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承志回族黄土高原题材小说的独特内涵

浅析张承志回族黄土高原题材小说的独特内涵
浅析张承志回族黄土高原题材小说的独特内涵

浅析张承志回族黄土高原题材小说的独特内涵

作者:桑合理指导教师:周保欣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2级学号:0201150

摘要: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生存着一个坚忍的民族—回族。这块贫瘠的高原,它铸造了一个坚忍的民族,同时也铸就了一个血性的作家—张承志。“黄土高原的儿子”在他的回族黄土高原题材的小说中表现了黄土高原独有的地方特色和居住者—回族特有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苦难意识回族汉子黄土高原平民立场宗教

The Zhang Chengzhi’sHui tribe loess plateau novels- analysis of the unique content themes

【Abstract】:Loess plateau is one of the birthpla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In this piece of barren land to the survival of an experienced national-Hui nationality.This barren plateau, it casting a national task .It is also a great sense ofthe writer-analysts.loess . Zhang Chengzhi is plateau son. His novel of Hui tribe loess plateau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unique local dwellers - Hui nationality unique spiritual connotation .

【Key words】:wareness of the suffering Hui tribe Side Boys Loess plateau Civilian position Igion

人们习惯于把1976年10月以后的文学称为新时期文学。它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继“五四”新文学后又一重要时期。在新时期以来众多的作家中,张承志算是备受瞩目和备受争议的一位了。可以说作为一个当代回族作家,张承志的创作水平代表了回族当代文学最高成就和水准;同时在当今的中国新时期文坛上,张承志也是最具代表性和最具震撼力的作家之一。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样地,一方水土也养育了一方作家。古今中外许多优秀作家,尤其是小说家,大都深深植根于养育自己的那一方土地,并以此为基地创作出地方特色浓郁、极具魅力的艺术世界。同样,作家张承志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创作基地,但与许多作家仅有一方狭小的天地不同,他拥有的却是横贯中国西北部的三块大天地:内蒙古大草原、新疆天山南北麓、甘宁青伊斯兰(回回)的黄土高原。这三块北方大陆,是张承志经过长途跋涉之后而寻找到的精神家园和生命归宿,是他一生赖以安身立命之地。三块辽阔粗砺的大陆把年轻的张承志哺育和磨炼成了一位强悍孤傲的北方汉子。难怪张承志会说:“我有十足的资格说我是蒙古草原的义子,黄土高原的儿子。我是美丽新疆至死不渝的恋人。”(《语言的憧憬》)⑴

本文所要论述的对象就是三块大陆中的甘宁青回回的黄土高原。张承志出身回族,母亲又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信徒,他与甘宁青的黄土高原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联系。当他一步步走进这块干旱、贫瘠而神秘的黄土高原深处(自1984年12月张承志初次进入西海固腹地的农村后,此后多年张承志与黄土高原的回族农村结下不解之缘,频繁地出入黄土高原的回族农村)。当他看到穷苦、坚忍而沉默的回民们至死不渝地坚守着心中的信念,拼死维护着自己民族尊严的时候,他的心被强烈地震撼了。他惊喜地发现了自己族人为什么生活在干旱而贫瘠的黄土高原仍然顽强地生生不息的秘密,他看到并深切感受到了信仰的伟大力量!经过一次次心灵的净化和宗教的洗礼,这位旅人最终皈依了自己母族的宗教信仰,成为了一名坚定的穆斯林。回回的黄土高原也因此成为张承志三块大陆中最神圣庄严也最重要的大陆。

这位黄土高原的儿子在给我们展示黄土高原的独特魅力时一次又一次地向我们推荐黄泥小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如“在空荡荡的荒野上,他望着自己家和邻居们那些歪矮的黄泥小屋,那些小屋默默地在那儿低低卧着,显得那么孤单。”“远近的那些泥屋都飘起白白的烟。”“黄泥小屋安安稳稳地卧着,沉入一派厚实的宁静。”(《晚潮》)⑵“歪斜的泥屋静悄悄的,明暗不等地点着橙色的灯火,南边暗蒙蒙的什么也看不见,只是凭着夜风能觉出那大沙漠低沉的气息。”(《九座宫殿》)⑶“几间快坍塌的土坯筑的小屋,在斜阳下孤零零地蹲在戈壁滩中央。漫漫茫茫的戈壁滩流泻般拥过它们淡黄色的土墙……”。“这几间屋子真行,至少要走出二百公里才能有别的村镇,可它们却稳稳地留在这里。”(《三

叉戈壁》)⑷“走进泥屋,远远就看见了她。”(《西省暗杀考》)⑸“阴云遮住的山头青青的铺展着,在那片山头的边边上,他又看见了那座熏黑的小泥屋。”“黄泥巴垒的小屋。……那小屋显得多暖和哪,一准是给柴草熏了多年,黄泥墙壁匀匀地熏黑了。”“鬼使神催得一般,他却一个劲想望见那歪歪卧着的黄泥屋,想和着闺女一搭好好地看那遥遥地卧在山那边的,那间温暖的黄泥巴小屋子。”“黄泥小屋的念想不是罪过。”(《黄泥小屋》)⑹“村庄里每天都有人家在泥屋里传出悠扬美妙的《曼丹夜合》之声。”(《心灵史·穷人宗教》)⑺当然在张承志作品中有关黄泥小屋的描写还有很多,在此笔者不能一一列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黄泥小屋是张承志、回回的黄土高原题材中备受关注的事物。虽然在回回的黄土高原题材上,张承志对黄泥小屋的描写没有超过回族穆斯林和漫天遍地的黄沙土,但却在出现次数上超过了清真寺(当然这是就整体而言,在具体、个别作品中也许清真寺出现的次数会超过黄泥小屋)。为什么黄泥小屋会在张承志关于回族的黄土高原题材的小说中频频出现呢?是因为黄泥小屋是西北黄土高原世上普遍存在景物还是因为黄泥小屋蕴藏丰富能够很好地表达张承志的情感、思想和精神追求?显然黄泥小屋在西北高原的普遍存在只是张承志对它青睐的前提,张承志对黄泥小屋青睐有加的更重要原因还是后者。总之,通过黄泥小屋、回回及黄土高原,张承志传达了一种苦难意识;表现了一种坚忍、孤傲、粗砺、直率、勇于牺牲的血性汉子精神,表明了作者的平民立场;道出了一种理想追求;流露了浓郁的宗教情感;展现了既体现回族特有的文化精神又深深扎根中华文明的双重文化背景。

下面,我们就此展开论述:

不论是黄泥小屋本身还是黄泥小屋所处的环境以及黄泥小屋的居住者的人生、族群遭遇无不渗透着深深的苦难。黄泥巴筑成的小屋饱经风吹、日晒、雨打,不论是外形和内里都破败不堪,与北京四合院的规整、沈从文笔下吊脚楼的风致相比显得寒伧、丑陋。“几间快坍塌的土坯小屋,在斜阳下孤零零地蹲在戈壁滩中央。”(《三叉戈壁》)⑻不仅《三叉戈壁》中的黄泥小屋是这样,其它小说中的黄泥小屋也是如此。《晚潮》在描写黄泥小屋时用了歪矮这个词“他望着自己家和邻居家们那些歪矮的黄泥小屋。”⑼《黄泥小屋》中的黄泥小屋出现多次,“那是一座低矮破旧的、给烟火熏得发黑的黄泥小屋。”⑽黄泥小屋所处的黄土高原是怎样一个环境呢?《黄泥小屋》中是这样描写这个甘宁青的“三边”地带“无论是随着定远营那边沙漠下来的骆驼,顺着黄河再穿过那片银灰的碱滩,最后瞄准了固原的青破老城;或是踏上冻硬在洮河弯子上的冰桥,然后朝岷山或是更远的碾伯大通;若你偏离了平坦的官道,与干裂的秃秃黄土峁子转绕起来,若是你上了那一带受苦的庄稼穆斯林惯走的山缝小道,就再也望不见青山绿水了。……于是骆驼蹄子走

肿了,耸着的驼峰干瘪了,搭在肩头上的绒线马褡子磨烂了,脸皮和眼角变得糙硬了。……”⑾走到最后骆驼死了冻得铁硬而那个在包头街上常给人称做硬汉的汉子也破天荒地地哭开了,哭得又丑又难听。就是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回回穆斯林在此扎下了根,一代一代地生养着。

黄泥小屋的居住者—回回,在张承志的小说里这些小屋居住者几乎都是回回,苏尕三、韩三十八、杨三老汉、胡子阿爷(伊斯儿)等等,无一不是回回。他们一出生就是来吃苦的,他们住的是简陋的小泥屋,丰年吃洋芋,荒年吃树叶(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贼娃子满脑子想的是怎样弄到手一顿好饭或几个白面馒头),回回们走的是向荒山深处延伸、有意避开城镇、没有一点绿色的石渣渣、黄胶泥小道,回回们穷得连贼娃子看得上眼的东西都没有。回回们的苦难不仅体现在个体生命的遭遇上,更体现在回族所受的苦难上。在这焦旱赤裸的黄土大地上回回们靠着哲合忍耶教的信仰支撑着自己。但是哲合忍耶作为苏菲主义的一支,是“性格鲜烈的一宗教神秘主义,它对原教旨主义和宗教烦琐哲学的批判,以及那种渴望人与造物之间的直接沟通的思想,本质是一种伟大的异端。”⑿哲合忍耶的创始者马明心不仅是这样一个苏菲传道者,更重要的是,他身上集聚着黄土高原的躁动。显然,这种异端不被当时国家体制所容忍因而遭到捕杀围禁。乾隆四十六年及四十九年,由于清政府逮捕以及杀害宗教导师马明心,哲合忍耶与满清王朝发生了冲突。从此以后,哲合忍耶回民开始了他们一百多年直至辛亥革命才结束的被禁和潜伏史。为了自己的宗教和民族的生存,为了心中的信仰,千百万贫穷农民严格恪守“为信仰而生,失信仰而死”的信条,宁愿在刀枪面前牺牲生命。在贫瘠的大西北,到处流淌着殉教徒的热血。那残烈的死亡,包孕着苦难、暴虐、戮杀的可怖民族记忆。从此哲合忍耶有了一个新称呼—血脖子教。在《黄泥小屋》、《残月》、《终旅》、《西省暗杀考》、《心灵史》等作品,张承志切肤地描绘这些回回的生与死,苦与乐,荣与辱,苦难与罪恶,他为他们生存的境遇而痛苦,为他们命运不公正而愤懑,为他们现实的苦难和并不十分光明的前景而担忧。

