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作业 岳麓版必修3(考试专用

2019最新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作业 岳麓版必修3(考试专用
2019最新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作业 岳麓版必修3(考试专用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随堂检测]

1.恩格斯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段话描述的历史情境催生了( ) A.批判现实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

C.无产阶级革命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

解析:选B。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是当时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提取有效信息,故B项正确;现代主义文学是在两次大战和经济危机影响下产生的,故D项错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产生于无产阶级革命,故C项错误;19世纪中期,西欧资本主义普遍确立,拜金主义盛行,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文学领域中兴起了批判现实主义,故A项错误。

2.英国作家萧伯纳在剧作《人与超人》中有一句名言:“自由意味着责任,这就是多数人害怕自由的缘故。”这表明他( )

A.具有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B.认为享受自由是人的天性

C.对现实采取了逃避态度

D.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

解析:选A。“自由意味着责任,这就是多数人害怕自由的缘故”这句话反映了社会上一些人的想法。要自由就要负起相应的责任,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故排除C、D 两项。B项所述与题目无关,排除。本题选A项。

3.下列文学作品中,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具体场景的是( )

①《西游记》②《红楼梦》

③《人间喜剧》④《等待戈多》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选C。“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具体场景”体现的是现实主义的特点。《西游记》属于浪漫主义小说,故①错误;《红楼梦》属于现实主义小说,故②正确;《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小说,故③正确;《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4.1957年,著名小说《在路上》在美国出版,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发问:“……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下列作品与《在路上》风格一致的是( ) A.《西风颂》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D.《十日谈》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从时间和创作风格来看,语言风格悖离传统应该属于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B。

5.工业革命不仅极大改变了英国和世界的经济面貌,也对人类社会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英国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曾对工业革命作过这样的总结: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随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正是这种利弊共存的双重特性,激发着那个时代

以及后来的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反思。

——李宏图等《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阅读材料,简述哈孟德夫妇对工业革命的评价。结合所学,概括指出19世纪上半期,针对工业革命的“弊”,先进人士在社会政治思想和文学领域有哪些探索?

解析:注意问题中的“弊”、政治思想和文学领域的限定词,本问从政治思想和文学领域两个角度分析人们对工业革命弊端的思考与回应,结合马克思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史实回答。

答案:评价: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极大发展;但未能建立公正、合理的理想社会。

探索:社会政治思想——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人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文学——拜伦、雪莱等人创作了一批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抨击当时的社会现实,积极追寻理想世界。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19世纪流行一种文艺思潮,“它认为人是复杂的、感性的、只是偶或理性一下的动物。”“在一个越来越科学、唯物主义、工业化、都市化的时代,(它)强调个人自由和自发性。”这种思潮是( )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解析:选B。面对“越来越科学、唯物主义、工业化、都市化的时代”,艺术家表露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注重表现人的感情,“强调个人自由和自发性”,体现出浪漫主义思潮,故B项正确;古典主义是指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的文艺思潮,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现实主义注重表现社会现实、人民生活,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出现在20世纪,具有明显的反传统、反理性特征,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2.某一流派的作品被一些人认为它是现代性文化的开端,一些人将它视为法国大革命造成的直接影响。有人这样形容该流派的作品:“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符合这一特征的作品是( )

解析:选A。由题目中的信息“法国大革命造成的直接影响”“随着感觉而走”可知这应为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的浪漫主义,故A项正确;《战争与和平》和《人间喜剧》均为直面现实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与题目中的信息“随着感觉而走”不符,故B、C项错误;《等待戈多》发表于二战后,晚于法国大革命,故D项错误。

3.有学生提出:“拜伦的《唐璜》具有批判现实倾向,为什么却列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作者属于浪漫主义诗人B.强调理性,追求自由

C.手法离奇,注重抒情D.关注现实,揭露时弊

解析:选C。本题考查拜伦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根据教材所学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拜

