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都市圈的空间结构变动_规划变迁及其启示_王涛

日本东京都市圈的空间结构变动_规划变迁及其启示_王涛
日本东京都市圈的空间结构变动_规划变迁及其启示_王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日益加深,单一的城市已经日益扩大为大都市圈与都市带,成为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特征。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使城市地域空间形态发生了重构,资本、产业、劳动力等要素出现了新的流动与空间配置方式,对城市管理、产业发展、地域均衡等都构成了重大挑战。东京都市圈是世界上四大都市圈之一,二战后迅速形成与发展,其间又经历了逆城市化与再城市化,显然,东京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诸多挑战。那么东京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了哪些挑战,又如何解决了这些问题?北京的情况虽然与东京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作为在管理体制上接近、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也有相似之处的国家,日本东京都市圈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对我国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笔者将从东京都市圈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演变、地域空间扩展以及管理体制的变革等方面探讨东京都市圈的发展及其对我国都市圈尤其是首都经济圈的启示。

一、东京都市圈的形成与界定

东京的建立是1457年由武藏国川越(现在的埼玉县)的城主上杉定正奉京都足利幕府的命令,下令家臣太田道灌督造完成的。17世纪初期,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中取得关键性胜利,建立了德川幕府,并将自己的统治中心设在江户(即东京)。为了防止诸侯谋反,德川家族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1635年将参勤交代制度化,使常年居住在江户的人口大增,江户初步发展成为一个大都市。但是此时的江户仅是日本的政治中心,全国的经济中心则是在大阪,工业中心则是京都,直到1874年,京都的工业产值仍然位于全日本各府县的首位,东京的工业产值仅为京都的1/4,排在全国第9位。

东京转变为一个巨大的工业与经济中心是在幕末开港以后。1853年,佩里率领美国舰队来到日本,打开了日本的国门,使日本意识到与西方国家的差距。1859年,日本正式开港,长崎、箱馆与横滨成为3个开放的港口,距离东京不远的横滨很快从一个小村庄发展成为一个商人云集的大城市。开港之后的日本学习西方的制度与技术,开始迅速近代化,工业发展迅速。东京是这些近代工业发展的最大受益地区,一系列新建的工厂配置在邻近东京的沿海地带,使东京由一个单纯的政治中心转变成为政治中心、工业中心与经济中心的集合体。在战争的刺激下,日本的重化工业得到了重点支持,这些重化工业大部分布局在靠近东京湾的东京与横滨沿海地带,如日本石油公司、日本汽车公司、川崎钢铁厂等。在扩大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化工业生产背景下,以东京、横滨为轴线的东京都市圈初步形成,其工业产值在1940年超过了以大阪、神户为中心的阪神都市圈,成为日本最大的工业中心。

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虽然受到很大损失,其机器生产设备的损失率达到34%,但是这只是相对战时最高峰而言,实际上日本许多行业的设备生产能力相对战前甚至还有大幅提升,如生铁产能比战前增加了

王涛

日本东京都市圈的

空间结构变动、规划变迁及其启示

87%,压延钢材生产能力比战前增加19%,工作机械生产能力更是比战前增加146%。生产设备的保留为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度过短暂的战后萧条与结构重整之后,日本经济开始迅速发展。据测算,1955年~1973年,日本实际GDP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4%,其中以化学、石油、机械为代表的重化工业增长最为迅速,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8.2%。工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规模人口流动,工人的工资得到提高,扩大了城市与农村的收入差距,更进一步刺激了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一时期人口转移的方向主要是东京都市圈、阪神都市圈及名古屋都市圈三大工业经济圈,新增加工人的70%都集中在三大经济圈,尤其是东京都市圈更占到了45%。在人口大规模迁移的背景下,1956年日本制定了《首都圈建设规划法》,界定了首都圈的范围为东京都、神奈川县、千叶县、琦玉县、茨城县、栃木县、群马县与山梨县,共1都7县,此后一直沿用此划分方法。在这个大都市圈中,东京都23区部处于圈层核心,东京都外围市町村、千叶县、神奈川县及琦玉县构成中圈,茨城县、栃木县、群马县与山梨县则处在都市圈外围。

二、东京都市圈的人口变动趋势

随着德川幕府将统治中心设在东京,东京的人口开始迅速增加,17世纪中期东京已经有43万人,18世纪中期则达到100万人,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明治维新开始后,产业向东京集聚,东京的人口进一步增长,这种趋势在二战以后表现得更加明显,直到20世纪70年代,东京的人口才逐渐稳定下来,而东京都市圈的人口则一直处于持续增长中,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是以1975年为界出现了变化,1975年之前人口比重增加更为迅速,1975年之后,人口比重增加出现了减缓

的趋势(见图1)。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人口迁入减缓的趋势下,东京都市圈的人口也出现

了重新分布。东京人口增长率在1970年

以前高于全国人口增长率,但是自1975

年开始已经低于全国人口增长率,直到

2000年才再次高于全国。与此相对应的

则是东京圈中的埼玉、千叶和神奈川三

县人口增长率自20世纪50年代便一直高于全国人口增长率,1970年~2000年甚至一直高于东京的人口增长率,显示了东京都市圈的人口郊区化的趋势,这种趋势直到2000年以后才再度得到扭转。而且作为东京都市圈的外围四县,其人口增长率在1980年~2000年之间也高于全国人口增长率,更显示了东京都市圈在此时期的人口郊区化趋势。但是外围四县的人口增长率并没有持续高于全国水平,1975年之前与2000年之后,其人口增长率均低于全国水平,甚至在近期表现出了人口净损失的现象,表明了处于最外围的四县仍然缺乏强大的人口集聚能力。

三、东京都市圈的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江户时代的东京虽然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大城市,但是仅作为政治中心而不是经济与工业中心存在,其工业仅是面向贵族与市民消费的日常工业。明治维新以后,东京及其附近的横滨等地由于具备兴建重化工业的优良条件,如良好的港湾、丰富的工业用水、接近大的消费市场以及低廉的地价,促进了重化工业在此布局,东京、横滨初步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带。二战以后,日本实行了倾斜生产方式,重点发展以钢铁、石化等产业为主的重化工业,这些重化工业大多位于东京湾、伊势湾及濑户内海地区。伴随着日本经济在此时期的高速成长,工业部门用工需求急速增加,当时很多出生在非城市地区的人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就立刻进入到企业工作,实现了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由于新建的大企业大多位于东京都市圈、阪神都市圈及名古屋都市圈三大都市圈,结果出现了战后人口向太平洋沿岸三大都市圈集中的趋势。

