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创新人才体制机制研究

国有企业创新人才体制机制研究
国有企业创新人才体制机制研究

国有企业创新人才体制机制研究

-----航站楼护卫大队章娜

【摘要】:首先,研究国有企业创新人才体制机制这一课题能够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创新人才体制机制现存模式的分析,从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容、目前在创新人才体制机制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和存在问题的对策探索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在借鉴前人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对体制机制进行创新,提出了建立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有机整合的管理体制和严格的人才选拔制度,并注重科研成果应用与转化,国有企业应该优先发展培训教育、保障经费投入,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创新人才体制机制问题原因分析对策建议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1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加速,科技实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组织间的竞争,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则是提升科技实力的本质要求。创新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激励广大创新人才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是当前国有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上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国有企业不断进步、发挥创新人才作用、提高员工向心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构建一套持续有效的体制机制使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保持和发扬下去对国有企业来

1刘宝存.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N].中国教育报,2006 - 10 - 09( 07) .

说至关重要。现实中,在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为此,笔者通过对创新人才体制机制评述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在探讨有效完善路径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创新人才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丹红(2006)认为,创新人才具有更高的社会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感,应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如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实行任职激励;合理安排工作设计,实行工作激励;全面完善薪酬体系,实行分配激励;正确构建评价机制,实行评估激励;建立科学培训机制,实行培训激励。

汪伟(2015)认为,创新人才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待遇,而是包括社会声望、自我价值、发展机会等多方面的精神待遇。这就需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机制,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给人才施抱负的空间,并把个人事业的发展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

一、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容是培养创新人才

众所周知,人才资源是国有企业核心利益的体现,培养创新人才是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新技术创新的源泉,而发挥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在于尽可能使任何具有创新思想的企业员工都能够把他们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为国有企业增加财富。为此,国有企业为创新人才培养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各项有力措施。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是立法

国家重视立法,通过立法来保障国有企业科研创新项目的实施。为此,国家制定了《科技进步法》、《专利法》、《著作权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从容上到管理

上都做出了规定,这为创新人才施展其抱负提供了法律保障。我国并没有为创新人才培养制订专门的政策法规,但对自主创新的鼓励措施却包含在很多相关的经济和科技政策中,如1999年制定的《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等。这些政策法规包含着大量的鼓励自主创新的条文和具体措施,极促进了国有企业各部门在各个行业领域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取得,对推动创新人才培养与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是项目

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实施国有企业研发项目来引导和推出创新性成果,因此,国有企业要加大对研发经费的投入力度。充足的经费投入为研发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国有企业非常重视对研发项目的规划和管理。首先,国有企业对各部门用于研发项目的基金及其运作方式、市场化等进行规。其次,国有企业各个部门、委员会等都设立了项目管理办公室,为相应行业领域的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和项目指导。在项目审批和督导检查方面,这些办公室已经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程序和管理办法。例如,项目管理办公室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技术的项目研发成熟度,根据相关领域专家的咨询意见,分别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高地是大学

依靠高校强大的科研优势,抢占科技创新高地是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高校作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对国有企业知识经济发展和知识资本积累的贡献巨大。国有企业可在高校创建多个研发中心,专门攻关本企业各领域的尖端

科研课题,这些课题囊括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世界尖端课题,每个研发中心将设立不同领域的高端研发项目,这些研发项目将为国有企业甚至世界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为国有企业未来的培训教育和科技创新建立里程碑式的战略平台。

(四)创新人才培养的奠基之所是部队

“在Israel,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在学术上的经历比不上其在军队的经历重要。”服过兵役的员工在部队接受的训练容往往都远远超出了国有企业或其他普通大学的课程。部队要求受训人员不仅要有较宽的知识面,更要有深刻的认识和领悟:“科技和军队的需求——尤其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国有企业的优质人力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部队的退役士兵。在军队中,高科技的应用无处不在,服过兵役的员工不仅丰富了其人生阅历,而且其在部队过创新精神、关注实用、团队合作、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未来在国有企业从事科研创新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国有企业创新人才体制机制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政府机制尚未健全

政府的研发投入对专利具有显著的影响,换句话说,即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对专利申请数量具有显著的影响。研发经费支出和创新人员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创新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表明了政府投入在研发上的影响,而实践中政府研发投入则长期滞后。Czarnitzki( 2004) 研究表明,受资助企业的平均研发产出大于非受资助企业,受资助的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人均专利存量。旁亚新等人( 2005) 对我国科技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

系进行了分析,发现科技投入与产出变量基本上都呈现出正相关关系,政府科技投入对专利发明数、专利申请数、工业增加值、劳动生产率等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具有溢出效应。实际上,政府投入常易流于形式,原因是政府在创新评价、创新指标及对创新的解读上缺乏规的标准。政府衡量创新的标准是申报了多少知识产权的比较优势、得到了多少项科技成果奖励和奖励的级别等级,至于研发项目前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研发项目后期的成效和成果价值如何、研发项目是不是创新,在工作中则较少跟进。“匿名评审、同行评议、实验检验、奖励系统”等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则形同虚设,理论上“独创”、“首创”、“领先”层出不穷,实践中对装备、技术、研发、社会影响、经济效益的可行性研究分析不到位,相当于是“纸上谈兵”。

(二)企业制度配套不全

首先,国有企业没有真正重视到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一套严格的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制度。国有企业容不得创新人才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特质,这些特质往往被误认为是不顺从、不听话而有所为,甚至对其进行打击和迫害;其次,国有企业尚未建立有效针对创新人才的激励制度,直接导致创新人才的努力和贡献得不到公平、公正的评价和回报;再次,国有企业极度不重视创新人才本身最为重视的自身职业生涯发展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导致一度不受重视和重用的为数极少的创新人才流失,创新难以形成合力。

