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介绍

《黄帝内经》介绍
《黄帝内经》介绍

《黄帝内经》介绍 《黄帝内经 》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流传至今。其在隋朝时期的合本(包括了 《素问》和《灵枢》)由杨上善整理为《黄帝内经太素》。 《黄帝内经》介绍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 祖“黄帝”之名的巨著,是中医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 论 上 建 立 了 中 医 学 上 的 “ 阴 阳 五 行 学 说 ” 、 “ 脉 象 学 说 ”“藏象学说”、 “经络学说”、 “病因学说 ”“病机学说”、 “病症”、 “诊法”、 论治及“养生学”、 “运气学”等学说。 其医学理论是建 立在中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 基本介绍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 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 总结。它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祖国医学由单纯积 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 《黄帝内经》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它的成书是以古代的解 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 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的。因此,这一 理论体系在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 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学 术观点。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黄帝内经》 为古代医者托黄帝之名所作, 其具体作者已不可考。 总而言之, 《黄帝内经》 非自一人一手,其笔之于书,应在战国,其个别篇章成于两汉。 《淮南子·修务训》言:“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 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因此, 《黄帝内经》之所以冠以“ 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书中所言非虚。 创作背景 如前所述,《黄帝内经》既非一时之作,亦非自一人之手,而是战国以前的
1/6

许许多多的医学著作的总结。这不仅可以从《素问》、《灵枢》各八十一篇这一 点得到证明,而且也可以从《黄帝内经》引用了大量的古文献及《素问》、《灵 枢》互引、各篇互引等现象上得到证明。 《黄帝内经》所引的古文献大约有 50 余种,其中既有书名而内容又基本保 留者有《逆顺五体》、《禁服》、《脉度》、《本藏》、《外揣》、《五色》、 《玉机》、《九针之论》、《热论》、《诊经》、《终始》、《经脉》、《天元 纪》、《气交变》、《天元正纪》、《针经》等 16 种;仅保存零星佚文者,有 《刺法》、《本病》、《明堂》、《上经》、《下经》、《大要》、《脉法》、 《脉要》等 8 种;仅有书名者,有《揆度》、 《奇恒》、 《奇恒之势》、 《比类》、 《金匮》、 《从容》、 《五中》、 《五过》、 《四德》、 《上下经》、 《六十首》、 《脉变》、《经脉上下篇》、《上下篇》、《针论》、《阴阳》、《阴阳传》、 《阴阳之论》、《阴阳十二官相使》、《太始天元册》、《天元册》等 29 种。 至于用 “ 经言 ” 、 “ 经论 ” 、 “ 论言 ” 或 “故曰……”、 “所谓……” 等方式引用古文献而无法知其书名者亦复不少。 正是由于上述情况,我们才说《黄帝内经》的成书是对我国上古医学的第一 次总结,《黄帝内经》是仅存的战国以前医学的集大成之作。 成书考略 古人对于《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看法。 (一)成书于先秦、 战国之时。 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有宋代的邵雍, 明代桑悦、 方以智,清代魏荔彤等。邵雍在《皇极经世》卷八《心学第一、二》中以为《素 问》是“七国时书也”、“轩岐之书,类春秋,战国所为而托 于上古。” (二)成书于虞国、秦汉之间。持这种观点的人有宋代的程颢、司马光等。他 们认为“黄帝亦治天下,岂可终日坐明堂,但与岐伯论医药针灸邪?此周、 汉之间,医者依托以取重耳。”到清代《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进一步肯 定了这一说法。斗中说《素问》“出上古,固未必然,然亦必周秦间人, 传达旧闻,著之竹帛。”因为《四库全书》在中国古代学术界有相当高的 地位,这种说法也就被许多人所接受。 (三)成书于西汉时期。明代郎玻所著的《七修类稿》认为《素问》“ 首篇曰上古、中古,而曰今世,则黄帝时末世邪?又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由 仪狄是生其前面彼时人已皆伪邪?《脉要精微论》中罗裹雄黄,《禁服篇》中欲 血而受,则罗与欲血皆汉时事邪?予故以为岐黄问答,而淮南文成之者耳。在这 里,朗玻从夏禹时仪狄造酒的传说和“罗”出现于汉代等证据推断 《素河》产生于西汉时期。 对于《黄帝内经》成书年代,古人的看法主要就有这些。然而研究并没有到 此结束,当代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也不少。他们通过对《内经》和《周礼》及 《史记·扁鹊仓公传》的对比,说明三者在学术思想上的一致性,并通过
2/6