可见张承志的苦难意识是哲合忍耶的生存现状和历史命运通过文学形式透视出来的苦难,这种苦难意识是生存的苦难,它既表现为自然环境的恶劣这在张承志的小说中比比皆是,更重要的是表现为牺牲的反抗和反抗的牺牲,正因如此,张承志的小说总有种浓烈逼人的悲剧美,既是对苦难的正视和不回避,也是对苦难的超越所引起的心灵净化和崇高感。

在众多的当代作家中,张承志可以说是最孤傲、最坚韧、最具男子汉气概的一个。在多年的文学写作活动中,他一直保持着高标独行,不媚时流的创作姿态,从而形成自己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黑格尔说:“人物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⒀在回回的黄土高原

题材的小说中张承志通过黄泥小屋、黄土高原以及在这种独特背景下行动的人物(尤其是作品中的人物)来展现他所崇敬的那种血性汉子精神。

回族的黄土高原是怎样的生存环境呢?那浩浩荡荡,如浪如涛、由西向东倾斜而下的密密群山,那望不断的黄土高原、戈壁沙海,竟然贫薄得让人发疯,张承志曾用:瘠、贫、苦、穷、旱、裸、荒等字眼描绘这块苦难的大地。一代代穷苦百姓,就在着赤贫千里沙荒不毛里安身立命、生儿育女、冬食积雪、夏吃窖水、挥镢走犁、摸爬滚打,富了啃一口干馍,穷了咬一口洋芋,绝路了捋几把苦叶子。黄泥小屋、犁铧连枷,还有那简朴的人生形态,原始、古旧、锈迹斑斑。这些世代的良人、苦人,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顽强地生存下来,以人们难以想象的勤劳、刻苦、忍耐,以数代人流血流汗,终日风尘,竟然使那些死亡之地再度放叶吐蕾。“麦子在峻峭的山顶上摇曳,胡麻在漫坡上开花,绿绿的洋芋枝蔓覆盖住了黄黄山峦的一些襟角,像浑黄的大海中漂浮着几片绿叶。绝地废土中升起一股活气,沙荒不毛里垦出一块良田。”(《三叉戈壁》)他们如雪中青松孤独坚韧,尽管衣袍不整,粗茶劣饭,经历劫难,伤痕遍体,依然傲立雪中。即使大自然能夺取他们的生命,但绝对夺不走他们那股为信仰、为自由勇往直前的精神!

在沉重的劳作中黄泥小屋是支撑他们的力量源泉:“现在他已辨认出那几座小泥屋的影子了,他粗重地喘着、加快了步子。”(《晚潮》)是它给了挖砂汉子力气;“那间脏污坍塌、烟熏火燎的黄泥巴歪歪屋子”⒁是那个挥动镢头刨洋芋汉子的“念想。”当太阳落山后,黄泥小屋里的火炕给了汉子们躲避严寒风雪和休息的场所,天亮后走出小屋的又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血性汉子。黄泥小屋和汉子们一样终日与黄土高原恶劣环境搏斗着,他满身的伤痕即“脏污坍塌”“歪歪屋子”同战士身上的疤痕一样是勇士的见证。在这狂风怒吼、干旱贫瘠的大西北高原上,只有黄泥小屋这样屋中勇士才能存在,四合院,吊脚楼们只能望而却步。土生土长的黄泥小屋与土生土长的回回一样都是黄土高原上的血性汉子。

当然最能体现这种血性的还是回回汉子本身。他们是一群超级男子“通常有高大健壮的身躯,有一张粗糙的脸”。他们健强的外表透露出阳刚之美,丰富的内心则注满了似水的柔情。他们深沉、顽强、自信、豪爽、嫉恶如仇、自强不息。他们既有众人仰慕的宗教领袖、虔诚的信徒和追随者,也有在反清回民起义中英勇杀敌、骁勇善战的义军首领,更有那些生活在穷乡僻壤中平凡但又坚毅的回族汉子,他性格坚毅,信仰坚定,为维护自己圣洁的心境和信仰不惜牺牲自家性命。充溢在《三叉戈壁》中的是人在自然的巨大压力下非凡的生命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贯穿在《残月》、《九座宫殿》、《黄泥小屋》中的,是人为了“珍贵的念想”,“绿苗苗的净土”而世代寻求并不惜为之舍命的理想主义和锲而不舍的心劲。《心灵史》中记叙了这样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同治九年,马化龙带领着属下教

民,顽强抗击前来屠杀和镇压的哲合忍耶的清军,然而相持日久,哲合忍耶伤亡惨重,战势异常严峻。当时城中煮草秸、麦根、杂牛皮、死尸为食。饥饿中已经有人相食者,马化龙一如杜文秀,请以一家八门三百余口性命,赎金积一带回民死罪。当湘军刽子手凌迟十三太爷马化龙时,手提着尖刀、狞笑着问他:“我今天杀你满门满姓三百余口,后日里谁是你的后人?”十三太爷答道:“大地上但凡念俩依俩罕、印安拉乎的人,都是我的后人。”刽子手又问道:“可是又有谁为你报仇?”十三太爷发出了预言——四十年后,有人为我报仇。还有《黄泥小屋》中不堪东家凌辱投井而死的十五岁的贼娃子,以及《西省暗杀考》中的竹笔老满拉,喊叫水马夫、伊斯儿等等。他们都是充满牺牲精神的血性汉子。

在众多当代作家中,就其创作的民间化之深而言,恐怕没有能与张承志相提并论者的,返观他的创作道路并把他纳入民间化的创作理论来考察,就发现他的创作历程有一点知向是非常明晰的,那就是对民间的锲而不舍的追随和投入,他由执着地在民间行走、融入民间并最终使自己彻底民间化。作为当代文学的民间概念,它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是指民间自在的生活方式的度向,即来自中国传统农村的村落文化方式和来自现代经济社会的世俗文化的方式来观察生活、表达生活、描述生活的文学创作视野;第二是指作家虽站在知识分子的传统立场上说话,但所表现的却是民间自在的生活状态和民间审美趣味,由于作家注意到民间这一客体世界的存在并采取尊重的平等对话,而不是霸权态度,使这些文学创作充满了民间的意味。可以说民间标识着一种态度立场与价值取向。也就是说张承志的小说创作尤其是以回回黄土高原为题材的小说创作带有鲜明的民间立场与价值取向。 1984年张承志来到大西北,来到了宁夏南部陇东山区西吉、海原、固原三县,与那里的回族群众生活在一起。在黄泥小屋里张承志喝着西海固闻名的罐罐茶,听着农民的心事,晚上和他们一起睡在黄泥小屋里的热炕上。张承志把自己置身于这一特殊的群体中,用心去体察,去熟悉他们,了解他们,正如著名回族学者杨怀中谈张承志时所说:“他能下功夫吃苦,从临夏到青海的循化,他硬是徒步背包去的,把历史上这条线看个一清二楚。看黄河,观山脉的走向,看黄河两岸的风光,潜心考察,体味。再苦再累也不惜力。所以他对西北伊斯兰教的各个教派、各个门宦都做了考察。所以他写西北回民下笔自如。有些连专门研究的人都不知道。”⒂

就是这样,张承志和西北回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在我正打算去六盘山的前一天,我得罪了政府派来送我的人。当时我的农民兄弟哭了,我们的难舍难分可能使送我的人很看不惯。他嘲讽道:明天我们上了北京,不知道还认得我们么?我假装没有听见。但是,当他又再三地用这句话取笑时,我发怒了。我指着我的农民兄弟说:我认得他;然后对着哪个取笑这说:可是不认得你。”(《一册山河》)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张承志与黄土高原

的回族农民感情之深,为此他得罪政府的送路人,杂茫茫大雪中走了三天。“……人们都变成了总结的天才,说教的能手,历史的干净货罪人的讨伐者。而我,……我只是记得那两年里我劳动过。我只是牢牢地记得:活在低层的人是多么艰辛。”(《金牧场》)⒄是的,知青虽多,但只记住自己在民间的艰辛,只诉说自己的故事,很难说有多少人能牢牢记得:活在低层的人是多么艰辛。对于多数人而言民间只是一道风景,并不把它视为自己滋长财富的沃土。只有张承志才会去发自真心的在自己的作品中一次又一次地赞美那黄土高原的干沟沟,那在干沟沟里刨食的汉子和那在寒风中屹立的黄泥小屋。

那些作为表现西北回族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小说充满了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回回味。张承志在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西北回族方言土语,在展示回族宗教生活礼仪时又使用了许多宗教术语,并把一切融注到叙述、对话、描写、抒情、议论等各种表达方式中增添作品的民族特色。《西省暗杀考》中有这样一段:伊斯尔老阿訇归真于八十九岁,只差一步便进九十。发送那天,远近清真寺都送来埋贴,来的人如海如潮,白帽子密密麻一直排到原野尽头,来客换水净身,一条渠的水顷刻掏干了。“老阿訇”、“归真”、“埋贴”、“白帽子”、“换水净身”等语词充满了地方与民族特色。

由此可以看出张承志是一位深深扎根民间的平民作家。

在张承志回回黄土高原题材的作品里,小说描写的主人公那些回回们大都生活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在支撑着他们活下去。

