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

【解读】

该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安全生产协会负责起草。该标准实施后,现行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将废止。

新版《基本规范》在总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突出体现三个特点:

突出了企业安全管理系统化要求。

新版《基本规范》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从业人员的作业行为,提升设备现场本质安全水平,促进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夯实企业安全基础,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更加注重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引导企业自主进行安全管理。

调整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为使一级要素的逻辑结构更具系统性,新版《基本规范》将原13个一级要素梳理为8个: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强调了落实企业领导层责任、全员参与、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等安全管理核心要素,指导企业实现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续改进。

提出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管理并重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要求,企业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负全面责任,要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责任,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建立企业全过程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坚持管安全生产必须管职业健康。新版《基本规范》将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要求一体化,强化企业职业健康主体责任的落实。同时,实行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与国际通行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对接。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保持与评定的原则和一般要求,以及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8个体系的核心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有关行业制修订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评定标准,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评审、科研、管理和规划等。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等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893 安全色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5768(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 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 消防安全标志第一部分:标志

GB/T 15499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 30871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AQ 303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

AQ/T 9004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AQ/T 900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规范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物理因素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 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China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企业通过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全员全过程参与,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管控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工作,实现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续改进。

安全生产绩效 work safety performance

根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目标,在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等工作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企业主要负责人key person(s) in charge of the enterprise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厂长、经理、矿长,以及对生产经营活动有决策权的实际控制人。

相关方 related party

工作场所内外与企业安全生产绩效有关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单位,如承包商、供应商等。

承包商 contractor

在企业的工作场所按照双方协定的要求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个人或单位。

供应商 supplier

为企业提供材料、设备或设施及服务的外部个人或单位。

变更管理 management of change

对机构、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以避免或减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风险 risk;hazard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

安全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hazard assessment

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可靠性加以考虑,以及对其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安全风险管理 risk management;hazard management

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安全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和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和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目标。

工作场所 workplace

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并由企业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所有工作点。

作业环境 working environment

从业人员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以及相关联的场所,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健康和工作能力,以及对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的所有自然和人为因素。

4 一般要求

原则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以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职业病危害防治为基础,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绩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

建立和保持

企业应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动态循环模式,依据本标准的规定,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自主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安全生产绩效。

自评和评审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采用企业自评和评审单位评审的方式进行评估。

5 核心要求

目标职责

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文件化的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目标,并纳入企业总体生产经营目标。明确目标的制定、分解、实施、检查、考核等环节要求,并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承担的职能,将目标分解为指标,确保落实。

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目标、指标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并结合实际及时进行调整。

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并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配备相应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按照有关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建立健全从管理机构到基层班组的管理网络。

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并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

分管负责人应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负责。

各级管理人员应按照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的相关要求,履行其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职责。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明确各级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职责,并对职责的适宜性、履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考核。

企业应为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建言献策,营造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全员重视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的良好氛围,不断改进和提升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按照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并建立使用台账。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缴纳相关保险费用。企业宜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企业应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确立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职业病危害防治理念及行为准则,并教育、引导全体人员贯彻执行。

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应符合AQ/T 9004的规定。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安全生产电子台账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病危害防治、应急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自查自报、安全生产预测预警等信息系统的建设。

制度化管理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有效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建立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和文本数据库。

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相关要求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并及时传达给相关从业人员,确保相关要求落实到位。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并征求工会及从业人员意见和建议,规范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企业应确保从业人员及时获取制度文本。

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一目标管理;

一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

一安全生产承诺;

一安全生产投人;

一安全生产信息化;

一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设施)管理;

一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

一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査治理;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

一教育培训;

一班组安全活动;

一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一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

一设备设施管理;

一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

一危险物品管理;

一危险作业安全管理;

一安全警示标志管理;

一安全预测预警;

一安全生产実惩管理;

一相关方安全管理;

一变更管理;

一个体防护用品管理;

一应急管理;

一事故管理;

一安全生产报告;

一绩效评定管理。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生产工艺、作业任务特点以及岗位作业安全风险与职业病防护要求,编制齐全适用的岗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发放到相关岗位员工,并严格执行。

企业应确保从业人员参与岗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编制和修订工作。

企业应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组织制修订相应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确保其适宜性和有效性。

文档管理

企业应建立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编制、评审、发布、使用、修订、作废以及文件和记录管理的职责、程序和要求。

企业应建立健全主要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过程与结果的记录,并建立和保存有美记录的电子档案,支持査询和检索,便于自身管理使用和行业主管部门调取检査。

企业应每年至少评估一次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适用性、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企业应根据评估结果、安全检査情况、自评结果、评审情况、事故情况等,及时修订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教育培训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培训。培训大纲、内容、时间应满足有关标准的规定。

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应包括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的内容。

企业应明确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保证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资源。

企业应如实记录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建立安全教育增训档案和从业人员个人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知识与能力。

企业应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确保其具备正确思行岗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职责的知识与能力。

法律法规要求考核其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知识与能力的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考核合格。

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满足岗位要求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职业危害防护技能、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方法,了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并根据实际需要,定期进行复训考核。

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应上岗作业。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企业应对新上岗的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轮换工、协议工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

企业的新入厂(矿)从业人员上岗前应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学时和内容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企业应对有关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从业人员在企业内部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重新进行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教育培训。

从事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安全作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接受复审。

企业专职应急救援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应急救扰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定期参加复训。

其他从业人员每年应接受再培训,再培训时间和内容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

企业应对进入企业从事服务和作业活动的承包商、供应商的从业人员和接收的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实习生,进行入厂(矿)安全教育培训,并保存记录。

外来人员进人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保存记录。主要内容包括:外来人员人厂(矿)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因素、所从事作业的安全要求、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知识等。企业应对进人企业检査、参观、学习等外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险有害因素、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知识等。

现场管理

企业总平面布置应符合 GB 50187的规定,建筑设计防火和建筑灭火器配置应分别符合GB 50016 和 GB 50140的规定;建设项日的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职业病危害评价,严格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査、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管理程序。

企业应执行设各设施采购、到货验收制度,购置、使用设计符合要求、质量合格的设备设施。设备设施安装后企业应进行验收,并对相关过程及结果进行记录。

企业应对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设备设施管理台账。

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施以及检测与监测设备,定期检查维护并做好记录。企业应针对高温、高压和生产、使用、储存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等高风险设备,以及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各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建立运行、巡检、保养的专项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其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

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不应随意拆除、娜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企业应建立设备设施检维修管理制度,制定综合检维修计划,加强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管理,落实“五定”原则,即定检维修方案、定检维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维修质量、定检维修进度,并做好记录。

特种设备应按照有关规定,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祥石油开采特种设各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应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或相关安全使用证。

企业应事先分析和控制生产过程及工艺、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坏境等存在的安全风险。

生产现场应实行定置管理,保持作业环境整洁。

生产现场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职业病防护用品(具)及消防设施与器材,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应急照明、安全通道,并确保安全通道畅通。

企业应对临近高压输电线路作业、危险场所动火作业、有(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爆破作业、封道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将履行作业许可审批手续。作业许可应包含安全风险分析、安全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处置等内容。作业许可实行闭坏管理。

