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工作面探煤钻孔设计

11工作面探煤钻孔设计
11工作面探煤钻孔设计

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100111工作面探煤钻孔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单位:地防科

编制:

二0一八年二月二十日

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会审表

煤矿探放水设计

煤矿探放水设计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古蔺县石宝镇隆石煤矿 探 放 水 总 体 设 计 编制人:陈德均 二〇一五年元月 审批意见 矿长: 技术负责人:

地测副总: 安全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贯彻学习记录时间:地点:贯彻人:

第一节概述 探放水是在矿井范围内,对采空区、积水旧巷道、充水断层及含水层的位置和含水情况尚不清楚的情况下进行的。当采掘工作面接近这些地区时,为消除隐患而事先进行超前探水,探明工作面前方的水情,在有水时根据水量的大小有控制地将水放出后,再进行采掘工作,以保证安全生产。 一、地理概况 古蔺县石宝镇隆石煤矿,位于川南煤田古叙矿区石宝矿段邱家祠井田。古蔺县城区115o方向,直线距离约处,行政区划隶属古蔺县石宝镇双湾村所辖。矿区地处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属浅切割丘陵地貌,坡谷相连。多属单面山,地势总体北西高,南东低,最高点位于矿区北西部陈家山,标高+,最低点位于矿区南部尹家窝,标高+,相对高差。地面坡度一般为25~30°;缓坡及低洼地带有第四系残坡积和冲积层零星分布。区内地形北西高南东低,地表无常年地表水体,仅发育季节性冲沟利于地表水的排泄。 二、地质构造 矿山位于古蔺复式背斜北翼,柏杨坪向斜西部仰起端,地层走向呈近南北向分布,为单斜构造,地层倾向290~310°,倾角27~32°。 三、矿井开拓系统 采用平硐开拓方式,改造利用矿方已改造施工的+主平硐和+回风斜井;改造利用原主井工业场地作为矿井扩建后的工业场地。 在主平硐以里35m处转向在煤层底板岩层中沿煤层走向布置水平运输大巷,水平运输巷长715m,经石门揭穿煤层,并在Y1煤层中布置轨道、行人和回风上山。采区上山至+1220m标高落平后,与回风斜井连通,形成矿井一采区开拓系统。二采区位于平硐以下,经车场转向向下布置二采区轨

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精选.

新疆吐鲁番* * * * * * * *有限责任公司 * * * * 煤矿 1W5—201掘进工作面 探水设计 编制:* * * 煤矿生产科 日期: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五日

第一部分地质说明 一、工作面位置 1W5—201工作面位于矿井(井筒)西翼,地表为沙砾地、无居民及建筑物。工作面东端分别与+550m水平轨道巷和+511m水平运输巷相连接,以西至东7勘探线,以南与原小煤窑采空区(+580m以上水平)之间留有45米(水平距离)的隔水煤柱。该工作面上部的5—3号煤层已开采。 二、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 * * * 向斜南翼,呈单斜构造,煤系地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自上而下可开采煤层为5—3号和5—2号煤层。5-3号煤层厚度3.85m~8.82m,平均厚度5.39m,煤层构造简单—较复杂,属稳定煤层。1E5—201工作面回风顺槽和运输顺槽均布置在5—2号煤层中,5-2号煤层厚度6.81m~7.79m,平均厚度7.26 m,倾角23°—25°,走向75°—80°,倾向345°—350°,煤层构造简单—较较简单,属稳定煤层,与上部5-3号煤层间距5m。 井田内有f16、f17、f18、f19、f23、f24断层,对煤层有影响的断层有f16、f17、f19三条小平移断层,它只影响浅部煤层但影响不大。 三、顶、底板岩性 5-3号煤层直接顶为细砂岩,厚度1.12m,属半坚硬——坚硬岩石;老顶以粉砂岩、细砂岩互层为主,含菱铁矿层,层理发育,厚度约26.86m属坚硬岩石。 5-3号煤层直接底为粉砂岩夹细砂岩互层,层厚5.01m,;老底为粉砂岩,节理发育,厚度1.22m,属半坚硬——坚硬岩石。

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2946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技术 措施正式样本

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正式样 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探放水设计 1、探水起点的确定 为保证采掘工作和人员的安全,防止误穿积水 区,将水淹区的积水范围、水位标高、积水量等资料 填绘在采掘工程图上,经过分析划出三条界线:即积 水线、探水线、警戒线。 (1)积水线:积水边界线(小窑采空区范围、 整合前矿进采区范围),其深部界线应根据小窑或老 空的最深下山划定。 (2)探水线:根据积水区的位置、范围、地质