伦的《唐璜》写奇人奇事,情节离奇曲折,充满异国情调,场面多变,作者在叙述中穿插大量的说明和议论,自由抒情。虽有现实主义因素加入,《唐璜》仍是一部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品。据此选C项。

4.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在评论某文学流派时说:“(它)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据此可知,此文学流派( ) A.表达了对理想主义的追寻

B.着眼于揭露封建主义的罪恶

C.强调个人主观感受的渲染

D.注重于对现实的审视与批判

解析:选D。据“它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可知是指现实主义文学,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故D项正确;

A、C项对应的是浪漫主义文学,故A、C项错误;现实主义文学在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的情况下兴起,故B项错误。

5.“一方面对自私伪善、金钱至上的人和社会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经常受金钱、权力和荣誉的诱惑,不时地以伪善的手段对待伪善的环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与材料所述风格类似的作品是( )

A.《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B.《人间喜剧》

C.《等待戈多》D.《唐璜》

解析:选B。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所描述风格的作品深入剖析和努力揭示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的揭露和强烈的批判,体现了现实主义。A、D两项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不符合题意,均排除;B项《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作品,符合题意。C是现代主义文学,不符合题意,排除。

6.“他的作品客观地反映了劳动者气喘吁吁,勾勒出当时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画出生活的无奈与潦倒。”下列文学作品中,与他的作品风格相似的是( )

解析:选D。据题干“客观”“勾勒”和“画出生活的无奈与潦倒”可以得出是现实主义流派的特点,D项《战争与和平》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故D项正确;A项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抒情长诗,属于浪漫主义风格,故A项错误;《西游记》运用的也是浪漫主义手法,故B 项错误;《唐璜》是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代表作,C项错误。

7.“垮掉的一代”是兴起于美国的文学流派,“这个所谓的‘垮掉的一代’是一群人,来自不同国家,他们持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拒绝理性,认为这个社会不可救药了。”由此可见,该流派兴起的背景是( )

A.种族歧视、毒品等充斥着美国社会

B.人们对“理性王国”的极度失望

C.人们深刻审视、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罪恶

D.世界大战和危机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利

解析:选D。种族歧视、毒品是美国社会存在的问题,但与材料信息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人们对“理性王国”的极度失望应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人们深刻审视、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罪恶,且未上升到深刻高度,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垮掉的一代”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冷战和麦卡锡

主义的泛滥使美国公民对国家的安全充满了焦虑与担忧,社会中弥漫着恐怖的气氛,故D 项正确。

8.“如果将敏锐的想象力和逻辑掺拌到荒谬的程度,结果将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诡谲”“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材料评价的文学流派是( )

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

解析:选D。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荒谬的程度”“似是而非的诡谲”“新奇形式”“精神贫困”,都反映出现代主义这一特有的特征,故D项正确,A、

B、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是由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这次革命影响巨大,意义深远,它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统治,许多国家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但是,在保卫和巩固这次革命成果的过程中,曾出现极其复杂的形势,经历了一场革命和反革命、复辟与反复辟的长期斗争。法国大革命后出现的动荡、混乱、灾难的局面,完全不是人们期望的。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预言的那个理想社会根本没有出现。贫富对立变得更加尖锐,阶级压迫更加残酷,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法国革命后的现实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在广大社会阶层中引起了一种普遍的失望情绪,浪漫主义正是这种失望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

——摘自《世界近代文学简史》材料二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不同程度的发展,人们头脑中的物质利益观念不断加强,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主要的或唯一的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人在挣脱封建束缚从而获得一定的人身自由后,又在物质财富面前丧失精神的、心理的以及人格的自由;在热衷于创造物质财富并依赖于物质财富的生存环境中,人对人的压迫与剥削以新的形态表现出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恶化。现实告诉人们,启蒙主义者所宣示的“价值”和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并未实现,人们须以一种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和思考自己的命运,并寻求改善自己的生存处境的方法。于是,追求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随之形成,反映在作家创作上,就是他们摒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通过对社会现实作如实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的黑暗,展示在物质与金钱挤压下人的各种心态……

