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方》

《中医食疗方》
《中医食疗方》

中医食疗保健方

醒酒

中医认为,酒是湿热之物,其出路有三条,从汗而出,从消化道而出,从小便而出。所渭解酒,从中医来说,就足一个药物与邪,相争的过程。可以解酒的物质,包括葛根、西瓜、莲藕汁、梨、甘蔗汁、白萝卜等等,这些东西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清热利湿之物,在疗效疗面,它们相互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1、醒酒食疗:豆制品

绿豆芽250g,煎汤代茶饮。绿豆芽味甘,性凉。功可清热、醒酒、解毒、通利二便,主治伤酒。

2、醒酒食疗:蔬菜新鲜白菜心切段,加醋、盐、香油、大蒜等调料拌匀,生食。白菜味甘,性微寒,功可解酒毒、利小便。

3、醒酒食疗:水果,苹果、酸石榴、橘、西瓜、杨梅、梨、桑椹、柑、柚、橙子、草莓,直接食用或榨汁饮用。以上水果均有助于解酒、醒酒。适合饮酒过多、烦热醉酒者食用。

中医养胃

1、原料:1个猪肚、100克胡椒

做法:首先将猪肚洗净,然后把胡椒放进猪肚当中,接着拿线将猪肚缝起来,然后再将猪肚放进砂锅中,加适量的水煮熟即可。煮好之后,将猪肚去除,然后把缝起的线剪开,将里面的胡椒倒出来,将猪肚切成条或者是块状,食用猪肚,喝汤。功效:调养肠胃,肠胃状况不佳的人可食用。

2、白萝卜泡菜

原料:白萝卜半根、生姜5片、紫苏梅10粒、荸荠5个。做法:

白萝卜去皮刨丝,生姜刨丝,荸荠削皮切片。调味料可以使用菠萝醋、百香果汁、粗盐或者紫苏梅。将所有材料加调味料拌匀即可。

3、花生小米粥

材料:小米50克,花生仁50克,红小豆30克,桂花糖、冰糖各适量。做法:(1)将小米、花生仁、红小豆放入清水中浸泡4小时,然后淘洗干净,待用;(2)锅中注入适量清水,加入花生仁、红小豆煮沸后,改用小火煮30分钟;(3)放入小米,煮至米烂,花生仁、红小豆酥软,再加入冰糖、桂花糖即可。功效: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内热者及脾胃虚弱者更适合食用它。有的人胃口不好,吃了小米后能开胃又能养胃,具有健胃消食、防止反胃、呕吐的功效。可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大枣、红豆、红薯、莲子、百合等,熬成风味各异的营养粥。

4、瘦肉蘑菇汤

原料:鲜蘑菇100克,瘦猪肉100克,花生油、食盐。

做法:将蘑菇、猪肉洗净,都切片,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适量煮汤,待汤浓、肉熟后,加入花生油食盐、味精调味即可。可常食。功效:汤浓肉香,有健脾益肾,护胃养胃之功效。

感冒

感冒俗称伤风。中医认为主要由风邪所致。常由风寒、风热引起。风寒感冒:主要表现发热怕冷,恶风,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色,身痛无汗,苔薄白滑,脉浮紧有力。宜选用散寒祛风解表法进行治疗。风热感冒:主要表现发热,怕风,咽干或痛,咳嗽,痰粘,鼻塞,流浓涕,出汗,苔薄黄舌尖红,脉浮数。治疗宜祛风清热解表。

风寒感冒食疗方:

1、生姜片15克,葱白(长3厘米)3段,加水500毫升,煮沸加红糖20克,趁热1次服下,盖被取微汗。

2、连须葱白30夜,淡豆豉10克,生姜3片,加水500毫升,煎成后再加黄酒30毫升煎煮,服后盖被取微汗。

3、生姜15克,紫苏叶10克,放入砂锅或搪瓷杯,加水500毫升煮沸,加入红糖20克,趁热服,每日2次。

4、大葱白3段,姜片5片,胡桃5个取肉,绿茶叶1小撮,绿豆30克,水煎服。每日服2次。

风热感冒食疗方:

1、桑叶、菊花、薄荷、甘草各10克,混合后用滚水冲泡,代茶频饮。

2、白萝卜250克切片,加水3茶杯,煎成2茶杯,加适量白糖,趁热喝1杯,半小时后,温热再喝1杯。

3、银花30克,山楂10克,蜂蜜250克。将银花、山楂放入锅内,加水适量,臵武火上烧沸,3分钟后取药液1次;再加水煎熬1次;将2次药液合并,放入蜂蜜,搅拌均匀即成。每日3次或随时饮用。

4、银花30克,薄荷10克,鲜芦根60克。先将银花、芦根加水500毫升,煮15分钟,后下薄荷煮沸3分钟,滤出,加白糖,温服,每日3~4次。

失眠

失眠症西医称为神经衰弱,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主要症状是失眠,以及由失眠引起的头晕、乏力、健忘等。中医归入“不寐”、“惊悸”范围,认为此症多由心情郁怒、精神紧张或大病之后,脏腑功能

失调所致。用饮食疗法既有利于催眠,又有利于健身,而且无副作用。

1、酸枣仁10克,加白糖研合,临睡前用少许温开水调服。

2、小麦60克(去壳),大枣15枚,甘草30克,加水4碗煎成1碗,临睡前服。

3、鲜百合50克,加蜂蜜1~2匙拌合,蒸熟,临睡前服。

4、核桃仁10克,黑芝麻10克,桑叶60克,共搅成泥状,加白糖少许,临睡前服用。

5、小麦30克,粳米100克,大枣5枚。将小麦洗净,加水煮熟,捞出小麦取汁,再入粳米、大枣同煮。或先将小麦捣碎,同枣、粳米煮粥。每天温热食2~3次,3~5日为一疗程。

6、芡实、薏仁米、白扁豆、莲肉、山药、红枣、桂圆、百合各60克,大米150克。先将各药煎煮40分钟,再入大米继续煮烂成粥,分顿调糖食用,连吃数日。

7、炒酸枣仁60克,大米400克。将炒酸枣仁加水煎熬,取汁去渣,再加入大米熬粥。每次适量食用。现代医学发现,酸枣仁含有丰富的植物油、有机酸和维生素,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镇静和催眠作用。

8、红枣500克(去核),加水煮烂,再加冰糖100克、阿胶150克(后放),慢火煨成膏。早晚各服1~2匙。此方对气血虚引起的失眠、多梦、精神恍惚者疗效极佳,也是滋补佳品。

痔疮

痔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根据发生的位臵与肛门齿状线的关系,又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3种。大便时多有下血、疼痛等症。治疗上,实证者,

应以凉血祛风为主;气血虚者,则应补气升提,或补血养血。

1、苍耳粥。苍耳子15克,粳米100克。先煎苍耳子,去渣,后入米煮粥,空腹服用。此方有祛风消肿功效,适用于痔疮下血,老人目暗不明等症。

2、牛脾粥。牛脾1具,粳米100克。将牛脾洗净,每次用150克,细切,和米煮粥。空腹食之。此方能健脾消积,适用于脾虚食滞,兼治痔疮下血。

3、桑仁糯米粥。桑仁100克,糯米150克。将桑仁煮取汁,和糯米同煮成粥。每日1~2次,空腹食。此方有滋补肝肾、养血功效,适用于五痔下血,烦热羸瘦。

4、无花果炖猪瘦肉。无花果(干品)100克,猪瘦肉200克,加水适量,盛瓦锅内,隔水炖熟,调味即可。每日服2次。此方可健胃理肠、消炎解毒,适用于痔疮以及慢性肠炎。

