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创建人民军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

第三讲  创建人民军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
第三讲  创建人民军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

第三讲创建人民军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进入最艰苦的岁月.这就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这个时期,党及时召开八七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正确力针。党在各地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建立人民军队,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的建设,粉碎国民党军队发动的一次又一次的¨围剿¨。在这一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抵制和克服党内“左”倾锗误的干扰,勇于探索,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开辟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条新道路的开辟,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毛泽东在其中作出了最杰出的贡献。中国革命的实践表明,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

一、革命转人低潮和党领导的武装起义

随着大革命的失败,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中国南方革命斗争曾蓬勃发展的地区,因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而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后,经过与其他军阀的一系列混战,逐渐取得全国范围的统治权。这个政权对外联合帝国主义实行反

苏政策,对内残酷镇压共产党人和革命运动,竭力维护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剥夺工农群众在大革命中所获得的权益。这个政权的本质同被打倒的北洋军阀政府一样,仍然是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专制政权。

中国大革命的失败,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它没有完成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任务。因此,中国仍需要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革命失败后的形势表明,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人民继续进行革命斗争,首先必须直接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

然而,党在这时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实行屠杀政策,党的队伍和革命力量遭受重大损失。据不完全统汁,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接近当时党员人数的一半。面对极其险恶的局势,党内一些不坚定的分子离开党的队伍,党员数量急剧减少到l万多人。同时,工农运动和其他群众运动也走向低沉,相当多的中间人士同共产党拉开了距离。这些事实表明:中国革命的形势已进入低潮。

然而,在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在革命前途似乎已变得十分黯淡的时刻,真正的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

1927年7 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毅然决定了三件大事: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发动起义;组织湘、

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的方针和政策。

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十月初,起义军在南下广东途中遭到失败。保存下来的部队,一部分转移到广东海陆丰地区同当地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入湘南。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承担起领导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责任,也标志着党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8月7口.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议)。这次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和纠正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新方针,并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八七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各级党组织指明了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转折点。

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和八七会议确定的方针,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革命的旗帜,以血与火的抗争回答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党派出许多干部分赴各地,恢复和整顿党的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八七会议后.色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赴湖南改组省委并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于9月9日发动。在进攻长沙受挫后,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审时度势,当机立断,改

变原定部署,决定率领部队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寻求立足点。随后.部队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定把党支部建立在部队的连一级,内部实行民主制度。10月7日,毛泽东率部到达江西宁岗县茅坪,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l 2月11日,中共广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发动了广州起义。在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叫挺、叶剑英等人领导下,起义军一度占领广州绝大部分市区,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但在优势敌人的进攻下,起义很快遭到失败,张太雷和许多同志壮烈牺牲。退出广州的起义军一部分转移到海陆丰参加革命斗争,一部分到广西左、江右-带同农民起义军会台。广州起义是对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又一次英勇反击。

除了这几次规模较大的起义外、党还先后发动和领导了海陆丰、琼崖、鄂豫边、赣西南赣东北、湘南、湘鄂西、闽西、陕西等地区的武装暴动。到1928年初,党先后发动近百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中有不少未能成功。这表明,在中国不能盲目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即首先通过城市武装暴动或攻占大城市来直接取得革命胜利。当时一些能够坚持下来的起义部队,大多活动在位于数省边界、距离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城市较远的偏僻农付地区。这就为后来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党虽然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但并不能扭转局面,这是因为革命形势已陷入低潮。然向,在共产国际及其驻华代表的影响下,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并没有认清这一客观现实。1927年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制定和通过以城市为中心的全国武装暴动计划,

致使

“左”倾盲动错误在全党取得支配地位。这次会议后,一些地区出现盲目暴动的倾向,很多起义遭到失败,大革命失败后保留下来的党和革命力量又一次遭到损失。这使党中央不不得不冷静下来重新思考中国革命问题。1928 年4月,中央临时政治局发出通告,承认党内存在着“左”倾盲动错误,并表示要继续纠正这种错误。至此,这次“左”倾错误在实际工作中基本停止。

在革命形势处于低潮时,党内出现“左”倾盲动错误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敌人的野蛮屠杀引起的满腔愤恨和复仇渴望,使许多人产生了一种近乎拼命的冲动;二是当时中共中央和许多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尚缺乏清醒的认识,把一部分先进分子的认识水平误看成是广大群众的认识水平,这就会产生革命高潮是持续不断、革命胜利为期不远的错觉。这种情绪和看法当时在党内是很普遍的。

二、井冈山等根据地的创建和革命运动的复兴

与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当时所坚持的“城市中心论”不同,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在如何探寻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重大贡献。

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

到达这里后,利用统治阶级内部发生新的破裂的时机,采取积极发展的方针,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剿”,逐步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同时,全力进行党、军队和政权的建设.为建立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初步基础。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一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1万余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同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这次会师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红军的力量,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会师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朱德任军长。此后,红四军接连击破国民党军队的三次“会剿”,进一步加强红军中党的建设和政治工作,实行部队内部的民主主义。与此同时,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和边界苏维埃政府成立,开始进行土地革命。井冈山根据地由此得到发展和巩固。 7月,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一部分国民党军队在湖南平江举行起义,组成红军第五军,12月到达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合,进一步壮大了红军的力量。

在全国革命形势处于低潮的时候,井冈山根据地的成功实践,鼓舞了广大革命者的信心,使他们的心中重新燃起新的希望。井冈山根据地在建立革命武装、开展土地革命、加强政权建设等方面提供的比较完整的经验,也为党领导的各地起义武装树立了榜样。党和红军在坚持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中,形成颇具特色的“井冈山精神”。这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它是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来党的建设和革命斗争的发

