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年级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生物七年级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生物七年级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1.自然界中的生物通常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是是生物,

因为可以繁殖后代)

2.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现象;新陈代谢包括三方面:摄取营养物质、呼吸、排汗。(2)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现象;(3)生物体都有应激性;(4)生物体都能繁殖后代;(5)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6)生物体都能

适应一定的环境,并能影响环境;(7)除病毒外,几乎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1.生物圈生物生存的圈层。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

2.石圈上层。生物圈的范围:海平面以下10千米、海平面以下

10 千米。而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的

范围内。

3.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

4.栖息地: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不同栖息地的影响因素:土壤类型、

温度和湿度。

5.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生物栖息地遭破坏的重要因素: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

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1.生物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提出问题和做出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制定计划。

2.探究的常用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实际工作中,往往多种探究方法并用。

3.设计对照实验的原则控制单一变量。

4.巴斯德的实验中,提出了怎样的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么。

做出了怎样的假设?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实验的妙处在于用了曲颈瓶,曲颈瓶的妙处在于:空气可以进入,微生物不

能进入。

实验的变量是微生物。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3. 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取拿和安放:

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偏左的地方。距离实验台边缘7cm 。

(2)对光(三转)

一转: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对光过程中,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勿将直射的阳光作为光源)

(3)安放装片

用压片夹夹住装片,使字符正对通光孔中心。观察材料的特点薄而透明。

(4)观察

镜筒下降,眼睛注视物镜,镜头距离装片最短 2 毫米,原因防止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

镜筒上升,眼睛注视目镜,如果想让物像更加清晰,要转动细准焦螺旋。(5)整理和存放

上升镜筒,取下装片。用纱布擦拭显微镜,用擦镜纸擦镜头。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镜筒降到最低,树立反光镜。

4. 显微镜的构造

(1) 放大物像:物镜和目镜

有无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

目镜无小

物镜有大

(2)升降镜筒: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调节范围大,用于寻找物像;

细准焦螺旋:调节范围小,用于使物像清晰。

(3)反射光线:反光镜

外界光线强,用平面镜;外界光线弱,用凹面镜。

(4)遮光器

外界光线强,用小光圈;外界光线弱,用大光圈。

5. 高、低倍物镜的比较:

镜头长短视野亮暗视野范围大细胞数目多

小少高倍镜长暗小少

低倍镜短亮大多

6. 显微镜的光线通路:

光→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物镜→镜筒→目镜→眼睛

7. 区分细胞和气泡

(1)镊子挤压下,气泡变形,细胞不变形;

(2)有黑边的是气泡,没有黑边的是细胞;

8.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的步骤:找→移→换→调

(1)找:找到观察的物像(2)移:将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3)换:转动

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4)调: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过程中不

动粗准焦螺旋,如果视野变暗,可以调节大光圈和凹面镜)

9.偏哪移哪

P在显微镜下成像 d ;如果物像偏左下方,装片应该往左下方移动;如果显微镜下生物呈顺时针运动,则生物真实是顺时针方向运动。

10.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目镜、物镜和装片。

11.放大倍数

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第一单元第二章:观察生物结构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6.单细胞生物:衣藻、变形虫、酵母菌、眼虫和草履虫;

多细胞生物:

(病毒无细胞结构)

7.观察细胞结构

(1)植物(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擦(用纱布擦载玻片和盖玻片)→滴(清水)取→放→盖(用镊子夹取盖玻片使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放

平,以免产生气泡)→染(一侧滴加碘液)→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2)动物(口腔上皮细胞):擦(用纱布擦载玻片和盖玻片)→滴(浓度为0.9% 的生理盐水)取→放→盖(用镊子夹取盖玻片使其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后

放平,以免产生气泡)→染(一侧滴加碘液)→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3)0.9%的生理盐水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4)凉开水的作用:去除食物残渣。

8.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比较

共同结构特殊结构

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9.根据细胞核外有无核膜包被,即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生物:细菌、蓝藻和放线菌。

10.无叶绿体的植物细胞:根尖细胞、表皮细胞;不是植物细胞才有液泡,例如:酵母菌。

11.细胞壁作用:支持和保护细胞;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核:含

有遗传物质。细胞质:加快细胞和外界的物质交换;叶绿体:光合作用

的场所;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液泡:含色素和糖分。

12.绿色植物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动物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

13.细胞学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

14.西瓜汁液流出,汁液来自于液泡,汁液能流出来说明细胞膜被破坏。

15.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二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1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13.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复制,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细

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植物细胞分裂最后形成新

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动物细胞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除个

体变小,其他和母细胞均相同。

14.细胞分化: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形态、结构和

功能出现差异。

15.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细胞群,即组织。细胞分化后,遗传物质没有(填是否)发生变化。

16.植物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17.动物的主要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营养组织、肌肉组织。

血液、软骨属于结缔组织。

18.癌细胞的特点:只分裂不分化。

19.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第三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5.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和动物相比,植物体

