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工艺包的深度和内容

一般工艺包的深度和内容
一般工艺包的深度和内容

附件1 工艺包的深度和内容(PAP)

1设计基础

--总述

--设计基础

--责任

--工艺说明

--进料参数

--装置能力

--低负荷率要求

--现场情况

--交接点数据

--工厂设计要求

--环境

--安全

--工艺控制

--标准

2 工艺说明

项目的工艺说明及工艺流程图(PFD)用于解释主要工艺设备的功能,说明原料处理的主要约束条件,并包括污染物及限制要求。

操作程序应说明所有阶段的操作, 包括正常操作、开车、停车、紧急工况(装置和相关公用工程)。说明书应保证有经验的工程公司的准备进行详细工程设计工作所需的所有信息。

3 工艺流程图(PFD)

工艺流程图将表示所有工艺物流,包含工艺物流、工艺设备、主要公用工程物流和工艺控制原理。以下内容将在工艺流程图中表示:

--所有主要设备的设备位号和名称

--工艺控制所需的基本控制回路

--主要工艺物流号,以及相对应的物料热量平衡

--物流的来源和去向。

4 物料和热量平衡

标出进出每一设备的物料及热量平衡数据,包括如下内容:

--物流号(与PFD相对应)

--物流介质相态和名称(两相流应分别表示)

--正常质量流量kg/h

--正常体积流量m3/h

--操作温度o C

--操作压力 kPa or MPa

--气态分子量

--操作状态密度 Kg/m3

--粘度mPa.s

--焓值 Kcal/h or Mcal/h

-- 含固量

--组成: mol% or wt%

5 初步管道和仪表流程图(PIDS)

初步的管道和仪表流程图将包含如下内容:

--所有的工艺设备,带主要规格

--所有工艺管线,标明介质类别、管道公称直径。

--主要管道带材料、绝热和伴热要求(通过“介质”和材料规格表);

--所有重要的和推荐仪表(详细到了解它们的功能)

--控制回路(详细至可明白工艺控制的组成,安全措施的说明,以及它们的功能)

--阀门,包括安全阀(带初步的设定压力)

--如果需要,指出特殊的要求如斜度、标高。

6 设备布置图

应提供设备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布置图。

7 材料选择备忘录

给出一个所有设备和管道材料选择的指导性文件

8 设备汇总表

给出:

-- 设备位号

--设备名称

--设备数量(包括备用设备)

--设备规格、型式、能力/尺寸、设备材料(含衬里和内件材料)、驱动类型和电机功率。

9 设备数据表

9.1热交换器/冷却器/空冷器

工艺数据,如:

负荷说明

进出口条件(包括介质)

设计温度/压力

结构形式、主要的金属材料

9.2 塔、容器和槽

工艺数据,即:

介质

设备草图、带主要尺寸

内件,如果

设计温度/压力

主要金属材料

9.3过滤器

工艺数据,即:

介质

推荐的过滤器型式

能力

设计温度/压力

特殊要求,如有

主要金属材料

9.4 泵和驱动装置

工艺数据,即:

介质

能力

估计压头要求

设计温度/压力

估计功率要求

特殊考虑,如有

主要金属材料

9.5 压缩机和驱动装置

工艺数据,如:

能力(与相应的气体组分、功率范围、温度、压力)

设计温度/压力

特殊要求,如有

主要金属材料

9.6 其它设备

工艺数据,包括:

提供给一个有经验的工程公司做设备详细规格书需要的确所有信息,设计温度/压力

特殊要求,如有。

主要金属材料

10 工艺控制、安全措施和仪表

工艺控制、安全措施提供给一个经验丰富的工程公司,满足其在基础工程设计(BPEA)阶段进行工艺控制和安全逻辑控制。

11 公用工程需求

所有的公用工程系统均应带简单的工艺流程图和物流平衡(不是P&ID),包括:预计正常和最大需求。开车、停车、紧急状态和特殊操作需求,催化剂和药品消耗在表中将表示出来。

12 取样及分析

所有的非标准分析,将提供检测方法和试验设备的要求。所有的取样点,包括“成分分析”、“标准值”及采样频率(正常操作,开车,停车,特殊程序)应提供。

13 操作方法及指导

这一份文件将会包含下列各项数据:

--对开车、正常操作、低负荷操作、计划及紧急停车程序、故障的解决的说明,安全规程和防范措施的说明。

--在“一般非正常”情况下,对装置操作控制的描述。

14 初步电力负荷表

用电设备一览表,包括连接在紧急供电装置的用户指示。

15 其他

石油化工与化工装置工艺包内容与深度规定

石油化工与化工装置 工艺包内容与深度规定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包的内容与深度要求,以保证工程设计有可靠的技术基础,满足开展基础设计的要求,并根据具体项目情况决定是否编制工艺操作手册、分析化验手册。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编制并提供给顾客审查的石油化工、化工装置工艺包;也可以在对外购买/转让技术时作为工艺包内容深度谈判的基础。实际购买/转让的工艺包内容可以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增减。 2 术语和定义 工艺包是内容符合本规定要求的工艺技术的商品化文件;是顾客审查、验收工艺技术的依据;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介质;是石油化工与化工装置工程建设的基础。 3 石油化工与化工装置工艺包内容 3.1 设计基础 3.1.1 概况 3.1.1.1 装置概况及特点,项目背景、与相关装置的关系。 3.1.1.2 技术来源及授权 说明工艺技术所属的专利、专有技术及其中一般技术的提供者。说明专利使用、授权的限制及排他性要求。 3.1.1.3 设计范围 说明工艺包设计所涉及的范围,界区的划分。 3.1.2 装置规模及组成 可以用原料每年或每小时加工量或主要产品每年或每小时产量表示装置规模。要说明规模所依据的年操作小时数。 如果有不同的工况,应分别说明装置在不同工况下的能力。 由多个产出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组成的联合装置,要列出各部分的名称;各部分加工量和产品、副产品、中间产品的产率、转化率、产量。 3.1.3 原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的性质、规格要求 说明原料状态、组成、杂质含量、馏程、色泽、比重、粘度、折光率等所有必须指定的参数。同时列出每一个参数的分析方法标准号,特殊分析方法要加以说明。如果不同工况有不同的原料,要分别列出。 分别说明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的规格要求以及所依据的标准,同时按标准列出

