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古典园林概述

外国古典园林概述
外国古典园林概述

外国园林概述

一般认为,园林有东方、西亚、欧洲三大系统。东方系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影响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西亚(伊斯兰)园林古代以(古波斯、古巴比伦)阿拉伯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及波斯为代表,主要特色是花园与教堂园(柱廊园、空中花园)。欧洲系(西方)园林(发源于希腊)古代以意大利、法国、英国及俄罗斯为代表,各有特色,基本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

一、日本古代园林

日本早期园林是为防御、防灾或实用而建的宫苑,周围开壕筑城,内部掘池建岛,宫殿为主体,其间列植树木。而后学习中国汉唐宫苑,加强了游观设置,以观赏、游乐为主要设景、布局原则,创造了崇尚自然的朴素园林特色。

(一)日本造园要素

造园要素是组成庭园内涵的基本单位,包括石组、石灯笼、飞石、潭和蹲踞等,每个要素都有其独立的分类和含义。

1.石组:三尊石、须弥山石、蓬莱石组

所谓石组是不加任何人工修饰的的自然山石的组合。石的含义有多重,最常见的是表示山,另外石还是永恒不灭的象征和精神寄托的象征。石组分为以下种类:

【三尊石】中央一般为体量较大的立石,表示释迦,两侧两石体量稍小,右为文殊,左为普贤。又可统称为伏石头,表示佛陀与其两弟子。

【须弥山石组】古书中把大海中屹立的岩山称为须弥山(世界中央),而庭园的池中露出水面的尖石一般就表示须弥山。如果池中有体量较大的一组石组,就称其为须弥山石组。【蓬莱石组】中国的神仙学说把海上仙人住的地方称为三神岛,中国和日本的庭园中把池中的三岛比喻为三神岛,其中很多庭园中用一个岛来表示,称为蓬莱岛。而蓬莱岛用在枯山水庭园中就被称为蓬莱石组。

【鹤龟石组】寓意长寿。由六尊矮石按龟首、龟足、龟尾的形式组成龟岛。六景石(一鹤首石、两鹤羽石、两鹤足石、一鹤尾石)组成一个抽象鹤岛。据说,中国战国时代的帝王、霸王和武将都期望自己能成为仙人——能像仙鹤一样自由飞翔,像海龟一样潜入海底,并且还会长生不老。后来,这些愿望就作为象征寄托在龟鹤身上,以龟岛为例的虚幻想像以及对它的憧憬,成为一种蓬莱神话传人日本。

【七五三石组】古时日本人视奇数为吉祥之数,其中“七五三”又是最无忌讳的数字。寓意祝福。

【五行石】分为五行石、五行石二石组、五行石三石组、五行石五石组。

【役石】通过石头形状和配置的不同组合命名最确切的名称,这些石头就被称为役石,如守护石。

2.飞石?延段:

用作园路,茶庭中居多。【飞石】从桃山时期出现,石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最终目的是要创造一种能够更好展示庭园空间的路。类似中国园林的汀步。飞石分歧点一般放有体量较大的伽蓝石等踏分石,与飞石形状和大小进组合。

【延段】即由不同石块、石板组合成的石路,石间距成缝状,不像飞石明显分离,相对于飞石有固定的组合,延段的组合相对比较随意。一般分为真延段、行延段和草延段。

3.潭和流水

日本庭园中的潭分为天然的潭和人工的潭,也就是中国庭园中常出现的叠水和瀑布。日本早在平安末期《作庭记》就对潭的存在形式进行了详细介绍,例如按潭落水形式分为向落、片落、传落、离落、系落、重落、左右落和横落等十余种。

流水

日本庭园中常可见到溪流通过,形状十分自由随意,崇尚自然,在溪流中庭石多出现在潭口周围或溪流中的小岛和转弯处。

4.石灯笼

最初为寺庙的献灯,由于造型独特而在庭院中得到广泛运用,同时兼具照明功能。其设置根据庭园式样和规模,最早出现在茶庭中。奥院、泰平等体量较大的灯笼一般放在回游式大庭院的广场等主要景点上,春日、西屋等中型灯笼一般放在平庭中,而小灯笼,如绍鸥、织部等则多放在小庭和茶庭中。另外,灯笼旁还要配上役石和役木。

5.石塔

石塔源于佛教,一般分为五轮塔、多宝塔、三重塔、五重塔和层塔等,其中层塔又可分为五层塔、七层塔、十三层塔等,五轮塔是五层塔的一种,由空轮、风轮、火轮、水轮、地轮组成,宇宙中一切都存在融会于五轮塔之中。体量较大的五重塔、多层塔可单独成为独立借景,一般设置在山的中腹和岛上,形成一个眺望的景观。体量较小的多宝塔、五重塔多用作禅庭和石庭的添景,设置在草庵和低矮的灌木中,创造出一种幽泽的感觉。

6.役木

在庭院中作为主景的树木,可分为独立形役木和添景形役木。

7.手水钵

从桃山时期就开始广泛运用,洗手用的石盆,和周围的役石一起组成蹲踞。

8.另外日本庭园中还有竹篱、袖篱、庭门和庭桥等。

【关于真、行、草】

所谓“真”之庭园是造园要素最丰富的一类庭园,与之相对,“草”之庭园则是最为简化的庭园,而“行”之庭园则居中。“真”之庭园一般包括守护石、守护石组合、拜石、请造石、控石、月阴石、庭洞石、上座石、伽蓝石、游鱼石等,还包括石灯笼、手水钵、庭门、庭桥

以及各种役木等。“行”之庭园则一般包括守护石、托石、月阴石、庭洞石等,也包括石灯笼、手水钵及部分役木。而“草”之庭园包括的造景要素最少,常常为守护石、请造石、月阴石等和石灯笼及寂然木、夕阳木等少量役木。

(二)日本园林的类型

1.枯山水

枯山水又叫假山水,是日本特有的造园手法,系日本园林的精华。其本质意义是无水之庭,即在庭园内敷白砂,缀以石组或适量树木,因无山无水而得名。

13世纪时,源自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宗派禅宗在日本流行,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园林开始摈弃以往的池泉庭园,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期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

2. 池泉园

是以池泉为中心的园林构成,体现日本园林的本质特征,即岛国性国家的特征。园中以水池为中心,布置岛、瀑布、土山、溪流、桥、亭、榭等。

3. 筑山庭

是在庭园内堆土筑成假山,缀以石组、树木、飞石、石灯笼的园林构成。一般要求有较大的规模,以表现开阔的河山,常利用自然地形加以人工美化,达到幽深丰富的景致。日本筑山庭中的园山在中国园林中被称为岗或阜,日本称为"筑山"(较大的岗阜)或"野筋"(坡度较缓的土丘或山腰)。日本庭院中一般有池泉,但不一定有筑山,即日本以池泉园为主,筑山庭为辅。

4.平庭

即在平坦的基地上进行规划和建设的园林,一般在平坦的园地上表现出一个山谷地带或原野的风景,用各种岩石、植物、石灯笼和溪流配置在一起,组成各种自然景色,多用草地、花坛等。根据庭内敷材不同而有芝庭、苔庭、砂庭、石庭等。平庭和筑山庭都有真、行、草三种格式。

5.茶庭也叫露庭、露路,

是把茶道融入园林之中,为进行茶道的礼仪而创造的一种园林形式。面积很小,可设在筑山庭和平庭之中,一般是在进入茶室前的一段空间里,布置各种景观。步石道路按一定的路线,经厕所、洗手钵最后到达目的地。茶庭犹如中国园林的园中之园,但空间的变化没有中国园林层次丰富。其园林的气氛是以裸露的步石象征崎岖的山间石径,以地上的松叶暗示茂密森林,以蹲踞式的洗手钵象征圣洁泉水,以寺社的围墙、石灯笼来模仿古刹神社的肃穆清静。

一竹垣;二石燈唬蝗雇蹲踞;四腳踏石路;五青苔竹草;六足止石或叫守關石。

除足止石之外,其它要素可使人從步入茶庭心情就會慢慢的讓你的心清靜下來。

足止石是在希望不被打擾時放在入口處的纏有棕櫚麻繩的石頭。

這可比生硬的“閒人止步”要文雅多了!

