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应用系统-HIS系统改造方案

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应用系统-HIS系统改造方案
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应用系统-HIS系统改造方案

河北省居民健康卡HIS系统改造方案

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4年11月

目录

1引言 (3)

1.1.目的 (3)

1.2.原则 (3)

1.3.约束与限制 (3)

1.4.名词解释 (3)

1.5.参考资料 (4)

2接口改造规范 (4)

2.1.前置系统 (4)

2.2.接口改造示意图 (5)

2.3.接口改造说明 (9)

2.4.接口改造内容 (12)

2.3.1. 黑名单校验及日志保存流程图 (12)

2.3.2.卡应用驱动接口 (13)

2.3.3.读卡及校验接口 (13)

2.3.4.写卡及校验接口 (18)

1引言

1.1.目的

本文档作为各厂商HIS系统改造指导建议书,编写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医院HIS系统需要改造的业务节点、改造内容、改造要求以及居民健康数据动态采集规范,同时界定北航冠新公司、医院、银行之间的工作边界。

1.2.原则

HIS系统与居民健康卡管理平台对接时,应严格按照居民健康卡管理平台所指定的各类卡应用驱动接口规范进行调用,完成卡片操作,须遵循以下原则:

1、HIS系统每次进行卡片操作时,都需要调用居民健康卡注册管理中心提供的卡应用驱动接口。

2、HIS系统数据日志文件的上传下载等须经过居民健康卡注册管理中心认证。

3、HIS系统接口必须符合居民健康卡管理平台调用规范,并能够兼容接口及以后扩展。

1.3.约束与限制

各HIS系统进行卡使用时,严格按照居民健康卡注册管理中心所提供的卡应用驱动接口规范进行调用。

1.4.名词解释

?居民健康卡

居民健康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拥有的,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用于身份识别,满足健康信息存储,实现跨地区和跨机构就医、数据交换和费用结算的基础载体,是计算机可识别的CPU 卡。

?CPU卡

带有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单元以及芯片操作系统的集成电路卡。

?制卡数据

各业务系统申请制卡时,所提供的制卡数据文件。

?居民健康卡注册管理中心

居民健康卡注册管理中心是负责居民健康卡的发行与使用监管、生命周期管理、密钥、SAM卡的分级下发管理、生产企业及产品备案管理的单位,按照居民健康卡的发行和管理模式,分为部、省、市三级注册管理中心。

?业务系统

即第三方系统,与居民健康卡管理平台互联互通的业务系统,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健康档案与公共卫生服务系统、HIS系统等。

1.5.参考资料

《居民健康卡应用驱动接口API手册》

《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

2接口改造规范

2.1.前置系统

医院建立前置系统,实现与市级居民健康卡卡管系统对接,前置系统中包括交换系统、黑名单验证系统、日志记录系统等功能。

日志系统用于记录居民健康卡使用情况,为上级卡管系统跟踪记录、统计分析提供数据基础;黑名单验证系统用于同步省级及国家黑名单数据,通过黑名单数据库对居民健康卡的使用进行校验,确保持卡人的用卡安全;交换系统实现业务数据的交换及交换过程的调度,实现各类用卡数据、黑名单数据等与卡管系统之间的交互。

前置系统包括硬件(服务器)和软件(前置系统)两部分,其中软件部分由市级居民健康卡卡管系统依据省级相关技术标准提供。

2.2.接口改造示意图(1)门诊业务流程图

(2)住院业务流程图

注:标蓝色框的部分为医院HIS改造部分,由北航冠新提供接口;标绿色框的

部分适用于发行32K+磁条(32K+16K金融芯片)的居民健康卡,由合作银行提供接口与设备等。

2.3.接口改造说明

针对居民去院就医时在HIS系统中应用居民健康卡的几种场景介绍,包括刷卡冻结资金、门诊刷卡挂号、就诊刷卡、刷卡检查、刷卡划价缴费、刷卡取药、住院刷卡登记、刷卡出院结算。

(1)刷卡冻结资金

居民到门诊挂号处在进行挂号登记时,需要支付就诊押金的,在HIS系统的门诊挂号界面选择冻结资金按钮,HIS系统发送冻结资金金额到指定银行,银行接收指令进行资金余额判断,资金充足返给HIS冻结完成的指令,资金不充足发送给HIS系统充值指令。

(2)挂号刷卡

在HIS系统的门诊挂号界面,将居民健康卡放置在读卡器上,点击“读卡”按钮,根据健康卡记录的相关信息,自动填充门诊挂号的各项信息,显示持卡人照片。点击“挂号”按钮后完成挂号工作。

挂号费用结算时,需通过银行提供的终端POS机刷居民健康卡,HIS系统调用银行接口,发送费用结算金额指令,银行系统根据居民健康卡信息查找相对应的账户信息进行扣费处理,返回给HIS系统一个结果。

(3)分诊刷卡

(A有分诊台)到分诊台刷卡进行患者身份信息及挂号信息的确认工作,并进行分诊叫号。

(B无分诊台)分诊时采用传统方式,不进行刷卡。

(4)就诊刷卡

医生就诊时通过刷卡可以快速将患者信息切换到当前界面,核对患者信息,执行就诊,完成诊断及医嘱的处理,同时将诊断及医嘱等门诊摘要信息写入居民健康卡中。

(A HIS系统中有电子健康档案查询按钮)医生可通过“电子健康档案查询”功能,读取居民健康卡中电子健康档案信息,获取该患者的历史就诊信息以作为诊断依据。

(B HIS系统中无电子健康档案查询按钮)医生无法调取居民健康卡中电子健康档案信息,无法获取患者历史就诊信息。

(5)刷卡划价缴费:

患者划价缴费时持卡操作,读取患者基本信息,从而调取患者相应的处方信息,进行划价,通过银行终端POS机刷卡完成缴费操作,缴费时 HIS系统调用银行接口,将费用结算金额发送指令到银行系统,银行系统根据居民健康卡信息查找相应的账户完成扣费处理,返回给HIS系统一个结果。同时将本次费用明细写入到居民健康卡中。

(6)刷卡取药

通过刷卡快速定位患者以及医生开具的处方药品。

(7)住院登记刷卡

在HIS住院登记界面,点击“读卡”按钮,根据健康卡记录的相关信息,自动填充住院登记的各项信息,显示持卡人照片。点击“确定”按钮后完成登记工作。HIS系统可直接调用银行接口,通过银行终端POS机刷居民健康卡完成住院押金缴纳操作。

