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

粤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

【篇一:粤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教案】

第三章、光和眼睛

3.1光世界巡行

1.光的作用:

1、使我们看见物体;

2、光合作用使植物生长;

3、太阳能热水器;

4、光导纤维

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5、使冰雪融化等等

2.光是什么

光是一种电磁波,平常看到的光称为“可见光”,一般指能引起人视

觉的电

磁波。

3.光源的概念

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可分为:1、冷光源(水母、节能灯),热光源(火把、太阳);

2、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3、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

提问:月亮是光源吗?萤火虫呢?夜明珠呢?正在放映电影的银

幕呢?

注意:月亮、宝石、夜明珠、正在放映电影的银幕不是光源

二、光是怎样传播的

1.事例:

1) 在有雾的天气里,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

2) 夜间照射手电筒;

3) 电影院里的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

4) 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开凿隧道。

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注意: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线则发生弯曲。

例如:在早晨,可以看见地平线以下的太阳。

2.光线:通常,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路

径和方向,

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

是太阳的像)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

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

在中间)

4.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可解释的常见现象:

1) 影子的形成

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

“影” ,例如,手影游戏。

2) 日食、月食的形成

3) 小孔成像

事例:密林中地上的圆斑就是太阳经过树叶缝隙所成的像。

5.光速

问:光瞬息可达,它的传播也需要时间吗?

光传播是需要时间的,例如太阳光传到地球需要8分20秒。

秒,算算看,每秒光传播的距离有多远?

t=8分20秒=500秒

研究表明: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快慢是不同的。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传播速度的3/4;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传播速度的2/3;

提问:声速是多少?比较声速跟光速

光速﹥﹥声速

题:求光一年能走多远?

s =vt

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表示天体间的距离。

1212

第二节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规律

(1)、基本概念:

一点、二角、三线

一点:指入射点,用字母“o”表示;

二角:指入射角i和反射角r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三线: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法线no;

(2)、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

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平行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还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如果反射光线向着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漫反射:教室的黑板;电影屏幕上的粗布;人能看到在空中滚动的乒乓球。

镜面反射:人站在镜子前观看自己

事例:

1、镜子比较暗,发生了镜面反射;

2、白纸比较亮,发生了漫反射。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1、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②、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③、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④、像与物的左右相反;

⑤、像是虚像。

注意:

a、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b、虚像不能用光屏接受。

二、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体操运动员利用平面镜可以观察和纠正自己的动作;

2、潜望镜;

3、在狭小的房间内的墙上装上大镜子,可以使人产生增大空间的感觉;

三、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方法一:由反射规律作图;

1、引入射光线;

2、作法线;

3、作反射光线;

4、反向延长

方法二: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1、作垂线;

2、截取;

3、画像。

四、凹面镜和凸面镜

定义:如果镜子的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这样的镜子叫做球面镜。凹面镜:如果镜子是用球壳的内表面作为反射面的,叫做凹面镜,

简称凹镜,对

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应用:

1、太阳灶、手电筒

2、医生给同学们检查耳道用的观耳镜。

凸面镜:用球的内表面作为反射面的叫做凸面镜,简称凸镜,具有

发散作用。

应用:1.城市的拐角处;2.汽车的观后镜

练习题

1、身高1.6m的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的地方,像离人

的距离是 4m ,像高是 1.6m ;当他再远离平面镜0.5 m,像到镜子的距离是 2.5 m ,像

高是1.6 m。

2、一物体正对平面镜以1cm/s的速度运动,开始时,它离镜面1m,1min后,镜

中的像离它多远:( c )

a 、40cm

b 、60cm

c 、80cm

d 、120cm

3 、

( d )

a 、 1h20min

b 、 11h20min

c 、10h20min

d 、10h40min

4.平面镜所成的像为什么是虚像?

