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体技术制备多级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_郭松

微流体技术制备多级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_郭松
微流体技术制备多级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_郭松

中国科学: 化学 2015年第45卷第1期: 24 ~ 33 SCIENTIA SINICA Chimica https://www.360docs.net/doc/351431627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3514316271.html, 《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CHINA PRESS

评述

微流体技术制备多级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

郭松, 尹苏娜, 潘宜昌, 陈苏*, 张利雄*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南京 210009

*通讯作者, E-mail: lixz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3514316271.html,

收稿日期: 2014-09-30; 接受日期: 2014-10-17; 网络版发表日期: 2014-12-26

doi: 10.1360/N032014-00274

摘要多级结构材料具有微纳米尺度范围内结构可调、多功能化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微流体技术具有独特的微尺寸效应和易操控性, 应用于多级结构材料制备具有明显优势. 国外对此有较多研究, 国内也取得了很多进展, 有些方面还处于领先水平. 本文对国内微流体技术制备多级结构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主要介绍了基于这一技术新开发的各种制备方法, 包括界面反应法、界面萃取、液滴分相和多重乳液等, 阐述了各种新制备方法的科学原理、所采用的微流体装置的特点和所制得的多级结构材料的类型与结构特征, 为进一步利用微流体技术开发新型多级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提供有用信息, 最后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微流体

多级结构材料界面反应

双液相分相多重乳液

1引言

多级结构材料指一类在微观尺度下结构或性质具有多样性的成型材料, 如具有空心、核壳、Janus 等结构的微球和微纤维、非球状的微囊泡、形貌独特的组装体、嵌套结构(structure-within-structure)的复合体、复杂形貌和微结构的颗粒以及多级孔道结构的多孔材料等[1~6]. 它们因具有结构复杂、形貌特殊和功能多样化等特点, 可广泛运用在催化、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电子技术和能源再生等领域, 成为近10多年来的研究热点[3,5,6]. 多级结构材料的形貌和结构取决于其制备方法. 例如, 空心、核壳、Janus类微球的制备主要包括模板法、选择性刻蚀和奥氏熟化等[3]; 微纤维的制备主要采用静电纺丝、湿法纺丝和流体涂布等[6]; 非球状微囊泡、形貌独特的组装体及嵌套结构的复合体等材料的制备一般采用乳化、模板印刷法和自组装等[2,7]; 而多级孔道结构的多孔材料的制备也主要采用模板法和酸、碱处理等选择性刻蚀法[3]. 由此可见, 每种多级结构材料都有其限定的制备方法, 如何采用这些方法来精确调控所制备材料的尺寸分布、结构及组成仍面临着巨大挑战. 因此, 需要开发一种操控简单且同时适用于多类多级结构材料的制备技术.

微流体技术因其微米数量级的通道结构、优良的液滴和流型操控性能、较快的传热传质速度等特点[8], 除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领域外, 近来还被用于金属粒子、氧化硅、纳米沸石、量子点、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等微纳米材料的高效合成[5,9~11], 显现出制备时间显著缩短、产品尺寸均一度大幅提高等优点. 同时, 还能通过耦合多步合成过程制得微纳复合颗粒, 如CdS/ZnS核壳量子点、Co/Au核壳纳米粒子和Co3BTC2@Ni3BTC2核壳结构MOF微粒等[12~14]. 此外, 基于微流体的层流效应和相界面特性, 如界面聚合、界面萃取、多重乳液和液滴融合等多种微流体技术已被成功用于制备出类型多样、形貌各异、结构复杂和功能多样化的多级结构材料, 体现出该技术在多级结构材料的制备方面具有灵活性、多变性和相对普适性. 因此, 近10年来相关研究工作不断涌现. 但

微化工技术专题

中国科学: 化学 2015年 第45卷 第1期

25

与利用微流体技术制备微纳米粒子已有较多综述相比[8], 尚缺乏系统介绍利用微流体技术制备多级结构材料的综述. 因此, 本文将在介绍国外有关研究进展的同时, 重点对国内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着重介绍用于多级结构材料制备的各种微流体方法及相关科学原理和制备过程, 揭示及分析这些多级结构材料的结构特点, 最后对这方面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2 液滴界面反应法

界面反应指异相(各环境介质)间在界面处发生的化学反应. 目前已被用于制备超薄膜、纳米线和微胶囊等[15~18]. 其制备通常采用机械搅拌或超声等手段将一相以液滴的方式分散在另一相中, 但是所得到的液滴均匀度有限. 利用微流体技术可得到非常均匀的液滴最终形成尺寸均匀且结构组成可控的中空或实心微球. 采用该方法, 国外研究者已制备出尼龙、生物质大分子、有机硅和TiO 2等多种材质的中空微球[19~22].

张利雄课题组[23]以硫酸水溶液和溶有糠醇的生物柴油分别作为分散相和连续相, 通过由内径 100 μm 针头和内径1.2 mm 聚氯乙烯(PVC)软管组装成的简易T 型微流体装置(图1(a)), 将硫酸水相液滴均匀分散在含有糠醇的连续相中, 糠醇在硫酸液滴界面聚合形成了聚糠醇微球. 通过调节糠醇在油相中的浓度以及硫酸溶液的pH, 可以控制糠醇的聚合 速度, 实现了空心球壁厚的调节和实心聚糠醇微球的制备, 进一步炭化可制得相应中空或实心炭微球, 也可在水相中加入磁性前驱物, 制得磁性炭球.

若在上述水相中添加一定浓度的硅溶胶, 可制得炭-氧化硅复合微球, 通过酸处理或焙烧选择性地去除硅或炭组分, 可以制备出具有多级孔结构的二氧化硅或炭微球[26]. 可见, 通过液滴界面反应可灵活实现微球多级组成、结构以及功能化的调控.

此外, 将上述形成单分散液滴的简单T 型微流体装置改为1个由30个独立微通道(宽50 μm, 深 150 μm)构成的基于快速混合原理的交叉趾型微反应器(图1(b))时, 通过调节连续相中糠醇的浓度以及停留时间, 可以制得具有高尔夫球状的、平均尺寸为0.7~1.2 μm 的炭微球[24].

杨朝勇课题组[27]采用类似方法, 利用十字型玻璃微通道反应器(宽250 μm, 深200 μm), 将含有模板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氨水溶液以均匀液滴的形式分散在正硅酸乙酯(TEOS)中, 通过TEOS 在氨水液滴界面的水解, 成功制备出了具有中孔结构的二氧化硅中空微球. 其壁厚可通过控制TEOS 水解的速度和CTAB 的浓度来调节.

此外, 骆广生课题组[25]依此方法也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微球. 他们利用同轴微流体装置将硅溶胶液滴分散在含有钛酸四丁酯(TBOT)的液体石蜡中, TBOT 会在液滴界面水解, 从而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氧化钛-氧化硅复合微球(图1(c)).

图1 界面反应技术制备中空聚糠醇微球和炭微球[23](a)、高尔夫型纳米碳球[24](b)以及核壳结构SiO 2/TiO 2复合微球[25](c)

郭松等: 微流体技术制备多级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

26

3 微流体纺丝法

微流体纺丝法是利用传统湿法纺丝的快速成型技术, 结合微流体的层流效应, 制备微米尺寸纤维的技术. 早期主要用于实心微纤维的制备, 近来拓展至中空、Janus 和多重节点结构的微纤维的制备[28]. 国内在此方面取得领先的成果. 例如, 顾忠泽课题组[29]在1个双通道型毛细管(喷嘴内径50 μm)中以2股添加了不同染料的海藻酸钠水溶液为分散相形成双层平行流, 结合界面反应, 制得具有Janus 结构的直径为170 μm 的海藻酸钙微纤维(图2(a)).

陈苏课题组[30]以添加不同原料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乙醇溶液为原料, 利用乙醇挥发使PVP 浓缩成型, 制得分别含硫化钠和醋酸锌或氯化镉的PVP 微纤维. 通过控制纤维收集器的旋转方式和转速, 将分别含硫化钠和醋酸锌或氯化镉的PVP 纤维构筑成一维与零维(1D-0D)、一维与一维(1D-1D)、一维与二

维(1D-2D)的阵列. 在纤维交点处, 离子的扩散可原

位生成ZnS 或者CdS 量子点, 由此制得高度有序化

和可控角度的量子点-聚合物杂化微纤维阵列 (图2(b)).

4 微流体纺丝与液滴技术结合法 微流体纺丝与液滴技术结合法是利用微流体装置在纺丝前驱液中形成单分散的液滴, 再通过纺丝

技术制备包裹有液滴的纺丝的一种方法. 国外尚未有利用该方法制备多级结构材料的报道. 秦建华课题组[31]利用由十字形通道和聚焦型通道串联而成的微流体设备, 以聚(乳酸-co -羟基乙酸) (PLGA)的碳酸二甲酯(DMC)溶液和海藻酸钠水溶液分别为分散相

和连续相, 先在十字形通道中形成O/W 乳液, 后在聚焦通道中固化成型, 制备了含有油相液滴的海藻酸钙纤维, 再经干燥脱水形成竹节状形貌(图3(a)).

张利雄课题组[32]采用更为简单的、由内径 110 μm 针头与喷嘴内径100~150 μm 玻璃微针同轴组装而成的微流体装置, 先在海藻酸钠溶液中形成石蜡液滴, 在其流经玻璃微针出口时, 液滴会受挤压变形, 而此时海藻酸钠溶液在出口固化形成海藻酸钙纤维, 而液滴因界面张力作用恢复球状, 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具有椭球状节点的纤维; 纤维因干燥收缩和包裹液滴形状的保持, 使其具有珠串结构. 珠串结构的大小、间距和纤维的直径以及表面性质等可通过多因素进行调节(图3(b)).