对《素问》文学 结构的分析, 说明这一部分出自于先秦而不可能迟于扁鹊。 并通过分析前人 的成说和大论的内容, 认定这一部分内容出自于战国至东汉之间, 而且经过多数 医家汇集而成。至于《灵柩》,作者先通过对其书的真伪的分析,判定《灵柩》 与《针经》实即一书,而后又得出结论,“《灵柩》和《素问》一样,基 本上是成书于战国时代,只是个别的篇卷,掺入了汉代的东西,因而它亦并不是 成于某一人之手,”至于《素问遗篇》,则属伪书,其时代不出于唐宋之 间。 还有人认为《黄帝内经》所包含的篇章,并不是由一个作者同时完成于一个 短时间内,而是由许多医家和学者写成于不同时期。 《内经》中的篇章既有写成 于战国时期,又有成于秦、汉甚至更后。究其论据有五:其一,《素问》的有些 篇章用干支来表示时间, 而采用干支纪年是东汉以后的事。 其二, 《素问· 宝命全形论》中用的“黔首”一词,是战国及秦代对国民的称呼,而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的“相傅之官”和“州都之官 ”则是曹魏时期出现的官名。其三,《黄帝内经》中引用的一些文献,如 《上下经》、《睽度》等是战国甚至更早的著作。其四,与 1973 年长沙马王堆 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1972 年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压药简牍、1977 年安 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六王斌盘”和“太乙九宫 占盘”相比较,可知《灵柩》中有些篇章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有些成书于 西汉更早。其五,先秦文体多韵语,而《黄帝内经》中一些篇章亦有不少韵语, 这些章节可能是先秦时期的作品。 现在,《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所作,这一点已有不少人予以肯定。至于要 确定具体的成书年代,就现在来看远非易事。
3/6

4/6

5/6

6/6

黄帝内经背诵条文及复习思考题

《黄帝内经》选读背诵条文 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仍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仍竭。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精。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 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

黄帝内经灵枢全文原著

精心整理经筋第十三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_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其病小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沙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 上乘_ 于右, _ 命曰季秋痹也。 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颈筋急,则为筋?颈肿,寒热在颈者。治在燔针劫刺之,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为肿者,复而锐之。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颔结于角,其痛当所过者支转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夏痹也。 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中循臂,结于肘,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结于角。其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舌卷。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夏痹也。 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其支者,绕

黄帝内经治则名词解释

黄帝内经治则名词解释汇总 治则 定义:对临床的具体立法、处方、用药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治疗疾病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治未病 定义: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产生和发展的治疗原则,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因人制宜: 定义:考虑到病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生活习惯以及过去病史等个体差异性而选择适宜的治法、方药的治疗原则。 正治法(逆治法) 定义:针对疾病的本质,从正面进行治疗,即逆病性而治的常规方法。反治法(从治法) 定义:针对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用正治法发生格拒的情况,采用与表面症状性质相同的药物进行治疗,亦即顺从疾病假象而治,与常规相反的方法。 调理阴阳(调整阴阳) 定义:利用药物或食物的气味性能、情志的属性、针灸补泻的作用等,以纠正人体阴阳的偏胜偏衰,使之恢复相对平衡协调的治疗原则。 内治法 定义:通过给病人服用药物来进行治疗的各类治法的统称。 治病求本

