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相思》原文译文赏析

唐诗《相思》原文译文赏析
唐诗《相思》原文译文赏析

唐诗《相思》原文译文赏析

《相思》

唐代: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注释】

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

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采撷(xié):采摘。

相思:想念。

【赏析】

这首诗是青年王维所*情诗的代表。该诗由物感怀,借助红豆鲜艳色彩和有关的动人传说,以含蓄深沉而清新流畅的语言,传达浓烈的相思之情,十分感人。《相思》流传至今仍不失为咏物诗的名篇。“观物微”而“托兴远”,是古人作咏物诗常用的一种手法。王维深解诗中三昧,因此《相思》在表现技巧上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红豆,生于南国,其果鲜红浑圆,外表晶莹剔透,因为常被南方人作为服饰装饰物。红豆与相思联系在一起,则是来源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为丈夫战死边疆,思念亡夫太甚哭死在了树下,此后化为了红豆,在春天的时候生长发芽。从此以后,红豆被人们称为了相思子,也在文学中引用为相思之意。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

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南国”(南方)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示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

最后一句“此物最相思”只因红豆是最能表达相思之物。中

国人常说,睹物思人。这“物”可能是他吃过的、穿过的,也可能是他看过的、听过的;可能是他喜欢的,也可能是他厌恶的。只要是与他有关系的,哪怕只有一丝关联,都能激起思念者敏感的神经。诗人所希望的,是友人每每看见这最能代表相思之意的红豆,就能想起正在相思的“我”、正在思念“你”的“我”。从诗人对朋友的深切叮咛中,我们看到了诗人自己深重的相思之意。正是诗人对朋友的满心思念,才使他希望朋友亦如此。用这种方式表露情怀,语意高妙,深挚动人。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扩展阅读:人物生平

王维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蒲州(今运城永济市)。王维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王维见后回答说:“这

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的考证,《霓裳羽衣曲》第三叠并没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王维工于音律,是正史所载之事,但这个故事却是编造的)。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一说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张九龄执政,拔擢王维为右拾遗。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调任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担任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

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树林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王维与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至德元载(756年),长安被叛军攻陷,王维被捕后*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王维被下狱,交付有司审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但因他被俘时曾作《凝*》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王维才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官终尚书右丞。

上元二年(761年),王维逝世。临终时,他仍作书向亲友辞别,完成后便安然离世。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

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表达对佳人思念的诗句

表达对佳人思念的诗句 导读:思念,是一种幸福,下面小编收集了关于思念佳人的诗句,供大家阅读。 表达对佳人思念的诗句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汉乐府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三)杨柳青青江水准,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怕相思,已思相,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玉楼春》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白居易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无题六首其三》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离别忧伤狂风雨;相思苦楚寒霜雪;往事点点繁星夜;续待明日彩霞天。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玉楼春》

相思古诗原文及鉴赏

相思古诗原文及鉴赏 《相思》原文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相思》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相思》鉴赏 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红豆

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古诗及翻译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古诗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 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谢中书书 南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 宋代: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

关于王维的《相思》古诗词学习 二年级

关于王维的《相思》古诗词学习二年级相思 唐代: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鲜红浑圆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不知又生出多少?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集,小小红豆引人相思。 注释 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采撷(xié):采摘。 相思:想念。 【篇二】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

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 合称“王孟”。 【篇三】 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人之作。起句因物起兴,语 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 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 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 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 绝句的上乘佳品。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 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 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 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南国”(南方)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 “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 分外亲切。不过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 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 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

与相思有关的诗10首

与相思有关的诗10首 这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元和四年(809)春,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不得不离开京都,离别正在京任翰林的挚友白居易。诗的前半是“追忆旧事”,写离别后彼此深切思念的情景。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写相思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清平乐·风鬟雨鬓 [清] 纳兰性德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 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近代] 王国维 百尺朱楼临大道, 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 独倚阑干人窈窕, 闲中数尽行人老。 一霎车尘生树杪, 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

薄晚西风吹雨到, 明朝又是伤流潦。 春日京中有怀 [唐]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唐]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香,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七夕 [唐] 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从军行七首 [唐]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青楼怨 [唐] 王昌龄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夜雨 [唐] 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7首古诗全文翻译

钱塘湖春行全文翻译: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 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 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对照翻译: 枯藤老树昏鸦,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 夕阳西下,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 断肠人在天涯。 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照翻译: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过零丁洋对照翻译: 辛苦遭逢起一经,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干戈寥落四周星。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饮酒对照翻译: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

