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高考题及答案

选修高考题及答案
选修高考题及答案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O 为极点,x 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1,M,N 分别为C 与x 轴,y 轴的交点。

(1)写出C 的直角坐标方程,并求M,N 的极坐标;

(2)设MN 的中点为P ,求直线OP 的极坐标方程。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P 为半圆C : (为参数,)上的点,点A 的坐标为(1,0),

O 为坐标原点,点M 在射线OP 上,线段OM 与C 的弧的长度均为。

(I )以O 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点M 的极坐标;

(II )求直线AM 的参数方程。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统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曲线C 2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在以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射线l :θ=与C 1,C 2各有一个交点.当=0时,这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2,当=时,这两个交点重合.

(I )分别说明C 1,C 2是什么曲线,并求出a 与b 的值;

(II )设当=时,l 与C 1,C 2的交点分别为A 1,B 1,当=时,l 与C 1,C 2的交点为A 2,B 2,求四边形A 1A 2B 2B 1的面积.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xOy 中,圆221:4C x y +=,圆222:(2)4C x y -+=。

(Ⅰ)在以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分别写出圆12,C C 的极坐标方程,

并求出圆12,C C 的交点坐标(用极坐标表示);

(Ⅱ)求出12C C 与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圆C 1,直线C 2

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ρ=4sin θ,πcos 4ρθ?

?- ???

. (1)求C 1与C 2交点的极坐标;

(2)设P 为C 1的圆心,Q 为C 1与C 2交点连线的中点.已知直线PQ 的参数方程为

23.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将圆22

1x y +=上每一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得曲线C.

(1)写出C 的参数方程;

(2)设直线:220l x y +-=与C 的交点为12,P P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坐标建立极坐标系,求过线段12P P 的中点且与l 垂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已知曲线C : (t 为参数), C :(为参数)。

(1)化C ,C 的方程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曲线;

(2)若C 上的点P 对应的参数为,Q 为C 上的动点,求中点到直线

(t 为参数)距离的最小值。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直线C 1x 1t cos sin y t αα=+??=?(t 为参数),C 2x cos sin y θθ=??=?

(θ为参数),

(Ⅰ)当α=3

π时,求C 1与C 2的交点坐标; (Ⅱ)过坐标原点O 做C 1的垂线,垂足为,P 为OA 中点,当α变化时,求P 点的轨迹的参数方程,并指出它是什么曲线。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

2cos 22sin x y αα=??=+?

(α为参数) M 是C 1上的动点,P 点满足2OP OM =u u u v u u u u v ,P 点的轨迹为曲线C 2

(Ⅰ)求C 2的方程

(Ⅱ)在以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射线3πθ=

与C 1的异于极点的交点为A ,与C 2的异于极点的交点为B ,求AB .

23)已知曲线1C 的参数方程是)(3sin y 2cos x 为参数????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曲线2C 的坐标系方程是2=ρ,正方形ABCD 的顶点都在2C 上,且,,,A B C D 依逆时针次序排列,点A 的极坐标为(2,)3

π (1)求点,,,A B C D 的直角坐标;

(2)设P 为1C 上任意一点,求2222PA PB PC PD +++的取值范围。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45cos ,55sin x t y t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

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 θ.

(1)把C 1的参数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

(2)求C 1与C 2交点的极坐标(ρ≥0,0≤θ<2π).

理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动点P ,Q 都在曲线C :2cos ,2sin x t y t =??=?

(t 为参数)上,对应参数分别为t =α与t =2α(0<α<2π),M 为PQ 的中点.

(1)求M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

(2)将M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d 表示为α的函数,并判断M 的轨迹是否过坐标原点.

23. (本小题满分10)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半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 ρθ=,

0,2πθ??∈????

. (Ⅰ)求C 的参数方程;

(Ⅱ)设点D 在C 上,C 在D 处的切线与直线:2l y =+垂直,根据(Ⅰ)中你得到的参数方程,确定D 的坐标.

