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三)

高考仿真模拟卷(三)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乡贤文化:乡村治理的时代选择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爱等特点。新乡贤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乡土的守护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农村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以“贤”作为乡贤文化的核心,科学阐释和积极培育当代新乡贤观念。我们所说的“新乡贤”,不局限家世出身、籍贯居所。只要个人在人文、社会、科技等领域取得突出业绩,愿意为农村、社区建设尽力的人,都可认定为新乡贤。在过去,由于地域信息的封闭性,一个人要在乡里维持地方风习、推动地方公益事业,往往要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宗族势力才行。而在今天,便捷的交通、发达的通信,凭借人格魅力、学识修养、名人效应、创意点子,都可以吸引大量资源造福乡里,赢得乡里社区声望。意气风发的大学生“村官”,活力四射的回乡创业青年,潜心创作的艺术家,还有退休回乡的干部、教师、工人等,

只要能服务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起到引导示范作用,不论其身份官职、教育背景、年资阅历,只要有德行有威望,且有热爱乡梓、护佑乡亲的赤子情怀,始终以德为先、敢于担当,就都能成为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这种新观念,摆脱了封建等级制度及与其所伴生的权力依附、人身依附与宗族依附,在平等、民主、法治的环境下,转变形成一股新的乡贤文化力量。

重视新乡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发挥其在促进乡村治理中的引领功能。乡贤文化植根乡土、贴近乡情,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内在力量。新乡贤大部分来自农村,在大城市接受良好的教育之后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成功。他们将自身的知识阅历、城市资源带回乡村,成为城市和乡村之间共同发展的“桥梁”。新乡贤的出现,弥补新农村建设的部分资源不足,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为更好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传承优秀的乡贤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以乡情为纽带,以新乡贤为模本示范引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耕文明与时俱进、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正确认识新乡贤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发挥新乡贤文化在促进乡村治理中的践行功能。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乡村治理人才流失、主体弱化、环境复杂化等问题凸显,新乡贤及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强。乡贤文化对于今天的乡村治理仍具有独特的人文道德价值以及经济社会效益,它是倡导文明乡风的精神力量、传承地域文化的方向坐标,在乡村社会矛盾化解中起着“安全阀”的作用。鼓励推动乡贤治村,不是也不能寄希望于把新乡贤打造成为

乡村治理唯一的甚至决定性因素,而是要按照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构建一个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乡贤文化”和“新乡贤文化”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乡贤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B.新乡贤文化与传统乡贤文化一样具有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爱等特点。

C.乡贤是指生活在本乡、造福本乡、深受本乡民众爱戴且有影响力的民间精英。

D.现代社会,只要个人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取得突出业绩,都可以成为

新乡贤。

解析:B A项,将乡贤文化直接定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表述有误。C项,“生活在本乡”只是传统乡贤的含义,新乡贤则突破了这一限制。选项中的“乡贤”应该包括传统乡贤和新乡贤,因此错误。D项,依据原文可知,新乡贤除了能力和威望外,“以德为先、敢于担当”的品德要求也是必备因素。表述有误。

2.下列对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在文章开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强调了新乡贤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B.作者在全文用对比法阐释新乡贤文化和传统乡贤文化的区别,凸显其时代特征。

C.作者运用比喻论证如“助推器”“桥梁”“安全阀”,使说理更加形象明白。

D.文章在阐明新乡贤文化的内涵之后,从引领和践行两个角度分析其作用和价值。

解析:B 只有第二自然段用对比方法阐释了新乡贤文化和传统乡贤文化的区别,“全文”二字扩大了范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过去因为交通通讯不便,乡贤需要定居本地才能起到维持地方风习等作用。

B.传统乡贤文化有强烈的等级和依附色彩,这与民主、平等的现代观念冲突。

C.城市化使乡村和城市间出现了裂痕,出身乡村的新乡贤可以弥合这种裂痕。

D.新乡贤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已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因素。

