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民居特点

民居具有空间性,是人们在适应改造大自然的漫长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与当地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总结一些传统民居与环境的关系。

①黄土高原窑洞的特点:冬暖夏凉,节省建筑材料。反映的环境:冬季寒冷,夏季高温,降水较少,黄土直立。

②北方民居的特点:屋顶较平,门窗少且小,墙较厚。反映的环境特点:冬季寒冷,降水较少。

③新疆平顶屋的特点:屋顶平,墙厚窗小。反映的环境特点:气候干燥,多风沙,太阳辐射强。

④蒙古包的特点:便于拆卸,架设和搬运。反映的环境特点:冬季寒冷,草地广阔,居民以游牧生活为主。

⑤江南民居的特点:屋顶倾斜(降水较多,便于排水),门窗多且大,墙较薄,便于通风散热。反映的环境特点:湿热的环境。

⑥云南傣族竹楼的特点:通风散热,防潮和防虫。反应的环境特点:湿热、爬行动物、虫类多。

⑦青藏高原碉楼的特点:平顶,门窗少,墙厚。反映的环境特点:高寒、光照强。

⑧东南亚民居的特点:屋顶倾斜,门窗多且大,多木桩支撑,且密集排列(类似于我国的吊脚楼),具有通风散热、防潮的优点。反映的环境特点:湿热、河流密布、多沼泽。

⑨因纽特人冰屋的特点:防寒保暖,节省建筑材料。反映的环境特点:终年寒冷的寒带环境。

二、跟踪训练

蒙古包能满足游牧需求,尤其能够对抗草原上严峻的自然灾害,是游牧民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绝妙体现。下图示意蒙古包景观(左图)及蒙古包搭建过程(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决定蒙古包呈圆形的因素是

A.高温B.暴雪C.酷寒D.大风

2.关于蒙古包各组件的说法合理的是

①所有部件组装均用铁钉固定,以保持蒙古包稳固

②门口较小且离开地面,可预防雪的堆积并抵御严寒

③门口朝东南,可减少冬季风影响并获取更多光照

④最高点的天窗能够改善采光和通风,促进空气流通

⑤门的中上部开窗户镶嵌玻璃,目的是改善采光条件

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④⑤

3.蒙古包搭建地随着迁徙季节而调整,最合理的是

A.春阳B.夏岗C.秋洼D.冬平

【答案】1.D 2.C 3.B

【解析】1.内蒙古高原多大风天气,同样的风力,圆形的蒙古包受力较小,结构更加稳定,D正确;内蒙古高原夏季气温相对凉爽,冬季寒冷,A错;蒙古包外形呈圆形与暴雪和酷寒等因素关系不大,BC错。故选D。

2.蒙古包作为草原上一种特色民居,是适应内蒙古地区游牧业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居,以木、毡为基本原料,同时,由各个部件组装而成,便于拆卸和组装,材料不用金属、砖瓦、水泥等,①错;内蒙古地区冬春季节风力较大,多暴雪天气,门口较小且离开地面,一是有利于防止大雪封门,二是能够抵御严寒(与门口较小有关),②正确;冬季,该区域盛行西北风,且日出东南,所以门口朝向东南,既可以减少冬季风的影响,也能够获取更多的光照,③正确;蒙古包的门窗相对较少,最高点的天窗既能够改善采光条件,也能够起到通风作用,促进空气流通,④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门的中上部并没有开窗户并镶嵌玻璃,⑤错。故选C。

3.各个季节的气候和牲畜的膘情不同,选择春、夏、秋、冬营地的条件也各不相同。根据地形、不同季节的气候等条件选择牧地,每年在“春洼、夏岗、秋平、冬阳(或冬暖)”各地之间来回搬迁。春季对牲畜是最为酷寒的季节,经过了寒冷、枯草、多雪的冬季,牲畜膘情大幅下降,抵抗能力减弱,因此春季要选择可以避免风雪灾害的草场,而内蒙古地区春季多大风,所以春季应选择避风地带,而不是向阳地,A错;夏天为了增加牲畜的肉膘,要选择在山阴、山丘等细嫩草场放牧,同时还要注意有山岗等以便乘凉,B正确;秋季为了增加牲畜的油膘,要选择在草质好、凉爽的草场,以增强牲畜的耐寒能力,秋季低洼地并不凉爽,C错;冬营地主要是为了保护牲畜安全过冬,要选择在山阳、避风地带,而不是平坦的地带,D错。故选B。

台湾兰屿岛居民日夜与海共生。岛上传统民居为独特的木石结构房——地下屋,这种房屋房顶的坡面一半高出地面,一半在地面以下,房体建在挖空的凹陷处,四周用石头垒成围墙,室内配有火堂。下图示意兰屿岛位置及地下屋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兰屿岛地下屋是当地人趋利避害的选择,这里的“害”最主要是指

A.地震B.风害C.暴雨D.风暴潮

5.兰屿岛地下屋的突出优点类似于

A.蒙古族蒙古包B.傣族竹楼C.福建土楼D.陕西窑洞

6.地下屋室内火堂的主要作用是

A.缓解阴暗潮湿B.提高冬季室温C.加热所需食品D.驱赶侵扰蚊虫【答案】4.B 5.D 6.A

【解析】

4.兰屿岛的地下屋是当地人趋利避害的选择,台风来时,风力大,破坏力强;台风过后,酷热难当。当地达悟族人营造了这种“地窖式”民居,优点突出,可躲避台风,且住起来冬暖夏凉,能采光通风,排水良好,极具特色,是当地人生活智慧的结晶,也是独特的历史文化。所以兰屿岛地下屋是为了躲避台风而建,故选B。

5.由上题分析可知,兰屿岛地下屋既可以躲避台风,又能够冬暖夏凉,类似于陕西窑洞,D对。蒙古包是为了便于迁徙,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傣族竹楼是为了防潮湿,适应当地的湿热环境,土楼是为了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ABC错。故选D。

6.由材料可知,地下屋一半建在地面以下,室内建有火堂,可以弥补阴暗潮湿的特点,A对。该地纬度低,冬季气温不会很低,B错。加热食品没有必要配备专门的火堂,C错。火堂没有特殊的味道,不会驱赶蚊虫,D错。故选A。

木刻楞选材自然,以原木相互搭接,并排列在一起垒原木时一般都垫上苔藓。木刻楞房门大部分朝北开,留出南墙多开窗户,以增加采光面积;连着房门均修建一间门斗。据专家研究,木刻楞有调节温度、水分和平衡情绪的作用,冬暖夏凉,被誉为“长寿木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木刻楞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可能是下列哪个民族的传统住宅