(完整)历年物理选修3-3高考试题

新课标全国高考试题(近5年选修3-3) 1、(2010)(1)(5分)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 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 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2)(10分)如图所示,一开口气缸内盛有密度为ρ的某种液体;一长为L的粗细均匀的小平底朝上漂浮在液体中,平衡时小瓶露出液面的部分和进入小瓶中液柱的长度均为L/4。现用活塞将气缸封闭(图中未画出),使活塞缓慢向下运动,各部分气体的温度均保持不变。当小瓶的底部恰好与液面相平时,进入小瓶中的液柱长度为L/2,求此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 2、(2011)(1)(6分)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 B.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其状态也一定不变 C.若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段升高,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 D.气体温度每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 E.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2)(9分)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长l1=66cm的水银柱,中 间封有长l2=6.6cm的空气柱,上部有长l3=44cm的水银柱,此时水银面恰好与管口平齐。已知大 气压强为P o=76cmHg。如果使玻璃管绕低端在竖直平面内缓慢地转动一周,求在开口向下和转回 到原来位置时管中空气柱的长度。封入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在转动过程中没有发生漏气。 3、(2012)(1)(6分)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为了增加物体的内能,必须对物体做功或向它传递热量 B.对某物体做功,必定会使该物体的内能增加 C.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 D.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E.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 (2)(9分)如图,由U形管和细管连接的玻璃泡A、B和C浸泡在温度均为0° C的水槽中,B的容积是A的3倍。阀门S将A和B两部分隔开。A内为真空, B和C内都充有气体。U形管内左边水银柱比右边的低60mm。打开阀门S,整 个系统稳定后,U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度相等。假设U形管和细管中的气体体 积远小于玻璃泡的容积。 (i)求玻璃泡C中气体的压强(以mmHg为单位); (ii)将右侧水槽的水从0°C加热到一定温度时,U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 度差又为60mm,求加热后右侧水槽的水温。4、(2013)、(I)(5分)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I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气体的体积指的是该气体的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而不是该气体所有分子体积之和 B.只要能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气体的温度就可以降低 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 D.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E.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 (2)(10分)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竖直放置。玻璃管的下部封有长 1 l=25.0cm的空气 柱,中间有一段长为 2 l=25.0cm的水银柱,上部空气柱的长度 3 l=40.0cm。已知大气压强为P0=75.0cmHg。 现将一活塞(图中未画出)从玻璃管开口处缓缓往下推,使管下部空气柱长度变为' 1 l=20.0cm。假设活塞 下推过程中没有漏气,求活塞下推的距离。 5、(2014)(1)(6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bc、ca回到原状态,其P-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过程ab中气体一定吸热 B.过程bc中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C.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所放的热 D.a、b、和c三个状态中,状态a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 E.b和c两个状态中,容器壁单位面积时间内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不同 (2)(9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竖直放置的圆柱形气缸内,气缸壁导热良好,活塞可沿气缸壁无摩擦 地滑动。开始时气体压强为P,活塞下表面相对于气缸底部的高度为h,外界的温度为T 。现取质量为m的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沙子倒完时,活塞下降了h/4.若此后外界温度变为T,求重新达到平衡后气体的体积。已知外界大气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全国1.(1)BC(2)4 2 3 gl p ρ + 2、(1)ADE(2)9.2cm. 3、(1)ACE(2)180mmHg(20 T′=364 K 4、(1)ABE(2)15.0cm 5(1)(6分)ADE (2)(9分)0 9 4 mghT V pT = 山东历年高考题(选修3-3) 1.(2009)(8分)[物理——物理3-3]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变为状态C,其中A→B过程为等压变化,B→C过程为等容变化。已知V A=0.3m3,T A=T B=300K、T B=400K。 (1)求气体在状态B时的体积。 (2)说明B→C过程压强变化的微观原因 (3)没A→B过程气体吸收热量为Q,B→C过气体放出热量为Q2,比较Q1、Q2的大小说明原因。

选修1试题

2011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部分 1、(11年新课标卷)【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⑴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⑵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和。 ⑶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⑷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 和。无菌技术要求试验操作应在酒精灯 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 【答案】 ⑴原油选择 ⑵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 ⑶强。 ⑷干热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火焰