但是受到战后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企业已经出现了劳动力紧缺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制造业企业纷纷转向节约

图1东京都市圈人口占全国人口百分比

劳动力的设备投资,结果导致制造业吸纳人口的能力下降。1973年,石油危机造成国际能源价格急剧上涨,对能源紧缺的日本造成了严重冲击,高耗能的基础原材料型重化工业增长速度明显下降,而加工组装型产业则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见表1)。

高耗能的基础原料型重化工业增长的停滞与节约劳动力的设备投资,导致了这些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弱,结果就是从石油危机之后,阪神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的人口流入减少,甚至在某些年份转为人口流出。东京都市圈也出现了人口流入减少的趋势,这与日本经济增长趋缓是一致的,而且东京都市圈的人口也出现了逆城市化趋向。这与东京都市圈的产业转型存在重大关系,制造业尤其是低端制造业从市中心迁离,市中心仅保留高端制造业,同时金融、信息、印刷、广告等第三产业则进一步向东京集聚。1959年东京的制造业产出份额达到最高峰之后开始下降,1959年~1986年,东京的制造业产出占日本制造业产出的份额从16%下降到了7.2%,制造业劳动力所占份额从15.6%下降到7.7%,制造业工厂数所占份额从14.5%下降到10.6%。留在东京的大多是小企业,83.7%的企业雇佣人数在4人~19人,而雇佣人数超过300人的企业仅占全部企业的0.5%。人数高于300人的企业自1960年便开始向外迁移,但是这些企业并没有迁移到很远的地区,57.5%的企业仅是在东京23区内重新配置,2%的企业迁移到了东京郊区的多摩地区,25%的企业迁移到了邻近的县,促进了邻县人口的增长,仅有15.5%的企业选择离开东京都市圈。制造业企业的迁移以及规模变化表明土地密集的标准

化生产企业难以在地价高昂的城市中生存,从事研发与创意的都市型制造业才能够继续在大城市中生存。伴随着大规模工业企业的迁出,与之配套的零售、娱乐、物流产业也随之迁出了东京,造成东京人口增长速度下降,相反外围四县与周边三县的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东京。

但在制造业迁出东京都市圈的同时,东京都市圈的人口未出现阪神都市圈与名古屋都市圈的人口流入停滞甚至流出的局面,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东京国际化与政治中心的地位,使其便于获取各种信息以及方便处理国际贸易问题,使东京日益成为企业与银行总部所在地。20世纪80年代早期,日本出现了大量企业与银行总部搬迁至东京的现象,1989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1925年首批挂牌上市的企业中,47%的企业已经在东京尤其是在CBD 区域有了自己的总部。这种趋势在此后进一步巩固,目前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中,资本超过500亿元的巨型企业有60%集中在东京23区,其中的60%集中在千代田区,30%集中在中央区和港区,三区占了全部企业数量的90%。在日本企业总部迅速涌向东京的同时,各国企业也纷纷涌入日本寻求投资机会,结果是日本外资数量迅速增长,而这些企业也将其主要投资地点放在东京(见表2)。这些聚集在东京的国外企业大多从事信息、金融等相关产业,促进了东京的产业进一步向以金融、信息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转变,外国人口数量的增加也使东京的人口进一步增长。

四、东京都市圈的规划历程

人口的持续增加导致东京出现了交通拥挤、地

表1

各经济活动的实质国内生产总额的年平均增长率(%)

经济活动增长情况

1955年~1973年

1973年~1985年

1985年~1990年

1990年~2000年

总增长率9.4 3.6 5.2 1.5轻工业

10.0 2.2 2.3-1.3基础原材料型重化学工业17.2 3.1 3.40.5加工组装型重化学工业

20.08.98.4 3.8服务产业

9.5

4.4

5.2

2.5

价上涨等一系列问题,东京开始注重城市规划。东京的规划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东京改正”,但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城市规划则是发生在1923年东京大地震及二战以后。1950年,为了使东京能够更快地恢复和发展,日本成立了首都建设委员会,这是日本最早的区域性规划机构,该委员会由9人组成,包括建设大臣、众参两院议员、东京都知事、东京都议员以及学术界代表。该机构制定了一系列东京未来的发展规划,包括东京的绿带以及卫星城市的规划构想。但是由于该机构仅是一个咨询、协商机构,缺乏权力,因此1956年日本公布《首都圈建设整备法》,将该机构升级为首都圈整备委员会,并将其作为总理府的下属机构,使其权力得到扩大。1958年,首都圈整备委员会颁布了《第一次首都圈基本计划》,该计划针对战后产业与人口持续向东京集聚的现实,提出了限制东京无限制扩张的主要思想,规划以10公里~15公里区域作为城市建成区,并在城市建成区外围8公里~10公里地域规划为绿带,以绿带限制城市扩张,绿带外再建设新的工业城市。但是人口迅速向东京迁移增加了土地收益,绿带的做法遭到了土地所有者的反对而没有实施,东京建成区面积一直加速扩张,1960年为341平方千米,1965年为493平方千米,1970年为877平方千米。在此背景下,1965年,日本修改了《首都圈建设整备法》,将首都圈范围扩大为1都7县,7县作为首都圈的外围分散首都的部分功能,并放弃了近郊绿带的想法,代之以近郊整备地带,作为未来城市建成区的后备地带以有序开发,同时在该地带内保留足够的绿地。1968年首都圈整备委员会公布了第二个首都圈规划,具体体现了法律的修改内容。此时东京的规划思路已经清晰,即将东京都市圈变为一个多核的圈层结构,中枢管理功能仍然留在中心城区,而其他诸如工业、教育、文化等业务管理职能配置在更广阔的区域。