——摘自《19世纪文学·中编导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与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内在区别;这两种文学流派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解析:(1)此题考查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材料从政治和思想两方面分析了浪漫主义产生的原因。政治上,法国大革命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大革命后动荡、灾难使资本主义的弊端更为突出的显现。思想上,启蒙运动所倡导的“价值”和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并未实现,一种对现实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理想世界的新思潮应运而生。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上分析工业革命在欧美各国的扩展推动浪漫主义的出现。(2)第一小问较难,主要是内在区别需要结合材料和教材进行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浪漫主义强调“主观想象和抒情”,侧重于人的主观世界;现实主义强调对现实的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侧重于客观现实;第二小问需要思考影响文学流派的因素,社会意识是对社

会存在的反映,所以影响文学流派的决定因素是欧洲社会政治、经济的剧变。

答案:(1)背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工业革命的逐步开展;启蒙思想家理想社会预言的破灭;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社会弊端。

(2)区别:浪漫主义文学偏重表现主观世界,寻求新的精神寄托;现实主义文学反映客观现实,具有批判性。

因素:欧洲社会政治、经济的剧变。

2019-2020年高一历史 知识点归纳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知识点归纳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四单元归纳整理word版本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资料 重点难点精归纳 一、我国四大发明对中西方的不同作用 (一)对中国 1.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古典文化的保存,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指南针的发明早期有利于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后来成为进行迷信活动的工具。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使用火药武器的国家,后来火药却成为搞迷信,敬鬼神所使用的物品。 (二)对西方 1.造纸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欧洲人的远洋航行,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以新航路的开辟为开端人类历史开始形成一个整体。 4.火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 【特别提醒】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作用大不相同,说明科技发挥何种效益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这对我们今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长期繁荣的原因及明清时期走向衰落的原因 (一)特点 1.科技内容:实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的方法,缺少科学实验。 3.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并使生产力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4.分布领域: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 5.发展程度:在传统科技领域全面繁荣,多项成就领先世界。 (二)长期繁荣的原因 1.根本保障: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及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2.政府重视:统治阶级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发展给与重视及相应支持。 3.技术交流:中国古代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对外交往频繁,使古代科技在交流中进一步发展。 4.主观因素: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个人努力和不懈探索,以及劳动人民积累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知识。(三)明清时期走向衰落的原因 1.经济因素: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少足够的动力。 2.政策因素: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限制了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3.人才因素: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越来越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条件。 归根到底,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中国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特别提醒】古代中国科技发展既呈现出灿烂辉煌,世界领先的一面,又有明显不足的一面,如重实用、轻理论和发展动力不足。自然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长期存在对中国科技的影响是双重的:明清以前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使其长期繁荣;明清时期则开始阻碍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使其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易混易错点整理 1.《诗经》和楚辞的体裁都是诗歌,但文学风格不同。《诗经》属于现实主义,楚辞属于浪漫主义。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 2.诗是唐代的主要文学形式,词是宋代的主要文学形式,曲是元代的主要文学形式,这三种主要文学形式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词出现于唐代,是诗的另一种形式;元曲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散曲,是宋代民间兴起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3.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形式多样,特色各具,流派纷呈,从发展趋势上看,具有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的特征。 4.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明清小说时,语言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发展为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学逐渐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的结果。明清小说中的很多作品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的现实反映。 5.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的形成,而不是京剧的形成。京剧也不是北京的地方戏,它是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而形成的新剧种。

