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八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八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八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八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信息技术

课程类型:校本课程

教学材料: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课本

教学时数:16课时

授课教师:王会杰

适用对象:八年级

课程目标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学习已经适应并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学习模式,本学期信息技术课程将继续采用教师引导与讲练结合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设计任务,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教学思路。本课程主要从表格处理、网页制作等学习内容入手,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认识表格处理软件的作用以及学习意义。

●掌握创建制作表格的方法。

●利用表格进行简单的数据运算,修饰表格。

●创建网站的站点,了解网站三要素网页、主页、网站的关系。

●掌握制作简单的网页的方法,

课程实施

1.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展开,结合范例、演示、讲练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等项目,尽可能给学生营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环境。课堂上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作品的创作能力。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2.课时安排:16课时。

3.教学环境:计算机教室。

4.学生人数:40~50人。

课程内容

第一章表格处理

第一节设计表格

学习内容:

1、认识Excel

2、测量固体密度

3、设计实验表格

学习目标:

1、了解电子表格软件处理信息的优势

2、养成用电子表格软件处理信息的习惯

第二节制作表格

学习内容:

1、制作表头

2、填充数据

3、添加标题

4、保存实验表格

学习目标:

1、学会在电子表格中输入各种类型的数据。

2、学会将电子表格保存在制定的位置

第三节数据计算

学习内容:

1、用数据列式计算石块体积

2、用单元格列式计算铁块的体积

3、利用函数得出实验平均值

学习目标:

1、掌握用Excel进行计算的三种方法

2、掌握常用函数的用法

3、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完成各种计算

第四节数据排序与筛选

学习内容:

1、数据的排序

2、数据的筛选

学习目标:

1、掌握对数据排序的方法

2、掌握筛选数据的方法

第五节美化表格

学习内容:

一、修饰表格

1、标题

2、突出表头

3、数据居中

4、保留2位小数

5、加表格边框

6、添加底色

二、插入图片

学习目标:

1、掌握美化表格的方法

2、学会在表格中插入图片

第六节创建图表

学习内容:

1、创建“固体密度”图表

2、装饰图表

学习目标:

1、掌握根据电子表格中的数据生成图表的方法

2、能够根据需要对图表进行修饰

第七节巧制算盘

学习内容:

1、制作算盘

2、巧拨算盘

学习目标:

1、通过绘制算盘,掌握利用绘图工具绘制图形的方法

2、掌握利用填充柄复制图形的方法

3、理解电子表格在排版中的应用

第八节综合实践

学习内容:

1、早餐情况调查

2、用word制作“测量物体密度”实验报告

学习目标:

1、复习word的操作

3、熟练运用word和Excel两种软件的交互整合。

第二章网页制作

第一节:规划网站

学习内容:

1、网站、网页、主页

2、网站整体规划

3、设计网页总体布局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网站、网页、主页之间的关系

2、了解网页规划的大体步骤及选择主题、设置栏目的有关知识

3、了解网页总体布局的重要性

4、能够选择合适的主题并合理布局网页结构

第二节:建立站点

学习内容;

1、确定网页制作工具

2、FrontPage简介

3、建立站点

4、保存网页

5、关闭站点

学习目标:

1、了解常用的网页制作软件。

2、熟悉FrontPage的窗口组成和启动、退出方法。

3、掌握使用FrontPage创建站点的方法。

4、了解站点的不同视图模式及站点组成。

5、学会网站的保存方法。

第三节:主页结构的编辑

学习内容:

1、打开站点

2、网页结构编辑

3、浏览网页

学习目标:

1、掌握打开站点的不同方式。

2、掌握利用表格进行主页布局的方法。

第四节:网页的制作

学习内容:

1、添加文字标题

2、在网页中插入图片

3、添加水平线

4、为站点设置共享边框

5、为站点主页设置主题

6、为网站添加导航栏

学习目标:

1、学会在网页中添加文字内容并对字体进行相应的设置。

2、掌握图片的插入和水平线的添加。

3、了解为站点设置共享边框的方法和网页主题的应用方法。

4、学会为网站添加导航栏。

第五节:建立超级链接实现网页间交互

学习内容:

1、什么是超级链接

2、实现网页间的交互

3、创建电子邮件超级链接

4、删除超级链接

学习目标:

1、理解超级链接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设置超级链接的方法。

第六节:设置动画和特殊效果

学习内容:

1、滚动字幕

2、悬停按钮

3、横幅广告

4、Flash动画

5、背景音乐

6、添加网页制作者信息

学习目标:

1、掌握在网页中添加滚动字幕、悬停按钮、横幅广告的方法

2、掌握在网页中插入Flash动画及背景音乐的方法。

3、了解使用多种形式传递信息的方法。

第七节:网站发布

学习内容:

1、检查网页信息的合法性

2、申请主页空间

学习目标:

1、了角信息发布的安全准则。

2、学会以在网上申请网络空间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将网页上传。

第八节:综合实践

学习目标:

利用要章所学知识,自由选取主题,搜集资料制作完成一个专题网站,并发布。

课程评价

1.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即上课出勤情况、课堂纪律情况、参与活动情况,作品完成情况。

2.平时课堂操作与任务完成情况相结合;

3.教师综合评定,给予相应评价(优秀、良好、中等、须努力四个档次)。

初二数学教学大纲

勤径教育2014春季班初二数学教学大纲主讲人:车嘉凌课时数:32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说明课时数 第一讲 16.1二次根式 16.2二次根式的乘除二次根式的的概念,性质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计算 2 第二讲 16.3二次根式的加减 小结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计算及混合运算 2 第三讲17.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 重要的性质,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是一 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本节介绍勾股定理及其 应用 2 第四讲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逆定理应用 2 第五讲18.1平行四边形(一)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图 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 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用处更多 2 第六讲18.1平行四边形(二) 18.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二)矩形 平行四边形中的特殊情况矩形、及矩形的性 质和特点 2 第七讲 18.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二)菱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中的特殊情况菱形、正方形、及 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和特点 2 第八讲16、17、18 章综合复习半期复习与模拟测验 2

第九讲19.1函数(一)了解什么是函数 2 第十讲19.1函数(二)、 19.2一次函数 (一)一次函数的定义 函数的意义及定义 2 第十一讲19.2一次函数 (二)一次函数的性质、 图像以及应用 了解函数的图像、明白函数图像所表达的意 义,能使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 第十二讲19.2一次函数(三)一 次函数、方程、不等式 的关系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综合应用 2 第十三讲十九章小结与复习要求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解决 生活中的问题 2 第十四讲 20.1数据的集中趋势 (一)代表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 数和众数 2 第十五讲20.1数据的集中趋势 (二)20.2数据的波动 程度(一) 刻画数据波动程度的统计量:方差 2 第十六讲 20.2数据的波动程度 (二)20章小结与复习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实际运用及 解题 2 第十七讲期末总复习期末总复习与模拟测验 2

高中技术课程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高中技术课程(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考试大纲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基础一、信息技术基础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2.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理解和掌握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有关概念。 (二)信息的来源与获取 1.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2.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性。 3.万维网、搜索引擎的使用。要求:理解和掌握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 (三)信息的加工 1.M i c r o s o f t W o r d文字处理软件。 2.M i c r o s o f t E x c e 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3.M i c r o s o f t P o w e r P o i n t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4.分辨率、位图、矢量图、颜色、图形、图像的概念。 5.B M P、T I F F、G I F、J P G等文件格式的特点。要求:在熟练运用W i n do w s X P系统的基础上,能熟练运用常用办公软件加工处理信息。 (四)信息技术与社会 1.数字化生活的各种体现方式。 2.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信息安全,病毒防治。 4.网络文化,信息免疫。要求:理解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信息技术能力 (一)信息的表达与交流 1.信息表达的各种常用方式。 2.电子邮件的收发、地址构成和特点。 3.能用Q Q、M S N等信息交流工具表达和交流信息。

