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高分子材料各章知识点总结

药用高分子材料各章知识点总结
药用高分子材料各章知识点总结

《药用高分子材料》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一、 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高分子:高分子是指由多种原子以相同的、多次重复的结构单元并主要由共价键

连接起来的、通常是相对分子量为104~106的化合物。

2、单 体:能够进行聚合反应,并构成高分子基本结构组成单元的小分子。即合成聚合物

的起始原料。

3、结构单元:在大分子链中出现的以单体结构为基础的原子团。即构成大分子链的基本结

构单元。

4、单体单元:聚合物中具有与单体相同化学组成而不同电子结构的单元。

5、重复单元 (Repeating unit ),又称链节:聚合物中化学组成和结构均可重复出现的最

小基本单元;重复单元连接成的线型大分子,类似一条长链,因此重复单元又称为链节。

高分子的三种组成情况

1.由一种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

此时:结构单元=单体单元=重复单元

说明:n 表示重复单元数,也称为链节数, 在此等于聚合度。

由聚合度可计算出高分子的分子量:

M=n. M0 式中:M 是高分子的分子量 M0 是重复单元的分子量

2.另一种情况:

结构单元=重复单元 单体单元

结构单元比其单体少了些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因为聚合时有小分子生成,所以此时的

结构单元不等于单体单元。

注意:

对于聚烯烃类采用加成聚合的高分子结构单元与单体的结构是一致的,仅电子排布不同

对于缩聚,开环聚合或者在聚合中存在异构化反应的高分子结构单元与单体的结构不一

3.由两种结构单元组成的高分子

合成尼龙-66的特征:

其重复单元由两种结构单元组成,且结构单元与单体的组成不尽相同,所以,不能称为

单体单元。

注意:

(1)对于均聚物,即使用一种单体聚合所得的高分子,其结构单元与重复单元是相同的。

(2)对于共聚物,即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单体共同聚合所得的高分子,其结构单元与聚CH 2 CH CH 2-CH n CH 2 CH n 单体体 n H 2N-(--CH 2-)-COOH --NH-(--CH 2-)-CO--n n H 2O +55

重复单元是不同的。

二、高 分 子 的 命 名

1、 习 惯 命 名 法

天然高分子:一般有与其来源、化学性能与作用、主要用途相关的专用名称。如纤维素(来

源)、核酸(来源与化学性能)、酶(化学作用)。

合成高分子:(1)由一种单体合成的高分子:“聚”+ 单体名称。如乙烯:聚乙烯; 丙烯:

聚丙烯; 氯乙烯:聚氯乙烯

(2)以高分子结构特征来命名. 如聚酰胺、聚酯、聚醚、聚砜、聚氨酯、聚

碳酸酯等。尼龙-66:聚己二酰己二胺;尼龙-610:聚癸二酰己二胺;尼龙-6:

聚己内酰胺或聚ω-氨基己酸

2.商品名称:

(1)树脂类(未加工成型的原料都称为树脂)

(2)橡胶类 (3)纤维

如丁苯橡胶---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 氯纶 PVC 聚氯乙烯

乙丙橡胶---乙烯、丙烯共聚物 丙纶 PP 聚丙烯

腈纶 PANC 聚丙烯腈

3. IUPAC 系统命名法

(1) 确定重复结构单元;

(2)给重复结构单元命名:按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的IUPAC 命名规则给重复结构单元命名;

(3)给重复结构单元的命名加括弧(括弧必不可少),并冠以前缀“聚”。

例: COOCH 3CH 3

n C CH 2 重复结构单元为: 聚[1-(甲氧基羰基)-1-甲基乙烯] 聚(1-氯乙烯)

三、高 分 子 链 结 构

1.聚合物的结构:

一级结构(近程结构):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连接顺序、立体构型,以及支化、交联等。

是反映高分子各种特性的最主要结构层次。

二级结构(远程结构):通常包括高分子链的形态(构象)以及高分子的大小(分子量)。

与高分子链的柔性和刚性有直接关系。

三级结构(聚集态结构):聚集态结构也称三级结构,或超分子结构,它是指单位体积内许

多大分子链之间的的排列与堆砌方式。包括晶态、非晶态、取向态、液晶态及织态等。

2.高分子链的近程结构:

高分子链的构型 :

构型:是对分子中的最近邻原子间的相对位置的表征,也可以说,是指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

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1.旋光异构:

若高分子中含有手性C 原子,则其立体构型可有D 型和L 型,据其连接方式

可分为如下三种:(以聚丙烯为例):

(1) 全同立构高分子:主链上的C*的立体构型全部为D 型或L 型, 即DDDDDDDDDD 或

LLLLLLLLLLL ; C H H C Cl H C H H C Cl H C H H C Cl H C H H C

Cl

H

2)间同立构高分子:主链上的C*的立体构型各不相同, 即D型与L型相间连接,LDLDLDLDLDLD;

立构规整性高分子(tactic polymer): C*的立体构型有规则连接,简称等规高分子。(3)无规立构高分子:主链上的C*的立体构型紊乱无规则连接。

3、高分子链的远程结构:包括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和高分子形态(构象)。书P8

分子量:1).数均分子量:按聚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目统计平均的分子量。

根据聚合物溶液的依数性测得的,通过依数性方法和端基滴定法测定。

2)重均分子量:是按照聚合物的重量进行统计平均的分子量。

根据聚合物溶液对光的散射性质、扩散性质测得的。通过光散射法测定。

分子量分布:分子量分布越窄,聚合物排布越好。

4.高分子聚集态结构的特点.

(1).聚合物晶态总是包含一定量的非晶相,100%结晶的情况是很罕见的。

(2).聚合物聚集态结构不但与大分子链本身的结构有关,而且强烈地依赖于外界条件。

四、聚合与高分子化学反应

1.自由基聚合特点:

(1)可概括为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2)聚合体系中只有单体和聚合物组成;

(3)单体转化率随聚合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

(4)小量(0.01-0.1%)阻聚剂足以使自由基聚合终止。

2.本体聚合: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或热、光、辐射的作用下进行的聚合。

3.溶液聚合: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中进行的聚合方法。

4.悬浮聚合:单体以小液滴状悬浮在水中的聚合。

5.乳液聚合:单体在水介质中由乳化剂分散成乳液状进行的聚合。

6.缩聚反应由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分子间逐步缩合聚合形成聚合物,同时析出低分子副产物的化学反应,是合成聚合物的重要反应之一。特点:

(1).每一高分子链增长速率较慢,增长的高分子链中的官能团和单体中的官能团活性相同,所以每一个单体可以与任何一个单体或高分子链反应,每一步反应的结果,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因此链逐步增长,反应时间长。

(2).由于分子链中官能团和单体中官能团反应能力相同,所以,在聚合反应初期,单体很快消失,生成了许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体分子组成的二聚体、三聚体和四聚体等,即反应体系中存在分子量大小不等的缩聚物。

四、药用高分子材料通论

药用高分子材料:指的是药品生产与制造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高分子材料,药用高分子材料包括作为药物制剂成分之一的药用辅料与高分子药物,以及与药物接触的包装储运高分子材料。

第二章

一、高分子的分子运动

1.高分子运动特点:

(一)运动单元的多重性:

1.整链的运动:以高分子链为一个整体作质量中心的移动,即分子链间的相对位移。

2.链段的运动:由于主链σ键的内旋转,使分子中一部分链段相对于另一部分链段而运动,但可以保持分子质量中心不变(宏观上不发生塑性形变)。

高弹性:链段运动的结果(拉伸—回复);流动性:链段协同运动,引起分子质心位移。3.链节的运动:指高分子主链上几个化学键(相当于链节)的协同运动,或杂链高分子的杂链节运动

4.侧基、支链的运动:侧基、支链相对于主链的摆动、转动、自身的内旋转。

(二)、分子运动的时间依赖性:

物质从一种平衡状态在外场作用下,通过分子运动(低分子是瞬变过程,高分子是速度过程需要时间)达到与外界相适应的另一种平衡状态。

(三)、分子运动的温度依赖性

1.活化运动单元:温度升高,增加了分子热运动的能量,当达到某一运动单元运动所需的能量时,就激发这一运动单元的运动。

2.增加分子间的自由空间:温度升高,高聚物发生体积膨胀,自由空间加大。当自由空间增加到某种运动单元所需的大小时,这一运动单元便可自由运动。

2、高分子的玻璃化转变

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称为聚合物的力学三态。

温度低,聚合物在外力作用下的形变小,具有虎克弹性行为,形变在瞬间完成,当外力除去后,形变又立即恢复,表现为质硬而脆,这种力学状态与无机玻璃相似,称为玻璃态。随着温度的升高,形变逐渐增大,当温度升高到某一程度时,形变发生突变,进入区域II,这时即使在较小的外力作用下,也能迅速产生很大的形变,并且当外力除去后,形变又可逐渐恢复。这种受力能产生很大的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性能称高弹性,相应的力学状态称高弹态。由玻璃态向高弹态发生突变的区域叫玻璃化转变区,玻璃态开始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称为玻璃化转变温度,以Tg表示。当温度升到足够高时,聚合物完全变为粘性流体,其形变不可逆,这种力学状称为粘流态。高弹态开始向粘流态转变的温度称为粘流温度,以T f表示,其间的形变突变区域称为粘弹态转变区。

二、溶解与高分子溶液

(一)、高聚物的溶解

1.非晶态高聚物的溶解

条件:足够量的溶剂、一定量的非晶态高聚物

溶解过程:溶胀到无限溶胀。(溶解过程的关键步骤是溶胀。其中无限溶胀就是溶解,而有限溶胀是不溶解。)

