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第8章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第8章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第8章

思考题

8-1在实际工程中哪些构件中有扭矩作用?

答:框架边梁、雨篷梁

8-2矩形截面纯扭构件从加荷直至破坏的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答:①试件开裂前:性能符合弹性扭转理论,钢筋应力很小,扭矩——扭转角之间呈线性关系。

②初始裂缝发生在截面长边的中点附近,其方向与构件呈45度角,此裂缝在后来的加载中向两端发展成螺旋状,并仍与构件呈45度,同时出现许多新的螺旋形裂缝。

③长边的裂缝方向与构件轴线基本上呈45度角,而短边的裂缝方向则较为不规则些。

④开裂后,试件的抗扭刚度大幅下降,扭矩——扭转角曲线出现明显的转折。在开裂后的试件中,混凝土受压,纵筋和箍筋则均应受拉,形成了新的受力机制。随着扭矩的继续增加,此受力机制基本保持不变,而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则不断增加,直至试件破坏。

8-3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裂缝与同一构件的剪切裂缝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相同点:都会出现与构件轴线有夹角的斜裂缝。

不同点:纯扭构件会产生一些螺旋形裂缝,而受剪切不会。

8-4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裂缝方向与作用扭矩的方向有什么对应关系?

答:纯扭裂向底部发展的方向与作用扭矩的方向一致。

8-5纯扭构件的破坏形态和破坏特征是什么?

答:纵筋和箍筋的配置量适中时,纵筋和箍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然后混凝土被压碎而破坏。这种试件呈现较好的延性。

纵筋较少、箍筋较多时,破坏时纵筋屈服而箍筋不屈服。反之,箍筋屈服而纵筋不屈服。这两种构件称为超配筋构件。

纵筋、箍筋均配得很多时,破坏时二者均不屈服。构件的破坏始于混凝土的压坏,属脆性破坏。

纵筋和箍筋均配得较少时,一旦裂缝出现,构件随即破坏。

8-6什么是平衡扭转?什么是协调扭转?试举出各自的实际例子。

答:①当构件所受扭矩大小与该构件的扭转刚度无关时,相应的扭转就称为平衡扭转,如雨篷梁。

②当构件所受扭矩的大小取决于该构件的扭转刚度时,相应的扭转就称为协调扭转,如框架边梁。

8-7矩形截面受扭塑形抵抗矩是如何导出的?对T形和I形截面如何计算?

答:矩形截面:;

对于T形、I形截面

则T形截面:

I 形截面:

8-8什么是配筋强度比?配筋强度比的范围为什么要加以限制?配筋强度比不同时对破坏形式有何影响? 答:配筋强度比

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时,临界斜裂缝的倾角由配筋强度比控制。

过大过小时,纵筋或箍筋就达不到屈服。时,两种钢筋均能达到屈服强度。 8-9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第1条裂缝出现在什么位置? 答:截面长边中点附近。

8-10高强混凝土纯扭构件的破坏形式与普通混凝土纯扭构件的破坏形式相比有何不同? 答:在未配抗扭腹筋的情况下,其破坏过程和破裂面形态基本上与普通混凝土构件一致,但斜裂缝比普通混凝土构件陡,破裂面较平整,骨料大部分被拉断。其开裂荷载比较接近破坏荷载,脆性破坏的特征比普通混凝土构件更明显。

配有抗扭钢筋的高强度混凝土构件受纯扭时,其裂缝发展与破坏过程与普通混凝土构件基本一致,但斜裂缝的倾角比普通混凝土构件略大。

8-11拐角脱落破坏形式的机理是什么?如何防止出现这种破坏形式?

答:根据空间模型桁架,受压腹杆会在截面拐角处相交会产生一个把拐角推离截面的径向力U.如果没有密配的箍筋或刚性的角部纵筋来承受此径向力,则当此力足够大时,拐角就会脱落;当扭转剪应力大时,只有使箍筋间距mm 100≤才能可靠地防止这类破坏,使用较粗的角部纵筋也能防止此类破坏。

8-12什么是部分超配筋构件?

答:当纵筋配得较少,箍筋配得较多时,破坏时纵筋屈服箍筋不屈服,反之则破坏时箍筋屈服,纵筋不屈服,这两种类型的构件称为部分超配筋构件。 8-13最小扭抗钢筋量应依据什么确定?

答:最小抗扭配筋量应依据需要计算构件的极限扭矩确定。 8-14变角空间桁架模型的基本假定有哪些?

答:1.极限状态下原实心截面构件简化为箱形截面构件.此时,箱形截面的混凝土被螺旋型裂缝分成一系列倾角为α的斜压杆,与纵筋和箍筋共同组成空间桁架. 2.纵筋和箍筋构成桁架的拉杆. 3.不计钢筋的销栓作用。

8-15弯扭构件的抗弯—抗扭承载力相关曲线是怎样的?它随纵筋配置的不同如何变化? 答:如课本P208图8-21所示.

在受压筋拉屈服段,随纵筋的用量增多,抗扭承载力提高.在受拉筋屈服阶段,随纵筋用量增多,抗扭承载力减少。

8-16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的t β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其表达式表示了什么关系?此表达式的取值考虑了哪些因素?

答:t β为剪扭构件混凝土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其表达式表示了其为剪扭和纯扭混凝土的受扭承载力之商,考虑了00,,,c c c c V V T T 等四项因素。 8-17受扭构件中纵向钢筋和箍筋的布置应注意什么?

答:应考虑是否大于最小配筋率,受弯纵筋应布置在弯曲受拉区,受扭纵筋应沿截面周边均匀布置。

8-18受扭箍筋和受剪箍筋的受力情况和构造要求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不相同;因为两者的受力状况不同,所以两者的构造要求也各不相同。

8-19轴向压力和轴向拉力对复合受力构件的剪扭承载力各有何影响?为什么?

答:轴向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斜裂缝的发生与发展,但压力过大又会使构件的破坏形态发生变化,因为轴向压力能使混凝土较好地参加工作,同时又能改善裂缝处混凝土的咬合作用和纵向钢筋的销栓作用,故一定程度上提高构件的抗剪承载力,反之,轴向拉力会削弱构件的受剪扭承载力,原因与上相反。

练习题

8-1有一矩形截面纯扭构件,已知截面尺寸为,配有纵筋414

(),箍筋为8@150()。混凝土为C25(),试求该截面所能承受的扭矩值。

解:

故该截面能承受的扭矩值为。

8-2 已知某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受纯扭荷载作用,经计

算知作用于其上的扭矩值为4940N·m,混凝土采用C30

(),钢筋用I级钢筋(),试计算其配筋。

解:

验算截面限制条件0.2

验算是否按计算配筋

按构造配筋

纵筋配66配箍6@150。

8-3已知钢筋混凝土弯扭构件,截面尺寸为,弯矩值M=55kN·m,扭矩值T=9kN·m,采用C25级混凝土(),箍筋用Ⅰ级(),纵筋用Ⅱ级(),是计算其配筋。

解:

