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的生活习惯

外国人的生活习惯
外国人的生活习惯

外国人的生活习惯

一、守时

外国人认为时间是生命,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对时间的看重,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因此,一定要守时,不能迟到。如果要迟到或缺席,一定要提前打电话说明事由。

二、提前预约、有计划

外国人做事很有计划,今年就把明年的机票定好了。这星期已把下星期的事提前安排妥当。因此如果我们邀请他们来家里或要他们做事,一定要提前预约。不能临时告诉他们要做什么事。有一位外教告诉我,他曾经在中国某著名大学授课,经常系里中午突然通知他下午要开会。他说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中午才告诉他下午要开会。系里说中午才决定的。可是他早就安排好了下午的日程,经常搞得他不知该怎么办。

如果没有预约,贸然就去外国人家拜访,会让外国人难堪。因为他们不愿没有准备地迎接客人。

三、守信

外国人答应的事,一般都会认真履行.除非有特殊情况。所以跟外国人交往,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去做,他们很重视自己的信誉。反过来,如果我们答应的事而不去做,外国人就会认为这样的人不可信。一旦认为不可信,他们就不会与这样的人交往。他们对法律、制度很敏感、很认真。因为在他们的国家是以法律和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与外国人经商时,一定要注意合同、合约的内容。一旦签约,就要尽全力遵守。如果不遵守规定,就会永远失去这个客户。外商若认为你是个守信、值得交往的人。即使你的报价比别人高,他们也会一直忠诚的与你合作。他们认为信誉高于眼前的利益,长久地合作关系更为重要。

四、诚实

初次与外国人打交道,他们都会很信任对方。如果发现被对方欺骗,信任的关系就结束了。他们常说,第一次被人骗也就罢了,再一次被人骗自己就是傻子。有一次在新天地,一个学生请假说要去西藏,后来老师们发现他还在学校后花园打篮球。个个都非常吃惊,怎么可以这样撒谎呢?在对外商业活动中,诚实是极为重要的品质。与一个外国客户建立关系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他们要反复考察,认定是否可以长期交往。因此要十分珍惜这样的商业伙伴关系,不要因为一点不诚实的行为,毁掉了合作的机会和长期的利益。

五、说话、做事要认真

外国人对别人讲的话很认真。例如,不随便讲客套话,“来我们家玩吧”,他们马上就问“今天晚上去你家吗?”很久以前我的美国朋友告诉我说,中国人问他们“你吃饭了没有?”他们就想:什么意思?为什么关心我吃饭了没有?你要请我吃饭吗?外国人对原则和规定很认真。有了规定就一定要执行。不像中国人讲人情。比如,学校规定旷课三次学生就被开除,不参加毕业考试就没有毕业证书等。无论平常师生关系多么亲密,到时候一定照章办事。不是他不爱你,不喜欢你,而是规定就是规定。开除完后,仍然是朋友,这一点中国人可能很难接受。

六、注意细节

注意细节也是认真态度的表现。中国人有时做事不注意细节,把外国人气的发昏。比如,安装橱柜的师傅来了,上面的橱柜没有吊平,是斜的。外国人说:“没有平,”师傅说:“平了。”老外用尺子一量,差了两公分,“两公分啊!”而中国人说,“只有两公分呀!”

有一家美国投资公司的老总,让一个中国人给他做调查。因为他们想买一栋写字楼。说,“请你调查这栋写字楼里有多少家公司。”调查人回来说:“大约100家。”之后这个老总不放心,又亲自去调查,发现是150家。他对调查人的工作如此粗略大大吃惊,心想:100家和150家相差多远呀!就这样一件小事都办不好,还有什么可以指望的呢!

还有一家外企人事主管曾经告诉我,说有很多人寄简历给她的公司。想应聘的人一大堆。许多人的简历连看都不用看就会被淘汰。一看他(她)用的什么纸,就知道此人做事多么不认真。也就别指望有工作机会了。没有见面之前,简历就代表我们自己的形象。连自己的简历和形象都不认真。也不可能指望公司会给我们什么责任和工作的机会了。

七、直接沟通

外国人对你有意见会直接告诉你。他们非常直接、直爽,甚至有时不顾人的情面。如果你对外国人有意见,也要直接告诉他(她)。千万不要在背后议论,或跟别人讲。他们会觉得非常伤害。有一次,一些学生对某老师的课有一些意见。他们不是直接跟老师谈,反而联名写信要告诉校方领导。这位老师感觉非常受辱,完全不能接受。他们认为这是完全的不尊重。

八、对自己的事负责

外国人从小到大受的教育与中国人很不同,他们很独立,对自己的事负责。比如,大家一起去餐厅吃饭,除非他告诉你他要请你,否则他就会自己买自己的食物,自己付自己的帐。有时中国觉得很奇怪,两人走在大街上,他怎么就自己给自己买瓶水,也不给你买。反而认为这人是不是很自私。其实这跟自私没有关系。在他眼里,他对自己的事负责,你对你的事负责。

