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的吹污与气密性试验

空调系统的吹污与气密性试验

1系统吹污

制冷系统吹污目的:清除系统内部焊渣、割渣、铁锈及氧化皮等污物,防止装置运行时,阀门阀芯受损过滤器堵塞等。

吹污工质:0.5~0.6MPa的氮气、干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

1.用氮气或干燥的压缩空气进行吹污

采用逐段吹扫的方法,保证前级系统的污物,不进入后部设备和管道为原则,并可灵活选取吹气口。

氟里昂制冷系统,最好使用氮气或干燥压缩空气进行吹污。

2.用制冷压缩机自身压缩空气进行吹污

对象:氨制冷系统及无氮气或干燥压缩空气时。

操作方法:采用逐段吹污的方法。先关闭吸气阀,打开吸气腔法兰,在吸气口绑上白绸布,防止吸人空气中污物。先吹排气管,吹净后,将排气管和冷凝器进气阀重新装好,拆下冷凝器出液管,吹冷凝器。然后再吹出液管,吹净后重新连接好,再吹储液器,最后吹蒸发器和吸气管。

吹污效果检验:在气体排出口处,用一干净纸板挡住,当表面无污物出现时,可认为系统吹扫干净。

2气密性试验

制冷装置的气密性试验包括:打压试漏、真空试漏和制冷剂试漏。

1.打压试漏(压力试漏)

——就是对系统充以一定压力的氮气或压缩空气,使管道、设备受内压,以检查安装、修理后的接头、法兰、焊缝、管材、设备等是否有泄漏点。

充气压力视制冷装置所用制冷剂种类而定。见下表。

注意:在氟里昂制冷系统,打压时最好使用工业氮气,尽量不使用压缩空气(它含有一定的水分和杂质)。严禁使用氧气打压,否则会有爆炸的危险

采用氮气打压的操作步骤如下。

(1)氮气由减压阀,耐压橡胶管或铜管,经排气阀旁通工艺口进入系统。

(2)减压阀开度应逐渐增加,采用逐步加压的方法,先将压力升到0.3~0.5MPa,听系统有无严重泄漏声,如有则应立即找到漏点并排除,重复上述操作,听不到严重泄漏声后,将压力加到1.0MPa,看吸气压力表也达到1.0MPa后,停止充气。

(3)压力平衡后记录下各压力表的指示压力及环境温度等参数,保压24h,在环境温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压力应基本无变化,即认为系统试漏初步合格。

(4)关闭出液阀,对高压系统充人氮气,使压力达到1.6MPa,当压力稳定后记录下压力表的读数和环境温度。保压24h,在环境温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压力基本无变化则认为合格。

氨系统用制冷压缩机自身来压缩空气。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关闭接通大气的阀门,关闭吸气阀,打开其他阀门。

(2)将冷冻机吸气腔法兰拆下,将过滤网拿出清洗并加上冷冻油后,装入吸气腔。并在吸人口绑上白绸布(防止杂物吸人)。

(3)打开气缸、曲轴箱冷却水,先盘车,后点动,如没有问题就可正式启动。

(4)当系统压力升至1.2MPa后,停机。保压6h,允许压力降小于0.02MPa,正式记录各压力表的读数及环境温度。在环境温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压力基本无变化,则认为压力试验初步合格。

(5)关闭出液阀,切断高、低压系统,再开机,打开并调节吸气阀,使吸气压力在0.25MPa左右,使高压系统压力达到1,8MPa (这样可防止安全阀动作)。同样方法,观察高压系统压力基本无变化,则认为系统打压试漏合格。

注意:试压时应保证排气温度小于125℃,如温度超过时,应停机,待冷却后再启动。

2.真空试漏

真空试漏作用:a、检查系统在真空条件下的密封性能;b抽出系统中的残留气体和水分。

抽真空:最好采用真空泵来抽真空。对于开启式压缩机,也可

利用制冷压缩机自身来抽真空。

真空度测量:可用真空压力表来测量,有条件的最好使用U型压差计来测量。

3.充注制冷剂试漏

方法:系统抽真空后充人0.3MPa左右制冷剂蒸气,检查有无明显泄漏点,如无则继续充人。充人压力至当时环境温度下制冷剂的饱和压力,保压24h,在相同环境温度下压力无变化,则认为试漏合格。

