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半导体产业现况分析

我国半导体产业现况分析
我国半导体产业现况分析

我国半导体产业现况分析

报告出处:电子资讯时报发布日期:2003-04-09

报告类别:分析报告

行业分类:信息产业/电子设备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时间:2003年

调查机构:电子资讯时报

报告来源:电子资讯时报

报告内容:

封装测试业产值最大劳力密集代工为主

由于拥有充沛的劳力资源,加上政府减免增值税的优惠措施下,使得在我国封装的IC产品内销,就可以具备租税优惠的好处。原本封装与测试业就是人力需求较高,但资金及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产业,所以在我国兴建封测厂于是成为许多外商进入我国市场最佳的渠道。在我国建立封装与测试厂不但是有租税优惠,更可获取IC生产成本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前十大半导体厂商中,较具规模的仍以外资封装测试厂商为主,这也使得整体封装产值占半导体产业产值比重高达七成以上。

然而,就目前封装技术来看,仍以直插式塑料封装(PDIP),生产100pin 以下的低阶消费性产品为主。整体看来,封装与测试产业仍旧偏重为外资代工生产低附加价值产品,虽然产值大,但技术能力仍有待提升。

设计业增长快速能力有待提升

由于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再加上政府重点扶植,促使了我国内地设计公司快速发展。尽管目前仍是以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半官方性质居多,但在近两年大量留美专家学子加入后,诸如微处理器、无线及网络芯片等高技术导向的设计能力,已有了长足进步。

就地区分布来看,主要是以北京、上海、深圳为大本营。在技术能力方面,除少部分公司外,设计产品重点仍然以我国内地消费性电子产品为主,主流技术仍集中在1微米以上,并以反向工程的模仿为主,整体设计能力仍有待提升。

制造业技术落后以代工为主要业务

尽管目前我国内地半导体制造业主要晶圆尺寸仍以5英寸至6英寸为主,技术则集中在1.5微米以上,但在政府大力鼓励及各项租税优惠减免的保障下,吸引了中芯、宏力与和舰等半导体制造企业8英寸及12英寸晶圆厂的建厂计划。这些企业将以先进工艺能力,从而具备0.18微米的量产实力。

综观我国内地晶圆制造业的发展,除了早期与美国贝尔、阿尔卡特、摩托罗拉,日本NEC等合资建厂并从事生产外,近年来的发展主轴则是以提供晶圆代工生产为重点。在晶圆代工产业发展方面,除了作为全球目光焦点的中芯国际(SMIC)以及台积电之外,还包括和舰、宏力、华晶、先进与华虹NEC等,合计共有七家建设或量产中的晶圆代工厂商,估计在2004年时,将会有七座8英寸晶圆厂正式投入量产,若包括小尺寸代工的一座4英寸厂、三座5英寸厂及一座6英寸厂,总代工产能规模估计将可达到290万片以上的8英寸晶圆水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