2、(11年山东卷)(生物—生物技术实验) 研究发现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小分子蛋白质)均有抑菌作用,两者的提取及应用如图所示。 / (1)柚皮易焦糊,宜采用____________法提取柚皮精油,该过程得到的糊状液体可通过___________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 (2)筛选乳酸菌A时可选用平板划线法或____________接种。对新配制的培养基灭菌时所用的设备是_______________。实验前需对超净工作台进行____________处理。 (3)培养基镇南关的尿素可为乳酸菌A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_。 (4)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测定透明圈的______________来比较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 } 答案:(1)压榨过滤 (2)稀释涂布平板法(或稀释混合平板法)高压蒸汽灭菌锅消毒 (3)氮源越慢 (4)直径(或大小)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题大全附答案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 高考题大全附答案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物质结构理论高考题汇编 1.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A.由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第一电离能比Mg大B.由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关系,推出卤素最高正价都是+7 C.由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关系,推出pH=的溶液一定显酸性D.由较强酸可制较弱酸规律,推出CO 2 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2.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Ⅰ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 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3.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ⅤA族,甲与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则( ) A.原子半径:丙>丁>乙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4.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 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 X >r Y >r Z >r W >r Q C.离子Y2-和Z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 5.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8 gH 2 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10N A B.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 数为4N A C.46 g NO 2 和N 2 O 4 混合气体中含 有原子总数为3N A D.1 mol Na与足量O 2 反应,生 成Na 2 O和Na 2 O 2 的混合物,钠失去N A 个电子 6.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是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 2 Y 2 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 物热稳定性:X m Y>X m R 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7.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SiH 4 的沸点高于CH 4 ,可推测 PH 3 的沸点高于NH 3 B.NH+ 4 为正四面体结构,可推 测PH+ 4 也为正四面体结构 C.CO 2 晶体是分子晶体,可推测

选修3-3高考题汇总

选修3-3高考题汇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体味高考----《选修3-3》部分倾情总结 1、33.[物理——选修3-3][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1)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 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C.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E.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 2、33.[物理——选修3-3](15分)[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 (1)(5分)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气体的体积指的是该气体的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而不是该气体所有分子体积之和 B.只要能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气体的温度就可以降低 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 D.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E.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 3、33. [2014·新课标Ⅱ卷] [物理——选修3—3](1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B.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E.干湿泡湿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的结果 4、33.[物理——选修3-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bc、ca回到原状态.其p-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过程ab中气体一定吸热 B.过程bc中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C.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所放的热 D.a、b和c三个状态中,状态a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 E.b和c两个状态中,容器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受到气体分 子撞击的次数不同 5、33.[物理—选修3-3][2015·全国卷Ⅰ]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6、33.[2015·全国卷Ⅱ] [物理选修3-3] (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生物选修三高考试题汇总

1. 20XX年宁夏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现有A和B两个肉牛品种,A品种牛的细胞组成可表示为A细胞核、A细胞质,B品种牛则为B细胞核、B细胞质。 (1)如果要获得一头克隆牛,使其细胞由A细胞核和B细胞质组成,基本步骤是,从A 品种牛体内取出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然后再从培养细胞中取出_______注入B品种牛的 _________卵母细胞,经过某处刺激和培养后,可形成胚胎,该胚胎被称为_______,将该胚胎移入代孕母牛的_______中,通过培育可达到目的。 (2)一般来说,要想大量获得这种克隆牛比较难,原因之一是卵母细胞的数量______,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用______激素处理B品种母牛。 (3)克隆牛的产生说明_____具有全能性。克隆牛的性状主要表现____品种牛的特征。由A、B两品种杂交得到的牛与克隆牛相比,杂交牛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来自______个亲本,细胞质来自______性亲本,克隆牛和杂交牛的遗传物质组成______(相同,不同)。 【答案】(1)细胞核去核重组胚胎子宫(2)不足促性腺(3)动物体细胞核 A 两雌不同 2008宁夏试题.[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1)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长到细胞表面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此时,瓶壁上形成的细胞层数是。要使贴壁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酶处理,可用的酶是。 (2)随首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多,绝大部分细胞分裂停止,进而出现的现象;但极少数细胞可以连续增殖,其中有些细胞会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面变成细胞,该种细胞的黏着性,细胞膜表面蛋白质(糖蛋白)的量。 (3)现用某种大分子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时,观察到死细胞被污色,而活细胞不染色,原因是。 (4) 检查某种毒物是否能改变细胞染一的数目,最好选用细胞分裂到期的细胞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5)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条件下保存细胞。因为在这种条件下,细胞中的活性降低,细胞的速率降低。 (6)给患者移植经细胞培养形成的皮肤组织后,发生了排斥现象,这是因为机体把移植的皮肤组织当作进行攻击。 答案:(1)相互接触接触抑制单层(或一层)胰蛋白酶 (2)衰老甚至死亡不死性降低减少(每空分,共分) (3)由于活细胞的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大分子染料不能进入活细胞内,故活细胞不能着色(或由于死细胞的膜丧失了选择透过性,大分子染料能够进入死细胞内而着色)(分)(4)中(分) (5)冷冻(或超低温、液氮)酶新陈代谢(6)抗原

