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知识能力习惯态度分析

学生知识能力习惯态度分析
学生知识能力习惯态度分析

、学生知识能力习惯态度分析

学生刚接触到英语,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有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遇到困难,学习习惯也不太端正,有待于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使之有所进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

二、教学目的任务

1、能听、说、读、写英语字母Aa--Zz,并能按字母顺序背诵、默写二十六个字母.

2、根据实物、图片说出所学单词要求读音正确。

3、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

4、能在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能演唱已学过的英语歌曲,诵读已学过的歌谣。

三、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

1、能听、说、读、写英语字母Aa--Zz。。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做到书写规范、整洁。

3、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

教材难点:

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

四、基本情况

三年级共36人,他们聪明活泼、勤奋好学,这些学生曾在二年级的时候初步接触了部分英语,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

五、主要措施

1、考虑到小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3、将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打下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

4、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六、方法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抓紧课堂教学,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

2、运用各种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

3、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4、多为学生营造一些学习氛围,如:创设英语角等等。

5、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尽量的运用已经学习的英语进行对话。

6、多看英语画报,多读英语故事,多看英语书籍。

7、多与学生交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四、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学生认知能力训练内容组织与实施的研究

随班就读学生认知能力训练内容组织与实施的研究 历史版本:5编辑时间:2009-4-29 11:03 作者:王开 妍标签: 随班就读学生认知能力训练内容组织与实施的研究认知能力训练内容组织 摘要:本文以认知康复教研组教研行动的顺序,呈现教研组在随班就读学生认知能力训练过程中的实践探索。首先基于已有实践和文献研究提出问题,指出随班就读学生认知能力训练的资源需要进一步丰富,外延需要进一步拓展。接着进行学生认知能力评估,借鉴医学诊断,再结合调查问卷、行为观察等非实验室评估方法,进行多维度评估,由专业人员、教师、家长组成团队来全面评估随班就读学生的认知能力状况。然后在评估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认知能力训练的目标系统,从而便于制定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化训练计划。最后确定训练内容与方法,训练方案本身就是训练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因此训练方案设计是认知能力训练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实践中探索出聚焦式和循环式 两种设计思路。 关键词:随班就读认知能力评估训练 1.提出问题

1.1 基于实践拓展外延 我校的认知能力训练实践与研究已经有一定基础,前一阶段认知能力训练较多集中于思维训练。当时除了借鉴国内外众多学者开发的一系列的思维训练课程(针对一般人群,如斯腾伯格(R. J . Sternberg) 的“思维教学课”等),主要利用华师大特教系针对轻度智力障碍儿童设计的可逆性思维训练教程,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认知能力训练,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目前参加认知能力训练的随班就读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年龄跨度大,个体、亚群体之间差异显著,认知能力训练的资源需要进一步丰富,训练内容的外延需要进一步拓展。 1.2 基于文献转变视角 认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y)是在许多活动中都共同需要的认识方面的能力,着重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它隶属于智力的范畴,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它是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从文献中可以看出,目前随班就读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政策理论、现状调查、工作总结、教育教学个案等方面,但针对随班就读学生认知能力训练研究较少,仅见华师大谭和平的调查研究1[1]和实验

培养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教学研究-精品文档

培养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教学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1.从统计学的主要目的来看,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数据是任何科学的基础,但是只有数据是不够的。“要是没有数据分析,就不值得努力去收集数据”。科学家的许多研究工作,就可以看成是对数据的思考。 2.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统计观念,《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此要求改为数据分析观念。对比两者定义,可以发现它们有着明显不同:从“统计观念”到“数据分析观念”,要求更加具体,价值指向更加明确,这一变化将对统计和概率内容的教学产生很大影响。 3.从生活实际的需要来看,数据分析对国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人口普查是重要国情国力的调查。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文化多样,经济复杂,于2010年11月1 日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此外,数据分析对个人也很必要。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大量的信息都是用数据来表现的,我们进入了一个“数据时代、图表时代”,理解数据的素