(8)出院补偿刷卡

办理出院结算时,点击“读卡”显示持卡人基本信息以及人像信息,用于核对,若患者在缴纳住院押金时采用现金及其他银行卡的缴纳时,剩余的押金及补偿费用返还到居民健康卡中,若采用的居民健康卡缴纳的,直接从卡中扣除。此时HIS系统与新农合系统内部有对接接口时,可直接调用新农合接口,进行农合身份验证并计算出补偿后需缴纳的费用,实现出院即时结算。HIS系统与新农合没有内部接口时,需要到新农合窗口进行刷卡验证农合身份,计算补偿金额,将补偿金额返还到居民健康卡中。

同时,将住院相关信息以及补偿信息写入健康卡。

(9)在新农合系统中应用

门诊(住院)刷卡读取个人基本信息,进行农合身份验证,结算完成后回写农合补偿信息。若医院HIS系统与新农合系统已实现内部对接,可直接刷居民健康卡实现农合身份验证;若医院HIS系统与新农合系统没有实现内部对接,需要进行改造,调用农合接口,从而实现刷居民健康卡进行农合身份验证。

(10)在公卫系统中应用

支持公共卫生中通过刷卡完成参合信息注册,办理人员迁入和迁出(包括身份

识别验证,信息采集和更新),个人综合健康信息查询等。

(11)在村卫系统中应用

门诊刷卡读取个人基本信息,进行农合身份验证,结算完成后回写农合补偿信息。

2.4.接口改造内容

2.3.1.黑名单校验及日志保存流程图

图1:黑名单校验及日志保存流程图

2.3.2.卡应用驱动接口

卡应用驱动接口提供dll方式和activeX方式:

动态库方式: iCardInit()

activeX方式:iATLCardInit()

B/S调用activeX方式,C/S调用dll方式。

2.3.3.读卡及校验接口

ScanCard

接口功能:

寻卡接口,寻卡成功则返回卡片序列号、卡型。

读取的信息返回XML格式的结果。

int int iScanCard (void);

Char *pszXml

);

参数说明:

pszXml:用于保存返回结果,以XML格式存储缓冲区,返回格式如下:

返回值:

如果调用成功,返回0,否者返回非零错误码。

备注:

XML空间由调用函数申请。

ReadOnlyHISLocal

接口功能:

读取个人信息、黑名单校验、保存日志文件。

读取的信息返回XML格式的结果。

调用格式:

int iReadOnlyHISLocal

char *pszXml

);

参数说明:

pszXml: 用于保存返回结果,以XML格式存储缓冲区。返回格式如下:

返回值:

如果调用成功,返回0,否者返回非零错误码。

1: 卡校验失败

2: 卡回写失败

3: 读卡失败

备注:

XML空间由调用函数申请。

ReadClinicInfoLocal

接口功能:

读取门诊摘要数据、黑名单校验、保存日志接口:读取最近一次门诊的卡数据,加黑名单校验,并返回XML缓冲区格式的结果。

int iReadClinicInfoLocal

(

char *pszClinicCode

char *pszXml

);

参数说明:

pszClinicCode: 预留,住院机构组织机构代码

pszXml: 用于保存XML格式缓冲区。

返回值:

如果调用成功,返回0,否者返回非零错误码。

1: 卡校验失败

2: 卡回写失败

3: 读卡失败

备注:

如果住院机构组织机构代码为空,则默认获取

第一条住院记息。目前仅支持这种情况。

XML缓存区至少8k.

本接口返回卡中的一块或者多块数据.

XML的空间由调用函数申请。

调用范例:

readBuf = (char *)malloc(1024*8);

ret = iReadClinicInfo(readBuf);

输出结果如下:

…...

….

ReadMedicalInfoLocal

接口功能:

读取病案首页数据、黑名单校验、保存日志接口:读取病案首页数据,加黑名单校验,并返回XML缓冲区格式的结果。

int iReadMedicalInfoLocal

(

char *pszHospitalCode

char *pszXml

参数说明:

pszClinicCode: 住院机构组织机构代码

pszXml: 用于保存XML格式缓冲区。

返回值:

如果调用成功,返回0,否者返回非零错误码。

1: 卡校验失败

2: 卡回写失败

3: 读卡失败

备注:

如果住院机构组织机构代码为空,则默认获取

第一条住院记息。目前仅支持这种情况。

XML缓存区至少8k.

本接口返回卡中的一块或者多块数据.

XML的空间由调用函数申请。

ReadFeeInfoLocal

接口功能:

读取费用结算数据、黑名单校验、保存日志接口:读取费用结算数据,加黑名单校验,并返回XML缓冲区格式的结果。

int iReadFeeInfoLocal

(

char * pszClinicCode

char *pszXml

参数说明:

pszClinicCode: 住院机构组织机构代码

pszXml: 用于保存XML格式缓冲区。

返回值:

如果调用成功,返回0,否者返回非零错误码。

1: 卡校验失败

2: 卡回写失败

3: 读卡失败

备注:

如果住院机构组织机构代码为空,则默认获取

第一条住院记息。目前仅支持这种情况。

XML缓存区至少8k.

本接口返回卡中的一块或者多块数据.

XML的空间由调用函数申请。

2.3.4.写卡及校验接口

WriteHospInfoLocal

接口功能:

写入医院数据、黑名单校验、保存日志接口:写入卡内门诊摘要、病案首页、费用结算数据,并保存日志信息。

int iWriteHospInfoLocal

(

char *xml,

参数说明:

xml: 用于指定写入XML格式的信息;格式如下(ID描述见附件区域ID对照关系表):

返回值:

如果调用成功,返回0,否者返回非零错误码。

1: 卡校验失败

2: 卡回写失败

3: 读卡失败

改善服务行动计划实施计划方案

XXXX医院 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 为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根据国家和省卫生计生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患者就医过程中关心的问题进行精准施策,一手抓改革,一手抓改善,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满意的卫生健康服务,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二)工作目标 在2018年-2020年间,巩固改善医疗服务的有效举措,并将其固化为医院工作制度,不断落实深化。应用新理念、新技术,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不断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新需求。扩展医联体的医疗服务体系,形成区域协同、信息共享、服务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格局,不断提升。 (三)主要容 以“创新、服务、安全、高效”为主题,规并落实预约诊疗、远程医疗、临床路径管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务社工和志愿者等“五项工作制度”,力争实现急性病患者信息院前与院共享,医联体医学

