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期末复习资料讲解学习

大学化学期末复习资料讲解学习
大学化学期末复习资料讲解学习

1.什么是化学?(化学是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变化规律和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学科。)

2.相、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功和热、反应进度的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相关计算。(相:系统中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状态函数:用来表征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过程: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从始态到终态,我们称系统经历了一个热力学过程,简称为过程。途径:实现这个过程可以采取许多种不同的具体步奏,我们就把每一种具体步奏称为途径。在热力学中,系统发生变化时,设与环境之间交换的热为Q,与

环境交换的功为W,可得热力学能(亦称内能)的变化为ΔU = Q+ W 或Δ

U=Q-W(目前通用这两种说法,以前一种用的多),为了避免混淆,物理中普遍使用第一种,而化学中通常是说系统对外做功,故会用后一种。)

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由水、冰、水蒸气、氮气和氧气组成的体系中含有:(A) A、三个相 B、四个相 C、五个相 D、六个相

3.焓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物质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定义,化学

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焓是一个热力学系统中的能量参数。所谓标准状态,是在指定温度T和标准压力p下该物质的状态,简称标准态。标准摩尔生成焓记为ΔfHm(B, 相态, T),在温度T(若为298.15K时则可不标出)下,由标准状态的单质生成物质B(νB=+1)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即在标准状

态下(反应物和产物都是处于100KPa,通常温度选定298.15K),由指定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1mol)的化合物的化学反应热(即恒压反应热),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或标准生成热。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单位:kJ/mol。)

4.熵的概念,物质标准摩尔熵的定义及大小比较。(熵-定义:描述物质混乱度大小的物理量。物质(或体系)混乱度越大,对应的熵值越大。符号:S 。单位: J?K-1在0K时,一个纯物质的完美晶体,其组分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都处于完全有序的排列状态, 混乱度最小, 熵值最小。任何纯物质的完美晶体在0K时的熵值规定为零(S0=0)。熵是状态函数。温度升高, 体系或物质的熵值增大。标准摩尔熵-定义:某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在标准态下的熵值称为标准摩尔熵。符号:Sm单位:J·mol-1·K-1。影响熵值的因素:温度升高,物质的熵值增大。同一物质在气态的熵值总是大于液态的熵值,而后者又大于固态的熵值。气态多原子分子的熵值比单原子分子大。因为熵是一种状态函数,所以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熵变 (?rSm )只取决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标准摩尔反应熵变?rSm =Σνi Sm(生成物) +Σνi Sm(反应物) )

例:(简要回答)将下列各物质按标准熵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简述原因。

A . Cl2(g)

B . Br2(l)

C . KCl(s)

D . K(s)

E . Na(s)

解:A>B>C>D>E ;A 为气态,混乱度最大,其熵值亦最大;B 为液态, 其熵值较亦A 小;C 、D 、E 均为固态,依其复杂混乱程度依次减小。

5.吉布斯函数变的概念,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变以及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的定义及相关计算。(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量(简称自由能变),以?rGm 表示,单位:kJ ·mol-1。吉布斯公式-在等温、等压下, 化学反应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rGm)与摩尔反应焓变(?rHm)、摩尔反应熵变(?rSm)、温度(T )之间有如下关系: ?rGm = ?rHm – T ?rSm )

6.反应自发性的判断。转向温度的计算。 例如: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为:N2(g) +3H2(g) == 2NH3(g) ,试利用下表有关热力学数据通过计算说明:(1) 298K 时反应的r m G ?d (298K ),说明常温常压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可行性;(2) 估算在标准条件下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 (3) 400K 时合成氨

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d

解(1)r m G ?d (298K) =∑vB f m G ?d

(298K)= -32.86 kJ·mol-1< 0 所以常温常压条件下合成氨反应可能自发进行。

(2)

m r H ?d (298K) = ∑vB m f H ?d (298K)= -92.86 kJ·mol-1 m r S ?d (298K) = ∑vB m S d (298K)= (2×192.3-191.5-3× 130.6 ) J·mol-1·K-1

=-198.7 J·mol-1·K-1

所以标准条件下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

Tc ≤

r m H ?d r (298K)

m S ?d 3-1-1-192.8610J mol 467.3K (298K)198.7J mol K -??==-?? (3)r m G ?d (400K) ≈m r H ?d (298K) – T m r S ?d (298K)

= [-92.86-400×(-0.1987)] kJ·mol-1=-13.38 kJ·mol-1

ln K d r m (400)G K =?d -31

11(400K)

13.3810J mol =4.023RT 8.314J mol K 400K ?????---(--)=所以K d

(400K)=55.88

7.化学反应平衡的的定义及判断,标准平衡常数的表达及相关计算,化学平衡

的移动。(对于任一可逆的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体系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其活度熵为一定值。化学反应平衡的标志是化学反应体系内的各物质的浓度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化

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

开始,也不管反应物起始浓度大小,最后都达到平衡,这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

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是

个常数,用K表示,这个常数叫化学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一般有浓度平衡常数

和压强平衡常数。对于可逆化学反应 mA+nB?pC+qD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c(C)^p*c(D)^q]/[c(A)^m*c(B)^n]

已达到平衡的反应,外界反应条件改变时,平衡混合物里各组成物质的百分含量

也就会改变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叫化学平衡移动。放热熵增大反应,温度升高,-△GΘ变大,KΘ变小。放热熵减小反应,温度升高,-△GΘ变小,KΘ变小。吸热熵增大反应,温度升高,-△GΘ变大,KΘ变大。吸热熵减小反应,温度升高,-△GΘ变小,KΘ变大)

例如:含有0.100 mol/L AgNO3、0.100 mol/L Fe(NO3)2和0.0100 mol/L

Fe(NO3)3的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Fe2+ (aq) + Ag+(aq) = Fe3+(aq) +

Ag(s),25℃时的平衡常数K= 2.98。(l)反应向哪一方向进行?

