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政策的简要回顾与效应评析

我国财政政策的简要回顾与效应评析
我国财政政策的简要回顾与效应评析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我国财政政策的简要回顾

与效应评析

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依托机制(体制)转变与基本情况概述

(一)从分权“突破口”到分税分级框架建立:财政体制变革中财政政策向“间接调控”转变

中国渐进改革的初期,与农村改革、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一道,财政是在传统体制上打入楔子的“突破口”之一,从1980年起改变以往“总额分成、一年一定”的集权型财政体制,改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分权型财政体制。这一阶段的种种安排,都是为正面启动城市改革和宏观、微观配套改革准备条件。财权向地方下放之后,在企业层次上先后进行了企业基金制和企业利润留成制的改革试验,又前进到一、二步利改税,试图在对外开放、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培育市场的大背景下,通过放权让利和规范政府与企业的分配关系,达到搞活企业、解放生产力的改革目的。

1985年,以利改税为基础,财政“分灶吃饭”体制的具体形式改为“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1988年后,又调整为“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分权过

积极财政政策效应评析

积极财政政策效应评析 我国实施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以来,不断有研究者提出,这一宏观政策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国外也有人士表示担心,中国近年大规模发行国债,增加政府投资、扩大支出,是否会产生挤出效应。 所谓“挤出效应”,是指由于政府通过向企业、居民和商业银行借款来实行扩张性政策,而引起利率上升,或引起对有限信贷资金的竞争,导致民间部门投资减少。它将使政府扩张性财政支出的效应部分地甚至全部地被抵消。 挤出效应并不是在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调节时必然要发生的。具体到中国近四年来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践来看,依据对经济运行各项指标的分析,在我国出现挤出效应的观点尚得不到有力的证据支持。这可以从增发国债对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来考察: 第一,增发国债对利率的影响。我国自1996年5月以来,名义利率多次下调,但实际利率是上升的,这并不是财政扩张带来的结果。由于中国尚未实行名义利率的市场化,积极财政政策不会影响名义利率的升降。实际利率的上升主要是因为物价水平下降,而中央银行出于种种考虑没有及时随物价变动调整名义利率所致,进一步看,价格水平下降也不是财政扩张的结果,相反,积极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物价水平的下降。 第二,增发国债对借贷资金量的影响。增发国债没有与民间竞争有限的资金。几年来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超过70%,存在较大的存贷差额。商业银行近年的资金过剩主要是风险意识增强、企业投资收益较低、预期不好及产业政策调整的缘故,而且这种过剩是在满足了政府借款需求之后的过剩。 从实际经济运行看,民间投资主妥受到民间资本的边际产幽或利润

率和公共投资影响,民间资本边际产出上升会引起民间投资规模的 增加。如果公共资本投向竞争领域,即与民间资本的生产可以相互替代,增加公共投资就很可能挤出民间投资。积极财政政策的投资领域主要是生态环境保护、高速公路、铁路、供水和机场、粮库、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属于社会公共支出领域,对民间投资不会形成挤出效应。相反,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改善民间投资的外部环境,提咼民间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推动民间投资。 第三,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具有替代关系,即财政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可能挤出居民消费。但这要通过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具体分析才能确定。某项财政支出如招待费,的确是私人消费的替代品;公共设施支出则是私人消费的互补品;还有一些公共支出既是私人消费的替代品又是互补品,比如国家用于食品和药品检验的支出,既减少了私人的检疫支出,又可增加私人对食品和医药的支出。有关部门通过财政购买支出和居民消费关系的计量模型分析发现,我国财政购买支出与居民消费总体是互补关系,扩大政府支出对需求总体上具有扩张效应。 关于国债资金使用的效益 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益如何,直接关系着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体效果问题,以及扩大举债规模的风险控制问题。国债资金使用效益越高,扩张性政策的效果将越趋于“高乘数效应’的一端,同时政府扩大举债规模的安全空间越大。 要提高国债资金使用效益,我认为至少要掌握好如下几个层次或环节上的事项: 1.资金投入项目的合理选择和较充分的可行性论证。 2.项目建设与相关方面协调衔接关系的处理,应符合科学规划和施工

当前中国财政政策分析和调整取向(doc 12页)

当前中国财政政策分析和调整取向(doc 12页)