资料和信息共享,电子健康档案共享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等“三方面共享”和急性病医疗救治水平、医疗服务能力、诊疗服务效率等“三个提升”。 二、实施步骤 为使改善医疗服务项目能够有效开展和实施,将各项目进行分解,按年度分三阶段有序开展工作。 (一)第一阶段 2018年5月-2018年12月 1.预约诊疗制度 (1)扩大预约诊疗服务比例。进一步提升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大力推行分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预约时段精确到1小时。 (2)建立医联体预约诊疗制度。优先向医联体的患者预留预约诊疗号源。对于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实行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 2.远程医疗制度 (1)完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纳入省、市、县远程医疗综合管理与运营平台,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积极推进远程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2)扩大远程医疗服务围。将远程医疗服务围扩大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更多的适宜患者能够在家门口获得我院的诊疗服务。 (3)拓展远程医疗服务项目。充分发挥我院家庭签约医生的作用,为签约患者提供适宜的远程医疗、远程健康监测、远程健康教育、

成都市电子居民健康卡接入规范

附件 成都市电子居民健康卡接入规范 电子居民健康卡是居民健康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体居民健康卡互联网化、虚拟化、功能服务延伸的唯一载体,是信息便民服务的重要抓手。为有效解决实体卡发卡难、促进居民健康卡使用率、丰富应用场景,规划采用“电子居民健康卡+实体居民健康卡+健康成都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建设与推广应用,实现成都市“同城通卡同应用”的目标。 第一部分应用场景设计 电子居民健康卡可以在以下多项医疗功能中实现重要支撑: 居民健康卡虚拟化 将居民健康卡实体卡与电子居民健康卡绑定,实现身份的统一,数据的统一。 预约挂号身份识别 电子居民健康卡信息直接对接医院院内系统,生成院内识别账号,实现用户在线建档、在线预约挂号。 个人健康档案查询 通过成都市人口信息平台账号与居民健康卡应对,通过电子居民健康卡的用户安全管理,逐步开放部分个人健康信息。

实时信息查询 根据医院现阶段就诊排队信息,通过电子居民健康卡识别,为挂号用户及预约挂号用户提供排队信息查询,方便居民及时了解排队信息情况。 检查检验报告查询 通过电子居民健康卡与医院账号的应对,电子居民健康卡用户在线查看自己报告是否生成,报告结果如何。 家庭医生签约管理 电子居民健康卡作为唯一标志,因对有关基层签约机构,实现签约与账号的对应。方便未来家庭医生建档、服务。 其他门诊服务 电子居民健康卡同时可以提供包含智能导诊、门诊缴费记录、检查检验预约、检查检验排队、门诊缴费等其他院内实现的互联网服务的身份识别。 住院服务 电子居民健康卡与院内档案打通,可通过电子居民健康卡在线查询在院缴费押金、补缴记录、住院清单等住院部分的数据查询。 医院有关信息 医院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等院内信息上报的身份识别。

医疗信息系统RFP

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 院工程 信息化管理需求建议书

铁岭市中心医院2016年4月

一、单位简介 铁岭第一医院(铁岭县中心医院),始建于1949年7月14日,是一所有着辉煌历史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医院位于铁岭市银州区南马路16号,居铁岭市市中心位置,于2013年10月31日搬迁至现址(原铁岭市市委大院),并正式更名为铁岭县中心医院。医院现有床位编制600张。年门诊量40万人次,年床位平均使用率96.52%。现设有:办公室、党办、劳动人事处(科)、医务处(科)、护理部、总务处(科)、财务处(科)、器械设备科、药剂科、门诊部等部门。铁岭第一医院与铁岭县14个乡镇医院共同成立了集团医院。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铁岭市中心医院医疗信息系统。 2.交货安装期:本医院将会在5月与一家承约商签约,合同签订后150个工作日内。 3.交货地点:铁岭市中心医院指定地点。 4.付款方式:合同签订后支付合同金额的30%;第三方产品到货后支付第三方产品采购部分的60%;验收通过后支付平 台和应用软件开发部分的60%及第三方产品采购部分10%; 1年免费维护期后支付合同余款。 5.申请的必要资格条件: 承约商除应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 条件外,还必须具备:

1)承约商必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并取得营业执照 的独立法人,具有相应经营范围,且注册资金不少于人民 币5000万元; 2)承约商必须是所投市级卫生信息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制造商。 承约商必须获得原厂商针对本项目采购的设备和系统软件 的专项授权书及售后服务承诺函原件,具体清单详见项目 需求; 3)承约商具有国内副省级城市及以上医疗卫生项目建设经验 (需提供中标通知书或合同复印件); 4)承约商须具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集成一级资质、CMMI 3级及以上资质证书、ISO9001质 量管理体系认证; 5)本项目为“交钥匙”工程,承约商须具有履行本项目必需 的财务、技术、供货、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等能力,能按 招标文件的要求供货、指导完成安装调试等。 三、项目建设背景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医院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新医改意见》)正式印发。《新医改意见》确定将加快推进医药医院信息化、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医院信息,作为建立医疗服务、公共医院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四大体系,以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医院保健制度的一项重要保障和技术支撑手段。

鄂托克旗第二人民医院居民健康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鄂托克旗第二人民医院 居民健康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国家医疗卫生“十二五”规划中,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有力支撑,为提高卫生体制改革和人民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居民健康卡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民生、体恤百姓的连心卡;是建设富庶、文明、幸福的“健康新鄂尔多斯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鄂尔多斯市居民健康卡项目建设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背景 卫生部把居民健康卡项目建设作为实现“十二五”卫生事业规划的切入点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把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医改的重要内容和支撑,并确定了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3521工程”,即建设国家、省和地市(区域)3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5项业务应用,建设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这期间将以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卡为核心载体,共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促进数据库的信息整合利用,改

善就医服务环境,实现广大农民异地诊疗和费用即时结算及资金应用等社会服务功能。 二、总体目标及原则 总体目标:通过居民健康卡建设,实现居民与医疗机构之间、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与社会公共服务等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推进深化医改、优化服务流程,改变就医模式、实现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协同,方便群众就医和健康管理。从而为居民提供便利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和丰富的个人金融扩展服务,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及多方面满足人民健康需求,最终实现全国范围跨机构跨地域就医保健“一卡通”。 按照试点城市的要求,结合鄂尔多斯市市情,确立“政府主导、分工合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遵循标准、规范推进;简单切入、逐步完善;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持续、可行、高效的原则,全力推进居民健康卡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秀、便捷、高效的数字化医疗服务;为率先建成居民健康卡试点示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实施步骤 第一步 2013年5月1日前,按照国家卫生部标准完成鄂尔多斯市市居民健康卡试点环境建设,发放首张居民健康卡。 第二步 2013年6月30日前,基础健康信息存储、跨