养是未来 公民的必备素质之一。 4.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统计与概率”是实验稿所规定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之一,由于这部分内容与传统的“确定性数学”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教师对“统计与概率”的核心思想、统计与概率的联系和区别、课堂上应当突出的关键和重点,以及不同年级学生应当达到的理解深度和应用能力等问题,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困惑及认识上的分歧。目前,广大教师统计和概率的教学视角狭窄,片面追求绘制统计图表的方法和计算技巧,教学中缺乏数据的多元分析、读懂图表及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规律、体会随机性,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数据意识、统计思维等方面的有效培养。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确立了《培养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教学案例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数据:进行各种统计、计算、科学研究或者技术设计等作为依据的数值。英语为data ,严复1902年在《穆勒名学》中将它音译为“棣达”、“弟佗”,“数据”这词出现比较晚,1936 年后才在一些介绍外国科学进展的文章中出现。笔者认为,数据,是有根据的数,是可依据的数。当我们对某个随机变量(比如某个年龄的学生身高)进行观测时,事先不能预料会取到谁的身高,而一旦某位学生被抽取到,就称这个人的身高数值为这个

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中小学生体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表明中小学生的体质指标不断下滑,体重超重和近视的学生数量逐年增高。针对此现象建议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善学生饮食,缓解学生压力,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学生体能训练,建立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学生体育的综合考核与评价。 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成因对策 1 前言 我国从1985年开始进行了多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最近二十多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此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务院召开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本文通过对我国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主要问题和原因努力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学校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和社会的支持。希望各界关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增进共识,共同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努力。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教育部关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我国最近的几次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和国民体质监测报告的有关数据,搜索了包括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网站等多家体育类和教育类网站上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的有关知识和数据。 2.2.2 比较分析法:对不同年份和不同地区的有关学生体质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力求找到其中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 2.2.3 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所获文献资料和调查数据进行逻辑分析与归纳,得出结果与结论。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质的含义与内容 3.1.1 体质的含义 中国体质研究会召开过专门的研讨会,认为体质包括的内容和指标是综合性的,并不能用某一单项的指标去代表。体质即人体的质量,是人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身、心两方面相对稳定的特质。 3.1.2 体质的内容

一年级小学生个案分析(1)

一年级数学小学生个案分析 【基本情况】: 周婧:女,一年级八班 其一,数学基础知识差,对于10以内数的一些基础数学知识掌握得很差。比如:数的大小,数的组成,几和第几,以及加减法等知识掌握得都很差。 其二,理解能力很差。老师上新课时,对每个知识点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但她接受起来很困难。 其三,记忆力、想象力发挥不是很好。这表现在她在学知识时,今天给她讲了,明天有可能又忘记了。 我把每次观察到的问题总结好,让她妈妈看。她妈妈说他的确存在这样的不足,但就是拿她没有办法,不知道该如何帮他纠正。一句“书我读得不多,你帮我想一下办法,帮帮他”又把问题全放到我身上,这刻,我终于体会到身为教师的责任重大,意义深重! 那该如何去帮他呢?总得有个办法呀! 【对症下药】: 上网找资料,查书,问老师,经过分析,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首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的动力源于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会对所教学科认真地学习。每次上课,我总是将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留给她,让她觉得自己能融入到全班的学习中来,让她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从而让她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她对数学课产生兴趣。

其次,给予尊重。人,无论年龄大小,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的。当你得到别人尊重时,你总会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我相信,他也有这种感觉,虽然他并不一定知道这些价值观。每次,当我问他的要求,并和他商量该如何如何时,他总是开心的和我聊。 再次,多给予称赞。每次,当他做好了一点,那怕只是写好一个字,我也及时的给予他称赞和鼓励。我发现,每次称赞后,他总是开开心心的,以积极的态度来接受让他完成的任务。在反复的锻炼中,他的独立性提高了,也不怎么依赖别人帮她做作业了,这又让我跨出了一步。 【评析】: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 1、学校教育应做到: (1)要处理好幼儿期和一年级的衔接工作。一年级的孩子主要是不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当出现学习节奏快时,就手忙脚乱,甚至心情惶恐,所以老师要给孩子一个缓冲的阶段,因为教育本身就是慢的艺术。 (2)老师上课多使用鼓励性语言,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常开展游戏活动,评价手段应童真童趣。 (3)加强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另一方面是家教问题。 常说问题学生的背后都藏着一个问题家庭,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心得体会 为加强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的训练,更好地提高小学生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服务质量,xx年4月13日至14日在深圳市罗湖区淘金山小学举办“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课程”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主要以专家讲座、名师示范课、互动评课、经验分享等形式开展,从不同角度全面解析课程。在王洋校长、孟允献主任的带领下,我校十名数学教师有幸参与“全国小学基础认知能力训练课程研讨会”。在研讨会上,老师们了解到该门课程的理论背景以及感受到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艺术,因此大家的疑问也渐渐解开了,对这门《让大脑更聪明》的课程也倍感兴趣,这对我校未来的课程整合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以下是参会心得分享: 一、该门课程的介绍与解读这门课程与往常的课程教学目标不同,它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这些能力主要分为六大板块,即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问题解决、创造与想象力。既然是能力,任教老师就不能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教师(传授知识),而应把自己定位为教练(提升学生的能力)。 能力训练对学生而言,自然是好的,那么知识的传授还要不要呢?这样的做法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会不会加大学生的学

