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课后练习答案【中南大学版】

经济学基础课后练习答案【中南大学版】
经济学基础课后练习答案【中南大学版】

第1章经济学导论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 C

2. A

3.A

4. C

[判断题]

1.√ 2.√ 3.× 4. √ 5. √

[简答题]

1.答:由于资源相对人们无穷的欲望来讲是稀缺的,这就注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他所想要的。这里提到的稀缺(scarcity)是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欲望的满足绝大多数依靠经济物品,而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来说,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经济物品的资源总是有限的。稀缺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来说,经济物品和资源总是有限的。经济学研究对象就是基于稀缺性假设条件下如何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佳配置。

2.答:两者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宏观经

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4)基本假设不同。(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然有明显的区别,但作为经济学的不同分支,共同点也是明显的:采用的都是实证分析方法,即都把社会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不涉及制度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从而与制度经济学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先于宏观经济学产生,发展得比较成熟,因而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两者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组成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3.答: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用事实、证据或者从逻辑上加以证实或证伪,因此,实证分析具有客观性。规范分析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力求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它涉及到是非善恶、应该与否、合理与否的问题。由于人们的价值观是不同的,因而对于同一个经济现象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规范分析不具有客观性,不同的分析者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技能题]

对全班同学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调研,并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法对成绩进行分析。

答案提示:引导学生将调研资料进行整理,并分别以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法对其中反应

的状况进行阐述。

二、观念应用

[分析题]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国家能否在短时间内利用政策法规实施循环经济?

答案提示:短期内要做到全面推广还不可能,因为受到技术、废弃资源再利用成本和人们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从长远看,资源的稀缺性必然导致循环经济的全面推广

与实施。

[案例分析]

1.煤炭价格的上升对煤炭企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要点:煤炭价格的上升使煤炭企业收益增加,价格刺激下导致产量增长。从长期看有可能诱导新的企业进入该行业,竞争加剧。但由于煤炭资源的紧缺性,在未出现新能源的情况下煤炭价格在未来不太可能降价,这也意味着煤炭企业的资源垄断性。

2.该分析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还是宏观经济学范畴?

答案要点:该分析若站位于整个社会的煤炭行业,属于宏观经济学范畴;如果学生具体针对企业内部做分析,则属于微观经济学范畴。

第二章价格理论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C 2.B 3.C 4.C 5. B 6. D 7. D 8. B 9. B 10. B

[判断题]

1.√ 2.× 3.× 4.√ 5.×

[简答题]

1.答:(1)商品本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3)消费者的嗜好(偏好);(4)其他有关商品的价格;(5)人们对将来商品的价格预期。

2.答:(1)商品本身的价格;(2)其他有关商品的价格;(3)生产者从事生产的目标;(4)生产技术的变动和生产要素的价格;(5)政府的政策;(6)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3. 答:价格底限分为两种情况:(1)价格底线高于均衡价格由于价格底线规定不能在此价格以下交易,此时的情况就与支持价格相似。(2)价格底线低于均衡价格。由于价格底线规定不能在此价格以下交易,而该价格以上的交易是合法的,由于此时均衡价格在价格底线之上,这样,市场价格是可以达到均衡价格的。因此不会对经济造成影响。

4.答:(1)需求完全无弹性;(2)需求完全有弹性;(3)单位需求弹性;(4)需求缺乏弹性;(5)需求富有弹性。

5.答:分为三种情况:(1)收敛型蛛网(2)发散型蛛网(3)封闭型蛛网

[技能题]

(1)左移(2)右移(3)右移(4)不变(这个是影响供给的因素)。

二、观念应用

参考答案:一般来说,某商品(如工业品电视机、空调等)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这个结论可以解释“薄利多销”这类现象。

谷贱伤农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句俗语,指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是缺乏弹性的商品,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均衡数量的下降幅度,致使农民收入减少。与此类似,在歉收年份,由于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农产品的均衡价格的上升幅度大于农产品均衡数量的减少幅度,致使农民的总收入增加。

[案例分析]

1.答:拥挤费通过增加提高居民出行的交通费用,来减少居民对出行交通的需求。进而减少出行人数,从而减少交通的压力。

2.答: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根治还是要靠居民素质的提高和城市的建设。

三、综合实训

此处由教师自行掌握。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 D

2.A

3. B 4.A 5. B 6. C 7.C 8. D [判断题]

1. × 2. × 3.× 4. √ 5. × [简答题]

1.答:随着一个人所消费的某种物品数量的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但物品的边际效用,随所消费物品数量的增加而有递减的趋势。当边际效用递减到等于零以至变为负数时,总效用就不再增加以至减少。这种现象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答:

Y 图3-1 消费者均衡

Y 1

如果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结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3.答:必需品需求量的增加速度小于收入的增加速度,如购买油盐酱醋等;奢侈品需求量增加速度大于收入的增加速度,如到高级宾馆消费、旅游等;低档品随收入的增加需求量减少,如旧衣服、低档香烟等。它们的恩格尔曲线分别如下图的(a )、(b )、(c )所示。

I X

(a )

X

(b )

I

X

(c )

三种恩格尔曲线

[技能题]

若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270元,他在商品X 和Y 的无差异曲线上的斜率为20/Q Y 的点上实

现均衡。已知商品X 和商品Y 的价格分别为P X =2,P Y =5,那么此时张某将消费X 和Y 各多少? 解:

设张某此时消费X 商品Qx,消费Y 商品Qy ,根据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可得: 1. PxQx+PyQy=270

2. MUx/Px = MUy/Py

3.边际替代率MRSxy=20/Qy=MUx/MUy 由2和3可得 Qy=50 ,代入1可得 Qx=10

二、观念应用

[分析题]

答:不违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量。这里的“单位”是指一完整的商品单位,这种完整的商品单位,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效性的前提。比如,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的鞋子,但不适用于单只的鞋子。对于四轮子而言,必须是有四个轮子的车才成为一单位。三个轮子不能构成一辆四轮车,因而每个轮子都不是一个有效用的物品,增加一个轮子,才能使车子有用。因此,不能说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超过第三个轮子。 [案例分析]

1.答: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支付价格的差额。

2.答:消费者剩余实际上是对买卖双方都存在的。而对于买方和卖方而言都想要获得最大的剩余,如果让对方先出价,就可以知道对方的底线,以便自己能够获得最大的剩余。

三、综合实训

此处由教师自行掌握。

第4章 生产理论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ABCD 2.A 3.C 4.B 5. A 6.ABC 7.ABD 8. B [判断题]

1.× 2.× 3.× 4.√ 5.× 6.√

[简答题]

1.答:生产要素(经济资源)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具体划分为四类: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厂商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要素的数量与它们所能生产出来

2

3

第一,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最初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递增的,但各自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分别递减。所以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有是先上升而后下降。

第二,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左侧,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右侧,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AP)。

第三,当边际产量为正数时(MP>0),总产量就会增加;当边际产量为零时(MP=0),总产量停止增加,并达到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MP<0),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4.答:适度规模(appropriate degree dimensions)就是指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使规模扩大的同时,并使产量或收益递增达到最大。当收益递增达到最大时就不再增加生产要素,并使这一生产规模维持下去。在确定适度规模时应该考虑的因素主要有:第一,厂商的技术特点和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一般来说,像钢铁、汽车、造船、重化工之类资本密集型企业,投资规模大,技术复杂,所以就适宜采用大规模生产。而对于纺织业、服务业之类的劳动密

