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教学模式与策略的多维度分析

常用教学模式与策略的多维度分析
常用教学模式与策略的多维度分析

常用教学模式与策略的多维度分析

摘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与策略进行归纳总结,从活动对象、活动过程、资源条件三方面,从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资源、支持条件八维度对九种教学模式与策略进行分析,以“计算思维概述”知识点为例,说明该方法的运用。

关键词:教学模式与策略;模式特征表;计算思维

0 引言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结构理论框架和活动程序。它既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也要突出体现教学活动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以解决教与学中的具体问题。

1 常用教学模式与策略的特征点

由于不同教学模式依据的学习理论不同,现行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出两大特点:传递接受和探究发现。

1.1 以教为主

我国教学实践中流传最广的教学模式源自五段教学法,后衍生出现行教学活动中广泛采用的五环节教学模式。文献[l]将其基本过程归纳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将知识学习分为两个维度:接受和发现,有意义和机械。他认为,教学作为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主要活动是让学生学习间接知识,决定了学生获取大量知识必须是接受性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能够很好地将教学过程同认知过程联系起来,促进知识的有意义学习,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当学生用于学习的有效时间足够长,都能完成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标准,由此提出了掌握学习模式。提倡在教学中,考虑学生的个别需要和学习特征,给予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时间,让大多数学生掌握所教内容,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1.2 以学为主

以发现式学习为代表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贯穿“自主探索、自主发现”主线,强调探究过程。基本思想是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归纳来获得一般法则,用来解决新的问题。探究式学习也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在选定课题后,教师需要向学生解释探究的程序,分析总结探究过程以帮助未来的探究活动。研究性学

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教学策 略 常用的几种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规定了教学活动的总体风格和特征。教学策略连续统一体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发现策略’和接受策略'中间有不同的混合、过渡的情况。教学策略作为教学方案的总的抽象描述,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方案。 1 ?训练与练习策略 这是一种比较机械的接受学习策略。由于学习的最终结果是记忆感知材料,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需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教学中教师只须示范做什么并提供练习,而学生只需记忆学习内容,并不需要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活动,因此基本上是属于机械记忆的策略。 训练与练习策略的模式如下: 提供示范f巩固练习f反馈迁移 训练与练习策略尽管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容易导致死背硬记,但是作为一种在教学中比较常用的策略,对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对物理教学中的某些内容(大多为言语信息),适当地运用训练与练习策略,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由于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陈述性知识对学生学习和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不能因为训练与练习策略容易导致死背硬记而望而却步。应通过对物理知识所属学习类型的分析,选用适用于接受学习的信息,适当地选用训练与练习策略,扬其长,避其短,合理运用之。 2?演绎策略 演绎策略也是基于接受学习而设计的策略,但这种接受学习是奥苏伯尔所提倡的意义接受学习而非机械学习。由于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某种形式的抽象观念一一概念或概括)到特殊(得出特定的结论),因此,运用演绎策略设计课堂教学,须考虑学生是否已掌握了成为推理过程起点的物理概念,及他们能否通过观察将现象与概念联系起来。 演绎策略的模式如下:

常用的几种教学策略

常用的几种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规定了教学活动的总体风格和特征。教学策略连续统一体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发现策略’和‘接受策略’,中间有不同的混合、过渡的情况。教学策略作为教学方案的总的抽象描述,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方案。 1.训练与练习策略 这是一种比较机械的接受学习策略。由于学习的最终结果是记忆感知材料,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需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教学中教师只须示范做什么并提供练习,而学生只需记忆学习内容,并不需要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活动,因此基本上是属于机械记忆的策略。 训练与练习策略的模式如下: 提供示范→巩固练习→反馈迁移 训练与练习策略尽管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容易导致死背硬记,但是作为一种在教学中比较常用的策略,对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对物理教学中的某些内容(大多为言语信息),适当地运用训练与练习策略,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由于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陈述性知识对学生学习和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不能因为训练与练习策略容易导致死背硬记而望而却步。

应通过对物理知识所属学习类型的分析,选用适用于接受学习的信息,适当地选用训练与练习策略,扬其长,避其短,合理运用之。 2.演绎策略 演绎策略也是基于接受学习而设计的策略,但这种接受学习是奥 苏伯尔所提倡的意义接受学习而非机械学习。由于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某种形式的抽象观念——概念或概括)到特殊(得出特定的结论),因此,运用演绎策略设计课堂教学,须考虑学生是否已掌握了成为推理过程起点的物理概念,及他们能否通过观察将现象与概念联系起来。 演绎策略的模式如下: 提出物理概念(原理) →进行演绎推理→实验(例)验证→概括得出结论 演绎策略是一种教学效率较高的教学策略,由于省略了学生用来 探究、发现的时间,因此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容纳较多的信息。但与此同时,正是由于这种策略设计的教学强调概念之间的关系,教学基本上是讲解式的,因而学生的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这一点看,演绎策略对于发展学生的远迁移能力不利,而有助于近迁移能力的发展。 因此,在选择演绎策略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并尽可能地 多用实例(或演示)进行论证,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归纳策略