企业应对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条件等进行作业前的安全检査,做到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并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作业人员遵守岗位操作规程和落实安全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企业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对设备能量和危险有害物质进行屏蔽或隔离。

两个以上作业队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作业活动时,不同作业队伍相互之间应签订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管理职责和采取的有效措施,并指定专人进行检査与协调。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单位的特殊作业,应符合 GB30871 的规定。

企业应依法合理进行生产作业组织和管理,加强对从业人员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设备设施、工艺技术以及从业人员作业行为等进行安全风险辨识,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作业行为安全风险。

企业应监督、指导从业人员遵守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

企业应为从业人员配备与岗位安全风险相适应的、符合 GB/T 11651规定的个体防护装备与用品,并监督、指导从业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正确佩戴、使用、维护、保养和检査个体防护装备与用品。

企业应建立班组安全活动管理制度,开展岗位达标活动,明确岗位达标的内容和要求。从业人员应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职责、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防护用品使用、自救互救及应急处置措施。

各班组应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安全操作技能训练、岗位作业危险预知、作业现场隐患排查、事故分析等工作,并做好记录。

企业应建立承包商、供应商等安全管理制度,将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纳入企业内部管理,对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资格预审、选择、作业人员培训、作业过程检査监督、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绩效评估、续用或退出等进行管理。

企业应建立合格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定期识别服务行为安全风险,并来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企业不应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护条件的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企业应与承包商、供应商等签订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及职业病防护的责任和义务。

企业应通过供应链关系促进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

企业应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为解除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应设置相应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符合GBZ 1的规定。

企业应确保使用有毒、有害物品的作业场所与生活区、辅助生产区分开,作业场所不应住人;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工作场所与其他工作场所隔离。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检验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定期检查监测。

企业应组织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特殊情况应急后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从业人员并存档。对检查结果异常的从业人员,应及时就医,并定期复查。企业不应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应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从业人员从事禁忌作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应符合GBZ 188的规定。

各种防护用品、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建立台账,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维护和更换。

涉及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运输、贮存的企业,应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为接触放射线的从业人员佩带个人剂量计。

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应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高毒作业场所应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设备。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应符合 GBZ/T 203的规定。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并及时更新信息。

企业应改善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条件,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不超过 GBZ 、 GBZ 规定的限值。

企业应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并保存监测记录。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定期检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3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人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安全监管部门报告,向从业人员公布。

定期检测结果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液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企业应根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提出的整改建议,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方案,立即进行整改。整改落实情况应有明确的记录并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备査。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和工作场所的安全风险特点,在有重大危险源、较大危险因素和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设置明显的、符合有关规定要求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职业病危害书示标识。其中,警示标志的安全色和安全标志应分别符合 GB 2893和 GB 2894的规定,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应符合GB 5768(所有部分)的规定,工业管道安全标识应符合 GB 7231 的规定,消防安全标志应符合GB 的规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应符合 GBZ 158的规定。安全警示标志和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应标明安全风险内容、危险程度、安全距离、防控办法、应急措施等内容,在有重大隐患的工作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明治理责任、期限及应急措施;在有安全风险的工作岗

位设置安全告知卡,告知从业人员本企业、本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企业应定期对警示标志进行检査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施工、吊装、检维修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渠、构、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

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辨识管理制度,组织全员对本单位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安全风险辨识范围应覆盖本单位的所有活动及区域,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安全风险辨识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且与现场实际相符。

企业应对安全风险辨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和归档。

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明确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范围、频次、准则和工作程序等。

企业应选择合适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定期对所辨识出的存在安全风险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物料等进行评估。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时,至少应从影响人、财产和坏境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

矿山、金属冶炼和危险物品生产、储存企业,每3年应委托具备规定资质条件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安全评价。

企业应选择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控制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等,对安全风险进行控制。

企业应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生产经营状况等,确定相应的安全风险等级,对其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企业应将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告知相关从业人员,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企业应制定变更管理制度。变更前应对变更过程及变更后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告知和培训相关从业人员。

企业应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全面辨识重大危险源,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制定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

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按照GB 18218的规定,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管理。

企业应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设置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进行日常监控,并按照有关规定向所在地安全监管部门备案。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应符合AQ 3035的技术规定。

含有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应将监控中心(室)视频监控资料、数据监控系统状态数据和监控数据与有关监管部门监管系统联网。

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逐渐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制。并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实行隐患闭环管理。

企业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组织制定各部门、岗位、场所、设备设施的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或排查清单,明确隐患排查的时限、范围、内容和要求,并组织开展相应的培训。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包括承包商和供应商等相关服务范围。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不同方式进行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隐患的等级进行记录,建立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组织有关人员对本企业可能存在的重大隐患作出认定,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企业应将相关方排查出的隐患统一纳入本企业隐患管理。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

企业应按照责任分工立即或限期组织整改一般隐患。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并实施重大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应急预案。

企业在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监控防范措施。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疏故可能危及的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相关设备、设施。

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验收。重大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组织本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进行验收或委托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进行评估。

企业应如实记录隐患排査治理情况,至少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将隐患排査治理情况向从业人员通报。

企业应运用隐患自查、自改、自报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对隐患排査、报告、治理、销账等过程进行电子化管理和统计分析,并按照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定期或实时报送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安全风险管理及隐患排查治理、事故等情况,运用定量或定性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体系。

应急管理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建立与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按照有关规定可以不单独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指定兼职救援人员,并与邻近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服务协议。企业应在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査的基础上,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制定符合GB/T29639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安全风险较大的重点场所(设施)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并编制重点岗位、人员应急处置卡。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将应急预案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应急救援队伍、周边企业等有关应急协作単位,,企业应定期评估应急预案,及时根据评估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并按照有关规定将修订的应急预案及时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

企业应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特点,按照规定设置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建立管理台账,安排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企业应按照 AQ/T 9007的规定定期组织公司(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做到一线从业人员参与应急演练全覆盖,并按照 AQ/T 9009 的规定对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根据评估结论和演练发现的问题,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准备工作。

矿山、金属冶炼等企业,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并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发生事故后,企业应根据预案要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按照有关规定报告事故情况,并开展先期处置:

发出警报,在不危及人身安全时,现场人员采取阻断或隔离事故源、危险源等措施;严重危及人身安全时,迅速停止现场作业,现场人员采取必要的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

立即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报告本企业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立即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前状态等简要信息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补报、续报有关情况;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有关部门报告;对可能引发次生事故灾害的,应及时报告相关主管部门。

研判事故危害及发展趋势,将可能危及周边生命、财产、环境安全的危险性和防护措施等告知相关单位与人员;遇有重大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封闭事故现场,通知本単位从业人员和周边人员疏散,采取转移重要物资、避免或减轻环境危害等措施。

请求周边应急救援队伍参加事故救援,维护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证据。准备事故救援技术资料,做好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移交救援工作指挥权的各项准备。

企业应对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

矿山、金属冶炼等企业,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企业,应每年进行一次应急准各评估。

完成险情或事故应急处置后,企业应主动配合有关组织开展应急处置评估。

事故查处

企业应建立事故报告程序,明确事故内外部报告的责任人、时限、内容等,并教育、指导从业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报告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

