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单元综合测试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单元综合测试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单元综合测试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一、选择题

1.(题文)观察地球仪,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 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C.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D. 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2.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洋、大洲分别是

A. 北冰洋、南极洲

B. 印度洋、亚洲

C. 大西洋、大洋洲

D. 太平洋、南极洲

3.亚洲和北美洲共同濒临的大洋

A. 大西洋、北冰洋

B. 太平洋、大西洋

C. 太平洋、北冰洋

D. 大西洋、北冰洋

4.读下图中四个大洲轮廓示意图,以下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

A. 甲大洲有“热带大陆”之称

B. 乙大洲位于南半球

C. 丙大洲距离南极洲最近

D. 丁大洲有极昼极夜现象

5.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更像“水球”,下列有关地球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 南美洲全部分布在南半球

C. 地球上陆地与海洋之比为31:69

D. 地球上分布着七大洲、四大洋

6.读图,下列关于海陆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 陆地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北半球

B. 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北美洲

C. ①大洲与②大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D. ③大洲是世界上跨经纬度最广的大洲

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和呈“S”形的大洋分别是

A. 非洲、大西洋

B. 非洲、太平洋

C. 亚洲、大西洋

D. 亚洲、太平洋

8.关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地球表面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 海洋主要集中分布在南半球

C. 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D. 地球的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9.现象中,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A.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B. 巴西高原上有许多动植物

C. 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鱼龙”化石

D.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10.地震发生时的正确防护行为是

A. 正在行驶中的任何车辆迅速前进

B. 来不及撤离楼房时就从窗口跳出

C. 来不及撤离建筑物,应躲藏在建筑物内的有利部位避震

D. 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朝顺风方向跑,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11.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2018年02月04日21时56分在台湾花莲县附近(北纬24.25度,东经121.67度)发生6.4级左右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台湾经常发生地震的原因是

A. 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 位于美洲板块和大西洋板块交界处

C.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 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12.读下图,图中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A. 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

B. 甲、丙两大洲之间距离不断缩短

C. 鸵鸟具有长途飞行能力

D. 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能力

13.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发生在

A.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B. 板块内容

C. 地壳比较稳定地带

D. 陆地与海洋交界地带

14.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33.2°N,103.82°E),北京时间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发生7.0级地震。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44.27°N,82.89°E),北京时间2017年8月9日7时27分发生6.6级地震。下列关于两地地震产生的原因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九寨沟地震是因为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形成,精河县地震是因为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形成

B. 九寨沟地震是因为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形成,精河县地震是因为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形成

C. 九寨沟地震和精河县地震都是因为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形成

D. 九寨沟地震和精河县地震都是因为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形成

15.下列可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①在南极大陆发现了煤、铁资源②地球表面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③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④在我国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

⑤在我国东部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A. ①和③

B. ②和④

C. ④和⑤

D. ①和②

二、解答题

16.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呈“S”型的大洋乙是_________。

(2)A洲和B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

(3)全部位于北半球且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是

_________(填字母)。

(4)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丙是_________。

(5)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___。(填字母)

17.读下面“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回答问题

1519年,在麦哲伦的带领下,二百多名探险队员乘五艘船,从

A____洲的西班牙里斯本出发,横渡B___洋,绕过C______洲的

南端,进入D______洋。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于1521年3月

到达E_____洲的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因介入当地纠纷而身亡。

船员们艰难地横渡F_________洋,绕过G______洲南端,最后

只剩下一艘船和十几名船员,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

18.读大洲、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大洲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

(2)图中B地位于五带中的带。该地区的人口密度

(大或小),其原因是。

(3)图中C大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4) 图中F洋周围多火山、地震,原因是。

(5) 图中B、E两洲生物和古老地层的相似性以及大陆轮廓的吻合为学说提供了证据。

(6)挪威科学家近日公布的报告称,2011年全球所有国家在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过程中一共向大气排放了近382亿吨二氧化碳,比前一年增加了近10亿吨,这相当于每秒钟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1 100吨。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使全球的气温升高,引发全球变暖,列举全球变暖引发的后果(一个即可)。

参考答案

16.(1)大西洋(2)苏伊士运河(3)C(4)印度洋

17.A 欧(洲)、B大西(洋)、C 南美(洲)、D 太平(洋)

