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古生代中央隆起带古构造地貌及其对沉积相发育分布的制约-林畅松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中央隆起带古构造地貌及其对沉积相发育分布的制约-林畅松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中央隆起带古构造地貌及其对沉积相发育分布的制约-林畅松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年 第39卷 第3期: 306~316 https://www.360docs.net/doc/3615784784.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3615784784.html,

306 《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IN CHINA PRESS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中央隆起带古构造地貌及其对沉积相发育分布的制约

林畅松①*, 杨海军②, 刘景彦①, 蔡振中②, 彭莉①, 阳孝法①, 杨永恒①

①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北京 100083;

②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气勘探开发研究院, 库尔勒 841000

* E-mail: lincs@https://www.360docs.net/doc/3615784784.html,

收稿日期: 2008-07-20; 接受日期: 2008-12-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课题(编号: 2006CB202302)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40372056)资助.

摘要通过古隆起地貌恢复、不整合分布样式及沉积相等研究, 揭示了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古生代重要发育期的古构造地貌特征及其对沉积相发育分布的控制作用. 中奥陶世末至晚奥陶世早期的中央隆起带是由和田河古隆起、和田河东古隆起、塔中古隆起及巴楚古斜坡等组成的、具有复杂古构造地貌的大型古隆起-古斜坡带, 总体由西向东倾没; 可划分出高隆带、断隆平台、古隆边缘斜坡或坡折带、陆棚斜坡或低凸起带、陆架坡折带及深海盆地或平原等古地貌单元. 它们对沉积古地理的发育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古隆起边缘斜坡-坡折带往往控制着构成重要储层的台缘礁、滩等高能沉积相带的发育和分布. 晚奥陶世晚期盆地东南缘强烈隆起, 塔中古隆起东段随之隆升并由东向西掀斜, 形成由东向西倾沿的鼻状古隆起带. 早志留世和晚泥盆至早石炭世盆地中北部的古构造地貌由原来的东低西高转为北东高、西南低; 可划分出强烈剥蚀高隆带、古隆边缘斜坡带、坳陷边缘缓斜坡带及坳陷带等古构造地貌单元. 构造隆起末期沿古隆起边缘斜坡至坳陷边缘发育的低位及海侵体系域可形成重要的储集体. 古隆起地貌与盆内多个不整合的分布样式具有密切关系. 从古隆起区向坳陷区可划分出高隆区的不整合复合带、古隆起斜坡边缘的削蚀不整合三角带和超覆不整合三角带、古斜坡与坳陷区过渡的微角度或平行不整合带以及坳陷内的整合带. 削蚀不整合和上超不整合三角带可形成重要的地层圈闭, 是有利的大型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发育带. 关键词

古构造地貌

不整合分布样式中央古隆起带塔里木盆地

沉积盆地的古地貌或古构造地貌及其对沉积古地理的控制研究, 是当前国内外沉积地质和含油气盆地分析的一个十分活跃的热点领域. 利用高分辨地震资料进行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砂体等形成期的古地貌恢复和研究, 即“地震古地貌”分析, 已成为近期相关国际学术会议讨论的热点议题和新的分支学科生长点[1~4].

塔里木盆地是位于我国西部含有丰富油气资源的大型叠合盆地[5~8]. 显生宙以来盆地经历过多期重要的构造变革, 形成了极其复杂的盆地结构. 其重要的地域特色之一是发育了多个区域性的构造不整合面和多个盆地规模的古隆起带. 多年的油气勘探实践和研究已表明, 盆内大型的古隆起、古斜坡带的形成演化与盆地复杂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密切相关, 对盆内的油气聚集起到极其重要的控制作用. 盆内古隆起形成演化的研究近年来已成为研究和勘探部门

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2009年 第39卷 第3期

307

广泛关注的课题. 事实上, 古隆起的形成演化一直是国际上颇受重视的研究内容, 许多重要含油气盆地中古隆起的成因及其演化都进行过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于塔里木盆地古隆起和不整合的一般特征, 也有不少的研究涉及[9]. 然而, 针对盆内古隆起的古地貌及其演化等的研究成果则报道甚少.

本文利用网络状的地震剖面、钻井及露头资料, 应用拉平古隆起上覆沉积层的古沉积水平面的方法, 结合不整合接触关系等分析, 力图揭示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及邻区古生代的古构造地貌及其演化, 探讨古隆起地貌及其演化对沉积相发育分布的制约作用, 为大型叠合盆地古隆起-古斜坡带的形成演化和构造古地理研究以及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发育分布预测, 提供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

1 地质背景和构造-地层序列

塔里木盆地是在前震旦纪陆壳基底上发展起来的大型叠合盆地, 经历了从震旦至早古生代、晚古生代至三叠纪、侏罗纪至新近纪等多个原盆地演化阶段, 盆地性质及其构造背景发生过多次重要变革. 在震旦纪-古生代的盆地演化阶段, 由于基底分异性强、周边板块构造背景复杂, 盆内构造活动, 发育了塔北、塔西南、塔中、巴楚等多个大型古隆起带; 在中新生代陆内坳陷和前陆盆地演化阶段, 又经历了多次强烈的陆内构造变形和隆升剥蚀作用, 导致了多期不同性质原盆地的叠加和改造, 形成了具有多个重要构造不整合、并被不同走向古隆起、古坳陷带所复杂化的盆地地质结构[8]. 盆内古生代的古隆起、古坳陷带的发育分布和变迁, 决定着盆地的古构造和古地理的基本特征和演化.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的构造格局, 以发育多个大型的北西西向、北东东或北东向的古隆起、古坳陷带为其显著特征[6]. 中央隆起带是一个近东西向横跨盆地中部的复合的大型隆起带, 东西长1000多公里, 南北宽约80~150 km, 主体由塔中和巴楚隆起两个在演化历史上有明显差异的断隆、断褶带构成(图1). 塔中隆起总体北西西走向, 西部宽缓, 东部窄陡; 东西长300多公里, 宽80~100 km, 是形成于古生代的一个古隆起带. 隆起南、北两侧分别以南缘断裂带和一号断裂带为界. 断裂构造主要发育于中、下古生界内,

主要由北西西向的断褶构造带组成, 多为基底卷入式的高角度逆冲断裂, 总体向西呈“帚状”散开, 向东收敛, 在东段叠加了北东向的断褶带. 巴楚凸起带东西向长500多公里, 宽80~150 km, 总体呈北西西向展布, 是一由西北向东南倾伏的大型鼻状隆起. 该隆起带从古生代开始活动, 并主要定型于新近纪. 巴楚隆起带由一系列北西、北西西向的断褶带所组成, 其西侧与北东走向的柯坪断隆带相接; 南、北侧与麦盖提斜坡和阿瓦提凹陷相邻, 分别以色力布亚-玛扎塔格断裂带和吐木休克-阿恰断裂带为界, 南北剖面上表现为向南、北背冲的大型断褶带.

中央隆起带古生界内发育多个角度或微角度不整合面, 其形成均与构造隆起作用有关, 并与海平面的下降相叠加. 以这些不整合为界可把研究区的古生界划分为8个构造层序或二级超层序, 分别由下寒武统、中寒武-上寒武统、中奥陶-下奥陶统、上奥陶统、志留系、中泥盆-下泥盆统、上泥盆统-石炭系及二叠系等组成(图2). 区内的震旦系为滨浅海相碎屑岩、台地相碳酸盐岩和火山碎屑岩沉积组合, 不整合于前震旦系结晶变质基底之上. 寒武系与下伏地层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在中央隆起带地震剖面上可观察到明显的上超不整合接触关系. 以白云岩、泥晶灰岩及泥灰岩等碳酸盐台地或局限台地沉积为主, 厚1600~2000 m. 下寒武统底部含有磷质结核、燧石条带或团块, 广泛超覆于震旦系或前震旦系基底之上; 中寒武统含有较多的石膏和盐岩层, 以蒸发性碳酸盐岩台地相为主, 与下伏地层为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在地震剖面上有清晰的显示. 下奥陶统主要发育局限碳酸盐岩台地的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沉积, 在隆起和斜坡区不整合上超于上寒武统之上. 上奥陶统以广泛发育开阔台地, 包括有礁、滩等碳酸盐岩沉积为特征; 北部斜坡带以北地区主要接受盆地相泥岩和浊积碎屑岩沉积. 上奥陶统(构造层序)Ⅱ与中奥陶统之间为角度或微角度、平行不整合接触, 西北缘野外露头上这一界面以发育稳定分布的紫红泥晶灰岩、灰质泥岩或褐灰色生屑灰岩为标志(吐木休克组或恰尔巴克组), 其上为晚奥陶世其浪组的斜坡相泥岩、钙质泥岩沉积.