高二历史必修4知识点归纳

高二历史必修4知识点归纳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 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准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 导人们准确地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 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是人们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方*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不存有脱离世界观的方*, 也不存有脱离方*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 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有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有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有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有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有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 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 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准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 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 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 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准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 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是 我们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双测过关(一)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课时双测过关(一)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A级——学业水平达标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 A.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D.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 解析:选D 原始社会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出现了分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发展,分工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故选D项。 2.埃及没有任何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典相应的法律。法老作为神王,其权力也神化,他的话就是法律。这表明法老的统治采用( ) A.集权专制B.分权专制 C.等级制度D.礼仪德治 解析:选A 依据题干材料“法老作为神王,其权力也神化,他的话就是法律”可以看出埃及的法老实行的是集权专制,故A项正确。 3.史诗据《吉尔伽美什》记载,乌鲁克城邦贵族对于首领吉尔伽美什招募年轻人修筑城墙等扩大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满,因此乞求天上诸神惩罚吉尔伽美什。这一现象( ) A.反映出城邦内部阶级矛盾尖锐 B.表明城邦首领受神庙控制 C.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 D.表明国王权力呈现集中的趋势 解析:选C 材料信息体现了城邦贵族与城邦首领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故C项正确。 4.“从来没有不事火的婆罗门,没有婆罗门不祭祀布施好善,在阿逾陀这一座城市里面,从没有因通婚而种姓混乱。”(选自《罗摩衍那》)以上内容可作为原始史料来( ) A.了解古代埃及的文学创作 B.考察古代印度的社会制度 C.知道古巴比伦的阶级关系 D.研究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 解析:选B 据材料可知该史料涉及相关的社会制度——种姓制度,可作为考察古代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检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对应学生用书第139~140页) 1.(2011年湖南期末)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 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解析:D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西方国家处于资本主义阶段。因此落后的封建制度无力与资本主义制度抗衡,这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2.美国一位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某可卡因(毒品)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美国允许可卡因(毒品)合法化,还须向哥伦比亚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中期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A一要注意时间:19世纪中期;二要注意毒品这一提示信息。A项发生于1840~1842年,B项发生于1883~1885年,C项发生于1894~1895年,D项发生于1900~1901年。 3.(2011年银川期中)如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洪秀全 D.《天朝田亩制度》 解析:B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的历史背景之一,洪秀全是重要人物,《天朝田亩制度》是历史文献,故可以增加“天国兴衰”这个链接。 4.(2011年化州期末)下列关于太平天国的事件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高中历史选修4笔记整理

高中历史选修4笔记整理 一、秦统一六国(1客观条件:①社会经济发展,各民族、各地区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②久经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③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基础。(2主观条件:①广泛吸引各国贤士②制定正确的统一方略——“先弱后强远交近攻”③接受法家思想理论2、历史意义:符合人民愿望,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内容:①确立皇帝制度;②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名称及职责③地方实施郡县制度(2特点:①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②地方绝对服从中央(通过郡县制③皇帝直接任免官吏(3影响:①巩固统一,加强了对人民统治,②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2、军事:南征百越设四郡、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意义:拓展了疆土,奠定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3、文化:统一文字(小篆4、经济:①统一度量衡制②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5、交通:统一车轨,修筑驰道、直道,建立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络。(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6、措施颁布意义:①有利于巩固统一; ②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三、暴政1、表现:a“焚书坑儒”:摧残文化,钳制思想(2严刑酷法轻罪重罚(3大兴土木徭役兵役繁重:修长城建宫殿、陵墓2、影响: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四、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有作为的皇帝。①统一中国②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等,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③“焚书坑儒”摧残了古代文化,钳制了思想发展。④秦始皇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朝很快灭亡的根本原因。 一、贞观之治(627——649 (一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生产发展民风淳朴社会和谐民族关系融合对外开放(二原因①主观上:吸取隋亡教训,个人作用;②客观上:隋朝的经济繁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三措施a政治:选贤任能,虚怀纳谏,从民本思想出发,慎用刑法,完善三省六部制b.经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c.思想文化: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d.民族: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利于民族融合,国家统一e.对外:友好开放,兼收并蓄(四民族:平靖边疆,设机构管辖,册封,和亲(五自省:撰写帝范

