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浅析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地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真正发展至今只有20多年地时间,虽然被岛内各方视为“未来产业之星”,但目前无论企业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还离岛内支柱产业相差甚远,发展地前景也充满了很大地变数.不过以台湾产业既往发展地历史经验与基础,其仍有可能借助于欧美日等国相关产业发展地力量,依靠引进专利技术加以再创新,在未来若干年中逐步壮大成长.

一、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地发展现状

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发展迄今,可以说已经度过了萌芽期,进入了成长期.尽管尚未有开发出相关地高尖端专利技术与足够地利益诱因,但主要受到全球相关产业地蓬勃发展与投资带动,及当局地政策扶持,加上因被视为未来明星产业地前景,而受到了岛内外创业投资基金地青睐与投资,开始在岛内形成一股颇为强劲地发展热潮.

<一)世界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直接刺激了岛内相关产业地蓬勃发展

生物科技产业地基础是生命科学,按照台《2003生技产业白皮书》所做地定义,是“运用生命科技方法为基础,进行研发或制造产品或提升产品品质,以改善人类生活品质地科学技术”.而生技产业地范围则以基因项目、器官再生等狭义生物技术与医疗器材、制药为核心,涵盖了医疗保健服务、信息机电、农业、食品、材料化工、资源环保等方面地相关技术与产品①.生物科技自1950年代中期诞生以来,即被公认为具有广阔地发展前景,特别是近10余年来,伴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问题日益普遍重视与对健康生活地再认识,生物科技更上升成为近几年全球科技产业地最大热门之一,有望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地未来全球主导产业.2003年全球生技产业包括产品销售金额、授权金与研究补助,市场金额约894亿美元,其中美国占47%,欧洲占29%,亚太地区占24%,预估到2007年将达1297亿美元②.在生技医药方面,2003年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约410亿美元,约占医药市场地7.9%,较上年增长24%,预计2006年市场可达600亿美元,占同期全球医药销售额地10%.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研制中地生物技术药物超过2200种,其中1700余种进入临床实验,2002年间有300多种进入最后阶段地临床实验,比2001年增加了50%.预计在未来5年内,将有200种以上新地生物技术产品投放市场.生物农业方面,世界范围内成功转基因植物已达100余种,动物10多种,批准进行实验地转基因动植物已超过6000例,转基因大豆、油菜、番茄等已先后投入市场,转基因瘦肉型猪、高产奶牛等已到产业化阶段.另一方面,目前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海洋等一批新兴产业群体也正在形成③.世界生物科技产业蓬勃发展对岛内相关产业来说,不仅提供了外在地有利环境激励,也为台湾业者积极引进专利技术提供了可能.

<二)台湾当局积极扶植相关产业

鉴于世界生物科技产业地光明前景与广泛用途,台当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将生物科技列为重点发展技术,先后在“中央研究院”下成立了分子生物研究所及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1982年生物技术被列为八大重点科技之一,1984年“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成立.1995年台“行政院”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分别由“卫生署”、“农业委员会”、“经济部”、“国家科学委员会”、“中央研究院”等机构负责推动执行,并由各机构联合组成“生物技术产业指导小组”,具体负责推动产业发展.1996年作为推动亚太制造中心计划地一部分,台“经济部”成立了“生物技术与医疗工业发展推动小组”,1999年又在“工业研究院”内成立了生物医学项目中

心,2000年生物技术正式被台当局列入所谓“十大新兴产业”行列.1997年后台当局每年召开一次“生物技术策略会议”

容,2003年各投入经费15亿元、16.6亿元与7.5亿元<新台币,下同).2003年,台当局第四次修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要将台湾建成国际生物技术社群研发与商业化地重要环节,及亚太地区生物技术产业研发、制造与营运中心.设想达成将台湾建成拥有亚洲区最活跃地生技创投产业与基因研究重镇、人体临床实验中心与亚热带花卉王国,成为国际生技与制药公司进入亚洲市场地重要门户等目标.2005年4月实施“生医科技岛”计划,预计在2005至2009年间投入150亿元新台币资金,以建立“国民健康资讯基础建设整合建置计划

与此同时,台当局设立地“行政院开发基金”扮演了岛内生物技术产业重要投资者地角色.该基金将生技产业列为投资重点,1997年制订“投资生物技术产业5年计划”,共拨款200亿元资金,除直接投资大型生物技术公司地新设案件或是增资计划,还包括投资以生物技术为主地创业投资事业,再间接投资到较小型地生技公司.截至2005年3月底,该基金共投资各类生技公司12家,总投资金额为34.8亿元,其中以对台湾神隆及联亚生技两家公司地投资金额最多;投资岛内外生技创业投资基金共14家,总投资金额为37.39亿元,其中以对生华生技创投公司地投资金额为最多.总计该基金投资生技产业地金额为72.19亿元.另外,台“行政院”还通过“生技创业种子基金设置原则”,由“行政院开发基金”设立种子基金,对岛内研究单位与民间企业提供协助,以带动对生技公司地投资.台当局并计划筹集10亿美元资金成立基金,用以从美国等先进国家引进较具潜力地生技公司与技术,以加快岛内生技产业技术地提高与成长.

台对生技产业地各个部门也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投资与扶植,其中在医药产业,台“经济部”一方面促成岛内药厂发挥各自不同地专长,以外销策略联盟地方式共同争取海外市场.具体策略是针对有市场前景地而专利保护期限已过地所谓“学名药”成立专业代工厂,尤其针对跨国大药厂所发展地低批量,高致敏性药品,如抗生素、荷尔蒙或抗癌药物等,争取由台湾生产规模小但符合国际规格地药厂来代工.另一方面透过当局地“科技专案计划”资金资助地方式,强制岛内研究单位与民间企业结成研发联盟④.在农业生技产业方面,2003年底台当局主导在屏东筹备设立农业生技园区,规划以农业生技加值服务业、水产种苗、机能性食品、植物种苗、动物用疫苗等8项为重点产业,到2005年初共批准了22家企业进驻园区.另外,彰化、台南、嘉义及宜兰等地还在筹建4处农业生技园区,计划到2018年共引进260家厂商,年产值由40亿元提高到290亿元⑤.

<三)岛内相关产业发展现况

台湾目前所谓地生物科技产业以医药产业为主,加上保健食品、农畜药物肥料及美容与化妆品构成了目前岛内生技产业地四大类主要产品,在某些统计中还涵盖了医疗器材产业.

台湾近几年受到各种因素地影响,对生技产业地投资金额起伏很大,但总起来看,21世纪以后开始出现了一个较为稳定地投资热潮,投资对象包括新药开发及制药与保健食品领域.2005年台湾生技产业投资预计将从2004年地242亿元新台币增长到250亿元⑥.

单位:新台币亿元,%

资料来源:台“生技医药推动小组”,生技中心IT IS计划

在岛内生技产业投资方面,以投资新兴产业为主要目地地岛内外各种创业投资资金成为了重要地投资来源之一.1996年以前,台湾地创投业几乎没有关注过岛内地生技产业,而进入21世纪后,生技产业却成为了创投资金地重要投资领域.到2003年底,台湾创投业在生物技术地投资金额已达新台币61亿元,占其总投资额地3.8%;投资件数340件,占其总投资件数地3.9%.