计算抗弯纵向钢筋:

解得

计算抗扭钢筋:

0.2

取ξ=1.0,

采用6,故可取6@70

顶部纵筋截面积

中部纵筋截面积

底部纵筋截面积

箍筋用量

,可以

故顶部中部纵筋配210,底部纵筋配416,箍筋配6@70。

8-4已知某构件截面尺寸为b,经计算求得作用于其上的弯矩值

M=142kN·m,扭矩值T=12kN·m,采用C30级混凝土(),箍筋用Ⅰ级(),纵筋用Ⅱ级(),是计算其配筋(剪力主

要由均布荷载产生)。

解:

验算截面限制条件:

验算是否需按计算配置剪扭钢筋:

故需计算配置剪扭钢筋,计算抗扭钢筋:

采用6配筋,s=257mm,可取6@200

故取,可取6@100

计算抗剪箍筋:

计算抗弯纵向钢筋:

解得

顶部纵筋截面积

中部纵筋截面积

底部纵筋截面积

箍筋用量

验算最小配筋率:

都满足要求

配筋:顶部中部纵筋配210,底部纵筋配420,箍筋配8@175。

8-5已知某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剪扭构件,截面为T形,尺寸为

,其配筋图如图所示,构件所承受的弯矩值M=54kN·m,剪力值V=42kN,扭矩值T=8kN·m。混凝土为C20级

(),钢筋为Ⅰ级钢

(),验算截面是否能承受上述给定的内力

()。

练习题8-5图

解:

计算

计算剪力和扭矩:

假定,

所以

所以截面不能承受给定内力。

8-6已知钢筋混凝土剪扭构件,截面尺寸b,截面上作用的剪力值V=80kN,扭矩值T=8kN·m,采用C30级混凝土(),Ⅰ

级钢筋(

),试计算能够承受上述内力的配筋(剪力主

要由均布荷载引起)。 解:

验算截面限制条件:

验算是否需按计算配置剪扭钢筋:

故需计算配置剪扭钢筋,计算抗扭钢筋:

抗剪:

验算:

所以

配筋:顶部中部纵筋配4 8,底部纵筋配2 8,箍筋配 6@150。

8-7已知钢筋混凝土弯扭构件,截面尺寸mm mm h b 400200?=?,作用于其上的弯矩值m kN M ?=54,扭矩值m kN T ?=7.9,混凝土采用C20级(

2

2/10.1,/6.9mm N f mm N f t c ==),I 级钢筋

(2

2

/270,/270mm N f mm N f yv y ==),配筋如图8-25所示,

使验算该构件能否承受上述内力(mm a s 35=).

练习题8-7图

解:

根据题意得,2

2628157*4,785157942mm A mm A stl s ===-=

6.9**200270*785x =∴ mm h mm x b b 207,568.0,4.1100===∴ξξ m kN M m kN M u ?=>?=-=∴54

7.65)2/4.110365(*270*785

m kN W f mm W t c c t ?=?=-=8.122.0,1067.6))200400*3(*6/(2003

62β m kN T mm N W f t t ?=

331046.3/*85.01085.7/--?=>?=y t stl f f bh A 33

2

11014.1/*28.01003.5/,3.50--?=>?==yv t st st f f bs A mm A

248.1/1==∴cor st yv stl y u A f s A f ? m kN T m kN s A A f W f T st cor yv t t u ?=>?=+=7.91.12/2

.135.01?

∴可以承受上述内力

8-8一I 形截面混凝土纯扭构件,截面尺寸如图8-26所示,承受扭矩值m kN T ?=5.8,混凝土采

用C20级(22/10.1,/6.9mm N f mm N f t c ==),I 级钢筋(2

270/y f N mm =,

2270/yv f N mm =)。试计算腹板,受压翼缘和受拉翼缘各承受扭矩多少?并计算腹板所需的

抗扭箍筋和纵筋。

练习题8-8图

解:

根据题意得,

腹板362

1006.5)3(6

mm b h b W tw ?=-= 受压翼缘36'2''108.1)(2

mm b b h W f f tf

?=-=

受拉翼缘3621008.1)(2

mm b b h W f f tf ?=-=

36'1094.7mm W W W W tf tf tw t ?=++=

m kN f W m kN W f t t t c ?=?=1.67.0,2.152.0 ∴需要计算配筋 腹板,受压,受压翼缘承受的扭矩分别为:

m kN T m kN T m kN T W W T f f t tw w ?=?=?==15.1,93.1,42.5*)/('

腹板:取2

45000450*100,0.1mm A cor ===?

mm A f W f T s A cor yv tw t w st 238.0)2.1/()35.0(/1=-=?

取mm A s mm A st st 119238.0/,27.28,612

1===φ

取100@6φ(经检验,满足最小配筋)

2

18.261)/(*)/(mm s A f u f A st y cor yv stl ==? 取)8.301(862

mm A stl =φ

受压翼缘: 取2

14000200*70,0.1mm A cor ===?

mm A f W f T s A cor yv tf t f st 273.0)2

.1/()35.0(/'

'1=-=?

与腹板同取100@6φ,同理,满足最小配筋 2

182.92)/(*)/(mm s A f u f A st y cor yv stl ==? 取)113(642

mm A stl =φ

受拉翼缘: 取2

7000100*70,0.1mm A cor ===?

mm A f W f T s A cor yv tf t f st 324.0)2.1/()35.0(/1=-=?

取100@8φ(经检验,满足最小配筋)

2

12.110)/(*)/(mm s A f u f A st y cor yv stl ==? 取)113(642

mm A stl =φ

8-9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纵向边梁,梁上承受均布荷载,截面尺寸mm mm h b 400250?=?,经内力计算,支座处截面承受扭矩值m kN T ?=8,弯矩值m kN W ?=45(截面上边受拉)及剪力

值kN V 46=,混凝土采用C20级(2

2/10.1,/6.9mm N f mm N f t c ==),钢筋采用I 级

(22/270,/270mm N f mm N f yv y ==).试按弯剪扭构件计算该截面配筋,并画出截面配筋图. 解:

根据题意得,2

630365,(3)9.9106

t b h mm W h b mm ==-=? 220/4.225.0/514.18.0mm N f mm N W T bh V c t =<=+

220

/77.01.1*7.0/312.1mm N mm N W T

bh V

t

=>=+

故需要计算配筋 (1)抗扭钢筋

,0.114.15.015.10

>=+=Tbh VW t t β取0.1=t β

:取2

70000350*200,0.1mm A cor ===?

mm A f W f T s A cor yv tw t st 185.0)2.1/()35.0(/1=-=?

215.203)/(*)/(mm s A f u f A st y cor yv stl ==?