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认真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确定党的路线和革命任务,1928年6月18日至7月I I日,中国共产党在苏联莫斯科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142人,其中有表决权的84人。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大会在一系列有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上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大会指出: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现阶段的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形势是,第一个革命浪潮已经因为历次失败而过去了,而新的浪潮还没有来到,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准备起义,而不是立即举行全国性起义。目前最主要的危险倾向,是盲动主义和命令主义。大会还要求积极恢复和发展党的各级组织,加强党的建设。但是,这次大会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主要是:对于中间阶级的革命性和反动势力的内部矛盾缺乏正确的估汁,对如何争取中间力量和如何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政策;依然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城市,对民主革命的长期性缺乏必要的认识;还片面强调党的领导干部工人成分的意义,强调党的指导机关要“工人化”。

党的六大选举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审查委员会。会后,党的六届一中全会选出中央政治局,并选举苏兆征、向忠发、项英、周恩来、蔡和森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立三等3人为常委会候补委员。工人出身的向忠发被选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

党的六大的召开及其各项决议的传达贯彻,对统一全党思想,推动革命运动的复兴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党的六大后的两年间,

出现革命走向复兴的局面。大革命失败后似乎已陷人绝境的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的斗争,又重新发展和壮大起来了。

党的六大后,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各地红军在艰苦斗争中得到壮大,农村根据地得到了发展。各根据地的党组织抓住军阀混战的时机,发动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使红军和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开辟的赣南闽西根据地。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向赣西南出击;到1930年3月,相继建立赣西南和闽西苏维埃政府。1930年6月,赣西南、闽西地区的红军合编为红一军团,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和前敌委员会书记,共有2万余人,是红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同年8月,红一军团同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红三军团合编为红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兼总政治委员。

毛泽东在领导红军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自觉地坚持把党领导的农民战争同中国旧式农民战争严格地区别开来。在井冈山时期,他在给中央的一个报告中指出:“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l 在广大农村地区长期进行革命战争的条件下,如何保持党和红军的先进性?这是一个重要问题为此,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这次会议通过多项决议案,其中最主要的是毛泽东起草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问题的决议

案。它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必须担负起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这三位一体的任务。决议案总结创建红军和农村根据地以来的经验教训,着重强调加强思想建设的重要性,要求用无产阶级思想来进行党和军队的建设。会议还选出红四军新的前敌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书记。古田会议所通过的决议,是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它成功地解决了在农村进行长期战争的条件下,在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如何从加强思想建设着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由于古田会议解决了这个根本性问题,所以它成为党的建设史和人民军队建军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赣南闽西根据地所创造的成功经验,对其他红军部队和根据地的发展建设,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除赣南闽西外,这个时期党领导建立的重要根据地还有湘鄂西、鄂豫皖、湘鄂赣、闽浙赣、湘赣、广西的左右江、广东的东江和琼崖等。

在湘鄂西,1928年初贺龙、周逸群等先后到达湖北洪湖和湘西桑植地区。贺龙把几支农民游击队组织起来,建立起新的革命武装,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经过两年多的斗争,在1930年7月,第四军同由鄂西游击总队扩编而成的红六军在湖北公安会师,部队扩大到1万余人,组成红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治委员。不久。又成立了湘鄂西苏维埃政府。

在鄂豫皖,在起义中建立的红军游击队迅速壮大。其根据地最初分为三块:一块是在黄(安)麻(城)起义基础上形成的鄂豫边根据

地;一块是在商(城)南起义基础上形成的豫东根据地;一块是在六(安)霍(山)起义基础上形成的皖西根据地。中革军委派徐向前到鄂豫边负责军事指挥工作。1930年l月,为统一这三块根据地的党组织和红军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成立鄂豫皖边特委,派郭述申任书记;成立红一军,派许继慎任军长(徐向前任副军长)、曹大骏任政治委员后来,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鄂豫皖中央局和红四方面军。

在湘鄂赣,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从赣南返回这一地区后,会合当地游击队,扩编为红三军团,彭德怀任总指挥和前委书记,滕代远任政治委员.创立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在广西西部,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和韦拔群等领导党影响下的一部分广西军队和当地农军,干1929年12月和1930年2月先后举行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成立了红七军和红人军,创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经过艰苦的斗争,到l930年夏,全国已有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到约7万人,连同地方武装共约10万人。农村根据地的扩大和红军队伍的发展,成为六大后中国革命运动复兴的一个主要标志。这时,经过艰辛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懂得,农村根据地是积蓄和锻炼人民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基地。正如周恩来在1930年4月的一篇文章中所指出:“农民游击战(争)和土地革命是今日中国革命的主要特征。”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六大后近两年的实践中得出的新的重要结论。

在农村根据地建立和扩大的同时,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组织和斗

争也获得了恢复和发展。

八七会议后,为恢复各地的党组织,中共中央派出得力干部建立中央派出机关,先后设立了北方局、南方局、长江局。同时,中央还派出巡视员到各地实际指导地方党组织开展秘密工作。鉴于以往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的教训,为在国民党统治区开展地下工作,中共中央还建立起一套秘密工作制度,采取隐蔽的、不作声息的、合法的方式去进行活动,实行党的秘密机关社会化和党员职业化。经过中央和各地党组织的努力,遭到严重破坏的各地党组织得到恢复和重建。到党的六大召开时,党的地方组织有12个省委、3个临时省委和400多个县、市委。这些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对各项工作尤其是各地武装起义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六大以后,中共中央非常注意党的建设,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到1929年6月党的六届工中全会召开时,党员人数已达到6.9万人。到1930年9月,全国党员人数增加到12万多名。1930年年底,党在全国17个省恢复了省委和许多特委、市委、县委的组织。基层党的支部也有很大发展,仅产业工人支部就增加到228个。

