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体滑坡的类型及防治措施

浅析山体滑坡的类型及防治措施
浅析山体滑坡的类型及防治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68922605.html,

浅析山体滑坡的类型及防治措施

作者:李静远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01期

[摘要]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人类改造自然的力度在不同地域也明显不同,造成我国区域性滑坡分布规律复杂,滑坡发生机理多样,受控因素不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山体滑坡的类型,并针对滑坡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山体滑坡;分布规律;防治方案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318-01

自然界中的滑坡多种多样,形成于各自不同的地质环境中,并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式和特征。滑坡分类可以从不同方面阐明,主要包括滑坡结构要素、特征、规律及其属性,针对不同的滑坡类型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尽量避免山体滑坡的发生,保障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山体滑坡的类型

1.1 按发生的时间分类

按滑坡发生的时间分类,滑坡可分为新生滑坡和老滑坡。新生滑坡就是近期产生的滑坡,人类工程开挖造成的工程滑坡,大多属于新生滑坡。如公路或铁路等边坡开挖诱发的坡体失稳问题,常常可以归入新生滑坡的范围。老滑坡就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滑动的滑坡,有的可能是不稳定的,有的可能是稳定的。而老滑坡的暂时稳定并不意味着它的使命就此结束,自然因素、人为因素都可能再次导致滑坡的滑动。

1.2 按滑坡形成的力学机理分类

按动力形式分类,可分为牵引式滑坡、推移式滑坡和复合式滑坡。牵引式滑坡就是坡体前缘岩土体首先发生变形,然后逐渐向上向后牵引发展,使坡体变形范围不断扩大,直至发生失稳变形。推移式滑坡的滑坡源发生于滑坡的后部,即远离临空面的后部坡体先滑动,因其推力作用而迫使前级坡体发生滑动。这类滑坡的滑面一般较深,整体性较好,地形裂缝较少。复合式滑坡也就是滑坡的滑动因素既有牵引式,又有推移式,只是两者在不同时间内对滑坡起到的主导因素不同。这类滑坡一般其前部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扰动而发生牵引变形,并随着坡体的变形发展。

1.3 按物质组成分类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24531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水土保持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水土保持领导小组,由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安全质量管理班组、施工班组和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施工现场的有关技术、方案的制定、执行、检查、落实、评估等。 2.水土保持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对于水土流失的防治原则:“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凡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都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2

水土保持措施 1.水土保持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水土保持领导小组,由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安全质量管理班组、施工班组和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施工现场的有关技术、方案的制定、执行、检查、落实、评估等。 2.水土保持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对于水土流失的防治原则:“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凡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都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 根据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程度和防治目标,水土保持采取分区、分期防治: ⑴分区: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两部分,主要以项目建设区作为重点防治区,其又分为主体工程区、取土场区、弃渣场区及临时工程用地区4个大区。 ⑵分期:工程建设前期以工程措施为主,因地制宜,辅以生物措施相结合,快速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后期主要以植物措施为主,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3.主体工程区主体工程区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建立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在施工区,按照设计及时完成系统、全面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

流失防治体系。 工程施工严禁切割、阻挡地表径流的畅通,不得强行改变径流的方向或改沟、改河,保证地表径流的排泄。 基础施工的弃渣及时运输到指定弃渣场堆放,不得堆弃河滩; 开挖山体边坡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 工程附近有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时,临时堆碴场地和施工污水处理设施与水源的距离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临时堆碴场采取设置挡碴墙等措施、污水处理设施采取防渗漏措施,防止水质恶化。 施工结束,及时清除水中杂物,作到工完场净,并及时恢复原地貌。 4.取土场区保护措施 根据取土场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条件进行综合治理,主要通过坡面防护、防洪排水、覆土造地等措施。 取土场在取土的过程中破坏了原有地表的自然坡度,形成了裸露坡面,因此应对其进行治理改造,对裸露面进行削坡,在开挖坡面上覆土造田,土地整治后植物防护,在开挖坡面坡顶设截水沟防治水土流失,恢复植被,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水土流失防治由被动控制到治理开发的根本转变,确保工程建设及运营期不发生大的水土流失。