化工工艺包包含内容

化工工艺包包含内容

一、工艺包设计需要哪些专业共同完成? 工艺包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涉及到多个专业、不同学科,难以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一般来讲,工艺包开发及设计主要由研发、化工工艺、工艺系统、分析化验、自控、材料、安全卫生、环保等专业共同完成该化工产品的工艺包设计工作。 二、工艺包成品应包括哪些设计文件? 工艺包的成品应包括说明书、工艺流程图(PFD)、初版管道仪表流程图(P&ID)、建议的设备布置图、工艺设备一览表、工艺设备数据表(附设备简图)、催化剂及化学品汇总表、取样点汇总表、材料手册(需要时)、安全手册(包括职业卫生、安全和环保),操作手册(包括分析手册)、物性数据手册以及有关的计算书。 工艺包设计的质量控制与公司设计标准规定的各个有关专业在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求相同。 三、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的详细规定 1说明书 工艺包设计说明书是工艺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包括下列内容: a) 生产方法、装置特点;描绘工艺包设计所采用工艺生产方法的先进性、可靠性以及装置特点。 b) 产品名称及规模、年操作时间、装置运行方式,按五班三运转或四班三运转,或者其他方式运转。 c)按工艺过程的先后顺序,列出组成装置各工段的名称。

建议的设备布置图应包括下列内容:建、构筑物形式的建议和参考性的尺寸,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对标高(按比例表示,无需标出具体尺寸),有特殊要求设备的相对位置或标高或高差(必须标出具体尺寸),全部或主要设备的名称和位号,控制室和主要操作室的相对位置。 3表格 工艺设备一览表;工艺设备数据表(附设备简图);催化剂及化学品汇总表;取样点汇总表(需要时) 4安全手册(包括职业卫生、安全和环保) 简要介绍安全手册的主要内容、编制目的及其作用。工艺说明:包括化学原理和装置工艺流程的叙述。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及火灾、爆炸、毒性等方面的详细的数据资料及其控制手段。针对装置的性质所采取的预防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发生的措施及控制手段。例如通风、紧急出口、灭火器、安全淋浴器、洗眼器、呼吸设备、人身防护设施的配备等规定。 5操作手册(包括分析手册,在全部工程设计完成后由专利商提供)简要介绍操作手册的主要内容、编制目的及其作用。 化学原理、装置工艺流程和公用工程系统的叙述,附缩小的PFD 和P&ID图。 列出工段或系统(反应器系统、塔系统、压缩机系统等)的推荐的操作参数以及改变这些操作参数给装置带来的影响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的综述与比较综述.

安徽建筑大学 污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论文 专业:xx级市政工程 学生姓名:xx xx 学号:xxxxx 课题: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的综述与比较指导教师:xxxx xx年xx月xx日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的综述与比较 摘要:为了达到一定的回用水标准使污水作为水资源回用于生产或生活中,污水经过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经一级、二级处理后必须进行深度处理。常用于去除水中的微量COD和BOD有机污染物质,SS及氮、磷高浓度营养物质及盐类。深度处理的方法有:絮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法、臭氧氧化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电解处理、湿式氧化法、催化氧化法等物理化学方法与生物脱氮、脱磷法等。熟悉了解国内外这些工艺,因地制宜的合理选择适用技术对我们的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处理工程设计和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城市污水;污水深度处理工艺;优缺点 引言: 目前,饮用水水质安全正受到人们普遍关注,而国家现行的水质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饮用水水质标准,深度处理工艺正在成为技术改造的主要途径。污水深度处理,也称高级处理或三级处理。它是将二级处理出水再进一步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以便有效去除污水中各种不同性质的杂质,从而满足用户对水质的使用要求。深度处理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絮凝沉淀法 1.1絮凝沉淀法概述 絮凝沉淀处理利用絮凝剂使水中悬浮颗粒发生凝聚沉淀的时处理过程。地面水中投加絮凝剂后形成的矾花或生活污水的有机性悬浮物、活性污泥等在沉淀池中沉降处理时,絮体互相碰撞凝聚,颗粒尺寸变大,沉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这时,水的沉淀处理效率不仅取决于颗粒沉速,而且与沉淀池深度有关。絮凝过程为水中细小胶体与分散颗粒由于分子吸引力的作用互相粘结凝聚的过程,分自由絮凝与接触絮凝两种类型(前者发生在沉淀池中,而后者发生在悬浮澄清池或接触滤池中),生成的矾花在沉淀、过滤等水处理过程中起着强化和提高处理效率的作用。 1.2絮凝沉淀法工艺特点 絮凝沉淀法絮凝体成型快,活性好,过滤性好;不需加碱性助剂,如遇潮解,其效果不变;适应PH值宽,适应性强,用途广泛;处理过的水中盐份少;能除去重金属及放射性物质对水的污染;有效成份高,便于储存,运输。 2.砂虑法 2.1砂虑法概述 水和废水通过粒状滤料(如砂滤中的石英砂)床层时,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悬浮液中的液体(或气体)透过可渗性介质(过滤介质),固体颗粒为介质所截留,从而实现液体和固体的分离.其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就被截留在滤料的表面和内部空隙中,这种通过粒状介质层分离不溶性污染物的方法称为粒状介质过滤。石英砂滤器是利用一种或几种过滤介质,常温

