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与健康

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与健康
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与健康

目录:

6. 室内空气中的氡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第一节人类接受的辐射剂量有一半来自氡及其子体

第二节对氡危害认识的历史

第三节氡的来源

第四节常用辐射剂量单位和描述氡及其子体的特定单位

第五节通用氡的测量方法

第六节室内氡浓度标准的演变

第七节室内、外空气中的氡浓度水平

第八节矿井空气中的氡暴露与矿工肺癌关系研究

第九节居室空气中的氡暴露与居民肺癌关系研究

第十节降低室内氡浓度的措施

思考题

重要参考文献

6. 室内空气中的氡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氡是人类生存环境中天然存在的一种惰性放射性气体。近年来发现这种放射性气体及其衰变产物,被人体吸入后,会引起肺癌发病率的增加,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竞相开始了对氡及其子体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这里将对氡及其子体的基本知识、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做简要介绍。

第一节人类接受的辐射剂量有一半来自氡及其子体

空气中的氡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气体。要了解吸入氡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首先要对放射性对健康的影响做一简单介绍。人类接受的辐射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顾名思义是指可以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这包括各种各样的放射性物质产生的辐射以及各种射线装置产生的辐射,一般称为线或粒子,如X射线,γ射线(也有的称为丙种射线),宇宙线,β射线(也称β粒子)α射线(也称α粒子),中子及其它重粒子。非电离辐射是指不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一般称为波,如电磁波,超声波,微波等。从对人体的危害,电离辐射要大于非电离辐射。本书只讨论电离辐射方面的问题。

产生电离辐射的放射性一般有两大类:一为天然放射性,一为人工放射性。天然放射性是指自然存在的放射性,自地球诞生时起就存在,广泛存在于包括人体在内的各种环境介质之中。人工放射性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由人类活动而产生的放射性,其中具有不同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就有2000多种,还有不同类型的射线装置。核爆炸产生的多种放射性核素,反应堆(包括核电站)生成的各种裂变产物等都属于人工放射性。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接受的来自电离辐射的剂量大部分都来自天然放射性。这种情况可见表1。

表 1 2000年世界范围每人接受的年有效剂量

来源有效剂量(mSv)范围或趋势

天然本底 2.4 范围是1-10 mSv,部分人群会达10-20 mSv。

医疗诊断0.4 范围是0.04-1.0 mSv.

大气核核试验0.005 1963年最高为0.15 mSv。北半球高于南半球。

切尔诺贝利事故0.002 1986年最高为0.04 mSv。临近地区较高。

核电站0.0002 随核电站数目的增加会升高,随改进设计会降低。

由表1可以看出,人类接受的天然辐射剂量约占总接受总剂量的85%。这其中来自氡的暴露又占相当一部分。这种情况可见表2。

表2 平均天然辐射剂量

来源

世界平均年有

效剂量(mSv)

范围

外暴露

宇宙线0.4 0.3-1.0, 海拔高度越高,数值越大。

地球 射线0.5 0.3-0.6, 由土壤和建材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决定。内暴露

吸入(主要是氡) 1.2 0.2-10, 由室内氡累积程度决定。

食入0.3 0.2-0.8, 由食物和饮水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决定。总计 2.4

从表2可以看出,在人类接受的来自天然辐射的2.4 mSv有效剂量当中,约有一半,即1.2 mSv 来自吸入氡及其短寿命子体。可见氡及其短寿命子体对人类的健康是多么重要了。因此有必要对空气中的氡及其子体来源、进入身体的途径、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放射性对健康的影响可分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两大类。顾名思义,确定性效应就是肯定会发生的效应。即当人体接受的辐射剂量超过一定量值(剂量阈值)时,人体肯定会发生的反应。反应的严重程度与接受的剂量有关。临床症状有乏力、脱发、牙龈出血、性欲降低、白细胞数降低、皮肤红斑,直至不同程度的放射病,死亡。受照个人的随机效应是随机发生的。个人接受的辐射剂量虽然没有达到阈值,但对健康也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人体不同部位癌症发病率的增加。对随机性效应而言,在辐射剂量没有达到阈值的情况下,效应概率随接受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但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初始剂量无关。日本放射线影响研究所根据对日本原子弹受害者的调查结果,给出了核爆炸时受到2 Sv辐射剂量的个体与没有受到辐射剂量个体的调查结果比较(图1)。

图1 电离辐射引起人体癌症危险度增加情况

由图1可以看出,人体接受电离辐射剂量后,确实可以引起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发病率的增加,其中尤以白血病发病率增加得最多,约增加15倍(图1的右半部分)。在恶性肿瘤中,直肠癌、胰腺癌与子宫癌基本与电离辐射无关,但其它部位的癌症都与电离辐射有关,尤其是白血病和多发骨髓瘤(图1的左半部分)。

所以应该认为,放射性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在随机效应方面,主要是引起各种癌症发病率的增加。从现代辐射防护的观点来看,任何小剂量的电离辐射,对人体都是有害的。所以人体接受的电离辐射应该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

第二节对氡危害认识的历史

人类对空气中的氡及其子体会对健康产生危害的认识,来源于对矿工的调查。因此,有必要对氡危害认识的历史,做一简要回顾。欧洲的采矿史大约开始于15世纪。16世纪初在德国萨克森州斯尼伯格(Schneeberger)地区,发现年轻矿工中肺部疾病死亡率很高。在18和19世纪,随着银、钴、铜等开采量的增加,这种肺部疾病的死亡率也逐渐增加。当时称这种病为“斯尼伯格肺病”,1879年确认为肺癌。当时,斯尼伯格地区的矿工,75%死于肺癌。

最初认为,“斯尼伯格肺病”是由吸入金属粉尘引起的。1898年,居里夫妇从亚西莫夫矿石(Jachymov ores)中提炼出镭(226Ra)和钋(210Po)。随后氡(222Rn)被确认为镭衰变产生的惰性放射性气体。测量证实斯尼伯格和亚西莫夫矿井空气中氡浓度很高。20世纪初,报道了首批镭辐射引起的癌症(特别是皮肤癌)病例。由此假定肺癌与矿井中的高氡浓度有关。随后在斯尼伯格和亚希莫夫矿井中进行的较为准确的氡测量,支持了这一假说。然而,氡是引起肺癌的病因,在当时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有人认为,肺癌是由于吸入有毒粉尘引起的。有人认为,砷和其它污染物及健康状况不良是引起肺癌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与二十世

纪八十年代,对我国云南锡矿矿工研究结果的解释,有类似之处。

20世纪40年代以后,出于军事目的,开始在比属刚果(扎伊尔),加拿大,美国科罗拉多,德国东部,法国等地,大规模开采和加工铀。当时的铀矿开采很少注意工人的防护问题。也很少有氡的监测数据。在此期间,氡的剂量学研究和吸入氡可能产生的生物效应研究仍在继续。但是,仅用吸入氡来解释肺癌发病情况的所有尝试都没有成功。一直到1951年,贝乐(William F. Bale)提出氡的衰变产物可能是致病因素的想法,情况才有了改变。贝乐指出:在与氡有关的危害评价中,看来完全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事实–在氡存在的大多数情况下,空气中还存在着氡衰变产生的子体产物,而其产生的辐射剂量,可能远远超过氡本身和在支气管内衰变形成的子体产物的辐射剂量。哈雷(John Harley)用测量证实了矿井空气中存在着高浓度氡衰变子体产物。在随后年代的研究中,给出了吸入氡子体所致支气管上皮细胞平均α剂量的定量估计,提出了肺剂量学模型。

1957年美国提出了空气中氡子体α潜能浓度的概念,并以工作水平(WL)来表示。用此概念适于对矿工的氡子体暴露进行监测和评价。同时美国完成了科罗拉多铀矿工健康状况与氡及其子体暴露关系的研究。初步结果表明这些工人中的肺癌病例显著增加。进入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各国相续开展了矿井中高浓度氡及其子体暴露,与矿工肺癌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九十年代初,矿工研究基本告一段落。通过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证实,矿井中的高浓度氡及其子体暴露,确实可以引起矿工肺癌发病率的显著增加。

在对矿工进行的肺癌与氡暴露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后期,已开始了居室水平氡与肺癌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因为居室高浓度氡水平已与矿井的低浓度氡水平一致。况且居室水平氡浓度暴露涉及的人群更大,更为人们所关心。但由于居室水平氡浓度相对较低,混杂因素多,研究起来困难更大。现在这一领域的调查研究已基本完成,已进入汇总分析阶段。初步研究结果证明,居室水平氡浓度与肺癌之间正相关。这将在后面详细谈到。

第三节氡的来源

氡的原子序数是86,有三种同位素:222Rn, 220Rn, 219Rn,它们均来自三个天然放射性衰变系列(铀系中还有另外一种氡的同位素–218Rn,因其衰变分支比不到2%,且半衰期极短– 0.035秒,故忽略不计)。氡是一种惰性气体。在实验室条件下,具有形成化合物的微弱能力。在0?C时氡的密度为9.37g/L,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10cm3/L。通常室内空气中每1018个原子中才有一个氡原子,所以它不能形成层。