游戏数据分析维度、方法

游戏数据分析维度、方法 1通过网上,收集关于游戏数据分析方面的资料。对各资料进行整理,并提出对游戏行业有价值的专题分析内容。欢迎拍砖! 2数据分析的维度、方法 2.1常规数据分析(设定指标,定期监测) 2.1.1常规数据分析维度 2.1.1.1宏观方面 对宏观指标进行监控(小时、天、周、月、季度、年等),发现异常(人数掉线、新增用户增长异常、ARPU升高等),给公司提供客观的数据来衡量和判断游戏的运营情况 2.1.1.1.1用户数量 注册用户 在线人数(最高在线人数;日、周、月活跃人数;活跃用户平均在线时间、平均在线人数) 2.1.1.1.2 ARPU 每个(平均在线人数、付费用户、活跃用户)每月贡献人民币 运营成本(服务器、带宽、客户服务、推广成本) 产品毛收益 时间卡模式的固定ARPU 增值模式的动态ARPU 时间卡+增值模式的动态ARPU 付费率

2.1.1.1.3 推广力度 推广成本(宣传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 推广效果(各个路径的转化率:看广告人数—目标用户看广告人数—目标用户记住人数—目标用户感兴趣人数—目标用户尝试人数) 2.1.1.1.4 流失率 前期流失率 自然流失率 游戏流失率重要节点分布(初始化页、选线+创建角色、1级、5级、6级、7级、累计) 一般流失率(日、周、月) 2.1.1.1.5 用户自然增长率 2.1.1.1.6病毒性 发送邀请人数、发送率 接受邀请人数、比例接受率 K-Factor=感染率*转化率 2.1.1.2微观方面 对微观指标进行监控(小时、天、周、月、季度、年等),发现异常(道具销量异常等),并指导开发团队修正游戏版本,为新版本和新功能提供决策依据。 2.1.1.2.1 MMORPG游戏: 职业等级分布 任务统计(每个任务参加、完成和取消次数或人数) 经济系统统计 { 总剩余金钱、背包存放金钱总量、仓库存放金钱总量、邮件存放金钱总量

多角度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多角度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文本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凭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既然是一个载体,老师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文本,真正走进文本,深入解读文本,在阅读中感悟体验,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所谓的文本解读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凭借感受力和想象力而披文入情、动情关照的独特的精神活动。文本解读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会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 一、把文章还原到历史中,站在作者的角度阅读文本 孟子曾经说过:“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要想成功解读文本,追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应该首当其中。因为作家要表达思想,抒发情感,一定要有一个空间。作者所选取的自然的、生活的图景,经过思想的渗透、情感的倾注,就不再是原先的个别的生活图像的复现,而形成了有情有境、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考的一种典型生活空间,一种艺术境界。当教师通过语言和直观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让学生试着站在作者的角度阅读文本,学生便会产生与作者所抒发的情感相似的或者相一致的情感体验。如在讲《背影》一文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这次分别发生在1917年的南京浦口车站,“当时祖母刚刚去世,父亲又失业了,家中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家境十分惨淡”。只有了解了这些,学生才有可能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验作者的感受:分别那一刻,社会的动荡、家境的惨淡、前途的渺茫、生存的无助,这一切都如同千斤重担压在父亲的心头。就在这种处境之下,父亲事事以儿子为中心,处处为儿子做考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儿子,安慰儿子。这样, 学生才可以理解父亲那深刻的爱。 二、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读出个性化的见解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做好解读文本的第一人。教师高屋建瓴,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章。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深入思考,能找到打动自己的点,能读出文章的文眼,能思考出自己教学的文眼,读出自己个性化的见解,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解读 文本读出自己的感受。 如在讲《背影》时,我抓住一个“攀”字,引导学生体会父亲攀爬月台的艰难与努力,想象那一瞬间父亲的面部表情,从而挖掘出父亲背影中蕴含着对儿子多少的爱;在讲《幽径悲剧》时,我抓住“微笑”一词,我引导学生想象:茂盛的紫藤萝下半部分已经被砍断了,失去了生存的机会,上面的花儿却不知道,依然在向世人绽放着最灿烂的微笑,学生可以想象出在以后几天里,鲜艳的花朵是怎样一点一点地枯萎,一点一点地失去生命。从而更深刻的理解深爱着紫藤萝的作者,把它当作精神支柱的作者,看到这一幕,是多么地痛心!在想象的画面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紫藤萝的不幸。 三、在有层次的教学设计中解读文本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同时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经验是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这就决定着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发展应该是简约的,是在教师的适度引领下进行的,这样,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才可能更加深刻,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才可能更高。因此,教师要在自己个性化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抓住文本的核心内容,精心设计一两个有层次、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静下心来,细细的品读文本,咀嚼语言,体验作者的经历与感受,从而收获自己的人生感悟。如在教《藤野先生》一文时,我设计了四个层次的问题:找到“伟大”,说说鲁迅对藤野先生的评价,引导学生切入文章;探究“伟大”,说说我们眼中的藤野先生,引导学生品读文章,说说自己对藤野先生的评价与感受;深化“伟大”,说说鲁迅心中的藤野先生,引导学生联系鲁迅出国的目的、当时的背景,从而站在鲁迅的视角来看藤野先生;提升“伟大”,说说我们心中的鲁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5号——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

