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研学旅游发展前景研究

内蒙古研学旅游发展前景研究-旅游管理

内蒙古研学旅游发展前景研究

刘雁伟长安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品种类日益多样化,研学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新宠在国内逐步发展,并有望成为教育旅游市场的焦点以及旅游业中的经济增长点。本文通过对内蒙古研学旅游发展现状、内蒙古研学旅游发展优势分析以及趋势预测等方面来探讨内蒙古研学旅游的发展前景。

一、研学旅游的概念与特点

(一)研学旅游的概念

目前关于研学旅游的概念,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界定。王定华(2014),关于研学旅行的定义: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赵锐等(2015)关于研学旅游的定义,研学旅游主要是指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获取知识、体验生活的校外集体活动。笔者结合上述观点,总结出研学旅游的定义是学校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在课堂上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利用某一区域的特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的以集体出游、集体住宿的旅行方式离开常住地,在与平常不同的校园生活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的一种综合性校外体验活动,并通过这种体验拉近旅游主体与自然、文化的距离感,以此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旅游活动。

(二)研学旅游的特点

1、研学旅游是一种体验式教育,属于教育的范畴。

虽然说这种教育的宗旨可能是隐含的,但它是研学旅游的灵魂所在。教育的特点决定着研学旅行具有公益性,因此,各研学旅游机构不能以营利为其主要目标,

必须以育人为宗旨。

研学旅游与一般旅游不同, 它是一种教育方式,有明确的目的性。其最终目的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而对于一般旅游而言,他们不具备教育活动的功能和意义;从行程安排上说,研学旅游是学习和游玩并重,即使是去最普通的景点参观,研学旅游在参观考察的过程中也是带着问题旅游的。因此,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就需要将这种体验式教育贯穿在研学旅行的全过程。

2、从国内外发展历史以及现状来看

研学旅游不只是单纯的校外活动,而是具有团体性、公益性、体验性和休闲型、娱乐性,并逐渐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充形式,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内蒙古研学旅游的发展现状及优势

(一)国内研学旅游发展现状

我国研学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对其内涵认识还不够深刻,重旅游而轻教育;出境研学游的线路大多都集中在留学热门国家,国内研学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研学旅游产品参差不齐,产品单一;旅行社及相关机构良莠不齐。

目前我国旅游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正在从初级阶段逐步发展,从无序到有序,培养了研学旅游品牌。2016年,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公布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的通知。全国各省市就制定了一些关于研学旅游的相关政策。四川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根据山东省《济宁市研学旅行基地评选标准管理办法》,预计今年山东省将会为10家基地、旅行社命名并授牌;开发孔子周游列国、水泊梁山108将等一批研学旅游产品。同时,利用曲阜、邹城等自驾游营地,举办济宁市首届研学旅游节,借此时机

将会对北京、上海等重点客源市场开展专题研学旅游营销。

(二)内蒙古研学旅游发展现状

内蒙古的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值得挖掘,但是目前关于研学旅游发展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鉴于我区旅游业相对于其他省市发展缓慢,内蒙古需要借鉴其他省市的一些好的经验来逐渐发展属于自己独特的研学旅游品牌。2015年内蒙古旅游局组织并开发了中俄蒙”万里茶道”青少年夏令营旅游产品,还有三级品牌线路藏传佛教研学游。2016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20家“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名单中,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地质公园位列其中。研学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素质教育手段,符合我国教育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并逐渐推广和发展。(三)内蒙古发展研学旅游的资源优势

内蒙古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有被称为六大奇观的草原旅游美景:草原、湖泊、沙漠、古迹、森林、民俗;体现内蒙草原文化的十大文化符号-草原、蒙古包、敖包、马头琴、蒙古马、红山玉龙、那达慕、成吉思汗、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以这些文化为背景,充分利用“金三角”四季游、红山文化游、科尔沁文化游、“两个文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体验游,“三都”游、蒙医康体游、鲜卑溯源、匈奴探秘等文化资源,来发展内蒙古的研学旅游品牌。

其中,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世界地质公园凭借着独特的地质遗迹类型,成为我区发展研学旅游的典型。在所有的地质遗迹类型中,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的沙地云杉林是世界上非常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同时也是至今为止世界上仅存的一片沙地云杉林。因此,有“生物基因库”、“生物活化石”之称,是进行研学旅游发展的首选基地。