6.回游式、观赏式、坐观式、舟游式

指在大型庭园中,设有"回游式"的环池设路或可兼作水面游览用的"回游兼舟游式"的环池设路等,一般是舟游、回游、坐观三种方式结合在一起,从而增加园林的趣味性。有别于中国园林的步移景随,日本园林是以静观为主。

(三) 日本园林的特点

自然之中见人工,返璞归真的自然观,它有别于中国园林“人工之中见自然”,而是“自然之中见人工”。它着重体现和象征自然界的景观,避免人工斧凿的痕迹,创造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

自然的提炼与浓缩,入静入定,对人生进行思索和领悟。在表现自然时,日本园林更注重对自然的提炼、浓缩,并创造出能使人入静入定、超凡脱俗的心灵感受,从而使日本园林具有耐看、耐品、值得细细体会的精巧细腻,含而不露的特色;具有突出的象征性,能引发观赏者对人生的思索和领悟。

小巧精致,枯寂玄妙,抽象深邃。大者不过一亩余,小者仅几平方米,日本园林就是用这种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日本园林虽早期受中国园林的影响,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在小庭院方面产生了颇有特色的庭园。

典型的极少主义。日本园林的四分之三都由植物、山石和水体构成,因此,从种植设计上,日本园林植物配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同一园中的植物品种不多,常常是以一二种植物作为主景植物,再选用另一二种植物作为点景植物,层次清楚,形式简洁,但十分美观。选材以常绿树木为主,花卉较少,且多有特别的含义,如松树代表长寿,樱花代表完美,鸢尾代表纯洁等等。

二、古埃及与西亚园林:

埃及与西亚邻近,埃及的尼罗河流域与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同为人类文明的两个发源地,园林出现也很早。

(一)、古埃及:墓园、宅园

古埃及法老:兴建金字塔作王陵,并建墓园。金字塔浩大、宏伟、壮观,反映出当时埃及科学与工程技术已很发达。金字塔四周布置规则对称的林木,中轴为笔直的祭道,控制两侧均衡,塔前留有广场,与正门对应,造成庄严、肃穆的气氛。

宅园:中心或四角为矩形水池,池中有水中动植物,池边芦苇和灌木,周围植规则的椰枣和其它乔木。

圣苑:附属于神庙,

巴哈利神庙,整个建筑群构筑于一系列阶梯状台坪上,构成一个开放型方院,完全脱离了正统庙宇那种封闭、密集的空间形式;神庙的线性布局充分体现了宗教的神圣、庄严与崇高,使其具有一种恬静、严谨的风格。

墓园:也称灵园,埃及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因此法老和贵族建立巨大而显赫的陵墓,陵墓周围附以墓园,墓园一般设有水池,周围成行的树木,

埃及的园林的特征:

树木和水是埃及造园的基本素材。

植物种类繁多,有庭荫树,行道树、藤本植物、水生植物、桶栽植物

(二)、西亚地区:花园

奴隶主为了追求物质和精神的享受,在私宅附近建造各式花园,作为游憩观赏的乐园,花园内筑有水池或水渠,道路纵横方直,花草树木充满其间,布置非常整齐美观。最为著名的是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一、古巴比伦园林

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已进入高度发展的古代文明,之后逐渐形成自己深厚的园苑文化。

主要形式:猎苑、圣苑、和宫苑

猎苑:中有原始森林也有人工种植的树木,豢养禽兽,引水堆山——相当于中国的囿。人类由游牧社会向农业社会转型初期,原有生活方式的延续。

圣苑:出于对树木的尊崇,将树木列植于庙宇周围。

宫苑:——空中花园

传说中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始建于公元前七世纪,是历史上第一名园,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相传,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博得爱妃的欢心,比照宠妃故乡景物,命人在宫中矗立无数高大巨型圆柱,在圆柱之上修建花园,不仅栽植了各种花卉,奇花常开,四季飘香,还栽种了很多大树,远望恰如花园悬挂空中。支撑花园的圆柱,高达75英尺,所需浇灌花木之水,潜行于柱中,水系奴隶分班以人工抽水机械自幼发拉底河中抽来。空中花园高踞天空,绿荫浓郁,名花处处。

(三)、波斯:天堂园及水的应用

“天堂园”:园四面有围墙,其内开出纵横“十’’字形的道路构成轴线,分割出四块绿地栽种花草树木。道路交叉点修筑中心水池,象征天堂,称之为“天堂园”。波斯地区多为高原,雨水稀少,高温干旱,因此水被看成是庭园的生命,

三、欧洲古代园林:古希腊、古罗马、意大利、西班牙园林:

古希腊:庭园、柱廊园

古希腊园林与人们生活习惯紧密结合,作为室外活动空间及建筑物的室外部分建造的,是建筑的一部分,建筑是几何形的空间,因此园林的形式也用规则式。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的建筑、园林开欧洲建筑、园林之先河,直接影响着古罗马、意大利、英国的建筑、园林风格。

公元前2000希腊已经产生了辉煌的人类文明,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十分繁荣,

在西方,美学一开始就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前5世纪希腊陆续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一批著名的哲学家,

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一切事物的本质,美就是和谐,并深谙黄金分割的美学原理。

亚里士多德十分强调美的整体性与规则性。

柱廊园(宅园、中庭式庭院):公元前5世纪,希腊国力日渐强盛,人们开始追求生活享受,此时住宅采用四合院式布局,一面为厅,两边为柱宅,厅前及另一侧为柱廊,中间为中庭,后来则发展为四面环绕着列柱廊的庭园。

希腊的园林影响了罗马,通过罗马人影响到欧洲,奠定了西方规则式园林的基础。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

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时间:14-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确切的说佛罗伦萨)

?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反映自身利益,便意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提出了人

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的标准,重视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意志,反对中世纪

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摆脱宗教束缚。

?表现: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哥白尼、哥伦布、伽利略等一批科学家

的发现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出现了但丁、傅加丘、达芬奇等一批科学和艺术家。

?欧洲的文化艺术达到了希腊时代以来的第二次高峰。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庄园

?文艺复兴初期意大利庄园多建在佛罗伦萨郊外的丘陵坡地;(美蒂奇庄园(佛罗伦萨的执政者及其子孙所建))

美提挈庄园有三层台地,别墅建在最上层台地的西端,中间台地的两侧有低矮的绿地,其中对称的水池和植坛显得自由活波、富于变化。

壁龛最早是在宗教的建筑上,基本都是在建筑物上凿进出一个空间

?选址讲究,要求可以远眺前景,园地顺山势辟成多个台层,但各台层相对独立,没有贯穿各层的轴线;

?建筑风格还保留一些中世纪的痕迹,比如窗小、屋顶有跺口;

?喷泉、水常作为局部的中心,注重与雕塑的结合及雕塑本身的艺术性。

?各地兴起兴建植物园,很大的促进了园林的发展。

?文艺复兴中期佛罗伦萨的美蒂奇家族由于查理八世的入侵开始衰落,罗马代替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