习负担?针对这一问题,深圳大学心理学系李晓东教授认为,基础认知能力与流体智力密切相关,是学习各学科知识都需要的一般能力。基础认知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与训练,将会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流体智力能有效地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工作表现。根据相关心理学研究,数学重视形象思维和抽象概念,6岁儿童并不适合学习数学。当前通用的数学课教学,孩子学习起来是有困难的,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等毛病,反而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数学学习。 据了解,这门课程以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为依据,注重科学性和趣味性,把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进行有机整合,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闯关欲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乐中学、学中乐。 二、参会的体会与疑问观摩完该门课程的教学案例,我们不得不喜欢上这门课程。该门课程教学环节很清晰明了,教学设计新颖多样,教学难度层层递进,教学目标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基本上体现出了基础认知课程三大核心:梯度化、仪式化、游戏性,对我们学校未来的课程整合具有参考价值与意义。 基于此,我们一致认为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课程有必要推广,并在今后推广到我校一年级学生的教学中。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2-7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该阶段的学生还没掌握逻辑思维的运算模式,而入学的一年级儿童大部分是6岁,可见一年级的学生仍处于前运算阶段,通用的数学教材对他们而言是有难度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该部分内容延后教学,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现状是怎么样的?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教育改革取得了些什么成绩?中国教育的未来是什么?中国思想文化的方向在哪里?从胎教、幼教到早教,似乎孩子们已经就被有条件或无条件地捆绑在教育的马车上,从此以后,孩子们分秒必争地努力学习,从小学升中学,从中考到高考,不仅仅是孩子,连同大人父辈和教师们一起陷入一种最清楚而又难以逃避的困惑——努力读书,出人头地,升官发财,似乎就是隐藏在这种现象后面的源动力——而其它的一切都似乎是冠冕堂皇的说辞。 中国的教育简史说起教育,不能不说说中国的教育史。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伏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足见则教育是根据现实需要而变化的。而且教育应当是普及的,大众化的,教民育人是维持整个部族群体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关乎族群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奴隶贵族政治,垄断了文化教育,学在府尹,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也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目的是维持社会统治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出现阶级性和等级分化,而对于奴隶,则是几乎不需要专门的教育的。而奴隶的生活技能几乎是在生活中相互交流学习、口授传播或家传的。这时谈教育,我们是站在那种角度谈呢?对于历史过去,我们无可厚非薄是。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也是教育剧变的时代。传统贵族秩序完全被打乱,官学教育体制被打破,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出现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人群体的扩散,学术思想和教育活动又是统治者需要和重用的基础,为求生存和扩张,各国统治者极力网罗和重用这些贤士。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终究在中国思想文化历史上出现了各种文化思想交相辉映,百家争鸣的奇特文化盛况,也由此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丰富多彩,最为璀璨的一页。而这个时期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是孔子,他实行有教无类(最早的教育公平提法),主张有所为有所不为,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论语》、《礼记》,尤其是其中《大学》、《中庸》更是儒家教育理论的力作,这以至于影响到了后来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学派——法家,这是以法治为思想核心的治国之术,其思想先驱可追溯到春秋时的子产,实际创始者是战国前期的李悝(约前455~前395)、商鞅、慎到、申不害等。战国末期韩非子成为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治理论系统化。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剪除私门势力,以法为教,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在历史观方面,他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观点,而商鞅则将其应用自如,在秦国实施变法图