2.结晶(晶态)高聚物的溶解

非极性结晶高聚物的溶解

条件:足够量的溶剂,一定量的非极性结晶高聚物,并且加热到熔点附近。

溶解过程:加热使结晶熔化,再溶胀、溶解。

极性溶解高聚物的溶解

条件:足够量的强极性溶剂,一定量的极性结晶高聚物,不用加热。

溶解过程:通过溶剂化作用溶解。

(二)、溶剂的选择

1.极性相似原则

2.溶剂化原则

3.溶解度参数相近原则

三、高聚物的力学性能

1.应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为应力,其值与外加的应力相等。

2.应变: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而又不产生惯性移动时,其几何形状和尺寸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应变或形变。

3.弹性模量:是单位应变所需应力的大小,是材料刚度的表征。

4.硬度:是衡量材料抵抗机械压力能力的一种指标。

5.强度:是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6.高聚物力学性能的最大特点是高弹性和粘弹性:

1).高弹性:处于高弹态的高聚物表现出的独特的力学性能。是由于高聚物极大的分子量使

得高分子链有许多不同的构象,而构象的改变导致高分子链有其特有的柔顺性。链柔性在性能上的表现就是高聚物的高弹性。橡胶就是具有高弹性的材料。弹性形变的本质也就是高弹性变的本质。

2).粘弹性:指高聚物材料不但具有弹性材料的一般特性,同时还具有粘性流体的一些特性。力学松弛:高聚物的力学性能随时间的变化统称力学松弛。最基本的有:蠕变、应力松弛、滞后、力学损耗。

蠕变:在一定的温度和恒定的外力作用下(拉力,压力,扭力等),材料的形变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的现象。

应力松弛:对于一个线性粘弹体来说,在应变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应力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衰减,这一现象叫应力松弛。

滞后现象:高聚物在交变力作用下,形变落后于应力变化的现象。

力学损耗:由于力学滞后而使机械功转换成热的现象。

第三章

一、凝胶与功能水凝胶

1.凝胶是指溶胀的三维网状结构高分子,即聚合物分子间相互连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而在网状结构的孔隙中又填充了液体介质。

影响胶凝作用的因素:浓度、温度、电解质。

2.凝胶的性质

(1)触变性(2)溶胀性(3)脱水收缩性(4)透过性

3.凝胶的分类

(1)物理凝胶:由非共价键(氢键或范德华力)相互连接,形成网状结构。由于聚合物分子间的物理交联使其具有可逆性,只要温度等外界条件改变,物理链就会破坏,凝胶可重新形成链状分子溶解在溶剂中成为溶液,也称为可逆凝胶。

(2)化学凝胶:是高分子链之间以化学键形成的交联结构的溶胀体,加热不能溶解也不能熔融,结构非常稳定,也称为不可逆凝胶。

(3)冻胶:指液体含量很多的凝胶,通常在90%以上;多数由柔性大分子构成,具有一定的柔顺性,网络中充满的溶剂不能自由流动,所以表现出弹性的半固体状态,通常指的凝胶均为冻胶。

(4)干凝胶:液体含量少的凝胶,其中大部分是固体成分。在吸收适宜液体膨胀后即可转变为冻胶。

4.功能水凝胶:对温度或pH等环境因素的变化所给予的刺激有非常明确或显著的应答。根据环境变化的类型不同,环境敏感水凝胶可分为:温敏水凝胶、pH敏水凝胶、盐敏水凝胶、光敏水凝胶、电场响应水凝胶、形状记忆水凝胶。

二、粒子分散结构:有以下四种类型:

1.药物粒子分散在高聚物基材中的复合结构,高聚物为连续相,如速释型固体分散制剂。

2.药物粒子和高聚物粒子分散于同一或另一高聚物基材中的复合结构,如传统的淀粉基可崩解固体片剂

3.药物粒子包裹在聚合物囊(膜)中,再分散在聚合物基材中

4.药物粒子分散在高聚物凝胶网络中的复合结构,这类药物通常是疏水性的,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的水凝胶制成的皮鲁卡品滴眼剂等缓释给药系统。

三、缓控释性材料

1.缓释制剂: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缓慢释放药物以达到延长药效目的的制剂。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

2.控释制剂:药物从制剂中按一定规律缓慢、恒速释放,使机体内药物浓度保持相对恒定,

体内释药不受pH影响。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

四、分散传质过程(药物的扩散过程):

1.药物溶出并进入周围的聚合物或孔隙;

2.由于浓度梯度,药物分子扩散通过聚合物屏障;

3.药物由聚合物解吸附;

4.药物扩散进入体液或介质。

第四章药用天然高分子材料

一、淀粉

1.来源淀粉(starch)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的须根和种子中,根据植物种类、部位、含量不同,各以特有形状的淀粉粒而存在。

药用淀粉多以玉米淀粉为主。

2.化学结构和组成

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脱水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结构单元:D-吡喃环型葡萄糖

淀粉组成可以分为两类,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自然淀粉中直链,支链淀粉之比一般约为15-28%比72-85%,视植物种类、品种、生长时期的不同而异。

1)直链淀粉是以α-1,4苷键连接而成的线型聚合物。直链淀粉由于分子内氢键作用,链卷曲成螺旋形,每个螺旋圈大约有6个葡萄糖单元。

2)支链淀粉是由D-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分支状淀粉,其直链部分也为α-1,4苷键,而分支处则为α-1,6苷键。

在各种淀粉中,直链淀粉约占20%-25%,支链淀粉约占75%-85%

3.性质

1)形态与物理常数

玉米淀粉为白色结晶粉末,流动性不良,淀粉在干燥处且不受热时,性质稳定。

2)淀粉的溶解性、含水量与氢键作用力

溶解性:呈微弱的亲水性并能分散与水,淀粉不溶于水、乙醇和乙醚等,但有一定的吸湿性。含水量:在常温、常压下,淀粉有一定的平衡水分,但淀粉含有很高的水分却不显示潮湿而呈干燥的粉末状,这主要是淀粉中的葡萄糖单元存在的众多醇羟基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氢键的缘故。

不同淀粉的含水量存在差异,这是由于淀粉分子中羟基自行缔合及与水分子缔合程度不同所致。

3)淀粉的吸湿与解吸

吸湿:淀粉中含水量受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相对湿度和温度条件下,淀粉吸收水分与释放水分达到平衡,此时淀粉所含的水分称为平衡水分。

用做稀释剂的淀粉和崩解剂的淀粉,宜用平衡水分下的玉米淀粉。

解吸:淀粉中存在的水,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状态,自由水仍具有普通水的性质,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它具有生理活性,可被微生物利用,而结合水则不能。

4)淀粉的水化、膨胀、糊化

水化:淀粉颗粒中的淀粉分子有的处于有序态(晶态),有的处于无序态(非晶态)它们构成淀粉颗粒的结晶相和无定性相,无定性相是亲水的,进入水中就吸水,先是有限的可以膨胀,而后是整个颗粒膨胀的现象。

膨胀:淀粉在60-80℃热水中,能发生膨胀,直链淀粉分子从淀粉粒中向水中扩散,形成胶体溶液,而支链淀粉则仍以淀粉粒残余的形式保留在水中。

糊化:若不实施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分离,在过量水中,淀粉加热至60~80℃时,则颗粒

可逆地吸水膨胀,至某一温度时,整个颗粒突然大量膨化、破裂,晶体结构消失,最终变成粘稠的糊,虽停止搅拌,也都下沉的现象。

糊化的本质:水分子加入淀粉粒中,结晶相和无定性相的淀粉分子之间的氢键断裂,破坏了缔合状态,分散在水中成为亲水胶体。

5)淀粉的回升(老化、凝沉)

回生或老化:淀粉糊或淀粉稀溶液再低温静置一段时间,会变成不透明的凝胶或析出沉淀的现象。形成的淀粉称为回生淀粉。

4、反应

1)水解反应存在于淀粉分子中糖基之间的连接键——苷键,可以在酸或酶的催化下裂解,形成相应的水解产物,呈现多糖具备的水解性质。

2)显色反应淀粉与碘试液作用时形成有色包结物,螺旋结构长颜色深,所以直链淀粉与碘化钾、碘溶液作用呈蓝色,支链淀粉呈紫红色。

5.应用

淀粉在药物制剂中主要用作片剂的稀释剂、崩解剂、粘合剂、助流剂,崩解剂。

淀粉应用安全无毒,同时药典品不得检出大肠杆菌、活蛹,1g淀粉含霉菌应在100个以下,杂菌不得多于1000个。

可灭菌玉米淀粉是玉米淀粉经化学及物理改性后的淀粉,遇水或蒸汽灭菌不糊化,是供某些医疗用途的改性淀粉。

二、糊精

1.来源与制法

淀粉水解是大分子逐步降解为小分子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中间产物总称为糊精。

糊精的制法是在干燥状态下将淀粉水解,其过程有四步:酸化、预干燥、糊精化及冷却。

2.分类在药剂学中应用的糊精有白糊精和黄糊精。

3.性质糊精为白色、淡黄色粉末。不溶于乙醇(95℃)、乙醚,缓缓溶于水,易溶于热水

三、麦芽糖糊精

1.来源与制法

麦芽糖糊精是由食用淀粉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将淀粉加热,经合适的酸或者酶部分水解而制得。

制法:部分地将淀粉水解可得不同链长的葡萄糖单元的聚合物溶液,然后过滤、浓缩、干燥即得麦芽糖糊精。

2.性质为无甜味、无臭的白色粉末或颗粒。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若其葡萄糖当量提高,则吸湿性、可压性、溶解度、甜度也随之提高,黏度下降。

