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猪营养需要与配方设计

第二节猪营养需要与配方设计
第二节猪营养需要与配方设计

第二节、猪营养需要与配方设计

一、猪的养殖过程与阶段划分

(一)猪品种介绍

1、我国的优良品种:生长慢,脂肪沉积多,瘦肉率低,性成熟早,产仔多,耐粗,肉质鲜,例:太湖猪、荣昌猪、金华猪等。

2、外国优良品种:生长快,脂肪沉积少,瘦肉率高,性成熟晚,产仔少,不耐粗,例;大约克、长白猪、汉普夏、杜洛克等。

3、杂交商品猪:应用杂交优势,例二元杂交猪(长白等)、三元杂交猪(长大杜等)。(二)、养殖过程与阶段划分

1、养殖过程及阶段:

2、饲料分档;

商品猪:乳猪料——7天左右开始诱食,喂至断奶后7-10天,体重约5千克-15千克。

仔猪料——断奶后7-10天(体重约15千克)开始喂,喂至仔猪体重约30千克,

生长育肥猪前期料——体重在30千克-60千克猪

生长育肥猪后期料——体重在60千克-90千克上市猪

母猪料;妊娠后期(约15-20天)和哺乳前期(约15天左右)母猪饲料基本相同妊娠前期和哺乳后期母猪饲料基本相同

空怀母猪料

二、猪的生物学特点:

1、产仔多,繁殖率高,周转快。猪是一种成熟早、繁殖率高的动物,一般在3-5月龄就达到性成熟,母猪的初配年龄在6-8月,公猪的初配年龄在8-12月,体重要求达到成年体重的50%,母猪的妊娠期较短,平均为114天,年产胎次在2.5左右,平均每胎产仔数在10头左右,其中太湖猪的产仔数平均可达15头。

2、猪的生长周期短,生长强度大,各年龄生长情况不同,根据下图结论,一般商品猪生长控制在90千克左右,超过此范围时,其脂肪沉积加快,饲料效益下降。在满足其养分的需要和管理恰当,生长肥育猪5月龄左右即可达到90千克体重,以后则脂肪沉积能力加快。

3、猪的消化器官特别发达,在单胃动物中,猪胃的相对容量比人、马、禽大(表4-1),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停留时间以猪最长,家禽最短(表4-2),因此食物在消化道中与消化液和酶类能充分发挥作用,将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水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脂肪酸和甘油及单糖,有利于猪的消化吸收,故对饲料的利用率较高。虽然猪犬齿与臼齿特别发达,但咀嚼不多,故饲料在加工粉碎时不宜过粗。猪比较耐粗,大肠内微生物能利用部分粗纤维,故对粗纤维的利用较好,但不宜过高,一般生长育肥猪的粗纤维量在5%-9%。

表4-1 成年单胃动物消化道容量(升)与百分率(%)

动物类别/肠道胃小肠大肠总容量人 1.00(16.7%) 40.00(66.6%) 1.00(16.7%) 6.00

猪8.0(29.2%) 9.2(33.5%) 10.25(37.3%) 27.45

马17.96(8.5%) 63.82(30.2%) 129.56(61.3%) 211.34

表4-2 单胃动物的消化物在消化道停留的总时间(小时)

猪马大鼠鸡鹅

4、不耐热,亦不耐寒,由于皮肤表皮薄,且被毛稀少,故应对乳猪特别注意保温或降温,否则会引起下痢。

5、嗅觉和味觉发达,视觉不发达,对饲料的适口性非常重要,若饲料适口性差,则会引起猪采食量下降。

6、猪群居位次明显,好清洁,故群体不宜过大,且养殖途中不宜转群,并加强猪舍卫生工作。

三、乳仔猪营养与配方设计:

(一)、乳仔猪生理特点:

1、机体小,对外界抵抗能力差,抗病力差,不耐寒。哺乳仔猪(乳猪)是指初生到断奶这一饲养阶段,由于断奶时间的不同,断奶仔猪的断奶重各异,由初生时的1千克-2千克,渐增至15-20千克不等,在国外现多趋向于提早断奶,以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但其它措施必须跟上,如相应的饲养管理水平,相应的饲料水平等。由于猪的胚胎期较短,且一胎多仔,出生时的体重相对较小,影响到各系统器官的发育和消化机能,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弱,因此在仔猪出生后,为弥补其先天的不足,使其尽快适应外界环境,除应注意猪舍的保温降暑条件外,可利用仔猪的代谢旺盛、和生长发育快的特点,进行早期补料,以利其生长,提高育成率。

2、消化器官不发达,对饲料消化率低,特别是胃内PH高,达4至5,对蛋白消化不利,易引起营养性下痢。刚出生的仔猪,其主要的营养来源是母乳,随着仔猪的长大,母乳的供应不能满足仔猪快速生长的需要。同时,由于初生仔猪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全,胃内的PH值较高,对饲料中的蛋白等消化不利,同时也易受细菌侵袭,易引发营养性下痢和细菌性下痢。所以,哺乳期仔猪饲料是乳猪重要的营养,饲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哺乳仔猪的和平共处和发育,也影响着母猪的繁殖利用。

3、随着生长,体内铁贮量的减少,易产生缺铁性贫血,造成抵抗力差、生长缓慢和继发性下痢。母乳中的铁、铜、维生素等养分的水平较低,不能满足生长快速仔猪的需要,易引起仔猪的缺乏症,造成仔猪贫血下痢,故应及时补充养分和其它营养物质。

4、乳仔猪生长快,新陈代谢旺盛,但初生时消化道发育不完全,达到成熟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故为满足仔猪的生长,对饲料的的营养的要求较高,即不仅要求具有一定的营养浓度,而且要能使饲料易被仔猪消化吸收,即必须同时具有较好的消化率,要有较好的饲料质量。

5、乳猪主要以乳为主要营养来源,饲料的诱食性与采食时间对其生长和母猪的繁殖率提高有作用,乳仔断奶后,全部营养成份来自饲料,故其饲料的适口性要好。

(二)、乳仔猪营养指标:

根据我国猪营养标准与美国NRC(国家研究委员会)猪饲养标准及其它国家的有关猪饲养标准、经验和有关试验资料,结合我国国情,归纳乳仔猪主要营养指标如下:指标/阶段乳猪(开食~15千克)仔猪(15千克~30千克)消化能(兆卡/千克) 3.3 3.2

粗蛋白(%)18.0~20.0 17.0~18.0

钙(%)0.80 0.70

可利用磷(%)0.35 0.30

赖氨酸(%) 1.20以上0.95以上总含硫氨基酸(%)0.60 0.50

根据以上配方特点,设计乳仔猪配合饲料,采用优质原料,并注意加工质量,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注意乳猪饲料的价格。

(五)、产品特点介绍

1、用量控制:主要向用户介绍产品在使用时的用量,以免乳、仔猪过量采食后造成腹涨,严重者会造成乳、仔猪的死亡,一般乳、仔猪配合饲料的推荐用量如表:

2、用法、时间及换料

3、营养水平:注意保温防寒和乳仔猪的补铁。

(六)、配方举例

四、生长肥育猪营养与配方设计

(一)、生长肥育猪生物学特性

消化器官发达,耐粗,对粗纤维的利用率较高,虽然生长育肥猪臼齿发达,但其在采食时咀嚼较少,故饲料的粉碎粒度不宜过粗,但也不能过细。

(二)营养指标

生长育肥猪的粗蛋白和其瘦肉率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一般而言,其粗蛋白水较高时,蛋白能量比较大时,其瘦肉率稍高,故在生产瘦肉型商品猪配合饲料时,应适当提高配合饲料的粗蛋白水平。

生长猪不同营养水平推荐量

第十版猪营养需要量表(NRC)

NRC(1998)第十版猪营养需要量表(美国,摘编) 编者按:众所期待的 NRC<<猪的营养需要量>>(第十版)已于1998年初正式出版 ,为使其更快地被我国同行利用、参考,本刊摘译刊出其精髓参数部分,以读者。 NRC (1998)猪营养需要量表涉及仔猪、生长-肥育猪、妊娠母猪和泌乳母猪以及种公猪日粮中和每天对能量、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亚油酸的需要量。其中氨基酸的需要量以回肠真可消化氨基酸、回肠表观可消化氨基酸和总氨基酸三种形式表述,其中前两者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日粮,后者仅适用于玉米-豆粕型日粮。表中所列各种类型猪对氨基酸的需要量仅是一个例子。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猪的瘦肉生长速度、采食量、日粮能量浓度、环境温度和饲养密度等),用各种模型(生长、妊娠、泌乳)确定适合当地条件的需要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包括饲料原料中的含量,而不是指需要额外添加的量。它们是在一般的条件下,中等生产性能的猪的最适量,用模型进行推算所得结果可能会与表中所列情况略有出入。 表中所给的数值均是在适宜下的最低需要量,不包括安全系数。实际生产中应结合饲料原料中养分的变异、养分的生物学效价、饲料毒素和抗营养因子、饲料配制和加工、储存中的养分损失等情况确定养分的供给量。 索 引 1、表1.生长猪日粮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2、表2.生长猪每天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3、表3.瘦肉生长速度不同的阉公猪和母猪日粮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4、表4.瘦肉生长速度不同的阉公猪和母猪每日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含粮含90%干物质)a 5、表5 生长猪日粮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6、表6 生长猪每天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7、表7 妊娠母猪日粮氨基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8、表 8. 妊娠母猪每天氨基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9、表 9. 妊娠母猪每天氨基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 10、表 10. 泌乳母猪每天氨基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11、表 11 妊娠和泌乳母猪日粮中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的需要量(日粮含90%的干物质)a 12、表 12 妊娠和泌乳母猪日粮中每天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的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13、表13.种公猪配种期日粮和每天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表1.生长猪日粮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 体重(kg) 指 标 单 位 ────────────────────────── 3-5 5-10 10-20 20-50 50-80 80-120 ────────────────────────────────────── 平均体重 kg 4 7.5 15 35 65 100 消化能 kcal/kg 3400 3400 3400 3400 3400 3400 代谢能 kcal/kgb 3265 3265 3265 3265 3265 3265 消化能进食量 kcal/day 855 1690 3400 6305 8760 10450 代谢能进食量 kcal/day 820 1620 3265 6050 8410 1003 采食量 g/d(%) 250 500 1000 1855 2575 3075 粗蛋白 (%)c 26.0 23.7 20.9 18.0 15.5 13.2

饲料配方设计示例

饲料配方设计示例 1.用玉米、麸皮、豆饼、棉籽饼、菜籽饼、石粉、磷酸氢钙、食盐、微量元素及维生素预混料,配合20~30kg生长肥育猪的日粮。(试差法) 第一步:查饲养标准,查得20~35kg生长肥育猪的饲养标准见下表: 表1 20~35kg生长猪的饲养标准 ME(MJ/kg) CP (%) Ca (%) TP (%) Lys (%) Met+Cys(%)15 第二步:据饲料成分表查出所用各种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见下表: 表2 所用各种原料的营养成分 ME(MJ/kg) CP (%) Ca (%) TP (%) Lys (%) Met+Cys(%) 玉米 麸皮 豆饼44 棉籽 饼 菜籽 饼 38 石粉--38--- 磷酸 --2618-- 第三步:按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量初拟配方,根据饲料配方实践经验和营养原理,初步拟出日粮中各种饲料的比例: 生长猪配合饲料中各种饲料的比例一般为:能量饲料65~75%,蛋白质饲料15~25%,矿物质饲料和预混料一般为3%,其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预混料一般为1%。 据此,先初步拟定蛋白质饲料的用量,按占饲料的17%估计,棉籽饼和菜籽饼的适口性差并含有有毒物质,占日粮一般不超过8%,暂定为棉籽饼3%,菜籽饼4%,则豆饼可拟为10%,矿物质饲料和预混料拟按3%,则能量饲料为80%,拟麸皮为10%,则玉米为70%,见下表:

表3 初步拟定的配方(%) 原料配比 玉米70 麸皮10 豆饼10 棉籽饼3 菜籽饼4 石粉 磷酸氢钙 食盐 预混料1 配方中的比例乘以相应的营养成分含量得总营养成分含量,计算过程如下所示: 配比(%) ME(MJ /kg) CP (%) Ca (%) TP(% ) Lys( %) Met+Cys (%) 玉米70 麸皮10 豆饼10 44棉籽 饼 3 菜籽饼4 38 石粉--38 --- 磷酸氢钙-- 2618 -- 食盐 预混 料 1 总量100 标准15

猪饲料配方比例_猪饲料种类分类

猪饲料配方比例_猪饲料种类分类 猪饲料,顾名思义,就是给猪吃的饲料,好让猪能够更快更好的生长,猪长得好了,才能获得更好的猪肉。喂养猪,其实就是它能够很好地生长,人们以此来获得更好的猪肉。那么在选择猪饲料的时候就应该要慎之又慎,猪饲料的配方比例是什么,猪饲料又分为哪些种类,或者说猪饲料分类分为哪些,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猪饲料-配方比例 一、糠麸类饲料 糠麸类饲料有米糠、麦糠、红薯藤糠、花生藤糠、蚕豆叶糠、黄豆秸秆糠等。猪用量为饲料总量的10-15,多不超过20。 二、饼粕类饲料