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612083323.html, 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策略 作者:王娟 来源:《教师·中》2018年第08期 摘要: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数据分析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教师由于轻视统计与 概率知识的教学,本该让学生经历的统计过程却简单地以口述形式替代,导致学生难以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难以体验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如何正确领会新课标中的要求,把培养小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落到实处,值得我们深思。文章作者就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谈几点策略。 一、新课标中关于数据分析内涵的基本表述 (1)“了解及在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应当先做调查,收集数据,理性分析后再进行判断,明确数据中蕴含的信息。”这一描述强调了确立统计意识是培养数据分析观念的前提。 (2)相同的数据,由于目标及研究的问题存在差异,所选择的分析方法就会不同,因此我们要依据数据分析选择恰当的方法。 (3)体验随机性。一是对于同样的事物,每次收到的数据可能不同;二是只要有充分的数据,就可以从中寻找到一定的规律。 二、统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对于统计知识的教学,教师们往往只注重统计图的绘制,以及根据给出的数据解决提出的问题,侧重统计量的计算。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的学生只会机械地解决事先设定好的各种问题,难以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价值何在,即使他们在生活中遇到具体问题时,也不具备主动调查研究的意识和对数据进行理性分析的能力。同时,由于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既琐碎又繁杂,不少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无法在数学课堂得到有效培养。学习统计与概率知识,有其固有的思想方法,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会造成小学生理解困难。事实也证明,学生如果不经历并体验随机现象,其数据分析观念是很难建立的。 三、培养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策略 对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不是苍白的说教、空洞的讲解,也不是教师说统计有用学生就能够体会到的,而是学生在亲历统计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的一种认识、形成的感性数据观念和理性的分析能力。 1.明确数据分析的作用,形成数据分析意识 数据分析运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小到家庭的收支情况,大到国家财政收支,都离不开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教师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亲历从最初数据的

(完整版)小学生个案分析

小学生个案分析 一、基本情况 谢芳是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她是个很腼腆的小女生,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也不爱说话。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声。。在班里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提考试就没精神。如何帮助她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 二、案例分析 1.个人因素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很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谢芳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她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孩子过重的压力在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也会随之而来。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学困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家长的不满。长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 三、辅导策略 自信的缺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我也认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没有都不好的学生。 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3.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谢芳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并马上夸奖她的闪光点。谢芳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四、辅导效果 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谢芳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她的学习成绩在不断提高,上课能专心听讲,敢于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下

认知能力训练

认知能力训练 一、意义及作用 认知活动主要是指以人的思维为核心的认识活动,它是构成人的智力的重要因素。 儿童的智力发展一方面与人的遗传素质、个体发育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又与社会文化环境和现实生活条件有密切关系,因此,康复训练是开发特殊儿童智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康复训练不能脱离特殊儿童的实际,超越特殊儿童的发展水平,认知能力训练必须依照科学的规律来进行。 有关研究和康复训练实践表明,特殊儿童普遍存在着抽象思维方面的障碍和缺乏应变能力。改善他们的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认知能力训练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特殊儿童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不仅表现为个体音的差异,而且表现为个体内的差异。因此,对特殊儿童进行认知的康复训练,不仅需要遵循正常儿童的发展规律,而且还要特别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对其实施个别化的康复训练。 二、训练内容 在《系统康复训练测评表》中领域三,提出了认知能力训练的长期目标。我们为本领域的长期目标提供了必要的短期目标,作为开展康复训练的活动建议。因此在制定个别训练计划时,提出特殊儿童在本阶段的长期目标以后,就可以在本章节中找出适合特殊儿童的短期目标。此外,各地还应根据特殊儿童的实际需求和当地的社会生活和特点自行拟订一些短期目标,以充实康复训练活动。 认知能力训练的短期目标如下(编码的第一级数表示领域,第二级数表示类别(长期目标),第三级数表示短期目标。三位数码表示出一个短期目标的确切代码: 3.认知能力 3.1 物体的存在 3.1.1 能指向物体失落的位置 3.1.2 能寻找从眼前消失的东西(如给儿童看苹果后藏在背后,他会找) 3.1.3 能从部分推知该物整体(如只给儿童看到狗尾巴,他知道是一只狗) 3.2 从背景中选择知觉对象 3.2.1 能从两个物品(如苹果和梨)中按指示选择任一件 3.2.2 能从3个物品中按指示正确选择一件 3.2.3 能从多个物品中按指示正确选择一件