解析:C 乡村和城市之间的裂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第三段在论及新乡贤在这方面的作用时用语非常谨慎,如“促进乡村治理中的引领功能”“弥补新农村建设的部分资源不足”“有利于农耕文明与时俱进、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等。“弥合”一词使用太过绝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11月25日,以“幻想无界,共享未来”为主题的2018中国科幻大会在深圳闭幕。与会专家表示,我国科幻行业近年来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前景乐观。

会上,南方科技大学发布了《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科幻产业产值超过140亿元人民币,2018年上半年,

原创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前六个月产值已经接近100亿元。

中国科幻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呈现出出版、漫画、影视、衍生品、旅游等全产业链发展的局面。我国科幻小说发表平台继续增加,作品发表数量增加,质量也逐渐提高。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上海堡垒》等几部国产科幻电影,受到产业界的关注。科幻教育有望成为科幻行业的增长点。“去年,涌现了大量以科幻为内容的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教学课程。今年全国多地的高考试题出现跟科幻相关的作文或知识点,这些有望对科幻教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为科幻产业发展积蓄后备力量。”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吴岩说。

当前科幻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专家指出,我国科幻优质资

源总体上比较稀缺,管理部门、行业组织以及相关企业等,有必要聚集整合有限的资源,营造良好的产业氛围和生态。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郑凯说,无论是科幻电影还是其他衍生品,优质的内容是产业的源头,要有持续的优质内容产出,应给科幻作家

营造更好的创作环境,让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出版界和网络阅读平台应当在挖掘有潜力的科幻作家上给予支持。

(摘编自喻思南、张珊珊《中国科幻,前景乐观》) 材料二

“中国科幻产业的黄金时代可能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科幻文学,

一部分是科幻影视。对科幻文学的前景我真的看不明朗,但是对中国科幻影视我是抱着坚定乐观信心的。”刘慈欣说。

刘慈欣坦言,中国的科幻文学还处于一种很初步、规模很小的状态,长期从事科幻写作的作家群体也很小,同时缺少有影响力的作品。“《三体》的爆红只是意外,这并不意味着科幻文学的成熟。”

对未来中国科幻影视的发展,刘慈欣称,现在很多科幻影视项目

都在运作之中,2019年至少有三四部高成本的、工业化的、按照好莱坞的工业标准去生产的科幻电影会上映,与观众见面。

“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这个就是对科幻产业,尤其是科幻文学最有利的肥沃的土壤。”刘慈欣说,即使目前对世界的影响力有限,但发展空间广阔,中国科幻产业仍有迎来黄金时代的可能。

(摘编自马佳欣《刘慈欣:中国科幻产业

需要共同守望“黄金时代”》) 材料三

我国目前大部分的科幻小说都是属于硬科幻系列,一般是由较高理工科背景的专业人士创作完成的,普通人很难去理解,刘慈欣的《三体》已经在故事情节上实现了突破,但是还是有很多读者表示读起来

吃力。科幻是科学与文学、科学与想象的边缘和交叉领域,技术细节的想象和运用确实是有理工背景的人的一种优势,但是理工背景的人比较强调思维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忽略了作品的人文性、叙事感,内部的冲突感不强,导致故事不是很好看。因此阅读范围仅限于小众范围内,无法延伸到大众范畴。

真正好的作品,仅靠技术细节是写不出来的,还需要更深刻的东西,需要对人类、对社会、对世界、对宇宙的理解。比如西方人关心的问题是文明冲突和人性的终极审判,而中国却更关注新技术带来的伦理冲突和国家的崛起。有广泛文化号召力的科幻作品应该对社会自身的现实问题进行观照、做出回应。

(摘编自吴苡婷《科幻产业的发展瓶颈问题剖析》)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18中国科幻大会上,与会专家们对中国科幻发展多年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同时也对科幻资源稀缺等现实问题提出了建议。

B.《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原创科幻产业产值增长迅速,2018年超越2017年的势头已经十分明显。