附件3: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5号——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是指企业对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按照区域、产品、部门、客户、渠道、员工等维度进行计量,分析盈亏动因,从而支持企业精细化管理、满足内部营运管理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第二条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主要适用于市场竞争压力较大、组织结构相对复杂或具有多元化产品(或服务)体系的企业。企业应用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工具方法,还应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第二章应用环境 第三条企业应用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工具方法,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0号——营运管理》中对应用环境的一般要求。 第四条企业应用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工具方法,应按照多维度建立内部经营评价和成本管理制度,并按照管理最小颗粒度进行内部转移定价、成本分摊、业绩分成、经济增加值计量等。 管理最小颗粒度,是指企业根据实际管理需要与管理能力所确定的最小业务评价单元。

第五条企业应用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通常需构建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信息系统、模块或工具,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及时、准确、高效地获取各维度管理最小颗粒度相关信息。 第三章应用程序 第六条企业进行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一般按照确定分析维度、建立分析模型、制定数据标准、收集数据、加工数据、编制分析报告等程序进行。 第七条企业应根据组织架构、管理能力,以及绩效管理、销售管理、渠道管理、产品管理、生产管理、研发管理等管理需求,确定盈利能力分析各维度的类别,通常包括区域、产品、部门、客户、渠道、员工等。 第八条企业应以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净利润、经济增加值(EVA)等核心财务指标为基础,构建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模型(见附录1)。 业财融合程度较高的企业可将与经营业绩直接相关的业务信息,如销售量、市场份额、用户数等,纳入多维盈利能力分析模型。 金融企业在构建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模型时,可加入经风险调整后的经济增加值(EVA)、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RAROC)等指标。 第九条企业应根据盈利能力分析各维度的分类规则和所构建的分析模型制定统一的基础数据标准和数据校验规则,保证各维度盈利能力分析数据基础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并通过系统参数配置、数据质

常用的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常用的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指导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在具体应用中不断给以提示,让其口头叙述和明确解释所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以及报告自己应用学习策略时的思维,通过不断重复这种内部定向思维,可加强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感知与理解保持。 (2)程序化训练模式。程序化训练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 (3)完形训练模式。完形训练就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 (4)交互式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它是由教师和一小组学生(大约6人)一起进行的。旨在教学生这样四种策略; ①总结——总结段落内容。②提问——提与要点有关的问题。③析疑——明确材料中的难点。④预测——预测下文会出现什么。(5)合作学习模式。 研究证明,以这种方式学习的学生比独自总结的学生或简单阅读材料的学生,其学习和保持都有效得多。合作性讲解的两个参与者都能从这种学习活动中受益,而主讲者比听者获益更大 3.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答:(1)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①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②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③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①对事业无私奉献;②对学生,真诚热爱;③对同志,团结协作;④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小学生记忆的特点

知识产权本质的多维度解读(作者:吴汉东)