集性企业,就适宜采用小规模生产。第二,市场需求的影响。一般来说,生产市场需求量大,而且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的厂商,适度规模也就应该大。相反,生产市场需求小,而且标准化程度低的产品的厂商,适度规模也应该小。第三,自然资源状况。比如矿山储藏量的大小,水力发电站的水资源的丰裕程度等。

[技能题]

[分析题]

参考答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是指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只连续投入一种可变生产要素,随着这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最初每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量是递增的,但在达到一定限度之后,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如果人员增加过多,会使生产效率下降,从而造成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结局。

[案例分析]

1.答案要点:是。专业化分工可以使企业效率提高,从而使生产产品的平均成本更低。

2.答案要点:企业运用专业化分工,可以节约成本。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其生产产品的数量远远大于企业规模本身的增加。

三、综合实训

此处由教师自行掌握。

第5章成本与收益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ACD 2.B3.A 4.B 5.ABD 6.D

[判断题]

1.√ 2.× 3.×4.×5.√ 6.×

[简答题]

1.答:短期总成本(short-run total cost 简写STC)是指短期内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总成本包括总可变成本和总固定成本。如果以STC代表短期总成本,STFC代表短期总固定成本,STVC代表短期总可变成本,则有STC=STFC+STVC 。

2.答:短期边际成本SMC和短期平均成本SAC的关系和短期平均可变成本SA VC的关系相同。SMC曲线与SAC曲线相交于SAC曲线的最低点B。在B点上,SMC =SAC,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在B点之左,SAC在SMC之上,SAC一直递减,SAC>SMC,即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在B点之右,SAC在SMC之下,SAC一直递增,SAC<SMC,

即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B点被称为收支相抵点,这时的价格为平均成本,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生产者的成本(包括正常利润在内)与收益相等。

3.答: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1)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MR>MC,表明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这时,对该厂商来说,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厂商会扩大产量或新厂商进入该市场。也就是说没有达到利润最大化。

(2)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即MR<MC,表明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这时,对该厂商来说,就会造成亏损,更谈不上利润最大化了,因此厂商必然要减少产量或退出市场。

(3)无论边际成本大于还是小于边际成本,厂商都要调整其产量,说明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才不会调整产量,表明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到,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技能题]答案:

二、观念应用

[分析题]

答: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表明了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变动,开始时呈递减趋势,达到最低点后转而递增,是一条先下降然后缓慢上升的“U”型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就是由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集合而成,从而就表现为一条与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的曲线。

[案例分析]

1.答案要点:如果大型零售商场卖出商品而增加收益大于一万元的成本,就会延长营业,否则就不会延长营业时间。

2.答案要点:假日消费可以给商场带来更多的利润。原因在于光顾商场的顾客增多,销售额增多,收益大于成本。

三、综合实训

参考答案:青年人不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是损失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就社会平均水平来看,受过教育更容易获得就业和发展机会,虽然不教育的青年人后来成功的也有,但毕竟是少数。

第6章市场结构理论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 B 2.C3.C4.B 5.A

[判断题]

1.√ 2.× 3.√ 4.× 5.× 6. √

[简答题]

1.答:(1)市场上有许多生产者与消费者。并且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规模都很小,即任何一个市场主体所占的市场份额都极小,都无法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市场价格和市场的供求关系,因而每个主体都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决定者。

(2)市场上的产品是同质的,即不存在产品差别。产品差别是指同种产品在质量、包装、牌号或销售条件等方面的差别,不是指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别。例如,创维彩电与长虹彩电的差别,而不是彩电与空调的差别。因此,厂商不能凭借产品差别对市场实行垄断。

(3)各种资源都可以完全自由流动而不受任何限制。任何一个厂商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扩大或缩小生产规模,进入或退出某一完全竞争的行业。

(4)市场信息是畅通的。厂商与居民户双方都可以获得完备的市场供求信息,双方不存在相互的欺骗。

2.答: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的决定也要区分存在或不存在勾结。在不存在勾结的情况下,价格决定的方法是价格领先制;在存在勾结的情况下,则是卡特尔。(1)价格领先制包括:支配型价格领袖、晴雨表型价格领袖、效率型价格领袖。(2)成本加成法。(3)卡特尔

[技能题]

答:

产量

0 1 2 3 4 5 6 7

总成本 8 9 10 11 13 19 27 37

总收益 0 8 16 24 32 40 48 56

利润 -8 -1 6 13 19 21 21 19

MR 8 8 8 8 8 8 8

MC 1 1 1 2 6 8 10 当MR=MC时,企业生产6个单位的产量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21。

二、观念应用

[分析题]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即取得最大利润的必要条件是MC=MR=AR=P。

[案例分析

1.答案要点:自愿者(排除直系亲友)与不情愿者。

2.答案要点:改变干部提拔升迁由少数人(上级领导)主宰的游戏规则,使干部选拔任

用由“上”向“下”的转变,只有最大限度地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落实群众对干部工作

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把干部选拔工作的全程置于群众的监督视野之中,

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宴敛财”现象,让受请者真正走出“囚徒困境”,还天下宴席以本来

面目。

三、综合实训

提示:找出所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四种市场结构,然后加以分析。

第7章分配理论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B 2. B 3.ACD 4.C 5. A 6.D

[判断题]

1.√ 2.× 3.× 4.× 5.√ 6. √

[简答题]

1.答:(1)工会通过提倡保护关税、扩大出口等办法扩大产品销路,从而提高对劳动

的需求,也可以提高工资。(2)工会通过限制非会员受雇、移民、童工的使用、缩短工作时

间、实行强制退休等办法来减少劳动的供给,从而提高工资。(3)工会迫使政府通过立法规

定最低工资,从而使工资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2.答:(1)时间偏好。在未来消费与现期消费中,人们更加偏好现期消费。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人们预期未来的物品稀缺性会减弱;二是人们认为人生短促,也许自己活不到享受未来物品的时候;三是人们不太重视未来的欢乐和痛苦,习惯于低估未来的需要、低估满足未来需要的物品的效用。(2)迂回生产与资本净生产力。迂回生产是指先生产生产资料(或称资本品),然后用这些生产资料去生产消费品。这种迂回的办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迂回的过程越长,生产效率越高。现代生产的特点就在于迂回生产,但迂回生产的实现

就必须有资本。利用资本进行迂回生产,可以提高资本的生产效率,这种因使用资本而提高的生产效率叫做资本的净生产力。资本具有净生产力是资本能带来利息的根源。

3.答:创新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第一,提供新产品;第二,发明新技术和新工艺;第三,开辟新市场;第四,控制原材料的新来源;第五,建立新的组织形式。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因此,由创新所获得的超额利润是合理的,是对创新者给予的鼓励和补偿。

[技能题]

答: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表现为:(1)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指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是人们对要素所产出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2)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的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

