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计算实例

钢筋混凝土计算实例
钢筋混凝土计算实例

钢筋混凝土工程计算实例

例1、计算钢筋清单工程量(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某工程独立柱基础,设计尺寸如图所示,共计6根,混凝土强度等级:垫层C15(40),基础为C25(40)。基础钢筋保护层40mm,独立基础四周第一道钢筋自距另一方向钢筋端部60mm开始布置,HPB300光园钢筋,1800弯钩增加量按6.25d,钢筋理论重量:Φ10,0.617kg/m。

问题

1、计算独立柱基础钢筋清单工程量?

2、计算垫层和独立柱基础清单和定额工程量?

3、编制钢筋、垫层和独立柱基础工程量清单?混凝土按现场混凝土计算。

4、编制钢筋、垫层和独立柱基础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和合价?完成工程量清单计价表及综合单价分析表的编制,组价时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均按照《河南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2008)中的消耗量计算,机械费与(08综合单价)相同(不考虑人工、燃料等的调整)、管理费及利润

均与(08综合单价)相同不变,不考虑风险费,不考虑暂估价,人工单价、材料市场价按表中要求数据计算。

5、根据钢筋、垫层和独立柱基础清单总合价按照2013清单规范的工程量清单标准程序表,完成的工程造价计算?

6、根据钢筋、垫层和独立柱基础计算的工程量,按定额计价方式,套用《河南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2008)定额计算单价,计算合价,按取费程序计算工程造价?

1、钢筋工程量计算表

2、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表

四棱台体积公式:

通用公式

V=[S1+4S0+S2]×H/6

注:上底面积S1,下底面积S2,中截面面积S0,高H,此体积公式多一个参量S0——中截面积。

15

工程名称:例1、独立基础第1页共2页

16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钢 筋 混 凝 土 框 架 结 构 设 计 计 算 书

目录 第一章前言 (5) 第二章方案论述 (6) 2.1 建筑方案论述 (6) 2.2结构设计论述 (7) 第三章结构方案设计 (9) 3.1设计总说明 (9) 3.1.1设计依据 (9) 3.1.2 设计概述 (9) 3.1.3 结构说明 (9) 3.1.4.各部分建筑构造 (9) 3.2结构方案设计 (10) 3.2.2场地条件 (10) 第四章荷载计算 (11) 4.1荷载汇集及截面尺寸的选取 (11) 4.1.1 框架柱: (11) 4.1.2 框架梁: (11) 4.1.3 材料情况: (11) 4.2荷载汇集 (11) 4.3 计算简图及层数划分 (13) 4.4 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4) 第五章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分析 (19) 5.1层间侧移刚度计算 (19) 5.1.1梁线刚度 (19) 5.1.2柱线刚度计算 (20) 5.1.3柱侧移刚度计算 (20) 5.2水平地震作用层间地震剪力和弹性位移的计算 (21) 5.2.2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和顶点位移计算 (23) 5.3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柱剪力和弯矩(采用D值法) (23) 5.4水平地震作用下梁端弯矩 (25) 5.5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梁端剪力和柱轴力 (25) 5.6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图 (26) 第六章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 (26) 6.1自然条件 (27) 6.2风荷载计算 (27) 6.3风荷载作用下框架柱剪力和弯矩(采用D值法,取中框架计算) (28) 6.4 风荷载作用下梁端弯矩计算 (29) 6.5风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剪力和柱轴力计算 (30) 6.6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图 (30) 第七章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 (31) 7.1竖向荷载计算 (31) 7.1.2 恒荷载 (31)

工程量计算基本原则

工程量计算基本原则 工程量是指按照事先约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所得的、以物理计量单位或自然计量单位所表示的建筑工程各个分部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数量。工程量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计量单位和工程数量 计量单位:计量单位有物理计量单位和自然计量单位,①物理计量单位是指以度量表示的长度、面积、体积和重量等单位;②自然计量单位是指以客观存在的自然实体表示的个、套、樘、块、组等单位。计量单位还有基本计量单位和扩大计量单位,①基本计量单位如m、m2、m3、kg、个等;②扩大计量单位如10m、100m2、1000m3、10个等。工程量清单一般采用基本计量单位,预算定额常采用扩大计量单位,应用时一定要注意单位换算 实物工程量:应该注意的是,工程量实物量。实物量是实际完成的工程数量,而工程量是按照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所得的工程数量。为了简化工程量的计算,在工程量计算规则中,往往对某些零星的实物量作出扣除或不扣除、增加或不增加的规定。 工程量计算力求准确,它是编制工程量清单、确定建筑工程直接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材料供应计划、进行统计工作和实现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二、工程计量的内容: 工程计量是工程量清单编制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工程计价的基本数据和主要依据。计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清单编制的质量和