C.中国的科幻文学现状是起步晚、规模不大、作家群体小,《三体》水平不高,爆红有偶然性,不代表中国科幻文学已经成熟。

D.我国目前大部分科幻小说是由较高理工科背景的作者创作完成的,由于比较强调科学性而忽略人文性,缩小了阅读的范围。

解析:C “《三体》水平不高”曲解文意。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科幻优质资源总体稀缺的现状下,只有聚合有限资源,营造良好的产业氛围和生态,科幻产业才有可能向前发展。

B.对于科幻文学的前景和中国科幻影视的发展,刘慈欣的态度不尽相同,说明他对中国科幻产业的发展持审慎的态度。

C.大量以科幻为内容的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教学课程的涌现,是科幻教育为当前科幻产业发展提供的有力的增长点。

D.比起西方人关心文明冲突和人性的终极审判,中国科幻作品关注的问题显得狭隘,缺乏广泛号召力是其中一个原因。

解析:C “是科幻教育为当前科幻产业发展提供的有力的增长点”,未然成已然。

6.发展科幻文学,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请简要概括并说明。(6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归纳能力。材料一最后一段借中国科协领导的话提出了部分建议,材料三提到“中国的科幻文学”的状态,材料四则从作者(理工科背景)、作品特点(忽略人文性等)、中西方科幻作品的关注点等方面分析了科幻文学的缺陷,解决这些缺陷,同样是本题的答案指向。

答案:人才培养方面:积极发展科幻教育,培育科幻文学后备力量。

创作环境方面:应给科幻作家营造更好的创作环境,让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

科幻作家方面:作家出版界和网络阅读平台应当在挖掘有潜力的科幻作家上给予支持。

科幻作品方面:增强科幻作品的文学性,关注社会自身的现实问题。(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中秋舞火龙

陈立仁被称为“二龙头”的戚海大来到“大龙头”卞家明家,直嚷嚷:“你这个大龙头就不能出出头,趁着我们这把老骨头还没散架,在中秋再玩一玩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具有传统特色的民俗活动,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据民间传说,1880年,铜锣湾大坑地区遭受了特大风灾,灾后有一条大蟒蛇四处作恶,居民深受其害,于是居民们就组织起来全力搜捕,终于在一个晚上打死了大蟒蛇。没想到,几天以后,大坑地区就瘟疫流行,持续了十来天,重病和死亡的人不计其数。直到农历八月十四中秋节前夜,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梦见观音菩萨,让居民们在中秋节晚上舞火龙来驱散瘟疫……急病乱投医,居民们赶紧集资,用珍珠草扎一条长长的草龙,又在龙身上插满点燃的长寿香,人们在锣鼓声中舞动着行走,就像一条火龙在铜锣湾几十条大街小巷飞舞……说也奇怪,连舞了三个晚上,瘟疫逐渐消散了。于是,中秋舞火龙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成为习俗。只是,近年来这舞火龙的习俗渐行渐远,差不多就要被人们忘记了。

卞家明沉思着点头说:“兄弟,玩一把那不是大事,我在想啊,这舞火龙总不能在咱们这些人手中断了代呀!”

戚海大顿时神色黯淡了下来:“这个,这个……我还真没想过,只是……”

卞家明说:“报上说内地城市重视历史文化,不忘乡愁,我想了很多,咱这舞火龙也传承一百多年了,虽说是民间的玩意儿,也算得上是历史文化吧!咱是龙的子孙,认真玩一把,请电视台来做一个片子留下来,让子孙后代有个念想。”

戚海大听着,笑逐颜开,猛一拍桌子,说:“好想法,咱这就做起来……”

农历八月十五说到就到了,这天傍晚,担任舞火龙总指挥的卞家明呼地举起五色的龙图案旗帜,发出了指令:“十八响炮仗点放,锣鼓齐鸣,插香喽!”紧接着,急促的锣鼓声响起,一条火龙舞动翻腾着开始在大街小巷前行。卞家明挥舞着旗帜,眼睛随着晃动的红绣球翻转,还不时中气十足地大声喊叫着。火龙翻滚得令人眼花缭乱,一会儿是“火龙滚沙”,一会儿是“飞虬朝日”,一会儿又是“游龙戏珠”……广场上的人群也沸腾了,响起阵阵喝彩声,民众的喊声越激扬,火龙舞动得越活跃,在灯光下闪着红火,穿梭在沸腾的人群里。