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主要有:(1)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以及产品的价格。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越大,该产品的价格越高,则生产这种产品所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也就越大;反之,就越小。(2)生产技术状况。生产技术水平决定了对某种生产要素需求的大小。如果技术是资本密集型的,则对资本的需求大。(3)生产要素的价格。厂商一般用低价格的生产要素替代高价格的生产要素。

二、观念应用

[分析题]

市中心的商用土地面积几乎是固定的。由于地段好、顾客多,在其它状况相同的条件下,市中心的商店销售额一定比其他地段的商店要高。于是,商店餐馆竞相在市中心开店营业。店多地少,奇货可居,市中心的地租就高上去了。

[案例分析]

1.答案要点:

2.答案要点:晒给我们的是这样一个警钟:国家的整体富强,并不意味着每个公民的生活水准在同步提高。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位居世界第四,人均GDP却位居

世界100位之后,一道除法题就让我们知道咱国家还不是富国。加上贫富差距,晒晒收支单,也可让官员和富人们知道大众所承受的经济压力,尤其是住房、医疗、教育费用带来的民生

之重。

三、综合实训

提示:可结合公平及效率的涵义、二者的矛盾及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来答。

第八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 B

2. A

3. C

4.A

[判断题]

1.×

2.×

3.√

4.√

5. ×

[简答题]

1.答: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

配置最优。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即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和信息不对称。公共物品特征决定了人们不用购买仍然可以消费,这样公共物品就没有交易,没有市场价格,这样,市场调节就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外部性扭曲了市场主体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会导致市场无效率甚至失灵,而负外部性如果不能够得到遏制,经济发展所赖以存在的环境将持续恶化,最终将使经济失去发展的条件。垄断导致社会福利损失、管理松懈和寻租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使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普遍存在,一方面造成交易市场的萎缩,另一方面也导致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2.答:政府失灵一方面表现为政府的无效干预,即政府宏观调控的范围和力度不足或方式选择失当,不能够弥补“市场失灵”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现实中政府机构谋求内部私利而非公共利益的“内在效应”,“内在效应”则是政府失灵的一个重要根源。政府干预具有不以直接盈利为目的的公共性。政府的内在扩张性与社会对公共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更相契合,极易导致政府干预职能扩展和强化及其机构和人员的增长,由此而造成越来越大的预算规模和财政赤字,成为政府干预的昂贵成本。政府干预为寻租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信息不对称导致政府决策失误。政府官员素质和能力影响政府于预的效率和效果。政府干预的法令、规章等不能及时根据经济的具体情况而变化,从而导致政府干预具有滞后性。

3.答:(1)提供公共产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政府直接生产,二是政府间接生产。(2)维护竞争。(3)矫正外部效应。(4)界定产权。(8)纠补信息不对称。[技能题]

答案提示:主要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将现实中的例子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能活学活用,只要学生举例符合,即为正确。

二、观念应用

[分析题]

答案提示:因为草坪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对公共物品而言,由于无法设定产权,或者无法在当时条件下实现管理与合理收费,因此对于那些缺少自律的人来讲,践踏不仅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反而会给自己带

来行走的方便,因此便自顾行之。

[案例分析]

1.答案要点:按照中国居民收入水平和房屋建造成本讲不合理。

2.中国房价高涨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要点:政府干预不到位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产生市场炒做与卖方抬高价格现象。

3.如何实现中国房价的合理控制?

答案要点:政府宏观调控,同时完善市场机制,做到信息完备。

三、综合实训

此处由教师自行掌握。

第9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A 2. A 3.B 4.C 5.A 6.D 7.A 8. C

[判断题]

1.×2.×3.×4.√ 5.× 6.√

[简答题]

1.答: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答: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出来直接供人们消费的产品,中间产品是指生产出来后作为下一道生产程序投入品的产品。这两种产品的区别在于生产出来的目的不一样,最终产品是直接为消费服务的,生产出来直接被居民消费;而中间产品是为下一道生产程序服务的,生产出来后还要进入生产程序。

3.答:支出法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收入法通过计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所有的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下GDP=私人消费支出(C)+国内私人投资支出(I)+政府购买支出(G)+净出口(X-M);收入法下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4.答: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由于GDP是用货币价值来衡量的,因此一国GDP的变动由二个影响因素:一是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变动;一是产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变动。在这种情况下,名义GDP不能真实反映两个不同时期生产的真实产品和劳务的增长或下降情况,因而通过计算实际GDP剔除出价格变动因素,真实地反映两个不同时期一国创造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增减情况,以更真实的反映该国国民总体生活水平的变动情况。[技能题]

(2)最终产品面包的价值是150。

(3)总产值370。

(4)增值和是150。

(5)中间产品成本220。

2.答:

3.答:

(1)1990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1.5×25+7.5×50+6×40+5×30+2×60=922.5美元;1992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1.6×30+8×60+7×50+5.5×35+2.5×70=1245.5美元。

(2)1992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5×30+7.5×60+6×50+5×35+2×70=1110美元。

(3)GDP折算指数=1245.5÷1110=112.2%,可见价格上升了12.2%。

二、观念应用

[分析题]

1.答:主要原因有:一是政府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面来;二是进行了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三是加快了对外开放的速度,学习和借鉴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四是我国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

2.答:国内生产总值可以从总体上代表一国国民的经济福利水平,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包括:GDP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的真实产出;GDP不能完全反映一国居民的真实生活水平;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代价及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第四,GDP指标无法反映一国的产品和劳务的分配情况。这些使得国内生产总值并不能完全精确的反映和代表一国国民的经济福利水平。

[案例分析]

1.答案要点: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过去一年中经济发展所取得成绩好坏的最主要指标之一,因此,有的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提高自身的政绩而虚报有关数据。此外,有些地方政府在核算上存在重复计算、核算工作不规范、资料来源不准确等问题,这些均是导致地方政府GDP统计核算数据虚高的原因。

2.答案要点:首先构建一个科学的评价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的评价体系,改变以往以GDP 考核为主的评价体系。此外,规范核算工作、杜绝重复计算、精确核实有关资料来源等也可以提高地方政府GDP核算数据准确度。

三、综合实训

1.答:GDP为5677.5亿美元;GNP为5694.9亿美元;NNP为5068.8亿美元;国民收入为4544.2亿美元;个人收入为4828.3亿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为4209.6亿美元。具体见下表:

第10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ABD

2.D

3.B

4.ABC

5.A

6.B 、D

7.B

8.C

[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简答题]

1.什么是乘数?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答:在宏观经济学中,乘数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化量与引起这一变动的变量的变化量之间的比率;二是特指投资乘数。

2.引起IS 曲线和LM 曲线移动的内容有哪些?