当前中国财政政策分析和调整取向 → [摘要] 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近年来中国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丰富财政政策的调控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快速增长的上升阶段,经济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客观上需要我们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要求,适时适度调整财政政策的方向和侧重点,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的重要功能作用,不断完善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方式.突出公共财政特征。 (正文)一、近几年的财政政策一直具有明显的“积极”特征 从1998~2003年,我国连续6年实行了旨在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其主要内容是: 1.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近6年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8000亿元,按前5年带动比率1:5(1998~2002年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形成总

我国政府还加大治理乱收费、规范分配秩序的力度。1998~2003年,我国政府公布取消不合法和不合理的收费项目1805项,降低469项收费标准,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1400亿元左右。由于收费是一种准税收,减费可以起到与减税等价的效应,同样有利于增强企业自主投资的能力。 4.结合财政体制完善,强化财政政策作用。2003年,中央财政本级收入由1997年的4227亿元增加到11849,5亿元,年均增长18.7%;相应地,中央财政本级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也由49.5%上升到54.6%。在此基础上,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总额由1997年的2857亿元增加2003年的8687亿元,年均增长20.4%,高于同期中央财政本级收入增幅1.7个百分点,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5.在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设计中,注重发挥与货币政策的协同作用。长期建设国债主要是面向国有商业银行发行的,国债投资项目也带动了银行的配套贷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行资金的运营效益。特别是,1998年通过国家财政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提高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成立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1.4万亿元的银行不良资产,增强了银行抗风险能力,充分发挥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协

财政学案例分析

1.1我国垄断行业:坚冰渐融 1.2食品不安全信息不对称 1.3野生动物保护、光污染的负外部效应 1.4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常态 1.5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是社会和谐基础 1.6:是市场失灵,还是政府失灵 1.7:医改、教改背后的公共物品供给缺位 1.8:公共物品供给越位 1.9究竟什么是公共财政? 1.10:弥补市场缺陷,配置社会公共资源(一项重要的财政职能) 1.11:我国收入调节政策取向应该是“促富治贫” 1.12:2007年宏观政策重心:激活内需增长动力 2.1:财政花钱当量力而行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8月7日 2.2: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全面启动 2.4:公平与效率,漏桶里的水? 2.5:财政支出面临扩张压力 9.1:2006年中央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2006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 9.2:建复式预算体系用制度管住干部 9.3:我国的零基预算改革 9.4: 看好13亿人的“钱袋子” 9.5:全国人大财经委拟通过《2004年中央决算(草案)》 9.6:摘自: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基础——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潘承祥 9.8:“国库集中支付”反腐作用有多大? 9.9:政府采购:谨防腐败转移 10.1:日本政府事权与财权的划分 10.2:美国的财权划分方式——财源共享和分率计征 10.3:分税制10年 10.5: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实践 11.1:我国财政赤字计算 11.2:格林斯潘警告美财政赤字危及经济前景 12.2:2005年中国财政赤字大幅降低意味着什么?2005-06中华工商时报 12.1:促进财政政策由投资向公共服务转型 12.2: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历程

积极财政政策评析_兼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总76期) 积极财政政策评析 兼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邓子基 (厦门大学 福建厦门 361005) 摘 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工具。本文从简述两大政策相互关系入手,着重评析我国 五年多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并配合稳健货币政策的成就、作用与存在问题。指出今后一段时期仍须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和两大政策配合运用的层次。 关键词: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政策配合 1998年以来,鉴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央及时出台并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五年多来,积极财政政策对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哪些作用?存在哪些问题?今后继续实施应注意些什么?在实施积 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又该处于何种位置?这些都是大家关注或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我在这里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谈起 市场经济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能发挥基础作用,但在自发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其中,总供需不平衡导致的经济波动就是市场缺陷的一个重要表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政府干预,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两大工具。尽管同为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差异性:1.调节手段不同。财政政策主要运用税收、公债、公共支出等手段;货币政策主要运用利率、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等手段;2.作用途径不同。财政政策中的公共支出(政府购买性支出)直接构成需求,货币政策则只能通过影响公众的行为来调节需求,具有间接性;3.时滞不同。财政政策一旦采用,会迅速对经济产生作用,时滞较短。货币政策由于是间接发挥作用,时滞较长。正因此,各国在实践的中,往往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相机抉择,不断调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模式,使两种政策能够协调发挥作用,实现政策目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通常有以下几种模式:1.双松!,即扩张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组合模式通常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经济疲软、通货紧缩与失业严重的情况下采用。此时,财政可以扩大公共支出、降低税率,银行可以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共同刺激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2.双紧!,即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组合模式通常运用于社会总需求过旺、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严重时期。此时,财政可以削减公共支出、提高税率,银行则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抑制投资与消费,共同压缩社会总需求,制止通货膨胀,促进经济正常发展;3.一松一紧!,即扩张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相搭配的政策组合模式。此时,财政可以扩大公共支出、降低税率、扩大有效需求,克服通货膨胀与经济疲软,刺激经济增长,但若由此引起通货膨胀时,银行则须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抑制投资与消费,以调整经济发展;4.一紧一松!,即紧缩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相搭配的政策组合模式。此时,财政可以削减公共支出、提高利率、压缩有效需求;但若由此引起通货紧缩、经济疲软与失业严重时,银行则须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促进经济发展。总之,政府应根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特点在不同时期确定不同的政策侧重点。一般来说,在促?收稿日期#2003-09-11 ?作者简介#邓子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全国重点财政学科带头人,我院客座教授。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