E亚(洲)、F印度(洋)、G 非(洲)。

18.(1)英语(2)热小地处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潮湿,不适于人类居住(3)中国(4)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5)大陆漂移(6)海平面上升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陆地和海洋》知识点归纳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七年级上册《陆地和海洋》知识点归纳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Summarizing the knowledge points of "land and ocean" in the seventh grade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七年级上册《陆地和海洋》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 1.海陆分布的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海陆分布的特征,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陆地占48%,海洋占52%),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陆地占10%,海洋占90%),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多分布在西半球,总体说,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无论地球怎样分,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而水半球总是大于陆半球。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有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陆地,面积较大的是大陆,面积较小的是岛屿,合起来叫大洲,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叫半岛,海阳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2.被赤道穿过的大陆: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 3.按面积排列七大洲的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4.各大洲分界线: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北冰洋;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地中海;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线: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5.①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沟通两大洋的狭小水道。 ②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列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南极洲是最南端多的大洲,最北端是北冰洋(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 ④太平洋被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环绕。 ⑤南极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单元测试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单元测试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 .下列词语不能反映海陆变迁的是 ( ) A .沧海桑田B. 海枯石烂C.瀚海成沙 D .钻井采油 2 .据科学测算,1926?193 3 年间,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平均每年增加65 厘米。这 证明 ( ) A .大西洋在扩张B. 美洲在向东漂移 C .地中海在消亡 D .太平洋在扩张 3 .在世界七大洲中,有陆地相连的哪两个大洲是 A .亚洲和非洲B.非洲和欧洲C.北美洲和南美洲 D .亚洲和欧洲 4 .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中的大洲是 ( ) A .北冰洋B.南美洲C.南极洲 D .欧洲 5 .亮亮正驾汽艇在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上航行,他现在的位置是 A ?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白令海峡 D .马六甲海峡 6.被三大洋和三大洲所包围的大洲及大洋分别是 A .亚洲,印度洋B.南极洲,北冰洋 C .北美洲,太平洋 D .欧洲,北冰洋 7 .从太空看地球,地球的外表呈 ( ) A .红色B.绿色C.白色 D .蓝色 8 .下列地理现象与板块运动无关的是( A .台湾岛上火山、地震多B.红海不断扩张 C .黄河水“一碗水,半碗泥” D .我国云南丽江多地震

9 ?下列处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地带的是() A .喜马拉雅山脉 B.地中海 C.红海 D .日本群岛 10 .乘飞机从北京出发,以最近的线路飞往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所经过的大洋是( ) A .印度洋 B.太平洋 C. 大西洋 D .北冰洋 11 .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 家, 主要原因是() A .日本国土狭小 B. 日本人多 C.日本经济发达 D. 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12 .下列大洲中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都穿过的是() A .北美洲 B.南美洲 C.非洲 读图2-1,回答13?16题。 D .亚洲 13 .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和大洋依次是() A .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C.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14 .图中甲和丙分别位于( ) A .西半球和东半球 C.南半球和北半球 B.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D .非洲、太平洋、南美洲 B.东半球和西半球 D .北半球和南半球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与答案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与答案 1、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__71%__,而陆地面积仅占__29%__。地球表面积有5.1亿平方千米。 2、宇航员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_蓝_色的,因此地球被称为“__水球__”。 3、南、北半球相比陆地面积大的是北半球。得出世界陆地主要集中在_北_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__海洋__。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陆地。 4、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个大洲,它们是__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 5、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__大洋__洲、__南极洲__洲的大部分。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__北美洲___洲、___南美___洲。赤道穿过的大陆有__非洲__大陆、__南美洲___大陆。太平洋沿岸的大洲有__大洋__洲、__亚__洲、__北美___洲、__南美__洲、__南极__洲,北冰洋沿岸有__亚___洲__北美___洲__

欧洲__洲。 6、按面积大小写出七大洲的名称___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7、我国所在的大洲是__亚洲___、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亚欧大陆。它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块陆地,占陆地总面积的34% 以上。 8、面积最大的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洲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9、亚洲与欧洲的分界限为__乌拉尔__山脉__乌拉尔__河__大高加索__山脉___土耳其__海峡。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界限是__巴拿马运河_运河,由此可以得出不同的大洲之间一般以_山脉__、__河流__为分界限。亚洲和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南美洲和南极洲以德雷克海峡为界; 10、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北冰洋。