A.鄂伦春族B.彝族

C.维吾尔族D.高山族

8.在木刻楞建设过程中,叠原木时原木间垫上苔藓的主要目的是

A.填充绿色植被,覆盖墙面,增加建筑美感

B.苔藓稍有湿气就生长,逐渐填满空隙,增强保暖效果

C.通过苔藓吸收湿气,提高室内湿度

D.利用苔藓特殊生物性状,起到防虫防蛀作用

9.木刻楞一般会连着房门修建门斗,门斗的主要作用是

A.可在其中设置信报箱、送奶箱,有利于提高住宅公共服务性能

B.使住宅的立面造型更加富于变化,便于人们识别

C.起到分隔、挡风、御寒等作用

D.可以增加室内空间,增加阳光射入

【答案】7.A 8.B 9.C

【解析】

7.木刻楞冬暖夏凉,结实耐用,是东北地区的典型民居,主要分布在鸭绿江流域,结合各少数民族分布可知,A正确;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部地区,B错;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地区,C错;高山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地区,D 错。故选A。

8.木刻楞选材自然,以原木相互搭接,木刻楞房门大部分朝北开,留出南墙多开窗户,以增加采光面积,冬暖夏凉。因其所处地理环境可知更加注重防寒保暖,苔藓稍有湿气就生长,逐渐填满空隙,增强保暖效果,并不是为了防止虫蛀,B正确,D错;增加建筑美感不是其主要目的,A错;应该减小室内湿度,C 错。故选B。

9.木克楞就地选材建造方便,是当地人适应环境的产物。其房门主要向北开,连接门斗可起到分割挡风御寒的作用,C正确;该住宅一般为私人住宅,并不会起到公共服务性能的作用,A错;该区域的民居均在连接房门处修建门斗,因此并不是为了便于人们识别,B错;房门主要朝向北开,而增加阳光摄入主要是南墙窗户所起的作用,D错。故选C。

地坑院是豫西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多分布在平坦的塬面上,窑洞内冬暖夏凉,院落四周的窑洞上方黄土层经常需要压实。通常人们会在地坑院院心挖一深4~6米、直径1米的深井,以蓄积雨水。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的地坑院正在消失,遭废弃或填埋。下图为该地区地坑院景观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 地坑院院心天井通常会栽种一颗树,其最主要目的是

A. 美化环境

B. 夏季遮荫

C. 安全警示

D. 保持水土

111. 夏季地坑院窑洞内空气湿度很大是困扰住户的难题,原因是

A. 窑洞雨水下渗

B. 院心天井积水

C. 窑洞内气温过高

D. 窑洞内外温差大

12. 大量地坑院遭废弃或填埋,原因最可能是

A. 建筑技术进步

B. 缓解耕地紧缺

C. 交通用地不足

D. 生活条件改善

【答案】10. C 11. D 11. B

【解析】10.种在坑里对美化环境作用不大。地坑是凹在地下,种树遮阳挡雨、保持水土的作用不大;“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人们在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地坑院”的正中面栽种一棵大树,树冠露出可防外人跌入,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

11.豫西黄土高原降水较少,窑洞内冬暖夏凉,夏季窑内温度低,窑外温度高且有水井,水汽含量大,窑内外温差大;外面的热空气进入窑内遇冷凝结,使得窑内湿度增大。

12.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地坑院占用土地过多,本着“退宅还耕”的要求,为缓解耕地紧缺,开始填埋地坑院。建筑技术进步、交通用地不足、生活条件改善不是主要原因。

骑楼为底层沿街面后退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其建筑风格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图为骑楼建筑景观。据此完成13-14题。

13. 下列地区中,最适宜修建骑楼的是

A. 北美

B. 东南亚

C. 西亚

D. 西欧

14. 骑楼底层后退留出公共大行空间的主要目的是

A. 为行人遮阳避雨

B. 防御寒潮侵袭

C. 减少蛇虫的影响

D. 减轻风沙危害

【答案】13. B 14. A

【解析】13.从图中看出,骑楼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行走的长廊,该种设计的房屋通风条件极好,非常适宜布局在类似印度这种气候湿热的地区。北美、西欧、西亚地区降水相对较少,不需要修建骑楼。第9题,东南亚地区纬度低太阳辐射强,降水量大,骑楼底部留出公共空间可以起到遮阳避雨的作用。空间开阔,通风性好,无法抵御寒潮、沙尘暴和蛇虫。

彝族土掌房为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层层叠落,相互连通,远远看去甚是壮观,后期彝汉混居,融合了部分汉族民居的特点,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担上垫木,铺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稀泥,再放细土捶实而成。多为平房,部分为二屋或三层。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5. 土掌房的效果类似于()

A. 内蒙蒙古包

B. 陕西窑洞

C. 傣族竹楼

D. 客家族土楼

16. 土掌房反应的气候特点()

A. 湿冷

B. 湿热

C. 干旱少雨

D. 干热

【答案】15. B 16. C

【解析】15.土掌房为平顶、墙体厚实,冬暖夏凉,蒙古包易于拆卸、搬运、安装,故A错误;土掌房为平顶、墙体厚实,冬暖夏凉,与陕西窑洞效果类似,故B正确;傣家竹楼双层、尖顶,利于通风散热、防潮、排泄雨水,土掌房与其效果不同,故C错误;而客家土楼为圆形围屋,是大型群体楼房住宅,利于防御,土掌房与其效果不同,故D错误;故选B。

16.土掌房是最古老的彝族传统民居,结合材料可知,建筑材料为土坯、石块,墙体厚实,屋顶为平顶,可以作为晒场,反映了当地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下图所示地区有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据此完成17-18题。

17. 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

A. 沙漠广布

B. 森林覆盖率低

C. 全年气候干旱

D. 河湖众多

18. 蜂巢屋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很多游客,从气候角度分析,最适宜的游览时间

A. 11-12月

B. 7-8月

C. 4-5月

D. 1-2月

【答案】17. B 18. C

【解析】17.由图可知,该地地处地中海东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地表不可能沙漠广布;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不可能全年气候干旱;该地区整体降水较少,不可能河湖众多;该民居是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说明该地森林覆盖率较低,物资缺乏。

18.蜂巢屋地处地中海东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游客要去此地旅游应选择在春秋季节前去,气候较为适宜,因此选项中4-5月较为合适。

近些年来我国某地区农村的民居建筑样式发生了变化:房屋越来越高;门窗越来越大,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后窗户;屋顶由平顶改建成坡顶。据此完成19-21题。

19. 该地区可能是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塔里木盆地

D. 珠江三角洲

20. “房屋越来越高;门窗越来越大,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后窗户”反映了该地区

①气候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②居民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

③经济发展较快,居民更加富裕④降水丰富,光照不足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21. “屋顶由平顶改建成坡顶”,与此相关的是

①耕地面积越来越少②坡顶理美观③粮食商品率越来越高④降水量越来越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19. B 20. A 21. C