答:IS 曲线是用来描述产品市场均衡的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经济含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下降,投资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反之,当利率上升后,投资需求下降,总需求减少,均衡国民收入减少;LM 曲线是用来描述货币市场均衡的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其经济含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国民收入上升时,货币需求将增加,为使货币市场保持均衡,市场利率必须相应上升,反之,在国民收入下降时,货币需求将减少,为使货币市场保持均衡,市场利率必须相应下降。

3.简述总供给曲线的三种不同形态。 答:所谓总供给曲线是表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第一种情况:资源未充分利用阶段,这种水平的总供给曲线也称为“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第二种情况:资源接近充分利用阶段,这种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第三种情况:资源充分利用阶段,这种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技能题]答案:

均衡收入7508

.0150

100=-+=

Y

消费7007508.0100=?+=C 储蓄50700750=-=-=C Y S

投资乘数58

.011

=-=

K

收入的增量2507508

.01100

100=--+=

?Y

二、观念应用

[分析题]

参考答案: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收入。IS 和LM 曲线都只是表示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组合,因此两者达到均衡时的国民收入也只能说明这两个市场同时达到了均衡。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衡量资源达到充分利用时的国民收入,是国民收入的理想状态。而IS 和LM 曲线完全可以在资源未达到充分利用时达到同时均衡,因此,这是二个不同的概念。当时,极少数情况下,IS 和LM 均衡点刚好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IS 和LM 两条曲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均衡收入就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了。 [案例分析]

1.答案要点:政府实施“黄金周”休假制度的目的有二:一是启动消费和刺激“内需”;二是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2.答案要点:“黄金周”促使大量的中国人利用长假期间出游,一方面使其自身的生活质量得以得高和改善;另一方面对于社会来讲,极大的刺激了内需,推动了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酒店餐饮娱乐、工艺品加工等)的发展。

3.答案要点:“黄金周”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有二:提倡合理消费,避免“节俭悖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二是当资源处于未充分利用阶段时,“黄金周”休假制度显然会增加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

三、综合实训

答:Y D =T-T+TR=Y-250+62.5=Y-187.5

Y=C+I+G=100+0.8×(Y-187.5)+50+200=0.8Y+200,可得均衡收入Y=1000

投资乘数52

.0111==-=b K I 政府购买乘数52.0111==-=

b K G 税收乘数42

.08

.01-=-=-=

b B K T 转移支付乘数42

.08.01==-=

b b K TR

第11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 B

2. A

3. B

4.A [判断题]

1.×

2. ×

3. ×

4.√ [简答题]

1.答:摩擦性失业是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这种失业即使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也会存在。它是因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性失业,即一方面存在职位空缺,另一方面存在着与此数量对应的寻找工作的失业者。

2.答: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在于:(1)需求拉上型。需求拉上型通贷膨胀可能通过两个途径产生:一是在货币需求量不变时,货币供给增如过快。(2)成本推进型。是指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总供给变化的一种理论观点。(3)结构型。是指物价的上涨是由于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之后使得需求跟不上那些部门的物价和工资额趋于上升的水平。(4)混合型。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既不能说是单纯的需求拉上,也不能归咎于单纯的成本推进,还不能笼统摄括为社会经济结构的原因,而是由于需求、成本和社会经济结构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货币经济现象。(5)财政赤字型、信用膨胀型和国际传播型。

3.答:失业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由社会学家的统计表明,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时候,社会的犯罪率明显高于低失业率时期。失业者失去了本来用劳动可以换得的收入。失业津贴虽然会减轻失业者的损失,但却是微薄的。失业工人及其家庭的地位和声望也会因为失业而下降,因而他们身心健康也人受到影响。在失业率很高时,社会秩序同时会受到影响。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经济数据和社会数据的分析表明,在失业问题尖锐时,酒精中毒,心脏病,婴儿死亡,精神错乱,以及虐待儿童和自杀的比率都会上升。

[技能题]

参考答案:

如图所示,当供给不变,需求发生变化,即由D1变为D2时,由于需求旺盛,导致价格上升,由P1变为P2。产生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现象。继而以该商品为原料的产品成本上升,销售价格不得不上升,较大范围的通货膨胀发生。

二、观念应用

[分析题]

答案提示:不矛盾。因为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有可能存在失业。从整个经济看来,任何时候都会有一些正在寻找工作的人,经济学家把在这种情况下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率,所以,经济学家对自然失业率的定义有时被称作“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有时也被称作无加速通货膨胀下的失业率。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的存在并不矛盾,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或充分就业的失业率,或长期均衡(长期中趋近)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劳动市场的完善程度、经济状况等各种因素。

[案例分析]

1.你的观点呢? 政府应该实行什么政策呢?

答案要点:资料表明,限制外籍工人进入并不会减少以色列失业现象,即该行业很多失业为自愿失业。因此,政府如果支持建筑业的发展,应该取消对外籍工人的限制。

三、综合实训

此处由教师自行掌握。

第12章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B 2.C 3.A 4.D 5.B 6.D 7.B 8.C 9.A 10.B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简答题]

1.答:经济周期是指一个国家总体经济活动中经济扩张和收缩的交替。一般认为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特点是:(1)繁荣阶段是国民收入和经济活动高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它表现为生产迅速增加、投资活跃、信用扩张、物价水平上涨、就业增加,经济活动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2)萧条阶段是国民收入和经济活动低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它表现为生产急剧萎缩、投资减少、信用紧缩、物价水平下跌、失业严重。(3)衰退阶段是从繁荣到萧条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从顶峰开始下降,但仍处于正常水平之上。(4)复苏阶段是从萧条到繁荣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从最谷开始回升,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

2.答:乘数—加速模型所说明的是:(1)在经济中投资、国民收入、消费相互影响、相互调节。(2)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引起经济周期(3)政府可通过干预经济的政策来头减缓经济周期的波动。

3.答:(1)信息技术引领我们进入创新的伟大时代。(2)创新时代呼唤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3)创新成功取决于“技术”与“体制”的配合。

4.答:经济学家研究了生产过程中产出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众多的投入要素中,认为劳动、资本和技术是其中三个主要的因素。因此,总生产函数,即总产出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Y=F(A,K,L)式中,Y代表产出;A代表技术;K 代表资本;L代表劳动;F表示产出与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因此,经济增长的源泉有:(1)资本;(2)劳动;(3)技术进步

5.答:哈罗德——多马模型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将凯恩斯的理论动态化、长期化,并重点阐明了投资的双重作用,从而发展了凯恩斯的理论,并奠定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第二,它说明了经济波动的原因和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均衡增长的条件,并将复杂的经济增长理论简单化、模型化,为人们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三,

它强调了资本积累(表现为储蓄率或投资率)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第四,它阐明了国家干预和实现调控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必要性,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及经济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手段。 [技能题]

1.答案:

加速原理表 金额单位:100万元

2.解:(

)()K L A

G a b K L A

???=++=0.6×〔100/1000〕+0.4〔200/1000〕+0.3=44%

二、观念应用

[分析题]

答案要点:一国的经济增长既有经济的因素,也有政治因素,还有社会文化因素。从经济方面的因素考虑,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即同样多的生产要素的投入能够提供更多的产出。技术的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进步与发展。

资源配置的改善既有人力资源配置的改善,也有物质资源配置的改进。人力资源配置的改善既有主要是通过劳动力的转移来实现,从劳动生产率低的部门、行业转移到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行业,劳动力的这种转移,提高了生产率。物质资源的配置的改进主要是通过资源配置的方式、方法的进步,把有限的物质资源从效率低的生产部门、行业转移到效率高的生产部门、行业。

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引起总的成本的下降,最终导致经济收益的提高。规模的扩大,就能够采用新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也能够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尤其在一些工业部门,技术的复杂程度与工序之间的联系度,决定了规模经济的显著效益。