5、丝瓜猪瘦肉汤。丝瓜250克,猪瘦肉200克。将丝瓜切块,猪瘦肉切片,加水适量煲汤。每日2~3次,用食盐调味,佐膳。此方有清热利肠、解暑除烦功效。适用于内痔便血初期。

高血压

1、芹菜粥:芹菜连根120克,粳米250克。将芹菜洗净,切成六分长的段,粳米淘净。芹菜,粳米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米烂成粥,再加少许盐和味精,搅匀即成。

2、菊花粥:菊花末15克,粳米100克。菊花摘去蒂,上笼蒸后,取出晒干或阴干,然后磨成细末,备用。粳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半成熟,再加菊花细末,继续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两次,晚餐食用。

3、绿豆海带粥:绿豆、海带各100克,大米适量。将海带切碎与其它2味同煮成粥。可长期当晚餐食用。

4、醋泡花生米:生花生米浸泡醋中,5日后食用,每天早上吃10~15粒,有降压、止血及降低胆固醇作用。

5、糖醋蒜:糖、醋漫泡1个月以上的大蒜瓣若干,每天吃6瓣蒜,并饮其糖醋汁20毫升,连服1个月,适用于顽固性高血压。

6、胡萝卜汁,每天约需1000毫升,分次饮服。医学研究证明,高血压病人饮胡萝卜汁,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7、胡萝卜粥:用鲜胡萝卜120g切碎,同粳米100g煮粥食用。

糖尿病

1、玉米须煲瘦肉。取玉米须30克,瘦猪肉100克,加水共煮汤。待熟后去玉米须,饮汤食肉。本方适用于一般糖尿病患者,但偏于肾阳不足者不宜。

2、家常炒洋葱。取洋葱250克,用家常烹炒法制成菜肴,随饭食用。或取洋葱50~100克,水煮1~2分钟后服食。洋葱有温中、下气、消积等功效,能提高血中胰岛素水平以降低血糖,还能抑制高脂肪饮食引起的血胆固醇升高,适用于糖尿病伴有动脉硬化患者食用。

3、枸杞子炖兔肉。取枸杞子15克,兔肉250克,加水适量,文火炖熟后加盐调味,饮汤食兔肉。枸杞子为滋补肝肾之良药,据药理研究,其有降血糖作用。兔肉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滋阴强壮之功用,《本草纲目》及《增补本草备要》均言能“治消渴”。该方适用于糖尿病之偏于肝肾不足者。肠燥胃热者不宜。

4、绿豆南瓜羹。绿豆250克,南瓜500克,切块,加水适量,煮熟食用。南瓜性味甘、寒无毒,有清热润燥、健脾止渴之功效。南瓜含有大量果胶,有促进人体内胰岛素分泌的功能,而且富含维生素,是一种高纤维素食品。绿豆甘、凉,有消暑、利尿、解毒的作用,含大量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此方适用于消谷善饥者,常食有稳定血糖作用。

5、山药薏米粥。怀山药60克,薏苡仁30克,共熬粥食。山药性味甘平,不寒不燥,有补益脾胃和养肺滋肾之功。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本草纲目》和《本草拾遗》均载其能治消渴。本方食后有饱腹感,可减少饭量,对各型糖尿病患者均较为适宜,尤以脾胃虚弱、口渴善饥者为佳。

6、菊槐绿茶饮。菊花、槐花、绿茶各3克,沸水冲泡饮用。适用于糖尿病伴高血压的患者。

7、芹菜粥。鲜芹菜100克,洗净切碎,与粳米50克一同入锅,煮粥食用。适用于糖尿病伴高血压的患者。

8、苦瓜茶。鲜苦瓜1个,洗净切片,与绿茶3克一起放人杯中,用热水冲泡,分次饮用。适用于轻型糖尿病患者。

以上食疗保健方仅供参考,各医疗卫生单位可根据各自实际确定本辖区6项食疗保健技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