饼粕类饲料主要包括菜籽饼、花生饼、棉籽饼、大豆饼、芝麻饼等。猪用饼类饲料的配合比例为饲料总量的10-25。大豆饼、花生饼营养好,可配到25;菜籽饼、棉籽饼要低于10。菜籽饼和棉籽饼作饲料要先脱毒,其它饼类只需蒸煮或炒熟饲喂即可。仔猪饲料不宜加饼粕类。 三、糟渣类饲料 糟渣类饲料包括酒糟、糠糟、醋糟、粉渣、豆渣、蔗渣等。猪用量为饲料总量的5-10。妊娠母猪、育肥后期不宜喂酒糟。各种糟渣在饲喂前煮熟。 四、粮食类饲料 粮食类饲料包括玉米、大麦、小麦、高粱、蚕豆、豌豆等。猪用量为饲料总量的50,多不超过60。 五、动物性饲料 动物性饲料包括蚕蛹、鱼粉、骨粉、血粉、羽毛粉等。猪用量为饲料总量的4-8,仔猪不宜喂血粉。 育肥猪饲料中鱼粉可配10,若配入蚕蛹,鱼粉就只能配5-6。用这类饲料时要注意配好钙、磷比例。 六、矿物质饲料 矿物质饲料包括贝壳粉、蛋壳粉、碳酸钙、磷酸钙和食盐等。猪用量为饲料总量的1-2,食盐用量不超过0.5,若添加微量元素,应严格按规定使用。 猪饲料-种类分类 一.蛋白质饲料 包括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两大类。植物性蛋白质饲料有豆类子实及其加工副产品、谷物加工副产品和油饼等到。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包括血骨粉、鱼粉、蚕蛹等,其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是谷物饲料的3--8倍,在昌粮中与能量饲料配合在一起喂猪,使用适当能使公母猪正常繁殖,促进仔猪生长和肥育增重。

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时间:2009-09-10 17:47来源:Admin 作者:Admin 点击:146次 饲养标准中规定了动物在一定条件(生长阶段、生理状况、生产水平等)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其表达方式或以每日每头动物所需供给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表示,或以各种营养物质在单位重量(常为kg)中的浓度表示 一、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在饲料成分表中所列出的是不同种类饲用原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为了保证动物所采食的饲料含有饲养标准中所规定的全部营养物质量,就必须对饲用原料进行相应的选择和搭配,即配合日粮或饲粮。 饲料配方的设计涉及到许多制约因素,为了对各种资源进行最佳分配,配方设计应基本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饲养标准是对动物实行科学饲养的依据,因此,经济合理的饲料配方必须根据饲养标准所规定的营养物质需要量的指标进行设计。在选用的饲养标准基础上,可根据饲养实践中动物的生长或生产性能等情况做适当的调整。一般按动物的膘情或季节等条件的变化,对饲养标准可作适当的调整。 设计饲料配方应熟悉所在地区的饲料资源现状,根据当地饲料资源的品种、数量以及各种饲料的理化特性和饲用价值,尽量做到全年比较均衡地使用各种饲料原料。在这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是: 1.饲料品质应选用新鲜无毒、无霉变、质地良好的饲料。黄曲霉和重金属砷、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能超过规定含量。含毒素的饲料应在脱毒后使用,或控制一定的喂量。 2.饲料体积应注意饲料的体积尽量和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相适应。 3.饲料的适口性饲料的适口性直接影响采食量。应选择适口性好、无异味的饲料。若采用营养价值虽高,但适口性却差的饲料须限制其用量。特别是为幼龄动物和妊娠动物设计饲料配方时更应注意。对味差的饲料也可采用适当搭配适口性好的饲料或加入调味剂以提高其适口性,促使动物增加采食量。 (二)经济性和市场性原则经济性即考虑经济效益。饲料原料的成本在饲料企业中及畜牧业生产中均占很大比重,在追求高质量的同时,往往会付出成本上的代价。营养参数的确定要结合实际,饲料原料的选用应注意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要合理安排饲料工艺流程和节省劳动力消耗,降低成本。不断提高产品设计质量、降低成本是配方设计人员的责任,长期的目标自然是为企业追求最大收益。 产品的目标是市场。设计配方时必须明确产品的定位,例如,应明确产品的档次、客户范围、现在与未来市场对本产品可能的认可与接受前景等。另外,还应特别注意同类竞争产品的特点。农区与牧区、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南方与北方、动物的集中饲养区与农家散养区,产品的特性应有所差别。 (三)可行性原则即生产上的可行性。配方在原材料选用的种类、质量稳定程度、价格及数量上都应与市场情况及企业条件相配套。产品的种类与阶段划分应符合养殖业的生产要求,还应考虑加工工艺的可行性。 (四)安全性与合法性原则按配方设计出的产品应严格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条例,如营养指标、感观指标、卫生指标、包装等。尤其违禁药物及对动物和