湖南居民健康卡服务指南

居民健康卡服务指南 一、什么是居民健康卡? 居民健康卡是国家卫生计生委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可以在全国各级各类卫生计生机构通用的电子信息卡,是未来全体居民在全国范围内终生接受各种类的、连续的健康服务的唯一凭证。我省居民健康卡由湖南省卫生计生委与多家商业银行合作发行,因此居民健康卡也是商业银行的借记卡,具有银行借记卡的全部功能。 二、居民健康卡的特点 1、全人群覆盖:居民健康卡是卫生计生行业为居民提供全程、连续健康服务的唯一凭证,国内的常住居民都要申领居民健康卡,包括居住在国内没有身份证的外籍人员,也包括没有缴纳社会保险的人员。 2、全生命周期覆盖:居民健康卡普及后,居民接受卫生计生行业提供的健康服务必须使用居民健康卡,包括预防接种、婴幼儿保健、婚前检查、孕前出生缺陷筛查、孕期保健、产后保健、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医疗机构就诊和住院、临终关怀等。 3、全国覆盖:居民健康卡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统一部署,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可以在全国各地、各医疗单位跨区域、跨机构使用。

三、居民健康卡的基本功能 1、身份识别。储存有居民身份信息。 2、就医一卡通。可以实现跨地区、跨机构就医,逐步实现全国就医一卡通。 3、健康管理。人口健康信息唯一载体,存储居民基础健康信息与主要诊疗信息,实现居民健康管理。 4、金融服务。居民健康卡具有银行借记卡功能。 5、具有大容量、非接触刷卡和开放兼容等特性,未来可以加载各类市民卡应用。 四、居民健康卡的主要作用 1、挂号不用排长队。通过网上或医院自助挂号机挂号,基本不用排队。 2、看病、查病历一目了然。医生通过诊室的读卡器可了解患者既往在不同医院看病的电子病历,使治病具有连续性。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检查、用药。 3、方便付费。绑定银行账号,支持在诊间付费结算,节省多次排队时间。 4、网上查阅电子健康档案。居民健康卡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储存和绑定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不仅仅有医院的就诊记录,还包括居民的社区健康检查、单位体检、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其他公共卫生服务等信息。居民可以在网上或者是在卫生计生机构的自助服务终端查

居民健康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居民健康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基本功能规范 (征求意见稿)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 2012年5月

前言 本规范由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提出。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居民健康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基本功能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居民健康卡部、省、地市三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数据协同与共享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指导部、省、地市三级居民健康卡注册管理中心开展本级居民健康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规范化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居民健康卡管理办法(卫办发〔2011〕94号) 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卫办发〔2011〕60号) 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第二次修订说明(卫统中心便函〔2012〕26号) 居民健康卡生命周期管理办法(v1.0)(卫办综发〔2012〕26号) 居民健康卡个人化管理办法(v1.0)(卫办综发〔2012〕26号) 居民健康卡生产单位及产品备案管理办法(v1.1) (卫统中心便函〔2012〕26号) 居民健康卡安全存取模块(SAM)卡生命周期管理办法(v1.1) (卫统中心便函〔2012〕26号)

3术语 3.1居民健康卡(Residents Health Card) 居民健康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拥有的,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用于身份识别,满足健康信息存储,实现跨地区和跨机构就医、数据交换和费用结算的基础载体,是计算机可识别的CPU卡。 3.2居民健康卡SAM卡(Residents Health Card Security Access Module Card) 3.3居民健康卡注册管理中心(Center of Residents Health Card Reg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居民健康卡注册管理中心是负责居民健康卡的发行与使用监管、生命周期管理、密钥、SAM卡的分级下发管理、生产企业及产品备案管理的单位,按照居民健康卡的发行和管理模式,分为部、省、市三级注册管理中心。 3.4居民健康卡制卡机构(Residents Health Card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居民健康卡制卡机构是完成居民健康卡的设计、封装、个性化印刷、个人化等工作的机构。 4基本功能要求 居民健康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对居民健康卡业务进行分级管理的应用系统,为注册管理中心提供全面的居民健康卡综合管理功能,涵盖居民健康卡相关机构管理、居民健康卡管理、居民健康卡SAM卡管理、生产单位及产品备案

陕西省电子健康卡电子健康卡应用建设实施方案-Shaanxi

陕西省电子健康卡电子健康卡应用建设实施方案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03月

目录 第1章.项目背景 (1) 第2章.建设目标 (3) 2.1技术目标 (3) 2.2建设目标 (3) 第3章.建设思路 (5) 第4章.建设方案 (6) 4.1基本原则 (6) 4.2技术架构 (6) 4.2.1总体框架 (6) 4.2.1.1电子健康卡管理系统 (7) 4.2.1.2密钥管理系统 (8) 4.2.1.3跨域主索引系统 (8) 4.2.1.4居民健康卡注册管理系统升级 (9) 4.2.1.5居民健康卡接入服务平台升级 (9) 4.2.1.6医疗卫生机构 (10) 4.2.1.7金融交易机构 (10) 4.2.2网络架构 (11) 4.2.2.1技术标准 (12) 4.2.2.2网络结构 (12) 第5章.建设内容 (13)

5.1电子健康卡管理系统 (13) 5.1.1虚拟化账户管理 (13) 5.1.1.1电子健康卡注册 (13) 5.1.1.2电子健康卡信息更新 (14) 5.1.1.3电子健康卡注销 (14) 5.1.1.4绑定银行卡 (15) 5.1.1.5解绑银行卡 (16) 5.1.2二维码管理 (16) 5.1.2.1二维码的选择 (17) 5.1.2.2二维码申请 (17) 5.1.2.3二维码使用流程 (18) 5.1.2.4二维码打印 (19) 5.1.3密码服务 (20) 5.1.4APP接入管理 (22) 5.1.5接入机构管理 (23) 5.1.6识读终端管理 (23) 5.2跨域主索引系统 (24) 5.2.1主索引概述 (24) 5.2.1.1与居民健康卡接入服务平台交互 (25) 5.2.1.2与国家居民跨域主索引平台交互 (25) 5.2.2主索引(EMPI)服务(对外提供服务) (26) 5.2.2.1居民信息注册与更新 (26)

电子健康卡技术规范 总则(2019年版)