没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营养器官:根、茎、叶。

6.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7.哺乳动物八大系统:呼吸、运动、消化、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生殖。

第二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1.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

植物类群生活环境结构特点生殖方式作用

藻类植物一般水中,少多为单细胞,无根

孢子提供90%氧

数阴暗潮湿茎叶分化,无输导气

组织

苔藓植物阴暗潮湿有茎叶,无根,假孢子检测有毒气

根起固着作用,无体

输导组织

蕨类植物阴暗潮湿有真正的根茎叶,孢子古代蕨类形

有输导组织,但不成煤炭

发达

裸子植物干旱无真正的花、果

种子---------------

实。输导组织发达

被子植物干旱六大器官,输导组

种子----------------

织发达

16.孢子是生殖细胞,种子是生殖器官。

17.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其假根的作用是固着;

蕨类植物有了真正的根、茎、叶,分化出了输导组织,但不发达。

种子植物有了发达的输导组织;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将种子植物划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称为绿色开花植物,裸子植物无真正的花和果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有种皮)

18.裸子植物一般是松、杉、柏、银杏和苏铁(卷柏是蕨类植物)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20.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

官是叶,幼嫩的茎也可以进行蒸腾作用。

21.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流动状况和大气湿度。

22.叶片的结构

(1)制作叶片的切片时,刀片和叶脉的方向垂直;不(需不需要)染色。

(2)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

(3)表皮又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无叶绿体,属于保护组织;表皮上有气孔,

气孔由 2 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陆生植物的气孔多分布于下表皮,水生

植物的气孔多分布于上表皮;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控制,植物吸水,气孔张开,植物失水,气孔闭合;气孔的功能:蒸腾失水门户、气体交换通道。气孔可以出入三种气体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氧气。

(4)叶肉分为致密的栅栏组织和疏松的海绵组织,有大量叶绿体,属于

营养组织。落叶一般背面朝上。

(5)叶脉是输导组织,导管自下而上(方向)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而下(方向)运输有机物。

(6)保卫细胞有叶绿体,表皮无叶绿体,叶肉有叶绿体。(填有→无)(7)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促进水的吸收,②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③使植物散热,④增加大气湿度,

增加降水。

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9.光合作用的实质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有机物和氧气。条件光。场所叶绿体。施加气肥的气肥是指二氧化碳。

光能 2. 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23.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化: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能量转化: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24.光合作用的应用:合理密植和间作套种。

25.验证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1)暗处理(黑暗处一昼夜):运走、耗尽叶片内的原有淀粉(原因):

(2)遮光对照:黑纸片将一片叶片的上下面遮盖起来。目的对照,变量:光。(3)隔水加热:大烧杯放清水,小烧杯放酒精,酒精的作用溶解叶绿素,加热到叶片变成黄白色,此时酒精呈淡绿色。

(4)染色:清水漂洗,洗掉酒精;滴加碘液,清水漂洗,洗掉碘液。(5)现象:叶片见光部分变蓝,不见光部分不变蓝。(6)结论: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6.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氧气难溶于水,能助燃。收集氧气的方法排水集气,验证氧气产生的方法:使待熄灭的细木条复燃。

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0.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

呼吸作用的原料:有机物和氧气;产物: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能量一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部分用于各项生命活动。条件光。

场所叶绿体。

21.反应式: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2.呼吸作用的物质转化: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3.促进呼吸作用:田间松土、及时排涝。

抑制呼吸作用:晾晒粮食(低温干燥)、保鲜水果(低温低氧)。

24.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白天进行的是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夜晚进行的是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25.新疆瓜果比较甜的原因: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制造有机物多,夜晚温度低,

呼吸作用弱,分解有机物少。

2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场所线粒体叶绿体

条件所有活细胞光

原料有机物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

产物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

物质变化有机物→无机物无机物→有机物

能量变化释放能量储存能量

联系相互对立相互联系

第五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7.绿色的能量转化器太阳能是能量的最主要来源,绿色植物起着非常重要的能量转化

作用。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成分是:绿色植物。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

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28.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维持碳----氧平衡 3.天然蓄水池

第二单元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8.原生动物:单细胞生物。

9.腔肠动物:结构简单的多细胞动物,辐射对称,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

构成,消化腔特点有口无肛门,大多数生活在海洋,少数生活在淡水中。代表动物:水母、海蛰、海葵和珊瑚虫。

27.水螅依靠触手捕食,触手含有刺细胞,麻痹猎物。

28.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出现了中胚层。有口无肛门,多数营寄生生活,涡虫可独立生活。代表动物:涡虫、绦虫和血吸虫。

其中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钉螺。被寄生的生物叫做:宿主。

29.线形动物:身体一般为细线形或圆筒形,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人蛔虫、秀丽隐杆线虫。

30.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同律分节,身体分节使运动更加灵活。

以蚯蚓为例,靠近环带的一端称为:前端。用手触摸蚯蚓,背部湿润、腹部粗糙、

因为着生刚毛。靠体壁呼吸,肌肉和刚毛运动。代表动物:蚯蚓、水蛭和沙蚕。

31.蠕虫动物包括: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身体细长、两侧对称、无附肢、能够蠕动的动物。