由于人口快速流入三大都市圈造成了国土不均衡发展,1974年,日本成立了国土综合开发厅,作为总理府的下属机构取代了包括首都圈整备委员会在内的各都市圈整备委员会,其长官由国务大臣担任。国土综合开发厅建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日本国土不均衡发展的问题,因此1976年制定的《第三次首都圈基本计划》以及次年发布的《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中均提到了“均衡发展”的思想,为此提出了将东京建设成为日本政治中心,而将大阪建设成为日本经济中心的设想。但是该规划并没有改变东京一极集中的局面,各大公司反而纷纷将自己的总部从大阪迁往东京,结果在各大都市圈的人口纷纷增长停滞的时候,东京都市圈的人口继续迅速增加。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国土综合开发厅1986年、1999年制定了第四、五次《首都圈改造基本计划》,继续强调将首都经济圈改造为多核多圈层的网络结构,解决人口过度集中在东京的问题,并通过国土开发计划继续支持地方经济圈发展,希望形成“多中心分散型”国土结构,国会甚至提议通过迁都改变东京一极集中的局面。

1974年~2004年间,国土综合开发厅(2000年并入国土交通省)制定的规划更强调了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结果使其与东京的地方利益产生了冲突,而且国土综合开发厅作为正式政府机构,改变了首都整备委员会与地方政府平等协商的关系,与地方政府的上下级关系导致了在制定政策时更多强调地方服从,结果导致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冲突加剧。2001年,东京都政府发布了首次由地方政府制定的《首都圈大都市地区构想》,强调了建立跨行政区域协调机制的重要性,同年,“首都圈再生会议”作为首都圈内“七都县市首脑会议”的常设机构正式成立,以进一步推动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提升东京都市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国际城市的竞争力。2004年,日本中央政府宣布不再编制全国性的国土开发计划,并在区域开发计划中承认地方政府的主导地位,中央政府只负责协调与政策引导。

五、经验与启示

东京都市圈的形成、空间结构的变动以及规划的变迁为正在迈向城市化的中国大都市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东京都市圈的发展来看,产业的空间

表2东京区部及日本吸引外资企业数量变动吸引外资企业情况1986

年1997年2009年东京区部108720662293

全国259933153099东京区部比例41.8%62.6%73.9%

集聚是造成人口空间集聚的重要原因,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导致了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东京都市圈的形成起源于明治维新以后大量重工业布局于东京周边,产生了产业集聚效应。随着产业在东京的集聚,人口也向东京集聚。随着产业结构变动,低附加值、大规模生产的工业企业由于无力承担高地价而迁离市中心,而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等生产性服务业则日益成为市中心的主要产业,人口分布也随之发生变化,大量人口从市中心迁移至近郊区以及远郊区,使圈层结构的产业分布与人口分布逐渐形成并日趋明显。

第二,“多核多圈层”的城市空间结构是都市圈发展的良好路径。由于企业对外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追求,东京的产业集聚效应始终大于扩散效应,各种产业不断向东京集中,造成了东京规模不断膨胀,对此东京采取了行政限制手段减少人口的涌入,但是事实证明限制手段是失败的,而且还会削弱城市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东京改变了思路,以发展“多核多圈层”的都市圈来避免各种功能向单一中心的集中,城市核心区域保留金融、信息、创意等高端产业,而将政府、教育、工业、商业等不同职能向周边副中心城市扩散,避免城市“摊大饼”式地向外扩张,同时保持城市的竞争力。

第三,良好的区域规划是都市圈良性发展的重要条件。东京都市圈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十分注重区域规划,将不断扩张的都市圈作为一个整体纳入规划,从而促进都市圈内各地域的协调发展。早在1946年,日本政府即出台了《东京城市震灾复兴规划》,对东京的发展进行全方位规划。随着东京的日益膨胀,1956年日本颁布了《首都整备法》,并且成立了首都圈整备委员会,对首都圈进行总体规划工作。1958年,东京都市圈委员会出台了东京《第一次首都圈建设规划》。此后不论机构如何改变,都会每十年左右出台一次首都圈建设规划,在东京都市圈的地域范围对东京未来的发展作出统筹规划,既保证了东京都市圈发展的连续性,又使其可以适应新的发展变化,使东京都市圈得以有序发展。

第四,在大都市圈的构建过程中,应建立合理的沟通协调机制。都市圈的建设不仅是中央政府和地区行政当局的问题,而且与所有企业、居民、城市政府的利益密切相关,因此都市圈的建设涉及多方利益的协调问题。东京都市圈的规划机构不仅是一个规划机构,而且是一个利益协调机构,中央政府、城市政府、企业界代表、居民代表等都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诉求,使东京都市圈的发展能够充分兼顾各方面的利益。相反,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方式并不能保证都市圈各方利益的表达,日本国土交通厅在1974年~2004年间的自上而下命令式的规划引起了东京与中央政府的利益冲突导致规划失败也从反面印证了必须通过建立协调机构协商分工与利益分配。但是协商机构并非仅是一个论坛性质的机构,而是协商一旦确定,即出台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保证分工与利益分配能够得到贯彻执行,从而促进都市圈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悦铮.日本京滨工业区的形成、特点及内部差异[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2):54-61.

[2]滨野洁.日本经济史:1600-2000[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KUNIKO FUJITA.A World City and Flexible Specialization:Restructuring of the Tokyo Metropol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1(15):269-284.

[4][日]藤田直晴.1990年之后东京大城市圈的空间重构[J].城市观察,2011(1):111-118.

[5]日本城市规划学会.东京大都市圈—区域结构、规划历史、未来展望[M].东京:彰国社,1992.