长线相交会聚成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叫虚像。

5.出s光点经平面镜反射到b点的光线

6.如何估测树高。 s b

第三节光的折射

1、折射:

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至水面时的传播情况

1.部分光返回空气中,发生反射。

2.一部分光进入水中,且其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折射。

结论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

做光的折射。

注意:发生折射时,同时也一定发生反射。

2.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3、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

时,折射角也减小。

在界面的两边,根据介质密度的不同,将介质分为光密介质和光疏

介质。光在光

密介质中角度小,在光疏介质中角度大。

折射现象的应用:

1、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

2、渔民叉鱼;

3、繁星在夜空中闪烁,是由于光线经过大气折射,,随着空气的流动,折射光

线不稳定;

4、早晨看到地平线以下的太阳。

5、判断两种介质的疏密程度。

思考:如果有一束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向空气中,光线将怎样偏折呢?光水中或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第四节光的色散

一.的色散实验

(p60页)

结论:

1、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2、不同单色光通过棱镜的偏折程度是不同的,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程

度最大,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篇二: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沪、粤版)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

八年级(上册)

目录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1.1 希望你喜爱物理 4. 1从全球变暖谈起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4. 21.3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的应用4. 31.4 尝试科学探究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5. 3第三章光和眼睛3.1 光世界巡行 5. 5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5 奇妙的透镜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

3.8 揭开色彩的奥秘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4. 4升华和凝华

4. 5水循环与水资源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5. 1物体的质量 5. 2探究物质的密度测量密度的应用

5. 4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点击新材料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一、课标要求

1.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2.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二、本章教材分析

本章是教材的入门篇,共安排了4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相当于一个大的引言。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什么是物理学?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怎样学好物理学?

首先介绍了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研究和学习物理学的方法;然后介绍两种最常见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最后通过探究摆的奥秘,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本章内容丰富,立意高远,对学生学习物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既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又是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必要基础。对于“什么是物理学”这个问题,学生需要在后面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和体会,所以这里教材处理的比较简单。通过两个现象和实验引出了“物理学就是研究光、热、声、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重点不是放在物理学的定义和内涵上,而是放在对情景的感受和实验模拟的观察上面,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现象,引发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和尝试解释这些现象的兴趣和动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对于“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这个问题,教材主要是通过第1节的“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来体现的。这一段重点介绍了物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关系,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认识学习物理学的作用。

本章的教学重点:

⑴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起始课的重要目标。⑵学会使用测量工具,提高实验技能。⑶初步感受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本章的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和合理选择测量方法。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在经历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

全章共4节,每节计划用2课时;全章小结与检测:2课时;共10课时。

1.1 希望你喜爱物理教学点滴

1.了解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认识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现象的规律和

物质结构的科学。

2.认识研究和学习物理学的方法:观察和实验、归纳和数学分析、

建立概念和探究规律、理性思维等。 3.初步体会实验对物理的重要性。

4.了解物理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研究问题运用科学方法。

多媒体设备、激光光学光学仪器、感应起电机等

一、新课引入:

先让学生朗读章首诗,由此引出课文第一部分:物理学就在你身边。

二、新课教学:

(一)物理学就在你的身边

播放有关海上日出和闪电的音像片段,让学生了解有关自然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活动1与活动2的实验。

演示1: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偏折的现象演示2:

利用感应起电机模拟闪电和雷声。

“世界物理年”:投影世界物理年徽标,介绍“世界物理年”来历。

1905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 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相

对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量子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

物理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一百年来,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

表的

近代物理学,对人类文明和进步起

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为纪念这一奇迹年100周年,全球物理

学界一致呼吁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

世界物理年徽标构图像一个光锥。红底代表过去。在物理学中,光

谱发生―红移‖是物体背离我们的方向运动的光谱特征;红色又有底

部或基础的含义。蓝顶表示未来,天空是蓝色的;―蓝移‖是面向我

们方向运动物体的光谱特征。黄和绿表示连结过去到未来,体现出

在过去的基础上建立未来的信心。其中,绿色又代表―绿灯可走‖,

即进步;黄色代表和平、合作。徽标主要表达的意义是:科技的进

步和国际的合作可以帮助建设光明的未来。

(二)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运用多媒体,结合物理学发展史谈物理学与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

的关系:

(1)有关简单机械的应用

简单机械的发明与使用:――人类从手工劳动到机械操作(2)代

表蒸汽时代的蒸汽机车、轮船的图片、录像

热学的研究、蒸气机的发明:――人类进入蒸气时代,机械工业进

一步完善

(3)体现电气时代的各种设备和情景,如电动机、发电机、电力机车、城市夜景等

电磁学的研究:电动机、发电机的出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4)