高中历史必修册时间表

2011年暑假历史作业 (一)选择任一本中国通史阅读并熟记中国历史年代发展顺序: 1.夏朝:前2070 - 前1600年(禹--桀) 2. 商朝:前1600 - 前1046年(汤) 3. 周朝:前1046 - 前221年(1)西周前1046 - 前771年(周武王) (2)东周前770 - 前256年(周平王) 春秋前770 - 前476年战国前475 - 前221年 4. 秦朝:前221 - 前207年(嬴政) 5. 汉朝:前202 - 220年 (1)西汉前202 - 9年(刘邦)(2)新朝 9 - 23年(王莽) (3)东汉 25 - 220年(刘秀) 6. 三国、两晋、南北朝: 220 - 581 三国:220-280 (1)曹魏 220 - 265 (2)西蜀 221 - 263 (3)孙吴 222 - 280 两晋: 266 - 420 (1)西晋 266 - 316 (2)东晋 317 - 420 南北朝:420 - 581 (1)南朝(宋、齐、梁、陈) (2)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7. 隋朝(): 581 - 618 8. 唐朝(): 618 - 907 9. 五代十国:907 - 979 (1)五代:后梁、唐、晋、汉、周(907-960) (2)十国 (902-979) 10. 宋朝: (1)北宋(): 960 - 1127 (2)南宋(): 1127 - 1279 辽: 916 - 1125 西夏: 1038 - 1227 金: 1115 - 1234 11. 元朝(): 1271 - 1368 12. 明朝(): 1368 - 1644 13. 清朝(): 1644 - 1912 (二)认真阅读高一历史必修一、二、三教材,完成《暑假作业》。 (三)按时间顺序整理高一必修三本书。线索要详细、清晰,体现自己的综合概括整理能力样例见后。(手写稿,必须的)。(不许抄网上的资料) (以上为8月底回校考试内容) (四)培养兴趣: 看书(自选):《中国通史》、《全球通史》、《二战史》、《甘地》《华盛顿》等人物专记、《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看电视纪录片《档案》《美国历史》…; 看报纸和《世界知识》等杂志。 高二历史备课组 2011.7

人教版新(2019)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检测题(有答案)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检测题 一、单选题 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不能说明 A.周朝实行分封制 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 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2.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中,属于异姓功臣的是 A.鲁国 B.宋国 C.晋国 D.齐国 3.下列与西周王朝建立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周公东征 D.平王东迁 4.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父系家长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 5.《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这里用铸鼎的“金”应该是 A.铁 B.青铜 C.黄金 D.钢 6..以下关于嬴政定“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立志建立“三皇五帝”那样的功业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 7.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在评论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时说,“封建制度不废,兵争终无由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封国实力对比的变化 B.异姓封国权力的扩张 C.先代贵族不断的叛乱 D.同姓封国关系的疏远 8.“汉承秦制”的本质目的是: A.对秦朝先进制度继承和发展