电子健康卡技术规范总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健康卡标准化的内容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健康卡相关产品及系统的建设、应用、质量管理和运营维护,适用于所有制作、发行、使用电子健康卡的医疗卫生机构、持卡人、生产企业及其他相关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刊物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8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3号《商用密码管理条例》 PCAC/T 0001-2016 个人信息保护技术指引 卫办综发〔2012〕26 号《居民健康卡密钥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居民健康卡 resident health card 居民健康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拥有的,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用于身份识别,满足健康信息存储,实现跨地区和跨机构就医、数据交换和费用结算的基础载体,是计算机可识别的CPU卡。 3.2 电子健康卡 electronic health card 可通过二维码形式展现为电子健康卡,功能与实体居民健康卡相同。 3.3 电子健康卡系统平台 electronic health card platform 电子健康卡在全生命周期中所依赖的电子健康卡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健康卡客户端应用软件、识读终端等构成的电子健康卡体系。 3.4 电子健康卡管理信息系统electronic health car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在电子健康卡注册用卡过程中,负责电子健康卡发卡数据的生产、使用和管理,采用电子账户对信息进行存储,并支持线下交互的技术应用。

居民健康卡业务流程图

一.居民健康卡功能: 二.居民健康卡总体流程: 1、充值:患者到门诊收费窗口或自助机上,通过读卡器读取卡上患者识别信息与银行信息。患者通过现金予付或转帐将资金充入健康卡上的银行上,并打印充值回执。 2、挂号:患者通过窗口或自助机读卡器完成挂号。系统从卡中读取患者身份识别信息与结算类型信息提供给医院HIS系统挂号使用。 3、排队叫号与就诊:患者到导诊台,通过读卡器读取卡上病人识别信息,调取医院HIS系统挂号信息,完成就诊排队。医生对患者看诊时,通过读卡器读取卡上病人识别信息,调取医院HIS挂号的患者信息,书写病历,录入相应医嘱。 4、检查与取药:患者到相应医技科室,医技人员通过读卡器读取卡上患者识别信息,调取医院HIS医生看诊相关记录。再读取卡中的银行金融信息,进行费用支付处理,并将支付信息写入卡,打印给患者支付清单。

5、结算:患者到门诊收费窗口,收费员通过读卡器读取卡上患者识别信息,调取医院HIS系统各相关医技科室费用支付信息汇总,打印收据。对农合医保患者,若没有与健康卡集成时,系统提示患者出示医保卡。系统与医保办进行联机结算。结算后,将患者通过银行的垫付资金返还对银行。若健康卡已农合或医保卡集成,系统就可以直接读取卡上患者进行联网结算,其结算流程如下: 在医院设置的邮政银行前置机,主要负责交换医院部各终端窗口交易信息。定期将交易记录传递到银行系统中,并定期将各银行挂失记录与医院交互,供各终端查询。 6、退款:患者到门诊收费窗口,收费员通过读卡器读取卡上患者识别信息,审核建卡时患者出示的有效证件后。系统读取卡上银行,并扣除相应金额。收费员将相应金额返还给患者并打印回执。

关于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建议书

关于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建议书 一、背景与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9年向社会公布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卫生部指出,卫生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医改的重要任务,也是其他各项医改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技术支撑。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对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改善就医体验,降低医药费用,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提出“3521”的发展框架,进一步明确了卫生信息化发展思路为整合资源、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发展原则为统筹规划、顶层设计,惠及居民、服务应用;发展的切入点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发展重点为加快居民健康卡推进和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规划和标准、建设信息平台等方面的职责,主导卫生信息化建设,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发挥医疗卫生机构的积极性,以及社会力量在人力资源、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努力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十二五”期间要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各地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工作;二是加快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建设工作;三是加快推进居民健康卡建设工作;四是加快推进应用系统建设工作;五是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标准规的完善和执行工作。 2010年,卫生部会同财政部选择、、、、5个省(区、市)开展卫生试点工作,近期,又确定、、、、、、、生产建设兵团7省(区、市)为2011年新增省份,目的是扩大围,更大区域实现业务协同,连点成面。 卫生部与国家发改委设立项目,在32个省份建立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使用系统,并选择、等10个省份建设统一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卫生、医保、药监等系统有效衔接为提供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二、市场前景 新医改实施三年来,全国财政新增投入11342亿元,今年执行下来会超额,预计会多2842亿元。中央财政投入注重“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一是向基本倾斜,如加大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力度,3年花了2300亿元,占到中央财政整个医疗卫生支出的50%以上;二是向基层倾斜,支持基层软硬件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等,3年将超过1100亿元,占24%;三是向建机制倾斜,如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共投入900亿元,占20%;四是向中西部倾斜,缩小地区间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3年对中西部的补助将占到中央财政补助地方资金总额

居民健康卡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居民健康卡管理平台建设方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 第一章项目背景 (1) 一、居民健康卡简介 (1) 二、项目背景 (1) 第二章项目目标及内容 (3) 一、项目目标 (3) 二、项目内容 (3) (一) 某某市居民健康卡管理平台建设 (4) 1、某某市居民健康卡管理平台总体架构: (4) 2、某某市居民健康卡管理平台业务架构 (5) (二) 某某市居民健康卡管理系统 (6) 1、制卡信息采集和准备系统 (7) 2、数据采集处理 (7) 3、数据比对处理 (8) 4、零星数据采集系统 (9) 5、卡申领审核系统 (10) 6、卡运行管理系统 (11) 7、认证管理系统 (12) 8、卡监管系统 (13) 第三章总体规划 (15) (一)总体架构 (15) (二)功能设计 (16) 1、业务功能架构 (16) 2、基础功能应用 (17) 3、密钥管理系统 (24) 4、机构管理 (25) 5、居民健康卡管理 (27) 6、SAM卡管理 (32) (三)制、发卡 (34) 1、发卡模式 (35) 2、制、发卡流程 (35) (四)应用案例设计 (37) 1、预约挂号应用 (37) 2、先诊疗,后结算 (38) 3、社区服务 (38) (五)业务应用 (39) 1、医疗应用 (39) 2、金融业务 (41) 3、终端应用 (42) 4、卫生保健 (42) 5、保险 (43)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45) (一)相关资质申请报批 (45)

(二)建设内容 (45) 1、一次性投入建设内容 (46) 2、重复性投入建设内容 (48) (三)卡片的发行管理及推广 (48) 1、卡片的发行和管理 (48) 2、卡片的推广 (51) (四)发卡主体 (52) 1、卫生行政部门 (52) 2、居民健康卡管理中心 (53) 3、金融银行 (53) 4、各县区卫生局 (53) (五)卡片机具选型 (54) 1、主要卡片类型 (54) 2、卡片选择 (55) 3、主要机具类型 (55) 第五章项目保障 (58) (一)项目组织结构图 (58) (二)项目角色及任务分配 (58) (三)经费保障 (60) (四)技术保障 (60) 第六章效益分析 (61) (一)经济效益分析 (61) (二)社会效益分析 (61)