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空间探测技术以及我国发射“神舟”系列载人

飞船的录像资料等。

电磁学、电子――电子计算机

2.举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有关物理学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实例,进一步使学生体会物理学是有用的。(三)物理学的召唤

介绍几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物理学家的突出贡献,同时结合这些科

学家的研究方法,向学生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科学方法,如观察和实验、归纳和数学分析、理性思维以及建立物理概念、探究物理规律等,从而使学生领悟怎样学好物理学。

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理解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

1.物理学就是研究光、热、声、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

的一门科学。

2.请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资料,列举我国航天技术的重大成果。

3.简述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的贡献和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篇三:沪粤版八年级下物理全部教案】

6.1 怎样认识力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力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知

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⑵知道力的单位牛顿,对1n的力形成感性认识。知道力的三要素。

过程与方法

⑶通过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影响

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材说明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通过生活事例,认识力的普遍性,归纳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活动、实验,感知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三要素有关。

本节课的编写思路:总体上按照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顺序编排。首先通过图片展示、学生列举一些来自生活、生产、自然界中“用力”的事例,让学生对“力的普遍性”有一个感性的认知。然后通过活动1,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力的作用效果,进一步加深对力的认识,了解“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接着利用图片,通过介绍一些力的大小让学生学习力的单位,并对1n的力形成感性认识。在认识了力的作用效果的基础上,通过活动2,学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最后通过活动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力的三要素”。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具体、直观,是学生感知“力”的途径,同时,也是探究物体间相互作用,认识力的三要素的基础,因而“研究力的作用效果”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3.教学建议

力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教材强调了从力的作用效果去认识力、感受力,从而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因而,围绕“力的作用效果”这个中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做好本节课的三个活动,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同时,让学生根据所熟知的生活中的事实,列举相关实例,充分利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也是上好本节课的重要方面。

可以让学生首先观察教科书上的图片,也可以播放与图片内容相同或相似的生活和自然界中一些“用力”事例的视频,如马拉车,人推车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素材,同时也隐含有“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力能够产生作用效果”等信息,这样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感悟和理解“力”。这里的图片、视频只是个引子,是抛砖引玉的“砖”,目的是启发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用力”的事例。在学生读图后,可以设计一个学生讨论交流活动,让学生列举力的实例,并填写在课本第2页下面相应的空白处。在学生感悟到力的存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力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那么你是怎样知道这些事例中物体受到了力的,或者说,你是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受力的呢?让学生明确物体是否受力可以从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判断。如果学生对上面提出的问题不很明确,回答不出,教师可以予以引导:我们之所以能判断出物体受不受力,肯定是因为物体

受力时和不受力时产生的效果不同,那么力对物体会产生什么样的

效果呢?由此引出力的作用效果部分内容的教学。

这个框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更充分地感受力的存在,感悟力的

普遍性,重要的是学生的观察、思考,是学生从“力”的角度来审视

他们习以为常的许多现象。因此,学生列举的事例要尽量丰富一些,让学生的交流讨论更充分一些,让学生的感悟过程更充分一些,教

师不

要过早对“力”作定义式的判断和总结。

6.2力的作用效果

对于“活动1”,教材利用图片作了明确的展示,教学中可以让学生

阅读图6-2、6-3及相关问题和课文内容,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

经验,多列举有关的实例,然后进行全班汇报交流,使学生明确图

6-2及类似实例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图6-3及类似实

例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对于“想一想”中“你是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的”这个

问题,可以作为对力的作用效果部分教学的总结,使学生明确我们

常常是通过力对物体所产生的作用效果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力的。

如果具备多媒体播放条件,教师可以查找一些有趣的动画片,如

《猫和老鼠》中打网球或其他类似的片段,所选择的片段要能够比

较典型而且夸张地显示力的作用效果。播放后让学生分析:哪些地

方有“力”?你是根据什么现象判断物体受到了力?这样不仅可以加

深巩固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而且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任何力都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一段

内容,如果有教师直接讲出,虽然学生不难明白,但学生的认识和

理解程度会比较肤浅。建议在前面“力的作用效果”部分完成以后,

以学生讨论辨析的方式进行。如可以提出问题:我们前面讨论了许

多“力”的现象,既然都是用了“力”,它们之间应该有一些共同特点。这些力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学生经过讨论、交流、辨析,一