无锡市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及答案)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 1.(贵港)下列地理事物因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是() A. 东非大裂谷 B. 红海 C. 海沟 D. 大西洋【答案】C 【解析】【分析】东非大裂谷是大陆板块发生断裂形成的;红海是大陆板块发生断裂形成裂谷,裂谷持续扩大,海水涌入形成的;海沟是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边缘古老的洋底俯冲到相邻的大陆板块之下形成;大西洋是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受板块的拉伸作用,目前面积不断扩大。 2.读图“世界海陆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洋洲的面积最大 B. 北冰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 C. 亚欧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D. 赤道穿过非洲中部 【答案】 D 【解析】【分析】由图中海陆分布图可以看出,大洋洲的面积是最小的,亚洲面积最大;北冰洋是世界最小的大洋,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赤道穿过非洲中部。 故答案为:D 【点评】七大洲按面积从达到小的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面积按从大到小的排列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 2019年4月1 8 日1 3时01分在我国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北纬24.02度.东经121.65度)发生6.7级地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是因为下列哪两个板块的挤压碰撞产生的()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 D.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2)地震来临时,教室里的学生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 一直躲在教室里,等待救护人员救援 B. 立即从窗户处外跳逃生 C. 各自立刻跑向室外 D. 护头下蹲并躲在桌子旁边,震动暂停后快速撤离 【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我国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省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A符合题意。 (2)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特别是21世纪以来,全球多地已经进入地震活跃期,所以平时要掌握必要的防震知识。地震来时,千万不要惊慌,身处高楼层时,乘电梯或走楼梯危险性都较大,阳台等处也不安全. 若是在高楼层的教室上课,要就近躲在课桌旁边,或小开间的墙角处,半蹲,并用书包等护住头部;切不可因为恐惧从窗户跳下.若是在高楼层的家中,则要迅速撤离到空间较小或有三角支撑的洗漱间,可用枕头保护头部,震动结束后快速跑到室外空旷处。若是在低楼层教室或是平房中,可以迅速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和危险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D; 【点评】(1)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2)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世界上主要有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二是喜马拉雅山-地中海火山地震带。 (3)地震逃生法则: 1.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4.2019年4月19日,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6.7级地震,造成不少人员伤亡和部分基础

智慧树网络课《海洋的前世今生》单元测试答案

智慧树网络课《海洋的前世今生》单元测试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 【单选题】(20分) 本课程教学中不涉及以下哪个学科? 海洋经济学 第一章单元测试 1 【单选题】(20分) 下列神话人物中与地球起源无关的是()伏羲 2 【判断题】(20分) 对太阳系来说,角动量守恒是不必遵守的错 3 【单选题】(20分)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地球形成于约30亿年前

4 【单选题】(20分) 下列关于地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地幔厚度约3900千米 5 【单选题】(20分) 关于地球形成,不是研究方向的是()太阳系角动量分布问题 第二章单元测试 1 【单选题】(20分) 下列不属于海水的起源的理论是()陨石撞击地球带来原始水 2 【单选题】(20分) 下列属于原始海洋的特征的是() 带酸性 3 【单选题】(20分) 海洋盐分来源错误的是()

原始大气输入 4 【单选题】(20分) 下列关于大陆架描述正确的是() 深度不超过200米 5 【单选题】(20分) 通过对大洋3000米深处海水中碳-14的测定,下述结论错误的是() 北太平洋海水年龄最为古老,和大西洋可差约2500多岁 第三章单元测试 1 【单选题】(20分) 大陆漂移学说是谁提出的? 魏格纳 2 【单选题】(20分) 下列陈述不属于大陆解体三个阶段的是()

由于北美东岸与欧洲西岸分离,形成了北大西洋 3 【单选题】(20分) 下列关于五大洋形成错误的是() 大西洋与北冰洋贯通是在,7000万年前 4 【单选题】(20分) 围剿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不包括() 地球表面太阳引潮力也不能引起地壳飘移 5 【单选题】(20分) 大陆漂移学说认为漂移的驱动力是() 潮汐 第四章单元测试 1 【单选题】(20分) 岩石按成因可分成()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 【判断题】(20分) 地球磁极曾经倒转过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大洲处于同一个大陆的是 A.亚洲、北美洲B.亚洲、欧洲C.北美洲、大洋洲D.欧洲、大洋洲2.图中所示大洲不与北冰洋相临的是 A.亚洲B.北美洲C.欧洲D.大洋洲 3.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A.乌拉尔山B.白令海峡C.台湾海峡D.巴拿马运河4.我国位于两大火山地震带上,每年5月12日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日”,我们学校所在的社区也有相关防灾专题板报,如在楼房里遇到地震,应该如何避震 A.跳楼 B.躲在窗下 C.乘电梯下楼 D.就近躲在床下、桌下5.大地震停了下来,你在家里侥幸躲过一关,接着,你将如何做?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关闭水电及煤气开关 B.及时抢救在碎物底下的人员 C.及时离开房屋,到开阔地带 D.打开电灯,或用打火机照明,查看损害情况 6.下图为巴拿马运河,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A为北美洲 B.B为非洲 C.C为大西洋 D.D为太平洋 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是() A.亚洲、大洋洲 B.亚洲、太平洋 C.亚洲、大西洋 D.亚洲、太平洋 8.关于地表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东半球的陆地面积