(2)抗剪钢筋

0025.1)5.1(7.0h s

A f bh f V sv

yv

t t +-=β

,088.0/mm s A sv =∴取mm s A n sv 044.0/,21== (3)抗弯钢筋

)2/(0x h A f M A f bx f s y s y c -==

解之得mm x mm A s 6.55,4942

==

(4)总的纵筋和箍筋用量

1)顶部纵筋:,8.673/5.2032

mm = 中部纵筋:2

8.673/5.203mm =

底部纵筋:2

28.5614948.67mm mm =+ 2)验算

22

min ,18345.0,200002.0mm bh f f mm bh A y

t

s ===,满足条件

2min ,2046.0mm bh f f Vb

T

A y

t

stl ==,取2204mm A stl =

0014.028.010832.1)044.0185.0(*23=>?=+=-yv

t

sv

f f b

bs A

8-10矩形截面纯扭构件,截面尺寸及配筋如图8-27所示, 混凝土采用C30级

(2

2/43.1,/3.14mm N f mm N f t c ==),纵筋采用6根直径为mm 16的Ⅲ级钢筋

(2/400mm N f y =),箍筋采用I 级钢(2/270mm N f yv =).求此构件所能承受的最大扭矩值.

练习题8-10

解:

根据题意得, 472

1096.2)3(6

mm b h b W t ?=-= mm u mm A mm A mm A cor cor st stl 1700,165000,5.78,8.12052

212====

33

105.128

.0105.4)100*350/(5.78*2/--?=>?==yv

t

st f f bs A

33

100.385

.0107.5/--?=>?=y

t

stl f f bh A

7.1339.11<==

∴cor

st yv stl y u A f s

A f ?

0.3563.4u t t T f W kN m ∴=+=?

又∵m kN W f T t c c u ?==8.562.0max ,β m kN T u ?=∴8.56

8-11分别列出轴向压力,轴向拉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复合受力构件(轴向力,弯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基于承载力的截面设计步骤. 解:

1)计算t t h W βλ,,,0值; 2)由s

h A f N bh f V sv yv c t t u 00)07.0175

.1)(

5.1(+++-=λβ(轴压) 或者s

h A f N bh f V sv yv t t t u 00)2.0175

.1)(5.1(+-+-=λβ(轴拉)

计算得s A sv / 3)取?值,由

cor st yv t c

t t u A s

A f W A

N f T 1

2.1)07

.035.0(?β++=(轴压) 或者cor st yv

t t

t t u A s

A f W A

N f T 1

2.1)2.035.0(?β+-=(轴拉)

计算s A st /1,并且由s

f A u f A y stl

cor yv stl ?=

,计算stl A

4)用单筋矩形截面受弯设计s A

5)验算最小配筋率,配筋

8-12分别列出轴向压力,轴向拉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复合受力构件(轴向力,弯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步骤. 解:

1)计算?βλ,,,,0t t h W 值;

2)根据单筋矩形截面计算u M ;

3) 由s

h A f N bh f V sv yv c t t u 00)07.0175

.1)(5.1(+++-=λβ(轴压) 或者s

h A f N bh f V sv yv t t t u 00)2.0175

.1)(5.1(+-+-=λβ(轴拉) 计算u V

4) cor st yv t c t t u A s A f W A N f T 12.1)07.035.0(?β++=(轴压) 或者cor st yv

t t

t t u A s

A f W A

N f T 1

2.1)2.035.0(?β+-=(轴拉)

计算u T

钢结构基本原理全面详细总结!

钢结构基本原理复习总结 一.填空题 1、影响结构疲劳寿命的最主要因素是构造状态、循环荷载和循环次数。 2、钢材的机械性能指标为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 Z向收缩率和冲击韧性。 3、荷载作用点的位置对梁的整体稳定有影响,相对于荷载作用于工字形截面简支梁受拉翼缘,当荷载作用于梁的受压翼缘时,其梁的整体稳定性将降低。 4、某工字形组合截面简支梁,若腹板的高厚比为100,应设置横向加劲肋,若腹板高厚比为210,应设置纵向加劲肋。 5.钢材中含有C、P、N、S、O、Cu、Si、Mn、V等元素,其中 N、O 为有害的杂质元素。 6、在轴心受压构件中,确定箱形截面板件满足局部稳定的宽(高)厚比限值的原则是构件应力达到屈服前其板件不发生局部屈曲(或局部屈曲临界应力不 低于屈服应力,或不先于屈服),确定工字形截面确定板件宽(高)厚比限 值的原则是构件整体屈曲前其板件不发生局部屈曲(或局部屈曲临界应力不 低于整体屈曲临界应力或等稳定或不先于整体失稳)。 7.衡量钢材塑性性能的主要指标是伸长率。 9.钢材五项机械性能指标是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冷弯性能、冲击韧性。

.角焊缝的最小计算长度不得小于和 单个普通螺栓承压承载力设计值,式中表示侧面角焊缝连接或正面角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宜。

33.钢材在250oC度附近有强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现象,称之为蓝脆现象。 二.简答题 1.简述哪些因素对钢材性能有影响? 化学成分;冶金缺陷;钢材硬化;温度影响;应力集中;反复荷载作用。 2.钢结构用钢材机械性能指标有哪几些?承重结构的钢材至少应保证哪几项指标满足要求? 钢材机械性能指标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冷弯性能、冲击韧性; 承重结构的钢材应保证下列三项指标合格: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3.钢材两种破坏现象和后果是什么? 钢材有脆性破坏和塑性破坏。塑性破坏前,结构有明显的变形,并有较长的变形持续时间,可便于发现和补救。钢材的脆性破坏,由于变形小并突然破坏,危险性大。 4.选择钢材屈服强度作为静力强度标准值以及将钢材看作是理想弹性一塑性材料的依据是什么? 选择屈服强度fy作为钢材静力强度的标准值的依据是:①他是钢材弹性及塑性工作的分界点,且钢材屈服后,塑性变开很大(2%~3%),极易为人们察觉,可以及时处理,避免突然破坏;②从屈服开始到断裂,塑性工作区域很大,比弹性工作区域约大200倍,是钢材极大的后备强度,且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比例又较大(Q235的fu/fy≈1.6~1.9),这二点一起赋予构件以fy作为强度极限的可靠安全储备。 将钢材看作是理想弹性—塑性材料的依据是:①对于没有缺陷和残余应力影响的试件,比较极限和屈服强度是比较接近(fp=(0.7~0.8)fy),又因为钢材开始屈服时应变小(εy≈0.15%)因此近似地认为在屈服点以前钢材为完全弹性的,即将屈服点以前的б-ε图简化为一条斜线;②因为钢材流幅相当长(即ε从0.15%到2%~3%),而强化阶段的强度在计算中又不用,从而将屈服点后的б-ε图简化为一条水平线。 5.什么叫做冲击韧性?什么情况下需要保证该项指标?