高中物理选修历年高考题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高中物理选修3-3 历年高考题 2010年 (2010·江苏)(1)为了将空气装入气瓶内,现将一定质量的空气等温压缩,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空气的压强p 和体积V 关系的是 。 (2)在将空气压缩装入气瓶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外界做了24KJ 的功。现潜水员背着该气瓶缓慢地潜入海底,若在此过程中,瓶中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且放出了5KJ 的热量。在上述两个过程中,空气的内能共减小 KJ,空气 (选填“吸收”或“放出”) (3)已知潜水员在岸上和海底吸入空气的密度分别为1.3kg/3m 和2.1kg/3m ,空气的摩尔质量为0.029kg/mol ,阿伏伽德罗常数A N =6.0223110mol -?。若潜水员呼吸一次吸入2L 空气,试估算潜水员在海底比在岸上每呼吸一次多吸入空气的分子数。(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010·全国卷新课标)33.[物理——选修3-3] (1)(5分)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 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 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2)(10分)如图所示,一开口气缸内盛有密度为的某种液体;一长为的粗细均匀的小平底 朝上漂浮在液体中,平衡时小瓶露出液面的部分和进入小瓶中液柱的长度均为。现用活塞将气缸封闭(图中未画出),使活塞缓慢向下运动,各部分气体的温度均保持不变。当小瓶的底部恰好 与液面相平时,进入小瓶中的液柱长度为,求此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为。 (2010·福建)28.[物理选修3-3](本题共2小题,第小题6分,共12分。第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ρl 4l 2 l 0ρ g

2020年高考之历史选修提分攻略专题四 探索历史的奥秘含答案

专题四探索历史的奥秘 目前对历史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的考查,主要涉及两套试卷,江苏卷和上海卷,其中,江苏卷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呈现,为选做题;上海卷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为最佳选择题。高考对本部分侧重于对史学知识、文明遗址及中外历史谜团等的考查。命题注重在课本基础上选择一些新的材料情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重视用全球化的视角来审视世界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强调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丰富性。具体情况如下表: 1.(2019江苏卷,24.C,10分)【探索历史的奥秘】对于邈远的夏朝历史奥秘,需要以多种史料进行探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部中国史的着眼点在社会组织的变迁,思想和文物的创辟,以及伟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本书即以商朝为出发点,然后回顾其前有传说可稽的四五百年……在后人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记中,我们(所)能抽出比较可信的事实。