企业应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企业应建立内部事故调査和处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行业标准和国际通行做法,将造成人员伤亡(轻伤、重伤、死亡等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和财产损失的事故纳入事故调査和处理范畴。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及时成立事故调査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调査。事故调査应査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波及范围、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事故调查组应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应吸取的教训、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

企业应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活动,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企业应根据事故等级,积极配合有关人民政府开展事故调査。

企业应建立事故档案和管理台账,将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在企业内部发生的事故纳人本企业事故管理。

企业应按照 GB 6441、GB/T 15499 的有关规定和国家、行业确定的事故统计指标开展事故统计分析。

持续改进

企业每年至少应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自评,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査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组织自评工作,并将自评结果向本企业所有部门、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自评结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作为年度安全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业绩考核等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示。

企业发生生产安全责任死亡事故,应重新进行安全绩效评定,全面査找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自评结果和安全生产预测预警系统所反映的趋势,以及绩效评定情况,客观分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及时调整完善相关制度文件和过程管控,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绩效。

目标管理的四大步骤

若要保持高昂的战斗力,你必须清楚未来的方向,而目标就是你的里程碑,你不需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走,有了目标就能指引你一步一脚印地迈向成功。 向盲目跟从说不----------------------目标管理的四大步骤法国有位伟大的昆虫家法布尔(JOHN HENRY FABRE )曾观察一种只会盲目地跟着前面走的毛虫,他将这些毛虫排成一个圆圈,并在中间放了他们最爱的食物---松树的针叶。毛虫开始绕着针叶打转,不停地转了七天七夜之后,最后饥饿而死。 设立目标方能有所成长 毛虫的食物其实近在咫尺,却因为只会盲目跟从前面的毛虫,不会找出自己的新方向而惨死。许多寿险行销人员也是人云亦云,按照别人的步伐,没有设定自己的目标,不知何去何从,怎能踏上成功的销售之路。 若要保持高昂的战斗力,你必须清楚未来的方向,而且目标就是你的里程碑,指引你一步一脚印地迈向成功。个人的成长确实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没有目标你根本不可能发挥潜力,让生活过得更好,或是过着你想要的生活模式。无论你眼前的目标为何,至少它会给你一个起步的方向。 目标管理的四大步骤 目标不是纸上文章,写写就算了,要能贯彻始终将有不少的挑战要应付,以下以四大步骤教你如何做好目标管理: 一弄清你的目标 在找出未来准备要走向何方,以及该如何达到目的地之前,你必须先弄清楚自己现在置身何处。之后决定好什么对你而言是最重要的事,接着进行筛选出你的目标,包括了大目标、小目标、近程目标及长程目标。你需要的目标应涵盖三大范畴:家庭及个人、生意及事业,以及个人发展目标。 设立优先顺序 也许你有一长串的家庭、事业及个人目标,不妨按照ABCDE等级一一排列(见图一),A代表某些你一定得做的事,若有其他同样属于A等级的目标,就编列成A-1或A-2-----依次类推,B表示你应该要完成的工作,C是没有完成虽无严重后果,最好还是要做到,D目标是些你可以授权给别人完成的工作,E是在你动手之前就应该删除的目标,因为执行该目标可能不符合经济效益,或是现阶段费时费力又难以办到的事,经过评估后还不如加以删除。撰写计划大纲 任何好的策略都需要目标和计划搭配才行,有了目标却没有计划,策略很难成功。分析清楚你和目标之间的阻力为何,以及该采取什么行动克服障碍。之后更新或改善你的计划,给自己一些完成计划的诱因或报酬,有助于计划的贯彻始终。 计划付助行动 行动是任何计划成功与否的关键,有太多人定好目标及做好规划后,却迟迟没有采取行动,有人预雇实际会有所行动的人只占20%,一般人都会有这种倾向,只要事情一多觉得太忙,就会将计划搁下延后执行。“计划你的工作,运作你的计划”,时时牢记在心,否则目标、计划都只会空谈! 不要担心目标过于远大,当你朝目标走去,到达近程目标时,自然可以看得更远。目标是你手中致胜的力量,做好目标管理,才能按部就班地一一实践。

目标管理制度与流程

目标管理制度与流程 目录 目标…………………………………………………………………流程图………………………………………………………………目标管理规程……………………………………………………… 1、目标的制定…………………………………………………….. 2、目标执行……………………………………………………….. 3、目标完成情况评估…………………………………………….. 4、评估结果的兑现……………………………………………….. 5、对目标监督人的监督…………………………………………..附件1、季度目标书……………………………………………….附件2、目标完成报告…………………………………………….附件3、绩效观察期管理办法……………………………………..

目标 1、明确工作目标,提高工作效率。 2、对员工工作进行及时考核,以改进员工的工作绩效,提高员工工作技能。 3、促进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使上级经理及时了解下属的工作状况,下属员工及时发解经理对自己工作的评价。 4、为员工的工作调整提供依据。 5、为员工的待遇调整提供依据。 流程图

目标管理规程 一、目标的制定 (一)公司年度总目标、部门目标及分解 1、每财年董事会同总经理制定本年度目标。总经理对公司总目标负责。 2、总经理将年度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并同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制定部门年度目标。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目标负责。 3、部门负责人将部门年度目标分解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对其岗位目标负责。 (二)个人岗位目标制定的原则及要点 1、目标应尽可能具体,结果可评估,尽可能量化(如时间、日期、金额、数量等),综合目标可用阶段或期限表示。 2、任务量适度,即经过努力能够达成。 3、同一岗位、不同的人有可比性,体现公平。 4、挑战性,目标需要努力才能达成。 5、必须促进工作的改善。 6、目标监督人目标必须在执行人目标之前制定,上下目标保持一致性,避免目标重复或断层。 7、属于目标执行人日常工作的常规项目不应作目标项目。 (三)个人岗位目标制定的步骤 1、目标监督人向目标执行人说明自己本季度的目标。 2、目标监督人请目标执行人设立自己的重点目标。 3、与目标执行人谈话,决定其目标,并按附件1《季度目标书》格式填写,本目标书由员工个人保存,评估结束后交由人力资源部保存。 4、目标监督人根据季度工作计划,于每季度第五个工作日结束前以书面的形式向目标执行人下达“季度目标书”。 (四)目标内容 每一目标应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数量目标:目标所包含的工作量必须可评估且经过努力能够完成。 质量目标:对于服务性部门,其服务对象满意是总体质量要求,每一具体目

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doc

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 (一)目标的设置 目标的设置是目标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可以细分为4个步骤: 第一步,预定目标。这是一个暂时的、可以改变的预案。这个预定的目标,既可以由上级提出,再同下级讨论;也可以由下级提出,由上级批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目标必须由上下级共同商量确定。 第二步,重新审议管理结构和岗位职责分工。目标管理要求每一个目标都有确定的责任主体,因此预设目标之后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管理结构,根据新的分解目标进行调整,明确目标责任者和协调关系。 第三步,确立下级的目标。在确定下级的目标之前,首先上级要明确组织的规划和目标,然后才有可能商定下级的分目标。在讨论中上级要尊重下级,平等待人,耐心倾听下属的意见,帮助下级建立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支持性目标。分目标要具体、量化,便于评估;要分清轻重缓急,以免顾此失彼;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实现的可能。每个员工和团队的分目标要同组织中其他员工的团队的分目标协调一致,共同支持组织总体目标的实现。 第四步,上级和下级就实现各项目标所需的条件和目标实现后的奖惩达成协议。分目标制定后,要赋予下属相应资源配置权力,实现责权利的统一。 在设置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目标是好的目标。判断一个目标是否是好的目标,可以参照下表所示的标准。 表1—恰当的目标与不恰当的目标 不恰当的目标 恰当的目标