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

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 1总则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包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参加工艺包设计的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深度进行设计,本标准是工艺包设计的重要依据。 对于特殊的工艺装置,本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时,项目经理可作适当调整,但要经有关部室确认,公司总经理批准。 当委托方(用户)另有要求时,可在工艺包设计合同的有关条款中加以说明,项目经理按合同要求作出补充规定,经工艺包设计有关部室确认,公司总经理批准,项目经理才可组织实施。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进行工艺包设计:本公司已经熟练掌握并成为公司技术专有的化工产品;与科研单位、生产单位共同开发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已具备工艺包设计所需的各项要求;用户专有技术并提供相近规模的工程设计文件或现有运行的生产装置可供设计参考;无专利权或专利有效期已过的成熟工艺技术。 由化工工艺、工艺系统、分析化验、自控、材料(需要时)、安全卫生(需要时)、环保(需要时)等专业共同完成该化工产品的工艺包设计工作。 工艺包设计的设计程序与公司标准规定的各个有关专业在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程序 相同。 工艺包的成品应包括说明书、工艺流程图(PFD)、初版管道仪表流程图(P&ID)、建议的设备布置图、工艺设备一览表、工艺设备数据表(附设备简图)、催化剂及化学品汇总表、取样点汇总表、材料手册(需要时)、安全手册(包括职业卫生、安全和环保),操作手册(包 括分析手册)、物性数据手册以及有关的计算书。 工艺包设计的质量控制与公司设计标准规定的各个有关专业在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质量 控制要求相同。 2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的规定 2.1说明书 工艺包设计说明书是工艺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包括下列内容: 2.1.1概述 a)生产方法、装置特点 描绘工艺包设计所采用工艺生产方法的先进性、可靠性以及装置特点。 b)产品名称及规模产品名称及规模年操作时间装置运行方式,按五班三运转或四班三运转,或者其他方式运转。 c)装置组成 按工艺过程的先后顺序,列出组成装置各工段的名称。 d)三废排放数量及组成列出产生三废的装置设备名称以及三废名称、数量、组成及排放形式,有关三废综合利用和处理的说明。 2.1.2设计基础 a)原料及催化剂、化学品规格分别列出有关原料、催化剂及化学品的名称及规格。 b)公用工程规格。分别列出水、电、气、汽等公用工程的名称及规格。 2.1.3工艺设计 a)工艺叙述 1)工艺原理 叙述工艺过程原理,列出工艺过程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主、副反应),说明所采用的催化剂。 2)工艺流程叙述 按照工艺过程顺序,分工段及系统(塔系统、反应器系统、压缩机系统)详细叙述工艺流程。 b)正常生产主要操作条件

化工工艺包包含内容修订稿

化工工艺包包含内容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一、工艺包设计需要哪些专业共同完成? 工艺包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涉及到多个专业、不同学科,难以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一般来讲,工艺包开发及设计主要由研发、化工工艺、工艺系统、分析化验、自控、材料、安全卫生、环保等专业共同完成该化工产品的工艺包设计工作。 二、工艺包成品应包括哪些设计文件? 工艺包的成品应包括说明书、工艺流程图(PFD)、初版管道仪表流程图(P&ID)、建议的设备布置图、工艺设备一览表、工艺设备数据表(附设备简图)、催化剂及化学品汇总表、取样点汇总表、材料手册(需要时)、安全手册(包括职业卫生、安全和环保),操作手册(包括分析手册)、物性数据手册以及有关的计算书。 工艺包设计的质量控制与公司设计标准规定的各个有关专业在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求相同。 三、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的详细规定 1?说明书 工艺包设计说明书是工艺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生产方法、装置特点;描绘工艺包设计所采用工艺生产方法的先进性、可靠性以及装置特点。 b)?产品名称及规模、年操作时间、装置运行方式,按五班三运转或四班三运转,或者其他方式运转。 c)按工艺过程的先后顺序,列出组成装置各工段的名称。

d)列出产生三废的装置设备名称以及三废名称、数量、组成及排放形式,有关三废综合利用和处理的说明。 (1)设计基础 分别列出有关原料、催化剂及化学品的名称及规格。 分别列出水、电、气、汽等公用工程的名称及规格。 (2)工艺设计 叙述工艺过程原理,列出工艺过程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主、副反应),说明所采用的催化剂。 按照工艺过程顺序,分工段及系统(塔系统、反应器系统、压缩机系统)详细叙述工艺流程。 分工段及系统(塔系统、反应器系统、压缩机系统)列出各主要点的正常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流量、组成及主要的控制指标。 列出产品规格、产品产量及原料消耗量的期待值和保证值。 列出主要的公用工程消耗指标。 分工段及系统(塔系统、反应器系统、压缩机系统)详细叙述工艺控制原理,并对工艺安全联锁系统加以说明。 对反应器、主要的传质设备、主要的换热设备以及机泵等关键设备的选型从结构、形式、选材等方面加以说明。 2?图纸 工艺流程图(PFD),附物料平衡表; 管道仪表流程图(P&ID); 建议的设备布置图;

一般工艺包的深度和内容

附件1 工艺包的深度和内容(PAP) 1设计基础 --总述 --设计基础 --责任 --工艺说明 --进料参数 --装置能力 --低负荷率要求 --现场情况 --交接点数据 --工厂设计要求 --环境 --安全 --工艺控制 --标准 2 工艺说明 项目的工艺说明及工艺流程图(PFD)用于解释主要工艺设备的功能,说明原料处理的主要约束条件,并包括污染物及限制要求。 操作程序应说明所有阶段的操作, 包括正常操作、开车、停车、紧急工况(装置和相关公用工程)。说明书应保证有经验的工程公司的准备进行详细工程设计工作所需的所有信息。 3 工艺流程图(PFD) 工艺流程图将表示所有工艺物流,包含工艺物流、工艺设备、主要公用工程物流和工艺控制原理。以下内容将在工艺流程图中表示: --所有主要设备的设备位号和名称 --工艺控制所需的基本控制回路