工程造价的正确性。工程计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工程量清单项目的工程计量 清单项目的工程计量是依据《计价规则》中的计算规则,对清单项目确定其工程数量和单位的过程。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由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编制。 (2)预算定额项目的工程计量 预算定额项目的工程计量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基础,也是清单计价模式下综合单价组价的基础。(主要是企业定额还没有形成,暂且用预算定额充当) (3)建筑面积计算 三、工程量计算的依据和步骤 1、工程量计算的依据(资料): 1)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标准图集、图纸答疑、设计变更 2)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3)招标文件的商务条款 4)《计价规则》、《消耗量定额》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2、工程量计算的步骤: 1)熟悉图纸:工程量计算必须根据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所规定的工程范围和内容计算,既不能漏项,也不能重复。 2)划分项目(列出须计算工程量的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工程量清单和消耗量定额项目划分有区别 3)确定分项工程计算的顺序

钢筋混凝土梁计算

钢筋混凝土梁计算 一、设计要求: C30 结构安全等级: 一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钢筋等级: HRB335 弯矩设计值M=150.000000(kN-m) 矩形截面宽度b=250.0(mm) 矩形截面高度h=500.0(mm) 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a=35.0(mm)二、计算参数: 根据设计要求查规范得: ◇重要性系数γ0=1.1 ◇混凝土C30的参数为: 系数α1=1.00 系数β1=0.80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4.3(N/mm2)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1.43(N/mm2) 正截面混凝土极限压应变εcu=0.00330 ◇钢筋HRB335的参数为: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300(N/mm2) 普通钢筋弹性模量Es=2.0(×100000N/mm2)

三、计算过程: ◇截面有效高度: h0=h-a=465.0(mm) ◇相对受压区高度计算: ξb=β1/(1+fy/Es/εcu)=0.550 ξ=1-√ ̄[1-2×γ0×M/(α1×fc×b×h0×h0)]=0.243 ξ≤ξ b ◇钢筋截面面积计算: As=α1×fc×b×h0×ξ/fy=1208.0(mm2) ◇配筋率验算: 规范要求最小配筋率ρmin=取大者(0.2%,45×ft/fy%)=0.21(%) As≥ρmin×b×h=262.5(mm2)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配筋计算书─────C15二级 一、设计要求: 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钢筋等级: HRB335 弯矩设计值M=150.000000(kN-m) 矩形截面宽度b=250.0(mm)

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原则

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原则 工程量是指按照事先约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所得的、以物理计量单位或自然计量单位所表示的建筑工程各个分部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数量。(物理计量单位是指以度量表示的长度、面积、体积和重量等单位;自然计量单位是指以客观存在的自然实体表示的个、套、樘、块、组等单位。工程计量单位有基本计量单位和扩大计量单位,基本计量单位如m、m2、m3、kg、个等,扩大计量单位如10m、100m2、1000m3、10个等。工程量清单一般采用基本计量单位,预算定额常采用扩大计量单位,应用时一定要注意单位换算) 工程量计算力求准确,它是编制工程量清单、确定建筑工程直接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材料供应计划、进行统计工作和实现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二、工程计量的内容: 工程计量是工程量清单编制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工程计价的基本数据和主要依据。计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清单编制的质量和工程造价的正确性。工程计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工程量清单项目的工程计量 清单项目的工程计量是依据《计价规则》中的计算规则,对清单项目确定其工程数量和单位的过程。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由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编制。 (2)预算定额项目的工程计量

预算定额项目的工程计量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基础,也是清单计价模式下综合单价组价的基础。(主要是企业定额还没有形成,暂且用预算定额充当) (3)建筑面积计算 三、工程量计算的一般要求 1、必须按图纸计算 工程量计算时,应严格按照图纸所标注的尺寸进行计算,不得任意加大或缩小、任意增加或减少,以免影响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图纸中的项目要认真反复清查,不得漏项和重复计算。 2、必须按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计算 工程量计算规则是计算和确定各项消耗指标的基本依据,也是工程量计算的准绳。例如;1.5砖墙的厚度,无论图纸怎么标注或称呼,都应以计算规则规定的365mm进行计算(见《计价规则》P51 说明2)。 3、必须口径一致 施工图列出的工程项目(工程项目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必须与计量规则中规定的相应工程项目相一致。计算工程量除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外,还必须熟悉计量规则中每个工程项目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 4、必须列出计算式 在列计算式时,必须部位清楚,详细列项标出计算式,注明计算结构构件的所处部位和轴线,保留计算书,作为复查的依据。工程量的计算式应按一定的格式排列,如面积=长宽、体积=长宽高。 5、必须计算准确