知识的进步与发展是技术进步中最重要的内容。它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新工艺的发明与采用。特别强调的是知识进展不仅包括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进展,而且也包括管理科学的进展。管理科学的发展,新的管理方法的应用,在经济增长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案例分析]

1.答案要点: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现代化社会大生产的内在规律,是实现社会、经济高效性和永续性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科学选择适应本国国情的战略、

方针和政策,并有效地贯彻执行,则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顺利实现,起着决定性作用。

2.答案要点:上述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给我们的启示是:选择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方式,既要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又必须考虑我国国情,资源条件、技术水平、文化背景、生态环境、经济基础和经济发展所处特定阶段等多方面因素,趋利避害;还必须遵循经济增长方式的规律性,在立足现实环境和对未来趋势正确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总要求,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综合实训

此处由教师自行掌握。

第13章宏观经济政策

一、课后练习

[选择题]

1.B 2.A 3.D 4.A 5.D 6.A 7.B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简答题]

1.答: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一般是: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2.答:常用的有需求管理管理政策和供给管理政策。(1)需求管理。需求管理的政策工具主要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2)供给管理。供给管理的政策主要包括:收入政策、人力政策、经济增长政策。

一般认为,只有把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

3.答: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因此被称为内在稳定器。

具有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1)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征收;(2)失业救济金的发放;(3)各种福利费的支出;(4)农产品维持价格。

4.答:货币乘数的作用,是指一定的存款额能因各银行的连锁反应,而使银行存款总额与贷款额按同一倍数增长。

其倍数的大小与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倍数越小;存款准备金率越低,倍数越大。

5.答:宏观经济管理中,要面对不同的经济形势,存在不同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或配合问题,这种组合或配合,构成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的基本内容。(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如果总需求不足,可以把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相配合,在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息。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刺激总需求的增加。(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相互配合。

如果出现了通货膨胀,可以把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同时采用,在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息率,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总需求。(3)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如果人们为了刺激总需求而又至于引起通货膨胀,可以把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结合起来,利用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利用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4)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相互配合。当把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结合起来,以便既可以降低利息率而增加投资,又可以减少政府支出以稳定物价。

总之,不同的政策搭配方式各有利弊,应当针对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审时度势,灵活、适当地进行相机抉择

[技能题]

答案提示:

(1)银行存款总额=400÷0.12=3333(亿美元)

货币供给=3333-400=2933(亿美元)

(2)在准备金为400亿美元,存款准备金率为0.2时

银行存款总额=400÷0.2=2000(亿美元)

货币供给=2000-400=1600(亿美元)

货币变动情况为:1600-2933=-1333(亿美元)

答案提示:(1)当银行存款准备率为0.12,存款准备金为400亿美元时,金融市场的货币供给是2933亿美元;其它情况没变,当银行存款准备率为0.2时,金融市场的货币供给减少1333亿美元。

二、观念应用

[分析题]

试分析“自动稳定器为什么不能替代财政政策”?

答案提示: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因此被称为内在稳定器。具有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以及各种转移支付。

这些内在稳定器自动发挥作用,调节经济,无需政府作出任何决策,它们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第一道防线,有助于减轻萧条或膨胀的程度,但不能改变萧条或膨胀的总趋势;它们对财政政策起到自动配合的作用,但不能代替财政政策。因此,仍需要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

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的经济增长目标而努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这样的财政为功能财政。

在经济繁荣时,政府要采取紧缩性的政策,一方面减少支出,另一方面又增税,增加了财政收入,使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这样便出现了财政盈余。各国政府一般都选择冻结盈余的方法,在出现财政赤字时用来弥补赤字。

在经济萧条阶段,有效需求不足,失业增加,存在紧缩的缺口,这时应该实行赤字财政

《经济学基础》各讲习题及参考答案(简)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第一讲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 B、资源的充足性; C、资源的稀少性; 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居民户; B、厂商; C、劳动者; D、政府; 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者行为理论; D、分配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宏观经济政策; 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10、()为首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二、判断题 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2、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1、列举出体现当前国际经济学问题的一些重要事件,他们为什么重要?他们都是怎么影响中国与欧、美、日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最能体现国际经济学问题,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金融、实体经济、政治等领域,也影响了各国之间的关系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其对中国与欧、美、日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影响为:减少中国对上述国家的出口,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贸易摩擦加剧,经济联系加强,因而也会导致中国与上述国家在政治上的对话与合作。 2、我们如何评价一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我们可以通过一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来评价该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评价比如一国政府政策的溢出效应和回震效应以及对外贸易对国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3、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和所得,国际贸易政策考察贸易限制和新保护主义的原因和效果。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因为他们把国家看作基本单位,并研究单个商品的(相对)价格。 4、什么是外汇交易市场及国际收支平衡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什么是宏观开放经济学及国际金融?外汇交易市场描述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交换的框架,国际收支平衡表测度了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的情况。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调节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出现的不均衡(赤字或盈余);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节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因而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外汇交易及国际收支平衡调节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整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这些内容被称为宏观开放经济学或国际金融。 5、浏览报刊并做下列题目:(1)找出5条有关国际经济学的新闻(2)每条新闻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或影响(3)每条新闻对你个人有何影响 A (1) 国际金融危机: 影响中国整体经济,降低出口、增加失业、经济减速等 (2) 美国大选:影响中美未来经济政治关系 (3) 石油价格持续下跌:影响中国的能源价格及相关产业 (4)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商务部否决:《反垄断法》的第一次实施,加强经济法治 (5) 各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对中国经济产生外部性效应B 以上5条新闻对个人影响为:影响个人消费水平和就业前景 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 1、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如何?他们的国家财富概念与现在有何不同?重商主义者主张政府应当竭尽所能孤立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类消费品)。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富强的方法是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而出超的结果是金银等贵重金属流入,而一个国家拥有越多的金银,就越富有越强大。现在认为一个国家生产力即生产商品的能力越高则一国越富强 2、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分别是什么?贸易所得是如何产生的?斯密倡导什么样的国际贸易基础?他认为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适当功能是什么?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是绝对优势;贸易模式为两国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器有绝对劣势的商品。通过生产绝对优势商品并交换,资源可以被最有效的使用,而且两种商品的产出会有很大的增长,通过交换就会消费比以前更多的商品从而产生了贸易所得;斯密倡导自由贸易,主张自由放任也就是政府尽可能少干涉经济