自然界中的氡来自三个天然放射性衰变系列:铀系、钍系和锕系。每个衰变系列中都涉及多种放射性核素,它们分别发出α、β或γ射线。铀系中半衰期最长的核素是铀-238,半衰期45亿年。如果地球的年龄为46亿年,则铀-238只经过了一个半衰期多一点。所以地壳中还广泛存在着铀-238。钍系中半衰期最长的核素是钍-232,半衰期140亿年。从地球诞生到现在,钍-232只经过了不到三分之一个半衰期。所以地壳中也广泛存在着钍-232。锕系中寿命最长的核素是铀-235,半衰期7.04亿年。从地球诞生到现在,已经经过了6.5个半衰期,所以地壳中铀-235的含量已经很少,仅为铀-238的百分之零点七。所以可以说,自地球诞生时起大气中的氡就存在了。

铀系铀系是人们最关心的一种天然放射性衰变系列,因为此系列中包括有对人类健康至为重要的氡及其衰变子体。它们广泛存在于空气之中。如前所述,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接受的辐射剂量,有一半来自这些核素。铀系的第一个放射性衰变核素是铀-238(238U),半衰期为45亿年,广泛存在于地壳之中。它发射α射线后变为钍-234(234Th),234Th经β衰变成为镤-234m (234m Pa),再经β衰变成为铀-234(234U)。在自然界中,铀-238与铀-234一般

总是处于平衡状态,因为它们中间的两个核素–钍-234和镤-234m半衰期都很短。但是由于环境中核素转移传输不同,在土壤与河流、海洋中的相对组成可能会有差别。铀-234半衰期25万年,经α衰变成为钍-230(230Th),其半衰期为8万年。再经α衰变成为镭-226(226Ra),半衰期1620年,这就是居里夫人在二十世纪初发现的镭元素。镭-226经α衰变生成氡-222(222Rn),半衰期3.82天。因为氡-222在正常情况下是气态,它会从土壤中跑到空气中来,从而被人体吸入造成危害。接下来的四种衰变子体,半衰期都较短。它们是钋-218(218Po),由氡-222经α衰变生成,半衰期3.05分;铅-214(214Pb),由钋-218经α衰变生成,半衰期2.68分;铋-214(214Bi),由铅-214经β衰变生成,半衰期19.7分;钋-214(214Po),由铋-214经β衰变生成,半衰期0.16毫秒。钋-214再经α衰变生成铅-210(210Pb),其半衰期为22.3 年,就比较长了。铅-210再经β衰变生成铋-210(210Bi),半衰期为5.0天。铋-210再经β衰变生成钋-210(210Po),半衰期为138天。钋-210再经α衰变生成稳定的铅-206(206Pb),完成整个衰变系列。铀系的主要衰变情况可见图1。

在天然铀衰变系列中,氡-222是气体,很容易扩散到空气中。所以空气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氡-222。钋-218是固体颗粒,带正电,极易与空气中的颗粒吸附在一起,从而被人体吸入肺中,造成危害。从影响人类健康的角度来看,人们关心的是铀系中的氡-222及其短寿命衰变子体:钋-218、铅-214铋-214和钋-214。它们的半衰期都比较短,而α粒子的能量却很高。通常把氡-222与钋-218、铅-214、铋-214、钋-214统称为氡及其短寿命衰变子体,简称氡及其子体。

238U(UI)4.5 x 109 y 4.2 Mev

234U (UII)

2.5 x 105 y

4.7-4.8 Mev 234m Pa (UX

2

)

1.2 m

2.3 Mev

234Th (UX

1)

24 d

0.2, 0.1 Mev 230Th (Io)

8.0 x 104 y

4.6-4.7 Mev

226Ra (Ra)

1620 y

4.8 Mev

222Rn (Rn)

3.82 d

5.5 Mev

218Po (RaA)

3.05 m

6.0 Mev

214Po (RaC’)

1.6 x 10-4 s

7.7 Mev

210Po (RaF)

138 d

5.3 Mev

β衰变α衰变

214Bi (RaC)

19.7 m

0.4-3.3 Mev

210Bi (RaE)

5.0 d

1.2 Mev

214Pb (RaB)

26.8 m

0.7, 1.0 Mev

210Pb (RaD)

22.3 y

< 0.1 Mev

206Pb (RaG)

稳定图2 铀系主要衰变图

钍系钍系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另一种放射性衰变系列。在这个衰变系列中包括有氡的另

一种同位素–氡-220。因此对这个衰变系列也有介绍的必要。钍-232(232Th)半衰期140亿年,经α衰变后生成镭-228(228Ra),半衰期5.77年。再经β衰变生成锕-228(228Ac),半衰期6.13小时。再经β衰变生成钍-228(228Th),半衰期1.91年。再经α衰变生成镭-224(224Ra),半衰期3.67天。再经α衰变生成氡-220(220Rn),半衰期55.6秒。这就是氡在钍系中的同位素。氡-220经α衰变生成钋-216(216Po),半衰期0.15秒。再经α衰变生成铅-212(212Pb),半衰期10.6小时。再经β衰变生成铋-212(212Bi),半衰期60.6分。再经β衰变生成钋-212(212Po),半衰期0.3微妙。最后衰变成稳定的铅-208(208Pb)。钋-216,铅-212,铋-212,钋-212都是氡-220的衰变子体,但由于它们的半衰期都很短,空气中的含量低,对健康的影响远不如铀系中的氡-222。图2给出了钍系的主要衰变图。

232Th

1.4 x 1010 y 4.0 Mev

208Th (RdTh)

1.91 y

5.3, 5.4 Mev 228Ac (MsTh II)

6.13 h

0.4-2.2 Mev

228Ra (MsTh I) 5.77 y

0.01, 0.04 Mev 224Ra (ThX)

3.67 d

5.7 Mev

220Rn (Th)

55.6 s

6.3 Mev

216Po (ThA)

0.15 s

6.8 Mev 2/3

212Po (ThC’)

3 x 10-7 s

8.8 Mev

212Bi (ThC)

60.6 m

2.2 Mev β

6.1 Mev α

β衰变β衰变

212Pb (ThB)

10.6 h

0.3, 0.6 Mev

1/3 208Pb 稳定

208Tl (ThC’’)

3.1 m

1.0 - 1.8 Mev

图3钍系主要衰变图

锕系自然界中还存在着另一个放射性衰变系列–锕系。锕系中也有一种氡的同位素–氡-219。锕系中寿命最长的放射性核素是铀-235(235U),半衰期7.04亿年。前面已经提到,自地球诞生到现在,铀-235已经经历了 6.5个半衰期,所以地壳中铀-235的含量就很少了,仅占铀-238的0.7%。因为自然界中铀-235的含量很少,氡-219及其子体的半衰期也短,所以氡-219更远没有铀系中的氡-222重要。图3给出了锕系的主要衰变系列图。据推算,自然界中本来还应存在着另一个放射性衰变系列–镎系,其寿命最长的核素–镎-237(237Np)半衰期为214万年。自地球诞生到现在镎-237已经经历了2150个半衰期,所以这个衰变系列早已衰变完了。若再有这个系列的核素,肯定是人造的了。除三个天然放射性衰变系列中的核素外,其它天然放射性核素还有钾-40(40K)和铷-87(87Rb)。它们都经β衰变成位稳定核素,但半衰期相当长:钾-40为1.28 x 109年,铷-87为4.7 x 1010年。

前面简要介绍了氡的三中同位素,即铀系中的氡-222,钍系中的氡-220和锕系中的氡-219。比较起来,由于自然界中铀-235含量很低,氡-219的半衰期又短,所以氡-219产生

的暴露没什么意义。氡-220的半衰期也短,所以只有在钍-232含量高的地方才有意义。在这三种氡的放射性同位素中,惟有氡-222半衰期较长,故含量高。所以氡-222对人类的健康最为重要。一般说的氡及其子体指的都是氡-222及其子体。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标准”中,就单独对氡-222给出了行动水平。本书与其它文献资料相同,书中以后提到的氡及其子体,除特别说明外,指的都是氡-222及其短寿命衰变子体:钋-218,铅-214,铋-214和钋-214。

有关氡及其子体的衰变类型、衰变能量、分支比和半衰期等参数的资料,列于表3。表3 氡及其子体的衰变参数

219Rn (An)

4.0 s

6.4 – 6.8 Mev

215Po (AcA)

1.8 x 10-3 s

7.4 Mev

211Bi (AcC)

2.15 m

6.3, 6.6 Mev

β衰变α衰变

211Pb (AcB)

36.1 m

1.4, 0.5 mev

207Pb稳定

207Tl (AcC’’)

4.79 m

1.44 Mev

图4 锕系主要衰变图

第四节常用辐射剂量单位和描述氡及其子体的特定单位

在描述氡及其子体的特性和对人类影响的过程中,要用到一些特定的概念和单位,而且这些特定的概念和单位还是有变化的。现把这些做一简要介绍。

A放射性及剂量单位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中,包括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其中涉及放射性的单位有:

放射性活度–是表明放射性强度的值,单位为贝可(Bq)。放射性物质每秒中有一次衰变,其放射性活度就为1贝可。它与基本单位的关系为1 Bq = 1 s-1。以前用的表示活度的非法定单位是居里(Ci),现在已逐渐被贝可取代。它们的关系是:

1 Ci = 3.7 x 1010 Bq; 1 Bq = 2.70 x 10-11 Ci

1 pCi = 0.037 Bq; 1 Bq = 27 pCi

克镭当量(gRa)在过去的辐射防护文献中,也有用克镭当量来描述放射性强度的。意思是γ辐射活度相当于多少克镭。但由于数值与γ能量有关,现在已弃置不用。具体定义是:任何发出γ射线的放射性物质,在距它1厘米的地方产生的照射量率等于8.25伦/小时,其放射性强度就相当于1毫克镭当量。由于γ射线能量不同,即使相同活度的放射源,也会有不同的克镭当量数。

卢瑟福(Rd)在过去的文献中,也有用卢瑟福为单位表示放射性活度的,这是为了纪念卢瑟福而命名的,现在已很少用。1 卢瑟福相当于106衰变/秒。即

1 Rd = 106 Bq = 0.027 mCi

照射量与照射量率照射量表示X或γ射线在单位质量空气中,释放出的全部电子(正、负)被空气完全阻止时,在空气中形成的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的绝对值(单位:库仑,C)。照射量的单位为伦琴(R):

1 R = 2.58 x 10-4 C/kg

过去伦琴既作为照射量的单位,也作为吸收剂量的单位。1956年决定伦琴只作为照射量的单位,而以拉德(rad)作为吸收剂量单位。现在又以戈瑞(Gy)取代了拉德。

照射量率为单位时间内的照射量,单位为伦琴/秒(R/s),即

1 R/s = 2.58 x 10-4 C/(kg·s)

吸收剂量表示单位质量吸收的能量。单位为焦耳每千克(J˙kg-1)吸收剂量专用单位名称是戈瑞(Gy)。质量1千克的物质吸收1焦耳的辐射能量,相应的吸收剂量即为1戈瑞。

吸收剂量曾用拉德为单位。1千克物质吸收了0.01焦耳的辐射能量,表示该物质接受的吸收剂量为1拉德。1 伦琴的射线照射空气,每千克空气大约吸收0.0088焦耳的能量;照射机体组织,每千克机体组织大约吸收0.0093焦耳的能量,所以空气和机体组织的吸收剂量分别为0.88拉德和0.93拉德。

1 Gy = 1 J/kg = 100 rad; 1 rad = 10-

2 Gy

当量剂量一定吸收剂量产生的生物效应,与射线种类和照射条件有关。换句话说,在知道了人体接受的吸收剂量后,还不能说明人体受到了多大伤害。还需要引入当量剂量。组织或器官T的剂量当量H T的定义为:

H T = ∑ωR?D T.R

式中D T.R为组织或器官T接受来自辐射R的吸收剂量,单位为焦耳每千克(J?kg-1);ωR 为辐射R的权重因子,具体数值见表4。剂量当量的专用单位为希沃特(Sv)。剂量当量还有一个非法定单位雷姆(rem),与希沃特的关系是:

1 Sv = 100 rem

由上面介绍可以看出,照射量、吸收剂量和剂量当量虽然概念不同,但数值上有一定联系。某点的照射量1 R,近似等于该点机体组织的吸收剂量1 rad (0.01 Gy)(对软组织,实际应为0.93 rad),对X, γ照射而言,剂量当量相当于1 rem (0.01 Sv)。这样近似比较保守,但实际应用起来很方便。

表4 辐射权重因子

B 表示氡及其子体的特定名词和单位

空气中氡的浓度空气中氡浓度以每立方米空气中氡的α衰变数表示,单位为贝可/米3(Bq/m3)。过去用皮居/升(pCi/L)表示也很普遍。它们的关系是:

1 pCi/L = 37 Bq/m3; 1 Bq/m3 = 0.027 pCi/L

在过去的文献中,也有用爱曼(E)表示氡的浓度的,1 E = 10-10 Ci/L = 3700 Bq/m3。

氡子体的α潜能一个氡子体原子的α潜能(εp)等于其衰变到210Pb之前,发射的α能量之和。每Bq放射性核素的总α潜能由εp/λr给出,这里λr为衰变常数,以s表示。氡衰变链的εp值和εp /λr值在第三节的表5中给出。

表5每原子和每贝可氡及其子体的α潜能

空气中氡子体的α潜能浓度定义为单位体积空气中所有氡子体原子α潜能的总和,以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焦耳数(J m-3)表示,即:

1 J m-3 = 6.24 x 101

2 MeV m-

3 = 6.2

4 x 109 MeV L-1

在知道了空气中氡的放射性浓度(单位为Bq m-3)后,要把其转换为氡子体的α潜能浓度,要用到表6给出的转换系数。

表6 当氡的浓度为1 Bq m-3时,与此相应的氡子体α潜能浓度

工作水平(WL)空气中氡子体的α潜能浓度,也可用工作水平(Working Level)来表示。定义是:1升空气中按任何比例混合的氡子体,最终可释放出的α潜能数为1.3 x 105 Mev,则此氡子体的α潜能浓度定为1个工作水平。即:

1 WL = 1.3 x 105 MeV L-1 = 2.08 x 10-5 J m-3

在氡与其子体处于平衡状态下,1 WL的氡子体α潜能浓度,近似相当于空气中100 pCi L-1的氡浓度。也即1 WL空气中氡子体的α潜能浓度,相当于100 pCi L-1 = 3.7 Bq L-1 = 3700 Bq m-3的空气中的氡浓度。

氡暴露量和氡子体的α潜能暴露量氡暴露量是指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受到氡浓度暴露的时间积分,单位为Bq h m-3。氡子体的α潜能暴露量是指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受到氡子体α潜能浓度暴露的时间积分。对氡子体的α潜能暴露量而言,不同单位之间有如下关系:

1 J h m-3 = 6.24 x 109 MeV h L-1 = 4.80 x 104 WL h

1 WL h = 1.3 x 105 MeV h L-1 = 2.08 x 10-5 J h m-3

工作水平月(WLM)矿工的氡子体α潜能暴露量,美国通常以工作水平月(WLM)表示。1WLM表示矿工在1WL的环境中工作一个月,受到的氡子体暴露量(一年工作2000小时,一年有12个月,每月约合170小时)。WLM与MeV h L-1,J h m-3之间有如下关系:

1 WLM = 170 WL h = 2.

2 x 107 MeV h L-1 = 3.5 x 10-

3 J h m-3

1 J h m-3 = 285 WLM

平衡当量浓度与平衡因子这是描述氡及其子体的特定概念。如果母体的衰变常数与子体的衰变常数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经过一定时间后,就会达到一种恒定的放射性平衡状态。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取决于半衰期最长的子体的半衰期。实际上,这个时间等于半衰期最长子体半衰期的十倍。氡及其子体就是这种情况。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空气中的氡与其短寿命衰变子体都是处于非平衡状态中。因此要考虑氡及其子体对健康的影响,就要用平衡当量浓度来描述空气中的氡浓度。具体定义是:空气中与子体处于非平衡状态中的氡的平衡当量浓度,等于与子体处于平衡状态下的氡的浓度,但是两种情况下的氡子体α潜能浓度必须相同。这样一般来讲,氡的平衡当量浓度都要低于氡的实测浓度。

氡子体的α潜能浓度,C p,可以分别以MeV L-1,J m-3或WL为单位表示。氡的平衡当量浓度,EC Rn,以Bq m-3为单位,他们之间有如下关系:

EC Rn (Bq m-3) = 2.85 x 10-2 C p (MeV L-1)

= 1.78 x 108 C p (J m-3)

= 3700 C p (WL)

也就是说,EC Rn (pCi L-1) = 100 C p (WL)

前面已经提到,在氡与其子体处于平衡状态下,1 WL的氡子体α潜能浓度,近似相当于空气中100 pCi L-1的氡浓度。也即1 WL空气中氡子体的α潜能浓度,相当于100 pCi L-1 = 3.7 Bq L-1 = 3700 Bq m-3的空气中的氡浓度。按照WLM的定义,1 WLM = 1WL x 170 h = 3700 x 170 Bq.h.m-3 = 629000 Bq.h.m-3。一年有8760小时。则1 WLM的氡子体暴露量相当于一个人在氡的平衡当量浓度为72 Bqm-3的环境中生活一年接受的来自氡的暴露量。

平衡因子表明空气中氡与其子体平衡的程度,通常以F 表示。氡与其子体处于平衡状态时,F = 1。F值越小,不平衡状态越严重。具体定义为F = EC Rn/C Rn,C Rn为空气中氡的浓度。在环境中,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推荐的平衡因子值是0.4。

空气中氡的浓度和空气中的氡子体浓度在概念上是不一样的。空气中的氡子体浓度是指空气中氡子体的α潜能浓度。氡的平衡当量浓度是考虑了与子体平衡状态的氡的浓度。我们可以说‘氡的平衡当量浓度’,而不能说‘氡子体的平衡当量浓度’。工作水平是描述氡子体α潜能浓度的量,工作水平月是描述氡子体暴露量的单位。平衡因子是描述氡及其子体平衡状态的量。这些基本概念之间是有差别的。

氡子体的未吸附份额氡-222衰变,顺序生成其短寿命子体产物钋-218(RaA),铅-214(RaB),铋-214(RaC)和钋-214(RaC’)。在钋-218刚形成的时候,它是气体中未被吸附的原子,带正电。但经过极短时间即被气溶胶粒子吸附。这些被吸附氡子体粒子的沉降特性与其物理性质和气溶胶的物理性质有关。未被吸附的氡子体移动速率明显高于被吸附的氡子体。因此呼吸系统不同部位接受的来自氡子体的辐射剂量,与空气中未被吸附的氡子体份额有关。在气溶胶浓度较高的空气中,氡子体几乎全被吸附,而在较清洁的空气中,未被气溶胶吸附的氡子体就会占一定份额。为了清楚了解吸入氡子体造成的剂量分布,就要知道空气中氡子体的未吸附份额,其定义为:空气中未被吸附的氡子体浓度除以空气中氡子体的总浓度(吸附的和未吸附的)。