居民健康卡(就诊卡)就诊详细流程及补充说明

居民健康卡(就诊卡)就诊详细流程及补充说明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居民健康卡(就诊卡)就诊详细流程及 补充说明 一.挂号 (1)健康卡挂号:居民持本人居民健康卡前往挂号处或自助挂号机进行挂号。 (2)就诊卡挂号:挂号处为无就诊卡居民进行发卡及挂号,就诊卡内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 二.就诊 居民持健康卡或就诊卡到门诊进行就诊,大夫通过读卡器读出患者基本信息然后进行诊断,如有检查或化验项目为患者开检查或化验,通过his将需要检查或化验的项目开到患者名下。 三.缴费 患者需要进行缴费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检查化验或取药。持有居民健康卡的患者可以前往自助挂号机进行自助缴费,持就诊卡的患者需要到收款处进行缴费。 四.检查与化验 患者持健康卡或就诊卡到检查处或化验室进行检查,大夫通过读卡器读出患者基本信息以及所需检查或化验的项目,然后进行检查。化验一般为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出结果,患者可在一段时间之后前往自助打印机处自助打印报告单,并返回门诊通知大夫结果。 五.开药 患者持检查结果或化验报告单返回门诊大夫处,大夫如果为其进行开药,患者可在开药后前往收款处或自助挂号机通过读取健康卡或就诊卡识别出所开药物费用进行缴费,然后前往药局通过读取健康卡或就诊卡信息进行取药。六.结算 患者在就诊完毕之后可以前往收款处进行票据打印,将就诊期间收据全部打印。 七.补充说明 (1)流程图如下

(2)本院收款处、住院处、各门诊、检查、化验室、叫号候诊大厅以及各病房均配备健康卡读卡器。 (3)健康卡和居民健康卡具备读取患者基本信息功能,并通过读取信息可在his工作窗口显示出就诊需要的信息,例如,患者持健康卡到化验室,化验室通过读卡可以知道患者所化验项目,其他检查项目类似。

最新居民健康卡应用方案可行性探讨

居民健康卡应用方案可行性探讨

居民健康卡应用方案可行性探讨 摘要:居民健康卡应用方案直接卫生信息化建设,关系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 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将目前跟医疗相关的卡整合。以身份证为主,其他证件为副,结合患者登记信息,形成一个身份识别数据集。居民健康卡与临时卡共存。使用电子钱包(智能储值卡)非接触卡脱网发卡交易,定时上传对帐的交易模式。以上措施是医院开展正常业务的保证。 关键字:居民健康卡电子钱包身份识别 居民健康卡是居民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用于身份识别,满足健康信息存储,实现跨地区和跨机构就医、数据交换和费用结算的基础载体。它是其它卡的替代集合体。居民健康卡号是各种与病人信息相关系统的联接点。实现全国居民一卡通是进步深化医院信息化改革,保障居民健康的重要工程。 一、实现目标 卫生部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任务。要建设国家、省、地市(县)3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监管和综合管理等5项业务的应用,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简称“3521工程”。这期间将以配备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卡为突破口,促进互联互

通,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换,方便居民享受连续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 今年,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工作的目标为:到年底,50%的居民要实现电子化、规范化的健康档案管理。要确保居民健康卡在卫生领域的通用及开放性,在保持主要功能、标准规范、密钥体系、管理主体都不变的前提下,鼓励与市民卡、金融卡等其他公共服务卡多卡合一,促进一卡多能,方便实用。 二、 居民健康卡集成与功能分析 居民健康卡是联接医院应用、区域病人数据与各种与医疗活动相关卡介质的桥梁,是各种卡的集合载体。 健康卡主要拥有4个功能:身份识别;个人基本健康信息,包括血 型、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等;跨机构就医、新农合异地结算,满足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建设需要;金融功能。 卡集 应 数据

居民健康卡管理平台软件及加密系统

【居民健康卡管理平台软件及加密系统】 一、建设原则 1、先进性:以先进技术为标准,确定居民健康卡的种类和读卡设备,保证系统今后能够顺利的升级和过渡。系统结构选择当前先进的架构进行系统开发。软件的设计利用先进的面向对象技术、设计模式和组件技术来提高软件的通用性和复用性。 2、标准性:总体结构设计要遵循国家行业通用的规范标准,并将规范化、标准化贯穿于系统开发及建设的各个阶段中。 3、安全性:通过建立安全控制系统,对系统中的所有对象进行控制和保护,实现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权限设置、通信等一系列保密措施,以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 4、开放性:系统开放性可以充分保证系统的灵活性,并且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无缝地将后续开发的子系统融入到整个系统之中。推行居民健康卡项目要充分考虑原系统的特征,继承和兼容原有系统的经验和精华,并使之贯穿到新的平台系统中。 5、全面性:系统应完全实现本招标文件提出的功能要求。并提供快捷方便的用户自定义功能实现用户扩展应用。 6、可扩展性:系统应具备可扩展性,当应用增加时,可通过相应的硬件设备扩容而不再更改软件可实现性能提升,满足需求。 二、建设范围、内容和技术路线 (一)建设范围 在省社会公共服务卡管理规范的要求下,实现西安市辖区内10区3县所有新农合人群、本地居民及常驻人口的居民健康卡信息管理,以及与省社会公共服务卡综合管理平台、省级居民健康卡信息管理平台的对接,具体涵盖以下功能: (1)建设西安市居民健康卡综合管理平台和密钥管理系统,实现对居民健康卡的信息采集、制发卡、密钥管理、健康服务、业务应用和卡运维管理等环节的综合管理。 (2)居民健康卡完全整合新农合功能,实现农合账务实时、就地结算报销;并提供代缴代扣参合费用等功能。 (3)实现唯一身份认证功能,为持卡人进行医疗就诊、公卫服务、新农合结算的唯一身份凭证。