为了推动国民党统治区工人运动的恢复和发展,中共中央设立以项英为书记的工人运动委员会,并健全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领导机构。在策略指导上,强调要重视工人日常的经济斗争,在斗争中应注意运用正确的策略。在组织形式上,强调要加入黄色工会,争取群众。为了争取群众,提倡利用合法的组织形式和能够利用的合法条件。由于

中央的重视,党的工人运动策略很快得到贯彻,取得较好的效果。一度低沉的工人运动,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面对严重的白色恐怖,中共中央决定加强对已有的专门从事情报、保卫工作的特科的领导、1928年11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成立中央特务委员会(简称中央特委),作为这方面工作的决策机构。特委下设特科,执行具体任务。在周恩来的主持下,特委在保卫党中央机关的安全、营救被捕的同志、严惩叛徒、搜集情报、配合红军和根据地的斗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个时期,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内卓有成效地领导了新兴的左翼文化运动。1929年下半年,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之下成立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简称文委),由潘汉年负责,统一领导这方面的工作。1930年3月2日,经过党的建议和筹划,有党内外作家参加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正式成立。随后,中国社会科学家、戏剧家、美术家、教育家联盟(分别简称社联、剧联、美联、教联)以及电影、音乐小组等左翼文化团体也相继成立。10月,各左翼文化团体又共同组成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简称文总)。这支左翼文化新军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从事马克思主义宣传和革命文艺创作等活动,发动了一场很有声势和实力的左翼文化运动。在这场文化运动中,一大批党的和非党的文化工作者冲锋陷阵,勇往直前。鲁迅是他们中最为突出的代表,成为左翼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这场运动虽然曾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但它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特别是在国民党统治区人民中传播进步思想、促进抗日救亡运动等方面所起的作

用,是不可磨灭的。左翼文化运动不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锻炼出一支坚强的战斗队伍,其中许多人后来成为党在思想理论界和文化艺术界的领导骨干。

三、对“左”倾冒险错误的抵制与王明“左”倾教条走义的形成

随着革命运动的复兴和局势的好转,以及1929年下半年以蒋桂战争为起点的新军阀混战的爆发,中国共产党内“左”倾情绪又逐渐发展起来。这次“左”倾情绪的发展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从大革命失败后这种情绪就一直未能从指导思想上得到认真清理,在形势稍有好转之后,党内一部分领导人的头脑又开始发热;二是共产国际脱离中国实际的指导和党内教条主义思想占了上风。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对革命形势的估计出现严重偏差,作出了“左”的错误决策。

1930年4月,中共中央派周恩来赴苏联向共产国际汇报工作。周恩来出国后,中央的日常工作实际上由李立三主持(当时向忠发担任党的主席)。1930年上半年,李立三发表了很多文章,过分夸大中国革命的有利形势。当年6月,在他的主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认为革命形势已在全国范围内成熟。会议通过李立三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的决议案,其中提出:“中国革命对帝国主义的猛烈进攻,必然要掀起世界革命的高潮。”这表明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错误(后来被称为“立三路线”)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随后,李立三主持制定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城市武装

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并成立全国总行动委员会,作为领导武装暴动和总同盟罢工的最高指挥机关。这次¨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虽然只有3个月(1930年6月至9月),但给党组织和革命力量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只是由于毛泽东、朱德以及其他根据地一些党和红军领导人不同程度的抵制,“立三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红军和各根据地中,并没有得到全面的推行。

9月下旬,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扩大的六届三中全会,由刚从莫斯科回国的周恩来、瞿秋白主持。这次全会纠正了李立三等对革命形势的“左”倾错误估计。由于此前对“左”倾冒险错误已有所抵制,此后全党工作也就较快地回到正常轨道上了。

然而,共产国际却于此时对中共党内事务进行了直接干预,使情况陡然间又发生变化。由于李立三关于中国革命将引发世界革命高潮的观点同共产国际的观点不相符合,l0月间,共产国际致信中共中央,批评李立三的路线是“半托洛茨基主义”的反共产国际的政治路线。共产国际认为,李立三路线的错误是:不承认中国革命已处于低潮,而实行“盲动主义”;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没有加强甚至还放松了对工农群众组织工作的情况下,就贸然发起进攻。共产国际虽承认中国革命已处于低潮,但认为这个低潮将是很短暂的,因此,中国党当前工作的重点应是从思想上和组织上迅速做好准备,以便在新高潮到来时向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发动强有力的进攻。

在共产国际的意见正式传达给中共中央之前,曾在苏联留学期间受到共产国际东方部部长米大特别器重的王明、博古等,通过不正常

途径获知了十月来信的内容。于是,他们立刻打起“反对调和主义”的旗号,猛烈攻击六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央,在党内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使中央难以正常工作。王明还在党内散发他写的代表作《两条路线》(后来更名为《为中共更加布尔塞维克化而斗争》),系统地宣传他的一套“左”倾错误理论和主张。他按照共产国际的思路,宣称党内的主要危险是“右倾机会主义”、“实际工作中的机会主义”和“富农路线”。他夸大中国革命反民族资产阶级、反富农斗争的意义,不承认中间营垒的存在。事实上,王明承袭了李立三关于“革命高潮”和在全国范围实行“进攻路线”,包括先夺取一两个中心城市、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的思想;所不同的是,他认为.这一“革命高潮”尚未到来,还须等待一下,为此要加紧做好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政治纲领,实质上是用更“左”的一套错误理论来替代李立三的“左”倾观点;但是,由于他打着贯彻共产国际路线的旗号,大量引用共产国际文件的语言,使他的论述看起来更系统,也更有迷惑力。

