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考试大纲及要求明细

中考数学考试大纲及要求明细
中考数学考试大纲及要求明细

中考考试目标及考试要求

2017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7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扶沟县基础教育教研室李长富 一、试题评析 (一)整体评价 2017年河南省中招数学试题考查做到了五个关注,即:关注对数学核心基础知识的考查、关注对基本数学能力的考查、关注基本数学思想的考查、关注对数学活动经验的考查、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状况。试题紧扣课标,无偏题、怪题;体现了较好的选拔性及良好的区分度,是一套高质量的数学试题。 (二)三点变化 与前几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题相比较,今年试题有如下三点变化: 1.三大题型题目数量有变化。选择题由8道变为10道,填空题由7道变为5道,解答题的总数量保持不变; 2.题目考查知识点发生了些许变化。①第16题由分式化简求值变为整式化简求值;②第18题圆的综合题没有与四边形存在性结合。对四边形的考查偏少,且均出现在选择题中;③第20题重新把反比例函数加入了解答题阵营;④选择题压轴舍去找规律问题,被替换成扇形及组合图形的面积问题了。选择题压轴题通常是规律题或动态几何为背景的函数图像题,而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常出现在填空题里,今年仍对此类题目进行了考查,只是题型做了调整。

3.难度降低。整体难度较近几年相比,有些降低,估计满分人数可能要比去年略多。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顾明远谈到:以后的高考、中考,在小学学的内容也是必考内容,明显降低中考、高考的考试难度。通过中考、高考的强势变革引导学生从幼升小开始广泛阅读、见多识广,增加考试的范围、广度而不是难度,纠正目前全国上下几十年来早已根深蒂固的课内外教学的“奇、难、偏、怪“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该掌握的必须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必须掌握,必须掌握的还要掌握牢固。降低学生平时学习负担,摒弃在全国普遍存在的九年义务教育畸形掐尖的严重现象,构建符合学生成长和年龄阶段正常、合理的教育环境,逐渐修补早已破坏深重的国家教育生态。 (三)各部分所占比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它没有单独命题,体现在一些试题中,所占分值没作单独统计,在此说明。

年深圳市中考数学考试大纲

年深圳市中考数学考试大纲 深圳市初中数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评估初中毕业生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所规定的数学毕业水平的程度,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 1.数学学业考试体现《标准》的评价理念,引导和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益和效率,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综合、有效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 2.数学学业考试既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重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还重视对学生数学认识水平的评价。 3.数学学业考试命题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和生活经验编制试题!使具有丕同韵数学认知特点,一不同的数学发展程度的学生都能表现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力求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所获得相应发展。 二、考试命题原则 数学学科毕业考试的命题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考查内容依据《标准》,体现基础性 命题突出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评价。试题首先关注《标准》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内容,即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思想方法,基本概念和常用的技能。所有试题求解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以《标准》为依据,不扩展范围与提高要求。 2.试题素材、求解方式等体现公平性 数学学业考试的内容、试题素材和试卷形式对每一位学生是公平的。试题不需要特殊背景知识也能够理解。对于具有特殊才能和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试题允许学生用各自的数学认知特征、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来表达自己的数学才能。制定评分标准系统时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合理的、但没有预见到的答案形式,尊重不同的解答方法和表述方式。 3.试题背景具有现实性 试题背景来自于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现实,符合学业所具有的数学现实和其它学科现实。应用性问题的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够在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原型。 4.试卷具备有效性 数学学业考试试卷应当有效地反映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以下几点应当特别注意:

浙江中考数学考试大纲.doc

2010年初中学业考试大纲(数学) 一、命题依据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 二、命题原则 ⒈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数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综合有效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状况. ⒉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双基”的结果与过程的评价,重视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性评价,重视对学生数学认识水平的评价. ⒊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命题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⒋试题的考查内容、素材选取、试卷形式对每个学生而言要体现其公平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尊重不同的解答方式和表现形式. ⒌试题背景具有现实性.试题背景应来自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现实,符合学生所具有的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 ⒍试卷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结果与过程的考查,加强对学