志留系与奥陶系之间为区域上广泛分布的角度或微角度不整合面所分隔. 塔中隆起带大部分断裂

林畅松等: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中央隆起带古构造地貌及其对沉积相发育分布的制约

308

图1 塔里木盆地主要构造单元和中央隆起带的分布

向上终止于这一不整合面. 该构造层序主要发生褶皱变形, 局部受到断裂作用, 披覆于下部构造层序的断背斜之上. 在高隆部位中、上奥陶统常被剥蚀缺失. 志留系-中下泥盆统为滨岸潮坪、滨浅海碎屑岩等沉积组成. 上泥盆统底为一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面, 上覆于中、下泥盆统剥蚀夷平面上. 这一界面延至高隆起带过度为石炭系与下伏地层的角度不整合. 在盆地东缘志留系和中泥盆、下泥盆统受到较强烈的变形和剥蚀. 石炭-二叠纪盆地中部主要接受了滨浅海、海滩-潮坪碎屑岩及河流三角洲等沉积. 石炭系中部夹有生物砂屑灰岩、灰岩等碳酸盐岩及盐岩层. 二叠系以河流、滨浅湖碎屑岩沉积为主, 发育中酸性-基性火

山岩. 二叠纪后盆地基本上结束了海相沉积. 巴楚地区中西部古近系、新近系底均显示为高角度不整合, 下伏地层受到挤压变形和强烈冲刷, 高隆带缺失大部分中新生代地层.

2 古隆起地貌的恢复方法

近年来, 关于古地貌的恢复研究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 如何进行古地貌的恢复目前仍然是有待探索的课题. 本项研究利用地震、测井及露头资料, 在结合沉积相等分析的基础上, 应用地震数据结合钻井资料约束, 通过拉平古隆起不同时期沉积层或古沉积水平面来恢复古隆起的地貌特征并

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2009年 第39卷 第3期

309

图2 中央古隆起带古生代构造层序和沉积演化序列

揭示其演化; 同时, 综合分析了不整合的分布和组合样式与古隆起发育演化的关系.

塔里木盆地内一些规模较大的古隆起带, 往往经历过从沉降、充填到隆升、剥蚀的多旋回演化过程. 古隆起的形成演化一般可划分出三个阶段: (1) 从开始隆升到露出水面遭受剥蚀之前的初始或水下隆起阶段, 隆起的上覆地层变薄, 发育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 为沉积期古隆起; (2) 隆起露出水面后遭受剥蚀的隆升剥蚀阶段, 隆起上地层遭受剥蚀缺失, 形成不整合面, 这一阶段为剥蚀期古隆起; (3) 随后古隆起进入沉降期, 古隆起被地层逐渐超覆, 不整合界面上显示地层上超结构, 发育向上变深的沉积序列, 这一

阶段也为沉积期古隆起. 显然, 揭示古隆起地貌的发育演化必须分不同发育阶段进行古地貌恢复.

2.1 古隆起上覆地层的古沉积水平面拉平恢复

从现今的地层记录中, 选择一个上覆古隆起的沉积层面, 以这个界面拉平下伏地层, 可恢复沉积期古隆起的古构造地貌或古形态. 当所选择的沉积层形成时的古水深和岩相在横向上没有发生变化时, 可直接拉平这一沉积层, 恢复其下伏古隆起的地貌形态. 但沉积相在横向上往往是发生变化的, 必须相应作古水深和差异压实校正[10], 以便较准确地恢复古地貌. 在正常的压实情况下, 沉积层的孔隙度与深

林畅松等: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中央隆起带古构造地貌及其对沉积相发育分布的制约

310

度一般呈指数函数关系:

?= ?0e ?c y . (1)

其中, ?是沉积层埋深为y 时的孔隙度. ?0为沉积层的

表面孔隙度, c 为压实系数. 设沉积层现今埋藏顶、底深度分别为y 1和y 2, 拉平回剥到地表时沉积层的底面深度为S , 则有

1

2

c c c 0

21(e

e

)(1e

).c

c

y y s

S y y ?????=??

?+

? (2)

若以沉积层中点深度计算其孔隙度, 则S 可近似表达为

21c()/2210()e /(1).y y S y y ???=?? (3)

古水深的分析需要结合生物化石组合、沉积相等综合研究. 在地震剖面上显示的沉积斜坡结构, 如台地边缘斜坡、三角洲前缘斜坡或陆架斜坡的前积结构, 可用以估算沉积期古水深.

图3是应用上述方法恢复的塔中古隆起及邻区的古构造地貌剖面. 清晰的地震资料是进行平面古隆起形态恢复的重要依据. 通过测井与地震的结合标定, 确定代表某一沉积层的地震反射界面, 对其进 行三维空间上的追踪对比和拉平, 是从三维空间上

再造古地貌的重要资料基础.

2.2 不整合分布样式与古隆起地貌关系

在构造活动的大型盆地中, 常常发育多个不整合并显示出复杂的分布和组合样式[12]. 主要不整合面的接触关系在不同的构造带上发生显著的变化, 可从高角度不整合过渡为微角度或平行不整合至整合接触, 这种变化从宏观上反映了从高隆剥蚀区到斜坡及坳陷区的古地貌变化. 在高隆带多期次的强烈剥蚀常导致多个不整合的合并复合. 对塔里木盆内主要不整合的分布进行追踪对比和研究表明, 从古隆起区向坳陷区, 不整合的组合分布可划分出高隆区的不整合复合带、古隆起边缘斜坡的不整合削蚀三角带或超覆不整合三角带、从古斜坡带向坳陷区过渡的微角度或平行不整合带、以及坳陷内的整合带(图4).

不整合叠合带常代表构造强烈隆升剥蚀的高隆带. 一般表现为一个主要不整合与次级的不整合面的复合带, 其中的主不整合面剥蚀范围和剥蚀量较大, 剥蚀时间较长, 代表重要构造强烈变革期的产物

.

图3 应用地震资料拉平沉积期古水平面进行古构造地貌恢复

据过塔中古隆起中部(a)、东部(b)北斜坡的地震剖面(位置见图5A’)拉平古隆起被淹没时的沉积层所恢复的中-下奥陶统顶界面的古地貌剖

面, 注意界面上的前积反射结构和层序上超结构关系

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2009年 第39卷 第3期

311

图4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底(T g3)不整合面古地质图和不整合的分布样式

不同不整合复合带的分布反映了不同期古隆起的分布和变迁. 楔状的不整合三角带广义上包括削蚀不整合三角带和上超不整合三角带. 削蚀不整合三角带是指由主不整合面削蚀下伏的次一级不整合或重要层序界面所造成的不整合三角带; 在坳陷方向以最初的微角度削蚀点与平行不整合带或坳陷整合带相区分. 上超不整合三角带是由次一级的不整合或层序界面上覆于主不整合面之上形成的不整合三角带; 其中的主不整合面位于不整合三角带的下部. 不整合三角带内主不整合面与次不整合面或层序界面的交角大小反映出当时构造隆升或变形的强度, 高角度相交无疑与相对强的构造作用有关. 区内的油气勘探表明, 楔状的不整合三角带是形成大型不整合油气圈闭的有利地带. 圈定这些不整合分布带对

再造古隆起地貌和预测地层圈闭油气藏的分布等具有重要意义.