[6]王郁.日本区域规划协调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以首都圈为例[J].规划师,2005(10):112-114.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78X(2013)11-0012-05

[收稿日期]2013年9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课题《环首都经济圈贫困带人口状况与反贫困对策研究》(13BRK022)阶段性成果;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2013年课题《河北省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HB13JJ08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涛(1976年~),男,经济学博士,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

编辑:张然

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分析

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现状问题分析 [摘要] 以重庆主城区为研究区域,根据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的发展与现状,分析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特点,结合重庆地形,经济发展特点,人口分布,政策等方面,了解重庆各主城区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高速发展的重庆出现“城市蔓延”现象,城市问题突显;不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制约工业的发展;主城区空间结构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是非农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时还受到地形、交通、政府政策及人们环保意识提高的影响。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是城区空间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影响因素 Chongqing city space structure analysis [Abstract] To chongqing city as the research area, according to chongqing city space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hongqing city spac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chongqing terrain, economic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the policy, understand the city of chongqing func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 speed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完整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 年 6 月 目录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为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特制定本规划,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 长三角城市群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范围内,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主要分布于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 市,国土面积21.17 万平方公里,2014 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 万亿元,总人口1.5 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 2.2%、18.5%、11.0%。 规划期为2016—2020 年,远期展望到2030 年。 图 1 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图 第一章规划背景 长三角城市群正处于转型提升、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立足现有基础,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紧紧抓住重大机遇,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实现更大跨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 第一节重大意义 以改革创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 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是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路。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全面

[2020年](城市规划)构建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规划先行管控殿后精编

(城市规划)构建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规划先行管控 殿后

构建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规划先行,管控殿后 构建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规划先行,管控殿后 长三角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提法由来以久,并且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认可。但关于这一规划的正式官方文本近日才出台。根据长三角区域总体功能定位,《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送审稿)提出了“一核六带”的区域总体布局框架。虽然规划已经跃然纸上,但要从规划变成如同伦敦、纽约等世界级城市群,上海及长三角诸城市无疑还有漫漫长路要走。 事实上,长三角地区也不是等到规划出台才开始行动,构建城市群的行动也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如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港口一体化等进程都已经如火如荼,“三小时都市圈”“长三角港口一体两翼”等提法也成为长三角构建城市群的切实行动的佐证。然而,这样的一些动作要么是来自各城市自主延伸的行为,要么是城市间两两协商的产物,基于全区域、大思路的规划迟迟没有出台,从而导致各种行动之间的无序、重复甚至冲突。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长三角机场建设重复严重,而港口建设尽管有“一体两翼”的定位,但由于没有配套的方案与区域协调机制,一体化成效并不理想。因此呼唤基于国家战略层面、从长三角区域全局出发的城市群规划就显得非常急迫。 国家管控认为,21世纪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大城市圈。城市圈作为国家管控在空间上的载体和精华,在一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美国的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大洛杉矶区;日本的大东京区、阪神区、名古屋区;英国的伦敦城市群;韩国的首尔区;德国的鲁尔区等等都成为一国经济的增长极。美国三大城市群的GDP占全美国的67%,日本三大城市群的GDP占全日本的70%。而中国三大城市群的GDP占全国的份额只有38%。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必须向城市群和城市经济带延伸,使之成为国家新一轮财富聚集的战略平台。《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的催化下产生。 这份规划纲一方面给长三角区域的城市群发展制定了总体战略,更重要的是,其中的“一核六带”的关键性提法因为明确了上海在整个城市群中的核心作用,因而具有纲领性意义。这为长三角城市群从规划到实际操作奠定了基石。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已上报国务院 2010年08月05日23:0121世纪经济报道【大中小】【打印】共有评 论0条 8月5日,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方案已上报国务院,至今已有一月之余。“京津冀规划编制时间较长,横跨整个‘十一五’,之所以至今没有获批,中央可能有更为慎重的考虑。”该人士说。 他进一步表示,如果工作进展顺利,规划有望在年内出台。京津冀的定位已经突破“中国经济第三极”的概念。“京津冀的定位可以是知识经济示范区、新兴产业先行区、现代交通运输设备生产基地和钢铁生产基地。” 国家发改委官员也反复对记者强调:“我们并没有刻意将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比较排名,‘经济第三极’的概念有偏颇。”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京津冀一体化推进过程中,河北省的态度是非常积极,而北京和天津则相对较弱。河北省一位官员回忆,近日,他在天津滨海新区调研时发现,某部门办公室张贴着一张“京津一体化发展”地图。 这张地图对他的震动很大,“河北迫切希望融入到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国家需要建立一个更高层面的机构来推动三地协调发展,打破行政分割”。该官员说。 京津冀新定位 已经提交国务院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由国家发改委根据三地规划统筹而成。根据本报记者了解,该规划对京津冀三地未来发展方向有明确定位。 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以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及餐饮业为主。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科研机构林立,人才高度密集的优势,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型企业相结合,积极发展高新产业,以发展高端服务业为主,逐步向外转移低端制造业。 天津城市的功能定位是构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宜居生态城市。天津主要发展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和轻工纺织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现代商贸、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并适当发展大运量的临港重化工业。 河北省作为原材料重化工基地、现代化农业基地和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是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此外,河北省在第一产业中着重发展农业和牧业,作为京津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对于上述定位,国家发改委方面没有异议,而河北方面并不满意。“河北省的发展不仅仅停留在传统产业基础之上,河北有空间发展新兴产业,太阳能、新材料等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河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巡视员张建国说。 产业同构之困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趋势与空间重构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趋势与空间重构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汤放华1,陈立立2,曾志伟1,易纯 1(1.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益阳, 413100;2.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南长沙,410081)【摘要】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未来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空间将出现三个趋势:区域一体化、信息化与知识化、 生态文明趋势。在此三个趋势的影响下,长株潭城市群必然要进行空间重构,其进行空间重构的措施主要包括:构建区域一体的 “流动空间”体系,构建区域发展所需要的五个支撑网络;构建以生态基础设施为空间分割的组团式空间结构;实现区域等级空间结构的扁平网络化,实现要素流动的无阻隔。在上述三个趋势及措施的指引下,长株潭城市群将增强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已实现其作为中部重要增长极的历史重任。【关键词】空间结构;演化趋势;空间重构;长株潭【中图分类号】TU982.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09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9JJ6060]“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项目资助。 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它在给世界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跨国公司推动了新国际地域劳动分工的形成,制造业的国际转移使得当今区域城镇空间的发展日益呈现出网络状的复杂联系,区域城镇发展的前途、层次与绝对的规模已非必然相关 [1][2] ,“城镇在网络中的地位比 空间区位、 工业综合程度等传统的特征来得更为重要”[3] 。“城市体系将不再是传统的行政区相连模式,而是构建在功能节点(中心城市)和发展轴上的商品流、 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4] ”区域城镇实体空间与影响空间越来越大的分离,世界城市、出口加工区、离岸银行中心等新战略地点的形成,对城镇来讲, 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区域内部一体化发展正逐步加强的同时,“核心-边缘”效应的范围已扩大到国家、 区域之间,在新的空间层次继续得到强化,并呈现迅速加大的趋势。 传统城镇体系的研究往往是将研究地域视作一 个相对闭合的自运行系统,着眼对于本系统内要素的均衡配置及良性运作的探讨,习惯于将城镇作为 点状的要素[ 5] ,仅仅注重城镇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对乡村、生态空间等地域的研究。 生态环境和人文物质环境的形成都需要漫长的历史积累,一旦破坏往往不可逆转。快速城市化必然带来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 不可避免的要将一部分既有人文物质、自然生态环境包入到城市空间之中,以往一味以牺牲人文物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已被证明不可持续。因此在新时代下,人文物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必须要纳入到区域发展的主线中。 1 空间演化趋势 1.1 区域一体化趋势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地域生产方 式和空间组织方式发生着激烈的变化, 日趋一体化发展的城市集团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载体。各城市集团为增强区域竞争力,在内部以建立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为前提,打破行政壁垒, 促进生产要素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在外部以建立全球化的市场体系为目标,消除市场障碍,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和城市体系。随着城市集团的发展壮大,将呈现出“区域一体化”的空间组织形态:一