我国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 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货币政策是说一国的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措施总和。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 分析点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新常态是这次会议的一大主题词。在分析明年经济形势时,会议强调,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会议同时指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说:“新常态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变了,决策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也在调整,宏观经济目标将会呈现多元化趋势。” 明年经济工作,既有稳字当头的不变,也有着力点的变化。会议提出“两个坚持”,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稳中更有进。会议提出,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 分析点二、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 会议强调,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同时,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增长不稳,调结构就缺乏基本前提。”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只有经济保持一定增速,就业和民生才有保障,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才能正常维持,才能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和全面深化改革等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明年我国经济将呈现由弱转稳的趋势,出口、消费、投资均有望实现平稳增长,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将支持经济向新常态平稳过渡。 分析点三、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 步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再靠以往大规模投资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及外部需求,难以继续维持健康增长。 会议提出,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促进大众创业、大众创新,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这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到中高速过渡必然发生的增长动力切换,也是重要的战略部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王军指出,下一步要通过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鼓励社会资金和民营资本参与投资,从金融、财税、科技、教育等多方面,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分析点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会议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转变。

政治经济学_经典案例分析

案例1: 在2002年的最后一个周日,中国为电力行业的垄断画上了句号。拥有占全国46%发电资产和90%输电资产的原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重组为11家独立的公司,这些公司在12月29日同时宣布正式成立。从1987年持续至今的中国民航业改革在2002年也有突破性进展。随着6大民航集团10月11日的成立,中国民航总局与下属的民航企业彻底脱钩。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为基础组建的三大航空运输集团,其资产总和将占据中国民航总资产的80%。 问题:政府对市场失灵的纠正。 分析: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竞争失效 (2)外部性 (3)市场不完全 (4)公共产品 (5)信息不对称 为弥补市场失灵需要政府介入,政府介入的手段和领域为: (1)对效率的介入 ①财政支出②财政补贴③政府采购④限制垄断(2)对收入再分配的介入 ①税收和转移支付 ②公共事业投资 ③特别征税 (3)对经济稳定的介入 ①财政制度内在的自动稳定器 ②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③金融政策 ④紧急行政措施 ⑤道义上的劝告 本案例中,政府通过限制垄断,恢复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可操作的竞争。 案例2: 1998年5月18日,美国司法部和20个州向最高法院递交诉状,控告微软公司利用其“视窗”操作系统来迫使消费者使用它的其它软件产品——其中最重要的是“网络探索者”Internet浏览器。1999年,该案做出了一审判决,在长达270页的判决中,法官杰克逊列举了微软一系列反竞争,保护垄断势力的行为。微软一直在努力拓展其势力范围,使其超越软件行业,而进入日趋有利可图的电子商务和网络连接行业,他们已经投资数以百亿计的资金在通讯和科技公司中(如AT&T)。