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第一章到第十章判断题

题库  第一章到第十章判断题
题库  第一章到第十章判断题

练习对) 水准面是重力等位面。( 2 1

练习对由大地坐标向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的换算叫做高斯正算。( ) 2 2

练习对大地坐标是用经纬度来表示的。( )

3 2

练习对我国的1985黄海高程系统考虑了海水潮汐等的周期性误差影响。( ) 4 2

练习错参考椭球面是实际存在的,而不是人为抽象的。( ) 5 3

练习错大地水准面是规则的曲面。( )

6 2

练习错地球椭球表面各点处法线与铅垂线都是重合的。( ) 7 2

练习对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参考椭球面。( ) 8 1

练习对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 ) 9 1

练习对测量计算的基准线是法线。( ) 10 1

练习对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 )

11 1

练习错测量坐标系中,象限的编号顺序为逆时针方向。( ) 12 2

练习错测量坐标系和数学坐标系坐标轴方向相同。( ) 13 1

练习对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象限是按顺时针编号的()14 2

错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y轴( ) 15 2

练习对地形图既表示地物又表示出地貌的起伏形态()16 2

练习对高程与起算面有关,高差与起算面无关。17 1

在半径为10公里的区域,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不能忽略地球曲率对高差18

练习对3 的影响。( )

练习对高斯投影的规律是:除了中央子午线没有距离变形以外,其余位置的距离均存在变形。该表述()19 2 高斯投影是正形投影,它保证了球面图形的角度与投影后平面图形的角度不变,所以任意两点间20

练3距离经投影后也不会发生变形。该表述

练带与统3带的投影带号不重叠。该表述在我国领土范围内,统6212

在测量中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半径10k3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时距离测量22

练2据不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该表述

练过水准面上任何一点所作的铅垂线,在该点处与水准面正交。该表述232

练中央子午线也是真子午线,真子午线也是经线。该表述242

练测量上所说的高斯投影,投影后长度不变。该表述253

练地面点的纬度为该点的切线与赤道平面所组成的角度。该表述262

练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首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该表述272

“200国家大地坐标是地心坐标系,坐标原点位于参考椭球的中心,坐标轴指向与国际上定28练2的一致。该表述“200国家大地坐标是参心坐标系坐标原点位于地球质量中心坐标轴指向与国际上定义的29练3致。该表述是地心坐标系,坐标原点位于地球质量中心,坐标轴指向与国际上定义“200国家大地坐标30

3一致。该表述练该表述”国家大地坐标“200日开始,启200我国313

第二章判断题

练习对)水准仪视准轴与管水准器轴要互相平行(2 5

练习错)转点是用来传递高程的,在转点上不应放尺垫。(1 6

练习错)水准测量时,由于水准尺竖立不直,这时读数比正确读数要小( 2 7

练习错)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仪器提供的水平视线,直接测定出地面点的高程。( 2 8

练习错在水准测量成果计算时,不但要计算水准点的高程,而且也要计算转点高程()2 9

练习错( )

水准测量中标尺在测线方向上前后倾斜对高差没有影响。2 10

练习错( ). 测量中,视差就是视觉误差,取决于观测者的视力水平,而不能通过调节仪器的光学部件所消除 2 11 练习对( ) 支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为往测高差与返测高差的代数和。 1 12

练习对( ) 在水准测量中,如水准尺不直则造成实际读数比其正确读数偏大。2 13

练习对( ) 点比。B点高1.5mhAB=-1.5m A、B两点的高差为,则说明A 1 14

练习对( )

水准仪视准轴是十字丝中心与物镜光心的连线。2 15

练习对GPS 目前国家二等水准测量需要用精密水准仪测量,而不能用高程代替。()2 16

练习对), DS3微倾式水准仪读取中丝前一定要使符合水准器两端影像精密吻合才能读数。(2 17

练习错( ) 进行水准测量观测时水准点一定要使用尺垫,而转点上不用尺垫。2 18

对自动安平水准仪只有圆水准器而没有管水准器。()1 19

第三章判断题

练习错( ) 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视线水平。该表述 2 1

。该表+12″,盘右读数为258°36′00″,则指标差为观测某目标的竖直角,盘左读数为101°23′36″2

练习错2 ( )

述练习对经纬仪的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该表述( )

3 1

练习错视线水平时计算距离的公式是:D=1/2Kl?sinα。该表述( )

4 1

练习对双盘位(盘左盘右取平均值)观测某个方向的竖直角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该表述( ) 5 1

练习错观测水平角时,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应盘左逆时针,盘右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该表述( ) 6 1

练习错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瞄准目标时应用十字丝的中丝。该表述( )

7 1

练习错用经纬仪照准同一个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地面点,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是不一样。该表述( ) 8 1

练习对经纬仪对中误差所引起的角度偏差与测站点到目标点的距离成反比。该表述( )

9 1

练习错测定一点竖直角时,若仪器高不同,但都瞄准目标同一位置,则所测竖直角相同。该表述( ) 10 1

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若右方目标的方向值小于左方目标的方向值时,水平角的计算方法是= - 。11

错1 该表述( )

第四章判断题】

1 练习错

2 2

练2

3

练习错1

练习对直线定向的标准北方向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坐标北方向。 4 2

练习对所谓直线定线就是在地面上两端点之间定出若干个点,这些点都必须在两端点连线所决定的的垂直面内。1 5

练习对301°23′36″。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1°23′36″,则反坐标方位角为1 6