钢结构基本原理思考题简答题答案

钢结构基本原理简答题思考题答案 2、钢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①强度高、重量轻;②材质均匀、可靠性高;③塑性、韧性好;④工业化程度高;⑤安装方便、 施工期短;⑥密闭性好、耐火性差;⑦耐腐蚀性差。 第二章钢结构的材料 6、什么是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机械性能)? 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机械性能)通常是指钢厂生产供应的钢材在标准条件(205℃)下均匀拉伸、冷弯和冲击等单独作用下显示的各种机械性能(静力、动力强度和塑性、韧性等)。 7、为什么钢材的单向均匀拉伸试验是钢材机械性能的常用试验方法? 钢材的单向均匀拉伸比压缩、剪切等试验简单易行,试件受力明确,对钢材缺陷的反应比较敏感,试验所得各项机械性能指标对于其它受力状态的性能也具有代表性。因此,它是钢材机械性能的常用试验方法。 8、净力拉伸试验的条件有哪些? ①规定形状和尺寸的标准试件;②常温(205℃);③加载速度缓慢(以规定的应力或应变速 度逐渐施加荷载)。 9、在钢材静力拉伸试验测定其机械性能时,常用应力-应变曲线来表示。其中纵坐标为名义应力,试解 释何谓名义应力? 所谓名义应力即为试件横截面上的名义应力=F/A0(F、A0为试件的受拉荷载和原横截面面积)。 10、钢材的弹性? 对钢材进行拉伸试验,当应力不超过某一定值时,试件应力的增或减相应引起应变的增或减; 卸除荷载后(=0)试件变形也完全恢复(ε=0),没有残余变形。钢材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11、解释名词:比例极限。 比例极限:它是对钢材静力拉伸试验时,应力-应变曲线中直线段的最大值,当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时,应力应变成正比关系。 12、解释名词:屈服点 屈服点:当钢材的应力不增加而应变继续发展时所对应的应力值为钢材的屈服点。 13、解释名词:弹性变形 弹性变形:卸除荷载后,可以完全恢复的变形为弹性变形。 14、解释名词: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卸除荷载后,不能恢复的变形。 15、解释名词: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钢构件受拉断裂时所对应的强度值。 16、解释名词:伸长率 伸长率是钢结构试件断裂时相对原试件标定长度的伸长量与原试件标定长度的比值,用δ5;或δ10表示。δ5 表示试件标距l0与横截面直径d0之比为5;δ10表示试件标距l0与横截面直径d0之比 为10。对于板状试件取等效直径d0=2π0A A0为板件的横截面面积。 17、钢材承载力极限状态的标志是什么、并做必要的解释。 钢材在弹性阶段工作即σ﹤f y时,应力与应变间大体呈线性正比关系,其应变或变形值很小,钢材具有持续承受荷载的能力;但当在非弹性阶段工作即σ﹥f y时,钢材屈服并暂时失去了继续承受荷载的能力,伴随产生很大的不适于继续受力或使用的变形。因此钢结构设计中常把屈服强度f y定为构件应力可以达到的限值,亦即把钢材应力达到屈服强度f y作为强度承载力极限状态的标志。 18、解释屈强比的概念及意义。 钢材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称为屈强比。屈强比表明设计强度的一种储备,屈强比愈大,强度储备愈小,不够安全;屈强比愈小,强度储备愈大,结构愈安全,但当钢材屈强比过小时,其强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重点(非常好)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复习重点(总结很好) 第 1 章绪论 1.钢筋与混凝土为什么能共同工作: (1)钢筋与混凝土间有着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能可靠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很好地共同变形,完成其结构功能。 (2)钢筋与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也较为接近,因此,当温度变化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 (3)包围在钢筋外面的混凝土,起着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作用,保证了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作用。 1、混凝土的主要优点:1)材料利用合理2 )可模性好3)耐久性和耐火性较好4)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5)刚度大、阻尼大6)易于就地取材 2、混凝土的主要缺点:1)自重大2)抗裂性差3 )承载力有限4)施工复杂、施工周期较长5 )修复、加固、补强较困难 建筑结构的功能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个方面 作用的分类:按时间的变异,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 结构的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的目标可靠度指标与结构的安全等级和破坏形式有关。 荷载的标准值小于荷载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大于材料强度的设计值 第2章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 一、混凝土 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k):用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标准试件,在温度为(20±3)℃,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按照标准试验方法加压到破坏,所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f cu,k为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依据) 1.强度轴心抗压强度(f c):由150mm×150mm×300mm的棱柱体标准试件经标准养护后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f ck=0.67 f cu,k) 轴心抗拉强度(f t):相当于f cu,k的1/8~1/17, f cu,k越大,这个比值越低。 复合应力下的强度:三向受压时,可以使轴心抗压强度与轴心受压变形能力都得到提高。 双向受力时,(双向受压:一向抗压强度随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双向受拉: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单向受拉的基本一样; 一向受拉一向受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随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另一向拉应力的增加而降低) 受力变形:(弹性模量:通过曲线上的原点O引切线,此切线的斜率即为弹性模量。反映材料抵2.变形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体积变形(温度和干湿变化引起的):收缩和徐变等。 混凝土单轴向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数学模型 1、美国E.Hognestad建议的模型 2、德国Rusch建议的模型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和剪变模量 弹性模量 变形模量 切线模量 3、(1)徐变:混凝土的应力不变,应变随时间而增长的现象。 混凝土产生徐变的原因: 1、填充在结晶体间尚未水化的凝胶体具有粘性流动性质 2、混凝土内部的微裂缝在载荷长期作用下不断发展和增加的结果 线性徐变:当应力较小时,徐变变形与应力成正比;非线性徐变:当混凝土应力较大时,徐变变形与应力不成正比,徐变比应力增长更快。影响因素:应力越大,徐变越大;初始加载时混凝土的龄期愈小,徐变愈大;混凝土组成成分水灰比大、水泥用量大,徐变大;骨料愈坚硬、弹性模量高,徐变小;温度愈高、湿度愈低,徐变愈大;尺寸大小,尺寸大的构件,徐变减小。养护和使用条件 对结构的影响:受弯构件的长期挠度为短期挠度的两倍或更多;长细比较大的偏心受压构件,侧向挠度增大,承载力下降;由于徐变产生预应力损失。(不利)截面应力重分布或结构内力重分布,使构件截面应力分布或结构内力分布趋于均匀。(有利) (2)收缩: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现象,在水中体积膨胀。 影响因素:1、水泥的品种:水泥强度等级越高,则混凝土的收缩量越大; 2、水泥的用量:水泥越多,收缩越大;水灰比越大,收缩也越大; 3、骨料的性质:骨料的弹性模量大,则收缩小; 4、养护条件:在结硬过程中,周围的温、湿度越大,收缩越小; 5、混凝土制作方法:混凝土越密实,收缩越小; 6、使用环境: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大时,收缩小; 7、构件的体积与表面积比值:比值大时,收缩小。 对结构的影响:会使构件产生表面的或内部的收缩裂缝,会导致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应力损失等。 措施:加强养护,减少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采用弹性模量大的骨料,加强振捣等。 混凝土的疲劳是荷载重复作用下产生的。(200万次及其以上) 二、钢筋 光圆钢筋:HPB235 表面形状 带肋钢筋:HRB335、HRB400、RRB400 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破坏阶段),屈服强度力学性能是主要的强度指标。 (软钢)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导言 在泰勒看来,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围绕着4个中心问题运转的,如果要从事课程编制活动,就必须回答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是: 1、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第一章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怎样获得教育目标呢?学校领导与教师与其说是制定目标,还不如说是选择目标。而要对教育目标的抉择作出明智的判断,必须有来自三个方面的信息:1、对学生的研究;2、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3、学科专家的建议。任何单一的信息都不足以为明智地选择教育目标提供基础。由于学校教育的时间、能量有限,因此要把精力集中在少量非常重要的目标上,就要对选择出来的大量目标进行筛选或过滤,剔除不很重要或相互矛盾的目标。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是目标筛选的两个筛子,可以对已选择出来的目标进行筛选。 教育目标的来源之一: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泰勒强调的关键词是“需要”,这个“需要”指的是“实然”和“应然”间的差距。普雷斯科特将需要分为三种类型: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整体性需要。我们要做的是满足这些需要。而在从“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中抽取教育目标时,我们要做的是从学习者本身的需要中抽取出“适合教育来满足的需要”,而满足这些需要,也就成为了制定教育目标的依据。 教育目标的来源之二: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 在“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作为教育目标的来源中,泰勒强调从当代校外生活中获取真正有价值的教育目标。这里的两个关键点是“当代”和“真正有价值”。首先,从“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中抽取的教育目标必须以时代为背景,从已经过去了的时代中抽取出的教育目标显然是不合适的;而从当代生活中抽取教育目标时,会出现相当多的冗余信息,我们需要通过进行大量的调查,