(三)企业激励方式单一

在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是激发员工工

作积极性、提升员工工作绩效,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企业组织能够准确判断创新人才的努力表现,并采取积极的激励措施,从而进一步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反之,企业的激励措施不能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使得创新人才的潜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创新人才甚至流失。2目前,物质激励仍是国有企业对创新人才的主要激励方式,国有企业强调利益导向,缺乏文化激励和精神激励。依据员工的工作业绩,国有企业选择的是以“月薪+安全绩效奖+年终奖金”、“表彰奖励”等物质激励为主的短期激励方式,很少采用如期货、期权等物质+精神的多元长效激励模式,且并不涉及创新能力方面,一般而言,多元长效激励模式在操作上也很难实现。国有企业未能充分满足创新人才重认同、被尊重和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需要。

(四)科研转化机制欠缺

国有企业只有高度重视研发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与高校互相配合、密切合作,对研究出来的新成果进行快速投产和开发,才能使高校成为国有企业高科技产业的摇篮。高水平的研发成果得益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科研转化机制,因此,国有企业应设立负责研发成果向商用转化的专门机构,专业机构专门负责推动研发成果商业化。如果只讲成果不讲应用与转化,则会影响国有企业的发展进步。2016年5月18日,我国科技部副部长王志刚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畅,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存在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

2刘立. 创新型企业及其成长[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0. 121.

不够紧密。国有企业不能在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建立起严格、系统、科学的科研转化机制,必然难以实现更加深度和长远的目标。

三、国有企业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存在问题的对策探索

卓玲(2011)等人认为,应从以下七个方面来激励创新人才:一是提高创新人才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二是实施多元化激励相结合模式;三是加强文化、精神激励的力度;四是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五是用成就激励(包括组织激励和榜样激励);六是营造自由创新的氛围;七是完善奖励制度。

文武(2013)则认为,企业部激励主要是对人才的激励,企业通过研发投入和对研发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激励研发相关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五种需求层次理论,国有企业创新人员属于高层次的脑力劳动者,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因此在机制设计时,除了一般物质激励外,要特别重视精神和文化方面的激励。企业部激励机制有物质激励、实施产权激励、精神激励和文化激励。政府外部激励机制有政府直接资金激励、政府间接资金激励、政府直接“准资金”激励和政府间接“准基金”激励。

国有企业高效的创新活动运行体制机制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只有依靠创新人才才能激发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力,这是国有企业成为创新型国企的奥秘所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国有企业创新人才的体制机制:

(一)建立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有机整合的管理体制

在国有企业建立科研创新管理机构,形成培训教育与科

研创新完全整合的管理制度。一是成立集团科技创新委员会,由集团总裁担任主席,其成员来自各个子机场。各机场通力合作,共同组成国有企业科技决策和创新活动管理机构,整合机场各方力量,全面推进科技创新活动。二是科研创新投资管理实行领导负责制。各部门设立专门管理科研创新的办公室。科研创新办公室是国有企业创新体系的特色建制。办公室下设各种委员会,由各个领域负责投资风险评估的专家组成,代表国有企业开展商业性研发,为科技创新人员实现从成果创新到产品产业化提供风险资助。三是构建促进政产学研用合作的科技创新计划体系。国有企业每年都制订科技创新计划,由集团科技创新委员会确定发展方针和战略方向,由科研创新办公室筛选科研创新项目。国有企业通过完善科技创新计划,形成有效的导向机制,促进政产学研用密切合作,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研发水平和创新水平。3

(二)注重人才培养并建立严格的人才选拔制度

国有企业必须重视培养创新人才,建立一套严格的人才选拔与培养制度。一是建立创新人才鉴定程序和实施特殊人才培养计划;二是突出创新技术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在入企阶段及早选拔技术创新人才,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三是建立严格的高级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由集团、机场和部门三级管理构成。集团负责统一指导和监管;机场负责计划的落实以及所在部门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各部门负责计划的具体实施以及部门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了提升创新人才甄选质量,国有企业应开发一

3张明龙,张琼妮.Israel高效创新机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2):87-92.

系列科学的评估工具。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施。一是特殊班级。是国有企业为创新人才专门设立的,使具有创新能力的员工能在一起开展学习。二是人才中心。国有企业均设有人力资源室,创新人才可以定期去参加人力资源室组织的学习,也可以参加人力资源室举行的活动。创新人才可以在专家指导下进行学习。三是国有企业的特殊计划。除国有企业统一的计划外,各部门也会根据员工的具体实际情况设立创新人才培训计划。除此以外,国有企业还设有专门的训室,不断丰富和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技术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国有企业执行一项重要的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即每年在所有员工中选拔一定数量的优异人员,安排脱产由企业训师实施专项培养,教授相关技术课程,为其创新能力培养打下扎实基础。高级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是国有企业尖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保证训师视野开阔、知识前沿,国有企业的训师必须与国际学术界密切联系,企业应为训师们创造每年有数次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的机会。训师必须大量参与国际学术活动,了解并掌握本学科研究的全球性信息。国有企业应要求高级技术创新人才每周必须参加几次各学科相互交融、信息前沿、容丰富的研讨会,有些部门还应设有专项经费供高级技术创新人才申请参加境外国际学术会议。4

(三)设立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的技术专业机构

如前所述,科技部副部长王志刚在发布会上说,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要求进一步优化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

4肖非,吴春艳.Israel的英才教育现状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2(12):54-58

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就要加快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形成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公平开放的市场体系、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政府与市场两方面的作用,形成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的新格局。知识经济是国有企业经济的基本特征,技术创新是国有企业的主要任务。国有企业必须明确其教育培训目标,即“着重传授对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那些科学技术技能”。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成为国有企业技术发展的主力军和开拓者,成为国有企业高科技产业的摇篮,企业与大学互相配合、密切合作,高度重视研发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对研究出来的新成果进行快速投产和开发。高水平的研发成果得益于企业自身的科研转化机制,因此,国有企业应设有负责研发成果向商用转化的专门机构,技术专业机构专门负责推动研发成果商业化的工作。