知识产权本质的多维度解读 吴汉东 内容提要 从价值目标和制度功能的多维角度出发,可以对知识产权的本质进行不同的描述:在私人层面,它是知识财产私有的权利形态;在国家层面,它是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度选择;在国际层面,它是世界贸易体制的基本规则。上述三个范畴并非是知识产权的全部品性,但或许是关于知识产权本质的基本认识。 关键词 私权 公共政策 国际贸易规则 在民事权利制度体系中,知识产权是与传统的财产所有权相区别而存在的。英文 Intellectual Property 、法文 Propri t Intellectuale 、德文 Gestiges Eigentum ,其原意是 知识(财产)所有权 或 智慧(财产)所有权 。将一切来自知识活动领域的权利概括为 知识产权 ,最早见之于17世纪中叶的法国学者卡普佐夫的著作。后来,比利时著名法学家皮卡第发展了这一理论,将知识产权视为一种特殊的权 利范畴,并以此区别于物的所有权。 作为法律制度的知识产权,其立法目的在于保护智力创造者的权利,维系社会正义;促进知识广泛传播,有效配置智力资源。这即是正义与效益的双重价值目标。知识产权的各项基本制度,围绕着上述法律价值目标,发挥着保护权利、平衡利益、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社会功能。基于价值目标与制度功能的多元化,我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认识知识产权的本质。 一、私人语境下的知识产权:知识财产私有的权利形态 世界贸易组织的 知识产权协定 在其序言中宣示 知识产权为私权 ,以私权名义强调知识财产私有的法律性质。权利本体的私权性是将知识产权归类于民事权利范畴的基本依据。所谓私权,即私的权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它是私人的权利。这里的私人,特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即处于平等地位的人。当国家以民事主体出现时,其与其它民事主体之间也是平等关系。第二,它是私有的权利。这里的私有,意指民事权利为特定民事主体所享有,是特定人享有的私人权利,而不是一切人同享的公共权利。第三,它是私益的权利。这里的私益,也就是与公益相对应的个人利益。根据私法的原则,允许 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形成相互之间的经济关系和其它关系 ,追求合法的私利。知识产权归类于私权,在于它具备私权的一般确认标准:它是 关于私人利益方面的各种权利 (利益说);是 关于 平等主体相互之间的权利 (关系说);是 私法上所确定的权利 (法律说)。 可以认为,知识产权的产 生、行使和保护,适用于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则。离开了民事权利体系,知识产权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找到其相应的归属。97 参见 中华实用法学辞典 ,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26页; 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 (宪法 行政法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149页。 [德]米 科斯特: 私法自治及其限制 ,载 中德经济法研究所年刊 ,1994年第5期,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苏]E A 鲍加特赫等: 资本主义和发展中国家的专利法 ,载 国外专利法介绍 ,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2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一、学习的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概念,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方法和策略;掌握教学方法划分的依据和标准;了解当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选用的基本标准、原则和技巧;在教学策略的选用上,重点掌握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和原则;了解当代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发展趋向。 二、学习要点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而采取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二)国内外教学法的分类 1、国外教学法的分类 美国学者拉斯卡提出:“教学方法就是发出和学生接受学习刺激的程序。”这些学习刺激称之为A、B、C、D刺激,由此形成四种教学方法。 (1)呈现方法 (2)实践方法 (3)发现方法 (4)强化方法 2、我国教学方法的概括性分类。 从具体到抽象,教学方法由三个层次构成: (1)操作性教学方法

(2)原理性教学方法 (3)技术性教学方法 (三)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九种,即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四)教学策略的概念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五)教学策略的特征 1、指向性 2、操作性 3、整体综合性 4、调控性 5、灵活性 6、层次性 (六)教学策略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2、教学策略与教学思想 3、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 4、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七)构成教学策略的要素 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一般包含以下几个要素:指导思想、教学目标、

保罗·利科文本理论的多维度诠释

保罗·利科文本理论的多维度诠释 法国诠释学家保罗·利科的哲学思想十分丰富,其研究涉及的内容广泛。国内外对利科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层面,从文学理论视角对利科的研究较少,但是利科诠释学思想丰富的内涵与意蕴给文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更具深度的研究空间。 利科在不断的反思中调和理论之间的冲突,将对理解的讨论从认识论层面最终推进到存在论层面。实质上,利科对象征、神话、精神分析、隐喻和叙事等方面的诠释最终都指向文本。 本文从隐喻、象征和叙事三个维度对利科的文本理论进行探究,并在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中验证其理论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三章。 第一章探讨的是使文本具有生命力的隐喻。首先隐喻和文本是具有内在同一性的,两者共同的基础是话语,而且都涉及解释和理解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两者都是对世界的重新描述并指向可能的文本世界。 同时,隐喻结构也赋予了文本张力,文本的张力就在“是”与“不是”之间。此外,隐喻在新的语境下不断进行语义更新,隐喻话语也在不断的诠释中产生新的意义并赋予文本以更强的生命力。 第二章探讨的是丰富文本内涵的象征。象征分为神话的、梦的和诗的象征。 神话象征具有始源性特征,它给文本带来丰富的意向。梦的象征指向精神分析,被利科称为欲望的语义学,指涉文本潜在的意义,对文本潜在内涵的分析丰富了对文本的理解。 诗的象征不仅丰富了文本内涵,也为文本诠释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它导致了思想。第三章探讨的是体现文本延展性的叙事。