“三叉戈壁”本是一个与生命无缘的荒芜地,一条“干沟的山脊,像条怪石嶙峋的大鱼脊背一样插在两大戈壁之间,赤裸的铜褐色岩石都烤得开裂了。在鱼背的两侧,边际迷朦的一片铁色平铺展开着,空旷又死寂。”⒅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简直无法想象生命的存在,可是当人看到“几间快坍塌的土坯筑的小屋……孤零零地蹲在戈壁滩中央”时,则确信无疑地看到了生命的存在,曾经有两条大河死在了这里,可生命却在这里不断延续,衣着破旧满身脏污、蓬头垢面的女人,甚至手上、脸上,怕是胸脯、身上都干裂了,都黑污得结了茧壳的女人,就是她们续着三岔口的香烟族姓他们给放黑羊群或割麦地的年轻汉子们点燃了泥灶的柴火。几个骨瘦如柴老弱病残的男女致力于让“青灰的戈壁中长出绿油油的自留地”。生命的存在就是希望,希望又支撑着生命,这就是绝境中人生存下来的原因。

生命的存在需要支撑,一旦这种支撑不在了,那么生命也就没有了意义。《残月》、《终旅》就是为了“这口气”,回族人民前仆后继,义无返顾。即便是“这沙山给血浸红的”,“河滩的石头蛋都被血腻住了”也“灭不了这口气”。《黄泥小屋》写出了苏尕三、老阿訇、韩二个、丁拐子、贼娃子这五个回回人物,尽管他们的年龄、经历、性格各异,有着不同的痛苦和内心渴求,而他们的心理都有一块“软肉”,为“护住心理那块怕人羞辱的地方”,

宁肯去死,也不愿受辱。作品中的苏尕三当他无法再忍受官家的威逼、欺凌时,割了官家的脖子。他逃到了偏僻的山区,帮人打工,没有奢望,只盼“主是答应庄稼人的,就算进不得天堂的人也不一定非进火狱。黄泥小屋是主造化的,人不该失去这个念想。我离家三年啦,并不是为着我杀下了人,是为着那件事。”作品写人物的命运遭遇,实际上就是在写回回的求生欲望和人生追求。

总之,人不能虚无缥缈地活着,他得有一个支撑、一种寄托、一个追求。再强悍、坚定的人也不例外,否则,他就是一具行尸走兽。张承志小说中的主人公无一例外在寻找着什么。他寻找的其实就是对人生的希望,就是使人永远追求下的“念想”。《残月》中的杨三老汉总结人生的经验,得出的结论是“人活着还得有个珍珍贵贵的念想。”有了那个念想,“再苦也能寻个安慰。”《金牧场》中的五勇士之所以遍体鳞伤,仍前仆后继,就是那理想天国的呼唤。和张承志小说中的人物一样,他本人也有一个“念想”,一个人生追求。“哪怕他们炮制一亿种文学,我也只相信这种文学的意味。这种文学并不叫什么纯文学或严肃文学或精英现代派,也不叫阳春白雪。它具有的不是消遣性、玩性、审美性或艺术性—它具有的是信仰。”(《以笔为旗》)⒆“我希望我自己的文学中,永远有青春、反抗、自由的气质。”(《首届“爱文文学奖”受奖致辞》⒇为穷人、为正义、为黄土高原的回回而写作就是支撑张承志的念想。

将张承志度入神性王国的是回民的黄土高原。它是黄土的海,焦干枯裂的黄色山头滚滚如浪,而一个种族自蒙元以后数百年间抗争和苟存的心灵史就铺展在这片黄土地上。在官方残酷剿杀下,回民被驱赶到这里,但是正是这片弃土与绝域做屏障,才有力地对抗着专制不义,保存了民族活路与文化传承。这样的处境需要超强的生命意志与群体信念,而伊斯兰教信仰崇拜成了精神的强大纽带,成了全部的希望所在。这种选择如此自然合理,具有先在的宿命性质。《黄泥小屋》里的老人与小女孩久久沉默着,送“我”走上长途。支撑他们活下去的除了神的呼唤还能有什么呢?《残月》中的杨三老汉,在穷山恶水间活得不象人样,漏风的破窖里没有灯盏,一夜一夜,俯下病残小躯体,一声声呼唤着。而屋顶上那轮残月,就是冥冥中无所不知的真主,只要望望它,所有的苦难都静静地消解了。在张承志真心感动的旅途上,黄土高原贫苦悲壮的颜色,竟然是红色的血与蓝色的信仰相染的结果。从这颜色里,张承志发现了无比的神圣与高贵。

1984年冬天的西海固之行,是张承志完成信仰蜕变的关键一步。在沙沟之夜,张承志读完《论18世纪哲赫林耶穆斯林的起义》一书,深切感受了一个民族苦难与牺牲的历史,沙沟之夜成了“启示之夜”。也就是在沙沟里,仿佛真主的安排,张承志遇上了回族农民马志文,是他引领张承志走进这西海固——宗教信仰的腹地,续接上母性的血脉,经

历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家”。马志文也因此成了张承志的兄弟。而解读关里爷的《热什哈尔》,最终使张承志毫无保留地投向了哲合忍耶。《热什哈尔》是由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写成的哲合忍耶密典,记叙了乾隆年间被政府两次镇压的回族哲合忍耶教派,以及他们的苏菲导师的故事,昭示着二百年来为了心灵的纯洁前仆后继地牺牲的人们的血。由此,张承志鲜活感受了一个民族捍卫心灵、追求自由的刚烈精神。应该指出,民间立场是张承志投身哲合忍耶不可或缺的内因。哲合忍耶是典型的穷人宗教,他的创始人马明心将苏菲带入中国,就选择了荒寒贫瘠的大西北。它对苦难的认同,质朴简易的仪式,对内心体验的强调,强烈吸引了急需精神信仰的低层民众。哲合忍耶的教义与张承志的民间立场(或者说反官方体制的立场)不谋而合。因为张承志也自认为他是一个平凡的、出身贫寒的穷人的儿子。而哲合忍耶对物质的轻视,对精神的坚定追求,也与张承志高标信仰的立场如出一辙。所以一遇上哲合忍耶,张承志便如一条干涸的河突然跌入大海。

宗教不光要有神圣的光环,还要有神秘色彩。哲合忍耶是伊斯兰教苏菲的一支,苏菲(波斯语),原意“羊毛衫”,苏菲教徒大多穿着羊毛粗衣过着隐循生活,把现世的荣华富贵当作是梦幻而弃世。“穿羊毛衫”就成为脱离现世生活、选择苦行之道的象征。“苏菲主义”是有种神秘色彩的,它意味脱离爱欲烦恼束缚着的现世生活的一切桎梏,依据严格的规矩戒律一心一意地追求永恒世界的、企图获得灵魂拯救的隐循者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张承志回回黄土高原题材的小说中,神秘的黑色成了他格外偏爱的颜色。在写《黑骏马》时他只是对“黑”的冲动,到了《黑山羊谣》,他已提出了关于“黑”的理论:黑色不仅是“黑暗、愚昧、无法探究、压迫人心、恐怖而不祥”的表象,也是“神秘而高贵、收容万物、启示真知、永恒而美丽的一种象征。”(《神示的诗篇〈黑山羊谣〉》)在张承志所创作的小说如《黄泥小屋》、《残月》、《终旅》、《西省暗杀考》等故事大多在黑夜里进行。苏尕三忍无可忍,夜闯东家大坏门楼,携女出走,寻找心中的黄泥小屋。《残月》写的是奔寺作晚祷的故事。《终旅》中身穿黑衣的青年回回夜赶金积堡护教,这些都与黑色有关。《西省暗杀考》的故事就是从几位幸存者深夜生活开始的,以及伊斯儿的复仇、祈祷都发生在夜里。这些描写既是对宗教黑色的崇拜,更是对宗教以及教徒生存状况的不幸表现。在强大的外力压迫下,哲合忍耶被迫隐藏、被迫转入地下,从事秘密活动。可以说黑色是哲合忍耶苦难命运的象征,但哲合忍耶面对苦难并不气馁,反而愈挫愈勇,从这一点黑色又是高贵的颜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张承志偏爱黑色的缘由。

张承志回族黄土高原题材的小说是在回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双重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是从一个特殊而有力地角度对中华文明作出重要的贡献。张承志毕竟是汉文化养育大的作家,虽然他皈依母族信仰哲合忍耶,对宗教投入了非常炽热的情感,但他仍以汉文化为中

心来写作的,他依然需要和这个教派保持一定距离,否则不会这样冷静地取材,他的汉文化意识还很强的。虽然他写得很投入、很细,可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张承志正是通过这个民族的精神,通过他们如何以自己的生命来捍卫自己的信仰自由,来思考中国人应当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永远追求和保持自己的心灵不受侵犯。在发表于《环球青年》1994年11月刊上的访谈录《美则生,失美则死》中,张承志本人以明确的语言说明了他在《心灵史》中寄托的希望:“中国的回族是被中华文化养育的最贫穷的儿子,他们所代表的是一种信仰的中国人,他们用自己的牺牲为母亲贡献了新鲜血液。只要这种信仰坚持于回民,迟早会以某种形式使中国文明丰富;只要十亿汉族有理想主义和信仰精神,回族就会获得被理解的可能。”比起黄土高原的回回,张承志多了一重汉文化背景;比起一般汉文化熏陶出来的作家,张承志则多了一重回族文化背景,多一重对宗教信仰的身心投入。他有两个文化参照系,兼有两种背景。评论张承志,首先应当理解张承志。