四、结语

当前,国有企业的战略措施已经上升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有企业。建设创新型国有企业,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人才,国有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和措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一)定期组织培训教育,保障科研经费投入

国有企业历来都把培训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视为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根本性问题。培训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是支撑国有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国有企业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今

后,国有企业应进一步保证教育培训经费持续稳定增长,一方面要继续加大教育培训投入,把教育培训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社会支持国有企业的积极性,千方百计地争取和利用更多的社会、市场、民间和国际资源,多渠道增加教育培训投入。

(二)不断完善国有企业创新人才体制机制

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充分发挥政府机关、高等院校和国有企业三方面的作用。政府重视立法,通过立法保障项目的实施,创建独特的科研创新管理体制,通过设立创新项目工程,引领和支撑科技创新。高校建立行政与学术管理分开的管理制度,拥有充分的自主权——政府不干预高校,高校不干预教师。笔者在高校攻研期间,曾多次询问教授们取得科研创新成就的奥秘是什么?导师们都称是个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即自由。诚然,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对自主创新尤为重要。国有企业还应高度重视国际合作,须由国外同行专家完成其大多数的创新项目评审和验收工作,使其创新项目不仅能立足于国际前沿,同时也保障了创新项目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和研发的高质量。我国在构建国有企业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方面应充分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政府要在立法、宏观政策制订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加强引导和统筹,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为国有企业科研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法律保障。高等院校要鼓励科研创新人员自由探索建立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评估机制,改革科研创新评价制度,同时应加大国外的同行专家介入我国科研创新评价的力量。在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上,建立国有企业和高等院校联通的创新人才教育

培训管理体制,总结当前国有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经验,探索适合国有企业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完善路径。国有企业应与政府机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沟通渠道,扩大政产学研用的有效联合,使它们为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可靠的经费投入、法律保障和技术支持,同时大力开展协同攻关,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提高创新成果的社会效益,为国有企业建成为创新型国有企业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为国有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陆坤,向刚:《企业持续创新部人才激励机制研究》,载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

[2]党莉莉:《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方法研究》,载于《理工大学》2008年。

[3]《为优材提供沃土———中国人民大学探索人文社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国教育报》2010年7 月3 日第1 版。

[4]徐晓媛,史代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 4) : 81.

[5]龙小兵:《知识型企业员工非物质激励机制与创新绩效研究》,载于《中南大学》2012 年。

[6]立,中宝,涂丹:《烟草企业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研究》,载于《特区经济》2013 年。

[7]吴绍芬.探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道———“清华学堂”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院士访谈[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14-16.

[8]黄多能:《高层次创新人才开发的激励政策研究》,载于《大学》2014 年。[9]贝妮:《企业科技创新人才“能绩积分”自选式激励机制研究》,载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 年。

[10]春霞,徐辉:《基于过程模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构建研究》,载于《科技广场》2015年。

[11]林悦娜:《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创新探讨》,载于《人力资源管理》2016 年。

[12]王思梦,邵云飞:《“东汽”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分析》,载于《大学人力资源管理》2016 年。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如何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国有企业在用人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始终是困扰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问题之一。在这里就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正确认识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企业基础管理模式的变革,人是一种重要战略资源的思想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在这一管理思想的指导下,企业人事管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事部门的工作重心从过去传统的考勤、档案、合同管理等事务性工作逐步转变为确立以人才测评、绩效评估、激励制度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力资源管理更是被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人才,真正成为企业的第一生产力。 在企业初创期,生存是第一位的,所以资金是这一时刻最重要、最核心的要素,任何一个环节的资金链断裂都会导致企业的灭亡。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生存问题得以解决后,企业逐渐进入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扩张期。这个时候,人才作为企业重要战略资源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开始显现,人才建设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便成了企业发展的瓶颈。一个企业是否拥有足够的符合企业发展战略需求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决定了企业的成败。 二、建立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 多年来,我们一直沿用或参照党政机关职工的管理方式来管理国有企业员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国有企业都相继开展了三项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在用人机制改革上取得了质的飞跃。但是,要真正建立起一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保证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国有企业用人机制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核心问题在于观念的转变。(一)面向市场广招人才,海选存精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招聘是企业引进人才的第一关口,是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源头,因此,必须要建立良好的招聘机制。 要完善国有企业的就业准入机制,部分重要岗位可逐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以开放的人才观广揽人才,真正形成“不拘一格”、“人才辈出”的局面,增加人才备选存量。要净化招聘流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对拟招聘岗位的素质要求,严格考察,择优录用,避免“暗箱操作”、“内定”等不正之风阻碍优秀人才引入。 要严格执行试用制度,真正以试用员工的工作表现作为录用人才的依据,改变以往只要不犯错就是试用合格的误区。 要建立长期招聘机制,根据企业现阶段及未来所需的人才情况,收集人才信息,逐步建立储备人才库,保持与重要岗位储备人才的联络与沟通,以备随时调用,防止人才断层。 (二)推行全员竞争上岗,变相马为赛马 三项制度改革的深化,改变了国有企业以考核任免制选拔任用中高层干部的机制,引入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上岗机制。传统的考核任免制,靠伯乐选人;新的竞争上岗机制靠竞赛选人。“拉到赛场溜一溜”,“马”的能力如何即见分晓。赛马机制优于相马机制。

