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垃圾的分析与处理

医疗垃圾的分析与处理
医疗垃圾的分析与处理

医疗垃圾的分析与处理

班级:

学号:

姓名:

引言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院医疗废物的产生量一般是按住院部产生量和门诊产生量之和计算的,根据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医疗废物产生的经验估算,住院部每天为0. 5~1. 0 kg/ 床;门诊部每天产生量约为1 kg/ 20~30 人[1 ] 。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是医院当前和今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目前医院环保设施滞后于医疗事业的发展,部分医院医疗废物处置还未达到无害处理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设施不全、设备老化、废水管网渗漏、废水排放短斤少两等问题。鉴于医疗废物的特殊性(感染性、病理性、化学性、损伤性、毒害性等) ,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及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医疗垃圾主要包括:手术及包扎的残余物,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生物培养、动物实验残余物,化验残余物,废弃药品,石膏,玻璃器皿等固体废物,还有诸如手术截除的人体器官、残肢,伤口敷料,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以及传染病患者使用过的各种生活用品等。在当今社会,伴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垃圾的增长也十分惊人。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医院每张床位平均每天产生1000克废弃物,一个中等城市每天的医疗废弃物约为40至70吨,一个省每年的医疗废弃物也有9600吨之多。

医疗垃圾的危害性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它的传染性。对于这些医疗垃圾的“后事”,我国卫生部门有严格的处理规定。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大量的医疗垃圾并没有被消毒或深加工,而是直接流失到了社会上。如一次性医疗器械二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简单水洗后便改制成其他塑料制品等,这些改头换面的医疗垃圾将病菌散布在我们的饮用水、生活用品甚至空气中。

医疗垃圾的危害并不仅仅在于它的二次使用。实际上,即使它被处理了也可能因为处理方法不当而成为潜在的健康“杀手”。目前我国规定对医疗垃圾必须用焚烧法处理,但相当一部分医疗机构的做法并不符合规定。很多小医院采用小焚烧炉,存在着焚烧过程中燃料不足等诸多问题,致使医疗垃圾不能充分燃烧,极易产生剧毒二恶英,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一、分析医疗废物处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危害

1、存在的问题

由于医疗废物处理方法的限制,目前医疗废物只能按回收(塑料和玻璃)和焚烧两种类型进行分类处理。对于既无回收再利用价值又不能焚烧的液体废弃物如消毒剂、显影液等液体药剂全部倒入污水中,造成水体污染严重。药物性、遗传毒性、化学性等固体废弃物部分混合在生活垃圾中填埋,造成土壤污染。

目前,南京市已经建立了两个医疗垃圾处理中心。各单位采取统一收集、集中贮存,医疗垃圾处理中心按照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进行密闭运输,随后实行焚烧处理。但执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剧毒二垩英、二氧化硫、粉尘等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小医院、诊所的医疗废物是否全部进行集中处理等有待进一步调查。

虽然采用了焚烧办法处理医疗废物,但被焚烧的仅占11.23%;88.50%的医疗废物被回收再利用。如占医疗废物4.46%的一次性塑料被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塑料加工厂回收。大量的输液玻璃瓶被没有回收证明的部门收购。虽然这些废弃物没有被病原体污染,但其含有的一些化学成分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医

疗废物回收后如何处理及再生产,是否会对人们健康造成新的威胁,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而参与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回收再利用的意见不一致,监督管理不到位,更增加了人们的担忧。

2、医疗废物的危害

(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医疗废物的堆存或填埋不仅侵占土地面积也污染土壤环境。据估计,固体废物每堆积1 万吨约占地666 万平方米。大量废物的排放和堆积,也破坏了地貌、植被和自然景观。废物堆放或无适当防渗漏措施的垃圾填埋,废物中的有害成分很容易侵蚀渗入土壤中,可杀灭土壤中的微生物,使土壤丧失腐解能力,破坏植物生长环境。

(2)对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的影响若采取废物堆存或填埋时防渗措施不当,可导致固体废物随天然降水和地表水进入周围地表水体或渗入土壤;废物随风落入水体使水面污染;废物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造成水体污染。垃圾焚烧,尤其是含氯废物的焚烧,若处理不当,可能产生大量的二噁英类物质,二噁英类物质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一级致癌物。因其化学性能稳定,其半衰期一般为5~10 年,积蓄在环境中对大气、土壤、河流、湖泊造成严重污染[3 ] 。据报道[4 ] ,美国约有2/ 3 固体废物焚烧炉由于缺乏空气净化装置而污染大气,美国大气污染中有42 %来自固体废物的处理。因医疗废物中塑料制品的比例高于生活垃圾,在焚烧时也会产生高浓度的二噁英类化学物质,故在处置医疗废物时应对二噁英类化学物质的生成给予足够的重视。此外,一些原本应该统一销毁的医疗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疗废物通过不法渠道直接混入生活垃圾,也影响了生活环境。

二、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法

1、卫生填埋法

(1)原理

卫生填埋法是医疗废物的最终处置方法,其原理是将垃圾埋入地下,通过微生物长期的分解作用,使之分解为无害的物质。医疗废物的填埋系统如果没有防渗措施,各种有毒物质、病原体、放射性物质等会随雨水渗入土壤,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及人类健康。因此,卫生填埋场需经过科学的选址,并用粘土、高密度聚乙烯等材料铺设防渗层,还必须设置填埋气的收集和输出管道,所以采用填埋处理法必须非常慎重,一定按有关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严格的预处理。