——张荫麟《中国史纲》(1941年)材料二我们如果不自满于神话与传说,那只有求助于考古学之地下发掘的证据,现在虽因为材料缺乏、考订困难,还没有明确的论断,可与古代的记载互证……我们今后研究古史,不必龂龂于文字记载的争辩,而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 ——周予同《开明本国史教本》(1931年)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的原因,指出该书探索夏朝历史所依据的史料。(2)二里头文化的探索有利于减少夏史研究“龂龂于文字记载的争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里头遗址的科学发掘,最早得益于谁主持的什么考古活动,并列举二里头考古发现的政治建筑和生产活动遗址。 (3)据材料二,指出探索夏朝历史奥秘应遵循的最重要路径,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原因:该书侧重的项目需要确考的文字记录;夏朝历史缺乏当时的文字记录。 史料:传说;追记。 (2)主持人:徐旭生。考古活动:夏墟调查。 遗址:大型宫殿遗址;铸铜、烧陶、制骨等手工作坊遗址。 (3)路径:考古发掘。原因:神话传说、文字记载无法定论。 【解析】(1)根据“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可知因为夏朝没有文字记录传承,所以《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根据“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忆”可知《中国史纲》所依据的史料主要是传说和追忆。 (2)二里头遗址的科学发掘最早得益的考古活动可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概括。二里头考古发现的政治建筑和生产活动遗址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有大型宫殿遗址和相应的手工作坊遗址。 (3)探索夏朝历史奥秘应遵循的最重要路径根据“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可知应该是考古发掘。因为神话传说和文字记载等口头或文字资料的真实性是有待考证的,所以应该主要依据考古发掘。 2.(2018年江苏卷,24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人类起源于何处,一直是学者争论的问题。19世纪后期达尔文提出他对人类起源地的推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同大猩猩和黑猩猩关系密切的猿类,以前很可能栖居于非洲。由于这两个物种现今同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所以人类的早期祖先曾生活于非洲大陆而不是别的地方,似乎就更加可能了。 ——达尔文《人类的起源及性的选择》材料二大部分人类学家都肯定达尔文对人类起源地的推论。他们的依据有三:一是只有在非洲大陆发

2019年化学选修3高考题整理

2019年化学选修3高考题整理 一、选择题 (2020山东模拟,4,2分)某元素基态原子4s轨道上有1个电子,则该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不可能是 A.3p64s1 B.4s1 C.3d54s1 D.3d104s1 (2020山东模拟,6,2分)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为上述四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所组成的化合物。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B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五种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Y组成化合物的沸点一定比X、Z组成化合物的沸点低 B. 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弱酸 C. Y、Z组成的分子可能为非极性分子 D. W是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2020山东模拟,7,2分)利用反应CCl4 + 4Na ===C(金刚石) + 4NaCl可实现人工合成金刚石。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 是 A. C(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 B. 该反应利用了Na的强还原性 C. CCl4和C(金刚石)中的C的杂化方式相同 D. NaCl晶体中每个Cl-周围有8个Na+ (2019年4月浙江选考,14,2分)2019年是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150周年。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下列推断不合理 ...的是 A. 第35号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 B. 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 第84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7 D. 第七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2019年4月浙江选考,18,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纯碱和烧碱熔化时克服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B. 加热蒸发氯化钾水溶液的过程中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 C. CO2溶于水和干冰升华都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改变 D.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既有共价键的断裂和生成,也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 (2019海南,19-I,6分)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 分子的极性:BCl3<NCl3 B. 物质的硬度:NaI<NaF C. 物质的沸点:HF<HCl D. 在CS2中的溶解度:CCl4<H2O 二、非选择题 (2020山东模拟,17,12分)非线性光学晶体在信息、激光技术、医疗、国防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我国科学家利用Cs2CO3、XO2(X=Si、Ge)和H3BO3首次合成了组成为CsXB3O7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回答下列问题: (1)C、O、Si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第一电离能 I1(Si)_____I1(Ge)(填>或<)。 (2)基态G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SiO2、GeO2具有类似的晶体结构,其中熔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选修三高考题汇总

20XX年高考:29.(15分) 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 是;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 (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是; (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

列次序是(填化学式),其原因是 ;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 ; (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29(1)原子晶体。(2)NO2和N2O4(3)

As2S5。(4)①NH3> AsH3 > PH3,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后两者构型相同,分子间作用力不同;②电子数相同的有SiH4、PH3和H2S 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SiCl4 + 4NH3 = Si(NH2)4 + 4HCl,3Si(NH2)4 = 8NH3 + Si3N4 20XX年高考:37.【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Y和Z分属不同的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式为