·以过程或活动的形式来表述 ·无法完全实现,没有具体的完成目标的期限·对期望达到的目标定义得模棱两可 ·理论化或理想化 ·没有真正的结果 ·或者过于简练、不清楚,或者太长、太复杂·重复,一项陈述中包含两个或多个承诺 ·缺乏对改进的要求 ·以最终结果来表述 ·在确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 ·确定目标的完成形式 ·与公司的管理有关,从公司管理的实际出发·对公司的成功很重要 ·尽可能的用数量最精确的说明 ·一项陈述只限于一个重要的承诺

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

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一)目标的设置目标的设置是目标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可以细分为4个步骤:?第一步,预定目标。这是一个暂时的、可以改变的预案。这个预定的目标,既可以由上级提出,再同下级讨论;也可以由下级提出,由上级批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目标必须由上下级共同商量确定。??第二步,重新审议管理结构和岗位职责分工。目标管理要求每一个目标都有确定的责任主体,因此预设目标之后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管理结构,根据新的分解目标进行调整,明确目标责任者和协调关系。 第三步,确立下级的目标。在确定下级的目标之前,首先上级要明确组织的规划和目标,然后才有可能商定下级的分目标。在讨论中上级要尊重下级,平等待人,耐心倾听下属的意见,帮助下级建立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支持性目标。分目标要具体、量化,便于评估;要分清轻重缓急,以免顾此失彼;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实现的可能。每个员工和团队的分目标要同组织中其他员工的团队的分目标协调一致,共同支持组织总体目标的实现。??第四步,上级和下级就实现各项目标所需的条件和目标实现后的奖惩达成协议。分目标制定后,要赋予下属相应资源配置权力,实现责权利的统一。? 在设置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目标是好的目标。判断一个目标是否是好的目标,可以参照下表所示的标准。? 表1—恰当的目标与不恰当的目标??不恰当的目标?恰当的目标 ·以过程或活动的形式来表述 ?·无法完全实现,没有具体的完成目标的期限 ·对期望达到的目标定义得模棱两可 ·理论化或理想化??·没有真正的结果? ·或者过于简练、不清楚,或者太长、太复杂 ?·重复,一项陈述中包含两个或多个承诺?

2020年整理质量方针与目标管理程序.doc

1 目的 确保我司的质量方针、目标的指导性和适宜性,并得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 2 范围 适用于我司质量方针、目标的制定、宣传、贯彻实施、考核分析、修正涉及的所有部门和过程。 3 术语 (无) 4 职责 4.1总经理负责本公司质量方针的制定,及组织质量目标的制定. 4.2管理者代表协助各部门制定部门质量目标. 4.3管理部负责公司质量方针、目标的宣传. 4.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方针的贯彻,质量目标的实施和记录分析. 4.5管理者代表负责对各部门质量目标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考核. 5工作流程 5.1质量方针、目标的制定 5.1.1 总经理在综合考虑公司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公司质量方针. 5.1.2总经理组织相关部门,在公司质量方针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当前状况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要求制定公司质量目标。 5.1.3 管理者代表协助各职能部门对公司质量目标进行分解,制定各部门质量目标. 5.1.4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包括部门质量目标)经总经理批准后生效。 5.2质量方针、目标的宣传 5.2.1 管理部制定《贯标手册》,贯标手册必须围绕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的精神进行制定。 5.2.2 管理部可采用宣传栏、讲座、早会、贴标语等方式对公司质量方针、目标进行宣传,确保质量方针得到全体员工一致的理解。 5.2.3 管理部可与营销部协调对顾客进行质量方针、目标宣传. 5.2.4各部门应将本部门质量目标在部门内进行传达和沟通,向部门员工明确努力方向。 5.3质量方针、目标的贯彻实施 5.3.1 公司《质量目标管理表》由管理者代表制定并协调实施. 5.3.2 各部门负责人制定本部门《质量目标管理表》并主导实施. 5.3.3《质量目标管理表》由总经理批准实施。 5.4 质量方针、目标的考核分析 5.4.1 质量目标的考核频度依据《质量目标管理表》要求进行。 5.4.2 各部门负责人每季度对本部门质量目标达成情况进行统计,向管理者代表提交质量目标统计数据,管理者代表对各部门质量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分析。 5.4.3管理者代表每季度对公司质量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分析,向总经理提交质量目标分析报告。 5.4.4总经理在下季度初通过组织集体讨论的形式对分析报告进行评审,采取相关措施,并确保相关改进所需的资源得到配备。 5.5质量方针目标的修正

目标管理的步骤

目标管理的步骤 1、如何设定和分解目标——目标管理最重要的阶段(讨论)好目标的3个特征 德信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2、对目标执行过程进行管理

3、目标执行成果评估 三、目标管理的难点 1、目标变来变去 2、讨价还价 3、不能达成共识 4、目标难以量化 5、下属不主动 ★ 研讨及实践 1、结合工作实际,根据SMART 原则设定目标 2、分析唐僧师徒在目标管理方面的优缺点。 如何对员工进行绩效管理 许多中层领导认为,年末填写几张评估表就是绩效管理,把绩效评估等同于绩效管理。还有些中层领导认为,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与己无关。其实,绩效评估只是绩效管理的一部分,绩效管理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奖惩、利益分配,而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绩效,每个员工都进步了,整个企业才能进步。所以,绩效管理是中层领导的重要工作,对企业至关重要,也直接决定本人、本部门和员工的业绩与未来发展。 一、绩效管理的过程 沟通 二、中层领导在绩效管理中的角色 1、合作伙伴 2、辅导员 3、记录员

三、绩效管理实务 1、在绩效计划中,如何设定绩效指标和标准 1、在绩效评估中,如何消除不恰当的评分 ★研讨及实践 1、结合工作实际,为下属设定绩效指标和标准。 2、你是如何进行绩效观察的,今后如何改进? 3、你在绩效评估时存在哪些误区? 2、阅读绩效面谈案例,找出错误的地方,提出改进方法。 第四章部属的培养与激励 部属的培养 企业,兴在于人,衰也在于人,人才培养,无论是对管理者,对部属,还是对企业、团体而言,都是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管理者是否称职,主要依据其部属的工作成果来评价,这就是说,培养部属,提高其工作能力,乃是管理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一、部属培养的意义 1、工作需要,企业有一个人员更迭的问题,人员素质也需要不断培养与提高。 2、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有一个发展的需要,不断有新的工作要求人员来适应。 3、领导者的责任之一。 二、部属培养的计划与安排 1、部属培养是一项日常工作,必须安排进日常工作进程之中。 2、部属培养要有专门的人负责。 部属培养计划表(例) 三、部属培养的步骤 1、辅助学习的原则。 2、启发性的环境。 3、管理者应抓住的培养部属的必要时机。 4、部属自己意识到提高能力的必要性。 5、实施OJT的着眼点(OJT即在职培训)