空调系统的吹污与气密性试验

空调系统的吹污与气密性试验 1系统吹污 制冷系统吹污目的:清除系统内部焊渣、割渣、铁锈及氧化皮等污物,防止装置运行时,阀门阀芯受损过滤器堵塞等。 吹污工质:0.5~0.6MPa的氮气、干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 1.用氮气或干燥的压缩空气进行吹污 采用逐段吹扫的方法,保证前级系统的污物,不进入后部设备和管道为原则,并可灵活选取吹气口。 氟里昂制冷系统,最好使用氮气或干燥压缩空气进行吹污。 2.用制冷压缩机自身压缩空气进行吹污 对象:氨制冷系统及无氮气或干燥压缩空气时。 操作方法:采用逐段吹污的方法。先关闭吸气阀,打开吸气腔法兰,在吸气口绑上白绸布,防止吸人空气中污物。先吹排气管,吹净后,将排气管和冷凝器进气阀重新装好,拆下冷凝器出液管,吹冷凝器。然后再吹出液管,吹净后重新连接好,再吹储液器,最后吹蒸发器和吸气管。 吹污效果检验:在气体排出口处,用一干净纸板挡住,当表面无污物出现时,可认为系统吹扫干净。 2气密性试验 制冷装置的气密性试验包括:打压试漏、真空试漏和制冷剂试漏。 1.打压试漏(压力试漏) ——就是对系统充以一定压力的氮气或压缩空气,使管道、设备受内压,以检查安装、修理后的接头、法兰、焊缝、管材、设备等是否有泄漏点。

充气压力视制冷装置所用制冷剂种类而定。见下表。 注意:在氟里昂制冷系统,打压时最好使用工业氮气,尽量不使用压缩空气(它含有一定的水分和杂质)。严禁使用氧气打压,否则会有爆炸的危险 采用氮气打压的操作步骤如下。 (1)氮气由减压阀,耐压橡胶管或铜管,经排气阀旁通工艺口进入系统。 (2)减压阀开度应逐渐增加,采用逐步加压的方法,先将压力升到0.3~0.5MPa,听系统有无严重泄漏声,如有则应立即找到漏点并排除,重复上述操作,听不到严重泄漏声后,将压力加到1.0MPa,看吸气压力表也达到1.0MPa后,停止充气。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5种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5种 要检查气密性,我们需要使用一些专门的方法来确保一个系统或设备的密封性能。下面将介绍五种方法来检查气密性。 1. 压力差法 这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用于检查封闭系统的气密性。通过在系统内外施加不同的压力,然后测量压力差来判断系统的密封性能。如果系统密封良好,压力差应该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如果压力差不稳定,可能意味着系统存在泄漏。 2. 气泡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检查较小的密封件,如管道、阀门等。将被测密封件浸入水池或液体中,施加压力后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如果观察到气泡,则表示有气体泄漏,需要进行修理或更换。 3. 烟雾法 这是一种很直观的方法,适用于检测比较细小的泄漏。通过向系统中注入一定量的烟雾或者专门的检测烟雾剂,可以通过观察烟雾的运动来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泄漏。这种方法对于不易被检查的管道或设备尤其有效。 4. 真空检测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在系统内部建立负压,然后测量系统内的气压变化来检测泄漏。如果系统密封良好,气压应该保持稳定,如果系统存在泄漏,气压会发生变化。

这种方法适用于密封件较小或无法直接观察的场合。 5. 红外线检测法 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利用红外线摄像头来捕捉系统表面的热点变化。当气体泄漏时,热能也会随之泄漏,因此通过红外线摄像头可以观察到系统表面的温度变化,从而判断系统是否泄漏。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大型系统或设备的气密性检测。 总的来说,通过以上五种方法的检测可以全面地对一个系统或设备的气密性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然而,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不同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其次,需要严格按照检测方法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误判或者漏检。最后,检测结果的判断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不能凭借主观判断,以免造成错误的结论。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气密性检测不仅适用于工业设备和系统,也同样适用于建筑物、航空航天器、汽车等各个领域。保持设备和系统的气密性不仅可以保证其正常运行,也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气密性检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气密性检测是确保设备和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通过多种方法进