九、饮食习惯

外国人一般不吃内脏和血。他们喜欢鸡肉、牛肉,以及饼和面食之类的。味道接近西餐的味,如糖醋鸡块、宫暴鸡丁、柠檬鸡块、铁板牛柳、西兰花、荷兰豆、生菜、拔丝苹果。有些外国人喜欢吃辣的。喜欢中国的川菜。外国人不会挑鱼刺。

外国人在餐厅吃饭喜欢安静,吵闹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吃饭时不要发出声音。不要嘴里有食物还在讲话。千万不要当众剔牙。公众场合不要吸烟。

有些讲究的外国人,喜欢用公筷、公勺。不喜欢大家的筷子和勺都在一个盘子里夹菜,因为有不卫生,互相传染疾病之嫌。

十、外国人忌讳的事情

·打听别人的薪水和收入-----工资薪水是别人极隐私的事,决不要打听别人的收入、挣多少钱之类的事。如果想了解他们的经济状况,可以问:美国中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是怎么样的?千万不要问你一个月挣多少钱?·体重-----外国人对自己的体重极为敏感,中国人常常说:你长胖了,你回国吃的很好之类的问候话。在他们听起来特别难受,心想:我又长肥了,我的肚子太大了,我真难看。

·年龄---- 不要随便打听他们的年龄,除非他们自己愿意告诉你。如果他让你猜,千万别往年龄大的方面猜。人人都想自己年轻,不想自己那么老。

·说话保持距离---- 与外国人讲话,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千万不要靠得太近。因为距离表明你跟他的关系,只有夫妻,或男女朋友,才能靠那么近。·拥抱亲吻

外国人大都喜欢拥抱,甚至亲吻。这只是一般的礼节,就像中国人握手一样。这不代表他(她)对你有什么特殊的意思。千万不要误会。

·摸孩子的头

中国人特别喜欢小孩子,喜欢摸小孩子的头和脸,表示亲近、亲热、喜欢。外国人正好相反,他们不喜欢别人摸他们孩子的头和脸,也不喜欢别人谈论他们是否给孩子穿的衣服够不够。中国人表示关心,而他们却想:这是我的孩子,你什么意思?难道你认为我对我的孩子不负责任?许多刚来中国的外国人不理解中国真正的意图,其实这只是文化的差异。

·不要盯着外国人看

许多中国很少看见外国人,常常围着他们,瞪着眼看。外国人刚来中国极不适应,甚至觉得太无礼了。为什么瞪着眼看着我们,难道我们是怪物吗?

·不要问别人为什么不结婚

婚姻是别人的私事。中国人喜欢关心别人的婚姻状况,特别是那些没有结婚的人。在外国人心里,那是自己的私事,请不要随便打听别人的私事。他(她)结不结婚与你没关系。

十一、公共道德

·不随地吐痰

若要吐痰,请吐在卫生纸里,包起来,扔在垃圾桶里。

·不乱扔垃圾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干净的城市,乱扔垃圾会被罚上千元新币,甚至没收房产。清洁干净是文明程度的象征。·马桶要冲干净

用完马桶一定要冲洗干净。

·不插队

在外国人眼里,插队行为是对所有排队人的不尊重。人人都应排队,并且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十二、不要按中国人的思维来判断,要多沟通

有时外国人做事我们不明白、不理解,但不要轻易下结论,或者感觉自己被冒犯了。由于我们的文化不同,他(她)做的同样的事情,在中国文化里是一种意思,而按照他们文化完全是另一种意思。因此不要匆忙下结论。他(她)讲这种话、做这样的事就是这个意思,双方引起误会。应该多提问,多交流。明白他们的真正意思,也要帮助他们明白中国人的感觉。有时,外国人会无意伤害中国人,中国人也会无意伤害他们。彼此应该多交流,多站在他们的文化或立场来想事情,很多时候就能化解误会,反而学习欣赏彼此的不同,建立真正的友谊。