生长育肥猪的营养要求

生长育肥猪的营养要求 在商业性养猪生产中,利益是决策背后的主要驱动力。从分娩到育肥整个过程中,生长育肥猪消耗了70-75%的饲料。因此,适应目前在营养配方组成、营养要求、饲料成分、加工过程中的新进展将会对利益产生重大影响。生产者除了将目标集中猪体重上之外,还要关注消费者的需要。这就是要求肉品高质量,低脂肪。 一、因型和性别对营养需求的影响 猪消耗饲料主要用于三个目的,维持身体功能;瘦肉生长和脂肪沉积。只有在日常饮食营养超过维护需要时,才能以瘦肉形式或脂肪形式用于生长。对于不同种群,由于不同的动物生长潜能、健康状态、体重、采食及环境条件和其它因素不同,日常饲料中的营养水平有极大不同。瘦肉生长率是育成—育肥猪中决定日粮中氨基酸需要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决定能量需要的主要因素之一。营养需要和瘦肉生长遗传潜能之间的关系在猪的营养中将继续起重要作用。高瘦肉基因型猪比中等瘦肉基因型猪需要更多的赖氨酸(8到95%),以达到最快的瘦肉生长和日增重。那些具有高瘦肉沉积的猪比中等能力的猪每天饮食中多消耗20%赖氨酸,总量都平均少消耗9%饲料。但是,要想达到实现瘦肉型猪的瘦肉增长能力,则在日粮中要相应调整氨基酸和能量水平。因为种猪生产者,会提供各种类型的具有瘦肉生长潜能的猪,为达到最大瘦肉生产潜能,在日粮配方中应考虑到基因型和性别的差异,后备猪比去势猪需要更多的氨基酸和较少的饲料摄入,因为比去势猪有更高的瘦肉率。Friesen等(1992)证实后备猪能够增加中等和高瘦肉率基因型猪的差别。这个研究表明为实现高瘦肉基因猪的潜能,必须注意性别在日粮中的差异。虽然阉公猪和后备母猪需要更多的赖氨酸,但是高瘦肉后备母猪的需要高。这个研究也证实饲喂不足会导致高瘦肉基因型猪与中等瘦肉率基因型有相似的生长表现。 二、定采食的因素及对能量和氨基酸供应的影响 1、采食量的调控 猪采食的神经内分泌调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调控,多种神经递质和内分泌激素影响猪采食行为及采食量。AB01富安宝是一种新型动物采食中枢调节剂,在猪体内能刺激神经肽Y(NPY)的分泌,使用AB01富安宝,血液中NPY的浓度可提升20-30%,NPY具有激发猪摄食中枢兴奋性,使猪食欲增加,采食量提高。神经肽Y(NPY)具有促进胰岛素、胃泌素、甲状腺激素(T3、T4)等激素的分泌,提高基础代谢率,促进猪生长。 2、年龄和摄入的能量对蛋白沉积的影响 大家普遍认为育肥猪的自由采食量是由日消化能量决定(Forbes等,1989;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1988),当日粮能量密度增加,自由采食量下降。然而,在生长猪(直到最大体重50kg),肠容量限制日采食量。大多数育肥猪,能量(饲料)摄入影响其生长,日能量摄入随能量密度增加而增加。育成猪随能量密度增加,饲料转化率和生长率也增加。 在育肥阶段,能量摄入通常并不限制瘦肉增长。因此,在能量摄入和机体蛋白沉积之间没有关系,采食并不影响日氨基酸需要。另外,瘦肉生长更受蛋白驱动,育肥猪日粮应该以氨基酸摄入为基础组成。 3、可消化氨基酸供应与体重和瘦肉相关性 赖氨酸日粮水平可获得氨基酸与可消化能量比,摄入能量限制了瘦肉生长。在这种情况下,增加能量摄入能够增加蛋白沉积,反过来,又增加了日常的氨基酸需求。育肥猪能量摄入不影响瘦肉生长,氨基酸需要每天以克计。这样,该需要就不依赖于采食,尽管采食量在不同猪群和生产单位相差极大。为在配方中充分利用这一信息,育成猪日粮的能量密度不同,应按下述方法调整日粮中可获得赖氨酸水平:对于育成猪来说,当能量摄入限制生长,日粮必须根据每日可利用赖氨酸对可消化能比率进行配制(克,赖氨酸/大卡可消化能)。对于育肥猪来说,当能量摄入不影响生长时,日粮应以每日赖氨酸摄入配比。 三、蛋白质量对生长表现的影响 1、日粮配比中不同的回肠可消化氨基酸 对以玉米为主日粮的育成猪开展研究,以肉或骨肉粉来代替日粮中本来以大豆提供的50%蛋白,正如预计,粗蛋白替代降低了日增重和料/肉比率,当添加色氨酸,提供和对照组等量的色氨酸时,生长表现并无明显改善。但是,当同时补充赖氨酸和色氨酸时(达到和对照组相同),平均日增重明显改善,并且超过了对照组。Tanksley和Knabe(1984)的另外研究表明,以高梁为基础日粮中,棉籽饼代替豆饼来提供蛋白时,结果也显示以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比以粗蛋白或总赖氨酸为根据组成配方更好。) 2、氨基酸平衡和理想蛋白的概念 猪并不需要蛋白本身,但需要个别氨基酸达到一定水平,和各种氨基酸的平衡。在大多数实际猪日粮中,氨基酸时限制性氨基酸。这样首先大致确定日粮中赖氨酸的水平,然后推导其它氨基酸的水平,建立理想氨基酸之间的平衡。 因为赖氨酸是猪日粮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所以理想蛋白的概念以赖氨酸作为标准氨基酸,还有是因为赖氨酸几乎全部用于机体蛋白合成,而且不同年龄猪群对赖氨酸需求比其它氨基酸相对容易确定。另外,赖氨酸容易分析,原材料中的赖氨酸众所周知。 猪群体重和生长速度不同,需要的氨基酸平衡也不同。当体重增加时就需要更多的蛋白来维持机体功能,因为维持机体功能的许多蛋白包含大量苏氨酸和含琉氨基酸,当猪体重增加时,就需要苏氨酸和含琉氨基酸,其中一部分以赖氨酸形式表述。

猪的饲料配方

猪的饲料配方 10-30斤仔猪饲料配方:玉米面55斤;小米(高粱米)10斤;麦麸5斤;豆饼20斤;白糖4斤;鱼粉6斤;食盐4两;预混料5两。 30-60斤中猪饲料配方:玉米面58斤;高梁米10斤;麦麸8斤;豆饼20斤;鱼粉3斤;骨粉1斤;食盐5两;预混料5两; 60-120斤育肥猪饲料配方:1、玉米面60斤,豆饼20斤,细糠18斤,食盐5两,骨粉1斤,贝粉1斤,预混料5两。 2、玉米面55斤,豆饼18斤,麦麸15斤,米糠10斤,骨粉1斤,贝粉1斤,食盐5斤,预混料5两。 3、玉米面50斤,秸秆粉30斤,豆饼10斤,炒黄豆粉8斤,骨粉1斤,贝粉1斤,食5盐两,预混料5两。 4、玉米面50斤,炒黄豆粉15斤,秸秆粉33斤,骨粉1斤,贝粉1斤,食盐5两,速发剂5两。 5、玉米面40斤,麸皮15斤,炒黄豆粉15斤,秸秆粉15斤,骨粉1斤,贝粉1斤,食盐5两,预混料5两。 6、玉米面60斤,米糠20斤,豆饼17斤,鱼粉3斤,预混料5两。 60斤—出栏的大猪饲料配方: 在60-120斤的饲料配方中,减去5斤豆饼,加5斤米糠或秸秆粉。 出栏前一个月饲料配方: 玉米面55斤,米糠30斤,豆饼15斤,预混料5两。 一、常见饲料营养 (一)能量饲料1.玉米:具有“饲料之王”美称。营养特点: (1)能量高,ME(猪)14.27MJ/㎏。NFN含量高(74%~80%),且主要是淀粉,CF少,2.0%, 消化率高 (2)CP含量低,7.2%~8.9%且品质差,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含量低。 (3)含有较高脂肪(3.5%-4.5%),亚油酸含量在2%左右,是谷物类饲料最高者,若玉米占日粮50%的比例,可满足畜禽亚油酸的需要量; (4)黄玉米含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也是维生素E的良好来源,B组维生素中除硫胺素含量丰富外,其他维生素含量很低。不含维生素D; (5)钙含量低,磷含量虽然高,大部分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对猪利用率低。 使用注意事项:(1)饲喂前要粉碎,但不易久贮,1周内喂完为好。 (2)禁止饲喂霉变玉米,注意去毒(黄曲霉毒素(<0.02㎎/㎏)和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作用,赤霉烯酮可使卵巢病变,抑制发情,减少产仔数,初产母猪流产,公猪性欲降低)。现常在配合料中加脱霉剂。 (3)不宜过量使用,否则会导致过肥,出现软脂。一般用量60%左右。 2. 小麦麸:又称麸皮,是小麦加工的副产品,主要由种皮、糊粉层、少量胚和胚乳组成。小麦麸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面数质量,生产上等面粉时,有相当一部分胚乳与胚、种皮等组成麦麸,这种麦麸的营养价值高。如果对面粉质量要求不高,不仅胚乳在面粉中保留较多,甚至糊粉层也进入面粉,这样的麦麸营养价值低。因此,麦麸的营养价值差别较大,粗纤维为8.5%-12%,粗蛋白质12.5%-17%,氨基酸组成好于小麦。由于麦粒中B组维生素多集中在糊粉层和胚中,故麦麸中B组维生素含量高,麸皮中钙少磷多,钙与磷比例极不平衡。由于粗纤维含量较高,因此能量较低(ME约为10.5~12.6MJ/㎏),常用来调节日粮能量浓度。通常生长肥育猪日粮麸皮15%-25%,断奶仔猪日粮用量大会引起拉稀,一般不超过10%。妊