5 两相微界面萃取法

两相微界面萃取法是一相中的溶剂在微通道内通过两相界面(平行流或液滴的形式)扩散至另一相中, 使得该相中溶质被浓缩成型的方法[5]. 例如, 通过萃取含有PLGA 的DMC 液滴可得到亚微米或纳米

PLGA 凝胶球[33]

; 或在连续相与分散相流速比大于300时, 诱导液滴中的溶剂形成非均一扩散, 可制得

环型的氧化硅[34]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微球[35].

朱锦涛课题组[36]以聚苯乙烯(PS)或PMMA 与PS 的共聚物的氯仿溶液作为分散相, 水相作为连续相, 先利用聚焦微流装置得到W/O 乳液, 然后分别用水和乙醇萃取氯仿, 可得到表面褶皱的PS 小球和PMMA/PS 的Janus 小球(图4(a)).

张利雄课题组[37]将硅溶胶的乙醇液滴操控在由液体石蜡与生物柴油组成的液-液界面处, 通过调节

图2 微流体纺丝技术制备Janus 海藻酸钙纤维[29](a)和PVP/量子点复合纺丝阵列[30](b)

中国科学: 化学 2015年 第45卷 第1期

27

图3 微流体纺丝与液滴技术相结合制备竹节状海藻酸钙纤维[31](a)和珠串纤维[32]

(b)

图 4 两相微界面萃取技术制备表面褶皱具有Janus 结构的PS/PMMA 复合粒子[36](a)和开口空心、榛子状的二氧化硅微 球[37](b)

萃取温度和萃取剂的种类来调节乙醇萃取的速度, 可得到实心(室温, 生物柴油)、偏心空心(60℃, 生物柴油)、开口空心(60℃, 蓖麻油与35 wt%碳酸二甲酯)和榛子状(60℃, 蓖麻油与50 wt%碳酸二甲酯)的氧化

郭松等: 微流体技术制备多级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

28

硅微球(图4(b)).

除制备多级结构微球外, 骆广生课题组[38]在以不锈钢针头、玻璃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管同轴串联组装成的微流体设备中, 先形成内相和外相为水溶液、中间相是聚丙烯腈的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的三层环流流型, 利用DMF 向水相的扩散, 制得聚丙烯腈中空纤维.

6 微液滴双液相分相法

双液相分相过程指2种组分共存于同一溶液中时,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会因密度的差异, 之前的均相体系会分成两相的过程. 通常, 溶液体系分相后会形成两相分层的现象. 最近有研究发现, 以4 wt%葡聚糖(DX), 1 wt% PEG 和94 wt%水的混合溶液作为分散相, 以PEG 的高浓度溶液作为连续相, 在微通道中形成混合溶液的微小液滴, 因水被萃取至连续相中使PEG 和葡聚糖分相, 最终形成了PEG/DX/PEG 结构的乳液, 进而制得包含PEG 的葡聚糖微囊[39]. 与此类似, 以PEGDA 的水溶液作为分散相, 正十六烷与2,2-二乙氧基苯乙酮(DEAP)的混合液作为连续相, 利用DEAP 扩散至水相液滴中诱导液滴发生分相, 可制得多层核壳结构PEGDA 微球[40].

最近, 张利雄课题组[41]发现了丙烯酰胺(AM)- PEG 液滴聚合之后形成球形或棒状聚丙烯酰胺(PAM)/ PEG 核壳结构乳液的现象; 并结合液滴融合技术, 在核壳结构乳液中引入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的热致PEGDA 聚合二次分相, 可制得由球形核组成的具有哑铃型、三叶草型、正四面体型和多棱柱型等结构的PAM/PEG 复合水凝胶, 或由棒形与球形PAM 凝胶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组装得到具有三角形、四面体、以及非常少见形貌等多种三维结构的复合水凝胶(图5).

7 多重乳液法

多重乳液法指在利用微流体多重乳液制备技术制备具有复杂结构的多重乳液的过程中, 通过添加聚合物单体、纳米材料等组分, 采用光聚合、界面萃取等手段, 使这些组分快速成型, 从而制得与多重乳液结构一致或相近的多级结构颗粒的方法. 该方法制备所得材料的结构主要取决于多重乳液的结构, 后者的形成主要依赖不同形式微流体装置的设计, 如多重毛细管并行同轴流、T 型通道串联、聚焦通道串联等, 由此可制得双重乳液、多核双重乳液、异相多核双重乳液、三重乳液和双相乳液等. 在制备这些

图5 AM-PEG 水溶液液滴中聚合致分相形成核壳结构, 并结合液滴融合等技术制备得到多种复杂结构乳液和特殊形貌复合水凝胶微球[41]

中国科学: 化学 2015年 第45卷 第1期

29

乳液的过程中, 通过加入聚合物单体、单分散PS 粒子、SiO 2胶粒、Fe 3O 4纳米粒子和量子点等, 可以得到诸如具有Janus 结构的PMMA/量子点/Fe 3O 4复合微球、多重核壳ETPTA/纳米凝胶复合光子晶体微球和非球形结构的聚PEGDA 等形态各异的多级结构 材料.

依此方法, 陈苏课题组[42]利用简单的同轴装置, 以包含CdS 量子点的PMMA 氯仿溶液和分散有纳米Fe 3O 4颗粒的PMMA 氯仿溶液为分散相, 分别通过2个平行并在一起的针头, 在以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为连续相的剪切下形成的Janus 液滴, 挥发除去液滴中的氯仿, PMMA 成型得到具有白色半球为荧光区域、黑色半球为磁性区域的Janus 结构PMMA 微珠. 他们还采用该方法分别以单分散PS 胶体粒子分散液和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ETPTA)为分散相, 水溶液为连续相, 制得了新月结构的光子晶体和Janus 结构的ETPTA/PS 复合微球[43].

顾忠泽课题组[44]在2个串联的T 型通道组成的微流体装置中, 先以单分散磁性纳米胶体溶液作为分散相, ETPTA 油溶液作为连续相, 在第一个T 型通道中形成W/O 乳液, 再在第二个T 型通道中以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为连续相流体制得水包油包水(W/O/W)多重液滴, 利用光聚合技术使液滴成型, 得到以透明ETPTA 为壳层, 单分散磁性纳米胶体乳液为核的微胶囊颗粒. 这种材料可以通过调变外加磁场显示出不同的色彩.

除了完全复制多重乳液的结构之外, 秦建华课题组[45]在由T 型通道串联聚焦通道组成的微流体装置中, 先以矿物油为分散相, PEGDA 水溶液为连续相, 在T 型通道中形成O/W 乳液, 再在聚焦通道中以FC40作为连续相制备O/W/O 多重乳液, 利用微空间限制技术挤压乳液呈盘状, 结合聚合淬灭技术, 使壳层中靠近通道壁处的PEGDA 不发生反应, 从而制备了结构与乳液不完全相同, 呈现出新月和多脚架形貌的颗粒.

张利雄课题组[46]也采用2个串联的T 型微通道, 先以壳聚糖水溶液作为连续相, TEOS 和正己烷的混合溶液作为分散相, 在第一个T 型通道中制得O/W 乳液, 在第二个T 型通道中以液体石蜡作为连续相制得O/W/O 乳液, 其被滴入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使壳聚糖成型, 再在铝酸钠溶液中浸渍、水热合成, 即可得到中空的A 型分子筛微球. 通过调节TEOS 相的流速, 可以形成包裹有更多的TEOS 液滴的壳聚糖乳液, 从而得到多空腔的A 型分子筛微球. 此方法的巧妙之处在于, TEOS 既可以作为合成A 型沸石的硅源, 又能作为形成空腔的模板.

更多的研究采用同轴串联组装的聚焦型微流体装置形成复杂结构的多重乳液[47~49]. 褚良银课题 组[50]采用这种装置, 在第一级聚焦型微通道内, 分散相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co -甲基丙烯酸-co -烯丙胺)纳米水凝胶的水溶液, 被连续相ETPTA 流体剪切得到简单乳液; 该乳液作为分散相, 在第二级聚焦型微通道中被外层连续相水溶液进一步剪切形成W/O/W 的双重乳液; 最后通过光引发ETPTA 聚合得到空心ETPTA 微球. 通过在ETPTA 中添加苯甲酸苄酯和表面活性剂聚甘油蓖麻醇酯(PGPR), 来控制内部的水相液滴在界面上的黏附状态, 使得内部液滴处于偏心位置或突出外层液滴, 进而制备得到具有开口的空心ETPTA 微球. 他们还将该方法用于制备中空 结构的壳聚糖、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等材质的 微球[51~55].

朱锦涛课题组[56~59]利用类似的乳液成型机理, 在由2根不同喷嘴内径的微针按照喷嘴对喷嘴的方式组装成的微流体装置中, 分散相是纳米凝胶的水溶液, 在第一个喷嘴处被分散了SiO 2粒子的ETPTA 溶液剪切形成W/O 乳液, 乳液在进入第二喷嘴时被外层连续相水溶液剪切形成W/O/W, 并进一步利用光聚合成型技术得到空心SiO 2/ETPTA 复合材料的光子晶体、对温度响应的核壳结构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co -丙烯酸)/ETPTA 光子晶体微球和Janus 结构 的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co -丙烯酸)/ETPTA 光子晶体微球.