混凝土计算题与答案解析

四、计算题(要求写出主要解题过程及相关公式,必要时应作图加以说明。每题15分。) 第3章 轴心受力构件承载力 1.某多层现浇框架结构的底层内柱,轴向力设计值N=2650kN ,计算长度m H l 6.3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 c =mm 2),钢筋用HRB400级(2'/360mm N f y =),环境类别为一类。确定柱截面积尺寸及纵筋面积。(附稳定系数表) 2.某多层现浇框架厂房结构标准层中柱,轴向压力设计值N=2100kN,楼层高l 0=H =,混凝土用C30(f c =mm 2),钢筋用HRB335级(2'/300mm N f y =),环境类别为一类。确定该柱截面尺寸及纵筋面积。(附稳定系数表) 3.某无侧移现浇框架结构底层中柱,计算长度m l 2.40=,截面尺寸为300mm ×300mm ,柱内配有416纵筋(2'/300mm N f y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 c =mm 2),环境类别为一类。柱承载轴心压力设计值N=900kN ,试核算该柱是否安全。(附稳定系数表) 第4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1.已知梁的截面尺寸为b ×h=200mm ×5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f c =mm 2, 2/27.1mm N f t =, 钢筋采用HRB335,2/300mm N f y =截面弯矩设计值M=。环境类别 为一类。求: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2.已知梁的截面尺寸为b ×h=200mm ×5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22/9.11,/27.1mm N f mm N f c t ==,截面弯矩设计值M=。环境类别为一类。 3.已知梁的截面尺寸为b ×h=250mm ×450mm;受拉钢筋为4根直径为16mm 的HRB335钢筋,即Ⅱ级钢筋,2 /300mm N f y =,A s =804mm 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22/1.19,/71.1mm N f mm N f c t ==;承受的弯矩M=。环境类别为一类。验算此梁截面 是否安全。 4.已知梁的截面尺寸为b ×h=200mm ×5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22/1.19,/71.1mm N f mm N f c t ==,钢筋采用HRB335,即Ⅱ级钢筋,2 /300mm N f y =, 截面弯矩设计值M=。环境类别为一类。受压区已配置3φ20mm 钢筋,A s ’=941mm 2,求受拉钢筋A s 5.已知梁截面尺寸为200mm ×400mm ,混凝土等级C30,2 /3.14mm N f c =,钢筋 采用HRB335,2 /300mm N f y =,环境类别为二类,受拉钢筋为3φ25的钢筋,A s =1473mm 2,受压钢筋为2φ6的钢筋,A ’s = 402mm 2;承受的弯矩设计值M=。试验算此截面是否安全。 6.已知T 形截面梁,截面尺寸如图所示,混凝土采用C30, 2/3.14mm N f c =,纵向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

钢筋混凝土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详细]

钢筋混凝土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现浇混凝土工程按以下规定计算 1、混凝土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均按图示尺寸体积以立方米计 算.不扣除构建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墙、板中0.3平方米内的孔洞所占体积. 2、基础: (1)混凝土与墙或柱的划分,均按基础扩大顶面为界. (2)框架式设备基础应分别按基础、柱、梁、板相应定额计算. 楼层上的设备基础按有梁板定额项目计算. (3)设备基础定额中未包括地脚螺栓的价值.地脚螺栓一般应包括在成套设备价值内,如成套设备价值中未包括地脚 螺栓的价值,低价螺栓应按实际重量计算. (4)同一横截面有一阶使用了模板的条形基础,均按带型基础相应定额项目执行;未使用模板而沿槽浇灌的带型 基础按混凝土垫层执行;使用了模板的混凝土垫层按 相应定额执行. (5)杯型基础的颈高大于1.2米时(基础扩大顶面至杯口底面),按柱的相应定额执行,其杯口部分和基础合并按环形 基础计算. 3、柱:按图示断面尺寸乘以柱高计算.柱高按下列规定确定: (1)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楼板上表面计算. (2)无梁板的柱高,应自主机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计算.