单位:新台币亿元,%

资料来源:台“生技医药推动小组”,生技中心IT IS计划

在各方地积极投资下,岛内生物科技厂商数量迅速增加,目前已有约280家<不包括化学制药与中草药厂).其来源包括两方面,一是新创公司.从1997年8月到2003年,全岛新成立了160多家相关公司,其中生技医药公司占23%,医疗诊断业占19%,食品生技公司占14%,农业生技公司占10%,相关服务类公司占16%.二是由传统产业转型而来.进入21世纪后,岛内不少传统产业企业将知识密集地生技产业作为自身突破劳动力密集地局限,迈入高科技行业地重要途径,如统一、台盐、台糖、永丰余、味全、大成、卜蜂、金车等岛内著名地食品、化学类公司纷纷投资生技产业,有些甚至将生技产业发展成了公司地主要业务.

为迅速扩大规模,同时借此打入国际市场,取得专利技术,岛内不少企业纷纷采取措施购并外商企业在台设立地制造厂.如1993年健亚生技公司购并必治妥施贵宝公司新竹厂、联亚生技公司先后于1999年购并罗氏公司新竹厂与2001年购并葛兰素史克公司新竹厂、尖端奈M公司2003年并购礼来公司药厂、2005年又有信东生技公司并购藤泽药品公司观音厂与健乔信元公司购并百灵佳殷格翰公司新竹厂、台中国化学制药公司购并日本三共制药公司台南厂.目前岛内以生技产业为主要业务地股票上市<柜)公司已有近30家,其中制药、医疗器材公司占了大部分<见表三).

表三岛内被列入所谓“生技概念”地股票上市<柜)公司

引自《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之现况与展望》,秦庆瑶,《台湾经济金融月刊》,2005年第5期

据台生技中心ITIS计划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到2003年,台湾生物科技产业产值为新台币127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8%,其中食品生技、支援性产业与特殊用途化学生技产业占其中大部分,食品生技产业就占总产值地24%.但当年有15%地生技厂商营收为零,处于净亏损状态地厂商更占了25%.

资料来源:2004年台“生技产业白皮书”

而制药产业又被区分为原料药、西药、中药三种次产业,其中西药产值较其他两项次产业总和还多,而中医药产值仅为原料药产值地一半左右.

二、台湾发展生物科技产业地优势与限制

在目前信息电子产业迅速走向微利化地时候,台湾迫切需要发展替代性地新兴产业,而生技产业具备了这种替代性发展地优势与潜能.尽管如此,岛内发展该产业仍有不少限制,该产业能否在岛内做大、做强仍存在很大地变数与挑战.

<一)岛内发展生技产业地优势

台湾岛内发展生技产业虽然起步晚,但进展并不慢.主要是具有发展生技产业这类新兴产业地优势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新兴产业地经验相当丰富.台湾几十年来产业更替较为频繁,新兴产业几乎是十年左右即告更迭一次,为适应不断变化地世界经济形势与岛内自身条件地变化,岛内不断有新地“明星产业”出现,由此岛内锻炼出发展新兴产业地丰富经验.基于岛内地主客观条件,岛内企业已经养成不长期执着于单一产业,而是在不断更迭地产业兴衰中,持续积蓄新地产业发展动能,从而为下一个10年新兴产业做好准备.50年代水泥、食品等进口替代型工业、60年代地纺织业、70年代地钢铁、80年代地电脑制造业、90年代地半导体、21世纪初地光电产业相继成为岛内明星产业,也使得“明星产业”更迭成为常态,岛内上下也从中积累了丰富地厚积新兴产业基础,通过不断投资扩大产业规模以壮大地经验.

2、资金筹集相对容易.经过半个多世纪地发展与调整,岛内资本市场相对较为完善,拥有足够规模地资金流动与融通体系.岛内企业不仅可以依靠当局拨款与税收优惠支持,还可以通过岛内地资本市场、创投基金及海外筹资等多种方式取得投资所需地资金.如仅2004年一年间,岛内募集地生技创投基金就达90亿元新台币.目前岛内200家创投公司中,也已经有40家公司参与生技投资⑦.

3、拥有一大批有旺盛创业积极性地企业主.台湾在过去数十年地经济发展中,不断产生出大批地事业有成地企业主,这批人在实践中锻炼出了对产业发展方向敏锐地观察与判断能力,他们在岛内经济发展中属于少数经历过大风大浪考验地成功经营者,在企业经营与资金调度方面都有丰富地经验,并且具有旺盛地创业积极性,只要生技产业能够在岛内形成一定地规模与实力,出现较为确定地未来前景时,岛内这些企业主便会很快投入进去,掀起新地投资潮.如TFT—LCD面板制造产业在岛内发展壮大地历程就是这方面一个很好地例子.

4、生物科技产业符合岛内经济发展地趋势并可发挥岛内既有产业优势.台湾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地时期,信息电子产业以半导体与光电产业为主地明星产业在岛内已经进入产业发展黄金期地末期,成熟度越来越高,岛内生产地优势与领先地位正在逐步流失,有客观需求与压力要求出现新地替代产业.生技产业较目前岛内地所谓“高科技产业”,更能体现“高科技”地含义,足以担当岛内新地高科技产业,从而可以遏制岛内制造业持续地萎缩趋势.同时,生技产业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地阶段,即各种高科技产业日益紧密结合,而后者正是目前岛内产业最大地优势,生物芯片、医疗器材、人工器官等无不可以利用到信息电子技术,岛内既有地信息电子产业基础与经验正可以为岛内生技产业地未来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二)岛内发展生技产业地不利因素

与此同时,台湾在发展生技产业方面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不仅制约着目前该产业地顺利发展,也影响到其未来地发展前景.主要不利因素有以下几点.

1、基础研究不足,关键性专利技术缺乏.目前台生物技术基础研究仍以当局投资为主,其规模与资金远远不足.台湾当局目前每年投入生技产业研发地预算仅150亿元,而民间企业研发费用合计不足70亿元,加起来总计230元,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一家中型药厂地一年研发预算⑧.为刺激岛内企业产品研究,台“劳委会”以其工作性质特殊性为由,从2005年2月起特别将生技企业研究人员排除在法定工时规定之外,其工作时间不再受两周84小时、每月加班时数上限46小时等规定地约束,而是由劳资双方自行约定工作时间、例假、休假、女性夜间工

作规定.据估计,仅此一项一年可为生技企业节省3亿元加班费支出⑨.为弥补科

研投入不足地弱点,目前岛内60%以上地生技企业都是通过技术授权、策略联盟、转投资等方式寻求海外技术力量,以求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或推动产品进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地市场⑩.尽管如此,因为企业投入不足,尤其是尚未有大型企业投入,造成相关研究薄弱,至今台湾仍很少见到凭借自身研发出来地技术创建公司地例子.未来岛内即使生技产业能够继续发展壮大,仍很难摆脱信息电子产业过去地发展模式,即关键性技术掌握在欧美日等跨国大企业手中,仅以代工微利生存地局面.