(Q=(0.0100/1.0)/[(0.100/1.0)*(0.100/1.0)]=1.0

(2)平衡时,Ag+、Fe2+、Fe3+的浓度各为多少?

Fe2+ (aq) + Ag+(aq) = Fe3+(aq) + Ag(s),

解设fe3+的生成量为x

Fe2+ (aq) + Ag+(aq) = Fe3+(aq) + Ag(s)

(初始量)0.100 0.100 0.0100

(变化量)x x x

(剩余量) 0.100-x 0.100-x 0.0100+x

[(0.0100+x)/1.0]/[ (0.100-x)/1.0* (0.100-x)/1.0]=2.98 X=0.013

C’(Fe3+)=0.023mol/L C’(Fe2+)=C’(Ag+)=0.087mol/L

例如:水煤气反应C(s) + H2O(g)→CO(g) + H2(g),问:①此反应在298K、

标准状况下能否正向进行?②若升高温度,反应能否正向进行?③100kPa压力下,在什么温度时此体系为平衡体系?

ΔfHmθ(H2O)= –241.81kJ/mol, ΔfHmθ(CO)= -110.52kJ/mol,

S mθ(C, s)= 5.74 J /(K·mol), S mθ(H2O, g)= 118.83 J /(K·mol),

S m θ(CO, g)=197.67 J /(K ·mol) , S m θ( H2, g)= 130.68J /(K ·mol) 解:

C(s) ﹢H2O(g)= CO(g)﹢H2(g) ο

m G Δf kJ ·mol-1 0

-228.6 -137.2 0 ο

m H f ? kJ ·mol-1 0 -241.8 -110.52 0

ο

m S J ·mol-1·K-1 5.74 188.83 197.67

130.68 △G ο(298K)= ( -137.2) -( -228.6)= 91.4(kJ/mol)>0

①此反应在298K 、标准状况下不能正向进行。

②△H ο(298K)=( -110.52)- ( -241.8) = 131.3(kJ/mol)

△S ο(2984K) =(130.68)+( 197.68)-(5.74)-(188.83)= 133.9(J ·mol-1·K-1) 此为吸热熵增的反应,由△G ο≈△H ο(298K)-T ·△S ο(298K)可以判断:若升高温度,反应能正向进行。

③△G ο≈△H ο(298K)-T ·△S ο(298K) =0为平衡体系

则: T=△H ο(298K)/ △S ο(298K)=(131.3)/(133.9)×10-3=980.6K 时为平衡体系。(或980.58K )

8.多重平衡规则。(当几个反应式相加得到另一反应式时,其平衡常数等于几个反应平衡常数之积, 此规则称为多重平衡规则。)

例如:单选,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1)A=B ;K1θ (2)B+C=D ;K2θ 则反应:A+C=D 的平衡常数是:(B ) A. (K1θK2θ)2 B. K1θ K2θ

C. K2θ/ K1θ

D. K1θ/ K2θ

9.质量作用定律,速率方程的书写,反应级数的确定,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温度,催化剂)(温度:只要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获得能量,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分子变成活化分子,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得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故反应速率加大(主要原因)。当然,由于温度升高,使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分子碰撞次数增多反应也会相应加快(次要原因) 催化剂:使用正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使更多的反应物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大大提高了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了反应物速率.负催化剂则反之。)

10.溶液的通性。 例如,单选:将非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稀溶液时,将引起:(C)A 沸点升高 B 熔点升高 C 蒸气压升高 D 都不对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问题详解

《无机化学》试题 学号: 姓名: 座号: 系别: 年级: 专业: 总分合计人: 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40分) 1、对于Zn 2+ /Zn 电对,增大Zn 2+ 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 、 Cu 2 +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 A 8e B 18e 型 C 18+2e D 9~17e 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θb K 。浓度为m mol ·L -1 的氨水溶液,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则溶液中OH -的浓度(mol ·L -1 )为 ( ) A m 21 B θb K m ?2 1 C 2/m K b ?θ D 2m

4、已知θ K(Ag3PO4) = 1.4×10-16,其溶解度为 sp ( ) A 1.1×10-4mol?L-1; B 4.8×10-5mol?L-1; C 1.2×10-8mol?L-1; D 8.3×10-5mol?L-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A Cu、Cu2+; B Cr2O72-、Cr3+; C MnO2、Mn2+; D SnCl4、Sn 6、3d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是() A 1,2,3 B 0,1,2 C 0,±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以sp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A BeCl2 B PCl3 C BF3 D SiH4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A HF B Ag C KF D CO2 9.已知V E A/θ:Cr2O72- +1.36 Cr3+ -0.41 Cr2+ -0.86 Cr,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A 都不能 B Cr2O72- C Cr3+ D Cr2+ 10.下列各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 K2O B MgO C CaO D Na2O