质量目标管理程序

湖南文超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质量目标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编制部门: 生效日期: 总页数: 4页 (含此页) 编制审核批准文件发行章 文件变更履历表 序号修改内容记要版本修改日期记录人1 新文件建立,新版发行。 文件发放部门 □生产部□技术质量部□综合管理部 □财务部□□ □□□ □□□ 公司机密文件未经授权禁止复印

文件编号版本 1 目的 对公司质量目标、指标、方案规划、实施、检查、更新和改进等活动进行了规定,确保有序实现公司之方针。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目标指标以及管理方案的制订、更改与实施。 3 职责 3.1总经理负责组织规划、批准公司质量目标、指标、方案; 3.2各部门负责实施质量方案,以实现策划之质量目标、指标; 3.3综合管理部负责验证质量方案实施效果; 3.4管理者代表适时组织对质量目标、指标、方案之更新、改进。 4 定义 无。 5 作业程序 5.1 质量目标的建立 总经理应确保公司和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质量目标,并保证目标的可测量与质量方针持续改进的承诺相一致。质量目标应包括符合产品要求所需内容。 5.1.1 质量目标的制订应考虑以下几点: (1) 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2) 可测量; (3) 考虑到适用的要求; (4) 与提供合格产品和服务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相关; (5) 予以监视; (6) 予以沟通。 (7) 适时更新。 5.1.2 质量目标的制定 (1)总经理根据质量目标的制定要求、公司质量方针、顾客满意状况并给合公司实际,组织各部门制定公司的质量方目标。 (2)管理者代表组织各职能部门,将公司质量目标分解到各职能、层次及与过程活动,

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和目标分解指标

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和目标分解指标 目标的设置是目标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可以细分为4个步骤: 第一步,预定目标。这是一个暂时的、可以改变的预案。这个预定的目标,既可以由上级提出,再同下级讨论;也可以由下级提出,由上级批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目标必须由上下级共同商量确定,而且,领导必须根据企业的使命和长远战略,估计客观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步,重新审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目标管理要求每一个目标都有确定的责任主体,因此预设目标之后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组织结构,根据新的分解目标进行调整,明确目标责任者和协调关系。 第三步,确立下级的目标。在确定下级的目标之前,首先上级要明确组织的规划和目标,然后才有可能商定下级的分目标。在讨论中上级要尊重下级,平等待人,耐心倾听下属的意见,帮助下级建立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支持性目标。分目标要具体、量化,便于评估;要分清轻重缓急,以免顾此失彼;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实现的可能。每个员工和团队的分目标要同组织中其他员工的团队的分目标协调一致,共同支持组织总体目标的实现。

第四步,上级和下级就实现各项目标所需的条件和目标实现后的奖惩达成协议。分目标制定后,要赋予下属相应资源配置权力,实现责权利的统一。 在设置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目标是好的目标。判断一个目标是否是好的目标,可以参照下表所示的标准。 表1—恰当的目标与不恰当的目标不恰当的目标恰当的目标·以过程或活动的形式来表述·无法完全实现,没有具体的完成目标的期限·对期望达到的目标定义得模棱两可·理论化或理想化·没有真正的结果·或者过于简练、不清楚,或者太长、太复杂·重复,一项陈述中包含两个或多个承诺·缺乏对改进的要求·以最终结果来表述·在确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确定目标的完成形式·与公司的管理有关,从公司管理的实际出发·对公司的成功很重要·尽可能的用数量最精确的说明·一项陈述只限于一个重要的承诺设置可以评估的目标;我们在设置目标的时候,应该尽量使目标可量化可评估。表2-2将一些可以评估的目标和不可评估的目标进行了对照。 表2—可以评估的目标与不可评估的目标不可评估的目标可能评估的目标·获得较高的利润·提高生产部门的生产率·保证产品的质量·主管人员增加与下属的沟通·维持电脑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在本年末实现利润15% ·在不增加费用和保持现有质量水平的情况下,本季度的生产率比上季度增长10% ·产品抽

目标管理基本程序

精心整理 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 目标的设置是目标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可以细分为4个步骤: ???第一步,预定目标。这是一个暂时的、可以改变的预案。这个预定的目标,既可以由上级提出,再同下级讨论;也可以由下级提出,由上级批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目标必须由上下级共同商量确定,而且,领导必须根据企业的使命和长远战略,估计客观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步,重新审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目标管理要求每一个目标都有确定的责任主体,因此 关系。 帮助下

设置可以评估的目标;我们在设置目标的时候,应该尽量使目标可量化可评估。表2-2将一些 可以评估的目标和不可评估的目标进行了对照。 表2—可以评估的目标与不可评估的目标 ? (1 (2 (3 A B C目标与上级的目标相关 D目标与上级可以衡量 (5)为了能够正确评估目标结果,上级和员工共同制定数量化的标准。 (6)责任范围、目标、优先次序、完成时间和标准都应有书面记载,以便有关方面对此有明确的了解,明确各自的承诺。 (7)半年之后,根据所设定的目标,上级对员工的绩效进行正式的评估,并考虑员工的个人发展问题。 (8)上级根据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发展潜力对他们进行评估。

(9)重新设置目标,进入下一个循环。 ??对目标管理的检视 ???为了确保目标管理真正能够发挥它所应有的作用,还需要认真仔细地对目标管理进行检视,具体标准见下: (1)目标是否体现工作的主要特征? (2)目标是否太多?如果目标太多,能否合并一些目标? (3)目标是否是可以检验?也就是在完成目标的周期结束后,能否判断自己的目标是否已经实现。(4 A B C D (5 (6 A B (7 (8 (9 (10)?? (11)??

目标管理程序(含表格)

目标管理程序 (ISO9001:2015) 1目的及适用范围 为满足客户和相关方对产品的各项要求,确保各项质量目标的顺利建立和达成,通过建立可衡量的公司总目标,并分解至相关部门及层级,以及对所有制定目标定期评定与考核,以确保目标的达成和寻求改善的机会,促进品质管理体系的良性循环,并促进公司发展。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全面的质量计划工作。 2定义 质量计划(quality plan)——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公司质量目标的制定,并批准。 3.2管理者代表 a. 负责策划建立、监督实施和持续改进公司质量管理体系; b. 负责统筹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和管理评审工作; c. 负责统筹各项质量目标的建立和实现评测; 3.3 各部门负责人 负责配合公司整体质量管理工作的细化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

3.4 各级职员 负责按照相关的要求执行实施具体的工作; 4控制内容 公司对整个质量体系和产品质量实行策划管理,在正常的运作下,实施执行以下的各项工作来实现公司策划管理的目的。 4.1 质量体系的策划 为使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得以有效实施,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如下的策划管理: 4.1.1对公司运作中各项职能进行合理的组织,并确定组织中各级职能人员的职责、权限和沟通合作关系。并委派一名管理者代表承担相关的管理责任;4.1.2结合运作管理过程的需要,建立包括企业经营方针、目标、质量手册、管理程序、作业指导书、工程规格、检验标准和可证明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资料记录等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组织中通过沟通、宣传和培训等方式,使文件化的运作体系得以有效实施; 4.1.3评估运作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设施、技术、环境、物料、能源、动力、资金、信息等一切资源,并确保这些资源可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提供; 4.1.4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对客户满意度的测量评估和管理评审,以证明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同时获得纠正、预防和持续改进的机会。 4.2 产品实现的策划

