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1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1

抗美援朝

【学习目标】

1.了解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

2.掌握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时间、目的和结果;

3.理解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4.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其性质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学习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

【学习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自主导学】

1. 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2.为了____、____,1950年10月,以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3.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和精神。像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的等等。被誉为“”。

4. 年月,美国被迫在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5.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

【合作探究】

结合课本第9页材料研读,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达标测试】

A卷 1.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2. 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政府便派谁为司令员率军队入朝作战()A.彭德怀B.林彪C.邓小平D.刘伯承

3.某班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

A.董存瑞

B.邱少云

C.黄继光

D.罗盛教

4.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哪一个军队()

A.解放军

B.八路军

C.红军

D.志愿军

B卷 1.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出兵参战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

B.向世界表明新中国敢于迎战强大的帝国主义

C.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密切相关

D.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从不也永远不怕战争。

2.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根本目的是:()A.援助被侵略的弱小邻国 B.迎战强大的美国 C.打破外国封锁 D.保家卫国

3.李明自习课上与其他同学讲话,老师让他读一读邱少云的事迹,其用意是让他学习()A.集体主义精神B.艰苦奋斗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4.美国上将克拉克在签字时哀叹,“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将军。”下面哪幅历史图片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刻()

A B

C D

5.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6.“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此语是指()

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越南人民抗美战争的最后胜利7.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一位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

将军!”新中国成立初期,“彭大将军”指挥并取得胜利的对外战争是()

A.雅克萨之战

B.渡江战役

C.百团大战

D.抗美援朝战争

【拓展提升】

材料1: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材料2:朝鲜战争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美军参谋长联席主席布莱德雷

请回答:(1)材料1“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这支军队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请举出典型代表。谈一谈他们所体现出的崇高品质?

(2)哪些事件证明美国人选错了“战争对手”和“地点”?

(3)“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标志是什么?

(4)有人认为,朝鲜战场上,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劳师袭远,后勤补给困难,所以遭到了失败,你对此有何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1

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3课

登封市直一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姓名 班级总第 3 课时 2012-2013下 课题:第3课土地改革 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2-12主备人:张怀昌审核人李现海【课程标准】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知识点 基本要求 识记理解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土地改革的意义√√ 止时间、大体时间,特别是有关土地改革的文件、完成的历史意义是中考的重点,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也常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 【自主学习】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课堂练习】 1.(09江宁二模)右图,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自己。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反映的是土地改革时期的一个场景 B.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它的完成,摧毁了封建制度,但允许地主阶级存在 D.人民政权得到巩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建国后,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的法律文件是()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宪法》 3. 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一决策出自()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 5.强调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基本知识,下面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1950~1952年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学习反思:

【优质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难点: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合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便拉开了序幕。通过农村改革,农民“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那么,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进行的?1978年12月18日,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把18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下立了一份生产契约,并含着眼泪按下鲜红的手印,这份契约当之无愧地成

为农民告别饥荒的宣言书。这是一份怎样的契约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展示史料,并请三个学生朗读: 农民甲:“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还得慢慢晃。” 农民乙:“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咱们自己的。” 农民丙:“今年企业效益不错,年收入超过许多国有企业,我发财了,带动乡亲们也开始富裕了。” 2.读材料,分析讨论:刚才几位同学朗读的材料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过程。首先看一下农民甲的台词反映了当时农村的什么状况? 提示:农民甲反映了改革开放前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人们缺乏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的弊端。 3.教师继续提问:农民乙的台词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一项政策?农村的改革首先是从哪里开始的?你觉得这一政策有什么作用? 提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4.教师继续提问:农民丙所说的企业是什么企业?它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乡镇企业。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 5.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哪些调整或改革? 提示:师生共同归纳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 ①1950~1952年,土地改革。②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③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④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史料展示: 材料一: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人教版初中历史导学案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人类的形成 【学习目标】 1、非洲南方古猿、人类起源三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原始社会的解体 2、比较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不同,国家与氏族的不同。 3、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重点难点】 1 、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 2 、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自主探究】 (一)人类的出现 1.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从________ 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2.人类在距今年形成,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3.填表 4.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和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的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 5.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随着和的进步,出现了氏族,两个或几个氏族又组成。6.在原始氏族社会中,人类先后经历了氏族和氏族两个阶段。 7.在氏族社会里,由于的缘故,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地位。 8.在氏族社会里,男子在经济中占地位,婚姻关系相对,人们开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二、【合作探究】 1、人类是什么时间出现的?判断的依据的 什么? 2、为什么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 定性意义的一步? 3、“完全形成的人”划分为那几个阶段? 结合中国的历史,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中国的古人类有那些?他们分别属于哪个阶段?