猪的饲料配方

猪的饲料配方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以下饲料配方采用的是目前最新的饲料配方软件经电脑科学计算而成,营养科学全面。由于各地的饲料品质等因素存在差异,以下配方很难满足所有区域要求,仅供大家参考。 (一)育肥猪饲料参考配方 1.仔猪饲料配方参考 小猪生长到5~8周龄阶段,体重接近10千克,消化道逐渐发育成熟,初步有了消化自然饲料的能力,对自然淀粉的消化能有了很大提高,这一阶段小猪生长特别快,饲料适宜10~20千克体重阶段,日增重可达到800克。此阶段配合饲料质量越高,仔猪饲养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越好,常用配方实例于下表(采用电脑配方): 仔猪饲料配方实例(%)

或全价仔猪料百分之百。 饲喂方法:将上述饲料混合,按照100公斤干料、10公斤保健液或25克“粗饲料降解剂”、100公斤水混合拌匀打堆覆盖1小时以上饲喂。(2)生长育肥猪饲料配方

或各阶段全价饲料百分之百。 饲喂方法:将上述饲料混合,按照100公斤干料、10公斤保健液或25克“粗饲料降解剂”、100公斤水混合拌匀打堆覆盖1小时以上饲喂。 典型饲料配方推荐 20~60千克阶段配方举例 配方1,玉米59.3%,麸皮20%,三七糠6.8%,豆饼12.4%,贝壳粉1. 2%,盐0.3%,“百日出栏预混料”+“生物催肥精”+“粗饲料降解剂”适量。此配方消化能12.52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5.9%,赖氨酸0.8 5%,蛋氨酸+胱氨酸0.55%,钙0.63%,磷0.64%。 配方2,玉米45%,麸皮35%,黄豆6.6%,菜籽饼8.0%,鱼粉4%,石粉1%,盐0.4%,“百日出栏预混料”+“生物催肥精”+“粗饲料降解剂”适量,此配方消化能12.18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5.9%,赖氨酸0.8 5%,蛋氨酸+胱氨酸0.55%,钙0.63%,磷0.64%。

猪的营养需要与日粮配制

猪的营养需要与日粮配制 猪的营养物质与在猪体内的功能 1 .猪的营养物质 猪维持生命、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可分为6 大类,除水之外所有养分都必须通过饲料提供。 ( l )饲料的成分 ①水分:水分作为饲料的重要组成成分。各种饲料的含水量差别很大,也是检测饲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水分直接影响到饲料的品质、饲料的保存期,一些干晒饲料容易发霉和变质,主要也是水分过高引起。水分同时也是猪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一般是体重的一半。猪体内的水分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也随体况而变化,瘦的猪含水量高,肥的猪含水量低。猪体内的水分主要是从饮水中来,不是从饲料中来。 ②蛋白质:饲料中的含氮物质总称为粗蛋白质,包括纯蛋白质和氨化物两部分。主要组成元素是碳、氢、氮、氧4 种,先组成氨基酸,然后组成蛋白质,测量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也是测其粗蛋白质。对一些重要的使用场合,也会测定部分氨基酸的含量,主要是赖氨酸、蛋氨酸和胧氨酸的含量。各种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有所不同,豆科植物及其饼粕类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品质也好;禾本科植物的蛋白质含量

较低,品质也较差。蛋白质是猪体内所有细胞和各种器官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猪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代替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产热作用:猪体内的蛋白质含量随年龄和营养状况的变化而有不同,保育猪的蛋白质含量达 17 % ,可销售的肉猪蛋白质含量为12 %。 ③粗脂肪:脂肪由碳、氢、氧3 种元素组成,按结构可分为真脂肪和类脂肪两类。用乙醚浸泡测定饲料中的脂肪时,溶于乙醚的物质称为醚浸出物或粗脂肪。不同饲料的脂肪含量差别较大,一般豆科植物高于禾本科植物。植物不同部位的脂肪含量也有所不同。 猪体中的脂肪含量随年龄及营养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仔猪的脂肪含量约为6 % ,体重达30 公斤时脂肪含量为 24 % ,体重到100 公斤时脂肪含量达36 %。瘦猪的脂肪含量低,肥猪的脂肪含量高。 ④无氮浸出物:饲料有机质中的无氮物质除去脂肪及粗纤维外总称为无氮浸出物,或称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及多糖类(即淀粉)等物质。玉米和高粱中约含有70 %的淀粉。无氮浸出物在猪体内主要是糖原,贮存在肝脏和肌肉中。 ⑤灰分:饲料燃烧后即得灰分或称为矿物质,饲料植物中的灰分主要有钾、钠、钙、磷和锰等,豆科植物的钙和磷比禾本科植物多,钾和钠低于禾本科植物。猪体内的矿物质以

最新猪的饲料配方说课讲解

以下饲料配方采用的是目前最新的饲料配方软件经电脑科学计算而成,营养科学全面。由于各地的饲料品质等因素存在差异,以下配方很难满足所有区域要求,仅供大家参考。 (一)育肥猪饲料参考配方 1.仔猪饲料配方参考 小猪生长到5~8周龄阶段,体重接近10千克,消化道逐渐发育成熟,初步有了消化自然饲料的能力,对自然淀粉的消化能有了很大提高,这一阶段小猪生长特别快,饲料适宜10~20千克体重阶段,日增重可达到800克。此阶段配合饲料质量越高,仔猪饲养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越好,常用配方实例于下表(采用电脑配方): 仔猪饲料配方实例(%)

或全价仔猪料百分之百。 饲喂方法:将上述饲料混合,按照100公斤干料、10公斤保健液或25克“粗饲料降解剂”、100公斤水混合拌匀打堆覆盖1小时以上饲喂。(2)生长育肥猪饲料配方 或各阶段全价饲料百分之百。 饲喂方法:将上述饲料混合,按照100公斤干料、10公斤保健液或25克“粗饲料降解剂”、100公斤水混合拌匀打堆覆盖1小时以上饲喂。 典型饲料配方推荐 20~60千克阶段配方举例

