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精选习题(原卷版)

《世说新语二则》精选习题(原卷版)
《世说新语二则》精选习题(原卷版)

《世说新语二则》精选练习

基础篇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陈寔.(shí)太傅.(fù)何所似.(sì)

B.柳絮.(xù)无奕.(yì)谢道韫.(yùn)

C.雪骤.(zhòu)俄.而(é)差可拟.(nǐ)

D.期行.(xíng)王凝.之(níng)尊君在不.(bù)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儿女

..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

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丢弃)

3.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俄而雪骤.暴风骤.雨

B.太丘舍.去舍.生取义

C.下车引.之抛砖引.玉

D.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 君与家君/期日中

C.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 陈太丘/与友/期行

5.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

A.小芳过生日,小燕送给了她一个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它天天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

B.李华将写好的作品送给出版社的季老师审查,并附上了一句话:“尊敬的季老师,这是我的拙作,请您斧正。”

C.小红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的盛情款待!”

D.小王在谈到大李的父亲时,问大李:“请问家父高寿啊?”

6.填空。

(1)《世说新语》是由____________(朝代)临川王________(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2)《咏雪》一文中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来比喻白雪纷纷的情景。

(3)《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待君久不至”中的“君”相当于“您”,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C.“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小弟”是称呼比自己小的男性朋友,“小儿”是称呼自己的儿子。

二、课内阅读

(一)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解释加点的词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2)俄而

..雪骤()

(3)撒盐空中差可拟.()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10.兄妹两人的“解”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二)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1.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中的相应内容。

起因:____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____;

高潮:_______________;结局:_______________。

12.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

()过中不至,()去后()乃至。

13.对于元方来说,友人缺乏哪两种品格?缺乏的品格具体表现在哪?

14.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分别指出。

15.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提高篇

三、课外阅读

(一)

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政事第三》)【注】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的自称。⑤师:学习。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17.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18.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孔文举年十岁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①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②为通好也。”元礼与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躇③。

【注】①中表亲戚:有堂表关系的亲戚。②奕世:几代。③踧躇(cùjí):不安的样子。19.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父到洛.(洛阳)

B.为.司隶校尉(担任)

C.既.通,前坐(……以后)

D.君与仆.有何亲(仆人)

20.对下面加点的名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文举

...年十岁(孔融,孔子二十世孙)

B.先君仲尼

..(即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

C.君先人伯阳

..(即老子,老子又名李耳)

D.太中大夫

....陈韪(是皇宫里的御用医生)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②人以其语语之。

③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22.孔文举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让陈韪感到“大踧躇”的原因是什么?

部编版七上《〈世说新语〉二则》课文详解

部编版七上《〈世说新语〉二则》课文详解 课前预习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其语言以精炼含蓄、隽永传神见长,善于以小见大,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个性。 二、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一444),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 知识重点 一、全文展示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主题概述 《咏雪》:借咏雪赋诗的故事,赞美了谢道韫的才情和聪慧,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生活的雅趣。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他小小年纪就聪慧过人、明白事理,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告诫我们做人做事要讲诚信、懂礼貌。 三、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同“否”) (二)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子侄女;今义:专指子女。 2.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趁,乘;今义:因为。 3.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4.与人期行 古义:约定;今义:预定的时间。 5.相委而去 古义:舍弃;今义: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做,委任。 6.下车引之 古义:拉,牵拉;今义:引导。 (三)词类活用 1.门外戏(名词作状语,在门外) 2.友人惭(意动用法,对……感到羞愧) (四)重要虚词 1.乃 去后乃至(副词,才) 2.而 相委而去(连词,表承接,不译) 3.之 下车引之(代词,指陈元方)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示判断) 2.省略句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完整句子应为“以撒盐于空中差可拟”) ②过中不至。(完整句子应为“过中友不至”) ③待君久不至,已去。(完整句子应为“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3.倒装句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世说新语》二则