--主要工艺物流号,以及相对应的物料热量平衡 --物流的来源和去向。 4 物料和热量平衡 标出进出每一设备的物料及热量平衡数据,包括如下内容: --物流号(与PFD相对应) --物流介质相态和名称(两相流应分别表示) --正常质量流量kg/h --正常体积流量m3/h --操作温度o C --操作压力 kPa or MPa --气态分子量 --操作状态密度 Kg/m3 --粘度mPa.s --焓值 Kcal/h or Mcal/h -- 含固量 --组成: mol% or wt% 5 初步管道和仪表流程图(PIDS) 初步的管道和仪表流程图将包含如下内容: --所有的工艺设备,带主要规格 --所有工艺管线,标明介质类别、管道公称直径。 --主要管道带材料、绝热和伴热要求(通过“介质”和材料规格表); --所有重要的和推荐仪表(详细到了解它们的功能) --控制回路(详细至可明白工艺控制的组成,安全措施的说明,以及它们的功能) --阀门,包括安全阀(带初步的设定压力) --如果需要,指出特殊的要求如斜度、标高。 6 设备布置图 应提供设备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布置图。 7 材料选择备忘录

深度处理工艺技术

深度处理工艺 深度处理工艺是指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经一级、二级处理后,为了达到一定的回用水标准使污水作为水资源回用于生产或生活的进一步水处理过程。针对污水(废水)的原水水质和处理后的水质要求可进一步采用三级处理或多级处理工艺。常用于去除水中的微量COD和BOD 有机污染物质,SS及氮、磷高浓度营养物质及盐类。 污水经生化处理后,废水的BOD已经很低,废水中的COD难以再用生化方法处理。要进一步满足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和回用要求,需要采用化学及物理的方法,即通过增加深度处理系统,才能进一步去除水中污染物。深度处理单元可采用强氧化、絮凝沉淀、过滤的方法,去除水中难以降解的污染物。 深度处理工艺的方法有:絮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法、臭氧氧化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电解处理、湿式氧化法、蒸发浓缩法等物理化学方法与生物脱氮、脱磷法等。深度处理方法费用昂贵,管理较复杂,除了每吨水的费用约为一级处理费用的4-5倍以上。 深度处理工艺在城市和工业污水回用处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传统的生物方法之后,深度处理用于去除额外的污染物、特殊金属以及其他有害成分。现在已有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颗粒介质过滤、吸附、膜技术、高级氧化和消毒等。声技术是一种正在发展的、重要的,并且能够得到高质量再生水源的污水回用技术。不断的深入研究将会带来更为有效的污水回用技术的改进,并在未来的污水回用中更为广泛的使用。思源深度处理工艺是以芬顿处理器+高效混凝机械澄清器+活性砂过滤器为主体设备开发出来的,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污水回用可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或补充充足的水源。目前,污水回用的一些研究热点包括: (1)与痕量有机物质相关的健康风险评价; (2)评价微生物性质的监测方法的改进; (3)用于制造高质量再生水的膜技术的应用; (4)再生水储存效果的评价; (5)再生水中微生物、化学物质、有机污染物的评价; (6)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设备设计;

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成套技术工艺包)内容规定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 (成套技术工艺包)内容规定 SHSG-052-2003 2003-05-23发布 2003-08-01实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 (成套技术工艺包)内容规定 SHSG-052-2003 主编单位: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参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设计院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批准部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实行日期:2003年8月1日 2003 北京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文件 中国石化科[2003]246号 关于印发《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成套技术 工艺包)内容规定》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是重要的研究开发成果和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为了明确研究开发阶段的责任,规范工艺设计包的文件内容,做好研究开发与工程设计的衔接,现将修订后的《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成套技术工艺包)内容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化工成套技术工艺包内容的规定》(中国石化[1998]技字88号)同时废止。 《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成套技术工艺包)内容规定》亦作为集团公司工程设计标准(标准号为SHSG-052-2003),可与《石油化工装置基础工程设计内容规定》(SHSG-033-2003)和《石油化工装置详细工程设计内容规定》(SHSG-053-2003)等配套使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二○○三年五月二十三日

前 言 本规定是根据“中石化建设 函[2002]213号”《关于编制和修订石油化工装置有关设计内容规定的通知》及《石油化工装置有关设计内容规定编委会纪要》的要求,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主编的。 本规定共分4章和1个附则。主要内容为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成套技术工艺包)、工艺手册、分析化验手册编制的范围和内容要求;附则是对部分条文的进一步说明。 本规定在实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主编单位(地址:北京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21号楼,邮编:100101),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定由主编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定的主编单位: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参加编制单位: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设计院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编制委员会: 主 任:赵金立 委 员:初 鹏 张 勇 范承武 李国清 汪炘平 周家祥 王子宗 闫观亮 华 峰 李永红 龚建华 编制核心组: 组 长:赵金立 副组长:范承武 成 员:孙丽丽 肖雪军 李苏秦 曹 森 主要起草人:孙丽丽 王励端 陈明辉 张 鹏 肖雪军 李苏秦

化工工艺包包含内容

一、工艺包设计需要哪些专业共同完成? 工艺包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涉及到多个专业、不同学科,难以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一般来讲,工艺包开发及设计主要由研发、化工工艺、工艺系统、分析化验、自控、材料、安全卫生、环保等专业共同完成该化工产品的工艺包设计工作。 二、工艺包成品应包括哪些设计文件? 工艺包的成品应包括说明书、工艺流程图(PFD)、初版管道仪表流程图(P&ID)、建议的设备布置图、工艺设备一览表、工艺设备数据表(附设备简图)、催化剂及化学品汇总表、取样点汇总表、材料手册(需要时)、安全手册(包括职业卫生、安全和环保),操作手册(包括分析手册)、物性数据手册以及有关的计算书。 工艺包设计的质量控制与公司设计标准规定的各个有关专业在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求相同。 三、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的详细规定 1 说明书 工艺包设计说明书是工艺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包括下列内容: a) 生产方法、装置特点;描绘工艺包设计所采用工艺生产方法的先进性、可靠性以及装置特点。 b) 产品名称及规模、年操作时间、装置运行方式,按五班三运转或四班三运转,或者其他方式运转。 c)按工艺过程的先后顺序,列出组成装置各工段的名称。

d)列出产生三废的装置设备名称以及三废名称、数量、组成及排放形式,有关三废综合利用和处理的说明。 (1)设计基础 分别列出有关原料、催化剂及化学品的名称及规格。 分别列出水、电、气、汽等公用工程的名称及规格。 (2)工艺设计 叙述工艺过程原理,列出工艺过程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主、副反应),说明所采用的催化剂。 按照工艺过程顺序,分工段及系统(塔系统、反应器系统、压缩机系统)详细叙述工艺流程。 分工段及系统(塔系统、反应器系统、压缩机系统)列出各主要点的正常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流量、组成及主要的控制指标。 列出产品规格、产品产量及原料消耗量的期待值和保证值。 列出主要的公用工程消耗指标。 分工段及系统(塔系统、反应器系统、压缩机系统)详细叙述工艺控制原理,并对工艺安全联锁系统加以说明。 对反应器、主要的传质设备、主要的换热设备以及机泵等关键设备的选型从结构、形式、选材等方面加以说明。 2 图纸 工艺流程图(PFD),附物料平衡表; 管道仪表流程图(P&ID); 建议的设备布置图;