及水文地质条件及其资料可靠程度、采空区和巷道受矿山压力破坏情况等因素确定,具体规定如下:1)对采掘工作造成的老空、老巷、硐室等积水区,如边界准确,水压不超过10kPa时(该矿小窑开采深度小)探水线至积水区的最小距离:煤层中不得小于30m,岩层中小于20m。 2)对虽有图纸资料,但不能确定积水区边界位置的积水区,该矿缺积水区范围水量,探水线至推断积水区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m。 3)对有图纸资料的小窑,探水线至积水区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m;对没有图纸资料可查的小窑,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防止发生透水事故。 4)掘进巷道附近有断层或陷落柱时,探水线至最大摆动范围预计煤柱线时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

探放水钻孔设计说明书

一、探放水目的 二、水文地质情况(包括水温、水压、放水量预计) 二、设计技术要求: 1、钻孔参数: 孔号方位(度)倾角(度)孔深(米)钻孔开孔位置 1. 2. 2、应由测量人员进行标定,负责探放水工作的人员必须亲临现场,共同确 定钻孔方位、倾角和钻孔布置数目以及钻进的深度。 3、套管要求:选用Φ95mm钻头开孔 10 米后,安装Φ89mm套管 10 米。然后用水泥浆泵对其进行高压封固,待其凝固 48 小时后,进行打压实验,压力达到1MPa,持续 30 分钟,孔口管牢固不动,孔口无渗、漏水现象方为合格。否则必须重新封固。合格后上好孔口阀,改用Φ65mm钻头重新扫孔钻进,直至终孔。 4、钻机型号:取芯。 5、孔口装置:正常钻进前必须装好孔口闸阀,孔口闸阀的耐压能力必须达到1MPa以上,为能在终孔撤完钻具时尽快关闭钻孔,孔口闸阀应选用球形阀。 6、套管外露端应安装水压表,并配好闸阀,以便随时观测水压,并检查钻孔是否堵塞。 7、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设计方向、角度施工。 8、钻孔出水后,钻探人员每小班测量水压、水量1次,若发现水量、水压变大应加密观测次数,并详细记入班报表中。 9、钻孔终孔后,由调度室、安监处、防治水组、进行联合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终孔,并填写好验收报告。 三、安全技术措施 1、孔口套管必须达到设计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安装、测试。 2、钻孔在施工前必须形成完善的防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必须保证灵活、可靠、达到设计要求。 3、开工前由班长向参加施工人员传达技术设计和本措施,使全体人员都了解钻探目的、施工地点、技术要求和安全规定,并要在学习记录上签字,不学习签字者不准参加施工。 1、值班人员或工班长要组织开好班前会,重点安排当日安全工作,职工要

探放水设计

探放水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贵州诚搏煤业有限公司 习水县XXX煤矿 XXXX掘进工作面 探 放 水 设 计 二〇一五年X月X日XXXX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发生,保障本矿职工生命安全,结合本工作面的实际情况,编制XXXX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编制依据: 1、《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年12月1日起执行 2、《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3、《XXX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安全专篇》(变更)20XX年X月 4、《XXX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20XX年X月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掘进工程概况 一、巷道布置

二、巷道设计 第二节周边关系 第二章水文地质特征 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 一、地质构造 二、煤层 三、水文地质特征 1、地表水 2、含水层特征 3、井田内主要隔水层 第三节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一、充水水源及其影响程度 1、大气降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2、地表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3、周边矿井对本井田煤层开采的影响 4、采空区积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5、含水层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二、矿井充水通道 三、地面瞬变电磁勘探 第三章探放水钻孔设计 第一节探放水钻孔设计依据

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防治水规定》的相关规定和物探报告揭露的异常区,进行探放水钻孔设计;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煤矿防治水方针,坚持“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探放水原则。 第二节钻孔施工的目的 为了探测工作面范围内赋存的采空区积水、断层水、陷落柱水、含水层水,最终目的将水放出,确保工作面回采期间安全生产。 第三节探放水钻孔设计 一、“三线”确定: 为了保证采掘工作和人身安全,防止误穿积水区,在距积水区一定距离划定一条线作为探水点的起点,此线即为探水线。通常将积水及附近区域划分为三条线,即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 积水线:按积水区范围划定积水线。 探水线:积水线外推(60-150)m为探水线。 警戒线:探水线外推(50-150)m为警戒线。 探水起点的确定:根据“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井巷掘进开口前就必须先进行打钻探水,确认无水患后再往前掘进并留一定的超前距,掘进到预留超前距位置后停下,再进行探水,依此类推直至巷道掘进到位,因此探水起点即为各条巷道的开口位置。

探放水设计范本要点

贵州诚搏煤业有限公司 习水县XXX煤矿 XXXX掘进工作面 探 放 水 设 计 二〇一五年X月X日

XXXX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发生,保障本矿职工生命安全,结合本工作面的实际情况,编制XXXX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编制依据: 1、《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年12月1日起执行 2、《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3、《XXX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安全专篇》(变更)20XX年X月 4、《XXX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20XX年X月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掘进工程概况 一、巷道布置 二、巷道设计 第二节周边关系 第二章水文地质特征 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 一、地质构造 二、煤层 三、水文地质特征 1、地表水 2、含水层特征