“大龙头,大龙头!”随着响亮的喊声,给这次舞火龙最大赞助的铜锣湾食品商号的吴老板走了过来,紧握着卞家明的手说:“一个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光靠你大龙头和二龙头起劲是很难维持的,要想让它发扬光大,就离不开民众的支持,要让民众记得,让民众喜欢……”

他接着说,“我听我父亲说过,抗战时期的一个中秋节前,您的父亲操演了祖宗的舞火龙绝技,在一条飞舞的火龙里藏满了炸药,在锣鼓喧

天中舞动到了汪精卫集团设在香港的机关报《南华日报》社门前,突然冲进去,火龙爆炸,摧毁了这家反动报纸,之后又刺杀了《南华日报》社社长、反动分子林柏生,使在香港的反动派走狗大为恐慌。撤离时,您的父亲为了掩护其他爱国人士,被反动派杀害了。这么多年,舞火龙一直让我父亲魂牵梦萦!父亲临死前还对我说,他有生之年没能再看

到舞火龙,遗憾哪……”吴老板坚决果断地表示:“舞火龙绝不能在我们手里断了代,我支持你们,把舞火龙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卞家明的眼睛湿润起来,握着吴老板的手,摇了又摇。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19期,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秋再玩一玩舞火龙”的建议虽然是“二龙头”戚海大首先提出来的,但对舞火龙这件事他没有“大龙头”卞家明想得深远,说明两人的思想境界是不同的。

B.“认真玩一把,请电视台来做一个片子留下来,让子孙后代有个念想。”卞家明这样说的言外之意很明白,那就是今后是不会再有人舞火龙了。

C.小说对八月十五晚上舞火龙的情景描写得非常细致、精彩和生动,广场上观众的热烈反应更使舞火龙的热闹气氛达到高潮。

D.赞助商吴老板对卞家明说的一番话语重心长,饱含情感,表现了他对舞火龙这一民俗活动的热爱和希望将其传承下去的决心。

解析:B “言外之意”说法错。

8.小说第二段详细插叙了民间传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解析: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对内容有补充、对情节有推动、对主题有深化等作用。

答案:①交代了香港中秋舞火龙民俗活动的来历,照应题目。②为作品增添神奇色彩,使之更有趣味性、可读性。③丰富了小说内容,使作品更丰满、严密。(每点2分,意合即可)

9.小说描写的“中秋舞火龙”民俗活动具有什么现实意义?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解析:首先要明确这个活动的基本意义,时间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活动是中国传统的活动,那么就要在这方面着手:人们对这项活动的喜爱,这项活动意义——对传统文化、民族心理方面等。

答案:①表现了香港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热爱。②说明香港民众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有信心和决心。③增强文化凝聚力和香港民众的文化自信,为传统节日增添欢乐、热闹的气氛。(每点2分,意合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朱震字子发,荆门军人。登政和进士第,仕州县以廉称。胡安国①一见大器之,荐于高宗,召为司勋员外郎,震称疾不至。会江西制置使

赵鼎入为参知政事

....,上谘以当世人才,鼎曰:“臣所知朱震,学术深博,廉正守道,士之冠冕,使位讲读,必有益于陛下。”上乃召之。既至,

上问以《易》《春秋》之旨,震具以所学对。上说,擢为祠部员外郎,兼川、陕、荆、襄都督府详议官。震因言:“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

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观衅而动,席卷河南

..,此以逸待劳,乃全计也。”

迁秘书少监兼侍经筵

..。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从之。是时,虔州民为盗,天子以为忧,选良太守往慰抚之。将行,震曰:“使居官者廉而不扰,则百姓自安,虽诱之为盗,亦不为矣。愿诏新太守,到官之日,务具本郡及属县官吏有贪墨无状者,一切罢去。听其自择慈祥仁惠之人,有治效者优加奖劝。”上从其言。故事,当丧无享庙之礼。时徽宗未祔庙②,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行明堂之祭③。震因言:“《王制》:‘丧三年不祭,惟天地社稷为越绋④