要求:了解信息表达的各种常用方式,能运用电子邮件、QQ、博客、微博等工具表达和交流信息。 (二)多媒体技术基础 1.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和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2.掌握常用媒体的基本特性、数据格式、使用方法和应用特点。 3.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4.掌握对声音、图像、动画及视频的加工和处理。要求:熟悉常用软硬件的安装与使用,能运用相关软件对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三)网络技术基础 1.网络基本概念,网络的组成与分类,网络协议和功能。 2.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数据通信技术,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拓扑结构,信息交换技术。 3. 理解 Internet、TCP / IP 协议、IP 地址和域名,了解 ISO / OSI 参考模型。 4. 互联网常见服务,理解 DNS、电子邮件系统、文件传输、远程登

2020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0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初二已经开学了,来看看初二的数学老师是如何制定教学计划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 坚持教育科学的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教育局和学校提出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全面深入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构建高效课堂。配合学校达成“安全校园”和“家长满意学校”的办学愿望。积极深入探索“分组合作”学习方式,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放眼于学生终身能力培养,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有用的栋梁之材。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习现代科技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 第十二章数的开方由平方根和立方根开始,进而学习实数的相关知识。 第十三章整式的整除主要介绍了幂运算、整式的乘法和除法、乘法公式、因式分解几个基本的运算,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第十四章勾股定理主要探索勾股定理及其应用,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模型的建立为主。 第十五章平移与旋转主要介绍了图形的基本变换,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总结规律。 第十六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介绍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特征以及几类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对几何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落实 通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落实最终实现能力的培养。钻研教材,突破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深入了解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性,因人而宜,制定课堂上有效的辅导、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使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四、教学常规落实 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学习,团结协作。精心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密切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好多媒体教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为教学服务。上好每一节课,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上好每一节课。 布置作业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有层次性。认真批改作业。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有效,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反馈,针对作业中的问题确定个别辅导的学生,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指导. 积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帮助他们找到应对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五、深入业务学习 认真学习业务理论,并做好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一切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习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反思,每周写出一至两个教学反思,真正体会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自己。充分备好每个教案,做到备学生,备教材,每周及时上传四个教案和四个课时作业。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积极利用和制作课件,提高自己电化教学能力。 六、将“多媒体”渗透于教学 充分利用课件,提高课堂效率,突破教学难点。使教学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楚,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得到提高。 七、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结合落实课标理念。将“合作分组教学”的课堂教

《气象科技活动》校本课程纲要

《气象科技活动》校本课程编写纲要 (成果总结) 一,课程简述 人类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为了适应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小学的科技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已成为共识。近年来,我校以气象科技活动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形成了一定的特色.特别是气象观测,我校建立了小学生自己观测的气象哨,2010年被北碚区教委命名为“北碚区xxx小学气象观测工作室”,被北碚区气象局命名为“北碚区气象防灾减灾教学示范校园”。当前,我校面临如何保持并提高气象科技活动教育的质量,如何扩大气象科技教育的面,如何开展以气象科技活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如何依托气象科技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多方面科技素养的提高等问题,因此,我校迫切需要进一步发掘气象科技活动教育资源,开发我校气象科技教育的校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 1、了解掌握气象的一些基本知识,体会气象科学的魅力,知识的力量,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气象科学的浓厚兴趣。 2、通过让学生亲身实践活动,更好地掌握气象知识,并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预防灾害的能力。 3、通过探究主动获取气象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程内容: 我们将教材分为上下册,学习的内容分为气象故事篇,气象常识篇,气象实践篇、气象灾害预防篇四个部分,每部分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予以体现.本课程内容以正文为主体辅以古今经典气象故事、气象名人"、气象知识"、气象谚语"、气象灾害与预防"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介绍一些与气象有关的历史故事、气象名人名言、谚语等拓展知识作为课程的一种补充,同时,根据不同年段的知识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差异,在课程编制上予以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一至三年级为兴趣培养阶段,以看,听,说画的方为主,适当有一些气象观测,调查;四至六年级除了继续学习气象常识外,以气象观测实践、认识气象灾害与预防为学习的主要内容,环保知识学习及实践调查为学习。各年级既相互并列又各有自己的侧重点,既体现连续性又相互独立,体现了不同年级段不同的学习特征,加强了校本教育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具体内容如下: 1、气象故事篇 课程目的:了解气象对人类的影响与作用,认识气象名人,激发学生探究气象知识奥妙的兴趣。课程内容: 火烧赤壁、雅安天漏、草船借箭、巴山夜雨、竺可桢的故事、涂长望的故事。2、气象常识篇