四、羧甲基淀粉钠

1.结构为聚α-葡萄糖的羧甲基醚

2.性质为白色至类白色自由流动的粉末,能分散于水,形成凝胶,醇中溶解度约2%,不溶于其它有机溶剂,有较大的吸湿性

3.应用羧甲淀粉钠作为胶囊剂和片剂的崩解剂广泛应用于口服药物制剂中,在湿法制粒时,将羧甲淀粉钠加入颗粒内部,其润湿时起黏合剂的作用,而在颗粒干燥后又能起崩解剂的作用。是某些口崩片的理想辅料。也可用作助悬剂。

五、纤维素

1.来源纤维素存在于一切植物中,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基础物质。

2.结构结构单元是D-吡喃葡萄糖基,相互间以 -1,4-苷键连接,分子式为(C6H10O5)n。

3.性质

1)化学反应性纤维素的氧化、酯化、醚化、分子间形成氢键、吸水、溶胀以及接枝共

聚等都与纤维素分子中存在大量羟基有关。

2)氢键的作用纤维素结晶区和无定形区的羟基,基本上是以氢键形式存在

3)吸湿性纤维素吸水后,再干燥的失水量,与环境的相对湿度有关,纤维素在经历不同湿度的环境后,其平衡含水量的变化,存在滞后现象,即吸附时的吸着量低于解吸时的吸着量。

4)溶胀性纤维素的有限溶胀可分为结晶区间溶胀和结晶区内溶胀。纤维素溶胀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碱金属离子水化度,纤维素的溶胀是放热反应,温度降低,溶胀作用增加;对同一种碱液并在同一温度下,纤维素的溶胀随其浓度而增加,至某一浓度,溶胀程度达最高值。

5)机械降解特性机械降解后的纤维素比氧化、水解或热降解的纤维素具有更大的反应能力。

6)可水解性纤维素大分子的背键对酸的稳定性很低,在酸碱度、温度适合的条件下,能产生水解降解,酸是催化剂,可降低贰键破裂的活化能,增加水解速度。纤维素对碱在一般情况下是比较稳定的,但在高温下,纤维素也产生碱性水解。

六、粉状纤维素

1.制法将植物纤维材料纤维浆,用17.5%NaOH溶液在20℃处理,不溶解的部分中包括纤维浆中的纤维素和抗碱的半纤维素,用转鼓式干燥器制成片状,再经机械粉碎即得粉状纤维素。

2.性质呈白色,无臭,无味,具有纤维素的通性,不同细度的粉末的流动性和堆密度不一,具有一定的可压性,流动性较差。

3.应用可用于片剂的稀释剂,硬胶囊或散剂的填充剂;在软胶囊中可用于降低油性悬浮性内容物的稳定剂,以减轻其沉降作用,也可作口服混悬剂的助悬剂;用作片剂干性粘合剂的浓度为5%。-20%,崩解剂浓度为5%-15%,助流剂浓度为1%-2%,不得用作注射剂或吸入剂辅料;在食品工业中可作为无热量食品的添加剂。

七、微晶纤维素

1.制法将结晶度高的纤维经强酸水解除去其中的无定形部分,所得聚合度约为220,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6000的结晶性纤维即为微晶纤维素。

胶态微晶纤维素:纤维素+亲水性分散剂

2.性质白色、无臭、无味,多孔、易流动粉末,不溶于水、稀酸、氢氧化钠液和一般有机溶剂。

可压性:具有高度变形性,极具可压性。

吸附性:为多孔性微细粉末,可以吸附其他物质如水、油和药物等。

分散性:微晶纤维素在水中经匀质器作用,易于分散生成妈油般的凝胶体。

反应性能:在稀碱液中少部分溶解,大部分膨化,表现出较高的反应性能。

3.应用微晶纤维素PH型广泛用作口服片剂及胶囊剂的稀释剂、吸附剂、崩解剂、抗粘附剂;此外也可作为倍散的稀释剂和丸剂的赋形剂。微晶纤维素RC型作为胶体分散系主要用于干糖浆、混悬剂,有时也作为水包油乳剂和乳膏的稳定剂。微晶纤维素球形颗粒,为具有高圆度和机械强度的球形细粒剂,可作为包衣型缓释制剂、苦味掩盖制剂的核芯,微晶纤维素AvicelPH-300系列具有快速崩解性、较好的流动性、可减小片重差异等优点;Avice KG-801可以提高片剂硬度、降低磨损性、少量添加适于在低压力下压片等优点。

(纤维素衍生物具有以下性质: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溶度参数和表面能、物理配伍相容性、溶胀性、吸湿性、黏度、生物黏附性、热凝胶化和昙点、液晶的形成。)????

八、醋酸纤维素

1.来源与制法醋酸纤维素是部分乙酰化的纤维素。

醋酸纤维素系将纯化的纤维素为原料,加过量的醋酐,以硫酸为催化剂,便全部酯化成三醋酸纤维素,然后水解降低乙酰基含量,达到所需酯化度的醋酸纤维素由溶液中沉淀出来,经洗涤、干燥后,得固态产品。

2.性质

纤维素经醋酸酯化后分子结构中多了乙酰基,只保留少量羟基,降低了结构的规整性,性质也起了变化:

变化1:耐热性提高,不易燃烧;

变化2:吸湿性变小,电绝缘性提高;

变化3:根据取代基的含量不同,其溶解度差异很大,①醋酸纤维素或二醋酸纤维素比三醋酸纤维素更易溶于有机溶剂,②醋酸纤维素的乙酰基含量下降,亲水性增加,水的渗透性增加;

变化4:三醋酸纤维素含乙酰基量最大,熔点最高,因而限制它与增塑剂的配伍应用,并且也限制了水的渗透性。

3.应用三醋酸纤维素具有生物相容性,对皮肤无致敏性:用作肾渗析膜直接与血液接触无生物活性且很安全;在生物pH范围内是稳定的,它可和几乎全部可供医用的辅料配伍。三醋酸纤维素能用辐射线或环氧乙烷灭菌,用作透皮吸收制剂的载体。

九、羧甲基纤维素钠

1.制法将纤维素原料制成碱纤维素,然后放如醚化锅中,用乙醇作反应介质,加一氯醋酸在35-40℃进行醚化,反应液用70%乙醇稀释,加盐酸中和至pH为7-8,过滤,用70%乙醇洗涤,过滤,压干,千燥,粉碎即得。

2.性质

1)有潮解性在相对温度为80%时,可吸附50%以上的水分

2)有粘度pH低于2时产生沉淀,大于10时粘度迅速下降。其粘度与分子量有关。3)溶解度具有水溶性,并在水溶液中呈现不同的粘度。

4)灭菌干热灭菌为160℃,其水溶液可热压灭菌,

3.应用在我国是最早开发应用的纤维素衍生物之一,作为药用辅料,常用为:混悬剂的助悬剂;乳剂的稳定剂、增稠剂;凝胶剂、软膏和糊剂的基质;片剂的粘合剂、崩解剂;也可用作皮下或肌内注射的混悬剂的助悬剂,以延长药效,但羧甲基纤维素钠不宜应用于静脉注射,因其易沉着于组织内,静脉注射在动物体内显示有过敏性。无毒,可作膨胀性通便药。在胃中微有中和胃酸作用,可作为粘膜溃疡保护剂。

十、纤维醋法酯(CAP)

1)性质:为白色易流动有潮解性的粉末,有轻微的醋酸臭味,不溶于水(0.8mg/ml)、乙醇、烃类及氯化烃类,可溶于丙酮与丁酮及醚醇混合液,不溶于酸性水溶液,在pH为6.0以上的缓冲液中可溶解,吸湿性不大。

2)应用:作为肠溶包衣材料,一般在其中加入酞酸二乙酯作增塑剂,由于使用时需加有机溶剂溶解,溶剂挥发污染环境,造成易燃易爆的不安全因素;国外已开发了CAP的肠溶包衣水分散体。

十一、甲基纤维素

1)性质:溶解性、吸湿性、粘度、灭菌。

2)应用:低或中等粘度的甲基纤维素可作为片剂的粘合剂,高粘度甲基纤维素可用于改进崩解或作缓释制剂的骨架;高取代度、低粘度级的甲基纤维素可用其水性或有机溶剂溶液喷雾包片衣或包隔离层;甲基纤维素可作为助悬剂、增稠剂、乳剂稳定剂、保护胶体,亦可作

隐形眼镜片的润湿剂及浸渍剂,高取代、高粘度甲基纤维素可作滴眼液用;甲基纤维素1%- 5%浓度可用作乳膏或凝膏剂的基质。

十二、乙基纤维素

1)性质:(1)玻璃化温度与软化点(2)吸湿性(3)溶解性(4)耐碱、耐盐性(5)稳定性。

2)应用:(1)成膜性好(2)增稠剂

(3)药物骨架

①乙基纤维素也广泛地应用来制备缓释制剂的骨架。

②乙基纤维素适宜作为对水敏感的药物骨架、薄膜材料。

十三、羟乙纤维素

1)性质:(1)潮解性(2)溶解性(3)粘性(4)易染菌

2)应用:羟乙基纤维素主要用于眼科及局部外用。本品在药剂学中用于眼科和外用制剂的增稠剂,片剂的粘合剂及薄膜包衣剂。

十四、羟丙基纤维素(HPC)与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

1)性质:HPC可溶于甲醇(1:2)、乙醇、丙二醇、异丙醇(95%),高粘度型号溶解性较差,。HPC不溶于热水,但能溶胀,易溶于38℃以下水中,加热胶化,在40-45℃时形成絮状膨化物,放冷可复原。HPC的干品虽有潮解性,但其粉末很稳定。HPC水溶液在不良条件下,易受化学(低pH)、生物及光降解而致粘度降低。HPC不宜与高浓度溶质配伍,因溶质夺取溶剂中的水分,易产生沉淀,溶解后的HPC可与常用防腐剂产生配伍禁忌。HPC具有热塑性。