浅谈当前基础教育失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当前基础教育失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内容摘要]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起点和基石。在我国,基础教育的范畴包括九年义务教育和即将普及的高中阶段教育。基础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并普及提高,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失衡现象,其问题日趋严重。各种失衡的现状需要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改善。 [关键词]基础教育;失衡现象;对策 绪论 基础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基础教育的失衡将势必引起受教育者成长中的失衡,这种失衡既有区域整体性,又有个人的方面性。目前中国事实上的基础教育,是指初中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狭义讲来指九年义务教育,广义讲来还应该包括家庭教育和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有人也把高中阶段的教育归入基础教育范畴,但是目前中国还没有普及这种类型的教育,所以,在事实上高中阶段的教育还不是基础教育。随着中国发展水平的提高,预计到2020年,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失衡的现状 (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初中、高中)。1949年以前,中国的基础教育十分薄弱[1],教育发展最高年的1946年,全国只有幼儿园1300所,小学28.9万所,中学4266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基础教育,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普及教育。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 (二)基础教育不均衡现状及突出问题: 1、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均衡。

2、同一地区重点校与薄弱校发展不均衡 3、各门课程发展不均衡 4、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发展不均衡 "招生方式"与"择校生"问题。在高质量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小学升初中究竟采取何种招生方式,是一个比较有分歧的问题。当优质初中无法满足学区内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的需求时,如果采取通过考试选拔的做法,等于将"应试教育"的压力下移至小学阶段。近年来,根据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国家要求在已经"普九"的地区实行小学升初中取消考试、实行就近入学的政策,其初衷十分明确,就是要打破学校和学生的身份界限,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以便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在初中学校质量差距大的地区执行就近入学比较困难,并不能使社会满意,于是许多地区实行了"电脑派位"的做法[3]。但是,越是薄弱初中比例较大的地区,这种做法就越不一定公平,实际上有些类似于"电脑抽奖"。由于校际之间的差距,加之各地执行政策的差异,即使在各地实施免试就近入学或"电脑派位"等政策之后,义务教育阶段以缴费为主要手段的"择校生"现象反而大量出现,而且在大中城市、直辖市和省会城市,问题尤为突出。 "薄弱学校"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中小学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基础教育阶段存在了一大批薄弱学校[4]。近年来,各地政府在改造薄弱学校、缩小学校差距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由于过分强调学校硬件设施层面,注重学校外部条件和环境的改造,而对学校"软件"建设重视不够,因而成效不十分明显,在很多地方,改造薄弱学校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二、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导致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历史形成的,需要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加以解决;有的是制度性原因,由于政府公共政策的不同取向或偏差,往往会加剧现实中的教育不公。相对于缩小历史形成的发展差距而言,通过政策调整来实现均衡发展,增进教育公平,是更为容易实现的。 (一)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当处理好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的关系、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关系,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按照教育法律,义务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公益性的,在已经"普九"的地区,必须强化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行为,确保公办教育的主体地位,这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努力推进均衡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政府有责任在确定教育现代化目标时,承诺减少(至少是不再人为扩大)公立学校之间不应有的巨大差距,

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路径探索

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路径探索 作者:卢林艳 来源:《速读·中旬》2020年第01期 摘 ;要:相关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字敏感度、符号意识、空间立体感、几何观念、运算准确能力、推理算术能力和数据分析观念。数据分析观念包括: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问题应当先进行调查研究,其次再收集数据,最后通过分析托出判断,了解渗透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相同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本文结合数据分析观念再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数据分析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发表一些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培养引导 在信息技术以及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今天,统计类型的知识已经成为现代人们日常工作整理和生产中的必备的技能。然而在中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分析观念的发展情况,将数据分析观念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数据分析是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待数据,它是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的过程,其中发现问题也可以称为收集数据,做出假设也就是在描述问题的过程,分析问题即是对数据的分析。数据分析观念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用频繁,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1明确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 学生数据分析意识的训练培养离不开具体案例的锻炼,凡是和数据相关的知识点,都与案例的训练密不可分。只有在对案例进行充分的训练,学生才能够真正的去体会数据分析的全过程,才能体会到数据分析的魅力所在,并能够熟练的将书本理论知识加以运用。例如,某个学校想要组织开展综合素质竞赛,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表现都很优秀,那么怎么决定派谁代表班级参加比赛呢?这时就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果,通过分析来比较两名同学每次的平均考试成绩,挑选平均考试成绩比较高的那位同学参加比赛,在平均成绩相同情况下,可以通过计算方差等方法,选择方差较小,相对稳定,实力较强同学参加比赛。就一般情况来说运用平均数也可以反映出数据变化的稳定程度与可靠性,然而中位数与众数这两种数据则是在平均数不能够有效并且充分的反映数据显著特点时才会出现使用。 2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路径的意义 2.1使学生善用数据分析并且可以活用,充分理解