1931年1月7日,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举行。这次全会以不正当的方式批判了所谓的三中全会对于“立三路线”的“调和主义”,强调“党内目前主要危险”是“右倾”,并决定“改造充实各级领导机关”。瞿秋白、周恩来等在会上受到严厉指责。在米夫的直接支持下,原来不是中央委员、缺乏实际斗争经验的王明,不仅被补选为中央委员,而且成为政治局委员。这次全会实际上批准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纲领。由于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王明的错误主张得以在党内

统治达4年之久,给中国革命事业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和损失。

六届四中全会后不久,党在上海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向忠发被捕叛变。在这种情况下,王明离开上海前往莫斯科,周恩来即将前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在上海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不到半数。根据共产国际远东局提议,于同年9月成立临时中央政治局,由博古负总的责任

为贯彻所谓“反右倾”斗争的精神,六届四中全会后的党中央派遣中央代表、中央代表机构或新的领导干部,前往各个革命根据地。不过,四中全会各项“左”的政策推行需要一个过程。在各项“左”的政策未及贯彻执行之前,许多根据地,特别是毛泽东等领导的中央根据地,仍然多次取得粉碎国民党军队“围剿”的重大胜利。

四、红军前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红军力量的发展和革命根据地的不断扩大,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震惊和不安。 1930年l0月,蒋介石在同其他新军阀的混战中获胜后,立即调集重兵,向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围剿”,重点是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一方面军。从1930年秋到1931年秋,蒋介石先后调集数十万军队,相继采取“长驱直人、分进合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等战术,向红军发动了第一、第二、第三次“围剿”。

这时,红军主力部队已发展到l0多万人,所到之处普遍建立起党组织和革命政权,开展分配土地的斗争。巩固的根据地的建立,为红

军提供了广阔的战场和充分的回旋余地,使红军在战略上有可能实现从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的重大转变。这些条件是以往同国民党军队作战时不曾有过的。因此,这个时期红军的反“围剿”战争,在规模和战果上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全新局面。面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军采取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的方针和战术原则,依托根据地的有利条件,集中主力,选择敌军薄弱环节,保证每战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弱敌,各个歼灭敌人,先后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围剿”。

红军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使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拥有21座县城、面积5万平方公里、人口250万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第三次反“围剿”结束后不久,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原属冯玉祥部西北军)1.7万余人在担任参谋长的中共地下党员赵博生和重要将领季振同、董振堂、黄中岳率领下,于1931年12月14日在江西宁都起义,改编为红军第五军团。像这样有较强战斗力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在战场上起义,投向红军,还是第一次。这说明国民党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不得人心,也反映出红军的力量己有很大的发展。

与此同时,鄂豫皖、湘鄂西等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也取得重大胜利,使红军和根据地得到很大发展。

红军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能够一次又一次地粉碎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根本原因在于根据地广大贫苦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得到了翻身解放。他们踊跃参军、从多方面支持革命战争。同时,

这些胜利也是同毛泽东、朱德等所采取的正确的战略战术分不开的,主要有:着眼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集中兵力,各个歼敌;“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运动中发现敌军弱点,速战速决,等等。这些正确的战略战术思想,是根据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特点,在实践中逐步探索而形成的。它们的提出,解决了红军如何以劣势兵力和落后装备去战胜强大敌人这个异常复杂而困难的问题。

五、地革命和根据地的建设

进行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的一项主要任务。随着农村根据地的建立和扩大,党发动农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各根据地呈现出—片“分田分地真忙”的景象。

早在1928年夏,井冈山根据地已开始进行全面分田的工作。当年年底,湘赣边界政府根据井冈山地区一年来土地革命的实践,制定了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这部土地法否定地主土地所有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肯定农民分得土地的神圣权利,主要以乡为分配单位,“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1929年4月,在总结赣南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主持制定兴国县《土地法》,将井冈山《土地法》中规定的“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重大的原则性

修改。同年7月,在毛泽东的指导下,闽西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也规定“自耕农的田地不没收”,并提出“抽多补少”的原则。会后,在闽西纵横300多里的地区内进行了分田,使60多万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

1930年2月6日至9日,红四军前委、赣西南特委和红五、红六军军委在江西吉安县陂头村召开联席会议(通称二七会议)。会议强调平分土地是当务之急,提出一要“分”,二要“快”,批评了一些地区按耕作能力和劳动力分配土地的做法以及迟迟不分田的右倾错误。会后,兴国等6个县的全境和水丰等县的部分地区也全面展开分田运动。同时,鄂东北、湘鄂西和鄂豫皖等根据地,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

经过三年多的土地革命实践,基本上形成了一条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这就是: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时,还形成了一套比较切实可行的土地革命政策和方法,如: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等等。

农村根据地的土地革命,虽然因缺乏经验,加上受“左”倾错误干扰,曾出现过一些偏差,但它极大地唤起广大农民群众的觉醒,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在实行土地革命的地方,被压迫的贫苦农民翻身做了主人,他们的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中国共产党坚决地领导广大农民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这个事实,使广大农民迅速分清国共两党和两个政权的优劣,极大地调动了他们支援红军进行革命战争、保卫和建

设根据地的积极性。

在各根据地和红军力量不断发展的形势下,1931年11月7日至20日,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举行,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被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组成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以朱德为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为副主席。当时各个苏区仍处于被分割的状态,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各根据地和各部分红军的统一指挥,推动了根据地政权、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建设。