【解析】

19.由材料可知,该地原为平顶房,是为了减少对耕地资源的浪费,在屋顶晾晒庄稼,现在屋顶改为坡顶,是不需要在房顶晾晒农作物,收获以后直接出售,所以该地应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东北平原地区,主要为商品谷物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纬度高,气温低,房屋建筑以保暖为主,不会安装后窗7。华北平原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过去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需要在房顶晾晒农作物,现在商品率越来越高,房顶逐渐变得坡度大7。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光照强,冬季西北季风强烈,不宜增加后窗7。珠三角地区降水量大,原来和现在都以坡顶房为主7。

20.由材料及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为华北平原地区,一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在短时间内是没有什么变化的,①错。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更加富裕,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②③对。华北地区降水少,光照较强,④错。

21.“屋顶由平顶改建成坡顶”与耕地面积大小无关,坡顶较平顶更加美观,粮食商品率越来越高,不需要平顶晾晒粮食,降水量在某地区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且坡度大有利于排水。

吐鲁番盆地自古有“火洲”之称。这里的传统民居按其建筑特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土拱平房,另一类是土木楼房(均为二层)。吐鲁番民居院落层次丰富,设有半地下室、院内高棚架、室外空间等在一天中不同的居留空间。因习俗不同和使用功能的需要,居民形成了“移动式”居住方式和不同季节的用房方式。夏季用房开敞通透,东西窄,南北进深长;冬季用房较封闭,东西宽,南北进深短。读吐鲁番盆地民居图,回答22~23题。

22.据材料分析下列关于吐鲁番民居结构和设不同院落层次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设立半地下室是因为中午气温高,利用地下室可以抵御酷热

B.设立院内高棚架是为了遮阳和通风

C.设立院外空间是因为夜间散热效果好

D.采用土木、土拱结构是因为地处断裂带

23.吐鲁番居民夏季用房南北进深长的原因是

A.减少风沙的侵入危害 B.增加房屋采光面积

C.加大通风散热效果 D.增加水果的堆放区域

【答案】22.D 吐鲁番盆地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中午气温高,在室内空间的半地下室可以利用地冷作用来抵御酷热;高架棚能遮阳和开敞的通风使气温相对适宜;夜间在室外空间,气候干旱,地面辐射强,大气逆辐射弱,散热效果显著;采用土木、土拱结构是由于这里的地貌岩石决定的,不是因为地处断裂带。所以选D。

23.C 吐鲁番气候干旱,夏季太阳辐射强,房屋东西窄,可减少正午前后受热面积;开敞通透的结构利于通风散热;房屋南北狭长,利于形成“狭管效应”通风散热。所以选C。

藏区碉房,称为“卡尔”或“宗卡尔”,原意为堡寨。主体多为石木结构,高有三至四层,外墙用块石或片石砌筑,墙厚近一米,墙上开孔少,门窗洞较小,因外观像碉堡,故称为碉房。碉房大致有平地碉房和山地碉房两类,山地碉房多建于险峻的山石上。下图为山地碉房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4.碉房墙上开孔少,门窗洞较小,主要目的可能是()

A.遮挡阳光B.防御野兽C.稳固墙体D.防风避寒

25.山地碉房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多向空中发展,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光照C.气温D.风向

26.受藏区气候影响,山地碉房一般选址在()

A.迎风阳坡B.迎风阴坡C.背风阳坡D.背风阴坡

【答案】24.D25.A26.C

【解析】24.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碉房位于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严寒,大风日数多,碉房上开孔少,门窗洞较小可以防风避寒,D正确;屋内需要采光,目的不可能是为了遮挡阳光,A错;防御野兽不是主要目的,B错;碉房为石木结构,外墙用块石头和片石砌筑,墙体本身较为稳固,所以不是为了稳固墙体,C错。故选D。

25.山地碉房多建设在险峻的山石上,地形因素导致其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小,所以山地碉房占地面积较小,多向空中发展,A正确;这种发展模式与光照、气温、风向等关系不大。故选A。

26.注意题干关键信息“受藏区气候影响”。藏区气候高寒,气温低,风力强劲,山地碉房应建设在背风(风力较小)阳坡(气温相对较高)处,C正确,ABD 错误,故选C。

图13为三门峡地区地形图,图14为山西运城解池畔嵋阳村坐南朝北的民居。据此完成27-28题。

27.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修建的第--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历经近六十年的风雨,其历史使命即将终结。三门峡利枢纽工程能

A.加快黄河“地上河”的沉积速度

B.加剧水库上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危害

C.减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强度

D.加快黄河三角洲向海洋的推进速度

27.嵋阳村的民居采用坐南朝北的建筑方式主要是因为

A.防御干热的南风的侵扰

B.利用冬季来自湖面的水汽

C.避免夏季强烈的光照

D.方便进行盐业生产活动

【答案】27.B 28.A

【解析】27.本题考查水利枢纽的功能。水库具有拦淤功能。黄河“地上河"位于黄河下游,是由泥沙沉积形成的,三门峡水库位于中游,泥沙先在三门峡水库沉积,有利于减少下游泥沙量,减慢"地上河"的沉积速度和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速度,A、D项铺误:由于三门峡水库年代久远,在上游发生洪灾后,水库泄洪能力;有限,造成上游来水在水库上游汇聚,抬高水位,加剧水库上游地区洪涝灾害,B项正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降水季节变率大、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等,与三门峡水库无关,C项错误。

28.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由图中等高线可知,嘴阳村南部有1000米以上的高山,夏季风(东南季风)越过高山后将变得干热,房屋坐南朝北可以降低干热风的影响,A项正确;冬季时降水少,且解池封冻,水汽极少,难以利用,B项错误:山西嵋阳村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纬度较高,夏季太阳高度角并。不很大,并且南靠高山,受光照影响小,没有避免光照的必要,C项错误;进行盐业生产活动与房屋的朝向无关,D项错误。

在我国江南的园林、古镇及民宿庭院中常见到青瓦房及用青瓦竖立铺设的地面(如图1所示)。据此完成29~31题。

29.影响该地传统建筑普遍使用青瓦的主要因素是

A.文化

B.成本

C.气候

D.原料

30.路面选择用青瓦竖立铺设,主要作用在于

A.减少积水,雨天防滑

B.竖立铺设,坚固耐用

C.造型多样,视觉美观

D.素雅古朴,人地和谐

31.青瓦路面温度日变化小于水泥路面,是因为青瓦路面

A.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较高

B.吸收的大气逆辐射量较少

C.透水性强,比热容较大

D.多缝隙,通风散热快

【答案】29. D30. A31. C

【解析】29.江南地区传统建筑普遍使用青瓦是因为该地有丰富的黏土,用于烧制青瓦,建筑材料用量大,可以就地取材。

30.路面选用青瓦竖立铺设可以增大地表的孔隙,便于地表水的下渗,避免积水,增大路面粗糙度,起到防滑的作用。

31.竖立的青瓦利于地表水下渗,增大土壤含水率,增大比热容,降低气温日变化。

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吹石头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2.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A.风力大B.日照强