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及对策 近年来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随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我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相关数据,进行数理分析。从中寻找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变化规律和特点,了解各个年龄段的训练状况,为改善小学生体质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处于发育期的学生给予正确的体育指导。使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督促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一、学生健康情况现状 近几年来学生身高、体重、胸围都增加了,这说明营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体能的部分指标呈现下降趋势,肺活量水平持续下降、肥胖学生呈增多趋势,以及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速度、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下降。这说明学生体质下降不仅仅是家庭、学校、社会的问题了,它已经威胁到了全民族的发展。虽然近年来国家及本市教育部门出台多项措施,大力推行“阳光体育运动”等活动,但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依旧堪忧。 本校小学生不是“豆芽菜”就是“小胖墩”,仅三成中小学生体重正常,而且年级越高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越差,突出表现在肺活量、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都难以“达标”。 二、原因分析 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课业负担较重,睡眠严重不足,

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不够。此外,学生升学压力较大,引发学生精神紧张也是导致体质下降的原因。即中小学生体质差主要源于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四方面原因。 首先,体育课上只设置达标项目,走进了体育教学的误区,严重挫伤了孩子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出现。 大部分学生缺乏增强体质的自觉性,没有每天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认真做课间操;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仍然呆在教室里。有较多的学生在双休日及节假日热衷于把有限的一点空闲时间用来玩电脑游戏或上网聊天,没有安排体育锻炼时间,像跳绳、丢沙包等传统体育项目逐渐在消失。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男生非常喜欢体育运动占%,女生非常喜欢体育运动的只有%,女生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占%。大多数学生在假期不参加体育锻炼,其中男生占%,女生占%。 其次,是家庭方面。现在许多家长都过度地给予孩子学习方面的压力,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并不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除了正常的课业外,往往还给孩子报名各种家教、补习班、特长班等,导致孩子们身体综合负荷指标下降。通过调查发现,某重点高中大多数学生家长对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表现出不支持和无所谓的态度,其中不支持的占%,无所谓的占%。另外,家长们盲目地为孩子补充过剩的营养,如高热量、高脂肪的垃圾食品,也使得“豆芽菜”和“小胖墩”型孩子增多。 最后,是社会方面原因。如今社会上真正适合孩子们运动锻炼的

小学生心理案例分析

小学生心理案例分析 一、案例 刘力文,男,9岁,小学三年级学生。该生从小跟爷爷生活,对他很是溺爱,总是欺负周围的同学,总以强者形象出现,无缘无故的,就打同学一巴掌或踢同学一脚。上课时有话就说,不认真听课,令老师极其头疼。 二、综合分析与诊断 该儿童目前要解决的主要有三方面问题: 1.攻击性行为; 2.人际关系; 3.学习适应性。 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攻击性行为: 本案中的"攻击性行为"是因为溺爱导致这种打人的行为,让他在认知上强化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 2.人际交往问题: 该儿童的人际交往问题与他的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攻击性行为可能使他本人少受了"欺负",但却引起了同学的"注意",这些行为也就形成了他在别人眼中的"不良形象":动不得、说不得、脾气大、爱打人、即使有些行为是暗示"我想跟你们玩",但"打"的方式是不被认同和接受的。 3.学习适应性: 现该生学习没有多大的进步,这是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表现。这除了影响行为与人际协调外,还有对学习态度和方法等方面的影响。 目前,该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主要是如何调整好情绪,给予学习相应的注意力,提高上课效率,并且这也是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在行为上给予积极的建议与指导,两者结合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进行引导措施 1、询问基本情况。 2、向家长反映该生的在校表现,表明想教育好其儿子的心意。 3、向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4、与孩子交谈,探寻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思想意愿; 5着重让孩子表达"当时怎么想,想怎么做,感觉如何",目的一在于让孩子宣泄;二在于让父母学习与演练与孩子的沟通;三可以顺势引导家长如何做更好,做好共同教育工作。 6、让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欢迎的学生,让他明白如何与同学相处,做个受同学欢迎的人。 7、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继续自我监督与控制。 8、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县基础教育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县基础教育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结合分管工作,和有关人员深入到乡镇联校、初中、县直学校、民办学校,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走访询问等形式对莘县的基础教育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调查,对全县的基础教育现状有了更全面的的认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对下步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莘县基础教育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莘”战略和“人才强县”战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强化政府责任,不断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推进学前教育加快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特殊教育稳步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国民素质,为人力资源强县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坚持政府为主,积极争取上级扶助奖励资金,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下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内部配套设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共有3处省级规范化学校,27处市级规范化学校,17处市级示范