在政权建设方面,根据地建立了乡(市)区、县、省和全国的工农兵代表大会。从1931年1I月到1934年1月,中央根据地进行三次民主选举,并颁布了选举法细则。在选举中,许多地方参加选举的人占选民总人数的80%以上,有的地方达到90%以上。通过各级工农兵代表大会,吸收工农群众参加政权,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这种制度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根据地通过选举,产生了各级政府机构,并选拔和充实了一批作风优良、忠诚精明的工农干部来管理根据地的各项行政事务。

在经济建设方面,各根据地军民开展打破敌人经济封锁的斗争,使农业、工业、商业、交通、邮电、财政和金融等经济工作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此外,根据地军民在条件极为艰苦和简陋的情况下,还努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领导根据地建设的过程中,党的自身建设也得到了加强,根据

试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内容和意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包含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性质和国体政体等问题。(1)关于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革命的进程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2)在革命的性质问题上,毛泽东认为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3)在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上,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只能是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4)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国家构成和政权组织,毛泽东认为它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2、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走出的这条正确的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增强了中国人民的信心,为新中国的建设奠定基础。(一)历史过程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开始了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1、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由此,提出了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要求。 2、在武装斗争总方针的指导下,从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开始,到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了上百次武装起义。为革命道路的探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由于这一时期,党的指导思想是首先夺取中心城市来发展革命,这是俄国革命成功的道路。但实践证明,这条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各地武装起义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挫折。 3、在挫折和教训面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率先开始了从国情出发寻找革命新道路的探索。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原定占领长沙计划受挫后,毛泽东及时正确地分析了敌强我弱、革命处于低潮的形势,毅然决定放弃攻打城市计划,把革命力量转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于是,他率部向井冈山进军,开始了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实现“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探索。经过近半年的艰苦斗争,中国革命史上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宣告诞生。从此,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提出 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适合国情的正确道路。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1928-1930年,毛泽东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及《反对本本主义》等一系列著作,系统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理论。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内容 1、“工农武装割据”的总概念 这条道路的总概念,可以表述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依托,三者紧密结合,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先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 2、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行性 通过对当时中国的现实国情的透彻分析,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走这条道路的可能性在于:第一,中国是一个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内部长期不统一。地方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了反革命统治间的长期分裂和战争,这是红色割据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客观条件。 第二,在经过第一次大革命影响的地区,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具备了很好的群众基础。第三,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断激化,使中国革命的形势不断发展。这是红色政权必然要存在和发展的理由。 第四,有一支相当实力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实现红色割据的武装保证。

什么是中国革命新道路,如何理解

《什么是中国革命新道路,如何理解》内容如下:10服设2班谭德林 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 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走农村包围xx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中国近现代史专项习题及答案(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是() 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 2.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其主要精力是放在() A发展党的组织B发动工人运动C解决农民问题D开展军事斗争 3.中国共产党开创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晋察冀根据地B井冈山根据地C湘鄂西根据地D鄂豫皖根据地 4.最早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在()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八七会议D三湾改编 5.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立了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的任务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6.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相比,北伐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A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B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 C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D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 7.1928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 A地主阶级政权B官僚资产阶级政权C资产阶级政权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8.中国共产党一向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A党的问题B农民问题C工人问题D民族资产阶级问题 9.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其政权性质是()A资产阶级专政B各革命阶级(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C抗日民主专政D工农民主专政 10.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A议会斗争B群众斗争C地下斗争D武装斗争 11.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A经验主义B教条主义C主观主义D宗派主义 12.结束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的重要会议是()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 13."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幕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1927年一首词),这首词赞颂的是 A上海工人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 14.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地点是() A吴起镇B会宁C懋功D甘孜 15.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的任务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张闻天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答案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单项选择题 1.A 2. C 3.A 4.A 5.C 6.D 7.C 8.C 9.A 10.A 11.C 12.D 13.A 14.B 15.B 16. A 17.D 18.B 19.D 20.A 21.D 22.D 23.C 24.B 25.B 26.A 27.A 28.D 29.A 30.C 31.D 32 .B 33.B 34.C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D 3.ABC 4.ACD 5.ABC 6.ABCD 7.BCD 8.ABD 9.ABCD 10.AD 11.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 16. ABC 17.ACD 18.BC 19.ABCD 三、简答题 1.简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的经济政策 南京政府建立初期,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第一,大力整顿金融、税收、财政:建立了“四行二局”的国家金融体系,统一货币,改革币制,实行了法币政策。统一税制,裁撒厘金,实行统税,整理田赋、盐税。 第二,推行新的产业政策,重点发展国家资本工业,对采矿、冶金、机械、化工、电器等行业大力投资,初步奠定了国营重工业基础。同时,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产业的发展。 第三,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推行农村信用合作,实行租佃改良等,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国民政府尽管在整顿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重大措施,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洋政府后期经济发展停滞的状况,但是,也存在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

在:其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膨胀,影响和遏制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其二,没有改变外国资本控制中国经济的局面;其三,国民政府出台的经济政策和措施虽然很多,但很多措施并没有落到实处。 2.为什么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因此,中国革命无议会可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这种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一开始就面临着组织武装斗争的任务。 第二,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也是异常凶残的,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第三,敌我力量对比、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国内反动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状态,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3.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有: 第一,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地方性农业经济广泛存在,这为红色政权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第二,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而农民又是革命的主力军,这又使红色政权获得了浓厚的阶级基础。 第三,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和相互间的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这使红色政权获得了存在和发展的缝隙。 第四,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有广泛回旋余地。 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有: 第一,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第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及其意义