生思维水平与思维特征的考查. 中考试卷要有效发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求解)题、证明题、开放性问题、应用性问题、阅读分析题、探索性问题及其它各种题型的功能,试题设计必须与其评价的目标相一致. 试题的求解思考过程力求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活动方式,如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等. 三、适用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初中数学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 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中:数与代数、空间 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四个部分的内容.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 ⒈初中毕业生数学学业考试的主要考查方面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对数学的基本认识等.⑴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考查的主要内容 了解数产生的意义,理解代数运算的意义、算理,能够合理地进行基本运算与估算;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有效地应用代数运算、代数模型及相关概念解决问题;能够借助不同的方法探索几何对象的有关性质;能够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几何对象的大小、位置与特征;能够在头脑里构建几何对象,进行几何图形的分解与组合,能对某些图形进行简单的变换;能够借助数学证明的方法确认数学命题的正确性;正确理解数据的含

2014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及答案

海 淀 区 九 年 级 第 二 学 期 期 中 练 习 2014.5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 1.13 -的绝对值是 A . 3- B . 3 C . 13 - D . 1 3 2. 据教育部通报,2014年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数约为1720000. 数字172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517.210? B .61.7210? C .51.7210? D .70.17210? 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4.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放有4个白色乒乓球和2个黄色乒乓球,所有乒乓球除颜色外完全相 同,从中随机摸出1个乒乓球,摸出黄色乒乓球的概率为 A .23 B .12 C .13 D .1 6 5.如图,AB 为⊙O 的弦,OC ⊥AB 于C ,AB=8,OC =3,则⊙O 的半径长为 A .3 C .4 D .5 6.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远运动员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x 与方差2 s : 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又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该选择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如图,在ABCD 中,∠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E ,∠BED=150°,则∠A 的大小为 A .150° B .130° C .120° D .100° 8.如图,点P 是以O 为圆心, AB 为直径的半圆的中点,AB=2,等腰直角三角板45°角的顶点与点P 重合, 当此三角板绕点P 旋转 时,它的斜边和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与直径AB 分别相交于C 、D 两点.设线段AD 的长为x ,线段BC 的长为y ,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 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9.分解因式:24xy x -= . 10.已知关于x 的方程 220x x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1.如图,矩形台球桌ABCD 的尺寸为2.7m ?1.6m ,位于AB 中点处的台球E 沿直线向BC 边上的点F 运动,经BC 边反弹后恰好落入点D 处的袋子中,则BF 的长度为 m. E D C B A F E D C B A 1.6m 2.7m

2017年河南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7年河南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一、整体分析 今年的河南中考(数学)试卷相较以往几年的试卷有了不小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三大题型题目数量变化(选择题由8道变为10道,填空题由7道变为5道,小题及解答题的总数量保持不变); 2、题目考查知识点发生了些许变化(①第16题由分式化简求值变为整式化简求值,小题加入了一道分式方程化简的问题(第4题); ②第18题圆的综合题没有与四边形存在性结合;③第20题重新把反比例函数加入了解答题阵营;④选择压轴舍去找规律问题,被替换成扇形及组合图形的面积问题了); 3、难度降低(明显感觉今年试题难度降低了不少,这或许是一种趋势,小编大胆猜测一下,这说不定与未来两三年的普及高中义务教育有关.政策信息如下:) 二、中考数学试卷考点分析 1、命题理念: 命题要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确立的课程评价理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注意整体性、综合性与实践性,突出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考查。 2、命题依据: 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命题依据。

3、命题内容与要求: 考查内容是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部分规定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的内容。主要考查的方面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思考,发现、提出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态度等。关注并体现的方面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设计一定的结合实际情境的问题、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对学生学习过程考查的问题等,以体现对学生相关数学能力的考查。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的解题技巧,适当控制运算量。 三、具体分析如下: 2017年河南中考(数学试卷)题型分析总览

中考数学考试大纲(版)

中考数学考试大纲 考试目标 【数与代数】 1.有理数 (1)有理数的意义 (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 值 (3)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4)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内不含字母)(5)乘方的意义 (6)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三 步为主) 2.实数 (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 根和二次根式的概念 (2)用根号表示平方根、立方根(3)开方和乘方互为逆运算(4)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求实数的立方根 (5)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6)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关系 (7)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8)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9)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10)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11)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3.代数式

(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 (3)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 (4)求代数式的值 (5)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7)整式和分式的概念 (8)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及乘法运算(其中的多项式相乘 仅指一次式相乘) (9)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及运用 (10)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用公式不超过两次,指 数是正整数)因式分解(11)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 (12)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 4.方程与方程组 (1)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组(2)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 (3)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分式不超 过两个) (4)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和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 一元二次方程 (5)用观察、画图或计算等方法估计方程的解 (6)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