(2)影响参数

采用填埋处理法应根据医疗垃圾特性,选择地质条件符合要求的场地,结合土壤和气候,采用相适应的土木技术,确定场地建设规模。

(3)优缺点

填埋处理方法的优点是工艺较简单,投资少,可处理大量的医疗废物。主要缺点是填埋前需消毒,废物减容少,填埋场建设投资大,需占用大量土地,产生甲烷、氨气、硫化氢气体、氮气、一氧化碳等大量有害气体,同时也产生氧气和氢气和挥发性有机物,需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长期监测。

2、高温焚烧法

(1)技术特点

医疗废物主要由有机碳氢化合物组成,含有较多的可燃成分,具有很高的热值,采用焚烧处理方式具有完全的可行性。焚烧处理是一个深度氧化的化学过程,在高温火焰的作用下,焚烧设备内的医疗废物经过烘干、引燃、焚烧三个阶段将其

转化成残渣和气体,医疗废物中的传染源和有害物质在焚烧过程中可以被有效破坏。焚烧技术适用于各种传染性医疗废物,焚烧时要求焚烧炉内有较高而稳定的炉温,良好的氧气混合工况,足够的气体停留时间等条件,同时需要对最终排放的烟气和残渣进行无害化处置。

(2)影响参数

选择焚烧设备必须具有适合的湍流和混合度,保持废物中是当代含水率,燃烧室装填情况、温度和停留时间、维护和检修都是重要的焚烧参数。

(3)优缺点

焚烧处理技术主要优点是体积和重量显著减少,废物毁形明显;适合于所有类型医疗废物及大规模应用;运行稳定,消毒灭菌及污染物去除效果好;潜在热能可回收利用;技术比较成熟。缺点主要表现在成本高,空气污染严重,易产生二恶英、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多氯联苯等剧毒物及氯化氢、氟化氢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需要配置完善的尾气净化系统;底渣和飞灰具有危害性。

3、压力蒸汽灭菌法

(1)技术原理和特点

压力蒸汽灭菌处理方法的原理是经过分拣和破碎后的医疗废物在100kPa,121℃的工艺条件下运行20min以上,压力蒸汽穿透物体内部,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被杀死;处理后的医疗废物送往卫生填埋场或进行焚烧处理。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受污染的工作服、注射器、敷料、微生物培养基等的消毒,但是不适宜处理病理性垃圾,如人体组织和动物尸体等,对药物和化学垃圾的处理效率也不高。

(2)影响参数

压力蒸汽灭菌处理主要技术参数是温度、蒸汽质量和作用时间,废物进料尺寸会影响蒸汽穿透性,处理周期时间影响灭菌的彻底性,容器内空气去除不彻底可影响灭菌器内温度。

(3)优缺点

压力蒸汽灭菌技术相比之下具有投资低、操作费用低,易于检测,残留物危险性较低,消毒效果好,适宜的处理范围较广等优点。主要缺点是体积和外观基本没有改变;可能有空气污染物排放,易产生臭气,不能处理甲醛、苯酚及汞等物质。

4、化学消毒法

(1)技术特点

化学消毒法的实质就是将破碎后的医疗废物与一定浓度的消毒剂(次氯酸钠、过氧乙酸、戊二醛、臭氧等)混合作用,并保证其与消毒药剂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和时间,有机物在消毒过程中被分解、微生物被杀灭。消毒药剂与医疗废物最大接触是保障处理效果的前提。通过使用旋转式破碎设备提高破碎程度,保证消毒剂能够将其穿透。化学消毒法适合处理液体医疗废物和病理方面的垃圾,最近也在逐步用于那些无法通过加热或润湿进行消毒灭菌的医疗废物的处理。

(2)影响参数

决定化学消毒法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消毒剂浓度和作用温度,根据废物性质选择具有相应pH值的消毒剂,废物和药剂接触混合时间、流体的再循环等也是重要因素。

(3)优缺点

化学消毒法的优点是工艺设备和操作简单方便;除臭效果好;消毒过程迅速一次性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对于干式处理,废物的减容率高、不会产生废液或废水及废气。缺点是干式废物对破碎系统要求较高,对操作过程的pH值监测(自动

化水平)要求很高。湿式废物处理过程会有废液和废气生成,大多数消毒液对人体有害。不适用于处理化学疗法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挥发和半挥发有机化合物。

5、电磁波灭菌法

(1)技术原理

电磁波灭菌法包括微波和无线电波两种方法。微波灭菌法使用2450MHz的高频电磁波,而无线电波灭菌法则使用10MHz的低频电磁波,其穿透力比微波更强。电磁波灭菌法的原理是其具有可被水、脂肪、蛋白质吸收的特点,利用微生物细胞选择性吸收能量的特性,将其置于电磁波高频振荡的能量场中,使微生物的液体分子按外加电场的频率振动,这种振动使细胞膜内的能量迅速增加,产生高温,最终导致细胞的死亡,以此杀死医疗废物中的病原体。经电磁波处理后的医疗废物可以作为生活垃圾进行卫生填埋。电磁波灭菌法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和菲律宾都有应用实例。

(2)影响参数

无论是微波还是无线电波,决定杀菌效果的因素是输出功率和实际场强,还要根据废物特性,废物含水率对微波处理影响明显,暴露持续时间和废物混合范围也有一定影响。

(3)优缺点

电磁波灭菌处理法优点体现在体积显著减少,垃圾毁形效果好;系统完全封闭,环境污染很小;完全自动化,易于操作。缺点是建设和运行成本不低;处理后减重效果不好,会有臭味,不适合血液和危险化学物质的处理。