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及其意义 摘要: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曲折的斗争,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上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从而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 关键词;中国革命新道路;毛泽东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其间经受了一九二七年和一九三四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个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一九四九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难探索。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以后,全国的革命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农运动迅速发展;以五卅运动为核心的反帝爱国运动日益高涨;经过两次东征,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而这一时期,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各派军阀之间混战不休,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对。为了推翻军阀统治,打倒帝国主义,1926年7月,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北伐军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直指黄河流域。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不顾以宋庆龄为杰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背叛了孙中山所决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政策,勾结帝国主义,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党当时还比较幼稚,又处在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致使革命在强大敌人的突然袭击下遭到惨重失败,已经发展到六万多党员的党只剩下了一万多党员。 然而,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行为吓倒,党仍然顽强地继续战斗。 周恩来等同志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党的"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会后举行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湖南江西边界地区的秋收起义,创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朱德同志领导的起义部队不久就到井冈山会师。随着斗争的发展,党建立了许多工农红军部队,创建了多个农村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红军各个方面军曾连续击败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1933年秋,蒋介石发动了对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领导造成的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革命根据地和白区的革命力量受到极大损失,红军从三十万人减到三万人左右,共产党员从三十万人减到四万人左右。 一九三五年一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在这以后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地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定和实行了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党领导了"一二。九"学生运动,掀起了要求停止内战、抗日救亡的强大群众斗争。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以

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的曲折历程

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的曲折历程 、主要理论及其伟大意义(一)曲折历程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后,对中国的国情、特别是中国革命性质、道路问题的认识过程。 2、大革命失败后,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八七会议;革命道路探索任务的提出。(会议内容) 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各地武装起义的失败。 3、毛泽东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4、新道路的曲折:从30年代初期“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共产党人同教条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遵义会议对正确道路回归。(遵义会议的历史功绩)。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提出 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1928-1930年,毛泽东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一系列著作,系统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理论。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内容 1、“工农武装割据”的总概念 这条道路的总概念,可以表述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依托,三者紧密结合,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先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 2、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行性 第一,中国是一个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内部长期不统一。地方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

围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了反革命统治间的长期分裂和战争,这是红色割据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客观条件。 第二,在经过第一次大革命影响的地区,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具备了很好的群众基础。 第三,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断激化,使中国革命的形势不断发展。这是红色政权必然要存在和发展的理由。 第四,有一支相当实力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实现红色割据的武装保证。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性,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主要的主观条件。 3、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政治异常黑暗,中国革命的敌人以绝对暴力维持着其反动统治,要推翻其统治,革命的形式不可能是和平的,也根本没有合法斗争的道路可走。因此,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第二,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发动和武装农民,与其结成巩固的革命同盟。而要发动农民革命,就必须解决农民最迫切要求解决的土地问题。因此,必须实行土地革命,推翻剥削农民的封建地主阶级,彻底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它们统治的主要力量集中在中心城市,农村是其薄弱环节。因此,无产阶级必须把革命的重心放在农村,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在那里积蓄力量,壮大自己。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伟大意义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道路。 2、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3、这一理论所依据的立场、观点、方法永远不会过时。(现实意义) (分析从略)

中国革命新道路

第五章中国革命新道路 一、专题理论线索 本章主要了解国民党政权的阶级性质、内外政策及其统治下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掌握土地革命战争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在长征途中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弘扬长征精神,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学习本章,学生应掌握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领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熟悉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对于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意义。 专题一: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本专题以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寻找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为切入点,让学生理解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倡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国民党政府的统治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中国人民要争得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就必须同这个政权作坚决的斗争。 2、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1)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在国民党的统治下,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城乡。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党的组织遭到破坏,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大批共产党员被捕、被杀。 (2)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为了复兴中国革命,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9月9日毛泽东等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3、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了武装斗争的道路,但到底应该以城市为中心,还是以农村为中心?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没有提供给我们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三大起义也都以攻取城市为中心。但都失败了。到底何去何从,需要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地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在会攻长沙失败后,他总结经验教训,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及时转移到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的进攻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论证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可能性。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OOC 7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习题及答案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建立以后,急剧地膨胀起来并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的是 得分/总分 A. 外国资本 B. 私营资本 C. 官僚资本 2.00/2.00 D. 民族资本 2单选(2分) 1930年8月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是 得分/总分 A. 黄炎培 B. 左舜生 C. 邓演达 2.00/2.00 D. 梁漱溟 3单选(2分) 明确提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

得分/总分 A. 1928年中共六大 B. 1929年六届二中全会 C. 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发表的署名信件 D. 1929年9月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2.00/2.00 4单选(2分) 毛泽东在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得分/总分 A. 兵民是胜利之本 B.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2.00/2.00 C.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5单选(2分) 中国共产党实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是

得分/总分 A. 古田会议 B. 南昌起义 C. 八七会议 D. 三湾改编 2.00/2.00 6单选(2分)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得分/总分 A. 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正确的政策 B. 国民革命的影响 C. 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 2.00/2.00 D.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7单选(2分)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的政权组织制度是得分/总分

国民参议院制度 B. 国民参政会制度 C. 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2.00/2.00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单选(2分)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得分/总分 A. 遵义会议 2.00/2.00 B. 瓦窑堡会议 C. 古田会议 D. 毛儿盖会议 9单选(2分) 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上集中全力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得分/总分 A. 军事和组织问题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近代之中国,因为清政府当局的软弱无能,使得中国遭受了西方近百年的凌辱,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走到了国将不国,家将不家的地步。部分有识之士不断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探索救国存亡的道路。 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器物”层面到戊戌变法中康有为等提出仿效日本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层面,依旧是没有改变中国遭受列强压榨的局面。再到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试图以武力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成立一个民族独立、人民富强的民主国家。但是结局是最终推翻了清王朝,也成立了以南京临时政府为代表的中华民国。可是却没有改变中国当时的局面,中国依旧是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辱、压榨;依旧是军阀割据,互相混战;依旧是民不聊生,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依旧是复辟势力时时抬头,企图恢复君主专制的中央政权,人们依旧是在不断地探索,于茫茫世界中探索中国革命的出路在何方? 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让生活在苦难中的中国人民看到了生的希望。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革命的任务光荣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从此中国革命由这一新兴的阶级领导的党来领导,使得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中国革命的道路依旧是一片崎岖,前途依旧是一片迷茫。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实现了大联合,实现了第一次的国共合作,共同领导国民大革命。但是国民大革命最终在国内反动势力的干扰下归于失败,使得中国革命再一次陷入了失败的阴霾。 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的血腥屠杀,激起了中国共产党的强烈反对。于1927年举行了南昌起义!在共产国际及俄国革命成功的思