选修一专题一近几年高考题

选修一专题一近几年高考题 1. (2014 ?海南高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B.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 C. 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D. 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2. (2013 ?江苏高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 B. 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C. 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D. 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3. (多选)(2012 ?江苏高考)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合理的是 ( ) A. 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 B. 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C. 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 D. 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 4. (2012 ?山东高考)关于酸奶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抗生素的牛奶更容易发酵 B. 温度越高,制作酸奶需要的时间越长 C. 牛奶变酸的同时,其中的糖类发生了变化 D. 所有物质都装瓶后再加热灭菌,酸奶凝固的会更好 5. (2011 ?江苏高考)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B. 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 C. 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D. 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 DNA 和RNA 6. (2010 ?北京高考)在家庭中用鲜 葡萄制作果酒时, 正确的操作是( ) A. 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 B. 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C. 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 D. 将发酵装置放在45 C 处 7. (2013 ?广东高考)某新能源研究兴趣小组尝试用木薯块根的淀粉制备燃料酒精 木薯淀粉降解成单糖。查阅资料后,安装的酒精发酵装置、采用的发酵条件 如图 ⑴向发酵瓶中加入5g 酵母菌开始实验。发酵初期,通气阀①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并在 A 通 气口处打气,以利于 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通气阀②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目的是 (2)第3天,取出少量发酵液,滴加含有 ______ ■勺浓硫酸溶液来检测酒精。 3)检测后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 pH 适宜,但 他们用酶将 木薯淀蚣醯解场

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专题选修44测试题参考答案

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专题《选修4-4》测试题&参考答案 测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1.[2016·石家庄教学质检]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 x =22t ,y =3+22t (t 为参数),在以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 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4sin θ-2cos θ. (1)求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与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直线l 与y 轴的交点为P ,直线l 与曲线C 的交点为A ,B ,求|P A ||PB |的值. 解 (1)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x -y +3=0,(2分) ρ2=4ρsin θ-2ρcos θ, 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1)2+(y -2)2=5.(5分) (2)将直线的参数方程??? ?? x =2 2t , y =3+2 2t (t 为参数)代入曲线C :(x +1)2+(y -2)2 =5, 得t 2+22t -3=0,t 1t 2=-3,(8分) 故|P A ||PB |=|t 1t 2|=3.(10分) 2.[2016·全国卷Ⅱ]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方程为(x +6)2+y 2=25. (1)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C 的极坐标方程; (2)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 x =t cos α, y =t sin α(t 为参数),l 与C 交于A ,B 两点,|AB | =10,求l 的斜率.

解 (1)由x =ρcos θ,y =ρsin θ,可得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12ρcos θ+11=0.(3分) (2)在(1)中建立的极坐标系中,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θ=α(ρ∈R ). 设A ,B 所对应的极径分别为ρ1,ρ2,将l 的极坐标方程代入C 的极坐标方程,得ρ2+12ρcos α+11=0.(5分) 于是ρ1+ρ2=-12cos α,ρ1ρ2=11.(7分) |AB |=|ρ1-ρ2|=(ρ1+ρ2)2-4ρ1ρ2=144cos 2α-44.(8分) 由|AB |=10,得cos 2α=38,tan α=±15 3. 所以l 的斜率为153或-15 3.(10分) 3.[2017·东北三省四市调研]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1的参数方程为??? x =3+3cos φ1,y =3sin φ1(φ1是参数),圆C 2的参数方程为??? x =cos φ2,y =1+sin φ2(φ2是参数), 以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1)求圆C 1,圆C 2的极坐标方程; (2)射线θ=α(0≤α<2π)同时与圆C 1交于O ,M 两点,与圆C 2交于O ,N 两点,求|OM |+|ON |的最大值. 解 (1)圆C 1:(x -3)2+y 2=3,圆C 2:x 2+(y -1)2=1,(2分) 故圆C 1:ρ =23cos θ,圆C 2:ρ=2sin θ.(4分) (2)当θ=α时,M 的极坐标为(23cos α,α),N 的极坐标为(2sin α,α), ∴|OM |+|ON |=23cos α+2sin α,(6分) ∴|OM |+|ON |=4sin ? ? ???α+π3.(8分) ∵π3≤α+π3<7π 3,