居留因子在一般情况下,室内氡浓度要高于室外。为了清楚了解个体接受的来自氡及其子体的暴露剂量,就要了解个体在室内和室外的停留时间比例。个体在室内的停留时间占总的时间比例,就定义为居留因子。这是在估算个体或群体接受来自氡及其子体辐射剂量过程中常用到的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居留因子的值会有差别:在英国,有9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75%的时间在住宅内度过;在瑞典,有85-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65%的时间在住宅内度过;在法国,妇女在家中的停留因子为90%。中国城市地区的情况也与此差不多。农村地区,根据我们在甘肃的调查,居留因子为67%。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推荐的居留因子值是0.8。

第五节通用氡的测量方法

测量空气中氡浓度的方法按动力划分可分为主动方法和被动方法。前者的典型例子是双滤膜法,后者的典型例子是固体径迹法。按测量时间划分可分为瞬时测量(抓取)法和累计测量法。前者的例子还是双滤膜法,后者的例子还是固体径迹法。因为室内空气中氡的浓度时刻都在变化,所以采用瞬时测量法不能准确估算人体接受的来自氡及其子体的暴露。所以这种方法在研究中已用的不多。累积测量法在研究中普遍使用,但因其测量时间长,不易为公众所接受。公众还是喜欢瞬时测量法,以为它能及时给出结果。下面对各种方法做一简要介绍。

双滤膜法

这是一种最经典的主动瞬时空气中氡浓度的测量方法。主要设备是氡的取样筒(俗称炮筒)和α计数器。取样筒的入口和出口都用滤膜封闭。取样时以10升/分的流速抽动空气通过取样筒。入口滤膜将滤掉所有的固态氡子体粒子,而只让纯氡气进入取样筒。氡气经由取样筒到达出口滤膜时,又会有一部分衰变成氡子体(主要是钋-218),从而被出口滤膜挡住。出口滤膜上氡子体的量取决于过滤效率,流速和取样筒长度。取样后1分钟和取样后16分钟,分别测量出口滤膜上的α计数15分钟,把数值代入给定公式中,即可算出空气中的氡浓度。

采用改进双滤膜法,可测出氡子体中的钋-218,铅-218和铋-218。在取样后2-5分钟测量第一个α计数I(2,5),取样后6-20分钟,测量第二个α计数I(6,20),取样后第21-30分钟,测量第二个α计数I(21,30)。然后把I(2,5),I(6,20)和I(21,30)分别代入公式中,即可计算出空气中的钋-218,铅-218和铋-218。如果采用较大的取样筒,此方法的探测下限可为0.4 Bq/m3。

固体径迹法

此法亦称固体径迹探测器法(SSNDT),是一种累积被动测量方法。在探测盒中放置一小块塑料体(通常为CR-39)作为探测器。探测盒空气入口处用滤膜封住,以防空气中的氡子体进入。测量时把固体径迹探测器放进待测房间,一般可放置几个月到一年。结束暴露后,把CR-39取回实验室,放入苛性溶液中蚀刻1-2小时,在此过程中,CR-39表面被α粒子撞击形成的径迹将被放大。最后用显微镜或自动测量装置数出CR-39表面单位面积内的径迹数,即可换算出被测室内空气中的氡浓度。这个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简单,几乎人人皆可操作,能够给出测量时间内的平均值。在探测器暴露一个月的情况下,探测下限为7 Bq/m3。市场中有美国Landauer公司产品。

驻极体电离室氡探测器

驻极体电离室氡探测器(EICs)是另外一种累积被动氡探测器。探测器包括一个长期充电驻极体- 一个聚四氟乙烯静电充电盘。暴露时,空气中的氡气经过滤膜进入驻极体室,衰变形成氡子体,发射α粒子引起空气电离。驻极体将吸附这些离子,引起驻极体表面电压下降。测量电压下降数,就可直接知道空气中形成的离子数,进而导出空气中的氡浓度。现在市场上有美国RadElec 公司产品,分为短期测量(2-10天)和长期测量(1-12个月)两种。探测下限为10 Bq/m3。

闪烁瓶法

这是一种瞬时被动测氡方法,历史最久,使用简单,方法可靠,被广泛用于实验室和现场测量。主要设备是闪烁瓶和α计数装置。闪烁瓶由有机玻璃制成,内涂硫化锌粉。最主要的要求是闪烁瓶不能漏气。平时要把闪烁瓶保存在暗袋中。使用时,先把闪烁瓶抽成真空,在测量现场打开瓶嘴阀门,让待测空气进入闪烁瓶,然后关紧瓶嘴阀门,于背光初放置4小时,使瓶内的氡及其子体达到平衡。然后把闪烁瓶放入α计数器内进行测量。通过刻度曲线,就可把α计数转换成被测空间的氡浓度值。国内曾有这种产品,型号为ZYW8501,探测下限为1 Bq/m3。

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法测氡也是一个被动测氡方法,不需动力。主要设备是活性炭盒与碘化钠探头γ多道能谱仪。测量之前,先把活性炭盒打开,放入高温烤箱中使已被吸附的氡及其子体释放出来。取出活性炭盒密封待用。测量时把活性炭盒密封条打开,放入待测房间进行,使其吸附房间内空气中的氡气。一般放置2-7天。取样结束后,要再把活性炭盒密封,送入γ谱仪测量。待测出铅-214 和铋-214的量后,就可推出空气中氡的浓度。必须注意的是,活性炭法测出的是活性炭盒取样中点时刻的平均氡浓度,如果取样前期的氡浓度过高或过低,势必带来很大的测量误差。此方法探测下限约为18 Bq/m3。

氡的连续测量法

连续测氡方法主要有三种类型。一为闪烁瓶法,以一定速率抽动空气通过滤纸进入闪烁瓶,滤纸会顾虑掉空气中的氡子体和尘埃。氡在闪烁瓶中衰变,生成氡子体时和氡子体衰变时生成的α粒子撞击闪烁瓶中的硫化锌层,发出荧光,从而被光电倍增管探头探测到。隔一定时间测量一次,达到连续测量的目的。二为电离室法,空气中的氡经过滤膜扩散进入电离室。虽然有些滞后,但电离室中的氡浓度与空气中的氡浓度是一致的。记录电离室的数据就知道了空气中的氡浓度,达到连续测量的目的。第三种方法是探测室法,室内空气通过滤膜进入探测室,然后用固体硅探测器直接测量氡子体衰变生成的α粒子。一般连续法测氡探测下限为18 Bq/m3。

第六节室内氡浓度标准的演变

室内空气中的氡浓度对健康的影响,早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防护广大群众,免受氡危害的需要出发,需要制定室内空气中氡浓度的控制标准。在这方面,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起了主导作用。许多国家都参照ICRP的推荐值,并结合自己国家的特点,制定了自己国家的标准,我国亦如此。由于对氡危害研究的深入,ICRP的推荐数值和一些基本概念也在变化。各国的标准相应也有所改动。为了使广大群众更好地理解、应用氡的防护标准,有必要现把居室内氡浓度的控制标准的演变做一简要介绍。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24号出版物(1977)

由ICRP第四委员会起草的这份出版物,提出的年平均氡浓度限值是30 pCi/L,约合1110 Bq/m3。与此同时,对氡子体暴露,美国提出了工作水平(WL)的概念。定义为在一升空气中,氡-222及其子体以任何比例混合,在衰变到铅-210之前,释放的α潜能为1.3 x 105 Mev,则α潜能浓度就定义为一个工作水平。在这样的α潜能浓度下暴露一个月(170小时),其暴露量就称为一个工作水平月(WLM)。美国制定的年暴露量限值为4 WLM,相当于在0.3 WL 下,暴露一年的量。

ICRP第32号出版物(1981)

在这份出版物中,ICRP把年平均氡浓度限值改为年摄入限值(ALIp),即对氡子体的职业暴露而言,年摄入限值为0.02焦耳(J)。如果平均呼吸率为1.2 m3 h-1,则α潜能浓度暴露的年限值(ALEp)为0.017J h m-3,或4.8 WLM。如果一年工作2000小时,则导出空气α潜能浓度为8.3 x 10-6 J m-3,或0.4 WL。

ICRP第37号出版物(1983)

在这份出版物中,ICRP给出了氡浓度及氡子体的α潜能浓度与剂量的转换系数:

对职业照射有

3.5 x 10-5 Sv y-1/Bq m-3,或120 mSv y-1/WL (10 mSv/WLM)

对居民照射有

3.5 x 10-5 Sv y-1/Bq m-3,或120 mSv y-1/WL (10 mSv/WLM)

ICRP第39号出版物(1984)

给出了居室中氡浓度的控制水平。把居室分为已有居室和待建居室。对前者而言,居室已经存在,要控制室内氡水平只是采取补救行动的问题。对后者,要控制室内氡水平,是对新建筑提出要求的问题。对已有居室,室内氡浓度的行动水平年平均为200 Bq m-3平衡当量浓度。对待建居室,室内氡浓度的行动水平年平均为100 Bq m-3平衡当量浓度。许多国家在指定本国标准时,采用了ICRP第39号出版物的建议。