美国人的家庭观念

美国人的家庭观念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我们的印象里,美国人是没有家庭观念的。每逢被问到,中美最大的差异是什么,大家几乎不假思索,第一条就会说中国人注重家庭。潜在意思是,美国人是不注重家庭的。初到美国的时候,老实说,至少我是带着这种观念来的,但慢慢地,我发现这是对美国社会最大的误会。 其实,美国的家庭观念超出我们的想象,有时感觉更胜于中国。首先表现在这里夫妻关系稳定,互相忠实,这点恐怕当代中国完全不能和美国相比。有朋友怀疑说,是不是你观察有局限,或者有偏差?我不敢肯定。但得此结论的绝非我一人,北美网上几乎是共识。好多在国内有“花花心思”的,在这里浪子回头恐怕不在少数,可能是环境教育了他们,让他们找到了道德感。美国人注重家庭的表现形式,更多的是时间上在一起,彼此尊重,彼此关注,关注成员的情感,爱好,发展,互相鼓励,获得自信,并见证每一个进步。不同于国内,美国人干什么都爱以家庭为单位,无论出去吃饭,看球赛,看电影,还是去运动等等。美国社会很多设计都和家庭有关,比如酒店,餐馆等,尤其是教育,我的学生放学之后大多属于不同兴趣团体,有乐队的,还有各种体育项目的。团体之间经常有频繁的各种比赛,这些比赛常常是跨市甚至跨州的,但参赛选手的家庭大都驱车前往支持,甚至不在乎来回10多个小时的车程;参赛者呢,大概在亲情的感染下,也争取有最好的表现,来回报家人的鼓励。激动的获奖者,大都是泪流满面,获奖感言的第一句往往是:感谢家庭的支持!至于像毕业典礼就更不用说了,无论是小学毕业,还是博士毕业,无论多远,无论多忙,亲人朋友很少缺席。所以常常见到的是,大家都放下繁忙的工作,从国外飞回来的,西海岸飞东海岸来的,爷爷奶奶不顾路途之苦驾车数小时的,。。。家庭齐聚一堂,共同分享毕业生收获的喜悦,见证他们人生重要的一页。记得受邀参加完朋友孩子的大学毕业典礼之后,他们问我,在中国,毕业典礼是一件大事吗?我说当然是,但不会像美国这样隆重,毕业生家庭一般不会参与。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刚刚参加完春季硕士毕业典礼的叔叔对侄子开玩笑说,嘿,萧恩,我真希望搬到中国去? 我们注重亲情,以为这是中国的专利,殊不知人之为人,情感绝对是一样的,尽管出于文化的原因,表现形式不见得一样。刚开始看到朋友和他们父母大都不住在一起,甚至住在不同州时;当得知他们父母生病,也未见他们有什么“表示”时,闲聊中我还给他们上过“孝”的中国文化课。但后来知道了,美国人医疗保险是无所不包的,他们有自己的方式表达关切。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一中国同事的美国指导老师德比,今年47岁,都快有自己的孙子了。上次搭她便车去首府开会,途中每隔一段时间她就接到一个电话。她主动告诉我们,说是她70多岁的老爸,关心她到了没有,叮嘱她注意行车安全。她还告诉说每次出差她爸妈都这样。要是和她爸妈同车出行呢,她爸爸是绝不会让她摸方向盘的,因为她爸爸一生爱车,尤其喜欢卡迪拉克(我去他们家,发现这老头至少有3辆卡迪拉克),更坚信自己对车性能的把握,永远不放心她女儿的技术。要知道,德比可是有20多年驾龄的人啊!看来,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说者无心,我听了,却很是温暖,要不是眼前的她金发碧眼,我还以为是在中国呢?谁说美国人不注重亲情呢?感恩节那天,朋友的女儿去拉斯维加斯玩,朋友每隔一会就说,我想我的孩子了,再打个电话吧?

美国社会文化知识

口译知识:美国文化习俗杂谈 王恩铭(作者简介:上海外国语大学美国文化研究专家,英语学院教授,上海市高级口译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成员,知名高级口译、高级口语教师) 美国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欧洲文化的延伸,因为美国人的语言、她的人口构成,以及她的立国精神都源于欧洲。另一方面,美国文化又与欧洲不同,因为欧洲移民在北美大陆上驱赶走印第安人后,在一片荒芜旷野之地创造了令人赞叹不已的灿烂文明。所以,在谈论美国文化习俗与社交礼义时,既要顾及欧美文化的相同性,又要注意两者的相异性。 文化习俗是个范围广泛、内容复杂的题目,涉及人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方方面面。笔者拟定以杂谈的形式,就美国人的文化习俗作一粗浅概述。 宽容性。 美国是个移民之国,它的祖先来自于全球各地。人们移居美国时,不仅仅在地理位置上挪动一下,而且还把他们所在国的评议和风俗习惯带到了新的居住地。因为杂,人们各自的差异十分突出;因为差异十分普遍,人们就不特别注重统一性。久而久之,美国人的文化习俗中形成了较高程度的宽容性(tolerance),对异质文化和不同评议持容忍、可接受的态度。在这一点上,美国社会里可行的习俗要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来得宽泛。 从政治上讲,这种宽容性表现在对自由的追求和对自由权利的维护。从宗教上说,它体现在不同信仰的和谐共存。从生活范围上看,它显现在不同和族、不同族裔社区的平安相处。一言以蔽之,在美国,每个人基本上可以任意选择不同的观念、信仰、生活方式和传统习惯;人们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保持自己的习俗和仪。譬如,犹太人可以庆祝他们的宗教节日,而基督教徒则能够他们的圣诞节和复活节。再譬如,美国华人可以在唐人街用华语生活和工作;同样的道理,越南移民能够在他们的"小西贡"按越南的方式经营业务,从事各种活动。 美国人的容忍性,除了上面的美国是个移民国这个因素以外,还与美国人的频繁迁徙有关。众所周知,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她的西部开发史。那时,美国拓荒者或徒步跋涉,或骑马坐车,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哪里有机遇,就往那里移居。频繁的迁移和不断地更换居处使人们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对暂面临的种种不同现象更易于宽容和接受。此外,经常迁移还能够帮助人们扩大眼界,知多识广,对不同的习俗持同情、理解的,并逐渐形成多样性胜于单一性的开放性观念。 由于美国人的宽容性较强,所以美国人很少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其他人身上,它与中国孔夫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十分酷似。譬如说,丈夫可能是个共和党人,但他决不能逼迫他那拥护民主党的妻子改变政治立场。同理,母亲也许是个天主教徒,但她决不能强迫她那已皈依成穆斯林教徒的儿子改变宗教信仰。在日常生活习惯和平时事务处理中,这种宽容精神更是屡见不鲜,司空见惯。 不拘礼节。 美国人以不拘礼节著称于世。在写字楼里,人们常常发现"白领工人"不穿外套、不系领带地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工作。有电话交谈时,他们会朝椅背一靠,把双足往桌子上搁,悠哉悠哉地在电话里"侃"上个半天。在大学校园里,美国教授身穿牛仔裤、足蹬耐克鞋进教育上课的例子数不胜数。更有甚者,美国教授讲到来劲之处,会一屁股往讲台上一坐,神采飞扬地滔滔不绝一番,不分年龄,不分性别。更常见的情形,是美国父子之间、母女之间的随和、轻松关系。无论是在电影里,还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以常看见美国长辈与幼辈互拍肩膀、无拘无束的镜头。所有这一切都源于美国人不拘礼节(informality)的习性。 从文化角度上讲,美国人不拘礼节的习性与他们的民主平等观念相关。我们知道,美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投有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贵族、贱民、等级、王室等欧洲大陆盛行的一套东西,