(完整版)化学选修三高考题汇总

2009年高考:29.(15分) 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 (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其原因是 ;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 ; (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29(1)原子晶体。(2)NO2和N2O4(3)As2S5。(4)①NH3> AsH3 > PH3,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后两者构型相同,分子间作用力不同;②电子数相同的有SiH4、PH3和H2S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SiCl4 + 4NH3 = Si(NH2)4 + 4HCl,3Si(NH2)4 = 8NH3 + Si3N4 2010年高考:37.【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Y和Z分属不同的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请

高中生物 选修一高考题

选修一、三高考真题 1、(2013全国课标卷Ι)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 (1)制作泡菜是,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的过程。 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中。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和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原因是:。 2、(2013全国课标卷Ⅱ)临床试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菌落,可用____ ___法或______ ___法将样本借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____ 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 ____;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_____;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择抗生素_______。 3、(2014新课标Ⅱ卷)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 是。 (3)示意图A和B中,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 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

2017高考物理选修3-3真题汇总及详细解析

2017高考物理选修3-3真题汇总及详细解析 全国卷1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氧气分子在0 ℃和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 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 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 D.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 E.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 【答案】ABC (2)(10分)如图,容积均为V的汽缸A、B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2位于细管的中部,A、B的顶部各有一阀门K1、K3,B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B的底部;关闭K2、K3,通过K1给汽缸充气,使A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p0的3倍后关闭K1。已知室温为27 ℃,汽缸导热。

(i )打开K 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 (ii )接着打开K 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 (iii )再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 ℃,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 【答案】(i ) v/2 2p 0 (i i ) 顶部 (i i i ) 1.6 p 0 【解析】(i )设打开K 2后,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压强为p 1,体积为V 1。依题意,被活塞分开的两部分气体都经历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 011p V pV =① 01(3)(2)p V p V V =-② 联立①②式得 12 V V = ③ 102p p =④ (ii )打开K 3后,由④式知,活塞必定上升。设在活塞下方气体与A 中气体的体积之和为 V 2(22V V ≤)时,活塞下气体压强为p 2由玻意耳定律得 022(3)p V p V =⑤ 由⑤式得 202 3V p p V = ⑥ 由⑥式知,打开K 3后活塞上升直到B 的顶部为止;此时p 2为2 032 p p '=

化学选修三高考题

【09高考山东】32.C 和Si 元素在化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写出Si 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 从电负性角度分析,C 、Si 和O 元素的非金属活泼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 (2)SiC 的晶体结构与晶体硅的相似,其中C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微粒间存在的作用力是 。 (3)氧化物MO 的电子总数与SiC 的相等,则M 为 (填元素符号)。MO 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其晶体结构与NaCl 晶体相似。MO 的熔点比CaO 的高,其原因是 。 (4)C 、Si 为同一主族的元素,CO 2和SiO 2化学式相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大不同。CO 2中C 与O 原子间形成σ键和π键,SiO 2中Si 与O 原子间不形成上述π健。从原子半径大小的角度分析,为何C 、O 原子间能形成,而Si 、O 原子间不能形成上述π键 。 答案:(1)1s 22s 22p 63s 23p 2 O >C >Si ;(2) sp 3 共价键;(3)Mg Mg 2+半径比Ca 2+小,MgO 晶格能大;(4)Si 的原子半径较大,Si 、O 原子间距离较大,p-p 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较小,不能形成上述稳定的π键 【09高考上海】23.海洋是资源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化学元素,如氯、溴、碘等。 (1)在光照条件下,氯气和氢气反应过程如下: ①2C l C 1+C l →②2C l+H H C l+H → ③2H +C 1H C l+C l → …… 反应②中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反应③中被破坏的化学键属 于 键(填“极性”或“非极性”)。 (2)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氯元素及与其相邻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与氯元素同周期且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 周期 族。 (3)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卤化银的颜色按AgCl 、AgBr 、AgI 的顺序依次加深 b .卤化氢的键长按H —F 、H —C1、H —Br 、H —I 的顺序依次减小