工科化学第十章总结和课后答案~强亮生版

第十章化学与能源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1.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1)煤的气化是指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使煤中有机物转化成焦炭和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答:错,煤的气化是指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使煤中有机物转化成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2)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和SO2,石油(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因此石油产生的污染比煤炭轻。 答:不确切,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SO2、NO x和CO,石油(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 x和HC,相对而言,石油产生的污染比煤炭轻。(3)汽油的辛烷值分布在0~100之间,并对应于汽油的标号,80号的汽油表示汽油中含有80%辛烷和20%的其他烃类。 答:错,汽油的辛烷值可衡量汽油的抗震性,并对应于汽油的标号,80号的汽油表示该汽油的抗震性相当于80%异辛烷和20%的正庚烷混合物的抗震性。 (4)为了避免含铅汽油对大气的污染,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了甲基叔丁基醚(MTBE)、甲基叔戊基醚(TAME)取代四乙基铅作汽油添加剂。 答:不确切,甲基叔丁基醚(MTBE)添加剂在某些国家(如美国)已被禁止使用。(5)发展核能是解决目前能源危机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北欧和我国政府均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加快核电站的建设。 答:不确切,欧美大部分发达国家,基本上停建核电站或提前关闭核电站,北欧国家甚至通过立法,要求在2010年前关闭已有核电站。 (6)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电池主要有铅蓄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等,由于锌、锰元素对环境的危害很小,因此锌锰电池是无污染电池。 答:错,在生产的锌锰电池时,为了防止电池中锌溶解释放氢气,常在电池糊状液中放入氯化汞。 (7)在燃料电池中并没有发生直接的燃烧反应,它通过原电池原理不断的将燃料直接转变为电能,这种电池能量转换效率高,理论上可达100%。 答:正确 2. 填空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我国是以煤消费为主的国家。(2)煤是由古代植物转化而来的,煤的煤化过程包括了植物残骸→腐殖质→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阶段,若根据煤化的程度不同可将煤分为四类,若根据煤炭中硫的含量不同又可将煤分为泥煤、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学院:专业:学号: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1. 2. 3. 4. 5. 二、选择题

1、SP2杂化轨道的几何形状为() A.四面体B.平面形C.直线形D.球形2、甲苯在光照下溴化反应历程为() A.自由基取代反应B.亲电取代 C.亲核取代D.亲电加成 3、下列化合物中最容易发生硝化反应的是()

六、推断题(14分) 1、某烃A,分子式为C5H10,它与溴水不发生反应,在紫外光照射下与溴作用只得一种产物B(C5H9Br)。将化合物B与KOH的醇溶液作用得到C(C5H8),化合物C经臭氧化并在Zn 粉存在下水解得到戊二醛。写出化合物A的构造式及各步反应。 2、某化合物A的分子式是C9H10O2,能溶于NaOH溶液,易与溴水、羟胺、氨基脲反应,与托伦(Tollen)试剂不发生反应,经LiAlH4还原成化合物B(C9H12O2)。A及B均能起卤仿反应。A用锌-汞齐在浓盐酸中还原生成化合物C(C9H12O),C用NaOH处理再与CH3I煮沸得化合物D(C10H14O)。D用KMnO4溶液氧化最后得到对-甲氧基苯甲酸。推测A、B、C、D 的结构式。 -------------------附参考答案--------------- 一、命名(共10分) 1、Z –3-甲基-4-乙基-3-庚烯 2、7, 7-二甲基双环[2,2,1]-2-庚烯 3、Z-12-羟基-9-十八碳烯酸 4、N, N-二甲基甲酰胺 5、N-乙基-N-丙基苯胺 二、选择题(共20分)BACBD CBACB 三、完成下列反应,写出主要产物(每空2分,共20分)

大学医用化学期末模拟考试试题一完整版

大学医用化学期末模拟 考试试题一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质量摩尔浓度(b)的单位是 ·kg-1·mol-1· L-1· L-1·kg-1 2.下列几种溶液中属于等渗溶液的是 ·L-1 mmol·L-1 mmol·L-1 D. 380 mmol·L-1 mmol·L-1 的共轭碱是 A. OH- B. H 2O C. H+ D. H 3 O+ E. O2- 4.下列缓冲溶液中,缓冲容量最小的是 -1HAc和·L-1NaAc等体积混合 -1HAc和·L-1NaAc等体积混合 -1HAc和·L-1NaAc等体积混合 -1HAc和·L-1NaAc等体积混合 -1HAc和·L-1NaAc等体积混合 5. 某原子的电子组态是1s22s22p63s23p63d54s1,该元素属于 A. 第四周期,IIA族,s区 B. 第四周期,IB族,ds区 C. 第四周期,IIB族,f区 D. 第四周期,IIA族,p区 E. 第四周期,ⅥB族,d区 6. 锡电极?Sn4+/ Sn2+=和铁电极?Fe3+/ Fe2+=中,最强的氧化剂是 A. Sn2+ B. Sn4+ C. Fe3+ D. Fe E. Fe2+ 7. 把NaCl固体加在HAc溶液中 A.会产生盐效应 B.溶液的碱性增加 C.产生同离子效应 值变大值变大 8. 判断标准状态反应2Fe3+ + 2Br- 2Fe2+ + Br 2 自发进行的方向,已知标准电极电位 φ? (Fe3+/Fe2+) = ,φ? (Br 2 /Br-) = 。 A.正向自发 B. 逆向自发 C.达到平衡 D.不会反应 E.先逆后正 9. 浓度为c (Na2CO3) = mol ?L-1的溶液,若用c (Na2CO3) 表示时,其浓度为 A. mol ?L-1 B. mol ?L-1 C. mol ?L-1 D. mol ?L-1 E. ?L-1 10.已知某弱碱的Kb=10-6,则其共轭酸的Ka为 A. 10-9 B. 10-7 C. 10-14 D. 10-6 E. 10-8 11.某弱酸HB(Ka=10-5)的浓度为 mol ?L-1,其溶液中[H+]浓度为