2、岛内市场狭小,资源有限,难以形成产业规模.岛内虽然已经号称拥有超过400家地生技公司,但每家地资本额普遍低于新台币3亿元,产业规模仍然偏小,较大地几家企业对生技投资也仅热衷于投资开发保健食品及保养品⑾.岛内设置地生技医疗产业园区已有不少,但真正意义上地只有竹北地新竹生医园区与屏东农业园区较具规模.其他多属于育成研发中心与地方县市自行设立地特色产业,无论在规模还是在产业意义上都尚不成气候.按照台“经建会”制定地“发展生技产业行动计划”,2001年起5年内岛内生技产业营业额每年增长25%,带动1500亿元投资额,10年内要成立500家生技公司,提供2.5万个就业机会.但实际上2004年岛内生技产业营业额仅较2002年增长7%,岛内生技产业发展地速度远不如预期.使台湾生技产业更加弱势地因素还有两岸关系至今无法打破僵局,造成两岸资源无法顺畅流通,台湾因此无法解决扩大市场规模与资源地难题.美商惠氏药厂全球研发总裁罗勃罗夫洛就指出,台湾产业面临地一大困境就是与大陆彼此市场无法互通,也就无法扩大市场⑿.

3、发展全球领先产业地经验不足.与韩国企业不同,岛内产业一向以代工见长,而缺乏独立将一个完整地产业做大、做强地经验,更少有发展像生物科技产业这样全球领先产业地经验.50多年来台湾经济发展地经验基本都秉持着紧随在发达国家与大型跨国企业后,依托其长年积累地技术与品牌优势.用句形象地比喻,就是台湾产业发展多是站在别人肩上与他人比高低.即使是岛内众多地著名企业,不仅在经营规模上无法与跨国大企业比,也少见具有在新兴产业中独闯天下地大企业主,岛内从事创业投资与风险投资地人士又主要是在欧美等地训练出来地,在投资取向上主要跟随欧美发展趋势,更缺少将生技产业做大、做强地实力与经验.而发展生技产业目前正需要地是勇气与高人一筹地眼光.岛内不断有企业主因为生技产业周期长、亏损严重而选择退出,例如统一集团曾经以跨足生技产业做为企业转型地重要尝试,而投资成立台湾著名地生技医药公司神隆公司并成为大股东即是落实这一策略地标志,但因为该公司经营困难,亏损严重,目前统一集团已经以调整转投资事业为由,将控股权出售给了由美籍华人创办地美国华生制药公司.

对台湾产业界来说更致命地一点是,生技产业是一种有别于其他既有产业地特殊产业,它所具有地高科技性与时代先进性都远非现在岛内所称地高科技产业可以比拟.目前岛内生技产业虽然不断有新企业诞生,但最多只见传统产业投入,一些较大规模地企业之所以投入,只是将其做为企业突破困境与转型地途径之一.与世界跨国企业做法不同地是,目前岛内经济中最活跃地信息电子企业却鲜少有投资或参与经营生技产业,由此可见这些企业主尚没有真正认为生技产业是台湾“未来地明日之星”,其中多数对其发展前景抱持怀疑地态度,更没有确定其要在未来生技产业大发展中扮演何种角色,他们也不具有充分掌握生技产业特殊性地知识与能力.正是台湾岛内企业主普遍存在地无知心态,才使得岛内生技产业至今

仍处在成长初期,民间投资严重不足,产值在低水平地情况下波动剧烈,产业规模也难以扩大,生物技术受限于医疗与保健食品,甚至成为美容产品地包装,无法真正体现其高技术地特质.

三、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地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台湾生技产业存在两种现象,一是受制于全球生物科技产业地发展形势,岛内相关产业尚需经历一段较长地积累期.据国际上一些机构预测,2007年全球生技产业规模将达1296.5亿美元⒀,而台湾生技产业即使以当局最乐观地估计,到2006年地产值不过650亿元,连列入目前岛内主要产业地行列都还不够格.二是岛内相关产业发展地潜力仍相当大.虽然生技产业所牵涉地产品较不具有标准化生产地特性,但随着台湾科技产业科技含量地不断提高,并伴随着生技产业地不断成熟,不断有欧美日等国家放宽生技医药企业委外生产地限制,从而为台湾企业发挥代工特长提供了施展地空间与可能.同时,目前世界生技医医产品地毛利率普遍高达八、九成,远高于目前多数毛利仅剩个位数地信息电子产业⒁.这也成为不断诱使愈来愈多地企业进入生技产业地动力.美商中经合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台湾地生技企业正在采取以下几种策略:1、在岛内市场,生技公司与药厂、研发机构和厂商正逐渐形成策略联盟地关系,甚至是产业价值链地垂直整合联盟.2、从事产品销售地厂商突破岛内有限地市场范围,积极向外开拓,以扩大企业规模,为后续地研发工作提供足够动能.3、研发经费投入从生技或制药产业上游向医疗器材产业转移.后者因为已经可以取得较稳定地盈利,将可吸引更多地研发经费与投资投入.

台湾生物科技产业正处在关键地转折期,或成或败,基本可以从未来3到5年地走势看出端倪,其中关键因素就在于未来这几年内如何扩大市场规模与获得稳定地专利技术来源.而这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台湾如何处理与大陆之间地经济互动关系.目前大陆地生技产业因为基础研究扎实,加上廉价地研发人才及土地成本,在生物技术上整体实力已经取得发展中国家地领先地位,并在局部领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仅现代生物产业产值就大约为300到400亿元人民币,台湾已失去领先大陆超前发展地机会.如果台湾还不能以长远地发展眼光制订切实可行地发展政策,则在无法打破两岸交流现有框架地情况下,岛内生技产业也会因先机与资源地流失不仅无法向上突破,反而有可能走上失去活力甚至逐渐萎缩地道路.对于台湾生技产业来说,未来取决于岛内上下能否再现当年发展信息电子产业时地眼光,只要能把握住全球产业变动地潮流,充分利用大陆可以提供地机会与资源,将生技产业做大、做强就不会是不可能地梦.生技产业或许可以成为延续台湾经济生命力地桥梁,但也可能仅仅是一场梦.台湾汽车工业地发展历史走地就是后一条路,虽然经过当局数十年地大力扶植,却始终无法成为岛内支柱型产业.

注释:

①《2003生技产业白皮书》,第5、6页,台“经济部工业局”编辑出版,2003年版.

②《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之现况与展望》,秦庆瑶,《台湾经济金融月刊》,2005年第5期.

③《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地战略思考》,王昌林,原载《高科技与产业化》2005年第5期,转引自《新华文摘》2005年第15期第136页.

④《工业局点火药厂组外销联盟》,谢柏宏,《工商时报》<台北),2005年4月9日.

⑤《“政院”将提拨一亿元加速屏东农业生技园区建设》,吕雪彗,《工商时报》<台北),2005年1月13日.

⑥《生医投资种子基金预估规模300亿元》,黄玉珍,《工商时报》<台北),2005年1月31日.

⑦《“政院”点火生技大型基金启动》,谢柏宏,《工商时报》<台北),2005年1月8日.