C.降水多D.气温高

33.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A.高大、屋顶尖、窗大B.低矮、屋顶缓、窗大

C.高大、屋顶尖、窗小D.低矮、屋顶缓、窗小

【答案】32.A 33.D

【解析】32.根据题干可知该地位于福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时温度高,且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多,这种水分和气温条件非常适宜植被的生长;但根据当地的民谣“光长石头不长草”可知该地并没有太多植被,可知温度高和降水多并不是该地气候的突出特点;再结合“风水满地跑,房子像碉堡”判读该地风力大,房屋像碉堡一样坚固且窗子小,不容易被风吹倒,窗小受风的影响较小。再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该地为福建省的一个岛屿,受海洋影响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和海面光滑摩擦力小,推断风力大。故选A

33.根据材料信息“风沙满地跑”说明风力很大,“房子像碉堡”说明房子需要具备的特点是防风,所以是低矮的,窗小。从材料提取信息“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根据该地区地理位置判断,影响该地区的东南季风受台湾山脉影响,气流下沉,形成干热的雨影区,降水少,所以传统民居的屋顶缓。故选D

2018届高考地理:民居专题

2019届高考地理训练(民居专题) “合掌造”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以茅草覆盖,呈人字型,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该建筑最 大的特点是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 环境。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地理现象与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相关的 是 A. 台风频发 B. 冬季多暴雪 C. 夏季多洪涝灾害 D. 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2.“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右上图中的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我国传统民居以砖、木建筑为主,而在我 国东南沿海某海岛上流传着“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谚,这里有一种奇特的传统民居,以岛上特有的花岗岩、火山岩为主体材料,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当地人称之为石厝 (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海岛 A. 原始森林茂密 B. 属珊瑚岛 C. 河流短小 D. 土壤肥沃 4.石厝“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泥石流 B. 防大风 C. 防沙尘暴 D. 防地震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传统民居,以长方形天井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围以楼房,阳光射入较少,各屋都向天井排水。外围耸起马头墙,墙头高出屋顶,作阶梯状,白墙黛瓦,明朗而素雅。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马头墙、天井这种民居最可能位于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平原 C. 西北地区 D. 江南地区 6.下列有关这种民居建筑设计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A. 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防晒通风和排水 B. 马头墙能在发生火灾时防止火势蔓延 C. 为了抵御风沙和防寒保暖 D. 与当地多雨潮湿的环境有关 中国古代将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融入传统民居建 筑设计中。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北方四合院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住。受当地地理 环境的影响,图示民居中的正房多位于其庭院式建筑 中的 A. 北面 B. 南面 C. 东面 D. 西面 8.客家先人来自中原地区,经数代迁移至福建等地繁 衍。客家土楼墙体厚实坚固,与当地原有民居形成鲜 明对比,对客家土楼建筑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土楼采用独特的建筑材料是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 响 B.圆形土楼的防卫功能极强,主要起防卫的作用 C.体现了客家人和原住民的和谐共处 D.土楼建筑风格是对中原文化的传承 下图示意陕西关中八大怪之一的"家家房子半边盖"。半边盖的一般是东西两侧的厦子房,北房一般坐北朝南。由北房、厦子房合围的部分称为"中庭"。当地多住北房,因其 "避风又向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以下关中传统民居的设计符合当地"肥水不流外人田"观念的是 A. 厦子房东西两侧高——阻挡风沙 B. 房子半边盖——节约 木材 C. 厦子房高处开小窗——便于通风、采光 第 1 页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中国北方民居与地理环境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一)、北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为主)——北京民居 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亦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 中国北方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称“坎宅巽门”,认为是吉利的,实际上也有利于保持私秘性和增加空间的变化。进入大门西转为外院,安排客房,仆房和厨、厕。从外院向北通过一座华丽的垂花门进入方正而大的内院,北面正房称堂,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举行家庭礼仪,接待尊贵宾客,其左右耳房居住长辈和用作书房。院两侧的厢房是后辈居室。各房以“抄手游廊”相连,不必经过露天,在廊内也可坐赏院中花树。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因为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风水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古代的营造活动。除去风水学说外,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管、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北京四合院亲切宁静,庭院尺度合宜,把大地拉近人心,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庭院方正,利于冬季多纳阳光。东北气候寒冷,院子更加宽大。北京以南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西北风砂很大,院墙加高。 (二)、内蒙民居 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帐幕式住宅,以毡包最多见。内蒙古温带草原的牧民,由于游牧生活的需要,故乡以易于拆卸迁徙的毡包为住所。传统上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迁徙有4次,有“春洼、夏岗、秋平、冬阳”之说,因此,蒙古包是草原地区流动放牧的产物。(三)、宁夏民居 宁夏地处西北远离海洋,降水少、温差大,气候严寒,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冬春干旱多风沙,盛行偏北风,故住宅一般不开北窗。为保温防寒,采取厢房围院形式,且房屋紧凑,屋顶形式为一面坡和两面坡并存。 (四)、陕北民居(西北窑洞) 窑洞式住宅是陕北甚至整个黄土高原地区较为普遍的民居形式。分为靠崖窑、地防窑和砖石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2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案 课题: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2课时课型:新课 高一地理 主备人:李海初审人:先中乾复审人:龙学军执行时间:2016 年12 月1 日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标准解读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要真正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仅靠这样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本条“标 准”要求通过具体实例,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来加以理解。关于地理环 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和本模块已涉及了许多内容,学习 时只需要适当的复习和归纳;在此基础上,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关键是要落 实到一定的区域,“标准”中要求的“举例”,即是指举一定的区域(最好是学 生学习过的区域)为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还应注意其“现状”和“变化” 两方面的内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 体特征相统一。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因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形成干旱 的环境特征,其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都体现出干旱环境的特征。另一 方面,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 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例如,滥伐森林和植树造林都 会对地理环境带来一系列的不同影响。由此,人类在改造某环境要素时,应注意 对其他要素以至整个环境所带来的可能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2.通过日常经历体验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关性,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分析图理解地球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三、情感目标 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等观念。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多样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能够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素材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 (1)描述一下你在的地区自然环境系统要素有哪些?要素间关系如何?(答: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 (2)全球地理环境系统有哪些自然要素?(答: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3)通过分析环境系统要素你得出什么结论?(答:无论全球还是局部地区地理环境都是由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制约、渗透的整体)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板书】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指导读书】请大家阅读教材P92阅读材料“生物循环”,思考生物循环的概念、一般过程及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简单讲解】(一般了解即可)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板书】1、生物循环 【过渡】我们既然知道了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到底发挥着哪些作用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92~93案例1对其作出回答? 【学生回答】 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