8. 《世说新语》两则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3、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针对文中内容,谈谈自己的见解。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读课文前言,然后让学生说说古代有哪些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而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古代少年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咏雪》 (一)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 1、先请学生介绍。 2、教师补充:刘义庆(403——444),南宋人,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按照类书的形式编排,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世说新语》内容主要记述自东汉至东晋文人名士的言行,尤重于晋。所记事情,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精神风貌为主,作为史实来看,绝大多数无关紧要。书中表彰了一些孝子、贤妻、良母、廉吏的事迹,也揭露和讽刺了士族中某些人物贪残、酷虐、吝啬、虚伪的行为,体现了一些基本的评价准则。《世说新语》的文字,素称简洁隽永,笔调含蓄委婉。它没有铺叙或过多的描写,更绝少夸张之处。但寥寥几笔,却能表现出相当生动的人物形象。这是因为作者采取遗貌取神的手法,删落枝叶,抓住人物本身最有特征、最富于意味的动作和语言,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且,它所记载的人物语言,大多是活的口语,使人如闻其声。 (二)诵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2、全班齐背,再抽查个别学生背诵。 (三)疏通课文大意 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解和《词语手册》,自己先把课文口译一遍,然后在班级交流,逐句请学生来翻译。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 (四)合作研讨 1、文中第一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文中营造了怎样的家庭氛围?就此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明确:融洽、欢快、轻松。后一问要学生各抒己见。 3、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4、文中的两个比喻,你认为哪个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 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w ww.5 Y K https://www.360docs.net/doc/3517593540.html, 22、《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积累常见文言词汇,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中主旨。 2、过程与方法: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归纳主旨。重点讲解文中的疑难字词,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意义,学习从小做一个守信的人。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期行》 一、导入: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诞生过无数著名的传世名作。而古代小说又是其中最灿烂的一个部分,大家知道哪些古代小说呢?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品都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才产生的,古代小说的源头在哪里?六朝时期风行一时的笔记体小说就是古典小说的摇篮。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世说新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简介《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 二、示标: 1、朗读课文,正确译讲课文。 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的形象。 3、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做人的正确道理。 三、第一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一 内容:生字词,课文。 方法: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把握节奏。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注字音,读课文:

世说新语二则

《〈世说新语〉两则》检测题 一、语言积累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柳絮.()差可拟.()尊君在不.()雪骤.() 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寒雪日内集 ..()③雪骤.()..()②俄而 ④公欣然 ..()曰⑤撒盐空中差.()可拟.() ⑥未若 ...()柳絮因.风起() ⑦太丘舍去 ..()⑧元方入门不顾.() ⑨与友期.行()⑩去.后乃至() ?相委.而去()?下车引.之()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请从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字并写出其古义与今义。(不少于四个) 5.《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6.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

参考答案: 1.xù nǐ fǒu zhòu 2.①家庭聚会②不久、一会儿③快速、急速④高兴地、愉快地⑤大致、差不多相比⑥比不上、不如凭借⑦不再等候就走了⑧回头看⑨约定⑩离开?丢下、舍弃?拉3.(1)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2)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4.如: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顾:古义“回头看”,今义“顾及”、“理睬”;儿女:古义为“子侄辈”,今义为“儿子女儿”;文义:古义为“诗文”,今义为“文章的意思”;委:古义为“舍弃”,今义为“委托”5.融洽、欢快、轻松(可任选其一)6. 9.聪明机智的孩子。客人无礼在先是事实,元方年仅七岁,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尊严,已属不易,不应对其要求过高。

世说新语两则 优秀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背诵两篇短文。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要点: 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世说新语》,诵读《咏雪》品析佳句,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教学《咏雪》 一、导入激趣 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儿童的故事呢? 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 教师: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聪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为有自己创见的人才更聪明。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谁更有才吧! 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对刘义庆的介绍,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多媒体显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三、诵读文本,复述故事。 1、教师教读。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介绍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你了解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而培养语感的第一个好方法就是诵读。“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下面跟老师读。 例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体会到:根据文意读准节奏。难句如:“即/公