《大学化学基础实验(G)》理论课程试卷及准确答案

浙江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大学化学基础实验(G)》理论课程试卷 开课学院:理学院化学系任课教师: 姓名:专业:学号:考试时间: 60 分钟 一、选择题(共50分)(1-20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 1.若要使吸光度降低为原来的一半,最方便的做法是(C) A. 将待测液稀释一倍 B. 选用新的测定波长 C. 选用原厚度1/2的比色皿 D. 更换显色剂 2.用基准物质Na2C2O4标定KMnO4时,下列哪种操作时错误的?( A ) A.锥形瓶用Na2C2O4 溶液润洗; B. 滴定管用KMnO4标液润洗 C. KMnO4标液盛放在棕色瓶中; D. KMnO4标准溶液放置一周后标定3.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变色硅胶失效后呈何种颜色?(C ) A. 蓝色 B. 黄色 C. 红色 D. 绿色 4.可用哪种方法减少分析测试中的偶然误差?(C ) A. 对照试验 B. 空白试验 C. 增加平行测试次数 D. 仪器矫正5.用基准硼砂标定HCl时,操作步骤要求加水50mL,但实际上多加了20mL,这将对HCl浓度的标定产生什么影响?( C )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 6.(1+ 1)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C ) A. 2mol/L B. 4mol/L C. 6mol/L D. 8mol/L 7.常量滴定管可估计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在滴定时,耗用体积一般控制在:( B ) A. 10~20mL B. 20~30mL C. 30~40mL D. 40~50mL

8.定量分析中,基准物质是( D ) A. 纯物质 B. 标准参考物质 C. 组成恒定的物质 D. 组成一定、纯度高、性质稳定且摩尔质量较大的物质 9.测定复方氢氧化铝药片中Al3+、Mg2+混合液时,EDTA滴定Al3+含量时,为了消除Mg2+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B ) A. 沉淀分离法 B. 控制酸度法 C. 配位掩蔽法 D. 溶剂萃取法10.滴定操作中,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是:( C ) A. 滴定管用纯净水洗净后装入标准液滴定; B. 滴定中活塞漏水; C. 滴定中往锥形瓶中加少量蒸馏水; D. 滴定管下端气泡未赶尽;11.下列器皿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 ) A. 试剂瓶 B. 蒸发皿 C. 烧杯 D. 烧瓶12.下列仪器在量取或配制标准溶液前不需要润洗的是:(D ) A. 吸量管 B. 移液管 C. 滴定管 D. 容量瓶 13.鉴定Ni2+的试剂通常是下列中的哪一种?( A ) A.丁二酮肟 B. 硝基苯偶氮间苯二酚 C. 二苯基联苯胺 D. 硫脲14.实验室安全知识:因电器失火,应用下列哪种灭火器?( C ) A. 泡沫灭火器 B. CO2灭火器 C. 干粉灭火器 D. CCl4灭火器15.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会造成系统误差的是( A ) A.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 NaOH溶液吸收了空气中CO2 C. 每份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不同 D. 每份加入的指示剂量不同 16.有效数字位数是四位的数值是:( B ) A. 0.0002 B. 0.1000 C. 0.700×102 D. pH = 12.80 17.某同学用硼砂标定标准溶液实验中,溶解硼砂时,用玻棒去搅拌锥形瓶中溶液后,不经处理拿出瓶外,标定结果会:( A ) A. 偏高 B. 偏低 C. 不一定 D. 无影响18.分析过程中出现下面情况,哪些将造成系统误差:( D ) A. 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 B. 分光光度计的最后有波动 C. 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不准 D. 以含量为98%的硼砂标定HCl浓度19.阴离子分离鉴定实验中,Br2在CCl4层显示什么颜色?( A ) A. 橙色 B. 紫红色 C. 蓝色 D. 黄色

工科大学化学习题与解答

第一章 化学反应热 1.说明下列符号的含义。 V Q m r H ?(T) Θ m r H ?(T) Θm f H ?(T ) ξ 答:V Q :等容反应热; m r H ?(T):某温度下,反应的摩尔焓变(数 值等于等压反应热);Θ m f H ?(T ):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ξ:反应进度。 2.盖斯定律的使用条件,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1)等压 (2)等容 (3)等温、等容或等温、等压 (4)等温、不做有用功,等容或等压 答:正确答案为(4)。 3.热力学标准态的含义?为什么要确定热力学标准态? 答:热力学标准态是指在温度T (但没有限定温度)和标准 压力 [ p Θ (100kPa)]下物质所处状态。而对纯理想气体热力学标准态是指 该气体处于标准压力 [ p Θ (100kPa)]下的状态。混合理想气体中 任一组分的标准态是指该组分气体的分压为p Θ 时的状态。因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以及状态函数改变是受许多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聚集状态等)的影响,为了比较方便,国际上规定了物质的热力学标准态。 4.简述照明弹中的铝、镁、硝酸钠和硝酸钡等物质各起什么作用? 答:金属铝、镁在燃烧时,可以放出大量热(Θ ?MgO ,m f H = - 601.7 kJ/ mol, Θ ?3 2 O Al ,m H = - 1675.69 kJ/?mol -1)产生千度以上的高温, 而反应放出的热量又能使硝酸盐分解产生O 2,又加速镁、铝的燃烧反应,使照明弹更加绚丽夺目。 在其中铝和镁作为还原剂;氧气、硝酸钠和硝酸钡等作氧化剂。 5.通过计算说明,氧-乙炔焰为什么可以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 答: (5/2)O 2 + C 2H 2 = 2CO 2 + H 2O(g)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K ? m / 2 b b 3 4 2 7 2 4 《无机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 1 分,共40 分) 1、对于 Zn 2+/Zn 电对,增大 Zn 2+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 ) A 增 大 B 减 小 C 不 变 D 无 法 判 断 2、Cu 2+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 A 8 e B 18 e 型 C 18+2 e D 9~17e 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 K 。浓度为 m mol·L -1 的氨水溶液,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则溶 液中 OH -的浓度(mol·L -1)为 ( ) A 1 m 2 C D 2 m 4、已知 K (Ag PO ) = 1.4×10-16,其溶解度为 ( ) sp A 1.1×10-4mol?L -1; B 4.8×10-5mol?L -1; C 1.2×10-8mol?L -1; D 8.3×10-5mol?L -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 ) A Cu 、Cu 2+; B Cr O 2-、Cr 3+; C MnO 、Mn 2+;D SnCl 、Sn 6、3d 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是 ( ) A 1,2,3 B 0,1,2 C 0,±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以 sp 3 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A BeCl 2 B PCl 3 C BF 3 D SiH 4 ( )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 ) A HF B Ag C KF D CO 2 9.已知 E /V :Cr 2O 2- +1.36 Cr 3+ -0.41 Cr 2+ -0.86 Cr ,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 ) A 7 A 都不能 B Cr 2O 72- C Cr 3+ D Cr 2+ 10.下列各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 ) A K 2O B MgO C CaO D Na 2O 11 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 ( ) A. 渗透压 B. 沸点升高 C. 蒸汽压下降 D. 凝固点降低 12 要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可以采取的手段是 ( )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移去产物 D. 使用催化剂 13 如果一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为零,则反应 ( ) A. 能自发进行 B. 是吸热反应 C. 是放热反应 D. 处于平衡状态 14.反应 A + B C ,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 10℃,其结果是 ( ) A.对反应没有影响 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 C.不改变反应速率 D.使平衡常数减小15. 在 HAc-NaAc 缓冲溶液中,若[HAc]>[NaAc],则该缓冲溶液 ( ) A.抗酸能力强于抗碱能力 B.抗酸能力弱于抗碱能力 C.抗酸能力等于抗碱能力 D.无法判断 16. 在室温下,0.0001mol .L -1 NH 3 水溶液中的 pKw 是 ( ) 1 2 m ? K b B