此外, 顾忠泽课题组[60]设计了一种由喷嘴内径约50 μm 的4孔毛细微针与内径为100~300 μm 的毛细管同轴组装成的微流体装置, 选择分散了不同尺寸SiO 2粒子的ETPTA 溶液作为分散相从微针的4个孔道中分别流入, 利用连续相水溶液的剪切作用形成Janus 液滴, 然后通过光引发聚合得到Janus 结构的SiO 2/ETPTA 光子晶体微球. 通过增加毛细微针中孔道的数目, 并且在不同微针中引入不相溶的两相溶液, 再在外层连续相的剪切作用下一步乳化制备核壳结构的多重乳液, 并制得类似于条形码结构的SiO 2/ETPTA 光子晶体颗粒和包裹有液滴的ETPTA 微囊等[61~66].

郭松等: 微流体技术制备多级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

30

8 结论和展望

综上, 利用微流体技术独特的特性, 可以制备出具有奇特结构和易多功能化等特性的多类多级结构材料. 其中有些方法是传统制备技术在微通道中的延伸, 如液滴界面反应法和微流体纺丝法; 而有些方法是基于多种技术的耦合, 如微流体纺丝与液滴法、两相微界面萃取法和多重乳液法; 也有基于传统现象在微通道中的新发现, 如微液滴双液相分相法. 可见, 将传统制备技术移植到微流体体系中, 能够制得许多传统技术难以合成的多级结构材料.

此外, 基于传统现象在微通道中的新发现, 如微液滴双液相分相法, 也可开发多级结构材料的新的制备技术.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将目前双水相体系推广至双油相或复合体系中用于有机多级结构材料的制备. 若想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结构复杂性, 还可将多种制备方法耦合, 例如, 将精馏、膜分离和吸附等传统过程移植到微流体技术用于新型多级结构材料

的制备中. 在此过程中, 必然需要进一步设计出更多步骤耦合的新型微流体装置. 但目前国内在微流体装置创新设计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在微尺度分散、混合、传递、反应等方面的化工基础理论已初步建立, 但依据这些理论指导材料制备方面的相关报道还很有限. 因而在未来的工作中, 还需进一步完善微尺度下这些化工基础理论, 为后续合理设计多级结构材料提供有力基础.

在多级结构材料类型方面, 除了各种形貌的微球和纤维外, 还可以通过复合得到Janus 球、开口球、竹节串珠结构纤维、纤维阵列、异型微结构水凝胶等. 很多形貌与结构是其他传统方法难以制得的, 显示出微流体技术的优势. 目前所制得的材料主要集中在有机材料. 虽然有少许无机或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已成功制备, 但是未来仍需进一步拓展其类型及结构多样化, 为设计构建高效负载型催化剂及电池等多种结构非均匀的复合材料提供有用的指导.

致谢

本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476114)、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KJA53000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40934)和江苏省优势学科项目资助, 特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 Glotzer SC, Solomon MJ. Anisotropy of building blocks and their assembly into complex structures. Nat Mater , 2007, 6: 557–56

2 2 Lee KJ, Yoon J, Lahann J. Recent advances with anisotropic particles. Curr Opin Colloid Interface Sci , 2011, 16: 195–202

3 Liu J, Qiao SZ, Chen JS, Lou XWD, Xing X, Lu GQM. Yolk/shell nanoparticles: new platforms for nanoreactors, drug delivery and

lithium-ion batteries. Chem Commun , 2011, 47: 12578–12591

4 Ruokolainen J, Brinke G, Ikkala O. Supramolecular polymeric materials with hierarchical structure-within-structure morphologies. Adv

Mater , 1999, 11: 7775–7780

5 Xu S, Nie Z, Seo M, Lewis P, Kumacheva E, Stone HA, Garstecki P, Weibel DB, Gitlin I, Whitesides GM. Generation of monodisperse

particles by using microfluidics: control over size, shape, and composition. Angew Chem Int Ed , 2005, 44: 724–728

6 Zheng Y, Bai H, Huang Z, Tian X, Nie FQ, Zhao Y, Zhai J, Jiang L. Directional water collection on wetted spider silk. Nature , 2010, 463:

640–643

7 Gokmen MT, Du Prez FE. Porous polymer particles—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functional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Prog Polym Sci , 2012, 37: 365–405

8 Günther A, Jensen KF. Multiphase microfluidics: from flow characteristics to chemical and materials synthesis. Lab Chip , 2006, 6:

1487–1503

9 陈光文. 微化工技术研究进展. 现代化工, 2007, 27: 8–13

10 骆广生, 王凯, 徐建鸿, 王玉军, 吕阳成. 微化工过程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 化学, 2014, 44: 1404–1412 11 汪伟, 谢锐, 巨晓洁, 褚良银. 微流控法制备新型微颗粒功能材料研究新进展. 化工学报, 2014, 65: 2555–2562

12 Luan W, Yang H, Fan N, Tu ST . Synthesis of efficiently green luminescent CdSe/ZnS nanocrystals via microfluidic reaction. Nanoscale

Res Lett , 2008, 3: 134–139

13 Yang H, Luan W, Wan Z, Tu S, Yuan WK, Wang ZM. Continuous synthesis of full-color emitting core/shell quantum dots via

microreaction. Cryst Growth Des , 2009, 9: 4807–4813

14 Luan W, Yang H, Wan Z, Yuan B, Yu X, Tu S. Mercaptopropionic acid capped CdSe/ZnS quantum dots as fluorescence probe for lead (II).

中国科学: 化学 2015年第45卷第1期

J Nanopart Res, 2012, 14: 1–8

15Hou L, Zhang Q, Ling L, Li CX, Chen L, Chen S. Interfacial fabrication of single-crystalline ZnTe nanorods with high blue fluorescence. J Am Chem Soc, 2013, 135: 10618–10621

16Yang S, Wang CF, Chen S. Interface-directed assembly of one-dimensional ordered architecture from quantum dots guest and polymer host.

J Am Chem Soc, 2011, 133: 8412–8415

17Lin Y, Skaff H, B?ker A, Dinsmore AD, Emrick T, Russell TP. Ultrathin cross-linked nanoparticle membranes. J Am Chem Soc, 2003, 125: 12690–12691

18Skaff H, Lin Y, Tangirala R, Breitenkamp K, B?ker A, Russell TP, Emrick T. Crosslinked capsules of quantum dots by interfacial assembly and ligand crosslinking. Adv Mater, 2005, 17: 2082–2086

19Steinbacher JL, Moy RW, Price KE, Cummings MA, Roychowdhury C, Buffy JJ, Olbricht WL, Haaf M, McQuade DT. Rapid self-assembly of core-shell organosilicon microcapsules within a microfluidic device. J Am Chem Soc, 2006, 128: 9442–9447

20Takeuchi S, Garstecki P, Weibel DB, Whitesides GM. An axisymmetric flow-focusing microfluidic device. Adv Mater, 2005, 17: 1067–1072

21Zhang H, Tumarkin E, Peerani R, Nie Z, Sullan RMA, Walker GC, Kumacheva E. Microfluidic production of biopolymer microcapsules with controlled morphology. J Am Chem Soc, 2006, 128: 12205–12210

22Eun TH, Kim SH, Jeong WJ, Jeon SJ, Kim SH, Yan SM. Single-step fabrication of monodisperse TiO2 hollow spheres with embedded nanoparticles in microfluidic devices. Chem Mater, 2009, 21: 201–203

23Pan YC, Ju MH, Wang CQ, Zhang LX, Xu NP. Versatile preparation of monodisperse poly(furfuryl alcohol) and carbon hollow spheres in a simple microfluidic device. Chem Commun, 2010, 46: 3732–3734

24Ju M, Zeng C, Wang C, Zhang L. Preparation of ultrafine carbon spheres by controlled polymerization of furfuryl alcohol in microdroplets.

Ind Eng Chem Res, 2014, 53: 3084–3090

25Lan W, Li S, Xu J, Luo G. Synthesis of titania-silica core-shell microspheres via a controlled interface reaction in a microfluidic device.

Langmuir, 2011, 27: 13242–13247

26Liu Y, Ju M, Wang C, Zhang L, Liu X. Preparation of monodisperse mesoporous carbon microspheres from poly(furfuryl alcohol)-silica composite microspheres produced in a microfluidic device. J Mater Chem, 2011, 21: 15049–15056

27Li D, Guan Z, Zhang W, Zhou X, Zhang WY, Zhuang Z, Wang X, Yang CJ. Synthesis of uniform-size hollow silica microspheres through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in monodisperse water-in-oil droplets. ACS Appl Mater Inter, 2010, 2: 2711–2714

28Chung BG, Lee KH, Khademhosseini A, Lee SH. Microfluidic fabrication of microengineered hydroge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issue engineering. Lab Chip, 2012, 12: 45–59

29Cheng Y, Zheng F, Lu J, Shang L, Xie Z, Zhao Y, Chen Y, Gu Z. Bioinspired multicompartmental microfibers from microfluidics. Adv Mater, 2014, 26: 5184–5190

30Xu LL, Wang CF, Chen S. Microarrays formed by microfluidic spinning as multidimensional microreactors. 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3988–3992

31Yu Y, Wen H, Ma J, Lykkemark S, Xu H, Qin J. Flexible fabrication of biomimetic bamboo-like hybrid microfibers. Adv Mater, 2014, 26: 2494–2499

32Ji X, Guo S, Zeng C, Wang C, Zhang L. Continuous generation of alginate microfibers with spindle-knots by using a simple microfluidic device. RSC Adv, 2015, 5: 2517–2522