空调气密性试验

空调气密性试验 第一节 气密性试验的目的及操作顺序 一、目的 二、操作要领 分段检验,整体保压,分级加压。 三、气密性试验操作顺序 1.室内机配管连接好以后,将气管与液管用一根U 型连接起来同时打压。(干燥的氮气) 2,在气管或者液管侧接一根带表接头的铜管,用来与氮气连接。 3.从表接头处充入氮气,进行气密性试验。 4.气密性试验合格后,将配管与外机连接好。 注意:管道试压时不要连接室外机,以免阀体损坏。 第二节 气密试验试操作 一、操作步骤 1.气密性试验时应确认气管、液管两个阀门是否保持全闭状态,另外因氮气有可能进入室外机的循环系统内,严禁连接低压球阀打压。 2.各个冷媒系统,一定要从气、液管两侧按照顺序缓慢的加压。严禁从一侧加压,否则容易引起内机节流阀体损坏。 注:对于采用R410A 冷媒的系统,第三阶段保压压力值为40 kgf/cm 2。 二、压力观察 1.管道加压至R22:28.0 kgf/cm 2(R410A :40.0 kgf/cm 2)并维持24小时,根据温度变

化对压力修正后不降压为合格,若压力下降,则应查出漏点予以修补。 2.修正方法 环境温度每有±1℃温差,便会有±0.1 kgf/cm2的压力差。 修正公式:实际值=加压时压力+(加压时温度-观察时温度)×0.1 kgf/cm2 根据用修正后的值与加压值相比较即可看出压力是否下降。 3.查找漏点一般方法 分三阶段检查发现有压力下降时需要查找漏点所在 ①听感检漏——用耳可以听到较大的漏气声 ②手触检漏——手放到管道连接处感觉是否有漏气 ③肥皂水检漏——可发现漏气处冒出气泡 ④卤素式探测仪检漏 发现微小漏气口或用加压试验发现压力下降而找不到漏气口时采用卤素式探测 仪检漏。 a.将氮气放置3.0 kgf/cm2 处。 b.加冷媒至5.0 kgf/cm2处。 c.利用卤素式探测仪、烷气探测仪、电气探测机等检查。 d.发现不了时,继续加压到R410A:40.0 kgf/cm2, R22:28.0 kgf/cm2再度检查。 4.注意事项 ①气密性试验采用加压氮气(R22系统: 28kgf/cm2 ,R410A系统: 40kgf/cm2)进行。 ②气密性试验绝对不能采用氧气、可燃性气体和有毒气体。 ③保压读数前要静置几分钟,待压力稳定后再记录温度、压力值和时间(以便修正)。 ④在保压结束后,将系统压力释放至5~8 kgf/cm2再保压封存。

制冷空调水管道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记录

制冷空调水管道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记录 4.5.3.1 制冷管道严密性试验记录 Ⅰ基本要求和内容 (1)制冷管道严密性试验记录包括制冷剂管道系统的清洗吹污记录、气密性试验记录、真空试验记录、系统检漏记录以及灌注制冷剂记录。 (2)制冷设备的各项严密性试验的技术数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对组装式的制冷机组和现场充注制冷剂的机组,必须进行吹污、气密性试验、真空试验和充注制冷剂检漏试验,然后才能灌注制冷剂,其相应的技术数据必须符合产品技术文件和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3)制冷管道安装完毕后,必须用0.5~0.6MPa的干燥压缩空气或氮气按系统顺序反复进行吹扫,并在排污口设靶检查,直至无污物为合格。清洗吹污情况填写在质控(通)表4.5.3-1上。 (4)制冷管道吹扫洁净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试验情况填写在质控(通)表4.5.3-2上。 (5)抽真空试验应在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制冷系统的抽真空试验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试验情况填写在质控(通)表4.5.3-3上。 (6)系统检漏时,应在规定的试验压力下,用肥皂水或其它发泡剂刷抹在焊缝等连接处检查,应无渗漏;系统保压时,应充气至规定的试验压力,6h后开始记录压力表读数;经24h以后再检查压力表读数,其压力降按计算不应大于试验压力的1%,当压力降超过规定时,应查明原因消除泄漏,并应重新试验,直至合格。试验情况填写在质控(通)表4.5.3-4上。 (7)灌注制冷剂,应根据配管的长度及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计