城市体系和城市空间结构

专题二城市体系和城市空间结构 如皋市搬经中学宋荣 【考纲要求】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其分布的特点;2.运用实例,能够分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3.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读“三维设计”P115考点2: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形成原因 二、自主完成: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完成1~2题。 1.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 A.a>b>c B.a<b<c C.a=b>c D.a>b=c 2.该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 是( ) ①城市地区地价上涨 ②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与图9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A. B. C. D.

4.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A.土地形状不规整 B.交通不便 C.远离市中心 D.受铁路影响 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理由是。 (2)工业区应位于A、B、C三处中的_______处,理由 是。 (3)高级住宅区应位于A、B、C三处中_____处,理由 是。 三、小结巩固: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形成因素有经济因素、历史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等,其中是主要因素。城市某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和各种活动的两个方面。地租高低主要取决于和两个方面。 此外,也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因素。 3.城市功能区布局是否合理,关键是区和区的布局是否合理。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定位(经验借鉴)您的得分 93/100 答对题数 28/30 答题解析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核心城市的周围地区的功能体现的是()。[ 单选题:3 分] A 制造业基地 B 基础设施 C 加工业基地 D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2 核心城市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的功能。 [ 单选题:3 分]

A 高新技术产业 B 制造业 C 重工业 D 生产服务业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3 大城市群是以一两个()的城市为核心,包括周围若干个城市所组成的内部具有垂直的和横向的经济联系、并具有发达的一体化管理的基础设施系统给以支撑的经济区域。 [ 单选题:3 分] A 小型 B 中等 C 大型 D 特大型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4 未来河北省发展的战略重点是()。 [ 单选题:3 分] A 加强对港口城市的建设 B 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

C 扭转京津冀之间不公平的经济关系 D 对现有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实行大幅度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更新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错误 5 现在世界经济的体系集中的表现在()上面。 [ 单选题:3 分] A 连接 B 网络 C 空间 D 流和流的节点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6 未来河北省发展的战略重点方向是()的现代化建设。 [ 单选题:3 分] A 省会城市周边区域 B 沿海平原地区 C 滨海、山区和山麓地带 D 沿海地区和环京津区域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7 大城市群在经济上是命令和控制中心,它通过()作为载体,来实现对全球经济的控制。 [ 单选题:3 分] A 资金密集型企业和制造业基地 B 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加工业基地 C 高级服务业和跨国公司总部 D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8 京津冀大城市群规划目标是()。 [ 单选题:3 分] A 发展世界级的大城市群,全球政治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B 发展世界级的特大城市群,全球经济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C 发展世界级的大城市群,全球经济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D 发展世界级的特大城市群,全球政治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9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跨国公司总部的首选地是()。 [ 单选题:3 分]

城市的空间结构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服务功能的关系。 2、掌握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主要功能区类型及其区位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3、应用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4、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信息 5、逐步培养分析整理资料,归纳推导出结论,并用口头或书面加以表达的能力 6、运用资料并联系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7、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CBD 右图是纽约曼哈顿区的景观图。中心商务区(CBD)是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企业的商务活动和生产活动在空间上逐渐分离,企业的商务活动从工业生产区分化出来,向城市中心地段集聚和迁移而形成的城市功能区。在景观特征上,高楼林立是城市CBD的标识。 尝试探究:你能说出中心商务区建筑高大稠密的原因吗 提示: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城市核心区,地价昂贵,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昂贵的地价,加上极为紧张的土地供应,使得建筑物被迫向高处发展,越盖越高,越盖越密。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概念 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及其。 2.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1)中心商 务区 ? ? ? ? ?区位:城市的部位 特点 ?? ? ??交通,通信发达 早晚人口流动量较,人口差异大

(2)商业区 ???????组成: 和各种商场(或超级商场) 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 高,土地利用 区位:多分布于 或交通干道旁,大城市往往有多个 商业区,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在城市 内 (3)住宅区 ? ?? ??? ???地位:城市中最 的用地方式类型?????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多与企业或单位分布区 或 市政 的住宅区 分化:由于 原因,呈现 与 的分化 (4)工业区 ? ????区位??? ??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 的地带 特点:不同程度地存在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5)其他功能区:行政中心区、 、混合功能区、郊区。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 (1)城市规模 ?????????表达方法?????????? 规模决↓定 规模常用 规模表示划分(中国)?????依据: 人口数量四个等级: 城市、大城市、 城市、小城市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 ,服务功能越 ;但不等于两者成 。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历史原因:早期的功能分区 ,发展成现代城市的某种功能区。 (2)经济原因:由城市中心向外,土地价格逐渐 ,依次形成 、 、 。 (3)社会原因:包括 、生活方式、 。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及其新进展(精)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及其新进展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戴宾 2003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在部署安排“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时,把区域规划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提出要组织编制《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珠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五个大的区域规划。由于珠三角只涉及广东一个省,所以珠三角区域规划委托广东省自行编制。长三角、京津冀、成渝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四个区域规划由国家发改委地区司负责组织编制。2004年,国冢发改委先期启动了长三角、京津冀两个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上述两个规划已经编制完成,但尚未正式发布,拟先期出台指导性意见口2008年lO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升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京津冀地区的指导性意见还未出台。 上述两个区域规划编制完成后,2007年国家发改委委托中科院地理所开始着手《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前期编制工作。目前,该规划已完成初稿,正在征求四川省和重庆市的书面意见。下个月,国家发改委杜鹰副主任可能带队到四川,专门听取四川省的意见。今天借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成渝经济区以及成渝经济区规划的最新进展。 l‘成渝经济区在国家的战略地位及其发展基础 2.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提出与最新进展 3.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一、成渝经济区在国家的战略地位及其发展基础 (一)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地位 国家之所以将成渝经济区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区域并列,纳入国家层面的区域舰划,这是因为成渝经济区在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区域影响。 我国开发历史最早,开发频率最高的区域之一。成渝地区有4000年的开发历史。1891年重庆开埠,近代工业开始在长扛沿岸城镇兴起,成渝经济区也就成为西部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新中国成立后成渝经济区一直是国家成为重要的开