七年级地理下册5_1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教案中图版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分析了解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的影响。 学会运用资料分析、解决问题。 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资料等了解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自然环境对居民、服饰和饮食的影响,体会到我们的民居、服饰、饮食与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行为。 【教学重点】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的影响。 【教学难点】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的影响,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资料归纳、举例说明、教师讲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世界上人们居住的民居各不相同,服饰各有特色,饮食习惯也大相径庭,这些都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这个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充满奇光异彩。 今天,我们来学习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二、新课学习 人类的生活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自然环境是由大气、水、动植物、岩石、土壤、太阳

光等组成的。自然环境对各地的民居、服饰和饮食等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1.民居要适应环境 居住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民居即是满足这种需求的建筑。民居要适应自然环境,使人类免受不利自然条件的干扰和损害,如洪水、寒冷、潮湿等,以保证人身安全与健康。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无论造型、结构,还是材料、功能,都受当地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 2.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1)气候影响民居 读教材31页图B,思考:为什么我国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且窗户小,而北方地区屋顶坡度小且窗户大? 气候影响民居的建筑形式,这种情况在传统民居中反映得尤其明显。一般来说,南方降水多,气温高,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北方降水少,屋顶坡度小,甚至完全是平的,农民可以在上面晒粮食。 南方窗户较小可减少阳光照射,降低室内温度;北方窗户较大,利于在冬季获取更多的阳光,增加室内温度。 蒙古包:易于拆装,搬运方便,适用于游牧民族经常搬迁的流动生活。 (2)地形影响民居 读教材31页图D和图E,思考:为什么贵州和湘西的房屋建成吊脚楼,而华北地区多建成四合院? 地形对民居影响也非常大。例如,在山区盖房时,要考虑坡向、坡度等因素。贵州和湘西的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在山区,因而顺山坡地势盖起吊脚楼。而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住房布局较为规则,且多院落,如四合院。 (3)就地取材 人们在建房时,总是尽量就地取材,以降低造价。例如,山区人民充分利用岩石建造石屋;黄土高原的人们利用黄土建造窑洞;傣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利用竹木建造竹楼。 活动:思考 请你根据傣族竹楼的特点,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 人们充分利用当地的竹木资源,搭建高脚屋。高脚屋房顶坡度较大,利于雨水的快速倾

传统民居与自然通风

纵观传统民居,因气候环境不同,形态各异,但在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时,都是通过有效的建筑形式,做出积极的反应。其中,利用建筑进行围合,营造宜人的内部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民居建设中行之有效的设计措施。 建筑四周围合,中央为天井(或称为内院),通过建筑与天井的组合,有效组织室内自然通风,产生自然通风的原理为:四周墙壁遮挡日辐射,使得天井在白天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少,比较阴凉,加上院内植被、水体的蒸腾作用和调节,进一步降低院落内空气温度,此时室内气温较高,院内冷空气在热压作用下流向室内;夜晚,院内空气受到周边建筑影响加热上升,而上空冷空气下沉,并渗透到建筑内,有效改善室内热环境。在室外风速较大的情况下,内院处于负压区,自由对流比较活跃,热空气上升,受顶部风的影响迅速排走,“抽风”效果明显,可促进室内自然通风。 图2-7所示安徽民居,以天井为中心,建筑向内开敞,夏季利用天井效应,加强通风效果,而建筑四周封闭,同样立于冬季保温。 长江中下游地区夏热冬冷,为满足生活需求,利用自然通风进行夏季降温,冬季除湿,

民警将设计相对开敞,如图2-8所示,通过围合形成天井组织采光、通风来适应这种气候。天井按所处位置可分为前天井、中天井、后天井和侧天井,一般进深和面积常常不太大,且南北短、东西向长,拔风效果明显,宜于将街道风引入室内。此外,在天井一侧常设置有狭长封闭空间,成为避弄,窄小封闭空间对进入室内的空气又加速的功效,立于增强建筑整体通风效果。 门窗是组织民居通风的重要条件,在建筑设计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如江南民居门窗面积大,常常充满整个开间,窗台位置较低甚至采用落地窗形式,加大室内进风量。有的落地窗为可拆卸式,在夏季将其拆除,使凉风最大限度进入室内,冬季再安装完整,以便防风保温。门窗多采用漏窗形式,如图2-9所示南京甘家大院的门窗,丰富的造型,精美的制作,极大美化了建筑,同时也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 屋顶也是组织建筑自然通风的重要构件,如湿热地区的干阑式建筑,采用大屋顶、深挑檐的形式,加大建筑阴影面积,强化通风散热效果;而夏热冬冷地区的江南传统民居,通过屋檐出挑来避免太阳直射和加强自然通风,缓解夏季湿度过大带来的闷热感。(研究不同地区屋檐出挑深度的不同情况,满足当地的气候需求) 传统民居建设讲究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适应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基础上,结合人们的居住习惯,创造出舒适、宜人、健康的居住环境,这些对现代住宅设计亦有重要的知道意义和参考价值。 管式住宅是柯里亚提出的一种狭长的住宅模式,了利用被动式的通风手段,组织室内自然通风,适应印度炎热的气候状况。具体原理是将坡屋顶与剖面设计结合,内部设计成高畅贯通空间,形成类似烟囱的通风管道,以形成持续不断的自然通风。热空气经入口进入采风塔,与温度较低的塔壁接触,受冷变重而向下流动,流经房间设置的空气出入口,被抽到房间内部。经一天的热交换,到夜晚采风塔壁面温度升高,则起作用原理与白天的相反。 第一座管式住宅建于1962年,平面设计18.2米长,3.6米宽,强调住宅的横向通风效果。房子围绕一个露天的院子布置,采用内向形态,对外封闭以遮挡烈日。坡屋顶结合剖面设计,内部形成连贯的空间,热空气进入室内沿着斜坡屋面上升,利用文丘里管现象从顶部将热空气排除,然后吸入新鲜空气,室内通风效果好。同时利用门口处的可调百叶窗进入室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民居特点 民居具有空间性,是人们在适应改造大自然的漫长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与当地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总结一些传统民居与环境的关系。 ①黄土高原窑洞的特点:冬暖夏凉,节省建筑材料。反映的环境:冬季寒冷,夏季高温,降水较少,黄土直立。 ②北方民居的特点:屋顶较平,门窗少且小,墙较厚。反映的环境特点:冬季寒冷,降水较少。 ③新疆平顶屋的特点:屋顶平,墙厚窗小。反映的环境特点:气候干燥,多风沙,太阳辐射强。 ④蒙古包的特点:便于拆卸,架设和搬运。反映的环境特点:冬季寒冷,草地广阔,居民以游牧生活为主。 ⑤江南民居的特点:屋顶倾斜(降水较多,便于排水),门窗多且大,墙较薄,便于通风散热。反映的环境特点:湿热的环境。 ⑥云南傣族竹楼的特点:通风散热,防潮和防虫。反应的环境特点:湿热、爬行动物、虫类多。 ⑦青藏高原碉楼的特点:平顶,门窗少,墙厚。反映的环境特点:高寒、光照强。 ⑧东南亚民居的特点:屋顶倾斜,门窗多且大,多木桩支撑,且密集排列(类似于我国的吊脚楼),具有通风散热、防潮的优点。反映的环境特点:湿热、河流密布、多沼泽。 ⑨因纽特人冰屋的特点:防寒保暖,节省建筑材料。反映的环境特点:终年寒冷的寒带环境。 二、跟踪训练 蒙古包能满足游牧需求,尤其能够对抗草原上严峻的自然灾害,是游牧民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绝妙体现。下图示意蒙古包景观(左图)及蒙古包搭建过程(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决定蒙古包呈圆形的因素是 A.高温B.暴雪C.酷寒D.大风 2.关于蒙古包各组件的说法合理的是 ①所有部件组装均用铁钉固定,以保持蒙古包稳固 ②门口较小且离开地面,可预防雪的堆积并抵御严寒 ③门口朝东南,可减少冬季风影响并获取更多光照 ④最高点的天窗能够改善采光和通风,促进空气流通 ⑤门的中上部开窗户镶嵌玻璃,目的是改善采光条件 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④⑤ 3.蒙古包搭建地随着迁徙季节而调整,最合理的是 A.春阳B.夏岗C.秋洼D.冬平 【答案】1.D 2.C 3.B 【解析】1.内蒙古高原多大风天气,同样的风力,圆形的蒙古包受力较小,结构更加稳定,D正确;内蒙古高原夏季气温相对凉爽,冬季寒冷,A错;蒙古包外形呈圆形与暴雪和酷寒等因素关系不大,BC错。故选D。 2.蒙古包作为草原上一种特色民居,是适应内蒙古地区游牧业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居,以木、毡为基本原料,同时,由各个部件组装而成,便于拆卸和组装,材料不用金属、砖瓦、水泥等,①错;内蒙古地区冬春季节风力较大,多暴雪天气,门口较小且离开地面,一是有利于防止大雪封门,二是能够抵御严寒(与门口较小有关),②正确;冬季,该区域盛行西北风,且日出东南,所以门口朝向东南,既可以减少冬季风的影响,也能够获取更多的光照,③正确;蒙古包的门窗相对较少,最高点的天窗既能够改善采光条件,也能够起到通风作用,促进空气流通,④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门的中上部并没有开窗户并镶嵌玻璃,⑤错。故选C。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地关系