水的深度处理工艺课程设计要点

《水的深度处理工艺》 系别: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姓名:柴剑雄 学号: 021411114 指导教师:张霞

随着我国现代工农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农业用水、城市、农村生村和生活用水需求量激增,工农业污水、城市、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多,对于人均水资源相对匮乏的我国来说,水资源的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城市、农村出现了用水荒,水资源供应量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重要障碍因素。为了满足现代工农业、经济发展及城市建设的需要,满足人们生活用水的需求,加强污水处理厂建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识,但是,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中水还含有重金属、细菌等有害、有毒物质。这些物质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污水的利用效率。因此,有必要采取技术手段在污水处理厂建设过程中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使用。 (一)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分析 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简单地说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生物处理法、膜处理法和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又可分为人工湿地深处理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法、曝气生物滤池 (BAF) 等生物技术。人工湿地深处理技术主要适用于农村污水、工业行业废水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由于污水处理厂是采用传统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因此,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不但含有重金属、细菌等有害、有毒物质,而且污水中的一些物质不能处理干净,一般情况下,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 P 含量为 6—10mg/L 、NH3-N 含量为 15—25mg/L、BOD5含量为 20—30mg/L 、SS 含量为 20

—30mg/L、COD含量为 60—100mg/L。采用人工湿地深处理可以实现景观与处理效果相结合的良性循环,通过种植了美人蕉、芦苇、富贵竹、空心菜等湿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去除氨氮等成分,通过种植凤眼莲、空心莲子草、稗草、藨草、黄菖蒲等植物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有害物质等。生物接触氧化法是是在充氧的污水池中填充填料,用生物膜布满填料,污水以固定流速以埋没生物膜的方式,在微生物作用下除去有害物质的污水深处理方式,应用于农药、石油化工、纺织、印染、食品加工、轻工造纸和发酵酿造等工业废水以及二级出水、生活污水的深处理,去除铁、锰、亚硝酸盐、氨氮等物质;曝气生物滤池通过在生物滤池底部或下部加设曝气装置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技术,通过该技术处理的污水基本上能够达到杂用水的标准。污水深度处理技术中的膜处理法和物理化学处理法包括混凝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臭氧法、膜分离技术、高级氧化法等。这些污水深度处理技术适用的范围不同,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因此,在污水深度处理过程中,要充分照顾到各种处理技术的技术特点,扬长避短,综合采用,为污水处理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应用 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是在污水预处理及主处理的基础上,对二级处理水用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及膜处理法去除二级出水中存留的细菌&重金属等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及有毒物质,从而达到污水的回收和利用的一种处理技术其典型处理流程如表:

化工工艺包应包括的内容

化工工艺包开发设计与化工工艺施工图的知识点都在这了! 化工工艺包应包括的内容 化工工艺包(成套技术包)是化工生产的核心,对于化工生产过程起到举足轻重 的作用。那么,化工工艺包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 一、工艺包设计需要哪些专业共同完成? 工艺包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涉及到多个专业、不同学科,难以凭借一己之 力完成。一般来讲,工艺包开发及设计主要由研发、化工工艺、工艺系统、分析 化验、自控、材料、安全卫生、环保等专业共同完成该化工产品的工艺包设计工 作。 二、工艺包成品应包括哪些设计文件? 工艺包的成品应包括说明书、工艺流程图(PFD) 、初版管道仪表流程图(P&ID) 、建议的设备布置图、工艺设备一览表、工艺设备数据表(附设备简图)、催化剂及化学 品汇总表、取样点汇总表、材料手册(需要时)、安全手册(包括职业卫生、安全和 环保),操作手册(包括分析手册)、物性数据手册以及有关的计算书。 工艺包设计的质量控制与公司设计标准规定的各个有关专业在基础设计/初步设 计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求相同。 三、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的详细规定 1说明书 工艺包设计说明书是工艺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生产方法、装置特点;描绘工艺包设计所采用工艺生产方法的先进性、可靠性 以及装置特点。

b)产品名称及规模、年操作时间、装置运行方式,按五班三运转或四班三运转,或者其他方式运转。 c)按工艺过程的先后顺序,列出组成装置各工段的名称。 d)列出产生三废的装置设备名称以及三废名称、数量、组成及排放形式,有关三废综合利用和处理的说明。 (1)设计基础 分别列出有关原料、催化剂及化学品的名称及规格。 分别列出水、电、气、汽等公用工程的名称及规格。 (2)工艺设计 叙述工艺过程原理,列出工艺过程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主、副反应),说 明所采用的催化剂。 按照工艺过程顺序,分工段及系统(塔系统、反应器系统、压缩机系统)详细叙述工 艺流程。 分工段及系统(塔系统、反应器系统、压缩机系统)列出各主要点的正常操作条件, 如温度、压力、流量、组成及主要的控制指标。 列出产品规格、产品产量及原料消耗量的期待值和保证值。 列出主要的公用工程消耗指标。 分工段及系统(塔系统、反应器系统、压缩机系统)详细叙述工艺控制原理,并对工 艺安全联锁系统加以说明。 对反应器、主要的传质设备、主要的换热设备以及机泵等关键设备的选型从结构、 形式、选材等方面加以说明。 2图纸