最新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1目的范围 为建立、实施和改进公司的质量、环境及OHS管理体系,确保方针的实现,对目标指标以及为此 而制定的管理方案进行管理。 适用于公司对质量、环境、OHS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管理过程。 2职责 2.1总裁办对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并负责公司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宣贯和修 订,且对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进行验证和评价。 2.2总裁负责批准公司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2.3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制定并分解公司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2.4各单位及其下属部门负责实施、控制与本单位(部门)相关的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3工作程序 3.1目标指标 3.1.1目标指标的制定应体现以下要求 3.1.1.1质量目标指标 a.在公司质量方针给定的框架内展开; b.针对公司年内重大质量问题和顾客反馈; c.考虑顾客满意度分析结果; d.考虑质量相关法规的要求; e.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f.体现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满足顾客要求的承诺。 3.1.1.2环境目标指标 a.与公司环境方针保持一致; b.针对重要环境因素; c.考虑来自相关方的观点和要求; d.满足相关环境法律法规要求; e.考虑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规划及经济上、技术上、运作上的可行性; f.体现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3.1.1.3 OHS目标指标 a.体现方针的逐层分解; b.针对公司的危险特性; c.考虑来自员工和相关方的观点和要求; d.满足相关OHS法律法规的要求; e.考虑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规划及经济上、技术上、运作上的可行性; f.体现持续改进OHS行为的承诺。 3.1.2目标通过指标具体化和量化。指标的确定应体现具体项目的先进性、可测量性、可调整性和持 续改进。 3.1.3目标指标的制定过程 管理者代表组织各单位及员工代表通过会议讨论,于每年管理评审前制定下一年度的公司质量、 环境及OHS目标指标草案并逐层展开至各职能单位及其相关层次,在管理评审时讨论确定,

目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目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通过目标、指标管理和管理方案的建立和实施,以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改善环境影响,保证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的贯彻实施,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和管理活动。 3 职责 3.1 安全环保部负责: a)组织各部门共同提出公司目标和指标; b)组织各部门对公司目标和指标进行分解; c)组织各部门编制对应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的管理方案; d)跟踪并向管理者代表报告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 e)对目标进行完成情况测量统计和考核。 3.2 各部门负责: a)根据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总体目标,分解制定本部门的职业健康安 全和环境目标和指标; b)提出实现目标、指标的战略绩效责任书; c)参与相关本部门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评审。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目标和管理方案的审核。 3.4 总经理负责目标和管理方案的批准。 4 工作程序 4.1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和指标制定的依据 4.1.1 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针。 4.1.2 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 4.1.3 对应公司不可接受风险的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

4.1.4 财务状况、可选择的技术方案、经济运行状况和经营要求。 4.1.5 顾客及相关方的要求等。 4.2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和指标制定的原则 4.2.1应符合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针。 4.2.2 应尽可能量化和可测量。 4.2.3 能进行分解展开,细化到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层次上。 4.2.4应满足公司生产和经营要求。 4.2.5应符合对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持续改进和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的承诺。 4.3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制定 4.3.1安全环保部组织各部门根据目标和指标制定的依据和原则分别提出公司 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和指标草案,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 4.3.2 安全环保部组织各部门按批准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对应各 部门的职能进行目标分解,明确指标,编制《目标分解实施展开表》。4.3.3 《目标分解实施展开表》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按受控文件 进行发放。 4.4 目标和指标实现的策划 4.4.1各部门对本部门的目标、指标进行宣贯,要求本部门全体员工都能了解并 正确理解。 4.4.2各部门针对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和指标制定对策和措施,结合不可接 受风险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控制策划的结果制定管理方案。 4.4.3对目标和指标实现的策划还要明确相应的资源需求,相关配合部门的职责 及其接口关系等。 4.5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 4.5.1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案的内容 a)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和指标; b)对应的不可接受风险或重要环境因素;

目标管理-设定目标的七个步骤(DOC5)(1)

设定目标的七个步骤 【本讲重点】 正确理解公司的整体目标并向下属传达 制定符合SMART原则的目标 检查目标是否与上司的目标一致 设定目标的步骤 设定一个好的目标,应该有以下七个步骤。但是许多中层经理在设定目标时往往只重视步骤一、二,步骤三以后的其它步骤常常被忽略,从而造成设定目标失败。 正确理解公司的整体目标并向下属传达 【案例】 某医药企业制定的2002年公司发展目标是: 目标一:公司植物药品的销售占公司销售的50%。 目标二:开发三个以上国家一类新药品种,并进入国家医药目录。 目标三:2002年六月前完成GMP认证。 目标四: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60%,达到5亿元。 中层经理只有在正确理解公司整体目标的前提下,才能围绕着这些目标,制定出既符合公司目标,又符合本部门实际情况的部门目标。 例如,他必须了解,为什幺公司要把营业目标定在5个亿,为什幺比去年增加60%之多。他必须站在高层领导的角度才能正确理解这些问题。在理解这些问题后,才能根据整体目标,制定出相应的部门目标。 在制定部门目标时,要点之一是:让你的下属了解公司的目标。而这往往是中层经理们容易忽略的地方。

一般来说,公司为了让所有的部门,尤其是中层管理人员理解公司的目标,往往要开年度会议,而普通员工则很少有机会了解公司的目标。员工不了解公司的目标,一是可能削弱他们的积极性;二是理解部门目标及制定个人目标时可能出现偏差。

制定符合SMART原则的目标 【案例】 根据公司2001年度发展目标,任经理制订出人力资源部2002年度工作目标: 目标一:在2001年12月底以前制订出2002年度公司人力资源规划。 目标二:在2001年3月底以前完成OTC销售队伍、新药开发队伍的招聘工作。 目标三:在2001年4月底以前制订出公司新的考核制度。 目标四:在2001年3月底制订出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开始实施。 在这一步骤,可能出现两类问题:一是目标难以量化的问题;二是目标太多的问题。对于第一类问题,可以参考上一讲中“为什幺没有好目标”的讲述。对于第二个问题:符合SMART原则的目标有太多太多,可以借鉴“20/80原则”,选择最具价值的三个左右的目标,作为最重要的目标。 检查目标是否与上司的目标一致 图17-1 现代企业的目标制定程序 一般而言,现代企业里的目标制定程序可以用上图来表示: 董事会制定战略目标,也就是确定公司的整体发展方向,总经理再根据战略目标制定年度发展目标,部门目标则是对年度总目标的分解,员工根据部门目标制定个人目标。 由于目标是从上至下,层层分解形成的,因而,作为公司的一员,在目标的执行上不存在讨价还价的余地。你的目标必须与上司的目标一致,这是确定无疑的。所以,在目标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你要检查你的目标是否与上司的目标发生偏差。主要从两个方面检查你的目标是否与上司的目标发生偏差:一是与谁保持一致;二是针对目标的计划在具体执行方面也应该保持一致。 列出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阻碍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这一步骤容易被忽略,但实际上它对于目标的顺利达成很重要。所谓“有备无患”,制定目标时应该具备风险意识,也就是对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障碍制定应急方案。