《钢结构基本原理》作业解答

《钢结构基本原理》作业 判断题 2、钢结构在扎制时使金属晶粒变细,也能使气泡、裂纹压合。薄板辊扎次数多,其 性能优于厚板。 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目前钢结构设计所采用的设计方法,只考虑结构的一个部件,一个截面或者一个1 .局部区域的可靠度,还没有考虑整个结构体系的可靠度 正确答案: 、柱脚锚栓不宜用以承受柱脚底部的水平反力,此水平反力应由底板与砼基础间的20 摩擦力或设置抗剪键承受。 答案:正确 计算的剪力两者中的较、计算格构式压弯构件的缀件时,应取构件的剪力和按式19 大值进行计算。 答案:正确 、加大梁受压翼缘宽度,且减少侧向计算长度,不能有效的增加梁的整体稳定性。18 答案:错误 、当梁上翼缘受有沿腹板平面作用的集中荷载,且该处又未设置支承加劲肋时,则17 应验算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局部承压强度。 答案:正确 、在格构式柱中,缀条可能受拉,也可能受压,所以缀条应按拉杆来进行设计。16 答案:错误 .愈大,连接的承载力就愈高15、在焊接连接中,角焊缝的焊脚尺寸 答案:错误 、具有中等和较大侧向无支承长度的钢结构组合梁,截面选用是由抗弯强度控制设14 计,而不是整体稳定控制设计。 答案:错误 、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构件,其抗弯强度计算是以截面弹性核心几乎完全消失,13 出现塑性铰时来建立的计算公式。

答案:错误 1. 12、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绕虚轴稳定临界力比长细比相同的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低。 原因是剪切变形大,剪力造成的附加绕曲影响不能忽略。 答案:正确 11、轴心受力构件的柱子曲线是指轴心受压杆失稳时的临界应力与压杆长细比之间 的关系曲线。 答案:正确 10、由于稳定问题是构件整体的问题,截面局部削弱对它的影响较小,所以稳定计算 中均采用净截面几何特征。 答案:错误 9、无对称轴截面的轴心受压构件,失稳形式是弯扭失稳。 答案:正确 8、高强度螺栓在潮湿或淋雨状态下进行拼装,不会影响连接的承载力,故不必采取 防潮和避雨措施。 答案:错误 7、在焊接结构中,对焊缝质量等级为3级、2级焊缝必须在结构设计图纸上注明,1 级可以不在结构设计图纸中注明。 答案:错误 6、冷加工硬化,使钢材强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所以普通钢结构中常用冷加工 硬化来提高钢材强度。() 答案:错误 5、合理的结构设计应使可靠和经济获得最优平衡,使失效概率小到人们可以接受程 度。() 答案:正确 4、钢结构设计除疲劳计算外,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 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答案:正确 3、钢材缺口韧性值受温度影响,当温度低于某值时缺口韧性值将急剧升高。()答案:错误 一、名词解释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练习题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C )。 A.相同B、有所降低 C.提高很多 D.提高很少 2.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抵抗开裂的能力(C)。 A.相同 B.有所降低 C.提高不多 D.提高很多 3.就混凝土的徐变而言,下列几种叙述中( D )不正确。 A.徐变是在荷载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长的现象。 B.持续应力的大小对徐变有重要影响。 C.徐变对结构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是不利的。 D.水灰比和水泥用量越大,徐变越小。 4.线性徐变是指(C )。 A.徐变与荷载持续时间为线性关系 B.徐变系数与初应力为线性关系 C.徐变与初应力为线性关系 D.瞬时变形与初应力为线性关系 5.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强度取值的依据是( D )。 A.最大应变对应的应力 B.极限抗拉强度 C.0.9极限强度 D.条件屈服强度 6.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A) A.纵向受力钢筋外表面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B.纵向受力钢筋形心到构件外表面的距离 C.箍筋外表面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D.纵向受力钢筋的合力点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7.超筋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与(A)。 A.混凝土强度有关 B.配筋强度f y A s有关 C.混凝土强度和配筋强度都有关 D.混凝土强度和配筋强度都无关 8.受弯构件正截面弯曲破坏形态的决定性因素是(C)。 A.荷载大小 B.混凝土强度等级 C.计算受压区高度 D.箍筋用量 9.钢筋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适筋梁,若截面尺寸给定,混凝土及钢筋强度给定,则配筋率ρ越大(A )。 A.破坏时受压区高度越大 B.破坏时的变形越大 C.破坏时受压区边缘的压应变越大 D.破坏时受拉钢筋的应变越大 10.提高梁的配箍率可以(D )。 A.显著提高斜裂缝开裂荷载 B.防止斜压破坏的出现 C.使斜压破坏转化为剪压破坏 D.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高抗剪承载力 11.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设计时,当受压区x<2a s’时,表明(B )。 A.受拉钢筋不屈服 B.受压钢筋不屈服 C.受拉、受压钢筋均不屈服 D.应加大截面尺寸 12.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D)。 A.随外荷载增大而增大 B.随钢筋强度增加而增大 C.随钢筋埋入混凝土中的长度增加而增大 D.随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增大 13.限制箍筋最大间距的目的主要是(B )。 A.控制箍筋的配筋率 B.保证箍筋和斜裂缝相交 C.防止出现斜压破坏 D.保证箍筋的直径不致太大 14.提高受弯构件抗弯刚度最有效的措施是( C )。 A.增加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B.采用高强钢筋 C.增大构件截面有效高度 D.采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