埃斯特庄园建造在罗马以东40公里处的帝沃里小镇上,由红衣主教埃斯特委托利戈里奥将他的府第改建而成。

埃斯特庄园坐落在朝向西北的陡峭山坡上,全园面积4.5公顷,园地近似方形。全园分为6个台层,上下高差近50米。入口设在底层,被园路分割为八个部分。两边的四块是阔叶树林从,中央四块布置为绿丛植坛,中央设有圆型喷泉。底层花园中还有著名的水风琴。第二层中心为椭圆形的龙泉池,第三层为著名的百泉谷,并依山就势建造了水剧场。庄园的最高层在府第前约12米宽的天台,可俯瞰全园景观。

埃斯特庄园以其突出的中轴线,加强了全园的统一感。庄园因其丰富的水景和水声著称于世。园内没有鲜艳的色彩,全园笼罩在绿色植物中,也给各种水景和精美的雕塑创造了良好背景,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埃斯特庄园在中轴及其垂直平行路网的规整、均衡的控制下,将埃斯特家族的故事化为跌宕起伏的喷泉叙说传奇。园内反复出现的鹰雕是埃斯特家族族徽,而下图中的罗马喷

泉则通过母狼、女神雕塑、方尖碑,在自然台地喷泉的烘托下,把家族的背景与荣耀表述的那么直白、生动而充满迷人的韵律。这个庭院尽管有规则的几何图形,因地形的繁复却不能一眼望穿,每一个节点、每一个端点,都有令人惊叹的美景,而且常常需要走到眼前才能发现。埃斯特庭院不再类似过去欧洲庭院的实用性庭院(如果园、厨园、药草园)或迷园、结纹园、花坛园等绿色雕塑庭院,文艺复兴带来的开放的精神、丰富的物质基础与摩肩接踵而至的人才,将它推向了一个新的巅峰,自此,欧洲庭院有了自己新的骄傲--意大利台地园,罗马郊外的Tivoli小镇也因之名扬四海。

管风琴喷泉之得名,不仅因为它喷水的形状,宛如一座大自然的管风琴,气势雄伟,更重要的是因为,作为其背景的二层楼高石雕建筑真的有一架管风琴,而且这架管风琴是由流水驱动的。每当它下面的小门打开,泉水下涌,就会奏响悦耳动听的琴声。人们可以一边欣赏“管风琴喷泉”层叠水流,一边聆听文艺复兴时期的四段音乐。

罗马喷泉,上方有罗马女神和母狼育婴的雕塑,下方有一条石船和方尖碑,讲述罗马的许多故事

?此时的台地园开始有了明确的轴线,中轴线上以喷泉、水池、雕塑及造型各异的台阶坡道加强透视线的效果,

?理水技巧十分娴熟,不仅注重水景与背景的明暗色彩对比、水的光影及音响效果,还突出趣味性如秘密喷泉、惊愕喷泉

?植物修剪成绿篱、绿墙、壁龛、洞府及各种造型的做法越加普遍。

?文艺复兴后期(16世纪末-17世纪),欧洲建筑艺术进入巴洛克时期,巴

洛克建筑不同于简洁明快、追求整体美的古典主义风格,而趋向于繁琐的细部装饰及以雕塑、浮雕形成建筑华丽的装饰。

?受巴洛克风格的影响,园林艺术也出现追求新奇、表现手法夸张的趋向。园中大量充斥装饰小品,建筑体量都很大,植物修剪技术十分发达。

?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在罗马东南郊的弗拉斯卡蒂。主建筑物在中层台地,面宽达100米,

前面是伸展更宽的大台阶和三叉式林荫道,后面水从高坡处经链式叠落水渠和水台阶奔泻而下,中途压到一对石柱顶上,水从柱顶沿石柱表面的螺旋形凹槽流下,流入一座装有大量机关水法的水剧场。

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分析与比较

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分析与比较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和创造常常以“自然”为其最高的建造标准和境界。与中国园林相比较,英国园林则有很大不同,直到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才冲破传统的束缚,以其高度的革命性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近、现代西方园林艺术的主流。 1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多姿多彩,极具艺术魅力,是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中一颗璀灿夺目的东方文明之珠。 1.1商周时期 据有关典籍记载,中国造园始于商周,称之为“囿”。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 1.2汉时期 汉朝初期时,称“苑”,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 1.3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一度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游历名山大川成为社会上层的普遍风尚,文人、画家参与造园。 1.4隋唐时期

在隋唐之后,造园家与文人、画家相结合,运用诗画传统表现手法,把诗画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情趣引用到园景创作上,甚至直接用绘画作品为底稿,寓画意于景,寄山水为情,逐渐把中国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园阶段推进到写意山水园阶段。 1.5宋、元时期 宋元朝步入造园的一个兴盛时期,特别是在用石方面有较大发展。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的创作意境。1.6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 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为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等。 1.7清末时期 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加之由于外来侵略、西方文化的冲击、国民经济的崩溃等,园林创作由全盛时期转为衰落。但中国园林的成就却达到了历史的峰巅,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2 中国园林艺术对英国学派的影响 2.1中国园林艺术对英国学派园林的第1次影响 1685年威廉·坦布尔在书中写道,不规则的园林比规则的园林更美。亚历山大·蒲柏也推崇未修饰的自然,他认为古老的中国园林一直发出灿烂的光芒。他根据新的原则对一座几何

外国园林史笔记

外国园林史笔记 古代园林(4世纪以前) 古代埃及园林(前3200年—前1世纪) 古代巴比仑园林(前3500年—前5世纪) 古代希腊园林(前3000年—前1世纪) 古代罗马园林(前8世纪—4世纪) 古代埃及园林(前3200年—前1世纪) 1宅园:奈巴蒙花园Nebamon garden、麦利尔的宅园2圣苑:巴哈利神庙3墓园(灵园)卡纳克阿蒙神庙(太阳神庙) 古代巴比仑园林(前3500年—前5世纪) 1猎苑2圣苑3宫苑空中花园 古代希腊园林(前3000年—前1世纪) 杰出的哲学家(前5世纪),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宫廷庭园1阿尔喀诺俄斯王宫(前9—前8世纪)2宅园—柱廊园,前5世纪 公共园林1.圣林;2.竞技场:阿卡德米体育场,德尔斐体育场3学园:阿卡德莫斯学园,伊碧鸠鲁学园 实例:克里特·克诺索斯宫苑(Palace of Knossos) 说明早期希腊的宫苑文化和迷园的起源。 古代罗马园林(前8世纪—4世纪) 庄园1.劳伦提努姆别墅庄园2.吐斯库姆别墅庄园 宅园1.潘萨住宅2.维蒂住宅

宫苑1 哈德良山庄 公共园林浴场、剧场、广场 哈德良山庄1.面积大,建筑内容多。可称为宫苑。2.A处是海的剧场3.B处是运河4.C处是长方形的半公共性花园。5.D 处是珍藏艺术品的博物馆。 欧洲中世纪园林(5世纪—15世纪)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建都于拜占庭,西罗马都城留在罗马。 476年,西罗马灭亡。 基督教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11世纪以后,领主分封独立,城堡林立。 13世纪以后,火药使用,城堡失去防御作用。 寺院庭园 巴西利卡寺院前庭,实用性、装饰性,建筑围绕的中庭,圣·高尔修道院,9世纪, 坎特伯雷修道院,1165年,英国 城堡庭园 在王公贵族的庭院发展 11世纪以后,实用性庭园转变成装饰性和游乐性庭园 《玫瑰传奇》1230—1240年,法国寓言长诗 13世纪以后,比尤里城堡,