叙事依赖于时间,利科认为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存在于人的思维之中的,时间对于人来说是时间经验,而文本是时间经验传递的场所,因此叙事的暂时性因文本得以延展;情节展现的是对行动的模仿,三重模仿对应的是文本的构型。三重模仿在思维的运动中延伸,指向的是对叙事的再理解,同时也是对文本的再理解,因此文本不是封闭的,文本在解释的循环中指向可能的文本世界。 通过从隐喻、象征和叙事三个维度对利科文本理论的分析,一方面扩大了隐喻、象征和叙事的的内涵,指向更广泛的文本;另一方面,利科经由认识论的迂回探讨确认了文本的本体论地位,指向文本世界的存在论层面,文本不再仅仅是可被阅读和理解的产物,文本是对世界的重新描述,并指向可能的文本世界。读者世界与文本世界遭遇时,人们在这可能的文本世界中获得新知,并重新认识自我。 利科的文本理论在文学文本分析和人的自我理解之间构建了直接联系,同时也凸显了语言和文本在人对存在的理解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本体论意义。

《台阶》综述:追求文本解读的多元多维

《台阶》综述:追求文本解读的多元多 维 姜毅 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一经发表就获得好评,并在众多读者中引起了广泛和较为强烈的反响,先后人选人教版全国统编语文教材、苏教版语文教材和鲁教版语文教材,与中学语文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森祥本人在谈及小说《台阶》的创作缘起时说:“中国文学不乏众多栩栩如生或伟大或平凡的母亲形象,但父亲形象令人遗憾地缺位!……即使涉及父亲形象,也往往是板着严厉的面孔,维护着中国持续数千年之久的宗法传统,他们或平面或病态,缺乏人性的温暖与光彩。”①这种“君臣父子”道统背景下的父亲形象显然是不令人愉快的,作家渴望通过对这种僵化和呆板的父亲形象的打破来触摸亲情和人性的温柔底色。通过这个新形象的建构,作者希望能够深入解读人物的精神背景,读出父亲形象的丰富性和情感的复杂性。 一、文本研读:还原小说人物的丰富性 对小说《台阶》的研究和解读总体来看,共同指向小说人物丰富意蕴的分析与挖掘:(1)“父亲”形象解读;(2)小说主题研究;(3)体裁和语言研究;(4)细节描写研究;(5)小说结尾问题研究。我们分别从这五方面出发,对相关研究做一梳理,以期勾勒出《台阶》文本研究的总体现状。 (1)“父亲”形象解读 小说中的父亲既有传统父亲严厉威严的一面,又是作者理想亲情的某种寄托,因此在这个“父亲”的身上存在着巨大的审美张力,具有比较丰富的阐释空间和余地。 朱月君指出,小说在提及乡亲对台阶的看法时“乡亲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这里的“戏称”实际上是对台阶象征意义的否定和嘲弄,父亲并没有如期望的那样因为高台阶而得到真正的尊重,父亲“若有所失”的根本原因是台阶所代表的封建狭隘的等级观念的瓦解。父亲“所追求的不过是形式上的提高身份而已”,这种虚妄的等级观念最终只能如同在父亲头顶飘来飘去的“一片片旱烟雾”般烟消云散。这不仅是父亲一个人的悲剧,更是中国封建传统给广大

几种常见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比较

几种常见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比较 教学设计理论是在其他相关学科理论如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进一步扩展到实践应用的领域,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许多教学设计专家把教学设计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形成一系列过程设计模式。这些模式一方面综合了理论与技术等各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简化了复杂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设计过程模式也成为教学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教学设计观念把教学设计过程看作纯粹是个人经验的产物,缺少一定的理论基础。现代教学设计模式则已经跳出这种传统框架,反映了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状况,重点不再限于描述教学设计的具体步骤,而成为连接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之间的桥梁,其主要功能是便于教学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教学设计在实践上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理念。第一阶段把教学设计看成是应用科学。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认为任何学习的结果都是由一系列预先设置的学习目标所导致,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学习分解成各种类型的行为目标,根据这些行为目标选择适当的媒体和方法,为教学提供一种可行的教学序列。其倡导者大多是心理学家,如斯金纳、梅格、加涅等。第二阶段倾向于用美学的方法对教学进行设计,重视美学形式对学生的影响,强调用美学效果吸引学习者的兴趣。其倡导者是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媒体制造者。这一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教学中学习者情感尤其是兴趣的发展。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侧重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主张教学设计不应该根据预先确定的目标制定机械的教学步骤,因为学习并不都是像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描述的那样可以通过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进行。学习应通过学习者自行探究和解决问题而进行,因而强调设计的探究、协作和创造性。这种教学设计过程确立了更为复杂的学习目标,以使学习者成为可以解决问题的探究者。第四阶段,教学设计强调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教学设计者和教师们逐渐意识到学习往往是个人的事情,学习是否成功与学习者先前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关,而且学生获取知识和经验的范围不断增加和扩展,更新和变化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教学设计目的不再是建立一系列学习步骤,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世界。教学设计者和教师分别变成了学习背景的设计者和说明者。 以上可以看出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总的发展趋势是由原来的单一的应用科学形式转向了多样性的综合化形式。但不论怎样变化,教学设计过程都必须清楚地解决四个基本问题,一是学习者的特点是什么?二是教学的目标是什么?三是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是什么?四是怎样评价和修改?对这四个基本问题的处理和展开发生不同,就形成了众多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1.迪克—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 迪克—凯瑞(W. Dick & L. Carey)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最为突出,是典型的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系统开发模式,该模式从确定教学目标开始,到终结性评价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5号——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