般可能会提出: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必须有两个物体、力的作

用是相互的等观点,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两个物体的地

位是否相同,得出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的概念。这样做由于概念是

学生自己经历归纳过程得到的,理解会更深刻。

由于《课标》要求不强调力的定义,教材也没有明文呈现“力是物体

对物体的作用”这一传统教材都有的力的定义,教师对此可以不予介绍。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如果教师认为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接受这

个定义,也可予以介绍,这样可能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但要注意一定不要在此过多分析纠缠,点到为止即可,以免形成不

必要的难点。由于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本节要在形象化上下功夫,

让学生通过感受、感悟来领会“力”,明白“任何力都离不开物体而存在,有力必有两个物体,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等观点。

对于力的单位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从学生列举的实例中说明“力有

大小”,然后引出力的单位——牛顿,并说明这是为纪念伟大的物理

学家牛顿而命名的,再让学生阅读图6-4,对“1n的力有多大”形成

初步的感性认识。牛顿这个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用到过,比

较陌生,教师如果感到此处较薄弱,可以再选几个学生比较熟悉的力,告知其大小,用更丰富的例子帮助学生对力的单位“牛顿”形成

较准确的感性认识。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部分内容并不难理解,学生有很充分的认识

基础。但直接由教师讲解则显得枯燥单调,为此教材设计了活动2,

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和领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活动2中的“推手”的游戏,可能很多学生都玩过,课堂上一定要让两位技能水平较

高的学生进行演示,并进行现场分析。

为了深化学生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认识,可以在上面分析的基

础上再让学生列举能够说明力的相互作用的事例并进行分析,如:

用脚踢球,脚会感到疼;用头顶球,头也感觉到受很大的压力;走

路时要用脚向后蹬地;游泳时,人的手和脚要向后划水;火箭升空时,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的火焰等等。也可以在课堂上补充一些简单

的小实验,例如“手用力拍桌子”“站在墙壁前用力推墙壁”等等。最

后引导学生归纳概括这些事实中所包含的共同规律:力

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三要素

活动3的目的是让学生探究影响力的效果的因素,可以选取学生代

表亲自实验并向全班同学汇报探究过程和结果,最后引导学生认识

到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力的三要素。

为了深化学生对力的三要素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让学生讨论交流,

列举并分析能说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实例,可以将对图6-8的讨论穿插其中。

6.3重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心.

2.理解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计算重力.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讲解重垂线和重心,培养学生尊重物理事实,应用物理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设计示例

(一)导入新课

实验一:教师将小球放在手中,松开手,请同学们观察松开手以后

小球如何运动?它的运动状态变了没有?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

教师进行实验,反复几次,然后请同学回答上述问题.

小球下落,它的速度越来越快,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由于力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见小球受到了力的作用.

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回答出“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实验二:教师向上抛出一个小球,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小球整个运动

过程中的情况.教师进行实验,反复几次,请同学叙述观察到的现象.

提问:为什么小球在抛出以后运动的速度越来越慢,为什么小球会

改变运动方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以上现象都说明小球受

到了一个向下的力,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对

它施加这种作用.抛出小球以后、小球向上运动,速度越来越

慢.上升到一定高度改变运动方向,向下运动,而且速度越来越快.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小球受到了地球的吸引而受到了力.这个力我们叫它重力.

(二)新课教学

1.重力的方向

老师:放在讲桌上的粉笔盒、板擦,同学们课桌上放的书、铅笔盒,以及桌子、椅子,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受不受重力?

[学生]都受到重力.

[老师]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谁?

[学生]是地球.

[老师]在地面附近有没有不受重力的物体?

[学生]没有.

[老师]请同学们看一下,在铁架台的横杆上用线挂着几个物体,

有重锤、有砝码.悬挂物

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刚才我们看到的小球自由落下的方向,一

致不一致?

[学生]这些方向都是一样的.

我们把这个方向叫竖直向下,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重力的大小

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重力是有大小的,这里有两个金属球,一

个大一个小,我们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把这两个金属球放在手心感

觉一下.

请一位同学到前边来拿起金属球.

[老师]这两个金属球哪个质量大?

[学生]大金属球.

[老师]根据你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哪个金属球的重力大?

[学生]大球.

[老师]金属球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是什么关系?

[学生]质量越大的金属球,它的重力也越大.