定义:针对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的原则。 同病异治 定义:表现相同的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机的变化、正邪的消长等差异,采取不同治法的治疗原则。扶正祛邪 定义:对于正虚为主、因虚致实的病证,应采取扶助正气为主,使正气加强,从而达到驱除病邪目的的治疗原则。 寒者热之 定义:针对寒性的病证应使用温热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 寒因寒用 定义:针对真热假寒证应采用寒凉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 虚者补其母 定义:根据五行相生和五脏母子关系的理论,对于五脏虚证应采用补益“生我”之脏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 解表法 定义:用发汗、宣肺的方药祛除肌表之邪,治疗表证的治法。古称汉法。 急则治标 定义:与缓则治本相对而言,在大出血、暴泻、剧痛等标症甚急的情况下,及时救治标病,如止血、止泻、止痛等,然后治其本病的治疗原则。 异病同治

灵枢·卫气..._《黄帝内经》_原文_内容

灵枢·卫气 【原文】 灵枢·卫气 【内容】 黄帝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内干(别本作:入于)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窃(别本作穷)之。然其分别阴阳,皆有标本、虚实、所离之处。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知)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腑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能知虚实之坚软者,知补泻之所在;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 岐伯曰:博哉!圣帝之论!臣请尽意悉言之。 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标在背俞与舌下两脉也。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在背腧也。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挟颃颡也。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标在背腧与舌本也。 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也。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眦也。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颜下合钳上也。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也。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腧也。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下三寸也。 凡候此者,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故石(《医部全录》:当作实)者,绝而止之,虚者,引而起之。 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

与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针,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乃刺而予之。所治者,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痛可移者,易已也;积不痛,难已也。

灵枢·经筋..._《黄帝内经》_原文_内容

灵枢·经筋 【原文】 灵枢·经筋 【内容】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医部全录》:当作纲,下同),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其病小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足少阳之筋,起于小趾次趾,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蹻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春痹也。 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趾,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网(当作纲),阳明为目下网(当作纲)。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其病足中趾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

黄帝内经模拟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10.28整理 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 10分,每空1分) 1、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2、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3、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4、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5、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 20分,每题1分) 1、《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于() A、《白氏内经》 B、《汉书·艺文志》 C、《史记》 D、《针灸甲乙经》 E、《脉经》 2、《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五脏之气的充盛 B、天癸的形成 C、水谷的摄入 D、肾气的充盛 E、三焦的气化 3、《灵枢·天年》认为人体胚胎产生“以母为()”A、基 B、本 C、楯 D、根 E、标 4、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是() A、阳气致密于外 B、阴精充足 C、精神清净 D、阴气固守于内 E、传精神、服天气 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夏伤于暑”,到秋引起的病变是()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 E、濡泄 6、据《素问·五脏别论》,为“五脏使”的是() A 脉 B 脑 C 魄门 D 髓 E 女子胞 7、《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的“化物”应该解释为() A、主传导糟粕 B、分清泌浊 C、化生水谷精气 D、化生营气 E、以上均不是 8、《灵枢·本神》篇描述了五脏虚或实的症状,其中肾气虚的症状是() A、耳鸣 B、形寒 C、手足厥冷? D、面白 E、腰膝痠软 9、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水泉不止”是由于() A、肾不化气 B、肝失疏泄 C、肺失宣降 D、膀胱不藏 E、气化失常 10、据《素问·热论》,巨阳为诸阳主气,是因其脉连于() A 风池 B 风府 C 百会 D 大椎 E 阳维脉 11、《素问·痹论》“心痹”的症状是()A、四肢解堕,发咳呕汁 B、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C、烦满喘而呕 D、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 E、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12、《素问直解》的作者是() A、张志聪 B、王冰 C、高世栻 D、全元起 E、滑寿 13、《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虚相得”之“两虚”是() A、自然界正常气候和人体正气充实 B、虚邪贼风和人体正气虚; C、异常气候和人体正气充实 D、正常气候和人体正气虚; E、上巨虚穴和下巨虚穴 14、“枢折挈”见于《素问·痿论》中痿证的() A、筋痿 B、骨痿 C、脉痿 D、肉痿 E、痿躄 15、《灵枢·水胀》认为“月事不以时下”的疾病是() A、肠蕈 B、石瘕 C、石水 D、鼓胀 E、皮水