苏州大学 无机化学(一) 课程试卷 (A卷)

苏州大学无机化学(一) 课程试卷(A卷) 共7页 2008年7月 院系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6题32分) 1. 2 分(4653) 下列四种绿色溶液,加酸后,溶液变为紫红色并有棕色沉淀产生的是………………() (A) NiSO4(B) CuCl2(浓) (C) NaCrO2(D) K2MnO4 2. 2 分(7459) 对于H2O2和N2H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二元弱酸(B) 都是二元弱碱 (C) 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 都可与氧气作用 3. 2 分(3776) 市场上供应的干电池中有MnO2,它的主要作用是…………………………………() (A) 导电(B) 吸收产生出来的水分 (C) 参加正极反应(D) 参加负极反应 4. 2 分(4392) 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递变顺序正确者为……………………………………………() (A) FeCl2 < FeCl3 (熔点) (B) Pb(II) > Pb(IV) (稳定性) (C) Si < P4 (硬度) (D) Na > Al (密度) 5. 2 分(3747) 下面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势不随酸度变化的是…………………………………() (A) NO- 3- HNO2(B) SO-2 4 - H2SO3 (C) Fe(OH)3 - Fe(OH)2(D) MnO- 4- MnO-2 4 6. 2 分(6707) 某氢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 ?= +0.240 V)组成原电池,如若使电池电动势达到+0.299 V,则溶液的pH值是………………………………………………………………………() (A) 1 (B) 2 (C) 3 (D) 4 7. 2 分(1101) [Ni(en)3]2+离子中镍的价态和配位数是………………………………………………() (A) +2,3 (B) +3,6 (C) +2,6 (D) +3,3 8. 2 分(4545) 已知:K sp(AgSCN) = 1.1 ? 10-12,K sp(AgI) = 1.5 ? 10-16,K sp(Ag2CrO4) = 1.0 ? 10-11;

大学化学期末试题

大学化学期末试卷加答案 学院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 1、某反应的ΔrHmΘ<0 ,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将<)。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2、当主量子数n=3时,则角量子数l的取值为<)。 A、1、2、 B、 0、1、2 C、0、1 D、0、±1、 3、某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是因为<)。 A、反应已停止 B、反应物中的一种已消耗完 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4、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H2O B、 NaBr C、 CH3OH D、Na2O2 5、蔗糖的凝固点为<)。 A、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判断 6、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 s区 B、d区 C、 f区 D、 p区 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A、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 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C、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1的反应 8、对于反应 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其ΔrGm= –nFE,式中n等于<)。b5E2RGbCAP A、1 B、6 C、3 D、12 9、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Si B、CO2 C、ZnS D、Fe3C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 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 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11、某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3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A、1 B、2 C、3 D、0 12、等温等压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 A、ΔHΘ<0 B、ΔSΘ<0 C、ΔG<0 D、ΔfHmΘ<0

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期末试卷考卷A卷附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期末试卷考卷A卷附答案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合分人: 复查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恒温恒压下,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反应能够自发进行。 2. 在CaCO 3饱和溶液中,加入Na 2CO 3溶液,结果导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 3. 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5,其外层电子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位于周 期表_____区_____族,其+3价离子共有_________个不成对电子。 4. NH 3、PH 3、AsH 3三种物质中,分子间色散力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沸点最 低的是____________。 5. C 2H 2中,存在_____个σ键和_____个π键,键角HCC =______。 6. 根据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是由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原子轨道________而 成,这些原子轨道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_原则、________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________原则。 7. 在下列六种化合物:NaCl ,KCl ,BaO ,H 2O ,SiF 4,SiI 4中,熔点最高的是 ________,晶体熔化时需克服______________;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_,晶 1. 下列不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2. A . U B . Q C . S D . p 3. 若升高温度后,反应的K 升高,则在此温度下此反应: 4. A . Δr G m >0 B . Δr S m >0 C . Δr H m >0 D . Δr U m >0 5. 在298K ,下列反应中r H m 与r G m 最接近的是: 6. A . CCl 4(l ) + 2H 2O (g ) = CO 2(g ) + 4HCl (g ) 7. B . CaO (s ) + CO 2(g ) = CaCO 3(s ) 8. C . Cu 2+(aq ) + Zn (s ) = Cu (s ) + Zn 2+(aq ) 9. D . 2Na (s ) + 2H +(aq ) + 2H 2O (l ) = 2Na +(aq ) + 2OH -(aq ) + H 2(g )