B.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的陆地面积 D.无论哪个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9.每年的9月1日是日本全国的防灾日,中小学生要进行防震演习。我国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我们也应掌握一些防震知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应迅速撤到空旷地 B.当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 C.就坐在教室内做作业,毫不惊慌 D.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要高声呼救,直到有人发现为止;同时要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 10.科学的避震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人员伤亡。以下避震方法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如果在室内(楼房),可选择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小跨度卫生间、厨房等处躲藏B.如果在室外,要躲在高大建筑附近或高架桥下 C.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蹲在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序撤离D.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11.下列海陆变迁的例证,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是( ) A.马尔代夫群岛将会消失B.喜马拉雅山脉发现鱼龙化石 C.荷兰围海造田,日本填海造陆D.黄河三角洲的面积不断扩大 12.世界最大的大陆是() A.非洲人陆B.亚欧人陆C.南极人陆D.澳人利亚大陆13.下列属于亚洲与欧洲地理分界线的事物是() A.直布罗陀海峡B.巴拿马运河C.乌拉尔山D.苏伊士运河14.以下选项,哪一项不是地球的公转运动产生的() A.季节变化B.昼夜交替 C.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的变化D.昼夜长短变化 日本和厄瓜多尔都是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读日本和厄瓜多尔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最新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精选含答案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 1.下图示意“世界海陆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对图中④表示的大洲描述正确的是() A. 平均海拔最低 B. 最湿润的大洲 C. 平均海拔最高 D. “热带大陆”之称 (2)图中A表示的大洋是()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答案】(1)D (2)A 【解析】【分析】(1)南美洲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平均海拔最高是南极洲,非洲3/4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普遍暖热,因而被称为“热带大陆”,故选择答案D。(2)图中A是太平洋,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 故答案为:(1)D;(2)A。 【点评】(1)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南极大陆。 (2)世界上共有7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共有4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 2019年4月10日21时,美国、中国、智利、比利时、丹麦和日本等国同时发布人类首张黑洞照片。据图2EHT (事件视界望远镜)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黑洞照片分别以英语、汉语、西班牙语、丹麦语和日语发布,其中在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 A. 西班牙语、日语 B. 英语、汉语 C. 英语、西班牙语 D. 汉语、

英语 (2)黑洞照片是由分布在全球的八座射电望远镜虚拟出一个地球大小的“事件视界望远镜”捕获的。对图中望远镜的位置,描述错误的是() A. aef 所处位置地壳不稳定 B. b位于欧洲大陆上 C. c所处的纬度位置最高 D. d位于大西洋中的岛屿上 【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在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选项B正确。(2)根据图中的海陆轮廓线形状可以判断,aef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所处位置地壳不稳定选项A正确。b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上,属于欧洲的大陆部分,选项B正确。c所处的位置是南极点,在图中所有望远镜中,纬度位置最高,选项C正确。d 位于太平洋中的岛屿上,而不是大西洋,选项D描述错误,符合题意。选D。 【点评】(1)汉语主要分布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新加坡、蒙古、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老挝、朝鲜、韩国、日本、美国西部州和夏威夷州等国家和地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会说汉语的人大约有16亿,居世界人口数量使用语言第一,使用广泛度居世界第二(英语广泛度第一,有5000多万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汉语是联合国承认的官方六大的工作语言之一。 (2)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它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大西洋是地球上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印度洋是世界的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最北端,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 3.读世界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陆地和海洋》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读图,关于大洲和大洋的叙述错误的是 ?A.A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A大洲与B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C.C大洲被三大洋包围D.世界上面积最大洋是D大洋、最小洋是E大洋 2.有关图示①②③④四个大洲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B.②有“冰雪大陆”之称? C.③的特色动物是袋 鼠 D.④是黑种人的故乡 3.下图与大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甲图-北美洲大陆 B.乙图-南美洲大陆?C.丙图-澳大利亚大 陆 D.丁图-非洲大陆 读下面四个大洲的轮廓图,回答下题。