6、干热粉碎灭菌法

(1)技术原理

干热灭菌是指将物品置于干热灭菌柜、隧道灭菌器等设备中,利用干热空气达到杀灭微生物。目前主要采用远红外线干热消毒设备,处理医疗废弃物最好采用密封式干热炉,利用高温加热处理某些特殊医疗废弃物。干热灭菌时,被灭菌物品应有适当的装载方式,不能排列过密,以保证灭菌的有效性和均一性。

(2)影响参数

干热处理法主要杀菌因子为高温,维持足够的作用时间即可达到灭菌要求;废物特性应符合干热处理要求。

(3)优缺点

干热灭菌主要优点是杀菌效果可靠,建设和运行成本低,处理后的垃圾可进行填埋处理或综合利用,处理过程不采用消毒剂。缺点是需进行破碎化等预处理,热传导速度慢;可能有空气污染物排放,易产生臭气。

医疗废物处置制度

医疗废物暂时贮存间清洁消毒制度 一、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二、运送工具使用后应当在贮存点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洗。 三、暂存间墙面、废物回收车、盛装桶,每日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擦洗消毒;地面每日清洗后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每次使用后的拖把、抹布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 四、消毒后应进行消毒登记。 五、工作人员在做清洗消毒工作时必须穿好防渗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橡胶手套、防护眼罩、穿防渗胶鞋,做好个人防护后进行工作。 六、工作结束后进行手和皮肤消毒,消毒方法:使用0.5%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00mg/L)浸泡或擦拭手部1—3分钟。 七、医疗废物暂存处发生环境污染,应立即进行消毒、清洁处理。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为加强我院的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切断病原性的传播途径,有效地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精神,特制定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有关科室必须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强化医疗废物管理。 2、各类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物或容器物盛装,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不得混放。 3、锐器使用后必须按规定置于锐器容器中,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应分离针头后放入黄色包装物内。 4、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前,应当就地消毒处理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5、盛装医疗废物前,认真检查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有无破损、渗漏。盛装医疗垃圾达到包装袋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袋的封口紧密、严密,以防在运送过程中遗撒。 6、感染性和病理性废物装在黄色的防渗漏的专用朔料袋中,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袋,并及时密封。

医疗垃圾分类及处理试题汇编

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理相关知识测试题 姓名科室分数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3分 1、在医疗活动中使用过的一次性帽子、口罩、防护服、鞋套等应投入以下哪种颜色的包装袋?() A、黄色专用包装袋 B、黑色专用包装袋 C 、红色专用包装袋D、白色专用包装袋 2、对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处理正确的是那一项?() A、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B、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C、置于专用包装容器内,密封送医疗废物处置单位 D、在生产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后倒入生活垃圾中 3、医疗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属于什么废物?() A、病理性废物 B、严重污染性废物 C、生活垃圾 D、感染性废物 4、废弃的化学消毒剂属于哪类医疗废物?() A、病理性废物 B 、药物性废物C、损伤性废物D、化学性废物 5、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多少时,应当使用有效封口方式?() A、3/4 B、2/3 6、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属于哪一类废物?() A、病理性废物 B、感染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D、化学性废物 7、哪种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A、病理性废物 B、隔离的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 C、生活垃圾 D、感染性废物 8、哪种物品不属于病理性废物?() A、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 B、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C、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 D、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9、下列哪类物品不属于药物性废物?() A、废弃的一般性药品; B、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 C、菌种、毒种保存液; D、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 10、生活垃圾及未被污染的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外包装应放入()? A、黄色包装袋 B、红色包装袋 C、黑色包装袋 D、利器盒 11、以下物品中属于感染性废物的有哪种?() A、变质免疫球蛋白 B、臀垫 C、过期的84消毒液 D、用过的戊二醛消毒剂 12、病人使用过的吸氧面罩属于哪种医疗废物?() A、感染性废物 B、病理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D、一次性废物 13、感染性废物应放入()?A、黄色包装袋B、红色包装袋C、黑色包装袋D、利器盒 14、损伤性废物应放入()?A、黄色包装袋B、红色包装袋C、黑色包装袋D、利器盒 15、化学性废物应放入()?A、黄色包装袋B、红色包装袋C、黑色包装袋D、利器盒 16、病理性废物应放入()?A、黄色包装袋B、红色包装袋C、黑色包装袋D、利器盒

2019年开展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专项检查工作情况的报告

开展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专项检查工作情况的报告
×月××日 xx 市环境保护局、xx 市卫生局接到 xx 市环境保护局、xx 市卫生 局《转发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专项检查 的通知》后,xx 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此次医疗废物管理专项 检查工作,要求环保、卫生两部门要认真按照《通知》要求做好此次医疗废物管 理专项检查工作。为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专项检查行动的领导,首先成立了以 主管副市长 xxx 为组长的联合检查领导小组。 其次制订了专项检查行动实施方案。 确定了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和检查时间。 从×月××日开始, 由环保局 x 副局长、 卫生局 x 副局长带队,联合检查小组开展了对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 工作的专项检查。此次检查行动历时三天,对市直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对个体医 疗机构、乡镇医疗机构进行了抽查。现将具体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开展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专项检查工作情况的报告 ×月××日 xx 市环境保护局、xx 市卫生局接到 xx 市环境保护局、xx 市卫生 局《转发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专项检查 的通知》后,xx 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此次医疗废物管理专项 检查工作,要求环保、卫生两部门要认真按照《通知》要求做好此次医疗废物管 理专项检查工作。为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专项检查行动的领导,首先成立了以 主管副市长 xxx 为组长的联合检查领导小组。 其次制订了专项检查行动实施方案。