L-HPC大粒子崩解性好,小于1μm的粒子有强结合性。在水和有机溶剂中不溶,但在水中可溶胀,这是它的突出特点。L-HPC的溶胀性随取代基的增加而提高。

2)应用:HPC:(1) 在制剂中,广泛用作粘合剂和成粒剂;(2)薄膜包衣材料,加上硬脂酸或软脂酸可作增塑剂;(3)几种型号混合应用充当长效制剂的骨架;(4)作为微囊包封的膜材、混悬剂的增稠剂和保护胶体;(5)常用于透皮贴剂。

L-HPC:是一种较新型的片剂辅料,可作为缓释片剂骨架;在作为崩解剂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片剂的硬度。

十五、阿拉伯胶

1.性质

1)一般性质天然阿拉伯胶多呈大小不一的泪珠状圆球颗粒,呈略透明的琥珀色;精制胶粉则为白色粉末或片状;无色可食。阿拉伯胶干粉非常稳定。

2)溶解性具有高度的水溶性和较低的溶液黏度,易溶于冷热水,属于水溶性胶,其50%含量的水溶液仍具有流动性,但不溶于乙醇,能溶解于甘油或丙二醇(1:20),不溶于其它有机溶剂。

3)粘性它的水溶液具有较强的粘稠性和粘着性。

4)流变性溶液含量在40%以下仍呈牛顿流体,具有牛顿流体的特点,黏度不随剪切应变的改变而变化。只有当含量高达40%以上时,溶液的特性才开始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特性。

5)酸稳定性具有酸环境较稳定的特性。

6)乳化稳定性具有良好的亲水亲油性,是非常好的天然水包油型乳化稳定剂。其乳化稳定性能随胶中鼠李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含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加入电解质,增强表面分子的活性,使界面分子更趋于聚集,从而增加阿拉伯胶的疏水性。

7)热稳定性一般性加热胶溶液不会引起胶的性质改变,但长时间高温加热会使得胶体分子降解,导致乳化性能下降。

8)兼容性阿拉伯胶能与大部分天然胶和淀粉相互兼容,在较低pH值条件下,阿

拉伯胶与明胶能形成聚凝软胶用来包裹油溶物质。

2、应用阿拉伯胶作为药剂辅料口服安全无毒,由于含异种蛋白和多糖,故不宜作注射剂用附加剂;10-25%含量水溶液(俗称阿拉伯胶浆),特点是黏附力强,可作丸剂、片剂等固体制剂的黏合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供制造内服用的O/W型乳剂;是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一种常用天然水溶性包囊材料;还可以用作助悬稳定剂、胶囊稳定剂、增稠剂、缓释剂和保护胶体。

十六、壳聚糖

1.性质呈白色固体或米黄色结晶性粉末或片状,约185℃分解,可溶于矿酸、有机酸及弱酸稀溶液呈透明黏性胶体,在氯代醋酸与某些氯代烃组成的二元溶剂中能溶解或溶胀。具有较好的吸湿性、保湿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壳聚糖可抑制细菌、霉菌生长。壳聚糖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水解酶的活性,刺激巨噬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启动免疫系统,且不增加抗体的产生。壳聚糖为天然抗酸剂,具有中和胃酸、抗溃疡作用,还可降低肾病患者血清胆固醇、尿素及肌酸水平。

2.应用作为片剂的稀释剂,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压片的流动性、崩解性和可压性;在高新技术领域作为植入剂的载体,在体内具有可降解性;作为缓控释制剂的赋形剂和控释膜材料,微囊和微球的囊材;可用于改善肽类药物的传递,应用于结肠药物传递系统和基因传递、抗癌药物的传递;可作外科手术缝合线的材料。

十七、海藻酸钠

1.性质

1)溶解性海藻酸钠能缓缓溶于水形成粘稠液体,具有高粘性,其水溶液粘度与pH有关,pH在4以下则凝胶化,pH=l0以上则不稳定。海藻酸钠与蛋白质、明胶、淀粉相容性好,与二价以上金属离子形成盐而凝固。

2)相容性海藻酸钠与增稠剂(黄原胶、瓜尔豆胶、西黄蓍胶)、合成高分子药用材料(如卡波沫)、糖、油脂、蜡类、一些表面活性剂(如吐温)和一些有机溶剂(如甘油,丙二醇,乙二醇等) 有相容性;与吡啶衍生物、结晶紫、醋(硝)酸苯汞、钙盐、重金属及浓度高于5%的乙醇不相容。高浓度的电解质及高于4%的氯化钠可使其沉析。

3)吸湿性海藻酸钠具有吸湿性,其平衡含水量与相对湿度有关。

4)粘性和流动海藻酸钠溶于蒸馏水形成均匀溶液,其粘性和流动性受温度、切变速度、分子量、浓度和蒸馏水混用的溶剂的性质所影响。

5)胶凝与交联海藻酸钠的胶凝作用与其分子中古洛糖醛酸的含量和聚合度有关,古洛糖醛酸(G)含量越高则凝固硬度越大。海藻酸钠与大多数多价阳离子反应会形成交联。6)染菌与灭菌海藻酸钠贮藏时易染菌,进而影响其溶液的粘度,溶液可用环氧乙烷灭菌。高压灭菌法也可使粘度下降。不宜应用γ射线照射,因其能显著影响溶液的粘度。2.应用

1)无毒及刺激性广泛用于化妆品、食品及药物制剂,其无毒,无刺激性。海藻酸钠粉末吸入或遇眼粘膜有刺激性。

2)口服及局部外用可用于口服及局部外用,其应用浓度为:在片剂中可用作粘合剂(1%-3%),崩解剂(2.5%-10%)、增稠剂及助悬剂(1-5g/100ml),乳剂的稳定剂(1-3g/100ml),糊剂及软膏基质(5%-10%),还用作药物的水性微囊的膜材;利用其溶解度特性、凝胶和聚电解质性质作为缓释制剂的载体、包埋剂或生物粘附剂,利用其水溶胀性,作为片剂崩解剂,利用其成膜性,制备微囊,利用其与二价离子的结合性,曾作为软膏基质或混悬剂的增粘剂十八、明胶

1.性质市售明胶呈淡黄色,外型有薄片状、粒状,无味,无臭

1)溶胀和溶解明胶遇冷水会溶胀,投入水中2h,可充分溶胀(吸收5,10倍水),在热

水中(加热至40℃)即完全溶解成溶液。明胶在所有pH范围内都易溶于水,如加入与明胶分子上电荷相反的聚合物,则带电荷的聚合物能使明胶从溶液中析出,明胶与有些有机溶剂有相容性

2)凝胶化明胶溶液可因温度降低而形成具有一定硬度、不能流动的凝胶,凝胶存在的温度最高为35℃。

3)粘度明胶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明胶分子量愈大,分子链愈长,则愈有利于形成网状结构,粘度也愈大。

4)稳定性明胶在室温、干燥状态下比较稳定,在较高的温度(35-40℃)和湿度下保存的明胶倾向于失去溶解性,在水溶液中,明胶能缓慢地水解转变成分子量较小的片断,粘度下降,失去凝胶能力;明胶对酶的作用很敏感。

2.应用由于明胶的凝胶具有热可逆性,冷却时凝固,加热时熔化,故其大量应用于制药工业和食品工业,在制剂生产中,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硬胶囊、软胶囊以及微囊的囊材,可用作片剂包衣的隔离层材料,此外常用作栓剂的基质、片剂的粘合剂和吸收性明胶海绵的原料等。

第五章药用合成高分子材料

一、聚丙烯酸和聚丙烯酸钠

1.性质聚丙烯酸是硬而脆的透明片状固体或白色粉末,遇水易溶胀和软化,在空气中易潮解,本品玻璃化转变温度(Tg)102℃,随着分子中羧基被中和,Tg逐渐升高,60%形成钠盐的聚丙烯酸的Tg为162℃;聚丙烯酸钠的Tg可达251℃。

1)溶解性聚丙烯酸易溶于水、乙醇、甲醇和乙二醇等极性溶剂,在饱和烷烃及芳香烃等非极性溶剂中不溶。聚丙烯酸钠仅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当聚丙烯酸被碱中和以及形成聚丙烯酸钠时,解离程度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也增大。

2)粘度和流变性影响聚合物溶解度的各种因素也影响聚合物的粘度。溶解度越高,粘度也越大。在低pH和盐溶液中,聚合物的粘性均减小。升高溶液温度亦有类似影响。

聚丙烯酸及其钠盐的水溶液呈现假塑性流体性质。在高剪切力下溶液的粘度显著下降,聚合度越高以及溶液浓度越大,该种流变性质越明显,并表现出较强的触变性。

3)化学反应性中和反应,各种碱都可以和丙烯酸类聚合物发生中和反应,多价金属的碱和聚丙烯酸生成不溶性盐,聚丙烯酸的酸性比碳酸强;酯化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聚丙烯酸可以与乙二醇、甘油、环氧烷烃等发生酯键结合并形成交联型水不溶性聚合物;络合反应,聚丙烯酸和聚醚(如聚氧乙烯)可常温下生成具有较强氢键、不溶于水的络合物;脱水和降解反应,在150℃以上,聚丙烯酸可导致分子内脱水

2.应用聚丙烯酸和聚丙烯酸钠主要在软膏、乳膏、搽剂、巴布剂等外用药剂及化妆品中用作基质、增稠剂、分散剂、增粘剂。在许多面粉发酵食品中用作保鲜剂、粘合剂等。聚丙烯酸由于具有较好的生物粘附性,与其他水溶性聚合物如聚维酮、聚乙二醇等共混制备巴布剂的压敏胶。还用于制备多肽及蛋白质药物的口服或黏膜制剂,还可制备胰岛素等药物制剂;聚丙烯酸可形成水凝胶。