2020安徽省《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定位(经验借鉴)》答案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定位(经验借鉴) 您的得分 96/100 答对题数 29/30 答题解析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 我国珠江三角洲都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 单选题:3 分] A 深圳 B 广州 C 香港 D 澳门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2 现在世界经济的体系集中的表现在()上面。

[ 单选题:3 分] A 连接 B 网络 C 空间 D 流和流的节点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3 大城市群是以一两个()的城市为核心,包括周围若干个城市所组成的内部具有垂直的和横向的经济联系、并具有发达的一体化管理的基础设施系统给以支撑的经济区域。 [ 单选题:3 分] A 小型 B 中等 C 大型 D 特大型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4 大城市群在经济上是命令和控制中心,它通过()作为载体,来实现对全球经济的控制。 [ 单选题:3 分]

A 资金密集型企业和制造业基地 B 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加工业基地 C 高级服务业和跨国公司总部 D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5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核心城市的周围地区的功能体现的是()。 [ 单选题:3 分] A 制造业基地 B 基础设施 C 加工业基地 D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6 京津冀大城市群规划目标是()。 [ 单选题:3 分] A 发展世界级的大城市群,全球政治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B 发展世界级的特大城市群,全球经济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C 发展世界级的大城市群,全球经济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D 发展世界级的特大城市群,全球政治的影响乃至控制中心之一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 7 核心城市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的功能。 [ 单选题:3 分] A 高新技术产业 B 制造业 C 重工业 D 生产服务业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 8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跨国公司总部的首选地是()。 [ 单选题:3 分] A 核心城市 B 港口城市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一、知识要点 1.多面体的概念 一般地,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多面体。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做多面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 2、旋转体的概念 由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所形成的封闭几何体叫做旋转体,这条定直线叫做旋转体的轴. 温馨提示:同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内不同的轴旋转所形成的旋转体不同. 3、简单的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球 旋转体结构特征图形表示法 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 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 成的旋转体叫做圆柱,旋转轴叫 做圆柱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 而成的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平 行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 圆柱的侧面;无论旋转到什么位 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圆柱 侧面的母线 圆柱用表示它的轴的 字母表示,左图中圆 柱表示为圆柱OO′ 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 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 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 圆锥用表示它的轴的 字母表示,左图中圆 锥表示为圆锥SO 圆台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 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 圆台.与圆柱和圆锥一样,圆台 也有轴、底面、侧面、母线 圆台用表示轴的字母 表示,左图中圆台表 示为圆台OO′ 球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 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 体叫做球 球常用表示球心的字 母表示,左图中的球 表示为球O. 温馨提示:(1)几何体都是由表面及其内部构成. (2)球的常用性质 用一个平面去截球,截面是圆面,而且球心和截面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与球的半径R及截面的半径r有下面的关系:r=R2-d2,当d=0,截面过圆心,叫做大圆,其圆周上两点劣弧的长叫球面上两点间的距离. 4、简单组合体 (1)概念:由简单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叫做简单组合体.常见的简单组合体大多是由具有柱、锥、台、球等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组成的. (2)基本形式: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拼接而成,另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截去或挖去一部分而成. 二、例题讲练 例1、根据下列关于空间几何体的描述,说出几何体的名称。 (1)由6个平行四边形围成的几何体; (2)由7个面围成,其中一个面是六边形,其余6个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3)由5个面围成的几何体,其中上、下两个面试相似三角形,其余三个面都是梯形,并且这些梯形的腰延长后交于一点。 【活学活用1】

