扰 3.面板外观 图1:外型 1) 4位“8”字数码管显示 2) 指示灯: 预报警(pre)指示灯, 报警(alm)指示灯, 运行(run)指示灯 3) 按键:向下/消音/复位(复位需长按有效),向右/测试(测试需长按有效),确定/设置 4) 连接端子(线缆采用AWG12-AWG20) 1,2号:辅助电源输入(AC220V) 3,4号:试验装置连接线,此线须穿过电流互感器。

基于单片机的自供电过电流继电器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自供电过电流继电器的设计 □陈珊珊 【内容摘要】自供电过电流继电器是目前相对先进的一种继电器,这种继电器是将单片机作为控制器的,我们都知道,单片机具有较强的数学运算能力,结合开关电源技术,再以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则取代了之前之间从自供电数字继电器,不 需要再使用直流屏和辅助电源等,使继电器进一步简化,方便使用。自供电过电流继电器的体积相对来说较小,而 且不需要进行维护,减少了维护费用,性能较为优良,可靠性也较高。本文主要通过这种继电器的硬件电路设计和 软件电路设计两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单片机;自供电;过电流继电器;电路设计 【作者简介】陈珊珊(1982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研究方向:电气控制、电工理论及其新技术 由于我们之前使用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供电存在一些弊端,因此我们研究了这种基于单片机的自供电过电流继电器,它采用的控制器是具有较强数学运算能力的单片机,再结合当今的最先进的开关电源技术和电子技术,以期达到直接从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获取电路工作的能量。从而使得电路获得正常进行工作的电源。当对电流信号进行调理后,再进行采样,之后便需要单片机来对电流的参数、接入地面的电流的大小、在必要时发出断路器的控制信号等。接下来我们便对这种基于单片机的自供电过电流继电器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电路设计两方面进行设计分析。 一、基于单片机的自供电过电流继电器的硬件电路设计 在对基于单片机的自供电过电流继电器的硬件电路设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包括自供电电路设计和主体控制电路的设计。本文我们主要对硬件电路设计中的自供电电路设计进行分析。 对于自供电的电路设计的分析。通常,没有一个常规的变化,时刻都在无规律地变化着是电网负荷电流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在系统中及时获得电路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能量,就要克服基于它的无规则变化这一特点的一些常规问题:在出现故障时,这种自供电继电器必须具备非常好的电流适应性。因为在故障时,一次侧电流会高出额定值的十几倍,但是在低负荷时,负荷电流是小于额定值的。因此,这种自供电继电器必须具备良好的电流适应性,才能在故障发生时及时应对。除此之外,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人员都知道,在故障发生时,电路工作的能量在瞬时间的释放非常大,这就要恰当地处理好各个阶段电源能量的分配关系,以保证可靠的供电,使得系统仍然可以正常进行工作,不能对电路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最后,由于电网负荷电流的无规则变化,导致它在驱动跳闸时的能量非常大,这就要求自供电电路无论在电流短路状态还是在低负荷的状态下都要稳定地从电路中获得跳闸所需要的工作能量。 由于电网负荷的无规则变化,产生的以上问题,在新的自供电电路中,要对以上问题一一克服,以确保电路工作的正常进行,保证电路可靠稳定的工作,解决方案是在设计这种自供电电路的过程中,依据最新的开关电源技术和开关电源理论以及功率器件的开关特性,直接从回路中获得能量,提供电路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电源。两路电源是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因此相互之间并不影响对方的工作,这就确保了电路系统的正常工作。 二、基于单片机的自供电过电流继电器的软件电路设计 由于驱动跳闸的能量非常大,因此要克服这个问题,就必须提供足够的跳闸能量,以保证系统的正常稳定的工作。这就需要自供电的电容量只有等继电保护,这样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主程序和中断服务的程序这两个大的部分。而主程序这一大部分又分为三个小的模块,分别是系统初始化及自检循环、主循环程序和故障处理程序。定时采样属于中断服务程序的一个部分。我们主要介绍系统初始化及其自检循环和定时采样中断程序及故障处理程序这三个部分的设计。 (一)系统初始化及其自动检验循环。在系统上电之后的一个重要的程序是对系统进行初始化和自动检查测验。因为洲区的数据是随机出现的,因此假如开放中断后马上投入启动元件,就容易导致启动元件的错误动作。为了避免导致启动元件的误动作,在系统上电后,首先要进行的便是对系统进行诸如串行口、堆栈指针设置等的初始化设置及检查测验,这些程序都进行完毕后,再开放中断,这就会避免导致启动元件的误动作。 (二)定时采样中断程序的设计。在定时采样中断程序的设计中,我们主要采用了具有极强数学运算能力的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在这种设计中,单片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定时器采样中断的程序中,单片机定时器会及时发出相应的采样脉冲,这时,首先启动前一次的采样值进行一阶差分滤波,在进行了此项程序后,就需要依据傅氏算法来计算电流的有效参数并存储区供后续程序调用,从而判断是不是会发生三相电流突变量差的起动。如果发生起动标志加t,如果没有发生起动,则需要将起动标志清零。这样,我们便可以 · 5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