八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科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八年级数学上册 设计人: 适用年级: 八年级 设计时间:2019 年9 月16日

一、明确学科课程纲要的内涵和意义 课程纲要是学科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校情、学情编制的、体现学科各种课程元素的计划大纲,是一种规定时间内的课程计划。编制课程纲要,就是对一个学期或一个模块、一个单元所要实施的教学进行整体设计,也就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对一定时期内的学习内容进行整体规划,硏究和分析教与学中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因素。编制和使用学科课程纲要,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课程实施的目标与内容,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需条件,有利于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框架,有利于学校开展课程审议、管理与评价。 二、把握学科课程纲要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课程纲要不同于教学进度表,课程纲要完整的体现了课程元素,而教学进度表只是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简单安排。课程纲要的构成要素包括: (一)一般项目: 学校名称、课程类型、设计教师、日期、适用年级、课时。 (二)课程元素: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灵魂。制定目标的依据是对课程标准的分解和对学生的研究、对学材及其他教学资源的分析,具体要求是:全面、适当、清晰;目标要涉及三个维度,特别是认知要求。 课程内容:是指依据课程目标对学材的内容及相关的资源进行一定的选择与组织,教师要从总体上把握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依据课程标准,学材及现场学习资源进行设置。 课程实施:是指如何更好的实施课程内容,以便于学生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涉及学习主题,课时安排,教与学的方法等。 课程评价:是指选择与课程目标匹配的评价方式,以获得学生实现目标的证据,包括过程作业与模块,单元测试。 (三)所需条件:为顺利实施该课程所需要的条件。 三、落实编制学科课程纲要的有关要求 编制学科课程纲要,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学材,准确把握课程的地位和价值,明确本学期的课程安排与整个课程安排之间的逻辑关系,处理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四个课程元素。要分析学情,详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编制课程纲要,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学习责任的承担者,学科教师要在新学期开学前一周通过个人独立钻研,编写出一份任教学科的学期《课程纲要》,并在备课组、教研组内进行交流研讨,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本备课组教师共同使用的课程纲要。课程纲要一经形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全套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和利用。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考试内容:技术对人类的价值;考试要求:了解(a)) ①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②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 2.技术与社会(考试内容: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考试要求:了解(a)) ①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②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③技术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④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⑤技术的发展导致社会劳动力结构产生变化;⑥技术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技术与自然(考试内容:技术对自然的价值;考试要求:应用(c)) ①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②人类在利用技术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4.技术的两面性(考试内容:技术的两面性;考试要求:了解(a)) ①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②技术的两面性,正面在于其实用性,反面在于其过分功利性及其对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动摇。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目的性 ①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②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考试内容: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的关系;考试要求:理解(b)) ①创新性是技术的灵魂所在,任何技术的发展都需要创新;②技术创新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I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II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③一些重要的技术的发明和革新对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技术的综合性(考试内容: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考试要求:理解(b)) 科学技术 区别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利用和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 “ 怎么办” 回答“ 是什么”“ 为什 么” 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联系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①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技术发明者在技术实现价值的过程中享有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受法律保护;②知识产权制度体现了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和保护,并可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专利申请过程:1、提交申请;2、受理;3、初审;4、公布;5、实质审查;6、授权。 三、技术的未来(考试内容: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的情感和理性态度考试要求:理解(b)) 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理性地看待技术的未来,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世界里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①设计成为推进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②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③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改进产品的性能。 2.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①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做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②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③技术进步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 3.设计的丰富内涵