区域规划作业

中国城市群“蓝图”简析 城市群体系建设背景 在中国,要使城市有较强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其城区人口规模应在200万以上(才能以合理的税费,提供较好的公共服务,否则服务不足或腐败;这也正是人们都涌向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的根源),最好是300万以上(才能支撑较发达的公共交通业,比如地铁和航空等)。但城区人口超过1600万人口时,会有较严重的城市病;城市群的人口超过5000万时(200公里范围内),也会有较严重的城市群病,尤其是环境问题(城市废弃物难以就近消纳)和交通问题等。 中国有13亿人口,至少将会有10亿城镇人口,只有均衡布局更多的大都市区(中心城市200-1600万人口,200公里范围内1000-5000万人口),建设更多(50个左右)的大都市区(可增设新省或直辖市),才能使中国的人口相对均衡分布,使城镇废弃物就近消纳(200公里内),并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化与城市病的矛盾。 “城”辐射带动“镇”的合理半径以不大于200公里为宜(方便乡镇(或城区)人员到城区(或乡镇)办事能当天来回);所以,现有特大城市(特别是省会)200公里之外,如果有较大的区域(3万平方公里以上)和较多人口(1000万以上/容易培育200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均应培育新的中心城市(比如增设为新省的省会、建设交通干线枢纽(尤其是是高铁)、建设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等),以实现全国城镇的均衡合理分布,从根本上防止全国的人口只集聚在现有的省会或直辖市(使城市病和城市群越来越严重)。其中,以徐州、宜昌、赣州、桂林和宜宾等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均是培育新的大都市区的理想区域。 另外,要使“中心镇(县城)”能有效带动全县乡村,“中心镇(县城)”到县域边界以20—30公里(公交的合理距离)为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都将进一步扩大,城市群在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对区域联动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日益明显所谓城市群就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研究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不仅是实施党和国家分区域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的需要,也是充分发挥增长极综合优势对全国经济带动的需要,更是提高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因此研究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对推进我国城市群战略实施效果评价和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等十大城市群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成为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十大支撑点以城市群为轴心的城镇化发展路线已明晰,城市群目标定位基本明确。城市群建设从三个层次推进:一是已基本建成的11个城市群,二是正在建设的14个城市群,三是7个潜在城市群。预计到2030年,32个城市群将建设成熟。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确认了次级城市或二三线城市为中心的城镇化建设方向。大城市资源环保承接能力有限,县域城市建设条件差距仍较大。目前,二三线城市是打造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 中国十大城市群中的各个城市都高度集中于某一地理要素(交通干线或河流);二是十大城市群中的各个城市的自组织演化在空间结构方面具有优化趋势其次,空间结构具有轴线特征中国十大城市群的空间结构特征与交通因素密切相关,明显表现出按照一定的交通轴线发生联系中国十大城市群的各个城市基本分布在铁路干线的各个节点之上,从各城市之间的联系和扩散效应上分析,都是以各个城市群核心城市为中心,形成向四个不同方向扩散延伸的态势总体上分析,中国十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主要以高速公路及铁路干线为扩散轴向外扩散延伸. 通过对中国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比较研究,可以得出:第一,中国的城市群在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以后,已经在东部地区出现了绵延的态势,城市群和城市群之间在沿海地区基本上连成了一条带状,同时沿长江流域向中西部延伸呈现出陆大道院士研究发现的倒T型结构第二,中国十大城市群中的各个城市都高度集中于某一地理要素(交通干线或河流),核心城市主要以高速公路及铁路干线为扩散轴向外扩散延伸同时,各个城市群中的城市自组织演化在空间结构方面具有优化趋势第三,中国城市群的未来发展是中西部地区在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仅有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两个大型的城市群,这对于拉动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中西部地区继续培育新的城市群,加快城市化进程第四,随着城市群战略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群可扩张土地的减少,使得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出现了一定的挤压效应在空间上,反映为十大城市群中的九大城市群由于发展空间的制约,都出现了东南西北走向发展的态势仅有辽中南城市群一个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是西南东北走向发展的。 1.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 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重要节点城市等中心城市,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沿海中心城市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层次,延伸面向腹地的产业和服务链,加快提升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内陆中心城市要加大开发开放力度,健全以先进制造业、战略

京津冀都市圈规划

图1-1 代表性城市通达性分析 第一章 区域功能定位 第一节 规划背景 一、国内外发展的宏观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我国的经济地位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未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区域整体发展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市场容量和消费水平体现的市场条件、以人居环境和区域交通设施为主的基础设施条件、本土研发能力和人才供应为主的创新环境、以及当地企业的配套生产能力等等,将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把握经济全球化机遇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是提升该地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整体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该区域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已具备一定的客观基础。该地区的经济合作将从中日韩三国小范围、低层次起步,逐渐扩大范围并向高层次推进。加快京津冀都市圈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层次的提升,增强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我国未来在东北亚地区经济格局中占据比较主动的地位。 (三)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已基本形成,东部沿海地带构成我国经济空间格局的核心轴线,在未来现代化进程中,依然发挥着统领作用。我国北方的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和产业集聚地区的经济整体实力相对较弱。都市圈或者说都市经济区将在我国社会经济系统组织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京津冀都市圈

应在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履行主要支撑区域的功能。 二、规划区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首都优势,科技创新基地和国内外交流枢纽等功能,具有全国意义和世界影响,但内部经济一体化进程相当缓慢。 表1-1北京技术合同流向情况(2003年) 项数金额(亿元)比重(%) 北京15976 120.0 45.2 天津651 4.0 1.5 河北1156 7.0 2.7 京津冀17783 131.1 49.4 全国32173 265.4 100.0 (二)京津冀都市圈呈现世界上少有的巨型双核的空间结构形态,处理好北京-天津发展的关系是本次区域规划成败的关键。 图1-2 1984-2003年京津两市工业总产值 (三)向沿海地区的空间推移和新经济增长极的出现,对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区域统筹发展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四)人口产业同资源环境分布格局的特点,给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合作创造了机遇,但统筹区域资源合理配置的难度依然很大。 (五)在我国大都市区中,产业体系最为完整,但竞争力不强,产业空间合理组织的难度较大。

064-城际交通模式与城市群空间结构关系的研究

城际交通模式与城市群空间结构关系的研究 岳阳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交通设施网络的搭建,城市群成为令人瞩目的城市空间组织类型,交通系统与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互动关系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然而笔者认为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缺乏两点基础性的工作,其一缺乏对空间尺度的前提性说明,其二缺乏对交通系统的分类探讨。本文首先对该领域的相关概念进行解析,随后提出城际交通对城市群形成和衍变的重要作用,再次通过对世界典型城市群案例的总结,分析不同交通模式的城际交通对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的引导作用。笔者认为,城际交通走廊形成了城市群发展轴,二者同步生长;轨道方式主导的交通模式易形成高度密度的中心城市,公路方式主导的交通模式易形成较为扁平化的空间形态,为避免过密集或过疏散的城市出现,可以通过合理布局交通设施来引导有序的城市空间格局。 【关键词】城际交通;城市群;空间结构;交通模式 1.引言 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类社会聚居的空间格局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出现了诸如“超级城市”、“大都市区”、“城市群”等对新兴城市类型进行描述的概念,在城市空间演变的过程中,人口、劳动力、产业、资本等城市要素在城市内、城际间不断流动和重组。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和专家掀起了对此类城市形态研究的热潮,并预测大都市区、大城市群将成为城镇化进程中发展方向,《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指出,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比例将超过75%,未来全球40个最大的大都市区以占据全球极少的面积,聚集18%的人口,参与全球66%的经济活动和大约85%的科技革新[1]。 1961年法国地理学家简·戈特曼基于对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片区的调查,提出了城市群连绵区(Megalopolis)的概念,并定义了世界六大城市群[I],与此同时提出“重叠的郊区空间形成城市群的发展轴线”的假设[2];此后,众多学者提出交通与城市群形成、发展存在紧密的联系,“交通廊道推动了大城市群发展轴的形成,城市群的生长发育与交通廊道的形成同步并进” [3-7]这一观点得到认可。 笔者认为,目前对城市群的研究存在一些基础性的不足:1)由于国际上尚无对城市群明确的定义[8],很多研究缺乏对空间尺度前提性的说明,主要体现在将“都市区”和“城市群”的概念混为一谈;2)交通系统在城市群形成和衍变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逐渐明晰,但对交通系统的探讨仍较为笼统,事实上,不同类型的交通系统与城市群的互动关系体现出较大的差异。因此,深入分析不同交通模式与高度城镇化地区空间结构的关系是有意义的。 2.概念解析 2.1 都市区与城市群概念辨析 由于国际上一直没有对大城市区域这一领域的相关概念给出标准、统一的定义,外加国内学术界对国际研究的翻译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造成了概念理解和名称使用上发生分歧,造成混淆。特别地,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是最易造成混淆的三个概念。 1