《大学化学基础实验(G)》理论课程试卷及准确答案

浙江大学2006 - 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大学化学基础实验(G)》理论课程试卷 理学院化学系任课教师: 开课学 院: 姓名:专业:学号:考试时间:60分钟 、选择题(共50分)(1-20题为单选题,每题2 分) 1 ?若要使吸光度降低为原来的一半,最方便的做法是(C) A. 将待测液稀释一倍 B.选用新的测定波长 C.选用原厚度1/2的比色皿 D.更换显色剂 2. 用基准物质Na2C2O4标定KMnO4时,下列哪种操作时错误的?( A ) A.锥形瓶用Na2C2O4溶液润洗; B.滴定管用KMnO4标液润洗 C. KMnO4标液盛放在棕色瓶中; D. KMnO 4标准溶液放置一周后标定 3. 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变色硅胶失效后呈何种颜色?(C ) A.蓝色 B.黄色 C.红色 D.绿色 4. 可用哪种方法减少分析测试中的偶然误差?(C ) A.对照试验 B.空白试验 C.增加平行测试次数 D.仪器矫正 5. 用基准硼砂标定HCI时,操作步骤要求加水50mL,但实际上多加了20mL, 这将对HCI浓度的标定产生什么影响?( C )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无法确定 6. (1+ 1)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C ) A. 2mol/L B. 4mol/L C. 6mol/L D. 8mol/L

7. 常量滴定管可估计到±).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在滴定时, 耗用体积一般控制在:(B ) A. 10 ?20mL B. 20 ?30mL C. 30 ?40mL D. 40 ?50mL 8 ?定量分析中,基准物质是( D ) A.纯物质 B.标准参考物质 C.组成恒定的物质 D.组成一定、纯度高、性质稳定且摩尔质量较大的物质 9. 测定复方氢氧化铝药片中Al3+、Mg2+混合液时,EDTA滴定Al3+含量时, 为了消 除Mg2+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B ) A.沉淀分离法 B.控制酸度法 C.配位掩蔽法 D.溶剂萃取法 10?滴定操作中,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是:(C ) A.滴定管用纯净水洗净后装入标准液滴定; B.滴定中活塞漏水; C.滴定中往锥形瓶中加少量蒸馏水; D.滴定管下端气泡未赶尽; 11.下列器皿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是:(A ) A.试剂瓶 B.蒸发皿 C.烧杯 D.烧瓶 12 .卜列仪器在量取或配制标准溶液前不需要润洗的是:(D ) A.吸量管 B.移液管 C.滴定管 D.容量瓶 13. 鉴定Ni2+的试剂通常是下列中的哪一种?( A ) A. 丁二酮肟 B.硝基苯偶氮间苯二酚 C.二苯基联苯胺 D.硫脲 14. 实验室安全知识:因电器失火,应用下列哪种灭火器?( C ) A.泡沫灭火器 B. CO2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 CCI4灭火器 15?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会造成系统误差的是(A ) A.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 NaOH溶液吸收了空气中CO2 C.每份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不同 D.每份加入的指示剂量不同 16. 有效数字位数是四位的数值是:(B ) 2 A. 0.0002 B. 0.1000 C. 0.700 102 D. pH = 12.80 17. 某同学用硼砂标定标准溶液实验中,溶解硼砂时,用玻棒去搅拌锥形瓶中溶 液后,不经处理拿出瓶外,标定结果会:(A ) A.偏高 B.偏低 C.不一定 D.无影响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 学号:姓名: 座号: : 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就 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 卡”得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40分) 1、对于Zn2+/Zn电对,增大Zn2+得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A 增大B减小 C 不变D无法判断 2、Cu2+离子得外层电子构型为() A8 B 18型C18+2 D 9~17型 3、设氨水得解离平衡常数为。浓度为mol·L-1得氨水溶液,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则溶液中OH-得浓度(mol·L-1)为() AB C D 2 4、已知(Ag3PO4)=1、4×10-16,其溶解度为

( ) A1、1×10-4mol?L-1; B 4、8×10—5mol?L-1; C1、2×10-8mol?L—1; D8、3×10-5mol?L-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得就是() ACu、Cu2+;B Cr2O72—、Cr3+; CMnO2、Mn2+;D SnCl4、Sn 6、3d轨道得磁量子数可能就是() A 1,2,3 B 0,1,2C0,±1 D 0,±1,±2 7、下列各分子中,以sp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得就是() ABeCl2BPCl3 C BF3 D SiH4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得就是( ) AHF BAg CKF D CO2 9、已知:Cr2O72— +1、36 Cr3+ -0、41Cr2+—0、86 Cr,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得就是()