《世说新语两则》译文

《世说新语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内集:家庭聚会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俄而:不久,一会儿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乃:才 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不”通“否”

那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去:离开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引:拉顾:回头看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世说新语》课文全解 语文版

22.《世说新语》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过:超过。 尊君:古代尊称对方的父亲。 委:丢下,抛弃。 君:古代尊称对方,可译为“您”。 家君: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惭:惭愧。 辄:当即。 贼:这里指作乱的人。 所以:……的原因。 耳:罢了。 纳:接纳,接受。 邪: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定:评定,评价。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刘义庆(403~444),本是宋武帝刘裕之侄,刘裕大弟弟长沙王刘道怜的第二个儿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因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儿子,刘义庆便被朝廷过继给刘道规为后,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史称刘义庆自幼聪敏过人,受到伯父刘裕的赏识。刘裕曾夸奖他说:“此我家之丰城也。” 刘义庆年轻时曾跟从刘裕攻打长安,回来后被任命为东晋辅国将军、北青州刺史,徙都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刘宋建立后,他以临川王身份历任侍中、中书令、荆州刺史等显要职务。当时“荆州居上流之重,地广兵强,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因为刘义庆被认为是宗室中最优秀的人才,所以朝廷才委派他承担如此显要之职。后又改授散骑常侍、卫将军、江州刺史、南兖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等一系列重要职务。 刘义庆为人“性简素,寡嗜欲”,“受任历藩,无浮淫之过,唯晚节奉养沙门,颇致费损。” 刘义庆性爱文艺,喜与文学之士交游。在他的周围,聚集着一大批名儒硕学。他自己也创作了大量丰富著作,著有《徐州先贤传》10卷;又曾仿班固《典引》作《典叙》,记述皇代之美;此外还有《集林》200卷,《世说新语》10卷。其中,最著名当然是那部千古流传的《世说新语》。

刘义庆在公元444年去世,终年42岁,谥为临川康王。 刘义庆生有5个儿子,均有功名。后临川王国被废除,后裔不明。 2、关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所创作的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小说。此书不仅保留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珍贵史料,而且语言简炼、文字生动鲜活,又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自问世以来,便得到历史文士阶层的喜爱和重视,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流传。刘义庆也因为此书而名垂千古。 《世说新语》大部分篇幅描写士族阶层的“名士风度”,还有一些记载了晋司马氏的暴政、豪门士族的享乐生活,此外还有称颂好人好事的内容。善于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勾勒人物性格,记言叙事巧妙结合,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是《世说新语》艺术上的成功之处。《世说新语》是中国笔记小说的雏形,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许多故事被后代作家常做为创作素材加以利用。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期行》 本文记叙了元方和来客的对话,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得为人的道理。从而说明了“信”与“礼”的重要性。 《乘船》 通过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避难途中的故事,说明了答应别人的请求就要负责到底。 二、文章脉络 《期行》 全文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到“……去后乃至”),与陈太丘的朋友失约。 第二层(“元方时年……”到文末),元方以礼责问父友,体现了少年元方的机智。 《乘船》 华歆:难之在前,后则救助→急人之难,始终如一 王朗:纳之在前,后则欲舍→轻诺寡信,只为自己 三、重难点导析 ⑴以语言描写刻画人物。 两文的主要内容是对话,而人物的性格都是由人物的语言来体现的。俗话说:“言为心声”,客人的“非人哉!……”的粗野指责的语言,是客人没有修养,不懂道德的外在表现。而陈纪的“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的一番话,体现了虽然年龄小,却

世说新语2则

5 世说新语二则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和词语,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能辨析一些形近字、反义词和近义词。 2.阅读浅易得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文词语。能借住注释工具理解基本内容。 3.了解古代机智聪颖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和词语,了解它们的意义、用法以及让学生积累相关联的词语。 2.诵读课文、掌握文言文的词语 三、教学难点 1. 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四、教学准备 练习册 PPT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提问)同学们都应该听说过《司马光砸缸》这个小故事,其实除了司马光,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是非常聪明的,他们到底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生1:...... 生2:...... 师:你认识中的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生1:...... 生2:...... ...... 师:…… (二)新课 环节一:学习生字和词语。 1.学生初识,并试读,抽读,纠错。 2.学生教读,教师纠错,学生边读边记。 3.师教识生字词语:书写、形近字、组词、释义、造句。