3 古生代重要古隆起发育期古地貌及其对沉积相发育的制约

3.1 中奥陶-晚奥陶世

(1) 古构造地貌单元及其分布. 综合地震剖面、

钻井资料及野外剖面对比研究表明, 盆内的中央古隆起带是从中奥陶世中晚期开始发育的, 塔中地区代表这期古隆起的T g5-2地震不整合反射界面与盆地西缘野外剖面上的吐木休克或坎岭组红层顶的不整合面可对比. 近来研究表明, 塔中、巴楚隆起在震旦至早、中寒武世表现为裂解背景的斜坡带或低凸起带, 发育有同沉积断裂(后期挤压反转)和小型的地堑构造,

林畅松等: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中央隆起带古构造地貌及其对沉积相发育分布的制约

312

属于离散被动大陆边缘环境. 塔中隆起带的部分逆冲断裂是由早期的正断裂经挤压或压扭反转形成的反转构造. 中奥陶世末期塔里木盆地的构造背景发生了从伸展到挤压背景的重要转化. 形成于中奥陶世末、晚奥陶世早期及晚奥陶世晚期的3个分布较广的角度不整合面, 在地震剖面上有清晰的显示, 可在较大范围内追踪, 代表了相对强的三次构造挤压隆升期或古隆起发育期, 并显示出逐渐变强的演化趋势.

从所恢复的中、晚奥陶世古构造地貌图(图5)上可看出, 中、晚奥陶世中央古隆起带事实上是由向北下倾的巴楚古斜坡、向北或北东走向的和田河、和田河东古隆起(巴楚隆起东部)、北西西向展布的塔中古隆起所组成的大型古隆起-古斜坡带, 总体上西南高、东北低, 具有复杂的古地貌特征. 从西南部的高隆起区向东北部的深水盆地区, 可划分出一系列古构造地貌单元, 包括古隆起中部的高隆带、隆起边缘斜坡带、陆棚斜坡和低凸起平台、陆架坡折带以及深海盆

地平原等. 盆地的构造古地理明显受到古构造地貌的控制.

高隆带可进一步划分为断隆高地和高隆平台区, 一般由背冲的断垒或高角度逆冲断块组成. 和田河东古隆起的高隆带是呈北东向延伸的, 而塔中古隆起的高隆带则呈北西西向展布. 塔中古隆起北侧以1号断裂带为界, 南侧以南缘断裂或塘北断裂为界, 形成中部宽、向东、西向变窄倾伏的高隆平台区. 中央断垒带、塔中10号断裂带、塘北断裂带, 吐木休克及5号断裂带均形成宽约10~20 km 宽的长条形的断隆高地. 它们控制着特定的沉积相组合和分布.

古隆起边缘斜坡带是指从高隆带向陆棚浅水台地过渡的斜坡带. 中-晚奥陶世塔中古隆起北侧的1号断裂带形成较陡的台缘斜坡带或坡折带. 这一古隆起边缘斜坡坡折带向西沿吐木休克断裂带延伸, 可追踪到现今盆地边缘的露头区. 和田河-塔中古隆起东南侧的台缘斜坡坡折沿南缘断裂带、巴东断裂、塔中7和塔中8井断裂带分布, 向西南方向过渡到和

图5 中央古隆起带及邻区中-晚奥陶世早期古构造地貌(a)及其与沉积相发育分布关系(b)

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2009年 第39卷 第3期

313

田河东古隆起的东南台缘斜坡带. 由于构造和海平面变化的共同作用, 台缘斜坡坡折带随时间发生过明显的迁移. 值得指出, 这些古隆起边缘的台缘斜坡带从其成因上应属构造坡折带[12,13], 与伴随古隆起形成的边缘断裂的逆冲作用有关. 如北侧的1号断裂带、吐木休克断裂以及塔中南缘断裂带都控制着台缘斜坡坡折带的发育和分布.

陆棚斜坡和低凸起带为滨浅海沉积区, 可发育低幅水下隆起. 塔中古隆起带的北侧从东部的古城虚低凸起向西延伸至顺托果勒低凸起, 在中、晚奥陶世形成了一个陆棚缓斜坡和浅水低隆起平台区. 在中、晚奥陶世主要的隆升期伴随着海平面的大幅下降时, 曾大面积暴露. 塔中古隆起西端北侧的顺托果勒低凸起带呈一鼻状低凸起向北延伸至坳陷区. 古隆起的东南侧也存在一相对较窄的陆棚斜坡带, 其东南方向过渡到塘古巴孜斯前陆坳陷, 发育浅海至半深海环境.

陆架坡折是陆架向深海平面过渡的突变斜坡带, 也常常受到断裂带的控制. 从古地貌恢复图上可看出, 北部陆棚斜坡与东端满加尔深坳陷带之间存在古斜坡带, 从地震剖面上反映的沉积斜坡结构估算, 地形落差达1500~2200 m, 构成从陆棚向深水盆地过渡的陆架坡折带. 这一陆架坡折在晚寒武至早奥陶世已开始形成, 并逐渐由西向东迁移. 该陆架坡折向东南延伸至塔中隆起东端的古隆起边缘斜坡带. 因此, 与西北和东南侧的台地边缘斜不同, 塔中古隆起东北侧的台缘斜坡带事实上构成了紧临深水盆地的陆架坡折带. 陆架坡折下的深水盆地以硅质岩、灰质泥岩和巨厚的深海浊积岩为主. 如塔东1井和库东北缘库鲁克塔格野外剖面上中晚奥陶统的浊积岩厚数千米.

(2) 古隆起构造地貌对碳酸盐岩沉积相和储层

发育的制约. 中晚奥陶世中央古隆起、古斜坡地貌对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 高隆带及古隆边缘斜坡带遭受了中、晚奥陶世多次隆升剥蚀和风化作用, 强烈的断裂破碎带、裂缝密集带或强烈应变集中带是广泛发生岩溶和形成岩溶型储层的有利区带. 一些古隆起的高隆带现今可能已失去高隆带的形态, 而仅表现为不整合叠合带. 另外, 古高隆带的规模较大的断裂带还是流体活动的重要通道, 也

是有利于岩溶和白云岩化的场所. 因此, 高隆带断裂带形成的塌陷带常常是形成有利储层的部位.

中央古隆起带的边缘斜坡或坡折带是从古隆起的浅水区向深水环境过渡的地貌突变带. 上边缘斜坡或上坡折带是海平面处于高位时的高能沉积相, 如礁、滩相等的有利发育区; 而下斜坡带及坡脚带则发育有边缘滑塌角砾岩或小型的滑塌扇. 盆内和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和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中的高能沉积相, 包括生物碎屑灰岩、砂屑亮晶灰岩、鲕粒灰岩等, 多发育于主要不整合面或暴露层序界面下伏的高位域或上覆的早期水进体系域内, 平面上主要沿古隆起边缘的台缘斜坡坡折带分布. 在海平面下降时, 古隆起边缘斜坡遭受暴露易于发生同生期溶蚀作用. 区内油气勘探已表明, 古隆起北侧1号断裂台缘斜坡带是极其有利的油气聚集带[14], 礁、滩相与岩溶、裂隙带叠加形成的“渗透连通体”, 可能构成了该区已发现的岩性地层油气藏的主要储集体. 中央古隆起带的西北缘、东南缘均具有与东北侧1号断裂台缘斜坡带相似的古地貌特征, 应有利于浅水鲕粒滩、砂屑滩及小型礁体的发育, 具有形成以高能滩坝、礁相为主要储层的岩性地层圈闭的有利条件.