校本课程纲要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开发背景 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 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这一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使得个体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时,他们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极其强烈的认知需求,这种自觉、主动的求知状态,也构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机。因此适时适宜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目的,也是十分有效地对个体的发展发挥作用并对其将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课程目标 当前,校本课程开发应从学校特色角度考虑课程目标。如此形成的标志性的课程是学校特色之所在。因此,学校特色的形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结果。 (一)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具体目标: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1、教学内容: 第一章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第二章培养和保持良好的情绪 第三章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第四章学习是生命发展的阶梯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版2020年修订)-教学与评价案例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 90附录 2 教学与评价案例 教学与评价案例1 :基于螺旋式上升策略的设计与实施 案例主题: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常规技术要求的系列试验 一、教学目标 1. 经历对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的多项常规技术要求进行技术试验的过程,能读懂相关的技术标准,学会识读技术图样,选择相应的技术试验方法开展试验,并写出技术试验报告。 2. 经历简易风洞设计和制作过程,学会运用系统、结构等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进行简易风洞方案设计。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风洞模型,并进行测试和优化。 3. 经历技术试验数据分析和运用的过程,确定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的技术问题,尝试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体悟人技关系,形成规范、安全的技术意识。 二、教学准备及课时安排 1. 教学准备。 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样品若干、量具、弹簧秤、塑料板、轴流风机、电动机等。 2. 课时安排:5 课时。见表1。 表1

附录 │ 91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项目情境。 2012 年的一天,某省的一条高速公路上曾发生过一起相当惨烈的 车祸,2 人死亡, 10 多人受伤,原因之一就是缺了这么一块小牌子。 交警说: “三角警告牌体积较小,使用频率较低,因此很容易被司机忽 视。但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三角警告牌, 它对于安全的保障作用是巨大的。 三角警告牌在车辆发生故障抛锚时, 被放置于车子后方, 以提醒后面的 来车注意安全。不合格的三角警告牌对交通安全起不到多大的警示作用。 那么,合格的三角警告牌是什么样的呢?如何辨别和选购合格的三角警 告牌产品呢? (二)确定技术试验内容。 组装三角警告牌。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机动车用三角 警告牌》( GB 19151—2003)(以下简称三角警告牌国家标准),熟 悉形状和尺寸、离地间距、结构稳定性、抗风稳定性、形状的视辨性 等技术要求的国家标准。 三)选取样品进行技术试验。 1. 检测形状、尺寸及离地间距(试验 1) 问题情境 1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三角警告牌外形各异, 见图 1, 但基 本上都具备了三角形的特征。它们符合标准吗? (1)阅读三角警告牌国家标准的规定和附录 A 的图样,填写形 状、尺寸和离地间距等技术要求及国家标准数据。 图1

华东师大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63人,其中男生39人,女生:24人。上期末数学考试最高分120分,最低分15分,平均分103,110分以上30人.总体上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及格的同学仅93.5%;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基本概念,基本计算,以及基本的空间与图形知识都极其欠缺;数学的思维混乱;不能独立思考,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兴趣低落,多数学生对数学严重丧失信心,谈数学而色变。 二、教材分析: 1、体系结构: (1)数学内容的引入,采取从实际问题情景境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具有现实背景的素材,建立数学模型,使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获得数学概念,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和方法。 (2)教材内容的呈现,努力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况和机会,适当编排应用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自主探索、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教材内容的编写,把握课程标准,同时又具有弹性,编入一些选学内容,以适应较高程度学生学习的需要,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4)教材内容的叙述、行当介绍数学内容的背景知识与数学史料等,将背景材料与数学内容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 (5)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材中占有适当地位,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自主探索、实践体验。 2、教材体例。 (1)教材的正文中,根据教材内容的实际需要,适当设置了一些相应的栏目。如“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体验和感受,掌握必要的知识。 (2)结合教材各块内容,安排一些有关的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故事、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数学趣题、知识背景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对数学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教育。 (3)控制习题总量,降低难度,增加探索、开放、实践类型的习题,按照不同的要求,