32.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外壳为贝壳。外套膜的作用:保护柔软身体、分泌珍珠质形

成贝壳。蜗牛靠腹足运动,河蚌靠斧足运动。乌贼贝壳退化为内壳。

33.节肢动物是生物圈中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无脊椎动物。其外壳为外骨骼。蝗虫蜕皮的原因是:外骨骼不能随身体增长而长大,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三龄跳蝻前。

34.感觉中心:头部,一对触角,负责触觉和嗅觉。咀嚼式口器。

35.运动中心:胸部,三对足,后足发达,适合跳跃;两对翅,前翅革质,保护作用,后翅膜质,飞行作用。

36.呼吸器官:气管,蝗虫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气门。10 对气门。

37.节肢动物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的作用:

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蝉是昆虫纲,虾是甲壳纲,蜈蚣是多

足纲,蜘蛛是蛛形纲。

第二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29.脊椎动物主要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30.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31.运动器官:鳍。一般鱼鳍有 5 种,7 个,其中,有一对的鱼鳍有胸鳍和腹鳍,维持左右平衡的是胸鳍和腹鳍;维持上下平衡的是背鳍;尾鳍的作用是决定运动方向

和提供前进动力。

32.呼吸器官:鳃。鳃盖内含鳃丝,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口和鳃盖交替张合。

33.感觉器官:侧线,作用:感知水流方向和水压。

34.鱼类体形呈梭形,意义:减少游泳阻力;体色:背深腹浅,意义:保护色。

35.脊柱由脊椎骨组成,功能:支撑身体。

36.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37.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裸露且湿润作用:辅助呼吸。水中产卵。

38.爬行动物:皮肤干燥、厚实。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

陆地产卵,卵有坚韧的卵壳。

39.爬行动物是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蝾螈是两栖动物,蜥

蜴是爬行动物。

40.变温动物: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41.鸟的体形:流线型,意义:减小飞行阻力。体表被覆羽毛,意义:保暖。正

羽作用:飞行,绒羽作用:保暖。前肢变成翼,意义:飞行。

38.骨骼特点:轻便又牢固。长骨中空,短骨愈合。

39.肌肉特点:胸肌发达,附着在龙骨突上。

40.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即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进行两次气体交换。气囊的作用:暂时储存气体。双重呼吸的意义:能保证飞行时氧气的充分供应。41.鸟类食量大,消化功能强。口中无齿,有坚硬的角质喙。暂时储存和软化食物的器

官:嗉囔。胃分为两部分:肌胃和腺胃,肌胃又称为:砂囊,作用:充分研磨和初

步消化。小肠彻底消化,大肠形成粪便,直肠极短,粪便从泄殖腔排出。消化系统

的特点:保证了飞行时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有利于减轻体重。

42.哺乳动物:体表被毛,意义:保温和保护;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作用:切断食物;臼齿作用:磨碎食物犬齿作用:撕裂食物体内有膈,膈将体腔分为

胸腔和腹腔,和呼吸有关;大脑发达,生殖方式:胎生哺乳,意义:提高后代成活率。

43.恒温动物:鸟类、哺乳类。

第三节:动物的运动

42.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和骨骼肌。其中骨和骨连结形成骨骼。骨连结分为三种形式:不活动的连结、半活动的连结和活动的连结。其中最主要的是活动的连结,又称为:关节。

43.关节的组成:关节囊、关节面、关节腔。关节面又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覆盖着关节软骨。

44.关节的特点:

既牢固又灵活。牢固是因为有关节囊和韧带。灵活是因为有滑液和关节软骨。

45.关节囊含有韧带,且能够分泌滑液,分泌的滑液储存在关节腔,关节炎是指关节囊发生病变。

46.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里面滑脱出来。

47.骨骼肌包括两部分,两端白色的是肌腱,由结缔组织组成;中间较粗的是

肌腹,由肌肉组织组成,因此,一块骨骼肌是一个:器官。(结构层次)

48.骨骼肌一般跨越一个或多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

49.骨骼肌有受到刺激收缩的特性,可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50.把运动系统看做一个杠杆,支点是关节;杠杆是骨;动力是骨骼肌。

51.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双臂自然下垂:同时舒张;

双手提重物下垂:同时收缩。动作的完成并不是一块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而是屈肌

肌群和伸肌肌群的收缩和舒张。

52.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者协调费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的。

第四节:动物的行为

10.根据功能,动物行为可分为:觅食、攻击、防御、繁殖、迁徙。

11.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其中学习行为又叫作:

后天性行为。

12.先天性行为:

获得途径生来就有、决定因素:遗传因素;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13.学习行为:

获得途径后天生活经验和学习、决定因素: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适应复杂多变

的环境。

44.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

45.狼、猴等动物是营群体生活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类似这样的行为称为:

社会行为。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必定营群体生活,但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一定具有