配方1,玉米59.3%,麸皮20%,三七糠6.8%,豆饼12.4%,贝壳粉1.2%,盐0.3%,“百日出栏预混料”+“生物催肥精”+“粗饲料降解剂”适量。此配方消化能12.52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5.9%,赖氨酸0.85%,蛋氨酸+胱氨酸0.55%,钙0.63%,磷0.64%。 配方2,玉米45%,麸皮35%,黄豆6.6%,菜籽饼8.0%,鱼粉4%,石粉1%,盐0.4%,“百日出栏预混料”+“生物催肥精”+“粗饲料降解剂”适量,此配方消化能12.18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5.9%,赖氨酸0.85%,蛋氨酸+胱氨酸0.55%,钙0.63%,磷0.64%。 配方3,玉米37%,大麦34.5%,麸皮9%,菜籽饼8%,绵籽饼10%,贝壳粉1.0%,盐0.5%,“百日出栏预混料”+“生物催肥精”+“粗饲料降解剂”适量。此配方消化能12.56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4.4%,钙0.52%,磷0.44%。 60~90千克阶段配方举例 配方1,玉米38.0%,小麦7.5%,大麦31.5%麸皮10.0%,绵籽饼5.0%,豆饼3.0%,鱼粉3. 5%,骨粉1%,食盐0.5%,“百日出栏预混料”+“生物催肥精”+“粗饲料降解剂”适量,此配方消化能12.73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3.3%,钙0.51%,磷0.41%。 配方2,玉米62.4%,麸皮20%,三七糠7.2%,豆饼9.1%.贝壳粉1%,盐0.3%,“百日出栏预混料”+“生物催肥精”+“粗饲料降解剂”适量。此配方消化能12.56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2.2%,赖氨酸0.54%。 配方3,玉米60.6%,米糠18%,麸皮10%,豆饼10%,碳酸钙0.8%,盐0.4%,“金赛维”多种维生素添加剂0.2%,“百日出栏预混料”+“生物催肥精”+“粗饲料降解剂”剂适量。此配方消化能13.86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4.7%,赖氨酸0.53%,蛋氨酸+胱氨酸0.42%,钙0.67%,磷0.48%。 (发酵、降解的木薯渣、豆腐渣、泔水可占以上饲料总比例的20%~35%,具体喂法是:如木薯渣的比例为30%,则取以上饲料70斤,发酵好的木薯渣60斤,因为木薯渣为湿物,因此比例重量要乘以2倍。采用以上饲料配方饲喂,在育肥猪(二元、三元杂交猪)体重为3 0斤时每头猪注射8~10毫升“一针肥”,90天左右即可达到180斤以上出栏的要求,料肉比不超过3∶1,且无任何药物和激素残留,让养猪业上曾经辉煌的人都不得不服)。 (二)育肥瘦肉型猪饲料参考配方 饲养瘦肉型猪,应采用瘦肉型猪饲料配方。如果采用饲养普通猪的饲料配方,不利于提高猪的瘦肉率。现推荐3种瘦肉型猪饲料配方。 1.配方一 前期:豆饼22%,玉米面48%,甘薯干粉9.5%,小麦麸13.5%,甘薯藤粉6.5%,碳酸钙0.4%,骨粉0.8%,食盐0.3%,“百日出栏预混料”+“生物催肥精”+“粗饲料降解剂”适量。每公斤混合饲料含消化能12.5兆焦,可消化粗蛋白质130克,钙5.22克,磷4.

4%中大猪料

4%生长育肥猪预混料(规模化猪场专用) 主要成分:植酸酶、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多种有机微量元素、益生菌、药物添加剂、霉菌毒素解毒剂、抗氧化剂、石粉、乙氧基喹啉、磷酸氢钙、丙酸、食盐等。 产品特点: 1、核心技术源自美国俄勒冈州莱纳斯·鲍林研究所尖端生物科技,近百位动物营养专家多年研发生产实践总结,世界先进的BRILL配方软件。 2、高赖氨酸,营养平均,丰富全面,采用氨基酸平均理论设计配方,营养物质完全满足猪只快速生长发育需要。使用本品几天后,可使猪皮肤红润,长势喜人。 3、全自动不锈钢设备,配方更精确,减少营养物质流失。 4、高维生素,适口性好、诱食性强,所有的原料都是经过严格的化验精选后入厂,添加有瑞士深蓝专用诱食剂,适口性好,生物利用率高,提高育肥猪生产成绩。 5、有机载体,颗粒包被减少粉尘,降低畜禽呼吸道疾病,减少营养流失,提高消化吸收率。 6、高效益生菌,药物组合科学合理,能够改善动物肠道菌群平衡,减少肠道有毒有害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7、猪舍空气中氨气浓度下降,刺鼻气味降低,猪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主要功效: 1、采食好:可以提高10-20%,使畜禽多吃快长。 2、长势好: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缩短育肥时间,快速催肥。 3、体型好:有效改善猪肉肉质和体型,提高肥猪的胴体率,缓解肌肉PH的下降速度,降低滴水损失,有效调节脂质代谢。减少脂肪沉积20%以上,提高瘦肉率5%以上。 4、效益好:用料少,出栏早,养殖效率高。使用贝立健猪料,节约饲料,全期料肉比可达2.8:1,育肥猪比用其他饲料少用30斤以上饲料,提前10-15天出栏,节约饲料成本30-50元,提高养殖效益。

第二节猪营养需要与配方设计

第二节、猪营养需要与配方设计 一、猪的养殖过程与阶段划分 (一)猪品种介绍 1、我国的优良品种:生长慢,脂肪沉积多,瘦肉率低,性成熟早,产仔多,耐粗,肉质鲜,例:太湖猪、荣昌猪、金华猪等。 2、外国优良品种:生长快,脂肪沉积少,瘦肉率高,性成熟晚,产仔少,不耐粗,例;大约克、长白猪、汉普夏、杜洛克等。 3、杂交商品猪:应用杂交优势,例二元杂交猪(长白等)、三元杂交猪(长大杜等)。(二)、养殖过程与阶段划分 1、养殖过程及阶段: 2、饲料分档; 商品猪:乳猪料——7天左右开始诱食,喂至断奶后7-10天,体重约5千克-15千克。 仔猪料——断奶后7-10天(体重约15千克)开始喂,喂至仔猪体重约30千克, 生长育肥猪前期料——体重在30千克-60千克猪 生长育肥猪后期料——体重在60千克-90千克上市猪 母猪料;妊娠后期(约15-20天)和哺乳前期(约15天左右)母猪饲料基本相同妊娠前期和哺乳后期母猪饲料基本相同 空怀母猪料 二、猪的生物学特点: 1、产仔多,繁殖率高,周转快。猪是一种成熟早、繁殖率高的动物,一般在3-5月龄就达到性成熟,母猪的初配年龄在6-8月,公猪的初配年龄在8-12月,体重要求达到成年体重的50%,母猪的妊娠期较短,平均为114天,年产胎次在2.5左右,平均每胎产仔数在10头左右,其中太湖猪的产仔数平均可达15头。 2、猪的生长周期短,生长强度大,各年龄生长情况不同,根据下图结论,一般商品猪生长控制在90千克左右,超过此范围时,其脂肪沉积加快,饲料效益下降。在满足其养分的需要和管理恰当,生长肥育猪5月龄左右即可达到90千克体重,以后则脂肪沉积能力加快。

猪的营养需求

猪的营养需求 目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猪的消化特点 一、猪的消化道结构特点 二、猪的消化生理特点 1、胃的消化 2、小肠内的消化吸收 3、大肠内的消化 第三节:猪的营养特点 一、乳猪营养特点 二、母猪营养特点 第四节:猪的各方面营养需求 一、蛋白质 1、蛋白质的组成 2、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二、脂肪 1、脂肪的化学组织结构 2、脂肪的营养作用 三、碳水化合物 1、碳水化合物的组成 2、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作用 四、维生素 1、维生素A a、化学特性: b、主要功能: c、主要缺乏症: d、来源: 2、维生素D a、化学特性: b、主要功能: c、主要缺乏症: d、来源: 3、维生素E a、化学特性: b、主要功能: c、主要缺乏症:

d、来源: 4、维生素K a、化学特性: b、主要功能: c、主要缺乏症: d、来源: 5、维生素B1 a、化学特性: b、主要功能: c、主要缺乏症 d、来源: 6、维生素C a、主要功能: b、主要缺乏症: c、来源: 五、矿物质 六、水 1、水是动物体的构成成分: 2、水能使机体维持一定的形态: 3、水是畜体的重要溶剂: 4、水对体温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5、水是一种润滑剂: 6、水参与动物体内各种生化反应: 七、主要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1、蛋白质与能量比例关系 2、纤维素与其他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 3、氨基酸之间的关系 4、维生素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5、维生素与碳水化合物、脂肪之间的关系 6、有机营养物质与矿物质之间的关系 a、有机营养物质与钙、磷的关系: b、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关系: 7、维生素与矿物质之间的关系 a、维生素和硒的关系: b、维生素和钙磷的关系: c、维生素C和铁的关系: 8、维生素的相互关系 a、维生素E和维生素A、D的关系: b、维生素B1与B2的关系: c、维生素B2与B5的关系: 9、矿物质之间的关系 正文 第一节:概述