①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②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③讲论文义(讲解讨论文章的义理) ④俄而(不久,一会儿) ⑤欣然(高兴的样子) ⑥未若(不如,不及) (2)重点句子翻译: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 3.学生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明确: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讨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目标导学二:理解内容,体会写法 1.文章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涵盖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明确: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3.“咏雪”的过程中,文章特别记载了两个人的咏,即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对其中哪一个更欣赏?为什么? 明确:“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比盐更像雪,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丰富,有美感,这是“撒盐空中”所缺乏的。 4.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明确: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目标导学三:想象拓展 1.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几句咏雪的名句。 明确:“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 咏雪的名句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2.尝试运用比喻、想象写作: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示例: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颗联结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世说新语二则

8《世说新语》二则 知识与能力 1.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义。 2.抓住人物的语言,评价人物,获取情感体验。 3.学习用运用对话、对比刻画人物,以及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品味描写语言和动作的语句,学习文章摹景状物的方法和运用对话、对比刻画人物的方法。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里仁慈的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主要作品有与自己门下文人共同撰写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及志怪小说《幽明录》。 2.知识链接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

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数量上仅次于志怪小说。它的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言约旨丰。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3.检查预习 (1)重难字 讲论. (lùn) 雪骤.(zhòu) 差.可拟.(chā nǐ) 柳絮. (xù) 无奕.(yì) (2)古今异义 儿女????? 古义:子女,文中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例:与儿女..讲论文义。今义:儿子和女儿。 因????? 古义:趁、乘。例:未若柳絮因.风起。今义:因为。 (3)词类活用 谢太傅寒雪日内. 集(名词作状语,在家里) 三、朗读指导 自读课文,根据文义读准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四、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讲论文义:讲解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未若:不如,不及。 2.重点句子翻译 (1)白雪纷纷何所似?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撒盐空中差可拟。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 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咏雪 翻译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 翻译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友人)才来。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 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朋友便生气了:“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 教案

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 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世说新语》二则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知识与能力:(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并能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学法指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我们在小学五年级时就学过一篇《杨氏之子》,我们已感受到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世说新语》,感受两位少年儿童的聪颖机智。 二、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2、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师补充)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南朝刘义庆编著。该书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三、初读课文(读课文时注意正音、句读、节奏,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体会语感),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记录不理解的词句)。 1、把握重点字词: (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儿女:子侄辈,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 (2) 空中撒盐差可拟: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3) 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比不上 2、把握重点语句: (1)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2)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重点把握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结果。 五、三读课文,探究问题。(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1、本文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参考: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词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乐”等。)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讲解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讲解 撰稿:王欢欢审稿:王军霞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词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此书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土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它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一则被编入“言语”一门,文章只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写出,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意图可一望而知。《陈太丘与友期》一则被编入“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 知识积累 重点实词 1.寒雪:这里指在下着寒雪的季节,即寒冬。 2.内集:家庭聚会。 3.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4.儿女: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5.俄而:不久,一会儿。 6.骤:紧、急速。 7.欣然:快乐的样子。 8.纷纷:指白雪纷飞的样子。 9.何所似:像什么。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10.差.(chā)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可,可以,能够。拟,相比。 11.未若:不如,比不上。 12.期行:相约而行。期,约定。 13.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中午时分。 14.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15.至:到。 16.时年:那年。 17.戏:嬉戏。 18.尊君在不.(fǒu):你爸爸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 19.待:等待。 20.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去,离开。 21.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22.信:信用。 23.礼:礼貌。 24.引:拉。 25.顾:回头看。 26.谢太傅.(fù)27.柳絮.(xù)28.雪骤.(zhòu)29.无奕.(yì)女 重点虚词 1.与:跟,和。(与.儿女讲论文义)