但是这个标准在执行中遇到了困难,一是使用平衡当量浓度不如使用实测浓度方便;二是不好区分何谓已有居室,何谓待建居室。因为居室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不可能测量室内的氡浓度。一旦房屋建成,待建居室就变成了已有居室。这些困难必须在以后的出版物中给以解决。

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GB/T 16146-1995(1995)

在这份国家标准中,我们国家基本上采用了ICRP第39号出版物的建议值。标准规定:对已建住房,可考虑采取简单补救行动来控制氡极其子体照射,使住房内的平衡当量氡浓度

年平均值不超过200 Bq m-3。对新建住房,应在设计和建造时加以控制,使住房内的平衡当量氡浓度年平均值不超过100 Bq m-3。这里有两个关键之点必须引起注意:一个是标准中用的是年平均浓度,而不是瞬时测量浓度。因为居室内氡浓度随时间变化非常之大,一小时后就可有十几倍的差别,所以不能用瞬时浓度来估算人体接受的剂量。随便拿一个测量数据与上述行动水平对比是不行的。第二,标准中用的是氡的平衡当量浓度,而不是氡的实测浓度。如果氡的平衡因子取0.5,则氡的实测浓度是氡的平衡当量浓度的二倍;如果氡的平衡因子取0.4,则氡的实测浓度是氡的平衡当量浓度的2.5倍。有人测量了一个氡的浓度数据,就拿来与标准中的值进行比较,这就完全错了。必须要取得氡的年平均浓度,并把它换算成平衡当量浓度,才能与标准中的行动水平进行比较。

ICRP第60号出版物(1990)

在这份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1990建议书中,ICRP称注意到了居室内氡浓度行动水平的问题。在新的建议没出来之前,仍维持第39号出版物的观点。

ICRP第65号出版物(1993)

在第65号出版物中,给出了新的室内氡浓度行动水平建议值,用实测氡浓度取代了氡的平衡当量浓度,取消了已有居室和待建居室的划分。新的建议值是:居室内氡浓度的行动水平为年平均200-600 Bq m-3。具体数值由各国自己选定。

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的基本安全标准IAEA安全丛书No.115(1996)在这本名为“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的基本安全标准”丛书中,在附件3:慢性照射情况的行动水平一节中,写到: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关涉及居室中氡的慢性照射的优化行动水平应在空气中222Rn平均年浓度为200 600 Bq m-3的范围内。我们国家决定等效采用IAEA安全丛书115。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2002)

这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10月8日发布的国家标准。并已于2003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在该标准的‘附录H 持续照射情况下的行动水平’中,有如下的规定:

“H1 住宅中的氡

在大多数情况下,住宅中氡持续照射的优化行动水平在年平均活度浓度为200 Bq222Rn/m3~400 222Rn/m3(平衡因子0.4) 范围内。其上限值用于已建住宅氡持续照射的干预,其下限值用于对待建住宅氡持续照射的控制。”

这个新标准实际上维持了前一个国内标准的取值,只是把前标准所用的氡的‘平衡当量浓度’换成了氡的‘测量浓度’。住宅中氡的年平均浓度控制在400 Bq/m3以下,比较好掌握,但如果要把室内的222Rn年平均浓度控制在400 Bq/m3以下,难度就增加了。对于待建住宅室内氡浓度的控制,就更不可能了。因为房屋没建好之前,是不可能知道室内氡浓度值的。等房屋建好之后再测量,则‘待建住宅’已经变成‘已建住宅’,控制值就变了。所以这个新标准执行起来会遇到困难。

第七节室内、外空气中的氡浓度水平

前面已经提到,氡及其衰变子体是天然存在的放射性物质,广泛分布于地球表面空气中。

无论在室内还是在室外,人类要避免空气中氡的暴露是不可能的。因为氡是一种放射性气体,它在空气中的浓度要受多种气象条件、地理条件、地质条件的重要影响。空气中的氡浓度会随海拔高度、温度、湿度、风速的变化而改变,存在着小时变化、日变化、月变化,甚至年变化。有时间隔一小时测量的两个数据,会有十几倍的变化。所以为了表示氡暴露与健康的关系,一般用空气中氡浓度的年平均值作为指标。这样也可避免用其它参数做指标引入不必要的换算误差。

一般来讲,室外空气中的氡浓度值都低于室内。不同建筑物室内氡浓度的分布近似对数正态分布,可用几何均值(GM)和几何标准偏差(GSD)来描述该分布。用算术平均值(AM)来估算健康效应的平均概率。根据UNSCEAR 2000年报告提供的数据,在世界范围,室内氡浓度人口加权平均值为:AM = 39 Bq/m3, GM = 30 Bq/m3, GSD = 2.3。世界上,室内氡浓度算术平均值超过100 Bq/m3的国家有:亚美尼亚、拉托维亚、芬兰、瑞典、卢森堡、捷克、匈牙利、阿尔巴尼亚等国家。我国所在的东亚地区,各国的室内氡浓度值都不高。具体情况可见表7。应该指出,由于地质、气候、建筑材料和技术、以及居住习惯的差别,往往会使不同国家间的室内空气中的氡浓度值有很大差别。即使在同一国家,不同地区间的室内氡浓度值也会有几倍的变化。芬兰和瑞典都测到过氡浓度为几千Bq/m3的房屋。我们在我国西北地区也测到过高达1500 Bq/m3的窑洞。

表7 东亚地区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室内氡浓度水平

在20世纪80年代,卫生部已组织力量对我国室内空气中的氡浓度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室内氡浓度的平均值属于中等偏低水平。表8列出了一些省、

市、自治区的测量算术平均值,可供参考。

应该指出,我们在94-98年期间,曾在甘肃省平凉、庆阳两地区,用7502个固体径迹探测器,对3188间房屋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室内氡浓度测量。探测器由美国TechOps-Landauer 公司提供。测量的结果是:算术平均值为222.9 Bq/m3,几何平均值为176.2 Bq/m3,几何标准偏差2.08。测量到的两个最高室内氡浓度值分别为1554和1676 Bq/m3。由此可以看出,位于黄土高原的这两个地区,室内氡浓度平均值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甘肃省的平均水平。全国、全省的室内氡浓度平均值往往会掩盖局部地区的高水平氡浓度。所以这些平均值只能用做参考。具体室内空气中的氡浓度水平如何,要通过实际测量才能知道。

第八节矿井空气中的氡暴露与矿工肺癌关系研究

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一般认为氡及其子体的暴露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引起肺癌危险度的增加。至于说氡暴露可以引起白血病等其它病症,现在还没有科学依据。因为氡及其子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阿尔法粒子引起的。众所周知,阿尔法粒子虽然能量很大,但是穿透本领很低,一层纸就可把其挡住。吸入肺中的氡及其子体发射的阿尔法粒子,不可能到达造血器官,从而诱发白血病。进行氡及其子体对健康影响的研究可以有多种方法,主要可分为三类:一种是动物实验。此种方法剂量容易掌握,效应容易观察。但是如何把不同种类动物身上得到的结果,应用到人的身上,转移系数是个问题。因为人与动物毕竟有很大的不同,在动物身上不会发生的事,在人得身上就可能发生,反之亦然。第二种方法是离体细胞实验。离体细胞可以采用人的细胞,也容易控制剂量,观察效应。但是,离体细胞毕竟与人身体中的细胞还存在差异。不能把离体细胞的研究结果直接应用到人。第三种是人的流行病学方法。由于这种方法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直接由人群获得资料,所以可直接应用到人类。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统计软件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成为可能。应用已越来越广泛。

进行氡及其子体对人类肺癌影响的研究,现在主要是采用流行病学中的病例-对照调查方法。这种方法要求病例数和对照数要足够多,以保证统计把握度;氡的暴露量估算要尽可能准确,以减少肺癌危险度的估算误差;尽量减少除氡外其它致肺癌因素的干扰。为了较准确估算氡的暴露量,要求研究人群的迁移率要低,尽可能对研究前30年的所有氡暴露进行测量。为了研究氡对人类肺癌危险度的影响,当然从高氡浓度暴露开始,较为容易。得到高氡浓度暴露导致的肺癌危险度,就可根据辐射效应研究中的‘线性无阈’假设,推导出低氡浓度暴露导致的肺癌危险度。这就是为什么研究氡与肺癌危险度的关系,先从矿工开始的原因。

到目前为止,高氡浓度暴露导致肺癌危险度的增加,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已经有了肯定性的结论。这主要是通过对11项流行病学研究的总和分析得到的。这11项研究的简要情况及所得结果在表7中列出。

表7的数据表明,总计11项矿工研究,涉及6746名受照工人,平均调查年数为17.2年,平均氡暴露量为161.6 WLM,观察到2736名肺癌病例。通过对11项研究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在氡的暴露量为1个工作水平月(WLM)情况下,导致的肺癌附加相对危险度(ERR)值为0.0049。95%置信度为0.002-0.01。