————————————————————————————————作者:————————————————————————————————日期: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4-92 条文说明 目次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模板工程 第三章钢筋工程 第四章混凝土工程 第五章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 第六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第七章冬期施工 第八章工程验收; 附录一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 附录二温度、龄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曲线 附录三冬期施工热工计算 附录四常用施工记录表格。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制订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中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本条为新增加的条文。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范围与原规范相同,包括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与房屋有关的常用构筑物,如烟囱、水塔、斗仓等,只是在文字上作了必要的修改。 根据《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 GBJ83-85的规定,对“建筑”来说,一般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而本规范适用的斗仓,就很难说是房屋的附属构筑物。因此,将原条文中的“建筑”改为“房屋和一般构筑物”。 本规范中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

混凝土结构,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J10-89取得一致。 第1.0.3条本条为本规范的主要编制依据。 第1.0.4条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是一本综合性强、牵涉面广的规范,不仅有原材料方面的,如水泥、钢筋、砂石、外加剂等,尚有半成品、成品方面的,如预应力锚具、夹具、连接器、预制构件等,也与其他分项施工技术和质量评定方面的有关规范、标准有密切关系。因此,凡本规范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凡本规范无规定者,尚应按照有关的现行规范、标准的规定执行。 同时考虑到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前一分部或分项工程的质量如不符合要求,势必影响后一分部或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对混凝土结构各分部或分项工程的施工,必须在前一分部或分项工程的质量进行合格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分部或分项工程的施工,如不合格,应及时进行处理或返工。 第1.0.5条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时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防火等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本规范未包括这方面的内容,另有专门的规范标准,应按照执行,因此保留本条文。 第二章模板工程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2.1.1条目前我国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材料除钢材、木材外,已向多样化发展,主要有胶合板模板、塑料模板、玻璃钢模板、压型钢模、钢木(竹)组合模板、装饰混凝土模板、预应力混凝土薄板等。由于目前木材较缺,因此在模板工程中应以尽量少用木材为原则,故对原条文作了相应的修改。对钢材、木材的材质,已有相应的标准,钢材应符合《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GB700—88的有关规定;当采用木材时,应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的承重结构选材标准,其树种可按各地区实际情况选用,但材质不宜低于血等材;当采用胶合板等其他材料时,则应符合有关专门规定。 第2. 1.2条原规范规定,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现考虑到木模板的接缝湿水后膨胀,接缝过于严密会产生变形,因此将接缝应严密予以删除。无论是采用钢材、木材或其他材料制作的模板,模板接缝主要是以保证不漏浆为原则。 第2.1.3条组合钢模模板、大模板、滑升模板等的设计、制作和施工尚应分别符合以下现行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 GBJ214-88、《大模板多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20-84、《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 GBJ113—87等标准的相应规定。 第2.1.4条由于目前隔离剂的种类很多,有些油质类化合物的隔离剂能对混凝土结构性能和装饰带来影响,因此加以限制。此外考虑到在施工中隔离剂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的情况严重,因此也作了相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4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1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指导教学设计操作的基本原理,我们把它归纳如下。 (一)目标控制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者,学生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但教师的活动,媒体的选择,学生的反应都是要受到教学目标控制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5所示。 图1-5 以目标控制教学过程 在这个图中 (1)教学目标控制教师的教学活动。它规定了教师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 (2)教学目标控制学生的学习反应。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对知识的选择吸收,并以教学目标为标准,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目标控制媒体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媒体传递教学信息,学生通过媒体接受教学信息。媒体的选择必须按照教学目标的需要,确定有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类型、媒体内容,以使媒体发挥最大的效能。 (4)学生通过考试、回答提问等途径进行反馈,教师以教学目标为标准,评价学生学习状况,从而调节和控制整个教学过程。 根据这一原理,教学设计必须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它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总体目标就是优化教学的总要求,而具体目标则依各门学科、各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和学生的原有状态而确定。 (二)要素分析原理 我们把教学过程可以看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环境对学习者作用(输入),使学习者对环境作出反应(输出)。在教学设计时,必须对构成这个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找出哪些是对系统性质、功能、发展、变化有决定性影响的部份并作为系统的要素加以研究,而把次要的因素忽略。 如图1-6系统中,我们把刺激输入部份(X)、学习者(O)及反应输出部份(Y)看作为三个子系统,而每个子系统又各自由不同的要素构成。对于“教”的部份,即输入部份(X),它包括有教师、学科内容、媒体、方法等要素;而“学”的部份,即学习反应(Y)则可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认知效果等要素;对于学习者(O),这是一个“灰色系统”,我们无法完全了解其内部结构和思维过程,但可对其心理结构、基础知识水平这两项要素会有部份了解。 由于学习者是一个灰色系统,因此对于该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不可能是一种确定性的关系,即如果输入方式(包括输入的因素及其联结方式)是已知,也未必能精确地知道其输出状态。但者并非表示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是完全不可知的,我们可以作出某种预计,并以概率统计的方式显示预期的输出结果。 根据这一原理,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教学策略的设计,这实际上是多输入部份(X)这一子系统的设计,包括媒体的选择与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结构实际就是这一子系统中各个要素的组成及其联系方式的分析与设计。

钢结构基本原理(沈祖炎)课后习题答案完全版

第二章 2.1 如图2-34所示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请写出弹性阶段和非弹性阶段的σε-关系式。 图2-34 σε-图 (a )理想弹性-塑性 (b )理想弹性强化 解: (1)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 非弹性阶段:y f σ=(应力不随应变的增大而变化) (2)弹性阶段:tan E σεα ε==? 非弹性阶段:'()tan '()tan y y y y f f f E f E σεαεα =+- =+- 2.2如图2-35所示的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σε-曲线,试验时分别在A 、B 、C 卸载至零,则在三种情况下,卸载前应变ε、卸载后残余应变c ε及可恢复的弹性应变y ε各是多少? 2235/y f N mm = 2270/c N mm σ= 0.025F ε= 522.0610/E N mm =?2'1000/E N mm = 图2-35 理想化的σε-图 解: (1)A 点: 卸载前应变:5 2350.001142.0610 y f E ε= = =? 卸载后残余应变:0c ε=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 tgα'=E' f y 0f y 0 tgα=E σf y C σF