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工艺

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工艺 煤化工废水水量大、水质复杂, 含有大量酚类、含氮/氧/硫的杂环/芳香环有机物、多环芳烃、氰等有毒有害物质.煤化工废水经过传统物化预处理和生化处理后, 往往难以达到相应废水排放标准, 仍属于典型有毒有害生物难降解工业废水, 成为煤化工行业发展的制约性问题.因此, 对煤化工废水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 进一步去除难降解有毒有害污染物, 对于减轻煤化工废水的环境危害极为必要. 近年来, 高级氧化技术(AOPs)在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中逐渐受到关注, 包括Fenton氧化和臭氧催化氧化, 以破坏和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毒有害污染物, 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 工业废水深度处理通常考虑将臭氧氧化处理与生化处理相结合, 以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其中臭氧氧化处理是决定污染物去除效率的主要因素.目前, 微气泡技术在强化臭氧气液传质和提高臭氧利用效率及氧化能力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 因此基于微气泡臭氧氧化处理难降解污染物日益受到关注. 本研究采用微气泡臭氧催化氧化-生化耦合工艺对煤化工废水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前期实验结果表明, 该废水采用传统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 COD去除率仅为6.4%, 且生物膜生物量短期内即明显下降, 表明其不宜直接采用生化处理工艺.本研究采用微气泡臭氧催化氧化先期去除部分COD, 并提高废水可生化性, 而后采用生化处理进一步去除COD和氨氮.本研究考察了不同臭氧投加量和进水COD量比值下, 微气泡臭氧催化氧化和生化处理去除污染物性能, 以期为该耦合工艺应用于难降解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流程如图 1所示.实验系统包括不锈钢微气泡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MOR)和有机玻璃生化反应器(BR). MOR为密闭带压反应器, 内部填充3层Φ5×5 mm煤质柱状颗粒活性炭床层作为催化剂, 空床有效容积为25 L, 催化剂床层填充率为28.0%. BR内部同样填充3层Φ5×5 mm煤质柱状颗粒活性炭床层作为生物填料, 空床有效容积为42 L, 填料床层填充率为28.6%.本实验系统以纯氧或空气为气源, 通过臭氧发生器(石家庄冠宇)产生臭氧气体, 与废水和MOR循环水混合后, 进入微气泡发生器(北京晟峰恒泰科技有限公司)产生臭氧微气泡, 从底部进入MOR进行微气泡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反应后气-水混合物在压力作用下从底部进入BR, 进一步进行生化处理. BR内生化处理由臭氧产生及分解过程所剩余氧气提供溶解氧(DO), 无需曝气.

深度处理工艺

臭氧 / 生物活性碳工艺 根据《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58-2009》规定的要求: ? 接触池出水端应设置水中余臭氧监测仪,应保持水中剩余臭氧浓度在0.2 mg/l 。 ? 炭滤池滤前水浊度不得大于1NTU 。设有初滤水排放的,在冲洗结束重新进入过滤时,应先进行初滤水排放,待初滤水浊度符合要求 时,方可结束初滤水排放和开启清水阀。 ? 炭滤池反冲洗周期根据滤后水浊度、运行时间、水头损失 确定。 ? 应加强炭滤池生物相检测,确保出水生物安全性。 ? 活性炭失效的评价指标应主要以去除污染物效果能否达到目标值为依据 臭氧/生物活性碳工艺的风险 – 生物安全性: 1. 由于碳滤池有机负荷较高,具有生物膜工艺,所以出水的菌落数较高; 2. 如果水温较高,滤池中缺氧会出现厌氧细菌,导致水体产生臭味; 3. 有时在碳滤池内会滋生无脊椎动物; 滤池穿透造成的生物安全性风险远远大于普通砂滤池 在深度处理臭氧/活性碳工艺段在线水质检测的主要功能和目的是: 1. 对水中臭氧浓度进行在线监测,精确控制臭氧投加量; 2. 对臭氧接触池后氨氮进行监测,确定氨氮去除效果; 3. 待滤水浊度监测,以满足《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58-2009》中对活性碳滤池进水应严格控制浊度在1NTU 以内的要求 4. 对于O3/BAC 工艺中的碳滤池,监测及控制方式完全与砂滤池相同,运用符合浊度监测技术(浊度/超低量激光浊度/颗粒计数器)在线监测炭滤池出水水质,对炭滤池水质周期以及颗粒物穿透进行监测,以保证炭滤池生物安全性,确保炭滤池安全高效运行; 5. 通过对碳滤池进出水的有机物综合指数CODMn, 或UV254,TOC 进行监测,一方面监控碳滤池对有机物的去处效率, 另一方面对碳滤池滤层的有机物穿透进行监测。 6. 对炭滤池进水溶解氧及pH 进行在线监测,以保证炭滤池生物活性碳的生物工艺活性。 滤池 (提升泵房) 清水 池 臭氧接触池 活性炭滤池 臭氧发生 器 流量 余臭氧 余臭氧 待滤水浊度 溶解氧 pH 浊度 激光浊度 颗粒计数 TOC/UV254/CODMn 氨氮 臭氧控制器 臭氧控制器 反洗废水浊度 质量控制点<1NTU 质量控制点0.2mg/l O3 氨氮

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教学文案

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 1 总则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包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参加工艺包设计的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深度进行设计,本标准是工艺包设计的重要依据。 对于特殊的工艺装置,本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时,项目经理可作适当调整,但要经有关部室确认,公司总经理批准。 当委托方(用户)另有要求时,可在工艺包设计合同的有关条款中加以说明,项目经理按合同要求作出补充规定,经工艺包设计有关部室确认,公司总经理批准,项目经理才可组织实施。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进行工艺包设计: 本公司已经熟练掌握并成为公司技术专有的化工产品; 与科研单位、生产单位共同开发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已具备工艺包设计所需的各项要求; 用户专有技术并提供相近规模的工程设计文件或现有运行的生产装置可供设计参考; 无专利权或专利有效期已过的成熟工艺技术。 由化工工艺、工艺系统、分析化验、自控、材料(需要时)、安全卫生(需要时)、环保(需要时)等专业共同完成该化工产品的工艺包设计工作。 工艺包设计的设计程序与公司标准规定的各个有关专业在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程序相同。 工艺包的成品应包括说明书、工艺流程图(PFD)、初版管道仪表流程图(P&ID)、建议的设备布置图、工艺设备一览表、工艺设备数据表(附设备简图)、催化剂及化学品汇总表、取样点汇总表、材料手册(需要时)、安全手册(包括职业卫生、安全和环保),操作手册(包括分析手册)、物性数据手册以及有关的计算书。