表9 用于氡与肺癌关系汇总分析的矿工流行病学研究

为了使大家了解1WLM的氡暴露量与空气中氡浓度(Bq/m3)之间的关系,举例说明如下:前面已经提到,1WLM的氡暴露量,相当于一个人在氡的平衡当量浓度为72 Bq/m3的环境中,生活一年所接受的来自氡的暴露量。也可以认为是在氡浓度为34 Bq/m3(一般的室内氡浓度值)的居室中生活4年,所接受的氡的累积暴露量。图1和图2表示出了从矿工研究中得到的氡的暴露量与与肺癌相对危险度之间的关系。在氡的暴露量低于2500 WLM 范围内,氡的累积暴露量与肺癌相对危险度的关系基本上是单调上升的直线关系,但当累积暴露量大于500 WLM情况下,斜率有所下降,但仍是上升趋势。这种情况可见图1。人们最关心的是居室水平的氡浓度暴露,是否也会引起肺癌相对危险度的增加,因为这是关系到千百万人民群众健康的大问题。为此把矿工研究中,累积暴露量低于400 WLM的数据拿来分析。结果显示于图2中。由图可以看出,研究得到的数据点基本上落在回归直线上。也就是说,根据辐射防护‘线性无阈’的假设,可以把对矿工的研究结果,外推到普通人群,即居室水平的氡浓度,也会使人群的肺癌危险度增加。

图5 从11项矿工研究数据得到的氡的累积暴露量

与肺癌相对危险度的关系

图6 在累积暴露量低于400 WLM情况下,矿工的

累积暴露量与肺癌相对危险度的关系

第九节居室空气中的氡暴露与居民肺癌关系研究

通过对受到高浓度氡暴露矿工的研究,已经证实氡可以引起肺癌。那么普通居室水平的氡浓度,是否也会引起肺癌危险度的增加呢?根据辐射防护‘线性无阈’假设的外推,可以得到肯定的答案。但这问题太大,涉及到千千万万的普通人群,必须小心求证。不能只根据普遍承认的‘假设’外推,还必须找到室内水平的氡浓度暴露,导致肺癌危险度增加的直接证据。这就要进行普通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证实居室水平的氡浓度与人类肺癌危险度的关系,难度很大。主要因为居室水平的氡浓度要比矿井中的氡浓度低得多,所引起的肺癌危险度的增量,也应该小得多。为了保证统计把握度,就要求有大的样本量,这就给调查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增加了难度。为了得到可靠的调查结果,首先应该考虑在室内氡浓度较高(低于矿井中的氡浓度,但高于一般住房的室内氡浓度)的地区进行调查,这样可以使室内氡暴露导致的附加肺癌危险度值更大一些,便于观察。为了保证调查结果准确性,一是要求肺癌病例诊断可靠;二是要求氡的累积暴露量估算准确。在肺癌病例的诊断方面,最好有组织学诊断证据(发达国家组织学诊断率达70-80%,我国农村地区为40-50%)。在没有组织学诊断证据的情况下,要由专家根据临床症状、胸部X光片、病历并结合活存状况,综合判断加以确诊。在氡的累积暴露量估算方面,为了减少换算误差,现在一般采用氡的年平均浓度作为氡的累积暴露量指标。氡的暴露引起肺癌有一定潜伏期,一般认为在肺癌诊断前的5-30年中,接受的氡暴露都会对肺癌危险度有影响。因此要测量肺癌诊断前30年(对照为调查前30年)内的室内氡浓度年平均值。为了减少氡浓度年平均值的估算误差,还要求调查对象居住稳定,迁移率低。调查地区应无其它污染,以减少干扰因素。

现在各国已进行或正在进行多项这样的研究,现把已完成的项目结果简要介绍如下。

甘肃研究

此项研究是在中国甘肃省平凉、庆阳两地区进行的。涉及的男性肺癌病例563人,对照1232人;女性肺癌病例205人,对照427人。合计肺癌病例768人,对照1659人。年平均室内氡浓度为225 Bq/m3。在100 Bq/m3情况下,得到的附加肺癌比值比(OR,相当于附加肺癌危险度)值为0.19,95%置信度(95% CI)为0.05, 0.48。

图7 甘肃研究室内氡浓度与肺癌危险度的关系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考试题及答案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个5分,共20分) 1、生命必需元素及其合格条件:。 生物赖以生存的化学元素称为生命元素,又称生物的必需元素。 合格条件: ①.该元素的参与生命过程中的某一环节(一个或一组反应),直接影响生物功能。 ②.生物体具有主动摄入并调节其体内分布和水平的机构; ③.在体内存在有发挥正常生物功能的、含该元素的生物活性化合物;作用不能被其它元素所取代; ④.缺乏时引起生化生理变化或发生病变,补充后可以恢复。 2、调查性研究:宏观研究——调查性研究 主要是通过医学流行病学或卫生调查的方法,有目的的采集样本,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环境、食品和人体内微量元素与健康、疾病的关系,探索微量元素环境客观指标对人体微量元素的的含量及健康的影响规律。其中有现状调查、回顾调查、对比调查、前瞻调查。 3、微量元素及种类: 微量元素:其含量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下,其包括:铁、锌、铜、碘、氟、锰、钼、钴、铬、硒、锡、硅、镍、钒、砷15种,共占人体体重的0.05 %,除此外,有些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已基本明确,但是否为人体所必需尚在探讨中,如锂、钡等。另有一些微量元素被公认对人体有害,如铅、镉、铍,但却为某些动物所必需。 微量元素的分类(按其生物学作用) ①.必须微量元素:这类微量元素每日需要量很少,但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如:铁、锌、铜、 锰、铬、钼、钴、硒、镍、钒、锡、氟、碘、锶等。 ②.可能必须微量元素:铷、砷、硼 ③.可能必须而且无害的微量元素:铝、钡、钛、铌、锆。 ④.非必须微量元素:铋、锑、铍、镉、 ⑤. 微量元素的其不同存在形式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如三价铬是必需的,而六价铬则有相当大的毒性和致 癌作用。 ⑥.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族的元素常常具有相似的生物学作用,如ⅡA族元素(钙、镁、锶)对 骨骼常有较大的亲和有力,ⅡB族元素(锌、镉、汞)对肝肾有则有特殊的亲和力,卤族元素对甲状腺的亲和力较大,同族元素间也常可呈现竞争和拮抗现象 4、地方病: 某些在特定地域内经常发生并相对稳定,与地理环境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为什么说必需微量元素比维生素更重要? 2、简述铁在人体内的作用及影响人体铁吸收的因素? 铁的功能:○1.铁参加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触酶的合成。 ○2.缺铁或铁的利用不良时,上述成分失常,导致氧的运输、贮存、二氧化碳的运输及释放、电子的传递、氧化还原等代谢过程紊乱,产生病理变化,最后产生各种疾病。 ○3.缺铁时,肝脏的发育速度减慢,肝内合成DNA受到抑制,发生贫血,抑制生长发育。对感染的应激能 力降低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1.食物因素:动物食品的铁的吸收率大于植物食品。动物食品与植物食品混合,有利于植物食品铁的吸

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案1

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案 体育课常识 教学内容: 1、什么是体育课?为什么要上体育课? 2、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3、人体的形态。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明白体育课的真正含义以及意义;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的要求;人体形态的名称。 教学重点: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记忆力水平。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9-13分钟) 课堂常规: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步入课堂。 教与学的方法:(1)导入语:小朋友们,有没看过电视里运动会,那些叔叔阿姨在颁奖台上领金银铜牌,他们厉不厉害的,你们希望自己和他们一样获奖吗?他们都体育的拔尖者,体育都很棒的,他们上体育课上也很棒的,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体育课吗,平时有没有看过其他小朋友上体育课?体育课的真正作用是什么?(2)学生作答,教师点评,纠正不足之处。(3)作出总结,可让学生来总结。 注:体育课是由老师指导大家做游戏,玩球,进行走,跑,跳,投,攀爬等各种身体练习活动的课,是锻炼身体的课。小朋友们都喜欢做游戏,玩球,进行走,跑,跳,投,攀爬等活动,体育课就是满足大家这种活动的心愿的。上体育课可以使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完善内部组织,长大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服务…… 二:基本部分(15-19分钟) 导语:小朋友对坐、立、行并不陌生,但不一定都正确,也不一定完全了解正确的坐立行姿势的要求,今天老师就让小朋友来讨论讨论什么样才是正确的。

教与学的方法:(1)导语;(20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3)教师观察学生讨论。(4)学生总结,教师评价。(5)让个别学生模仿示范,师生进行评价,引以为戒。 注:(1)坐。俗话说“坐如钟”。正确的姿势是:头抬平直、双肩略向后舒展并保持等高,挺胸,直腰,双脚放在正下方,两臂自然下垂,将手放在大腿上。(2)立。 俗话说“立如松”。人体站立时,要抬头,挺胸,直腰,两肩等高,两臂自然下垂,两脚自然开立。(3)行。要做到抬头,挺胸,身体平稳,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三:结束部分(9-15分钟) (1)导语:小朋友,抬起你的膝盖,你们知道膝盖在哪里吗?那扭髋扭一下,髋部在哪里?所以小朋友我们一定要知道身体的各个基本部位,不然可会闹出大笑话的。 让一个小朋友上来做示范,老师讲解并指着该小朋友正确的身体部位让学生先猜,然后说出正确的名称以及举例各部位在运动中的用法。比如:踝关节踢足球时控制球的能力。 注:讲解的内容包括头,颈,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上下肢 (2)游戏:指鼻子 游戏方法:以同桌为单位,一个小朋友拿着另一个小朋友的左手,做拍状,后者右手食指指着鼻子,当教师发出“头”或其他部位时,前者拍后者的手一次,嘴里喊和老师一样的身体部位,后者迅速移动右手到该位置,比一比在一轮中谁的失误率高,高的输,低的胜。 游戏规则:指错后,另一者提示对方改正,游戏继续直到第二轮开始。 教与学的方法:(1)教师简单讲解游戏方法,并做示范。 (2)师生共同进行练习。 (3)教师进行评价。 (3)总结上课内容,宣布下课,师生告别。