回族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那么回族文化当然就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我们看待回族文化的基本起点,也是一个基本原则和立场。早在1982年7月,张承志就写道:“回族从她诞生的那天,就别无选择地与中华文明相濡以沫。哪怕她还是以Sart人的名称进入中北亚,进入盛唐文化之中时,就已丧失了发展,哪怕是心理上的民族,沙文主义的些许土壤,尽管她在那时就是一个高文化水平的集团。”“她只有爱国,尽管只有她才是一个真正的外来民族。她没有一种特殊的母语,但她具有最特殊的心理素质。她不可能对成为东方文明基础的汉文明采取任何排斥态度,因此也避免了陷于狭隘。历史规律不允许她自吹自擂,封闭自己。在唐宋以来的历史长河中,她的儿女人才如涌。她若代表就代表中华民族的水平。”(《张承志二十年散文精选〈心火〉》)十三年后即1995年,张承志再一次表述了相同但更成熟、丰富的观点:“把中国回族的精神追求与中国文化相对立的说法,是别有用心的观点。汉文明海洋中的中国回族,以它的决绝、坚忍,树立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信仰精神,它同时也是中华和东方文明的一部分。他们在坚持信仰和宗教礼仪的过程中,也同时坚持了中国文明中的耻辱、禁忌、信义、忠诚等观念。中国回族的心灵追求,与汉文明中那部分健康的精神价值之间,从来没有本质的区别。”(《鞍与笔〈冷热六章〉》)总之,在张承志看来:回族自诞生之日就与中华民族相濡以沫,是中华民族的一员;爱国是回族的历史传统,回族并不排斥汉文明,并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水平;回族的文化中的心灵追求和信仰精神与汉文明及文化精神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回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虽然说黄泥小屋、回回的黄土高原是中华大地的一部分,但它们毕竟还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毕竟与北京的四合院、江南水乡有迥异的差别。“北面隔着退化的沙地,南面隔着农区的耕田,马镰草滩上的这几间小土屋成了一处分界。在空荡荡的荒野上,他望着自己

家和邻居们那些歪矮的黄泥小屋,那些小屋默默地在那儿低低卧着,显得那么孤单。”(《晚潮》)“这几间屋子真行,至少要走二百公里才有别的村镇,可他们却稳稳地留在这里。真的不心急么?”(《三叉戈壁》)黄泥小屋正是通过它的独特位置卓而不群地显示了回族文化独特——超乎想象的坚忍顽强和独特品格。宗教心理可以说是回族文化最为重要的特性之一,也是区别汉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这种宗教心理即《心火》中的“最特殊心理素质”维系了回族的民族主体,使回族自蒙元以来尤其在有清一代的受压迫中生存下来,并于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一自己的独特性区别于汉文化,成为中国文化一个组成部分。这种宗教心理在小说中突出地体现神秘色彩与牺牲精神。回回黄土高原题材小说中的神秘色彩在前文已详加论述,牺牲精神也有一些说明。在此要说的是虽然汉文明中也有牺牲精神,但却没有回回的牺牲精神那么强烈、那么普遍,甚至成为了一种美—牺牲之美。在《心灵史》中,不只是一代教主马明心决不低头妥协,慷慨就义。义女赛力麦扑城舍命殉父,撒拉夫人自杀殉夫。此后张夫人流放伊犁、手刃清吏后自首求死,令刽子手都不得不叹服她是个有志气的女人。女子如此,男子就更不用说了。十三太爷一家八门满门姓三百余口一门性命赎金积一带回民死罪更使这种牺牲精神达到了极致。这些是其它民族所没有的。

结语

1993年1月16日的《兰州晚报》刊登了叶舟的一篇感人至深的短文《永远的张承志》,文章这样描述:爱一个作家到了痛苦的地步而心向神往。五月,在西宁的街道上走过,我问一个卖熟青稞的回族老人:“知道张承志吗?”他欣喜地说:“知道”。“读过他的书吗?”老人抚摸着一口袋粮食:“没有,张承志—偌是偌们回回们写书的人,知道!”十字路口涌动着高低低的人群,我痛得潸然泪下。我想:在文学创作多元化的今天,不管是理解张承志的也好,不理解的也好,支持的、不支持的都应该给他一片生存的空间。就是为了那卖青稞的老人的那些话,张承志也有他存在的理由。

注释:

⑴张承志《语言憧憬》《荒芜英雄路》北京知识出版社 1994年1月版

⑵张承志《北方的河》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1年3月版

⑶张承志《北方的河》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1年3月版

⑷张承志《北方的河》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1年3月版

⑸张承志《张承志作品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年1月版

⑹张承志《张承志作品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年1月版

⑺张承志《心灵史》花城出版社 1991年7月版

⑻张承志《北方的河》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1年3月版

⑼张承志《北方的河》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1年3月版

⑽张承志《张承志作品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年1月版

⑾张承志《黄泥小屋》《张承志作品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年1月版⑿井简俊彦《伊斯兰历程史—凯拉姆神秘主义》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2年

⒀黑格尔《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年1月版

⒁张承志《黄泥小屋》《张承志作品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年1月版⒂一丁《杨怀中谈张承志》《民族学林》 1993年第2期

⒃张承志《鞍与笔》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12月

⒄张承志中国小说50强《金牧场》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1年8月

⒅张承志《三叉戈壁》《北方的河》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1年3月

⒆张承志《鞍与笔》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12月

⒇张承志《鞍与笔》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12月

参考文献:

1、井简俊彦《伊斯兰思想历程史—凯拉姆神秘主义》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2年

2、黑格尔《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年1月版

3、陈思和《民间的还原》载《文艺争鸣》 1994年第1期

4、一丁《杨怀中谈张承志》载《民族学林》 1993年第2期

5、何清《张承志:残月下的孤族》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6、张承志《夏台之恋·附录—1》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12月

7、容本镇《北方大陆:永恒的精神家园》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3月

8、马有义《试论张承志回族题材作品的民族特色》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3期

9、李松岳《从世俗本位到神性膜拜》浙江海洋学院学报第18卷第4期

10、陆迪《做整个中华的儿子》回族研究 1995年第1期总17期

11、钱少武《粗犷沉雄的强者之歌》韶关大学学报 1996年第29卷第3期

12、黄应根《张承志小说的苦难意识》巢湖学院学报 2003年第5卷第2期

13、白草《略论张承志的回族文化观》回族研究 1994年第4期总第36期

选修课:武侠小说与武侠文化答案

武侠小说与武侠文化答案 一.填空题 1.梁羽生第一部小说《龙虎斗京华》。 2.梁羽生反映唐代游侠生活和民族矛盾的作品有《女帝奇英传》、《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和《慧剑心魔》。 3.狂侠天骄魔女以宋金斗争为历史背景柳青瑶华谷涵华元宗。 4.卧龙生本名牛鹤亭,一九三零年生于河南省镇平县。一九五七年春,以卧龙生为笔名,于台中《民声日报》发表处女作《风尘侠隐》大获好评。 5.七剑下天山凌未风易兰珠桂仲明张华昭飞红巾冒浣莲武琼瑶离奇身世爱恨情仇为国为民反抗清廷行侠江湖 二.名词解释 1.天龙八部作者金庸,主要人物有乔峰(萧峰)、阿紫、段誉、王语嫣,虚竹、梦姑、慕容复。主要内容是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及女真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 2.金蛇郎君是金庸武侠小说《碧血剑》中的人物,本名夏雪宜,他是一个正邪参半的角色他不是个正人君子,但他却是个了不起的懂得爱、懂得恨、有血有肉、有头脑有才智的男子汉。

3.圣火令出处是为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它是波斯明教镇教圣物,圣火令是明教教主的象征,见圣火令如见教主。圣火令为白金玄铁和金刚砂混和铸成,质地坚硬无比,共六枚,长短大小各不相同,似透明,非透明,令中隐隐有火焰飞腾,颜色变幻。圣火令的每枚令上还刻有“山中老人”霍山所铸的武功精要。 4.五毒教,又名五仙教,由五毒神君所创,在金庸小说《笑傲江湖》教主:蓝凤凰《碧血剑》中教主:何铁手护法:何红药、齐云璈、岑其斯及《鹿鼎记》 5.逍遥派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一个神秘门派, 逍遥派第一代掌门:逍遥子, 第一代弟子:天山童姥,无崖子,李秋水,齐御风), 第二代掌门:无崖子 第二代弟子:苏星河,丁春秋(后被逐出师门) ,段誉 第三代掌门:虚竹 第三代弟子:康广陵、范百龄、薛慕华、吴领军、冯阿三、苟读、李傀儡、石清露 三.连线题 作品: A.荒山奇侠向恺然OT B.关山游侠传 C.武侠大观赵焕亭IJ

小说标题的作用(教案)

高考文学类小说阅读之标题教案 邵建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明确高考文学类小说阅读的考点;掌握小说阅读中标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实战演练,运用模式解题;熟练掌握小说类标题的答题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小说标题作出准确而全面的探究。 教学步骤: 一、考纲解读 文学类作品阅读要求能“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落实到小说阅读中的“重要词语”是指对营造典型环境、展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中心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而对小说标题内涵与作用的解读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热点之一。 二、分析高考真题,探究命题形式 (一)【高考真题回眸】 1.(2009浙江卷) 《魔盒》15.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5分) 2.(2010辽宁卷)《洗澡》(4)“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8分) 3.(2010年安徽卷)13.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6分) 4.(2010年陕西卷)《保护人》(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5.(2011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16.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6分) 6.(2011山东卷)《审丑》22.“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7.(2011全国新课标卷)《血的故事》(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二)【小说标题常见命题形式】 1.把标题“××”改为“××”,你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分析是否可以换标题】 2. “××”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