第十章 世界各国商人谈判风格

第十章世界各国商人谈判风格 谈判风格: 是指谈判人员在谈判过程中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建立在其文化积淀基础上的、与对方谈判人员明显不同的关于谈判的思想、策略和行为方式等的特点。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思维方式的不同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形式逻辑与辨证逻辑 ☆前瞻思维与回环思维 ☆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 第一节美洲商人的习惯与特征 一、美国商人的谈判风格 美国是当今世界有着最大经济影响力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市场。它拥有广阔的领土,丰富的资源,众多的人口,以及高度发达的工商业。 美国商人谈判风格 一、自信心强,自我感觉良好 1、美国人的自信表现在坚持公平合理的原则 喜欢在双方接触的初始就阐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推出自己的方案以争取主动2、也表现在对本国产品的品质优越技术先进性毫不掩饰的称赞,如果你有十分能力就要表现出十分来,千万不要遮掩谦虚,否则被视为无能 3、美国人的自信与傲慢还表现在喜欢批评指责别人 二、讲究实际,注重利益 美国人做生意时,更多考虑的是做生意所能带来的实际利益,而不是生意人之间的私人交情; 非常重视合同的法律性,合同履约率较高,十分注重违约条款的洽商与执行三、热情坦率,性格外向 美国人最有代表性的四点特征是:民族性、有活力、勤奋、有创造力 东方人所推崇的谦虚、有耐心、涵养可能会被美国人认为是虚伪、客套、耍花招 四、重合同,法律观念强 美国人重合同重法律,他们认为商业合同就是商业合同,朋友归朋友,两者之间不能混淆起来 五、注重时间效率 美国人特别重视珍惜时间,注重工作效率,与美国人约会早到或迟到都是不礼貌的 与美国人谈判,不要指名批评某人,或指责客户公司的某些缺点,也不要把

朱永涛《英美文化基础教程》课后习题详解(美国文化 美国人的家庭生活)【圣才出品】

第8章美国人的家庭生活 I.Explain the following in English: 1.Mobile home 【答案】(1)Mobile homes are living quarters built with wheels.They can be moved. (2)But generally they are brought to a site that is intended to be more or less permanent. (3)Because they cost much less than conventional homes,mobile homes are especially popular among young couples and elderly retired couples. (4)More than seven million Americans live in mobile homes. 2.Nuclear family 【答案】(1)It refers to the family consisting of father,mother and dependent children. (2)In the United States,the typical family is a nuclear family.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generally do not live with their unmarried children. (3)The nuclear families lack the psychological support that was once provided by a much larger group. 3.A child-centered culture 【答案】(1)Americans are so devoted and permissive toward their children that they create a child-centered culture.