三、内蒙古发展研学旅游的具体措施

(一)开发产品种类

目前,国家对发展研学旅游政策的支持力度很大,研学旅游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内蒙古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特色资源来开发研学旅游产品,自治区、旅游企业及相关部门要适应时代、市场的需求,开发丰富多彩的研学旅游产品。要善于创新、突破和完善旅游产品的设计,征询广大消费者的建议,这才是发展研学旅游的关键环节。因此,在这里我们结合内蒙古旅游业的现状及资源特点,设计出适合开发的六种研学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工业旅游产品、红色文化旅游产品、人文历史文化旅游产品、乡村扶贫旅游产品、现代城市旅游产品等。

(二)扩大研学旅游市场主体

除了学校,内蒙古还应该鼓励更多主体参与到研学旅游的活动中,尤其是要充分发挥群众团体、旅游组织、社会公益组织等机构的积极性,利用他们自己的优势来举办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的研学旅游活动,努力形成功能完备、优势互补的研学旅游教育体系,让研学旅游真正实现学习与游玩二者之间兼得。此外,我们还可以延伸旅游产品,可以举办企业家研学游,老年人研学游的旅游活动。(三)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管制

内蒙古研学旅游市场潜力很大,但由于我区相关政策体制、市场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克服这一难题。在政策方面,制定适合青少年学生个性、安全而有效的制度。首先政府应该以法律的形式将研学旅游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机制中,并把它确定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应该成立一个研学旅游管理机构,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士,定期组织调查统计,为社会各个行业的人士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网站在线服务,以便更好地管理。在学校、市场以及政府间充当媒介作用。

(四)创建内蒙古研学旅游品牌

研学旅游品牌的创建,将有利于旅游与研学二者高度整合,使我区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更加多元化。我区适合开发研学旅游目的地的地区要进一步挖掘研学旅游资源,打造适合自己特点的主题品牌,加强与学校的密切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以此来提高研学旅游的综合吸引力以及品牌认知度,将研学旅游发展为经济创新的增长点。

四、内蒙古研学旅游发展趋势预测

(一)市场主体将不断扩大

就内蒙古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讲,研学旅游的市场主体大多是是青少年学生,少部分以学术交流、专业研究、提升个人修养为目的的上班族或自由自由者等。出游的形式也不只是学校组织团体出游,亲子游、大学生背包客以及企业家研学游、老年人研学游等方式也更受推崇,未来我区研学旅游市场会随着旅游市场主体的不断扩大而发生改变。

(二)研学旅游的内容会更丰富

研学旅游,指的是在游玩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它是文化旅游的一种新形式,具有公益性、体验性、教育性、娱乐性、休闲型,与我国传统旅游业相比,研学旅游对目的地的文化内涵会更加重视,是一种满足自我精神需求的一种高层次旅游,其最大特点就是不受节日以及季节的影响。因为内蒙古的旅游淡旺季特别明显,对于此研学旅游可以适当填补这一空缺,我们应开发适合四季出游的文化旅游产品。(三)研学旅游将成为旅游业的发展重点

我区研学旅游市场主要为三种:入境、国际和国内。入境市场是了解并学习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国际研学旅游市场是与本国关系不错的城市或有学术交流

的院校,联合举办各种形式的研学旅游活动;国内目前大多是以夏令营或冬季营等形式到国内名校、名城参观。还有就是到一些休闲农业园区体验一下农事。未来,以了解乡情、县情、国情为主要形式的国内研学旅游将会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

(四)未来研学旅游产品多样化

随着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三方的密切相互合作,市场的会更加完善,产品也会更多样化,以学习特殊专业知识为主的研学旅行频频出现,并逐渐走向了主题化,比如以动漫、影视、体育、科技、文学、历史、生物、探秘等为特色的研学旅行。这将成为以后的发展趋势。

五、结语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着独特的自然、人文旅游文化资源,特色鲜明。从各个方面来评价,都有着开发研学旅游的丰富资源。我们应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学习其他发达国家以及国内研学旅游发展比较成功的经验,开发具有内蒙古自己特色的研学旅游产品,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开发适应时代需求的研学旅行产品,抓住研学旅游这一市场机遇。(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