3.2 早志留世和晚泥盆-早石炭世构造古地貌

(1) 隆坳格局与构造古地貌特征. 晚奥陶世末

和中泥盆世末的强烈构造变革, 形成了两个盆地规模的角度不整合面(T g5和T g3不整合反射界面), 使盆地的古构造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盆地东北部的满加尔坳陷逐渐抬升变浅, 而西南部则明显沉降, 古构造地貌由东低西高转为北东高、西南低. 塔中古隆起东段随盆地东南缘的强烈隆升从早期的由西向东转为由东向西倾没. 到中泥盆世晚期, 塔东、塔中、塔西南隆起连成盆地东南缘的巨型隆起带. 从东南缘隆起带向北部的坳陷带, 可划分出强烈剥蚀高隆带、古隆边缘斜坡带、坳陷边缘缓斜坡带及坳陷带等古构造地貌单元(图6). 不整合接触显示出从高角度不整合、角度-微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至整合接触的总体变化. 从北缘的塔北古隆起向南也显示相似的古地貌分布. 这些古地貌带控制着志留纪和晚泥盆-早石炭世碎屑沉积相带的分布.

(2) 构造隆升期末的构造古地貌与低位-水进体

林畅松等: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中央隆起带古构造地貌及其对沉积相发育分布的制约

314

图6 中央古隆起带及邻区志留纪早期古构造地貌(a)和构造隆升期末及其后低位和水进体系域的发育分布((b), (c))

系域的发育分布. 从古隆起演化与海平面升降过程考虑, 区内可识别出两种重要的沉积体系域, 它们的发育和分布受到古隆起、古斜坡带地貌的明显控制(图6(b)和(c)): 一是构造最大隆升期的发育的低位体

系域, 构造最大隆升期高隆及斜坡带遭受剥蚀, 残余水盆地的边部发育低水位的碎屑沉积体系; 二是构造隆升期后随海侵形成的海进体系域, 随着隆升期

后构造沉降和海侵, 古斜坡带发育海侵期的海岸碎屑沉积体系. 随着海侵的扩大, 古隆起的大部分或全部被淹没, 上覆海相泥岩或泥灰岩沉积.

最初削蚀点以下的洼陷边缘斜坡带是构造隆起期的低位域发育区. 通过网络状地震剖面追踪最初削蚀点可圈定隆升末期残余盆地和边缘低位体系域的分布. 构造强烈隆升期大面积的剥蚀区供给大量

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2009年 第39卷 第3期

315

的粗碎屑有利于低位域三角洲或低位扇的广泛发育. 志留纪早期塔中古隆起北部、塔北古隆起南斜坡均存在相对缓的古斜坡带, 广泛发育构造隆升末期和海侵早期的低位域三角洲和河口湾或潮道等沉积体系; 在塔中北斜坡带和塔北古隆起南斜坡带的地震剖面都可观察到志留系底部低位域三角洲体系的前积反射结构. 晚泥盆世和早石炭世构造隆升末期的低位域和和海侵体系域广泛发育海滩砂坝和三角洲沉积, 特别是结构和成分成熟度高的海滩砂岩分布广泛. 这种上超在不整合上的碎屑沉积体系构成了盆内重要的储集体, 并与上覆的海相泥岩或泥灰岩沉积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 盆地北部塔北隆起南斜坡带大型的哈得逊油气田就是与这种砂体和圈闭有关的油气藏类型.

4 结论

(1) 应用拉平古隆起被淹没后的沉积层(古水平

面)的地震古地貌恢复技术和不整合分布样式的分析方法, 可恢复古隆起、古斜坡带的古构造地貌, 并揭示其对沉积相发育分布的制约作用, 为古隆起、古斜坡带的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分布预测提供重要基础.

(2) 塔里木盆地中央古隆起带是在中奥陶世末

开始发育的, 在古生代发生过4次重要的隆升作用. 中-晚奥陶世中央古隆起带是由北倾的巴楚古斜坡、和田河东古隆起和塔中古隆起组成的复合古隆起-古斜坡带, 总体西高东低并具有复杂的古构造地貌. 奥陶纪末的构造变革导致盆地东南缘强烈隆升, 塔中古隆起随之从早期的由西向东倾没转为由东向西倾

没.

(3) 盆内不整合的分布样式与古构造地貌的变

化密切相关. 从古生代的隆起带向凹陷区可划分出高隆区复合不整合带、古斜坡不整合三角带、坳陷边缘至坳陷区的平行不整合和整合带. 不整合三角带包括削蚀不整合带和上超不整合带. 这些不整合带的形成分布对盆内岩性地层圈闭、岩溶储层发育和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4) 从中晚奥陶世古隆起带向凹陷区可划分出

高隆带、古隆起边缘斜坡带或坡折带、陆棚斜坡和低凸起平台、陆架坡折带及深海盆地平原等古构造地貌单元, 它们控制着沉积古地理的分布格局和有利储集相带及岩性地层圈闭的发育分布. 高隆及其边缘斜坡带, 特别是沿重要不整合复合带是有利风化岩溶、构造裂缝气储层的发育区; 而沿古隆起台地边缘斜坡带是生物礁或滩坝相的有利发育区带, 也是同生岩溶作用多发生带, 可形成良好的礁滩或滩坝相储层. 通过古隆起-古斜坡带地貌的恢复可为良好储集相带和地层圈闭的分布预测提供重要基础.

(5) 志留纪早期和晚泥盆世早期的古构造地貌

从东南向西北方向可划分出强烈剥蚀高隆带、古隆边缘斜坡带、坳陷边缘缓斜坡带及坳陷带等古构造地貌单元. 从不整合最初削蚀点以下的残余水盆地边缘至古隆起的边缘斜坡带是构造强烈隆升期低位域和早期海侵体系域的发育分布区. 这些碎屑沉积体系与古隆起被淹没上覆的海相细粒沉积可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 具有形成大型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有利条件.

致谢 感谢审谢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 Zeng H L, Ambrose W A, Villalta E. Seismic sedimentology and regional depositional systems in the Mioceno Norte Area, Lake Ma-racaibo, Venezuela. Leading Edge, 2001, 20: 1260—1269

2 Posamentier H, Kolla V. Seismic geomorphology and stratigraphy of depositional elements in deep-water settings. J Sediment Res, 2003, 73: 367—388

3 Sawyer D E, Flemings P B, Shipp R C, et al. Seismic geomorphology, lithology, and evolution of the late Pleistocene Mars-Ursa tur-bidite region, Mississippi Canyon area, northern Gulf of Mexico. AAPG Bull, 2007, 91(2): 215—234

4

Carter D C. 3-D seismic geomorphology: insights into fluvial reservoir de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Widuri field, Java Sea. AAPG

林畅松等: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中央隆起带古构造地貌及其对沉积相发育分布的制约

316 Bull, 2003, 87: 909—934

5 Li D S, Liang D G, Jia C Z, et a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Tarim Basin, China. AAPG Bull, 1996, 80(10): 1587—1603

6 贾承造. 中国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7

7 康玉柱, 康志宏. 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 地球学报, 1994, 3(4): 180—191

8 金之钧, 王清晨. 中国典型叠合盆地与油气成藏研究新进展—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 2004, 34(增

刊Ⅰ): 1—12

9 何登发, 谢晓安. 中国克拉通盆地中央古隆起与油气勘探. 勘探家, 1997, 2(2): 11—19

10 Lin C S, Zhang Y M, Li S T, et al. Quantitative modeling of multiphase lithospheric stretching and deep thermal history of some terti-

ary rift basins in Eastern China. Acta Geol Sin, 2002, 76(3): 324—330

11 林畅松.沉积盆地的构造地层分析—以中国构造活动盆地研究为例.现代地质, 2006, 20(2): 185—194

12 林畅松, 潘元林, 肖建新, 等. “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 地球科学, 2000, 25(3): 260—265