⑧《整合资源生技产业谘议会三月成军》,谢柏宏,《工商时报》<台北),2005年1月10日.

⑨《生技研发人员不限法定工时》,林燕翎,《经济日报》<台北),2005年2月19日.

⑩《ITIS:生技业投资去年创新高》,邱馨仪,《经济日报》<台北),2005年2月7日.

⑾《林逢庆:政府将主导生技产业上游研发》,谢柏宏,《工商时报》<台北),2005年1月10日.

⑿《大药厂来台研发意愿受限》,谢柏宏,《工商时报》<台北),2005年6月25日.

⒀《生技产业开枝散叶》,李娟萍,《经济日报》<台北),2005年5月25日.

⒁⒂《朱永光:生技产业创投新舞台》,吴美燕,《经济日报》<台北),2005年5月18日.

原载《台湾研究》2005年第6期

生物资源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生物资源产业发展状况调 研报告正式版

生物资源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省生物产业发展大会指出,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继续扩散蔓延,经济面临严峻形势的情况下,加快发展生物产业意义尤为重大,发展生物产业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增长的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社会进步的统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培育壮大生物产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在全面推进生物产业上台阶、上水平的过程中,要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沿着特色化、规模

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以烟草、畜牧、蔬菜、茶叶、薯类、生物药、蔗糖、花卉、木本油料、橡胶、水果、木竹加工及浆纸为重点的12类优势生物产业发展,争取把**建成全国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 根据红政生物办电〔XX〕8号《关于开展全州生物产业开发工作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指示,我办严格按照通知要求,认真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企业对全县生物资源产业开发创新工作进行全面调研,现将调研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物药业发展成效明显 1、灯盏花产业稳步推进

世界科技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世界科技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科技馆副馆长黄体茂 在科技馆规划设计之前,客观地了解世界上典型的、水平较高的、主流的科技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正确理解科技馆的性质和特点,对科技馆的正确定位和实现较高的质量和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为区别传统意义上的、众所周知的科技工业博物馆,本文称要讨论的为现代意义的科技馆,简称科技馆,国外也有叫科学中心等名称的。 研究现代意义科技馆,有必要先探讨一下它的由来,再比较客观地了解一下它的现状,然后总结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进而科学推测其发展趋势。 一、科技馆的由来 关于科技馆的由来,可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教育家和科学家在教育思想改革中创造出来的,另一种是为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 (一)科学家和教育家在教育思想改革中创新出科技馆 从时间上看,最早具备现代意义科技馆特点的应算法国巴黎发现宫,它建于1937年。当时法国巴黎承办了一次万国博览会,即现在的世博会。政府为此投资兴建了一批建筑,其中包括漂亮的大宫和小宫。博览会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让-佩兰策划了一个叫“技术中的艺术”的展览,并在大宫展出,后不断改造、扩充,发展成为现在的发现宫形式。 是什么使让?佩兰产生建发现宫的想法呢?据说,是他与一位英国朋友、也是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讨论时说,不应把科学活动局限在科学家范围,应把科学加以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要设置一些公共场所,在这里通过科学表演向观众介绍生活中的科学,体现科学与公众的关系。他认为,多数公众对高深的科学原理并不感兴趣,也不可能理解,因此只告诉他们应用即可。他还说,发现宫反映的不是高技术,而是让平民百姓了解最基本的科学。连基本的科学都不懂,怎么可能了解高新技术呢?在此先不讨论这种观点是否准确,但应该承认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道出了科普的一般意义和大众教育的某些基本特点。 正是在这种思想引导下,发现宫开始尝试展出一些基础科学内容。最初的形式有些象老师辅导的科学实验,后来逐渐地采取不用老师辅导而由观众自己进行的实验和演示,即现在的常设展览教育形式。要特别强调,发现宫是世界上第一个没有象传统科技工业博物馆那样的收藏品的科技馆。 (二)为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 谈到科技馆常使人联想到自然博物馆和工业技术博物馆这类科技工业博物馆。 在科技不发达的时候,人们把自然界本身产生的动、植物的标本、化石等收藏起来,进行陈列和研究。出现了如1753年建成的伦敦大英自然博物馆等自然博物馆。 在科技逐渐发达起来后,特别是欧洲工业革命后,人们把由人设计制造出来的较为复杂的工具、仪器和设备收藏起来,进行陈列。出现了如1820年建成的德国柏林国家技术博物馆和1857年建成的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等工业技术博物馆。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以及对未来的影响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以及对未来的影响 摘要:正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异常迅猛,学科交叉融合加快,重大创新不断涌现,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的周期日益缩短。科学技术不仅成为推动全球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根本动力,也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和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总体来看,当前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和新趋势。 关键词:双刃剑高度分化国际竞争管理体制信息技术产业结构升级 引言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不少学者称之为"第三次技术革命",以表明其划时代的意义或用"知识爆炸"来形容现代科技发展的高速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与人类社会的紧密结合,人们也开始思考关于科技发展的哲学命题:例如科学技术的本质问题、科技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科技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科技与人的自身关系问题等等。同时,科学技术本身也呈现出了超越以往时代的特点。 正文 一. 关于科学技术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而技术则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在现代,随着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趋势日益加强,科学和技术作为两个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科技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科学技术自从产生以来,已经给人类带来了数不清的实际利益。它既是利用自然的资源为人类服务,也是以人为主体进行改造自然的活动;科技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也与社会有着双向依赖关系;人类发展科学技术的初衷在于使科学技术造福人类,使人获得更大的自由与解放,从而使人获得全面发展,在当代科技更是与人类自身的发展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由于科学技术本身存在某种非人性化的因素,加上人类自身对科技的不合理使用,导致技术的异化。在这种状态下,技术不再是为人服务的工具,对于人自身而言,技术反倒成为统治自己的异己力量,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带来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即科学技术的进步带给人类的并不尽是鲜花和满意的微笑,还有困惑和苦恼。 在当代,科学技术与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联系更加紧密;围绕着这些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在于揭示事物本质的规律,总的来说具有以下的特点: 首先,随着工程的系统化,工程项目规模越来越庞大,结构愈来愈精巧;因此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关系日益紧密,在工程技术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离开

中国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

中国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第一个生物制品研究所始建于1919年,在北平天坛成立了中央防疫处--即今天的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迄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 我国自七十年代未开始了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国家高度重视生物技术的发展,不仅被列为863计划之首,而且纳入七五、八五、九五国家重点攻关计划。这一系列的举措,大大促进了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我国基因工程多肽药物、单抗和新型诊断试剂在仿制的基础上向创新发展,已能生产目前国际上市的大多基因工程多肽药物,基因工程干扰素α-1b-系国际首创,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bFGF已申请专利,首创的免疫PCR胃癌诊断试剂已获得新药证书,有望开发出一系列的高灵敏度癌症诊断试剂。 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取得明显进展,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投放市场,对乙肝的预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双价痢疾疫苗、霍乱疫苗获准试生产,血吸虫疫苗。出血热疫苗等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基因治疗取得突破,研制成功具有高效导入功能的靶向性非病毒型载体系统,动物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在体内将基因高效导入肿瘤细胞,明显抑制肿瘤生长;血管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缝线等3种基因治疗方案已基本完成临床前试验。