A 都不能 B Cr2O72- C Cr3+ D Cr2+ 10、下列各物质中,熔点最高得就是( ) A K2O B MgO C CaO DNa2O 11稀溶液依数性得本质就是() A、渗透压B、沸点升高C、蒸汽压下降D、凝固点降低 12要降低反应得活化能,可以采取得手段就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移去产物 D、使用催化剂 13如果一个反应得吉布斯自由能变为零,则反应( ) A、能自发进行B、就是吸热反应C、就是放热反应D、处于平衡状态 14、反应A+ BC,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10℃,其结果就是() A、对反应没有影响B、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C、不改变反应速率D、使平衡常数减小

章工科大学化学有化习题及答案

《工科大学化学》---有机化学部分(第16章) 习题及参考答案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 2,3-二甲基戊烷 (2) 2-甲基-3-异丙基己烷 (3) 2,4-二甲基-4-乙基庚烷 (4) 新戊烷 (5) 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 (6) 2,3-二甲基-1-丁烯 (7) 2-甲基-2-丁烯 (8) 反-4-甲基-2-戊烯 (9) 反-1,6-二溴-3-己烯 (10) Z-2-戊烯 解答: CH 3CHCHCH 2CH 3 3 CH 3 (1) (2) CH 3CHCHCH 2CH 2CH 3 3 CH(CH 3)2 (3) (4) (5)(6) CH 3CHCH 2CCH 2CH 2CH 3 CH 3CH 2CH 3 CH 3C(CH 3)4 CH 3CHCH 2CH 3 CH(CH 3)2H 2C CCH(CH 3)2 CH 3(7) (8) (9) (10) H 3CC CHCH 3 CH 3 C C H H 3C 3)2 H C H BrH 2CH 2C CH 2CH 2Br H C C H H 3C H CH 2CH 3 2.用IUPAC 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CH 3CH 2CHCH 2CH 2 32 CH 3 (1)(2) (CH 3)2CHCH 2CH 2CH(CH 2CH 3)2 (3)(4) CH 3CHCH 2CHCHCH 3 2CH 32CH 3 CH 2CH 3 CH 3CH 2CCH 2CH 2CH 3 CH 2CH 2CH 2CH 3 (5)(6) CH 3CHCH 22CH 3 C CH 2CHCH 2CH 3 CH 3 H 3C CH 3 CH 3 (7)(8) (9)C C H CH 3 (H 3C)3C H 3C CH 3CH 2CHCH 2C 3 CH 3 CH 3 CH 2CH 2CH 2CH 3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 学号:姓名:座号: 系别:年级:专业: 总分合计人: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 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40分) 1、对于Zn2+/Zn电对,增大Zn2+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Cu2+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A 8e B 18e型 C 18+2e D 9~17e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 K。浓度为m mol·L-1的氨水溶液, b 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则溶液中OH-的浓度(mol·L-1)为()

A m 21 B θb K m ?2 1 C 2/m K b ?θ D 2m 4、已知θsp K (Ag 3PO 4) = 1.4× 10-16,其溶解度为 ( ) A 1.1×10-4mol?L -1; B 4.8×10-5mol?L -1; C 1.2×10-8mol?L -1; D 8.3×10-5mol ?L -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 ) A Cu 、Cu 2+; B Cr 2O 72-、Cr 3+; C MnO 2、Mn 2+; D SnCl 4、Sn 6 、 3d 轨 道 的 磁 量 子 数 可 能 是 ( ) A 1,2,3 B 0,1,2 C 0,±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以sp 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 ) A BeCl 2 B PCl 3 C BF 3 D SiH 4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 ) A HF B Ag C KF D CO 2 9.已知V E A /θ:Cr 2O 72- +1.36 Cr 3+ -0.41 Cr 2+ -0.86 Cr ,则判断发 生歧化反应的是 ( ) A 都不能 B Cr 2O 72- C Cr 3+ D Cr 2+ 10. 下 列 各 物 质 中 ,熔 点 最 高 的 是

2019年工科化学之物理化学考试

中南大学化学考试试卷 2019 学年二学期时间110分钟 工科大学化学之物理化学课程40 学时2.5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升华0801班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对于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有以下四种理解: ⑴状态一定,热力学能也一定 ⑵对应于某一状态的热力学能是可以直接测定的 ⑶对应于某一状态,热力学能只有一个数值,不可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 ⑷状态改变时,热力学能一定跟着改变 其中理解完全正确的是( ) (A) ⑴,⑵(B) ⑶,⑷(C) ⑵,⑷(D) ⑴,⑶ 2.当5mol的H2(g)与4mol的Cl2(g)混合,最后生成2mol的HCl(g)。若以下式为基本反应单元:H2(g) + Cl2(g) === 2HCl(g) ,则反应进度ξ为( ) (A) 1mol(B) 2mol(C) 4mol(D) 5mol 3. 下列关于物质生成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 (B) 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定 (C)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 (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 4. 理想气体绝热自由膨胀与范德华气体绝热自由膨胀的区别在于范德华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 ) (A) W=0 (B) ΔH≠0 (C) ΔU≠0 (D) Q = 0