练习对已知A、B两点的坐标为A(500.00,835.50),B(455.38,950.25 ),AB边的坐标方位角位于第Ⅱ象限。7 1

练习错180°α=。在第三象限中,坐标方位角和象限角的关系是-R 8 1

练习错( )

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时,一定要根据磁针南端读数。该表述9 1

练习错( ) 坐标反算是根据直线的起、终点平面坐标,计算直线的水平距离、水平角。该表述10 1

练习错( ) 1/2500。该表述100m,其往返较差为+4mm,其相对误差为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1 2

练习错( ) 坐标增量为+170.919m。该表述设AB距离为20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x 12 2

练习对( ) 钢尺量距时,如定线不准,则所量结果总是偏大。该表述13 1

练习对( ) 标准北方向的种类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该表述14 1

单选题15

错1 ( )

。该表述,则反坐标方位角为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1°23′36″238°36′24″第五章判断题

练错)偶然误差由于出现大小、次数、正负没有规律性,因此偶然误差的规律性不明显。(1 1习

练错有一种观测值没有真值,它与有真值的观测值评价精度方法是相同的。()12 习

练错)测量误差根据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偶然误差、相对误差和系统误差、中误差等。(23 习练错在测角中取盘左盘右观测取均值,可以消除偶然误差误差对水平方向观测值的影响。() 4 3习

练错水准测量采用偶数站观测是可以清除偶然误差的影响。()15 习

练错水准仪圆水准轴不平行于竖轴的误差是偶然误差。() 6 1习

练对在相同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符号及大小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37 习

练错根据地形图无法确定地形图上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18 习

练错用解析法确定地形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只要知道两点间的图上距离和比例尺就可以了。()29 习

练对直接为测图而建立的平面控制网称为图根平面控制网。()10 1习

练对控制测量,是指在测区内选定若干起控制作用的点构成控制网,并精确测定这些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211 习

两点C两点,BA 甲、乙两组分别对、、,乙组对CD100.02m,返测是99.93mAB两点进行距离丈量,甲组对D两点的往测12

,返测的往测150.01149.92,由于甲乙两组往返测的差值相同,所以他们的精度是一样的。(

竖盘指标差是偶然误差。(13

( 在水准测量中连续上坡或连续下坡不会产生系统误差。该表14

对( )。在水准测量中连续上坡或连续下坡产生系统误差。该表述1 15

练错( )。水准尺零点误差、经纬仪竖盘指标差和钢尺长度误差属于偶然误差。该表述16 1习

------------------------------------------------------------------------------------------------------------------------------- 练17

错1 习。( )水准尺零点误差、经纬仪竖盘指标差和钢尺长度误差不属于系统误差。该表述

练对( )。水准尺零点误差、经纬仪竖盘指标差和钢尺长度误差属于系统误差。该表述18 1习

练错( )。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度盘偏心误差不属于系统误差。该表述19 1习

练对。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度盘偏心误差属于系统误差。该表述( ) 20 1 习

练错。读数误差、照准误差、对中误差属于系统误差。该表述( )21 1习

练对( )。读数误差、照准误差、对中误差属于偶然误差。该表述22 1 习

练对。通过三项改正数后的距离还存在着误差。该表述( )23 1习

练错通过三项改正数后的距离已经消除了误差。该表述( )。24 1习

练对( ) 系统误差是可以采用观测的手段和计算改正数的方法减弱或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该表述。25 1 习

练对( )。读数误差、对中误差、瞄准误差是偶然误差。该表述26 1 习

练错。有的测量结果是没有误差的。该表述( )27 1习

练对。测量的一切结果都存在误差。该表述( )28 1 习

练错系统误差具有抵偿的特性。该表述。( )29 1习

对系统误差具有累积的特性。该表述( )。30 1

练错只要认真观测、严格遵守测量规范,测量误差是可以避免的。该表述。( )31 1 习

练对。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该表述( )32 1 习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一个量进行多次观测,从表面上看误差在大小、符号上没有规律性的变化,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该表述练33 对1 ( )。习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一个量进行多次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符号上表现出一致的倾向,或者按照一定的规律性变化,或者保持练34

对一个常数,称为系统误差。该表(

观测条件的好坏影响观测结果的精度。该表( 35

在测量上将使用的测量仪器精度的高低观测者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和外界环境的优劣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该表36

(

观测值与真值(或平均值)之间存在的差值,这种差值称为测量误差。该表( 59

( 观测值与真值(或平均值)之间存在微小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测量误差。该表60( 测量误差来源主要有对中误差、照准误差和雨雾天等的影响。该表61

测量误差来源主要有仪器误差、照准误差和外界大气折光的影响。该表( 62

( )测量误差来源主要有仪器误差、人为误差和天气的影响。该表63

( )测量误差来源主要有偶然误差、偶然错误和大气折光的影响。该表64

( )

测量误差来源主要有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温度的影响。该表65

( )测量误差来源主要有仪器误差的影响、观测者的影响和外界条件的影响该表66

( )

测量误差来源主要有对中误差、观测者的影响和外界条件的影响。该表671第六章判断题

1 练习对2

2 练习错2

3 练习对2

4 练习错2

5练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