浅谈猪常见的疾病及其防治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68922605.html, 浅谈猪常见的疾病及其防治措施 作者:单祖明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第10期 [摘要] 我国河南省正阳县,是我国生猪养殖大县,也是我国的第二生猪调出县,养猪业 成为其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我国的猪肉提供了大量生猪。且养猪行业的壮大,为百姓提供了充裕的副食产品,也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当地居民收入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保证养殖猪的成活率、减少疾病、增加猪的出栏率、缩短出栏周期,提高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做好生猪疾病防治,对农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生猪疾病控制住了,才能够更好的推进正阳县养猪行业的发展。本文从对生猪疾病原因和防治措施做了阐述 [关键词] 疾病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246-02 一、前言 正阳县养殖业的发展,极大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在猪的养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影响了这些养殖户的利益,由于受环境、营养、温度等条件的影响,导致了猪的生病率和死亡率上升,极大的损伤了养殖户的利益,也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对生猪的疾病极早诊断、治疗和预防是极其重要的。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极 早控制病情减少损失。 二、猪疾病产生的原因 随着养猪行业的扩大,猪群发病的机率也越来越大,例如在正阳县铜钟镇王寨村村民余新河,在数年前一次性养殖了六七十头猪,但是还没等到这批猪出栏,却突然染上疾病,几乎全部死亡。这种情况的产生,也就是猪群间的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现象,对养殖户带来重大的损失。猪对药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免疫抑制性疾病及营养代谢病日趋严重,这些都影响了猪的生长和发育,严重的造成猪大面积的死亡,了解了引起猪发病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及早预防。以下从几方面分析了猪发病的原因 1.环境卫生引起猪病 猪舍的卫生环境和隔离环境影响着猪生长发育,猪舍清洁干净,可以减少疾病发生,减少病菌的产生和传播,有利于猪的生长。猪舍的环境对猪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猪舍环境恶劣会引起猪病频发。 2.对猪的免疫工作不到位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 概述 公路工程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线长面广,土石方挖填量大,增加水土流失的危险性,对公路建设项目编制水土保持方案,采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根据同源高速公路路基桥隧工程建设特点,提出公路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从大同—浑源段工程第四合同段起点里程桩号为K21+000,终点桩号为K24+100,全线长3.1KM 目前正在进行施工。 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2.1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根据水土保持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确定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总体目标为:结合项目建设特点,积极合理地配置各种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将因公路建设带来的人为水土流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表2-1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2.2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根据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特点和各施工区水土流失类型和强度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1)主体工程区 主体工程主要由路基区、桥涵区和隧道区组成,因此主体工程水土流失又分为路基区、 桥涵区和隧道区进行重点防治。 (2)临建区 主要为生活区、仓库、预制场、拌和场等。临建工程需要清理地表,平整场地,扰动地表面积大,改变原来的土壤结构,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应加以防治。 (3)施工道路区 主要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做好临时拦挡防护措施和开挖要求,在施工结束后,进行复耕和造林,恢复植被。 (4)弃渣场区 全线拟设弃渣场,根据水土流失预测,弃渣场水土流失占5%。 由于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容易被有关单位忽视治理而造成水土流失,影响环境景观,应重点加以防治。 2.3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开挖和填筑边坡的工程护坡、截排水沟以及施工道路的排水沟,弃渣场的挡渣墙、截排水沟等;植物工程措

8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1031

8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 8.1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不仅要将新增的水土流失进行防治,还需结合区域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划分和治理规划的要求,对项目区原有的水土流失进行治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首先要将水土流失控制在本底土壤侵蚀模数范围之内,然后将其恢复到土壤容许流失量以下,促进项目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依据水土保持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结合项目区气候气象特点、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和地形地貌特征,提出水土流失防治定量目标。 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0433—2008)的规定,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应达到下列防治水土流失的基本目标: (1)项目建设区的原有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 (2)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3)生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4)水土保持设施安全有效。 (5)扰动土地治理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六项指标达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规定的建设类项目二级标准,目标值见本报告书第2.3节表 2.3.1。

8.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 (1)本方案编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及有关配套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为主要依据,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土保持有关规定拟定方案,并符合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 (2)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及减少控制扰动面积的原则,在广泛收集资料及现场踏勘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水土保持治理经验,结合水电站建设项目的特点,合理界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3)本方案要结合工程开发建设的特点,并根据当地的自然、社会环境及水土保持现状,因地制宜的布置各项防治措施,建立选型正确、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效果显著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水土保持措施既要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又要避免重复设计。 (4)注重防治措施的时效性。在水保方案制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各种防护措施在时间安排上的合理性,这样才能使各种防护措施充分发挥其效能。 (5)生态效益优先原则。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弃土、弃渣优先考虑综合利用,对弃渣先拦后弃;水土保持措施要与主体工程相互协调,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 (6)坚持工程建设及生产与保护水土资源相结合的原则,水电站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规划布设应从电站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使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7)本方案作为主体工程设计的组成部分,与主体工程相互协调,并为整体项目服务。坚持水土保持工程与水电站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同时的原则。