乡镇幼儿园,87处县级规范化学校。一是幼儿园建设实现新的突破。近两年来,全县幼儿园建设共投入XX多万元,新建幼儿园27处,改建29处,扩建7处。2010年5月,县实验幼儿园接受了省十佳幼儿园验收,明天幼儿园通过了省示范幼儿园验收。两处幼儿园均达到了全市领先地位。二是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逐步完善。两年多来,县财政把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列入预算,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奖励与专项资金,千方百计筹措县配套资金,建立了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XX年年落实资金1210万元,建设了14个项目学校教学楼。2010年落实资金1331万元,建设了15个项目学校教学楼。今年,项目学校立项20个,已通过公开招标,即将开工兴建。近五年来,农村中小学累计投入一亿多元,用于改扩建及新建校舍,长期保留的农村中小学有望在三年内实现全部楼房化。三是高中学校办学条件焕然一新。一中新校、实验高中不断完善内部设施,办学条件达到了全市一流,都是省级规范化学校。二中新建了图书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学生宿舍楼,成为全市第二处省级农村规范化高中。实验高中东扩工程正在有序进行,制约实验高中发展的操场问题即将解决。 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

浅谈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到国民生产总值,小到家庭的收支,都离不开对数据的分析,离不开统计。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也将统计与概率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随着大家对统计与概率教学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对于这个领域的学习而言,重要的绝不仅仅是画统计图、求平均数等技能的学习,而是要让孩子“亲近”数据,加强对孩子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下面就以统计为例说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一、重视学生统计意识的培养 “统计观念”的首要方面是能有意识的从统计的角度思考有关问题,当遇到有关问题时能想到去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即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体会到统计是有用的,数据是有信息的,也就是说统计能够帮助人们做出决策,能够帮助人们了解一些情况,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统计意识的培养。 教师在统计活动材料的选用应采取由近及远的原则,先是身边的事、然后社会环境、再和其它学科相联系。收集的素材先是全部数据,如全班学生,利用统计对象的确定性组织统计活动,学习统计图表;随着学习的深入,统计对象更多地具有随机性。例如,“估计你们班所有同学的家庭一个月内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通过实际调查验证你的估计。”在该统计活动中,每个同学家庭每个月要丢多少个塑料袋,统计对象的总数非常大,统计起来既浪费时间,又浪费人力和物力。此时,就可以渗透抽样统计的方法,帮助学生自己

选择统计对象。这里,统计对象可以是全班同学家庭的某些天丢弃塑料袋的个数,或部分同学家庭的某个月丢弃塑料袋的个数。例如,通过农民分析往年的农产品价格,可以估计出今年的农产品价格,然后适当调整自己的农业种植结构。让学生意识到分析、整理后的数据还能帮助人们进行预测,体会统计的价值。 在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数据分析观念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统计全过程,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也就是说分析数据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常见的教学中,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都是教师布置的“任务”,只要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即可,而没有问一问为什么要做这些。在统计活动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不要把学生成为按一定指令办事的操作工,要有探索性。在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统计融入到解决问题之中,有利于统计观念的形成。 设计问题情境,学生体会需要收集数据。要使学生接受统计特有的观念,就要让学生经历产生和发展统计思想的全过程,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统计意识。 学生体会到分析数据能帮助人们做些什么。“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应该在学生经历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后,有一个反思的过程,讨论这些数据除了能帮助我们解决刚才提到的问题以外,还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例如,通过农民分析往年的农产品价格,可以估计出今年的农产品价格,然后适当调整自己的农业种植结构。让学生意识到分析、整理后的数据还能帮助人们进行预测,体会统

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小学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生长发育和学习效率。为了解我校小学生营养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更好地开展学生营养不良、肥胖的综合防治工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现对××小学2013年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小学7~11岁在校学生411名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212,女生199名。 2、方法专业人员培训后,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手册》的测试要求进行身高体重测量,以《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现时营养状况评价标准,在身高体重的90%~110%范围者为正常(其中低于90%为轻营养不良,低于80%为中度营养不良,低于70%为重度营养不良),大于120%为肥胖。 3、结果 (1)总体营养状况411名学生中,营养不良检出率为 23.1%,其中轻度营养不良占 20.3%,xx占 2.7%,重度占 0.08%。肥胖检出率为 9.O%,营养正常者为 67.8%。 ××小学学生营养状况表 性别人数营养不良