社会行为。

46.社会行为的特征:明显的组织、明确的分工、有些哺乳动物群体内部具有:明显等级。

47.群体的分工合作需要进行信息交流,动物利用声音、动作、气味、和形体姿态

来传递信息。

第五节: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促进生物圈物质循环、维持生物的生存和稳定。

54.动物和动物之间以及动物和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对维持生物圈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单元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一节:病毒

14.病毒的形体极其微小,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病毒的形态:球状、杆状、

蝌蚪状。

15.病毒结构:不具有细胞结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16.病毒的营养方式:异养。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中。

17.病毒的增殖方式:自我复制。

18.噬菌体增殖过程的几个步骤: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

侵入活细胞后,病毒以细胞内的物质为原料,在遗传物质指挥下制造新的病毒。

19.病毒的种类: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

20.和人类关系:大部分有害,少部分有利。

第二节:细菌

2.医用酒精的浓度为:75%,是为了杀死带有荚膜的细菌。

3.手术器械的消毒标准是杀死芽孢。

4. 细菌是生物圈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微生物。个体十分微小,基本形态有球状、

杆状、螺旋状等。

5.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细菌的共有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菌的特殊

结构:荚膜、鞭毛、纤毛但没有成形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

6.鞭毛的作用:运动,纤毛的作用:辅助运动。

7.细菌的营养方式,多数异养,少数自养。自养细菌:光合细菌和自养细菌。

8.异养细菌:分为寄生菌和腐生菌。

9.根据是否需要氧气,细菌分为:厌氧菌、好氧菌、兼性厌氧菌。

10.细菌的休眠体叫做:芽孢。抗性强。孢子是:生殖细胞,芽孢是休眠体。

11.细菌和人类的关系:多数有益,少数有害。

12.大多数抗生素来自于放线菌。酿酸奶:乳酸菌,酿醋:醋酸杆菌。

第三节:真菌

1.真菌少数为单细胞个体,大多为有分支的丝状体,常见真菌:酵母菌和霉菌。

2.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是单细胞真菌。

48.霉菌是由许多细胞连接成的丝状真菌。.青霉:孢子囊形状扫帚状,颜色青绿色;黑根霉:孢子囊形状球状,颜色黑色。桔子发霉一般是:青霉,馒头发霉一般是:黑根霉。

49.真菌的共有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和细菌的最大区别是:有成形细胞核,因此是真核生物。

50.真菌的营养方式:异养。生活方式分为:寄生和腐生。

51.大部分真菌依靠孢子繁殖。

52.酿酒离不开:酵母菌和曲霉。

第四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55.生物圈中的清洁工:依赖于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它们扮演分解者的角色,分解

生物的遗体、粪便为生,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无机盐和水。

56.生物圈中的氮肥厂:固氮微生物能够把氮气固定下来,转变成氮肥,这个过程叫做固氮作用。

57.根瘤菌和植物的关系是:共生。属于哪类微生物:细菌。

第二单元第四章:生物的分类

第一节:生物的分类方法

21.分类依据: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花、果实和种子。动物的分类依据: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22.生物的分类实际上就是将物种归类。

第二节:生物的分类单位

13.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物种简称。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种类多,差异大。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知识点

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生物科学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 **生物体的基本特征: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都有新陈代谢现象;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有生长、发育、繁殖现象;有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体与其生存的环境是相适应的。 第一节 走进生物实验室 一、了解生物实验室规则。 二、常用的生物实验器具及用途。 (1)常用的生物器具:镊子、滴管、烧杯、解剖针、滴瓶、三脚架和石棉瓦、放大镜、刀片、培养皿、酒精灯、载玻片和盖玻片、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 (2)酒精灯:使用前检查灯芯、有无酒精,添加2/3瓶酒精; 禁止向燃烧着的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三、显微镜的各部分结 构名称及作用。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物镜放大倍数 × 目镜放大倍数 擦拭镜头用擦镜纸;用纱布擦拭显微镜外表。 第二节 学会观察 一、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观察顺序:整体→局部,宏观→微观,外→内,前→后、上→下、左→右。观察方式:肉眼→放大镜→显微镜。 二、观察月季枝条:茎带刺,小叶边缘有锯齿,花颜色鲜艳,有红色、黄色…… 月季花:从外向内依次为萼片、花瓣、雄蕊、雌蕊;花药用放大镜观察球形有很多突起。 、取镜和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距离实验台边缘10CM 处; 2、对光:转动转化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 3、安放装片:把制作的花粉粒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让标本正对通光孔; 4、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物镜接近花粉粒为止,注意物镜不要碰到玻片标本(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左眼向目境内观察,同时逆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 5、观察和收镜:观察完毕后,提升镜筒取下装片,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外八字),将镜筒降至最低;转动反光镜使镜面竖直;最后将显微镜放回镜箱。 14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七年级期末生物试题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艾滋病病毒 B.山羊 C.柳树 D.草履虫 2.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态和特征多种多样,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逐年增粗、长高的小树 B.漫天飞舞的雪花 C.恐龙化石 D.溶洞中长高的石笋 3.某小组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鲫鱼、金鱼、水草、螃蟹、荷花等归为一类,松、柏、鼠、苍蝇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分类的方法为 A. 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B. 按照生物的用途 C. 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D. 按照生物的数量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你认为描写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