内经习题汇总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 2、涌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阴阳异位(《素问·太阴阳明论》) 4、偏枯(《素问·生气通天论》) 5、开鬼门,洁净府(《素问·至真要大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灵枢·天年》:“以(1)为基,以(2)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3)也;阳在外,阴之(4)也。” 3、《灵枢·本神》:“随神往来者谓之(5),并精而出入者谓之(6)。” 4、《素问·灵兰秘典论》:“肝者,(7)之官,(8)出焉。” 5、《素问·咳论》:“此皆聚于(9),关于(10)” 6、《灵枢·百病始生》:“积之始生,得(11)乃生,(12)乃成积也。” 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其轻而(13)之,因其重而(14)之,因其衰而彰之。” 8、《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15)则养神,(16)则养筋。” 9、《素问·痹论》:“凡痹之类,逢寒则(17),逢热则(18)。” 10、《素问·五藏别论》:“胃者,(19)之海,(20)之大源也。”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黄帝内经》的作者是() A.黄帝 B. 岐伯 C.黄帝和岐伯 D.古代众多医家 2、《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男子“天癸至”的年龄是() A.八岁 B. 二七 C.二八 D.三八 3、《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冬三月的养生,人的生活起居宜() A.夜卧早起 B. 早卧早起 C.早卧晚起 D.夜卧晚起 4、《灵枢·天年》指出,人在十岁左右的生理表现特征是() A.好坐 B. 好趋 C.好卧 D.好走 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 A.病因 B. 阴阳 C.正气 D.五脏 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浊阴走五脏”中的“浊阴”是指() A.痰饮水湿 B. 水谷精气 C. 精血津液 D.寒湿阴气 7、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药食气味辛甘者,其作用是() A.涌泄 B. 发散 C. 补气 D.发热 8、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壮火之气衰”,其中“壮火”的本义是指() A.药食气味的纯阳作用 B. 相火 C. 君火 D.病理之火 9、《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脾胃是()

黄帝内经(原文+注释+译文)

黄帝内经(原文+注释+译文) 《黄帝内经》----我国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著作 一说,《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我国最早的典籍之一,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成书亦非一时,作者也亦非一人。起源于轩辕黄帝,代代口耳相传,经道家、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而成的黄老著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也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一说,《黄帝内经》为秦汉代黄老学派所著。寓古时黄帝岐伯君臣问答,对话式医学论文风格,体裁独特。以道家阴阳、五行、养身学说以及天文历法等内容,运用皇帝宫大内保存的历代医学方面的资料及当时人群在健康与医学实践上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积极

倡导重视预防及非医学技术干预的养身延年术。介绍及论证了从生活习惯干预到心理干预、从经络原理到经络治病术、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相关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到使用药物原则及注意事项等内容,是我国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著作,所以被称为医之始祖。内容广博,被誉为综合性百科全书。 1主要内容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内容与之大体相同。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黄帝内经》基本精神及主要内容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等。“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本身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同时人体结构和各个部分都是彼此联系的。“阴阳五行”是用来说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藏象经络”是以研究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病因病机”阐述了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疾病发生和变化的内在机理。“诊法治则”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预防养生”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养生学说,是养生防病经验的重要总结。“运气学说”研究自然界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

灵枢·卫气行..._《黄帝内经》_原文_内容

灵枢·卫气行 【原文】 灵枢·卫气行 【内容】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 岐伯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 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趾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别本作端)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趾次趾之间。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小指(次指)之间;别者以上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趾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 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于身)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于身)三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气行于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气行于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气行于身十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气行于身十二周在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气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阳尽于阴,阴受气矣。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脏一周与十分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阴阳一日一夜,合有奇分十分身之四(别本作二),与十分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 黄帝曰:卫气之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候气而刺之,奈何?