关于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的调查研究课题负责人:田园梁子(五班) 课题组成员:田园梁子朱成林政(五班) 课题指导老师:耿顺传王付江 第一部分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和研究过程 一、课题的来源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中国民居的调查研究,开拓视野,深入了解在中国地域文化,并更好地将这种文化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三、课题的研究计划 1、课题研究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 2、课题进程的安排 第一天:确定课题的研究方向,对地方民居有大致地了解。 第二天;多方面查找文献资料、媒体报道、照片,联系以前的实地考察经历,把资料进行汇总。 第三天:有条理地整理所搜集的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第四天:对整个课题研究过程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研究报告,结题。 3.课题任务分工 田园梁子:总负责。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编辑,整理和筛选。最后撰写结题报告。 朱成林:多渠道搜集文献。 政:搜集照片,媒体报道等。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的成果 1、容摘要: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因此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地方民居。我们将中国民居分为北方民居,南方民居,少数民族民居三大方面进行研究,每个小方面又具体地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中国民居的研究,我们发现应该对现有的这些民居建筑做到充分的保护,并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伟大的民居建筑特色,让中国民居走向世界,让世界为之震撼! 2、关键词:民居、地理位置、气候、地方风俗、保护与继承 3、研究结论: 一、中国北方民居与地理环境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中国传统民居对当代人居环境的启示

中国传统民居对当代人居环境的启示 全球性的环境与资源危机,使得建筑学人开始反思现代建筑活动中不良的行为模式,并着手对其进行调整,寻求基于现代科学技术背景下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模式,由此引发了生态与绿色建筑的研究。而传统民居建筑,由于其对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所做出的独特解答,再次成为建筑界关注的热点。在生存能力逐渐下降的传统民居与找不到出路的现代建筑之间架构一座桥梁,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所努力追求的。同时,在倡导生态与文化的今天,传统民居以其极强的生态精神以及地域性、文化性、历史性和民族性,成为开展各种研究的良好素材。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许多建筑丧失特色与个性。现代化与历史文化,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碰撞,他们既对立又统一。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继承﹑创造﹑延续的产物,保护传统是为了返本开新,对传统的改造要在创新中借鉴。事实上,建筑只有在使用中,不断纳入当代人的生活交往,才能不断发生新的对建筑的理解行为,也才能使古老的建筑的潜在特质对当代人开放,重现当代建筑意义。 一.中国传统民居分析 有学者认为“中国民居的生态哲理是受传统的哲学思想支配,而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却又是哲学观念和生态观念的有机联系和统一。”这两者是相互制约,却又彼此紧密联系的。因此,对中国传统民居生态精神的探索,追根溯源还必须从中国传统哲学的高度来分析和研究。 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就是这种认识的概括和总结。“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重要的基本观念。这里“天”是无所不在的自然,是客体;“人”是与天地共生的人,是主体。天人合一是主体融入客体,形成二者的根本统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指天地人均有其内在的法则,但最终均要服从于运动不息的自然规律。中国古代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式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天人同构,大自然的变化与人体的变化活动有直接相互感应的共通规律,天、地、人之间是一个有机循环和新陈代谢的整体系统。“于是,中国传统民居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从村落选址、总体布局、室内外环境设计、陈设乃至屈才以及营造技术均充满了生态精神。” 二.中国传统民居在当代设计中的运用与发展 梁思成先生早年提出传统建筑创作要“中而不古,新而不洋”,既就是为了追求和反映时代特征,又不洋化,也不抄袭和照搬传统建筑的新建筑风格,而是从西方高技术中吸取有利于我国传统建筑发展的经验技术,为我国传统特色服务。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传统建筑文化及民俗文化的精髓所在,分析其文脉沿袭足迹,从整体到局部理解其中包含的重要理念,从来自传统文化及建筑的和谐精神中,将其神韵融入建筑设计创作过程的每一个整体构思与细部处理,其目的是,以传统文化的精神符号——传统建筑文化与地域文化中独特的认知与理解模式,以传统文化的物质符号——这里面包含传统建筑所特有的造型及构造手法等,来表达具有创新意识的、又是具有鲜明的文化传承关系的崭新观念。 我国传统民居形式众多,我们应从中找出地域特色的范式来,范式与形式不同,形式多而繁杂,范式具有典型意义。通过去粗取精,提炼范式中有形的和无形的某些要素,在住宅设计的创新中得以再现,从而研制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居住类建筑设计模式。我们可通过对传统民居的创造性继承,发掘传统民居中的生态优化理念、文化因子及有利于其形成的建筑语言,如序列、空间、形式、尺度、交通,组合等,并将其与现代生活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结合起来,这样继承传统就不仅仅是表面上符号的挪用和拼贴,或所谓的神似形似,而