5.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相互依存,在下列吃与被吃的生物关系中,构成食物链的是 A.白菜→菜青虫→食虫鸟 B.阳光→牧草→牦牛 C.蝗虫→青蛙→蛇→鹰 D.水分→牧草→绵羊→牧民 6.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C.食物链和食物网 D.全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7.“当你置身于一片树林中,你会看到高大的树木,不知名的花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枝叶间透过的阳光;你会听到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不远处溪水淙淙、虫鸣鸟唱,此起彼伏……”文中描述的树、花、草、虫、鸟、阳光、微风、溪水等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叫 A.生物圈 B.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C.食物链和食物网 D.生态系统 8.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最大的显微镜是 A.目镜5×,物镜8× B.目镜10×,物镜40×

C.目镜15×,物镜10× D.目镜20×,物镜15× 9. 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强,应选择下列哪项来进行调节? ①较大的光圈②较小的光圈③反光镜的平面④反光镜的凹面 A.①③ B.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0.在观察黄瓜果皮的表皮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些绿色的颗粒状结构,该结构最可能是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线粒体 D.液泡 11.小明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一种细胞,这种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那么这种细胞肯定不是 A.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B.苹果的果肉细胞 C.菠菜的叶片细胞 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12.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把其他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A.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七年级生物上册所有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植物通过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获得营养;动物通过捕食获得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是在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排出废物;植物的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如:猎豹追捕羚羊;含羞草受到碰撞会合拢;植物的向光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萌发;鳄产卵;虎、狼产子 (6)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遗传,同一株碧桃上不同颜色的花体现了变异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高山上不同植物的垂直分布说明的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沙漠上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才出现绿洲说明了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通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来影响的:生物与生物之间有:捕食、合作、竞争、寄生等关系。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是竞争关系。 4、生物适应环境:如骆驼尿液很少是为了适应缺水的沙漠;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寒冷的环境等。 5、生物还能影响环境:“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蚯蚓松土”体现生物影响环境 6、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7、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生物部分消费者—动物: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8、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捕食)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如:草→兔→狼(注意:写食物链时只能以生产者植物开始,以没有天敌的消费者动物结束;箭头指向捕食者。) 9、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生物数量越少,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越靠近前端的生物数量越多,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少。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如:一般来讲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1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的范围是: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2、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其中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和“地球之肺”之称;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 生物圈:是生物共有的家园 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m之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 一、生物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例如:生物包含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 遗传多样性例如:各个金鱼品种,各个菊花品种。 生态系统多样性例如: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都可称为生态系统 (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 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沙漠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盐碱土荒漠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生物圈湿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二、生物的特征: 应激性例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 生长例如:幼苗长成大树 繁殖例如:蜻蜓点水 新陈代谢例如: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1、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能使生物“趋利避害”例:向日葵花的向日性,含羞草等 2、生长发育: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等 3、繁殖和遗传:例:母鸡生蛋、熊猫产仔等 4、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命的标志,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在此基础上才有生长、繁殖、应激性等。 新陈代谢: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排出汗液和尿液,这些现象

都是新陈代谢。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生物的生存空间统称为环境。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要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 非生物因素例如: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湿度等。 生态因素相互帮助(如企鹅孵卵) 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 相互斗争(如雄鹿之间的 生物因素争斗) 互惠互利(海葵与蟹) 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 捕食关系(狮子与鹿) 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 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有利的:如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有害的:如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化肥等流入湖泊后,一些浮游生物急剧繁殖,导致水质恶化。 第二章探索生命 第一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一、林奈与生物分类 分类学之父---林奈 分类方式:界、门、纲、目、科、属、种等。 二、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是生物进化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人类是由猿类演化而来,促进了人们对生物发展史的理解。 三、哈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用结扎和剖切血管放血的实验方法,研究血液流动方向。从而发现了血液循环。 四、DNA螺旋结构的发现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 今天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是:林奈对生物的描述和分类。 今天分子生物学的基础是:建立在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基础上的。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 是一门基础科学 是一门实验科学 第二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生物学主要研究方法:观察、调查、分类、实验等。 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归纳【全套】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知识归纳整理 一、观察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1.方法: ⑴直接观察: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 ⑵间接观察: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2.要求: 前:要有明确的目的; 中: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后:与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二、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⑴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 ⑵动物、微生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但能以 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例如海豚 捕食大马哈鱼。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生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例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的落叶也可以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如: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含羞草的叶受到碰触会合拢,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向地性等。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例如:种子的萌发,破壳而出的幼鳄,蘑菇的生长。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的特征,这是遗传现象;但总有一部分特征并不相同,这是变异现象。 7.其他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知识归纳整理 一、调查 1.什么是调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08常德】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C ) A.火山爆发 B.开水沸腾 C.雨后春笋 D.潮起潮落 2.你想调查一块草地上的密度,最好采取哪种调查方法( D )A.一株不漏的数草的株数 B.划格后逐格计算累计C.大体估计 D.选点抽样调查,求平均值3.【07广安】原鸡是家鸡的祖先, 家鸡和原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 但家鸡的产蛋量高.人们能把原鸡驯化成产蛋量高的家鸡, 是因为生物有(C ) A.生殖和发育的特征 B.生长的特征 C.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D.新陈代谢的特征 4.葵花子的食用部分在植物的结构上属于( D ) A.果实 B.营养组织 C.营养器官 D.生殖器官 5.若用同一显微镜同一标本,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图。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C ) 6.【06莱芜】用显微镜跟踪观察运动着的草履虫,会发现其体内的食物泡是(C ) A.多个,均大小相等,缓缓移动 B.两个,大小相等,但交替收缩 C.多个,均缓缓移动,逐渐变小 D.多个,均大小相等,相对静止 7.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其主要原因是(D ) A.能量的收支随季节波动 B.具有复杂的营养结构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反复进行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8.【08济宁】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B )A.每种生物的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每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 C.每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有遗传物质