3、井田内主要隔水层 第三节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一、充水水源及其影响程度 1、大气降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2、地表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3、周边矿井对本井田煤层开采的影响 4、采空区积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5、含水层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二、矿井充水通道 三、地面瞬变电磁勘探 第三章探放水钻孔设计 第一节探放水钻孔设计依据 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防治水规定》的相关规定和物探报告揭露的异常区,进行探放水钻孔设计;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煤矿防治水方针,坚持“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探放水原则。 第二节钻孔施工的目的 为了探测工作面范围内赋存的采空区积水、断层水、陷落柱水、含水层水,最终目的将水放出,确保工作面回采期间安全生产。 第三节探放水钻孔设计 一、“三线”确定: 为了保证采掘工作和人身安全,防止误穿积水区,在距积水区一

煤矿探放水钻孔施工安全措施

编号:SM-ZD-45807 煤矿探放水钻孔施工安全 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煤矿探放水钻孔施工安全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说明: 本矿井正常涌水量210m3/h,最大涌水量400m3/h。其主要充水因素为断裂裂隙充水和围岩接触裂隙突水,由于掘进时受其影响较大,矿决定按照“有掘必探”的原则开展探放水工作,为保证探放水钻孔施工安全,特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1、工作面必须配备专用的探放水设备,严禁使用煤电钻、岩石电钻进行探放水。 2、所有操作人员须经培训合格,并持有上岗证,方可进行操作。 3、操作人员随身衣物应合身并束紧,禁止戴手套,以免缠上钻机的运动部件对肢体造成损伤。 4、加强钻孔附近的巷道支护,并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拦板。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沟。探水钻孔位于巷道

2021版煤矿井下爆炸材料库探水钻孔设计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版煤矿井下爆炸材料库探水钻孔设计及施工安全技术措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2021版煤矿井下爆炸材料库探水钻孔设计 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井下爆炸材料库位于+700集中运输石门C #点后73.976m处,硐室设计方位角230°00′00″,巷道设计全长259.45m,,巷道主要用于井下爆炸物品的存放、发放的需要。 根据现有资料,预计巷道将穿过A4煤层,临近的煤层有A3煤层,为了防止偶遇断层及煤层走向发生变化本次打钻也将钻探A3煤层情况。基于在2012年就已经施工+700运输石门穿过A4煤层,为了保证下步工程顺利进行探明前方煤层情况及含水情况,坚持“逢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在掘进前必须打探煤、探水钻眼特编制此打钻措施 二、施工方案

(A)、钻孔设计:根据矿方安排,2014年4月20日开始施工探放水钻孔。布置钻孔4个,中间一个探煤,周边三个探水。根据巷道设计情况探眼采用扇形布置,设计钻孔深度100m,立钻位置在C #点后37.87m处,具体布置如图表。 钻孔号 钻孔方位角 钻孔坡度 钻孔深度 1号 230°00′00″ 0° 100m 2号 230°00′00″ 6°33′57″ 101m

煤矿探放水设计.

楚雄市吕合镇石鼓煤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石鼓煤矿探放水设计 一、概述: 1、探放水的目的 探水是指采矿过程中用超前勘探的方法,查明采掘工作面顶底板、侧帮和前方的含水构造(包括陷落柱)、充水含水层、积水老窑等水体的具体空间位置和产状,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防治矿井水害做好必要的准备。 2、探放水的原则 采掘工作必须执行“十六字”方针,即:“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因而,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探放水。 (1)接近水淹的井巷、老窑和小窑时。 (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含水裂隙密集带、溶洞和陷落柱时,或通过它们之前。 (3)打开隔离煤柱放水前。 (4)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或裂隙发育带时。 (5)接近可能涌(突)水的钻孔时。 (6)接近有水或稀泥的灌浆区时。 (7)采动影响范围内有承压含水层或含水构造,或煤层与含水层间的隔水岩柱厚度不清,可能突水时。 (8)接近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采掘工作有涌(突)水预兆 或情况不明时。 (9)接近其他可能涌(突)水地段时。

3、探放水对象的类型。 一般探放水的对象包括老窑、断裂构造、陷落柱、导水钻孔和充水含水层等。 二、探放老窑水 积水煤窑或矿井采掘的废巷老窑积水,其几何形状极不规则,积水量大者可达数百万立方米,一旦采掘工作面接近或揭露它们时,常常造成突水淹井及人身伤亡事故,故必须预先进行探放。 1、探放水工程设计内容 (1)探放水巷道推进的工作面和周围的水文地质条件。如老窑积水范围、积水量、确切的水头高度(水压)、正常涌水量,老窑与上、下采区、相邻积水区、地表河流、建筑物及断层构造的关系,以及积水区与其他充水含水层的水力联系程度等。 (2)探放水巷道的开拓方向、施工次序、规格和支护形式。 (3)探放水钻孔组数、个数、方向、角度、深度和施工技术要求及采用的超前距和帮距 (4)探放水施工与掘进工作的安全规定 (5)受水威胁地区信号联系和避灾路线的确定 (6)通风措施和瓦斯检查制度 (7)防排水设施,如水闸门、水闸墙等的设计以及水仓、水泵、管路和水沟等排水系统及能力的具体安排等。 (8)水情及避灾联系汇报制度和灾害处理措施。(9)附老窑位置及积水区与现采区的关系图、探放水孔布置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2、探放老窑水的原则