二、卡波沫

1.性质

1)性状卡波沫是一种白色、疏松、酸性、引湿性强、微有特异臭的粉末,通常含水量高可达2%

2)溶解、溶胀、凝胶特性卡波沫分子溶胀、溶解及粘度变化的原因在于分子中存在大量羧基。粉末状的卡波沫分子一旦分散于水,其分子即和水合分子链产生一定程度的伸展而溶胀,溶液粘度很低。卡波沫在水中可迅速溶胀,形成交联的微凝胶。卡波沫有较弱的酸性,易与无机或有机碱反应生成树脂盐,利用氢键结合也可实现卡波沫的溶胀与凝胶化作用

3)乳化、稳定作用卡波沫在乳剂系统中具有乳化和稳定双重作用;一方面由于其分子中存在亲水与硫水部分,因而具有乳化作用;另一方面它可在较大范围内调节两相粘度,大部分型号均可采用,这是卡波沫运用于乳剂系统的最大优点。卡波沫部分用水溶性无机碱中和、部分用油溶性有机胺中和时发挥其稳定作用的关键。

4)稳定性固态卡波沫较稳定,104℃加热2h不影响其性能,但260℃加热30min完全分解。卡波沫宜中和后使用,中和后的聚合物凝胶在正常情况下不水解或氧化,反复冻熔也不致破坏。过量盐类电解质可影响分子间的静电斥力,使卡波沫凝胶崩散。

2.应用

1)粘合剂量、与包衣材料用作颗粒剂和片剂的粘合剂,常用量为0.2%~10.0%;用作包衣材料具有衣层坚固、细腻和滑润感好的特点。

2)局部外用制剂基质用作软膏、洗剂、乳膏剂、栓剂或亲水性凝胶剂的基质,具有优良的流变学性质与增湿润滑能力。

3)乳化剂增稠剂和助悬剂卡波沫具有交联的网状结构,特别适合用作助悬剂。Carbomer1342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乳化剂,其他型号也具有一定的辅助乳化剂作用。

4)缓释控释材料卡波沫的缓释、控释作用在于其溶胀与形成凝胶的性质;在用量较小的场合,卡波沫还具有一般阻滞剂的功能;可与碱性药物生成盐并形成可溶性凝胶发挥缓释、控释作用,同时还可发挥掩味作用;还可利用卡波沫制备粘膜粘附片剂以达到缓释效果。

三、丙烯酸树脂

1.性质

1)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不同型号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有很大差异。肠溶型Ⅱ、Ⅲ号树脂的Tg在160℃以上,胃崩型丙烯酸树脂的Tg却低达-8℃,渗透型丙烯酸树脂的Tg介于二者之间,约在55℃左右

2)最低成膜温度(MFT)指树脂胶乳液在梯度加热干燥条件下形成连续性均匀而无裂纹薄膜的最低温度限。在MFT以下,聚合物粒子不能发生熔合变形成膜。在含有丙烯酸酯的树脂中,丙烯酸酯比例越高,MFT越低。Tg越高,MFT就越高。

3)机械性质丙烯酸树脂能够在药上形成薄膜衣主要依赖于分子中酯基与药片表面分子带电负性原子形成氢键、分子链对药片隙缝的渗透以及包衣液中其他成分的吸附。

4)溶解性丙烯酸树脂易溶于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和氯仿等极性有机溶剂,但在水中的溶解性质则取决于树脂结构中的侧链基团和水溶液pH。胃崩型树脂和渗透性树脂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均不解离,故不发生溶解。胃溶型树脂在胃酸环境溶解取决于其叔胺碱性基团。

5)渗透性含季胺基团的渗透型树脂具有一定的水渗透溶胀性质,季胺基团比例越高,渗透性越大。胃崩型树脂具有一定疏水性,渗透性很小,单独应用在胃肠液中既不溶也不崩,必须添加适量亲水性物质,使树脂成膜时形成孔隙,利于水分渗入。

2.应用

1)包衣材料丙烯酸树脂主要用作片剂和胶囊的薄膜包衣材料。

2)用作缓释、控释制剂的辅料广泛用于药物缓释、控释制剂中,作为骨架材料、微囊囊材及包衣膜。也可用于直接压片。

3)近年来,丙烯酸树脂亦用作透皮吸收系统骨架、压敏胶及直肠用凝胶剂等。

四、聚乙烯醇

1.性质白色至奶油色无臭颗粒或粉末

1)溶解性聚乙烯醇具有极强的亲水性,溶于热水或冷水中,分子量越大,结晶性越强,水溶性越差,但水溶液的粘度相应增加。

2)水溶液性质、混溶性聚乙烯醇水溶液与大多数聚合物溶液一样为非牛顿流体

3)粘度聚乙烯醇粘度随聚乙烯醇浓度增加而急剧上升,温度升高则粘度下降。

4)化学性质聚乙烯醇是结晶性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约85℃,在100℃开始缓缓脱水,180~190℃熔融。干燥及高温脱水时发生分子内和分子间醚化反应,同时伴有结晶度增加、水溶性下降以及色泽变化。

2.应用

1)聚乙烯醇是一种良好的成膜和凝胶材料用作涂膜剂的成膜材料;用作膜剂的成膜材料;在巴布膏剂中的应用;在凝胶型制剂中作基质;

2)聚乙烯醇是较理想的助悬剂及增稠、增粘剂,最大用量10%。

3)近年来,聚乙烯醇已有用于经口给药系统的报道。

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也叫聚维酮PVP)

1.性质

1)物理性状白色至乳白色粉末,无嗅或几乎无嗅,可压性良好,玻璃化转变温度175℃,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有很强的吸湿性,水溶液可耐110-130℃蒸汽热压灭菌,但在150℃以上,聚维酮固体可因失水而变黑,同时软化。5%的水溶液的pH=3-7 2)溶解性与溶液粘性易溶于水,在许多有机溶剂中极易溶解,但不溶于醚、烷烃、矿物油、四氯化碳和乙酸乙酯;溶液粘度与分子量和溶剂有关:根据溶液粘度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浓度之间的关系而定义的K值将其按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级。K值增加,溶液的粘度、胶粘性增加而溶解速率下降。聚维酮溶液的粘度在pH4~10范围内几乎不发生变化,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浓盐酸会增加聚维酮溶液的粘度,浓碱液会使聚维酮发生沉淀。

3)化学反应性聚维酮化学性质稳定,基本上呈惰性,能与大多数无机盐以及许多天然或合成聚合物、化合物在溶液中混溶。聚维酮也可与一些药物形成可溶性复合物,聚维酮用量越大,复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亦随之增加。

2.应用聚维酮是较早应用的血容量扩充剂,由于聚维酮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并且规格多样,使用方便,因而在药剂领域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1)用作固体制剂的黏合剂聚维酮还是直接压片的干燥粘合剂。此外,聚维酮还可用于硫化床喷雾干燥制粒。

2)用作包衣材料聚维酮作为薄膜包衣材料,其柔韧性较好。

3)用作固体分散体载体利用聚维酮极强的亲水性和水溶性,以其作为固体分散体的载体,可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此外,使用聚维酮作为赋形剂可提高某些药物的稳定性。

4)用于缓释控释制剂在制备不溶性骨架或溶蚀性骨架缓控释制剂室,PVP常用作骨架的制孔剂和黏合剂,调节药物释放速率。PVP还可用于制备透皮吸收膜剂及水凝胶压敏胶。PVP也可作为微型胶囊的囊材,通过改变囊壳厚度来调节药物的释放。

5)助溶剂或分散稳定剂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维酮可用于注射剂中作为助溶剂或抑制结晶生长。在粉针剂中,聚维酮可作为增溶剂;也可在口服或其他液体药剂中作为增溶剂;也可通过加PVP防止某些不相溶的组分从水溶液中沉淀。在液体药剂中,10%以上的聚维酮具有明显的助悬、增稠和胶体保护作用

6)用于眼用药物制剂在滴眼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聚维酮可减少药物对眼的刺激性,增加溶液黏度,延长药物在眼部的滞留时间。

7)其他聚维酮是涂膜剂的主要原料,对皮肤有较强黏着力、无刺激性,聚维酮在各类香波、定型发胶、发乳、染发剂等化妆品中有广泛应用。

六、交联聚维酮

1.性质交联聚维酮系白色至乳白色、无味、流动性良好的粉末,不溶于水、有机溶剂以及强酸、强碱,但遇水可迅速膨胀,溶胀时不出现高黏度的凝胶层,其崩解能力相对较高。

2.应用交联聚维酮主要用作片剂的崩解剂,具有良好的再加工性,即回收加工时,不需再加入多量的崩解剂。

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1.性质

1)Tg、结晶度分子量增大,Tg和机械强度均升高;

2)溶解性高醋酸乙烯(V A)比例的共聚物溶于二氯甲烷、氯仿等;低比例的V A共聚物只有在熔融状态下才能溶于有机溶剂。

3)影响通透性的因素同种共聚物材料在使用不同工艺加工时,也可能影响材料的结晶度和玻璃化温度,进而影响药物通透性;加入增塑剂或许多聚合物共混,可改变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通透性;共聚物对药物的通透性还与其结构中的乙酰基有关。

4)理化性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化学性质稳定,耐强酸和强碱,但强氧化剂可使之变性,长期高热可使之变色;此外,对油性物质耐受性差。

2.应用该种材料与机体组织和粘膜的良好相容性,适合制备在皮肤、腔道、眼内及植入给药的控释系统。

八、聚乙二醇(PEG)