确定了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和检查时间。 从×月××日开始, 由环保局 x 副局长、 卫生局 x 副局长带队,联合检查小组开展了对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 工作的专项检查。此次检查行动历时三天,对市直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对个体医 疗机构、乡镇医疗机构进行了抽查。现将具体检查情况报告如下:b5E2RGbCAP 一、医疗废物流向管理情况 ×、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制度执行情况:我市的医疗机构所产生的医疗废物采用 就地焚烧方式进行处理,没有医疗废物转移现象发生。xx 市人民医院、xx 市中 医院等市直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内部转移都由专人负责,有相关交接记 录。p1EanqFDPw ×医疗废物登记管理制度建立执行情况:各医疗卫生机构都建立了医疗废物登 记管理制度,xx 市人民医院、xx 市中医院、xx 市血站、xx 市保健院等医疗机构 对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进行 了登记,防止了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DXDiTa9E3d ×、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执行情况:联合检查小组所检查的医疗机构 都执行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各科室都配置了两个垃圾桶, 设立标识, 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分别盛装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并配备了利器盒盛装针头等 利器。设专人收集和运送,医疗废物每日焚烧,做到了日产日清。RTCrpUDGiT 二、医疗卫生机构的内部管理情况 各医疗卫生机构都成立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小组,由一把手负总责,各产生医 疗废物的科室负责人参加,明确职责,制订了各项规章制度和要求。指定专人负 责检查、督促、落实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同时各医疗机构都依据 xx 市卫生局 的要求对本单位从事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

-医疗垃圾分类处理明细表

医疗垃圾分类处理明细表 序号类别垃圾名称处理方式备注 1 感染性废 物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 次性医疗器械; --—废弃的被服; ——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 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视为感染性废物。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 泄物污染的物品:棉球、 棉签、引流棉条、纱布、 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 品和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等 程序:使用后→置内罩双层黄色 塑袋带盖的筒内→日产日清→封 扎→医疗废物暂存地→焚烧后深 埋 (2)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 人的生活垃圾 程序:分室收集→运送→医疗废 物暂存地→焚烧后深埋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 毒种保存液、废弃的医学标本 程序:产生科室→压力蒸汽灭菌 →清洗或深埋 (4)废弃的血液、血清 程序:产生科室→封扎于双层黄 色塑袋内→医疗废物暂存地→焚 烧 (5)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注射

器 程序:使用科室→毁形→置内罩双层黄色塑袋带盖的筒内→医疗废物暂存地→焚烧后深埋 2 病理性废 物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 官等。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3、病理切片 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手术及其它诊疗过程中产生的 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病 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 病理腊块等。 程序:产生科室→置内罩双层黄 色塑料袋的筒内→医疗废物暂存 地→焚烧后深埋 3 损伤性废 物1、医用针头、缝合针。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 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3、载玻片、玻璃 试管、玻璃安瓿等。 医用针头、缝针、手术刀、备皮 刀、手术锯、载玻片、玻璃试管、 玻璃安瓿等。 程序:使用后→置锐器盒内→内 罩双层黄色塑袋的大筒内安全运 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地过秤登记→ 焚烧后深埋 4 药物性废 物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 ——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 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 苯氧氨、硫替派等;——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 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 ——免疫抑制剂。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 弃药品。 程序:科室或药剂科收集→药剂 科登记→返还给供应商 5 化学性废 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2、废弃的 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3、废弃的汞血压计、影像室和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消毒剂、汞血压计和汞体温计等。

医疗垃圾的分析与处理

医疗垃圾的分析与处理 班级: 学号: 姓名:

引言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院医疗废物的产生量一般是按住院部产生量和门诊产生量之和计算的,根据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医疗废物产生的经验估算,住院部每天为0. 5~1. 0 kg/ 床;门诊部每天产生量约为1 kg/ 20~30 人[1 ] 。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是医院当前和今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目前医院环保设施滞后于医疗事业的发展,部分医院医疗废物处置还未达到无害处理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设施不全、设备老化、废水管网渗漏、废水排放短斤少两等问题。鉴于医疗废物的特殊性(感染性、病理性、化学性、损伤性、毒害性等) ,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及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医疗垃圾主要包括:手术及包扎的残余物,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生物培养、动物实验残余物,化验残余物,废弃药品,石膏,玻璃器皿等固体废物,还有诸如手术截除的人体器官、残肢,伤口敷料,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以及传染病患者使用过的各种生活用品等。在当今社会,伴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垃圾的增长也十分惊人。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医院每张床位平均每天产生1000克废弃物,一个中等城市每天的医疗废弃物约为40至70吨,一个省每年的医疗废弃物也有9600吨之多。 医疗垃圾的危害性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它的传染性。对于这些医疗垃圾的“后事”,我国卫生部门有严格的处理规定。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大量的医疗

