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四组 11. 奶奶的白发》公开课教案_11

11、奶奶的白发

教材简析:

《奶奶的白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1课。课文主要写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它篇幅虽短,但意趣横生,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课文。

教学理念:

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书和心灵交汇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使学生在质疑解读中流露真情;助学生在想、述、演、议中内化语言的深情,从而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一、二两句。2.学会3个生字。3.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一、二两句。认识到长辈为抚养我们成长所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重、关心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发”引入: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认真写个字“发”,谁认识它?在哪课认识的?(提出多音字)在这儿念第四声,组个词吧!(相机写全课题)读题,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奶奶的白发是什么样的?

生:奶奶的白发为什么会变白?

师:这个问题提的真好,老师在题目的后面加上一个问号。

生:奶奶的白发还会变黑吗?

师:孩子们真会提问题,奶奶的满头白发还会变黑吗?我们在题目后面再加上一

个问号。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对于没有读过课文的学生,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愿望,了解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文本的呼吁变成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识字,联系生活,理解词义:

师:孩子们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奶奶的白发是什么样的?能不能找出一个词来形容?(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找,在书上画出自己认为最能表现奶奶白发的词语)孩子们读书真认真,奶奶的白发是什么样的?

生:奶奶的白发是雪白雪白的。

师:雪白雪白是什么样的?

生:雪白雪白是比雪还白。

生:雪白雪白是很白很白。

生:雪白雪白是比墙还白。

生:雪白雪白是很白很白。

师:啊,雪白雪白是很白。我们一起读这个词好吗?(学生朗读)课文中的小朋友是带着什么语气问奶奶的?

生:好奇的语气。

师:好奇的语气是什么语气?好奇什么意思?

生:好奇的语气就是奇怪的语气。

师:我们一起用好奇的语气读。(齐读)大家把好奇的语气读出来了。

(设计意图:教师先让学生理解“雪白雪白”的字面意思,这是工具性的理解。课文中的语言,大多都是浸润了作者的情感,是作者情感的投射。)

师:瞧,老师这儿还有一些词,小朋友们可以用刚才我们学习“雪白雪白”、“好奇”的方法,先在文中找出这个词,再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意思。读读这些词(适时纠正评价)。齐读课文。

三、解决问题,通文明理:

1、小朋友们会读课文了,那这些你们提出的问题能否解决呢?(指黑板上学生提的第一个问题)孩子们,奶奶的头发为什么会变白?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奶奶的白发是怎么来的?

生:我让奶奶操心了。

生:奶奶每天早上催我起床。

师:奶奶每天早上催你起床,这也是操心。

生:奶奶每天给我做饭,让她操心了……

师:除了吃饭之外奶奶还操什么心?光为我操心吗?

生:奶奶刷锅洗碗。

师:奶奶还操谁的心?

生:奶奶还操儿子的心。

师:我们一起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奶奶操爸爸什么心?

生:爸爸调皮,爱抽烟。

生:爸爸上班时不吃饭。

生:爸爸不愿意上班,天天让奶奶操心,惹奶奶生气。……

师:爸爸小时候让奶奶操心,长大了还让奶奶操心,现在又要操孙子的心。所以奶奶的白发变成雪白雪白的了。奶奶的白发怎么变白的懂了吗?指导读句子。听了奶奶的这番话,我怎么了?你有什么感受?

生:不高兴。

师:为什么?

生:我让奶奶操心了。

生:我心里难受,奶奶为我操了那么多的心,我却没有一点感觉,觉得她是应该做的。

师:多么懂事的孩子。我们一起读这两句。(齐读)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教学联系了学生身边的生活,似生活场景的再现,学生在不断的联系自我中发现,实现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四、倡导争议,深化理解:

师:孩子们,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奶奶的白发还会变黑吗?

生:不能了。

师:为什么?

生:奶奶永远有操不完的心,不能变黑了。

生:奶奶的白发能变黑!

师:有分歧了,你们同意谁的意见?

生:我同意变黑,不让奶奶操心,奶奶的白发就能一根一根的变黑。

师:孩子,你真的很懂事,有着美好的愿望,可是奶奶的年纪大了,头发不会变黑了,这是自然规律,你们认为哪?

生:老师,奶奶的头发永远不会变黑,时间不能倒流,奶奶不可能像年轻时那样了。

师:明白了,如果不让奶奶操心,奶奶的头发也不会变黑,但是我们(欲言又止)生:(大声说)我们可以让奶奶高兴。

生:让奶奶每天都快乐,奶奶就会变得年轻,显得更加健康。

师:我们虽然不能让奶奶的头发变黑,但我们可以使奶奶高兴快乐,心情好,经常保持愉悦的心情。

(设计意图:奶奶的头发会变黑?在孩子眼中的认识认为奶奶的头发会变黑,这个答案其实是孩子童贞的表现,对奶奶的爱化为自己的情感需要的表现。我们不能马上给孩子一个准确的答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奶奶的白发是自然现象。)

师:你们如何让奶奶高兴哪?

生:不让奶奶操心,不让奶奶做家务,不让奶奶早上给我热牛奶。

生:学习好,让奶奶高兴。

师:我们一起读课文的最后两句话。(齐读)

师:奶奶听到我的话,有什么表现?

生:抚摸了我的头。

师:抚摸是怎么样的摸?

生:轻轻的摸我的头。

师:是疼爱的摸我的头。我们再读这一句。奶奶为什么会笑了?

生:孙子这么懂事,奶奶当然笑了。

生:孙子能做力所能及的事了。(学生轮换读这一句)

师:第二个问题奶奶的白发还会变黑吗,懂了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书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越来越感受到自己对奶奶的爱,奶奶对自己的关心。通过个性化的声音表现学生与奶奶之间和谐安详的氛围,浓浓的亲情。)五、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1.出示所写生字:指、半、给(读准字音)。

2.指名口头扩词。

3.自学课文后笔顺。

4.书上田字格中描红,描好观察:怎样写才能写得漂亮?

5.当“小老师”当堂交流。

6.习字册上练习书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描红、自主观察探究中掌握如何写好字的要领,并让其当小老师上台交流,而后在“读帖”、“描红”、“仿影”和“临帖”的系列过程中,再次让学生从认识和操作上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获得进一步的深化。为此,写字教学中要坚持既动“口”,又动“手”,更动“脑”的“三动”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字字入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