算,确保制冷剂充入的总量符合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制冷剂充注记录填写在质控(通)表4.5.3-5上。 Ⅱ核查办法 (1)核查制冷管道试验项目、内容是否齐全,各项试验方法是否正确。 (2)核查制冷系统是否有进行系统清洗吹污、气密性试验、真空试验、检漏试验以及灌注制冷剂记录,其试验压力、压力变化、保压时间、检漏情况等是否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无处理及复试。 (3)核查测定所使用的仪器仪表是否有检定证书,其精度是否符合要求,各项记录的测定日期是否在其检定有效期内。 (4)对照设计施工图纸,核对各项试验项目中系统是否齐全,试验数据是否准确、真实,签证是否齐全。 Ⅲ核定原则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项目核定为“不符合要求”。 (1)未按要求进行各项试验,试验项目不齐全,内容不完整。 (2)试验方法、程序不正确,各项试验数据不符合设计要求、设备技术文件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又未进行处理及复试。 (3)试验数据不真实,签证不齐全。 (4)测试用的仪表无检定证书,或测试时仪表已超过检定有效期。 4.5.3.2 风管严密性试验记录 Ⅰ基本要求和内容 (1)风管系统安装完毕后,应按系统类别进行严密性检验,合格后方可交付下一道工序,风管系统严密性检验以主、干管为主。 (2)风管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制冷系统吹污与气密性检查

制冷系统吹污与气密性检查 一、系统吹污 制冷系统应是一个洁净、干燥而又严密的封闭式循环系统。如果系统中存在着机械杂质或其他污物,对设备可能产生如下影响: ①加速摩擦面的磨损,严重时损坏机器; ②影响吸、排气机构的密闭性能; ③可能造成某些通道较为狭窄的管件如热力膨胀阀和滤网等堵塞,影响制冷剂的正常流动,进而影响制冷机的制冷能力。 因此,系统内不允许有机械杂质或其他污物,系统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清污工作。系统中的机械性杂质及其他污物来源于设备和管道在制造加工、施工安装和维护检修时带来的铁屑、焊渣、氧化皮、砂粒、铁锈以及其他杂质。 为了降低气体流动阻力和气体流量,清污工作可分段进行。排污口应设置在各清污段的最低点,排污可反复进行多次,直到在排污口排出的气体吹在白纸或白布上没有明显污点时,可认为系统已吹除干净。如果系统中装有电磁阀,则吹污时应设法使电磁阀开启。 二、系统的气密性试验 制冷剂具有强烈的渗透性,因此,要求制冷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能。在完成吹污工作后,必须对制冷系统进行认真、细致的气密性试验。 气密性试验分为压力试验、真空试验和工质试验三种方式。 (一)压力试验 试验压力的大小通常由制冷系统所使用的制冷剂品种和试验部位的不同来确定。下表是常用的气密性试验的压力值。 制冷系统气密性压力试验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①若压缩机(或系统)本身无压力显示仪表,试验时可能临时安装。如设备可安装压力显示仪表,最好在高、低压系统分别永久性地装上真空压力表,这不仅方便压力试验,也便于日常操作、调整和检修。 ②若发现系统泄漏,但检漏困难时,可对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等各管、部件分开进行压力试验,以缩小检漏范围。 ③制冷系统的压力试验一般采用空气进行。