中国古建筑构造解释(二)

中国古建筑构造解释(二) 二、柱网的地盘分槽形式 柱网的分槽形式即是柱网的布置形式。按照宋代《营造法式》中的“殿堂结构”,可分为四种地盘分槽形式。 (一)、金厢斗底槽 由内外两圈柱组成相似“回”字的柱网形式叫做金厢斗底槽。其梢间内侧设有中柱。 (二)、分心斗底槽 沿建筑物面阔方向只用一列中柱将建筑物等分围前后两部分的柱网 形式叫做分心斗底槽。这种柱网形式常用于门庑建筑中。 (三)、双槽 用两排金柱将建筑物平面分为大小不等的三区,一般中间进深较大,前后两区进深小且常常相等的柱网布置形式叫做双槽。 (四)、单槽 仅用一排金柱将建筑物平面分成不相等的两区的柱网形式叫做单槽。除了上述四种地盘分槽形式外,在唐代长安大明宫麟德殿中使用了“满堂柱”的柱网布置形式。 在建筑物四周用柱网形成周圈回廊的称做“副阶周匝”,简称“副阶”。这种形式常用于较隆重的建筑物上,如宫殿、塔等。 另外,在秦、汉时期宫室建筑遗址和崖墓中,发现有仅在平面中央设一根柱子的,汉文献中称为“都柱”。估计这可能是人类半穴居时代的遗风。当然这种建筑的规模都是不大的。

三、柱的“生起”与“侧脚” (一)、生起 建筑物檐柱的柱高有当心间向两端逐渐升高,使檐口呈一缓和、优美的曲线,这种做法在宋代《营造法式》中称为“生起”。《营造法式》规定当心间柱不生起,次间柱升二寸,以下各间依次递增。即五开间建筑物的角柱比当心间柱高四寸,七开间高六寸。这种做法在汉代和南北朝时期尚未采用,宋、辽建筑却广泛采用,到明、清时期也就少见了。 (二)、侧脚 为了加强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中国古代建筑常常把最外一圈柱子(即檐柱)的柱脚向外移出一定尺寸,而柱头位置保持不动,使最外一圈柱子略向内倾斜,这种做法叫做侧脚。宋代规定面阔方向的檐柱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进深方向的檐柱向内倾斜8∕1000,角柱则两个方向均倾斜。这样,就形成柱脚和柱头位于不同的平面位置的情况。楼阁式多层建筑的楼层柱,在下层柱侧脚上在加侧脚,并逐层依此向内收进。侧脚只有外圈的檐柱才采用,里面的金柱、中柱是不采用的。 四、柱的“收分”与“卷杀” (一)、收分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圆形木柱,除去瓜柱等矮短的柱子外,一律做成上端(柱头外)直径小,下端(柱脚处)直径大的形式,这种做法叫做“收分”,又称“收溜”。做出收分的柱子显得稳定、轻巧、视感舒

古建筑形制构造尺寸

1、古建筑的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柱高与面阔也有一定比例。(1)小式建筑,如七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阔与柱高的比例为10:8。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10:7。另一种说法是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0:1,想想很多地方是变通的,是活的,没有完全的定式,因此都可。(续)(2)大式带斗拱建筑的柱高 2、收分: 中国古代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略粗,顶部略细,这种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柱子做出收分,即稳定又轻巧。小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1/100,(柱高为3米,收分为3厘米,假定柱根直径为27厘米,柱头收分后直径为24厘米)。 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规定为1/1000。 3、侧角: 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古建筑最外一圈的柱子的下脚通常要向外侧移出一定的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种作法称为“侧脚”或“掰升”。清代建筑柱子的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即“溜多少,升多少”。(外檐的柱脚中线按原设计尺寸向外侧移出柱高的1/100(或7/1000)并将移出后的位置作为柱子下脚的中轴线,而柱头的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动,这样就出现了柱根、柱头两个平面位置) 柱子侧脚是在原设计尺寸的基础上将柱根向外侧移动。 4、榫卯榫卯连接是中国古建木结构的一大特点,中华匠人在对木、石等器具的架构中运用了榫卯。榫卯的种类很多,应用在不同的位置叫法和作法也不同:(1)、固定垂直构件的管脚榫、套顶榫;(2)、垂直构件与水平构件连接的馒头榫、燕尾榫、箍头榫、透榫、半透榫、大进小出榫;(3)、水平构件相交时用的:燕尾榫、刻半榫、卡腰榫、正交桁碗;(4)、水平与倾斜构件重叠做稳固作用的:栽销榫、穿销榫;(5)、水平与倾斜构件半叠时用的斜交桁碗、扒梁刻榫、刻半压掌榫;(6)、门扇用:银锭扣、穿带、抄手带、裁口、龙凤榫;(7)、斜交支撑构件的搭掌榫;……榫卯的应用是古人在使用木材的过程中逐步

中国古建筑术语解释及结构图样演示教学

中国古建筑术语解释及结构图样

中国古建筑术语解释及结构图样 斗拱: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座斗拱。外檐斗拱中,又可分为柱头科斗拱(用于柱头位置上的斗拱)、角科斗拱(用于殿堂角上的斗拱)和平身科头拱。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三、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兰,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举架:中国古代建筑中确定屋顶曲面曲度的方法。古代建筑梁架层叠加高时,用举架方法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呈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在北方宫式建筑中,规定各种大小建筑的檐步架都是五架(即步架举高和步架长度之比等于5∶10),飞椽为三五举,其余

各步架之间的举高,取决于房屋的大小和檩数的多少。采用举架方法建造的屋顶在古代建筑中独树一帜。 庑殿: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形式,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至高无上的建筑形式。在封建社会,庑殿建筑实际上已经成为皇家建筑之外,其它官府、衙属、商埠、民宅等等,是绝不允许采用庑殿这种建筑形式的。庑殿建筑的这种特殊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用材硕大、体量雄伟、装饰华贵富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庑殿建筑屋面有四大坡,前后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山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垂脊,故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殿。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加长。悬山:屋面两坡五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正脊两端伸出山墙,与脊头平齐顺垂脊修造外沿以保护檀头不受风雨的侵蚀。(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 歇山式:是紧随其后的高级的屋顶形式。这样的屋顶也好辨认,从侧面看,向下的两条脊好像是在半路上歇了一下,然后就改变了方向,折向另一个方向延伸出去了,所以侧面的上半部形成了一个类似三角形的样子。歇山式的

中国古建筑术语解释及结构图样

中国古建筑术语解释及结构图样 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座斗拱。外檐斗拱中,又可分为柱头科斗拱(用于柱头位置上的斗拱)、角科斗拱(用于殿堂角上的斗拱)和平身科头拱。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三、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兰,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举架: 中国古代建筑中确定屋顶曲面曲度的方法。古代建筑梁架层叠加高时,用举架方法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呈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在北方宫式建筑中,规定各种大小建筑的檐步架都是五架(即步架举高和步架长度之比等于5∶10),飞椽为三五举,其余各步架之间的举高,取决于房屋的大小和檩数的多少。采用举架方法建造的屋顶在古代建筑中独树一帜。