雾都英国的习俗礼仪

民俗资料雾都英国的习俗礼仪 英国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简称英国。 英国是欧洲西部的群岛国家,面积25.4万平方公里,人口5650万,其中英格兰人占83%。主要宗教是新教和罗马天主教。首都伦敦,被称为‘世界雾都‘。有时数天浓雾不散。几步之外什么都看不听清。 现英国政府实行君主立宪,责任内阁制。国会分上、下两院。下院议员由人民选举,任期5年。上院由世袭或加封之贵族、教士或社会贤达组成。此外,内阁掌握政权,阁员由首相提名,经由国王同意任命。此外,首相为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有权解散、改选下议院。王位继承,无子时由长女继任。现任国王为伊丽沙白二世。 英国有‘世界工场‘之称。英国是世界上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到1850年,英国工业生产占世界总产量的39%,贸易量占世界贸易量的21%,均居世界第1位。煤和钢铁总产量都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目前,英国是世界第4贸易大国,是依靠对外贸易发展本国经济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原料和食品进口国之一。 英国的国民特性与其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英国的经济发展较早,在大部分外国人的眼里,英国人‘自命清高‘和‘难于接近‘。但是,事实上,也并非完全如此,他们之间善于互相理解,能体谅别人。无论办什么事情,总是尽可能不留坏印象,绅士风度,处处可见。他们懂得如何造就一个协调的环境,让大家和谐而愉快地生活。职业感强烈,是英国人的另一大特性。选择了一种职业,就一定要让自己的业务精益求精。商务交往中,他们重交情,不刻意追求物质,不掂斤拨两,一副大家的作风。对商务谈判,他们往往不做充分的准备,细节之处不加注意,显得有些松松垮垮。但英国商人很和善、友好,易于相处。因此,遇到问题也易于解决。他们好交际,善应变,有很好的灵活性,对建设性的意见反映积极。在英国,‘外表决定一切‘,与英国人交往要尽量避免感情外露。受到款待一定要致谢,事后致函表示谢意,更能引起注意,赠送小礼品能增加友谊。在英国经商,必须属守信用,答应过的事情,必须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地完成。 英国的礼俗丰富多彩,彼此第一次认识时,一般都以握手为礼,不像东欧人那样常常拥抱。随便拍打客人被认为是非礼的行为,即使在公务完结之后也如此。英国人有些禁忌须注意,如他们从不从梯子下走过,在屋里不撑伞,从不把鞋子放在桌子上,和人像做装潢等。 英国人注意服装,穿着要因时而异。他们往往以貌取人,仪容态度尤须注意。英国人讲究穿戴,只要一出家门,就得衣冠楚楚。虽然英国人已无昔日的雄风,可是自负心特别强。中、上层的人士由于地着舒适的生活,因此,养成了一种传统的‘绅士‘、‘淑女‘风度。但他们守旧,一般都热衷于墨守成规,矜持庄重。一般家庭喜爱以前几代传下来的旧家俱、旧摆设、旧钟表而炫耀于人。首都伦敦有许多‘百年老店‘,而且越是著名的商店,越对原有的式样或布置保持得越完整。汽车发动机虽然换上新型号的了,但车型还要尽量保持过去的老样子。伦敦有两家邮局,一年365天昼夜营业,从不休息,据说这是遵循英国的古老传统而保留下来的。 英国人性格孤僻,生活刻板,办事认真,对外界事情不感兴趣,往往寡言少语,对新鲜事物持谨慎态度,具有独特的冷静的幽默。他们保守、冷漠,感情轻意不外露,即便有很伤心的事,也常常不表现出来。他们很少发脾气,能忍耐,不愿意与别人作无谓的争论。英国人做事很有耐心,任何情况之下,他们绝不面露焦急之色。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留学生

外国人眼中的xx 留学生 在美国学习的外国学生, 2011 年中国占世界第一位: 总人数 12.8万,中国留学生带来的花费大概 31 亿美元,随着人数的增加,影响力和出事率也增大。 前几天,有感于加拿大华裔留学生林俊惨案的启发,写了博文: xx 留学生在海外该怎样保护自己? 很多博友在评论区踊跃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人提到,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是一个弱势群体,同时有些留学生也很难融入当地社会,这其中,有地域文化的差别因素,也有留学生自身的问题。 留学生到了国外,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应,有些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有些人很不习惯,度日如年。 学业的繁重,生活习惯截然不同,文化难以融合,再加上语言问题,导致有些留学生困在自己中国同学的圈子里,没法融入到美国当地的文化中。 问题到底出在哪?俺高娓娓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专家学者,只是听到一下说法,看到一些报道。 那些中国留学生身边的老外们,是怎么看中国留学生的呢?或许我们也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看到 yahoo 上一篇报道,讲几点老外关于中国留学生的评价,不完全准确,但很有意思。 评价一: 读书用功,看重成绩,却缺乏创造力 美国学生认为中国学生学习太用功,对考试过于重视,对创造力和独立思考却不注重。只顾埋头学习,却对自己的人生和将来缺乏思考。 有一个老外说,中国学生都是“用功狂”。他们学校的老师有时候会列出一些建议阅读的书目,但经常都是只有中国学生会认真看完的。而且中国学生的总分却还是

比不上外国学生,因为他们不会积极地参加课堂讨论,那也占分数的 50%。 我有几个教授朋友,他们也和我聊过,说中国学生不太喜欢在课堂讨论不太喜欢发言。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说什么,而是不敢说。网上有一个留学生说: 课堂讨论时,我经常知道问题答案或有个不错的点子,但憋死也不举手说,当老师把目光转移到我身上时,我却或装痴呆状,或做羞涩状,等到老师把这个话题结束了,才后悔刚才没说两句露露脸儿。