D.每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均易被碱性燃料染成深色 9.下列属于裸子植物的特征的是( C ) ①有花、果实和种子②种子裸露③种子不裸露④有果皮⑤无果皮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⑤ D.②④10.【06青岛】一般家庭是利用冰箱来保鲜水果、蔬菜。利用你学过的生物知识,试着分析冰箱能延长果蔬储藏时间的主要原因是(B ) A.减少了果蔬的水分含量,加快呼吸作用 B.降低了环境的温度,减缓呼吸作用 C.降低了环境的温度,加快呼吸作用 D.减少环境中氧气的温度,加快呼吸作用 11.细胞中的染色体对生物体的意义是( D ) A.能够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B.能够合成有机物 C.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D.能够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 12.有根、茎、叶分化,而且用孢子繁殖的植物是( C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13.【08深圳】深圳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B )A.鸟B.红树林C.水D.鱼14.我国东北、内蒙古、新疆的部分地区处于同一纬度带,但东北是森林生态、内蒙古是草原生态、新疆多荒漠生态,其主要原因是(D ) A.光照的不同 B.气温的不同 C.土壤条件的不同 D.降水量的不同 15.【07济宁】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B)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果实的生长发育 D.秸秆的生长发育 16.如下图所示,下列哪组装置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B) 17.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作用中放出二氧化碳,必要的实验条件是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1)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第二单元 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物像的放大的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②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②细胞质—细胞质内含有许多与各种生命活动有关的微细结构。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物质——遗传物质。 1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1)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

七年级上册生物各单元知识梳理

的现象。根瘤菌等 ⑷竞争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空间等的现象,如杂草跟农作物等。 ⑸合作关系: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是彼此相互有利的生活关系,彼此分开后仍能独立生活,与共生的区分在于看彼此之间是否“同生共死” 1、科学探究的6步: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中只有1个不同的变量,其他的变量如温度、时间、土壤的多少 等都应相同。如在探究光线对鼠妇的影响时,变量是光线。而在探究水对鼠妇的影响时,除干燥和潮湿环境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相同。3、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在课下设计的探究环境中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的探究实 验,纸盒被分为4个相同大小的区域①②③④。先在左边①③区内放入干土,再在右边②④区放入等量的湿土;在①②区放一黑纸板遮光,在③④区放一无色玻璃板。把20只鼠妇放在盒子的中心,观察各区鼠妇的数量。 ⑴图中共有4组对照实验,各区的环境特点为: ①阴暗干燥②阴暗潮湿 ③明亮干燥④明亮潮湿 对照组实验 组 变量 ①②水①③光④③水

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2、食物链:由生产者→各级消费者组成,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既: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 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 (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由于生物富集的原因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3、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 的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它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而自动调节能力与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有关: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如:森林的自动调节能力远大于人工纯种林。 4、①生产者(植物)与消费者(动物)的关系是被吃与吃的关系。 ②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产者为消费者和分 解者提供营养;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为无机物为植物提供肥料) ③最简单的生态系统中可以没有消费者(动物)。 5、根据下图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回答有关问题: ⑴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 植物