B.对西周以来社会制度的总结 C.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社会经济 D.加强国家对人民的控制 9.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A.家族血缘关系 B.中央集权意识 C.家国同构观念 D.安土重迁理念 10.《左传》(文公十三年)管仲对日:“……而贡包茅不入,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山西出土的晋侯苏编钟上有一段铭文记载:“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凤夷。”以上这两段史料反映了诸侯要对周王尽的义务包括 ①朝觐述职②镇守疆土③缴纳贡赋④出征作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西周册命时,周王有时赏赐给受赐者圭瓒(用以挹酒祭祖的“宗庙彝器”)这是非常严肃重大的行为。周王赐予圭瓒是 A.赋予受赐者宗法政治地位 B.周王分封土地和人民的正式仪式 C.用高水平的器物彰显恩宠 D.对受赐者孝顺有礼的表彰嘉奖 12.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 A.重武轻文,内外相制 B.增设机构,重用近臣 C.重儒轻道,学术争鸣 D.设立刺史,加强监管 13.燕赵是河北省的别称,这一称谓与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有直接关系 A.西周的分封制 B.西周的宗法制 C.秦朝的郡县制 D.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14.下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下列历史事件符合该王朝的是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试题及答案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成就,属于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天文学方面取得的是( ) ①落体定律②确定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这两个概念③用自制望远镜发现许多星体④证明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对科学提出了迫切要求 B.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研究已有相当坚实的基础 C.牛顿个人具有的伟大天才和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D.同时代的众多科学家的协同一致、通力合作 3.他常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大多数物理学家沿着牛顿的道路继续前行时,他却走上了一条创新之路,最终提出了物理学的相对论,对牛顿的力学体系和绝对时空观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他是( ) A.Isaac Newton B.Charles Robert Darwin C.Michael Faraday D.Albert Einstein 4.有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此语意指( ) A.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 B.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日常经验 C.理论物理与人们日常生活很远 D.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艺术家 5.普朗克,191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德国科学界领袖,1913年曾亲赴瑞士,礼聘尚是一介书生的爱因斯坦,并称其为“当代哥白尼”。爱因斯坦因此对普朗克执弟子礼。纳粹横行期间,普朗克与大多数德国知识分子一样,对纳粹暴行保持沉默。对此,爱因斯坦表示永不原谅,从此再未与普朗克进行联系。这是因为爱因斯坦( ) A.成就已远远超过普朗克 B.坚持“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C.已移居美国,联系不便 D.科学研究繁忙,无暇顾及 6. 右图是关于量子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B.引发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道家学派:老子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韩非子 2、孔子及儒学的勃兴.孔子的思想主张: A、思想的核心是仁,“爱人”、“克已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了民本思想,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B、教育思想比较进步,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兴办私学。 3、孟子的思想主张 A、“仁政” B、“民贵君轻” (“民贵”是就百姓在维护统治秩序过程中的作用而言,并非指在政治经济地位上“民”比“君”高贵) C、“性善论” 4、荀子的思想主张:A、“仁义”、“王道”B、“君舟民水”C、“性恶论”D、法治 (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了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1、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董仲舒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改造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主要思想: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汉武帝全面肯定新儒学的措施。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在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五经”成为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结果:西汉后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第三课)宋明理学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1、宋朝的程朱理学: 北宋时期程颐、程颢 二程基本观点:万物皆只是一个理,理是万物的本原(核心);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发挥了孔子“仁”的学说 南宋朱熹 朱熹的理学内容:“理气论”(客观唯心论):理和气不可分离。“心性论”:性无不善,情应当从善,人应克制自己的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著述《四书章句集注》,元、明成为科举考试内容 2、阳明心学:“心即理也”的主观唯心论宇宙观,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提出“致良知”学说,进一步发挥了儒家“仁”的思想 (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1、离经叛道”的李贽: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如抨击男尊女卑,高度评价商鞅、吴起改革家,认为农民起义是贪暴的统治者逼出来的。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 2、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造纸术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教学计划(选修一)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教学计划 (选修一)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选修i、ii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2、历史教学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通过对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学习,锻炼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汲取营养,达到渊博学识、提高自身修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 3、在抓好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顺利完成高二历史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 教材按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民主思想与政治实践》,教师可依据课标要求灵活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如下: 1、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 2、教学中应着重于对教材中提供的原始文献资料的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能力。