2014年北京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4年北京中考题数学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题4分)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2的相反数是(). A.2B.2-C. 1 2 -D. 1 2 2.据报道,某小区居民李先生改进用水设备,在十年内帮助他居住小区的居民累计节水300000吨,将300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应为(). A.6 0.310 ?B.5 310 ?C.6 310 ?D.4 3010 ? 3.如图,有6张扑克牌,从中随机抽取1张,点数为偶数的概率(). A.1 6 B. 1 4 C. 1 3 D. 1 2 4.右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A.圆锥B.圆柱 C.正三棱柱D.正三棱锥 5.某篮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如下表所示: 年龄(岁)18 19 20 21 人数 5 4 1 2 则这12 A.18,19B.19,19C.18,19.5D.19,19.5 6.园林队公园进行绿化,中间休息了一段时间.已知绿化面积S(单位:平方米)与工作时间t(单位:小时)的函数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休息后园林队每小时绿化面积为 (). A.40平方米B.50平方米 C.80平方米D.100平方米

7.如图,⊙O 的直径AB 垂直于弦CD ,垂足是E ,22.5A ∠=?,4OC =,CD 的长为( ). A .22 B .4 C .42 D .8 8.已知点A 为某封闭图形边界的一定点,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其边界顺时 针匀速运动一周,设点P 的时间为x ,线段AP 的长为y ,表示y 与x 的 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所示,则该封闭图形可能是( ). 二.填空题(本体共16分,每题4分) 9.分解因式:24ay 9x a -=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某一时刻,测得一根高为1.8m 的竹竿的影长为3m ,同时测得一根旗杆的影长为 25m ,那么这根旗杆的高度为_________________m .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2.写出一个函数(0) k y k x =≠使它的图象与正方形OABC 有公共点,这个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点(,)P x y ,我们把点(1,1)P y x '-++叫做点P 伴随点,一直点1A 的伴 随点为2A ,点2A 的伴随点为3A ,点3A 的伴随点为4A ,这样依次得到点1A ,2A ,3A …,n A …,若点1A 的坐标为(3,1),则点3A 的坐标为__________,点2014A 的坐标为__________;若点1A 的坐标为(,)a b ,对于任意正整数n ,点n A 均在x 轴上方,则a ,b 应满足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

2019年河南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来源}2019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 {适用范围:3. 九年级} {标题}2019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型:1-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合计分. {题目}1.(2019河南省,T1) 1 2 的 绝对值是( ) 12(A )- 1 2 (B ) 2(C ) 2(D ) -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 概念,解题的 关键是理解绝对值的 意义.此类问题容易出错的 地方是容易与倒数或相反数混淆.根据绝对值的 意义:一个正数的 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 绝对值是它的 相反数,0的 绝对值是0,从而可得1 2的 绝对值是12,即 1 122 . 故答案选B {分值}3 {章节:[1-1-2-4]绝对值} {考点:绝对值的 意义} {类别:常考题} {难度:1-最简单} {题目}2.(2019河南省,T2) 成人每天维生素D 的 摄入量约为0.0000046克 .数据 “0.000004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 46×10-7 (B ) 4.6×10-7 (C )4.6×10-6 (D )0.46×10-5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解题的 关键是正确确定a 的 值以及n 的 值. 0.0000046是绝对值小于1的 数,这类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 方法是写成a×10-n (1≤a <10, n >0 )的 形式,关键是确定-n ,确定了n 的 值,-n 的 值就确定了.确定方法是:n 的 值 等于原数中左起第一个非零数前零的 个数(含整数位数上的 零).故0.0000046中左起第一个非零数为4,其左边六个零,即0.0000046=4.6×10-6 .答案选C . {分值}3 {章节:[1-1-5-2]科学计数法} {考点:将一个绝对值较小的 数科学计数法} {类别:常考题}{类别:易错题} {难度:2-简单} {题目}3.(2019河南省,T3) 如图,AB∥CD,∠B=75°,∠E=27°,则∠D的 度数为