传统武侠小说

大唐行镖,洪荒天子,江山如此多娇,昆仑,乱世猎人,杯雪,大风歌,毒侠孟雪歌,红尘飞星,京风秘雨,飘零传奇系列,谁主沉浮,鹰刀传说,自由的风,傲剑狂刀记,霸王解甲,蝉翼剑,长刀无痕,转世魔龙,叱吒风云录,翠仗玉球,花溪沉铃录,烈日东升,龙小宝,乱世激流,水龙吟,天河记事,修罗刀,一啸风云动,英雄问天记,悠悠帝王梦.翩翩美人影,指点江湖,纵马江湖,将星,金庸群侠传,蟒迹宋图,睡狮,小龙传,长河一剑,鸳鸯梦,落日风雷。 还有下面一部分简介: 《武林旧事》 虽然是网络上较老的书了,但是曾被网友评为“网络小说中的一眼清泉”的书无论如何是不会差的,笔法直追金庸,跌宕的情节更使人欲罢不能。 《你死,我活》 网络武侠中唯一可媲美《武林旧事》的存在,文风偏于黑暗,却足够残酷真实。一个杀手少年,一个聪慧少女,在大唐贞观末年的阴影里做出的你死,我活的约定,游走在朝廷与江湖的边缘,只为一份约定,一个承诺,一线生机。 《逝鸿传说》 和《你死,我活》同为碎石的作品,同样偏于黑暗的基调,在中国历史最黑暗的一个年代,同样的一对男女游走在生与死的边缘,挣扎、反抗是不是能换取最后生存下来的希望。 《大唐行镖》 豪情、热血、激昂等等词汇不足以描绘出唐初侠客的生活。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那份为国不容,为世不容,为天不容的的爱情。在民族大义与爱情的碰撞中,究竟该如何选择,世事又岂能尽如人意。 还有《英雄志》《偷天弓》《换日箭》《绝顶》等就不一一介绍了。 另外,沧月的镜系列,鼎剑阁系列和听雪楼系列 丽端的越京四时歌 步非烟的华音流韶系列 方白羽的千门系列都也很不错! 老一辈的经典武侠除了金庸古龙梁羽生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家的作品外,我想推荐一位没赶上好时期的已故武侠作家——“司马翎”(他也曾以吴楼居士、天心月为笔名),他的作品颇值得一看。其作品有:《关洛风云录》(成名作); 《圣剑飞霜》、《饮马黄河》、《剑海鹰扬》、《丹凤针》、《血羽檄》、《浩荡江湖》(这些作品塑造的女性形象很鲜明,而且大部分都由好几个疑案构成,可能是武侠与推理结合的先声了吧)《檀车侠影》、《玉钩斜》、《帝疆争雄记》、《纤手驭龙》(这些可以算是全盛时期的作品了吧,写作技巧更为圆熟了,可以说集合了之前的所有优点) 个人觉得看司马翎的小说可以感受其深刻的内涵,文字清新,人物形象生动丰满;尤其喜欢塑造“智慧型”女侠,总体上将斗智提升到与武功并驾齐驱的地位甚至更甚一筹~

1950年代长篇小说的创作

1950年代长篇小说的创作 在题材的处理上,当代长篇小说侧重于表现“历史”,表现“逝去的日子”,这一时期的小说的创作,题材分布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题材”等方面。这既指作品的数量,也指达到的艺术水平。这种分布状况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的“重要性”:它们是受到提倡的类别。另一方面与作家的经验和文学“传统”有关。新文学已提供了描述农村生活的许多经验;当代作家的许多人与农村有密切的联系;一批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战争结束后,热衷于写出他们的有关“革命”的“记忆”;……有的题材领域,文学界的决策者虽也很重视并极力提倡,如所谓“工业题材”,却并未产生预期的成果。 对长篇和短篇的重视,各有其“功能”上的根据。对于长篇,把握生活素材的规模和容量,是受到重视的一个主要因素。对许多怀有“反映这个伟大时代”、写作“史诗式”作品的情结的作家来说,长篇小说是实现这种勃勃雄心的合适的形式。至于短篇小说,当代对它的重视,则是认为它能迅速、敏捷地反映生活。而对现实反应的快捷,对社会政治配合的及时,正是这个时期要求文学应具有的品格。自然,从50年代开始,文学刊物的大量增加,对短篇创作在当代的发展,也起到推动的作用。 赵树理的《三里湾》(1955年),高云览的《小城春秋》(1956),曲波的《林海雪原》(1957),李六如的《六十年的变迁》(第1卷1957,第2卷1961),梁斌的《红旗谱》(1957),周立波的《山乡巨变》(上篇1958,下篇1960),杨沫的《青春之歌》(1958),冯德英的《苦菜花》(1958),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第1部1958,第2部1962),吴强的《红日》(1958),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1958),冯志的《敌后武工队》(1958),刘流的《烈火金钢》(1958),欧阳山的《三家巷》(1959)、《苦斗》(1962),草明的《乘风破浪》(1959),柳青的《创业史》(第1部,1960),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1961),姚雪垠的《李自成》(第1卷,1963),浩然的《艳阳天》(第1部1964,第2、3部1966)等。 一、农村小说 在五六十年代,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创作,无论是作家人数,还是作品数量,在小说创作中都居首位。这种情况,既是“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小说传统的延续,更与当时文学界对表现农村生活的重要性的强调有关。五六十年代农村小说艺术形态的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对表现“现实斗争”的强调,即要求作家关注那些显示中国社会面貌“深刻的变化”的斗争,而这通常上指的是当时开展的政治运动,在农村进行的政治运动和中心事件,如农业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农村的两条道路斗争等,成为表现的重心。乡村的日常生活、社会风习、人伦关系等,则在很大程度上退出作家的视野,或仅被作为对“现实斗争”的补充和印证。二是为了达到描写上的“深入核心”,作家在立场、观点、情感上,要与自己的表现对象(农民)相一致。作家和表现对象(农民)在视点、情感、反应上的“同一”的这种设计,是“创作上的群众观点”,据此,“人民大众的立场和现实主义的方法才能真正结合起来”。这种要求,其目的是推动作家迅速进入有关农村的叙述的“规范”。而它在艺术效果上,则既限制了取材的范围,也窄化了作家体验、描述的“视点”。 在当代的农村小说中,存在着两个有影响、艺术倾向却有所不同的创作“群体”:一是赵树

小说创作流派

小说创作流派 1、“山药蛋派” 以赵树理为代表,由马锋、西戎、孙谦、胡正、李束为等作家组成的山西作家创作群落。他们长期为农民文化所浸润,恪守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作品质朴无华、幽默活泼,极富山西农村的乡土气息。 2、“荷花淀派” 以孙犁为代表,包括刘绍棠、从维熙、林斤澜等作家。他们的小说善于以轻盈的散文笔调描摹时代风云,以简驭繁,白描传神,笔下常出现冀中平原和北方水乡的风景画、风情画。 ★十七年文学特点 1、题材:普遍重视重大题材。文学服务于政治,产生了一批图解政治概念的作品; 2、人物:塑造英雄人物,理想化、类型化;

3、风格:出现了一些独具风格的作家作品,但由于创作观念和方法的统一和一律,影响了作家个性的发挥和探索的可能性。 (二)十七年小说(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 一、历史题材(以反映民主革命斗争的小说数量最多、成就最大) “三红一创”:《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 “保林青山”:《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山乡巨变》 1、解放战争 (1)长篇: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2)短篇:峻青《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百合花》 2、抗日战争和二三十年代革命斗争

(1)长篇:孙犁《风云初记》,知侠《铁道游击队》,冯志《敌后武工队》,冯德英《苦菜花》,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高云览《小城春秋》,杨沫《青春之歌》,欧阳山《三家巷》,梁斌《红旗谱》(中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 (2)短篇:孙犁《铁木前传》和《山地回忆》,王愿坚《七根火柴》和《党费》 3、抗美援朝 (1)长篇:杨朔《三千里江山》,陆柱国《上甘岭》 (2)短篇:路翎《洼地上的“战役”》 4、近代历史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李劼人《大波》(“大河小说”) 5、古代历史 (1)长篇: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

高考小说阅读标题含义作用专题

高考小说阅读标题含义作用专题 一、常见题型 1、小说以“※※”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3、有人认为小说以“※※”为题不如以“※※”为题好,你同意吗?请写出你的理由。 4、小说以“※※”为标题,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注意】关注四个方面 ①标题本身内容,艺术特点。 ②标题与文本的联系:情节、人物、主旨、环境。 ③对于标题意蕴(含义),特别要关注表层义(字典义或常用义)、深层义(语境义)、指代义、双关义、象征意义、比喻义。 ④对于标题探究题,要考虑以下几方面:设置悬念,贯穿始终、结构严谨的线索,突出人物形象或性格,推动(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突出主题、对主题表现起画龙点睛作用,以某种艺术手法吸引读者。 二、解题思路 1、命题角度一: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首先明确标题的表面义即字典义,然后弄清标题的语境义及延伸义,而语境义和延伸义一般与文章的主题有着直接的关系。 2、命题角度二:为什么设这个标题 一般从文章的写作内容、行文结构和中心主旨这三个方面作答。 3、命题角度三:标题和内容的关系

答题时多从思路、从内容、从中心着手,要善于发现潜在的命题点,挖掘出命题中的表层与深层含义。 4、命题角度四:更换标题好不好或哪一个合适 ①确认回答题干。回答用语用“好”或“不好”,“行”或“不行”。 ②联系文章中心。采用抽出关键词句的方法获得信息,找那些能集中体现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语句,含义较深、富含哲理的句子等,看中心与标题的关系,如紧扣中心、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形象地表现中心等。 ③比较置换者优劣点。比较时主要从语言特点、技巧、风格、中心联系的紧密与否、结构安排上的合理与否上回答合乎主题与否,当然,回答时不一定面面俱到。 三、答题模式 1、含义类: ①表面义与真实义 ②指代义、引申义、象征意义等 ③一语双关,双重含义 2、、意蕴类 ①文中具体意思(表层义) ②与主题相关的意思(深层义) ③对揭示主题,塑造人物等作用。 3、小说标题作用 (1)①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点名时间、地点、环境,创设背景,渲染氛围。②突出小说主题。③线索作用、设置悬念作用。