彝良县七里沟煤矿探放水设计

彝良县七里沟煤矿 探 放 水 设 计 编制:吴万根 编制日期:二零一二年七月

一、探防水领导小组 为了强化对我矿矿井水害的预防工作,加强对探放水工作的管理,特成立探放水领导小组: 组长:陈志均(矿长) 副组长:景长春(安全副矿长) 成员:吴万根(技术负责人)、陈铁庄(机电副矿长)、罗荣兵(探放水工)、江永红(探放水工)、陈开明(探放水工)。 领导小组负责探放水工作的措施制定、人财物的组织和探放水工作的具体安排,确定开、停钻的位置及时间。 二、主要技术参数 1、探水起点的确定: 三水平下山因其边界准确,水压不超过10kPa,所以,设计探水线至积水区的最小距离:煤层中不得小于30米; 2、警戒线的确定:沿探水线终孔位置外推30米。 3、超前距离:探水钻孔终孔位置始终超前掘进工作面的距离采用30米。 4、允许掘进距离:经探水证实无水害威胁,可安全掘进的距离:探水中心钻孔深度(或5个钻孔的最小平距)减去30米。 5、帮距:为使巷道两帮与可能存在的水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布置的最外侧探水钻孔所控制的范围与巷道帮的距离取30米。 6、超前距离的计算: a=0.5A L ×(3p/kp)1/2 式中:a ------超前距离(m) L-----巷道的跨度(宽或高,取其最大值)m Kp-----煤的抗张强度(Mpa) P------水头压力(Mpa) A-----安全系数,一般取2~5;本设计取5。 a=0.5×5×3.5×√3×20/10=0.5×5×3.5×2.45≈21(m), a(实)>21m 据此,超前距取30米,帮距取30米。 8、钻孔参数的确定 (1)每钻孔5个(1#、2#、3#、4#、5#),1#孔为中心孔。 (2)钻孔直径:75mm。 (3)钻孔沿煤层倾向呈扇形布置,超前距30米,准掘30米。 (4)在每个钻场地点做好标记,并挂牌管理。. 9、老空的探水线:沿老空积水线或老空边界平行外推60米,其探水设计同上。 10、井巷通过导水或可能导水断层前的探水设计: (1)超前探水:探水线(探水起点)至断层交面线的最小距离为30

132002采煤工作面探放水设计和措施

纳雍县兴坝田煤矿132002工作面探放水措施 二o—四年一十二月二十五日

132002工作而探放水设计及措施 一、木设计编制的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 2、《煤矿防治水规定》; 3、《兴坝田煤矿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4、兴坝田煤矿水文地质图; 5、兴坝田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 6、其它有关设计技术规范。 二、矿井水文地质概况 一)外部条件 井田位于纳雍县城西南面,周边全是小煤矿(西面是外协煤矿采空、东而是东风煤矿采空、南面是庆荣煤矿采空)。 2、井田地层及构造 井田主题构造是加戛背斜。井田内无大的断层,小褶曲发育,导致煤层倾角不稳定,顶部采空积水,回采下层煤时,采而不时有淋水出现。 3、煤系地层 井田内含煤地层为八道湾组,共含煤3个可采煤层,编号为:M28、 M31、M32现回采M32煤,煤层厚度米。 4、煤层开采技术条件 矿井为高瓦斯矿井,各煤层均无煤尘爆炸性,各煤层不易自燃煤层,地温正常。

二)水文地质概况 地面为森林,无湖泊,河流及沟渠。 三)井田充水因素 1、大气降水 区域内年均降水流量仅105mm。由于采而离地表近(40T00m)降雨时形成对井下的补给。 2、小窑及老塘积水 现生产水平以上大部为小窑采空区,长期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的采空区积水对井下威胁较大。 3、探水目的:探放出工作而上部采空区补给的存积水、保证安全回采。 4、矿井涌水量 井田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水文地质简单型矿井,正常涌水量40 m3/h,矿井最大涌水量为80 m7ho 三、编制说明 水灾是煤矿的重大灾害之一,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煤矿井下必须做好探放水工作,采掘工作面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的探放水规定。探放水之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并且必须按照设计的要求施工作业。我矿是一个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的矿井,其井下主要的涌水来源是:1、大气降水通过煤(岩)裂隙涌入或渗入井下,因煤(岩)的透水性差,因此只有涌水总量的少部分涌入井下。2、矿井附近小窟积水。3、本矿的采空积水。 矿井存在着水害的威胁,特别是132002工作而上部采空区的涌水,必须提前探放, 现依据有关规定编制探放水设计。 132002 I作而在回采期间,采用长壁后退式采煤法进行采煤,煤层走向为270° , 倾