卸载前应变:0.025F εε== 卸载后残余应变:0.02386y c f E εε=- =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 (3)C 点: 卸载前应变:0.0250.0350.06' c y F f E σεε-=- =+= 卸载后残余应变:0.05869c c E σεε=- =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31y c εεε=-= 2.3试述钢材在单轴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的σε-曲线、钢材疲劳强度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之间的关系。 答:钢材σε-曲线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关系:当构件反复力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性阶段时,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材性无变化,不存在残余变形,钢材σε-曲线基本无变化;当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塑性阶段,反复应力会引起残余变形,但若加载-卸载连续进行,钢材σε-曲线也基本无变化;若加载-卸载具有一定时间间隔,会使钢材屈服点、极限强度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时效现象)。钢材σε-曲线会相对更高而更短。另外,载一定作用力下,作用时间越快,钢材强度会提高、而变形能力减弱,钢材σε-曲线也会更高而更短。 钢材疲劳强度与反复力大小和作用时间关系:反复应力大小对钢材疲劳强度的影响以应力比或应力幅(焊接结构)来量度。一般来说,应力比或应力幅越大,疲劳强度越低;而作用时间越长(指次数多),疲劳强度也越低。 2.4试述导致钢材发生脆性破坏的各种原因。 答:(1)钢材的化学成分,如碳、硫、磷等有害元素成分过多;(2)钢材生成过程中造成的缺陷,如夹层、偏析等;(3)钢材在加工、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如时效、冷作硬化以及焊接应力等影响;(4)钢材工作温度影响,可能会引起蓝脆或冷脆;(5)不合理的结构细部设计影响,如应力集中等;(6)结构或构件受力性质,如双向或三向同号应力场;(7)结构或构件所受荷载性质,如受反复动力荷载作用。 2.5 解释下列名词: (1)延性破坏 延性破坏,也叫塑性破坏,破坏前有明显变形,并有较长持续时间,应力超过屈服点fy 、并达到抗拉极限强度fu 的破坏。 (2)损伤累积破坏 指随时间增长,由荷载与温度变化,化学和环境作用以及灾害因素等使结构或构件产生损伤并不断积累而导致的破坏。

第四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

第四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请在你认为正确陈述的各题干后的括号内打“√”,否则打“×”。每小题1分。) 第1章 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1.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尺寸越大,强度越高。( ) 2.混凝土在三向压力作用下的强度可以提高。( ) 3.普通热轧钢筋受压时的屈服强度与受拉时基本相同。( ) 4.钢筋经冷拉后,强度和塑性均可提高。( ) 5.冷拉钢筋不宜用作受压钢筋。( ) 6.C20表示f cu =20N/mm 。( ) 7.混凝土受压破坏是由于内部微裂缝扩展的结果。( ) 8.混凝土抗拉强度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增大。( ) 9.混凝土在剪应力和法向应力双向作用下,抗剪强度随拉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 10.混凝土受拉时的弹性模量与受压时相同。( ) 11.线性徐变是指压应力较小时,徐变与应力成正比,而非线性徐变是指混凝土应力较大时,徐变增长与应力不成正比。( ) 12.混凝土强度等级愈高,胶结力也愈大( ) 13.混凝土收缩、徐变与时间有关,且互相影响。( ) 第1章 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判断题答案 1. 错;对;对;错;对; 2. 错;对;对;错;对;对;对;对; 第3章 轴心受力构件承载力 1.轴心受压构件纵向受压钢筋配置越多越好。( ) 2.轴心受压构件中的箍筋应作成封闭式的。( ) 3.实际工程中没有真正的轴心受压构件。( ) 4.轴心受压构件的长细比越大,稳定系数值越高。( ) 5.轴心受压构件计算中,考虑受压时纵筋容易压曲,所以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最大取为2/400mm N 。( ) 6.螺旋箍筋柱既能提高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又能提高柱的稳定性。( ) 第3章 轴心受力构件承载力判断题答案 1. 错;对;对;错;错;错; 第4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越大越好。( ) 2.对于' f h x 的T 形截面梁,因为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相当于宽度为' f b 的

教育学-第八章-教学(上)

第八章教学(上) 一、单项选择题((有时每题2 分,共40 分;大部分年份每小题1 分,共20 分) 1.教学活动的本质是(A )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2.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 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C )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3.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A )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4.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C )。 A.个别教学 B.小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复式教学 5.教学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 B )。 A.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B.特殊的认识活动 C.特殊的实践过程 D.师生交往活动 6.( D )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所要解决的是班、课、时的问题。 A.教学内容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组织形式 7.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D )教学原则。A.系统性B.启发性C.思想性D.巩固性 8.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 C )。 A.教学 B.教学原则 9.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 )。 A.教学工作 B.智育 C.体育 D.德育C.教学模式D.教学方式 10.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份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称之为(A )。 A.教学模式B.教学原则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过程 11.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C )。 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D.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12.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称为(B )。 A.教育 B.教学 C.教授 D.学习

《教育基本原理》

教育基本原理》练习题 一、辨析 1.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正确 1. 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2. 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就是培养人,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特征,培养人是教育最基本的立足点和最基本的功能,也是教育存在和发展最基本的依据。 3. 教育具有继承性。如教育内容的继承;教育方式的继承; 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的继承。 4. 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虽然教育受到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社会政治和社会意识的制约,但教育与其发展往往不同步。 2. 教育是一种特殊文化现象。 此说法正确。 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 ①能传递和深化文化 ②它的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称为文化的本体。 ③所以教育是一种特殊文化现象。 3. 不存在没有目的的教育活动。 此说法是正确的。 ①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就是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 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②目的性是教育的必然属性,一切教育都有目的。任何一个参与到教育过程 的主体都对教育有各自的期望和需求。 ③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其本身也必然和人类的其他社 会活动一样具有目的性。 4. 明确教育目的,就是要明确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明确的一个根本问题。 此说法是正确的。

①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 用。 ②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 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③广义的教育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各类学校在国 家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和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的具体要求。 ④科学的教育目的观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指导教育实践的教育方针。所以教育 工作者必须首先明确教育目的。 5.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意味着“五育”齐头并进,并驾齐驱。错误 ①全面发展不能理解为并驾齐驱,要求学生“样样都好”的平均发展。而是 各方面和谐统一的发展。 ②全面发展的教育同“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并不是对立的、 矛盾的。人的发展应是全面、和谐、具有鲜明个性的。 ③在实际生活中,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有时 需要针对某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强调某一方面。学校教育也常会因某一时期任务的不同,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 6. 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是课程计划。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①课程计划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 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 ②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 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因此,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而不是课程计划,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7. 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此说法是正确的。 ①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 渔”,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②老师要做的是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模拟题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模拟题(补) 一、单项选择题 1.当某剪力墙连梁刚度较小,墙肢刚度较大时(相当于α<10 的情况),说明该剪力墙为(C ) A.整体墙 B. 小开口剪力墙 C. 联肢墙 D. 壁式框架 2.在确定高层建筑防震缝最小宽度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设防烈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B. 结构抗侧移刚度越小,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C. 相邻结构单元中较低单元屋面高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D. 相邻结构单元中较高单元屋面高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3.有4 个单质点弹性体系,其质量与刚度分别为mA =120t,K A =6 ×103 kN/m; mB =180t, KB =9 ×103kN/m. mC =240t, KC=12 ×103 kN/m;mD =300t, K D =15×103 kN/m 若它们的自振周期分别为TA 、TB 、TC 、TD ,则自振周期之间的关系是(D ) A. TA>TB>TC>TD B. TA