庑殿: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形式,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至高无上的建筑形式。在封建社会,庑殿建筑实际上已经成为皇家建筑之外,其它官府、衙属、商埠、民宅等等,是绝不允许采用庑殿这种建筑形式的。庑殿建筑的这种特殊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用材硕大、体量雄伟、装饰华贵富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庑殿建筑屋面有四大坡,前后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山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垂脊,故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殿。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加长。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一、迁西运动 迁西运动是发生于中国北方始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及构造—热事件。因XX迁西得名。在冀东,表现为迁西群遭受强烈的变形、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为主的变质作用和以钠质花岗岩为主的岩浆事件。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各太古宙麻粒岩—片麻岩区最具有广泛性和一定代表性,属于一次主要的构造运动。铁架山运动、兴和运动与之相当,为迄今中国境内确定之最早的构造运动。 迁西构造期,简称迁西期,是始古太古代(4500-3600Ma)期间的构造期,迁西期是今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第一个构造期,是古陆块形成和陆壳克拉XX的时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目前的研究还极不充分。 二、阜平运动 阜平运动是古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其时限置于3600-3200Ma。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 三、五台运动 五台运动(Wutai orogeny)由马杏垣等于1955年创名,是新太古早期的一次褶皱运动。是根据新太古界五台群与古元古界滹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广义的五台运动应包括甘泉不整合、探马石不整合及金洞梁不整合等3个褶皱幕。在华北除太行、吕梁及中条山

等地发现不整合界面外,阴山、燕山、辽东、吉南及豫西等地皆已获得与之有关的构造—热事件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在XX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地区,达格拉格布拉克群与上覆古元古界的不整合应与之相当。在扬子古陆西缘XX群中麻粒岩相层位取得2451百万年的锆石U-Pb 年龄,可能亦属五台运动的构造—热事件之反映。 四、吕梁运动 是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或称吕梁事件。 因为吕梁运动在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与此同时,五台山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学术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吕梁运动的其他名称尚有中条运动(晋南)、兴东运动()、凤阳运动()和中岳运动(XX 登封)等。吕梁期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成铁纪(2500-2300Ma)、层侵纪(2300-2050Ma)和造山纪(2050-1800Ma)的全部。 吕梁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吕梁期,可以识别出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五个地块,即原始中朝地块、扬子地块、华夏地块、XX地块和准噶尔地块。其中原始中朝地块是在吕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陆块拼合而成的,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结晶基底。 其他地块在吕梁期也发生了强度不同的构造运动,但都未能形成统一的结晶基底。

中国古建筑构造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建筑和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并列为世界古老建筑的六大组成。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独立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它材料为 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 2、保持构架制原则,中国古代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 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实质上是将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的构架体系

3、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形制,它既是上部梁架 和立柱之间传递荷载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是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与一体,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

5、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置。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的庭院。这样的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按照中国的封建礼制观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 沿轴线作多层次的纵身布局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一个鲜明的特色,有着丰富多彩的庭院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造成的单调感。这种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甚至影响到城市规划,并取得辉煌的成就。 只有园林建筑是个例外。中国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与欧洲的几何图案式的园林建筑布局绝然不同。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 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李诫所着《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山西平顺淳化寺正殿。劄牵:长一椽的梁 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

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山西泽州西四义普觉寺) 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

第3章 地质构造及对工程的影响

第3章 地质构造及对工程的影响 地壳运动:指由于地球内动力而引起的地壳变形和变位。 包括:升降运动:指垂直地表的运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水平运动:指平行于地表的运动(沿地球切线方向或沿水平方向的构造运动)。 地壳运动的结果:导致地壳岩石产生变形和变位,并形成各种地质构造(构造变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 第一节 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 一、概念 沉积岩层形成时的原始产出状态(即产状)大多数是水平或近于水平。如果经受地壳运动(垂直抬升)的影响,改变了原始形成时的位置,但仍保持水平产状的一套水平岩层组成的构造,称为水平构造。 岩层受构造运动的影响,不仅改变了岩层形成时的位置,而且改变了原有的水平状态,使岩层面向同一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具有一定的交角,便形成了单斜构造。常常是组成其它构造(褶曲一翼,断层一盘等)的一部分。 二、岩层产状 岩层的产状常用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来确定,这三者称为产状要素。在野外产状要素直接用地质罗盘进行测量。 第二章 褶皱构造 褶皱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岩层的连续性整性末遭到破坏,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现。 褶皱构造的基本类型 一、褶曲: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 二、褶曲的类型 1、褶曲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 产状要素 走向 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走向线走向线 两端所指的方向称走向 倾向 垂直于走向线沿层面向下所引的直线,称倾斜线。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方向,称为倾向 倾角 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 褶曲 的要素 核:褶皱中心部分的地层 翼:核部两侧对称出露的地层 轴线:轴面与地面的交线 枢纽:轴面与层面的交线 枢纽在空间上的产出状态:枢纽水平、枢纽倾斜 轴面:指大致平分褶皱的一个假想面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 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象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 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 (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 木构梁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步完备并广泛采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熟。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抬梁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

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屋架。平行的两组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结于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与脊瓜柱上安置檩,以联系构架与承载屋面。檩间架椽子,构成屋顶的骨架。这样,由两组构架可以构成一间,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间,也可以是多间。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 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 到了唐、宋,斗栱发展到高峰,从简单的垫托和挑檐构件发展成为联系梁枋置于柱网之上的一圈「井」字格形复合梁。它除了向外挑檐,向内承托天花板以外,主要功能是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成为大型建筑不可缺的部份。 宋以后木构架开间加大,柱身加高,木构架结点上所用的斗栱逐渐减少。到了元、明、清,柱头间使用了额枋和随梁枋等,构架整体性加强,斗栱的形体变小,不再起结构作用了,排列也较唐宋更为丛密,装饰性作用越发加强了,形成为显示等级差别的饰物。 木构架的优点是:第一、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建筑物的重量全由木构架承托,墙壁只起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第二、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可以因地区寒暖之不同,随宜处理房屋的高度、墙壁的厚薄、选取何种材料,以及确定门窗的位置和大小。第三、由于木材的特有性质与构造节点有伸缩余地,即使墙倒而屋不塌,有利于减少地震损害。第四、便于就地取材和加工制做。古代黄河中游森林茂密,木材较之砖石便于加工制,

古建筑特点及主要结构形式分析

古建筑特点及主要结构形式分析 中国古建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成了深厚的建筑文化和精巧的建筑结构特点,外观雄浑壮观,结构符合现代力学与结构的设计原理,在结构的搭接、抗震能力方面都表现出优良的特质。本文对古建筑的历史发展、仿古建筑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古建筑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并总结了其模数特点。 古建筑发展 中国古代建筑绵延几千年历史,木结构和砖石结构是其主要的结构特点。根据建筑材料以及结构的复杂程度,古建筑发展几个阶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第一阶段,七千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这阶段人类社会处于石器时代末期,原始社会建筑也渐渐从半居穴到地面建筑转变,从以土为主逐渐向以木为主的方向过渡。木材材质方面,初期的榫卯结构出现,但其连接比较简单。第二阶段,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476年,奴隶社会阶段,即夏朝至春秋时期,木构造技术中的榫卯结构日趋完善,斗拱这一建筑的重要构件也随之出现。第三阶段,公元前475年至公元280年,经历战国、秦、两汉、三国朝代替换,虽然战乱纷争,但斗拱却被人们广泛认可,迅速发展为建筑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木结构建筑的结构方式已经趋于完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的结构形式已经形成。第四阶段,公元265年至589年,两晋、南北朝时期,木构造建筑作为主流建筑类型应用越来

越广,随着佛教的兴起,古建筑木结构技术在佛教建筑中的应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第五阶段,公元581至960年,历史正处于隋、唐、五代时期,木结构建筑大量使用,殿堂式木结构建筑体量趋于庞大。同时砖石建筑也随着木结构的发展而发展很快,整体的建筑形象气势磅礡、雄浑豪健,特别是帝宫建筑更显耀眼,民居也呈现出比较多方位的元素。第六阶段,为公元960至1279年,此时历史处于宋、辽、金时期,建筑规模总体呈缩小的势态,但建筑精致精巧,结构变化丰富,各地出现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北宋官方还颁布了关于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规范书——《营造法式》,极大的推动了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发展。也标志着中国古建筑发展到了较高水平阶段。第七阶段,为公元1271至1840年,此时历史为元、明、清时期,明、清到了古建发展的最后时期。建筑形式和结构特点发展更加丰富多彩,建筑形式分为五种:庑殿、歇山、硬山、悬山、攒尖五种基本形式,同时还存在形形色色的复合式建筑形式,使得此时期的建筑色彩更加多样,形式更加巧妙和合理。各朝代的建筑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再加上南方建筑的精巧和北方建筑的厚重大气,官家和民间建筑的华丽庄严和简朴实用,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历史画面。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上七个时期,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一元到多元、从单色到多色的发展历程,越来越成熟。从使用方面材料考虑,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而且选用高强度、高韧度等材性较好的木材,同时辅以相关的加固措施和其它材料等手段,结构形式主要有梁、架、檩、柱、斗拱、雀替等单构件和复合构件,通过构件本身的

中国古建筑构造解释(详细!)