居民健康卡

国内健康卡信息标准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健康卡与健康信息标准的相关概念,在概述国内健康卡的一些技术规范管理的基础上阐述了健康卡信息标准对于健康领域的重要意义,为深入进行健康信息管理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字 : 健康卡健康卡信息标准健康信息管理 一.绪论 1.1 引言 健康卡(health card),也称为病人数据卡(patient data card,PDC)、健康专业卡(health professional card,HPC)等,是医疗保健领域用于保健对象身份识别、个人健康信息与用药记录、医药费用结算、含有计算机可读数据的卡片[1]。在我国,各种各样含有计算机可读数据的卡片名目繁多、发行量很大,其中以集成电路卡(IC卡)最为多见,如公安(二代身份证)、金融(银行卡)、通信、建设与公用事业、医疗卫生(各大医院的医疗卡、就诊卡等)、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保卡)、石化、交通、税务等领域,对方便群众的日常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适应居民持卡就医需求,我国部分大型医院向就医患者发放诊疗卡。但由于在总体设计、卡标准、受理终端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不同机构、不同地域的卡不能互联互通,给患者跨地域就诊和费用结算带来了较大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1年原卫生部决定将发行全国标准统一的居民健康卡作为推进深化医改、促进为民服务的重要工作,积极推进有关标准规范制定及开展试点建设工作。居民健康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拥有的,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用于身份识别,满足健康信息存储,实现跨地区和跨机构就医、数据交换和费用结算的基础载体,是计算机可识别的CPU卡[2]。 1.2 背景介绍 卫生部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任务。要建设国家、省、地市(县)3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

居民健康卡业务流程

. 一.居民健康卡功能: 二.居民健康卡总体流程: 1、充值:患者到门诊收费窗口或自助机上,通过读卡器读取卡上患者识别信息与银行帐户信息。患者通过现金予付或转帐将资金充入健康卡上的银行帐户上,并打印充值回执。 2、挂号:患者通过窗口或自助机读卡器完成挂号。系统从卡中读取患者身份识别信息与结算类型信息提供给医院HIS系统挂号使用。 3、排队叫号与就诊:患者到导诊台,通过读卡器读取卡上病人识别信息,调取医院HIS系统挂号信息,完成就诊排队。医生对患者看诊时,通过读卡器读取卡上病人识别信息,调取医院HIS挂号的患者信息,书写病历,录入相应医嘱。 4、检查与取药:患者到相应医技科室,医技人员通过读卡器读取卡上患者识别信息,调取医院HIS医生看诊相关记录。再读取卡中的银行金融信息,进行费用支付处理,并将支付信息写入卡内,打印给患

者支付清单。 '. . 5、结算:患者到门诊收费窗口,收费员通过读卡器读取卡上患者识别信息,调取医院HIS系统各相关医技科室费用支付信息汇总,打印收据。对农合医保患者,若没有与健康卡集成时,系统提示患者出示医保卡。系统与医保办进行联机结算。结算后,将患者通过银行的垫付资金返还对银行。若健康卡已农合或医保卡帐号集成,系统就可以直接读取卡上患者帐号进行联网结算,其结算流程如下: 邮政前置机挂号终端 收费HIS 邮政前置机结算终端 系统数据邮政前置机医技支付端易交邮政前置机自助终端图二:数据交换 在医院设置的邮政银行前置机,主要负责交换医院内部各终端窗口交易信息。定期将交易记录传递到银行系统中,并定期将各银行挂失记录与医院交互,供各终端查询。 6、退款:患者到门诊收费窗口,收费员通过读卡器读取卡上患者识别信息,审核建卡时患者出示的有效证件后。系统读取卡上银行帐号,并扣除相应金额。收费员将相应金额返还给患者并打印回执。'. .

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应用系统-HIS系统改造方案

河北省居民健康卡HIS系统改造方案 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4年11月

目录 1引言 (3) 1.1.目的 (3) 1.2.原则 (3) 1.3.约束与限制 (3) 1.4.名词解释 (3) 1.5.参考资料 (4) 2接口改造规范 (4) 2.1.前置系统 (4) 2.2.接口改造示意图 (5) 2.3.接口改造说明 (9) 2.4.接口改造内容 (12) 2.3.1. 黑名单校验及日志保存流程图 (12) 2.3.2.卡应用驱动接口 (13) 2.3.3.读卡及校验接口 (13) 2.3.4.写卡及校验接口 (18)

1引言 1.1.目的 本文档作为各厂商HIS系统改造指导建议书,编写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医院HIS系统需要改造的业务节点、改造内容、改造要求以及居民健康数据动态采集规范,同时界定北航冠新公司、医院、银行之间的工作边界。 1.2.原则 HIS系统与居民健康卡管理平台对接时,应严格按照居民健康卡管理平台所指定的各类卡应用驱动接口规范进行调用,完成卡片操作,须遵循以下原则: 1、HIS系统每次进行卡片操作时,都需要调用居民健康卡注册管理中心提供的卡应用驱动接口。 2、HIS系统数据日志文件的上传下载等须经过居民健康卡注册管理中心认证。 3、HIS系统接口必须符合居民健康卡管理平台调用规范,并能够兼容接口及以后扩展。 1.3.约束与限制 各HIS系统进行卡使用时,严格按照居民健康卡注册管理中心所提供的卡应用驱动接口规范进行调用。 1.4.名词解释 ?居民健康卡 居民健康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拥有的,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用于身份识别,满足健康信息存储,实现跨地区和跨机构就医、数据交换和费用结算的基础载体,是计算机可识别的CPU 卡。 ?CPU卡

居民健康卡工作方案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居民健康卡工作方案

居民健康卡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二部委《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和省卫生计生委信息化建设工作责任状中关于“在全省医疗机构发放居民健康卡”意见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目标,落实国家和省、市政府信息化建设要求,加快推进信息化惠民工程建设步伐,健全技术手段,完善管理机制,优化诊疗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建设“数字卫生、信息惠民、健康”新模式。 二、组织机构 成立市居民健康卡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居民健康卡实施工作。组长由市政府主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卫生局长担任,公安局、卫生局和各乡镇街主管领导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局。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制定居民健康卡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督导检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任务完成情况,制定管理考核办法并组织考核。 三、任务目标 1.全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实施居民健康卡用卡环境改造工程。 2.公安局、各乡镇街道配合新农合管理中心开展参合农民身份信息 第 2 页共 5 页