HSE承诺方针与目标管理程序(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HSE承诺方针与目标管理 程序(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981-63 HSE承诺方针与目标管理程序(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目的 为了对公司HSE承诺、方针和目标的有效性、可行性和适宜性进行监督和管理,持续改进HSE管理体系,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规定了承诺、方针和目标的建立、实施和考核等内容。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承诺、方针和目标的制定、分解、实施及考核等。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批准、发布HSE承诺、方针和目标。 3.2 安全环保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协助总经理组织制定公司HSE承诺、方针和目标,并监督

实施。 3.3 安全环保部负责HSE承诺、方针和目标方案的征集,并负责组织本部门职能范围内HSE目标(指标)的分解、考核。 3.4 经理办公室负责HSE承诺、方针和目标的文件发放,负责承诺方针与目标宣传。 3.5 各职能部门、直属公司负责执行公司HSE承诺、方针和目标(指标),3.6 项目HSE作业计划书的编写部门负责具体工程施工项目HSE目标(指标)的提出、分解和组织实施。 3.7 直属公司安全环保部门负责将制定的目标(指标)向下分解至基层单位(分公司、厂、车间),由基层单位将其分解至班组。 3.8 全体员工必须理解和掌握公司的承诺、方针与目标,并在工作中实施。 4 程序内容 4.1 承诺、方针和目标制定基本原则 以下条款为各级公司起草、编制、确定承诺、方

质量目标管理程序

質量目標管理程序 1 目的 建立本程序,以規定公司質量目標策劃及管理之全過程,以利于發揮目標管理之最大績效,確保為達成質量方針和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 2 范圍 適用于對公司各層級、各職能質量目標之策劃和管理。 3 職責 3.1 質量保證部 3.1.1 與各部門主管溝通確定質量目標項目、目標值、計算方法、考核方式、統計分析頻率等。 3.1.2 結合各部門之信息匯總成質量目標管理表,并根據運作的進展和變化進行適宜性更新。 3.2 各部門 3.2.1 制定本部門相關的目標項目、目標值、考核方式、統計分析頻率等,報質量保證部匯總。 3.2.2 組織部門資源通過開展相關作業和措施來實現質量目標。 GAGGAGAGGAFFFFAFAF

3.2.3 定期或不定期對過程業績的數據進行收集、統計,并與預定目標進行比較分析,對分析結果進行處理。 3.2.4 定期將目標統計分析報告發送給質量保證部進行匯總。 3.2.5 適時將相關目標實施成果提交管理者代表審查。3.3 管理者代表 3.3.1 審核和批準質量目標管理表。 3.3.2 督導各部門有效落實為實現質量目標所需的各項作業活動。 3.3.3 視需要將各質量目標的達成情況與各副經理交流,并向總經理匯報。 3.4 總經理 3.4.1 于管理評審會議上,審查質量目標達成情況,并作出相應決議。 4 程序內容 4.1 質量目標定義 質量目標:在質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公司級目標:屬于公司一級質量目標,實施時通常需跨 GAGGAGAGGAFFFFAFAF

部門協作才能完成,其重要度、層次高于部門級目標。 部門級目標:屬于公司二級質量目標,實施時一般只涉及單個或幾個部門作業,其層次略低于公司級目標。 4.2 質量目標策劃 4.2.1 總原則 a) 以質量方針為框架和規劃原則,質量目標項目的選題要體現和支持質量方針。 b)力爭最大定量化,對于定性目標也要可衡量,并且盡可能基于以往業績數據來制定。 c)具備可行性,經過一段時期的努力可實現。 d)目標的管理應遵循PDCA的循環原理。 4.2.2 質量目標項目、考核方式的確定 根據質量方針的內容,結合各部門工作目標需求和產品需求,由質量保證部與各部門主管溝通,初步選定質量目標項目、計算方法、考核方式等,并評估各目標項目之重要性,依據4.1條將質量目標區分為公司級質量目標和部門級質量目標,匯總后形成《質量目標管理表》。 4.2.3 制定質量目標/指標 GAGGAGAGGAFFFFAFAF

ISO27001信息安全目标管理程序

ISO27001信息安全目标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对各管理流程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并及时提出纠正预防措施,不断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IT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目标管理控制。 3 相关文件 无 4 职责 4.1总经理负责审批年度信息安全管理目标。 4.2管理者代表负责编制信息安全管理年度目标及检查细节,对检查结果的改进进行监督。 4.3 安全管理岗负责日常检查及对检查结果的报告;发出纠正预防措施。 4.4各岗位负责配合安全管理岗的日常检查。 5 程序 5.1信息安全管理指标的制定 5.1.1 每年初,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人员对上一年度的安全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回顾(也可由管理评审流程执行回顾过程),提出对于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的修改完善意见,应考虑以下因素: a) ISMS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组织、业务、人员、技术等方面; b) 上一年度的安全管理指标达成情况;

c) 相关方的建议,包括监管机构、外部审计(审核)的结果、本行业务要求等; 5.1.2 根据修改意见,管理者代表应修订年度《信息安全管理指标一览表》,增加、删除、修订各项指标,修订各项指标的检查周期等内容。 5.1.3 每年一月底,应由最高管理者重新审批并发布《信息安全管理指标一览表》。 5.1.4 部门内部所有员工应通过会议的形式(应保留相关会议纪要),了解年度信息安全管理指标内容,并了解本岗位与指标要求的相关性并理解如何为指标的达成做出贡献。 5.2 信息安全管理指标的检查 5.2.1 部门内部设立安全管理岗,负责对管理指标的日常检查活动。 5.2.2 安全管理岗应按照《信息安全管理指标一览表》所规定的检查周期及检查方法,对日常管理活动进行检查。 5.2.3 检查结果应形成《安全指标检查报告》(形式不限),并报送最高管理者及管理者代表。 5.2.4 《安全指标检查报告》每季度发布一次,安全管理岗应保存经最高管理者审核签字的报告原件。 5.3 持续改进 5.3.1 针对检查结果所发现的改进机会,安全管理岗应发出纠正预防措施要求,并与相关岗位人员沟通,各岗位应积极配合改进。 5.3.2 安全管理岗应根据纠正预防措施的时间要求,跟踪落实改进情况,并至少在发出纠正预防措施后一个月内与管理者代表报告改进情况。 5.3.3 管理者代表应最终确认纠正预防措施的改进情况,确保其得到有效的执行。 5.3.4 必要时,可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寻求管理支持。 5.3.5 必要时,可根据最高管理者的建议,修订信息安全管理指标一览表,并重新审批发布。 6 记录 《信息安全管理指标一览表》 《安全指标检查报告》