获得了一批转基因动物,已获得生长激素转基因猪的第2、3、4代。获得手乳腺表达外源基因的转基因羊等。 通过研究出现一批创新性成果,克隆了大量人、动物、植物的新基因,创造了具有多种用途的新型表达载体等。 据统计,我国现有456个单位从事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其中医药领域的有165个,占36%,专业人员约6800人,已有近二十种基因工程药物、疫苗获准进入市场,数十种医药生物技术产品正在进行临床或临床前研究。 当今世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呈现出巨大活力。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各类生物基因组研究工作的展开,新基因不断被发现,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涌现,生物技术进入了大发展的新时期。与此同时,生物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并已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第二个热点领域。可以预言,二十一世纪生物技术将会对世界技术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生物技术产业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生物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轻化工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等门类齐全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生产的体系;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成果,开发出一批生物技术产品并投放市场。 1、现代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是10年前的50倍

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生物医用材料是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或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一类高技术新材料,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大健康概念日趋升温,加之当代材料科学与技术、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在分子水平上深化了材料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认识,当代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已经成为快速发展的高科技新兴产业。 一、生物医用材料及其产业概述 生物医用材料又称为生物材料,其传统领域主要包括支持运动功能人工器官(骨科植入物、人工骨、人工关节、人工假肢等),血液循环功能人工器官(人工血管、人工心脏瓣膜等),整形美容功能人工器官、感觉功能人工器官(人工晶体、人工耳蜗等)等,新型领域主要包括分子诊断、3D打印等。 生物医用材料的特征主要包括:安全性、耐老化、亲和性,及物理和力学性质稳定、易于加工成型、价格适当。同时,便于消毒灭菌、无毒无热源,不致癌不致畸也是必须考虑的。对于不同用途的材料,其要求各有侧重。其产业特征包括:低原材料消耗、低能耗、低环境污染、高技术附加值,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知识与技术密集。 二、生物医用材料及其产业发展现状 (一)市场分析

2016年全球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为709亿美元,预计2021年将达到1491.7亿美元,2016~202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骨科植入材料和心血管材料是生物医用材料市场占比最高的两个细分领域,其中骨科植入材料占据了全球生物医用材料市场的头把交椅,市场占有率为37.5%。心血管材料占据生物医用材料市场的36.1%。其他的主要细分领域还包括牙科材料、血液净化材料、生物再生材料和医用耗材。 (二)竞争态势 全球生物医用材料和制品持续增长,美国、欧盟、日本仍然占据绝对领先优势。2015年,在全球医疗器械生产和消费方面,美国、欧盟、日本的市场占比分别为41%、31%和14%。美国的生物医用材料产业集聚于技术资源丰富的硅谷、128 号公路科技园、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园,以及临床资源丰富的明尼阿波利斯及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等;德国聚集于巴州艾尔格兰、图林根州等地区;日本聚集于筑波、神奈川、九州科技园等。 图1:主要国家生物医用材料销售收入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比例分析

生物产业发展现状与政策思考 课程的考试 93分

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王君研究员指出,从工业革命到现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几次大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 王君研究员指出,近20年来生物医药快速发展,目前全球研制中的生物技术药物超过2700种,其中()进入临床试验。 A.700余种 B.1000余种 C.1200余种 D.1700余种 3. 利用可再生生物质制造新型材料和化学品等,以及利用生物的机能进行制造,替代化学制造,指的是() A.生物环保 B.生物服务 C.生物制造 D.生物能源 4. 2003年9月,欧盟委员会在《欧洲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中指出,()是下一个技术革命,是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支柱。 A.生物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网络技术 D.生命科学技术 5. 根据王君研究员所讲,世界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 B.美国 C.巴西 D.澳大利亚 6. OECD报告《至2030年生物经济》中提出,()可被视为一个生物技术对经济产出有重大贡献的范畴。 A.生物经济 B.网络经济 C.物理经济 D.化学经济 二、多选 ( 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 1. 根据王君研究员所讲,我国生物产业的范畴包括() A.生物医药、生物农业 B.生物能源、生物制造 C.生物环保 D.生物服务 2. 根据王君研究员所讲,近半个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世界性的生物科技革命正在形成,标志包括() A.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世界最为赚钱的行业。 B.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

热点和重点。 C.生命科学正在向揭示生命本质规律和控制生命过 程方面快速发展。 D.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广泛交叉与融 合,新技术、新科学、新方法不断涌现,带动新科技革 命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历史性突破关头。 3. 根据王君研究员所讲,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现状表现为以下哪些方面? A.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结构相对稳定 B.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产业扩张趋势明显 C.创新活动十分活跃,研发强度增长较快 D.生物产业出口比重较小,出口增长呈下降趋势;盈 利能力有待增强,生物医药利润增长较快 三、判断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王君研究员指出,当前,种种迹象表明,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又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性突破关头,生物产业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经济中继信息产业之后又一个新的规模巨大的主导产业。 正确 错误 2. 王君研究员指出,用于废气、废水、废渣处理的基因工程极端微生物的应用,可降解生物塑料产品的产业化推广,将更有效的解决工业排放、白色污染等环保难题,有利于实现清洁生产和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 正确 错误 3. 王君研究员指出,世界许多国家都将生物产业作为抢占新世纪国际经济技术制高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正确 错误

生物传感器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

生物传感器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 冯德荣 1.1 生物传感器概述 生物传感器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它与生物信息学、生物芯片、生物控制论、仿生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一起,处在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区域。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探索和揭示出生命系统中信息的产生、存储、传输、加工、转换和控制等基本规律,探讨应用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方法。生物传感器技术的研究重点是:广泛地应用各种生物活性材料与传感器结合,研究和开发具有识别功能的换能器,并成为制造新型的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的原创技术,研究和开发它们的应用。生物传感器中应用的生物活性材料对象范围包括生物大分子、细胞、细胞器、组织、器官等,以及人工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ied polymer,MIP)。由于研究DNA分子或蛋白质分子的识别技术已形成生物芯片(DNA芯片、蛋白质芯片)独立学科领域,本文对这些领域将不进行讨论。 生物传感器研究起源于20世纪的60年代,1967年Updike和Hicks把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化膜和氧电极组装在一起,首先制成了第一种生物传感器,即葡萄糖酶电极。到80年代生物传感器研究领域已基本形成。其标志性事件是:1985年“生物传感器”国际刊物在英国创刊;1987年生物传感器经典著作在牛津出版社出版;1990年首届世界生物传感器学术大会在新加坡召开,并且确定以后每隔二年召开一次。 此后包括酶传感器的生物传感器研究逐渐兴旺起来,从用一种或多种酶作为分子识别元件的传感器,逐渐发展设计出用其他的生物分子作识别元件的传感器,例如酶—底物、酶—辅酶、抗原—抗体、激素—受体、DNA双螺旋拆分的分子等,把它们的一方固定化后都可能作为分子识别元件来选择地测量另一方。除了生物大分子以外,还可以用细胞器、细胞、组织、微生物等具有对环境中某些成分识别功能的元件来作识别元件。甚至可以用人工合成的受体分子与传感器结合来测定微生物、细胞和相关的生物分子。 与生物活性材料组合的传感器可以是多种类型的物理或化学传感器,如电化学(电位测定、电导测定、阻抗测定)、光学(光致发光、共振表面等离子体)、机械(杠杆、压电反应)、热(热敏电阻)或者电(离子或者酶场效应晶体管)等等。所有这些具有生物识别功能的组合体通称为生物传感器。 按期召开的世界生物传感器学术大会记录了生物传感器技术发展的历程,总汇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新动向。例如1992年在德国慕尼黑“国际生物传感器流动注射分析与生物工艺控制”学术会议上对生物工艺控制和在线系统进行研讨,至今仍作为研究者攻关的课题。2004年在西班牙格拉纳达会展中心召开的第八届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可以说是世界生物分析系统领域的一次大的盛会[1],参会代表人数和发表论文数量都创造了历史新高。共有70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参加了本届大会,第八届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涉及领域内容空前广泛,对9个专题进行了分组讨论。包括核酸传感器和DNA芯片、免疫传感器、酶传感器、组织和全细胞传感器、用于生物传感器的天然与合成受体、新的信号转导技术、系统整合/蛋白质组学/单细胞分析、生物电化学/生物燃料/微分析系统、商业发展和市场。其中,单分子/细胞分析和生物印迹生物传感器由于它们良好的发展态势及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位置成为与会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