中国城市群规划汇总(最全)

中国城市群汇总(最全) 已建成的城市群三个将成世界级 已基本建成的城市群,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辽宁半岛、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关中、海峡西岸。以后泛长三角、泛珠三角城市群,将成为世界级城市群,而济南城市群如整合到京津冀鲁城市群,也是世界级的。 珠三角城市群: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包括珠海、惠州、东莞、肇庆、佛山、中山、江门、澳门等城市所形成的。 长三角城市群:位于中国沿江沿海“T”字带,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它由沿江城市带和杭州湾城市群构成。成员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盐城、泰州、淮安、杭州、宁波、金华、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衢州、合肥、马鞍山23个城市。 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八个地市其所属的通州新城、顺义新城、滨海新区和唐山曹妃甸工业新域。 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范围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包括周边的淄博、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滨州、德州、聊城等14市。 辽宁中部城市群: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阜新等8个城市。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为中心城市,长沙、南昌、合肥为副中心城市,涵盖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江淮城市群等中国中部经济发展地区。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 成渝城市群:以成都和重庆主城为双核包括四川的成都、德阳、眉山、遂宁、内江、南充、资阳、自贡、广安和重庆主城、涪陵、合川、永川、江津、大足等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集合体。 关中城市群:由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的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农业示范区以及商洛构成。 海峡西岸城市群:以福州、厦门、泉州市为中心,包括漳州、莆田、宁德等城市。 正在建设的城市群中西部居多 正在建设的城市群,包括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甘肃城市群、乌昌城市群、黔中城市群、银川城市群、拉萨城市群、太原城市群、石家庄城市群、滇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南宁城市群。 武汉城市群: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推进产业分工与合作 提升京津冀区域综合竞争力

推进产业分工与合作 提升京津冀区域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快速崛起,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2008年京津冀地区实现GDP2.98万亿元,同比增长11.9%,超过9.0%的全国平均水平;实际利用外资额为166亿美元,吸纳外资占全国的18%。京津冀区域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板块中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面临重要机遇期 当前,中国进入更加注重区域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中关村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及国家颁布实施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面临重要机遇,即将出台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也将为京津冀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带来重大契机。 (一)中国进入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2008年,我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人均GDP3000美元前后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性阶段。此阶段,经济将快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也会迅速提高,据估算,200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5.68%。但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深,诸如城乡差距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也更加突出,特别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差距尤为明显。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2008年东部GDP比东北、中部、西部GDP之和

还高 4.78万亿,人均GDP差距更为明显,2007年我国东部地区为32089.14元/人,东北地区约为东部的67%,中部约为东部的46%,西部约为东部的41%。区域差距拉大引起了一系列的区域矛盾和问题,比如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且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和压力日益增大;东北部地区产业结构老化,面临着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求;沿海地区过度“拥挤”,发达城市在城市转型、产业置换和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面临很多空间资源矛盾等。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均衡协调发展,要将深化区域分工、加强区域合作,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京津冀区域地缘优势独特,辐射三北,连接东西,向南联系着长三角、珠三角和港澳台。这一地区的发展对于缩小我国东西部、南北部的发展差距,缓解我国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已经出现的“马太效应”,最终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 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京津冀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北京中关村的建设发展先后列入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带动京津冀区域发展的三大动力引擎。就像深圳之于珠三角,上海浦东之于长三角,这三大区域的发展不仅能够大大提升京津冀区域乃至我国北部地区国际竞争力,而且在探索新时期区域发展新模式,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高科技园区。经过

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理解

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理解 区域空间结构:是国家“985工程”建设项目——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兰州大学)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区域空间结构概论》在阐述了区域空间结构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因素和整合的机理,并分别论述了区域集群空间结构、区域板块空间结构、“点-轴”空间结构、城市群空间结构等。由于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都是区域经济运行系统的重要结构(从一定意义上说,区域产业结构也是一种空间结构形态),《区域空间结构概论》借鉴产业结构的研究进程,在对已有研究理论的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以揭示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结构为目标,比较深入地探讨了以下几个基本问题:第一,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中所形成的结构的要素、特点、属性、模式和功能,根据笔者的理解,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的实质性内容。 第二,分析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机制。主要分析了解各种因素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作用和机理,它们的内在运行方式,还要明确这些因素是怎么相互作用又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包括若干因素的作用方式、途径、作用结果以及相互关系等。 第三,分析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整合,主要是解释区域经济空间结

构整合的内涵,明确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整合的必要性、难点、原则,从系统论的角度揭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整合机理。 第四,以产业集群这种经济活动空间集群现象为对象,从微观的角度,深入地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明确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要素、类型、演变模式和演变阶段,揭示了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 第五,以区域经济板块这种经济空间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从微观的角度,全面地分析经济板块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整合,特别是对一些区域中心城市中的经济板块的形成和整合进行了重点研究。 第六,以依托交通干线的带状城市联合体这种经济活动空间轴状聚集现象为对象,结合“点一轴”系统理论,深入地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以交通干线为依托的带状城市联合体“点一轴”空间结构的要素、形成条件和功能。 第七,以城市群这种经济活动空间群聚现象为对象,从宏观的角度,运用一些实例深入地分析了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明确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内涵、特点、模式、发展阶段和形成机制,揭示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方向。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与热点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