【当堂达标】 1促使古猿向人进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劳动 C.生产力发展D.生产工具的进步 2 小红想了解南方古猿的情况,你认为她应该去 A.亚洲北部 B.欧洲西部 C.非洲南部 D .美洲中部 3 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B.进化阶段不同 C.体貌特征不同 D.生活习俗不同 4下列关于母系氏族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行群婚 B.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C.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以集体为基础D.商品生产出现并占主导地位 5 恩格斯说:“妇女的家务劳动现在同男子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比较起来已经失掉了意义;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这两段话表明 A.男女分工现象出现,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 B.男子社会地位随着其经济地位提高而提高 C.男子取代妇女掌握了氏族的统治大权D.男子的经济地位随着其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提高 6.“没有劳动,就不会发生从猿到人的进化,也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三大改造学案人教版

第5课三大改造 【学习目标】 1.记住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与政策 2.知道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3.认识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学习重点】三大改造的方式 【学习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农产品满足不了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的要求。 2.引导农民参加,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的高潮。 3.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 4.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高潮。 (创举:政策) 5.到1956年底,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制的转变。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 义______阶段。 6.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等缺点。 二、合作探究 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三、练习巩固 1.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B.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 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 D.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2.“长鞭呀,那个一呀摔呀,拍拍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的一首老歌的歌词, 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你知道我国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时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初期 3.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哪个部门相似() A.资本主义工商业 B.农业 C.银行业 D.畜牧业 4.下列哪种方式使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和平、胜利完成() A.无偿没收 B.成立股份公司 C.建立生产合作社 D.实行公私合营 5.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 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请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建立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1.国家工业化建设互助合作 2.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合作化 3.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4.公私合营赎买 5.公有社会主义初级 6.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二、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的

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 导学案

课题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科目历史年级八班级__ __姓名制作人张兴良审批______________ 一、课前预习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并思考课文P4页“思考与讨论”和试完成课后“参与园地”的练习。 二、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 2、阅读资料概括表达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开国大典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 3、感悟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年月在召开。 (2)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民族、人民团体代表等这说明了。 (3)大会的内容: ①制定《共同纲领》内容:确定了新中国的名称、新中国的性质;《共同纲领》性质:起了作用, ②大会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大会确定了、、、。 (4)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5)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①标志着革命取得胜利; ②标志着中国人民时代已结束 ③中国人民是国家主人 (7)年月西藏以方式解放的。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为首的代表团与中央政府谈判。 四、合作探究与检测 1.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答: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大众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列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主要决定。 答:①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③以五星红旗为新中国国旗;④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⑤将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⑥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⑦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3.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联系有关史实,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新中国成立,国家获得独立,民族获得解放,人民当家作主,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了落后挨打的局面,提高了国际地位。 4.说说国旗的规范和它的象征意义。 答:国旗的样式为:旗面为红色,长方形,长和高为3与2之比,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5颗,1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三,居左;4星较小,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一,环拱于大星之右,