1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定与管理程序

质量方针目标的制定与管理程序 文件名称质量方针目标的制定与管理程序页数 2 文件编号HBBH-QP-001-2013 版本号第三版 起草人:https://www.360docs.net/doc/353103132.html, 审核人:药圈人批准人:药圈A 日期:2013年5月5日日期:2013年5月25日执行日期:2013年6月1日 变更记录时间:变更原因: 一、目的:指导质量方针、目标的制定、实施和评价。 二、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流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三、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与质量有关的职能部门。 四、职责: 1、总经理:批准、颁布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2、质量副总经理:审核年度质量方针目标管理方案,重点审查年度质量工作目标的制定分解与判定。 3、质管部:负责质量方针目标的展开与监督执行。 4、各职能部门:负责分解实施本部门承担的质量目标。 五、内容: 1、质量方针的制定: (1)、质量方针是公司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由公司质量领导小组组织制定。 (2)、质量方针是公司总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在经营战略、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文件中得到体现,并通过学习使全体员工了解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 (3)、质量方针应以简明扼要、易于表达的语言表诉。 2、质量目标的制定: (1)、质量目标具体内容和要求:一是要与药品经营管理有关的工作质量目标;二是药品质量保证目标;三是售后服务质量目标;四是经营环境质量目标;五十质量目标应有定量或定性要求,且具有可检查性。 (2)、制定质量目标:一是质管部应按质量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征得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年度质量目标的建议。二是在质量副总经理主持下,根据质量管理

信息资料,研究需要与现状的差距,按问题的性质与轻重缓急程度,需立即解决的列入公司年度质量目标;三是由质管部提出质量目标管理草案,提交公司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四是公司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对确定的质量目标进行分析,提出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确定责任部门、责任人。 (三)、质量目标的展开:一是公司质量目标展开落实到部门、管理组和关键康威。要求责任部门或负责人予以落实;二是各部门(管理组)的展开图应交质管部审核,以保证公司方针、目标与部门(管理组)目标措施的协调性。 (四)、质量目标的实施、检查和评价:一是由各部门按展开图中对各自的要求实施,每年度自查一次;二是由质管部每年组织质量领导小组成员对公司质量方针目标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三是评价原则:有对质量目标机其实现情况做出评价时,要综合考虑目标的实现程度,困难复杂程度和实施过程的客观努力程度予以评定;也有按部门评价和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由部门自我评价,最后将有关资料提交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工作例会做出评价。

目标管理基本程序

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 目标的设置是目标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可以细分为4个步骤: 第一步,预定目标。这是一个暂时的、可以改变的预案。这个预定的目标,既可以由上级提出,再同下级讨论;也可以由下级提出,由上级批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目标必须由上下级共同商量确定,而且,领导必须根据企业的使命和长远战略,估计客观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步,重新审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目标管理要求每一个目标都有确定的责任主体,因此预设目标之后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组织结构,根据新的分解目标进行调整,明确目标责任者和协调关系。 第三步,确立下级的目标。在确定下级的目标之前,首先上级要明确组织的规划和目标,然后才有可能商定下级的分目标。在讨论中上级要尊重下级,平等待人,耐心倾听下属的意见,帮助下级建立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支持性目标。分目标要具体、量化,便于评估;要分清轻重缓急,以免顾此失彼;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实现的可能。每个员工和团队的分目标要同组织中其他员工的团队的分目标协调一致,共同支持组织总体目标的实现。 第四步,上级和下级就实现各项目标所需的条件和目标实现后的奖惩达成协议。分目标制定后,要赋予下属相应资源配置权力,实现责权利的统一。 在设置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目标是好的目标。判断一个目标是否是好的目标,可以参照下表所示的标准。 表1—恰当的目标与不恰当的目标

设置可以评估的目标;我们在设置目标的时候,应该尽量使目标可量化可评估。表2-2将一些可以评 估的目标和不可评估的目标进行了对照。 表2—可以评估的目标与不可评估的目标 成功实施目标管理的组织在绩效评估过程中常常进行如下步骤: (1)员工个人对其在组织中的职位进行书面说明或修正,明确责任和职责范围。 (2)员工和他的上级共同审查这份说明,以便该书面文件正确反映员工对结果应负的责任。 (3)员工独立制定在今后半年内的工作目标,这些目标以其责任和职责范围为基础。 (4)直接上级和员工面对面地审查这些目标,并在如下方面达成共识: A 目标可以实现 B 目标体现员工对现有绩效的改进和提高。 C 目标与上级的目标相关 D 目标与上级可以衡量 (5)为了能够正确评估目标结果,上级和员工共同制定数量化的标准。 (6)责任范围、目标、优先次序、完成时间和标准都应有书面记载,以便有关方面对此有明确的了解,明确各自的承诺。 (7)半年之后,根据所设定的目标,上级对员工的绩效进行正式的评估,并考虑员工的个人发展问题。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1.0目的 对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策划,制定、分解和实施进行控制, 确保公司管理方针的有效贯彻及管理目标、指标的实现和管理方案的实施,使公司的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改进。 2.0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评审和改进。 3.0定义 无 4.0职责 4.1总经理:负责制定、评审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 案的批准。 4.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并负责对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 审核。 4.3品保部:负责公司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评审、修订及更改,对日常实施情况 进行不定期监督和检查并作好相应记录;负责对各部门分解目标、指标进行汇总并向管理者代表汇报。 4.4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及实施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监督管理方案的实施及完 成情况。 4.5财务部:负责为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方案所需资金提供保证。 4.6各部门:负责制定并实施本部门相关的分层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5.0流程图 6.0内容 6.1方针控制 6.1.1方针的制定 总经理以提高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水平为目的,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实际及长期发展的需要,适当考虑相关方的要求,组织制定方针并形成文件。方针应确保: a)与公司的经营宗旨相适应; b)适合公司环境影响、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并具有本公司的自身特色;

c)对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要求,对持续改进、污染预防和降低风险作出承诺;对遵 守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作出有效性承诺; d)提供了制定和评审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框架; e)与公司的其他方针一致。 f)在持续适宜性性方面得到评审。 6.1.2方针的修订:每次管理评审,均需对质量、环境及环境物质控制管理方针进行评价, 确保其适宜性。当方针需要修订时,须经总经理批准,形成文件后重新发布。 6.1.3方针的公开与宣贯:考虑相关方或公众的要求,公司通过手册的分发、会议、网络、 宣传栏等方式公开方针,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对全体员工进行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培训宣贯,确保管理方针在责任范围内得到沟通与充分理解,使相关工作人员认识所从事工作或活动的相关性与重要性,通过做好本岗位工作来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必要时还应传达到各相关方。 6.2目标和指标控制 6.2.1目标和指标的制定 6.2.1.1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建立之初的目标和指标,由管理者代表根据初 始的环境影响与风险评价结果,组织制定并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予以传达和实 施,具体体现在“目标、指标和方案一览表”。 6.2.1.2管理者代表在年度管理评审之后根据方针、结合生产实际,考虑环境影响和风 险评价结果以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变更,制定新的目标和指标,报总经理批准生 效。 6.2.1.3目标和指标的制定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a)具体体现方针的每项要求; b)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c)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风险及重要环境因素; d)来自相关方的信息、要求和商业机会; e)行为的持续改进以及污染预防的承诺; f)可选择的最佳技术及经济上、运作上的可行性; g)目标明确、指标具体可测量,并落实到相关职能或层次上; h)为目标和指标的实现设置完成时间; i)最高管理者对体系管理的指导思想及持续改进的承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