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的差异

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的差异 摘要:园林是在一定的空间里依照园林艺术原则,进行创作而形成自然美与人工美相融合的生活境域。本文从三大方面论述了中西方园林艺术的不同及历史上的相互交流与影响,希望对我们有所启发。 关键词:中西;园林艺术;差异;影响 纵观园林的发展史,当今世界园林艺术已形成了三大系统——中国、欧洲和西亚。其中,中国园林代表了东方自然山水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则是欧洲几何规则式园林的典型代表。本文通过对两者园林艺术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希望对我国当代的园林艺术创作有所启迪,使之更好地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1 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的差异 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不同的社会背景造就了中西方园林艺术巨大的差异,形成了各自富有民族特色园林艺术。本文主要从以下3 点不同方面加以论述。 1. 1 园林布局的不同 中国园林的布局在整体上是“山水画”式的,以山水为景区的主体,追求的是“林泉之趣”、“田园之乐”,遵循“山水为主,建筑是从”的原则。园林中花木配合山水随意配置,道路回环曲折,穿插于山水之间,使得游览路线复杂多变,通过延伸游览时间来展示各个景区。另外,中国园林的建筑体量以及在景物构成中所占的比重一般都很小,大都从属于自然山水。建筑往往穿插、点缀在自然山水风景之间,达到“依山就势”、“自然天成”的效果,使自然美中融入人工美的气息,增添人们现实生活的情趣。如杭州西湖风景区的建筑尺度,一般都不大。即使有些像灵隐寺等体量较大的建筑,也被有意识地隐藏于山麓林木之中,不让它去与自然风景争主角地位。至于像颐和园万寿山南麓的佛香阁中央建筑群,虽然体量高大,人工气息浓重,但从总体布局上看仍是以自然山水作为园林的主体和中心。它不但没有破坏自然风景的主体,反而丰富了万寿山平淡、呆板的形象,烘托、渲染了皇家园林所需要的艺术气氛。总之,中国园林的整体布局力求景中有景、园中有园、峰回路转、曲折幽深,达到一 种含蓄富有韵味的艺术效果。西方园林的布局在整体上则是“几何形”式的,以建筑物为园林文化与历史景区的主体,在构图上特别强调园林的中轴线,花坛、水池、喷泉、雕像、小建筑物、小广场、林荫道和放射形的小路,都围绕这条中轴线进行布置,以突出空间布局来缩短时间流程。在游览路线的安排上,西方园林的游览路线一般都是围绕着园林的中轴线而有规则地向四周扩散,每条路线几乎都是笔直的,而且主次分明,通向中心景区或主景区的路线较宽广、显眼,通向次要景区或小景区的路线则相对狭窄、隐蔽。这样,虽然游览线路众多,但都排列有序、交接规则,游览者一入园后就感到心中有数,能轻易地到达中心景区,对于游览者极为方便,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尽量领略整个景区。另外,与中国古典园林重视山水不同,西方古典园林重视建筑物更甚于山水。西方园林的建筑物往往是全园的主体,山水花木则被修整后作为园林的陪衬物,建筑的附属。可以说,西方古典园林是一种建筑物

西方古典园林基本知识

西方古典园林基本知识 古罗马诗人西塞罗(Cicero,前106-前43年)曾将自然分为原始的第一自然和经过人类耕作的第二自然两种类型。 第一自然,即自然景观,是指地球的外表,如高山,沙漠,森林,冰雪,火山、海洋等,也就是原始的大自然。 第二自然,即文化景观,是指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景观,如田园风关和18世纪的英国自然风景园。 中国园林的起源是从模仿第一自然开始的,这使得中国园林沿着自然式发展的模式 欧洲园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那里人们理想中的天堂是适合农业生产的富庶的土地,于是园林是在模仿第二自然开始的,因而西方园林沿着几何式的模式开始的 规则式园林 又称建筑式、几何式、图案式等园林;西方园林的传统样式,以意大利、法国园林为代表。规则式园林在20世纪得到广泛的更新和进一步发展。 自然式园林 又称不规则式园林;东方园林的传统样式,以中国、英国园林为代表。中国和英国园林似乎仍然停留在历史中,未能发展。 折中式园林 将规则式与自然式融为一体的园林形式;19世纪中期出现之后,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盛行。 皇家园林 皇帝国王所拥有的园林,通常宏伟壮观、富丽堂皇; 私家园林 王公贵族、富裕阶层拥有的园林,通常强调园林品位; 寺庙园林 与修道院、祭坛、寺庙等宗教场所结合的园林; 公共园林 为公共建设的园林,包括古代运动场、广场、公园等 古代园林(公元4世纪之前) 古埃及园林、古巴比伦园林、古希腊园林、古罗马园林 中世纪欧洲园林(5-15世纪) 中世纪西欧园林 伊斯兰园林 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15-17世纪)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17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18世纪)近代城市公园(19世纪) 现代风景园林(20世纪) 古埃及园林特点;围墙矩形,水池成排,庭荫树规则式,有明显中轴线 古希腊园林特点;几何式,中央有水池、雕塑,栽植花卉,四周环以柱廊 中世纪西欧园林;是伊斯兰园林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结合,主要有两种类型 修道院园林和城堡园林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勒.诺特园林) 17世纪,园林史上出现了一位开创法国乃至欧洲造园风格的杰出人物——勒.诺特(Andre Le Notre),他在吸收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许多特点的基础上,开创了一种新的造园样式,即勒.诺特园林,或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也称巴洛克园林。

西方古典园林—发展及影响

西方古典园林—发展及影响 西方园林发展开端 世界上最早的园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的埃及,从古代墓画中可以看到祭司大臣的宅园采取方直的规划,规则的水槽和整齐的栽植。西亚的亚述确猎苑,后演变成游乐的林园。 巴比伦、波斯气候干旱,重视水的利用。波斯庭园的布局多以位于十字形道路交叉点上的水池为中心,这一手法为阿拉伯人继承下来,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传统,流布于北非、西班牙、印度,传入意大利后,演变成各种水法,成为欧洲园林的重要内容。 古希腊通过波斯学到西亚的造园艺术,发展成为住宅内布局规则方整的柱廊园。古罗马继承希腊庭园艺术和亚述林园的布局特点,发展成为山庄园林。 欧洲中世纪时期,封建领主的城堡和教会的修道院中建有庭园。修道院中的园地同建筑功能相结合,如在教士住宅的柱廊环绕的方庭中种植花卉,在医院前辟设药圃,在食堂厨房前辟设菜圃,此外还有果园、鱼池和游憩的园地等。在今天,英国等欧洲国家的一些校园中还保存这种传统。13世纪末,罗马出版了克里申吉著的《田园考》,书中有关于王侯贵族庭园和花木布置的描写。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等地建造了许多别墅园林。以别墅为主体,利用意大利的丘陵地形,开辟成整齐的台地,逐层配置灌木,并把它修剪成图案形的植坛,顺山势运用各种水法,如流泉、瀑布、喷泉等,外围是树木茂密的林园。这种园林通称为意大利台地园。 法国继承和发展了意大利的造园艺术。1638年,法国布阿依索写成西方最早的园林专著《论造园艺术》。他认为“如果不加以条理化和安排整齐,那么人们所能找到的最完美的东西都是有缺陷的”。17世纪下半叶,法国造园家勒诺特尔提出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他主持设计凡尔赛宫苑,根据法国这一地区地势干坦的特点,开辟大片草坪、花坛、河渠,创造了宏伟华丽的园林风格,被称为勒诺特尔风格,各国竞相仿效。 18世纪欧洲文学艺术领域中兴起浪漫主义运动。在这种思潮影响下,英国开始欣赏纯自然之美,重新恢复传统的草地、树丛,于是产生了自然风景园。英国申斯诵的《造园艺术断想》,首次使用风景造园学一词,倡导营建自然风景园。初期的自然风景园创作者中较著名的有布里奇曼、肯特、布朗等,但当时对自然美的特点还缺乏完整的认识。

