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国鼎新大楼综合布线

设计时间:2011-6-21

目录

需求分析 (2)

综合布线系统遵循的标准与规范、设计原则 (4)

设计要求: (4)

设计标准与规范: (4)

设计原则: (5)

六大子系统详细设计 (7)

工作区子系统: (7)

水平子系统: (7)

干线子系统: (8)

设备间子系统: (9)

建筑群子系统: (10)

设计图纸 (11)

平面图: (11)

综合布线系统图: (14)

信息点和配线架编码图: (15)

桥架安装图: (15)

项目所需的主要设备材料清单 (16)

测试方案 (18)

调试阶段 (18)

测试阶段 (18)

验收阶段 (19)

综合布线系统检测模型 (19)

测试内容及特性参数 (20)

验收文档 (21)

施工方案 (22)

施工组织: (22)

施工质量保证的基本措施 (23)

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24)

节约措施 (24)

售后服务方案 (26)

维护 (26)

售后服务 (26)

需求分析

大楼建设的总目标是:大楼共3层,大楼建筑高度2.25m、宽2.87米,该大楼被设计为一座智能化的综合建筑。以高性能综合布线系统支撑,建

成一个包含多用途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办公业务电子化

要求的现代化智能化楼宇。该大楼集设计生产、办公于一体,基于智能化

大楼的设计目标,该大楼将以建筑为基础平台,以智能建筑管理系统为控

制中枢,以综合布线系统为传输平台,建立数据和语音网络系统、视频监

控系统、公共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并将各系统进行最合理的组合和

管理,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手段,使各子系统处于协调一致的高效、有序状

态下运行。

楼体结构如下:走廊、墙体、弱电井、走廊吊顶、工作区、走廊与工

作区位于墙体两侧主设备间:主设备间设在一层,管理1、2层所有弱电信

息点;子设备间:主设备间设在三层,管理3层所有弱电信息点;主设备

间机柜采用800*600*1200mm机柜,子设备间采用530×450×800mm机柜;

网络交换机、语音交换机、有线电视接入、广播主机、视频监控主机均安

装在主设备间机柜中。

综合布线信息点位分配表

综合布线系统遵循的标准与规范、设计原则

设计要求:

(1)新大楼数据、语音综合布线系统为开放式结构,能支持数据、语音及多种计算机数据和图像传输系统。

(2)纳入综合布线系统的有:电话通信系统布线、计算机网络系统布线。系统能兼容语音、数据、图像的传输,并可与外部公用网络进行连接。(3)满足大楼办公自动化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要求;满足工作区变化时布线方案的调整。

(4)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全模块化结构,方便系统的扩展;并且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如以后系统更改、设备移位时,不必重新布线,只须在相应的配线架上跳线即可。

(5)本工程布线系统是树状加星型结构,以支持目前和将来各种网络的应用。通过跳线实现与不同的网络设备互连。可以实现各种不同逻辑拓扑结构的网络

设计标准与规范:

1)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1994

《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GY/121-1995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GB6510-86

《有线电视与有线广播共缆传输系统技术要求》 GY/T118-95

2)数据、语音布线子系统:

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J42-81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79-85 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

GBT50311-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2-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CECS 89-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YD/T926 1-2-1997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行业标准

设计原则:

兼容性:综合布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兼容性。所谓兼容性是指它自身是完全独立的而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综合布线将语音、数据与监控设备的信号线经过统一规划和设计,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信息插座、交连设备、适配器等,把这些不同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的布线中。由此可见,这个布线比传统布线大为简化,节省大量的物资、时间和空间。

开放性:该系统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现行的标准,它几乎对所有著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并支持所有通信协议。

灵活性:每个信息点能够灵活应用,可随时转换接插电话、计算机或数据终端,并可随着用户的进一步应用需求,通过相应同一厂家适配器或转换设备。除必须符合对所有产品要求的标准外,必须符合EMC标准的电磁兼容性要求。

可靠性:该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传输通道,所有线缆和相关连接件均通过ISO认证,每条通道都要采