工艺包设计的质量控制与公司设计标准规定的各个有关专业在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求相同。 2 工艺包设计内容和深度的规定 2.1 说明书 工艺包设计说明书是工艺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包括下列内容: 2.1.1 概述 a) 生产方法、装置特点 描绘工艺包设计所采用工艺生产方法的先进性、可靠性以及装置特点。 b) 产品名称及规模 产品名称及规模 年操作时间 装置运行方式,按五班三运转或四班三运转,或者其他方式运转。 c) 装置组成 按工艺过程的先后顺序,列出组成装置各工段的名称。 d) 三废排放数量及组成 列出产生三废的装置设备名称以及三废名称、数量、组成及排放形式,有关三废综合利用和处理的说明。 2.1.2设计基础 a) 原料及催化剂、化学品规格 分别列出有关原料、催化剂及化学品的名称及规格 b) 公用工程规格 分别列出水、电、气、汽等公用工程的名称及规格 2.1.3工艺设计 a) 工艺叙述 1)工艺原理 叙述工艺过程原理,列出工艺过程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包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污水深度处理(sewage depth processing)是指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经一级、二级处理后,为了达到一定的回用水标准使污水作为水资源回用于生产或生活的进一步水处理过程。针对污水(废水)的原水水质和处理后的水质要求可进一步采用三级处理或多级处理工艺。常用于去除水中的微量COD和BOD有机污染物质,SS及氮、磷高浓度营养物质及盐类。 处理方法 深度处理的方法有:絮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法、臭氧氧化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电解处理、湿式氧化法、蒸发浓缩法等物理化学方法与生物脱氮、脱磷法等。深度处理方法费用昂贵,管理较复杂,除了每吨水的费用约为一级处理费用的4-5倍以上。 方法简介 1、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物质,而且易于自动控制,对水量、水质、水温变化适应性强,因此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活性炭对分子量在500~3 000的有机物有十分明显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一般为70%~86.7%,可经济有效地去除嗅、色度、重金属、消毒副产物、氯化有机物、农药、放射性有机物等。常用的活性炭主要有粉末活性炭(PAC)、颗粒活性炭(GAC)和生物活性碳(BAC)三大类。近年来,国外对PAC的研究较多,已经深入到对各种具体污染物的吸附能力的研究。淄博市引黄供水有限公司根据水污染的程度,在水处理系统中,投加粉末活性炭去除水中的COD,过滤后水的色度能降底1~2度;臭味降低到0度。GAC在国外水处理中应用较多,处理效果也较稳定,美国环保署(USEPA)饮用水标准的64项有机物指标中,有51项将GAC列为最有效技术。 GAC处理工艺的缺点是基建和运行费用较高,且容易产生亚硝酸盐等致癌物,突发性污染适应性差。如何进一步降低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降低活性炭再生成本将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BAC可以发挥生化和物化处理的协同作用,从而延长活性炭的工作周期,大大提高处理效率,改善出水水质。不足之处在于活性炭微孔极易被阻塞、进水水质的pH 适用范围窄、抗冲击负荷差等。目前,欧洲应用BAC技术的水厂已发展到70个以上,应用最广泛的是对水进行深度处理。抚顺石化分公司石油三厂采用BAC技术,既节省了新鲜水的补充量,减少污水排放量,减轻水体污染,降低生产成本,还体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今后的研究重点是降低投资成本和增加各种预处理措施与BAC联用,提高处理效果。 2、膜分离法膜分离技术是以高分子分离膜为代表的一种新型的流体分离单元操作技术。它的最大特点是分离过程中不伴随有相的变化,仅靠一定的压力作为驱动力就能获得很高的分离效果,是一种非常节省能源的分离技术。微滤可以除去细菌、病毒和寄生生物等,还可以降低水中的磷酸盐含量。天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采用微滤膜对SBR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 满足了景观、冲洗路面和冲厕等市政杂用和生活杂用的需求。超滤用于去除大分子,对二级出水的COD和BOD去除率大于50%。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采用超滤法对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产水水质达到生活杂用水标准,回用污水用于洗车,每年可节约用水4700 m3。反渗透用于降低矿化度和去除总溶解固体,对二级出水的脱盐率达到90%以上,COD和BOD 的去除率在85%左右,细菌去除率90%以上。缅甸某电厂采用反渗透膜和电除盐联用技术,用于锅炉补给水。经反渗透处理的水,能去除绝大部分的无机盐、有机物和微生物。纳滤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其操作压力通常为0.5~1.0 MPa,纳滤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离子选择性,它对二价离子的去除率高达95%以上,一价离子的去除率较低,为40%~80%。采用膜生物反应器-纳滤膜集成技术处理糖蜜制酒精废水取得了较好结果,出水COD小于100 mg/L,废水回用率大于80%。我国的膜技术在深度处理领域的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开发、制造高强度、长寿命、抗污染、高通量的膜材料,着重解决膜污染、浓差极化及清洗等关键问题。 3、高级氧化法工业生产中排放的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和有毒有害污染物,种类多、危害大,