初中历史导学案设计和使用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历史导学案设计和使用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各位领导、老师、课题组成员,大家好: 《初中历史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的有效性研究》经过课题组的精心筹备,在县教研室领导的关怀下,在各位历史学科教师的参与下,今天正式开题。我代表本课题研究组向大家宣读本课题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和研究价值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已进行了多年,如何进一步深化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真正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依据导学案,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基本掌握历史史实,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如何设计导学案,怎样在课堂中有效地运用导学案来达到乐学高效的目的呢?这一问题就摆在我们的面前,基于此,我们确立了《初中历史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的有效性研究》课题,以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效率为宗旨,通过设计的导学案及其运用,力求让教师轻松的教授,学生快乐的学习。 二、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构建初中历史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依据导学案,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历史课中的相关问题,从而让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 教师方面: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增进教师的研究精神。通过对导学案的设计促进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通过行动研究,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反思,重构教师较色,转变教学方式,变革教学行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学生方面: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指导学生依据导学案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让学生成为直接的受益者。 二)应用方面: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努力打造乐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通过对导学案的设计和编写,明确每一课的重点难点,了解哪些问题需要教师通过引导来解决,使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自学获取新知,来达到高效的目的。 三、研究内容 一)研究重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编制:审核:班级:姓名:时间:编号: 第八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标要求】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学习目标】1、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时间、历史意义。2、理解十一届三中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3、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学习难点】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召开的内在联系 【学习方法】分析资料、设疑讨论、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 的新时期。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工作在全国展开。 【合作探究】 讨论:说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哪些重大影响。 【课堂小结】 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内容、意义) 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①1980年②成果③意义) 【当堂检测】 填一填: 1、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引起全国上下不满的方针是。 2、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和政府实行的政策是 3、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 4、新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是年颁布的第四部《》。 5、1980年,党中央为___________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选择题: 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 2、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B阶级斗争上来C工人队伍的整顿上来C解决工人下岗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

第 1 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土地改革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建设新中国的决心。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堂: 播放音乐《走进新时代》,展示图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道路”。 一曲《走进新时代》为我们刻画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建国到改革开放的自立、自强的发展之路。正如歌词中所说的“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就沿着这样一条路一起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了解我们的祖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的。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第一篇——二中全会引乾坤 播放视频:“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讲话”片段。 文字材料: 从现在起,重新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毫无疑问,城乡必须兼顾……绝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但党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 我们由此可以看到,在这次七届二中全会中,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重大决定。会后,毛泽东更是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他们将开创一个新事业,缔造一个崭新的共和国,带领全国人民跨进新时代。 为了这个伟大的新事业,中国共产党和社会各界作了充分详细的筹备,下面我们来一起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土地改革学案新人教版

第三课土地改革 学习目标 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原因) 了解土地改革的概况; 熟练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及土地改革的重要历史意义。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学习难点: ?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 学习过程: 预习提纲: 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 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 3、基础巩固题。(7') 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土地改革的直接目的是: 根本目的是: 土地改革的时间:从年到年 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主要是因为:。

4、师生共同探究(12') (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2') (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 一、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条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十条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材料二 第六条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材料三 浙江省嘉兴镇东乡农民土改胜利完成后,农民湖南省岳阳县第一区麻塘乡农民高彩官和家人一起看领到的土地证。在土改中分到了土地。 请回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哪一场运动的开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及其内容,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国大典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过去学习过的知识的回忆,帮助理解本课的内容。 2.通过向学生播放有关开国大典的影视作品或纪实片,增强直观教学的效果,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2.通过对西藏和平解放的讲述,使学生认识:这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完全解放。解放军进藏,有力地维护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及其主要内容;开国大典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新学期好。上学期我们结束了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在你们的记忆中,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学生可能回答:屈辱史、探索史、抗争史、挨打史……老师加以肯定。)是的,坚强的中国人民在屈辱中探索,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是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现代 史的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二)合作探究: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史料研读: 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书记,率中共中央机关就要离开中国共产党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离开中共中央所在地。临行前,毛泽东风趣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会意地笑道:“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凝视车队将要开往的方向,坚定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 问题:毛泽东和周恩来所说的“进京赶考”指的是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导学案(附答案)