由于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具有垄断状态,把Internet浏览软件“网络探索者”(InternetExplorer)与“视窗”捆绑在一起也就相当于垄断了消费者和与电子商务有关的厂商上网的交通通道。问题: 1、结合该案例分析垄断和反垄断对社会造成什么样 的影响? 2、美国的反垄断法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有何借鉴意 义? 分析:垄断市场会带来效率损失,影响市场作用的 正常发挥,主要体现在:垄断使产量减少,价格增 加;垄断造成社会无谓损失;垄断造成企业不思进 取。 有必要通过反垄断措施纠正这种市场失灵,使价格 降低,增加消费者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1890年,美国通过了美国的第一部反托拉斯法—— 谢尔曼法。1914年,美国又制定了克莱顿法和联邦 贸易委员会法。这三个法案基本形成了美国的反垄 断法律体系。 美国反托拉斯法所规范的反竞争行为包括:联合限 制竞争行为、滥用经济优势的行为、价格歧视行为、 垄断与企业兼并行为、其他反竞争行为(股份保有、 董事兼任、瓶颈垄断、商业贿赂)、损害消费者的行 为(欺骗性定价、欺骗性广告宣传、虚假不实的标 签)。 美国反托拉斯法的特点是以限制造成垄断的不公平 竞争行为为主,而不反对现有的垄断企业。所以, 一个行业中垄断企业的存在本身并不违法,只有垄 断企业应用其垄断力量不公平地竞争时才算违法。 这使得美国的反托拉斯法具有很强的“行为法”特 点,即一切以企业行为是否违背公平竞争为判断依 据。 案例3: 中国电信改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4年中国联通 公司的成立。当时联通的总资产虽然只有中国电信 的1/260。但此举使邮电部独家垄断国内电信市场 的局面开始改变。1999年2月,信息产业部决定把 中国电信的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剥离出去。原中 国电信被拆分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卫星通 信三个公司,寻呼业务并入联通公司。2001年12 月,国务院批准了新的电信体制改革方案,对现有 的电信企业进行重组。中国电信现有资产划分为南 北两个部分。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和河南、山东共 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信公司归中国电信 北方部分;其余归中国电信南方部分。 问题:1.垄断和市场失灵。2.政府对垄断的态度和 措施。 分析: 1.垄断市场的效率损失。 (1)垄断使产量减少,价格增加; (2)垄断造成社会无谓损失; (3)垄断造成企业不思进取。 垄断市场的非效率导致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 用,是导致市场失灵的情况之一。 2.现今世界各发达国家限制垄断、促进竞争的政策 措施,基本上是根据上述标准把促进“可操作竞争” 作为政策目标。 在各主要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制定了有关禁止垄断、 维持公正交易的法律。具体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垄 断的立法,由行政机构加以监督,由司法机关加以 执行。各国政府的反垄断政策就是以这些法律为依 据展开的。 我国的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应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基 础上,结合本国国情。 案例4: 在小镇上,该镇的人从事的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一 种是养羊。镇上的许多家庭都有自己的羊群,并出 实用以做衣服的羊毛来养家。大部分时间羊在镇周 围土地的草场上吃草,这块地被称为镇共有地。没 有一个家庭拥有土地。相反,镇里的居民集体拥有 这块土地,所有的居民被允许在这块地的草场上放 羊。集体所有权很好地发挥作用,因为土地很大。 只要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有良好草场的土 地,镇共有地就不是一种竞争性物品,而且,允许 居民在草场上免费放羊也没有引起问题。时光流逝, 镇上的人口在增加,镇共有地草场上的羊也在增加。 由于羊的数量日益增加而土地是固定的,土地开始 失去自我养护的能力。最后,土地变得寸草不生。 由于共有地上没有草,养羊不可能了,而且,该镇 曾经繁荣的羊毛业也消失了。许多家庭失去了生活 的来源。 问题:什么原因引起这种悲剧? 分析:实际上,共有地悲剧的产生是因为外部性。 当一个家庭的羊群在共有地上吃草时,它降低了其 他家庭可以得到的土地质量。由于人们在决定自己 有多少学时并不考虑这种负外部性,结果羊的数量 过多。 如果预见到了这种悲剧,镇里可以用各种方法解决 这个问题。它可以控制每个家庭羊群的数量,通过 对羊征税把外部性内在化,或者拍卖有限量的牧羊 许可证。这就是说,中世纪小镇可以用现代社会解 决污染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放牧过度的问题。 但是,土地的这个例子还有一种较简单的解决方法。 该镇可以把土地分给各个家庭。每个家庭都可以把 自己的一块地用栅栏圈起来,并使之免于过分放牧。 用这种方法,土地就成为私人物品而不是共有资源。 在17世纪英国圈地运动时期实际就出现了这种结 果。 共有地悲剧是一个有一般性结论的故事:当一个人 用共有资源时,他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资源的享用。 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共有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政 府可以通过管制或税收减少共有资源的使用来解决 这个问题。此外,政府有时也可以把共有资源变为 私人物品。数千年前人们就知道这个结论。古希腊