附件3: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5 号——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是指企业对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按照区域、产品、部门、客户、渠道、员工等维度进行计量,分析盈亏动因,从而支持企业精细化管理、满足内部营运管理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第二条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主要适用于市场竞争压力较大、组织结构相对复杂或具有多元化产品(或服务)体系的企业。企业应用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工具方法,还应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第二章应用环境 第三条企业应用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工具方法,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0 号——营运管理》中对应用环境的一般要求。 第四条企业应用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工具方法,应按照多维度建立内部经营评价和成本管理制度,并按照管理最小颗粒度进行内部转移定价、成本分摊、业绩分成、经济增加值计量等。 管理最小颗粒度,是指企业根据实际管理需要与管理能力所确定的最小业务评价单元

第五条企业应用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通常需构建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信息系统、模块或工具,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及时、准确、高效地获取各维度管理最小颗粒度相关信息。 第三章应用程序 第六条企业进行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一般按照确定分析维度、建立分析模型、制定数据标准、收集数据、加工数据、编制分析报告等程序进行。 第七条企业应根据组织架构、管理能力,以及绩效管理、销售管理、渠道管理、产品管理、生产管理、研发管理等管理需求,确定盈利能力分析各维度的类别,通常包括区域、产品、部门、客户、渠道、员工等。 第八条企业应以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净利润、经济增加值(EVA )等核心财务指标为基础,构建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模型(见附录1)。 业财融合程度较高的企业可将与经营业绩直接相关的业务信息,如销售量、市场份额、用户数等,纳入多维盈利能力分析模型。 金融企业在构建多维度盈利能力分析模型时,可加入经风险调整后的经济增加值(EVA )、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RAROC )等指标。 第九条企业应根据盈利能力分析各维度的分类规则和所构建的分析模型制定统一的基础数据标准和数据校验规则,保证各维度盈利能力分析数据基础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并通过系统参数配置、数据质量管控等在信息系统中予以实施。 第十条企业应根据管理最小颗粒度确定数据源的获取标准,并从信息系

浅谈多维度创作和多维度阅读的习惯

浅谈多维度创作和多维度阅读的习惯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浅谈“多维度创作和多维度阅读”的习惯 自从德国教授姚斯提出“接受美学”概念以来,现代文艺理论便开始把传统的只关注作者的文艺理论打破了。人们的创作将不仅仅关注写作的文本,而更关注读者的感受。特别是网络文学对读者、电影和音乐等文艺作品对西瓜群众反馈的事实刚好说明了这一点。我国古代伟大的文艺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就提到:“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就要求对文学的批评要“六观”。其实,无论是“接受美学”,还是“六观”批评,笔者认为概括为多维度的创作和多维度的阅读似乎更合适。 什么是维度?它其实是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基础》提出的一个物理学概念,也就是由长宽高三维,乃至加上时间等以上造成的四维等等更多维的空间。相对于文学艺术而言,笔者借用这个概念特指:文艺创作和阅读的多角度、多视点、多层次、多思维的创作和阅读方法。 为什么要谈多维度创作和读者的多维度阅读习惯?笔者认为所有的文艺作品,作者的创作动机一定是给别人看的。当然,或许会有作家们说,我只关注我自己的创作,因为我要征服读者!更有作者会说,我的作品是给以后的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自己看的。而事实上“二十年、乃至三十年后的自己”却早已不是现在的自己,而是另外一个地地道道的“读者”、另外一个“别人”。所以说到底,我们还是创作给别人看的。我国着名的诗歌理论批评家吴思敬老师在他的《诗歌基本原理》一书中,把读者对诗人产生的作用概括为三点:一是诗作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获得生命。二是,诗人对读者期待心理的预测制约着创作。三是,诗人根据读者的反馈信息而调整创作。我认为把这里的诗扩大成文学作品或者文艺作品也是完全适用的。所以我认为要谈多维度创作就必须也把多维度阅读合在一起来说。笔者认为多维度的创作和多维度的阅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现象: 一是作者有意识的多维度创作。