评价二: 缺乏幽默感,开不起玩笑

美国人很喜欢聚会,经常在自己或朋友家开办各种派对,各种主题,各种玩法,其中免不了喝酒和整人逗趣的小游戏。但奇怪的是,很多老美学生,很少邀请中国留学生参加这种聚会。

因为他们担心中国留学生会不习惯他们的玩法。毕竟,大多数中国学生思想还是非常保守。

美国互惠生总结美国人常说的10句生活习惯

?美国互惠生总结美国人常说的10句生活习惯 美国互惠生总结美国人常说的10句生活习惯用语 工具/原料 ?习惯用语 ?口语 步骤/方法 1.I am going to have a test. Knock on wood. 我等一下有考试, 老天保佑. 在美国的习惯里, 敲木头代表祈求好运的意思, 有些人在讲这句话的时候, 还会用手敲敲头, 真的是很有意思. 总之在你讲一些你自认是很幸运的事情时, 你就可以说knock on wood. 例如你说, 我差一点就被一台车给撞到, 真是好险, 就是, I almost got hit by a car. Knock on wood. 所以这个knock on wood 就有点像是中文里"好险" 的那个味道.

2.I didn’t get a ticket this year. Cross my fingers. 今年都没有收到罚单, 算我好运. Cross my fingers 就是代表十字架的意思. 跟上一句差不多, 都是说好运的意思. 讲这句话也有人会做动作, 就是用同一手的食指跟中指互相交*就是了. 他们会用十字架来代表好运的意思,我想这绝对跟宗教脱离不了关系吧. 3.I will call on you next Sunday. 我下个星期天会去拜访你 Call on 是拜访某人的意思, 也就等于visit. 但是call on 感觉上是很正式的拜访, 一般人大概都只会说I will visit you next Sunday. 大家的盲点都在于中文说去"找"朋友, 所以一不小心就容易说成I am going to find my friend in NYC. 之类的. 我自己都犯过好多次这种错误. 4.We stopped by NYC this winter break. 我们这个寒假在纽约稍做停留. 短暂的拜访或停留叫stop by, 不管是有形的场所例如餐厅, 旅馆, 或是无形的场所, 例如网页, 你都可以用stop by 这个片语. 比如你跟老美闲聊到你昨天去的那家餐厅不错, 他可能会问你, Which one did you stop by yesterday? 或是我说欢迎大家到我的网页来参观, 我就会说, You are welcome to stop by my website! 总之短留都可以用stop by. 跟stop by 很像的一个片语叫drop by. 例如有一次我邀请我朋友去看我上台表演, 他就说OK, I’ll drop by and see you performing. Stop by 和drop by 都是很常用到的片语.

近代史 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西方国家关于中国的一些论调 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自两汉以来,中国就与西方世界有了初步的交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联络了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国的关系,东汉甘英最远抵达波斯湾,虽然从地理上相对来说也是中国的西方,但还不是我们今天通常意义上的西方。直到公元166年,大秦(古罗马帝国)安敦王朝派遣使者来到东汉首都洛阳,中国与西方才算有了直接的接触。此后,中国历代王朝与西方世界也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尤其是唐宋、元明清时期。但这些时期内,由于古代世界生产力与交通的制约而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加上中国古代后期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西交往的广度与深度均大大受限,双方对于各自的印象基本上处于一种想象,尤其是西方对于中国的印象,更是由于时代转型的需要而充满了美好的想象。因此,在前近代,中西双方,尤其是西方对于中国的印象处于一种虚幻的状况,直到19世纪通过武力打开中国国门。 19世纪是中西交往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这一时期西方世界已经确立了对东方世界的优势地位,技术的发达和实力的强大使得西方得以直接有力深入东方世界,作近距离以至零距离的观察,从而改变了之前对于中国的美好想象,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虽不无感性也更为理性的更为真切的印象。这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定型的关键时期。 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一书中,人们可知,在18世纪,“欧洲对中国的崇拜达到了异乎寻常的高度”,受耶稣会士报告影响的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宗教宽容推崇备至,还特别赞美中国的手工制品,尤其是陶瓷。这些主要体现在18世纪的法国,而同时期的英国虽然也出现了类似推崇中国的现象,但热烈程度稍低,甚至还出现了与此对立的声音。这与英国在中国贸易中受到的挫折有关。此后,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更加迫切打开中国市场,而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严重阻碍了英国意愿的达成,尤其是18世纪最后几年马戛尔尼访华目的的落空之后,西方对中国不再是像以前那样充满梦幻的盲目推崇,而是多了批判的眼光,尽管这种批判是基于个人在中国的体验。 19世纪中西交往的标志性事件——马嘎尔尼使团访华,初步反映了西方人对中国及中国人的近距离观察得出的印象。这样的初次中西正式直接的接触即反映了不同文化的差异的影响,例如乾隆皇帝赏赐给马戛尔尼的玉如意在中国文化中是极具尊贵意义的,但对他来说却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价值。巴罗的游记就直接指出中国人总的特征是“傲慢和自私的,伪装的严肃和真实的轻薄以及优雅的礼仪和粗俗的言行的牢固结合”。 而西方人对中国社会生活的观察主要局限于在当时的通商口岸,诸如广州、汉口、宁波、福州等地。《泰晤士报》特约记者柯克发现广州的房子并不十分高大,