XXXX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XXXX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 分析报告 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转自:经济参考报 复合式通胀已成我国宏观经济首要问题 2010年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总体上,全球主要经济体逐步企稳并正式步入复苏期,但在结构上,则表现出许多深层次的缺陷和失衡,国民经济的恢复还存在明显的脆弱性。由于宏观经济基本面和国际经济地位的差异,主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在调整中形成了多重选择和非对称性,加剧了全球经济形势的波动。我国经济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得到了有效的支撑,但复合式通胀压力已经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的最主要影响因素。面对后危机时期复杂的经济环境,我国宏观调控已开始转向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搭配的新框架。 全球经济政策的多重调整与输入性通胀压力 2010年第4季度,随着美欧等主要经济体进入复苏期,世界经济的基本面得到有效支撑。但在总体复苏的背后,由于主要经济体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地位的差异,主导国家间的宏观

经济政策出现差异化和不对称性,甚至形成了逆向调节,从而加剧了 发展中国家宏观调控的复杂程度,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明显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 (一)美联储的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与过量美元输出 2010年11月3日,美国启动了规模为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政策的影响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美联储以美国中长期关键期限国债为对象连续在8个月内投入6000亿美元。通过对关键期限国债大规模的投入流动性,可以有效的降低关键期限国债的收益率情况,从而推动市场中长期利率曲线下移,稳定市场对中长期利率的风险预测。第二阶段是美国国内金融市场获得基础货币后,增强了对美国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第三阶段是沉淀在美国国内金融系统内部的基础货币开始通过金融、投资和贸易渠道流向国际市场,给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明显的扰动。第四阶段是国际市场上的资金回流阶段。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大宗商品出口国的国际收支盈余通过购买美国商品和服务,或者是购买美国国债或其他形式的证券资产回流美国,进而转化成对美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有效支撑力量。 因此,美联储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可以有效改善美国金融市场状况和实体经济的基本面,但有害于美元和美国经济的长期利益,并对世界经济输出了通货膨胀。 (二)欧元区债务危机的纠正与欧洲央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欧元区债务危机是典型的主权债务危机,但导致其集中暴发并大规模蔓延的原因并非仅仅由于危机国家国内经济政策的失误,欧元机制内部的两大失衡是导致这场危机的最主要原因。 第一类失衡是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美欧的政策资源的失衡。在次贷危机暴发的情况 下,美国政府一方面迅速启动了规模庞大而形式多样的财政支持政策,另一方面及时推 动美联储扩张资产负债表,推行“大规模资产收购计划”。而欧元区国家则难以借助货 币政策的力量来向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提供支持,欧洲央行拒绝了欧元区边缘国家提供 国债融资的要求,使得欧元区国家在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处于政策的跛行地位。第二类失衡是欧元区内部主导国家(核心国家)和边缘国家间的权利失衡。主导国家可利用投资、贸易和政府债务等手段向边缘国家转移危机和转嫁风险,并导致边缘国家的经

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分析

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分析 (作者: 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 ) [ 摘要] 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2005 年我国实现了从积极财政政策向稳健财政政策的转变。本文就两种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作用进行分析,并对今后财政政策的取向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展望。 [ 关键词] 财政政策;中国 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一个国家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实施何种财政政策,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相机抉择。宏观经济运行千姿百态,但概括起来讲,也就是三种类型。一种类型是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即“通货紧缩”,表

现为物价总水平下降。应对通货紧缩局面,应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第二种类型是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即“通货膨 胀” ,表现为物价上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第三种类型就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但在结构上有矛盾,冷热并存,发展不均衡。此时应采取稳健财政政策,即在总量上不做太大的动作,但在结构上有保有压,加强薄弱环节,压缩过热行业的投资。 我国自1998 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其实质就是一种扩张性财政政策。2005 年根据我国国情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从实际出发,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现就两种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作用综述如下。 一、积极财政政策 1、实施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直接导致了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进而演变为全球经济衰退.造成世界经济普遍性的生产过剩和通货紧缩。作为亚洲国家最大贸易伙伴,亚洲金融危机无疑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冲击。从当时国内经济情况看,物价水平持续下跌,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出现不足,居民收入增长放慢、失业压力增大;同时,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导致了我国出口不振.大大降低了出口对

中国财政政策的分析方法

第六篇中国的财政政策与经济进展报告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照旧通过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试图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进展,同时达到政府的某些意图。尽管政府行为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实施财政政策也能够起到弥补市场不完善、克服市场失灵的作用,然而它的任何干预也会对经济运行产生不良阻碍,尤其会对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及其货币金融体系造成巨大冲击。假如不充分尊重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实施的财政政策还专门可能会对经济运行起到与其政治意图相反的作用。 本篇首先回忆了1998年以来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实施的要紧措施,然后分析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效果,认为1998年下半年以来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是