探放水钻孔单孔设计说明

. . .. 开拓大巷探放水单孔设计说明 市旧街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0年七月

目录 第一章概况 (3) 第一节位置及交通 (3) 第二节自然地理 (4) 第三节周边矿井及小窑 (5) 第二章矿井地质 (6) 第一节区域地质简况 (6) 第二节矿井地质 (6) 第三章水文地质 (9) 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 (9) 第二节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11) 第三节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 (14) 第四节矿井涌水量预算 (16) 第五节供水水源 (16) 第四章探水的目的和原则 (16) 第一节探水的目的 (16) 第二节探水的原则 (11) 第五章施工技术要求 (17) 第六章施工组织设计 (18)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18) 第八章避灾路线 (22)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位置及交通 一、井田位置与交通 市旧街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市旧街乡田家庄村东约300m,行政区划隶属市郊区旧街乡管辖,其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4′39″~113°26′08″,北纬37°51′06″~37°51′37″。 该矿东距市区约18.5km,太旧高速公路、307国道及石太铁路紧邻井田南界通过,工业广场距太旧高速公路西坡头入口1.5km,距石太线坡头车站1.5km,工业广场与上述交通线均由水泥、柏油硬化路连接,交通极为便利。详见图1-1。 二、井田围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12月换发的C46623号采矿许可证,批采煤层为3、8、9号,井田围由以下坐标拐点圈定。 3号煤层: 1.X=4194727.26 Y=19712110.25 2. X=4194786.27 Y=19714260.26 3. X=4194011.26 Y=19714289.27 4. X=4194106.26 Y=19713578.26 5. X=419407 6.26 Y=19713488.26 6. X=4194019.26 Y=19713448.26 7. X=4193972.26 Y=19713318.26 8. X=4194019.26 Y=19713315.26 9. X=4193910.26 Y=19712983.26 10. X=4193997.26 Y=19712880.26 11. X=4194053.25 Y=19712368.26 12. X=4194532.26 Y=19712295.26

煤矿探放水设计方案2015

第一章概述 为了认真贯彻《煤矿防治水规定》,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根据我矿的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我矿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唐一窿井探放水方案设计。 第二章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岗位责任 一、探水工作领导组 组长:刘冰 副组长::李红星、谢成华、李志高、胡柏生、段飞仁 组员:曹先华、陈旭亮、曾小飞、唐社良、段中勇、欧海生、王富贵、焦勇、邓加兵 二、岗位责任 组长:全面负责探放水调度工作。 副组长:具体负责探放水工作,配合组长调度人力、物力等后备物资。 技术部:履行岗位职责,根据总工的安排,制定防探放水措施,掌握开拓进度,及时填写图纸,为防探放水提供准确的技术资料,正确指导施工。 安监部:履行岗位职责,按照防探放水技术方案,进行现场监督,监视现场情况变化,随时按照程序上报矿调度室。 机电部:履行岗位职责,负责机电设备的配置与检修,保证探放水设备正常运转与电力供给。 通防部:履行岗位职责,随时监视各种害气体的变化情况,并及进行处理。

调度室:履行岗位职责,负责调度通知、各种信息的上传下达,保证矿井通讯系统的畅通。 供销部:履行岗位职责,负责物资供应,详细清查库房物品的缺失,随时反应给采购人员进行购置,保证防治水物品供应。 办公室:守岗待命,帮助矿长协调地面各部门。 采掘区队:履行岗位职责,负责调度各班班长严格按照防探放水设计方案及措施实施落实。 第三章水文地质情况 一、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1、地形与地表水 矿井地表为中山丘陵地貌,地形崖直坡陡,沟谷深切,相对高差达350m,植被发育。大气降水形成径流流入溪沟,然后排入区外平缓之地。矿井范围内无大的河流及其它水体,除老窑水外,矿井没有突水源头。 2、岩层的含水及隔水性 侏罗系下统茅仙岭组孔隙水含水层(J1m):该层区内分布较广泛,岩性为一厚层灰白色富含云母的中粒砂岩组成,厚度132m~473m,平均268m 左右,富水性弱,主要受降水渗入补给,由于与煤层不直接接触,对开采坑道无影响。 侏罗系下统唐垄组上段孔隙水弱含水层(J1t):由浅~深灰色细砂岩及黑色泥岩组成,平均厚14m ,该层富水性弱。局部裂隙不发育的地段构成相对隔水层。 侏罗系下统唐垄组中段孔隙水弱含水层(J1t):由灰白色微薄层细砂岩与深灰~灰黑色薄层粉砂岩泥岩互层组成,平均厚33m,该层富水性弱,

探放水设计[完整]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 10#下采区回风巷探放水设计 巷道名称:10#采区回风巷 施工单位:福鼎三建 施工队长: 技术负责人: 编制日期:

第一章水文地质概况 一煤岩层情况 巷道开门点岩层层位为10下#煤底板,该掘进工作面为沿煤巷道,岩性为半煤岩、泥岩或粉砂岩。10下#煤上距9+10#煤层2.2~7.5m,平均4.47m,为泥岩或粉砂岩;下距11#煤层0.88~2.6m,平均厚度1.7m,为泥岩、细粒砂岩或粉砂岩 10下#位于太原组下段中上部,下距11#煤层0.88-2.60m,平均1.70m。顶板为9+10#煤层底板,岩性多为粉砂岩,厚0.6-5.8m,属半松软岩石,为中等稳定顶板;底板多为泥岩,厚 1.12-2.5m,属半松软岩石,为不稳定底板,该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厚度变化趋势东南薄,西北厚,赋煤区内属大部可采的稳定煤层 第二节地质构造情况 10 下#总回风大巷掘进696.8,预计受F7、F8断层和褶曲S 1 影响,由于断层落 差较大,且断层附近可能附生小型断层发育,对巷道的施工有一定的影响。 王和南正断层(F7正断层)位于井田中部,沿北东向延伸出区外,区内全长3000m。呈“S”形,走向N60°E,倾向南东的正断层,倾角60-75°,落差120-350m。 F8正断层位于井田东南部,走向近东西,呈弧形,倾向NW,落差5-20m,区内延伸长度约1000m。 背斜(S 1 )位于井田南部,轴向NE-SW;区内延伸1500m。 第三节‘水文地质情况 10 下 #总回风大巷位于井田南部,水文地质类型为裂隙岩溶类简单矿床,影响掘进的含水水源主要为3#、6#、9+10#煤顶底板砂岩水、石灰岩裂隙水及老空区积水。 1.顶板砂岩水:粉砂岩平均厚1.7m,下距上9+10#煤 2.2~7.5m,平均4.47m,富水性不均,为弱-含水层。巷道掘进时会有砂岩水以滴水或淋水的形式涌出。 2.底板砂岩水:底板砂岩厚平均1.7m,下距11#煤1.12-4.5m,11#煤至O 2含水层之间裂隙不发育,为由铝土泥岩、粉砂岩、泥岩、石英砂岩等致密岩层组

最新超级详细---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矿XXXXXX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矿长:XXXX 生产矿长:XXXX 安全矿长:XXXX 机电矿长:XXXX 总工程师:XXXX 编制人:XXXX 编制单位:XXXXX 编制日期:2013年3月25日

探放水设计会审意见

XXXXXX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一、本设计编制的依据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的规定“采掘工作面探水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的要求,特编制XXXX矿探放水设计。设计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 2、《煤矿防治水规定》、《安全专篇》; 3、《XX煤矿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4、XXX煤矿水文地质图; 5、XXX煤矿矿井充水性图; 6、XXX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 7、其它有关设计技术规范。 二、矿井水文地质概况 一)、外部条件 1、XXXXXX有限责任公司田堡一矿位于XXXXXXXXX,东面与XXXXX相连,矿井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1°36′38″,北纬26°21′01″,属XXXX矿区XXX(Ⅱ)井田,在XXXX煤矿+1600m 水平XX采区。矿井有简易公路与XXX南路及太平南路相连,距XXXX市中心约30Km,交通方便。 2、井田地层及构造 井田位于大箐向斜东翼,开采范围内为宝鼎(Ⅱ)井田内含煤地

层为三叠系上统大荞地煤组,总厚度1412m,包括甲~壬9个煤段,共含煤85层,煤层总厚度50.85m,其中可采煤层27层,大多分布于大荞地组中下部的丁、戊、庚、辛4个煤段,可采煤层总厚度23.32m,其中主要可采煤层11层。次要可采煤层7层,局部可采煤层9层。 井田构造以褶曲为主,主要构造走向均为5°~25°,以16号、18号背向斜两组主要褶曲和15号、16 号两条主要断层控制着井田的基本构造形态。大致以A11勘探线为界,南部地质构造较北部复杂,北部主要发育三组褶曲,断层较少,且多分布在井田的东边缘。南部除北部的褶曲向南延伸外,又增加了四组新的褶曲,南部断层较多,规模较大,断层破坏了褶曲的连续性,使构造进一步复杂化。 3、煤层开采技术条件 矿井为瓦斯矿井,各煤层均具煤尘爆炸性,各煤层均为易自燃煤层,地温正常。 二)、水文地质概况 矿区地处XXXXX交界山区,属亚热带高原河谷气候,四季比较分明,气候干燥,地势南高北低。地面标高为:东部+1960m,西部+1600m,地表高差360m,矿区含煤地层为晚三叠纪系陆相沉积,煤系地层由一套多旋回弱含水性的碎屑岩组成,无岩融水储存,加之上高谷深,地形切割深峻,冲沟发育,相对高差大,利于地表水排泄。岩石风化度轻,多裸露,不利于地下水的不给。另外部分来源于断层裂隙导水,矿区远离金沙江,对开采无影响。沟谷大体垂直地层。井田多被第四