黄帝内经思考题整理

《黄帝内经》概论 复习思考题 1、《内经》是怎样的一本书? 2、《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如何看《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 4、试述《内经》理论体系的特点。 5、试述《内经》理论的现代价值。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阳化气,阴成形”、“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飧泄、胀、清阳、浊阴、“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厥气、七损八益、“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权衡规矩、“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2.背诵: “阴阳者,天地之道——重热则寒。” “风胜则动——湿胜则濡泻。” “故喜怒伤气——冬生咳嗽。”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之使也。” “故邪风之至——半死半生也。” “善诊者——以诊则不失也。” 3. 理解: (1)阴阳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2)如何运用阴阳观点去解决医疗实践中的问题? (3)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 复习思考题 1.词解:(1)藏象(2)封藏之本(3)罢极之本 2.列表归纳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与五体、五华的通应关系; 3.理解: (1)如何理解“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2)试比较本篇与《灵兰秘典论》所论内容的异同。 素问·五脏别论 复习思考题 1.脏和腑各有哪些不同的生理功能和特点?这一理论有何临床指导意义? 2.为什么说“魄门亦为五脏使”?这一理论有何临床意义? 3.为什么说“气口独为五脏主”? 4.解释:(1)魄门亦为五脏使;(2)满而不能实,实而不能满;(3)气口

素问·太阴阳明论 复习思考题 一、词解:1.阳道实,阴道虚2.阴阳异位3.四肢不用4.肠5.飧泄 二、背诵: 1.“阳者,天气也……阴受湿气”。 2.“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故不用焉”。 三、理解: 1.脾与胃“生病而异者,何也?” 2.“阳道实,阴道虚”的理论观点有何意义? 3.脾胃之病,为何出现“四肢不用”? 4.“脾不主时”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灵枢·本神 复习思考题 1.背诵:“故生之来…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熟读:“肝藏血…谨而调之也”一段。 2.为什么“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3.试述精神魂魄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4.试述情志致病的机理、症状及一般规律。 5.试述五脏虚实的病候及治疗原则。 6.解释:(1)本于神;(2)经溲不利;(3)胸盈仰息。 素问·生气通天论 复习思考题 1、词解: 生气通天、四维相代、煎厥、薄厥、偏枯、足生大丁、肠澼 2、背诵: “阳气者,若天与日—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凡阴阳之要—发为痿厥。” 3.理解: (1)试述阳气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2)如何理解阴精和阳气的关系及“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含义? (3)怎样理解五味入五脏的理论及其意义? 素问·至真要大论 复习思考题 1、词解:病机、掉眩、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暴注下迫、瞀瘛。 2、背诵:病机十九条。 3、理解: (1)分析病机十九条?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_《黄帝内经》_原文_内容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原文】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内容】 黄帝曰: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温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气合而有形,得脏而有名,余知其然也。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 岐伯曰:四时之气使然。 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 岐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黄帝曰:有时有反者何也? 岐伯曰:是不应四时之气,脏独主其病者,是必以脏气之所不胜时者甚,以其所胜时者起也。 黄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顺者为工,逆者为麤。 黄帝曰:善。余闻刺有五变,以主五输,愿闻其数。 岐伯曰:人有五脏,五脏有五变,五变有五输,故五五二十五输,以应五时。 黄帝曰:愿闻五变。 岐伯曰:肝为牡藏,其色青,其时春,其音角,其味酸,其日甲乙。心为牡藏,其色赤,其时夏,其日丙丁,其音徵,其味苦。脾为牝藏,其色黄,其时长夏,其日戊己,其音宫,其