人才工作机制改革与政策创新下--试卷76分

人才工作机制改革与政策创新(一)(下)试卷76分 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正确错误 2、到2011年底,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9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 正确错误 3、我国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斐然,人才占总人口的比例并不落后于发达国家。 正确错误 4、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尚为取得根本的突破,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改进。 正确错误 5、我国当前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问题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例如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 正确错误 6、建立健全国民教育体系,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完善教育经费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正确错误 7、学校教育乃个人教育的终点。 正确错误 8、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和培训机构应该向所有有学习需求的人开放,打破人才参与学习的各种壁垒和限制。 正确错误 9、在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们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 正确错误 10、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只注重培养内容的全面性即可。 正确错误 11、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正确错误 12、当今世界,经济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正确错误 13、政府是人才培训的主体,应该转变观念,鼓励职工进行在职学习。 正确错误 14、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人才培养对象的多元化,建立多层次的人才梯队,优化人才资源的结构,形成一个初、中、高不同层次人才分类开发、逐级提高的塔式结构。

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党建人才管理工作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57546247.html, 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党建人才管理工作研究 作者:王茂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第04期 摘要:新常态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现代化企业管理改革中,怎样加强党建人才管理工作,进一步发挥基层党建工作人员的作用,是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据此,在新常态下做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党建人才管理工作,提高党建管理人员思想认识的重要性,树立企业党建人才的管理关键,更好地谋求经济发展与党建人才管理工作的双丰收。 关键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党建;人才管理;党组织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357546247.html,ki.16723198.2017.04.033 党建工作历来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凝聚力、影响力的重要保证。随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加快发展、创造效益成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作的中心,必然对党建人才工作提出新的挑战与问题,我们要发挥好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国有企业党建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势在必行。 1对加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党建人才工作的重要性认识 1.1加强党建人才管理工作,树立党建人才管理观念 通过开展党的“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党建人才管理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党建人才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真正走出“一抓就灵”、“一松就散”的怪圈,只有升华经验,构建长效机制,把实践证明确有成效的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走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之路,才能切实巩固和拓展党建人才管理成果。 1.2加强党建人才管理工作,是持续深入推进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需要 我们党历来重视作风建设,长期以来形成了从严治党的理念和政党风格。加强党建工作,就是要不断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明规矩、严纪律、强约束,保证党员干部时时处处都能用严的标准、严的纪律约束和规范自己,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营造企业良好政治生态。 1.3加强党建人才管理工作,是积极应对形势任务新变化新要求的需要 随着全面深化国有及国有控股改革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改革发展为主线,主动适应新常态,采取了一系列市场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企业发展

创新黑龙江省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研究[权威资料]

创新黑龙江省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研究[权威资料] 创新黑龙江省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研究 摘要:职业技能鉴定作为黑龙江省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的主要方式,在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评价和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现行的评价模式也存在无法满足企业岗位和人才发展需求的问题。在黑龙江省推行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是解决当前黑龙江省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瓶颈,适应新形势企业发展需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机制 C916 文献标志码:A 1002-2589(2016)06-0105-02 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企业是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的主体,技能人才评价必须适应企业经营管理和战略发展的实际需要。如何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导地位,探索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技能人才评价方式,成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改革任务。 一、黑龙江省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现状 近年来,黑龙江省企业人才评价有序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省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主要有两种模式:由各级职业技能鉴定部门为主导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职业技能鉴定模式和部分大中型企业自行探索建立的评价模式。 (一)职业技能鉴定模式 1.评价体系。我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由省、市各级人社部门、鉴定部门统一组织实施。我省现有社会化鉴定所(站)50余家,分设在各地区、学校及大型企

业,各地均设有专门负责职业技能鉴定的管理机构。目前,我省已形成了一支素质过硬的考评、管理、督导人员队伍,基本上建成了 一套层次分明、分工合理、管理有序、覆盖全省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2.评价模式。目前,我省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社会化鉴定模式。依托设于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所(站),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对企业内职工开展初、中、高级的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技师、高级技师增加论文评审。有鉴定意愿的职工如所在企业没有鉴定机构,由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根据所鉴定职业(工种)推荐到有鉴定许可的鉴定机构进行社会化考评。二是统一职业技能鉴定模式。在全省范围内实行部分职业(工种)理论和实操统一考试,按照国家人社部“五统一”要求,即统一鉴定所(站)条件、统一考评人员资质、统一命题管理、统一考务管理和统一证书核发,实现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的规范化、规模化。三是通过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拓宽技能人才评价渠道。省人社厅、教育厅、商务厅、交通厅、总工会、团省委等部门每年举办各类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对在大赛中取得优异的选手,省职业技能鉴定部门放宽破格晋升条件和名额限制,通过大赛,为企业破格选拔优秀技能人才。 (二)企业自行建立的技能人才评价模式 近年来,省内部分国有大型企业根据企业管理实际,在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以外,按照国家职业标准,探索建立企业技能人才新评价模式。如:哈电集团锅炉厂有限公司,在国家职业资格基础上实施“九级工”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办法,由企业对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人员进行推荐初审,合格人员参加省人社部门组织的考评;哈电机有限公司制定了《技术工人实施等级管理暂性规定》《技术工人等级培训、评聘实施细则》,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自行命题组织理论及实操技能考试,考试合格人员颁发技术等级证书,晋升技师、高级技师的与公司签订聘约并颁发聘书。具备自行建立技能人才评价模式的企业,需要具