台湾服务产业发展现状

台湾服务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前景探析林建宁 (漳州开发区统计局,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甚至超过工业,成为拉动岛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近年来服务业成长速度减缓,对台湾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创造的贡献度开始减弱。本文认为要保持台湾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加快服务业产业升级,加强海峡两岸合作,拓展海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关键词:台湾;服务业;知识服务产业一、台湾服务产业发展概述服务业也称为第三产业。前者相对于农业和工业而言,后者则是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由于它由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行业构成,第三产业在开始分类之初也叫混合产业、复合产业或异种混成产业。”[ 1 ]近十几年来,由于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衍生出许多新兴服务业,服务业的范围界定也时有调整更新。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1996年12月第6次修订的行业标准分类,台湾服务业可概分为批发零售及餐饮业、运输仓储及通讯业、金融保险及不动产业、工商服务业、社 2 会服务及个人服务业、公共行政业、其他不能归类的行业等7大类。2001年1月第7次修订的“中华民国行业标准分类”,又将服务业进一步细分为11大类,包括批发及零售业、住宿及餐饮业、运输仓储及通信业、金融及保险业、不动产业及租赁业、专业科学及技术服务业、教育服务业、医疗保健及社会福利服务业、文化运动及休闲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公共行政业等[ 2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台湾经济的转型,台湾岛内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革,服务业占GDP比重持续增加,而农业及工业比重逐步减少。具体变动见表1。从表1可看出, 1980年代末至今,随着台湾传统产业(包括农业和传统工业)及电子信息产业的相继外移,台湾第一、二产业呈逐步萎缩之势,而现代服务业则迅速崛起,并成为推动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1988年服务业产值比重超过50%后, 1995年又突破60%,而据台湾“主计处”统计资料显示,至2005年底台湾服务业产值占岛内GDP的比重甚至已高达73. 6%,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性。表1 台湾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变化表单位: % 产值构成年份农业工业服务业 1981 8. 7 45. 5 44. 0 1986 6. 6 47. 1 44. 8 3

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一)汇总

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 2015年07月06日07:5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 原标题: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世界科技发展呈现新的大趋势。为反映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从本期“观察”版起将陆续推出“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系列专版。今日刊发第一期,敬请关注。 ——编者 新一轮科技革命将深刻影响世界力量格局 创造未来的科技发展新趋势(大势所趋) 白春礼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科技创新正加速推进,并深度融合、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重塑世

界格局、创造人类未来的主导力量。我们只有认清趋势、前瞻擘划,才能顺势而为、抢抓机遇。从宏观视角和战略层面看,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正呈现以下十大新趋势。 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将催生产业重大变革,成为社会生产力新飞跃的突破口。作为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的领域,信息网络、生物科技、清洁能源、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等正孕育一批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量子计算机与量子通信、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合成生物和“人造叶绿体”、纳米科技和量子点技术、石墨烯材料等,已展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先进制造正向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器件一体化方向发展,极端制造技术向极大(如航母、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和极小(如微纳芯片等)方向迅速推进。人机共融的智能制造模式、智能材料与3D打印结合形成的4D打印技术,将推动工业品由大批量集中式生产向定制化分布式生产转变,引领“数码世界物质化”和“物质世界智能化”。这些颠覆性技术将不断创造新产品、新需求、新业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驱动力,推动经济格局和产业形态深刻调整,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科技更加以人为本,绿色、健康、智能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未来科技将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致力于研发低能耗、高效能的绿色技术与产品。以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加速光合作用、智能技术等研发应用为重点,绿色农业将创造农业生物新品种,提高农

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摘要:综述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农业生物技术的疫苗、工业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及其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介绍了生物技术领域重点攻关课题研究进展,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现状与趋势 1 前言 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它是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建立的、为创建新的生物类型或新生物机能的实用技术,是现代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体而言,生物工程技术包括转基因植物、动物生物技术、农作物的分子育种技术、医药生物技术、纳米生物技术、重要疾病的生物治疗等。当前,世界生物技术发展已进入大规模产业化的起始阶段,蓬勃兴起和迅猛发展的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领域,正在促使生物产业成为世界经济中继信息产业之后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1]。 现代生物技术以20世纪70年代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以世界上第一家生物技术公司——Gene-Tech的诞生(1976)年为纪元[2]。此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投身于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进展。至此,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技术上的革命带动了现代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以及蛋白质工程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和战略价值的现代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再生性,可以循环利用生物体为操作对象,在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方面有巨大的潜力,而且投资少、周期短、经济效益大,并且没有污染。他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项关键技术,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粮食、健康、环境和能源方面已经取得并将取得更大进展,对促进社会经济诸领域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2 全球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 产值继续增长 2013年,全球生物工程药品市场规模为2705亿美元,2014年增长至3051亿美元。基于疾病诊断和治疗对重组技术、医药生物技术以及DNA测序技术等的需求不断增加,全球生物技术市场预计以%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0年全球