《世说新语》两则课文解析

《世说新语》两则课文解析 一、整体把握 本课是中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教学中一定要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和生疏感,不可败坏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 学习文言文,要“言”“文”兼顾,既牢牢掌握本课的文言词语和语法知识,又在此基础上将文言“文”作为文章来解读体会,深入赏析。对于“言”的理解和掌握,应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大意,努力自主阅读理解(不要动辄直接询问同学“这句话什么意思?”),并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反对过于机械、死记硬背的翻译,反对过早过多地讲解虚词、句式等语法知识。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文言诵读。在学生粗晓文章大意后,与其枯燥死板地句句翻译,不如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然疏通;与其细碎讲解语法现象,不如让学生在诵读中直观感知文言特点,逐渐强化文言语感。宝贵的课堂时间,应更多地用于诵读而不是讲解。为了激发学生认真诵读的兴趣,可以开展“朗读接力赛”之类的游戏活动。 初学文言文,应把重点放在实词的理解和积累上:一要注意古今异义词,如“儿女”(古代指“同宗的子侄辈”)、“去”(古代指“离开”);二要注意现代汉语仍在使用的语素,如“雪骤”中的“骤”,今天还在说“暴风骤雨”;“差可拟”中的“拟”,和今天说的“比拟”意义相同。多用比较法、联系法学习文言实词(如《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舍去”与“相委而去”意思相近),多举例子,加深印象;适当运用汉字学、词源学、训诂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准确、归纳类推地掌握文言词义。例如,“入门不顾”的“顾”是“回头看”;“页”部首

的字多与头部相关,如颇(偏头)、顶、倾、项、须、顿(点头)、颅、领、颈、颊、颖、频、颗、题、颜、额、颠、颤等。 对于“文”的理解和欣赏,《咏雪》可以抓两个问题:一是从文中何以看出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二是如何评论两个比喻的高下。《陈太丘与友期行》也可重点探究两个问题:一是元方的“方正”体现在哪里,二是元方的“入门不顾”是否失礼。针对“文”的理解和欣赏,所提问题不宜过于细碎。 调动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应借助多种多样的活动,比如朗读接力赛、讲故事比赛、课本剧表演等。 《世说新语》是传世经典,非常值得学生了解和品读。引发学生对这部书的兴趣,可以从他们熟悉的一些人物(例如曹操)和背景知识入手,从书中情趣盎然的小故事入手,还可以从本书对后世的巨大文化影响入手。 二、素养提升 文言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时代久远、含义艰深,并且有很多生僻字、通假字与异读字等,初中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让朗读贯穿文言文教学中的始终,能够有效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 文言文朗读教学和现代文朗读教学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通过听读、认读,让学生达到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这些较为基本的要求。再通过文本分析,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情感,读出感情。朗读形式上也同样十分丰富,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对比读,分角色读,分小组读,一人一句轮流读等。但是,因为文言文的特殊属性,教学时还有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 一、填充: 1.《世说新语》是古代()体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末到()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2.《世说新语》作者(),()(朝代)文学家,彭城人。 3.《期行》这则故事告述人们做人要()、()。 4.《乘船》这则故事告述我们一个人要(),不能()。 二、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 3.相委而去(委:) 4.元方入门不顾(顾:) 5.友人惭,下车引之(引:) 6.有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欲:辄:) 7.幸尚宽,何为不可?(幸:尚:何:可:) 8.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贼:舍:) 9.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所以:) 10.即已纳其自托(纳:托:)宁可以急相弃邪(宁:以:) 11.遂携拯如初(遂:拯:) 三、翻译下列句子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友人惭,下车引之 5.元方入门不顾 6.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7.幸尚宽,何为不可 8.即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四.简答 1.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 2.有人认为友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友人非常尴尬,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种做法?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 一、填充: 1.《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体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2.《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南宋)(朝代)文学家,彭城人。 3.《期行》这则故事告述人们做人要(讲诚信)、(讲礼貌)。 4.《乘船》这则故事告述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二、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