空调真空干燥、吹污、充氮保护、保压气密性操作

铜管安装三要素:清洁、干燥、气密性。 一、充氮焊接 充氮焊接: •充入的气体必须是氮气,气流大小控制要合适。•充入的路径要合理,必须是只有一个出口,且氮气必须要流过所在焊接的配管焊接点。 •氮气充入软管插入铜管端口部位处必须要裹好,不能漏气。 不充氮的危害: •钎焊时未进行充氮保护或没有充入足量的氮气,铜管内表面就会产生氧化物,造成冷媒系统的堵塞,导致压缩机烧毁,空调效果不良等各种故障。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钎焊时必须持续向冷媒管通入氮气10s以上,并确保氮气流经正在操作的焊点,直至焊接结束,铜管完全冷却为止。

气压0.5±0.1kgf/cm2(相对压力)。焊接完成后,继续充氮10秒以上。 氮气保护焊接对比: 无充氮保护:焊接处铜管内侧出现氧化皮,可能导致系统堵塞。 有充氮保护:焊接处铜管内侧光亮如新,避免氧化皮产生。 二、氮气吹扫 系统氮气吹扫:当氮气充氮不足时可除去铜管中的氧化物粉末或部分氧化皮。当管子封盖不密实时可除去管内脏物和潮气。 不进行吹扫的危害: 管道内残存的固体杂质水分不能有效清除,会导致冰堵、脏堵和压缩机卡死等严重故障。 吹扫的方法: 吹扫只能用氮气,吹扫压力为0.6MPa,反复吹扫,以浅色布检查5min,无污物为合格。

吹扫方法步骤: •将压力调节阀装在氮气瓶上,所用气体必须是氮气。 •将压力调节阀出口端与室外机液管侧的通入口用充气管连接起来。 •用盲塞将室内机A 之外的所有液侧铜管接口(包括 B 机处)堵塞好。 •打开氮气瓶阀置调节阀至5kg 。 •检查氮气是否通过A 室内机侧的液管(室内机本体侧的接口已被胶带盖住,以防脏物进入)。 三、气密性实验 气密性试验: 制冷剂泄露会严重影响空调的使用功能,甚至会损坏压缩机而导致系统瘫痪,所以要对系统进行严格的气密性试验。如果系统安装完成之后,再发现有泄露的现象,这时室内吊顶装饰已经全部完成,查找泄露点就更加麻烦和困难了,因此,在室内装修封顶之前就必须完成系统的气密性试验。

气密性测试报告

气密性测试报告 1. 引言 气密性测试是工程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测试方法,用于评估设备或系统的气密性能。本报告旨在对某设备进行气密性测试,并详细记录测试过程和结果。 2. 测试目的 通过气密性测试,我们旨在评估该设备的气密性能,以确保其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具体目标如下: •确定设备的气密性等级; •检测设备是否存在漏气现象; •评估设备的气密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3. 测试步骤 3.1 准备工作 在开始测试前,我们需要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1.确保测试环境符合规范要求,包括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 2.检查测试设备的状态,确保其完好无损; 3.准备测试所需的气密性测试仪器和材料。 3.2 测试方案制定 根据设备的特点和规范要求,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案。具体包括: 1.确定测试的气体类型和压力范围; 2.设定测试的时间和次数; 3.制定测试的位置和方式。 3.3 进行气密性测试 根据测试方案,进行气密性测试。具体步骤如下: 1.将设备置于测试台上,并确保其与测试环境连接良好; 2.启动测试仪器,并根据设定参数开始测试; 3.观察设备是否有气体泄漏现象,并记录相关数据。