水稻直播田除草技术

水稻直播田除草技术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水稻直播田除草技术 一:水稻直播田杂草发生规律: 1:除草时间长,有两个明显的除草高峰 直播稻田有两个除草高峰,以第一个除草高峰为主,在播后的10- 20天,占杂草总数的60%以上;第二个除草高峰是在播后25-40天,占到杂草除草的40%。两个高峰前后出草间隔15-20天。 2:杂草发生量大,危害严重。易发生草害。 3:杂草种类多。种群组合复杂。 4:旱地杂草向水田蔓延,阔叶杂草比例上升。 5:多年恶性杂草和地下茎杂草难以防除,逐步蔓延扩展。 二:直播田杂草防除技术: 根据直播田杂草发生规律,应采取化学防除为主要手段,实行前期药除,中期水控,后期补救''的综合防治策略:即“一封、二杀、三补”三原则或“两封、一杀”。 a:免耕田播前除草: 直播免耕田播种前7-10天,亩用30%灭绿(41%草甘膦异丙胺盐)200ml,或44%灭易(二甲草)200ml等灭生性除草剂消灭老草。播前3-5天,灌浅水视草情亩用90%利米生(90%丁草胺)75ml-100ml兑一桶水均匀喷雾,过3-5天待田水排干后即可播种。 b:翻耕田播前除草: 直播翻耕田5-7天,亩用74.7%火锄(74.7%草甘膦可溶性粒剂);88.8%侨昌红(草甘膦可溶性粒剂)50克兑一桶水,或25%暴锄锄250ml兑四桶水均匀喷雾,消灭老草。翻耕土壤平整后灌浅水,视草情亩用90%利米生(90%丁草胺)75-90ml兑一桶水均匀喷雾,过3-5天后待田水落干后即可播种。注意:播种时田坂不能有积水。

水稻田杂草防治方案

水稻田杂草防治方案 一、秧田除草 (一)旱秧除草:40%噁草?丁草胺,每分地用10ml(一袋)。注意事项:1、播种后覆土1cm;2、土壤封闭处理;3、如遇高温,及时揭膜。 (二)水秧田:水稻秧苗二叶一心期以后,杂草露出水面的三分之二,用一奇(40%苄嘧?二氯喹啉酸),每分地用5g(一袋)喷雾处理。 二、移栽田除草可选药剂 1、20%甲磺隆?乙草胺移栽田防一年生杂草,稗草、三棱草、节节菜、眼子菜等。 2、10%苄嘧磺隆、30%苄嘧磺隆,移栽田防一年生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 3、特芜农(10%苄嘧磺隆):对眼子菜、三棱草、光棍草、矮慈姑效果特佳,可用于扒田处理,也可在后期使用。一包一亩,若特别严重可加量。 4、20%苄?乙?甲移栽后5-7天,拌细土、拌肥等撒施,一亩一包(30g),可防水稻田的所有杂草。 5、50%苄嘧?苯噻酰在水稻返青后拌土、拌肥撒施,用于移栽、抛秧田防一年生及部分多年生杂草。 6、10%苄?甲磺隆,主要用于移栽田阔叶杂草的防治以及部分禾本科杂草的防治;10%苄?甲磺隆+展扩100(高效助剂)对眼子菜、浮萍、节节菜、四叶萍等效果好在水稻移栽返青后;也可用游龙或者赛

龙撒施。防治眼子菜(水案板)等杂草在其由红转绿时防治效果最好。 7、稻力(30%苄嘧?双草)+展扩100(高效助剂),水稻茎叶处理剂,防稗草,三棱草、水花生、浮萍、光棍草、马唐、野慈姑、眼子菜等,移栽后5-20天一包一亩,喷雾,对田埂效果也特别好,安全,一次用药禾阔双除。 8、50%二氯喹啉酸,防治稻田稗草的选择性除草剂。 9、30%苄?丁,水稻抛秧田、移栽田防治一年生及部分多年生杂草。 三、实际应用的几种方案 (一)、用20%甲磺隆?乙草胺+10%苄嘧磺隆在移栽后5-7天,即秧苗返青后,拌细土、拌肥等撒施。基本上能防水稻田里的所有杂草。(二)、以莎草、四叶萍、眼子菜(水案板)为主的田块。 可用稻乐(30%苄嘧磺隆)、特芜农、30%苄?丁、游龙(31%苯噻酰泡腾剂)、赛龙(53%苯噻酰?吡嘧磺隆)等产品。 (三)、以稗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 可用50%二氯喹啉酸、一奇(40%苄嘧?二氯喹啉酸)等。 (四)、以野荸荠(光棍草)、三棱草、红浮飘为主的田块,提倡防与治的结合。 1、扒田,75%苄嘧?草甘膦或特芜农,移栽前7-10天使用。 2、移栽5-7天后用30%苄?丁、特芜农等。 3、错过防治期的田块:移栽后15-20天内杂草出齐时用稻乐(30%苄嘧磺隆)喷雾处理,喷雾时有浅水层保水5-7天。如不喷雾可以适当加量拌细土,撒施并保水5-7天时间。