8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8 《世说新语》二则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及其作者的文学常识;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学习课文摹景状物的方法。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并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 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1.分析理解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深入体会元方批评父友无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趣入题 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关于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教师也可出示小黑板提示)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同样选自这本书的《咏雪》。 二、走近作者,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喜纳文士。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关于背景,鲁迅曾指出:“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起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的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义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形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填充: 1. 《世说新语》是古代()体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末到()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2. 《世说新语》作者(),()(朝代)文学家,彭城人。 3. 《期行》这则故事告述人们做人要()、()。 4. 《乘船》这则故事告述我们一个人要(),不能()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 1.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2.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 3. 相委而去(委:) 4. 元方入门不顾(顾:) 5. 友人惭,下车引之(引:) 6. 有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欲:辄:) 7. 幸尚宽,何为不可?(幸:尚:何:可:) 8.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贼:舍:) 9.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所以:) 10. 即已纳其自托(纳:托:)宁可以急相弃邪(宁:以:) 11. 遂携拯如初(遂:拯:) 三、翻译下列句子 1. 陈太丘与友期行 2.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 友人惭,下车引之 5. 元方入门不顾 6. 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7. 幸尚宽,何为不可 8. 即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四.简答 1. 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 ,弄得友人非常尴尬,2. 有人认为友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 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种做法?

一、填充: 1. 《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体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2. 《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南宋)(朝代)文学家,彭城人。 3. 《期行》这则故事告述人们做人要(讲诚信)、(讲礼貌)。 4. 《乘船》这则故事告述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二、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 1.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 2.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离开。) 3. 相委而去(委:丢下,抛弃。) 4. 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 5. 友人惭,下车引之(引:牵引,拉。) 6. 有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欲:想要。辄:当即。) 7. 幸尚宽,何为不可?(幸:幸而。尚:还。何:什么。可:肯,同意。) 8.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贼:这里指作乱的人。舍:扔掉,抛弃。) 9.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所以:……的原因。) 10. 即已纳其自托(纳:接纳,接受。托:请托,请求。)宁可以急相弃邪(宁:难道。以:因为。) 11. 遂携拯如初(遂:于是,就。拯:救助。)三、翻译下列句子 1.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 2.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过了正午朋友没到,陈太丘便离开了,离开之后朋友到了。) 3.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4. 友人惭,下车引之(朋友感到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示歉意。) 5. 元方入门不顾(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 6. 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 7. 幸尚宽,何为不可(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 8. 即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四.简答 1. 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 (当有人要搭船华歆一开始就考虑到自己是逃难的人,若有贼兵追来很不方便,甚至连累别人,所以很为难,说明他考虑事情很有远见。而王朗遇事不假思索当即答应,说明他做事草率,随便就答应别人。后贼兵追至,王朗要抛弃搭船人,表明他轻诺寡信。而华歆不想抛弃搭船人,表明他对自己说的话负责,讲诚信。从以上华、王的言行可以看出华优王劣。) 2. 有人认为友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 ,弄得友人非常尴尬,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种做法? ( 1)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2)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错误的机会。没有谁一生都不犯错误,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着别人的“小辫子”不放。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文义,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明义,在研讨中明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和睦、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感受亲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实词。 教学难点 :品析文中人物的语言,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教学法、朗读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学生 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咏雪》教案 一、创设情境 我们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 甘罗十二岁做宰相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世说新语》两则其中的第一则《咏雪》(出示课件) 二、探索新知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指名介绍作品作者。(出示课件) 2 、听课文录音,把握节奏,体会语感。 3 根据所听录音及文意 给课文断句。

、理解加横线的重点词语。 5 、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二)品读课文,研讨问题。 (四人小组合作) 思考问题:(出示课件) 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议”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却相当多,这一句都交代了什么内容? 2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3 、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小组中选出代表发言,师生交流。 明确要点: 1 、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议) 2 、营造了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此问是开放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