3.4 结果评估 根据测试结果,对设备的气密性能进行评估。具体步骤如下: 1.分析测试数据,判断设备是否符合气密性要求; 2.如果存在漏气现象,确定漏气位置,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 3.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和汇总,形成评估报告。 4. 测试结果 经过以上步骤的测试,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 1.设备的气密性等级符合规范要求,达到了设计要求; 2.在测试过程中未发现任何气体泄漏现象; 3.测试数据表明该设备的气密性能良好。 5. 结论 本次气密性测试表明,该设备的气密性能符合要求,没有漏气现象。具体测试结果见附表,详细数据可随时提供。 6. 建议和改进 根据测试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意见: 1.定期进行气密性测试,以确保设备的气密性能持续良好; 2.对于存在漏气现象的设备,及时采取修复措施,并再次进行测试以确 认问题是否解决; 3.不断改进测试方法和设备,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效率。 7. 参考文献 [1] 气密性测试规范标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 附表:测试数据 测试编号设备编号气密性等级漏气情况 001 XYZ-001 A级无 002 XYZ-002 B级无 003 XYZ-003 A级无 注:以上数据仅作为示例,不代表真实测试结果。

制冷系统气密性真空充制冷剂及吹污试验记录

制冷系统气密性真空充制冷剂及吹污试验记录试验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 试验对象:制冷系统 试验项目: 1.气密性测试 2.真空测试 3.制冷剂充注试验 4.吹污试验 试验过程及结果: 1.气密性测试: 根据制冷系统的要求,我们先进行了气密性测试,以确保系统不会有任何气体泄漏问题。测试过程如下: a.关闭系统所有的阀门和切断电源。 b.利用压缩空气提供压力。 c.使用压力表观察系统是否有压力损失。 d.测试结果:在给定压力下,系统未显示任何压力损失,表示制冷系统具有良好的气密性。 2.真空测试:

在气密性测试合格后,进行了真空测试以除去制冷系统中的空气和水分。测试过程如下: a.关闭系统所有的阀门和切断电源。 b.连接真空泵,并打开泵。 c.观察真空表的读数。 d.测试结果:在给定时间内,真空表的读数稳定在所需的范围内,表 示制冷系统已成功排除空气和水分。 3.制冷剂充注试验: 在气密性和真空测试合格后,进行了制冷剂充注试验,以确保制冷系 统能够正常工作。测试过程如下: a.关闭系统所有的阀门和切断电源。 b.使用制冷剂充注设备连接至系统,并打开阀门。 c.根据制冷系统要求的制冷剂种类和充注量,将制冷剂充注至系统中。 d.测试结果:制冷剂充注过程中,系统压力稳定,制冷剂充注为顺利 完成。 4.吹污试验: 在制冷剂充注试验完成后,进行了吹污试验,以清除系统中的杂质和 污垢。测试过程如下: a.关闭系统所有的阀门和切断电源。 b.连接专用吹污装置,并将其连接至制冷系统。

c.打开吹污装置和系统的排放阀门,通过正常工作循环下的高速水流 进行吹污。 d.测试结果:在给定时间内,通过观察排放的水流情况,系统中的杂 质和污垢被成功清除。 试验结束后,制冷系统被确认具备良好的气密性,排除了空气和水分,并成功充注了所需的制冷剂。吹污试验后,系统中的污垢和杂质被清除, 使得系统准备好进行正常的运行。所有试验结果都符合制冷系统质量要求。

暖通空调安装中的气密性测试规范要求

暖通空调安装中的气密性测试规范要求 暖通空调系统的安装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的重要步骤。其中,气密性测试是确保系统能够有效运行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将介 绍暖通空调安装中的气密性测试规范要求,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 最佳性能。 一、气密性测试的背景和意义 气密性测试是指在暖通空调系统安装完毕后,使用相关测试仪器和 方法,对系统进行漏风测试,以确定系统是否存在气体泄漏的问题。 这些泄漏通常会导致能源浪费、温度不稳定、湿度问题以及室内空气 质量下降等一系列不利影响。 气密性测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节省能源:有效的气密性测试可以减少冷热空气的泄漏,提高系 统的能效,降低能源的消耗; 2. 提高舒适度:通过消除漏风问题,室内温度和湿度可以更加稳定,提高舒适度; 3. 保护设备:减少系统漏风可以延长设备的寿命,降低设备维护和 更换的频率; 4. 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漏风问题不仅会导致能源损失,还会使外界 湿度、污染物和噪音进入室内,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二、气密性测试的要求