北京市2020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1 –2–3 1 2 3 D C B A 0 北京市2020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 含答案 考生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三道大题,29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第1—10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度量线段AB, 可以读出线段AB 的长度为 (A) 5.2cm (B) 5.4cm (C) 6.2cm (D) 6.4cm 2.怀柔素有“北京后花园”之称,因为有着“一半山水一半城,山凝水重入画屏”的美丽自然景观,吸引着中外游客. 2016年1至11月怀柔主要旅游区(点)共接待中外游客约为5870000人次.将587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5.87×105 (B) 5.87×10 6 (C) 0.587×107 (D)58.7×10 5 3.数轴上有A ,B ,C ,D 四个点,其中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是 (A) 点B 与点C (B) 点A 与点C (C) 点A 与点D (D)点B 与点D 4.下列各式运算结果为9 a 的是 (A )33a a + (B)33 ()a (C )33a a ? (D)122a a ÷ 5.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事件是随机事件的是 (A )水中捞月 (B )瓮中捉鳖 (C )拔苗助长 (D )守株待兔

17年河南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17年河南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下列各数中比1大的数是() A.2 B.0 C.﹣1 D.﹣3 2.(3分)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数据“74.4万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A.74.4×1012B.7.44×1013C.74.4×1013D.7.44×1015 3.(3分)某几何体的左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不可能是() A.B.C.D. 4.(3分)解分式方程﹣2=,去分母得() A.1﹣2(x﹣1)=﹣3 B.1﹣2(x﹣1)=3 C.1﹣2x﹣2=﹣3 D.1﹣2x+2=3 5.(3分)八年级某同学6次数学小测验的成绩分别为:80分,85分,95分,95分,95分,100分,则该同学这6次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95分,95分B.95分,90分C.90分,95分D.95分,85分6.(3分)一元二次方程2x2﹣5x﹣2=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7.(3分)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D是菱形的只有() A.AC⊥BD B.AB=BC C.AC=BD D.∠1=∠2

8.(3分)如图是一次数学活动课制作的一个转盘,盘面被等分成四个扇形区域,并分别标有数字﹣1,0,1,2.若转动转盘两次,每次转盘停止后记录指针所指区域的数字(当指针价好指在分界线上时,不记,重转),则记录的两个数字都是正数的概率为() A.B.C.D. 9.(3分)我们知道: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边AB在x轴上,AB的中点是坐标原点O,固定点A,B,把正方形沿箭头方向推,使点D落在y轴正半轴上点D′处,则点C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 A.(,1)B.(2,1) C.(1,)D.(2,) 10.(3分)如图,将半径为2,圆心角为120°的扇形OAB绕点A逆时针旋转60°,点O,B的对应点分别为O′,B′,连接B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B.2﹣C.2﹣D.4﹣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3分)计算:23﹣=.

完整版浙江中考数学考试大纲

2010年初中学业考试大纲 (数学) 一、命题依据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 二、命题原则 ⒈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数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综合有效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状况. ⒉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双基”的结果与过程的评价,重视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性评价,重视对学生数学认识水平的评价. ⒊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命题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⒋试题的考查内容、素材选取、试卷形式对每个学生而言要体现其公平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尊重不同的解答方式和表现形式. ⒌试题背景具有现实性.试题背景应来自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现实,符合学生所具有的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 ⒍试卷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结果与过程的考查,加强对学生思维水平与思维特征的考查. 中考试卷要有效发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求解)题、证明题、开放性问题、应用性问题、阅读分析题、探索性问题及其它各种题型的功能,试题设计必须与其评价的目标相一致. 试题的求解思考过程力求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活动方式,如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等. 三、适用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初中数学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 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中:数与代数、空间1 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四个部分的内容.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

⒈初中毕业生数学学业考试的主要考查方面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对数学的基本认识等. ⑴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考查的主要内容 了解数产生的意义,理解代数运算的意义、算理,能够合理地进行基本运算与估算;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有效地应用代数运算、代数模型及相关概念解决问题;能够借助不同的方法探索几何对象的有关性质;能够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几何对象的大小、位置与特征;能够在头脑里构建几何对象,进行几何图形的分解与组合,能对某些图形进行简单的变换;能够借助数学证明的方法确认数学命题的正确性;正确理解数据的含义,能够结合实际需要有效地表达数据特征,会根据数据结果作合理的预测;了解概率的涵义,能够借助概率模型、或通过设计活动解释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 ⑵“数学活动过程”考查的主要方面 数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对活动对象、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深度;从事探究与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信心等. ⑶“数学思考”方面的考查应当关注的主要内容 学生在数感与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意识、推理能力、应用数学的意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其内容主要包括: 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够使用符号表达数量关系,并借助符号转换获得对事物的理解;能够观察到现实生活中的基本几何现象;能够运用图形形象来表达问题、借助直观进行思考与推理;能意识到作一个合理的决策需要借助统计活动去收集信息;面对数据时能对它的来源、处理方法和由此而得到的推测性结论作合理的质疑;面对现实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活动获得数学猜想,并寻求证明猜想的合理性;能合乎逻辑地与他人交流等等. ⑷“解决问题能力”考查的主要方面: 能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⑸“对数学的基本认识”考查的主要方面: 2 对数学内部统一性的认识(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同数学方法之间的相似性等);对数学与现实、或其他学科知识之间联系的认识等等. ⒉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考试要求的知识技能目标分为四个不同层次: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具体涵义如下: 了解(认识):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 理解: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灵活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具体涵义如下:

沈阳市2014年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Word版)

2014年沈阳市中考数学试卷 试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参考公式:抛物线2 y ax bx c =++的顶点是24(,)24b ac b a a --,对称轴是直线2b x a =-.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24分) 1.0这个数是( ) A.正数 B.负数 C.整数 D.无理数 2.2014年端午节小长假期间,沈阳某景区接待游客约为85000人,将数据85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85×103 B.8.5×104 C.0.85×105 D.8.5×105 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 ) A.圆柱 B.三棱柱 C.长方体 D.圆锥 4.已知一组数据:1,2,6,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众数是3 B.中位数是6 C.平均数是4 D.方差是5 5.一元一次不等式x-1≥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6.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 ) A.2条 B.4条 C.6条 D.8条 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62 3 x x -=- B.844x x x =+ C.632x x x =? D.()34y xy xy -=-÷ 8.如图,在△ABC 中,点D 在边AB 上,BD=2AD ,DE ∥BC 交AC 于点E ,若线段DE=5,则线段BC 的长为( ) A.7.5 B.10 C.15 D.20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9.计算:=9___________ 10.分解因式:2m 2 +10m=___________ 11.如图,直线a ∥b ,直线l 与a 相交于点P ,与直线b 相交于点Q , PM ⊥l 于点P , 若∠1=50°,则∠2=________°. 12.化简:=???? ??-+ x x 1 111___________ 13.已知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x k y = 的图象相交,其中有一个交 点的横坐标是2,则k 的值为________. 14.如图,△ABC 三边的中点D ,E ,F 组成△DEF ,△DEF 三边的中点M ,N ,P 组成△MNP ,将△FPM 与△ECD 涂成阴影.假设可以随意在△ABC 中取点,那么这个点取在阴影部分的概率为________. 15.某种商品每件进价为20元,调查表明:在某段时间内若以每件x 元(20≤x ≤30,且x 为整数) 出售,可卖出(30-x)件.若使利润最大,每件的售价应为________元 16.如图,□ABCD 中,AB >AD ,AE ,BE ,CM ,DM 分别为∠DAB ,∠ABC ,∠BCD ,∠CDA 的平分线,AE 与DM 相交于点F ,BE 与CM 相交于点H ,连接EM ,若□ABCD 的周长为42cm ,FM=3cm ,EF=4cm ,则EM= ① cm ,AB= ② cm.

河南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学习-----好资料 2017年河南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一、整体分析 今年的河南中考(数学)试卷相较以往几年的试卷有了不小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三大题型题目数量变化(选择题由8道变为10道,填空题由7道变为5道,小题及解答题的总数量保持不变); 2、题目考查知识点发生了些许变化(①第16题由分式化简求值变为整式化简求值,小题加入了一道分式方程化简的问题(第4题);②第18题圆的综合题没有与四边形存在性结合;③第20题重新把反比例函数加入了解答题阵营;④选择压轴舍去找规律问题,被替换成扇形及组合图形的面积问题了); 3、难度降低(明显感觉今年试题难度降低了不少,这或许是一种趋势,小编大胆猜测一下,这说不定与未来两三年的普及高中义务教育有关.政策信息如下:) 二、中考数学试卷考点分析 1、命题理念:

命题要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确立的课程评更 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价理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注意整体性、综合性与实践性,突出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考查。 2、命题依据: 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命题依据。 3、命题内容与要求: 考查内容是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部分规定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的内容。主要考查的方面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思考,发现、提出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态度等。关注并体现的方面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设计一定的结合实际情境的问题、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对学生学习过程考查的问题等,以体现对学生相关数学能力的考查。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的解题技巧,适当控制运算量。 三、具体分析如下:

2015北京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2015年)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3分)(2015?北京)截止到2015年6月1日,北京市已建成34个地下调蓄设施,蓄水能力达到140000立方米,将14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14×104B.1.4×105C.1.4×106D.14×106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专题:计算题. 分析:将14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即可. 解答:解:140000=1.4×105,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较小的数,以及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2.(3分)(2015?北京)实数a,b,c,d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这四个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是() A.a B.b C.c D.d 考点:实数大小比较. 分析:首先根据数轴的特征,以及绝对值的含义和性质,判断出实数a,b,c,d的绝对值的取值范围,然后比较大小,判断出这四个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是哪个数即可. 解答:解:根据图示,可得 3<|a|<4,1<|b|<2,0<|c|<1,2<|d|<3, 所以这四个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是a.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以及绝对值的非负性质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实数a,b,c,d的绝对值的取值范围. 3.(3分)(2015?北京)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3个红球,2个黄球和1个绿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恰好是黄球的概率为()A.B.C.D. 考点:概率公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直接根据概率公式求解.

2017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7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下列各数中比1大的数是() A.2 B.0 C.﹣1 D.﹣3 2.(3分)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数据“74.4万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A.74.4×1012B.7.44×1013C.74.4×1013D.7.44×1015 3.(3分)某几何体的左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不可能是() A.B.C.D. 4.(3分)解分式方程﹣2=,去分母得() A.1﹣2(x﹣1)=﹣3 B.1﹣2(x﹣1)=3 C.1﹣2x﹣2=﹣3 D.1﹣2x+2=3 5.(3分)八年级某同学6次数学小测验的成绩分别为:80分,85分,95分,95分,95分,100分,则该同学这6次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95分,95分B.95分,90分C.90分,95分D.95分,85分 6.(3分)一元二次方程2x2﹣5x﹣2=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7.(3分)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D是菱形的只有() A.AC⊥BD B.AB=BC C.AC=BD D.∠1=∠2 8.(3分)如图是一次数学活动课制作的一个转盘,盘面被等分成四个扇形区域,并分别标

有数字﹣1,0,1,2.若转动转盘两次,每次转盘停止后记录指针所指区域的数字(当指针价好指在分界线上时,不记,重转),则记录的两个数字都是正数的概率为() A.B.C.D. 9.(3分)我们知道: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边AB在x轴上,AB的中点是坐标原点O,固定点A,B,把正方形沿箭头方向推,使点D落在y轴正半轴上点D′处,则点C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 A.(,1)B.(2,1) C.(1,)D.(2,) 10.(3分)如图,将半径为2,圆心角为120°的扇形OAB绕点A逆时针旋转60°,点O,B 的对应点分别为O′,B′,连接B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B.2﹣C.2﹣D.4﹣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3分)计算:23﹣=. 12.(3分)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13.(3分)已知点A(1,m),B(2,n)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m与n的大小关系为. 14.(3分)如图1,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沿B→C→A匀速运动到点A,图2是点P