相思 王维古诗

相思王维古诗 《相思》由王维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下面一起来欣赏下! 《相思》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解】 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2、采撷:采摘。 3、相思:想念。 【韵译】 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 【翻译】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的思念之情。 【评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

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南国”(南方)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象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的东西。诗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一个“最”的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小学古诗词原文与译文

小学古诗词原文与译文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鹅,鹅,鹅,弯着脖子,向着天空,欢快地唱歌。曲项向天歌。它雪白的羽毛,飘浮在绿水上,红色的鹅掌轻轻地白毛浮绿水,地划动着清澈的水波。 红掌拨清波。 画 无名氏 远看山有色,从远处看山,可以清楚看到山的颜色,走到溪流近近听水无声。旁,却听不到水流的声响。春天已经过去了,但花春去花还在,儿还照样开放着,人走近时,树上的小鸟却并不惊人来鸟不惊。慌飞去。 静夜思 [唐] 白 床前明月光,皎洁的月光洒照在床前,我还以为是地上降了霜。疑是地上霜。抬头看着高洁的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思念起家乡。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悯农(积累) [唐] 绅 锄禾日当午,烈日当空,正当中午,农民还在地里锄草,又累又汗滴禾下土。热,汗水不停地滴落在禾苗下的泥土上。哪个知道谁知盘中餐,碗里的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经过辛辛苦苦的劳动粒粒皆辛苦。换来的啊! 春晓(课文)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春夜一觉睡到天亮,刚刚醒来,就听到鸟儿到处啼处处闻啼鸟。叫,才知道已是清晨。一夜风吹雨打,不知道有多 夜来风雨声,少花朵被打落了! 花落知多少。 村居(课文)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农历二月里,春草茁壮地生长,黄莺儿快乐地飞翔,拂堤柳醉春烟。柳柔软的枝条飘动,轻佛着堤岸,似乎醉在浓 儿童散学归来早,浓的春烟中。一群儿童放学早归,赶忙趁着吹来的忙趁东风放纸鸢。一股暧和的东风放风筝。

所见(课文)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放牧的儿童骑着黄牛,一边走,一边唱歌,响亮的歌声振林樾。歌声在树林里振荡.他想要捕捉在树上鸣叫的知了, 意欲捕鸣蝉,就立即停止唱歌,紧闭着嘴,悄悄地站在树旁。忽然闭口立。 小池(课文) [宋]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泉眼里悄然无声地流出泉水,好像很爱惜这涓涓细树阴照水爱晴柔。流,不愿多流一点,树荫倒映在池水里,让人多么小荷才露尖尖角,喜爱这晴天的柔美风光。池中荷叶那尖尖的角儿才早有蜻蜓立上头。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停落在上头了。 赠景文(课文) [宋]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荷花枯败的茎叶,再也不能举起绿伞遮挡风雨了,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叶儿凋零,唯有那枝干斗风傲霜。一年中最美一年好景君须记,好的光景,请您一定要记住,还是在橙黄橘绿的初正是橙黄橘绿时。冬时节。

表达相思的古诗词

表达相思的古诗词 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杜荀鹤《送人游吴》 2、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3、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4、问别来、解相思否。——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5、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郑燮《满江红·思家》 6、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7、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8、天涯万一见温柔。——史达祖《临江仙·闺思》 9、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10、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刘昚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11、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咏蝉》 12、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13、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李

白《飞龙引二首·其一》 14、一寸相思千万绪。——李冠《蝶恋花·春暮》 15、尽教春思乱如云,莫管世情轻似絮。——晏几道《玉楼春·雕鞍好为莺花住》 16、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17、水悠悠,路悠悠,隐隐遥山天尽头,关河又阻修。——朱栴《长相思·秋眺》 18、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郑燮《满江红·思家》 19、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20、及门真愧从陈日,微服还思过宋年。——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 21、曲阑凭遍思偏长。——叶小鸾《浣溪沙·初夏》 22、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3、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24、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高鹗《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25、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李白《千里思》 26、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人教版小学古诗词及文言文大全含注解译文