而行事。’《春秋》书:‘夏五月乙酉,吉,禘⑤于庄公’,《公羊传

...》曰:‘讥始不三年也。’国朝景德二年,真宗居明德皇后丧,既易月而除服。当时未行三年之丧,专行以日易月之制可也,在今日行之则非也。”七年,震谢病丐祠⑥,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

(节选自《宋史·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第一百九十四》,有删改) [注]①胡安国:北宋著名学者。②祔庙:安葬逝者之前,先在祖庙祭祀,并安放逝者的牌位。③明堂:古代举行朝会、祭祀等大典的场所。

④越绋:指不受私丧的限制,在丧期参加祭祀天地和社稷的典礼。⑤禘:一种祭祀大典。⑥祠:祠禄官或主管祭祀的官。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

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B.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

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C.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D.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解析:D A、B两项认为“将领”是一个词,断在一起,这样导致“部曲镇之”缺少谓语,故排除。古文中经常出现整句的形式,“寇来……”“寇去”就是这种情况,故排除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参知政事,唐初开始出现参知政事职衔。宋代曾成为常设官职,职权、礼遇相当于宰相。

B.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研习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经筵”。

C.河南,宋代时全国划分为若干个行省,河南是其中之一。地域与现在的河南省相当。

D.《公羊传》,是我国古代阐释《春秋》的著作之一,相传为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著。

解析:C 元朝才开始设立“行省”,文中“河南”指的是黄河以南。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震学识渊博,为官清正廉洁,著名学者胡安国非常器重他,将他推荐给高宗,朱震以身体有病为由,没有接受高宗的征召。

B.赵鼎入朝担任参知政事,向皇上推荐了朱震,皇上召见朱震并听了他的答对后很高兴,提拔他担任祠部员外郎,兼任川、陕、荆、襄都督府的详议官。

C.朱震认为造成虔州一带老百姓偷盗成风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级官员贪腐扰民,他建议皇上,应由当地百姓自行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担任太守。

D.徽宗去世后还没有举行祭祀祖庙的典礼,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请朝廷举行明堂祭祀大典,朱震认为丧期未满,不应该举行。

解析:C 由当地百姓自行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担任太守有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5分)

译文:

(2)七年,震谢病丐祠,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5分)

译文:

答案:(1)这时郭千里被授职将要担任监丞,朱震说:“郭千里侵占强夺百姓的田地,曾经受到追究惩处,希望(皇上)停止(对他的)新的任命。”(“侵夺”“按治”“寝”“新”各1分,句意1分)

(2)景德七年,朱震因病辞去祠禄官,不久出任礼部贡举,之后生病而去世。(“谢”“丐”“知”“会”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朱震字子发,荆门军人。政和年间应试考中进士,在州县任职时以廉洁著称。胡安国一见到他就非常器重他,将他推荐给高宗,高宗征召他为司勋员外郎,朱震称病没有赴任。恰逢江西制置使赵鼎进入朝中担任参知政事,皇上向他询问当世的人才,赵鼎说:“臣所了解的朱震,学问渊深广博,清廉正直,恪守正道,在读书人中首屈一指,如果让他担任讲读的职位,一定会对陛下有所裨益。”皇上于是下令召见朱震。朱震到了以后,皇上用《易》《春秋》的意旨来问他,朱震都用自己的所学来答对。皇上(听了之后)很高兴,提拔朱震担任