(3)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4)构造柱按全高计算,与砖墙镶嵌部分的体积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 (5)突出墙面的构造柱全部体积以捣制矩形柱定额执行. (6)依附柱上的牛腿的体积,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依附柱上的悬臂梁按单量有关规定计算. 4、梁:按图示断面尺寸乘以梁长以立方米计算,梁长按下列规定确 定: (1)主、次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次梁与柱子或主梁连接时,次梁长度算至柱侧面或主梁侧面;伸入墙内的梁 头应计算在梁头长度内,梁头有捣制梁垫者,其体积并入 梁内计算. (2)圈梁与过梁连接时,分别套用圈梁、过梁定额,其过量长度按门、窗洞口宽度两端共加50厘米计算. (3)悬臂梁与柱或圈梁连接时,按悬挑部分计算工程量,独立的悬臂梁按整个体积计算工程量. 5、板:按图示面积乘以板厚以立方米计算,其中: (1)有梁板是指梁(包括主、次梁)与板构成一体,其工程量应按梁、板总和计算,与柱头重合部分体积应扣除. (2)无梁板是指直接用柱帽支承的板,其体积按板与柱帽之和计算. (3)平板是指无柱、梁,直接由墙支撑的板.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常用计算公式(一)基础 1.带形基础 (1)外墙基础体积=外墙基础中心线长度×基础断面面积 (2)墙基础体积=墙基础底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T形接头搭接体积 其中T形接头搭接部分如图示。 V=V1+V2=(L搭×b×H)+ L搭〔bh1/2+2(B-b/2×h1/2×1/3)〕=L搭〔b×H+h1(2b+B/6)〕 式中:V——外墙T形接头搭接部分的体积; V1——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上部所示,无梁式时V1=0; V2——由两个三棱锥加半个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下部所示,无梁式时V= V2 ; H——长方体厚度,无梁式时H=0; 2.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 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 V=V1+V2=H1/6+[A×B+(A+a)(B+b)+a×b]+A×B×h2 截头方锥形基础图示 式中:V1——基础上部棱台部分的体积( m3 ) V2——基础下部矩形部分的体积( m3 ) A,B——棱台下底两边或V2矩形部分的两边边长(m) 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m) h1——棱台部分的高(m) 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 (4)杯形基础 基础杯颈部分体积( m3 ) V3=abh3 式中:h3——杯颈高度 V3_——杯口槽体积( m3 ) V4= h4/6+[A×B+(A+a)(B+b)+a×b] 式中:h4—杯口槽深度(m)。 杯形基础体积如图7—6所示: V=V1+V2+V3-V4 式中:V1,V2,V3,V4为以上计算公式所得。 3. 满堂基础(筏形基础) 有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基础板面积×板厚)+(梁截面面积× 梁长) 无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底板长×底板宽×板厚 4. 箱形基础

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原则

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原则 一、工程量的含义: 工程量是指按照事先约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所得的、以物理计量单位或自然计量单位所表示的建筑工程各个分部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数量。 工程量包括两个面的含义:计量单位和工程数量 计量单位:计量单位有物理计量单位和自然计量单位,①物理计量单位是指以度量表示的长度、面积、体积和重量等单位;②自然计量单位是指以客观存在的自然实体表示的个、套、樘、块、组等单位。 计量单位还有基本计量单位和扩大计量单位,①基本计量单位如m、m2、m3、kg、个等;②扩大计量单位如10m、100m2、 1000m3、 10个等。 工程量清单一般采用基本计量单位,预算定额常采用扩大计量单位,应用时一定要注意单位换算 实物工程量:应该注意的是,工程量≠实物量。实物量是实际完成的工程数量,而工程量是按照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所得的工程数量。为了简化工程量的计算,在工程量计算规则中,往往对某些零星的实物量作出扣除或不扣除、增加或不增加的规定。工程量计算力求准确,它是编制工程量清单、确定建筑工程直接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材料供应计划、进行统计工作和实现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二、工程计量的容: 工程计量是工程量清单编制的主要工作容之一,同时也是工程计价的基本数据和主要依据。计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清单编制的质量和工程造价的正确性。工程计量包括以下三个面的容: (1)工程量清单项目的工程计量清单项目的工程计量是依据《计价规则》中的计算规则,对清单项目确定其工程数量和单位的过程。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由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编制。 (2)预算定额项目的工程计量预算定额项目的工程计量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基础,也是清单计价模式下综合单价组价的基础。(主要是企业定额还没有形成,暂且用预算定额充当) (3)建筑面积计算 三、工程量计算的依据和步骤 1、工程量计算的依据(资料): 1)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标准图集、图纸答疑、设计变更 2)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案 3)招标文件的商务条款 4)《计价规则》、《消耗量定额》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2、工程量计算的步骤: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为方便了解规范修订的变化并提出意见,将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为方便了解规范修订的变化并提出意见,将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简述 1 完善规范的完整性,完善规范的完整性从以构件计算为主适当扩展到整体结构的设计,补充结完整性,从以构件计算为主适当扩展到整体结构的设计,适当扩展到整体结构“ 构方案”和“结构抗倒塌设计”的原则,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固性。构方案”结构抗倒塌设计” 的原则,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固性。 3 完善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内容,增加以构件分项系数进行应力设计等内容。 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裂缝宽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裂缝宽 度,预应力构件稍放松;调整了裂缝宽度计算中的构件受力特征系数取值。度,预应力构件稍放松;调整了裂缝宽度计算中的构件受力特征系数取值。 4 增加楼盖舒适度要求,规定了楼板竖向自振频率的限制。 5 完善耐久性设计方法,除环境条件外,提出环境作用等级概念。完善耐久性设计方法,除环境条件外,提出环境作用等级概念除环境条件外,提出环境作用等级概念。 6 增加了既有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增加了既有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既有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7 淘汰低强钢筋,纳入高强、高性能钢筋;提出钢筋延性(极限应变)的要求。淘汰低强钢筋,纳入高强、高性能钢筋;提出钢筋延性(极限应变)的要求 8 补充并筋(钢筋束)的配筋形式及相关规定。补充并筋(钢筋束)的配筋形式及相关规定及相关规定。 9 结构分析内容适当得到扩展,提出非荷载效应分析原则。结构分析内容适当得到扩展提出非荷载效应分析原则。适当得到扩展, 10