味甘。肺为牝藏,其色白,其音商,其时秋,其日庚辛,其味辛。肾为牝藏,其色黑,其时冬,其日壬癸,其音羽,其味咸。是为五变。 黄帝曰:以主五输奈何? (《医部全录》注曰:缺岐伯曰。)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输。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是谓五变,以主五输。 黄帝曰:诸原安和,以致六输? 岐伯曰:原独不应五时,以经合之,以应其数,故六六三十六输。 黄帝曰:何谓脏主冬,时主夏,音主长夏,味主秋,色主春?愿闻其故。 岐伯曰: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故命曰味主合。是谓五变也。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 感医疗之乱局,叹中医之没落,惜人命之枉丧!本公众号将长期致力于中医经典及传统中医理念的传播与普及工作,唯愿通过您的关注和分享,以达抛砖引玉、正本清源之目的。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 篇名与要点 本篇重点是讨论二十八脉的长度及其循行规律,故以《脉度》名篇。脉度,是黄帝内经灵枢中的一篇重要的文章,其揭示的面诊规律,常被后人提及。经脉分布于头身四肢,既纵横交叉又相互衔接,而且各有起止点和循行路线,因此,手足六阴六阳与任、督、跷脉等二十八脉,都有一定的长度,其中以足之六阳经为最长,手之六阴经为最短,合计总长十六丈二尺。本篇在讨论脉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经脉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是其中的主要论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指出跷脉的起止点与其通路,以及男子以阳跷为经,阴跷为络,女子以阴跷为经,阳跷为络的道理。实际上,具体到每一个人的经脉长度的绝对值肯定是不同的,因此,这里所说的脉度的重点并不在于其长度,而在于其运行的规律。而重中之重则是从人面部的七窍来查阅人体五脏的变化。 原文与译文

(原文)黄帝曰:愿闻脉度。(译文)黄帝说,我想知道人体经脉的长度。 (原文)岐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译文)岐伯回答说,手的六条阳经,从手至头,每条经脉长为五尺,六条经一共是三丈长。(原文)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译文)手的六条阴经,从手至胸中,每条是三尺五寸长,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六条一共是二丈一尺长。(原文)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译文)足的六条阳经,从足向上至头是八尺,六条经共为四丈八尺长。 (原文)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译文)足的六条阴经,从足至胸中,每条六尺五寸长,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六条共三丈九尺长。(原文)蹻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译文)跷脉每一条从足至目的长度为七尺五寸,左右两条,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共为一丈五尺长。(原文)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译文)督脉、任脉各为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两条合为九尺。 (原文)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

灵枢·百病始生..._《黄帝内经》_原文_内容

灵枢·百病始生 【原文】 灵枢·百病始生 【内容】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 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泆,不可胜数。 黄帝曰:余固不能数,故问先师,愿卒闻其道。 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故痛之时息,大经(乃)代去(别本此句,加乃字删去字)。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俞,在俞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着孙脉,或着络脉,或着经脉,或着俞脉,或着于伏冲之脉,或着于膂筋,或着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泆,不可胜论。 黄帝曰:愿尽闻其所由然。 岐伯曰:其着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臂手(《甲乙》经作擘乎)孙络之居也,浮而缓,不能句积而止之,故往来移行肠胃之间,水凑渗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则?(别本作腹

灵枢·阴阳系日月..._《黄帝内经》_原文_内容

灵枢·阴阳系日月 【原文】 灵枢·阴阳系日月 【内容】 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奈何? 岐伯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为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为阳。 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 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 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 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其于五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阴中之少阴,肝为阴中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黄帝曰:以治之奈何?

岐伯曰: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七月、八月、九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阴。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阴。 黄帝曰:五行以东方为甲乙木,主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阴也。今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 岐伯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

黄帝内经灵枢全文原著

经筋第十三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_外,上腘中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其病小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沙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_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蹻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春痹也。 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_,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踵,_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敢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春痹也。 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侧,上结于踝;其直者,络于膝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者,着于脊。其病足大指支踝痛,转筋痛,膝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上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命曰孟秋痹也。 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病在此者,主?瘈及痉,在外者不能挽,在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俛,阴病者,不能仰。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在者熨引饮药,此筋折纽,纽发数甚者死不治,名曰仲秋痹也。 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踝之前,上循胫,上结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其病足大指支踝之前痛,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其病转筋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命曰季秋痹也。 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廉,结于肘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其病小指支肘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颈筋急,则为筋?颈肿,寒热在颈者。治在燔针劫刺之,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为肿者,复而锐之。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颔结于角,其痛当所过者支转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夏痹也。