家居环境与健康

第四节家居环境与健康 教材分析:本节在“给你的家居环境打分”的活动中给出了一个参考的打分方案,学生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修改评分方案,通过一个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我们每天生活的家具环境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通过对“讨论防治室内环境污染的有效对策”活动的讨论分析,引导学生认同绿色消费、绿色文明的观念。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1)评价家居环境 主要污染物来源。 (2)举例说明家居环境主要污染物的来源。(3) 讨论制定防止室内环境污染的有效对策。2. 过 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活动“给你的家居环境打分”评价家具环境的状况。(2) 通过分析找出家居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3)通过“谈论防止室内污染的有效措施”的活动,制定改善家居环境的有效措施。 (4)通过分析家居环境的污染物,让学生树立绿色消费、绿色文明的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让学生到我们生活的家居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2. 引导产生认同绿色消费和绿色文明的观念。 3. 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物学知识参与环境建设并对其作出正确的评价和决策。 教学重点 1. 举例说出家居环境的主要污染物。 2. 活动:“讨论防止室内环境污染的有关措施。 教学难点:讨论防止室内环境污染的有关措施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交流、汇报、观察、讨论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家居环境的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导 入新课】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 媒体展示一装修漂亮的新房子,同时呈现资料:装修与疾病,并提问: (1)这房子能马上入住吗?为什么? 不能,易造成环境污染。 (2)装修材料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是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 166 -

微量元素锌与人体健康

微量元素锌与人体健康 姓名:学号: 班级:专业: 摘要:微量元素锌参与机体内的各种代谢,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概括介绍了锌的理化性质、分布、吸收以及生理功能,并详细阐述了锌与冠心病、肝硬化、糖尿病、男性生殖系统疾病、肾病综合症、视觉障碍、神经精神障碍、皮肤疾病、免疫功能紊乱、儿童健康成长、衰老、消化功能紊乱和肿瘤等的关系。最后就如何补锌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锌;微量元素 锌是人体正常发育中的必需元素,人体所有的器官都含有锌,以皮肤、骨骼、毛发、前列腺、生殖腺和眼球等组织中含量为丰富。锌参与碳酸酐酶、碱性磷酸酶、KL.聚合酶等多种酶的合成;加速生长发育、增加创伤组织的修复;参与味觉、视觉以及性功能的调节;参与能量、细胞分解和其他物质的代谢;协调免疫反应,维持生殖等。因此锌元素在人体的含量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补充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锌已受到普遍关注。 锌分布于人体所有组织器官、体液和分泌物,除铁以外,锌比其他任何微量元素都多。但锌不能像能量一样储存于脂肪组织内,机体内没有特殊的锌的储存机制。锌含量高的有皮肤、骨骼肌、毛发、内脏、前列腺、生殖腺、指甲、眼球等,血液中含量很少。锌在体内主要是以酶的方式存在的。 锌在胃肠道的吸收一般需要在胃内酸性环境下与食糜中的配体形成复合物才易吸收,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正常人在十二指肠末端和空肠具有最大吸收。锌被吸收得很少,食物中锌能被机体吸收的不足10%。影响锌吸收利用的因素有:(1)锌摄入量:饮食中锌的含量本身会影响锌在体内的吸收。锌的吸收率随饮食锌含量的

增加而减少。(2)蛋白质:锌与低分子、低亲和力蛋白组合的复合物会促进锌的吸收,锌的吸收率随着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3)低分子配体和螯合物:当锌与低分子配体或螯合物形成复合物时,可增加锌的溶解性,从而促进锌的吸收。由此提示,配体或螯合物(如EDTA),氨基酸(如组氨酸),有机酸(如 苹果酸、柠檬酸、乳酸)对锌的吸收有促进作用。(4)铁:每日从补充剂中摄取一定量的铁可以降低锌的吸收,相比较而言,铁摄入少时,锌的吸收会增加。 锌与酶的构成以及活性有密切的关系,大约有100多种特异性酶含有锌元素, 这些酶的活性有赖于锌的存在。在六大酶系中均可以发现锌依赖性金属酶,目前研究得较多的有核糖核酸(RNA)聚合酶、醇脱氢酶、碳酸酐酶和碱性磷酸酶。如果缺少锌,会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以及病理变化,各种含锌酶的活性降低,如引起胱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的代谢紊乱。可能的含锌金属酶与疾病的关系,包括酒精性肝病中锌缺乏与乙醇脱氢酶的关系,以及胸苷激酶mRNA活性的降低可以部分解释缺锌动物的生长延迟。一些蛋白质中固有的区域与锌结合可使得蛋白质产生一些生物活性分子,大多数蛋白质包括半胱氨酸和组胺酸残基通过螯合作用与锌形成锌指蛋白。锌指蛋白是1985年在蛙卵母细胞转录因子TFⅢA中首次被证实的。锌指蛋白的丰富存在和他们关键的生化作用理论上决定了锌代谢的严格内稳态控制的重要性。在对某转录因子的体外实验中发现,使用膜锌MT (apomethallothionein)去除锌指蛋白中的锌,可能导致真功能的丧失。目前饮食中锌营养与锌指蛋白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论证。 目前研究得较为清楚的有金属硫蛋白的表达,调节金属硫蛋白表达的机制包括金属结合转录因子(MTF1)在细胞内的细胞溶质结核中获得锌,然后与金属反应元素(MRE)作用,从而激活基因转录。动物实验表明,小鼠胚胎发育时MTF1一个基因无效突变会对胚胎产生致命影响,由此说明MTF1必然对一些关键基因起着调节作用。有证据显示锌可通过影响细胞凋亡和蛋白激酶细胞的活性来发挥其调节功能。另外,锌参与正常突触信号传导也是其调节功能中的一部分。

室内装修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防止对策

室内装修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内容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家庭住宅室内装修的流行,虽然在感官和视觉上满足了人们的要求,但是它所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却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据报道,国家室内环境监测中心对北京、南京等地的30套居民新装修房进行了监测,没有一家能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的要求。国际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人们所患疾病的68% 都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由此可见,人生活在这种被污染的环境中,长期接触由装饰材料释放的污染物,会极大的伤害我们的生理健康。本文着重介绍室内装饰装修材料释放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且提出相关防治对策。 【关键字】室内装修污染危害防治对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家庭住宅室内装修的流行,虽然在感官和视觉上满足了人们的要求,但是它所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却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据报道,国家室内环境监测中心对北京、南京等地的30套居民新装修房进行了监测,没有一家能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的要求。国际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人们所患疾病的68% 都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由此可见,人生活在这种被污染的环境中,长期接触由装饰材料释放的污染物,会极大的伤害我们的生理健康。[1] 一室内装饰装修材料释放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现代装修中所运用的建筑装饰材料大都采用合成塑料制品、化纤制品、粘合剂、油漆、涂料等。这些材料在装修初期,尤其是装修后头的6个月,可散发大量甲醛、甲苯、甲苯-二异氰酸树脂、苯乙烯、甲醇、酚、磷苯二甲酸二丁酯、氯乙烯、氡等多种有害物质,严重污染室内空气,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1)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甲醛(HCHO)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可经呼吸道吸收,其水溶液“福尔马林”可经消化道吸收。室内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如胶合板、刨花板、各种塑料贴面等胶粘制品、绝缘、保温材料和家具中,均可以释放出甲醛。一般住宅在新装饰后的甲醛值约在0.2mg/m3左右,个别可达0.87 mg/m3。而我国居民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GB/T16127-1995)为0.08 mg/m3。[2]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甲醛对人体健康有负面影响。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1mg/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0.5mg/m3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0.6mg/m3时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再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达到30mg/m3时可当即死亡。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甚至引起鼻咽癌。高浓度的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都有毒害。甲醛还有致畸、致癌作用。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长期接触甲醛的人,可引起鼻腔、口腔、鼻咽、咽喉、皮肤和消化道的癌症。除了以上一些研究中的发现以外,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甲醛及挥发性有机物对人体健康都有不良影响。甲醛最严重的

小学生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小学生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时间:2011年9月3日 地点:操场 参加人:全校师生 内容: 1、心理保健是:培养良好温带的情绪,健全完美的性格,增强对不良刺激的抵抗力,保持心情愉快、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2、预防近视主要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自觉做到“五要”、“五不要”。五要是:光线要充足,姿式要端正,劳逸要结合,字迹要清楚,要做眼眼保健操。五不要是:不要在光线太强、太弱和阳光照射下看书、写字,不要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写字,不要躺着或歪着看书,不要连续长时期看书、写字近距离工作。 3、环境卫生做到:居室通气、温度适宜、采光、照明合理,防止噪声、绿化室内外环境。 4、预防感冒十法是:洗——早晨冷水洗脸,晚上热水洗脚。漱——早晚淡盐水漱口。动——早晨散步、做操。搓——两手对掌相搓30次。开——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饮——早晨饮白水一杯。呼——早晨做深呼叫10次。按——两手食指按上星穴(前发际正中上行一过处)后用小指按风府穴(后发际直上一寸窝陷处)。熏——早晚用食醋熏蒸室内各一次,每次15分钟。穿——穿衣不宜过多,出汗时不要马上脱衣服。 5、家庭卫生达到要求是:①居室整洁通风好。②卧具干净勤洗晒。③碗筷灶具干净,生熟食具分开。④家庭成员有良好的卫生习惯。⑤无“四害”。⑥讲究饮食卫生。⑦家庭主要成员懂得卫生防病知识。⑧家禽家畜圈养、禽畜舍干净。 ⑨厕所符合卫生要求。⑩杂物堆放整齐、庭院清洁。