33Hung LH, Teh SY, Jester J, Lee AP. PLGA micro/nanosphere synthesis by droplet microfluidic solvent evaporation and extraction approaches. Lab Chip, 2010, 10: 1820–1825

34Fang A, Gosse C, Gaillard C, Zhao X, Davy J. Tuning silica particle shape at fluid interfaces. Lab Chip, 2012, 12: 4960–4963

35Wang B, Shum HC, Weitz DA. Fabrication of monodisperse toroidal particles by polymer solidification in microfluidics. Chemphyschem, 2009, 10: 641–645

36Liu S, Deng R, Li W, Zhu J. Polymer microparticles with controllable surface textures generated through interfacial instabilities of emulsion droplets. Adv Funct Mater, 2012, 22: 1692–1697

37Ju M, Ji X, Wang C, Shen R, Zhang L. Preparation of solid, hollow, hole-shell and asymmetric silica microspheres by microfluidic-assisted solvent extraction process. Chem Eng J, 2014, 250: 112–118

38Lan W, Li S, Lu Y, Xu J, Luo G. Controllable preparation of microscale tubes with multiphase co-laminar flow in a double co-axial microdevice. Lab Chip, 2009, 9: 3282–3288

39Song Y, Shum HC. Monodisperse w/w/w double emulsion induced by phase separation. Langmuir, 2012, 28: 12054–12059

31

郭松等: 微流体技术制备多级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

40Choi CH, Weitz DA, Lee CS. One step formation of controllable complex emulsions: from functional particles to simultaneous encapsulation of hydrophilic and hydrophobic agents into desired position. Adv Mater, 2013, 25: 2536–2541

41Guo S, Yao T, Ji X, Zeng C, Wang C, Zhang L. Versatile preparation of nonspherical multiple hydrogel core PAM/PEG emulsions and hierarchical hydrogel microarchitectures. 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7504–7509

42Yin SN, Wang CF, Yu ZY, WangJ, Liu SS, Chen S. Versatile bifunctional magnetic-fluorescent responsive Janus supraballs towards the flexible bead display. Adv Mater, 2011, 23: 2915–2919

43Yu Z, Wang CF, Ling L, Chen L, Chen S. Triphase microfluidic-directed self-assembly: anisotropic colloidal photonic crystal supraparticles and multicolor patterns made easy. 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 2375–2378

44Zhu C, Xu W, Chen L, Zhang W, Xu H, Gu ZZ. Magnetochromatic microcapsule arrays for displays. Adv Funct Mater, 2011, 21: 2043–2048

45Zhang Q, Lin B, Qin J. Synthesis of shape-controlled particles based on synergistic effect of geometry confinement, double emulsion template, and polymerization quenching. Microfluid Nanofluid, 2012, 12: 33–39

46余良. 基于生物激发的原位技术制备沸石/壳聚糖杂化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工业大学, 2013. 65–120

47Chu LY, Utada AS, Shah RK, Kim JW, Weitz DA. Controllable monodisperse multiple emulsions. Angew Chem Int Ed, 2007, 46: 8970–8974

48Shah RK, Shum HC, Rowat AC, Lee D, Agresti JJ, Utada AS, Chu LY, Kim JW, Fernandez-Nieves A, Martinez Carlos J, Weitz DA.

Designer emulsions using microfluidics. Mater Today, 2008, 11: 18–27

49Wang W, Zhang MJ, Chu LY. Functional polymeric microparticles engineered from controllable microfluidic emulsions. Accounts Chem Res, 2013, 47: 373–384

50Wang W, Zhang MJ, Xie R, Ju XJ, Yang C, Mou CL, Weitz DA, Chu LY. Hole-shell microparticles from controllably evolved double emulsions. 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8084–8087

51Liu YM, Ju XJ, Xin Y, Zheng WC, Wang W, Wei J, Xie R, Liu Z, Chu LY. A novel smart microsphere with magnetic core and ion-recognizable shell for Pb2+ adsorption and separation. ACS Appl Mater Inter, 2014, 6: 9530–9542

52Wang W, Liu L, Ju XJ, Zerrouki D, Xie R, Yang L, Chu LY. A novel thermo-induced self-bursting microcapsule with magnetic-targeting property. Chemphyschem, 2009, 10: 2405–2409

53Zhang MJ, Wang W, Xie R, Ju XJ, Liu L, Gu YY, Chu LY. Microfluidic fabrication of monodisperse microcapsules for glucose-response at physiological temperature. Soft Matter, 2013, 9: 4150–4159

54Liu L, Yang JP, Ju XJ, Xie R, Liu YM, Wang W, Zhang JJ, Niu CH, Chu LY. Monodisperse core-shell chitosan microcapsules for pH-responsive burst release of hydrophobic drugs. Soft Matter, 2011, 7: 4821–4827

55Chu LY, Kim JW, Shah RK, Weitz DA. Monodisperse thermoresponsive microgels with tunable volume-phase transition kinetics. Adv Funct Mater, 2007, 17: 3499–3504

56Wang J, Hu Y, Deng R, Xu W, Liu S, Liang R, Nie Z, Zhu J. Construction of multifunctional photonic crystal microcapsules with tunable shell structures by combining microfluidic and controlled photopolymerization. Lab Chip, 2012, 12: 2795–2798

57Yu X, Zhao Z, Nie W, Deng R, Liu S, Liang R, Zhu J, Ji X. Biodegradable polymer microcapsules fabrication through a template-free approach. Langmuir, 2011, 27: 10265–10273

58Hu Y, Wang J, Wang H, Wang Q, Zhu J, Yang Y. Microfluidic fabrication and thermoreversible response of core/shell photonic crystalline microspheres based on deformable nanogels. Langmuir, 2012, 28: 17186–17192

59Hu Y, Wang J, Li C, Wang Q, Wang H, Zhu J, YangY. Janus photonic crystal microspheres: centrifugation-assisted generation and reversible optical property. Langmuir, 2013, 29: 15529–15534

60Zhao Y, Gu H, Xie Z, Shum HC, Wang B, Gu Z. Bioinspired multifunctional Janus particles for droplet manipulation. J Am Chem Soc, 2012, 135: 54–57

61Shang L, Cheng Y, Wang J, Ding H, Rong F, Zhao Y, Gu Z. Double emulsions from a capillary array injection microfluidic device. Lab Chip, 2014, 14: 3489–3493

62Zhao Y, Shum HC, Chen H, Adams LLA, Gu Z, Weitz DA. Microfluidic generation of multifunctional quantum dot barcode particles. J Am Chem Soc, 2011, 133: 8790–8793

63Cheng Y, Zhu C, Xie Z, Gu H, Tian T, Zhao Y, Gu Z. Anisotropic colloidal crystal particles from microfluidics. J Colloid Interf Sci, 2014, 421: 64–70

64Zhao Y, Xie Z, Gu H, Jin L, Zhao X, Wang B, Gu Z. Multifunctional photonic crystal barcodes from microfluidics. NPG Asia Mater, 2012, 4: e25

32

中国科学: 化学 2015年第45卷第1期

65Shang L, Shangguan F, Cheng Y, Lu J, Xie Z, Zhao Y, Gu Z. Microfluidic generation of magnetoresponsive janus photonic crystal particles.

Nanoscale, 2013, 5: 9553–9557

66Ye B, Ding H, Cheng Y, Gu H, Zhao Y, Xie Z, Gu Z. Photonic crystal microcapsules for label-free multiplex detection. Adv Mater, 2014, 26: 3270–3274

Advances in preparation of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aterials by microfluidic technique

Song Guo, Suna Yin, Yichang Pan, Su Chen*, Lixiong Zha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aterials-Oriented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s (email: lixz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3514316271.html,)

Abstract: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aterials, which exhibit tailorable properties and multi-functionalization at the micro-scale, have recently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Microfluidic technique offer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such as unique micro-scale effects and versatile operation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ese materials, leading to successful fabrication of various materials with complex structure or unusual morphology. In China, many progresses have also been made in this area, some of which are extrodinory in terms of skillful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of the materials. Thus, it is quite necessary to summarize these progress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latest progresses and development in the preparation of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aterials by microfluidic technique, with the emphasis put on those developed in China. Various synthesis methods such as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interfacial extraction, liquid-phase separation, multi-emulsions, etc., and the corresponding scientific principles behind these methods are introduced. The design of microfluidic devices and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as-synthesized hierarchical materials are also elucidated. The perspective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s are also described.