垃圾并没有被消毒或深加工,而是直接流失到了社会上。如一次性医疗器械二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简单水洗后便改制成其他塑料制品等,这些改头换面的医疗垃圾将病菌散布在我们的饮用水、生活用品甚至空气中。 医疗垃圾的危害并不仅仅在于它的二次使用。实际上,即使它被处理了也可能因为处理方法不当而成为潜在的健康“杀手”。目前我国规定对医疗垃圾必须用焚烧法处理,但相当一部分医疗机构的做法并不符合规定。很多小医院采用小焚烧炉,存在着焚烧过程中燃料不足等诸多问题,致使医疗垃圾不能充分燃烧,极易产生剧毒二恶英,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一、分析医疗废物处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危害 1、存在的问题 由于医疗废物处理方法的限制,目前医疗废物只能按回收(塑料和玻璃)和焚烧两种类型进行分类处理。对于既无回收再利用价值又不能焚烧的液体废弃物如消毒剂、显影液等液体药剂全部倒入污水中,造成水体污染严重。药物性、遗传毒性、化学性等固体废弃物部分混合在生活垃圾中填埋,造成土壤污染。 目前,南京市已经建立了两个医疗垃圾处理中心。各单位采取统一收集、集中贮存,医疗垃圾处理中心按照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进行密闭运输,随后实行焚烧处理。但执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剧毒二垩英、二氧化硫、粉尘等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小医院、诊所的医疗废物是否全部进行集中处理等有待进一步调查。 虽然采用了焚烧办法处理医疗废物,但被焚烧的仅占11.23%;88.50%的医疗废物被回收再利用。如占医疗废物4.46%的一次性塑料被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

(医疗垃圾分类)与,处置方法

2018年美台卫生院(第一期)医疗垃圾分类与处置方法培训资料 医疗垃圾概念 什么是医疗垃圾?医疗垃圾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具体包括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这些废物含有大量的细菌性病毒,而且有一定的空间污染、急性病毒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如不加强管理、随意丢弃,任其混入生活垃圾、流散到人们生活环境中,就会污染大气、水源、土地以及动植物,造成疾病传播,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所有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绝对不可以混放。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属于医疗垃圾呢?如使用过的棉球、沙布、胶布、废水、一次性医疗器具、术后的废弃品、过期的药品等都属于医疗垃圾。据国家卫生部门的医疗检测报告表明,由于医疗垃圾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其病毒,病菌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如果处理不当,将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也可能成为疫病流行的源头。

医疗垃圾五大分类方法 医疗垃圾成分复杂,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垃圾主要包括: 一、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a、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b、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c、废弃的被服; d、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

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4、废弃的血液、血清。 二、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三、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四、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 a、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 b、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 c、免疫抑制剂。 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五、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

医疗废物处理方案.

医疗废物处理方案 为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根据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号)、《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36号)、关于印发《长沙市望城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方案》的通知(望卫政发〔2016〕12号)文件精神,特制订望城区精神病医院医疗废物处置方案: 一、建立健全制度、职责及管理组织: 1、依据相关规定及文件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收集、运送、交接制度》、《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制度》、《医疗废物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2、医疗废物管理由院长为主要责任人,护理部负责监控,由护士长谭芳同志负责具体落实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各科室护士长及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暂存、处置管理工作。 二、明确分类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污染环境、传播疾病、威胁健康,危害很大,是《国家危险废物名录》49类危险废物中的首要废物。主要包括: 1、感染性废物(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废物),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废弃的疫苗、血清、血液及血制品,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2、病理性废物(指人体切除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包括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直接切除下来的人体组织、脏器、胚胎、残肢,医学动物实验的组织、尸体,病理室切片后用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3、损伤性废物(指能够扎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锐器),包括所有的针头、缝合针,各类刀、锯,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4、药物性废物(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者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包括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等。 三、医疗垃圾收集、转运、暂存管理: 1、建立医疗废物暂存处,并且方便医疗废物装卸及运送车辆的出入,严禁露天存放。

医疗废弃物处理现状综述

医理疗废弃物处理现状综述 根据国务院《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医疗废弃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卫生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医疗器具的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曾经是20世纪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和社会福利事业的体现。然而,由于对医疗废物随意排放或处理的危害后果了解不深,各国在追求国内经济发展时忽略了对医疗废物的严格管理,导致其对社会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 医疗废物中含有多种导致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支原体、螺旋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部分医疗废物的抽样检测,医疗废物中含菌量大,大肠杆菌数高达0.84×1010个/L,细菌总数范围在8.65×105~8.121×1010个/g。医疗废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生物毒性和腐蚀性,排放管理不严或处理不当,会被风扬失或被雨水淋失,造成对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及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医疗废物由于携带病菌的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具有空间传染、急性传染、交叉传染和潜伏传染等特征,其危害性更大。因此,如果我们对医疗废物的种类不明、处置方法不当的话,就会使其成为传染源,给城市、社区和农村带来极大的危害。在处置工艺技术要求中首先是灭活,其次是减量化和无害化。 医疗废物的分类名目繁多,目前医学上多采用的是 Chih2 Shan 的分类方法,不同废物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根据国家卫生部及国家环保总局的规定,将医疗废物分为传染性废物、病理废物、利器废物、制药废物、基因污染物、化学品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等。 1、感染性废物可能含有病原体的废物,可回收医疗废物,经高压毁形后再做焚烧处理; 不可回收医疗废物,经喷洒消毒后进入垃圾填埋场。 2、病理性废物人体的组织或液体,主要采取焚化处理。 3、损伤性废物包括针头、注射设备、刀片等,应先用消毒液浸泡,毁形后送垃圾场填埋。 4、药物性废物过期或无用的药品大多数由医院退回原生产厂家处理或销毁,不再给患者使用,以免造成危害。