4.我们生活在图中哪一个洲() A.①洲B.②洲 C.③洲 D.④洲5.①④两洲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土耳其海峡 6.按顺时针方向,亚洲周围的海洋依次是: A.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B.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C.、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D.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7.下列围绕北冰洋的大洲,正确的一组是:?A.亚洲、欧洲、北美洲 B.北美洲、亚洲、非洲?C.大洋洲、亚洲、北美洲 D.大洋洲、非洲、北美洲 8.下面四幅图分别是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其中属于北半球的是() A. B. C. D. 9.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麦哲伦海峡 B.白令海峡C.巴拿马运河 D.京杭运河 10.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A.欧洲 B.亚洲 C.非洲D.北美洲 11.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差异巨大,物产各具特色。下列关于大洲地形、地势、气候说法正确的是( ) A.欧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其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北美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C.非洲大部分位于热带,终年气温在20℃以上,有“热带大陆”之称 D.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 12.关于下图中大洲、大洋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洋面积最大、北冰洋跨经度最广? B.包围大洋洲的大洋有印度洋和大西洋? C.南极洲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D.赤道自西向东穿过欧洲、亚洲和非洲 读下图,经线A以东是大洋,以西为陆地;B以东为北美洲,以西为大洋。回答下列各题。

初中地理培优(含解析)之陆地和海洋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 1. 2017年3月我市长岛县北部海域发生多次地震,相关资料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相关资料可以用来() A.研究长岛地震发生的历史规律与原因 B.估量长岛地震对海洋捕捞业造成的损失 C.揭示长岛地震造成的海平面升降情况 D.明确该段时间长岛地震发生的位置、日期和级别 (2)以下是同学们对这些地震的看法,其中比较合理的是() A.地震是岛屿分布不均引发的 B.地震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有关 C.地震发生的地点分布相对集中 D.地震震级大小与发生的日期有关 【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图中的数据列举了长岛3月发生地震的日期和级别,可以研究这一段时间内,长岛地震发生的位置、日期和级别。由于时间仅集中在3月内,因此无法研究长岛地震发生的历史规律与原因;地震仅列举了日期和级别,因此无法估量长岛地震造成的捕捞业损失和海平面升降。(2)从资料可以看出,地震集中在长岛附近,地震发生地点分布相对集中。地震发生的原因与地壳活跃程度有关,与岛屿分布无.关,地震震级也与日期无关。长岛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远离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所以与这两个板块碰撞无关。 【点评】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

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世界上两大著名火山地震带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由于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相当活跃。 2.读下列四大洲轮廓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四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大洲都为发达国家 B.②大洲落后主要在于其资源贫乏 C.③大洲内河航运发达,主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 D.④大洲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2)四大洲中气候复杂多样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①是北美洲,②是非洲,③是欧洲,④是亚洲。北美洲的国家多为发达国家,其中墨西哥属于发展中国家;非洲的矿产资源丰富,有富饶大陆之称;欧洲内河水运发达,主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2)读图可得,①是北美洲,②是非洲,③是欧洲,④是亚洲,其中北美洲和亚洲被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气候复杂多样。 【点评】(1)欧洲西部虽然较长的河流不多,但河流之间有运河相通,形成了便利的内河航运网,内河航运发达。自然原因:欧洲西部气候类型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年降水量丰富,季节分配均匀;地形以平原为主,使河流流速小,水流平稳有利于通航;本区冬季气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可终年通航。社会经济原因:本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市众多,人流与物流量大。 (2)由于亚洲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距离长,地形复杂多样,导致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有11种,亚洲就有9种,除了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这两种气候类型外,其他的气候类型都有。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北部在北极圈内,为冰雪世界。