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的区别

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的区别 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请注意区分并整理出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的类别及各个类别的特点? 教学策略定义: 以下是关于教学策略的三种观点:(1)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学策略都涉及到如何提炼或转化课程内容的问题。((2)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3)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这三种观点的相似之处在于都认为教学策略的实施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具有灵活性(或称为变通性)。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种观点认为教学策略是“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第二种观点认为教学策略是“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而第三种观点则把教学策略归结为“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在此基础上,可以找出教学策略的一些特征及其基本含义:教学策略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整套比较灵活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的计划、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一种变通性地应用。 分类: 对于教学策略的分类方法又有好多种。但按照信息加工的控制点来划分,可以分为替代性、生成性和指导性三种。 替代性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选择特定的教学内容,并将其组织安排好,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将其传授给学生。在此过程中,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教师,而学生没有主动性。 生成性教学策略是指鼓励学生自主的形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组织、理解、强化和迁移。并在教学中构建自己特有的教学意义。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希尔斯提出来的。为了发挥前两种教学策略的优势并弥补其不足,加涅又提出了指导性教学策略。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的多维度解读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的多维度解读 □李巧玲 【摘要】正确、有效地解读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的前提。解读教 材不仅要解读文本的表面信息,还要关注单元话题、图片信息、文化背景等内容之间的联系。 要多维度地解读教材,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解读单元话题,突出语言功能;分析文本体 裁,领会编者意图;联系上下文分析,理解文字寓意;挖掘图片信息,拓宽教材内容;了解文化 背景,延伸教材深度。以此真正用活教材,用好教材,为英语课堂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教材解读;单元话题;体裁;文化 教材是课程教学资源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将课程理念转换为课堂学习活动的重要媒介。因此,教师必须要有课程意识,跳出教材的局限,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同时还要基于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水平和实际需要,为他与表演;2.语音准确,注意语调变化;3.声情并茂,声音洪亮;4.表达流利,表演结束后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木偶表演场景。具体教学片段如下。T:At the Animal show,we can perform some programs.Here are four programs.They are:●Program 1:Sing and chant.请你用动物木偶表演一首我们学过的歌曲或歌谣。●Program 2:Model show.请你用动物木偶为我们展示它的身体部位,并用“Look at my...It ’s...”句型进行介绍。●Program 3:请你用动物木偶和同伴演个双簧,一个木偶在后面说话,另一个木偶在前面表演所说的内容。●Program 4:以A short play 表演绘本故事。学生分为四人一组,教师要求各组组长抽取节目单,并按照要求组织小组成员表演节目。节目表演完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评价表,根据评分要求给每个节目打分,达到一项要求得一颗星,达到全部要求得三颗星,成绩优异的小组的每位成员获得一张点赞卡。 (三)期末综合展评 成果性评价也被称为终结性评价,是指在一个学习阶段末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小学一、二年 级话题式情趣课程的评价主要以free talk 口语评价形式为主。这一评价会对学生听、说、读、唱、演和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检测。教师提供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多方面 能力,最终依据六个Topic ,就课堂free talk 表现、展演表现、期末口语成绩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总体来看,小学一、二年级英语话题式情趣课程以话题建构为内容,以情趣激发为目标,以“歌曲+儿歌+绘本+展演+动画”为主要形式。它通过 菜单式网上选课、走班式课程实施,利用过程性、发展性及成果性的三维评价体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体验中,具备了初步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英语交际能力,初步养成了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为后续的英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岳林中心小学315020)教学月刊·小学版2018/5综合JIAOXUEYUEKANXIAOXUEBAN 课堂新 探 30

教学策略

2.1:教学策略的概念 策略涉及的是指为达到某一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因此,可以将教学策略理解为: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 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相比,两者都是教学规律、教学原理的具体化,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只是教学模式是相对稳定的、可供参照的一系列教学行为的组合,而教学策略尽管也以一整套的教学行为作为表征形式,但其本身是灵活多变的,不具有相对固定的属性;教学模式有一定的逻辑线索可以依据,它指向于整个教学过程;而教学策略的结构性却显得不足,而且它往往比较明显地指向单个的教学行为。 教学策略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在某个教学模式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同时,一个教学策略也可用于多种教学模式中。 2.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先行组织者是指教师在教授新教材之前,先给学生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新教材更加 抽象、概括和综合,并能清晰地反映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的联系。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奥苏贝尔提 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 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所谓认知结构,是指学生现有的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 织结构,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而提供先行组织者 的目的就在于用先前学过的材料去解释、整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并帮助学习者 区分新材料和以前学过的材料)。 先行组织者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陈述性组织者 使用陈述性组织者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它与新的学习产生一 种上位关系。例如,学习“蚂蚁”之前先让学生学习“昆虫的基本特征”,那么“昆虫”概 念就是学生学习“蚂蚁”概念的陈述性先行组织者。 (2)比较性组织者