如何评价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如何评价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悠悠华夏,屹立千年。 巍巍中华,绵延万里。 我们在,我们终将不在。 中国——我们作为一个延续了五千年的国度,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视野,我们的意识都远远超前于任何一个国度,只是,我们依旧迷茫了,为什么?因为专制?因为其他国家的入侵?因为目空一切? 可能是列出来的所有原因,也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总之,历史告诉我们,华夏民族经历了千年浩劫,一百多年来,我们过得不凡。现在的我们无法体会祖先当时的感受,最多问一句:那究竟会是什么样的日子! 苦也好,乐也罢,有一点我们很清楚,我们需要做点什么来改变我们的生活现状了。由此可知,日子一定很苦,百姓流离失所,甚至无米下炊。 中国从来就不缺革命者,尤其是在国难临头之时,我们一般不提倡暴力,但暴力起来,会让所有人心惊胆寒,所有的经验及历史都告诉我们,如果想改变,必须通过流血牺牲。在中国人的思想里,只有打下来的,才是自己的江山,中国历史上从来没出现过类似英国和印度的非暴力和平演变。 为了民族解放,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很多人开始行动起来,他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国民党成立于1924年,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在马列主义的影响下诞生的,可以说他们是源于一家。由于孙中山等人有多年的革命经验,对于马列主义的学习与应用,国民党似乎更胜一筹,在政党成立之初,他们就懂得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完善了自己思想,然而,可惜的是,孙文在第二年就不幸病逝,政党内部出现分裂,与共产党的合作也因此流产。随后,在蒋介石等人的领导下,国民党在名义上统治全中国,实际上却如唐朝后期,出现了不少“节度使”,如阎锡山、冯玉祥、刘文辉等等,中央名存实亡。这是一个早产的路线,还没有规划好就匆匆登上历史的舞台,所以结果也是注定失败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人们打打杀杀为的是什么呢?这是千年一问,也被问了千年,所有的革命者在发动革命之前都应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考虑这个问题。 国民党因为没来得及考虑这个问题而被赶到台湾,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不关注百姓想法的政权都注定走向失败。 这次似乎是共产党走在前面,事实就是这样,上帝是公平的。 回到我们的问题,人民需要什么?我的答案是:生存。 不要嘲笑,我们总是忽视明显的事实,对大多数人来说,生存就是衣食住行,当老百姓不为这些发愁时,在一定程度上对一个政党——统治阶级来说,就是不错的成就,现在看来,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生存是生活的基础,我们现在想要的是生活。 中国人向来喜欢过安稳的日子,没人喜欢打仗,那是一种犯罪,可以说,中国的战争是所有野心家的工具,老百姓都是军事家、政治家、野心家的奴隶! 中国人,尤其是农人,对土地都一种无法磨灭的感情,有土地才有依靠,在中国古代,人民有钱了,首先想到的也是买地,只有拥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有说话权。共产党清楚地看到了根植于百姓血液中的这一点,意识到,赢得胜利第一步是赢得百姓的支持,土地革命势在必行! 这是关键的一步,当所有人都明白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历史就已经做好了选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的理解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以农村为革命重点,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立根据地,这些是应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集体奋斗凝聚了集体的智慧。 2、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原因:(1)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清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物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2)(主要原因)共产党不善于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遵义会议表明革命的政党要经过正反两方面的教育才能逐渐成熟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全国各界民众以不同形势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投入全民族抗战中!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避免奴役的厄运,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全民族抗战的路线,采取的是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2)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并坚持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3)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反对妥协,分裂和倒退。; (4)中国共产党积极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大力发展生产,积极进行全化建设和干部教育。 (5)在大后方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战文化工作,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6)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溶入中国国情,创立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极大的增强了参加和领导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自觉性。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是片面的抗战路线,这种抗战路线在敌强我弱情况下是不可能取得抗战的胜利的。这是国军在正面战场屡战屡败的原因之一。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正面抗战功不可没!尤其是在抗战初期有效地遏止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它牵制了大部分日军,为共产党敌后开辟战场提供了便利条件。总的来说,国民党的抗战是中华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史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单项选择题 1 .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在() A 、四一二政变时 B 、南昌起义时 C 、八七会议上 D 、秋收起义时 2 、国共十年时期,“边界红旗始终不倒”的主要原因是( ) A 、共产国际的支持和帮助 B 、地处敌人空隙,有回旋余地 C 、坚持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D 、敌人忙于混战,无力围剿 3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实行保护中小工商业者的政策。其直接目的是() A 、分化资产阶级阵营 B 、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C 、解放农村生产力 D 、集中力量消灭地主富农 4 、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主要是指() A 、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C 、取消了李德、博古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D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5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 A 、中共失去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B 、中共认识到北上抗日的重要性 C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D 、中共仍未找到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 6 、毛泽东说“长征”是宣传队,意思是指() A 、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 、红军战胜了党内分裂的危机 C 、长征途中,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和抗战的主张 D 、长征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7 、万里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 A 、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B 、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 C 、革命中心地区发生了转移 D 、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了变化 8 .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哪一项是对八七会议的发展?() A 、根据地建设 B 、武装斗争 C 、土地革命 D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9 .1927 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 A 、资产阶级政权