有重大欠缺的。而后,本篇在我们的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财政政策分析方法。首先讨论了货币的性质和政府行为中的货币流程状况,然后在模型中加入政府行为,要紧包括税收、政府支出、发行政府债券等要紧财政政策手段,并联系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考察财政政策对货币经济以及内生性货币供给机制的阻碍。为了简化,我们临时不加入国外部门,只是以一个封闭式的模型为基础考察政府的财政政策,并用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数据对模型实证检验。接下来又从外生货币的角度重新解释了财政的功能,特不是结合90年代以来日本财政重建中的教训对货币经济中财政政策的作用进行分析,最后对现时期调整中国的财政政策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第一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实施效果分析

一、1998年以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历史背景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首先在泰国爆发,迅速席卷了东南亚诸多国家。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阻碍,我国长期以来投资扩张带来的资本存量过高等深层次矛盾,在国际经济环境急剧变化和国内市场约束带来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凸现,内需不振、出口下降,投资增长乏力,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对外贸易受到严峻冲击 亚洲国家(地区)是中国的要紧贸易和投资伙伴,亚洲的经济动荡对中国的对外出口和外资进入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是外贸出口形势恶化。1998年以后,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的负面阻碍逐步显现出来。上半年的外贸出口

行政案例研究分析任务1-4

行政案例分析任务1-4

————————————————————————————————作者:————————————————————————————————日期:

行政案例分析全客观任务二 一、案例选择题(共 2 道试题,共50 分。)得分:50 1.2001年,H市开始淡化官员政绩考核中的GDP指标考核。当年,GDP考核 指标从占整个考核指标的10%调减至8%,2002年减至4%,2003年只占2%。 2003年12月16日,H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完善县区年度综合考核工作的意见》,取消了GDP直接指标的考核,调整后的考核指标如下:一、财政总收入;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四、招商引资;五、外贸和外经工作;六、工业经济;七、农业经济;八、第三产业; 九、科技教育;十、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十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十二、就业和社会保障;十三、民主政治建设;十四、精神文明建设; 十五、党的建设;十六、社会稳定。 2004年3月23日,新华社以“干部政绩考核‘遭遇’变革”为题报道了H市在干部政绩考核中取消了GDP指标一事。当年3月28日,央视《新闻联播》以“考核不重‘GDP’干部转变政绩观”为题再次报道了此事。新考核标准提高了对财政总收入、群众生活质量、环境保护和政府办事效率等内容的考核比重,取代了过去以GDP为中心的考核,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 有分析人士认为,此迹象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开始对现行政绩考核制度进行反思。 1). 将GDP作为测定发展的唯一标准、衡量工作绩效的唯一尺度,这是一种单纯的()。 A. 效率导向 2). 根据功利主义的观点,要评判政府和个体行政人员行为的道德价值,需要通过比较决策结 果的()。 C. 绝对收益 3). 功利主义通过计算利益的大小来确定行为的道德价值,在这种功利主义价值导向下,政府 在设计行政职责与目标时,往往关注的是政府管理的()。 B. 当前绩效 4). 功利主义的政绩观将GDP作为衡量政府工作的唯一标准,而案例中有关地方政府则试图“将 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起来”,这种对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认识就是一种()。

证券投资综合分析报告

证券投资综合分析报告 一、宏观经济分析 (一)当前财政政策分析 1、当前的财政政策 年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稳定物价总水平,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中国政府强调要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主要是考虑到世界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我国经济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还需要政策支持。 一、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二、是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三、是调整完善税收政策,促进企业发展和引导居民消费。 四、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 五、五是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政府采取该财政政策的理由 由次贷引起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衰退,造成中国外贸出口急剧下滑,而中国经济处于严重依赖出口的经济模式,自然受到严重影响,为保持经济增长,必须加大政府财政投资,拉动国内投资,通过优惠的财政政策,刺激和鼓励国内消费来启动国内市场。 3、当前财政政策实施效果 增长在前几个月得到了恢复,并已经能完成保八的目标,国内的消费也得到稳步增长。但随着国家经济刺激政策的执行,部分行业的产能及生产过剩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如钢铁行业,反而随着国家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出现了新的过剩问题,这使经济危机过后的去产能化的过程变得比预想的要长,短期对经济的贡献,反倒将变成经济长期稳定复苏的障碍;本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可以在本次经济危机的过程做得更加彻底,但由于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使经济危机对部分需要转型的行业反倒起到了一定拯救和支撑作用,使得在市场化的经济条件下,弱化了经济调整的力度。 国内消费虽然在一定优惠政策的刺激下有所恢复,但由于人们的普遍购买力并没有显著提高,因此经济刺激政策下更多地还是推高了楼市和股市的资产价格,而对实际大众消费没有产生本质的变化。而资产价格的持续走高,政府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大,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 (二)当前货币政策分析 1、当前的货币政策 我国的货币政策围绕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多个目标来制定,需要缜密的统筹和权衡。如何根据经济条件的变化在各宏观调控目标中进行权衡取舍,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确定的稳健货币政策,考验着央行的调控智慧和平衡艺术,今年