对结构侧移二阶效应,提出有限元分析及增大系数的简化方法。侧移二阶效应,提出有限元分析及增大系数的简化10 对结构侧移二阶效应,提出有限元分析及增大系数的简化方法。 11 完善了连续梁、连续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进行内力调幅的设计方法。 12 补充、完善材料本构关系及混凝土多轴强度准则的内容。 “ 任意截面”“ 简化计算”13 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任意截面”移至正文,简化计算”移至附录。 截面设计中完善了构件自身挠曲影响的相关规定。14 截面设计中完善了构件自身挠曲影响的相关规定。 修改了受弯构件的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15 修改了受弯构件的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改进了16 改进了双向受剪承载力计算的相关规定。 17 补充在拉、弯、剪、扭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框架柱设计的相关规定。扭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框架柱设计的相关规定 修改了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18 修改了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 19 补充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疲劳验算的相关公式。 20 增加按开裂换算截面计算在荷载效应准永久或标准组合下的截面应力。 21 宽度大于 0.2mm 的开裂截面,增加按应力限制钢筋间距的要求。 22 挠度计算中增加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长期刚度的计算公式。挠度计算中增加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长期刚增加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长期刚度 23 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刚度、裂缝计算方法。增加了 24 考虑耐久性影响适当调整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一股情况下稍增,恶劣考虑耐久性影响适当调整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一股情况下稍增,恶劣适当调整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一股情况下稍 环境下大幅度增加。

钢筋混凝土工程量的计算公式汇总(大全)

建筑行业所有计算公式大全(附图表)(2012-10-16 23:39) 标签:计算公式总结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钢筋混凝土工程量的计算 全套计算规则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 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 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 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设计(8 地震作用内力计算)

八地震作用内力计算 (一)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屋面雪荷载标准值 Q sk=0.65×[7.8×6×(7.2×2+3.0)+3.9×(3.0+7.2)+7.8×7.2×2+10.1× 3.9+3.9×7.2]=0.65×1034=787kN 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Q1k=Q2k=2.5×[3.0×7.8×6+3.9×(3.0+7.2)+3.9×(7.2×3+10.1) +3.9× 7.2]+2.0×(7.8×7.2×12+3.9×7.2 +7.8×10.1)=2.5×332+2.0×781=2397kN Q3k=Q4k=2.5×332+2.0×(7.8×7.2×12+3.9×7.2)=2.5×332+2.0×702=2239kN 3.屋盖、楼盖自重 G5k=25×{1034×0.1+0.2×(0.6-0.1)×(7.2×12+3.9×2)+0.3×(0.8-0.1)×[3.9+(3.9×3+7.8×6)×2+(7.8×6+3.9)×2+3.9×3)+(7.2×5+10.1×2+(7.2 ×2+3.0)×7+3.0+7.2)]}+( 20×0.02+7×(0.08+0.16)/2+17×0.02)×1034=25 ×201.48+1.58×1034=6666kN G4k=25×201.48+(20×0.02+17×0.02+0.65)×1034=6470kN G1k=G2k=25×{(332+781)×0.1+0.2×(0.6-0.1)×(7.2×12+3.9×2+7.8×2) +0.3×(0.8-0.1)×[(3.9+(3.9×3+7.8×6)×2+(7.8×6+3.9)×2+3.9× 3)+(7.2×5+10.1×2+(7.2×2+3.0)×7+3.0+7.2)+10.1+7.8]}+ (20×0.02+17 ×0.02+0.65)×(332+781)=25×214.70+1.39×1113=6871kN 4.女儿墙自重 G’=1.0×[(3.9×3+7.8×6+3.9)×2+(10.1+7.2+3.0+7.2)×2]×(18×0.24+17 ×0.02×2)=179.8×4.66=835kN 5.三~五层墙柱等自重 柱自重 (0.6×0.6×3.6×25+4×0.6×3.6×0.02×17)×39=1378kN 门面积 2.6×1.0×25=65m2 窗面积 2.3×1.8×24+10.1×1.8×2=136m2 门窗自重 65×0.2+136×0.4=67kN 墙体自重 {3.6×[7.8×24+7.2×14+3.9×2+8.7+3.9×2+(7.8+7.2)×2+3.9× 2+4.2×2+10.1×2]-(136+65)}×0.24×18=(3.6×378.4-201)×4.32=5017kN 小计6462kN 6.二层墙柱等自重