化学选修三高考专题练习

化学选修3专题练习 1、A、B、C、D、E、F、G七种元素,除E为第四周期元素外,其余均为短周期元素。A、E、G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其余元素位于p区。A、E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的原子中没有成对电子;B元素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C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层排布式为ns n np n+1;D元素的电负性为同周期元素第二高;F的基态原子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成单电子数的3倍;G的基态原子占据两种形状的原子轨道,且两种形状轨道中的电子总数均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D ,G 。 (2)原子序数比D小1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D的原因是。 (3)由A、B、C形成的ABC分子中,含有个σ键,个π键。 (4)由D、E、F、G形成的E 2DF 4 、GDF 4 的共熔体在冷却时首先析出的物质是(填 化学式),原因是。 2.[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现有六种元素,其中A、B、C、D为短周期主族元素,E、F为第四周期元素, A原子核外电子分占3个不同能级,且每个能级上排布的电子 数相同 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总数比s电子总数少1 C原子p轨道上成对电子数等于未成对电子数,且与A同周期 D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差为4,且不与A元素在同一周 期 E是第七列元素 F是第29号元素 (1)A的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个方向,原子轨道呈形。 (2)E2+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3)A、B、C三种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B、C三种元素中与AC 2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结构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4)BD 3 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其分子空间构型为。 (5)用晶体的x射线衍射法对F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F的晶胞为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如右图),又知该晶体的密度为9.00g/cm3,晶 胞中该原子的配位数为;F的原子半径是 cm;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要求列式计算)。 3.【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已知A、B、C、D、E、F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A 与B;C、D与E分别位于同一周期。A原子L层上有2对成电子, B、C、D的核

最新-全国卷ⅠⅡ选修4-4高考真题及答案资料

(2011 课标全国 )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 C 1 的参数方程为 uuuv uuuv M 是 C 1 上的动点, P 点满足 OP 2OM ,P 点的轨迹为曲线 C 2 ( Ⅰ ) 求 C 2 的方程 ( Ⅱ ) 在以 O 为极点, 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射线 点的交点为 A ,与 C 2 的异于极点的交点为 B ,求 AB Ⅱ)曲线 C 1 的极坐标方程为 4sin ,曲线 C 2 的极坐标方程为 8sin 。 射线 与 C 1 的交点 A 的极径为 1 4sin , 3 1 3 射线 与 C 2 的交点 B 的极径为 2 8sin 。 x 2cos y 2 2sin 为参数) 3 与 C 1的异于极 解析 :(I )设 P(x,y), 则由条件知 M(x , y ). 由于 M 点在 C 1上,所以 22 从而 C 2的参数方程为 x 2 y y 2 x 4cos 即 y 4 4sin x 4cos y 4 4sin 为参数) 2cos , 2 2sin

32 3 所以 |AB| | 2 1| 2 3. x 2cos (2012 课标全国)已知曲线C1的参数方程是(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y 3sin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曲线C2 的坐标系方程是 2 ,正方形ABCD 的顶点都在 C2 上,且A,B,C,D 依逆时针次序排列,点A 的极坐标为(2, ) 3 (1)求点A,B,C,D 的直角坐标; 2 2 2 2 2)设P 为C1上任意一点,求PA PB PC PD 的取值范围。 5 4 11 解析】(1)点A,B,C,D 的极坐标为(2, ),(2, 5 ),(2, 4 ),(2, 11 ) 3 6 3 6 点A,B,C,D 的直角坐标为(1, 3),( 3,1),( 1, 3),( 3, 1) x0 2cos (2)设P(x0,y0) ;则0 ( 为参数 ) y0 3sin 2 2 2 2 2 2 t PA PB PC PD 4x24y240 56 20sin 2[56,76] (2013 课标全国Ⅰ )(本小题满分10 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x 4 5cost, 已知曲线C1 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 y 5 5sint 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 θ. (1)把C1 的参数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 (2)求C1与C2交点的极坐标(ρ≥0,0 ≤ θ<2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