小学科学校本课程纲要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小学科学《生命留影》校本课程开发纲要昌黎三小杨金英 课程名称:《生命留影》 课程开发者:杨金英 课程适用对象:四--六年级学生 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 课程资源:新编(自编)

学习时间:隔周一节 课程目标: 1.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开发适合学生水平,符合学生特点的综合活动型校本课程。 2.通过学习不同类型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让学生学会动植物标本采集、制作的具体操作过程,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益害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4. 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认识,让学生亲近自然,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 5.爱生物、珍惜生命的理念。 课程内容: 一、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二、参观学校标本室,了解动植物标本的种类和基本制作方法,布置采集植物任务和注意事项。 三、 四、学习制作腊叶标本。 五、学习制作液浸标本。 六、制作叶子粘贴画。 七、植物标本展览与评价。

八、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九、 十、蝶类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十一、动物标本展览与评价。: 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方式: 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3.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标本制作活动的机会。 重在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4. (二)学习方式: 1.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学习活动是活泼的、主动的、和有个性的。 3.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地位。 一、评估方法 1.每小组在每次标本制作实验后,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成果,每个实验成果按等级打分,占总成绩的55%。 2. 3.书面测试。试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几种比较常用动植物标本制作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能写出具体的制作流程,并且加强试题的探究性和开放性。这部分占总成绩的35%。 4. %。10出勤率和课堂参与态度占总成绩的 5. 精品文档.

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知识点教学提纲

山西省普通高中会考学科标准——通用技术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 [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 [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 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 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具有直接经济意义。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在军事、政治、文化领域也发挥重要作用。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 (1)通过技术,人们利用、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 2.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a)技术目的性: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结果。(例:助听器的发明) b)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c)技术的综合性:具有跨学科的性质,是内在特性。 d)技术的两面性:a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 来危害。(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沪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沪教版 篇一:2014-2015学年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肥西县清平初级中学王胜利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所带的两个班学生人数为:八(1)47人,八(2)46人,数学基础不是很好,尤其是八(1)班学生的成绩相对其他三个班有一定的差距,从上学期期末数学测试成绩可以看出。总的来看,两个班的学生经过七年级的数学学习,基本形成数学思维模式,具备一定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知识灵活应用上还是有所欠缺,同时作答也比较粗心。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几何中,学生在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

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帮扶和教育对象,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也不是太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合集二: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八(1)班、(3)班,两班比较,一班优生稍多一些,但后进面却较大,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三班学生单纯,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纲要

泥井中学2010-2011学年度 ——《科技制作》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科技制作 课程类型:科技类选修 课程资源:课程选择 开发主持: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主讲教师:王建义 学习对象:七八年级学生 学习时间:每周一课时,共25课时

泥井中学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纲要课程名称:科技制作 课程类型:科技类选修 课程资源:课程选择 开发主持: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主讲教师:王建义 学习对象:七八年级学生 学习时间:每周一课时,共25课时 第一部分课程实施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样就把课程的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和教师。开发研究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将对于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向学生提供最迫切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如何把科技教育开发为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更加符合独特的地方环境和教育需求? 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实行以来,我校一直在寻求适合学生发展的科技教育教材,究竟该教给学生些什么?那些内容才是学生需要的?怎样的教材才能贴近我校实际情况又能使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正在我们苦苦寻觅的时候,市教科所组织开展了创新检测赛。在这次创新检测赛中《稳定的木塔》一项,我校取得了市赛二等奖的好成绩;以此为契机我们开展了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搜集以往赛事长期题、即兴题作为科技教育的教学内容。2007年市创新检测赛《运水装置》一项中,我们又取得了市赛一等奖、创新奖好成绩,借此机会我们大力宣传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科技兴趣小组吸引了大批的学生。从两次比赛的情况看,说明了两点:一是我们的学生需要科技教育;二是我们有这样的教师可以完成科技教育教学任务。在李待军校长的授意下,学校组织了教材编写小组。小组成员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派出教师参加市县组织的学习,由刘振平主任负责组织完成了教材的编写。此教材完成后至今一直作为我校的选修课。教材结构和内容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充实。