1.性质PEG200~600无色透明;PEG800~1500白色膏体(蜡状);PEG2000~20000白色片状

1)溶解性易溶于水和多数极性溶剂,分子量↑,溶解度↓;不溶于非极性溶剂;温度↑,溶解度增加↑,当温度升至某一点时,出现混浊或胶状沉淀,该温度为昙点。分子量越高,昙点越低;加入电解质,昙点越低。

2)吸湿性较低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具有很强的吸湿性,随着分子量增大,吸湿性迅速下降

3)表面活性与粘度表面张力:同浓度的PEG,固态>液态;聚乙二醇水溶液浓度增加,其表面张力逐渐减小。端羟基为酯基等其他疏水基团取代后,表面活性有很大提高。4)化学反应性两端的-OH具有反应活性,能发生所有脂肪族羟基的化学反应。在正常条件下,聚乙二醇十分稳定,但在120℃以上发生氧化作用。

2.应用

1)注射用的复合剂: 以液态聚乙二醇较常用。最大量不超过30%(PEG 300、PEG 400),用量达40%即可能发生溶血作用。

2)栓剂基质:常以固态及液态聚乙二醇复合使用以调节硬度与熔化温度。

3)软膏及化妆品基质: 常以固态及液态聚乙二醇混合使用以调节稠度,具有润湿、软化皮肤、润滑等效果。

4)液体药剂的助悬、增粘与增溶: 以液态聚乙二醇较多用,与其他乳化剂合用,PEG还具稳定乳剂的作用。

5)固体分散体的载体: 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2万之间的聚乙二醇特别适合采用热熔法制备一些难溶性药物的低共熔混合物以加快药物的溶解和吸收。

6)片剂的固态粘合剂、润滑剂: 在固体制剂中,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能增加片剂的粘结性,影响颗粒塑性。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以上的聚乙二醇可作为片剂的水溶性润滑剂。7)用于修饰微粒或纳米粒聚合物载体: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作为微粒或纳米粒载体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药剂学的发展,为开发具有更好控释性质及靶向性的新制剂奠定了基础。

此外:聚乙二醇亦是常用的薄膜衣增塑剂、致孔剂、打光剂以及滴丸基质等。液态聚乙二醇可作为与水相混溶的溶剂填装于软明胶胶囊中。

九、泊洛沙姆

1.性质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泊洛沙姆为白色、蜡状、可自由流动的球状颗粒或浇注固

体,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泊洛沙姆为半固体或无色液体。基本无臭、无味。

1)溶解性这类共聚物具有极不相同的表面活性,且有从油溶性到水溶性的多种产品,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2)昙点泊洛沙姆水溶液加热时,由于大分子的水合结构被破坏以及形成疏水链构象,发生起浊或起昙现象。泊洛沙姆水溶解度下降,溶液发生浑浊的温度(即昙点)随大分子中亲水性链段和疏水性链段二者比例不同,在很大范围内变化。

3)表面活性作为非离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其表面活性亦与结构有关。

4)凝胶作用除一些分子量较低的泊洛沙姆品种外,多数泊洛沙姆在较高浓度时即形成水凝胶。分子量越大,凝胶越易形成。

2.应用

1)泊洛沙姆在注射剂中的应用泊洛沙姆是目前使用在静脉乳剂中唯一合成乳化剂。2)泊洛沙姆在水溶性栓剂、亲水性软膏、凝胶、滴丸剂中的应用高分子量的亲水性泊洛沙姆是水溶性栓剂、亲水性软膏、凝胶、滴丸剂等的基质材料。在一些化妆品以及牙膏中亦曾作为基质材料使用。利用高分子量泊洛沙姆水凝胶具有的温度敏感性,制备热敏型脉冲式释药的控释、缓释制剂。

3)泊洛沙姆在口服制剂中的应用在口服制剂中,主要利用水溶性泊洛沙姆作为增溶剂、乳化剂和稳定剂。

4)泊洛沙姆的其他应用包括在液体药剂中用作增粘剂、分散剂、助悬剂;在化妆品中用作润湿剂和香精的增溶剂;作为蛋白质分离的沉淀剂以及消泡剂等。

十、压敏胶

压敏胶是对压力敏感的胶黏剂,它是一类无需借助溶剂、热或其它手段,只需施加轻度指压,即可与被黏物牢固黏合的胶黏剂。

第六章高分子药物

高分子药物:利用高分子化合物自身的结构和性能与机体组织作用,从而克服机体功能障碍达到促进人体康复的一类药物,称为高分子药物。

一、第一个实现药物高分子化的物质——青霉素

第一个高分子载体药物是1962年研究成功的将青毒素与聚乙烯胺结合的产物。

载体:聚乙烯胺

青霉素与乙烯醇—乙烯胺共聚物以酰胺键相结合

通过改性将普通小分子药物接枝在高分子载体后,药物活性和应用范围大大扩大。

二、两个模型:高分子载体药物模型、细胞摄粒作用

高分子载体药物模型:

细胞摄粒作用模型:

三、高分子载体药物优点

1. 能控制药物缓慢释放,使代谢减速、排泄减少、药性持久、疗效提高;

2. 载体能把药物有选择地输送到体内确定部位,并能识别变异细胞;

3. 稳定性好;

4. 释放后的载体高分子是无毒的,不会在体内长时间积累,可排出体外或水解后被人体吸收,因此副作用小。

第七章药用高分子包装材料

一、聚氯乙烯(polyethylene chloride,PVC)

1. 聚氯乙烯的主要特性:①性能可调;②化学稳定性好;③阻气、阻油性好,阻湿性稍差;④光学性能较好,可制成透光性、光泽度皆好的制品;⑤耐热性较差;⑥本身无毒,但应控制残留氯乙烯单体在5ppm以下,用作包装材料时其残留氯乙烯必须控制在1ppm以下。

2.应用硬质聚氯乙烯:药片、胶囊的水泡眼吸塑薄膜、药瓶、药盒;软质聚氯乙烯:输液袋的主要材料

3.灭菌要求一般PVC,环氧乙烷灭菌;软质PVC,热压灭菌(115℃);硬质PVC,2.5Mard (百万拉得)γ射线照射灭菌。

二、聚乙烯(polyethylene ,PE) 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塑料

1.物理性状纯PE树脂无臭、无毒,外观呈乳白色的蜡状固体,不溶于水,常温下也不溶于其他溶剂

2.性能①分子结构为线型或支链型结构,结构简单规整、对称性好、易于结晶,材料柔软性好,不易脆化。

②分子中无活性反应基团又无杂原子,因此化学稳定性极好,在常温下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反应。常温下不溶于任何一种已知的溶剂。

③聚乙烯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且在低温下性能变化极小。

④阻湿性好,但具有一定的透气性。

⑤热封性好。

⑥由于聚乙烯分子无极性,极性油墨等对其附着力较差,导致适印性不好,故在印刷前应进行表面处理。

3.优缺点优——防潮性能好;缺——能透过氧气

4.特点密度增加,材料变硬,扭变性和熔融温度升高,渗透性下降,耐热、寒性好,抵抗应力破裂的性能减弱。

5. 灭菌要求:γ射线照射灭菌、环氧乙烷灭菌

6.应用可做薄膜包装,容器材料

三、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 目前常用塑料中最轻的一种

1.性能(1)透气率、透湿率低,吸水性好;(2)化学性质稳定,耐强酸、强碱几大多数有机溶剂;(3)机械强度高不产生应力破裂;(4)质轻价廉;(5)无毒无味;(6)耐低温性能差,易老化、易积累静电。

2.应用

1)等规聚丙烯①聚丙烯薄膜可以包装食品;②应用于复合薄膜的制造;③可用来制造瓶、罐及各种形式的中空容器;④优良抗弯性和回弹性,可制作盖及本体合一的箱壳;⑤很好的耐热性则可以用于制成耐热的微波食品容器以及耐蒸煮容器。

2)无规聚丙烯①吹膜或注塑;②拉伸薄膜可以作为玩具等的收缩膜包装;③食品及服装的包装。

3. 灭菌要求:环氧乙烷灭菌、热压灭菌(115℃)、γ射线照射灭菌稍有分解

四、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

1.性能①力学性能好、密度低、刚性好、硬度高,但脆性大、耐冲击性能差;②耐化学性能好,不受一般酸、碱、盐等物质侵蚀,但易受有机溶剂如烃类、酯类等的侵蚀,且溶于芳烃类溶剂;③连续使用温度不高,但耐低温性能良好;④阻气、阻湿性差;⑤具有高的透明度,良好的光泽性,良好染色性,印刷、装饰性好;⑥无色、无毒、无味,尤其适用于食品药品包装。

2.应用多用于固体药剂。因能被许多化学药品侵蚀,造成开裂、破碎,一般不用于液体药剂包装,特别不适合于油脂、醇、酸等有机溶剂的药品。

3. 灭菌要求:环氧乙烷灭菌、热压灭菌(115℃)、γ射线照射灭菌

五、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1.性能①机械性能好;②耐油、耐脂肪、耐稀酸和稀碱、耐大多数溶剂,但不耐浓酸和浓碱;③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④气体和水蒸气渗透率低,具有优良的阻气、水、油及异味性能;⑤透明度高,光泽性好,可阻挡紫外光;⑥无毒、无味,可直接用于食品包装。

2.应用

1)纤维世界上约l/2的合成纤维是用PET制造的。

2)片材和薄膜PET片材是继PVC片材之后,又一类用于药品包装的片材。

3.优缺点价格昂贵,但具有优良的性能

六、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

1.性能①优越的耐高温性能及在高温下的高强度,且耐低温性能也很好;②耐稀酸,耐脂肪烃、醇、油脂和洗涤剂,溶于卤代烃,易与碱作用;③无毒、无味、无臭具有透明性。透光率可达90%,作为透明材料,表面不易划伤。