钢筋混凝土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计算书土建与水利学院 2014 级土木1 班 姜逢宇 目录 1. 截面设计 (1)确定跨度 (2)确定板厚 (3)确定截面高度 2. 板的设计 (1)确定荷载 (2)计算简图 (3)计算弯矩设计值 (4)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5)选配钢筋 3. 次梁设计 (1)确定荷载 (2)计算简图 (3)内力计算 (4)承载力计算 (5)锚固长度计算 4. 主梁设计 (1)确定荷载 (2)计算简图

(3)内力值及包络图 (4)承载力计算 (5)主梁附加吊筋计算 (6)主梁腰筋计算 (7)抵抗弯矩图及锚固长度计算设计参数: 1?截面设计 (1) 确定跨度 ①主梁跨度确定:11 = ②次梁跨度确定:12= 主梁每跨内布置3根次梁,板的跨度为。 (2) 确定板厚 h=110mm (3) 确定截面高度 次梁截面高度高度应满足:h=l/18~l/12=317~415mm,考虑活载影响,取h=500mm 取截面宽度b=300mm。 图1-梁格布置 2?板的设计 (1) 确定荷载 ①恒载:20mm水泥砂浆:*20= m2 110mm钢筋混凝土板:*25= m 15mm石灰砂浆:*17= m2 恒载标准值合计Gk=++=m ②活载:活载标准值合计Qk= m2

荷载设计值计算: ①可变荷载控制情况:Q=+=*+*= m2 ②永久荷载控制情况:Q=+*=*+**= m2 选择可变荷载控制情况,近似取Q=rfo ⑵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200mm*500mm,板在墙上支承长度a=120mm,取b=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按内力重分布进行设计,板的计算跨度为: ①边跨:101=1 n1+mi n(a/2+h/2)=()+55=1735mm ②中间跨:102=In 2-b=1900-200=1700mm 1m宽板的线荷载为Q=*仁m 因跨度差小于10%,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图2-板的尺寸 图3板计算简图(均布荷载大小为m) (3)计算弯矩设计值弯矩计算系数m 2 2 M1 = Q|0 /11 = 19.9 1.735 /11= ? m M2=-Q|02/11=-19.9 1.7352/1 1= ? m M3=Ql o2/16=19.9 1.72/16= ? m M4=-Ql o2/14=-19.9 1.72/14= ? m (4)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查表得,一类环境混凝土保护层厚度15mm, h0=110-15=95mm C40混凝土,a 1 =,fc=N/mm2; HPB300I冈筋,fy=270N/mm2 取b=1m宽板宽计算单元,配筋情况如下: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常用计算公式 (一)基础 1.带形基础 (1)外墙基础体积=外墙基础中心线长度×基础断面面积 (2)内墙基础体积=内墙基础底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T形接头搭接体积 V=V1+V2=(L搭×b×H)+L搭〔bh1/2+2(B-b/2×h1/2×1/3)〕=L搭 〔b×H+h1(2b+B/6)〕 式中:V――内外墙T形接头搭接部分的体积;V1――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上部所示,无梁式时V1=0;V2――由两个三棱锥加半个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下部所示,无梁式时V=V2;H――长方体厚度,无梁式时H=0; 2.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H1/6+[A×B+(A+a)(B+b)+a×b]+A×B×h2 式中:V1――基础上部棱台部分的体积(m3)V2――基础下部矩形部分的体积(m3)A,B――棱台下底两边或V2矩形部分的两边边长(m)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m) h1――棱台部分的高(m)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 (4)杯形基础 基础杯颈部分体积(m3)V3=abh3 式中:h3――杯颈高度V3_――杯口槽体积(m3) V4=h4/6+[A×B+(A+a)(B+b)+a×b]

式中:h4―杯口槽深度(m)。 V=V1+V2+V3-V4 式中:V1,V2,V3,V4为以上计算公式所得。 3.满堂基础(筏形基础) 有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基础板面积×板厚)+(梁截面面积×梁长) 无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底板长×底板宽×板厚 4.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体积=顶板体积+底板体积+墙体体积 5.砼基础垫层 基础垫层工程量=垫层长度×垫层宽度×垫层厚度 (二)柱 1.一般柱计算公式:V=HF 式中:V――柱体积;H――柱高(m)F――柱截面积 2.带牛腿柱 V=(H×F)+牛腿体积×n=(h×F)+[(a×b×h1)+a×bV2h2/2]n =h×F+a×b×(h1+h2/2)n 式中:h――柱高(m);F――柱截面积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h1――棱台部分的高(m)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n――牛腿个数 3.构造柱:V=H×(A×B+0.03×b×n) 式中:H―构造柱高(m);A.B―构造柱截面的长和宽b―构造柱与砖墙咬槎1/2宽度;n―马牙槎边数