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的区别

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的区别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国造术的基本特征。在里,不规则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是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富有自然调的空间。 以法国宫廷花园为代表的由建筑师、雕塑家和师创作出来的西方规则式古典园林,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花园多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有明确的贯穿整座园林的轴线与对称关系。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等都在中轴上依次排列,在轴线高处的起点上常布置着体量高大、严谨对称的建筑物,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 造园使用的,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西方古典建筑以石质为主。在布局上,中国传统建筑多数是向平面展开的组群布局,而西方古典建筑强调向上挺拔,突出个体建筑。在建筑文化的主题上,中国传统建筑以宣扬皇权至尊、明伦示礼为中心,西方古典建筑以宣扬神的崇高、表现对神的崇拜与为中心。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以“和谐”之美为基调,西方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以宗教建筑的空旷、封闭的内部空间使人产生宗教般的激情与迷狂。 我国的传统建筑是一种体系,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抬梁式木构架。抬梁式木构架不仅可以组成一间、三间、五间乃至若干间的房屋,还可以建造三角、正方、五角、六角、八角、圆形、扇面、万字、田字及其他特殊平面的建筑,甚至可以构成多层的楼阁与塔等建筑,墙壁是起围护、分割作用的非承重构件。由于受到木材及结构本身的限制,形状及内部空间较简单。布局上,总是把各种不同用途的房间分解为若干幢单体建筑,每幢单体建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与一定的“身份”,以及与这个“身份”相适应的位置。建筑艺术处理的重点,表现在本身的美化、建筑的造型及少量的附加装饰上。 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虽然在对待城市和处理宫殿、寺院、民居等建筑的布局上十分喜爱用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的方法以求得整体的统一性,但却不像西方那样一味地为追求几何美而在园林中大量采用这种手法。脱胎于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中国园林建筑,形式多样,位置灵活,按使用上的需要,可把它们独立设置,也可用廊、墙等组合成为院落式的群体。建筑空间变化曲折、丰富多彩。在处理建筑、人、环境的关系时,所倡导的“”的思想使中国园林建筑强调与自然、的协调和统一。传统的将建筑化大为小、化集中的大体量为分散的小体量的处理手法,非常适合于中国园林布局与景观上“山水为主、建筑为辅”的的需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强调“线型美”,园林建筑所采取的木质梁、柱,恰恰能适应这种“线”的艺术要求,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均讲究具有优美的轮廓线和。 西方多以石料砌筑,墙壁较厚,窗洞较小,建筑的跨度受石料的限制而内部空间较小。拱券结构发展后,建筑空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建造起了象罗马的万神庙等有内部空间层次的公共性建筑物,建筑的空间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未突破厚重实体的外框。西方古典造型艺术强调“体积美”,建筑物的尺度、体量、形象并不去适应人们实际活动的需要,而

英国风景园林与中国风景园林的区别

英国风景园林与中国风景园林的区别 二者均以大自然为创作的本源,但两者的造园理念和创作手法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总的来说,英国园林要钟情于纯自然之美,而以理性、客观的写实,侧重于再现大自然风景的具体实感,其创作手法式原原本本地把大自然的构景要素经过艺术地组合、相应于用地的大小而呈现在人们眼前,审美情感蕴含于被再现的景观总体之中。 英国风景式园林不同于中国的居家式园林与欧洲大陆的勒·诺特式园林,探究其自身的历史因素,以及风景园形成的历史、经济、社会、思想因素,可以发现,英式园林的形成有其必然与偶然的原因。同时正是由于这种园林的形成,填补了世界园林史上重要的一笔。 造园理念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造园指导思想来源于以培根和洛克为代表的“经验论”,认为美是一种感性经验。总的来说,它更加排斥人为之物,强调保持自然的形态,肯特甚至认为“自然讨厌直线”。园林空间也更加整体与大气。但由于它过于追求“天然般景色”,往往源于自然却未必高于自然。又由于过于排斥人工痕迹,因之细部也较粗糙,园林空间略显空洞与单调。钱伯斯(W。chambers)就曾批评它“与普通的旷野几无区别,完全粗俗地抄袭自然”。 由以上分析可知,古典园林无论中西,无论是强调师法自然,还是高于自然,其实质都是强调对“自然”的艺术处理。不同之处,仅在于艺术处理的内容、手法和侧重点。可以说,各时期园林在风格上的差异,首先源于不同的自然观,即园林美学中的自然观。现代园林在扬弃古典园林自然观的同时,又有自己新的拓展。这种拓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由“仿生”自然,向生态自然的拓展。早在1969年,美国宾州大学园林学教授麦克·哈格(Ian McHarg)在其经典名著《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中,就提出了综合性的生态规划思想。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诸如为保护表土层,不在容易造成土壤侵蚀的陡坡地段建设;保护有生态意义的低湿地与水系;按当地群落进行种植设计;多用乡土树种等基本生态观点与知识,已被设计师理解、掌握和运用。在生态与环境思想的引导下,园林中的一些工程技术措施,例如,为减小迳流峰值的场地雨水滞蓄手段;为两栖生物考虑的自然多样化驳岸工程措施;污水的自然或生物净化技术;为地下水回灌的“生态铺地”等,均带有明显的生态成分 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布景,则类似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步移景异”,引导游人从诗意中穿过。一连串画意构图,以不同距离、不同高度、不同角度展开,整体意境宁静而舒远,一派天然牧场般的田园风光。 同属不规整的自然式园林,中式是一种写意自然,更富想像力,但不免流于矫揉造作。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则是一种本色自然,更舒展开阔与真切生动,完全没有中国明清私家园林的那种闭锁与沉闷。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私园遭到批评最多的地方。中国古典园林的本意在纳自然万象于咫尺之中。为此,对自然景物必须要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才能体现出自然的韵味。但中国私园中却大量使用巨石大树,致使抽象写意的原旨大大削弱。园林空间之所以局促、迫塞,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对自然景物的抽象远不如日本那样彻底。至于其他的原因后文将述及。现代园林在全面吸收与继承古典园林成就的基础上,更加开放与自由,艺术手法亦有极大创新。总的来说,偏重于整体构图,但极少轴线对称;有时也分区设景,但各景之间流动性更强,界线也更模糊;形态上偏于规整,亦不排斥自然的形态。从整体上说,大景重整体有气势,小景有变化简洁。