2013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题

2013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题(一) 班级:姓名:学号: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上面答题卡: 一、选择题 1、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地球看上去更像个水球,这是因为() A 地球表面71%是海洋 B 天是蓝的 C 海洋占陆地面积的90% D 海洋是蓝的 2、热带面积最广是的() A 非洲B亚洲 C北美洲D 欧洲 3、某人的家乡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以下选项符合要求的是() A 北美洲 B 亚洲 C 南美洲D大洋州 4、大洋的边缘部分是() A海B 半岛 C 岛屿 D海峡 5、四大洋当中完全位与北半球的是() A 北冰洋 B 印度洋 C 太平洋 D 大西洋 6、你认为下列各项不能作为海陆变迁的证据是的() A相互分离的大陆都有人类活动 B 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人类活动遗迹 C 有些大陆的边缘可以较好的吻合 D 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7、你认为下列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的是() A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B 潮汐的作用 C 人为因素 D 火山喷发 8、马来西亚是著名的“火山国”,因为() A 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B 位于板块内部 C 位于板块较硬的部位 D 位于山区 9、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是什么力量使它隆起()

A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分离 C 印度洋板块自身隆起 D 古地中海抬升 10、几乎全部被海洋覆盖的板块是() A 太平洋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 南极洲板块 D 亚欧板块 11、日本号称“火山地震博物馆”是因为() A 位于板块内部B位于板块交界地带C 位于板块较硬的部位 D 位于山区 12、强强说要去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大陆去旅游,他要去哪里() A 亚洲 B 北美洲 C 南美洲 D 欧洲 13、大名正驾船在亚非分界线上航行,他在哪() A 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 白令海峡 D 马六甲海峡 14、相传亚洲的因纽特人跨过了哪里到了北美洲?() A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马六甲海峡 15、假如地中海将在几千万年之后消失,那么将连在一起的大洲是() A 亚洲、非洲 B 欧洲、非洲 C 北美洲、南美洲 D 大洋州、南极洲 16、完全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是() A 亚洲、欧洲 B 南美洲、非洲 C 欧洲、北美洲 D 亚洲、非洲 17、下列大洲中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都穿过的是() A 亚洲 B 非洲 C 南美洲 D 北美洲 18、关于世界陆地和海洋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全球海陆分布不均匀 C 东半球海洋面积大于西半球海洋面积 D 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北半球陆地面积 19、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A 北冰洋 B 南极洲 C 欧洲 D 南美洲 20、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A 北冰洋 B 南极洲 C 欧洲 D 南美洲 二、连线题 20

初中地理七年级《陆地和海洋》单元测试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综合测试(2)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1~3题。 1.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比例大致是() A.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四分海洋,六分陆地 C.五分海洋,五分陆地 D.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①②③④所在的大洲中,隔巴拿马运河与北美洲相邻的大洲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面积最大的大洲是()A.①B.②C.③D.④ 4.下列关于各大洲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地中海和土耳其海峡 B.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C.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大高加索山脉 D.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5.(2012·福建南平)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B.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D.古代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图2.2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6.表示现在大陆分布状况的是()A.①B.②C.③D.④ 7.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D.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古河道的遗迹 8.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原因是() A.陆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 B.板块的运动 C.火山和地震 D.全球气候的变化 读图2.3,回答9~10题。 9.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洲和大洋,其排序正确的是() A.北美洲、太平洋、非洲 B.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C.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D.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10.图中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A.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 B.鸵鸟具有长途飞行的能力 C.各大洲动物进化的相似性 D.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 (2013·四川攀枝花)图2.4为东西半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4题。 11.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A.②B.④C.⑤D.⑦ 12.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大洋是()A.a B.b C.c D.d 13.①与③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没有() A.乌拉尔河 B.苏伊士运河 C.土耳其海峡 D.乌拉尔山脉 14.①大洲有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它的形成是由于()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 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 15.下列探索中体现了“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这一过程的是() A B C D 16.图2.5中所示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贝贝给出了一些解释,不正确的是() A.地中海处在两大板块交界处 B.红海属板块的碰撞挤压区 C.阿拉伯半岛处在三大板块的交界处 D.阿尔卑斯山脉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 发海啸。读全球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此次地震中心处于两大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分别是()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18.“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 A.稳定 B.活跃 C.多火山、地震 D.多山脉、海沟 19.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所处的大陆和所属的板块分别是() A.亚欧大陆太平洋板块 B.亚欧大陆亚欧板块 C.亚欧大陆非洲板块 D.亚欧大陆印度洋板块 20.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 根据板块运动的观点,地中海缩小的原因是() A.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发生挤压运动 B.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张裂运动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张裂运动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发生挤压运动 二、综合题(共60分) 21.读东西半球图(图2.7),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①是________洲,②是________洲,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洲,①和③两大洲主体位于________大陆,其分界线不包括()A.乌拉尔河B.黑海C.里海D.地中海 (2)七大洲中,有赤道穿过的是________;完全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填数码) (3)图中a、b所在的经线构成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请在图中标注各自的经度数。 (4)四大洋中,A是________洋;B是________洋,完全位于________(填“东”或“西”)半球;C是________洋,被________个大洲环绕;D是________洋,其沿岸有世界上最大的岛屿——________。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7 / 7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陆地和海洋》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地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地理教案 / 初中地理 / 七年级地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七年级上册《陆地和海洋》知识点归纳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广阔的见识,可以让学生了理解到做人的道理还有生存的意义,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地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 1.海陆分布的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海陆分布的特征,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陆地占48%,海洋占52%),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陆地占10%,海洋占90%),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多分布在西半球,总体说,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无论地球怎样分,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而水半球总是大于陆半球。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有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陆地,面积较大的是大陆,面积较小的是岛屿,合起来叫大洲,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叫半岛,海阳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