人教版小学古诗词 【小学一年级】 上册: 1、一去二三里 yī qù èr sān lǐ 【宋】·邵雍· 【sòng 】?shào yōng ? 一去二三里, yī qù èr sān lǐ 烟村四五家。 yān cūn sì wǔ jiā 亭台六七座, tíng tái liù qī zuò 八九十枝花。 bā jiǔ shí zhī huā 【注释】 ⑴去:从这里走出去的意思。 ⑵里:我国原用的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 ⑶烟村:炊烟缭绕的村子。 ⑷亭台:供游人观赏、眺望和休息的亭子。 ⑸枝:通常是细长的从树主干或大枝上长出的细茎或者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题解】 这是一首儿歌。此诗选取诗的第一句作标题,这是古诗标题的一种方法。“一去二三里”,即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远的意思。“二三”表概数,并非实指。下文中的数字也是这种用法。 【译诗】 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 看见炊烟袅袅的小村庄住着几户人家。 村庄里还有一些亭台, 亭边村旁开满了许多美丽的野花。 【赏析】 这是儿歌中的数数歌。内容简单,又画面生动。富有节奏、韵律感,读来琅琅上口。诗句由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串起来,却又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雅、富有生气的乡村生活图。 2、画 huà 【唐】·王维· 【táng 】?wáng wéi ? 远看山有色, yuǎn kàn shān yǒu sè 近听水无声。 jìn tīng shuǐ wú shēng 春去花还在, chūn qù huā hái zài 人来鸟不惊 rén lái niǎo bú jīng 注词释义: ①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②惊:吃惊,害怕. 〖译文〗 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 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 人走近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 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 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 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 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 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 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诗读起来似 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 写出了画的特点。) 【赏析】 远看山有色,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 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 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 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 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 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 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 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 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 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 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 中. 近听水无声。 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 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 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 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 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 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处只是因 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王羲之的诗中有 “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 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 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 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 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 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美到 极致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 在画中。仅仅是如此吗?写的近近是画中的 花吗?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 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徒 留下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 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 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 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 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 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 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而 我们又将归往何方?去追寻什么呢? 【链接】 我知道: 中国画:简称“国画”,它用毛笔、墨,和中 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并与 诗词、款赋、书法篆刻相结合,达到形神兼 备、气韵生动的效果。 3、静夜思 jìng yè sī 【唐】·李白· 【táng 】?lǐ bái ? 床前明月光, chuáng qián míng yuè guāng 疑是地上霜。 yí shì dì shàng shuāng 举头望明月, jǔ tóu wàng míng yuè 低头思故乡。 dī tóu sī gù xiāng 注词释义: 静夜思: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疑:好像。以为。 举:抬,仰。 古诗今译 床前有明亮的月光,好像地上寒冷的清 霜。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低头思念着自己 的家乡。 名句赏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本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平实朴素的 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游子的思乡之情,全诗 仅20个字,已从时间、环境、气氛及对人物 的细微动作的描绘,写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深 切思念。语言明白,音韵流利自然,似信手 1

王维《相思》教案

王维《相思》教案 《相思》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一首经典诗词关于王维《相思》教案范文要写? 目标细化思路: 王维的《相思》是一首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作之一本诗还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如果仅从《相思》来看也许就是一首爱情诗或者闺怨诗但从这一标题看诗歌自然抒发了对友人怀念之情而据相关资料记载 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这首诗感染了无 数听众这首诗情真意切意蕴丰富已经成为中国诗歌文学中不可多得 的传世佳成为妇孺皆知的名作之一 《相思》是一首五言绝句古诗篇幅短小工于音韵句式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学既要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挑战性;教育内容选择和设计必须遵循发展性原则让所选的内容适应幼儿需求适应时代需求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适应幼儿最 近发展区如何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古诗的 意境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有效地表达诗人的情感是古诗教学的一项十 分重要的任务在活动中我采用了配图方式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画再结合诗句帮助理解一些诗意 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一些情境给幼儿主动探究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尝 试理解、了解古诗的用词以及韵味增进对古诗的朦胧理解启发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所以“通过对图片的