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你了解吗

一、从林语堂与赛珍珠的决裂看文化差异 林语堂与赛珍珠有多年的合作关系,赛珍珠是林语堂的出版商。林语堂因此觉得自己与赛珍珠有很深的友谊,所以当林语堂想发明中文打字机但经费短缺时,就向赛珍珠借钱,没想到被拒绝,他很是想不通,于是与赛珍珠绝交。这件事很说明中美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觉得相处时间长又没有龃龉就有友谊,但美国人缺少友谊这个概念,美国人讲利益。赛珍珠帮林语堂出书,是互利的行为,林语堂赚了稿费,也赢得了名声,赛珍珠更赚了大头。后来林语堂与赛珍珠位相同的伙伴关系,所以应拿一半。可是,出版商有发行管道,控制了市场,他们拿走大部分利润,不管你喜不喜欢,这一直是美国的现状,这也是为什么每个人都想自己做老板的原因。至今美国的版税标准仍是8%到12%。所以林语堂不必感到自己吃亏了。如果他感到吃亏了,按照美国人的想法,他应该换个出版商。林语堂显然不习惯这样的思维。林语堂的想法可能是,我现在帮你赚钱,以后你也帮我赚钱。 林语堂向赛珍珠借钱发明中文打字机,与借生活费是不一样的,生活费数量往往较少,周期通常较短。借钱做发明,类似于借钱做生意,借的数量往往大一些,还钱周期通常长一些。赛珍珠很可能从商业眼光来看这件事,觉得新发明风险大,不愿借,也挺正常。后来林语堂发明的打字机也没产生利润。 林语堂不必生赛珍珠的气,也不必因此而后悔与赛珍珠的交往。当初不是赛珍珠帮他出书,他也不会有后来的地位。中国人文章写得好的人很多,林语堂之所以至今还被人记得,主要也是因为赛珍珠帮他出得几本英文书,因为中国作家能出英文书的屈指可数。 美国人不是不可以交往,只是与他们交往时要了解他们的思维习惯。中国在历史上是超级大国,所以其价值观念在世界上也影响过其他国家。但现在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了,别国不会受中国价值观念的影响,而会受美国价值观念影响。所以,中国不能再输出友谊了。在与别国、别国人交往,要以利益为重。共同的利益可以弥补文化上的差异。 二、注重了“价廉”还是“物美”

中美日常生活习惯大差异

中美日常生活习惯大差异(一) 信息来源:互联网时间:2010年12月15日 17:34 查看: 33 次 一、问候 国人打招呼,一般都是"吃了吗?""瘦了啊!""最近在哪发财呢?"比较的虚情假意一类。美国人,比较现实,遇到了,相互微笑一下就走了。要么,就停下来拥抱一下,问问最近的身体,有家庭的问问孩子怎么样一类的,反正不会超过一分钟。 二、量杯 美国人用量杯,中国人不用。刚来的时候,自己还是租房子住,有一次病了,房东太太给我一瓶感冒药(就液体那种),一个量杯,她让我照着说明去使用。以前在国内的时候没怎么注意过,一直以为,量杯是药剂师的事。后来,自己买了房子,自己烧水、煮饭、做菜,虽然还在分期付款,但只要是病了,只要吃药,就会常常想起那个好心的美国老太太,想起她,教我用量杯的轶事。 三、显少 中国人一般都显少,男人50看上去也就30出头,女人30看上去也就十七、八九。美国朋友常常问我"你怎么看上去才像二十出头?"而问我的她,比我还小了好几岁。我说"中国人会保养,没听说‘龙