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技术

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技术 猪育肥的最终目的是使养猪生产者以最少的投入,生产出量多质优的猪肉供应市场,以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并从中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为此,生产者一定要根据猪的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满足生长肥育猪的各种营养需要,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技术,从而达到猪只增重快、耗料少、胴体品质优良、成本低和效益高的目的。 1.生长肥育猪的生理特点和发育规律 根据育肥猪的生理特点和发育规律,我们按猪的体重将其生长过程划分为二个阶段即生长期和育肥期。 1.1生长期:体重20~60千克为生长期。此阶段猪的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功能不很完善,尤其是刚刚20千克体重的猪,其消化系统的功能较弱,消化液中某些有效成分不能满足猪的需要,影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并且此时猪只胃的容积较小,神经系统和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也正处于逐步完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骨骼和肌肉的生长,而脂肪的增长比较缓慢。 1.2肥育期:体重60千克~出栏为肥育期。此阶段猪的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都逐渐完善,尤其是消化系统有了很大发展,对各种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都有很大改善;神经系统和机体对外界的抵抗力也逐步提高,逐渐能够快速适应周围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此阶段猪的脂肪组织生长旺盛,肌肉和骨骼的生长较为缓慢。 2.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 生长育肥猪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瘦肉率来体现的,因此,要根据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配制合理的日粮,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瘦肉率和肉料比。 动物为能而食,一般情况下,猪日采食能量越多,日增重越快,饲料利用率越高,沉积脂肪也越多。但此时瘦肉率降低,胴体品质变差。蛋白质的需要更为复杂,为了获得最佳的肥育效果,不仅要满足蛋白质量的需求,还要考虑必须氨基酸之间的平衡和利用率。能量高使胴体品质降低,而适宜的蛋白质能够改善猪胴体品质,这就要求日粮具有适宜的能量蛋白比。由于猪是单胃杂食动物,对饲料粗纤维的利用率很有限,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随饲料粗纤维水平的提高,能量摄入量减少,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降低。因此猪日粮粗纤维不宜过高,肥育期应低于8%。矿物质和维生素是猪正常生长和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长期过量或不足,将导致代谢紊乱,轻者增重减慢,严重的发生缺乏症或死亡。生长期为满足肌肉和骨骼的快速增长,要求能量、蛋白质、钙和磷的水平较高,饲粮含消化能12.97~13.97MJ/Kg,粗蛋白水平为16%~18%,适宜的能量蛋白比为188.28~217.57粗蛋

如何配制猪饲料的秘密!太详细了

(一)能量饲料 1、玉米:具有“饲料之王”美称。营养特点: (1)能量高,ME(猪)㎏。NFN含量高(74%~80%),且主要是淀粉,CF少,%,消化率高; (2)CP含量低,%~%且品质差,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含量低; (3)含有较高脂肪(%%),亚油酸含量在2%左右,是谷物类饲料最高者,若玉米占日粮50%的比例,可满足畜禽亚油酸的需要量; (4)黄玉米含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也是维生素E 的良好来源,B组维生素中除硫胺素含量丰富外,其他维生素含量很低。不含维生素D; (5)钙含量低,磷含量虽然高,大部分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对猪利用率低。 使用注意事项: (1)饲喂前要粉碎,但不易久贮,1 周内喂完为好。 (2)禁止饲喂霉变玉米,注意去毒(黄曲霉毒素(﹤㎎/ ㎏)和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作用,赤霉烯酮可使卵巢病变,抑制

发情,减少产仔数,初产母猪流产,公猪性欲降低)。现常在配合料中加脱霉剂。 (3)不宜过量使用,否则会导致过肥,出现软脂。一般用量60% 左右。 2、小麦麸: 又称麸皮,是小麦加工的副产品,主要由种皮、糊粉层、少量胚和胚乳组成。小麦麸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面数质量,生产上等面粉时,有相当一部分胚乳与胚、种皮等组成麦麸,这种麦麸的营养价值高。如果对面粉质量要求不高,不仅胚乳在面粉中保留较多,甚至糊粉层也进入面粉,这样的麦麸营养价值低。因此,麦麸的营养价值差别较大,粗纤维为%-12%粗, 蛋白质%-17%,氨基酸组成好于小麦。由于麦粒中B 组维生素多集中在糊粉层和胚中,故麦麸中B组维生素含量高,麸皮中钙少磷多,钙与磷比例极不平衡。由于粗纤维含量较高,因此能量较低(ME约为~㎏),常用来调节日粮能量浓度。 通常生长肥育猪日粮麸皮15%-25%,断奶仔猪日粮用量大会引起拉稀,一般不超过10%。妊娠母猪日粮约占25%-30%。由于含适量粗纤维和硫酸盐类,具有轻泻作用,产后母猪喂给适量的麸皮粥可以调节消化道机能。 3、米糠: 米糠是糙米加工成白米时分离出的种皮、糊粉层、胚三种物质混合

高产母猪营养需要

高产母猪营养需要 近几年来随着养殖行情的变化和国家政策的调整,中国养猪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散养户快速地退出,规模猪场大量的涌现是这次变化的主要特征。笔者回国后经过几个月时间的走访,发现大量的高产种猪进入到中国,包括加系,新美系,法系,丹系的种猪分别在中国建立了核心群和扩繁基地,同时大量的现代养殖设备也被引进到了中国,我们的养殖者或者养殖集团公司试图将国外的优质母猪和猪场条件原原本本 的复制到中国来,以求得到和欧美先进猪场一样的生产效率。但是笔者也发现,在中国精于这些现代化猪场和高产母猪饲养管理的技术人员相对缺乏,需要与国外的同行进行更多交流和不断地实践来提升,另外符合这些高产种猪营养需要的饲料产品远远不足,饲料营养没有跟得上养殖行业的变化,很多猪场使用的或者饲料厂家提供的产品仍然停留在多年前的水平,限制了这些高产种猪生产性能的发挥。康地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与规模猪场合作,为品种种猪提供合理的营养产品,与时俱进,技术之所在是我们的宗旨。