做好人才评价体系包括哪几个方面

如何做好人才评价体系?在针对某大型机械装备集团公司的现状后,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给出了以下建议:1、建立人才评价系统。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是建立企业内部人才库的必要前提。2、建立人才评价记录系统,为培养人才奠定数据基础,有效整合集团整体人力资源。结合企业、岗位工作特点及人员特点,建立人员评价的核心指标。并且华恒智信认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可以给企业管理者提供全面、客观、详细的信息,同时也能给人才本身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让其明白哪里存在不足,并引导其改进行为,从而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更多的保护和利用。人才评价机制是建立和完善人才竞争机制、监督机制的基础,人才评价体系是为了实现人事人才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那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华恒智信具体是如何解决某大型机械装备集团公司所面临的人才评价体系问题的吧。 【客户行业】机械装备行业 【客户问题】搭建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客户背景】 捷瑞机械装备集团公司(化名)于2003年成立,下设三家研究所及八家生产制造子公司。公司总部位于大连市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25万m2,总建筑面积8.5万m2,公司注册资金1.75亿元,拥有固定资产3.5亿元。业务领域覆盖了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建筑、轻工、汽车等在内的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领域。主要业务包括:以成套机电设备为载体的国内外大型工程承包;国内外建设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技术咨询、勘察设计、工程施工监理及项目管理;高新技术和重大装备的开发研制,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及机电产品的研制、生产;以机电产品进出口为重点业务的国内外贸易等。该公司以细抓产品质量为核心、以严抓企业管理为基础、以狠抓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常抓市场开发为目标为企业发展理念,凭借先进的研发技术、生产设备及专业的人才队伍,近年来获得了快速发展,人员规模也逐年扩大。 公司规模逐渐扩大,人员数量也逐年增加,但是优秀人才的数量增加却远远达不到企业发展的要求。在人才需求迫切,外部人才难觅,内部人才培养速度过慢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盘活现有人力资源就被提上该公司管理者的日程。 【现状问题】 随着企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该集团公司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达到

《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解读(上)

《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解读(上) 李克实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 各位学员大家好!我是李克实。今天和大家就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文件我们作一个交流。 今年三月份中央出台了这个《意见》对于我们今后一段时期的人才工作可以说意义非常重大。我们下面就按照章节,把主要的部分逐一做一个讨论,主要部分我们分八个方面来跟大家进行探讨、学习。首先说一下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基本情况,这为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个意见做一点铺垫。第二个,关于如何去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这有四个方面。体制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体制改革直接影响到我们人才工作的有效性,这是这个文件当中非常核心的一个问题。下面就六个方面的机制,分为四个问题。 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一)人才管理的六个机制 第一个,改进人才培养支持机制。我们过去支持人才,很多事就是就事论事,缺乏一种良性循环的机制,怎么理解这个呢?在人才成长过程当中,它是有一定规律的,如何按照这种规律去办事,才能够使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第二个,要创新人才的评价机制。人才实际上就是成长、评价,这个都是直接相关的。一个好的评价机制就会大大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如果说这个评价机制有问题的话,比如说追逐物质、金钱、名誉,可能我们在主导方面出现偏差,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三个,要健全人才顺畅流动的机制。我们现在可以说,人才不是一点不能流动,问题是不顺畅或者是不自然,它不是说完全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来流动的,处处都有很多的关卡。 第四个,就是强化人才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如何去引导鼓励人才的创新创业?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在这个《意见》里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方法。 第五个,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引才、用才机制。如何把一些国际上优秀的、专家型的人才吸引到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来,像白求恩那样的人,依据我们现行的政策,可能是进不来或者是不利于引进来,甚至是进不来,怎么能够有效的吸引他们进来?包括我们国内出去的,通过学习获取成果的这些人才怎么回国为我们国家服务? 最后一个就是建立人才优先发展保障机制的问题做一个探讨。首先,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概述,有这么几个概念跟大家讨论一下。我们讲到人才,人才是什么?我们关于人才的定义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这句话的讨论引发了几个点,可以说叫理论假设,为什么说是假设?我们按照这么一个推理去建立一个模型是不是能够得到必然的结果?这只是一种探索,不是在任何情况下是完全合适的,但是,可以说在我们认知上是有很大影响的。(二)有关人才的理论假设 第一个就是人才教育论。认为人才是教育产生的,教育产生人才,人才推动科技,科技产生效率,效率产生财富,是这么一个逻辑关系。但是这个逻辑关系是不是完全符合我们实