第2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二、唐太宗“贞观之治” 1、主要内容措施:①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②重视发展生产,开垦荒地、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③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 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 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房玄龄和 杜如晦;魏征为著名谏臣。 ⑥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2、效果评价: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 力逐步加强,成为世界上的强国,我国的封建制度发 展到顶峰。 3.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秦隋:都完成了统一后很快灭亡;都是因为统治者的残暴无道,整治黑暗;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汉唐:统治者都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都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任用贤良;都成为影响 当时世界的大国。 三、女皇武则天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2、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 策,使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 启开元,治宏贞观” 本课考点精练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唐太宗的政治主张的有() A、皇帝要勤于政事 B、大臣要廉洁奉公 C、政府要轻徭薄赋 D、君臣要讲气派 2、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临朝处政,开创殿试 C、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 D、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3、“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出此话的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光武帝 C、唐高祖 D、唐太宗 4、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的著名谏臣是 (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5、你可知道隋炀帝是在何时被部将所杀死的吗? ( ) A、589年 B、618年 C、907年 D、1840年 6、唐太宗与汉文帝有哪些共同之处() ①提倡节俭,节制欲望②轻徭薄赋 ③曾经免除田租④励精图治,出现盛世局面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统治者是() A、李渊 B、李世民 C、武则天 D、李隆基 8、以下著名大臣中,是武则天提拔起来的是() A、长孙无忌 B、魏征 C、房玄龄 D、姚崇 9、《沁园春·雪》中提到了“唐宗宋祖”,这里的“唐宗”指的是() A、唐高宜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0、唐太宗革除“民少吏多”弊政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B、减轻人民的负担 C、改善君民关系 D、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2018年部编本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精品导学案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3.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4.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 【学习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学习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年月在召开。 2.大会的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的作用;②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决定改北平为_________作为首都,以为代国歌,以___________为国旗,采用_______纪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推翻了、封 建主义和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的国家,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的力量。 4. 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合作探究 1.阅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想一想“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三、练习巩固 1.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2.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B.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 C.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D.新中国的成立表明全国所有地区全部解放 4.中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A.西藏地区和平解放 B.香港、澳门回归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5.请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的一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2)开国大典标志着什么?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庄严宣告了什么? 四、课后反思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1

抗美援朝 【学习目标】 1.了解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 2.掌握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时间、目的和结果; 3.理解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4.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其性质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学习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 【学习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自主导学】 1. 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2.为了____、____,1950年10月,以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3.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和精神。像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的等等。被誉为“”。 4. 年月,美国被迫在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5.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 【合作探究】 结合课本第9页材料研读,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达标测试】 A卷 1.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2. 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政府便派谁为司令员率军队入朝作战()A.彭德怀B.林彪C.邓小平D.刘伯承 3.某班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 A.董存瑞 B.邱少云 C.黄继光 D.罗盛教 4.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哪一个军队() A.解放军 B.八路军 C.红军 D.志愿军 B卷 1.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出兵参战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 B.向世界表明新中国敢于迎战强大的帝国主义 C.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密切相关 D.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从不也永远不怕战争。 2.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根本目的是:()A.援助被侵略的弱小邻国 B.迎战强大的美国 C.打破外国封锁 D.保家卫国 3.李明自习课上与其他同学讲话,老师让他读一读邱少云的事迹,其用意是让他学习()A.集体主义精神B.艰苦奋斗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4.美国上将克拉克在签字时哀叹,“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将军。”下面哪幅历史图片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刻() A B C D 5.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6.“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此语是指() 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越南人民抗美战争的最后胜利7.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一位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 将军!”新中国成立初期,“彭大将军”指挥并取得胜利的对外战争是() A.雅克萨之战 B.渡江战役 C.百团大战 D.抗美援朝战争 【拓展提升】 材料1: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材料2:朝鲜战争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美军参谋长联席主席布莱德雷 请回答:(1)材料1“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这支军队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请举出典型代表。谈一谈他们所体现出的崇高品质? (2)哪些事件证明美国人选错了“战争对手”和“地点”? (3)“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标志是什么? (4)有人认为,朝鲜战场上,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劳师袭远,后勤补给困难,所以遭到了失败,你对此有何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1