5.在pΘ下,385K的水蒸发成同温度下的水蒸气,则( ) (A) ΔS体+ΔS环> 0 (B)ΔS体+ΔS环< 0 (C)ΔS体+ΔS环= 0 (D) ΔS体+ΔS环的值无法确定 6.经过下列过程,体系的ΔG = ΔA的是( ) (A) 液体的恒温蒸发(B) 理想气体的恒温混合 (C) 气体的绝热可逆膨胀(D) 恒温恒压下的化学反应 7. 设有以下5种状态的水:⑴373.15K,pΘ下的液态水;⑵373.15K,2pΘ下的液态水;⑶373.15K,2pΘ下的气态水;⑷374.15K,pΘ下的液态水;⑸374.15K,pΘ下的气态水。下列4组化学势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 μ2>μ1(B) μ3>μ5(C) μ5>μ4(D) μ3>μ1 8.确定的T,p下,在A和B组成的均相体系中,若A的偏摩尔体积随浓度的改变而增加,则B的偏摩尔体积将( ) (A) 增加(B) 减小(C) 不变(D) 不一定 9.在确定的T,p下,对一个化学反应而言,能用以判断其反应方向的函数 ( ) (A) Δr G m(B) Δr H m(C) Δr G mΘ(D) K pΘ 10.反应2C(s) + O2(g) ?2CO(g) ,其Δr G mΘ/J·mol-1= -232600-167.7T,若温度升高,则( ) (A) Δr G mΘ变负,反应更不完全(B) K pΘ变大,反应更完全 (C) K pΘ变小,反应更不完全(D) Δr G mΘ变正,反应更完全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 学号: 姓名: 座号: : 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40分) 1、对于Zn 2+ /Zn 电对,增大Zn 2+ 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 、 Cu 2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 A 8e B 18e 型 C 18+2e D 9~17e 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θb K 。浓度为m mol·L -1 的氨水溶液, 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则溶液中OH - 的浓度(mol·L - 1 )为 ( ) A m 21 B θ b K m ?2 1 C 2/m K b ?θ D 2m 4、已知θsp K (Ag 3PO 4) = 1、4× 10-16,其溶解度为

( ) A 1、1×10-4mol?L-1; B 4、8×10-5mol?L-1; C 1、2×10-8mol?L-1; D 8、3×10-5mol?L-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就是( ) A Cu、Cu2+; B Cr2O72-、Cr3+; C MnO2、Mn2+; D SnCl4、Sn 6、3d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就是( ) A 1,2,3 B 0,1,2 C 0,±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以sp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就是( ) A BeCl2 B PCl3 C BF3 D SiH4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就是( ) A HF B Ag C KF D CO2 9、已知V E A/ :Cr2O72- +1、36 Cr3+ -0、41 Cr2+ -0、86 Cr,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就是( ) A 都不能 B Cr2O72- C Cr3+ D Cr2+ 10、下列各物质中,熔点最高的就是( ) A K2O B MgO C CaO D

《大学化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大学化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某反应的ΔrHmΘ<0 ,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将()。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2、当主量子数n=3时,则角量子数l的取值为()。 A、1、2、 B、 0、1、2 C、0、1 D、0、±1、 3、某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是因为()。 A、反应已停止 B、反应物中的一种已消耗完 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D、反应物均已消耗完毕 4、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H2O B、 NaBr C、 CH3OH D、Na2O2 5、蔗糖的凝固点为()。 A、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判断 6、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 s区 B、d区 C、 f区 D、 p区 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A、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 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C、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1的反应 D、已进行完的反应 8、对于反应 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其ΔrGm= –nFE,式中n等于()。 A、1 B、6 C、3 D、12 9、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Si B、CO2 C、ZnS D、Fe3C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 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 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11、某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3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A、1 B、2 C、3 D、0 12、等温等压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 A、ΔHΘ<0 B、ΔSΘ<0 C、ΔG<0 D、ΔfHmΘ<0

2002年 大学化学(下)复习题1

2002年大学化学(下)复习题 一选择题 ( C )1. 量子力学中所说的原子轨道是指 (A)波函数ψn,m,l,ms(B)电子云 (C)波函数ψn,m,l,(D)概率密度 ( A )2. 下列离子半径变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F- > Na+ > Mg2+ > Al3+(B)Na+>Mg2+>Al3+> F- (C)Al3+ > Mg2+ > Na+ > F-(D)F->Al3+>Na+>Mg2+ ( B )3. 下面原子在基态时,反磁性的是 (A)F; (B)Ne; (C)B; (D)Si ( B )4. 在下列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低的是 (A)Be; (B)B; (C)C; (D)N ( C )5. 由于镧系收缩,使性质相似的一组元素是 (A)Ca, Sr; (B)Li, Na (C)Zr, Hf; (D)Cr, Mo ( B )6. 根据晶体场理论,在八面体强场中,中心离子电子数为()时,晶体场稳定化能最大。 (A)9 ;(B)6 ;(C)5 ;(D)3 ( C )7. 基态原子的第六电子层有2个电子,则该原子的第五电子层中的电子数为: (A)8电子;(B)18电子;(C)8-18电子;(D)8-32电子( C )8. 在下列物质中,氧原子间化学键最稳定的是

(A)-2 O;(B)-2O;(C)+2O;(D)O2 2 ( D )9. 在下列晶体中,熔化时只需要克服色散力的是(A)K ;(B)H2O;(C)SiC;(D)SiF4 ( B )10 .下列分子中,偶极矩大于0的是 (A)BF3;(B)PF3;(C)SiF4;(D)CCl4 ( C )11. 弱场中,八面体和四面体配合物的CFSE相等的是(A)Fe2+;(B)Ni2+;(C)Mn2+;(D)Cu2+ ( B )12. CaCO3(s),CaO(s),BaCO3(s)及CO2(g)构成一个平衡系统,其组分数为: (A)2 ;(B)3 ;(C)4 ;(D)5 ( C )13. Pb2+离子的价电子层结构是 (A)6s26p2(B)5s25p2 (C)6s2(D)5s25p65d106s2 ( C )14.对反应A (g) + B (g) →AB (g) 进行反应速率的测定,有关数据如下: c (A) / ( mol·L-1 ) c (B) /( mol·L-1 ) v /( mol·L-1·s-1 ) 0.50 0.40 6.0 ×10-3 0.25 0.40 1.5 ×10-3 0.25 0.80 3.0 ×10-3 则此反应的级数是: (A) 5;(B) 4;(C) 3;(D)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