上册九年级数学课程纲要

九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学校:孟庄镇第二初级中学 课程名称:《数学》(九年级上册)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北师大版 课时总数:55课时 一、课程目标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与解读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本册书的主要内容主要有: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元二次方程、概率的进一步认识、图形的相似、投影与视图、反比例函数。 (2)教材分析 代数部分包括《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的学习。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重要数学模型,是第三学段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该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方程、函数”的数学意义。 几何部分包括《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图形的相似》、《投影与视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加强逻辑推理的训练,了解相关几何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进一步感受公理化思想和演绎推理的意义与价值,增强科学理性精神,提高准确表达论证过程的技能。

概率统计部分包括《概率的进一步认识》的学习。进一步通过有趣的实例、操作活动考察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的关系。(3)学情分析 1、转化思想:即将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通过变形、变 换、转化为已经解决过的问题上来处理的一种数学思想。九年级上册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一元二次方程中。 2、方程思想:就是把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 (组)的方法使问题得以解决或更容易解决。上册内容主要体现在一元二次方程中。 3、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把图形与数量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数学问题更直观,更容易解决。上册内容主要体现在反比例函数中。 4、分类讨论的思想:具体地说,就是把包含多种可能情况的 问题,按某一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进行解决,从而达到解决整个问题的步的,分类的一般原则是:标准统 一、不重不漏。上册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第一章。 5、整体思想:上册内容在一元二次方程中有所体现。 6、概率统计的思想:主要体现在频率与概率这一章。 (4)课程目标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

高中《通用技术一》教案全套

高一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全 册 教 案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第一节技术的价值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通用技术》新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改变旧的传统教育模式,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师生、学生间互动教学、自主探究等形式进行教学设计。(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技术的产生和技术与人类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 2、理解技术对人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对周边的技术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对技术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得出结论。 2、教师构建互动,让学生探究。从而掌握知识,拓展知识和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 3、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解答问题培养其自主探究精神。(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关注技术的新发展,培养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二、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要的关系。