2. 灭菌要求:环氧乙烷灭菌、热压灭菌(115℃)、γ射线照射灭菌

七、高分子包装材料中常用添加剂

常用添加剂有:增塑剂、稳定剂、抗氧剂、抗静电剂、润滑剂

1.增塑剂

要求:挥发性、迁移性和溶浸性很低,无毒、与药物无相互作用等。

作用:提高塑料制品的柔软性、弹性、抗冲击性和耐寒性,适用于制备输液袋、输血袋、食品袋。

常用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磷酸酯、脂肪族二元酸酯、枸橼酸酯和聚氧乙烯类等。

2. 稳定剂

作用:抑制聚合物在加工和使用中因热、光的作用而引起的降解或变色。

常用稳定剂:PVC、硬脂酸皂类、月桂酸皂类、蓖麻油酸皂、螯合剂、硫醇等。

3. 抗氧剂

作用:能代替易受氧化分解的聚合物与氧反应,防止或推迟氧对聚合物的影响,抑制聚合物氧化。

常用抗氧剂:酚类和芳基促胺等抗氧剂、正磷酸酯、含硫化合物等

4. 抗静电剂

作用:消除静电,防止包衣过程中小丸相互吸引成团和防止薄膜制品吸附灰尘、水分。

常用抗静电剂:季铵类、吡啶盐、咪唑衍生物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5. 润滑剂

作用:改进塑料熔体的流动性能,减小熔体与加工机械表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光洁度。常用润滑剂:硬脂酰胺、油酸酰胺、硬脂酸、石蜡、液体石蜡、低分子量聚丙烯等。

(完整)马原前三章知识点,推荐文档

1,马克思主义: 生命力的根源: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该致力于实现以 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 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 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物质与意识谁是本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可知论(有)与不可知论(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观点)与形而上学 (孤立的静止的观点)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唯物辩证法(承认)与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是其根 本方法) 唯心主义宿命论——只强调必然性而否定偶然性; 唯心主义非宿命论——只强调偶然性而否定必然性; 辩证决定论——坚持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 客观唯心主义——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3,运动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普遍状态;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不运动的物质导致形而上学;无物质的运动导致唯心主义;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4,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 社会实践(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5,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形式和状态(量变与质变的依次更替);

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细胞 考点1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两条重要的结论: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说明了细胞的重要性)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从小到大共9个层次) 总结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生存。(病毒无独立性)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但是“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句话是[错误的] ,因为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 3.核酸、蛋白质不是生物,但它们是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4.不是每种生物都有9个结构层次,一般来说生物越高级,结构层次越多,越复杂。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5.高等植物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这个层次。 6.对于单细胞生物,如细菌,一般可以把它归入“细胞”层次,也可以归入“个体”层次 7.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8.导管、木纤维是死细胞;筛管是活细胞 9.种群,强调所有同一种生物;群落,强调某特定区域的所有生物,包括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强调所有生物+无机环境 考点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 ....和原核细胞 ....两大类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较小较大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 无染色体(DNA部和蛋白质结合)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 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和液泡等 生物类群细菌、蓝藻真菌、植物、动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共性: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 3蓝藻

解剖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Anat100_Week 1 Section 1: the importance of anatomy ? 4 areas of anatomy 1)histology 2)gross anatomy 3)neuroanatomy 4)embryology ?fun facts 1)the smallest bone and muscle are found in your middle ear 2)the average human brain weights 3 pounds, a similar weight to the liver 3)the stomach of human adult can expand up to 4 times its size, holding nearly 2L 4)from one end to the other, the human digestive tract measures over 29 feet long 5)your heart is roughly the size of your fist 6)human can live with one lung (given limitations to physical activity) Section 2: organization of the human body and anatomical nomenclature ?Microscopic & Macroscopic: ?Chemical level A molecule is a group of atoms bonded together ?Cellular level Cells are the smallest living structure and are formed from atoms and molecules ?Tissue level Tissues are similar cells that perform specialized functions ?Organ level Organs are two or more tissues that work together to perform complex functions ?Organ system level The organ system level consists of related organs that work together to coordinate activities and achieve a common function. ?Organismal level All body systems function interdependently in a single living human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教程各章节知识点汇总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教材(第 2 版)各章节知识点 第1 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1.1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1.1 人工管理阶段(20 世纪50 年代之前) 特点:①数据不保存 ②数据不具独立性 ③数据不共享 1.1.2 文件管理/系统阶段(20 世纪50 年代-60 年代中期)特点: ①数据可以保存 ②独立性依然差 ③冗余量大 1.1.3 数据库管理阶段20 世纪60 年代以后 1.2.1 基本概念 1. 数据Data 2. 数据库Database, DB 3.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 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数据通信 4.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 DBS 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 DBA)和用户 1.2.2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 数据共享性好 2. 数据独立性强 3. 数据结构化

4. 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123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同上) 124数据库系统的抽象级别 DBMS中的数据被描述为逻辑模式、物理模式和外模式三级抽象1.3数据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1.3.1基本组成 1. 数据结构 2. 数据操作 3. 数据约束 1.3.2层次模型 1.3.3网状模型 1.3.4关系模型(应用最广泛) 1.3.5面向对象模型 1.3.6对象关系模型 第2章关系数据库 2.1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关系数据库系统是支持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系统 关系模型由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和完整性约束3部分组成 1. 数据结构(二维表) (1关系 (2元组 (3属性 (4键 ((1)超键: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过属性集

马原知识点整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P3)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有机统一基本组成部分。 (2)①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它既包括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②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2、思考并归纳意识能动作用及其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29-P33) (1)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①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反映世界时会表现出主体选择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非凡创造性。人能在思维中建构一个现实中没有的理想世界。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可变客观为现实。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首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其次,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3、当前中国一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试结合有关矛盾原理谈谈看法。(P42-P43) (1)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的基本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正数:大于的数叫做正数。0 1.概念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是整数,一、正数和负数自然数,有理数。 (不是带“—”号的数都是负数,而是在正数前加“—”的数。) 2.意义:在同一个问题上,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概念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注: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整数。π是正数但不是有理数! 2.分类:两种 二、有理数⑴按正、负性质分类:⑵按整数、分数分类: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 有理数正分数整数0

零有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分数正分数 负分数负分数 3.数集内容了解 1.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对应关系: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是一一对应的。 三、数轴 比较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应用 求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在原点的同侧作减法,在原点的两侧作加法。 “—”号)(注意不带“+” 代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相反数。 1.概念(0的相反数是0) 几何:在数轴上,离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相反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即a=-b;反之, 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 四、相反数 两个符号:符号相同是正数,符号不同是负数。 3.多重符号的化简 多个符号: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符号的化简,看负号的个数,当“—”号的个数是偶数个时,结果取正号 当“—”号的个数是奇数个时,结果取负号 1.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0没有倒数) 五、倒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反之,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 若a与b互为负倒数,则a·b=-1;反之,若a·b= -1则a与b互为负倒数。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研究内容大致可分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三个不同水平。根据实验进程可将生理学实验分为慢性实验和急性实验,后者又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种。 第二章细胞、基本组织及运动系统 第一节细胞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 液态镶嵌模型:生物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单纯扩散:某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过程。 细胞的物质转运有几种方式,简述主动运转的特点:单纯扩散(自由扩散)、易化扩散(通道:化学电压机械门控;载体: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主动转运(原发性: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继发性:能量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依靠Na+在膜两侧浓度差,即依靠存储在离子浓度梯度中的能量完成转运,间接利用ATP)【借助于载体、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并需要能量】、入胞(吞噬、吞饮、受体介导入胞)和出胞等。 跨膜信号传导1由通道蛋白完成的,电压、化学、机械门控通道2由膜受体、G蛋白和G蛋白效应分子组成的3酶耦联受体信号传导。 细胞凋亡:由一系列细胞代谢变化而引起的细胞自我毁灭,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在基因控制下,通过合成特殊蛋白而完成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 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必须经过生长到分裂的过程成为~,分为G1、S、G2、M四期。 细胞衰老:细胞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细胞生理功能和增殖能力减弱以及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趋向死亡的现象。 第二节基本组织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后者其支持、联系、营养、保护和隔离等作用。 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第三节运动系统 骨骼肌纤维由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组成,前者由上千条粗肌丝和细肌丝有规律的平行排列组合而成。 第三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等。 阈强度/阈值:能引起细胞或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兴奋性:可兴奋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 适应性: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使之相协调的功能。 生殖: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男性和女性两种个体中发育成熟的生殖细胞相结合,便可形成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 第二节神经与骨骼肌细胞的一般生理特性 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刺激相对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静息电位产生机制:【前提-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决定作用-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根本原因-K+外流(膜对A-不通透)】K+外流是静息电位产生的根本原因。RP的产生与C膜内外离子的分布和静息时C膜对它们的通透性有关。细胞内K浓度和A-浓度比外高,而胞外Na和Cl比内高。但C膜在静息时对K通透性较大,Na和