外国古典园林概述

外国园林概述 一般认为,园林有东方、西亚、欧洲三大系统。东方系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影响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西亚(伊斯兰)园林古代以(古波斯、古巴比伦)阿拉伯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及波斯为代表,主要特色是花园与教堂园(柱廊园、空中花园)。欧洲系(西方)园林(发源于希腊)古代以意大利、法国、英国及俄罗斯为代表,各有特色,基本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 一、日本古代园林 日本早期园林是为防御、防灾或实用而建的宫苑,周围开壕筑城,内部掘池建岛,宫殿为主体,其间列植树木。而后学习中国汉唐宫苑,加强了游观设置,以观赏、游乐为主要设景、布局原则,创造了崇尚自然的朴素园林特色。 (一)日本造园要素 造园要素是组成庭园内涵的基本单位,包括石组、石灯笼、飞石、潭和蹲踞等,每个要素都有其独立的分类和含义。 1.石组:三尊石、须弥山石、蓬莱石组 所谓石组是不加任何人工修饰的的自然山石的组合。石的含义有多重,最常见的是表示山,另外石还是永恒不灭的象征和精神寄托的象征。石组分为以下种类: 【三尊石】中央一般为体量较大的立石,表示释迦,两侧两石体量稍小,右为文殊,左为普贤。又可统称为伏石头,表示佛陀与其两弟子。 【须弥山石组】古书中把大海中屹立的岩山称为须弥山(世界中央),而庭园的池中露出水面的尖石一般就表示须弥山。如果池中有体量较大的一组石组,就称其为须弥山石组。【蓬莱石组】中国的神仙学说把海上仙人住的地方称为三神岛,中国和日本的庭园中把池中的三岛比喻为三神岛,其中很多庭园中用一个岛来表示,称为蓬莱岛。而蓬莱岛用在枯山水庭园中就被称为蓬莱石组。 【鹤龟石组】寓意长寿。由六尊矮石按龟首、龟足、龟尾的形式组成龟岛。六景石(一鹤首石、两鹤羽石、两鹤足石、一鹤尾石)组成一个抽象鹤岛。据说,中国战国时代的帝王、霸王和武将都期望自己能成为仙人——能像仙鹤一样自由飞翔,像海龟一样潜入海底,并且还会长生不老。后来,这些愿望就作为象征寄托在龟鹤身上,以龟岛为例的虚幻想像以及对它的憧憬,成为一种蓬莱神话传人日本。 【七五三石组】古时日本人视奇数为吉祥之数,其中“七五三”又是最无忌讳的数字。寓意祝福。 【五行石】分为五行石、五行石二石组、五行石三石组、五行石五石组。 【役石】通过石头形状和配置的不同组合命名最确切的名称,这些石头就被称为役石,如守护石。

中国园林与英国园林的区别

论文摘要:摘要: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是基于风景园林的历史根源不同,下面就中国风景园林和英国风景园林做一对比,来分析他们之间存在的区别。以大自然为创作的本源,但两者的造园理念和创作手法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总的来说,英国园林要钟情于纯自然之美,而以理性、客观的写实,侧重于再现大自然风景的具体实感,其创作手法式原原本本地把大自然的构景要素经过艺术地组合、相应于用地的大小而呈现在人们眼前,审美情感蕴含于被再现的景观总体之中。关键词:风景园林区别历史根源造园理念 关键词:风景园林区别历史根源造园理念 摘要: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是基于风景园林的历史根源不同,下面就中国风景园林和英国风景园林做一对比,来分析他们之间存在的区别。 以大自然为创作的本源,但两者的造园理念和创作手法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总的来说,英国园林要钟情于纯自然之美,而以理性、客观的写实,侧重于再现大自然风景的具体实感,其创作手法式原原本本地把大自然的构景要素经过艺术地组合、相应于用地的大小而呈现在人们眼前,审美情感蕴含于被再现的景观总体之中。 关键词:风景园林区别历史根源造园理念 英国风景式园林不同于中国的居家式园林与欧洲大陆的勒·诺特式园林,探究其自身的历史因素,以及风景园形成的历史、经济、社会、思想因素,可以发现,英式园林的形成有其必然与偶然的原因。同时正是由于这种园林的形成,填补了世界园林史上重要的一笔。 造园理念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造园指导思想来源于以培根和洛克为代表的“经验论”,认为美是一种感性经验。总的来说,它更加排斥人为之物,强调保持自然的形态,肯特甚至认为“自然讨厌直线”。园林空间也更加整体与大气。但由于它过于追求“天然般景色”,往往源于自然却未必高于自然。又由于过于排斥人工痕迹,因之细部也较粗糙,园林空间略显空洞与单调。钱伯斯(W。chambers)就曾批评它“与普通的旷野几无区别,完全粗俗地抄袭自然”。 由以上分析可知,古典园林无论中西,无论是强调师法自然,还是高于自然,其实质都是强调对“自然”的艺术处理。不同之处,仅在于艺术处理的内容、手法和侧重点。可以说,各时期园林在风格上的差异,首先源于不同的自然观,即园林美学中的自然观。现代园林在扬弃古典园林自然观的同时,又有自己新的拓展。这种拓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由“仿生”自然,向生态自然的拓展。早在1969年,美国宾州大学园林学

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有以下特点: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中国古典园林有意识的改造、调整、加工、剪裁这些造景元素,从而表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没的融合。 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式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前者按古典园林的建筑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而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誉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要素有机的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协调、互相补充的积极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一面。 3、诗画的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的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 4、意境的含蕴。 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静物。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注:河北邢台广宗一带),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又称梁园、菟园、睢园),宣帝的“乐游园”等,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苑囿。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苑囿亭阁,元人李容瑾的汉苑图轴中,可以看出汉时的造园已经有很高水平,而且规模很大。枚乘的《菟园赋》,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班固的《西都赋》,司马迁的《史记》,以及《西京杂记》、典籍录《三辅黄图》等史书和文献,对于上述的囿苑,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等。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如“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等。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它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创造手法。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自然风景以山、水地貌为基础,植被做装点。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浓缩的自然。它既有“静

最新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异同点比较

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异同点比较 .相同点 1同为风景式园林,二者都是以大自然作为创作的本源;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总的艺术法则,也是中国造园艺术对自然的态度的高度概括; 英国园林也同样钟情于自然之美,英国学派的设计均是以崇尚自然,讴歌自然,赞叹造物的多样与变化作为美学目标。 2 . 强调情感的表达 中国的知识分子(文人)总是把园林看作抒发情感和省思的场所。 把审美主体的主观情绪外化于审美客体,并产生情感共鸣的审 美心理模式,一直是中国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的重要特点; 中国的园林主人以这种方式来排解个人生活的感伤和政治理 想的失意,园林成为中国文人阶层宣泄感情的对象,可以说, 中国古典园林向来重视情感的表达。 浪漫主义的出现改变欧洲中世纪艺术的呆板面貌,情感的追求和表达为英国学派园林注入生命力,并成为区别于法国古典园 林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3中国园林艺术对英国学派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式的自然山水园林曾经对英国学派有过重要的影响,东方的神秘及其对自然的深刻领悟,深深震撼和吸引着英国学派造 园家们。到18世纪中叶,“中国热”达到高潮,许多评论和介 绍中国园林的书籍和图册大量出现,中国式的塔、洞,甚至中

国式的假山,都广为流传,成为一时的风气 区别 从本质上看,中、英园林仍然在造园理念和创作手法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总的来说,“自然”在这两种园林 中体现出不同的性格,即:中国园林是一种内向的自然, 英国自然风致式是一种外向的自然。 1.从园林具体空间组织上 中国古典园林显得幽深、隐逸,是一种内向的自然;英国园林大片的草坡沿着自然的地形起伏,这里没有围墙,显得开朗、 大方和安详。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所具有的这种开放性和公共 性使它所表现的自然呈现一种外向开朗的性格。 从园林的总体形象和总体气氛上看,中国古典园林显得幽深、隐逸,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曲径通幽”。 2. 从园林功能上 中国园林一向拒绝功利主义的倾向,中国园林一直以来都是少数文人自省和精神自我满足的场所,物质功能从未成为中国园林的重要功能。相反,英国人很快就注意到把花园变成实用的场所,美丽的花园同时也是公众会聚的场所,药物、蔬菜和花卉的生产基地,牛羊的牧场等。这种把物质功能与审美愉悦相结合的思想,把英国园林艺术推上了一个更加健康的方向。 3. 造园手法上 英国园林钟情于纯自然之美,以理性、客观的写实,侧