中南大学宏观经济考试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宏观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1?国民生产净值7.黄金分割律 2.流动偏好陷阱8.菲利普斯曲线 3. LM曲线9.宏观经济学 4. AD曲线10.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5.实际余额效应件11. TS曲线 6. BP曲线12.挤出效应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四部门经济 GDP是指()的总和。 中,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2.已知,03000亿元,1=800亿元,G二960亿元,X=200亿元,隹160亿元,折I口=400亿元,则()不正确。 A. GDP二3800 亿 B. NDP二4400 亿元 C.净出口二40 亿元 D. GDP二4800 亿元 3?长期消费函数的特征是()。 A.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B.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 C.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 D.两者关系不好判断 4.关于投资与利率的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投资是利率的增函数 B.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C.投资与利率是非相关关系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5?—般来说,IS曲线的斜率()。 A.为负 B.为正 C.为零 D.等于1 6.LVI曲线在凯恩斯区域呈()。 A.水平 B.垂直 C.向右上方倾斜 D.不一定 7.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时表示()。 A.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而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 B.产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C.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非均衡状态 8.内在稳定器的功能( )。 A.旨在减少周期性的波动 C.足够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 9.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 A.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B.旨在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推迟经济的衰退 B.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D.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离 10.抑制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应该()。 A.降低工资 B.减税 C.控制货币供给最 11.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 A.不变 B.受影响,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下降 C.下降 D解除托拉斯组织D.上升 A.货币需求曲线 B.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C. IS曲线 D.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会使IS曲线()。 A.向左移动向右移动保持不变发生转动 14.引起LM曲线变得平缓的原因可能是()。 A.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同比例增强。 B.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同比例减弱。 C.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增强,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减弱。 [).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减弱,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增强。 15.下列()情况下货币政策将是有效的。 A.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不敬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敬感 B.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欣感 C.利率对货币供给量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敬感 D.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 16.国贸易盈余表示该国()。 A.消费超过产出并且净出口盈余 B.消费超过产出并且净出口赤字 C.消费低于产出并且净出口盈余 D.消费低于产出并且净出口赤字 三、计算题

中南大学《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网上)作业二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 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采取渐进方式,对现有政策加以补充、修正,这是()。 (A) 政策 均衡 (B) 政策 终结 (C) 政策 持续 (D) 政策 调整 参考答案: () 2. 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就体现为不同的权力主体。除立法、司法 机关之外,还包括()。 (A) 利益 群体 (B) 压力 集团 (C) 社会 团体 (D) 行政 机关 参考答案: (D) 3. 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A) 外脑 (B) 助手 (C) 参谋 (D) 秘书 参考答案: (A) 4.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决定政策去向的最有效方式是()。 (A) 政策 制定 (B) 政策 宣传 (C) 政策 延续 (D) 政策 评估 参考答案: () 5. 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A) 伙 伴 (B) 被统治 者 (C) 被管理 者 (D) 对立 者 参考答案: (A)

6. 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必须认真考虑的基本要素个数是()。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参考答案: (C) 7. 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必须注意()。 (A) 互相 协调 (B) 互相 补充 (C) 互相 排斥 (D) 互相 一致 参考答案: (C) 8. 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开始的环节是()。 (A) 反映 (B) 服从 (C) 深入 (D) 响应 参考答案: (B) 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A) 合议制 (B) 合议、三权分立制 (C) 规民主集中制 (D) 合议、民主集中 参考答案: (D) 10. 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 (A) 共识 (B) 选择 (C) 理解 (D) 互动 参考答案: (A)

《经济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经济体制大体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混合经济。 2、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称为需求量变动,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称为需求的变动。 3、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共同作用的结果。 4、支持价格一定高于均衡价格,限制价格一定低于均衡价格。 5、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 6、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7、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8、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活动、贴现政策以及 准备率政策,这些政策也称为货币政策工具。 9、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二、选择题 1、经济学可定义为( C) A.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 B.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 】 C.研究如何更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竞争性用途的科学 D.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2、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常数( D )

A、个人收入 B、其余商品的价格 C、个人偏好 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 3、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C )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多余的农产品 D、对生产者予以补贴 4、等产量线上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等于( C ) A.预算线的斜率 B.等成本线的斜率; / C.边际技术替代率 D.边际报酬。 5、关于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正确的说法是( A )。 A、洛伦茨曲线弯曲程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大 B、洛伦茨曲线弯曲程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小 C、基尼系数越大,收入不公平程度越小 D、洛伦茨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不公平程度越小 6、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 D ) A、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产量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 7、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时,垄断厂商可以( D ) A.亏损 B.利润为零 C.获得利润 D.上述情况都可能存在 8、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 D )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国际经济学课后题答案.doc1

第3章课后题答案、 1、商品的相对要素强度:不同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的不同,通过比较可判断该商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还是劳动力密集型商品。 国家的相对要素丰裕: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要素拥有的相对状况。 贸易的商品构成:即使技术水平相同,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也可以产生贸易。一国终将出口密集的使用其相对丰裕(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昂贵的要素)生产的商品。 商品流动和要素流动的相互替代:如果加拿大或者欧洲国家对美国的资本密集型商品设立保护性贸易壁垒,那么,美国企业就可以向这些国家进行投资,建立工厂,在这些国家之内进行生产,绕过贸易壁垒。(P37) 里昂剔夫悖论是否证实了这种解释?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 里昂惕夫利用计算结果表明得出了与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悖的结论。 人力资本说、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需求逆转说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2、要素比例理论不是产业内贸易的一个良好的解释。规模经济理论可以更好的解释。 6、区别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并分别举例。请提供有关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解释。 ?产业间贸易:是国家之间完全不同商品的贸易,可以用要素禀赋理论来解释。 ?产业内贸易:是国家之间高度相似的商品的贸易,可以用规模经济来解释。例子:略 7、根据垄断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产业内贸易的利益包括: ?对于生产者: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了每个种类商品的生产成本 ?对于消费者:更低的价格和更多的商品种类 ?生产要素所有者:所有的生产要素都从贸易中获得利益。 第4章课后题答案 2:有效保护率是指关税使被保护行业每单位产出的附加值提高的百分率。 a.对最终商品的有效保护率取决于 ?最终产品的名义税率和投入品的名义税率。 ?取决于商品国内附加值占商品价格的比例。 为了保护本国的出口企业,提高有效保护率,对进口原材料免税或者低的关税。 b用有效保护率的分析方法解释下列政策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深化: 第一阶段,发展中国家实行保护性的高关税,并对投入品进口免征关税,进而开始建立起总装配厂。 第二阶段,发展中国家在国内生产投入品,并给予他们高保护,进而开始深化国内加工程度。工业化国家根据商品加工程度的关税率升级: ?关税升级:工业化国家根据商品加工程度而实施逐渐上升的有效保护率,鼓励了发 达国家进口原材料和半加工商品,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第5章课后题答案 2、关税、配额和自愿出口限制都使美国的钢铁进口量减少 区别: (1)进口关税和进口配额: 实行进口关税时,美国政府获得了关税

中南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3)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2)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国民生产净值 2、BP曲线 3、货币需求函数 4、.利率效应 5、消费价格指数(CPI); 二、单项选择题 1、长期消费函数的特征是()。 A.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B.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 C.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 D.两者关系不好判断 2、LM曲线在凯恩斯区域呈()。 A.水平 B.垂直 C.向右上方倾斜 D.不一定 3、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A.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B.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C.失业率的下降 D.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4、下面能准确代表企业的投资需求曲线的是()。 A.货币需求曲线 B.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C.IS曲线 D.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5、下列()情况下货币政策将是有效的。 A.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不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 B.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 C.利率对货币供给量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敏感 D.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 6、在四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C.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D.家庭储蓄加净税收再加进口等于投资加