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体系研究

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体系研究 发表时间:2018-08-31T14:24:20.81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作者:潘文[导读] 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势必对项目建设区造成扰动破坏,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广州宇正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势必对项目建设区造成扰动破坏,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本文通过分析输变电线路工程的项目建设与水土保持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关键词:输变电项目;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电力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加,输变电线路的建设工程越来越多,但线路的建设会造成沿线地区的水土流失。因此,针对输变电工程的水土保持提出简便、经济的水土流防治方法,对减轻工程建设带来的水土流失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输变电工程特点 1.1项目组成 输变电工程一般由变电站工程和输电线路工程两部分组成,其中变电站工程主要由站区、进站道路、给排水管线等部分组成,输电线路工程主要由塔基及塔基施工区、牵张场、临时施工道路和人抬道路等部分组成。输变电工程按占地性质分为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永久占地主要包括变电站站区、进站道路和塔基占地,此类面积在主体设计中已有考虑,水土保持方案中主要根据塔基型式、绿化工程、排水措施、边坡防护工程等实际占地对主体设计中提供的相关面积进行复核,以确保永久占地的准确性。临时占地主要包括塔基施工区、牵张场、临时施工道路和人抬道路占地。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可恢复原地貌或撒播草籽绿化,符合水土保持相关规定。 1.2施工组织 变电站工程施工时间较长,土建施工时段与雨季有交叉,因此,施工进度应紧凑并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另外,还应做好施工场地的排水措施,有效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站区施工道路可采用永临结合方式,提前修建进站道路。输电线路工程施工道路应尽量利用当地已有道路,在汽车运输无法到达的地段开辟人抬道路,尽量避免新建施工道路,减少土石方开挖和扰动地表面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量。变电站工程施工场地一般布置在站区永久占地范围内,不另行征地。输电线路沿线布置塔基施工区和牵张场。根据施工实际需要,在每个塔基周围设置临时施工场地,用于施工期间放置器材、材料及临时堆放开挖土石方、塔基剥离表土等。为满足施工放线需要,输电线路沿线需设置牵张场地,牵张场要在满足牵引导线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在地势比较平坦、距道路较近的开阔场地。 1.3施工工艺 1.3.1变电站 变电站土建工程包括:场地平整,以及挡土墙基础、室外变电构架及其支架基础的开挖、回填、碾压处理等。为确保场地平整工作顺利进行,除建(构)筑物基础以外,其他工程需同时进行。场地平整顺序:将表层耕植土剥离至指定的临时堆土场,并设置临时防护措施,将整个场地的挖方区和填方区分别按设计标高进行土方开挖和填方平整,其中开挖应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填土应分层夯实填平,并在施工场地内设置一定的坡度以利泄水。 1.3.2供排水管线 供排水管道采用埋地式敷设,管道敷设包括管沟开挖、置管、回填等环节。综合考虑管道所经地段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农田耕作深度、地下水深度、地面车辆所施加的载荷及管道稳定性的要求等因素,管道设计埋设深度一般为管顶覆土1.0~1.2m。管沟采用倒梯形断面,管沟边坡根据土质、挖深等确定,一般为1∶0.5,沟底宽度根据土质、管径、施工方法等确定。管沟开挖及回填以机械施工为主,首先用挖掘机挖至距设计高程0.3~0.5m处,再以人工开挖的方式挖至设计高程,并清理槽底,开挖土方堆放于管沟一侧,同时对堆土做好临时防护措施,以免降雨冲刷侵蚀。 1.3.3输电线路工程 输电线路工程通常由施工运输工程、塔基工程、杆塔工程、架线工程及附件工程等几大部分组成。施工道路应就近利用现有道路,建筑材料的运输应采用小型机械运输,尽可能减少对地表的扰动。塔基基坑开挖应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开挖范围并保持坑壁成型完好,施工中保持边坡稳定,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尽快浇筑混凝土,尽量缩短基坑暴露时间,避免对周围地表和植被过多的占压和破坏。施工中应做好临时堆土的防护措施和塔基四周的截排水工程,防止雨水对已开挖坡面和基面的冲刷。塔基基础施工及架线施工流程见图1与图2。 图1 塔基基础施工流程

水稻田草害的科学防治

水稻田草害的科学防治 摘要将水稻田主要草害的形态识别、习性与危害进行了阐述,并从防治时期、防治方法、除草剂选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总结了水稻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关键词水稻;杂草;识别;防治 文献标识码 A 稻田杂草是影响水稻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不仅与水稻争肥、争光、争空间,影响稻苗正常生长,而且成为水稻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和传播介体,诱发和加重水稻病虫害的危害程度。水稻田中的杂草种类很多,较常见的有稗草、泽泻、空心莲子草、异型莎草、鸭舌草、节节菜等。 1水稻田杂草的识别 1.1雨久花属雨久花科、雨久花属一年生沼生草本植物。主要发生在华北和华东地区。 1.1.1形态识别。根状茎粗壮,下生纤维根。植株高30~80cm;全株光滑无毛。叶片广卵状、心形,顶端渐尖;叶茎生,叶柄较短。 1.1.2习性与危害。苗期多在春、夏季,花果期在夏、秋季。多发生在水沟及浅水滩边。雨久花在东北地区稻田发生数量较大,危害严重;华东地区稻田发生数量较少。 1.2泽泻为多年生沼生草本植物,又称水白菜,生于沼泽、河湖沿岸及稻田中,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是危害稻田的常见杂草。 1.2.1形态识别。成株高30~100cm,地下块茎球形或卵圆形,须根密生在上面。叶基生,有长柄,基部鞘状;叶片椭圆形。花茎从叶丛中抽出,为大型轮生状的同锥花序,花小、色白,小花梗长短不一。果褐色,呈环状排列,扁平倒卵形,两侧压扁,背部有1~2个浅沟。通常采用种子及块茎繁殖。 1.2.2习性与危害。泽泻性喜温暖湿润环境,耐高湿,怕寒冷。幼苗性喜阴蔽,成苗喜阳光充足,花期6~7月,果期8~9月。 1.3空心莲子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水花生、空心苋等,原产于巴西,最初由北京、江苏、浙江、湖南、四川等省市引种栽培,后迅速繁殖蔓延为野生,成为南方稻田的常见杂草。 1.3.1形态识别。成株高55~100cm。茎基部匍匐或全株偃卧,节处生根,