西方古典园林史单元测试

西方古典园林史 单元测试答案 1单选(2分) 以下哪些属于古罗马园林 A.忠实园 B.哈德良山庄2.00/2.00 C.凡尔赛宫 D.空中花园 B 2单选(2分) 意大利园林以台地园著称,著名的即是建在提沃利山顶上的台地园,园内装有无数的水景和喷泉。 A.法尔奈斯庄园 B.望景楼花园 C.兰特庄园 D.埃斯特别墅2.00/2.00 D 3单选(2分) 钱伯斯建造的园中,建造了一座中国式塔。 A.小特里阿农王后花园 B.莱兹荒漠园 C.邱园2.00/2.00 D.埃尔姆农维尔园 C 4单选(2分) 被誉为法国最美的城堡之一的是 A.枫丹白露宫苑 B.谢农索庄园2.00/2.00 C.维兰德里庄园 D.卢森堡花园 B 5单选(2分) 美第奇家族建造的第一所庄园是 A.望景楼花园 B.罗马的美第奇庄园 C.菲耶索勒的美第奇庄园 D.卡雷吉奥庄园2.00/2.00 D

是把法式刺绣花坛的做法带入了英国安德烈·莫莱 7单选(2分) 被誉为“自然风景式造园之王”的是 朗斯洛特·布朗 8单选(2分) 下列属于奥地利勒诺特尔式园林的有 A阿兰胡埃斯园 B.宣布隆宫2.00/2.00 C.维肖凯姆花园 D.沙皇村花园 B 9多选(3分) 下列属于凡尔赛宫中主要的景观有 阿波罗泉池0.75/3.00 海神尼普顿泉池0.75/3.00. 国王林荫道0.75/3.00. 拉通那泉池0.75/3.00 A、B、C、D 10多选(3分) 荷兰的勒诺特尔式园林中常见的要素有 绿荫剧场0.75/3.00. 树篱0.75/3.00. 河渠0.75/3.00. 林荫道0.75/3.00 A、B、C、D 11多选(3分) 古希腊园林类型有 宫廷庭园1.00/3.00. 公共园林1.00/3.00. 住宅庭园1.00/3.00 A、C、D 12多选(3分) 中世纪西欧园林类型有

西方古典园林的特点

西方古典园林的特点 在农耕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古典园林,是具有一定的抒情气质的,而产生于渔猎文明时代的西方园林景观设计则显得活泼、整齐、开朗、奢华、热烈。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西方古典园林的特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西方古典园林的特点西方古代建筑多以石料砌筑,墙壁较厚,窗洞较小,建筑的跨度受石料的限制而内部空间较小。拱券结构发展后,建筑空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建造起了象罗马的万神庙等有内部空间层次的公共性建筑物,建筑的空间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未突破厚重实体的外框。西方古典造型艺术强调“体积美”,建筑物的尺度、体量、形象并不去适应人们实际活动的需要,而着重在于强调建筑实体的气氛,其着眼点在于两度的立面与三度的形体,建筑与雕塑连为一体,追求一种雕塑性的美。其建筑艺术加工的重点也自然地集中到了目力所及的外表及装饰艺术上。 西方古典园林中的园林建筑取法于西方古典建筑,它把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房间都集中在一幢砖石结构的建筑物内,所追求的是一种内部空间的构成美和外部形体的雕塑美。由于建筑体积庞大,因此很重视其立面实体的分划和处理,从而形成一整套立面构图的美学原则。 在园林布局上,黑格尔曾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

术的是法国的园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西方古典园林无论在情趣上还是构图上和古典建筑所遵循的都是同一个原则。园林设计把建筑设计的手法、原则从室内搬到室外,两者除组合要素不同外,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意大利台地园造园手法 • 台地园平面一般严整对称,建筑物设在中轴线上或者庭院的横轴上,轴线有时为一条,有时分为主次轴,有时几条轴线相交,成放射状。 • 早期台地园各层有自己的轴线,而没有联系各层之间的轴线;中期已有贯穿全园的主轴线,并使主轴线富于变化。 • 在总体布局上往往由下而上,逐步引人入胜,展开一个个景点,最后登高远眺,借景园外,给人以贴近大自然的感觉。 法国古典园林特点: l 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对称式的布局 l 雄伟、端庄的大尺度几何式平面。 l 主要建筑位于中轴线上,控制全园。 l 花坛成为重要的构成要素,常用的有刺绣花坛,组合花坛,英国式花坛,分区花坛,柑桔花坛和水花坛。 l 喷泉往往与雕塑相结合,布置于节点上。 l 园林中的水景多为静态水,水镜面。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特征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特征 [摘要]总的来说,英国自然风景园林是抛弃几何形状和对称的布局,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园外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追求当地的灵魂,肯定客观世界美的朴野。 [关键词]自然园林的内外向;建筑淡雅;浪漫;对比 在深秋时分,查兹沃斯庄园如同金碧辉煌的宫殿,气派磅礴地矗立在漫山遍野的深红亮紫中,象一幅抹不去的油画。在冬天下雪的日子,笼罩在薄冰中的查兹沃斯庄园,是安宁纯净的童话故事。在盛夏的尾巴,阳光明媚的草坪和夏天最后的玫瑰,令查兹沃斯生气勃勃。 连绵的小丘、曲折的山路、溪流和池塘,最终形成史诗般的大气风格。追求开朗、明快的自然风景,你的心,可以随着风,驰骋在目光之外!这就是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查兹沃斯庄园便是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庄园。 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已经对中国古典园林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对园林的初步认识下,在这里简单地谈谈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特征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对比。 英国自然风景园指英国在18世纪发展起来的自然风景园。这种风景园以开阔的草地,自然式种植的树丛,蜿蜒的小径为特色。不列颠群岛潮湿多云的气候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庞大的城市,促使人们追求开朗、明快的自然风景。英国本土丘陵起伏的地形和大面积的牧场风光为园林形式提供了直接的范例,社会财富的增加为园林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这些条件促成了独具一格的英国式园林的出现。这种园林与园外环境结为一体,又便于利用原始地形和乡土植物,所以被各国广泛地用于城市公园,也影响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一、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特征 总的来说:是抛弃几何形状和对称的布局,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园外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追求当地的灵魂,肯定客观世界美的朴野。 1.与靳诺特式的园林完全相反,它否定了纹样植坛、笔直的林荫道、方正的水池、整形的树木。扬弃了一切几何形状和对称均齐的布局,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与园外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2.为了彻底消除园内景观景观界限,英国人想出一个办法,把园墙修筑在深沟之中即所谓“沉墙”。