(2)理解技术对人类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3)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和关注技术。 2、难点: 典型案例的分析与其有关知识的拓展。 [难点突破] 由教师引导,通过集体或小组讨论,初步形成结论,最后由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1、模式:探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2、策略:通过实验、讲授、提问、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感受技术就在身边,技术不断发展,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社会、对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使学生积极地探究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3、手段:多媒体设备、课件、实物。 四、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同学们,上节课开导篇大家了解了什么是通用技术,并为什么要学习通用技术,如何学好通用技术的有关问题及其模块设制展开了讨论,使大家明确了学习通用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天我们就通用技术课的技术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来做个实验:《钉、拔木条上的钉子》 器材:木条、铁钉、平嘴钳、圆头铁鎯头、羊角铁鎯头。 [创设情景]:木条、铁钉、鎯头是制作家具修理家具常用的材料和工具,属木工。 下面请一位同学帮同学们在教室里做一个挂雨具的架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课程纲要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课程实施纲要 【课程名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设计者】侯国富 【授课人】八年级数学教师 【课程类型】必修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课时安排】80课时 【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课程目标】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相关要求,结合八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本学期课程目标。 1、掌握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各种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能利用它解决简单问题。 3、探索轴对称,线段垂直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概念,探索 并掌握其性质以及其判定方法。 4、学生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并能灵活运用运算律与乘法公式简化运算;掌握提公因式法和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方法。 5、掌握分式的概念,计算,分式方程及应用。 第十一章三角形 本章主要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多边形的有关计算。让学生不仅解决有关计算,而且能够学到研究几何图形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并能初步了解所学的图形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学习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难点:领会证明的分析思路、学会运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十三章轴对称 本章主要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同时利用轴对称变换,探究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的性质。教学重点:轴对称的性质与应用,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难点:轴对称性质的应用。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本章主要学习整式的乘除运算和乘法公式,学习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教学重点:整式的乘除运算以及因式分解。教学难点: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及其思路。教学关键提示: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理解因式分解,并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性。 第十五章分式 本章主要让学生看到分式与分数的异同,让学生认识到分式是我们研究数量关系并用来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培养学生的计算和理解能力。 【课程内容】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相关说明,结合我校本学期教学工作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纲要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类型:科学素养类 教学材料:自编 授课课时:36课时 主讲教师:信息技术教研组全体教师 授课对象:高一、高二学生 一、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拓 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和能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 一技之长,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空间。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选择计算机的实物配件进行组装与维护,选择PHOTOSHOP、FRONTPAGE等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掌握相关的高级技巧。 (三)、情感与态度 1、树立正确与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与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钻研能力。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集体主义荣誉感。 二、课程内容 (一)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包含图片) 1、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相关知识(结合实物展示) 2、学生动手拆卸废旧电脑,研究计算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了解电脑的相关配件的市场行情; 4、学生动手组装一台性价比高的电脑; 5、计算机各种软件与硬件的故障现象与维护 (二)电子绘画 1、PHOTOSHOP基本知识简介 2、PHOTOSHOP对图片的高级处理技巧;(生活相关) (三)网页制作 1、FRONTPAGE制作网页的基本知识; 2、制作网页的高级技巧; 三、课程实施 在课程的选题中选择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结合交叉的内容,这样既避免开设的校本课程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重合,又让学生在学习其他类课程中充分使用计算机与网络这些现代信息工具,形成现代信息学科与传统人文学科、科学学科相互交融的综合性校本课程。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发挥在创设情境、提供学习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框架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 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角边(AAS):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画法:课本第19页。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1、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第十二章轴对称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 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 的夹角叫做底角。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1、不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对对称的性质称轴都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对称的图形都全等。

2020年整合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纲要名师资料

江山中学通用技术课程纲要 在新课程的框架中,通用技术课程是国家设立的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作为浙江省示范高中——江山中学,既要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保障通用技术课程的顺利开设;又要结合自己学校特点,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种资源将通用技术课程开出本校特色。 一、通用技术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不仅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对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在新课改中,通用技术课程采用模块的设计方式,共设9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2个,为“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其余均为选修模块,为“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电子控制技术”、“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学2术”、“服装及其

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每个模块. 分。这种课程设置方式,既强调了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也充分体现了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三、课程实施 (一)课时计划 A.必修课部分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校目前的实际情况,本年度课时计划如下:1.教学对象:高二全体学生,共18个班。 2.教学内容:浙江省通用技术专题内容。《技术与设计1》共18个专题,《技术与设计2》共17个专题如下表: 《技术与设》专 单专题内对应教材章课 课走进通用技专题序 1.1课技术的性专题 1.2课第一走进技术世技术的价专题专题课1.3技术的未来1设计与设计课时 2.1 专题五 技术世界中的设第二章 2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课时2.2 专题六计2课时技术试验及其方法专题七 2.3 1课时专题八设计的一般过程 3.1 1课时制定设计方案 3.1 专题九 1 课时:制定台灯设计方案学生活动1 设计的过程原则第三章及评价2课时设计的一般原则专题十3.2 1课时设计的评价专题十一 3.3 1 专题十二:模型或原型的制作2学生活动课时 课时14.1 发现问题专题十三发现与明确问题第四章专题十四课时14.2 明确问题方案的构思及其第五章 2方案的构思方法专题十五课 时5.1 方法课时2 专题十六6.1 设计表现图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课时26.2 常见技术图样专题十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