历史导学案如何编写和使用

历史导学案如何编写和使用 一、导学案的编写 传统历史教案教学存在极大的缺陷,改革也就成为必然,传统历史教案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首先,历史教学的单向性,即老师垄断课堂,只考虑教师怎样把课本知识灌输到学生大脑中,顶多就是想办法怎样把内容讲的动听一点罢了。但忽视了学生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体现不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教学的主体应由老师变成学生自身,这是新课改理念的最大变化。其次,传统的历史考试强调的是历史课本基础知识的简单再现,于是老师主要是强制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背诵,学生的所谓“能力”就是记忆里的比拼,很难对某一问题进行独立思维。但是在新课改下,主要强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展示能力的培养。这样,原有的教案式教学就不能满足这一需要了。导学案就是在这样的窘境中运用而生。 什么是导学案,其实很简单,导学案就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增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反映教学内容的纸质文案。它是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要依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在下一节课中根据此导学案进行学习效果展示。这样一来导学案在自主学习中就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向导。因此导学案的编写质量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展示效果,设计出高质量的导学案就成为高中历史新课改中的重要环节。 传统备课包括很多方面的,但是唯独没有备导学案的,但新课改要求使用导学案,于是摆在历史教师面前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去设计高效实用的导学案?即该如何将导学案设计的完美呢? (一)设计导学案要遵循的原则 首先,要遵循整体性原则。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教材是按必修一政治史,必修二经济史,必修三思想科技文化史等分专题分单元的形式编排的,这样有利于导学案按课时安排来编写。有利于调控所学的知识量,使授课有针对性、计划性,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和课堂效益的提高也有很大好处。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6课 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 导学案

第16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导学案 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 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自主学习学案: 一、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背景:20世纪90年代,苏美争霸的两级格局结束,国际关系显现出的发展趋势,要和平、、促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2.时间: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3.贡献:2001年10月,在,中国政府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年会和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4.影响: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人们对恢复世界经济增长的信心。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1.时间:年6月,在中国上海。 2.成员国:中国、、、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3.性质:是一个以互信求、互利求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 4.意义:对维护本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维护国际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三、维护世界与地区的和平: 1.目前世界局势的特点:、;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2.中国的外交策略(调整): ⑴继续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 ⑵积极参与和其他国际事务; ⑶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⑷反对和强权政治; ⑸反对一切形式的; ⑹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 课时训练: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中国20世纪90年代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A、中国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B、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2、本世纪初,由我国发起创立,总部设在中国上海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 、东盟C、欧盟D、上海合作组织 3、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 A、1954年日内瓦会议 B、1955年亚非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 D、2001年APEC会议 4、如果你是21世纪初的一名记者,想要了解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 最新情况,你会前往() A、东京 B、北京 C、纽约 D、上海 5、下列国家不属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是() A、中国 B、俄罗斯 C、哈萨克斯坦 D、日本 6、21世纪初,我国外交战线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三大改造》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五课三大改造 【学习目标】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学习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学习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学习方法】收集并分析资料、设疑讨论、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A级) 快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 农业 背景: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改造方式:组成_________合作社,走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社会主义道路。 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 改造方式:__________________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式:_________年起,实施__________,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政策:_________政策。使用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高潮。 三大改造的意义 到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 ③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C级) (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2)三大改造的形式有哪些? (3)三大改造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思维比拼】 1、你认为三大改造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2、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在改造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 3、理解什么是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 【重、难点解析】 1.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有什么联系?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优秀教案