浙教版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一、中考数学命题特点分析 认真分析近几年浙江省中考数学试题,不能发现,试题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三基”考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试题突出如下特点:一是典型性,即选题典型,难易程度做到逐步递进;二是针对性,即选题精炼,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三是新颖性,体现探究性、开放性、活动性,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与数学素养。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备考: 1、重教材,抓基础,夯实基本知识点,熟练各种基本技能 大多数的中考的试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特别是教材的内容编排有“螺旋上升”的特点,有些知识点比较分散,因此,要深入钻研教材,不能脱离课本,进入初三的学生,在学好新知识的同时,教师要把初一、初二相关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结构,要有经常性的复习,反复练习达到知识的巩固熟练,把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落实好。 2、重过程,抓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中考试题中有突出“动态”、“探究”、“过程”等观念,如图表中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结论的猜想与证明,利用学具操作、图形的旋转、翻折运动及文学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转换等,这些问题都是切切实实地关注学生的体验过程,要知识的发生过程,避免死记硬背。平时训练要求高标准,定时定量,做到等题规范,表述准确,推断合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 3、重通法、抓变通,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敏捷性 中考数学试题形式和知识背景千变万化,但其中运用是数学思想方法都是相通的。要处理好“通法”和技巧的关系,抓知识的主干部分与通性通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寻求不同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注重变式和拓展训练,精做精练,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敏捷性。 4、重反思、抓纠错 中考考试的分数高低,往往取决于细心,成绩再好的同学也难免粗心,但粗心的背后是有原因的,知识的负迁移,知识点不熟练,平时解题不规范,数学概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中考数学一模试题解析版及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解析版一.本次试卷难易分布: 二.重点考查知识点及难易程度(从上至下按重点→非重点): 题号及考察内容难易程度 二次函数第8、23及25题。分别考查了动点与函数问题、二 次函数的平移、函数图像的分析及代几综合问题 很大(尤其是本次的23题,相比以往的 代数综合题,这次难度大很多) 一元二次方程第7、16题。分别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二次方程的 解法及整体思想的应用。另外基本所有二次函数题 都离不开二次方程知识 基础但易出错(其中整体思想属于重要 数学思想) 圆第5、21题。分别考查了垂径定理、圆的基本性质 以及与锐角三角函数相结合综合题 其中第5题属简单题(但考生要注意审 题),圆的综合题难度正常 几何变换(旋转、翻折)第12、22及24题。分别考查了旋转的基本性质及 其应用,翻折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难度较大(第22、24虽然都涉及几何变 换,但解决的突破口均是其他知识内容)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第18、22、23题。考查涉及了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 数图像与性质、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解方法(待定 系数法) 难度一般(但第18题易丢分;其他两题 与只涉及一次函数基本概念,没有难度) 平行四边形(含特殊)第11、19、22、24题。考查涉及了平行四边形(含 特殊)的性质应用及判定、勾股定理的运用计算以 及基于平行四边形基础上的几何变换 难度正常(对性质及判定、勾股定理的 考查均不难,难点在于基于这些性质的 几何变换等) 其他 其他题目(包含科学计数法、基础计算、立体展开 图、数据统计与处理、解不等式等) 简单不该丢分(均为对基础概念的考查)三.试卷分析及总结反思: 与2013年的西城一模相比,本次考试的难度有较明显的下降,前22道题不存

2017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2017年省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下列各数中比1大的数是() A.2 B.0 C.﹣1 D.﹣3 2.(3分)2016年,我国国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数据“74.4万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A.74.4×1012B.7.44×1013C.74.4×1013D.7.44×1015 3.(3分)某几何体的左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不可能是() A.B.C.D. 4.(3分)解分式方程﹣2=,去分母得() A.1﹣2(x﹣1)=﹣3 B.1﹣2(x﹣1)=3 C.1﹣2x﹣2=﹣3 D.1﹣2x+2=3 5.(3分)八年级某同学6次数学小测验的成绩分别为:80分,85分,95分,95分,95分,100分,则该同学这6次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95分,95分B.95分,90分C.90分,95分D.95分,85分 6.(3分)一元二次方程2x2﹣5x﹣2=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 7.(3分)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D 是菱形的只有() A.AC⊥BD B.AB=BC C.AC=BD D.∠1=∠2 8.(3分)如图是一次数学活动可制作的一个转盘,盘面被等分成四个扇形区域,并分别标

有数字﹣1,0,1,2.若转动转盘两次,每次转盘停止后记录指针所指区域的数字(当指针价好指在分界线上时,不记,重转),则记录的两个数字都是正数的概率为() A.B.C.D. 9.(3分)我们知道: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边AB在x轴上,AB的中点是坐标原点O,固定点A,B,把正方形沿箭头方向推,使点D落在y轴正半轴上点D′处,则点C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 A.(,1)B.(2,1)C.(1,)D.(2,) 10.(3分)如图,将半径为2,圆心角为120°的扇形OAB绕点A逆时针旋转60°,点O,B的对应点分别为O′,B′,连接B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B.2﹣C.2﹣D.4﹣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3分)计算:23﹣= . 12.(3分)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13.(3分)已知点A(1,m),B(2,n)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m与n的大小

初中数学考试大纲

数与代数 (一)数与式 ⒈有理数 考试内容:有理数,数轴,相反数,数的绝对值,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加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简单的混合运算. 考试要求:(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运算律、运算顺序以及简单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4)能用有理数的运算律简化有关运算,能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⒉实数 考试内容:无理数,实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简单的实数四则运算. 考试要求:(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科学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4)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5)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会按要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6)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运算法则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⒊代数式 考试内容:代数式,代数式的值,合并同类项,去括号. 考试要求:(1)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3)能解析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 (4)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 (5)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和去括号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⒋整式与分式 考试内容:整式,整式加减,整式乘除,整数指数幂,科学记数法. 乘法公式: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公式法. 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