教学中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教学中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我常用的几种评价方法及学习后的改进 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我常用的教学方法有:闭卷考试、观察、检测等手段,通过学习我觉得要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主动地自主学习,离不开学习的评价机制。新《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地理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信息、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评价要“遵循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适应地理学科教学评价多角度、多层次、多手段、多形式的需要,调整、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是保障地理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以往地理学科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局限于学业成绩,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方法的多样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地理教学课、活动课、课外活动等等为教师评价学生创设了一个个新的平台和窗口,通过这个平台和窗口,教师可以看到学生学习兴趣、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从而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评价学生。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些改进的尝试,具体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科学习档案袋评价。指导学生收集个人的地理学习作品及成果,建立档案袋,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进行评价。档案通常在开学初建立起来,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档案袋,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好的作品分类装入档案袋中,如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读书笔记、文章以及手工制作的成果等。如:我的制陶和造纸作品、我收集的地理小故事、我制作的成语卡片、我画的大运河示意图、地理长河中我的画卷、我出的一期地理专刊等等。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档案袋认真维护保管,还可以定期在班级、年级中进行展评。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教师也及时予以评定,并写上客观的、公正的、发展性的评语。成绩突出的同学给予表扬,成绩稍差的同学指出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商量改进的办法,避免在全班面前对较差的学生进行口头批评,维护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老师也可以把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的档案袋作为学生期末综合评价的一部分,并把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向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家长汇报,共同分享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档案袋评价方式的推广很有意义,它能帮助学生与教师了解学习与进步的状况,此外对于学生自主性、反思能力、创造性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档案袋评价不仅反映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反映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从而有效地克服评价标准的单一性和片面强调学生学业成绩的做法。特别是对那些爱动手的学生,则给了他们充分发挥特长、展示才华的机会。 第二:个人学习资料册评价。地理课因为其自身的学科特点,经常需要学生针对某些地理问题自己去搜集、查找一些学习资料,以弥补课本内容的局限。每一节课前,教师都要布置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和素材,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查找或图书查找,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图片资料、影印资料,如果有必要也可以是实物资料。并且按照查找资料的内容分类整理,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也可以按照地理人物或按照地理事件的分类装订成册。上课前使用它起到预习作用;课后重读,可以起到复习作用;平时多浏览,更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个人学习资料册和档案袋的区别是:档案袋是学生学习成果的集中,资料册则是学生课堂学习

常用的几种教学策略教程文件

常用的几种教学策略

常用的几种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规定了教学活动的总体风格和特征。教学策略连续统一体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发现策略’和‘接受策略’,中间有不同的混合、过渡的情况。教学策略作为教学方案的总的抽象描述,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方案。 1.训练与练习策略 这是一种比较机械的接受学习策略。由于学习的最终结果是记忆感知材料,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需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教学中教师只须示范做什么并提供练习,而学生只需记忆学习内容,并不需要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活动,因此基本上是属于机械记忆的策略。 训练与练习策略的模式如下:提供示范→巩固练习→反馈迁移 训练与练习策略尽管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容易导致死背硬记,但是作为一种在教学中比较常用的策略,对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2.演绎策略 演绎策略也是基于接受学习而设计的策略,但这种接受学习是奥苏伯尔所提倡的意义接受学习而非机械学习。由于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某种形式的抽象观念——概念或概括)到特殊(得出特定的结论),因此,运用演绎策略设计课堂教学,须考虑学生是否已掌握了成为推理过程起点的物理概念,及他们能否通过观察将现象与概念联系起来。 演绎策略的模式如下:提出物理概念(原理) →进行演绎推理→实验(例)验证→概括得出结论

演绎策略是一种教学效率较高的教学策略,由于省略了学生用来探究、发现的时间,因此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容纳较多的信息。但与此同时,正是由于这种策略设计的教学强调概念之间的关系,教学基本上是讲解式的,因而学生的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这一点看,演绎策略对于发展学生的远迁移能力不利,而有助于近迁移能力的发展。 3.归纳策略 归纳策略是由教师展示定律和定理的发现过程,因此,归纳策略既具有发现策略对过程学习的特点,又具有接受学习的讲解特点,故也称为“思考性讲解”。较演绎策略而言,运用归纳策略学生能够从教师那里获取概念或定理的发现过程——由于归纳推理是从特殊(个别的事物)到一般(概念和原理),因而教师必须向学生呈现形成概念和定理的过程——故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归纳策略的模式如下:演示(或列举)个别实例→进行归纳推理→实验(例)验证→概括得出结论 归纳策略是一种能够达到多种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首先,归纳策略是概念教学的有效手段,学生通过对物理事实的观察和思考,对概念形成的来龙去脉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必然会从本质上理解和把握它;其次,归纳策略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有效方式,由于课堂上大多数教学活动是采用实物演示或实例说明,而多样化的活动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同时,与演绎策略相比,归纳策略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的程度更高。相对于演绎策略而言,归纳策略是比较费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