我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流失预防措施

我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流 失预防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生产建设项目,同时,由于人为原因引起的水土流失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了解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成因以及造成的危害,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防治提供可靠地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合理使用水土资源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防措施新理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建设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大面积的原状地貌遭到了扰动、大量林地遭到破坏。同时,在建设项目中产生了大量的弃土弃渣,加剧了水土流失的速率,并留下了严重的隐患。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是人类在从事各种资源生产和生产建设过程中,扰动土壤表层或地下岩层、排放固体弃渣等造成水土资源的破坏和损失。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与一般的水土流失有明显的区别,其中,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与人为活动有很大的联系。 1、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成因 生产建设项目造成水土流失有两方面的原因:1.通过开挖、占压土地直接造成土壤的位移和功能的丧失。2.通过改变项目取得自然条件加速水土流失。

1.1直接造成土壤的位移和损失 生产建设项目通常将富含有机质的表土层甚至整个土壤层剥离,造成了原始地表土壤的位移和土地生产离得下降,属于水土流失的范畴。几乎所有的生产建设项目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上述现象,尤以采矿中的露天采矿最为严重。露天采矿必须首先剥离矿体上覆盖的土壤及岩层,暴露出岩层,再实施采矿,因而矿体上覆盖的表土与岩层的分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剥离的表土及岩石的堆积也可能形成新的水土流失策源地,造成弃渣的水土流失。 1.2 毁坏水土保持设施,削减区域水土保持能力 生产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永久性或临时性征占土地,损坏大量水土保持设施,并且损坏具有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的湿地、水域等,削弱了项目区及其周边地带的水土保持功能,产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1.3 破坏地表植被,降低地表抗蚀力 地表植被可以显著地减少土壤侵蚀,保护土壤免受雨滴的溅蚀作用。同时植被冠层可以截留一部分降雨,延长径流形成的时间,保护土壤,此外,植被可以减缓径流流速,减少沟间侵蚀。植物根系具有固持土壤的作用,增加土壤的抗冲性和抗蚀力。生产建设项目清除了地表被覆,降低植被覆盖度,造成土地裸露,为水土流失创造了条件。土壤失去植被的保护将直接遭受雨水的击打、剥蚀、搬离。同时植被盖度的下降,容易诱发严重的风力侵蚀。生产建设项目破坏了土壤的结构,改变了土壤成分,影响土壤的透水性、抗蚀力、抗冲性等,减