外国古典园林概述

外国古典园林概述

外国园林概述 一般认为,园林有东方、西亚、欧洲三大系统。东方系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影响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西亚(伊斯兰)园林古代以(古波斯、古巴比伦)阿拉伯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及波斯为代表,主要特色是花园与教堂园(柱廊园、空中花园)。欧洲系(西方)园林(发源于希腊)古代以意大利、法国、英国及俄罗斯为代表,各有特色,基本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 一、日本古代园林 日本早期园林是为防御、防灾或实用而建的宫苑,周围开壕筑城,内部掘池建岛,宫殿为主体,其间列植树木。而后学习中国汉唐宫苑,加强了游观设置,以观赏、游乐为主要设景、布局原则,创造了崇尚自然的朴素园林特色。 (一)日本造园要素 造园要素是组成庭园内涵的基本单位,包括石组、石灯笼、飞石、潭和蹲踞等,每个要素都有其独立的分类和含义。 1.石组:三尊石、须弥山石、蓬莱石组 所谓石组是不加任何人工修饰的的自然山石的组合。石的含义有多重,最常见的是表示山,另外石还是永恒不灭的象征和精神寄托的象征。石组分为以下种类: 【三尊石】中央一般为体量较大的立石,表示释迦,两侧两石体量稍小,右为文殊,左为普贤。又可统称为伏石头,表示佛陀与其两弟子。 【须弥山石组】古书中把大海中屹立的岩山称为须弥山(世界中央),而庭园的池中露出水面的尖石一般就表示须弥山。如果池中有体量较大的一组石组,就称其为须弥山石组。【蓬莱石组】中国的神仙学说把海上仙人住的地方称为三神岛,中国和日本的庭园中把池中的三岛比喻为三神岛,其中很多庭园中用一个岛来表示,称为蓬莱岛。而蓬莱岛用在枯山水庭园中就被称为蓬莱石组。 【鹤龟石组】寓意长寿。由六尊矮石按龟首、龟足、龟尾的形式组成龟岛。六景石(一鹤首石、两鹤羽石、两鹤足石、一鹤尾石)组成一个抽象鹤岛。据说,中国战国时代的帝王、霸王和武将都期望自己能成为仙人——能像仙鹤一样自由飞翔,像海龟一样潜入海底,并且还会长生不老。后来,这些愿望就作为象征寄托在龟鹤身上,以龟岛为例的虚幻想像以及对它的憧憬,成为一种蓬莱神话传人日本。 【七五三石组】古时日本人视奇数为吉祥之数,其中“七五三”又是最无忌讳的数字。寓意祝福。 【五行石】分为五行石、五行石二石组、五行石三石组、五行石五石组。 【役石】通过石头形状和配置的不同组合命名最确切的名称,这些石头就被称为役石,如守护石。

英国自然式园林的特点与分析

万方数据

英国自然式园林的特点与分析 作者:刘绥 作者单位: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22 刊名: 文学与艺术 英文刊名:WENXUE YU YISHU 年,卷(期):2010,2(1)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2条) 1.针之谷.钟吉.邹洪灿西方造园变迁史 1991 2.针之谷.钟吉.章敬三西洋著名园林 1991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陈晓彤英国自然式园林发展探源-新建筑2002,""(6) 以设计和历史发展的眼光,我们对英国自然式园林已经有了总体而清晰的认识,拟从哲学和文艺思潮的视角,对英国自然式园林的发端作进一步分析和诠释. 2.学位论文熊媛中英自然式园林艺术之比较研究2006 中国与英国的古典园林分别作为东西方两大园林体系的代表,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时期。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自南北朝时形成自然式的园林风格到中国园林古典时期结束(清末),其造园风格就未发生重大改变。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直到18世纪上半期才冲破西方传统的规则式造园形式,以其特有的自然式设计手法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近、现代西方园林艺术的主流,直至今天仍对世界园林艺术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开创了园林艺术新局面。更为巧合的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它还受到了中国古典园林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对中、英自然风格园林的对比研究,成为中、西园林艺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论文运用平行比较和历史比较为主的综合研究方法,对中英自然风格园林的形成、发展及特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从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历史背景、艺术特征、造园要素等方面分析了中英自然风格园林的异同。总的来说,中国的山水园与英国的风景园虽然同为自然式园林,但从本质上看,中、英自然式园林仍然是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园林艺术。中国山水园虽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反映了对自然美的高度概括,而英国风景园则更多地模仿自然,是自然的再现。 中英虽然空间距离遥远,文化背景迥异,园林形态也相差甚远,但在全球文化大融合的今天,如何在各自的民族传统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中英园林艺术和园林美学思想的交流与融合,开拓视野、互相包容、取长补短,共同构建更为完美的新型园林,便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3.期刊论文李娟娟.张纯.李冬梅.周建云.LI Juan-juan.ZHANG Chun.LI Dong-mei.ZHOU Jian-yun英国园林自然式植物景观形成探究-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4) 英国园林以优美的自然式植物景观在世界园林舞台上独树一帜.英国园林植物景观的不同形成阶段表明,开放的地理环境、多元化的文化、民间文化以及对自然花木的青睐等是其发展变迁的根本原因.英国园林的自然植物景观在现代生态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有独特参考价值. 4.学位论文李雄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2006 园林植物是园林设计中重要的景观元素,与园林中的地形、水体、建筑等要素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景观形式.随着生态、环境意识的加强,在园林设计中更加关注和重视园林植物景观的营建.园林植物景观成为了景观表达的最主要手段,成为了园林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层面. 本文旨在从整体和宏观的层面解析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构成与结构原则,从结构、空间、边缘与路径、节点与中心等各个层面系统研究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过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深入探析隐涵在不同园林风格中植物景观的结构性构成因素.其意义在于从更宏观的层面来认识和理解园林植物的景观构成,强化园林植物景观与场所、风格的关联.研究的另一目的在于摆脱以园林植物为审美主体的传统思维模式,将园林植物景观的研究推进到由园林植物所形成的植物空间上,使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由装饰性的栽植和其它园林要素的配角转变为园林空间设计的主体. 本文综合运用了比较分析、归纳总结、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主要是以图纸和作者多次实地考察的图片作为感性认识的基础材料,GoogleEanh的卫星影像为我们从更高的层面认识和审视园林的结构提供了可能,改变了对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认识的视角.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系统阐述了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发展演变过程,以类型学的思想为依据,论述了古代园林、中世纪园林、文艺复兴园林、巴洛克园林、风景式园林、风景园艺式园林、工艺美术式园林、现代园林、自然主义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风格和特点. 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识是本文所重点强调的.从空间概念的发展与演变,探讨了东西方空间意识的差异.根据园林植物材料的特殊性,论述了园林植物空间实体性要素的基本特征和植物景观空间的特点.从空间形态的限定要素、类型、构成方式等方面阐述了园林植物空间的特征.提出了园林植物空间的结构方式和感知与意象的过程. 大自然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创作的源泉,本文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自然界植物的景观结构特征,以桦木沟国家森林公园中的自然植物景观为实例,论述了自然力与植物景观形式的关系.从基本形式要素、基本组合关系等方面研究了自然界中植物景观的空间形式与构成法则.探讨了自然界中植物景观的有序性与无序性,多样性、相似性与统一性的关系. 自然式园林植物景观结构是园林重要的结构形式,论文从中国古典园林、中国风景园、英国自然风景园和现代的自然式园林四个层面阐述了自然式园林的植物景观结构方式.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传统的空间结构思想、分析了中国城市公园的空间结构特征和传承与变化.提出了英国自然风景园中奥古斯都式、自然式和风景园艺式三种结构形式.对当代自然式园林植物景观结构的传承、自然式形态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材料的选择进行了评述. 规则式园林是西方园林的主要表现形式,论文系统地分析了规则式园林产生的背景和结构形式的变化,将规则式园林植物景观结构体系划分为:四分方形结构体系、"十字型"结构体系和辐射型结构体系三种类型.用分析图式的语言系统分析了结构形成的过程. 复合式园林植物景观结构体系是当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结构形式.论文分析了传统复合式结构体系的特征,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思想对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动态的结构体系、几何与自然交织的结构体系等新的思潮进行了阐述.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系统地分析整理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艺术风格的发展与变化,基本理清了其发展脉络.2、扩大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内涵、使其延伸至园林规划的层面,从更宏观的角度把握植物景观的结构.3、改变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始终将植物实体作为视觉景观重点的传统思维模式,强化了由实体构成的园林植物空间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5.期刊论文冯宜冰.张卫玲.张兆森英国自然式园林的发展及特色分析-山东林业科技2007,""(3) 童轠先生在《造园史纲》中指出:"世界造园体统,除西亚外,还有其他两大系统,即欧洲系统和中国系统[1]."当我们把目光转向欧洲造园系统时,不难发现,在近代,英国的造园活动成了欧洲规则式园林和自然式园林的分水岭,使它对欧洲,乃至世界园林景观发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6.学位论文王胜霞中国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园园林文化背景研究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