观察学习连贯地讲述图意丰富词汇:遥远、枝芽、郁郁葱葱”是我的第一个目标同时也是重点 古诗《相思》的内容寓意深刻充满了画意.....然而由于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幼儿生活的年代相差很远幼儿不能很好地理解古诗中所描绘的意境、表达的情感因此我制定的第二个目标为“理解古诗内容感受五言绝句的韵律美体验诗中所包含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是难点 幼儿阶段古诗的教学贵在精而不在多每一首古诗我们不应该以能否背得出作为实现目标的依据而应该要求幼儿从中受到教育潜移 默化地得到自身在语言和审美等方面的提高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不 经意之间给幼儿以影响以启迪让他们真正接受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精 髓 活动内容:古诗《相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学习连贯地讲述图意丰富词汇:遥远、枝芽、郁郁葱葱 2、理解古诗内容感受五言绝句的韵律美体验诗中所包含的思念之情 活动准备: 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表达相思的诗句,相思的诗句大全

表达相思的诗句,相思的诗句大全 表达相思的诗句,相思的诗句大全 1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13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22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4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28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29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30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唐诗《相思》原文译文赏析

唐诗《相思》原文译文赏析 《相思》 唐代: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注释】 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

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采撷(xié):采摘。 相思:想念。 【赏析】 这首诗是青年王维所*情诗的代表。该诗由物感怀,借助红豆鲜艳色彩和有关的动人传说,以含蓄深沉而清新流畅的语言,传达浓烈的相思之情,十分感人。《相思》流传至今仍不失为咏物诗的名篇。“观物微”而“托兴远”,是古人作咏物诗常用的一种手法。王维深解诗中三昧,因此《相思》在表现技巧上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红豆,生于南国,其果鲜红浑圆,外表晶莹剔透,因为常被南方人作为服饰装饰物。红豆与相思联系在一起,则是来源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为丈夫战死边疆,思念亡夫太甚哭死在了树下,此后化为了红豆,在春天的时候生长发芽。从此以后,红豆被人们称为了相思子,也在文学中引用为相思之意。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

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南国”(南方)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示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 最后一句“此物最相思”只因红豆是最能表达相思之物。中

关于相思之情的古诗词

关于相思之情的古诗词 【篇一】关于相思之情的古诗词 1.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离思—唐·元稹 以前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3.一剪梅—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画堂春——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5.长相思—唐·李白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6.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7.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江城子—宋·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很多愁。 9.清平乐—宋·赵令畤 春风依旧。著意随堤柳。搓得蛾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10.浪淘沙—唐·白居易 借问江湖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篇二】关于相思之情的古诗词 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____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9.三峡(作者: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短文两篇 与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

王维《相思》古诗教案

王维《相思》古诗教案 王维《相思》古诗教案 教学目标 1.1.认读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相思》并背诵。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读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出示红豆或课件,图片。 2.师讲红豆的特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红豆的.诗歌。 二、新授 (一)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诗。 2.画出生字,读出节奏。 3.学习生字: 读“此ci”此物,此事,此地。

注意与“些”的区别。 4.引导读诗。 (1)大家找找,哪一句写了红豆。 (2)红豆生长在什么季节?找一找,读出来。 出示挂图,红豆树枝繁叶茂,红豆累累。 (3)引导:这红豆美吗大家想把这份美读出来吗 (4)齐读“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5)如果你要离开故乡,会带走故乡的哪些东西? (泥土、水、树叶、红豆) (6)对江南的水、土、叶、豆代表了故乡,所以诗人这样写。 (7)挂图了解诗意。 红豆生长在南国,春天来了生长得十分茂盛。希望大家多多采摘,这东西能引发大家思念故乡情感。 (8)大家想想学过哪些写到思念的诗。对故乡的思念要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读。 学生范读,并评价。 (二)指导写字 1.出示8个生字。 2.组词识记。 3.指导识记:此、客、何、背、屋、层、房、尾。 4.师范写,生书写。

三、练习 再出示几首有关思念的诗,让学生课余读一读:《静夜思》、《忆江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四、总结 红豆代表着相思,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五、作业 抄写生字。 六、板书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初高中必备古诗文原文及翻译(全)

初高中必备古诗文 出师表诸葛亮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历史上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 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a)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a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u )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译文 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然而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的作战,大概是追念先帝对大家的特殊恩遇,想要报答在陛下身上啊。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出不恰当的话,以至于堵塞了忠臣劝谏的道路。 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不同。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施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都是些品德良善诚实、志向思虑忠贞纯正的人,所以先帝才选拔来给予陛下。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无论大小,应当征询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去施行。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得到更多成效。将军向宠,性情德行平和公正,通晓军事,过去任用的时候,先帝称赞他说能干,所以大家商议推举他为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和睦,好的坏的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的做法,没有不痛心和遗憾的。侍中郭攸之、费,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坚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