用专用仪器测试链路阻抗及衰减率,以保证其性能。应用系统全部采用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链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链路的运行,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可靠运行。

先进性:本大楼语音主干采用3类25对UTP大对数双绞线。本大楼数据主干全部采用4芯室内多模光缆,所有主干光缆汇集于大楼1层的中心机房。保证布线的先进性。

经济性:水平超五类4对UTP平衡电缆,必须满足UL认证6个连接点的信道;铜缆信息点为全超五类配置,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既考虑到经济性又兼顾到将来的网络发展需求。

六大子系统详细设计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是最终用户的办公区域,由信息插座和延伸到工作区

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电缆及适配器组成。本工程中综合布线信息点共28个,其中数据点14个,语音点约14个。各楼层工作区子系统的UTP信

息插座,采用标准的RJ-45信息出口。在设计工作去子系统时应该遵循

信息点数的确定原则,即综合布线系统分布范围广,包含系统多,尽可

能一次建设到位,因此在系统设计建设时,要保证足够的信息点数,至

少满足大楼在今后10年内的使用需求。按照增强性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设计,即每个工作区设置一组信息点(一个语音点、一个数据点)。工

作区UTP信息插座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单孔、2孔面板连接每个信息出

口既可应用于电话,也可应用于数据终端连接。工作区子系统的路由方

式为墙壁嵌入式,信息插座距离地面30厘米以上。信息插座与计算机

终端设备距离应保持在5米以内。各楼层工作区子系统的UTP信息插座,要求采用标准的RJ-45信息出口。终端网卡的类型接口与线缆类型接口

保持一致,全部采用568B标准。

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结构的一部分,它将垂直子系统线路延伸到

用户工作区,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间子系统的连接,在设计水平子系统时,考虑到用户类别及工程提出的近、远期终端设备要求确定每层的信

息点数,其中一层有6个信息点,二层有3个信息点,三层有5个信息点,宜采用区域式布线方法,从楼层配线设备上将对数电缆布至办公区域,水平子系统由设备间至工作区信息插座的水平铜缆组成,水平子系

统设计全部采用超五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UTP)电缆配置,支持ATM

等高速数据传输性能要求,并支持相关的网络传输标准所规定的系统应用。水平子系统的布线方式为天花板内部布线法。数据传输全部采用超五类双绞线。语音全部采用三类大对数线缆。线槽选用阻燃高强度的PVC线槽。

水平子系统示意图:

干线子系统:

本大楼语音主干采用3类25对UTP大对数双绞线,具体容量与各设备间的用户话音信息点数量相匹配,所有主干大对数双绞线汇集于大楼1层的中心机房。本大楼数据主干全部采用4芯室内多模光缆,所有主干光缆汇集于大楼1层的中心机房。主要铜缆组成并提供楼层之间及与外界通信的通道。路由方式为电缆孔方法,连接方式数据为点对点连接,语音为干线分支型,每个电线电缆直接连接到楼层配线间。我们采取每10平方米设一个电缆孔或电缆井的方式布线。然后通过电缆孔方法确定各楼层配线间至设备间的干线布线路由建筑物垂直干线布线通道。

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是布线分支管理机构,将主干电缆、光缆与水平电缆、光缆进行连接配线。在每个设备间中,语音、数据的UTP铜缆和光缆连接配线架全部采用EIA/TIA标准的19英寸规格产品,并安装于19英寸机柜中对每个设备及线缆进行编号处理,标签,在线缆的两端都进行标志。交接管理方式为双点管理。即在整栋楼中有两个点可以进行线路跳线连接,配

线架采用6类24口配线架。超5类,还有,6U机柜,交换机,语音点

S110配线架。综合布线的每条电缆、光缆、配线设备、端接点、安装通道和安装空间均应给定唯一的标识。标识中可包括名称、颜色、编号、字符串或其他组合。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等硬件均应设置不易脱落和磨损的标识,并应有详细的书面记录和图纸资料。电缆和光缆的两端应采用不易脱落和磨损的不干胶条标明相同的编号。设备间、交换间的配线设备宜采用统一的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综合布线的各种配线设备,应用色标区分干线电缆、配线电缆或设备端接点。同时,还应用标记条表明端接区域、物理位置、编号、容量、规格等,以便维护人员在现场一目了然地加以识别。在每个交接区实现线路管理的方式,采用跳线连接。使用3种标记:电缆标记、区域标记和接插件标记。其中接插件标记最常用,可分为:不干胶标记条或插入式标记条两种,供选择使用。