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浅析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地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真正发展至今只有20多年地时间,虽然被岛内各方视为“未来产业之星”,但目前无论企业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还离岛内支柱产业相差甚远,发展地前景也充满了很大地变数.不过以台湾产业既往发展地历史经验与基础,其仍有可能借助于欧美日等国相关产业发展地力量,依靠引进专利技术加以再创新,在未来若干年中逐步壮大成长. 一、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地发展现状 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发展迄今,可以说已经度过了萌芽期,进入了成长期.尽管尚未有开发出相关地高尖端专利技术与足够地利益诱因,但主要受到全球相关产业地蓬勃发展与投资带动,及当局地政策扶持,加上因被视为未来明星产业地前景,而受到了岛内外创业投资基金地青睐与投资,开始在岛内形成一股颇为强劲地发展热潮. <一)世界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直接刺激了岛内相关产业地蓬勃发展 生物科技产业地基础是生命科学,按照台《2003生技产业白皮书》所做地定义,是“运用生命科技方法为基础,进行研发或制造产品或提升产品品质,以改善人类生活品质地科学技术”.而生技产业地范围则以基因项目、器官再生等狭义生物技术与医疗器材、制药为核心,涵盖了医疗保健服务、信息机电、农业、食品、材料化工、资源环保等方面地相关技术与产品①.生物科技自1950年代中期诞生以来,即被公认为具有广阔地发展前景,特别是近10余年来,伴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问题日益普遍重视与对健康生活地再认识,生物科技更上升成为近几年全球科技产业地最大热门之一,有望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地未来全球主导产业.2003年全球生技产业包括产品销售金额、授权金与研究补助,市场金额约894亿美元,其中美国占47%,欧洲占29%,亚太地区占24%,预估到2007年将达1297亿美元②.在生技医药方面,2003年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约410亿美元,约占医药市场地7.9%,较上年增长24%,预计2006年市场可达600亿美元,占同期全球医药销售额地10%.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研制中地生物技术药物超过2200种,其中1700余种进入临床实验,2002年间有300多种进入最后阶段地临床实验,比2001年增加了50%.预计在未来5年内,将有200种以上新地生物技术产品投放市场.生物农业方面,世界范围内成功转基因植物已达100余种,动物10多种,批准进行实验地转基因动植物已超过6000例,转基因大豆、油菜、番茄等已先后投入市场,转基因瘦肉型猪、高产奶牛等已到产业化阶段.另一方面,目前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海洋等一批新兴产业群体也正在形成③.世界生物科技产业蓬勃发展对岛内相关产业来说,不仅提供了外在地有利环境激励,也为台湾业者积极引进专利技术提供了可能. <二)台湾当局积极扶植相关产业 鉴于世界生物科技产业地光明前景与广泛用途,台当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将生物科技列为重点发展技术,先后在“中央研究院”下成立了分子生物研究所及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1982年生物技术被列为八大重点科技之一,1984年“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成立.1995年台“行政院”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分别由“卫生署”、“农业委员会”、“经济部”、“国家科学委员会”、“中央研究院”等机构负责推动执行,并由各机构联合组成“生物技术产业指导小组”,具体负责推动产业发展.1996年作为推动亚太制造中心计划地一部分,台“经济部”成立了“生物技术与医疗工业发展推动小组”,1999年又在“工业研究院”内成立了生物医学项目中 心,2000年生物技术正式被台当局列入所谓“十大新兴产业”行列.1997年后台当局每年召开一次“生物技术策略会议”

生物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 一、发展现状 1、产业环境 中国具备发展生物产业的较好基础。近年来,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在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等生命科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在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等生物育种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拥有一支水平较高的研发队伍。海外留学人员和华人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当前中国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已经初具规模,涌现出一批快速发展的企业,呈现集聚化发展趋势。 中国具备生物产业发展的资源和市场优势。中国拥有约26万种生物物种、12800 种药用动植物资源、32万份农业种质资源,是世界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具有发展生物产业独特的资源优势。中国人口众多,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生物资源、医疗保健产品的需求将会迅速增加,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中国面临生物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当前,世界生物产业发展处于成长期,尚未形成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产业发展的垄断格局。中国可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广泛参与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中国生物产业发展。 2、产业规模与增长 中国生物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近30年的发展,生物技术总体上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水平,局部领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生物产业已初具规模。当前,中国已建立国家层面的生物产业基地38个(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

分别审批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总投资超过4000 亿元。依托产业基地,中国生物产业发展呈现集群态势。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自2000年以来,中国生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中国生物产业总规模已达到3156亿元。 生物产业涉及众多领域,牵涉到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在部分领域中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杂交水稻的研究和产业化。但在大部分领域,中国都和国际水平存在差距。在企业规模上,中国还缺乏能够和国际生物产业竞争的企业。近几年,随着中国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目前中国涉及生物技术的企业超过3000家,但约2/3的企业是近五年内新近成立,而且在现有企业中大部分规模较小,生物技术及研发平均人数不到35人。 近年来中国现代生物产业能够实现较快发展,主要是受到生物医药行业的大力拉动,在2006-2010年生物医药行业实现了年均14%的高速增长,带动生物产业保持高速增长;而在2008-2009年期间,生物医药行业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也拉低了中国生物产业整体的发展速度。此外,生物农业、生物质能对于中国生物产业的带动也十分显著,尤其是伴随着转基因作物在中国获批,生物农业技术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在近两年成为生物产业组成中发展最快的行业。 3、产业结构 根据国务院《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中国将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能、生物制造和环保产业为重点,发展壮大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在生物产业中的比重最大,达到42.5%。2006-2010年期间,生物医药产业由790亿元迅速增长到134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4%以上。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物农业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转基因棉花、生物农药、畜禽疫苗等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趋显著。生物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不断增强,2010年中国生物农业规模大约在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自然辩证法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刘德明 (辽宁科技大学电信2010.2班,102081101198) 摘要:本文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科学技术正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社会化和数学化的特点,以及科学的整体化、技术的综合化、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一体化等趋势,探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于寻求科学技术发展的路径和机遇,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科学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1 引言 19世纪末开始的物理学革命拉开了人类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帷幕,以蒸汽机等机械技术为代表构成这次科技革命的先导。20世纪初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理论突破为前提,以电、磁技术为代表和主导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现代自然辞学在广度和深度上、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在学科结构及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均出现质的飞跃,由此引发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跨越式地进入现代工业文明时代。本世纪中叶以来,数学、物理学、遗传学等自然科学在理论上相继取得重大突破,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核技术、航天技术和激光技术等新技术群相继问世并得到蓬勃发展。已经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紧密相联,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在导致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的激烈变革。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已显示出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不同的新的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科技正在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主导因素和标志,已直接影响和决

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已成为科技的竞争[1]。 2 现代科学技术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紧密相联,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在导致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的激烈变革。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已显示出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不同的新的特点。 2.1加速性发展的特点 大量的统计发现,科学文献每隔10--15年增加一倍,科学期刊种类每60年增长10倍,文摘期刊每50年增长10倍。美国近50年科学家数量的增长大约以12.5年为倍增周期,全世界科技人员数量几乎每50年增长10倍,而且层次越高,科学人才的增长速度越快。科学理论物化和创新的连度尤其在加快。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从实验室到生产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如蒸汽机从发明到投入生产用了100年,电视机只用了12年,晶体管只用了5年,原子能利用从发现原子核裂变到第一个原子反应堆建成只用了3年,而激光器从实验室发明到在工业上应用则仅仅只有1年。 2.2数学化的特点 现代科学技术进入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数学的大量运用。现代数学及其庞大的分支学科的充分和高度的发晨为现代科学技术走向精密化提供了 现实可能性,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更加推进了这一进程。如今,不仅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各个部门、学科、领域日益与数学紧密结合,农业生产与农业科技的各个分支与应用领域也都愈来愈普遍地进入到计量化、模型化、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课件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生物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总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本文综述了我国与国际生物产业的发展现状,简要分析了我国与国外在生物产业上的优势和差距,并提出了针对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引言】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基础研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生物产业的雏形在世界范围内已逐渐形成,各国都逐渐将发展生物产业放到重要地位。发展中国家更应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传统工业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已形成较大差距,而今天生物技术的发展却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产业发展稳步增长。目前,我国已拥有国家、部门和地方政府资助的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近200个,已获得了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基因、新表达系统,生物工程药物进入了创制阶段,建立了一系列关键平台技术,动、植物转基因技术已经成熟,具备了大规模基因测序和生物芯片、生物信息的研究条件。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环保、轻化工等重要领域,对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提高农牧业和工业产量与质量,改善环境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0年我国生物技术产业产值已经达到200多亿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建立了20多个生物技术园区。目前,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企业约500家,其中涉及医药生物技术的企业300多家,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的企业2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人员已有2万人,每年还有约4600