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建筑和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并列为世界古老建筑的六大组成。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独立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 2、保持构架制原则,中国古代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实质上是将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的构架体系。 3、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形制,它既是上部梁架和立柱之间传递荷载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是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与一体,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 5、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置。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的庭院。这样的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按照中国的封建礼制观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 沿轴线作多层次的纵身布局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一个鲜明的特色,有着丰富多彩的庭院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造成的单调感。这种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甚至影响到城市规划,并取得辉煌的成就。 只有园林建筑是个例外。中国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与欧洲的几何图案式的园林建筑布局绝然不同。 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构架式的结构为室内空间的灵活布局创造了条件。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多种多样的罩、挂落、隔扇、屏等自由灵活地分隔室内空间。 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木构架的一个突出缺点是易腐、易燃。为了保护木材,表面需加油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彩画制度,令世人叹为观止。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与型制 一、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 (一)、抬梁式构架(又称“叠梁式”) 抬梁式构架是在台基上立柱,柱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梁,梁上立短小的矮柱,矮柱上再架短一些的梁,如此叠置若干层,再最上层架上立脊瓜柱,这就是一组梁架。

中国八大构造运动

阜平运动是新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也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一次地质构造运动。 阜平期阜平期的时限为2900(+-)——2600Ma 期末的构造运动称为阜平运动或铁堡运动(Tiebu orogeny)。 据五台—太行山区新太古界阜平群上亚群(龙泉关群)与上覆五台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其时限距今约26亿年。 2划分依据 五台群与阜平群无论在构造形态、构造方向、混合岩化作用、变质作用以及沉积建造上都有明显差异。因而主张将其放在阜平群与五台群之间,其时限置于26亿年。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 3分布 五台山东北边缘龙泉关以西约5千米的铁堡村南见有明显的低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二者之间尚保存有厚约1.5米的古风化壳,因之命名“铁堡运动”。 所造成的角度不整合还包括吕梁山区吕梁群与下伏界河口群之间、中条山区绛县群与下伏涑水杂岩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等。阴山、燕山及辽东、吉南、山东、豫西以及小秦岭等地亦然。 吕梁运动 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或称吕梁事件。 因为吕梁运动在山西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与此同时,山西五台山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学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吕梁运动的其他名称尚有中条运动(晋南)、兴东运动(黑龙江)、凤阳运动(安徽)和中岳运动(河南登封)等。吕梁期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成铁纪(2500-2300Ma)、层侵纪(2300-2050Ma)和造山纪(2050-1800Ma)的全部。 吕梁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吕梁期,可以识别出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五个地块,即原始中朝地块、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哈尔滨地块和准噶尔地块。其中原始中朝地块是在吕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陆块拼合而成的,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结晶基底。其他地块在吕梁期也发生了强度不同的构造运动,但都未能形成统一的结晶基底。 晋宁运动 晋宁运动(Jinning movement,Tsinning movement)由米士(P.Misch)于1942年创名,是新元古代中期的一次构造运动。 系据云南中、东部晋宁、玉溪等地南华系澄江砂岩与下伏中元古界—新元古界下部昆阳群之间的显著角度不整合确定。这次运动发生于距今8亿年左右。使昆阳群剧烈褶皱,而澄江组则为后造山磨拉石建造。此不整合在华南普遍存在。前澄江运动、皖南运动、休宁运动、雪峰运动等均与之相当。 分散的古陆核已经联合成为较大陆块,晋宁运动使其焊接,并进一步扩大固化形成为相对稳定的大型板块-扬子板块。

中国古建筑概述

中国古建筑概述(论文)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象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 (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木构梁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步完备并广泛采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熟。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抬梁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屋架。平行的两组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结于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与脊瓜柱上安置檩,以联系构架与承载屋面。檩间架椽子,构成屋顶的骨架。这样,由两组构架可以构成一间,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间,也可以是多间。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到了唐、宋,斗栱发展到高峰,从简单的垫托和挑檐构件发展成为联系梁枋置于柱网之上的一圈「井」字格形复合梁。它除了向外挑檐,向内承托天花板以外,主要功能是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成为大型建筑不可缺的部份。宋以后木构架开间加大,柱身加高,木构架结点上所用的斗栱逐渐减少。到了元、明、清,柱头间使用了额枋和随梁枋等,构架整体性加强,斗栱的形体变小,不再起结构作用了,排列也较唐宋更为丛密,装饰性作用越发加强了,形成为显示等级差别的饰物。木构架的优点是:第一、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建筑物的重量全由木构架承托,墙壁只起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1迁西运动 迁西运动是发生于中国北方始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及 构造—热事件。因河北迁西得名。在冀东,表现为迁西群遭受强烈的变形、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为主的变质作用和以钠质花岗岩为主的岩浆事件。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各太古宙麻粒岩—片麻岩区最具有广泛性和一定代表性,属于一次主要的构造运动。铁架山运动、兴和运动与之相当,为迄今中国境内确定之最早的构造运动。迁西构造期,简称迁西期,是始古太古代(4500-3600Ma)期间的构造期,迁西期是今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第一个构造期,是古陆块形成和陆壳克拉通化的时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目前的研究还极不充分。2 阜平运动 阜平运动是古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其时限置于 3600-3200Ma。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 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3五台运动 五台运动(Wutai orogeny)由马杏垣等于1955年创名,是新太古早期的一次褶皱运动。是根据新太古界五台群与古元古界滹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广义的五台运动应包括甘泉不整合、探马石不整合及金洞梁不整合等3个褶皱幕。

在华北除太行、吕梁及中条山等地发现不整合界面外,阴山、燕山、辽东、吉南及豫西等地皆已获得与之有关的构造—热事件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在新疆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地区,达格拉格布拉克群与上覆古元古界的不整合应与之相当。在扬子古陆西缘康定群中麻粒岩相层位取得2451百万年的锆石U-Pb年龄,可能亦属五台运动的构造—热事件之反映。4吕梁运动 是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或称吕梁事件。 因为吕梁运动在山西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与此同时,山西五台山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学术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吕梁运动的其他名称尚有中条运动(晋南)、兴东运动(黑龙江)、凤阳运动(安徽)和中岳运动(河南登封)等。吕梁期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成铁纪(2500-2300Ma)、层侵纪(2300-2050Ma)和造山纪(2050-1800Ma)的全部。 吕梁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吕梁期,可以识别出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五个地块,即原始中朝地块、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哈尔滨地块和准噶尔地块。其中原始中朝地块是在吕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陆块拼合而成的,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结