核对工作。 3.新农合管理中心协调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 4.卫生局与金融机构签定居民健康卡试点合作协议,获得资金保障,提供经费支撑。 5.确保在XX年年底,实现居民健康卡在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农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使用,新农合持卡数量达到参合人数的100%。 四、推进措施 1.召开全市宣传动员大会,启动居民健康卡实施工作。 2.将推进居民健康卡实施工作纳入市政府对乡镇街和相关部门绩效考核指标并进行考核。 3.实行定期调度和督办制度,每15天调度一次,对任务完成进度进行通报。 五、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要站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的高度,充分认识和理解居民健康卡对推动医改、便民惠民的重要支撑作用,及其对优化新农合管理模式、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方便农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重要载体功能。实施这项工程,能高效实现缴费、查询、就医一体化,有效整合农合、医疗、医药、防保等信息资源,解决农民群众挂号难、交款难、排队烦和病人体质信息查询不便问题,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和质量。 第 3 页共 5 页

【工作方案】居民健康卡工作方案范文

居民健康卡工作方案范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二部委《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和省卫生计生委信息化建设工作责任状中关于“在全省医疗机构发放居民健康卡”意见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目标,落实国家和省、市政府信息化建设要求,加快推进信息化惠民工程建设步伐,健全技术手段,完善管理机制,优化诊疗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建设“数字卫生、信息惠民、健康”新模式。 二、组织机构 成立市居民健康卡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居民健康卡实施工作。组长由市政府主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卫生局长担任,公安局、卫生局和各乡镇街主管领导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局。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制定居民健康卡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督导检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任务完成情况,制定管理考核办法并组织考核。 三、任务目标 1、全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实施居民健康卡用卡环境改造工程。 2、公安局、各乡镇街道配合新农合管理中心开展参合农民身份信息核对工作。

3、新农合管理中心协调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供技术 4、卫生局与金融机构签定居民健康卡试点合作协议,获得资金保障,提供经费支撑。 5、确保在20xx年年底,实现居民健康卡在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农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使用,新农合持卡数量达到参合人数的100%。 四、推进措施 1、召开全市宣传动员大会,启动居民健康卡实施工作。 2、将推进居民健康卡实施工作纳入市政府对乡镇街和相关部门绩效考核指标并进行考核。 3、实行定期调度和督办制度,每15天调度一次,对任务完成进度进行通报。 五、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要站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的高度,充分认识和理解居民健康卡对推动医改、便民惠民的重要支撑作用,及其对优化新农合管理模式、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方便农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重要载体功能。实施这项工程,能高效实现缴费、查询、就医一体化,有效整合农合、医疗、医药、防保等信息资源,解决农民群众挂号难、交款难、排队烦和病人体质信息查询不便问题,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和质量。 2、加强组织领导。居民健康卡实施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的工作机制。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各乡镇街和相关部门今年工作的重要日程,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密切配合,确保按时和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医院“十三五”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十三五”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指导思想 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优化,三甲医院等级评审工作 的日益推进,我院信息化建设标准要求也不断的提高。目前 各公立医疗结构对医院信息化建设逐步重视起来,武汉市 1+8城市圈很多三甲医院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如黄石中心医院、咸宁中心医院、天门市人民医院等。因此 今后的五年内,要想提高我院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服务社会,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医院必须在医疗内涵、管理水平、医疗设备和软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才能争取更 多的市场份额,所以建设并完善信息化已经迫在眉睫。 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提出的"十三五"医疗信息化 建设性方案为:1.要拓宽广度,扩大试点,强化应用,缩小 地区间的差距;2.要推进深度,面向公众,服务基层,普及 居民健康卡;3.要提升精度,进一步推动数据的挖掘和应用,推进精细化管理;4.要加大力度,统筹组织领导,加强效果 监测评价。按照上述原则,根据我院总体发展要求,制定我 院“十三五”信息化发展目标。 总体建设目标:利用信息化和互联网+医疗建设智慧型医院 医院未来五年的信息化建设以患者为中心,电子病历为 核心,基于医院信息平台,实现全院资源的统一调度与管理,为患者、临床、管理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撑服务,以改善患 者就医体验、提升工作效率、杜绝医疗差错、降低运营成本 为目标,借助医院信息化让向往变成现实,让患者、医护工 作人员、管理决策者更加智慧。 进行门诊流程优化改造、居民健康卡建设、门诊电子病历、医技分时段预约及银医自助等功能业务。强化临床专科 业务系统应用深度和广度,增加手术麻醉、重症监护、临床 知识库等内容。完成信息集成平台及临床数据中心的建设。结合电子病历分级评价,围绕着电子病历对临床业务进行全 面建设,使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达到较高水准。确保 医院信息化建设与时代同步,并降低医院信息系统的整体建 设成本。实现区域医疗资源互联互通和居民健康档案一卡通 管理。建立信息化人才招聘与培养计划,保证信息化事业可 持续发展。

10.居民健康卡用户卡命令集(v1.0)(卫办综发〔2012〕26号)

居民健康卡用户卡命令集 V1.0 2011年11月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定义和缩略语 (3) 3.1 定义 (3) 3.2 缩略语 (4) 4 复位应答 (7) 5 命令 (8) 5.1 命令APDU格式 (9) 5.2 响应APDU格式 (9) 5.3 基本命令 (10) 5.4 应用命令 (26)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居民健康卡用户卡应支持的功能、复位应答的格式以及卡片的命令与响应列表。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制作、发行、使用居民健康卡的医疗卫生机构、第三方联合发卡机构、持卡人和生产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6649.4—2010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4部分 GB/T 16649.5—2002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5部分 ISO/IEC 14443 识别卡非接触式集成电路卡接近式卡 JR/T 0025—2010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卫生部《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卫办发〔2011〕60号)

3定义和缩略语 3.1 定义 3.1.1 居民健康卡(Residents Health Card) 居民健康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拥有的,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用于身份识别,满足健康信息存储,实现跨地区和跨机构就医、数据交换和费用结算的基础载体,是计算机可识别的CPU卡。 3.1.2 CPU卡(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ard) 带有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单元以及卡片操作系统的集成电路卡。3.1.3 芯片(Chip) 本规范中特指居民健康卡中用于完成数据处理和存储功能的集成电路器件。 3.1.4 芯片操作系统(COS,Card Operating System) CPU卡芯片中存储和可运行的,以保护应用数据和程序的机密性和完整性,控制CPU卡芯片与外界信息交换为目的的嵌入式软件。 3.1.5 加密算法(Cryptographic Algorithm) 为了隐藏或显现数据信息内容的变换算法。 3.1.6 对称加密算法(Symmetric Cryptographic Algorithm) 加密密钥可以从解密密钥中推算出来,反过来也成立,在大多数算法中加/解密密钥是相同的。 3.1.7 非对称加密算法(Asymmetric Cryptographic Algorithm) 加密算法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不一样的,不能由一个密钥推导出另一个密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