《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模式介绍: 新课程理念坚持把“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发现式教学模式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规范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自学和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种教学模式。 发现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激趣导学-目标导学-导思点拨-设问寻疑-诊断反馈-拓展延伸 设计思路说明: 通过结合现代经济发展的态势,推出紧跟时代步伐,邓小平时代必然加入市场经济因素的必要性,引出当时的经济体制改革。 根据教材的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三大块: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一进行讲解,以整体宏观的角度让学生去感知教材,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在讲解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可以运用发现式教学,在目标导学环节后,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起“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行重组,完善知识结构,总结学习方法。

教材分析 《经济体制改革》是人教版2018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了解农村改革,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和农村面貌的改变,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改革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教学难点】 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美国周刊》邓小平封面 教师提问:这是1979年1月1日的期刊,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完整word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全册)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自主学习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时间:;地点。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北京人 1、距今时间:;地点。 2、使用工具和火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北京人使用工具:____________;使用火:————。 3、北京人的生活:。 4、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三)山顶洞人 1、距今时间:;地点。 2、山顶洞人的生活与北京人相比,其进步之处: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火的使用;社会组织。 二、合作探究 1、你同意教材中“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一看法吗? 2、打制石器和天然石块有何区别? 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距今时间是_ _____ ;生活位置:__ ___流域;使用___ ___石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 ____和的国家。河姆渡居民居住在,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的乐器;半坡居民居住在_ __。会制造,上面的符号是我国的雏形。会纺线、织布、制衣。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时间是_ ____;生活位置:__ 流域 __村;使用工具---_ ___石器;半坡居民种植___ _。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3、大汶口居民距今时间是_ _ ;地点__ __;出现_ __陶和__ __陶; 在后期,出现了_ ____和,原因是:_____ __的发展。 [合作探究】 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 [自主学习]

部编版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导学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学习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隋朝科举制度的作用,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王朝?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而且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的品质和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引以为骄傲。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隋朝大运河和暴君隋炀帝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与大运河的关系 三、学习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四:、学习内容:1、自主学习:(1)年,北周大将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隋朝统一全国。(2)开通了一条纵横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为中心,北到,南达,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3)大运河由等四段渠道组成。它连接了等五大水系。 (4)科举制度在时,正式形成。(5)隋朝在公元年灭亡。 2、探究学习: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运河的开通是好事还是坏事?“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是何意思?运河的开通导致了隋朝的灭亡了吗? 五、学习反思1、隋朝是谁建立的()A 、杨坚B、杨广C、李世民D、李渊 2、隋朝大运河是谁在位时修建的()A 、杨坚B、杨广C、李世民D、李渊 3、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A、洛阳B、涿郡C、余杭D、长安 4、科举制度在谁在位时正式创立() A 、杨坚B、杨广C、李世民D、李渊 4、分析:“天下转漕,仰此一渠”(1)、材料中的渠是指哪条河?它是谁在位时修建的? (2)、修建此河的目的是什么?在当时为什么能修建此河? (3)、此河修建后有何作用? 教学后记: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统治、开元盛世等基本史实,掌握唐太宗和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政绩 2、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和唐玄宗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和唐玄宗 三:学习方法:讲授法比较法 四:、学习内容:自主学习: (1)年,建立唐朝,都城长安。 (2)历史上称在位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0)、历史上称在位的统治为“开元盛世” 2、探究学习: 比较一下唐太宗和唐玄宗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四、学习反思: 1、唐朝的建立者是()A、李渊B、李世民C、武则天D、李隆基 2、历史上称谁在位的统治为“贞观之治”()A唐高宗B、唐太宗C唐高祖D、武则天 3、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A、李渊B、李世民C、武则天D、李隆基 4、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A、魏征B、房玄龄C、杜如晦D、狄仁杰 5、历史上称谁在位的统治为“开元盛世”()A唐高宗B、唐太宗C唐玄宗D、武则天 6、分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这是谁说的?他在位时的统治被称为什么? (2)他采取了什么措施才出现了治世局面? (3)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第3课盛唐气象 一、学习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