Keywords: microfluidics,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aterials, interfacial reaction, biphase separation in microdroplets, multi-emulsion

33

热障涂层的制备及其失效的研究现状

收稿日期:2009206201; 修订日期:2009206225 作者简介:邢亚哲(19762 ),陕西岐山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材料表 面强化及器件制造. Email:x ingyazhe@gm https://www.360docs.net/doc/3514316271.html, 热障涂层的制备及其失效的研究现状 邢亚哲,郝建民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摘要:热障涂层作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高温部件的保护涂层,其抗高温失效能力直接决定了部件的工作效率和寿命。回顾热障涂层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热障涂层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其相应涂层的结构特征,综述了各类热障涂层失效的影响因素和失效机理。 关键词:热障涂层;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等离子喷涂;失效机理 中图分类号:TG17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365(2009)0720922204 Re se a rc h Stat us in Fa bric at ion and Fa ilure of The rmal Barrie r Co atings XING Ya 2zhe,HAO Jian 2min (School of Mater 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ang p an University,Xi p an 710064,China) Abst ract: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are widely used to protect the components in aircraft and industrial gas 2turbine engines against high temperature damage.The e ne rgy efficiency and lifetime of these components are mainly dominated by the failure resistance of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in the high te mperature atmosphere.In this paper,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status of thermal barrie r coatings are reviewe d.Especially,the main fabricating methods and the microstructure fe ature of the coatings,as well as the factors re sulting in the failure of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and its failure mechanisms,are summarized in detail. K e y words:Thermal barrier coatings;Electron beam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lasma Spraying; Fa ilure mechanism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数以百计种类型的涂层被用在各种结构材料表面,以使这些材料表面免受腐蚀、磨损、侵蚀和高温氧化等危害。热障涂层(T BCs:Thermal Barrier Coatings)就是其中的一种,其具有最复杂的结构且工作在高温环境下,常作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受高温零件的保护涂层,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温度和效能,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典型的TBCs 在结构上包含四个部分 [1] :1基体,即被保护的 零件;o金属结合层(BC:Bond Coat),通常为高温合金MCrA lY(M 代表Ni 、Co 或NiCo 合金);?热生长氧化物层(T GO:Thermally Grown Oxide),TGO 是在高温条件下外部氧通过T C 层到达BC 层表面并使其氧化而形成的,通常为一致密的Al 2O 3薄膜,在随后的工作过程中能够阻止外部氧向BC 层内部和基体的扩散,起到保护基体(零件)的作用;?陶瓷顶层(TC:Top Coat),一般为6%~8%Y 2O 32Zr O 2(YSZ), 正是由于YSZ 低的热传导率和相对较高的热膨胀系数,使其具有优越的热障和耐热冲击性能。目前,TBCs 研究的难点和重点主要为对其失效的控制[1~4]。为此,对TBCs 微观结构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控制其微观结构的主要因素,即TBCs 的制备工艺就成了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热点。1 基于制备工艺的T BCs 的发展历程 早期在航空航天发动机中应用的TBCs(又称第一代T BCs),其BC 层和TC 层均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PS:Atmospheric Plasma Spr aying)制备。对于APS BC 层,涂层含氧量较高,特别是有一定量的氧化镍生成,而氧化镍的存在致使难以形成在高温下具有保护性能的致密TGO 氧化膜,BC 层使用过程中容易在其内部也发生显著氧化而使层内结合弱化,裂纹易在BC 层内扩展而造成涂层剥落失效,使得该类T BCs 寿命较低。 随着低压(又称真空)等离子喷涂(LPPS:Low Pressur e Plasma Spraying)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逐步采用VPS 制备BC 层,避免了喷涂过程中高温合金BC 层的氧化,并通过热扩散处理,从根本上强化了BC

中国在超疏水材料研究方面的进展

中国在超疏水材料研究方面的进展 分子一班 张雷 3013207391 Abstract : 摘要:具有超疏水性、超双疏性等的微纳复合材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国民生产各个部门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而也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固体表面的浸润性决定于其表面的化学组成和表面形貌,因此通过改变固体的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形貌可以实现对固体材料表面浸润性控制。近些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和课题组的注意。可以说,超疏水、超双疏材料的制备正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查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在超疏水、超双疏材料制备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超疏水、超双疏、表面改性、润湿性

1、背景: 表面润湿性是指液体(通常为水)在固体材料表面的铺展能力。它是固体表面的重要性质之一, 许多物理化学过程,如吸附、润滑、黏合、分散和摩擦等均与表面的润湿性密切相关1。研究表明, 固体表面的润湿性是由其化学组成和微观几何结构共同决的, 定外场如光、电、磁、热等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性也有很大的影响2。固体表面的润湿性通常用水滴在其表面上形成的接触角来衡量, 接触角小于9 0°的表面称为亲水表面,大于9 0°的表面称为疏水表面, 而超疏水固体表面是指与水的接触角为1 5 0°以上的表面。 自然界中存在很多超疏水表面, 最典型的如以荷叶为代表的多种植物叶子表面(荷叶效应Lotus-effect)、蝴蝶等鳞翅目昆虫的翅膀以及水鸟的羽毛等3。受这些自然界中现象的启发,许多课题组都开展了超疏水材料制备方面的研究。 2、超疏水材料制备方法分类: 2.1 模板法: 江雷课题组组报道了一种以多孔氧化铝为模板制备超疏水材料的方法2。具体是将一定孔径的氧化铝模板覆盖在聚碳酸酯(PC)膜上,然后加热PC膜将其溶化并将其压入模板的孔内,最后除去模板即可得到纳米棒状的阵列结构。将模板制备成圆筒状重复上述过程可以得到大面积的阵列PC纳米棒。

手性超材料研究进展

手性超材料研究进展 钟柯松 2111409023 物理 1. 引言 超材料是有特殊电磁性质的人造结构性材料,其中一个典型的性质就是负折射率。第一种负折射率材料1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连续的金属线,它来实现负介电常数2,另一个是开环谐振器,来实现负的磁导率3。在同时实现复介电常数和负磁导率的时候,负折射率就是实现了。后来,人们大多数以这个原则4-5来设计负折射率材料。虽然负磁导率在微波段很容易实现,但是在光频区域却极其困难7,8。与此同时,Pendry9,Tretyakov10,11和Monzon12等人从理论上提出了另一种利用手性实现负折射率的途径。而手性材料层作为完美透镜也从理论上实现了9-13。在这些报告中,Pendry提出了一种3D螺旋线结构来实现负折射率的手性超材料9。Tretyakov等人则在理论上研究了在手性和偶极粒子手性复合材料中得到负折射率的可能性11。理论表明,负折射率是可以在以3D螺旋对称为晶格的金属球超材料中可以得到14。同时也表明,周期上的手性散射是3D和各向同性负折射率的原因15。实际上,Bose曾经在1898年利用螺旋结构研究了平面偏振电磁波的旋转16。Lindman也是研究微波段人造手性介质的先驱17。最近,Zhang等人在实验上实现了一个3D手性超材料在THz波段的负折射率18。Wang等人则在微波段同时实现了3D手性超材料的负折射率和巨大的光学活性和圆二色性19,20。但是,这些提到的3D手性超材料都很难构建。同时,平面手型超材料显示了光学活性也被报道了21-24。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平面手性结构是正真的3D手性结构是不同的。Arnaut和Davis第一次把平面手性结构引入到了电磁波的研究中25,26。一个结构如果被定义为手性结构,那么它应该是在任何平面是没有镜面对称的,然而,一个平面结构被认为是手性的,则它是不能和它在该平面上的镜像重叠的,除非它不在这个平面上。实际上,一个平面手性结构还是和镜像镜面对称的。在垂直入射的情况下,在光传播方向上镜面对称的结构是没有光学活性的27。除非在这个结构上增加衬底来打破传播方向上的镜面对称,这样光学活性就能得到了22-24。然而,手性在这些结构是非常微弱的。后来,Rogacheva等人进一步地提出了双层的手性结构,展现出了很强的光学活性28。这个两层的花环状的平面金属层相互平面扭和在两个平面中,它们也不像3D手性原胞一样连接在一起18-20,二是通过电磁场来相互耦合。它的光学活性强到了整个结构都显示出了负折射率。在这个开创性的工作下,一些不同的双层手性结构,从微波段到近红外波段被相继的提出。如双层花环结构29,30,双层十字线结构31,32,金属切线对33,卍字结构34,四个‘U’型结构35-37,互补性手性结构38等等。另外,多层的平面手性结构也被提了出来29,39。它表明,在构建体手性超材料时,邻近原胞之间的耦合效应也应该考虑在内。由于存在这个耦合效应,体手性超材料和单原胞手性超材料的性质存在差异39。当手性超材料在负折射率带中工作是,品质因素(FOM)来评估它的损耗级别40。FOM被定义为折射率实部和虚部比值的绝对值。在一个波长对应的介质中波振幅衰竭为exp(-2π/FOM)。为了得到高的FOM,一种复合的手性超材料在最近提了出来41。另外,可调节的手性超材料也有报道42。 基于传输和反射参数的有效折射率的提取是一种在表征设计的超材料是的方便有用的手段43-47。随着手性超材料研究的进展,负折射率用其他提取方法中也得到了18,29,48,49。Zhao 等人总结了这些提取方法,简练出了几个简单的公式,这在手性超材料的研究中是非常有用的50。非互易式传输在信息处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点偶极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在电