我国中小企业的人才招聘与管理问题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的人才招聘与管理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08-12-16T14:54:55.857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供稿作者:乔铁松 [导读] 摘要:中国的中小企业,是支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重要力量之一。但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备受到人才问题的困扰。如何有效地解决人才招聘与有效管理问题是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严峻、紧迫而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力图对于完善中小企业人才招聘机制和有效的管理方式来留住人才进行相关探讨。关键词:中小企业人才流失人才保留 摘要:中国的中小企业,是支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重要力量之一。但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备受到人才问题的困扰。如何有效地解决人才招聘与有效管理问题是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严峻、紧迫而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力图对于完善中小企业人才招聘机制和有效的管理方式来留住人才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才流失人才保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中小企业以其惊人的胆识和卓越的才干成为中国当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大中型企业有着很大的区别,是一个相对规模较小,销售额和资产总额都不高的企业。与大公司相比,中小企业处于弱势;而在管理经验和技术等方面也难于和国外公司抗衡。因此在今天的全球化竞争中,中小企业必须凝聚自己特色的竞争优势,在这个过程中,招揽和留住人才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已成为当前企业最重要的资本,其对中小企业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失去人才,就等于失去生命力,失去了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 一、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招聘和管理现状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在全国工业产值和实现利税中分别占到60%和40%左右,而且中小企业还提供了超过70%的城镇就业机会。和其他企业一样中小企业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和对人才的有效管理。如何寻找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为企业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已成为中小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人才已成为当前企业最重要的资本,企业失去人才,就等于失去生命力。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规模经济优势,技术开发、创新能力弱,积累或筹集资金能力也弱,本来吸引人才竞争力就较弱,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入,还出现人才不断流失现象。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一些中小企业中高级人才的流失率高达 50%-60%,而据专家测算,正常的人才流动率应该控制在15%以下。人才高比例流失,不仅带走了商业、技术机密,还带走了客户,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极大浪费,企业竞争力严重下降,经济效益滞步不前,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在人员招聘上,随意性代替规范化,感情多于理智,对人才的招聘往往凭招聘人员以往经验和主观判断,大多数中小企业一直被“招聘效率低下”问题所困扰。 二、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招聘与管理问题成因 我国中小企业的人事招聘人员受传统用人观念影响,在人才的招聘开发过程中,重文凭轻能力,重资力轻道德,重招聘轻设置,重使用轻开发,重引进轻培养等的传统用人思想严重,又由于这种思想引发的企业过分集权、任人唯亲、论资排辈使得人才无法施展才能,造成企业人才外流。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薪酬水平普遍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由于中小企业无法提供高于市场,甚至与市场持平的薪酬,使得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熟练的技术工人大量外流。而企业为了正常运转又不得不招聘新员工增加新的用人成本。也就是说中小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人才吸引政策,管理人才匮乏,使得高层管理不到位。 另外,中小企业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是造成人才招聘困难和管理问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很多企业的实践表明,好的企业文化不仅是作为企业的行为准则而存在,会在增强人才吸引力、凝聚力方面发挥无形作用。国内三一、中海油、伊利等集团很重视企业文化的发展,其自身文化的形成,为吸引更高层次的人才奠定了基础。目前,很多中小企业有着美好的规划前景和企业文化,但往往不为人才所接受、认可,因为很多东西仅仅停留在书面上,真正落实的并不多。 三、中小企业人才招聘与管理问题的对策 虽然中小企业在人才招聘方面的困难较多,但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也具有自己的优势。如体制灵活、对环境反应灵敏、发展潜力大等优点;人才在企业的发展的机会较多,容易发挥个人的特长,体现自己的能力。所以,中小企业应扬长避短,建立一个有效的人才引进和管理的机制。 (一)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中小企业在企业声誉,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人才成长机会等方面都不如大企业,所以在招聘之前必须对本企业需要的人才技能和知识体系进行详细的考虑与规划。把好招聘关,要严格按照科学的招聘程序,公平公正,因岗寻才,宁缺毋滥。以选任“适合的人才”为原则,而不是期望最好的人才,要明白“适才比英才更重要”。另外,员工在开放平等的环境下展示自己的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只有员工的个人利益在规范的制度下得到保障,才有助于员工之间建立彼此的信任关系,不仅能留住人才,更能督促员工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这样既有利于企业的效率的提高,又可以让员工在制度的保证下,对自己在企业的发展有更多的信心。一套科学高效的引进机制,要求用人单位在用人上注重学历但又不惟文凭,重视能力和个人品质,做到唯才是举、任人唯贤。努力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灵活用人机制,使每个人都能在企业中找到用武之地,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通过多种渠道招聘人才。通过多种科学途径引进人才,例如人才市场、报刊广告、互联网、猎头公司、熟人推荐等都是有效的人才招聘渠道,对中小型企业来说一般不应拘泥于某种既定的模式,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市场对于招聘普通管理、技术类人才有其简便快捷的优势,较高职位通过一般人才市场招聘较困难,需其他渠道的补充配合。报刊广告渠道的优点是信息覆盖面广,可收到较多应聘资料,同时,可减少应聘的盲目性,缺点是广告费昂贵,费时较多,猎头公司在招聘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方面有其优势,但招聘效果与猎头公司的服务质素关系较大,故须对猎头行业作较深入的了解,对猎头公司的服务进行评价,寻找最合适的猎头公司。通过网络招聘是一个新兴的人才交流渠道,具有使用方便,反馈迅速,一个交费时间内不限使用次数的优点,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其优势将会日益明显;从目前使用实际情况看,它的缺点是受上网人数与类型影响,以IT专业技术类、文职类、财务类及公共管理类等人才招聘效果较好。 (三)加强运用企业文化。我国中小企业长期以来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其实成功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员工的潜移默化的作

重庆市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实施方案

重庆市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推进我市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充分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服务发展。围绕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服务全市创新发展需求,发挥人才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以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推进重大原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端人才培养引进,引导科技人才服务支撑新旧动能转换,有效发挥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加快建设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二)坚持品德为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把科研诚信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从严治理弄虚作假和科研不端行为。加强对科技人才科学道德、从业操守等评价,鼓励科技人才进一步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倡导诚实守信,强化社会责任,引导科技人才抵制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 (三)坚持创新求实。把握科技创新的长期性、系统性、不确定性,突出评价中长期目标,实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注重业绩和潜力评价、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完善容错免责制度,鼓励

科技人才增强创新意识,把握创新特点,勇于创新追求,不惧创新失败,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潜心研究的科研环境。 (四)坚持科学评价。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打破简单“以文识人”“以证取人”的人才评价机制,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导向,分类建立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尊重用人单位评价的主导作用,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拓宽科技社团、企业和公众参与评价的渠道。以同行评价为基础,注重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加快建立完善科学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让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 二、分类与标准 (一)分类释义 根据我市科技人才的职业属性和科技活动特点,将科技人才分为基础研究人才,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人才,社会公益研究、科技管理服务和实验技术人才等三类。 1.基础研究人才。是指在科技活动中主要从事基础科学或应用基础科学的学术研究,承担发现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揭示自然现象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引领知识创新重任的人才。 2.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人才。是指在科技活动中探索基础研究所获得成果在实践中应用的可能性,或者针对某些亟待解决的特定问题和实用目标,主要从事提供新系统、新产品、新品种、新结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流程、新材料等研究活动

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 摘要:人才工作是强军兴国之重要战略,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创新对于人才工作至关重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重在创新,难在实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更好实施人才强军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 关键词: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创造活力热情 一、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的现实背景 长期以来,人才工作从属于人事管理,没有成为管理者议事的中心。人才工作机制受到旧管理体制限制,受到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事管理模式影响,以致我国人才工作累积呈现出一些问题。 1.人才现状不符合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事关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我国人才问题已逐渐成为约束国家发展的软肋。 2.人才工作机制制约人才工作开展 现有的人才工作缺乏统筹协调机制,没有充分把握宏观,缺少计划性,没有真正将人才工作纳入党政工作的要务