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条形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 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注意:净长线的计算应砼条形基础按垂直面和斜面分层净长线计算 2、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 满堂基础工程量=满堂基础底面积×满堂基础底板垂直部分厚度+上部棱台体积 3、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1/6 h1 ×〔A×B+(A+a)(B+b)+a×b〕+A×B×h2 其中V1——基础上部棱台体积,V2——基础下部长方体体积,h1——棱台高度,A、B——棱台底边长宽,ab——棱台顶边长宽,h2——基础下部长方体高度 三十、混凝土柱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⑴、构造柱工程量计算 ①构造柱体积=构造柱体积+马牙差体积=H×(A×B+0.03×b×n) 式中:H——构造柱高度A、B——构造柱截面长宽b——构造柱与砖墙咬差1/2宽度n——马牙差边数 ⑶、框架柱 ①现浇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 框架柱体积=框架柱截面积*框架柱柱高 其中柱高: a 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如图1 b 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如图2 c 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如图3 d预制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依附于柱的牛腿,并入相应柱身体积计算。如图4 三十一、钢筋混凝土梁工程量规则 1、梁的一般计算公式=梁的截面面积*梁的长度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并入梁体积内。 2、梁长的取法 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3、地圈梁工程量 外墙地圈梁的工程量=外墙地圈梁中心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 内墙地圈梁的工程梁=内墙地圈梁净长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 3、基础梁的体积 计算方法:基础梁的体积=梁的净长×梁的净高 三十二、钢筋混凝土板的工程量计算 1、一般现浇板计算方法:现浇混凝土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单个面积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计算公式——V=板长×板宽×板厚 2、有梁板系指主梁(次梁)与板现浇成一体。其工程量按梁板体积和计算有梁板(包括主、次梁与板)按梁、板体积之和计算, 3、无梁板系指不带梁直接用柱帽支撑的板。其体积按板与柱帽体积和计算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课程设计计算书 项目名称:20m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形梁设计 学院:交通科学技工学院 专业:桥梁与隧道工程 指导教师:杨大伟 学号:1093210209 姓名:王永军 2011年12月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资料 1.题目:20m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形梁设计 2.计设计荷载:B级车道荷载,人群2.5kN/m2。 3.桥梁横断面布置图见图4-1。 4.主要尺寸:标准跨径L=20m计算跨径Lf=19.5m梁长L=19.96m 。 5、材料规格: 钢筋:主筋采用HRB400钢筋 抗拉强度标准值f sk=400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330MPa 弹性模量E s=200000MPa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ζb=0.56 箍筋采用HRB335钢筋 抗拉强度标准值f sk=335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280MPa 混凝土:主梁采用C30混凝土 抗压强度标准值f ck=20.1MPa 抗压强度设计值f cd=13.8MPa 抗拉强度标准值f tk=2.01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f td=1.39MPa

' 弹性模量 E c =30000MPa 6. 设计规范: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二、设计内容 (一)截面选择: 尺寸:b=240 mm ; h f = 100 +140 2 = 120mm ;h=1200 mm; 拟采用 C30 混凝土;采 用 HRB400 得钢筋; (二)内力设计值

荷载内力计算结果 基本内力组合(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弯矩组合设计值: 1. M d ,L /2 = 1.2 ? 751+1.4 ? 595+1.12 ? 55.3=1796.14 kN ? m M d ,L /4 = 1.2 ? 562+1.4 ? 468.5+ ? 1.12 ? 41.3=1376.56 kN ? m 2. M d ,L /2 = 1.2 ? 765+1.4 ? 537.2+1.12 ? 34.8=1709.06 kN ? m M d ,L /4 = 1.2 ? 573+1.4 ? 422.7+ ? 1.12 ? 26.2=1308.73 kN ? m 3. M d ,L /2 = 1.2 ? 766+1.4 ? 48 4.9+1.12 ? 30.5=1632.22 kN ? m M d ,L /4 = 1.2 ? 566+1.4 ? 382+ ? 1.12 ? 22.8=1239.54 kN ? m 剪力组合设计值: 1. 支点截面: V d ,0 = 1.2 ? 154+1.4 ? 12 2.8+1.12 ? 15=37 3.52 kN 跨中截面: V d ,L /2 = 1.4 ? 51.5+1.12 ? 2.84=75.28 kN 2. 支点截面: V d ,0 = 1.2 ? 157+1.4 ? 127.4+1.12 ? 44=416.04 kN 跨中截面V d ,L /2 = 1.4 ? 46.5+1.12 ? 1.79=67.10 kN 3. 支点截面: V d ,0 = 1.2 ? 155+1.4 ? 136+1.12 ? 47=429.04 kN 跨中截面V d ,L /2 = 1.4 ? 41.9+1.12 ? 1.57=60.42 kN 短期效应组合 V s = V GK + 0.7V Q 1K / (1+ μ) + V Q 2K V s = V GK + 0.7V Q 1K / (1+ μ) + V Q 2K 长期效应组合 V l = V GK + 0.4[V Q 1K / (1+ μ) + V Q 2K ] V l = V GK + 0.4[V Q 1K / (1+ μ) + V Q 2K ]