财政政策风险防范

财政政策风险防范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和特大洪涝灾害的影响,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1993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趋 势不但没有改变,反而进一步加剧。中央政府针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 持续数年下降的严酷现实,为抑制这个趋势,并相对应带动经济增长 速度的回升,即时改变了1998年年初所制定的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近3年来,在拉动经济 增长方面确实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积极财政政策风险问题也逐步 凸现出来,引起了大家的注重。如何在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的同时,有效地防范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既是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也 是财政专家、学者们正在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但从当前对这个 问题的研究现状来看,主要集中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所可能发生 的国债风险方面,很少注重积极财政政策本身所可能发生的风险,这 种研究是片面的,本文将集中研究积极财政政策本身的风险问题,对 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含义、表现、成因及风险的防范实行深入的分析 和研究。 一、积极财政政策风险实证分析 积极财政政策风险是指积极财政政策的预期目标不能实现或失败的可 能性。其风险的表现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政策决策风险,二是 政策执行风险。这说明积极财政政策风险不是局限于某一个环节,而 是贯穿于政策的全过程。一般来说,导致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原因能 够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财政政策目标确定方面的偏差。确 定的政策目标严重脱离实际,或财政政策目标与国民经济发展目标脱节,或财政政策目标本身的模糊性,都会带来相对应的政策风险。(2)在财政政策决策和执行的过程中,因为信息不充分、信息不对称和未 来不确定性因素的存有。(3)财政政策决策者和执行者的水平和水平 也影响积极财政政策风险水准。(4)财政政策工具选择上的失当,且 政策工具之间缺乏有机配合。(5)财政政策严重滞后,没有随经济运 行状况的变化而作出相对应的调整。(6)财政政策作用的力度过大或

财政制度和财政政策分析

财政制度和财政政 策分析 1

经济学基础(2)财政制度 会计基经济学基础(2)财政制度础---第二章财政制度和财政政策分析 第一节财政制度及作用1,定义:财政制度包括政府的财政收入机构和制度`(一整套税收机构个税收制度)及政府的财政预算和开支机构和制度2,职能为政府活动筹集必要的经费,并适当的分配使用这些经费3,当前采用分级管理的财政制度4,分为中央`地方`中央和地方财政 第二节宏观政策目标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一,通货膨胀问题定义:物价水平的持续普遍上涨,其本质就是市场上过多的货币和有限的商品与劳务费供给之间的价格比例关系的变化,或者说货币相对于商品和劳务的贬值一般以物价指数来衡量物价指数: 说明不同时期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趋势和程度的指标用百分比表示

实例:就单个商品来说,一般以某一时断为基期,以该期的价格为基准价格Po 以后第t期的价格为Pi`则该商品的价格指数为Pi/Po*100% 描述通货膨胀的为价格总指数`一般是加权平均数(根据某种商品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来确定其价格的加权数的大小) 2,三种物价指数A 消费物价指数生活费用或者零售物价指数用来衡量各个时期居民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费零售价格变化的指标B 批发物价指数 用来衡量各个时期的生产资料(资本品)与消费资料(消费品)批发价格变化的指标C国民生产总值指标:衡量各个时期一切商品和劳务费大价格变化的指标 一般消费指数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关系最密切,因此`多数情况下都用消费物价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3,依据通货膨胀的增长率和严重程度进行划分 A 温和的爬行的增长率低`速度慢`危害较轻 B 加速的奔驰的增长率高`一般都在两位数以上`对经济影响明显 3