数据库知识点重点章节总结学习资料

1. 基本概念 (1) 数据库(DB):是一个以一定的组织形式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相关数据概念(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3) 数据库系统(DBS);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4) 实体;凡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可以相互区别开,并可以被我们所识别的事物.概念等对象均可认为是实体(5) 属性;是实体所具有的某些特征,通过属性对实体进行刻画.实体由属性组成(6)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7)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 (8)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和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9) 实体集;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10) 1 :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至多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和E2的联系称为“1:1联系”。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和E2的联系是“1:N联系”。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和E2的联系称为“M:N联系”。(11)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指我们要管理的客户存在的各种事物.事物之间的发生.变化过程)、观念世界(信息世界)、数据世界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数据不保存,系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数据不共享,数据不具有独立性)、文件系统阶段(数据以文件形式可长期保存下来,文件系统可对数据的存取进行管理,文件组织多样化,程序与数据之间有一定独立性)、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于且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 数据结构化 (2) 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3) 独立性高 (4) 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4. DBMS的数据控制功能 (1) 数据的安全性保护 (2) 数据的完整性检查 (3) 并发控制 (4) 数据库恢复 5.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是刻画一个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方 面,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操作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 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的约束条件数据的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 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依存规则,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 6. 最常用的数据模型 层次、网状、关系、面向对象模型 7. 关系模型 ?关系: 一张表 ?元组: 表中的一行 ?属性: 表中的一列 ?主码: 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域: 属性的取值范围 ?分量: 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关系模式: 对关系的描述。 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总结超级完整

第一章头颈部 一、名词解释 1、头皮:颅顶的额顶枕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枕额肌三层紧密附着,组成“头皮”。 2、面部“危险三角”:指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此区的面静脉无静脉瓣,并经眼静脉与海绵窦交通。若发生化脓性感染,易循上述途径逆行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 3、腮腺床:腮腺深面有起自茎突的诸肌、颈内动脉和静脉、第四—第七脑神经共同组成的腮腺床。 4、枕三角: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下腹围成。内有副神经外支、淋巴结及颈丛皮支等。 5、下颌管:位于下颌体内,由下颌孔到颏孔的骨性管道,内有下牙槽动脉、静脉、神经。 6、颈动脉鞘:颈部深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向两侧延续,包裹颈总动脉、颈内动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 7、下颌下三角(二腹肌三角):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体下缘围成。三角内有下颌下腺、下颌下淋巴结、面血管、舌血管、舌下神经和舌神经。 8、甲状腺假被膜:包裹甲状腺的气管前筋膜,即甲状腺鞘。 9、甲状腺悬韧带:在甲状腺两侧叶的内侧部和峡的后面甲状腺假被膜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喉返神经在其后方上行,手术时应该注意保护。 10、颈袢:上根:自舌下神经发出,为来自第1颈神经前支的纤维,沿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下降。 下根:由颈丛的第2、3颈神经前支纤维组成,在颈内静脉内侧下行。 上下根在颈内静脉的后内侧或前外侧联合成颈袢。 11、肌三角:底为颈深筋膜深层,顶为颈深筋膜浅层。三角内含有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上腹,以及气管前筋膜和位于其深部的甲状腺、气管颈部、食管颈部等结构。 12、气管前间隙: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借疏松结缔组织相连形成气管前间隙。 13、颞下颌关节:由下颌窝、关节结节、下颌头、关节盘、关节囊及韧带组成。它是颌面部唯一既稳定又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目录未找到目录项。 一数据库基础知识(第1、2章) 一、有关概念 1.数据 2.数据库(DB)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Access 桌面DBMS VFP SQL Server Oracle 客户机/服务器型DBMS MySQL DB2 4.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D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 概念模型 一、模型的三个世界 1.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即根据需求分析画概念模型(即E-R图),E-R图与DBMS 无关。 3.机器世界:将E-R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与DBMS相关。 注意:信息世界又称概念模型,机器世界又称数据模型 二、实体及属性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 3.关键词(码、key):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又不含多余属性的属性组合。 一个表的码可以有多个,但主码只能有一个。 例:借书表(学号,姓名,书号,书名,作者,定价,借期,还期) 规定:学生一次可以借多本书,同一种书只能借一本,但可以多次续借。 4.实体型:即二维表的结构 例 student(no,name,sex,age,dept) 5.实体集:即整个二维表 三、实体间的联系: 1.两实体集间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2.同一实体集内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四、概念模型(常用E-R图表示) 属性: 联系: 说明:① E-R图作为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中间语言。 ② E-R图可以等价转换为层次、网状、关系模型。 举例: 学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 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有若干学生选修。用E-R图画出概念模型。

《马原》各章核心知识点归纳

绪论、主干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主干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

《解剖学基础》1-3章知识点整理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何雪梅 第一章绪论 1解剖学基础是介绍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生长发育规律的学科。 2、人体的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整体。 细胞: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人体的四类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的九大系统: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循环)、感觉器、神经、内分泌。 3、内脏:人体九大系统中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的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腔、腹腔和盆 腔内,并有孔道与外界想通,故总称为内脏。 4、人体的分部:头、颈、躯干、四肢。 5、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与躯干两侧,手掌和足尖向前的姿势。 6、人体常用方位术语 腹侧(前)一一近腹面背侧(后)一一近背面 下(尾侧)一一近足 上(颅侧)一一近头 内侧-—近正中面外侧距正中面较远 内- -近腔内外远离内腔 浅一近体表深一- 距体表较远 近侧- -—近躯干远侧远离躯干 7、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 8、人体的切面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矢状轴:由前T后, 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冠状轴:由左T右, 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轴。 垂直轴:由上T下, 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 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9、石蜡切片是研究人体组织学及胚胎学最常用的标本,基本程序是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和封片,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又称HE染色。 第二章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人体最大的细胞:卵细胞;最小的细胞:小淋巴细胞。 3、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数据库知识点整理(全)

UNIT 1 四个基本概念 1.数据(Data):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2.数据库的定义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系统软件)。 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功能; 数据操纵功能; 数据库的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DBA)和用户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特点如下 (1) 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2) 数据结构化;(3) 数据独立性高;(4) 由DBMS进行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数据模型 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的工具。通俗地讲数据模型就是现实世界数据的模拟。 数据模型三要素。

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它是刻画一个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方面;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数据允许执行的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主要有查询和更改(包括插入、修改、删除);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的约束条件:数据及其联系应该满足的条件限制 E-R图 实体:矩形框表示 属性:椭圆形(或圆角矩形)表示 联系:菱形表示 组织层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 基本概念: 关系(Relation) :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 元组(记录): 表中的一行 属性(字段):表中的一列,给每一个属性名称即属性名 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分量为最小单位,不可分 主码(Key):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

(完整版)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

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 绪论 1.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四、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基本原理及基精神实质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在批判继承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因素并对现代科学成果进行科学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的科学理论成果,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不但为以往的实践检验所证实,且随着未来的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而深化。 第一,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列宁的物质概念及其意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它被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所证实和丰富,并提供了理论思维的方向原则和基本方法。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 客观规律性是指物质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考点一:货币的本质 知识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①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②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 ③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第二,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备注补充: ④两者的关系:对立统一 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作为商品,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这是两者统一的表现。 B、对立表现在: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他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也必须支付出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实现。

知识点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①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货币产生: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③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其作用是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知识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A、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B、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C、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 A、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 B、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了买和卖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C、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完整版)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绪论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

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C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方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模型的三个世界 1 ?现实世界 3 ?机器世界:将 E-R 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与 注意:信息世界又称概念模型,机器世界又称数据模型 二、实体及属性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 .属性: 3 .关键词: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又不含多余属性的属性组合。 一个表的码可以有多个,但主码只能有一个。 4 .实体型:即二维表的结构 数据库系统概述 一、有关概念 1.数据 2 .数据库(DB ) 3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 ccess 桌面DBMS SQL Server 客户机/服务器型 DBMS Oracle MySQL DB2 4 .数据库系统( DBS ) 厂数据库(DB ) J 数据库管理系统 幵发工具 DBMS ) 应用系统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 ?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2)文件系统阶段 (3 )数据库系统阶段 概念模型 2 ?信息世界:即根据需求分析画概念模型(即 E-R 图),E-R 图与 DBMS 无关。 DBMS 相关。

5?实体集:即整个二维表三、实体间的联系:

1.两实体集间实体之间的联系 1:1 联系、 1:n 联系、 m :n 联系 2.同一实体集内实体之间的联系 1:1 联系、 1:n 联系、 m :n 联系 1.重要术语: 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个二维表; 元组:二维表的一行,即实体; 关系模式:在实体型的基础上,注明主码。 关系模型:指一个数据库中全部二维表结构的集合。 数据库系统结构 数据库系统的 模式结构 三级模式 1.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①模式只涉及数据库的结构;模式既不涉及应用程序,又不涉及数据库结构的存储; ② 外模式:是模式的一个子集,是与某一个应用程序有关的逻辑表示。 特点:一个应用程序只能使用一个外模式,但同一个外模式可为多个应用程序使用。 内模式:描述数据库结构的存储,但不涉及物理记录。 外模式 /模式映象:保证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 /内模式映象:保证数据库的物理独立性; 使数据库与应用系统完全分开,数据库改变时,应用系统不必改变。 数据的存取完全由 DBMS 管理,用户不必考虑存取路径。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的功能:负责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与控制。 数据定义:即定义数据库中各对象的结构 数据操纵:包括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 数据控制:包括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一、层次模型: 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二、网状模型: 用图结构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三、关系模型: 用二维表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数据模型 2. DBMS 的组成: DDL 4五 厶" 语言 DML 语言 2. 两级映象 3. 两级映象的意义 1.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p29)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意义:(p29)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p3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p32)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意识的本质 (p31)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4、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p4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p32—3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6、为什么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 2、质点: 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 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 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3、参考系: (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 (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3)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其运动结果是不同的。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 4、坐标系: 由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构成,分为一维坐标、二维坐标、三维坐标等 5、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与时间间隔在数轴上的表示举例 6、位移和路程 7、标量和矢量 8、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9、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10、两种打点计时器 11、纸带测速度 v B=X AC AC v AB= X AB AB 12、加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 13、加速度与速度方向

14、x-t ,v-t 图像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①轨迹是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②轨迹是直线,且速度均匀变化(均匀增加或减小)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