热障涂层材料研究进展_周洪

*2005民口配套项目  周洪:男,1972年生,博士生,讲师,主要从事材料表面技术的研究工作 E -mail :zhouhong @https://www.360docs.net/doc/3514316271.html, 热障涂层材料研究进展* 周 洪,李 飞,何 博,王 俊,孙宝德 (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0) 摘要 简要概述了热障涂层材料的基本要求,介绍了国内外热障涂层材料近年来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目前 广泛使用的是Y 2O 3稳定Z rO 2热障陶瓷材料及其粘结层材料,而稀土锆酸盐和稀土氧化物是非常有前景的隔热材料。 关键词 热障涂层 M C rAlY 二氧化锆  Research Progresses in Materials for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ZHO U Hong ,LI Fei ,HE Bo ,WANG Jun ,SUN Baode (T he Sta te K ey Labor atory of M e ta l M at rix Co mpo sitio ns ,Shanghai Jiao tong U niver sity ,Shanghai 200030) A bstract T he rmal bar rie r coating s (T BCs )o ffer the po tential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efficiencies of aero en -g ines a s w ell as g as turbine engines fo r po wer generatio n.State -of -the -ar t T BCs ,ty pica lly consisting of an y ttria -stabi -lized zir co nia top coat and a metallic bo nd co at ,hav e bee n widely used to prolong lifetime now adays.In the pape r ,re -sear ch status a nd prog resses o f materials for the rmal bar rie r coating s a re briefly rev iew ed.Except y ttria stabilized zir -co nia ,o ther materials such a s lanthanum zirconate and rar e ear th o xides a re also promising materials for thermal bar rie r co ating s. Key words ther mal bar rier co atings ,M CrA lY ,zir co nia 0 引言 热障涂层(T hermal bar rier coating s ,简称T BCs )通常是指沉积在金属表面、具有良好隔热效果的陶瓷涂层,主要用来降低 基体的工作温度,免受高温氧化、腐蚀、磨损。美国N AS A -Lew is 研究中心为了提高燃气涡轮叶片、火箭发动机的抗高温和耐腐蚀性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热障涂层概念。在涂层材料选择和制备工艺上进行较长时间的探索后,80年代初取得了重大突破,为热障涂层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献表明,目前先进陶瓷热障涂层能在工作环境下降低零件温度170℃左右[1~3]。随着热障涂层在高温发动机热端部件上的应用,人们认识到热障涂层的应用不仅可以达到提高基体抗高温腐蚀能力,进一步提高发动机工作温度的目的,而且可以减少燃油消耗、提高效率、延长热端部件的使用寿命。与开发新型高温合金材料相比,热障涂层的研究成本要低得多,工艺也现实可行[2,4]。 1 热障涂层系统材料体系 高温隔热涂层的研究发展经历了数十年。20世纪60年代研制出β-NiA l 基铝化物涂层,但其脆性大,A l 元素向基体扩散 快,寿命短;之后出现了加入Cr 、Ti 、Si 、Y 、T a 、Pt 等元素改进的铝化物涂层,其中镀Pt 渗Al 形成的铂铝涂层具有较长的寿命。目前普遍使用的热障涂层系统是以M Cr AlY (M =N i ,Co ,Fe ,N i +Co )高温抗氧化合金为中间粘结层,表面覆盖Y 2O 3稳定的Z rO 2陶瓷隔热涂层[5,6]。 1.1 热障涂层陶瓷材料 热障涂层材料需要具有难熔、化学惰性、相稳定和低热导、低密度、高热反射率等重要物理化学特征,同时要考虑其热膨胀 系数与基体材料相匹配。另外,针对高温部件氧化腐蚀的问题,应当考虑低烧结率、界面反应和抗高温氧化腐蚀等因素。 陶瓷材料具有离子键或共价键结构,键能高,因此熔点高、硬度高、化学性能稳定,是热障涂层的理想材料。但韧性、抗疲劳性和抗热震性较差,对应力集中和裂纹敏感。目前使用的热障涂层陶瓷材料多为金属氧化物,这是因为金属氧化物陶瓷的导热以声子传导和光子传导机理为主,热导率较低且其涂层在富氧环境中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7]。常用氧化物陶瓷的导热顺序为[8]: BeO >M g O >Al 2O 3>CaO >Z rO 2 常用热障涂层陶瓷材料有Al 2O 3、Z rO 2、SiO 2等,主要性能如表1所示[6,8~10]。 研究表明[1,2,4,9~12],Z rO 2是目前应用广泛、综合性能最好的热障涂层材料。它具有高熔点、耐高温氧化、良好的高温化学稳定性、较低且稳定的热传导率和优良的抗热震性等特性,并且热膨胀系数接近金属材料。纯Zr O 2具有同素异晶转变,常温下稳定相为单斜结构;高温下稳定相则为立方结构: 单斜相(m ) 1170℃950℃ 正方相(t )2370℃ 立方相(c ) 单斜相与四方相间转化因伴有3%~6%的体积分数变化而导致热应力产生,因此,使用纯Z rO 2制备的热障涂层不稳定。为避免这个缺点,可采用M gO 、CaO 、CeO 2、Sc 2O 3、In 2O 3、Y 2O 3等氧化物来稳定Z rO 2,起到相变增韧的效果[8]。最早使用的是22%M gO 完全稳定的Zr O 2,在热循环过程中M gO 会从固溶体中析出,使涂层热导率提高,降低了涂层的隔热性能。CaO 对Zr O 2的稳定也不好,在燃气的硫化作用下,CaO 从涂层

金属基复合材料综述

金属基复合材料综述 专业: 学号: 姓名: 时间:

金属基复合材料综述 摘要:新材料的研究、发展与应用一直是当代高新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复合材料,特别是金属基复合材料在新材料技术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金属基复合材料对促进世界各国军用和民用领域的高科技现代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倍受人们重视。本文概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性能、应用、制备方法、等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金属基复合材料;分类;性能;应用;制备;发展趋势 Abstract: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w composites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matters in modern hi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et al matrix composites an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lassific ation of the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performance, applic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w as reviewed, and put forward the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s earch, discusses the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trend of development. Keywords: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Application; Preparation; Development trend. 1.引言 复合材料是继天然材料,加工材料和合成材料之后发展起来的新一代材料。按通常的说法,复合材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单一材料,通过不同的复合方法所得到的宏观多相材料。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常希望复合材料即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又具有某些特殊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高性能材料之一,对促进世界各国军用和民用领域的高科技现代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制造方法的出现,高性能增强物价格的不断降低,金属基复合材料在各方面将有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

超疏水材料研究进展

超疏水材料的研究进展 2015年5月3日

超疏水材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超疏水性材料因为它独特的性质,而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许多具有特殊润湿性的动植物表面同样受到关注。通过研究这些表面微观结构,人们成功地仿生制备出各种功能化超疏水表面,从而更好地满足工业中实际应用的需要。该综述简单地介绍了表面润湿的基本原理和一些自然界中的超疏水表面现象,重点介绍近几年超疏水表面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超疏水表面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超疏水、仿生、润湿、功能化表面 自然界中,经亿万年的自然选择,许多生物的表面都表现出优良的超疏水性能,比如荷叶、花生叶、莲叶等植物表面和水黾、鲨鱼表皮、沙漠甲虫、蝴蝶翅膀等动物体表。一直以来,这类自然现象都启发着各领域的科学工作者们,尤其是近几十年,仿生超疏水表面以其优越的防腐蚀、自清洁、防覆冰、抗菌等性能,在防腐、自清洁、建筑防水、流体减阻、防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1]。因此,对超疏水材料进行总结和展望,对这种材料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超疏水原理 超疏水表面的定义可以从字面意思上进行理解,即指难以湿润的表面,固体表面的湿润性作为固体表面重要的特性之一,不仅受到固体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还受固体表面化学成分的影响,我们可以用液体与固体的接触角θ来作为是否湿润的判断依据。接触角越大,表面的疏水效果越好,反之亦然[2]。当θ=0°时,所表现为完全湿润;当θ<90°时,表面为可湿润,也叫做亲液表面;当θ>90°时,表面则为不湿润的疏离表面;当θ=180°时,则为完全不湿润。一般θ>150°被称为超疏水表面[3]。 接触角是衡量表面疏水性涂层湿润性的主要指标,但并不是唯一指标,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前进角、后退角的大小来考虑其动态过程。前进角与后退角是液滴前进或后退时与固体表面所成的临界角度。但是如果不断增加或减小固体

先进热障涂层的综述

关于先进热障涂层的综述 摘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陶瓷材料都被作为新型的热障涂层材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氧化物。由于它独特的性能,这些新型化合物很难与最先进的热障涂层材料YSZ相媲美。另一方面,由于YSZ有一些缺点,尤其是在1200℃以上时它有限的高温性能使得在先进的燃气轮机中YSZ被其他材料所取代。 本篇文献是对不同新型涂层材料的综述,尤其是参杂氧化锆、烧绿石、钙钛矿和氯酸盐等材料。文献的结果还有由我们的研究调查得出的结果都将同我们的要求相比较。最终,我们将讨论双层结构这个概念。它是一种克服新型热障涂层材料冲击韧性的方法 关键词:热障涂层、氧化锆、烧绿石、钙钛矿、氯酸盐、热导率 一、简介 TBC系统是典型的双层式结构,它包括金属粘结层和陶瓷顶层。粘结层是保护基层氧化和腐蚀的并有改善陶瓷层和基层之间结合强度的作用。陶瓷顶层相比金属机体而言拥有很低的热传导率,通过内冷发陶瓷层可以实现一个很大的温差度(几百K)。因此,它既可以降低金属基体的温度以提高部件的使用寿命又可以提高涡轮发动机的点火温度来提高它的工作效率。 自19世纪50年代第一个军用发动机搪瓷涂层的制造起热障涂层开始了工业化发展。在19世纪60年代,第一个带有NiAl粘结层的火焰喷涂陶瓷涂层应用于商业航空发动机上。接下来的几十年中,热障涂层材料和喷涂技术持续的发展。19世纪80年代热障涂层迅猛发展。在这十年中,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陶瓷顶层材料,因为它作为一个近30年来的标准而被确立。 根据沉积工艺的不同,已经确立了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另一种是大气等离子喷涂(APS)。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的涂层拥有柱状显微结构并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高热机械载荷叶片中。同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法相比,大气等离子喷涂以它的操作粗放度及经济可行性为傲,因此现在更多的TBC 采用这种方法。典型静态部件,像燃烧器罐和叶片平台都是用APS进行喷涂。在固定的燃气轮机中,其叶片也常使用热喷涂的方法进行喷涂。 燃气涡轮机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有赖于燃烧及冷却技术的进步与更高的涡轮机入口温度相结合。这意味着由于在高温下烧结和相转变,标准材料YSZ必然会接近它的极限。 由EB-PVD和APS方法加工的YSZ包含亚稳态的T`相。长时间处于高温下,它能够