工程量计算规则_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览表

工程量计算规则(P88) (一) 砖基础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包括附墙垛基础宽出部分体积,扣除混凝土地梁(圈梁) 、构造柱所占体积,不扣除基础大放脚T 形接头处的重叠部分及嵌入基础内的钢筋、铁件、管道、基础砂浆防潮层和单个面积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靠墙暖气沟的挑檐不增加。基础长度外墙按中心线,内墙按净长线计算。 界定 砖基础与墙身的划分以首层设计室内地坪为界,设计室内地坪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如墙身与基础为两种不同材质时,按材质不同处为分界线。 实心砖墙、空心砖墙及石墙均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扣除门窗洞口、过人洞、空圈、嵌入墙内的钢筋混凝土柱、梁、圈梁、挑梁、过梁及凹进墙内的壁龛、管槽、暖气槽、消火栓箱所占体积。不扣除梁头、板头、檩头、垫木、木楞头、沿缘木、木砖、门窗走头、砖墙内加固钢筋、木筋、铁件、钢管及单个面积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凸出墙面的腰线、挑檐、压顶、窗台线、虎头砖、门窗套的体积亦不增加,凸出墙面的砖垛并入墙体体积内。 附墙烟囱(包括附墙通风道、垃圾道) 按其外形体积计算,并入所依附的墙体体积内。砌地下室墙不分基础和墙身,其工程量合并计算,按砌墙基价执行。

(1)墙长度外墙按中心线,内墙按净长计算。 (2)墙高度外墙、内墙 ①外墙斜(坡) 屋面无檐口天棚者算至屋面板底; 有屋架且室内外均有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另加200mm; 无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另加300mm ,出檐宽度超过600mm 时按实砌高度计算; 平屋面算至钢筋混凝土板底。②内墙位于屋架下弦者,算至屋架下弦底; 无屋架者算至天棚底另加100mm; 有钢筋混凝土楼板隔层者算至楼板顶; 有框架梁时算至梁底。③女儿墙从屋面板上表面算至女儿墙顶面(如有混凝土压顶时算至压顶下表面) 。④内、外山墙按其平均高度计算。 ⑤围墙高度算至压顶下表面(如有混凝土压顶时算至压顶下表面) 围墙柱并入围墙体积 内。 计价时注意(P86) 计算实心砖墙工程量时,墙内砖平碹、砖拱碹、砖过梁的体积不扣除,应包括在实心砖墙价格内。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华南理工大学东莞东阳教学中心 课程名称:钢筋混凝土结构(英文)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专升本 学时:72 学分:4.5 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属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现行的规范、规程等有关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为以后在混凝土结构学科领域继续学习及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绪论 1.了解混凝土的一般概念 2、深刻理解和掌握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条件(重点) 3、充分认识钢筋与混凝土的优缺点(重点) 4、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及发展前景 5、做好学习本课课程的准备。 (二)钢筋混凝土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 内容: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混凝土与钢筋粘结协同工作的特性直接影响结构和构件的受力性能,也是混凝土结构的计算理论、计算公式建立的基础。 要求: 1.熟悉建筑工程中所用钢筋的品种、级别及其性能 2、掌握钢筋的强度指标和变形,重点理解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 3、熟悉混凝土在各种受力状态下的强度与变形性能,掌握混凝土各项强度指 标、弹性模量以及变形模量等(重点)

4、了解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第六章有展开) 5、了解混凝土的时随变形——收缩和徐变。 (三)梁的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分析 内容:通过对典型试验梁的挠度曲线、截面应变分布及破坏过程的分析,说明混凝土和钢筋的力学性能对梁的受力阶段、应力状态、破坏特征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钢筋混凝土的应力分析和极限弯矩的计算公式。 要求: 1、掌握试验梁、梁的挠度曲线、梁受力的三个阶段以及相应的截面应力分布 (重点) 2、掌握适筋梁及其破坏特征(重点) 3、熟悉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 4、熟悉配筋率对梁的破坏特征的影响 5、掌握梁截面应力分析的基本假定——平截面假定、材料的应力-应变物理 关系、基本方法(重点) 6、熟悉《规范》采用的极限弯矩计算方法,具有实际意义。 (四)结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 内容:现行规范和法规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遵守的基本原则,本章结合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介绍了结构设计原理——结构极限状态的基本概念、近似概率的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极限状态使用设计表达式。 要求: 1、熟悉结构设计的要求 2、掌握工程结构极限状态的基本概念。包括结构的作用、对结构的功能要求、 两类极限状态等(重点) 3、了解结构可靠度的基本原理 4、熟悉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五)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内容:本章在第二章的试验分析和第三章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特性,推导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公式和适用条,并注意构造要求。 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