中医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六腑: 六腑是指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以及三焦的总称。六腑大致相同的形态,中空有腔,有共同的生理功能,即受纳和转化水谷,六腑之间相通,具有出纳运输和消化水谷的功能。六淫: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在人体正气不足或抵抗力下降无法适应气候变化时,六气才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此时“六气”即被称为六淫。 七情: 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发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生理活动的范围和耐受能力,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七情也是中药配伍时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 正气: 正气是指人体的功能活动及其产生的抗病康复能力。(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在疾病发生及其演变的过程中,正邪相争,正能胜邪则不发病,证不能胜邪则发病。) 正治: 正治就是指逆其征候性质而治疗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适用于疾病的现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例如:寒病见寒象则以热治寒;热病见热象则以寒治热;虚病见虚象则用补益法补其虚;实病见实象则用补邪法泄其实。 八法: 八法是指治疗打发所概括的八种主要治疗共性,在临床上具有普遍意义,包括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种。 四气: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也称四性,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疗效而归纳总结出来的。 五味: 五味是指药物所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同时也是对药物作用的概括。 升降浮沉: 升降沉浮是指药物在体内不同的作用趋向,它是与疾病所表现出的趋势相对而言的。 经络: 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共同组成了一个经络体系。经络能够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 奇经八脉: 奇经是十二经络以外的特殊通路,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于脏腑,又无表里相配。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以及阳维脉的总称,故称为奇经八脉。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是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并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作用。一源三歧: 一源三歧是指八脉之中,任脉、督脉以及冲脉均起于胞中,同出会阴。 腧穴:

黄帝内经·灵枢经

【题解】九针,是指古代针刺治疗所用的九种不同形状的针具;十二原,是指脏腑真气输注于体表的处所,也是治疗脏腑疾患的十二个要穴。本篇详细明确地介绍了九针的名称、形状以及不同的用途;介绍了十二原穴的名称及其各自所应对的脏腑,并说明了五脏六腑有病,可以分别取用相应的十二原穴来进行治疗的道理。所以本篇名为“九针十二原”。 【原文】皇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1》,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为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提要】本段讲撰写针经的目的。 【注释】《1》毒药:古人将一般可以治疗疾病的药石通称为毒药。 【白话解】皇帝对岐伯说;我将百姓视为自己的子女,养育他们,并征收他们的钱粮赋税。我怜悯他们时常不能生产自给,还接连不断地生病。对于疾病的治疗,我想使他们避免遭受药物、砭石的伤害,而仅用微小的针,刺入肌肤,就可以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使气血在经脉中逆顺运行、出入离合循行无阻。从而治愈疾病。同时,为了把这种疗法传到后世去,就必须明确地制定出使用法则,而使它永远不会湮没,历久而不失传;并且这个法则还应该是容易运用而不容易忘记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其有纲有纪,清楚地分出章节,辨明表里关系,确定气血终而复始的循行规律。而所用的针具也都要交代出具体的形状。为此,我想综合以上的问题先著一部针经。现在,我想听听你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原文】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请言其道。小针《1》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不离其空《2》,空中之机,清净而微,其来不客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提要】本段叙述诊察气机运行变化的重要性及相应的运用。 【注释】(1)小针:亦称微针,即现代所用的毫针。 (2)空:即孔穴,也就是穴位。 【白话解】岐伯回答说:“让我尽我所能依次陈述,使它条理清楚,就像万物起于一而终于九的规律一样清楚明白。现在让我首先来谈一谈关于用针治病的一般道理。 运用小针治病的要领,说起来比较容易,可是要达到精妙的境界即不容易了。一般技术粗浅的医生,只是拘泥于观察病人的形体,单从外表上辨别病情;而技术高明的医生则更注重病人的精神活动以及气血盛衰的情况。高明的医生可以辨别神气的盛衰,并且还能了解客居在人体内的外邪往来出入的门户所在。要知道,