长篇小说写作技巧

长篇小说写作技巧 一、要强化写作的难度 当代小说普遍越写越轻、越写越粗糙,很多小说都是作家闭门造车的结果:从经验层面上说,没有生机勃勃的细节和场景;从精神层面上说,没有自身的体验和心灵的说服力——苍白和虚假,几乎成了当代小说写作的通病。消费潮流在过度地消耗小说,小说写作已经失去难度。没有难度的写作,不过是一种平庸的复制——无论是经验的自我重复,还是精神的变相克隆,都意味着对写作的创造精神的放弃。重申写作的难度(艺术的难度和心灵的难度),就意味着作家必须对艺术世界有独特的发现,对人性世界有崭新的认识,因为小说写作的使命并不仅仅是讲一个故事,它还需要完成一种故事精神,还需要书写广大的世道人心,从而为当下的生存境遇作证。然而,就当下的长篇写作的现状而言,叙事上的探索几乎已经停止,写作似乎演变成了一种经验的较量。一些能对经验进行精细摹写的作品大行其道,但很少人会去追问:在这些经验的下面,作家对世界、对人心究竟有多少新的发现?比如,毕飞宇的写作才华是显著的,他的《玉米》就以精细著称,获誉良多,大概是受了外界的鼓舞,毕飞宇近年的写作,包括他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平原》,都往《玉米》的路子上用力,可在我看来,他之前的《青衣》,无论是对存在的发现还是对人心的洞察,都远在《玉米》之上——毕飞宇如果选择的是沿着《青衣》的写作路子往下走,他的成就我想会大得多,因为《青衣》是真正对人性的书写有创见的小说;而如何获得写作创见,许多时候,就是一个作家所面临的最大的写作难度。长篇小说尤其如此。它的核心品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复杂和丰富,而不是一些作家所说的简单和直接;一旦取消长篇小说在精神书写上的复杂性和在人性展开上的丰富性,也就取消了它在写作上的难度,这样,长篇小说的泛滥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要扩展经验的边界 尽管本雅明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就预言经验已经“贫乏”和“贬值”,并对故事表现出了强烈的不信任,但随着消费主义的迅猛崛起,经验和故事在小说写作中的地位依然牢不可破。只是,在这些盛行的挂着个人标签的经验丛林中,许多的“个人经验”,都带着公共价值的烙印,它并没有脱离某些思想总体性的支配。正因为如此,今天的长篇小说才会呈现出那么多相类似的经验类型——无非是身体的或肉欲的,官场的或商场的,野史或者传奇;不仅经验投合了市场的趣味,就连经验推进的方式都大同小异。相反,二十世纪中国那些沉痛的现实却少有人正面触及。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一文中说:“近人的小说材料,只有三种:一种是官场,一种是妓女,一种是不官而官,非妓而妓的中等社会,(留学生女学生之可作小说材料者,亦附此类。)除此之外,别无材料。” 今天的小说材料,又何尝不是翻来覆去地用这三种? “除此之外,别无材料”之困境,在当下的长篇小说界,反而有越发严重的趋势。当作家那点有限的个人记忆、个人秘史被腾空之后,写作将何以为继?当“作小说的人的报酬也丰富起来了”、作家的生活日益优越之后,他和自己身外那更广阔的现实如何再建立起亲密、内在的关系?或许因为看到了这一危机,我才特别推崇像莫言的《檀香刑》和贾平凹的《秦腔》这样的长篇:莫言处理的是他没有经历过的历史事件,贾平凹所写的是他已经远离多年的乡土生活,但都写得逼真而惊心动魄——他们对自己的叙事对象,显然是下了苦功去研究的。这样的写作确实大大扩展了当代小说经验的边界。所以,我认同格非所说的话:“中国作家在经过了许多年‘怎么写’的训练之后,应重新考虑‘写什么’这一问题。”——怎么写固然重要,但写什么也同样考验作家面对世界发言的能力。世界不能沉默,人必须站出来说话,这是我对长篇小说写作的一个迫切期待。 三、要有叙事的说服力 小说有了好的材料、新的经验之后,还要找到一种好的叙事方式来表达它。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 魏中龑 摘要:金庸武侠小说的价值,是可以从多方面来审视的,本文仅从文化意蕴来进行一些分析。金庸武侠文坛的地位是因其作品的实际价值而确定的,他的作品既超越了前辈、也超越了同辈武侠作家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实际突破了“武侠”的园囿,儒家的强烈社会责任感,道家的游心于自然,佛家的明世旷达都在其中有深刻的体现。本文旨在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义进行透视,从而探究金庸的武侠人物所包涵的厚重的传统文化之美、尤其是儒家文化之美。并且,本文还将就传统文化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存在形态稍作分析。 关键词:金庸,隐士,郭靖,传统文化,西方文学 引言:金庸,原名查良镛,当代著名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代宗师”和“泰山北斗”,更有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1] 金庸博学多才。就武侠小说方面,金庸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凡历史均有篡改,在政治、古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电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书画、诗词典章、天文历算、阴阳五行、奇门遁甲、儒道佛学均有涉猎。本文便是从其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对金庸小说蕴涵的文化内涵做简要分析。 一、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 任何文学艺术都是某种特定民族文化的载体,演绎着特定民族的思想和情感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学艺术样式里,就浸透着以儒、道、佛为代表和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从传统武侠小说到现代新派武侠小说,其间虽有武侠与义侠、庙堂与江湖、历史与玄幻、神魔与侠客等方面的差异与演变,但其精神内蕴,始终都脱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思想。金庸武侠小说的创作,是武侠小说发展史上一个几乎无法逾越的里程碑,它浓厚迷人的文化意味,是完全可以当作文化小说来阅读的。不论是引人人胜的棋理、酒道、花艺、画趣、书法、琴技,还是奥妙无尽的易理禅宗,甚至是妙趣横生的野史传奇,无不令人在茶余酒后消闲解闷之中受益良多。那充满睿智的幽默更是令人绝倒,显示了金庸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高超技法。 具体来看,金庸时常会将小说中的武功描写与中华民族的文艺和传统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书画、九宫八卦、医道、用毒皆可为传世神功,形成了“雅化”的武功。如《天龙八部》中,段誉在山谷中习得的逍遥派神功凌波微步,便是由伏羲八卦演化而来,只是段誉每每将其当做逃命的本领,却令人忍俊不禁。又如《飞狐外传》中毒手药王,就曾凭用毒之道,与天下第一高手苗人凤相斗相惜,之后其幼徒程灵素也很好的发扬了其师的毒技与仁心。而最最能体现武功描写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则当数朱子柳与霍都的那场打斗,一阳指与书法的完美契合!朱子柳出手即是一帖《房玄龄碑》,笔势圆劲流丽,出招外柔内刚。每次看到此处都会想即使是褚遂良再世,只怕也写不出朱夫子此时的心境。遥想当年房玄龄辅佐李世民削平群雄,定社稷之功;而此日朱子柳之战,关乎国家命运,民族气节。他以此帖开笔,意仿贤相之能,既合乎其大理宰相的身份,又挥洒出一战定鼎的决心。其后笔锋更胜,草书之轻狂,篆鼓之古朴,铁钩银划,杀得霍都狼狈不堪,令人拍案叫绝!而最后以春秋古篆石鼓文收笔,于霍都扇上题下“尔乃蛮夷”四个大字,更是酣畅淋漓,让人胸怀为之一舒!

小说标题

高考小说阅读标题含义作用导学案 复习目标 1、了解标题命题类型 2、掌握解题思路,规范答题。 一、高考典题导入 【典题】(2016全国卷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锄李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元。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留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吶!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通俗小说

院系:人文艺术系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年级:2011 科目:武侠小说与言情小说 姓名:周一露学号:11303104(理工) 《桃花扇》赏析及李香君形象分析 摘要:《桃花扇》是戏曲发展的巅峰之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秉着“实人实事”的历史反思精神写出了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及其发生的大背景。这篇戏剧的思想内容历来为人传诵,李香君的形象描写栩栩如生,本文简单论述了《桃花扇》内容、成就和作者树立典型名妓-李香君的艺术形象,做抛砖引玉之作。 关键字:桃花扇李香君美丽聪慧坚强不屈凛然正气 《桃花扇》是中国戏曲中一个璀璨的明珠。它孔尚任经过十余年的长期酝酿,在掌握大量史实材料的基础上,根据“实人实事”而创作的一部反映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传奇。 一、桃花扇的思想内容及成就 作品以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集中地反映了明末腐朽、动荡的社会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即作者所说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这是全剧的主题思想,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构思。这就说明作者所说的兴亡不仅是南明王朝的短促命运,同时还企图指出明朝三百年基业为什么会覆亡的历史经验教训,作为后人的借鉴。 首先,从《桃花扇》所展现的故事情节里,我们看到了明代三百年基业覆亡的原因。当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下北京,清兵乘机入关的时候,马士英、阮大铖等阉党余孽勾结四镇迎立福王。他们忘记了中原未复,大敌当前,买妾的买妾,选优的选优,完全是一派腐化堕落的现象。为了私人派系的利益,他们不仅丝毫没有想到上下一心,团结对敌,反而假公济私,自相残杀,最后甚至调黄、刘三镇的兵去截防左良玉,致清兵得以乘虚南下,成立刚刚一年的南明王朝就跟着覆亡。马士英、阮大铖对于调黄、刘三镇截防左兵的后果不是没有想到的。由于他们“宁可叩北兵之马,不可试南贼之刀”(《拜坛》),认定了向北兵投降比向统治集团内部的反对派让步好,就悍然采取了这一着。作品中关于这方面的大量描绘,鲜明地揭示了南明王朝覆亡的历史教训,确是有它深刻的现实意义的。它使我们从一连串舞台艺术形象里清楚地看到当时南明统治集团里那些最腐朽黑暗的势力怎样由生活上的苟且偷安、腐化堕落,一步步把国家民族推向覆亡的道路;又怎样由政治上的把持权位、排挤异己,一步步走向了投降敌人的道路。 其次,作品还通过侯方域的活动表现当时统治阶级里另一部分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政治面貌。侯方域是著名的复社文人领袖之一,在继承东林党人的事业,反对阉党余孽的斗争中,表现他政治上进步的一面。然而正当国家内外危机深重的时候,他却沉醉在歌楼酒馆之中,这就决定他在政治上的动摇态度,不可能担当起挽救南明危亡的历史任务。“暗思想,那些莺颠燕狂,关甚兴亡。”作者在侯方域第一出上场时唱的〈恋芳春〉里就语含讽刺。后来又写他沉迷声色,几乎为阮大铖所收买,到最后更通过张道士的当头棒喝,指明他的迷误: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 “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不因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入道》出下场诗)作者正是以兴亡之恨批判儿女之情。 最后,作者还为我们描绘另外两类人的精神面貌。一类是以史可法为代表的爱国将领。作者以极大同情,写史可法怎样激励将士,死守扬州,并终于沉江殉国:

浅谈武侠小说的审美文化内涵

浅谈武侠小说的审美文化内涵 本学期,高中第四册《语文读本》里面首次选入了王度庐的《卧虎藏龙》和金庸的《天龙八部》两部武侠小说,分别排在第五课和第六课,并合为一个单元,取名为“神奇武侠”。这本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读本(必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次出版。此举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批评者认为,武侠小说作为一种娱乐性的文学形式,其思想境界不高,难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赞成者则认为,武侠小说蕴涵着许多中国文化的精粹,著名导演李安根据王度庐武侠小说《卧虎藏龙》改编的电影以其特有的中国审美文化意蕴震惊世界,获得奥斯卡大奖,更不要说审美文化内涵丰富的金庸小说了,所以把武侠小说的精彩篇章收入课本是非常必要的。反观现实,“凡有中国人的地方,都有人在看武侠小说”,青少年更是沉迷于武伙小说之中。因此,我们所要做的不仅是对中学教材入选武侠小说一事进行争论,而是要对“校园武侠热”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会欣赏,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鉴于上述情况,本文对武侠小说的审美文化内涵进行简要论述,以利于学生对中国传统侠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一方面,与儒道佛文化相比,侠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并不占据主流文化的位置,但它作为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与儒道佛文化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庞大体系。根据记载,侠最早出现于东周末年,他们是由周朝太平时期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的能文能武的“士”演变而来,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社会的动荡,“士”出现了文武分途,取之文者成为了恢复夏商周礼仪的儒士,取之武者则成为了守信诺讲义气的侠士。之后汉代独尊儒术,魏晋崇尚老庄,佛教进入中国之后与儒道相合,盛唐时期儒道佛三教并立且成为后世文化主流,至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已趋成熟。侠文化虽然在中国文化中没有获得过正统地位,但它因其所体现的平民伦理道德而作为主流文化的补充一直丰富完善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根据考证,侠之字音转于陕西的方言“人廷”,意指轻财重交的民间武士;侠之字形则取白“铗”,此字是剑的别称。从侠的最初音形里我们可以隐约看到武侠的原始风貌,即所谓的以武行侠,其终极目的是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折射出我们民族性格中的正义感精神。两千多年来,侠一直是自由和兼爱的象征,战国末期的韩非子谈到侠有三大品格——弃官宠交、肆意陈欲和以武犯禁,这三个方面归纳起来的总旨就是追求自由和反抗不自由;“兼爱”一说出自墨学,它提倡人们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如果说前者是侠者为自己争取权利而散发出自由的光芒,那么后者则是侠者为他人作出贡献而形成了平等和义气。唐人李德裕《豪侠论》中的“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可以说是对历史上侠客的侠义品性最通俗简易的解释,它意味着侠之所以为侠不在于侠的武功修炼到一个如何出神入化的境界,而在于侠服务于一个世所公认的正义目标,从而圆满地体现了平民大众的理想期盼。侠义也便成了后世尤其是民间大众的共同信念——侠在义的伦理原则上出自角色本能去履行拯世济难的职责和使命。作为侠文化价值核心的侠义精神和侠义伦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化,在中国特定的伦理型社会中所形成的道德规范,它反映了民间百姓及小团体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官府正统势力的“不义”的抗击,其中融注了平民大众互助团结的深挚情意,这也正是墨家思想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的影响所在。于是侠义观念便演变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和被称为民间美德的伦理原则,它是平民大众现实生活需要与理想化期

长篇小说创作综述(一)

长篇小说创作综述(一) 96、97年度的长篇小说除了在数量上超过以往的年份外,还有不同于以前的新特点,其中最明显的一点是艺术形态的多元化。作家的创作主体性突出,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切入视点,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寻找适合自己,而自己也的确是有所体悟、有所发现的表现对象。长篇小说的文体开始出现一种求新同时又是彼此不同的探索与实验,在形式方面有力地冲击了传统长篇小说的观念。另外,长篇小说题材空前的丰富,社会各个层面的经验都得到了书写和表达。尽管不乏急就的不成熟之作,但却在内容方面丰富了人们的阅读视野,让人们以最快的速度感觉到了时代的变化。 为了便于叙述与了解,本文将试用分类的方法去描述和评点。 长篇小说形式感的加强是90年代长篇小说的一个明显的特点。这一特点在96、97年两年表现得尤为突出,涌现出了一批非常优秀也非常独特的长篇小说,诸如史铁生的《务虚笔记》、韩少功的《马桥词典》、陈染的《私人生活》、刘恪的《蓝色雨季》、东西的《耳光响亮》、林白的《说吧,房间》、海男的《坦言》、蒋韵的《栎树的囚徒》、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它们代表了96、97两年长篇小说的艺术层面所达到的新的高度。 《务虚笔记》和《马桥词典》的出现,无疑让96、97年的文坛增色不少,引起了评论界极大的兴奋和批评的欲望。特别是《马桥词典》事件所引发的抄袭与否的大争论,卷入人物之多,诉讼时间之长,更是轰动一时。以词典的形式写小说,韩少功并非第一人,但也不应因此抹煞《马桥词典》的独特价值。时至今日,当我们再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部文本时,可以看到《马桥词典》在对民间世界的创造性的营造和小说形式的试验开拓两方面都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马桥词典》是为一个叫马桥的湘北村寨编辑的“词典”,“马桥”不一定实有其地,但肯定是作者早年插队时非常熟悉的地方。作品通过对词条的诠释,讲述一个关于马桥和马桥人的故事。沿著书中的词条,我们不仅可以进入这个村落,而且可以进入马桥的历史和文化。《务虚笔记》是史铁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从作者在一个古园遇见两个不谙世事的男女孩子开始展开联想,并叙述了一系列的“爱情故事”。而作者只是借助这些故事去“务虚”,即探寻人生的各种命题:关于人的存在(或处境)、人的欲望,关于人生、历史和命运的偶然与必然、生与死、被忘却与被记忆等等。《务虚笔记》和《马桥词典》为我们提出了长篇小说文体方面的新概念。首先自然是关于“故事”的理解。就传统习惯而言,我们所理解的小说很难离开相对完整的故事,尤其是长篇小说。小说作者某种意义上似乎变成了讲故事者的代名词,而韩少功与史铁生即使说不上是对故事产生了怀疑,也是厌倦了故事的讲述,担心经过精心编制的故事不仅容易破坏生活与人生本身的韵味,而且难以表达、传导自己对于社会、历史与人生的思考和认识。这样,他们不约而同撇开了故事,直接表现生活和人,但又各具特色。史铁生在《务虚笔记》中比较偏重于表现具有抽象意韵的命题。而韩少功在《马桥词典》中则是通过最为实在的“事实”——人们的言语,包括发音和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习惯用词,去表现一定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中人之生存形态、思维特点和价值观念。与故事相联系的是他们对人物的理解与处理。两部小说都没有一般小说所常有的中心人物,这可能源于他们对两三位中心人物就可以承受丰富的社会、人生、哲理等内容的怀疑。《务虚笔记》中出现的人物基本上只是起到了指示性的作用,他们甚至都没有完整的名字,而都用字母指代。而在《马桥词典》中,人物相对就要复杂得多。既有叙述学所说的指示人物——知青、我,又有像希大杆子和马疤子这样的带某种意象性的指物人物(历史人物),更多的则是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故事片段中反复出现的重复人物,如村支书马本义、老村长罗伯、会计马复查、善盘歌的万玉等。《马桥词典》中的许多人物,不仅比一般长篇小说中的人物更为生动成熟,而且承载的容量和包含的内蕴都比一般长篇小说的人物沉实和丰富得多。而块状的似乎是零散的描述实际上又凝成了内在的完整,从中不难看出,韩少功之所以选择如此的结构形式和表达方式,是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比较的。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章节题库 (通俗小说)【圣才出品】

第4章通俗小说(一) 一、填空题 1.《玉梨魂》是________派的代表作品。(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案】鸳鸯蝴蝶 【解析】《玉梨魂》是“鸳鸯蝴蝶派祖师”徐枕亚的代表作品。小说写书生何梦霞教馆,与主人家无锡富绅崔姓的守寡媳妇白梨娘相恋,最后一个殉情一个殉国演成悲剧。小说中穿插两人的诗词酬答,缠绵悱恻,也合于当时文人读者的欣赏习惯。 2.周作人称________创作的小说《玉梨魂》为“鸳鸯蝴蝶派祖师”,张恨水的长篇小说________被人称为“民国《红楼梦》”。(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案】徐枕亚;《金粉世家》 【解析】徐枕亚是近现代小说家,《玉梨魂》是其代表作。其小说不仅以哀感顽艳著称,而且也以骈四俪六之文体为其显著特点,对鸳鸯蝴蝶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从而使徐枕亚成为“鸳鸯蝴蝶派祖师”;《金粉世家》是张恨水早期新闻生涯积累的生活素材的一次喷发,以一个豪门弃妇为贯穿线索,描写平民女子冷清秋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国务总理金铨的小儿子金燕西从恋爱、结婚到婚变、出走的悲剧过程,被人称为“民国《红楼梦》”。 3.________的言情小说________引发了民初文坛的言情小说热,周作人称这部小说为“鸳鸯蝴蝶派祖师”。(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案】徐枕亚;《玉梨魂》