3、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已基本适应,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且学习方法上有了改进,高二是高三提高和冲刺的积累阶段,必须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高二学生在历史认知上的层次,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逐步掌握历史演进的规律,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的历史,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属于自己的历史论辩,拓宽他们的历史思维,为高三巩固提高打好基础。 四、重点工作及措施 1、重点工作: (1)主抓基础知识,每一单元的复习都以基础知识为主,让学生脑子里有清晰的线索。 (2)多研究一些习题,选择适合我校学生的习题,扎扎实实的做题。 (3)培养学生的做题技巧,使之掌握考试的方法。 2、具体措施: (1)立足课堂教学,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较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一、二年级的学生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历史]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复制链接] dyd12 1万 主题 151 听众 1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8Rank: 18 签到天数: 109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帖子38999银币34495 在线时间3490 小时注册时间2011-5-17 版主超级人缘人气之星邮件订阅纪念章狮子座批改网勋章家有王子家有公主 收听TA 发消息 电梯直达跳转到指定楼层1层楼主 发表于2011-8-29 17:06 |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 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基础解读】 一、经典力学 1、经典力学产生的背景: (1)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2)资产阶级迫切需要自然科学作为其理论武器。 2、伽利略的成就: (1)伽利略通过实验证实,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2)他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牛顿的成就: (1)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 (2)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3)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二、相对论的创立 1、相对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20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面临着挑战。 2、相对论的主要内容: (1)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相对论。 (2)内容: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3)意义: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

高中历史必修三,整理得太好 了(精华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笔记(精华版)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1)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2)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视 (4)思想文化上:学术逐渐下移,“学在民间”(私学)出现 2、“百家争鸣”的含义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各派主张各不相同,而在不同之中又有其相同之处。儒、墨、法诸家,侧重于政治道德;道家侧重于对宇宙本体及其发展规律的探索。各家学说的中心及其最后归宿,都是为了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共同精神。 3、“百家争鸣”意义 (1)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早期儒学思想家的思想 1、孔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 2、孟子 (1)思想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影响: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 3、荀子 (1)主要思想: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三、其他学派的主要思想 1、道家(老庄之学) (1)老子 “道”是世界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小国寡民”社会。 (2)庄子 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 (3)影响 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2、法家 (1)李悝 在魏国变法:奖励耕战、严刑峻法。 (2)商鞅 在秦国两次变法:废旧制度、重农抑商、加强中央集权、以吏为师。(3)韩非子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 (4)影响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两汉后,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家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3、墨家 (1)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在认识论和逻辑学贡献。 (2)影响 汉代以后,逐渐湮没失传。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高考真题训练(2012--2016 )

第四、七单元高考真题训练 1.S1[2014·山东卷] 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2.S2[2014·广东卷] 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 A.蒸汽机 B.计算机C.牛顿经典力学 D.达尔文进化论 3.(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2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它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既有不同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具体表现为() A.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B.科学和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学科越来越少且分工越来越细D.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4.(2013年江苏高考17题)“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5.(2013年高考全国)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6.(2013年广东高考21题)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 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 B.达尔文的进化论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7.(2013年四川高考9题)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因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而被判有罪。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有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年。据此可知 A.1967年后美国开始接受进化论 B.斯科普斯言论违背美国的宗教信仰自由 C.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D.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 8.(2015·福建文综·22)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认识。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 ) A.进化论B.万有引力定律C.量子论D.相对论 9.(2015·重庆文综·10)1727年春,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科学团体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B.跨国文化交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 C.18世纪早期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D.18世纪早期法国思想自由度逊于英国10.(2015·江苏单科·15)“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 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普朗克11.(2015·四川文综·11)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民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评价道:“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在此,朗之万( ) A.谴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科学家B.担心欧洲大陆的战争威胁日益临近 C.意识到世界科学中心即将转移D.觉察到科学家全球流动为大势所趋 12.I2、S1[2014·江苏卷]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13.(2015·浙江文综·39)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1915年,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中国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1)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伟大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10分) 【答案】(1)伟人:牛顿。(2分) 意义: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促进了理性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发展。(2分) 主张:君主及其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的权利;君主及其政府威胁人民权利时,人民有权推翻它。(4分)影响: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支持,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斗争产生广泛影响。(2分) 14.Q1 S1 T4[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 40.[答案] (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试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

历史必修四的知识

历史必修四的知识 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至圣”。 2、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3)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他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2)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2、法家: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