中。 二、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的热点与难点分析研究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的目标要求,进一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探索实践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的新路子、新方法、新途径。 1.转变观念,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要牢固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目标,用优秀人才工作机制、人才服务体制、人才管理体制吸引人才,古语云:良禽择木而栖。没有好的机制,是吸引不了优秀人才的,坏的不全的机制只会吸引畸形人才。 2.解放思想,推进体制内外人才的整体性开发和学习运用 改革开放30年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形成共识。但是,在人尽共才、才尽其用上,缺失和漏洞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必须以创新发展的思路,用实际效能检验标准,打破不适应新时期军队国家人才开发模式,打破陈旧的人才开发思维模式,打破体制内外人才整体性统一模式,使各类人才的活动迸发,潜能涌流。 三、创新人才开发机制,重在培养、任用与激励

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对企业而言,企业在进行员工培训时要认识到员工培训的投入不仅仅是一项成本,而是一项开发人力资源的投资。就员工而言,企业员工也必须正确对待培训,企业作为一个组织为员工个体提供了生存空间,企业发展同样也给员工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员工素质和技能提高来支撑。这就要求员工在对待培训问题上要处理好个人成长与组织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企业培训与自我学习之间的关系。 2、建立分层次、有重点的人才培训机制 企业要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就必须重视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不断加强企业内部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这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职工个人发展的需要。企业在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的过程中,应注意因材施教,加快培训紧缺人才,重点培训有发展潜力的后备人才,优先培训管理人才和学术技术人才,全面培训青年人才。应着重指出的是,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及科学技术人员的培训,企业应不惜重金,结合这类人才自我发展的需要,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15]。 (六)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 1、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的作用 绩效管理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之一,也是一个企业管理的缩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的经营哲学和价值观。绩效考核可以为企业的各项人事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同时能加强组织的团队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和健全绩效管理体系是国企走出绩效管理困境的明智的选择;通过绩效评估,提供双向互动式的反馈,可以使员工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得到企业的承认和肯定,组织的目标和管理也可以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促使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员工把自己和企业协调起来,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最终实现国企脱困的目标。 2、确定定量化的考核指标 建立与健全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中最难建立、最难操作的。由于缺乏客观基础, 国有企业要改变以往凭经验、凭个人印象来判断员工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的做法, 往往会遇到缺乏科学的评估办法。国有企业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定量化的考评指标必须以实际工作结果为依据, 科学的评定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数量,这样既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又便于评定;二是强调合理的公平,企业的业绩评定永远难以做到完全开放的民主, 因为每个人的利益趋向不同,对于同样评定标准可能产生不同的利于自身的理解。这样,尽量完善绩效评估体系的科学性,还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反馈渠道, 以使员工提出的建议得到及时的反馈[16]。 (七)建立与企业经营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策略 国有企业要实现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目标,必须对企业现今和未来各种人力资源的需求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规划。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科学地规划企业人力资源是对企业管理的有效强化,能够有效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导向,企业要根据自己的战略目标,盘点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及实现策略,设置灵活的组织结构、岗位编制、准确的人员配置,使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得到落实。如何合理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不仅关系到企业吸纳的人才自身发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直接关系到企业如何实现人才发展战略,也是按照市场竞争的要求、企业岗位的需求来合理调配和使用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和发挥其潜在能力的核心问题。 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的配置工作,首先要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进行人员的需求预测和供给预测,来了解现有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预期可能出现的职位空缺、劳动力市场状况、社会有关政策及本单位在公众中的吸引力等;通过需求预测,及时了解产品市场需求、预期生产经营变化、技术与组织结构、劳动力的稳定性等,保证企业对未来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其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对企业内部各类人才本身所具有的知识文化程度、素质结构、所从事的岗位的熟练程度、爱好如何等情况了如指掌,真正做到岗有所需、人有所值,实现人力资源配置最优化,保证人才在推动企业发展为企业做贡献的同时,还能够使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极大地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和知识的升华及自身价值的实现,真正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人才评价机制

构建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 ——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萧鸣政教授访谈本报记者刘祖华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提出,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人才评价在人才资源开发管理过程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我国的人才评价机制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建立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萧鸣政教授。 人才评价机制在人才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发挥基础与关键的作用 记者:《人才规划纲要》中将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作为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的重要内容。在您看来,人才评价机制在整个人才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萧鸣政:人才评价机制,是人才评价工作的系统化与科学化发展形式,是一种基于评价过程的人才开发与管理的动态体系。人才评价机制在整个人才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发挥着基础与关键的作用。具体来说,应该通过人才评价机制揭示人才价值,进行人才的识别、 发现与引进;依据人才评价结果与组织需要,组织可以把合适的人才任用到合适的岗位上,使用人才具备的价值。同样,通过人才评价,人们可以有目的的去寻找那些能够展现与实现自己价值的组织与岗位。依据人才评价结果,组织可以进行有的放矢的培训与开发,被评价者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扬长避短,实现人才价值的提升。 人才评价在揭示人才价值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从发现人才的角度来看,人才评价是显现人才内在价值的最基本方法,因为人才评价能够科学地、客观地评价人才的当前状态和发展潜质,通过评价结果揭示与展示人才具备的实际价值。 依据人才评价结果,市场可以把人才配置到合适的组织与岗位,实现公平配置,转化与实现人才价值,有利于人才市场的发展。从发达国家人才市场发展的经验来看,要建立健全的人才市场,除了要有相应的健全的法规和政策、有效的管理体制外,还必须能够为人才供需双方提供人才评价。通过人才评价对各种人才的价值做出鉴定,使人才的需求者可以客观地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才,而人才本身也可以凭借权威的人才评价的结果证明自己的才能。这样,既保护了用人单位的利益,也维护了人才自己的权益,使人才流动进入有序的轨道。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评价不仅是人才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还是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和前提。 依据人才评价结果与市场需求,人才的薪酬待遇得到公平的体现,