祠部员外郎,兼任川、陕、荆、襄都督府的详议官。朱震于是上书说:“荆、襄之间,沿着汉江上下,肥沃的田地绵延七百余里,如果挑选优秀将帅率领军队镇守这里,召集流落逃亡的百姓,发展农业生产,种植粮食,贼寇来了就抵御,贼寇逃走了就耕作,不超过三年,军粮就会自足自给。(然后)选择有利的时机出兵,席卷黄河以南,这是以逸待劳,万无一失的计策。”(不久)朱震升任秘书少监兼御前侍讲。这时郭千里被授职将要担任监丞,朱震说:“郭千里侵占强夺百姓的田地,曾经受到追究惩处,希望(皇上)停止(对他的)新的任命。”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时,虔州(很多)百姓做盗贼,皇上对这件事感到担忧,于是挑选优秀的太守前往虔州以安抚当地百姓。在新太守将要赴任时,朱震对皇上说:“如果让当官的人廉洁奉公而不侵扰百姓,那么百姓自然安定,即使引诱他们当盗贼,他们也不会当的。希望皇上诏令新太守一到任,就把本郡及其所属各县中贪赃枉法、行为不端的官吏一一列出,(将他们)全部罢免。听凭百姓自己选择慈爱和善有仁德之心的人(担任官职),有政绩的人加以优待奖励。”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按照先例,皇上正逢丧期不能参加祭祀庙堂的礼节。当时徽宗的灵位还没有归祭祖庙,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请皇上举行明堂祭祀。朱震于是上书说:“《王制》中说:‘(天子)居丧时三年内不举行祭礼,(期间)只有祭祀天地和社稷可以在服丧期间参加行祭。’《春秋》上写着:‘夏五月乙酉这一天是吉日,大祭庄公’,《公羊传》解释说:‘这是讥讽开始不实行三年的丧制啊。’本朝景德二年,真宗处于明德皇后的丧期,一个月之后就除去了丧服。(因为)当时没有实行三年的丧制,专门

实行以一天代替一月的制度,在今天来实行就不对了。”景德七年,

朱震因病辞去祠禄官,不久出任礼部贡举,之后生病而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落星寺四首(其三)

黄庭坚落星开士①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

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

宴寝②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

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

[注]①开士:和尚。②宴寝:指休息起居之室。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落星开士深结屋”的“深”字是全诗的关键,下文便全从“深”字铺展开去。

B.“小雨藏山客坐久”和“帆到迟”,写出了诗人为雨所阻,不能及时出行的无奈之情。

C.“画图妙绝无人知”,既表现了诗人对画图的赞美,又紧扣着起句“深结屋”三字。

D.这首诗不用典故,不加藻饰,笔致清淡,留给读者无限低回的余地, 耐人寻味。

解析:B 三、四句写景,表现了落星寺的清幽僻静和远离尘嚣。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本联前半句写僧房如同蜂房,后半句写僧人在僧房中用枯藤煮茶。再结合颈联“与世隔”“无人知”可见这两句是以僧人的生活写落星寺的清幽僻静,从而表达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答案:①寺中的僧房各敞开着窗户,像是密集的蜂房一般,而到处升起的缕缕青烟,告诉人们那里正在以一枝枯藤煮着香茗。②表现了寺中幽居的清虚绝俗,表达了作者对落星寺幽居生活的赞赏和向往。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为政》中“, ”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古今从师态度的不同:古之圣人超出众人很多,“”;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通过“, ”两句细节描写,概写出随从将士们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

答案:(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3)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有一个大坑,看着很松软,有点像巧克力蛋糕——这是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上午11时40分,“嫦娥四号”传回的月背影像图带

给人们的。这张在网络上刷屏的图片,拍自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冯·卡门撞击坑。这一盆地是在40亿年前被小天体砸出来的。

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但由于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几乎相等,( )。同样,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的半球,使得人类无法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这大大了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是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此前,有关月球背面的信息主要来自遥感探测。此次,“嫦娥四号”携带月球车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是中国航天创造的又一个人类“第一次”,是中国为全人类科技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贡献。在公众和网友为此之时,科学家则对“嫦娥四号”所携带的月球车有着更多期待:当月球车正式开始巡视,将会有更多科学数据地通过地月之间的中继星“鹊桥”传回地面。有关月背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遐想限制亢奋不已源源不断

B.联想限制亢奋不已不绝如缕

C.遐想制约兴奋不已不绝如缕

D.联想制约兴奋不已源源不断

解析:D ①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联想: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