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哪些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建立原因、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答:一、中国革命道路建立的原因 不同的国家,由于国情和条件不同,所走的革命道路是不同的.在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群众大都是首先举行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然后由城市向农村发展,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法国的巴黎公社起义和俄国十月革命就是走这条道路取得胜利的.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武装夺取政权,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1、认清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权的本质,懂得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是必要的、正义的、进步的. 2、认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和不平衡性,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历程,懂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一次伟大创造. 3、了解这一时期错误路线给中国革命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懂得端正思想路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这一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 1、开创这条道路的基本依据——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2、实行这条道路的基本条件——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3、实现这条道路的基本途径——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三、中国革命新道路建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这一理论是中国长期革命战争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总结,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客观规律,指明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为夺取革命在全国的最后胜利提供了理论依据 . 2、这一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3、这一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得来的,带有强烈的求实、实践精神和敢于冲破理论禁区、勇于创新的精神,这对于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中国近代史纲要答案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国际环境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是什么?答: (1)资本主义列强间激烈争夺引发了一战,战后欧洲衰落,美日崛起,日本对华资本输出增加;1917,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新的反帝的革命战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一部分;1919共产国际成立,帮助中国建立了共产党,亚非拉人民逐步觉醒,开始进行反帝的民族解放运动。 (2)资本主义列强的争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1919年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它积极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进行民族解放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开始和发展。1929年到1933年,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开始互相配合,结成反法西斯联盟,抵抗日本的侵略,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开始想全世界扩张,在中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正确制定应对策略,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最终赢得了胜利。 2、为什么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三者被称为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和协定,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在经济上垄断中国的重工业,交通运输业,控制中国的财政金融。他们肆意的蹂躏我们的人民。 而封建主义通过地租,商业投机,高利贷资本,苛捐杂税等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官僚资产阶级利用政治特权,从事金融,商业投机,发行法币等,扩大自己的官僚资本,造成经济混乱,又对工业实行垄断性掠夺,使人民无法生存下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因此推翻这三座大山的压迫,使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任务。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1)三种建国方案 《1》地主阶级与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与广大人民处于对立地位,主张实行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使中国继续走半殖半封的社会道路 《2》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3》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两国中国之命运 继续半殖半封的旧中国,或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地主阶级与大资产阶级的方案违背人民的根本利益被人民所唾弃,其反动统治也根本上被推翻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得到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认可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 (3)地主阶级与买办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连提出此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

论文: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与开辟及启示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与开辟及启示 【摘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过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多年流血牺牲、历尽千难万险探索出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一条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与道路理论的形成有着一个逐渐认识和提高的过程,其中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这一理论的诞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型。 【关键词】: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道路;武装斗争;农村根据地 一、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与开辟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的统治下,中国社会的半殖民性质没有改变。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民党统治集团捕杀的网罗张遍了全中国,革命的工会、农民协会等也被查禁或解散,工农运动走向低潮,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有组织的革命力量。在这种严酷的背景下,怎样继续坚持革命?中国革命的道路应该怎样走?毛泽东等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最先警醒,开始了长期的艰苦的探索。 在革命的危急关头,1927年7月中共中央临时决定了三件大事:举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召集中央会议。同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清算了大革命后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毛泽东在会上阐述了必须依靠农民和“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会议还提出改编革命队伍的任务。八七会议是中国革命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的转折。 大革命的失败,以血的教训教育了中国共产党,使党对掌握革命武装的极端重要性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1927年8月7日,毛泽东在中央紧急会议上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9月9日,毛泽东等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起义军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在攻打长沙失败后,起义部队南下,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这对我们有何历史启示? (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 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册答案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单选 1、A 2、D 3、D 4、C 5、D 6、C 7、B 8、B 9、C 10、A 11、C 12、D 13、C 14、B 15、C 16、A 17、A 18、D 19、B 20、C 二、多选 1、B C D 2、A B C D 3、A B C 4、A B E 5、A C 6、A B 7、A B C 8、ABCD 9、ABCDE 10、A C D 11、A C 12、B C D 13、B C D 14、A C E 15、A B C D 三、简答 1、简述中共六大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为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制定新的路线和政策,1928年6月,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指出,中国仍然是一个半 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现阶段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当前形势一个 革命浪潮已经过去,而新的革命浪潮还没有到来。党的首要任务是争取群众、 准备武装起义。大会批判了“左”、右倾两种错误倾向,特别是批判了“左”倾 盲动主义,指出当前最主要的危险倾向是盲动主义和命令主义。尽管党的六大 仍然把城市工作放在中心地位,对大革命失败后党所需要的策略退却以及农村 根据地的重要性和民主革命的长期性缺乏必要的认识,对中间阶级的两面性和 反动势力的内部矛盾业缺乏正确的分析和相关的政策,但它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对中国革命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简述建立中国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第二,革命的广泛影响和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不断向前发展 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正确的政策 3、简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有机统一。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农村革命斗争的基本方式和基本任务。(1)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必须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没有土地革命,就不能充分发动农民,根据地就不能巩固。(2)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没有武装斗争,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土地革命,也不能建立和发展根据地。(3)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必须以根据地建设为基本依托,没有巩固的根据地,便不可能开展土地革命,红军就不能扩大,武装斗争就失去战略阵地。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4、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中国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经济纲领: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富农经济存在。 文化纲领: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5、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是如何论述实事求是态度的? 1941年5月,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在报告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即实事求是的态度作了全面的论述。认为这种态度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就是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