轻度发生xx发生重度 率℅率℅男.531.42女.384.12 合计 .1112.64肥胖发生率℅发生小计发生 率℅率℅ 0.084018. 02411.5 0.085828. 5136.5 0.99823. 8379.0 (2)男女生营养状况比较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 二、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同时存在营养不良和肥胖的问题。 虽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但不少家长缺乏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知识,导致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摄入不平衡,加之部分学生偏食、挑食,致使营养失衡,这些是营养不良与肥胖产生的主要原因。男、女生营养状况比较,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与有关报道一致原因可能是女生有特殊生理特点,月经失血,相对营养素的需要量较大,加上偏食较多,以及部分女生为追求苗条身材,盲目控制饮食,导致营养不良;而男生肥胖现象严重,与其活动量大,进食多有一定关系。

小学生教育个案分析完整版

小学生教育个案分析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 林笑微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上来,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特别是走读班的学生,他们都是家里比较宠,一家人以一个孩子为中心,也有些孩子比较好动自控能力差。他们常常为一点小事弄情绪,或者动别人,有的无缘无故的离开位置走出来,或者扯别人的头发,想哭就哭等等。老师们总是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道理,进行说服教育,但是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他们没有太大的改变。通过观察了解才明白学生具有这样的行为不仅是品行问题,还有其心理问题。如何改掉孩子的随意性,想干嘛就干嘛,没有规矩意识呢通过思考、实践,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案例介绍: 我班有一个学生,叫周某某,刚入学那一会儿,学习习惯非常差,上课经常玩东西,把铅笔衔在嘴里,把橡皮擦弄得碎碎的,根本没有规矩;作业书写迹潦草不是没有铅笔,就是没有橡皮擦。她是一个在幼儿园已经学了很多知识的孩子,有点资本,上课反应还算快,但是注意力分散的也算快,回答问题的胆量没有,喜欢接别的同学和老师的话尾。一有什么不顺心的事,马上嚎啕大哭,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所以经常影响到全班同学。下课也喜欢动手打人,她喜欢推来推去的。另外,我感觉的思想比较单纯幼稚,有时不能控制自己行为,但有改正的愿望。 二、案例分析 这个孩子其实算聪明,在学前教育阶段,习惯方面的问题没有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而且还认为她聪明,虽有许多缺点,但关系不大,因此没有及时纠正;且家长忙于工作没时间管制她,放任她,纵容她的坏

认知能力训练

认知能力训练

认知能力训练 一、意义及作用 认知活动主要是指以人的思维为核心的认识活动,它是构成人的智力的重要因素。 儿童的智力发展一方面与人的遗传素质、个体发育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又与社会文化环境和现实生活条件有密切关系,因此,康复训练是开发特殊儿童智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康复训练不能脱离特殊儿童的实际,超越特殊儿童的发展水平,认知能力训练必须依照科学的规律来进行。 有关研究和康复训练实践表明,特殊儿童普遍存在着抽象思维方面的障碍和缺乏应变能力。改善他们的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认知能力训练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特殊儿童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不仅表现为个体音的差异,而且表现为个体内的差异。因此,对特殊儿童进行认知的康复训练,不仅需要遵循正常儿童的发展规律,而且还要特别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对其实施个别化的康复训练。 二、训练内容 在《系统康复训练测评表》中领域三,提出了认知能力训练的长期目标。我们为本领域的长期目标提供了必要的短期目标,作为开展康复训练的活动建议。因此在制定个别训练计划时,提出特殊儿童在本阶段的长期目标以后,就可以在本章节中找出适合特殊儿童的短期目标。此外,各地还应根据特殊儿童的实际需求和当地的社会生活和特点自行拟订一些短期目标,以充实康复训练活动。 认知能力训练的短期目标如下(编码的第一级数表示领域,第二级数表示类别(长期目标),第三级数表示短期目标。三位数码表示出一个短期目标的确切代码: 3.认知能力 3.1 物体的存在 3.1.1 能指向物体失落的位置 3.1.2 能寻找从眼前消失的东西(如给儿童看苹果后藏在背后,他会找) 3.1.3 能从部分推知该物整体(如只给儿童看到狗尾巴,他知道是一只狗) 3.2 从背景中选择知觉对象 3.2.1 能从两个物品(如苹果和梨)中按指示选择任一件 3.2.2 能从3个物品中按指示正确选择一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