颜大悦'么?"我这么一忽悠,她还真不懂。中国人看字是字,美国人看字是谜。 四、吃食 美国人从不吃什么诸如风爪、猪蹄、鱼头、排骨类的东西,就算有个别的吃,也是很少。中国人爱吃,喜欢吃,讲究吃。风爪味道好,猪蹄养颜、护肤、促进S型美观,排骨就更了不得了,生筋利骨还能补钙。美国朋友来我家,看我做的红烧猪蹄、清炖排骨、蘑菇烧鸡,吃了后,啧啧称赞。味道好吖味道好!可让他们去买了自己做?不干。 五、车饰 中国人的车子内一般都比较传统,比如:中国结、红绳子、小可爱、公仔娃之类的装饰物。美国人的车内,比较的OPEN MIND,酷点的枪弹,含蓄点的是新奥尔良的狂欢节珠子,挂的越多,说明你在那个地方嗨皮得越爽,也说明你露的次数越多,所以你得到的珠串才多。美国人,以张扬自我为骄傲;中国人,以保守谦虚而自豪。 六、洗浴 美国人,一般都是早上洗澡。洗个澡,神清气爽去上班;中国人,一般都是晚上洗澡。洗个澡,干干净净的睡觉。刚来的时候,我还是晚上洗澡。日子久了,我早上也洗,晚上也洗。电话回家一报告,妈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汉字故事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汉字故事 刘为:林西莉女士是一位作家和汉学家,她来自瑞典。她写了一本畅销书《汉字王国》,讲述中国人和他们的汉字的故事。在瑞典很少有人不知道这本书,并且它出版以后,很快就被翻译成英文、德文、法文,还有芬兰文和挪威文,现在又有了中文版,这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下面我们想先请林女士谈一下她怎么对汉字发生兴趣的。 林西莉:我现在依然记得很清楚,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我妈妈送给我一把伞,在伞的顶端印着一些非常漂亮的汉字,跟我们所用的字母比较,这些汉字真是漂亮极了。后来我跟瑞典著名的汉学家高本汉学习汉字,他教给我有关汉字的构成以及起源等方面的知识,使我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61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学- 习汉语,对汉字的兴趣也大大增加了。在这之前我还学过中国的艺术史和考古学,这些都为我以后研究中国的汉语打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非常地美,而学习中国的历史、艺术也是我学习汉字的一种途径。 刘为:看起来你学习汉语的方式确实和其他人不一样,也就是 说你是从汉字人手来开始学习汉语?

林西莉:对,非常地对。因为我的老师高本汉他一句汉语也不会说,他在中国只待过二三年的时间。但是他的汉字知识非常地渊博我记得在50 年代末的时候我跟着高先生学习汉语,我们学习 了孔子、孟子等等,我们不说汉语,只是对汉字本身进行分析。我们朗读其中优美的句子,比如说有关如何做人、如何生活以及行为准则等等。但是我们从来不说汉语,因此从一开始我就只学习汉字。 刘为:这的确是一种非常非常有趣的学习汉字的方式。 林西莉:对。从70 年代开始,我开始教授别人学习汉语和中国 的历史。我发现对汉字的起源讲得越多,比如说像甲骨文和金文,而学生就越容易记住这些汉字,并且对汉字产生更大的兴趣。我的这些学生经常对我说,你能不能多讲一些汉字的知识?例如它们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因此我开始进一步地研究汉字,以便能够回答学生的提问。同时也因为我个人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也是这本书创作的初衷。 15 年来我一直在搜集资料,我每年都要到中国到处看一看,拍一些照片,采访一些学者,买一些相关的书。15 年后我对自己说,行了,

19世纪的美国家庭生活

Family Life, 19th-Century Families Only in the late 18th and early 19th centuries did ideas of affectionate marriages and loving, sentimental relations with children become dominant in American family life. These attitudes first took hold among the urban, educated wealthy and middle classes, and later spread to rural and poorer Americans. This change was due to the growth and increasing sophistication of the economy, which meant that economic issues became less pressing for families and production moved outside the home to specialized shops and factories. With more leisure time and greater physical comfort, people felt that happiness, rather than simple survival, was possible. English philosopher John Locke’s theory that human beings are born good, wi th their minds as blank slates, contrasted with traditional Christian beliefs that children were sinful by nature. If this blank-slate theory is correct, then goodness can be instilled in children by showering them with kindness and love and by shielding them from the bad things in this world. Additionally, the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sensibility, another 18th-century idea, argued that positive feelings such as friendship, happiness, sympathy, and empathy should be cultivated for a civil life of reason. By the 19th century, romanticism and sentimentality put even more emphasis on emotional attachment and the cultivation of feeling. New ideas about human equality and liberty undermined older notions of hierarchy and order. Americans applied the political ideal of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espoused in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to family life. Husbands were to rule, but with affection and with their wives’ interests at heart. Wives obeyed, not out of force, but out of love. Parents sought the affection of their children, not their economic contributions. This was the new ideal, but old habits died slowly. Authority, inequality, and violence declined but never entirely disappeared. By 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 and into the 19th century, marriage was undertaken for affection, not for economic reasons. Courtship became more elaborate and couples had more freedom. They attended dances, church socials, picnics, and concerts, and got to know one another well. After the wedding, couples went on honeymoons to have a romantic interlude before settling down to daily life. Raising children became the most important job a wife performed, and children were to be loved and sheltered. Physical punishment of children did not disappear, but it became more moderate and was combined with encouragement and rewards. Servants, apprentices, and others gradually dropped out of the definition of family. Servants no longer slept within the same house as the family, and apprentices rented rooms elsewhere. By the 19th century, the nuclear family, consisting of a father and mother and their dependent children, had become the model. The ideal, loving family could be found in magazines, poems, and religious tracts. Novels promoted romantic courtship and warned readers of insincere fortune hunters or seducers when seeking a husband or wife. Love and sincerity were advocated. Still, economic considerations did not entirely disappear. Wealthy women married wealthy men; poorer men married poorer women.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s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19th century brought about further changes in men’s and women's roles. Work was less likely to be done in the home, a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