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试卷及答案 【篇一:初一上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ss=txt>七年级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把新鲜水草放在鱼缸里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鱼缸里的养料 b.美化鱼的生活环境 c.增加鱼缸里的氧的含量 d.增加鱼缸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 2、南瓜、丝瓜的花有的能结果,有的不能结果。能结果的花是: a.雌花 b. 雄花 c.两性花 d.单性花 3、无论是白菜、向日葵,还是玉米、小麦的种子,它们都具有的结构是: a.种皮和胚乳 b.胚和胚乳 c.种皮和胚 d.胚乳和子叶 4、植物体通过呼吸作用能: a.分解有机物,贮藏能量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 5、大多数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 a.精子细胞 b.卵细胞 c.受精卵 d.生殖细胞 6、若将写有“ d ”字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中观察,那么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应是: a.p b.q c.d d.b 7、下面能正确表示生物和环境相互关系的是: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a、b、c 都是 8、种庄稼要施肥,养花也要施肥,肥料的作用是: a.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 b.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 c.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d.为植物生长提供空气 9、温暖的阳光下,一颗柳树所进行的生理活动包括: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10、我们所食用的甘薯和马铃薯中的淀粉是: a.甘薯和马铃薯在土壤中制造和积累的 b.根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积累的 c.由叶制造再由茎运输而来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资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1、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生物教学打下基础。 2、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教学流程,以适应以后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用具: 动物彩图,病例资料,书本彩图,课件教学过程:好,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啊?(生物课)这是同学们上初中后新开的课程之一,相信你们都对这新的科目很好奇。你们喜欢生物吗?生物无处不在,首先,告诉我,在你们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呢?(动物,植物,菌类)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出示生物发展史)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的历史已经有46亿年了,但我们人类的历史只有一小段,那么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的那段时期地球上有些什么生物呢?而这些动物现在还存在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吗?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那生物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其他吗?像我们漂亮的校园里面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有的树能长成几米高,有的却长在地上当地毯来观赏呢?除了动物,植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在我们身边。大家说一下?刚才我们所说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那都是一些生命的现象,我们书本上《致同学们》那一页中说到,生物学除了研究这些不同生命的现象之外,还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我们生命活动的规律有哪些呢?像

我们常说多喝牛奶会长高,这就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钙,钙是我们骨骼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我们生物学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等学科的基础,书本上也举了好多生物学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我们看看图3中的幼儿预防接种,同学们都有接过种吧?我们为什么要接种呢?接进去我们体内的其实也是一种病毒,只是它的毒性很小,对我们人体无害,但是注入这种病毒之后我们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以后遇到毒性大的病毒也不怕了。(还有书本上的其他例子逐步介绍。)(学生提出问题再讨论解决)我们生物课是一门新课程,很多同学对生物课的课堂要求不是很明白,现在我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课前分钟预习,课堂积极发言(占总分10%)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占总分10%)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教学后记:课堂上学生气氛还算活跃,对很多新的生物学知识都很好奇,要注意调节学生的积极性,因为生物课大多安排在下午,下午的时间学生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多举些有趣的事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学反思: 个别班学生气氛很沉闷,因为对书本上,老师介绍的热门话题不感兴趣,他们没有接触过,要注意调动不同班级的积极性,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章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教学目标: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

2016年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 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 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 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0、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1、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 . . ( 七上生物知识点 1 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废物(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 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2 生物的分类:(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 水生生物 (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 3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范围:厚度为 20 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 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4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 圈。有毒物质:不断积累,有机物和能量(数量):逐级递减。能量源头:太阳能。 5 生态系统由生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6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7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草→兔→狐) 8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说生态系 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 9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对照书本说出它们各自的 特点):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 “绿色水库”之称)、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 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10 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光线的强和弱。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能使镜筒上升和下降)目镜和物镜:放大物体倍数 11 使用显微镜的步骤: 1)取镜和安放(2)对光 (3)观察 (4)整理和存放 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和无机物(水、无机盐、氧等) 12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是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壁,液泡,叶 绿体。 13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线粒体(将化学能转变为生物生活所需要 的能量) 14 染色体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DNA 是遗传物质,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15 生物由小长大离不开细胞的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的分裂(数目增多) 16 细胞的分裂:分裂时染色体加倍后一分为二,形成完全相同的两份。细胞核分成两个,细胞质分 成两份,每份细胞质中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形成细胞壁。 17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细胞分化—细胞形成组织的过程) 18 动物体的四种组织名称和功能

七年级生物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临沂刘店子中学 史艳华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复习要点: 一、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的呼吸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如: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逃走;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注:常说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二、调查 1、调查的一般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2、尝试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对它们进行归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复习要点: 一、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 (注:生物圈指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人类的活动借助一定的工具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细菌可以生活在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光、温度、水、空气、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 2、生物和生物之间的三种关系 { 植物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动物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水圈的大部 大气圈的底部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竞争(如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 捕食(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合作(如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最全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致同学们 1、生物学(定义):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学研究对象: 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 2、生物的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副处水面换气) 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出汗,植物的落叶等)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如种子萌发、破壳而出幼鳄等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到一定阶段开始繁殖下一代) (1)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是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的结果。(2)发育:指生物体中各种器官逐渐达到成熟,并具有生殖能力。(3)生殖:指生物体产生下一代的现象,通过繁殖保持种族的延续。 ⑥生物都有遗传很变异的特性 (如“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现象)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的。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3、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步骤:

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③制定调查方案; ④填写调查记录;⑤整理调查结果;⑥撰写调查报告。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定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活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类: 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 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 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讨论和交流。 4、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光对鼠妇生活影响 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 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③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 5、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关系(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竞争关系(水稻和田中杂草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 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群体生活的昆虫) 寄生关系(蛔虫、猪肉绦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的体内) 6、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哪项是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A. 都能由小长大 B. 具有细胞结构 C. 能够吸收营养 D. 都能繁殖后代 2.某小组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鲫鱼、金鱼、水草、螃蟹、荷花等归为一类,松、柏、月季、鼠、苍蝇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分类的方法为()。 A. 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B. 按照生物的用途 C. 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D. 按照生物的数量 3.下列能构成一个完整食物链的是()。 A. 虎→鹿→绿色植物 B. 虾→小鱼→大鱼 C. 绿色植物→蛇→鹰 D. 绿色植物→兔→狐 4.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强,应选择下列哪项来进行调节?()。 ①较大的光圈②较小的光圈③反光镜的平面④反光镜的凹面 A.①③ B.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5.下列哪一细胞能够完成生物体最复杂多样的生命活动()。 A.变形虫 B.人的成熟红细胞 C. 根毛细胞 D.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6.烟草花叶病毒的生存环境是()。 A.烟草跟周围的土壤 B.烟草周围的空气 C.腐烂的烟草叶 D.烟草的活细胞 7.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A. 液泡 B. 染色体 C. 线粒体 D. 叶绿体 8.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A. 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 都生活在水中 C.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用孢子繁殖 D. 体内都有输导组织 9.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下列哪项的无机盐?()。 A. 铁、镁、钙 B. 氮、磷、钾 C. 氮、铁、锌 D. 硫、锌、硼 10.与根的生长发育有关的部位是()。 A. 根冠和分生区 B. 分生区和伸长区 C. 分生区和成熟区 D. 伸长区和成熟区 11.下列植物的食用部分,属于根的是()。A. 萝卜 B. 莲藕 C. 土豆 D.荸荠12.玉米、甘蔗、竹子等植物的茎不能无限加粗的原因是茎内()。 A. 有大量薄壁细胞存在 B. 没有韧皮部 C. 没有形成层 D. 没有木质部 13.对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起作用的是绿色植物的(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 1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一个池塘 B. 一块草地 C. 生物圈 D. 森林里所有的树 15.狼与羊之间的关系是()。A. 合作 B. 捕食 C. 竞争 D. 共生 16.在“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中,属于这一实验对照组的是()。 A. 光线的明亮与阴暗 B. 土壤的干燥与湿润 C. 温度的高与低 D. 光线的强弱与土壤的湿润17.种子萌发时,种子首先要( )。A. 胚根突破种皮 B. 胚开始发育C. 吸水膨胀D. 胚芽开始发育18.用显微镜观察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时,你会发现细胞核不在细胞的中央,而是位于细胞的一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细胞质的流动 B.细胞的分裂 C.细胞核的活动 D.液泡的挤压19.下列哪组物质,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A. 水、糖类、氧 B. 糖类、脂类、蛋白质 C. 无机盐、维生素 D. 尿素、二氧化碳、糖类20.下列属于组织的是()。A. 一个番茄果肉细胞 B. 一块番茄 C. 一块番茄表皮 D. 一个番茄 21.郑州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的地区,那么该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A. 常绿阔叶林 B. 热带雨林 C. 落叶阔叶林 D. 针叶林 22.下列结构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①细胞核;②基因;③染色体;④DNA;⑤细胞。 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①③②④ C.⑤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⑤ 23.阳光下,一株绿色植物所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 )。 A. 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 吸收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24.下列植物中,也既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又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 A. 仙人掌 B. 海带 C. 葫芦藓 D. 天竺葵 25.我国北方农村常把红薯贮存在地窖中,人们在进入地窖之前,往往先把一盏油灯吊入地窖中,()。 A. 测量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 测量地窖中氧气的含量 C. 为了能够看见地窖中的东西 D. 测量地窖中一氧化碳的含量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10分)右图为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所示为动物细胞结构,图 所示为植物细胞结构。 (2)动物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 、[ ] 和[ ] 。 (3)结构[ ] 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 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4)②和⑦中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主要 是,这种遗传物质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做。 (5)在细胞分裂时,②和⑦的变化是进行了,然后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以确保其数目和形态不变,稳定遗传。 2.(10分)右图是花的基本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填写图中的各标号的名称: ○5○8○9○10○11。 (2)花开放以前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和[ ]。 (3)这朵花的颜色鲜艳,且有花蜜,由此可推断它是通 过来传粉的。 (4)完成受精作用后③发育成;④发育成。 (5)完成受精作用后凋谢的结构是 3.(6分)如右图所示,(1)晴天的上午,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将一分枝的叶 片套上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中,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出现了一 些小水珠,这是由植物体进行散发出来的凝 结而成的。(2)下午打开塑料袋口,迅速将一支刚熄灭的火柴棍伸进袋内, 熄灭的火柴棍复燃了,说明袋内的气体含较丰富,这是植物进行 的结果。(3)傍晚再套上一个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 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棍,燃烧的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有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