医疗垃圾分类

医疗垃圾分类 感染性医疗废物 ①不带针头的输液器、注射器;②使用后的棉签、棉球、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使用后的其他一次性医疗用品、器械等;③各种废弃的血标本;④传染病人使用后废弃物装双层黄色袋。 病理性废物 病理切片后及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损伤性废物 使用后带针头的输液器、注射器;使用后的针头、手术刀、备皮刀、玻璃安瓿等收集在特制的硬纸盒内。 药物性废物 过期、变质、污染、废弃的药品及疫苗、血液制品等。 化学性废物 实验室废弃的一般性化学试剂及废弃的消毒剂等排入下水道。分类分袋收集,专人回收处理,处置方法:能焚烧的采用焚烧处理,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等高危险废物应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感染性医疗废物 ①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使用后把针头分离放置于损伤性废物内;②使用后的棉签、棉球、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使用后的其他一次性医疗用品、器械等;③各种废弃的血标本;④传染病人使用后废弃物装双层黄色袋。

3.2 病理性废物 病理切片后及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3.3 损伤性废物 使用后的针头、手术刀、备皮刀、玻璃安瓿等收集在特制的硬纸盒内。 3.4 药物性废物 过期、变质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及废弃的疫苗、血库废弃的血液制品等。 3.5 化学性废物 实验室废弃的一般性化学试剂及废弃的消毒剂等排入下水道。分类分袋收集,专人回收处理,处置方法:能焚烧的采用焚烧处理,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等高危险废物应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4 回收暂存的管理 4.1 做好回收人员个人防护 在回收运送医疗废物时做好个人防护是极为重要的,下科室回收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帽子、口子罩、橡胶手套,在回收传染性废物时,戴双层手套、防护镜,防护用品用后不能存放在生活区,要及时消毒清洗。收集运送时,防止刺伤、擦伤,保证安全。 4.2 医疗废物的内部运送要求 专职收集人员每天下午在 4 点前用专用密闭车辆将各种分类包装、做好标识的医疗废物按指定路线收回后送到医疗废物暂存处,收集时带好医疗废物交接登记簿,与各科当面交接,做好双签字。对包装破

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理

一定义: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 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二医疗废物的分类: (1)感染性废物: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的医 疗废物。此类废物不再浸泡,一律装入黄色袋中,放置于固定地点 暂存。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A.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B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一次性输血器、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注射器、输血袋、输液袋、一次性吸氧管、 一次性雾化吸入器、一次性吸痰管、一次性尿管、引流管、胃管、止痛泵等。 C.废弃的被服、布单、病号服及其它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废物及生活垃圾。 (2)病理性废物:指从人体上切除下来的物质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此类废物要求低温冷藏后,装入黄色袋,储存至固定地点。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直接切除下来的人体组织、脏器、胚胎、残肢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 (3)损失性废物:指能够扎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锐器。此类废物要求单独硬质包装物(黄色)包装,防止刺穿、误伤工作人员。 1)所有的针头、缝合针。 2)各类刀、锯,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4)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污染的废弃的药品。此类废物装入褐色包装袋内。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OTC类药品等。

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

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医疗废物的产生、管理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减少医院环境的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避免其对社会和医务人员的损害,根据国家和卫生部有关文件,医院应实行对医疗废物从产生、包装、收集、运送、处置全程的管理。 一、医疗废物分类 医疗废物分五类,分别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 1、感染性废物分类与处理 (1)感染性废物分类: 感染性废物是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①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②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③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④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⑤废弃的血液、血清。 ⑥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2)感染性废物处理 ①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②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密闭包装,贴上标签,产生科室对其进行登记后,由医院统一回收,当日焚烧。 ③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将锐器与其他物品分开,将锐器置于利器盒中,其他物品用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密闭包装,并在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或者利器盒上贴上标签,产生科室对其进行登记后,由医院部一回收,当日焚烧。 2、病理性废物分类与处理 (1)病理性废物分类 ①手术及其它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②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③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2)病理性废物处理 ①病理性废物应用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密闭包装,贴上标签,产生科室对其进行登记后,由医院统一回收,当日焚烧。 ②手术后产生的废弃大肢体由病理科保存,定期由殡仪馆收取后焚