云南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

云南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 篇一: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 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 工作的意见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 (20XX年1月10日)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人才强省战略,进一步解放人才生产力,在全省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现就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重点人才培养 (一)大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实施“院士后备人才”培养工程。从20XX年到2020年,分批选拔20名左右科技领军人才作为院士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培养期5年,在培养期内由省级财政给予每名后备人选及其团队1000万元专项培养经费,同时所在企业和有条件的单位按不低于1∶1的比例安排配套经费。 实施“云岭学者”培养工程。从20XX年到2020年,分批选拔100

名左右科研学术居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授予“云岭学者”称号,进行重点培养。培养期5年,在培养期内由省级财政给予每人200万元科研工作支持经费,同时所在企业和有条件的单位按不低于1∶1的比例安排配套经费。 (二)大力培养产业建设人才 实施“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从20XX年到2020年,分批选拔认定200名左右产业技术领军人才,领衔组建产业技术创新团队,进行重点培养。培养期5年,在培养期内由省级财政给予每人100万元工作经费支持,同时所在企业按不低于1∶1的比例安排配套经费。 实施“云岭首席技师”培养工程。从20XX年到2020年,分批选拔认定300名左右首席技师,领衔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进行重点培养,开展技术传承创新。培养期5年,在培养期内由省级财政给予每人50万元工作经费支持,同时所在企业按不低于1∶1的比例安排配套经费。 实施“云岭企业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围绕工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高原特色农业等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加大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力度,大中型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经费应不少于当年工资总额的2.5%。 (三)大力培养社会事业人才 实施“云岭教学名师”培养工程。从20XX年开始,每年遴选一批教学和科研水平居全国前列的优秀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力争到2020年,

创新人才培养制度

创新人才培养制度 为更好地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引进机制、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好地落实作为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要求,必需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引进机制、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大力营造自主创新的优良环境,提升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充分调动广大员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为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特制定本办法: 一、稳定、培养现有人才的激励办法 1、建立创新人才工作保障机制。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在推进企业跨越式发展中的骨干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要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形成公司统一领导,人力资源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公司将把人才工作作为各部门负责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提拔、晋级、奖励的重要依据。对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创新科技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在专业技术人员的使用上引入竞争机制,加大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和选聘力度,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对公司评选出来的科技创新人才重点培养,压担子、挑大梁,条件成熟时适时选用,使他们在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有效地发挥典型

示范作用,在全公司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专业技术人才成长提供发展舞台,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3、建立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技术岗位津贴制度。本着“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原则,提高高层次人才待遇,加快培养出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公司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加强“H”型人才发展双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尖端人才、中高级专家等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不断拓宽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实现专业技术人才与经营管理人才两支队伍“H”型管理,改变独木桥式的事业发展模式,使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事业发展上各行其道,人尽其用。 5、推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为激发广大员工开展科研开发、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对申报的科研攻关、技术推广、自主创新项目等科研成果转化到生产经营实际中进行应用、推广和再创新的,按照《创新成果奖励办法》进行奖励,有力激发员工自主创新的潜力,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技术水平。 6、建立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制度。按照个人自愿、企业需要、组织调配、因才施用的原则,根据企业发展方向,依托重点项目,针对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不同特点,不同发展方向,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向生产一线锻炼,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合理交流,实现人才的有序流动。

上海等地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及启示(一)

上海等地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及启示(一) 摘要]上海、青岛等地成功地造就了一支有影响的企业家队伍,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第一,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加强教育培训,加快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第二,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考核评价办法。第三,培育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市场,营造经营管理人才健康成长的市场环境。发展社会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认证中心,建立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信息库;加强社会化选聘人才工作力度,促进国有企业内部人才的横向交流与合理流动。第四,逐步试行任职资格制度,引导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力强、素质高、职业道德可靠的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才队伍。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人才建设 上海、青岛等地国有企业非常重视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他们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认真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大力抓好教育培训;充分发挥企业经理人才评价中心的作用,积极探索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适应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职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管理体

制,培养造就了一支有影响的企业家队伍,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上海等兄弟省市的经验和做法,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一、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家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因此,我们在研究制定和贯彻落实《广东省省属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过程中,要进一步突出教育培训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确保省属企业“十一五”期间的教育培训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措施如下: 1.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一是创新教育培训内容和方法。积极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对策研究、开放式教学等方法,按照企业家培养工程的要求,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系统化的培训和“菜单”式服务;加强EMBA教育,邀请成就突出、理论素质高、在国内有影响的企业家讲座,让“企业家”培训“企业家”。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领域,实行“走出去”战略,加大出国培训工作力度。选择国外一些著名大学商学院和世界500强些企业作为学习培训的定点基地,分层别类组织优秀人才赴海外交流实习,让经理人在学习培训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二是创新教育培训机制。引入竞争与激励机制,把教育培训和选拔使用、人才信息库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企业干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紧迫性,帮助经理人才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人才评价机制 talent evaluation system

人才评价机制talent evaluation system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China's Cabinet, have jointly issued a guideline on reform of the talent evaluation system. It calls for improved talent evaluation standards, innovative talent evaluation methods and accelerated reform of talent evaluation in key fields.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有关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健全人才评价标准、创新人才评价方式,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人才评价改革。 《意见》指出,人才评价(talent evaluation)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的前提。当前,我国人才评价机制仍存在分类评价不足、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手段趋同、评价社会化程度不高、用人主体自主权落实不够等突出问题,存在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preferring diplomas, seniority and academic papers over actual contributions),亟需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意见》中提出的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基本原则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Party leadership over talents)、坚持服务发展(development-oriented)、坚持科学公正(reasonable and fair)、坚持改革创新(focusing 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意见》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改革举措,分别是: 分类健全人才评价标准 improving talent evaluation standards in different fields 改进和创新人才评价方式 upgrading and innovating talent evaluation methods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人才评价改革 accelerating reform of talent evaluation in key fields 健全完善人才评价管理服务制度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ystem of talent evalu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