水稻田除草剂基本知识

稻田杂草基本知识 (一)稻田杂草的种类与发生特点 我国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是世界稻米主产国之一。我国每年水稻种植面积约3500万h㎡,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9%。总产稻谷1.92亿t,占粮食总产量的42%,无论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我国粮食作物中都居首位。我国所有稻作区的稻田,历来都有大量杂草发生。据统计,全国稻田杂草有200余种,其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最常见的杂草约有40种(分布于各稻区为10~20种)。据调查,全国稻田草害在中等以上(2~5级)的面积达1546.7万h㎡,其中严重为害(4~5级)面积为380万h㎡,分别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6.8%和11.5%,损失粮食200多亿kg。在这些主要杂草之中,尤以稗草发生与为害的面积最大,多达1400万h㎡。约占稻田总面积的43%,稗草不仅发生与为害的面积最大,而且造成稻谷减产也最显著;异型莎草、鸭舌草、扁秆藨草、千金子、眼子菜等发生与为害面积次之。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气候、土壤、耕作等条件各异,各地稻田杂草的种类、发生情况不同,稻田草害可以划分成5个区。 1、热带和南亚热带2~3季草害区 包括海南、云南、福建、广东和广西的岭南地区,年平均气温20~25℃,年降雨量1000mm 以上。主要杂草种类有稗草、异型莎草、节节菜、水龙、尖瓣花、千金子、四叶萍、鸭舌草、日照飘拂草、草龙等。 2、中北部亚热带1~2季稻草害区 主要是华中长江流域,是我国主要稻作区。包括闽北、江西、湖南南部直到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的北部,及河南和陕西的南部。年平均气温14~18℃,年降雨量1000mm左右。该区稻田杂草为害面积约占72%,其中中等以上为害面积占45.6%。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杂草有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水莎草、扁秆藨草、碎米莎草、眼子菜、鸭舌草、矮慈菇、节节菜、水苋菜、千金子、双穗雀稗、野慈菇、空莲子草、鲤肠、陌上菜、刚毛荸荠、萤蔺和萍等。 3、暖温带单季稻草害区 主要指长城以南的黄淮海流域,包括江苏、安徽的北部,河南的中北部,陕西的秦岭以北直至长城以南及辽宁南部,多为稻麦轮作区。年平均气温10~14℃,年降雨量600mm左右。稻田杂草为害面积约占91%,为害中等以上程度占71.5%。其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有稗草、异型莎草、扁秆藨草、牛毛毡、野慈菇、水苋菜、鲤肠、眼子菜和鸭舌草等。 4、温带稻田草害区 主要指长城以北的东北三省和西北、华北北部。年平均气温2~8℃,年降雨量50~700mm 。该区水稻面积较小,杂草发生相对南方为轻。主要杂草有稗草、扁秆藨草、眼子菜、牛毛毡、异型莎草等。 5、云贵高原稻田草害区 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南地区。年平均气温14~16℃,年降雨量1000 mm左右,地形地势复杂。主要杂草有稗草、异型莎草、眼子菜、鸭舌草、泽泻、野慈菇、四叶萍、萤蔺、、牛毛毡、扁秆藨草等。 (二)稻田主要杂草及其发生规律 1、稻田常见杂草 禾本科杂草:主要形态特征是叶狭长、茎圆筒形、节与节之间常中空、根是须根。如:稗草、千金子、牛筋草、马唐、杂草稻、水游草(假稻)、双穗雀稗、李氏禾等; 莎草科杂草:主要形态特征是茎为三棱形,实心、无节,个别为圆柱形,空心。如:异型莎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1 水土流失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水的浸润和冲击作用下,其结构发生破碎和松散,随水坡度集中、多暴雨、地表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等,是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毁林开荒、陡坡顺坡开垦、超载过牧、盲目扩大耕地、砍滥伐、破坏天然植被、开发建设不注意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等行为不当的经济活动,是造成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降低,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平衡失调,导致河、湖淤积,影响水利工程的使用。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2 水土流失的类型根据产生水土流失的“动力”,分布最广泛的水土流失可分为水利侵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三种类型。 2.1水力侵蚀 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例如:黄河流域。在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作用下,土壤、土体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搬运和沉积的过程,称为水力侵蚀,水力侵蚀是以水为载体的。土壤随水流失,不仅破坏土地资源淤积水库,抬高河床,也减少了水资源的可利用量。根据水力作用于地表物质形成不同的侵蚀形态,进一步分为溅蚀、面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和切沟侵蚀等。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会产生水力侵蚀。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 2、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的沟壑和陡坡上,在陡坡和沟的两岸沟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流淘空,由于土壤及其成土母质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能继续保留在原来的位置,分散地或成片地塌落。 3、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的沙漠、沙地和丘陵盖沙地区,其次是东南沿海沙地,再次是河南、安徽、江苏几省的“黄泛区”(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口改道带出泥沙形成)。它的特点是由于风力扬起沙粒,离开原来的位置,随风飘浮到另外的地方降落。例如:河西走廊、黄土高原 5 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不仅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造成群众生活贫困,而且为下游江河带来严重的洪水泥沙危害。被洪水淹没的地方,不论城镇和农村人民的生命财产都遭受严重损失。泥沙淤积在湖泊、水库、河床,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造成的危害更是十分深远,在全国各省(区) 不同程度地部存在这样的问题。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 同时我国又是世界

水土保持管理体系与措施

水土保持管理体系与措施 1.1.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及目标 1.1.1.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的义务,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有责任保护水土资源并负责治理因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的规定:凡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并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前期勘测设计工作。 1.1. 2.水土保持目标 通过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 1.2.水土保持保证体系与管理 1.2.1. 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图建立由项目经理、各职能部门(工程部、安环部、物资部等)参与管理的水土保护保证体系。其中工程部负责制定项目环保措施和分项工程的水土方案,解决