窄水道。 2.被赤道穿过的大陆: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 3.按面积排列七大洲的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4.各大洲分界线: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北冰洋;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地中海;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线: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5.①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沟通两大洋的狭小水道。 ②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列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南极洲是最南端多的大洲,最北端是北冰洋(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 ④太平洋被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环绕。 ⑤南极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知识点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⒈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2.无论我们怎样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是太平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大西洋(形状如同“S”)、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全在东半球)。(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太大印北) 5.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并分割成大大小小许多块,其中面积广大的叫大陆(共六块大陆:亚欧大陆、南美洲大陆、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洲大陆),面积较小的是岛屿。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半岛则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6.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洲)。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州;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欧洲;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非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和北美洲;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被三大洲(亚洲、北美洲、欧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被三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的大洲是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都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是大洋洲和亚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都是北冰洋。 7.大洲的分界:亚欧两洲的分界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土耳其海峡、黑海;亚非两洲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北美两洲的分界是白令海峡;北美、欧两洲的分界是丹麦海峡;南美、南极两洲的分界是德雷克海峡;欧、非两洲的分界是直布罗陀海峡。 方法清单: 方法一.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位置记忆方法: 1.图示与口诀结合记忆: 站在北京向西看,亚欧两洲连成片。东南方是大洋洲,非洲大陆在西南。 站在北京往东看,南北美洲在彼岸。南极洲位置最特殊,位于地球最南端。 2.构建脑图: 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地图进行空间记忆,按一定的方向或顺序,在大脑中构建空间分布图,如北冰洋周围的三个大洲由亚洲开始按顺时针分布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南极半岛和南美洲隔海峡相望。然后联系世界海陆分布图,从南美洲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大洋洲、太平洋。 方法二:在半球图上识别七大洲、四大洋的方法: 1.在东西半球图上判读大洲、大洋 (1)根据陆地面积判读东西半球:东西半球中陆地面积较大的为东半球,陆地面积较小的为西半球。 (2)根据大陆的分布判读大洲:两个大陆手拉手的是南北美洲,北面是北美洲,南面是南美

第二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大洲中,被三个大洋包围的是( ) A.南美洲 B.欧洲 C.南极洲 D.大洋洲 2.七大洲中,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 A.亚洲和南极洲 B.南美洲和大洋洲 C.亚洲和大洋洲 D.亚洲和欧洲 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第3~4题。 3.根据图中海陆分布特点判断,该图表示(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北半球 D.南半球 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观点,图中P处附近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其地处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 A.亚欧板块 B.南极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 5.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B.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C.有两块大陆被赤道穿过 D.地球上七分是陆地、三分是海洋 6.下列关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和它所属的大洲的组合,正确的是( ) A.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 B.亚洲的马达加斯加岛 C.欧洲的格陵兰岛 D.北美洲的格陵兰岛 7.右图中A、B、C、D四点所在的大洲或大洋分别是( ) A.北美洲、大西洋、太平洋、南美洲 B.亚洲、太平洋、印度洋、非洲 C.欧洲、大西洋、太平洋、非洲、 D.亚洲、印度洋、太平洋、非洲 读图, ,回答第8~9题。 8.图中表示半岛的是 ( ) A.甲 B.乙 C.丁 D.丙 9.图中表示海峡的是( ) A.a B.b C.c D.d