【解析】徐枕亚的《玉梨魂》写书生何梦霞教馆,与主人家无锡富绅崔姓的守寡媳妇白梨娘相恋,最后一个殉情一个殉国演成悲剧。小说中穿插两人的诗词酬答,缠绵悱恻,也合于当时文人读者的欣赏习惯。周作人评价《玉梨魂》“近时流行的《玉梨魂》虽文章很是肉麻,为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祖师,所记的事,却可算是一个问题”。 二、名词解释 1.鸳鸯蝴蝶派 答:鸳鸯蝴蝶派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2.林译小说 答:林译小说是指清末林纾(琴南)翻译的小说。他一生译著欧美小说一百八十多种,一千二百多万字,其中三十多种为世界名著,其余小说也多有精彩之处。其翻译作品都是与精通外语者合作,译笔传神还是靠他达到各有特色,既有《迦因小传》这样译笔哀婉的作品,也有《块肉余生记》等译笔的质朴古劲风格。除了对西方写实方法的肯定,林纾的文学观念仍是中国的,他将狄更斯比作司马迁、班固。《巴黎茶花女遗事》的哀婉与中国才子佳人小说一

萧逸的尴尬与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

萧逸的尴尬与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 作者:龙其林《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23日04版)【文化评析】 近日,武侠小说家萧逸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萧逸是著名的新派武侠小说家,但与金庸去世刷爆朋友圈引发各界缅怀不同,萧逸去世后文化界与评论界反应寥寥。更为尴尬的是,作为一位创作了50多部武侠小说、作品发行量超过千万册的作家,在中国知网上甚至找不到一篇专门谈论其武侠小说的学术论文。同为武侠小说名家,萧逸的身后遭遇及其在中国文学界的地位落差令人感慨。 萧逸自幼熟读《水浒传》《三侠五义》《七剑十三侠》等作品,早在大学时便创作发表了处女座《铁雁霜翎》,香港电影公司将其搬上了银幕,从此一举成名。应该说,萧逸的起点之高、发展之顺,是超过了许多武侠小说作家的。在长期的创作中,他也尝试在历史时间和人物背景中展开构思,加强了对于作品环境的表现和对复杂人性的刻画,将侠义、人情融会在武艺描写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追求。萧逸对自己武侠小说的艺术质地颇为自信,他曾这样憧憬:“我会以自己的努力,提升它到文学领域,让武侠小说作为教材,自己也不觉得脸红。”自从1963年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将《铁雁霜翎》搬上银幕之后,萧逸的作品被香港、台湾、大陆改编为电影、电视剧的作品颇多。但热闹的表象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祖国大陆的学术界和文化界似乎并未将萧逸看作一位可以与金庸齐头并论的武侠小说大家,不仅他的武侠作品出版次数有限,学术界的研究也是付之阙如,许多读者尤其是年青一代更是对其十分陌生。 对于武侠小说难以进入文学殿堂的问题,萧逸曾认为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人们有先入为主的偏见,认为武侠小说只是神怪打斗的场面,缺乏文学价值;二是文学批评家缺乏对于武侠小说的阅读和理解;三是部分写作者粗制滥造,败坏了武侠小说的名声。这些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却无法解释金庸、梁羽生等武侠作家何以堂而皇之地进入文学史并且获得广泛认可的现象。我想形成这种剧烈对比的一个根本原因,即在于作家写作过程中对于武侠小说文化内涵的重视与否、表现得是否到位。萧逸的武侠小说有时被称为“情侠小说”,这是因为作家在创作中努力追求情感与侠义的贯通,正如他所言:“武侠小说的要旨在于一个‘侠’字,侠是伟大的同情,有伟大的同情心,讲义气就是侠,不一定会武功的人才是侠。” 问题在于,萧逸的武侠小说都是围绕爱情和义气展开情节,情节固然吸引人,却缺乏一种更为深沉、内敛、启发人心的文化内涵。金庸小说充满着传统文化要

鉴赏探究小说标题的内涵及作用

鉴赏探究小说标题的内涵及作用 鉴赏探究小说标题的内涵及作用 复习目标: 1、鉴赏小说标题的特点及作用。 2、掌握鉴赏小说标题的方法。 【考点分析】 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要了解标题的作用有哪些,我们不妨来看看人教版初中教材的几篇课文:《羚羊木雕》——贯穿全文线索;《藤野先生》——表明写作对象;《智取生辰纲》——关联主要情节;《海燕》——象征或比喻;《心声》——透露情感主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作用主要有:贯穿全文线索、表明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象征或比喻、透露情感主旨。此外还有: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烘托、使形象生动等 对小说标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如下两个方面: 一、小说标题的含意(双重或多重) 1、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 2、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 3、一语双关,双层含义。 二、小说标题的用意(原因、作用、效果、好处) 1、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2、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 3、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 4、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针对该考点,高考试题对于小说的标题考查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如何理解(内涵)?(2)有何特色(内涵、艺术技巧)?(3)有何作用(表达效果)? 1、鉴赏与理解小说的标题,一般应从以下六个方面结合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行思考分析:小说的情节;小说的人物;小说的主题、小说的环境、标题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2、小说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1)设置了悬念。 (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课内阅读: 阅读小说《祝福》,思考小说以“祝福”为题有何好处?(结合小说内容从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环境、手法等角度思考分析) (1)从故事情节结构角度分析:“祝福”是小说的一条明线,作者围绕着鲁镇的三次祝福,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发展脉络。 (2)从人物形象角度分析:作者围绕“祝福”这一特定的事件,塑造了祥林嫂这一勤劳、淳朴、笃信封建迷信、深受封建礼教迫害的悲剧人物。进鲁宅的三次祝福,第一次祝福,体现了祥林嫂的勤劳、淳朴,后两次祝福时遭拒,使祥林嫂一步步走向精神崩溃的边缘。 (3)从小说主题角度分析:暗含对比,增强了悲剧色彩,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在鲁镇热热闹闹的祝福声中,善良、勤劳、淳朴备受打击的祥林嫂却悲惨的死去,这揭示了封建迷信与封建礼教的罪恶,有利地表达了小说反封建这一主题。

通俗小说

【通俗小说】是小说的一大题材类型,它是满足社会上最广泛的读者群需要,适应大众的兴趣爱好、阅读能力和接受心理而创作的一类小说。通俗小说以娱乐价值和消遣性为创作目的,重视情节编排的曲折离奇和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的传奇性和超凡脱俗,而较少着力于深层社会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挖掘。如,美国小说家米切尔的《飘》就最为典型。主要分为言情、武侠和历史通俗小说 详细说明 新小说派的观点较古代学者的认识有所前进,尤其是“觉我”、“焦木”的观点比较接近通俗小说的特征,然而,他们并非是以通俗文化背景下研究通俗小说,因此这种认识就难免带有一定模糊性,使我们很难判断这些观点有什么错误,但又感到有失准确。继新小说派之后,中国社会有过几十年的大动荡,如内战和日军侵华等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没有再对通俗小说的认识问题有过讨论。 直至改革开放初期通俗小说再度崛起时,通俗小说评论家宋梧刚先生在1985年1月20日《羊城晚报》上发表文章,谈到什么是通俗小说: 通俗小说,应是以民间最喜爱的题材,以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所写的,目前还不为纯文学家和理论家看重的小说。 这只是对郑振锋关于通俗文学界说的延伸,延伸过头又引出几分通俗小说的自卑和凄凉。 综合以上所引论的关于通俗小说的种种说法,正说明要比较准确地把握通俗小说,或者给通俗小说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是很困难的。那么,是否可以给予一个更接近通俗小说特征的定义呢?我以为这是有可能的。 通俗小说是个相对概念,若要较为准确地把握通俗小说,不能不与“纯文学”小说从整体上作一番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 首先我们应看到,通俗小说与“纯文学”小说既判然有别又非水火不容,这种既对峙又相容的态势,使人们对两种小说样式的认识具有一定模糊性。上面所引用的一些观点,足以说明这一点。 通俗小说与“纯文学”小说的区分,可从发展轨迹、创作方法、创作动机、价值取向上看出。从两种小说的源流看,虽然共同发端于上古神话,通俗小说却是沿着传说——口传历史——市人小说——说话——话本小说——通俗小说一脉发展而趋于完善的,发展过程中通俗小说的文化积淀主要是世俗民众的奇趣、俗趣。“纯文学”小说是沿着先秦散文——志人、志怪——唐人传奇——笔记小说、文言小说一脉发展而来,它的文化积淀形式主要表现为文人墨客的雅趣、奇趣。 从创作方法上看,“纯文学”小说选材具有宽广性、典型性的特点,通俗小说则偏重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偶见的、特殊的、曲折的、新奇的素材,选材面相对较窄,故而情节和人物多有似曾相识之感。“纯文学”小说不屑于程式化,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注重文字的精美,结构的精巧,内涵的深刻,而情节不构成它的本质特征。也就是说,“纯文学”小说不是靠故事情节的起伏跌宕、大起大落来媚悦读者。通俗小说则往往是遵循传统模式、情节密集、悬念迭起,富有浓厚的戏剧性色彩,娱乐消遣性表现得更为强烈。为增强传播效果,通俗小说比较注重语言的通俗性,尽可能用村言俚语、浅近易懂的具有那个时代特征的语言创作,但语言不构成它的本质特征。 从创作动机看,“纯文学”小说追求审美趣味的雅致,蕴藉含蓄地表达作者对人类、对社会乃至自然界的某些总是独特而深刻的美学思考,因而“纯文学”小说能表现出鲜明的美文学风貌。而通俗小说主要是满足和适应世俗大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要,并不看重对个人性灵的抒发,故而作者常常为某种实利主义目的驱使,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编派一些富有传奇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