中国古建筑结构

中国古建筑结构 抬梁式构架: 中国古代建筑当中最主要的是抬梁式构架。这种构架式台基上立柱,然后再沿房屋的方向进行架梁,而且梁上会有一些短小的矮柱,而柱上面再加一些短小的梁,如此叠加,形成了中国古代的抬梁式构架。在每相邻的两组构架之间都会有垂直方向的构架,整体看起来就是把两组梁构建组合起来。这种建筑方式在我国北方是非常常见的,但由于它的木材用量比较大,耗材比较多,所以房屋看起来非常的大气,奢华。 穿斗式结构: 穿斗式结构是由柱距较密落地柱直接承接而成的,这种落地柱不会沿房屋进深方向设架空设梁。而是采用一种穿的仿木,把柱子组成排架,然后用排架与排架直接相连,直接进行横向的连接,这种方式就可以节省木材,由于它的柱距比较密。因此可以作为一种非常好山墙,而这种结构的抗风性能就比较好,这种结构的房屋多出现在我国的南方地区。而且历史是比较悠久的,大概在我国的汉代就已经成型了,而且非常成熟。 井干式结构: 这种结构它并不是用柱和梁的结构,而是使用原木,或者是一些方形矩形的断面木料层层叠加,在转角处又是用木料的端口相互交叉咬合,构成壁架,这种结构叫做咬哞结构。通常是非常的结实,而且这种结

构在我国的使用历史是比较长的。早在我国的商代就已经使用了,但是这种建筑它的耗木量比较大,而且建筑的绝对尺度是比较受到限制的,仅在我国的一些林区在使用。 中国古代建筑框架式结构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有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又有装饰作用。只是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教案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教案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的证据 (一)新构造运动的证据 1.地表的形态变化 前面我们所学的河流阶地及海蚀阶地等地质现象的形成和位置的变化就是地壳运动真实的记录。(说明地壳在缓慢上升。) 例1.广州七星岗海能崖,现在距离海岸线数十公里。 例2.辽宁盖县望儿山海蚀崖,距海岸线十公里,高出海面约60m。2.大地测量的证据 根据大地测量发现许多地区的大地现有平方向的位移又有垂直方向上的升降。 例1.河北邢台的形家湾自1920年至1955年35年中上升了140mm,平均每年上升4mm,而耿庄桥却下降32.1mm。前面说过的印度古大陆2cm/年向北推移。 例2.美国西部圣安德利斯大断裂西侧的地块,自2千多万年前以来,每年以几毫米至几厘米的速度,作顺时针方向的水平错动。 (二)老构造运动的证据 1.沉积地层的厚度 我们前面已学过,浅海环境下,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但是我们却能见到上千米甚至上万米厚的浅海相沉积岩。如:喜玛拉雅山原来是古

地中海的浅海区,沉积地层的厚度达到3万米。这就说明该地区的地壳一边下降、一边接受沉积。同时在另一些地区却见不到该时期的沉积岩,说明那些地区此时地壳正在上升,因而缺少这一时期的地层。 2.岩相变化 岩相——就是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岩性和生物特征。是岩层形成环境的物质表现。 一般分为:海相、陆相、海陆交互相(三角洲相、滨海沼泽相) 河流相 湖泊相 滨海相 沼泽相 这种岩相的变化,说明了当时海陆的变迁,也说明了地壳当时处于上升还是下降的地质环境。 3.构造变形 我们在野外常常可以看到倾斜的岩层或波状起伏、弯曲的岩层,以及错、断开的岩层,说明地壳受到构造力的作用。 第一节构造运动的特征 一、构造运动的概念 构造运动——指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构造变动——指由构造运动引起岩石的永久性变形。如褶皱变动、断裂变动。构造运动常和地壳运动混称,只不过构造运动包括整个岩石圈,但从研究意义上说,我们现今研究的内容和深度也只是在地壳的深度范围内。

2021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专题三 高频考点34 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的特征描述与成因分析 (人教版)

(2020·湘潭市一中高考模拟)“飞来峰”即外来岩块,常见老岩层覆盖在新岩层上,通常是老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原地岩块之上。下图为“某地飞来峰附近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⑤岩层形成年代比⑥岩层早。据此完成下题。 1.关于图中甲处的褶曲形态及判断理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B.背斜,岩层向上隆起 C.背斜,中间岩层老,两翼新 D.向斜,中间岩层新,两翼老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和地层界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2.图示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分别是() A.背斜山地外力作用 B.背斜谷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向斜谷地内力作用 D.向斜山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以下各图与泰山的形成原因相吻合的是() (2020·河南郑州一中测试)读下图,回答4~5题。

4.图示()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 B.乙山为断块山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D.地形主要为山地 5.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②断层破碎带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19·安徽合肥一中测试)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在该水平面上Y2、Y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据此完成6~7题。 6.甲处属于()

A.向斜成谷B.向斜成山 C.背斜成谷D.背斜成山 7.若在Y2处钻30 m到达该水平面,则在Y4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A.25 m B.35 m C.55 m D.65 m

中国古建筑构造解释(详细)

中国古代建筑地特点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建筑和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并列为世界古老建筑地六大组成.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独立发展,形成独具特色地建筑体系.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地木构架建筑体系. 2.保持构架制原则,中国古代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地木构架建筑体系,实质上是将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地构架体系. 3.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地形制,它既是上部梁架和立柱之间传递荷载地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地造型而成为建筑地主要装饰构件.是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与一体,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有地构件.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 5. 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置.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地庭院.这样地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地:内部开敞而富于

变化,外观较封闭.按照中国地封建礼制观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地平衡. 沿轴线作多层次地纵身布局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地一个鲜明地特色,有着丰富多彩地庭院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造成地单调感.这种建筑群体组合地手法,甚至影响到城市规划,并取得辉煌地成就. 只有园林建筑是个例外.中国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与欧洲地几何图案式地园林建筑布局绝然不同. 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构架式地结构为室内空间地灵活布局创造了条件.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多种多样地罩.挂落.隔扇.屏等自由灵活地分隔室内空间. 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木构架地一个突出缺点是易腐.易燃.为了保护木材,表面需加油漆,在长期地发展演变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独具特色地彩画制度,令世人叹为观止. 中国古代建筑地主要类型与型制 一.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地主要形式 (一).抬梁式构架(又称“叠梁式”)

中国古建筑结构

中国古建筑结构 中国古建筑结构 单栱:坐斗口内或跳头上只置一层栱的,二层的叫重栱。 计心造:跳头上置横栱. 偷心造:跳头上不置横栱的. 昂:式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由上下昂之分。以下昂使用为多,上昂用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 跳:翘或昂自坐斗出跳的跳数,出一跳叫三踩(四铺作),出两跳叫五踩(五铺作)一般建筑(牌楼除外)不过九踩(七铺作). 上图是双抄双下昂七铺作里转。 山或歇山的出际部分 屋废(出际):檩头伸到山墙以外的那一段。

推山:庑殿(四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方法。由于立面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的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步架距离斗步一样长。 举架(举折):举,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折,是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横断面的坡度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 1举折(宋):先按照房屋进深,定屋面坡度,将脊傅“举”到额定的高度,然后从上而下,逐架“折”下来,求得各架傅的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 2举架(清):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缓和的坡度,向上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峭度。

因此,最后“举”到多高,仿佛是“偶然”的结果。 升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 侧脚: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住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在两个方向都倾斜。 都柱:秦汉宫室遗址与崖墓中,有的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金厢斗底槽:内外两圈柱。见佛光寺大殿 单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区域。(山西晋祠圣母殿)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采用木结构比较普遍,主要是当时木材资源比较丰富,木材易于加工,所以使用较多,但是木结构的主要问题是易蛀、易燃,很多古建筑随着历史的进程而消失了。现存的还有部分古建筑,十分需要加强保护,对古建筑木结构的有关知识需要了解,这里介绍的是古建筑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的构件名称有宋式和清式两套,这些图上的标注是遵照《营造法式》的宋式名称,适用于早期木结构建筑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还是刚才那梁架,我把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 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 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一座金代建筑。 劄牵:长一椽的梁 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

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 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于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于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方上的是补间铺作,立于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附图是座歇山顶建筑,前檐可见两朵柱头铺作、三朵补间铺作、两朵转角铺作。如果是悬山顶,则没有转角铺作。(山西沁县普照寺正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