财政政策案例

财政政策案例 案例1 罗斯福“新政” --于危难之中挽救美国的财政政策 一、本案例服务的教学内容 本案例服务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财政政策的概念和构成要素。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内容之一,是在“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涉主义”两大基本思想交替兴衰的演变中发展而来的。国家通过财政政策的实施,可以达到稳定经济增长、高效率使用资源以及公平合理分配收入的目的。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危机中运用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可以看作是真正意义上的财政政策的实践开端。 二、案例内容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在此之前的1929年夏天,美国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人们见面时不谈别的,只谈股票,直至9月份,美国财政部长还信誓旦旦地向公众保证:“这一繁荣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但是,10月24日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巅跌入深渊,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趟。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从此,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逐步被存货山积、工人失业、商店关门的凄凉景象所代替。86000家企业破产,5500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GNP由危机爆发时的1044亿美元急降至1933年的742亿美元,失业人数由不足150万猛升到1700万以上,占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还多,整体经济水平倒退至1913年。农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农民将牛奶倒入大海,把粮食、棉花当众焚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1933年3月4日,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最严重的情况下临危受命,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他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

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转自:经济参考报复合式通胀已成我国宏观经济首要问题 2010年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总体上,全球主要经济体逐步企稳并正式步入复苏期,但在结构上,则表现出许多深层次的缺陷和失衡,国民经济的恢复还存在明显的脆弱性。由于宏观经济基本面和国际经济地位的差异,主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在调整中形成了多重选择和非对称性,加剧了全球经济形势的波动。我国经济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得到了有效的支撑,但复合式通胀压力已经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复合式通胀是指在形成通货膨胀的因素中,构成成份是综合而多元的,其表现是多种压力因素的共同作用和集成效果。在输入性通胀压力之外,受到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深层次原因和经济政策扭曲的影响,还表现出了货币性、结构性、成本推进性和理性预期型通货膨胀的特征。复合式通胀管理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首要问题,也是宏观调控的核心目标。 (一)货币性通胀是复合性通胀的基础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侵扰,2008年11月,我国紧急启动了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相搭配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中央银行在两年内向市场注入了17.65万亿的流动性,短期内导致货币供应量过大,形成了过量流动性,诱发了货币性通胀。至2010年末,我国M 2的存量已经达到72 .58万亿,按照年中汇率核算,接近11万亿美元,为当年度现价G D P规模的182%,为同期美国M2规模88535亿美元的124%。 (二)结构性通胀是复合式通货膨胀压力的具体表现 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重要农产品和关键生产或生活用品的价格上涨。

《西方经济学(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题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个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搞清二者的基本内容、政策工具及相互关系,明确两者的基本目标,协调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十二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清财政理论与政策和货币理论与政策的基本内容; 2.完整准确阐述两个基本理论; 3.分析比较时包括相同与区别 时间安排:学习第十二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教学内容后实施。 分值:满分20分。 解题思路: 1.政策目标 2.政策手段 3.货币乘数和财政乘数 4.调控力度分析 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模式和内容(包括协调模式、双紧搭配、双松搭配、一松一紧搭配) 答: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

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 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IS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LM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 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施。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

财政与金融-市场失灵案例

分析:市场失灵是指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法达到社会资源的配臵的最佳状态,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而信息不充分是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市场经济中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商品生产者或消费者不具有充分的市场信息,必将产生由于住处不充分而导致的市场失灵。信息拥有量较多的一方有可能通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与对方的交易中充分运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使另一方受到损害。 本案例中食品生产者与食品消费者之间就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作为商品交易的一方无法观测和得知商品交易另一方即食品生产者的相应信息,也不了解食品提供者为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不利于消费者的行为。食品安全的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不仅影响市场配臵来源的效率,而且会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影响消费者对食品的购买选择和决策。 信息不充分导致市场失灵决定了政府应当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涉。食品方面的信息不对称也需要政府进行干涉。首先应当通过相关法律建立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强制生产商对所提供的食品披露真实和全面的信息。例如近年来政府对转基因食品要求必须进行明示就是例证。第二组织必要的认证制度,按标准对特定食品如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等进行认证,以保证消费者的利益。第三对利用虚假信息欺骗消费者,故意提供不安全食品的企业进行严厉的惩处。 (二)案例1.3:野生动物保护、光污染的负外部效应 分析:本案例是典型的负外部效应的案例。外部效应是指某一主体的行为对其它主体产生影响,却不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或享受应得的权益。外部效应有正负两个方面。如果某一主体的行为使其他主体获得了利益,而其他主体并不为这种利益支付代价则称为正的外部效应。而某一主体的行为使其他主体受到了利益上的损失,而这种利益损失得不到补偿则称为负外部效应。外部效应的存在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 在本案例中,野生动物的保护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上海,首博新馆的建设对也小区居民带来了明显的负外部效应。从理论上讲,经济主体不太愿意从事具有正外部效应的活动,如提供路灯照明,虽然自身受益,但其他主体跟着受益却须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