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技术措 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探放水设计 1、探水起点的确定 为保证采掘工作和人员的安全,防止误穿积水区,将 水淹区的积水范围、水位标高、积水量等资料填绘在采掘 工程图上,经过分析划出三条界线:即积水线、探水线、 警戒线。 (1)积水线:积水边界线(小窑采空区范围、整合前 矿进采区范围),其深部界线应根据小窑或老空的最深下 山划定。 (2)探水线:根据积水区的位置、范围、地质及水文 地质条件及其资料可靠程度、采空区和巷道受矿山压力破 坏情况等因素确定,具体规定如下:

1)对采掘工作造成的老空、老巷、硐室等积水区,如边界准确,水压不超过10kPa时(该矿小窑开采深度小)探水线至积水区的最小距离:煤层中不得小于30m,岩层中小于20m。 2)对虽有图纸资料,但不能确定积水区边界位置的积水区,该矿缺积水区范围水量,探水线至推断积水区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m。 3)对有图纸资料的小窑,探水线至积水区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m;对没有图纸资料可查的小窑,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防止发生透水事故。 4)掘进巷道附近有断层或陷落柱时,探水线至最大摆动范围预计煤柱线时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m。 5)石门揭开含水层前,探水线至含水层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20m。

工作面探放水钻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工作面探放水钻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工作面探放水钻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示 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说明: 为了查明3204工作面采空区内的积水和瓦斯富集情 况,探放3204工作面采空区内的积水,消除老空区水害威 胁,确保3206工作面风巷快速掘进,加快3206工作面的 形成,缓解矿井回采工作面接替紧张的困境。将由我单位 在3206切眼高位钻场内施工探放水钻孔,及在3206下降 风巷进入3206风巷沿空段前38m和3206切眼距老空区 10m处共设计2轮9个验证钻孔。为保证打钻施工的安全 顺利进行,特编写本措施,请严格按经审批后的本措施施 工! 二、技术要求:

1、本次施工钻孔使用ZDY-3200S型钻机施工,开孔直径∮133mm,终孔直径∮73mm。0~12m下∮108mm 套管,12m以上为∮73 mm裸孔。每个钻孔与采空区贯通后再钻进5m,以增加放水量,且后期根据压力及放水量进行透孔或扩孔(最大扩至94mm)。上部的1-1号钻孔和最下排1-3钻孔、3-3钻孔在孔口管处安装测压表实测工作面内水压,根据1-1号钻孔施工出水情况可适量更改其它钻孔参数。施工的最下一排钻孔开孔及终孔不高于老空区底板标高1m,且须下∮75mm筛管进行。 2、钻孔施工顺序先施工上排钻孔依次逐排施工,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不得随意开孔和终孔。 3、每个钻孔先施工∮133mm孔径14m,下∮108mm 套管12m,注浆固管,然后采用∮73mm裸孔钻进,钻至孔底1m位置时安装高压闸阀(6MPa)闸阀。钻孔孔深要比预计下套管深度深1~2m,以防止因岩粉未冲净而造成

探放水钻孔单孔设计说明文书

开拓大巷探放水单孔设计说明

某市旧街煤炭某公司 二0一0年七月 目录 第一章概况3 第一节位置及交通3 第二节自然地理4 第三节周边矿井及小窑5 第二章矿井地质6 第一节区域地质简况6 第二节矿井地质7 第三章水文地质10 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10 第二节井田水文地质条件11 第三节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14 第四节矿井涌水量预算16 第五节供水水源16

第四章探水的目的和原则16 第一节探水的目的16 第二节探水的原则11 第五章施工技术要求17 第六章施工组织设计18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18 第八章避灾路线22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位置及交通 一、井田位置与交通 某市旧街煤炭某公司位于某市旧街乡田家庄村东约300m,行政区划隶属某市郊区旧街乡管辖,其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4′39″~113°26′08″,北纬37°51′06″~37°51′37″。 该矿东距某市区约18.5km,太旧高速公路、307国道及石太铁路紧邻井田南界通过,工业广场距太旧高速公路某西坡头入口 1.5km,距石太线坡头车站1.5km,工业广场与上述交通线均由水泥、柏油硬化路连接,交通极为便利。详见图1-1。 二、井田X围 根据某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12月换发的C1400002009111220046623号采矿许可证,批采煤层为3、8、9号,井田X围由以下坐标拐点圈定。 3号煤层: 1.X=4194727.26 Y=19712110.25 2. X=4194786.27 Y=19714260.26