政府购买再加出口 7、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收入变动幅度接近LM曲线的移动幅度,则需要()。 A.IS曲线陡峭,LM曲线平缓 B.IS曲线与LM曲线一样平缓 C.IS曲线平缓,LM曲线陡峭 D.IS曲线与LM曲线一样平缓 8、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若资本——产量比为5,储蓄率为30%,要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经济增长率应为()。 A.6% B.25% C.35% D.5% 9、在国民收入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有直接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净值 C.个人收入 D.国民收入 10、一般情况下,货币供给增长率快于国民经济增长所要求的货币需求增长率,利率会()。 A.提高 B.降低 C.先下降再上升 D.先上升再下降 11、引起LM曲线变得平缓的原因可能是()。 A.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同 比例增强。 B.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同 比例减弱。 C.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增强,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 度减弱。 D.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减弱,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 度增强。 12、在哈罗德增长模型中,已知合意的储蓄率大于实际储蓄率,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等于实际的资本——产量比,那么有保证的增长率()。 A.小于实际增长率 B.大于实际增长率 C.等于实际增长率 D.不能确定 三、计算题 1、假设某经济体系的消费函数C=600+0.8Y,投资函数I=400-50r,政府购买G=200(亿美元),实际货币需求函数L=250+0.5Y-125r,货币供给Ms=1250(亿

2017年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费和奖助学金的相关政策(仅作参考)

2018年的学费和奖助学金情况待定,待学校制定新标准后立即在研究生院网站上公布,请考生随时关注研究生院网站。下列内容为2017年相关政策(仅作参考): 实行3年制弹性学制,全日制最长学习年限均不超过5年。非全日制最长学习年限均不超过6年。 国家规定所有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根据《湖南省物价局、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我省研究生收费管理的通知》(湘价教[2013]110号)以及国家有关研究生奖助政策的文件,并结合本校实际,我校2017年硕士研究生新生学费标准及奖助学金政策如下: (一)全日制研究生 1、硕士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包括:国家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学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导师奖学金、各类校级奖励金学生奖、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2、按全日制性质录取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转入学校的新生(除单考考生、工商管理硕士[1251]、公共管理硕士[1252]、工程管理硕士[1256]外)可享受研究生国家助学金(6000元/生.年)。 3、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转入学校的全日制考生(除单考考生、软件工程硕士[085212]、工商管理硕士[1251]、公共管理硕士[1252]、工程管理硕士[1256]外)可享受学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学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标准待定见下表。 4、约80%全日制研究生还可获得国家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我校国家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标准为4000元/生.年。 5、全日制研究生进校后第二、三学年将根据学习、科研等情况重新评定国家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学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6、对优秀推免硕士生,学校增加2000元/生.年的优秀推免硕士生奖学金,与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累计发放。特别优秀的推免生入学后可申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7、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做好“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及“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收费和奖、助工作的通知(教財函【2015】4号)):“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录取各类别研究生第一学年均享受奖学金和助学金,第二、三学年将根据学习、科研等情况重新评定是否享受国家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8、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转入我校的全日制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不享受奖学金但享受助学金。。 9、单考、MBA、MPA、工程管理硕士、以及不转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的全日制研究生不享受奖、助学金。 10、导师奖学金从导师科研项目助研经费中设立支出。根据研究生在科研项目中的表现,由导师自主确定发放标准。

经济学基础12章习题及答案.doc

《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D)。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 B、资源的充足性; C、资源的稀少性; 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 )。 A、均衡价格理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者行为理论; D、分配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 )。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宏观经济政策; 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D)。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C )。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A)。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B)。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二、判断题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对)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对) 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错) 9、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X) 10、“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X)

《经济学基础》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粮食制品的均衡价格下降( B ) A、鸡蛋价格上升 B、良好的天气情况 C、牛奶价格上升 D、收入上升 2、下列因素中除哪一项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D) 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 B、消费者偏好变化 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变化 D、商品价格变化 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汽车的价格上升,将导致( B) A、汽车需求量的增加 B、汽车供给量的增加 C、汽车需求的增加 D、汽车供给的减少 4、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 C )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 B、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 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 D、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 5、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 B) A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 B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 C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 D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 6、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C ) A、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 B、大量积压 C、黑市交易 D、A和C 7、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消费者的购买量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C) A、富有弹性 B、具有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 D、弹性不能确定

最新李坤望《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 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和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李凯-宏观经济学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 《宏观经济学》答卷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预算赤字一直是美国经济的一个长期问题。当里根总统在1981年入主白宫时,他承诺要缩小政府开支并减税。但他发现减少政府支出在政治上比减税困难,结果就开始了大量预算赤字的时期,预算赤字不仅在里根时期持续,而且还持续到乔治.布什和克林顿时期。下表反映了80年代以来美国各种储蓄衡量指标的变化。80年代开始时,美国政府开始有巨额预算赤字,公共储蓄占GDP 的百分比下降了2.4%。同时私人储蓄略有下降,国民储蓄下降了约2.9%。 注:以上数据异根据通货膨胀做了调整;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 问题: 1)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一国的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及公共储蓄有何影响? 2)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消费和投资有何影响?进一步分析对贸易余额,实际汇率会有怎样的 影响?大国和小国有怎样的区别? 3) 当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对子孙后代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当期的政策决策者更关心 当期的利益?(50分) 2、试述“唯GDP 论”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危害。(50分) 答: 1) 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手段是降低利率、降低税率、银行准备金率、增发国债。 这些措施都能刺激个人及企业、政府的投资、消费,并且刺激经济增长、失业率下降。 所以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国民、私人、公共的储蓄有引导消费和投资的作用,从而这些储蓄就降低啦。 2) 由于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所以利率、 税率、银行准备金率都会不同程度的降低。 1. 利率降低能都刺激储蓄量流向投资和消费,贷款量增加、而贷款多用于投资、消费、医疗、教育等。从而个人和企业消费投资增加。储蓄减少。 2. 税率减少,对中产阶级一下和企业刺激最为明显,主要表现在有更多的钱同来投资扩大生产经营和消费。 3.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能增加货币的供应量,能给本来贷不到钱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到资金,用于投资和消费。 所有的投资和消费并且能进一步刺激转投资和消费,自己经济增长速度。 但长期会带来通货膨胀。 对贸易余额的影响:由于资金来源的优势(税率、利率等优势),降低了资金成本,通

中南大学形势与政策题库+答案

1 : 2010年11月,朝鲜和韩国发生互相炮击时间的地点是在韩国的()正确答案为:B 错误!未找到引用 源。A:白翎岛 错误!未找到引用 源。B:延坪岛 错误!未找到引用 源。C:大.小青岛 错误!未找到引用 源。D:隅岛 2 : 2011年11月举行的广州亚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199枚金牌,已连续()居榜首正确答案为:D 错误!未找到 引用源。A: 五届 错误!未找到 引用源。B: 六届 错误!未找到 引用源。C: 七届 错误!未找到 引用源。D: 八届 3 :截至2010年7月底,中国已累计吸收外资1.05万亿美元,已连续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 ) 正确答案为:D 错误!未找到引