超疏水材料制备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超疏水材料制备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世界机械化以及工业化的发展,全球的水资源污染逐渐严重,人民群众对于水资源的供应以及淡水资源的处理越发关注,且为水资源处理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作为水资源净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油水分离净化技术水平不仅关系着淡水资源的提供质量,而且对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将超疏水材料制备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超疏水材料进行简单阐述,进而对超疏水材料的应用以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本文旨在为超疏水材料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几点参考性建议,并为水资源的净化处理技术发展提供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超疏水材料制备;油水分离;应用研究 前言 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导致海洋中的水资源污染情况越加恶劣,有大量的油产品以及机溶剂污染流入海洋中,对海洋中的水资源产生了严重破坏,进而为水资源净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人类生存与发展也产生了威胁。基于此种宏观环境,本文对超疏水材料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 1 超疏水材料概述 超疏水材料主要是利用其中较为独特的化学结构以及其本身的润湿性能来作为水资源净化技术中的一种使用材料。由于该种材料在材质表面上具有润湿性的特殊原理,并能够作为超疏水材料而应用至油水分离的水资源净化中,其还具有两方面的特征。第一方面,表面为微纳米结构。第二方面,表面具有低表面能的特色。同时,在该种材料的制备过程中还具有成本较低以及制备材料环保的优势。因此,在油水分离的水资源净化中被广泛使用。但在超疏水材料的具体制备中还有耗时周期长的缺点,而该种缺点与实际制备中的优势相比并不对超疏水材料的实际应用构成威胁[1]。 2 超疏水材料的应用 由于超疏水材料在近几年的广泛使用中其本身的特殊性能受到各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进而推动着超疏水材料在多个研究领域以及生活领域被应用。本文将超疏水材料的应用特性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方面,自清洁的特性应用。由于超疏水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在其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对自身的灰尘与脏污进行自行清理。在具体的应用中,将超疏水材料的特性应用在城市高楼的建设中,利用超疏水材料的自清洁特性减少建筑玻璃清洁的次數,降低楼房玻璃清洁的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水资源[2]。第二方面,抗冰雪的特性应用。由于在冰天雪地的寒冷地区,电线、航行等方面均会有风雪粘粘,进而导致电力能源的传输问题,并对正常的航行产生困扰。而应用超疏水材料的抗冰雪特性将

超疏水材料研究报告进展

超疏水材料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超疏水材料的性质、应用、转变、制备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详细介绍了超疏水材料在流体减阻中、抗腐蚀中、建筑防污耐水等领域内、微流体控制方面的应用和常用的几种制备方法。 关键词:超疏水材料;超疏水应用;制备 1 引言 近年来,超疏水材料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所谓超疏水材料,就是指水在材料平面上的接触角大于150°的材料。超疏水材料的特性最初是在荷叶上发现的,荷叶表面的超疏水特性赋予了它们非常好的自清洁效应,污染物很容易被水滴带走[1]。有关超疏水的基础理论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因其优异的自洁性有望在国防、众多工业领域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工作备受各国重视。固体表面的润湿性是由其化学组成和表面微观结构共同决定的。目前,通过对荷叶表面自洁性的仿生研究表明,因其层级微、纳米结合的双微观结构和覆盖在上面的低表面能物质的协同效应而表现出完美的疏水性[2]。 人们通常用液体在材料表面的接触角来表征材料表面的润湿性。按照水滴在材料表面接触角大小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材料进行如下分类当接触角小于90o时,我们认为这种材料是亲水材料;如果水滴在材料表面的接触角小于5o,那么这种材料是超亲水材料,例如经浓硫酸和双氧水(体积比为7:3)处理过的硅片,水滴在它的上面会立刻铺展开,展示出超亲水的性质;当材料表面接触角大于90o时,我们认为这种材料是疏水材料;如果材料的表面接触角大于150o那么我们认为这种材料是超疏水材料,例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荷叶,水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大于150o,不能稳定停留,极易滑落,因而造就了它“出淤泥而不染”的性质。如图1所示,(a)为亲水,(b)为疏水。 (a) (b)

颠覆未来作战的前沿技术——超材料

超材料是通过在材料关键物理尺寸上的结构有序设计,突破某些表观自然规律的限制,获得超出自然界原有普通物理特性的超常材料的技术。超材料是一个具有重要军事应用价值和广泛应用前景的前沿技术领域,将对未来武器装备发展和作战产生革命性影响。 新型材料颠覆传统理论 尽管超材料的概念出现在2000年前后,但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更早。

1967年,苏联科学家维克托·韦谢拉戈提出,如果有一种材料同时具有负的介电常数和负的磁导率,电场矢量、磁场矢量以及波矢之间的关系将不再遵循作为经典电磁学基础的“右手定则”,而呈现出与之相反的“负折射率关系”。 这种物质将颠覆光学世界,使光波看起来如同倒流一般,并且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有违常理的行为,例如光的负折射、“逆行光波”、反常多普勒效应等。这种设想在当时一经提出,就被科学界认为是“天方夜谭”。 随着传统材料设计思想的局限性日渐暴露,显著提高材料综合性能的难度越来越大,材料高性能化对稀缺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发展超越常规材料性能极限的材料设计新思路,成为新材料研发的重要任务。 ● 2000年,首个关于负折射率材料的报告问世; ● 2001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科研人员首次制备出在微波波段同时具有负介电常数和负磁导率的超材料; ● 200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从理论上证实了负折射率材料存在的合理性; ●2003年,由于超材料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当年全球十项重大科技进展之一。 此后,超材料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多项成果,维克托·韦谢拉戈的众多预测都得到了实验验证。 现有的超材料主要包括:负折射率材料、光子晶体、超磁材料、频率选择表面等。与常规材料相比,超材料主要有3个特征: 一是具有新奇人工结构; 二是具有超常规的物理性质; 三是采用逆向设计思路,能“按需定制”。 负折射率材料具有介电常数与磁导率同时为负值的电磁特性,电磁波在该介质中传播时,电场强度、磁场强度与传播矢量三者遵循负

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及进展

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及进展 在仿生研究领域,许多奇特的微/纳生物表面现象给予人们大量的启示。比如荷叶效应、水黾在水面上奔跑以及蝴蝶翅膀的自洁,引发了人们对超疏水材料的研究兴趣。本文综述了仿生超疏水表面的润湿性原理、主要制备方法和应用。 关键词:仿生超疏水;润湿性;制备方法;应用 在时间的长河中,大自然不断地孕育生命,每一个生命体都具有其独特的艺术性、科学性。人类在不断适应自然、认识自然的同时,逐渐开始研究自然。仿生研究是人们学习自然,提高现有技术的有效手段。在仿生研究领域,许多奇特的微纳生物表面现象给予了人们大量的启示与想象空间[1]。比如荷叶效应[2] 、水黾在水面上奔跑以及蝴蝶翅膀的自洁[3],引发了人们对仿生超疏水材料的研究兴趣。 1 润湿性原理 固体表面的润湿性[4]对揭示表面亲、疏水性,强化表面疏水性能和制备疏水表面具有重要意义。描述润湿性的指标为与水的接触角,接触角小于9O°,为亲水表面,接触角大于90°,为疏水表面,接触角大于150°,则称为超疏水表面。 Wenzel[5]假设液体始终填满固体表面上的凹槽结构,粗糙

表面的表观接触角θ?与光滑平坦表面本征接触角θ存在以下关系:r (γs-g-γl-s)/γl-g=cosθ?=rI cosθ,式中r是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因子,为固液界面实际接触面积与表观接触面积之比。而Cassie[6]认为疏水表面上的液滴不能填满粗糙表面上的凹槽,凹槽中液滴下存留空气,从而表观上的固液接触实际上是固液、固气接触共同组成,提出cosθ?=fs(1+c cosθ)-1,式中:fs是复合接触面中凸起固体面积与表观接触面积之比,其值小于1。而Cassie和Baxter[7]从热力学角度得到适合任何复合表面接触的Cassie-Baxter方程cosθ?=f1cosθ1+: f2cosθ2,式中θ?是复合表面的表观接触角,f1、f2分别是两种介质在固体表面上所占面积的比例,θ1、θ2分别是2种介质界面间(固液、气液)的本征接触角。研究发现[8],固体表面随着微孔深度的增加,液体的浸润性增大,润湿性减小;随着孔间距的增大,液体的润湿深度先减小后增大。超 2 制备方法 由材料表面润湿性原理可知,材料表面能和表面微纳米结构是影响材料表面疏水、亲水性能的主要因素。制备仿生超疏水表面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使用具有低表面能材料,另一方面是改变材料表面粗糙度和微纳米结构。。 2.1、自然界物质中表面能最低的两种材料是硅氧烷、含氟