3. X=4194011.26 Y=19714289.27 4. X=4194106.26 Y=19713578.26 5. X=419407 6.26 Y=19713488.26 6. X=4194019.26 Y=19713448.26 7. X=4193972.26 Y=19713318.26 8. X=4194019.26 Y=19713315.26 9. X=4193910.26 Y=19712983.26 10. X=4193997.26 Y=19712880.26 11. X=4194053.25 Y=19712368.26 12. X=4194532.26 Y=19712295.26 8、9号煤层: 1. X=4194727.26 Y=19712110.25 2. X=4194786.27 Y=19714260.26 3. X=4194156.26 Y=19714277.26 4. X=4194132.26 Y=19714130.26 5. X=4194160.26 Y=19713578.26 6. X=4194058.26 Y=19713476.26 7. X=4194019.26 Y=19713448.26 8. X=4193972.26 Y=19713318.26 9. X=4193984.26 Y=19713317.26 10. X=4193851.26 Y=19713034.26 11. X=4194053.25 Y=19712368.26 12. X=4194532.26 Y=19712295.26 井田东西长约2050m,南北宽约900m,面积1.5052km2。 第二节自然地理 一、地形地貌

煤矿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煤矿 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2017年2月5日

目录 一、探放水组织管理机构及职责 (1) 二、工作面位置以及水文地质情况 (1) 三、工作面水害分析及水量、水压预计 (3) 四、工作面的掘进方向、施工次序、规格及支护方式 (6) 五、探水方式、设备、参数及钻孔布置 (6) 六、物探: (10) 七、井下探放水孔止水套管的安装 (14) 八、封孔工艺 (16) 九、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16) 十、信号联系与避灾路线: (19) 十一、通风系统及瓦斯检查措施 (20) 十二、排水设备与路线 (20) 十三、其他: (21)

为了防止在掘进中发生透水事故,我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实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为了更好的指导矿井探放水工作,特制定《轨道下山掘进探放水设计》如下: 一、探放水组织管理机构及职责 1、建立探放水管理机构,配备探放水管理人员、探放水专职人员、技术员、值班人员、安全员、瓦斯员等相关人员。 探放水管理领导组: 组长: *** 副组长:*** 成员:探水队瓦斯员安全员机电队 地测科通风队调度室矿山救护队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测科,办公室主任由**兼任。 2、探放水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⑴、组长负责探放水总体工作安排,协调管理各级部门和人员,组织做好探放水工作。 ⑵、副组长总工***负责技术指导和相关技术资料的收集、审查工作。 ⑶、副矿长*******负责执行组长布置的任务,负责探放水时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及时向组长汇报探放水工作的完

成情况。 ⑷、跟班矿长负责监督和指导放水工作的现场工作,协调各部门的配合,确保放水工作的安全顺利。 ⑸、各成员领导组的带领下,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按照探放水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探放水工作的安全顺利。 ⑹、探放水配置专职瓦斯员,负责检查工作面及探孔内的瓦斯及其他有害气体浓度,通风及监测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工作面通风稳定可靠。 ⑺、安全员负责探水工作面现场的安全监督工作,确保无“三违”和安全隐患。 ⑻、地测科负责探放水的技术指导,编制工作面放水设计和措施,按照设计现场标定探放水孔的位置和角度。 ⑼、探水队负责探放水设备的安装与维护,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记录探放水施工表并报送相关单位。 (10)、调度室负责探放水工作的调度协调,整理和汇报探放水施工记录并存档。 (11)、矿山救护队成员负责现场值班,随时检查空气成分。 二、工作面位置以及水文地质情况 轨道下山位于矿井井田中部,开口位置位于胶带下山向东

煤矿探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探水设计及安全技术 措施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某煤矿探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述 11回风石门方位角253°,倾角-16°~-17°,向前已掘至转向位置。计划沿原掘进方向施工一长度为5m的临时水仓,然后后退转向,沿方位角168°施工12瓦斯抽采回风巷平巷段,目前已揭露即将穿过5-1煤层。11回风石门巷道断面为三心拱形,宽2.8m,高2.5m,采用锚杆、锚网支护形式。为保证施工水仓期间的安全,坚持“有掘必探”的原则,实施探放水工程,特编制本措施。 二、水文地质概述 根据地质部门提供的《王家营青利煤矿水文地质报告》,矿井水文地质资料。5-1煤层(厚度1.3m)位于3煤层(层间距10.05m,为灰色粉砂岩及砂质泥岩)与5-2煤层(层间距11m,为细砂岩)之间,其顶底板充水性和导水性均较弱。根据生产技术科提供的预测资料,本巷道在施工过程中曾出现涌水量小于2m/h的顶板淋水,施工段前方30m内无断裂构造和废巷存在,预计涌水量小于2m/h。本次探水主要探放施工段前方可能存在的伴生小构造和砂岩裂隙充水。 三、涌水情况预测

根据技术部门提供的预测情况,综合矿井建井期间的水文观测,预计施工段前方涌水量小于2m/h,水压小于0.1Mp。 四、探水设计 1.设计依据: 《煤矿防治水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 矿技术部门地测人员提供的《11回风石门巷道向前施工水仓地质情况说明》和《地质预报通知书》,以及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的要求。 2.设计参数 1)超前及保护距离:25m 2)巷道平行钻孔深:30m 3)探水孔直径:75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