第八章 教学

第八章教学(教育学) 第一节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含义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双主体)。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教学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教学由教和学两方面的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二)教学与教育、智育、课程概念的关系。 二、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一)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重要手段。(泰勒,社会经验)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与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二)教学的任务 教学任务是由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教学任务受教育目的、学生年龄特征、学科的特性以及教学的时空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三、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一)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学记》是最早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标志着我国古代教学思想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梁启超——趣味教学思想 蔡元培——“自动自学,自主自研” 陶行知——“教授法”改为“教学法” 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二)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1.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理论来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巴普洛夫、华生、桑代克和斯金纳 理论观点:斯金纳为例 (1)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 行为主义认为,知识积累的关键因素是刺激、反应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学习就是通过强化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选择题

第三章轴心受力构件承载力 选择题 1.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是考虑了()。 A.初始偏心距的影响; B.荷载长期作用的影响; C.两端约束情况的影响; D.附加弯矩的影响; 2.对于高度、截面尺寸、配筋完全相同的柱,以支承条件为()时,其轴心受 压承载力最大。 A.两端嵌固; B.一端嵌固,一端不动铰支; C.两端不动铰支; D.一端嵌固,一端自由; 3.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两端约束情况越好,则稳定系数()。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4.一般来讲,配有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同配有普通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相比,前 者的承载力比后者的承载力()。 A.低; B.高; C.相等; 5.对长细比大于12的柱不宜采用螺旋箍筋,其原因是()。 A.这种柱的承载力较高; B.施工难度大; C.抗震性能不好; D.这种柱的强度将由于纵向弯曲而降低,螺旋箍筋作用不能发挥; 6.轴心受压短柱,在钢筋屈服前,随着压力而增加,混凝土压应力的增长速率 ()。 A.比钢筋快; B.线性增长; C.比钢筋慢; 7.两个仅配筋率不同的轴压柱,若混凝土的徐变值相同,柱A配筋率大于柱B,则 引起的应力重分布程度是()。 A.柱A=柱B; B.柱A>柱B; C.柱A<柱B; 8.与普通箍筋的柱相比,有间接钢筋的柱主要破坏特征是()。 A.混凝土压碎,纵筋屈服;

B.混凝土压碎,钢筋不屈服; C.保护层混凝土剥落; D.间接钢筋屈服,柱子才破坏; 9.螺旋筋柱的核心区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fc是因为()。 A.螺旋筋参与受压; B.螺旋筋使核心区混凝土密实; C.螺旋筋约束了核心区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D.螺旋筋使核心区混凝土中不出现内裂缝; 10.有两个配有螺旋钢箍的柱截面,一个直径大,一个直径小,其它条件均相同,则螺 旋箍筋对哪一个柱的承载力提高得大些()。 A.对直径大的; B.对直径小的; C.两者相同; 11.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极限应变,应该()。 A.采用高强混凝土; B.采用高强钢筋; C.采用螺旋配筋; D.加大构件截面尺寸; 12.规范规定:按螺旋箍筋柱计算的承载力不得超过普通柱的1.5倍,这是为()。 A.在正常使用阶段外层混凝土不致脱落 B.不发生脆性破坏; C.限制截面尺寸; D.保证构件的延性A; 13.一圆形截面螺旋箍筋柱,若按普通钢筋混凝土柱计算,其承载力为300KN,若按螺 旋箍筋柱计算,其承载力为500KN,则该柱的承载力应示为()。 A.400KN; B.300KN; C.500KN; D.450KN; 14.配有普通箍筋的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箍筋的作用主要是()。 A.抵抗剪力; B.约束核心混凝土; C.形成钢筋骨架,约束纵筋,防止压曲外凸; 第三章轴心受力构件承载力 选择题参考答案 1.D; 2.A; 3.A;

钢结构基本原理(第二版)习题参考解答第二章

2.1 如图2-34所示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请写出弹性阶段和非弹性阶段的σε-关系式。 tgα'=E' f 0f 0tgα=E 图2-34 σε-图 (a )理想弹性-塑性 (b )理想弹性强化 解: (1)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 非弹性阶段:y f σ=(应力不随应变的增大而变化) (2)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 非弹性阶段:'()tan '()tan y y y y f f f E f E σεαεα=+-=+- 2.2如图2-35所示的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σε-曲线,试验时分别在A 、B 、C 卸载至零,则在三种情况下,卸载前应变ε、卸载后残余应变c ε及可恢复的弹性应变y ε各是多少? 2235/y f N mm = 2270/c N mm σ= 0.025F ε= 522.0610/E N mm =?2'1000/E N mm = f 0σF 图2-35 理想化的σε-图 解: (1)A 点: 卸载前应变:5235 0.001142.0610y f E ε===? 卸载后残余应变:0c ε=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 (2)B 点:

卸载前应变:0.025F εε== 卸载后残余应变:0.02386y c f E εε=-=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 (3)C 点: 卸载前应变:0.0250.0350.06'c y F f E σεε-=-=+= 卸载后残余应变:0.05869c c E σεε=-=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31y c εεε=-= 2.3试述钢材在单轴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的σε-曲线、钢材疲劳强度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之间的关系。 答:钢材σε-曲线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关系:当构件反复力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性阶段时,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材性无变化,不存在残余变形,钢材σε-曲线基本无变化;当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塑性阶段,反复应力会引起残余变形,但若加载-卸载连续进行,钢材σε-曲线也基本无变化;若加载-卸载具有一定时间间隔,会使钢材屈服点、极限强度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时效现象)。钢材σε-曲线会相对更高而更短。另外,载一定作用力下,作用时间越快,钢材强度会提高、而变形能力减弱,钢材σε-曲线也会更高而更短。 钢材疲劳强度与反复力大小和作用时间关系:反复应力大小对钢材疲劳强度的影响以应力比或应力幅(焊接结构)来量度。一般来说,应力比或应力幅越大,疲劳强度越低;而作用时间越长(指次数多),疲劳强度也越低。 2.4试述导致钢材发生脆性破坏的各种原因。 答:(1)钢材的化学成分,如碳、硫、磷等有害元素成分过多;(2)钢材生成过程中造成的缺陷,如夹层、偏析等;(3)钢材在加工、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如时效、冷作硬化以及焊接应力等影响;(4)钢材工作温度影响,可能会引起蓝脆或冷脆;(5)不合理的结构细部设计影响,如应力集中等;(6)结构或构件受力性质,如双向或三向同号应力场;(7)结构或构件所受荷载性质,如受反复动力荷载作用。 2.5 解释下列名词: (1)延性破坏 延性破坏,也叫塑性破坏,破坏前有明显变形,并有较长持续时间,应力超过屈服点fy 、并达到抗拉极限强度fu 的破坏。 (2)损伤累积破坏 指随时间增长,由荷载与温度变化,化学和环境作用以及灾害因素等使结构或构件产生损伤并不断积累而导致的破坏。 (3)脆性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