化工设计工艺包-工艺包

工艺包文件的设计 1、收集物性数据 化工物性数据(包括平衡数据)的收集是工艺包设计的第一步。能准确地查找、分析、处理和应用相关化工物料的所需数据是化工工艺设计人员的基本功。也是后续工作开展的基础。 为了开展后续的三平衡(质量、动量、能量)计算,应该了解或者准备的物性数据至少应包括以下这些数据: (1)基本物性数据,如沸点、熔点、凝固点、临界参数等,也就是温度独立参数。(2)温度相关热力学物性,主要为汽化热等 (3)温度相关的传递物性,主要为黏度等 (4) MSDS数据和火灾危险性(工程设计必须考虑的) (5)相平衡数据,尤其是要确认需要分离的混合物系中是否有共沸体系等等。 以上数据的获取办法: (1)作为工艺包设计,基本的模拟软件应该会用,至少可以作为查询物性数据的工具。Aspen、Pro2都可。这应该是最方便的查询数据的方法。 (2)从网络中查找,但这个只能作为基本的数据查找,还需要通过专业的文献或书籍验证。我常用的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353890992.html, (3)文献查询:首先查找VIP等期刊数据库对所查物质进行查询,基本能了解到相关的物性。其次是查找专业手册,常用的有:《化学工程手册》《化工物性数据手册》等(4)如果上述这些方法都无法查到相关的数据,就需要选用第1条中的模拟软件的一个功能,物性估算来获取数据,这样获取的数据应该可以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 (5)对于混合物,可以采用软件、相图等手段来获取物性。如混合物的泡露点可以通过模拟软件技术获得。这对于有些设备的设计压力的选取很有帮助。 工作的第一步收集物性数据应该形成的成品文件是项目范围内所涉及介质的《物料特性表》。 做过化工设计的朋友应该都见过这个表,这是后续工作开展的基础。后续分离方案的制定、火灾等级的划分、储存温度和储存量的确定、设备布置的间距、设备的设计压力等都与所设计的介质的物性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实际化工设计中,物性数据的收集占有相当大的工作比重,有时甚至是整个过程成败的关键步骤。

深度处理技术

自来水深度处理技术 周良法,沈亚辉 (江河港武水务(常州)有限公司,江苏省213159) 摘要:水中溶解的有机物大致可以分成四类:(1)可吸附与可生物降解的;(2)可吸附但非生物降解的;(3)非吸附但可生物降解的;(4)非吸附与非生物降解的。当进入活性炭滤池水中的有机物可以生物降解的,或者经预臭氧氧化后变成可生物降解的,都起到了减少活性炭的吸附负载,从而延长了活性炭使用寿命的作用。 关键词:活性炭、臭氧、有机物。 在水源水质不断恶化的条件下,要使自来水达到新的水质标准要求,视水源水质的不同,有些是可以强化常规处理即可达到标准;有些必须将常规处理工艺改造成深度处理工艺,增加去除溶解性有机污染物、臭味与氨氮才能达到标准的要求。深度处理是在强化常规处理的条件下,增加活性炭吸附、生物预处理等构筑物。 1、深度处理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1、投加氧化剂 投加高锰酸钾、臭氧、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氧化剂取代氯,使氯的消毒副产物减少,可以改善水的混凝条件,将粘附在胶体表面的有机物氧化,使胶体容易凝聚下沉。 1.2、活性炭吸附(下节内容讨论) 1.3、生物预处理 如原水中氨氮高,则采用生物预处理去除。 1.4、膜技术 微滤(孔径约0.1μm)和超滤(孔径约0.01μm),在给水厂可取代砂滤,超滤可去除细菌、病毒等颗粒污染物,但对溶解性小分子有机污染物和臭味物质不能去除,可去除COD Mn约10%(主要去除1万以上分子量)。 2、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任何碳质原材料几乎都可以用来制造活性炭。植物类原料有木材、锯末、果壳、蔗渣、纸浆、废液等。无机类原料有褐煤、烟煤、无烟煤、泥炭、石油脚、石油焦炭、石油沥清等。 活性炭的制造主要分成碳化及活化两步。碳化有多种作用,一是使原材料分解放出水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氢等气体,二是使原材料分解成碎片,并重新集合成稳定结构。原材料碳化后成为一种由碳原子微晶体构成的孔隙结构,其表面积达200~400m2/g。活化是在有氧化剂的作用下,对碳化后的材料加热,以产生活性炭。活化过程大致所起的3个作用:(1)生成新的微孔或将原来闭塞的微孔打通;(2)扩大原有的细孔尺寸;(3)将相邻细孔合并成更大的孔。经活化后就产生更完善的孔隙结构,并使比表面积可达1000~1300m2/g。活化过程同时把活性炭表面的化学结构固定下来。 活性炭的孔隙大小可分成微孔、中孔和大孔三级,其孔径分别为<2nm、2~6nm和60nm~10μm。 活性炭以粉状(粉状活性炭PAC)和粒状(粒状活性炭GAC)两种形式应用。 粉炭的粒度为10~50μm,直接投入水中,一般与混凝剂一起联合使用,很难回收重复利用,粉炭只用于投量少或间歇处理的情况。 颗粒活性炭包括柱状炭和破碎炭二种,前者是制备好的粉末活性炭通过煤焦油等粘接材料通过粘接、成型工艺制成一定大小园柱颗粒,直径一般为1.5~2mm,长度3~5mm。后者是将原来烧制好进行破碎,筛分得到的不规则颗粒,粒径一般为2~4mm。破碎炭的吸附性能优于柱状炭。武进水厂粒炭为煤质柱状炭,粒径1.5mm。粒炭都以吸附床的形式应用。当吸附能力丧失后,可通过再生方法恢复炭的吸附能力。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炭,所吸附的有机物量可达40%的炭重;但用于给水处理的活性炭,吸附有机物量只有炭重的7.6~8.2%。 与活性炭吸附能力最直接有关的因素是表面的氧化物复合体的性能。一般把表面氧化物可分成酸性的碱性两大类,并按这一概念来解释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活性炭表面氧化物的成分主要受活化过程的影响,一般在300~500℃以下用湿空气制造的活性炭中,酸性氧化物占优势;而在800~900℃,用空气、蒸气或二氧化碳为活化氧化剂所制造的活性炭中,则碱性氧化物占优势;在500~800℃之间活化的活性炭,则具有两性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