施工中出现的水土环境的技术问题,合理安排生产组织各项水土技术措施的实施,减少对环境干扰;工程部、安环部督促施工全过程的环保工作和不符合纠正,监督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其它各部门按其管辖范围,分别负责组织对施工人员的环保和文明施工培训和考核,保证进场施工人员的文明和技术素质,加强对有毒有害气体危险物品严格管理和领用制度,负责各种施工材料的节约和回收等。 1.3.水土保持的标准 我项目部对本合同工程环保标准:我项目部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和施工合同条约执行。在施工期间,做好施工区的水土保护工作,不因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域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和破坏,创环保先进单位。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一系列国家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条例和制度。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制度相关措施确保该体系持续有效运行,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和破坏。在施工期间将接受并配合有关单位对我施工范围内的环保、水保工作的监督检查。 1.4.水土保护的目标 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粉尘、震动、废水、废弃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全面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给周围水土造成的不利影响。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可采用处理后循环利用。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充分保障员工的劳动卫生条件。 1.5.水土保持措施 1.5.1.水土保护一般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水土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及本合同的有关规定,做好施工区域的水土保护工作,对施工区域外的植物、树木尽量维持原状,防止由于工程施工照成施工区域附近地区的水土污染、大面积冲刷和水土流失。积极开展尘、毒、噪音治理,合理排放废渣、污水。积极配合当地水土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区和生活营地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水土监督监测。 根据具体的施工计划制定出与工程同步的防止施工水土污染的措施,妥善解决由于施工或生活活动而产生的与周围居民或单位的环境纠纷,承担应负的责任。定期对本单位的水土事项及环境参数进行检测,报告本月的环境保护工作及环境监测结果,认真做好施工区和生活营地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水土污染和破坏。

移栽稻田杂草防除技术

移栽稻田杂草防除技术 摘要介绍了移栽稻田杂草防除技术,主要包括实施耕翻轮作、清除杂草种子、中耕除草、秧田灭草、插秧田除草、抛秧田或超稀植田化学除草等内容,并总结了寒地水稻化学除草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关键词移栽稻田;杂草;防除技术 枣庄市稻田主要杂草可分为三大类,即稗草、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主要杂草种类有稗草、雨久花(兰花菜)、野慈姑(驴耳菜)、泽泻(水白菜)、眼子菜(水上飘)、牛毛草(牛毛毡)、萤蔺(灯芯蹜草)、针蔺(小水葱)、扁秆蹜草、日本蹜草(三江蹜草)、三棱蹜草等。现将移栽稻田杂草防除技术总结如下。 1 耕翻轮作 采用深翻措施,把杂草地下根茎翻在地表面,同时把杂草种子翻入到深土层中,这对多年生三棱草、稻李氏禾、眼子菜、慈姑等杂草都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尤其是在三棱草、稻李氏禾危害严重的地方,深、秋翻显得尤为重要。除老稻区外,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实行“旱改水”和“水改旱”进行轮作,这对防除恶性杂草和水生杂草、改变生态环境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2 清除杂草种子 一是清除田边及池埂、渠边杂草。杂草种子尚未成熟时,清除田边、池埂、渠道杂草。池埂化除,可用74.7%农民乐(草甘膦)1 500~2 250 mL/hm2,或41农达(草甘膦)3 000~4 500 mL/hm2,对水喷雾。二是施用充分腐熟发酵的农家肥。三是精选稻种。种子要进行过筛和盐水选种,清除轻小的杂草种子,严防草籽混在稻种中传到田间。 3 中耕除草 适时进行中耕除草,中耕可以促进有机质分解,消灭田间杂草。插秧田一般在移栽后10~15 d进行中耕除草,10 d后再进行第2次除草[1]。 4 秧田灭草 一是苗床封闭。水稻秧田播种覆土后,选用60%新马特乳油1 500~1 950 mL/hm2,或50%禾草丹(杀草丹)4 500~6 000 mL/hm2,对水225 L进行土壤处理。钵育摆载的秧田严禁使用封闭除草。二是茎叶处理。在水稻1叶1心时,用20%敌稗乳油4 500~7 500 mL/hm2,对水250.5 kg均匀喷雾,喷药后立即盖膜,可提高防效。也可在稗草2~3叶、水稻1.5~2.5叶,选用48%灭草松(排草丹)水剂2 400~2 700 mL/hm2与10%氰氟草酯(千金)乳油900 mL/hm2混配,对水225 L喷雾茎叶处理[2]。 5 插秧田除草 5.1 分期施药 插秧前5~7 d,用60%马歇特乳油1 500~1 950 mL/hm2,或50%丙草胺(瑞飞特)7 50~900 mL/hm2,或30%莎稗磷(阿罗津)乳油750~900 mL/hm2喷雾;插秧后15~20 d,用60%马歇特乳油1 500~1 950 mL/hm2与15%乙氧磺隆(太阳星)水分散粒剂300 g/ hm2或10%苄嘧磺隆(农得时)150~225 g/hm2混配,或50%丙草胺750~900 mL/hm2,或30%莎稗磷乳油750~900 mL/hm2,对水225 kg甩施[3]。 5.2 大龄杂草防除 移栽田个别地方灭草效果不好时,采用50%二氯喹啉酸(快杀稗)450~750