10.下列大洲的组合都位于北半球的是( ) A.欧洲和大洋 B.欧洲和北美洲 C.南极洲和亚洲 D.非洲和北美洲 11.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南极洲 D.大洋洲 12.下列关于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峡是洋的边缘部分 B.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C.海峡仅仅是指岛屿与半岛之间的狭窄水道 D.海峡仅仅是指大陆与岛屿之间的狭窄水道 13.下列海峡中,既是两大洲又是两大洋分界线的是( ) A.马六甲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白令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读图,回答第14~15题。 14.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①——大西洋 B.②——南极洲 C.③——大西洋 D.④——大洋洲 15.一架飞机从我国上海出发,一直向西飞行,最后回到原地,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16.下面四幅图分别是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其中属于北半球的是( )~ 17.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原因是 ( ) A.海底森林死亡 B.地壳下陷,海水淹没 C.砍伐的森林丢到海里 D.地上树木被水冲到海里 18.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造 B.气候的变化对地表的影响 C.人类主观世界在客观世界的反映 D.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19.下列关于地球上海陆轮廓形成的叙述,符合“大陆漂移说”的是( ) A.地球上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由原始大陆分裂、缓慢漂移分离形成的 B.大地多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 C.地壳是一个整体,不能够移动

陆地和海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复习教案

陆地和海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复习教案知识网络 [热点考点精讲] 1

欧洲 大部分介于 400N~北极 圈间 西:大西洋 南:地中海 北:北冰洋 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半岛、海 湾;岛:不列颠群岛。半岛:斯 堪的纳维亚、巴尔干、亚平宁、 伊比利亚半岛 北美洲位于北半球,介于北回归线 至北极圈间 东:大西洋 西:太平洋 南:墨西哥湾 北:北冰洋 北部海岸线曲折,世界第一岛: 格陵兰岛,半岛:拉布拉多半岛 南美洲跨南北半球,介于北回归线 至500S间 东:大西洋 西:太平洋 北:加勒比海 海岸线平直,半岛、岛屿少; 岛屿:火地岛 大洋洲 主体位于南半球低纬度 地带 东:太平洋 西:印度洋 岛屿多有三组群岛,另有新西兰 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 南极洲大部分在南极圈内,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洲 2 名称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位置特点跨4个半 球 全在北半 球 全在东半 球 全在北半 球 全在西半 球 跨4个半 球 全在南半 球 半球位置主要在东半球主要在西半球东半球主要在北半球主要在南半球 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地理位置位于亚洲、大洋 洲、南极洲、南 北美洲之间 位于欧洲、非洲、 南极洲和南北美 洲之间 位于亚洲、大洋 洲、南极洲和非 洲之间 被亚洲、欧洲和 北美洲环绕 位置特点跨4个半球跨4个半球全在东半球全在北半球3.你能用板块学说解释海陆的变迁吗? 4.你能用板块学说解释火山、地震吗? 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5 概念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 1.下图为“东南亚及其附近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后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 B. 东南亚地势北高南低,呈现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 C. 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全部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破坏田园、建筑物,还可能引发地震,有害无利 【答案】 A 【解析】【分析】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A正确;东南亚中的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呈现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B错误; 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大部分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C错误;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破坏田园、建筑物,还可能引发地震,但也会带来肥沃的土壤,有利有害,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东南亚海上要道、地形、地震及危害等,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有一定难度。 2.台湾省是我国地震多发区,2019年4月18日花莲县附近(北纬24.13度,东经121.52度)发生6.1级左右地震。 据此并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台湾岛自然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平原主要分布在岛屿东部 B. 西部是迎风坡,比东部降水多

C. 河流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D. 全年高温多雨,森林资源丰富 (2)台湾省地震多发频发,主要因为其位于() A. 太平洋的大洋中脊 B. 印度洋大陆架附近 C. 欧亚板块的内部 D. 板块与板块交界附近 【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台湾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故A错误;台湾西部是背风坡,比东部降水少,故B错误;台湾河流短小湍急,水能丰富,故C正确;台湾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故D错误。故选:C(2)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台湾省地震多发频发,主要因为其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故选:D。 【点评】(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其中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地势东高西低,人口与城市主要集中于岛屿西部沿海平原。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等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 3.在探究海陆变迁的时候,同学们搜集到了2018年中国主要地震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有同学对2018年中国主要地震分布进行了归纳,下列说法中最恰当的是( ) A. 集中分布在沿海 B. 集中分布在西部内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