医疗垃圾处理现状调查

武汉市医疗垃圾处理现状调查 医疗垃圾主要是指医疗机构包括医院和诊所的医务人员在为病人进行诊断,治疗,卫生处理过程中或在医学实验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1〕.由于其危害具有潜在性,转移性,迁移性和突发性等特点,医疗垃圾已经成为医院院内感染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国际上已将其列入控制危险废弃物的《巴尔塞公约》条款中,我国也已将其列入《国家危险物名录》条款中〔2〕.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外就已经开始重视对医疗垃圾的处理.1983年,欧洲19个国家也组织了34位专家编写《世界卫生组织—欧洲报告》,W HO以文件形式公布了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法,并且还修订了关于垃圾处理与清扫的法律.长期以来,我国的医疗垃圾处理存在着管理混乱,责任不清,操作随意,处理能力不足,安全隐患大等突出问题.武汉市作为拥有近800万人口的大城市〔3〕,于2003年5月10日开始执行《武汉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办法》,并建成一座医疗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武汉市64家县级以上医院的医疗垃圾.为了解武汉市医疗垃圾统一处理后医疗垃圾处理的现状,作者对武汉市不同类别的21所医院进行了医疗垃圾处理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 1 医院的选择 所选医院均属于武汉市(含所辖区)的医院,不含军队医院,诊所和乡镇卫生院.根据武汉市卫生局2002年年鉴医疗单位目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21家医院进行调查:省部属医院6家,市属医院4家,区属医院5家,大型企业医院5家,民营医院2家,分别占武汉市同类医院总数的45.45%,26.67%,29.41%,33.33%,28.57%. 1. 2 调查方法 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行问卷设计,并进行了预调查,调查员培训和专家咨询.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样本,通过实地走访填写调查表获取所需信息. 1. 3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医院级别,医疗垃圾收集和储存方式,垃圾定期收集的时间间隔,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和收集处理情况等共23项. 1. 4 分析方法 数据采取双份独立录入电脑方式建立数据库,并应用统计软件SPSS1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 2. 1 各医院都非常重视医疗垃圾的处理大部分医院都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武汉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了各自医院的相关制度;同时,所有医院都有分管领导和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医疗垃圾的管理. 2. 2 医疗垃圾的收集方式有专用垃圾袋,塑料袋,塑料桶,锐器收集容器和其他容器.调查发现,不同类别医院医疗垃圾的收集方式存在差别(表1). 2. 3 医疗垃圾的储存方式有密闭垃圾桶,垃圾桶,塑料袋,锐器收集容器和其他容器.调查发现,不同类别医院医疗垃圾的储存方式也存在差别 (表2). 2. 4 对不同垃圾,大部分医院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但仍有9. 52%的医院忽视了垃圾性质而采取了相同的处理方式. 表1 不同类别医院医疗垃圾收集方式比较 不同类别医院医疗垃圾收集方式比较 表2 不同类别医院医疗垃圾储存方式比较

医疗垃圾分类与处理

题目: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文件号:GR-13 一、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认真履行各部 门职责,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和培训工作。 二、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进行分类收集,将医疗废物置入具有明显警示标识的专用包装 物、容器内。锐器置耐刺的容器(利器盒)内,其它医疗废物置黄色塑料袋内,隔离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及医疗废物均应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医疗废物由专人负责收集,运送至院内医疗废物暂存处,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负责医院废物清运工作的工人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服后(含工作 帽、棉纱口罩、工作服、厚型橡胶手套、防护靴等)方可进行清运回收工作,进出贮存室认真进行手卫生。 四、做好医疗废物的登记工作,科室人员与保洁人员交接时,必须填写医疗废物登记表;保 洁公司专职人员与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运输人员交接时,必须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登记资料保存3年。 五、有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暂时贮 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 六、所用的运输工具为专用,运送途中严禁医疗废物容器破损、泄漏,及时对盛放容器、运 输工具和设施消毒。 七、各级人员都要重视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医院制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 事故处置应急预案》,有效防范、及时控制、降低医疗废物意外事件造成的危害,确保医疗废物处置安全。

题目:医院医疗废物处理规范文件号:GR-14 一、医疗废物产生科室,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 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2.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或其它缺陷; 3.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 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4.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5.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6.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医疗垃圾的处理

医疗垃圾的处理 一,医疗垃圾的分类 医疗垃圾是指医疗机构在治疗及病人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通常带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是首要的危险废物,若处理不当.必将引起二次传染和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人们对医疗垃圾的处理已探索出了不同类型的处理方法。WHO及欧美各国均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处理对策。医疗垃圾处理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之一。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新技术、新药品、新疾病的出现,医疗垃圾无论在种类还是数量上,都发生着极大的变化。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医疗垃圾妥善处理显得更为重要。 医疗垃圾分类包括放射性垃圾、非感染性垃圾和感染性垃圾,其中放射性垃圾和感染性垃圾属于特别管理垃圾。放射性垃圾产生地:同位素室带有放射元素的检查示踪剂和注射器、放射科使用的胶片、定影、显影剂等。感染性垃圾主要是沾染了患者的血液、体液的物品、手术中取出的病理性脏器等, 一般感染性废弃物有含有粘附、或有可能粘附的废弃物;术后病理废弃物有脏器、组织;在与病原微生物有关的试验检查中产生的废弃物有实验、检查中使用的培养基、实验动物的肢体等;沾有血液的废弃物有沾血的碎纸、纤维等;粘附血液的锋利废弃物有注射器、手术刀、器具、碎玻璃等;临床废物有手术包、包扎纱布、导尿包、产包等。非感染性垃圾主要包括废病历形成的废纸、用过的托板等形成的木屑;绷带、纱布、脱脂绵等形成的碎纤维;由X光胶片影液、福尔马林、检查血液等所产生的废酸、废碱;由安瓶、玻璃器具等形成的碎陶瓷、碎玻璃;由注射器等合成树脂材料的器具、X光底片、已杀菌的注射针管等形成的废塑料;由天然橡胶器具处置后的手套等形成的废橡胶;过时的维生素片剂、扑热息痛、软膏、抗生素、疫苗、免疫类产品所产生的废药物。 医疗垃圾在成分上主要是塑料、纸类、纱布和棉球,占总数的86.03%,其余为橡胶、组织、玻璃和金属等。医疗垃圾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若管理不严或处置不当,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为疾病的滋生和蔓延埋下重大隐患。 二,医疗垃圾的现有处理方式以及优缺点 目前,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卫生填埋法、高温焚烧法、压力蒸汽灭菌法、化学