为了保证气密性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遵循以下几个规范要求: 1. 测试仪器和设备要求 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和设备进行气密性测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常用的测试仪器包括压差表、烟雾机等。测试仪器应具备相应的 证书,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 测试方法和标准 气密性测试通常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两种方法。静态测试是指 在系统运行停止的情况下进行测试,动态测试是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 进行测试。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在测试过程中,应参照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气密性测试标准进行操作。常用的标准包括美国ASME标准、欧洲EN标准等。测试人员应熟悉 测试标准,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 3. 测试环境和条件 在进行气密性测试前,需要确保测试环境和条件符合要求。通常要 求关闭系统的所有门窗,并确保室内外温度、湿度以及气压差等条件 稳定。如有需要,可以使用风门、阀门等相应设备进行封闭。 4. 测试区域和注意事项

整车气密性试验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整车气密性试验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赵清赵刚乔旭锋 来源:《时代汽车》2019年第07期 摘要:整车气密性是判定整车密封性的重要指标,测量方法分为正压试验法和负压试验法。通过试验表明,四门外水切、左右后三角板、前后门漏液孔等对整车气密性具有一定的贡献量,可以通过改善产品质量或增加封堵孔提升整车气密性。整车气密性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合理,需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制造成本、工艺制造水平和乘坐舒适性等因素为其设定合理的范围。 关键词:整车气密性;正压试验方法;负压试验方法;密封 1 概述 整车气密性,也称车室气体密封性,是衡量整车密封性的一项重要指标。整车气密性的好坏不仅可以影响到车内有害气体的含量、外部灰尘和湿气的渗入量;同时对整车隔声降噪效果、暖风与空调效果也有很大影响。[1] 对于整车的密封性能来说,气密性要求过高或者过低都是不合理的。气密性要求过高(气密性数值较大),不仅会加大车辆的制造成本,也会对整车的制造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气密性要求过低(气密性数值较小),则会引起车内压力的变化幅度过大,导致顾客产生耳鸣,从而降低乘坐的舒适性。因此,在进行整车气密性的设定时,必须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制造成本、工艺制造水平以及乘坐舒适性等因素。 2 试验[2] 2.1 试验原理[3] 整车气密性是利用气密性测试设备,通过车内静压法,测试整车的空气泄漏量,以此判断其是否满足要求,并寻找引起泄漏的区域和原因。 车内静压法是指在车内气体压力稳定时,车内压力和大气压力的气压差。 2.2 术语 2.2.1 泄漏量 指静压在稳定状态下,气体从车内泄漏到车外的流量。

2.2.2 英寸水柱(INWC) 是压力单位,一英寸水柱是指在参考温度下,一英寸高度的水柱产生的压力。 2.2.3 SCFM 即标准立方英尺每分钟,是体积流量单位。标准立方英尺是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1立方英尺的气体。 2.3 试验方法 2.3.1 正压试验方法 (1)按照吉利企业标准要求,密封空调进气口和泄压阀(或开启空调内循环,且试验过程中空调系统始终处于内循环状态)进行整车气密性检验。 (2)检验泄漏量时,采用逐个封堵法。通过测量每个泄漏部位封堵前后差值计算具体贡献量。 2.3.2 负压试验方法 (1)取下测试设备的空气过滤器,将进气管从鼓风机的出风口改接到进气口。 (2)其余操作同正压试验法。 3 整车气密性的影响因素 3.1 测量方法的影响 通过正压试验方法和负压试验方法对同一台车测量进行对比,结果如下: 从表1可以看出,5台车正压试验法气密性值均低于负压试验法气密性值,差值为(3.2~5.3)SCFM。由于负压试验方法较正压试验方法简便,故可以优先采用负压试验方法进行测量,当测量值高于标准值时,可采用正压试验方法进行判定。 3.2 零部件的影响[4] 3.2.1 四门外水切 车门外水切是指在车窗玻璃和车门框架之间,处于车窗凹槽里的橡胶密封条。车门外水切不仅可以作为升降车窗玻璃时切去玻璃表面的水滴、水雾及灰尘的工具,起到美观的作用,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