设备间子系统:

根据本大楼各功能区划分,通信机房/网络主设备间位于大楼1层。所有楼层语音、数据主干光纤全部集中于该中心机房,在三楼设一子设

备间。冬季温度控制在(18-22摄氏度之间),夏季温度控制在(22-26摄氏度之间)。主机房42U规格落地式机柜,配标准电源插座。分配线

间采用12U或定做机柜,并配有电源插座。服务器全部采用思科的。交

换机全部采用神州数码的。路由器全部采用华为的。防火墙采用趋势科

技的。语音网关采用神州数码的。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在设备间内的操作

设备和维护相关的综合布线器件,设备间内距地面0.8米处,照明度不

低于200LX,设备间配备的事故应急照明,在距地面0.8米处,照明度

不低于5LX。另外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设备间内的噪声应小

于70Db。根据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设备间内无线电干扰场强不大于

800A/m。设备间内的设备种类繁多,而且线缆布设复杂。为了管理好各

设备及线缆,设备间内的设备应分类分区安装,设备间内所有进出线装

置或设备应采用不同色标,以区分各类用途的配线区,方便维护和管理。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的路由方式为地下管道式。主干线数据线缆类型为6

芯室外多模光纤,语音线缆类型为三类大对数线缆。建筑物接入口的管

道位置位于距离连接公用设备最近的地方,该栋楼设置一个进线间,且

该楼为单栋建筑,所以在这里只考虑本楼的布线方式。

设计图纸平面图:

综合布线系统图:

配线架在机柜中安装图:

信息点和配线架编码图:

桥架安装图:

项目所需的主要设备材料清单

测试方案

调试阶段

1.供应商在全部安装工程完成后,应按照业主及厂商的要求,负责系统的开通调试。

2.调试好的系统必须达到业所要求的使用功能。

3.如调试中出现问题,必须排除故障反复试验,务必使系统完善。

4.安装人员可随装随测,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

测试阶段

1、测试标准:

本工程测试必须遵循标准如下:

ANSI/EIA/TIA 568 -1995 《商用楼通信布线标准》

IS0/ICE 11801-1995 《用户大楼综合布线系统》

ANSI/EIA/TIA TSB67-1995 《非屏蔽对绞电缆布线系统现场测试传输性能规范》

YD/T 926.2-1997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系统》

GB50311-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2-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CECS789: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验收阶段

1.当供应商认为系统调试好达到使用要求时,同工程师及业主进行系统验收。

2. 系统验收所需进行的检验测试项目及每项试验的具体方法和要求,应提前送交工地工程指挥部审批,工程部同意后方可进行。

3. 系统验收过程中某些部分出现问题,要在纠正错误后再重做试验,重新试验时,至少有三次以上同一试验没有出现问题,工程师满意后才算通过。

4. 供应商应提供检验和测试的工具的仪表。

5.检验测试时,必须要有详细的技术记录。测试结束后,供应商需将整理好的测试就送交工程师。

6.经测试后的系统需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试运行期间,系统由供应商及业主工作人员共同管理。

7.系统试运行之前,供应商应提供培训课程,确保业主的工作人员熟悉设计资料和图纸文件,掌握系统装置、设备各方面的情况,例如:系统的设计,设备日常运行的操作和监视,故障,排除损坏设备的更换、维修及系统设备的例行维修保养等。

8. 试运行期间,供应商应指导以协助业主工作人员完成工作记录,若有问题出现,应及时处理及记录在案。

9.试运行结束后,供应商应将套完整的竣工图纸连同整个系统交付业主。交付之前必须经工程师审阅,认为符合要求时方正式交付业主。

综合布线系统检测模型

综合布线系统有基本链路(Basic Link)及信道(Channel)两种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