医疗垃圾的分类及处理.doc

医疗垃圾分类及处理方法 一、医疗废物管理责任人,要经常性组织科室人员认真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增强管理意识,落实部门医疗废物管理职责。 二、科室对产生的医疗垃圾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分类收集,医疗废物要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容器内。 三、盛装医疗废物前,认真检查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有无破损、渗漏。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袋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袋的封口紧实、严密,以防止运送过程中遗撒。 四、化学性废物中,批量报废的化学试剂要交专门机构处理,批量报废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械要交专门机构处理。 五、医疗废物中有病原体的标本和菌种等高危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前,应当就地消毒处理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六、放入包装袋内的医疗废物不得取出。每个包装物应当有警示标识,同时填写医疗废物产生单位、生产日期、类别。 七、医疗废物运送人员每天将分包装的医疗废物按规定时间、路线运送到医疗暂存地点并加锁防盗,医疗废物在院暂存时间不应超过2日。 八、医院医疗废物暂存处必须由专人负责,应定期对暂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按要求做好自身保护,同时防止包装物或容器的流失或破损而造成医疗废物泄露。 九、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负责人应当做好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进行登记,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管理 一、医疗废物的分类 (一)感染性废物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类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二)病理性废物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4.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三)损伤性废物 1.医用针头

关于医疗废物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医疗废物是指在对人和动物诊断、化验、处置、疾病预防等医疗活动和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固态或液态废物,主要包括传染性废物、病理废物、利器废物、制药废物、基因污染物、化学品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等。 医疗废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生物毒性和腐蚀性,排放管理不严或处理不当,会被风扬失或被雨水淋失,造成对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及对人体的直接危害。与生活垃圾类废弃物不同,医疗废物由于携带病菌的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具有空间传染、急性传染、交叉传染和潜伏传染等特征,其危害性更大。国内外因地表水污染而引发流行性传染病的记载很多。1955年印度某城市因水源遭病菌污染,68%的人口受到甲型黄疸性肝炎感染;中国吉林市江北地区曾因水源污染,引起伤寒流行,400多人发病,5人死亡;中国抚顺市结核病院曾因污水污染水源,使附近居民中300多人患结核病[1] ;1986年上海市爆发的甲型肝炎,也是由于食用医院带病毒污水污染的毛蚶引起的。 由上述例证可见,无论是从卫生防疫角度,还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加强对医疗废弃物的立法和管理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卫生及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医疗废物的环境无害化管理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中国医疗废物管理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沈阳市是全国首家医疗废物无害化集中处理的大城市。医疗废物由沈阳市城建局环境卫生管理处统一收

集,用封闭运输车清运,由沈阳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集中焚烧。该中心建于1997年,使用2台日处理量6t的医疗废物焚烧炉,焚烧全市214家医疗单位的医疗废物。焚烧炉的先进性表现为气化氧化型焚烧;自动进料,医疗废物不落地;焚烧炉产生的烟气经二次燃烧后,低于国际排放标准;焚烧炉残渣低于国际排放标准;用油量是进口炉用油量的1/2,并具有余热利用功能。 广州是医疗事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水平也较高。该市集中焚烧处置点是1998年初投入使用的广东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理中心。采用“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现有3台引进美国布朗公司技术的W-W型燃煤焚烧炉,每台处理能力为12t/d,每天处理量可达24t。广州市对医疗废物整个处理过程(包括收集、运输、焚烧)的监管由环保局负责,卫生局负责督促检查辖区内医疗机构,环卫局具体负责检查生活垃圾中是否混有医疗废物。在国家和地方财政对购买处置设施给予一次性补助的基础上,广东省财政厅、卫生厅、物价局联合制订了每张病床2元/d的专项收费标准,确保了废物处置单位的长期稳定营运。 第一章医疗废物处理项目总论 1.1 医疗废物处理项目背景 1.1.1 医疗废物处理项目名称 1.1.2 医疗废物处理项目承办单位 1.1.3 医疗废物处理项目主管部门 1.1.4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编制单位

医疗垃圾分类 与 处置方法

2018年美台卫生院(第一期)医疗垃圾分类 与处置方法培训资料 医疗垃圾概念 什么是医疗垃圾?医疗垃圾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具体包括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这些废物含有大量的细菌性病毒,而且有一定的空间污染、急性病毒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如不加强管理、随意丢弃,任其混入生活垃圾、流散到人们生活环境中,就会污染大气、水源、土地以及动植物,造成疾病传播,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所有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绝对不可以混放。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属于医疗垃圾呢?如使用过的棉球、沙布、胶布、废水、一次性医疗器具、术后的废弃品、过期的药品等都属于医疗垃圾。据国家卫生部门的医疗检测报告表明,由于医疗垃圾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其病毒,病菌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如果处理不当,将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也可能成为疫病流行的源头。 医疗垃圾五大分类方法 医疗垃圾成分复杂,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垃圾主要包括:

一、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a、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b、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c、废弃的被服; d、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4、废弃的血液、血清。 二、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医疗废弃物分类及处理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430 医疗废弃物分类及处理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医疗废弃物分类及处理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医疗废物的产生、管理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减少医院环境的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避免其对社会和医务人员的损害,根据国家和卫生部有关文件,医院应实行对医疗废物从产生、包装、收集、运送、处置全程管理。 1医疗废物分类医疗废物分五类,分别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 1.1感染性废物分组与处理 1.1.1感染性废物分组:感染性废物是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1.1.1.1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