用源。A:A:15 年 错误!未找到引 用源。B:B:16 年 错误!未找到引 用源。C:C:17 年 错误!未找到引 用源。D:D:18 年 4 :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同意吸收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新成员的国家是()正确答案为:B 错误!未找到 引用源。A: 印尼 错误!未找到 引用源。B: 南非 错误!未找到 引用源。C: 泰国 错误!未找到 引用源。D: 韩国 5 :进来被誉为“雷锋传人”的新时期的道德模范是()正确答案为:A 错误!未找到引 用源。A:郭明 义 错误!未找到引 用源。B:洪战 辉 错误!未找到引 用源。C:乔安 山 错误!未找到引 用源。D:方永 刚 6 :“十一五”期间我国粮食连年增产,特别是2007年以来连续四年稳定在()正确答案为:D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9300亿斤以上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9500亿斤以上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9800亿斤以上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 一万斤以上 7 : 2010年下半年以来,造成美元汇率贬值的直接诱因是美联储的()正确答案为:D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低利率政策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高利率政策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国债政策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量化宽松政策 8 :“十一五”期间我国外汇储备长期畏惧世界前列,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达到()正确答案为:D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1万亿美元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1.53万亿美元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1.95万亿美元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2.4万亿美元 9 :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并成功进行3000米级深潜实验的载人潜水器是()正确答案为:A 错误!未找到引用 源。A:蛟龙号 错误!未找到引用 源。B:天河一号 错误!未找到引用 源。C:深海6500 错误!未找到引用 源。D:和平号 10 :将在2011年建成通车的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是()正确答案为:B 错误!未找到引用 源。A:武广高铁

经济学基础知识习题集(全部带标准答案)

判断题(红色为正确) 1、如果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其它均不变。作为价格因素,会导致被考察商品的需求曲线表现为点的上移。 2、一般来说,越是人们需求的日常消费品,其需求弹性也就越低。 3、只有市场处于完全竞争条件下,资源的配置才最有效的。 4、古典经济学的思想核心是“自由放任”。 5、如果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其它均不变。作为价格因素,会导致被考察商品的需求曲线表现为点的上移。 6、无差异曲线又称效用等高线,是西方经济学中序数效用论分析的工具。 8、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企业产出量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9、经济学中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是GDP。 10、充分就业不意味着没有失业。 11、某国的GNP大于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超过了外公民从该国所获得的收入。 12、凯恩斯主义建立的社会背景是是上个世纪的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 13、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不是同一概念,前者是考虑价格不变,其它影响因素变动时的情况,后者刚好相反。 14、所有商品的需求都会表现出价格越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减少的趋势。 15、在需求曲线的同一条弧的同一点上,涨价和降价所产生的需求弹性数值是不相等的。 16、边际土地没有级差地租,但不意味着没有地租。 17、无差异曲线又称效用等高线,是西方经济学中基数效用论分析的工具。

18、只有市场处于完全竞争条件下,资源的配置才有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一、选择 1. 短期内在每一产量上的MC值应该; A、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 B、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 C、既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也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 D、既不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也不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 2. 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物品 B.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C.必须用货币购买的物品 D.稀有的物品 3.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有:( ) A.生产什么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ABC均正确 4. 完全竞争厂商MC=AC=AR时,则它( )。 A. 只得到正常利润 B.是否得到最大利润尚不能确定 C. 肯定没有得到最大利润 D. 肯定得到最小利润 5. 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原因可以是:( ) A.彩色电视机价格上升 B.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 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 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E.黑白电视机价格上 6. 如果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的需求曲线相切,在该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需求 性:( ) A.不相同 B.相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D.根据切点位置而定 7. 假定玉米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

经济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04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三、练习题 (一)填空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普遍存在于一切物品的消费中,对于这一规律可以用和两个理由来解释。答案:生理或心理的原因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2.顾客买一件衣服,愿意购买原价180元的款式,但是付款时发现商家做活动打折优惠至160元,那么我们把那20元称作。答案:消费者剩余提示:消费者心理宁愿付出的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就是消费者剩余。 3.效用是人们从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一般来讲效用具有 和的特征。答案:满足感相对性主观性提示:效用是人主观上对某种物品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感是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的。 4.消费者的表示为对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组合的排序。答案:偏好提示:偏好是人们在购买一种或多种商品或服务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就是对商品或服务的排序选择。 5.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答案:上升达到最大下降提示:本题考查的是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总效用先越来越慢地递增后递减。 6.边际效用是指消费最后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答案:满足感的增量 提示:这种增量可以是正数也可以为负数。 7.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答案:消费者剩余8.在劳动供给决策中,随着工资的增加,替代效应使劳动供给,收入效应使劳动供给。答案:增加减少 提示:替代效应指工资增加引起的工作对闲暇的替代;收入效应是指收入的增加引起人们对劳动闲暇的增加,从而引起劳动供给的减少。 9.在消费与储蓄决策中,决定消费者储蓄决策的是。答案:利率 提示:消费者是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来决定储蓄或消费的,如果银行利率足够高,那么消费者会选择储蓄;如果消费者认为银行利率低于资金的时间价值,那么就会选择消费。 10.在考虑到投资的风险时,家庭投资决策取决于一项投资的。答案:未来收益率 提示:消费者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收益,所以家庭投资决策最终取决于一项投资的未来收益率。(二)单项选择 1.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尊重需要 答案:C 提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由低到高为基本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归属感和友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自我发展、自我理想的实现等,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欲望。2.“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体现了效用的() A.相对性 B.同一性 C.主观性 D.客观性 答案:C 提示:不同的人对萝卜和白菜的效用的主观评价是不一样的,因此体现了效用的主观性,A、B、D都不能反映题干的内容。 3.“书到用时方恨少”体现了效用的() A.相对性 B.同一性 C.主观性 D.客观性

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课后习题答案章完整版

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课后习题答案章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一章练习与答案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 答案提示:小国。 9*.为什么说两个部门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外凸?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与探索(该论文发表于《云梦学刊》)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张若飞刘新庚 中南大学 410083 [摘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是高等教育系统工程和基本教学规律有机统一的教育实践活动。认识到位,党委重视,是搞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前提;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是搞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保障;师资稳定,结构合理,是搞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关键;面对现实,突出热点,是搞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核心。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探索 在青年大学生中开设“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是落实党中央关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有效形式和重大举措。长期来,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针对这门课程教学对象广、层次多(包括高校中所有层次的学生)、内容最难确定、课时最分散、组织难度最大等特点,在教学组织、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较为成功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的体会是:

一、认识到位,党委重视,是搞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前提 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搞好“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要首先统一思想、认识到位,尤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使教育者认识到位。 其一,要明确“形势与政策”课的学科定位。“形势与政策”课既是高校思想品德课中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阵地。因此,我们必须从主渠道和主阵地的高度,从“两课”学科建设的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 其二,要明确“形势与政策”课的目的和特殊意义。“形势与政策”课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和国内外重大时事,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政策,认清形势和任务,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正确认识和支持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实施,关系到学生能否具有抵制“西方思想”的能力,关系到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在什么人手里,更关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其三,要明确“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我们认为,稳定性和变动性并存是“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特点。它所涉及的内容既有相对稳定部分,也有不定部分。形势是变化发展的,政策则是相对稳定的。且形势虽然具有不定因素,但在其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第一章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与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就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与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瞧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与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与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就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 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与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就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与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就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就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