超材料.doc

超材料——过去十年中人类最重大的十项科技突破之一 狭义上超材料即指电磁超材料,电磁超材料具有超越自然界材料电磁响应极限的特性,能够实现对电磁波传播的人为设计、任意控制。目前该材料被应用在定向辐射高性能天线、电磁隐身、空间通信、探测技术和新型太赫兹波段功能器件等方面。 看好电磁超材料在军工、通信和智能结构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电磁超材料在军工领域的应用比较广泛,目前已应用的超材料产品包括超材料智能蒙皮、超材料雷达天线、吸波材料、电子对抗雷达、超材料通讯天线、无人机雷达、声学隐身技术等。 通信领域电磁超材料最具应用前景的就是无线Wi-fi网络,目前光启已进入该领域。 电磁超材料在智能结构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类:地面行进装备用智能结构和可穿戴式超材料智能结构。智能结构用电磁超材料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A股超材料主题相关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国民技术(300077)、龙生股份(002625)、鹏博士(600804)和鹏欣资源(600490)等,建议重点关注国民技术、鹏博士和鹏欣资源。 超材料 “Metamaterial”是21世纪物理学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学术词汇,近年来经常出现在各类科学文献。拉丁语“meta-”,可以表达“超出…、亚…、另类”等含义。对于 metamaterial一词,目前尚未有一个严格的、权威的定义,各种不同的文献上给出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但一般文献中都认为metamaterial是“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 迄今发展出的“超材料”包括:“左手材料”、光子晶体、“超磁性材料”等。“左手材料”是一类在一定的频段下同时具有负的磁导率和负的介电常数的材料系统(对电磁波的传播形成负的折射率)。近一两年来“左手材料”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曾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2003年的"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 1原理 超材料的应用与原有的材料制备有很大的区别,以往是自然界有什么材料,就能制造出什么物品,而超材料完全是逆向设计,根据针对电磁波的具体应用需求,制造出具有相应功能的材料。 2特征 metamaterial重要的三个重要特征: (1)metamaterial通常是具有新奇人工结构的复合材料; (2)metamaterial具有超常的物理性质(往往是自然界的材料中所不具备的); (3)metamaterial性质往往不主要决定与构成材料的本征性质,而决定于其中的人工结构。 3隐形功能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超材料曾被认为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它违反了光学定律。然而,2006年,北卡罗来纳州的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的研究者成功挑战传统概念,使用超材料让一个物体在微波射线下隐形。尽管仍有许多难关需要克服,但我们有史以来头一次拥有了能使普通物体隐形的方案(五角大楼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The Pentagon’s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DARPA]资助了这一研究)。

超疏水高分子薄膜的研究进展 (1)

超疏水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近十年来,由于超疏水表面在自清洁、防冰冻、油水分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前景,超疏水高分子薄膜的研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超疏水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对超疏水高分子材料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超疏水,高分子材料,自清洁 Developments of super-hydrophobic Ploymeric material Abstract: In the last decades,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has aroused great interest in both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fields owing to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self-cleaning, anti-icing/fogging, water/oil separation, et al. In this paper, the recent development in super-hydrophobic polymeric membrane is reviewed from both preparation and technique,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superhydrophobic polymeric surface is also proposed in the end. Key Words: super-hydrophobic, polymeric membrane, self-cleaning. 引言 自然界是功能性表面的不竭源泉。植物叶表面的自清洁效果引起了人们的很大的兴趣,在以荷叶为典型代表的自然超疏水表面上充分体现了这种自清洁性质,因此称之为“荷叶效应”[1]。图 1.1中展示的是水滴和汞在荷叶表面的宏观与微观的照片[2]。植物叶表面的微观结构产生自清洁性这一发现不仅为人工构筑超疏水表面提供的灵感,而且植物叶本身也是一个优异的模板,通过对其结构的复制,可望得到具有类似于植物叶表面微结构及自清洁性能的表面。通过对生物体表面结构仿生可以实现结构和性能的完美统一[3-12]。 随着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针对高聚物材料存在的表面问题,例如表面的防污性、湿润性,防冰冻,抗菌性等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智能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研究尤为引人注目。由于超疏水材料在自清洁、

闸瓦

机车闸瓦介绍:机车闸瓦位于车轮的踏面上,当要煞车时,经由轫机的作用,让车轮前后的两片闸瓦将车轮夹紧,达到停车的目的。CM05 机车闸瓦特点: 1、热稳定性好。树脂分解温度高,实际测定温度为377摄氏度。 2、压缩弹性低,噪音小,温度分配均匀。 3、粘粘性强,既有树脂的耐老化性,又有橡胶的韧性,热衰退率低,恢复性好。 4、耐磨性好,表面有良好的再现性。 机车闸瓦制动原理: 制动装置将动能转变为热能消散于大气之中。使用这种制动方式时,闸瓦摩擦面积小,大部分热负荷由车轮来承担。列车速度越高,制动时车轮的热负荷也越大。如用铸铁闸瓦,温度可使闸瓦熔化;即使采用较先进的合成闸瓦,温度也会高达400~450℃。当车轮踏面温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踏面磨耗、裂纹或剥离,既影响使用寿命也影响行车安全。可见,传统的踏面闸瓦制动适应不了高速列车的需要。 机车闸瓦分类: 闸瓦按材质可分为铸铁闸瓦和合成闸瓦两类。 1、铸铁闸瓦。分为灰铸铁闸瓦、中磷闸瓦、高磷铁闸瓦和合金铸铁闸瓦。早期是灰铸铁闸瓦,含磷量约0.2%左右,摩擦系数随速度的提高而迅速下降,耐磨性也很差。改用中磷闸瓦(含磷量0.7%~1.0%)可以改善性能,但在制动时容易产生火花引起火灾。高磷闸瓦(含磷量2.5%以上)产生的火花少,比较安全,但质脆容易断裂,浇铸时须添装钢制瓦背。高磷铸铁闸瓦的使用,日益普遍。 2、合成闸瓦。又称非金属闸瓦,是用石棉及其他填料以树脂或橡胶作为粘合剂混合后热压而成。合成闸瓦中,按其基本成分,分为合成树脂基闸瓦和橡胶基闸瓦。按其摩擦系数高低,可分为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和低摩擦系数合成闸瓦。合成闸瓦也要用钢背加强。如果闸瓦压制成片状用于盘形制动则称闸片。合成闸瓦具有噪音小,寿命长,对车轮磨损小以及价格相对较低等显著优势 火车运行过程中需要制动,直接摩擦车轮使火车停车的制动零件就是闸瓦。铸铁闸瓦和合成闸瓦。铸铁闸瓦中,分为灰铸铁闸瓦、中磷闸瓦、高磷铁闸瓦和合金铸铁闸瓦。合成闸瓦中,按其基本成分,分为合成树脂基闸瓦和橡胶基闸瓦。按其摩擦系数高低,可分为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和低摩擦系数合成闸瓦。中磷铸铁闸瓦、高磷铸铁闸瓦和低摩合成闸瓦,为通用闸瓦。 在这一过程中,制动装置要将巨大的动能转变为热能消散于大气之中。而这种制动效果的好坏,却主要取决于摩擦热能的消散能力。使用这种制动方式时,闸瓦摩擦面积小,大部分热负荷由车轮来承担。列车速度越高,制动时车轮的热负荷也越大。如用铸铁闸瓦,温度可使闸瓦熔化;即使采用较先进的合成闸瓦,温度也会高达400~450℃。当车轮踏面温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踏面磨耗、裂纹或剥离,既影响使用寿命也影响行车安全。可见,传统的踏面闸瓦制动适应不了高速列车的需要。

超材料技术发展

[转载]西苑沙龙第一次会议——超材料技术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 2013年5月8日,第一次西苑沙龙会议在北京西苑饭店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为“超材料技术发展战略”。超材料是新材料技术发展的热点方向,备受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关注。来自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主题专家、科技界和工业部门等的14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议邀请了863计划新材料领域新型功能与智能材料专家组召集人周少雄教授,做了题为“超材料技术发展战略思考”的主题报告,并邀请深圳光启研究院刘若鹏院长等4位专家就工业级超材料技术的创建与发展、超材料在微波光波等领域应用、超材料与自然材料的融合等方面问题做了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就超材料概念、应用前景、面临的挑战、技术路线、发展重点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争论,各抒己见,并就我国超材料技术发展战略与对策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 “西苑沙龙”是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为了推动国家科技计划相关领域发展战略研究,举办的以西苑饭店为场地的系列科技发展战略和学术研讨沙龙活动。沙龙重点围绕高技术、基础研究及其学科交叉领域的发展前沿与趋势、重大应用和产业发展需求方面的重大问题,探讨科技前沿、讨论最新突破性进展,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沙龙鼓励与会者本着“客观、求实,融合、创新”的原则,以客观求实的态度,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鼓励和引导多学科交叉融合,激励创新思想。 德国研制出“隐热”衣让热“弯曲”传导 利用特殊的超介质材料让光线、声音绕过物体传播,能达到隐形、隐身的效果。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9日(北京时间)报道,最近,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研究人员成功演示了超材料同样也能影响热的传导。他们的“隐热”衣能让热力“弯曲”似的、绕过中央的隐藏区而传导。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这种“隐热”衣是用铜和硅制造的一个盘子,盘子虽能导热但其中心的圆形区域却不会受热力影响。“这两种材料必须排列得十分巧妙。”论文第一作者、KIT的罗伯特·斯奇特尼解释说,铜是热的良导体,而所用的硅材料叫做PDMS,是一种不良导体。“我们给一个薄铜盘制作了多重环形花纹的硅结构,使它能从多个方向,以不同的速度来传导热量,这样绕过一个隐藏目标所需的时间就能互相弥补。” 如果给一个简单的金属盘的左边加热,热量会一致地向右传导,盘子的温度从左到右会呈下降趋势。如果用这种铜硅超介质材料来做这个实验,也会表现出类似现象,但却只在盘子外圈呈现温度从左到右的下降,没有热量能穿透到内部,在内圈没有任何被加热的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