水稻田杂草治理措施

水稻田杂草治理措施 1)整地泡田时一定要保证同一小区内尽量平整,不发生串水,水面没有稻草秸秆及其它飘着物,保证第一次土壤封闭药施药均匀。 2)一般一年生杂草种子对厌氧条件敏感,只有表层1cm左右的种子才能萌发。所以整地泡田时可以保持适当深水层5~10cm,可以有效减少杂草萌发数量。 3)施药时要根据水温、气温及时调整施药量。有些除草剂温度低于15℃或高于35℃药效都大大降低,而且容易产生药害。例如异丙甲草胺、乙草铵等酰胺类要低温条件下易对水稻心叶产生药害。氰氟草酯高于35℃易产生要害。高温期间,茎叶处理喷药时间一般上午十点前下午四点后。 4)茎叶处理农药稀释时一定要采用“二次稀释法”,使药液浓度混合均匀,保证药效。使用清水配药。不少除草剂是触杀剂,氰氟草酯类除草剂施药前要排干田间水分,充分露出杂草,使杂草尽量多接受农药,24h候及时补水,水层3~5cm,并保持5~7d。这样处理即可减轻水稻药害,又可提高刚出土的杂草除草效果。 5)喷施除草剂后不要立即施肥,因为在杂草没有彻底杀死前吸收肥料后会产生耐药性,影响除草剂使用效果。 6)轮换施药,连续多年使用同一种除草剂会是杂草产生耐药性。主要生产中要不同成分的除草剂轮换交替使用。 田间杂草危害大,不只是争光争肥,还是不少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如稻飞虱一代寄主就是马唐,鲜嫩的稗草。如果管理不当形成“草荒”会影响产量,一般减产10%,严重的会减产30%~50%。就报道一株稗草可产生1000多粒种子,甚至上万粒!而且稗草种子在土壤中10年仍有生命力,条件适宜就可萌发出苗。稗草分蘖力强,根系发达、生长快,与水稻争光争肥。野慈姑属双子叶植物生长茂盛,地上开花结果能有性繁殖,地下球茎还可进行无性营养繁殖,所以野慈姑繁殖系数大防治起来非常困难。一般结合土壤泡田及时打捞水稻秸秆时用细眼笊篱捞一下处理效果会更好。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最新版)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最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18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最新版) 1.水土保持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水土保持领导小组,由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安全质量管理班组、施工班组和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施工现场的有关技术、方案的制定、执行、检查、落实、评估等。 2.水土保持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对于水土流失的防治原则:“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凡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都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 根据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程度和防治目标,水土保持采取分区、分期防治:

⑴分区: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两部分,主要以项目建设区作为重点防治区,其又分为主体工程区、取土场区、弃渣场区及临时工程用地区4个大区。 ⑵分期:工程建设前期以工程措施为主,因地制宜,辅以生物措施相结合,快速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后期主要以植物措施为主,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3.主体工程区主体工程区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建立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在施工区,按照设计及时完成系统、全面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工程施工严禁切割、阻挡地表径流的畅通,不得强行改变径流的方向或改沟、改河,保证地表径流的排泄。 基础施工的弃渣及时运输到指定弃渣场堆放,不得堆弃河滩; 开挖山体边坡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 工程附近有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时,临时堆碴场地和施工污水处理设施与水源的距离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临时堆碴场采取设置挡碴墙等措施、污水处理设施采取防渗漏措施,防止水质恶化。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编号:SM-ZD-35248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水土保持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水土保持领导小组,由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安全质量管理班组、施工班组和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施工现场的有关技术、方案的制定、执行、检查、落实、评估等。 2.水土保持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对于水土流失的防治原则:“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凡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都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 根据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程度和防治目标,水土保持采取分区、分期防治: ⑴分区: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两部分,主要以项目建设区作为重点防治区,其又分为主体工程区、取土场

水直播稻田杂草发生及其防除

水直播稻田杂草发生及其防除 发布时间:2002-06-10 . 草害发生重,综合控制难等严重制约了水直播稻的发展。因此,加 强区域性水直播稻田的杂草发生情况调查,了解草相变化,及时提出相 应的杂草防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一、水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特点 直播稻田在耕作方式和水管理上与移栽田有较大的差异,直播稻田 杂草的发生也有它自己显著的特点。 1.主要杂草种类变化大。同一地区不同年份优势杂草发生变化。 有些杂草从优势草变为次要杂草,有些草上升为优势种,并且优势种内 排列次序也有变化(表1)。 同一地区同一年份,直播稻田和移栽稻田发生的杂草优势种也有差 异。2001年9月份笔者的调查结果表明,江苏武进市直播田主要杂草有 陌上菜、日照飘拂草、丁香蓼、异型莎草、千金子等,而移栽稻田主要 是鸭舌草和陌上菜;浙江嘉兴地区直播田主要杂草有陌上菜、节节菜、 千金子、空心莲子草、异型莎草、稗等,而移栽田主要是节节菜、空心 莲子草、水竹叶、千金子、异型莎草等。 表1 直播稻田优势杂草种类 调查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点 80年代 1990~1995 年 1996~2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海嘉定 稗、异型莎草、矮慈菇、水苋菜、 稗、千金子、水莎草、异型莎草、 稗、千金子、水莎草、异型莎草、 陌上菜 碎米、莎草 鳢 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