(完整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平和一中地理教研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举例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3.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4.分析地理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物循环过程的分析,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结合实例分析,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新功能。 3.通过对黄土高原的演化过程的分析,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 4.结合东北森林变化对环境的可能影响。理解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树立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的观念。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 3.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探究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1.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地理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现象。 4.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1.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 【投影】: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在汉代时,曾是草肥水美、山青水秀的景色,今天千沟万壑、水土流失相当严重的地表形态。 思考: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如何演变来的? 讲授新课: 自然地理环境是纷繁复杂,主要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各个地理要素之间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板书)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例如:生物循环过程中,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板书)1、地理各要素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投影:生物循环示意图及能量流动示意图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示意图,分析生物循环的特点,总结出相应的物质循环和能量

地理思维建模:全面解析气候对农业及民居的影响(附:典题精练及解析)

地理思维建模:全面解析气候对农业及民居的影响(附:典题精练及解析) 全面解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典例赏析】 (2019·青岛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普洱茶树喜高温,抗寒性差,年均温在18℃~25℃为宜。年降水量1 500毫米以上且雨量平均最宜,喜光,但不耐强光,漫射光适宜茶树生长;要求土壤深厚,但不能全湿,土壤pH4.5~6.5为宜。西双版纳被称为普洱茶的原产地,种茶历史有1 700多年,茶树多生长在海拔1 000~2 100米且坡度小于25°的地区。普洱茶是以云南当地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由茶农采用特定工艺、经发酵后加工制成。在以马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时代,普洱茶要借助路上运输时间进行二次发酵,如今“渥堆发酵”技术可将普洱茶漫长的自然发酵时间缩短为45天左右。下图示意西双版纳地理位置及古茶山分布。

(1)分析西双版纳地区有利于普洱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 (2)从土壤角度,分析西双版纳地区有利于普洱茶树生长的条件。 (3)说明催生普洱茶采用“渥堆发酵”技术的原因。 答案(1)西双版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低,年均温适宜;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使普洱茶树不易受冻害影响;受西南季风及东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大;山地地区多云雾、多漫射光,利于普洱茶树生长。 (2)西双版纳位于红壤发育地区,土壤呈酸性,适宜普洱茶树生长;坡度小于25°,有机质易积累,土壤较深厚肥沃;有一定的坡度,土壤不易积水,透水性好。 (3)普洱茶传统发酵时间长;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普洱茶路上运输时间越来越短,难以利用该时段进行二次发酵;市场需求量增大,普洱茶供不应求;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制茶工艺的提升。 解析(1)根据材料,“普洱茶树喜高温,年均温在18℃~25℃为宜”说明对温度要求高,西双版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低,年均温适宜;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使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一节-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教案-中图版

1、本册书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初一地理下册的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的第一节第二课时, 本章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我国不同地区的地方文化特点,了解这些地方文化与当地的自然环 境的关系。 2、本课主要通过学习一地民居、服饰和饮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突出自然环境对区域的影 响作用,使学生的地理认知和读图能力的不断提高,这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前提。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不同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会带来很大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开头以展示不同的服饰、饮食习惯的图片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产生这种 差异来展开本课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教师导学,学生质疑,愉悦的情感体验,让 学生在阅读、判断、讨论、交流、探索中享受学习。 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不同的生活习俗和生产特点,自然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人类, 所以要求我们养成对自然环境爱护的心态,尊重大自然。 初一的学生,刚刚接触地理这个学科,缺乏地理思维,对如何学习地理也是他们亟待解决和掌握的内容,所以要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两方面进行培养,使学生对地理保持浓厚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地理现象的客观规律。 理解自然环境对服饰和饮食的影响。(重点) 掌握一些常见民族的服饰特点和饮食习惯。(难点) 活动1【导入】课前导入 导入 (1)提问学生:我们每天都要穿衣吃饭,你能说出现在你身上哪些属于服饰吗? (2 )抽取个别同学进行提问,看看同学们对服饰的概念是否真正了解。 活动2【讲授】新课授课活动

一、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1课前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点有一个大概了解,分清重难点,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学生观察自己身上有哪些属于服饰方面的东西,然后回答老师问题。指出自己身上哪些东西属于服饰) (学生朗读学习目标,首先根据教学目标来阅读一下课文。并画出重点内容) 2、讲新课前,先让学生欣赏一组我国各民族的服饰,观察他们的异同。 然后请学生回答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学生思考原因,每组派同学起来回答问题) 3、得出结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不同,服饰也各具特色。自然环境对服饰的材质、样式、色彩等要素有着深刻的影响。 (学生看图片然后思考:图片上人们都穿戴了什么?他们的衣着有什么特点?) 4、具体举例子。给学生看两幅图片,一个南方一个北方两者在同一个季节里的人们穿着有很大的差别 (让学生体会一下自然环境对服饰的深刻影响) 5、给出蒙古族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生活方式,让学生根据两者特点猜出该民族的服饰特点。老师给出蒙古族的服饰图片,并解释为什么是这样的,从环境和生活方式两方面来分析。 (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适合这个自然环境的服饰应该是怎样的) 6、列举傣族、藏族、朝鲜族等常见民族,让学生自己先学着自己分析这些民族的自然条件然后能否说出他们的服饰特点。 (学生先自己讨论,然后综合全组同学的意见,派代表回答老师的问题) 7、对这个知识点进行小结。现学现做:让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 二、整体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学们每天都吃饭,那么你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有什么特点吗? 为什么我们会形成这样的饮食习惯? (学生先思考然后回答:与自然环境有关) 2、给学生看一副:东北乱炖的图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东北人喜欢这样吃? (学生讨论并回答,从气候和物产方面来思考) 3、具体解释自然环境是如何影响饮食的?