现代母猪随着育种的进展,呈现出新的特点,成熟体重变大(3胎后可达250kg),窝产子数增加(12-14只/窝),泌乳量增多,这从NRC2012版与1998版的区别可以佐证,98版哺乳母猪的营养需求是基于200kg 体重,窝产子数10头计算,2012版是按照250kg体重,窝产子数12头计算,但同时母猪的繁殖障碍增加,对环境也更加敏感,特别是热应激。针对这样的母猪,我们的营养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了解各个品种母猪的营养需求,康地公司随时关注各个品种母猪的育种及营养研究进展,针对高产母猪的营养需求及中国养殖的特点设计营养产品。 首先关于维生素,康地公司分析各品种母猪的需求,特别关注和繁殖有关的维生素需要量。 例如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康地公司推荐量超过NRC及各育种公司的推荐量,生物素和叶酸康地公司超量添加,生物素与母猪的皮炎及蹄病有很大的关系。 叶酸是母猪在怀孕期间造血的物质基础,对血红蛋白的生成,改善小猪的活力有非常大的帮助。由于窝产仔数很高,丹麦母猪在哺乳阶段

猪的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

猪的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 一、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的概念和作用 (一)饲养标准的含义不能把饲养标准和饲料标准(定额)等同起来,两者含义不同。 1.简单含义系指畜禽每日每头需要营养物质的系统、概括、合理的规定,或每千克饲粮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或百分比。 2.正式含义饲养标准是用以表明家畜在一定生理生产阶段下,从事某种方式的生产,为达到某一生产水平和效率,每头每日供给的各种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或每千克饲粮各种营养物质含量或百分比。它加有安全系数(保险系数、安全余量)。并附有相应的饲料营养价值表。 (二)营养需要的概念 1.营养供给量是结合生产组织的人为供应量,它实质上是以高额为基础,能保证群体大多数家畜需要的营养物质都能满足。它加有安全系数,所以仍有些浪费。 2.营养需要系指畜禽最低营养需要量,它反映的是群体的平均需要量,未加安全系数。生产单位可根据自己的饲料情况和畜群种类体况加以适当调整,安排满足需要量。 (三)定额饲养与饲养定额 1.定额饲养和饲养标准差不多,它是根据饲养标准和猪群具体情况来确定各类猪群每日所需(食)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即根据饲养标准来定额故有的称为“标准饲养”。 2.饲养定额系指把已确定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的需要量定到某一具体的猪群身上,即饲养定额。 (四)饲养标准的作用科学饲养标准的提出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正确运用,是迅速提高我国养猪生产和经济、合理利用饲料的依据,是保证生产、提高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是科学技术用于实践的具体化,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合理的饲养标准是实际饲养工作的技术标准,它由国家的主管部门颁布。对生产具有指导作用,是指导猪群饲养的重要依据,它能促进实际饲养工作的标准化和科学化。饲养标准的用处主要是作为核计日粮(配合日粮、检查日粮)及产品质量检验的依据。通过核计日粮

(完整版)乳猪料的配制

乳猪料的配制 珠海市昌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哺乳仔猪提供最大的能量摄入,考虑到需要尽可能满足弱仔猪的营养需要,乳猪料的能量设计不可太高,以提高弱仔猪的采食量。 仔猪出生后,蛋白质和脂肪沉积迅速增加。在出生至21日龄断奶期间,仔猪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呈线性增加,平均增速分别为25~38g/d和25~35g/d。哺乳至断奶过渡期间,由于断奶应激的影响,蛋白质增长减慢,而脂肪增长通常为负值。在这一时期,蛋白质沉积速度既与采食量有关,又与饲料中可利用蛋白的含量有关。在良好的保温条件下,体脂肪的动员速度与采食量及饲粮中可利用蛋白的含量密切相关。 依据美国相关资料,哺乳仔猪的维持代谢能需要为470kJ/kg·BW0.75·d,仔猪断奶(4周龄)后第1周的维持代谢能需要为453kJ/kg·BW0.75·d,第2周为423kJ/kg·BW0.75·d。仔猪的维持代谢能需要还与环境温度有关,环境温度低于临界温度1℃时,代谢能需提高2%~5%。 1.1初生仔猪已含有较高量的胰脂肪酶,但3周龄前胆汁分泌量少,不能激活胰脂肪酶和乳化饲料脂肪,这时仔猪消化脂肪的能力有限,直到16日龄的仔猪的胃仅能消化25%~50%的饲料脂肪。母乳中的脂肪是以乳化状态存在,所以其脂肪利用率较高,据报道,仔猪对母乳中脂肪的表观消化率约为95%。3周龄后随着胆汁分泌逐渐增加,对饲料脂肪的消化吸收才逐渐加强。在断奶仔猪中,摄入代谢能用于生长、蛋白质能量沉积和脂肪能量沉积的效率分别为0.72、0.66和0.77,与生长猪的相应值接近。 1.2 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仔猪出生后生长快速、生理变化急剧,对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需要高。但仔猪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例如仔猪胰蛋白酶含量在5周龄前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到6周龄才开始增加,因此在5周龄前仔猪对饲料蛋白尤其是植物性蛋白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断奶后营养源从母乳转向固体饲料,饲粮中高蛋白质水平往往导致仔猪腹泻和生长抑制,因此确定仔猪饲粮适宜蛋白质水平尤为重要。综合相关研究报道,19%~21%的粗蛋白质水平可满足4~20kg仔猪的需要,建议4~10kg阶段采用21%,10~20kg阶段采用19%。 仔猪氨基酸需要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之一。生长猪的氨基酸需要分为维持需要和蛋白质沉积需要,维持和蛋白质沉积的理想氨基酸比例不同。由于仔猪维持需要的氨基酸所占比例与生长猪不同,不同阶段体组织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仔猪尤其断奶仔猪免疫、抗氧化、抗应激、维持肠道功能等对某些氨基酸的特殊需要,因此,仔猪的理想氨基酸模式不同于生长肥育猪阶段。实际表明,有些氨基酸的需要量确实不同,例如谷氨酸、苏氨酸、组氨酸等,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去探索,应用上可参考理想蛋白模式来灵活掌握。 1.3 矿物质需要与维生素需要断奶仔猪对添加食盐有积极反应,因此,NRC调高了仔猪钠和氯的需要量。饲粮中的钾、钠、氯是相互作用的,应考虑电解质平衡,尤其是乳猪饲粮中往往钾含量较高。相关研究报道表明,仔猪适宜的电解质平衡值为200~300meq/kg。虽然不同研究得出的铜、铁、锌、锰需要量差异较大,而实际上的需要可能接近。分析可能原因:①品种不同,会略有差异;②动物体内微量元素吸收、利用互相影响,不同研究者设计的基础饲粮中其它微量元素水平不同,影响目标元素的需要量研究结果;③部分研究的试验动物偏少,仅以生长性能评价得出的需要量不准确;④部分试验设计梯度偏少,影响结果的精确性;⑤环境不同,猪应激状况不同,可能需要略有不同。微量元素不仅影响仔猪的生长,还涉及安全和环保问题。尤其当前仔猪饲料普遍使用高铜、高锌,其微量元素含量普遍高于仔猪营养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仔猪对铜、铁、锌、锰的需要量及其比例仍很重要。 高剂量铜和锌促进仔猪的作用已被大量研究证实,但高铜、高锌带来的残留和污染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