黄帝内经考试重点名词解释论述题

1.法于阴阳:以自然界寒暑往来的阴阳变化规律作为法则来调节人体的阴阳。 2.和于术数:之运用各种修身养性的方法来调和人体的精气神形 3.不妄作劳:不要过度劳作 4.形与神俱:形神合一。身形与神气健全,协调并存。 5.虚邪贼风:四时不正之气以及乘体虚而侵犯人体的外邪 6.恬淡虚无:思想清静安闲,心无杂念 德全不危:指懂得重德养生就能够保持真气内固而不受到病邪和早衰的危害 7.通神明:使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阴阳相统一 8.欲如运枢:指项背及肢节因寒邪外来而不能转动自如 9.烦则喘喝:指暑热内盛气机壅滞所致的烦躁。气喘息息喝喝有声 10.体若燔炭:形容身体热得像燃烧的炭火一样 11..汗出而散:出汗则可使邪热随汗祛除 17.四维相代:四时邪气更替伤人 18.煎厥:过劳而阳气鸱张煎熬阴精阴虚阳亢又逢盛夏之阳热则两相和以致阴气竭绝亢阳无制而昏厥的病证 19.薄厥:指因大怒气血上逆,脏腑经脉之气阻绝不通导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病证 大偻:形态佝偻难以直立的症状陷脉为瘘:邪气内陷经脉肉腠酿生的疮疡溃破日久不愈形成漏下脓水的瘘道 20.并乃狂:阳邪入于阳分,阳热亢盛而致神志狂乱 21.飧泄:指大便清稀夹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22.嫃胀:胸膈胀满 23.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人体吸入的自然之气与水谷化生的精气升散上行奉养头面官窍饮食化生的糟粕沉降下行经下窍二阴排出体外 24.清阳发奏理浊阴走五脏:指清阳之气发散与奏理精血津液归藏于五脏 25.清阳实四肢浊音归六腑:指水谷精气充养四肢饮食代谢之糟粕传入六腑 26.作强之官伎巧出焉:指肾经充足体力强劲精巧多能 27.藏象:藏是藏于人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包括五脏六腑象是内脏功能活动映于外的征象及脏腑的实质形象。藏象两者的关系是藏决定象。藏在内但在体表有其特定相应的象。 28.阳道实,阴道虚:六腑属阳,阳病的规律是多外感多实证;五脏属阴,阴病的规律是多

灵枢·寒热病..._《黄帝内经》_原文_内容

灵枢·寒热病 【原文】 灵枢·寒热病 【内容】 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阴。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于下,以去其血者,补足太阴,以出其汗。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齿未槁,取其少阴于阴股之络;齿已槁,死不治。骨厥亦然。骨痹,举节不用而痛,汗注、烦心,取三阴之经补之。 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取其小腹脐下三结交。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厥痹者,厥气上及腹,取阴阳之络,视主病也,泻阳补阴经也。 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婴筋之后,手阳明也,名曰扶突。次脉,足少阳脉也,名曰天牖。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 阳迎(别本作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暴瘖气鞕,取扶突与舌本出血。暴袭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暴挛痫眩,足不任身,取天柱。暴瘅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此为天牖五部。 臂阳明,有入頄遍齿者,名曰大迎。下齿龋,取之臂,恶寒补之,不恶寒泻之。足太阳有入頄遍齿者,名曰角孙。上齿龋,取之在鼻与頄前。方病之时,其脉盛,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一曰取之出鼻外。(方病之时,盛泻虚补。) 足阳明有挟鼻入于面者,名曰悬颅,属口,对入系目本,视有过者取之。损有余,益不足,反者益其(别本作甚)。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头目苦痛,取之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

热厥取足太阴、少阳(《医部全录》:当作阴),皆留之;寒厥取足阳明、少阴(《医部全录》:当作阳)于足,皆留之。舌纵涎下,烦悗,取足少阴。振寒洒洒,鼓颔,不得汗出,腹胀烦悗,取手太阴,刺虚者,刺其去也;刺实者,刺其来也。 春取络脉,夏取分腠,秋取气口,冬取经输。凡此四时,各以时为齐。络脉治皮肤,分腠治肌肉,气口治筋脉,经输治骨髓、五脏。 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者腨也。背三。五脏之输四。项五。此五部有痈疽者死。 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阳明、太阴而汗出;病始头首者,先取项太阳而汗出;病始足胫者,先取足阳明而汗出。臂太阴可汗出,足阳明可汗出,故取阴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阳,取阳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阴。 凡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疽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