《中国传统民居的生态特色》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要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筑规则和设计应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适应当地地理、气候、人文、生态,保证节地、节能、减排,防止各种污染,保护环境,创造出舒适、安全、卫生、优美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传统民居则是借鉴之师。 在村落选址、空间布局、建筑组合等方面,传统民居无不体现着人与自然界和谐共处、协调统一的生态理念,集中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对“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的追求。民居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表现在:顺应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形态,巧妙利用地势特点相地构屋,因山就势、因势随形、因地制宜;为了避免一些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满足建筑功能上的需要,在村落整体布局上结合地理结构,因势利导,与当地山势、水系、道路等相结合,形成各种各样不同形态特色的规划布局。例如广西龙州县上金乡中山村,建于清道光年间,村寨位置选择在一船形山岗上,为了顺应自然地形条件,保护周围林木植被资源,村寨总体布局也采用了船形,船形的当中为街道广场,中间最宽处有20米,两端最窄处宽8米,广场的东西总长为150米,用作集市节日活动,南北两侧沿船形的两边排列着整齐的民居商店,每户开间约5-8米,进深约20米,前高后低,不破坏原山岗植被,尽量保留周边林木,东面有庙宇和古榕树,是陆地交通的入口,西面与丽江码头相连,是水路交通的关口,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水乳交融、相映生辉。 广西民居大部分居于山林之中,选址随意,结合地形、地貌依山就势,灵活多变,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来建筑。为保护地质构造和林木植被,采用占天不占地手法,随势而建、筑台架空、依附山岩、错层跌落,适应各种复杂地形,不破坏自然的生态环境,顺应自然、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远望是一片林海,近看则屋在林中,别有意趣。在单体建筑结构上多为前堂后寝,以厅院为核心布置,在房屋的朝向、造型形式、空间开合、主次分隔等各方面都与天地变化、自然规律相协调。 山与水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造化,山的雄浑壮丽、水的灵动清秀,给人以美的享受,水更能创造出既恬静开阔、又动中有静的自然空间。我国南方许多地区的传统民居都善于保护和利用水源,如安徽省南部地区的徽州山明水秀,风景如画,这里的徽派民居建筑则充分利用和发挥了当地的山水特色。徽州的村落注重整体规划,选址合理巧妙,讲求风水布局,结构体系完整。建筑讲究负阴抱阳,依山就势,利用水源,因地制宜,有平地则聚,无平地则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黟县宏村。黟县地处黄山西南,崇山峻岭间的河流溪涧纵横密布,构成当地景致的一大特色。宏村则位于黟县北部,北负雷岗,南抱羊栈河,符合风水所说的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村中水系大规模建设则在明初永乐年间,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宏村人工水系由水口、水圳、月沼、南湖及每家水院构成。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居民生产、生活、消防用水提供了方便,调节了气温,而且贯穿全村的水系与石板路、院落、门楼、广场等一起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既统一完整,又变化丰富、独具特色的人文生态景观。 (节选自马佳《中国传统民居的生态特色》)1.下列关于传统民居规划布局“生态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建筑规划和设计维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创造出了舒适、安全、卫生、优美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 B.村落布局结合地理结构,与当地山势、水系、道路等相结合,使民居建筑与环境结合非常和谐,特色明显。 C.善于保护和利用水源,把山的雄浑壮丽和水的灵动清秀完美结合,形成既恬静开阔、又动中有静的自然空间。

2019年高考地理:民居专项

2019年高考地理:民居专项 “合掌造”是日 本农村的一种木造建筑 物,屋顶以茅草覆盖, 呈人字型,如同双手合 十,因此得名。该建筑 最大的特点是屋顶厚且 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地理现象与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相关的是 A. 台风频发 B. 冬季多暴雪 C. 夏季多洪涝灾害 D. 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2.“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右上图中的 A. a地 B. b 地 C. c地 D. d地 我国传统民居以砖、木建筑为主,而在我国东南沿海某海岛上流传着“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谚,这里有一种奇特的传统民居,以岛上特有的花岗岩、火山岩为主体材料,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当地人称之为石厝(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海岛 A. 原始森林茂密 B. 属珊瑚岛 C. 河流短小 D. 土壤肥沃 4.石厝“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泥石流 B. 防大风 C. 防沙尘暴 D. 防地震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传统民居,以长方形天井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围以楼房,阳光射入较少,各屋 都向天井排水。外围耸起马头墙,墙 头高出屋顶,作阶梯状,白墙黛瓦, 明朗而素雅。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马头墙、天井这种民居最可 能位于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平原 C. 西北地区 D. 江南地区 6.下列有关这种民居建筑设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防晒通风和排水 B. 马头墙能在发生火灾时防止火势蔓延 C. 为了抵御风沙和防寒保暖 D. 与当地多雨潮湿的环境有关 中国古代将天圆地方的哲学思 想融入传统民居建筑设计中。读图完成 下列各题。 7.北方四合院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 居住。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图示民 居中的正房多位于其庭院式建筑中的 A. 北面 B. 南面 C. 东面 D. 西面 8.客家先人来自中原地区,经数代迁移至福建等地繁衍。客家土楼墙体厚实坚固,与当地原有民居形成鲜明对比,对客家土楼建筑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土楼采用独特的建筑材料是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B.圆形土楼的防卫功能极强,主要起防卫的作用 C.体现了客家人和原住民的和谐共处 D.土楼建筑风格是对中原文化的传承 下图示意陕西关中八大怪之一的"家家房子半边盖"。半边盖的一般是东西两侧的厦子房,北房一般坐北朝南。由北房、厦子房合围的部分称为"中庭"。当地多住北房,因其"避风又向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以下关中传统民居的设计符合当地"肥水不流外人田"观念的是 A. 厦子房东西两侧高——阻挡风沙 B. 房 子半边盖——节约木材 C. 厦子房高处开 小窗——便于通风、采光 D. 房屋斜屋顶——收集雨水

中国传统民居

中国传统民居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中国北方民居与地理环境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一)北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为主)——北京民居 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亦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 中国北方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称“坎宅巽门”,认为是吉利的,实际上也有利于保持私秘性和增加空间的变化。进入大门西转为外院,安排客房,仆房和厨、厕。从外院向北通过一座华丽的垂花门进入方正而大的内院,北面正房称堂,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举行家庭礼仪,接待尊贵宾客,其左右耳房居住长辈和用作书房。院两侧的厢房是后辈居室。各房以“抄手游廊”相连,不必经过露天,在廊内也可坐赏院中花树。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因为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风水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古代的营造活动。除去风水学说外,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管、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北京四合院亲切宁静,庭院尺度合宜,把大地拉近人心,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庭院方正,利于冬季多纳阳光。东北气候寒冷,院子更加宽大。北京以南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因西北风沙很大,故院墙加高。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材内容分析】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为认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打下基础。课标要求是: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过程,发生着密切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每一要素通过与其他要素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改变着其他要素的性质,对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起着重要作用。构成地理环境的每个自然地理要素均拥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各个功能不同的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同步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或者说,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必然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如在外界干扰下,自然地理要素会发生变化,并导致其他要素连锁变化,进而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状态发生了改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了解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3.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4.能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物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的分析,理解地理环境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结合实例分析,掌握由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 3.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湖泊的演化过程的分析,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 4.结合东北森林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修建水库利弊的辩论,理解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对水库建设的辩论,树立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的观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 2.通过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体会自然的和谐美,养成善待环境,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探究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能力。【教学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