[老师]回答的很对,但这只是一个定性的结论,下面我们定量的

研究这个问题.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明确一下,物体所受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把大小两个金属球用胶条固定

两根小线,并挂在两个弹簧秤上)大金属球弹簧秤示数大,挂小金

属球的弹簧秤示数小,弹簧秤的读数就等于物体的重力.我们每个

同学的课桌上有一个弹簧秤和3个100g的钩码,请同学们分别测出100g、200g、300g的钩码所受的重力,并计算出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把测量值和计算结果填在教材p96的表格中.下面开始实验.

实验过程中教师在同学中巡视,进行指导,了解实验情况,实验结

束后请同学说出自己测出的三次重力值和物体的重力与它的质量的

比值,将学生测得的值写在黑板上.由于弹簧秤不十分精确以及测

量中不可避免的误差,计算出的比值不会正好等于9.8n/kg.应要

求学生实事求是的说出自己的测量值,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值不准

确的原因.

大量的实验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都告诉我们,质量增大几倍,

重力也增大几倍、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它们的比值是9.8n/kg,

如果用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9.8n/kg,那么重力与质量

的关系可以写成如下表达式.

请同学考虑一下g=9.8n/kg,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这个结论如果学生一时

说不出,教师应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逐步进行引导)

利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已知质量计算出物体的重力,也可以已知

重力求出物体的质量.但计算中要注意质量的单位用千克,计算出

重力的单位是牛.下面请同学们计算一下,质量是450g的物体重力

是多少?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练习结束后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教师将学

生回答内容写在黑板上,最后形成正确解题过程的板书.

例题质量是450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已知

求 g=?

答物体受到的重力是4.41n.

4.重心

请同学们把直尺、钢笔、铅笔放在手指上并且让它们能静止不动.

学生进行小实验,实验结束后教师提问.

是不是随便怎么放,直尺、钢笔等物品都可以在手指上静止不动.

不是,对每一样东西总是有一个固定的位置.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集中在一个点上,如

果这个点正好在手指中间的位置,物体就可以不掉下来,这点是重

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我们叫它重心.老师:刚才实验中同学们是

否注意到,直尺重心的位置与钢笔、圆珠笔等物体重心的位置有什

么不同,没注意的同学可以再试一下.

[学生]直尺重心的位置正好在中间的位置,钢笔、圆珠笔就不在

中间.

[老师]同学们观察的很好,这说明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外形规则,密度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几

何中心,如球心、圆心、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现在同学们的课桌

上都有两块不规则的纸板,大家能不能想一个办法,迅速、准确的

找到它重心的位置.

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引导大家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这一物理规律,利用几何中两条直线相交确定一个点的数学规律归纳出用吊线法来确定不规则物体重心的位置.

6.4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滑动磨擦和滚动磨擦的概念;知道磨擦产生的原因。

2、能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影响磨擦力的大小的两个有关因素。

3、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加深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要素的认识,激活学生对末知世界探索的兴趣,并从成功的喜悦中增加学习的自信心。

4、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增大和减小磨擦的办法;通过对磨擦利弊分析,使学生对事物的两重性有具体认识,有助于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器具:

斜面木板、小车、小木块、砝码、毛巾、棉布、测力计。多媒体设备及有关课件,每桌同学2支铅笔或园筷子。

三、教学过程:

(1)课题引入:

同学们对照教材图6-33,提出问题。引入生活中实例。

(2)引入新课:这些现象都和磨擦有关。

学生自学教材,认识滑动磨擦与滚动磨擦。

演示一:拉动相同质量的小木块与小木车。

演示二:拉动同一木块,上面加砝码与不加砝码。

①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可知,不同情况下的磨擦力是否相同?

(学生回答)

②引导学生展开猜想:磨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估计学生涉及的因素:物体重力,表面光滑与粗糙,接触面积的大小,运动的速度。③实验探究:(提示学生用控制变量法,把握实验条件)

a在同一木板表面分别拉动小木块与加了砝码木块。

得出:磨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

找一学生将木块用大小不同的力压在黑板上,拉动木块。

教师:此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磨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

b用同一木块,在木板、棉布、毛巾表面分别拉动。得出:表面越粗糙,磨擦力越大。

c将同一木块,平放、侧放、竖放各拉动一次。

得出:磨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无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