名生物技术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毕业加入这一行列。在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和有一定竞争力的研究队伍。在国际合作方面,我国已经与9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与150多个国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与亚太地区各国在涉及农业,医药、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开发等方面形成重点合作。二、国际发展现状与趋势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集中化程度低,没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产业。2000年实现产值200多亿元,相对于美国2000年的200多亿美元的生物技术产业产值差距很大。全球生物技术行业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①出现一批影响未来的重大技术:人类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技术与组织工程、生物信息学、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生物芯片/蛋白芯片/组织芯片、基 因治疗与细胞治疗、反义核酸技术、单抗技术等对现代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②生物技术产业格局从治病为主向治病、保健、提高生活质量的健康产业过渡。③跨国公司平均R&D 投入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已超过10%,创新型重磅产品不断涌现,美国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2000年销售收人为24亿美元,净利达6亿多美元。④兼并重组愈演愈烈,大企业愈来愈大,协作型竞争已成为当今生物技术产业的主流;1998年以来,世界生物制药业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全球市场排名前五强中四席是重组的结果,二十强的市场集中度高达67.8%。⑤小型企业走向专业化的道路,在生物制药行业尤其明显。如Amgen公司、Genentech公司、Celera公司、Isis

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其启示

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其启示 一、台湾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一)台湾省文化创意产业溯源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项新兴产业,它改变了过去生产制造的概念,整个产业链可以没有任何实体。就世界范围来说,英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源地,早在1975年5月,英国为振兴经济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1998年,该小组在《创意产业专题报告》中将文化创意产业界定为: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与才干,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具有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很大影响,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省随后也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营造起源于“文建会”的社区营造。1994年“文建会”引进日本造村运动的经验,从建人民关怀乡土的生活价值观着手,进一步借由小区艺文活动的推展,凝聚小区意识,改造小区环境,提升地方文化产业,建立小区文化特色,大力推动小区总体营造。而1995年的台湾省“文化产业研讨会”则是将文化创意产业的营造意识扩展至台湾全岛,台湾省的文化产业步入发展初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台湾省社区总体营造的重要内容,但此时的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型、乡村型的初级产业上。

(二)“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营造发展环境 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人力成本的提高,台湾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渐渐消失,特别是在世界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后,全球资金、人才、资源的流动以及快速工业化与都市化的趋势影响下,台湾的地方传统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已每况愈下。为了发挥台湾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益,创造新商机,振兴经济,维系世世代代居民的生存与福祉,2002年5月31日,台湾省“行政院”开始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列为“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2002-2007)”的子计划,透过行政力量为文化创意产业营造发展环境,推动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共分为“成立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组织”、“培育艺术、设计及创意人才”、“整备创意产业发展环境”、“促进创意设计重点产业发展”及“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等部分,由“经济部”、“教育部”、“新闻局”和“文建会”负责执行“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实施完毕后,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07年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组织总数增至50667家,较2002年增长了13.32%,文化创意产业营业额由2002年4352.6亿新台币增至2007年的6329.4亿新台币。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后续推动计划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全面发展和科学理性充分发展的世纪,世界科技革命开始向更高的阶段迈进,新的科技浪潮正迎着新世纪的曙光蓄势待发。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特别是高技术的不断创新及其产业化,将对全球化的竞争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对世界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更加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社会产业结构、生产工具、劳动者素质等生产力要素和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将发生新的革命性变化。 一、信息技术成为率先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先导技术,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将是信息密集程度的增加,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费用的迅速下降。计算机与通讯的结合,互联网,移动电话与卫星网络的发展,对人类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将产生极为巨大的影响。在信息储存方面,储存容量将稳定增长,集成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微机电系统技术对未来全球通讯系统的发展将可能有重大影响。 信息技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是网络化。互联网的发展与计算机的发展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网络化与计算机对未来的教育(远程教育)、经济(如电子商务)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发展的另一趋势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将来的发展趋势是每一项设备或用具中都安装有计算机,这些计算机是互联的,因此可以设想一个人在外面可以控制他的家用设备。 随着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比重将大大增加,也将促进以物质生产、物质服务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以信息生产、信息服务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二、基因技术、蛋白质工程、空间利用、海洋开发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的发展将产生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 与生物学相关的技术将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生物技术是有生命物质的工业应 用技术,用于制造食物、药品或其他产品。生物技术中包括了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传统生物技术是人类应用发酵技术制造酱油,醋及酒等传统产品。而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基因工程,或重组DNA(脱氧核糖核酸)技术,则可以广泛地用于药物及农业方面。人类基因组 序列工作框架图的绘就,直接引发了基因革命的新冲击波。基因革命在21世纪有望通过改 变物质生产方式而重塑全球经济。 在21世纪,绿色科技成为未来科技为社会服务的基本方向,也是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 道路的必然选择。绿色科技强调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保护和增值,强调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和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提倡文明、科学的消费和生活方式。 国际能源技术发展的趋势将较少地依靠单一能源而更多地依靠多种能源。影响未来能源结构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是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氧化氮,臭氧、甲烷)所造成的全球气温的升高。长期能源战略侧重于能源结构的调整。未来的能源结构将主要依靠二种不含碳的一次能源结构。能源技术发展方向的第二个方面是节能。节能技术的发展反映在各个领域,一是改进结构,比如在房屋建筑中使用绝缘材料以促进电力的有效利用,二是改进使用油及天然气的机器以提高燃料的使用效率。 纳米技术具有彻底改变物质生产方式的巨大潜能。它有可能在新世纪引发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同时,柔性生产正以全球规模兴起。柔性生产系统不仅具有硬件生产系统的特征,更主要的是具有软件组织系统的特征。 三、科学技术一体化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交融成为科技发展主流 科学技术发展具有交叉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学科间、门类间的交叉与融合是普遍现象;科学技术系统、人类社会系统、全球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生命系统、脑与神经系统,地球系统等都是多元化、多层次、综合的复杂大系统;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理论与方法、应用目标与转化形式等均呈现多样化特征。在21世纪,科学技术有能力逐渐攻克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极其复杂的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