小学生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时间:2011年10月5日 地点:操场 参加人:全校师生 内容: 一、卫生常识 预防多种传染病,如流感、甲流、流行性脑炎、腮腺炎、猩红热、麻疹、水痘等呼吸系统传染病,这些传染病容易在人群密集、人员流动性大、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发生,因此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十分重要。 1、开窗:每天开窗通风一小时,胜过服用保健品。 2、流水洗手:严把病从口入,手为先的关口 3、锻炼:春天阳光中的紫外线是最好的杀菌武器,同时又是最廉价、最天然的补钙的产品。 4、除陋:不随地吐痰、不对着人咳嗽或打喷嚏。 5、及时发现、及时隔离:一旦发现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四肢酸痛、咳嗽、流鼻涕、打喷嚏、全身出现皮疹或皮肤黏膜出现淤斑、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症状时,要立即到医院就诊。确诊为呼吸道传染病的病人要注意隔离,在家里或集体宿舍要与健康人分开居住,必要时到医院进行隔离,生活用品和碗筷等餐具也要分开使用,并进行消毒。 6、休息:不要带病坚持上班或者上学,有病要及时休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7、保护:在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要做好自我保护。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 二、饮食卫生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一些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但很多人对此尚未重视起来,这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注意: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环境质量和社会发展水平对各地区人体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疾病流行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健康影响差异很大 ,构成不同的健康问题。我国是一个既有迅速现代化的大城市又有蓬勃发展的广大农村的大国 ,兼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有的多种环境健康问题。在发展卫生事业存在的诸多困难中 ,较突出的问题是 :广泛的地方性疾病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 ;环境污染 ;人口老龄化严重 ;疾病构成已发生变化等等 ,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民的健康 ,而且因地而异。因此 ,需要有因地制宜的对策和区域综合整治措施 ,才能收到迅速有效、稳固和长远的效果。 环境砷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砷是一种具有类金属特性的元素 ,广泛分布于大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中。砷化物自被发现以来就以其毒性而闻名 ,但其生理及药理学作用亦不容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 ,砷在工农业及医药、化学等领域广为应用 ,这在不同程度上造成环境污染 ,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 ;同时 ,国内外不断有新的富砷天然环境和地方性砷中毒事件被报道 ,其对所在地区居民健康的影响也引起普遍关注。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已表明砷是一种致癌物质 ,砷的危险度评价也日益受到重视。 砷对动物的功效. 砷化物早已用于饲料的添加剂中 ,每千克饲料中几克浓度范围的砷可增加动物体重 ,这可能是通过保护机体不患肠病或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而起作用的。而给大鼠、小鸡、小猪、山羊等 4种不同动物喂以低砷饲料 (含砷量低于 35ng/ g),在它们幼年期便发现生长速度减慢 ,山羊生育能力明显受损 ,新生山羊的存活率亦降低。如在山羊哺乳期饲以低砷饲料 (含砷量低于 1 0 ng/ g),则山羊可因心肌和骨骼肌受损而发生死亡。超微结构观察可见心肌线粒体结构异常 ,膜上有小颗粒状高密度物质 ,而在晚期 ,线粒体膜可发生破裂。砷也可影响蛋氨酸和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在砷缺乏的大鼠和小鼠中 ,发现肝脏S-腺苷甲硫氨酸 (SAM)浓度降低 ,而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不同动物的实验结果均证实砷缺乏对动物产生不利影响 ,说明砷至少对动物是必需微量元素。 砷对人体的功效.人们很早就发现了砷的药用价值 ,如过去渔民用的祛寒剂、宫廷用的“长生丹”和美容用品以及砷凡纳明、Fowler's液等均含有砷。欧洲某些山区居民从幼年时就开始服用砷 ,至成年时剂量逐渐增加 ,已远远高出所报道的中毒剂量的范围。据称 ,摄入“适量”砷能使人有舒适强壮感 ,并可使骨髓造血旺盛 ,红细胞增多 ,组织细胞生长和繁殖活跃 ,食欲和体重增加等。但迄今为止 ,尚缺乏充分科学依据来证实 ,关于“适量”的界限也无法确定。近年来 ,有中国学者直接将三氧化二砷(As2 O3 ,1 0 mg/ d,静脉滴注 )用于急性早幼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 ,取得了可喜效果 ,并引起世界上广泛关注。但在治疗过程中亦有部分病人发生砷中毒现象 ,而且治疗后砷的远期效应也应引起重视。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砷是人类必需微量元素 ,但有些研究结果表明砷可能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在ω- 3-脂肪酸存在的情况下 ,砷可增加皮肤出血时间 ,提示砷有可能是一种未知的出血因子。而且有学者发现 ,血液透析可影响体内砷平衡 ,使血清中砷含量降低。血清低砷水平也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血管性疾病以及肿瘤发生等有关。 砷的毒作用.砷和砷化物的毒性与其化学形态密切相关 ,无机砷的毒性远高于有机砷 ,且砷中毒主要由无机砷引起。但对有机砷的毒性也应注意 ,有证据表明甲基胂可与细胞间的巯基结合 ,易于诱发氧化性组织损伤 ;二甲胂酸亦可在细胞分裂中期诱导非整倍体的产生 ,提示有机砷在砷致癌过程中也有一定作用。以恶心、呕吐、腹泻及严重腹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砷中毒多发生在误服、谋杀或事故等情况下 ,严重者可发生神经异常、呼吸困难、心脏衰竭而死亡。慢性砷中毒是一个以皮肤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可引起皮肤病、造血功能低下、肝脏损害、感觉障碍、外周神经炎、厌食以及皮肤和内脏肿瘤等。最近有人群资料表明慢性砷中毒与高血

体育与健康室内理论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室内理论课教案 中华养生:修其德与运其智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学生知道高尚的道德和丰富的知识是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必要条件。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地说出和恰当地解释课文中的两句话——“大德必得其寿”、“知者不惑”;同时,能做到日行一善(天天做好事)、日增一智(天天添知识)。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树立培德、增智、健体三位一体的观念,并化为行动,付诸实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修其德”和“运其智”二诀的学习,阐释德与智对体的保健奇效。 难点:明确养生必须以高尚的道德为前提,以丰富的知识为指导。 三、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自己能够

活得健康一点,长寿一点,这也就是养生。但是,很多人都处于一种矛盾之中,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另一方面却在不断地损害自己的身体。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做才能活得更健康、更长寿呢?在这点上,我们的先辈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一笔无价之宝——“中华养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华养生中的“修其德”和“运其智”两条古训,并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之后,能够自觉地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 (二)出示思考题,指导学生自学。 请同学们根据思考题进行自学,并找出答案。 思考题: 1.“大德必得其寿”出自何书?何人最先提出?意思是什么? 2.“养德养生无二术也”出自何书?何人最先提出?意思是什么? 3.解释“智者不惑”。 4.如何理解“修德可以养生”? 5.如何理解“运智可以养生”? 6.如何发挥强身延年的主观能动性? (三)学生自学。 (四)检查自学效果,师生讨论。 思考题答案:

建筑和装饰材料的室内污染对人体危害及预防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和装饰材料的室内污染对人体危害及预防措施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263-71 建筑和装饰材料的室内污染对人体危害及预防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摘要] 建筑和装饰材料中,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和装 饰材料导致的室内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笔者就建筑和装饰材料导致室内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醒人们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尽量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起到宣传和教育作用。 [关键词] 建筑和装饰材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伤害预防措施 l 前言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生活和工作于室内的时间越来越长。据统计,人处在各种室内环境(居室、

办公室、公共场所及交通工具等)中活动的时间约占人生活动时间的70%一80%,随着电脑的普遍使用,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在室内度过的时间比率还会更大。现代建筑使用的建筑和装饰材料中,大量使用了多种化学品,其中大都含有有机污染物(简称VOC)。这些污染物的毒性、刺激性、致癌作用和特殊的气味,能导致人体呈现各种不适反应,主要引起眼、鼻、咽喉刺激干燥,感到疲乏、无力、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恶心、皮肤瘙痒等症状,称之为“不良建筑物综合症”,严重的可引发婴儿畸形、白血病和多种癌症。因此,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地威胁和危害人体健康,室内空气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和电磁辐射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危害最大的5种环境因素,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2 室内空气主要污染源及危害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室内空气质量不仅受室外大气污染物的渗透、扩散的影响,而且受室内污染源的影响。室内常见有害物质多达数千种,种类复杂,其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材料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材料(一) 时间:2013-10-9 地点:校园广播室 主持人:何小猛授课人:苏文艳 主讲内容: 一、电磁辐射成为第四大环境污染 随着通讯业和家电业的发展,现代人在享受现代通讯设备的便捷和电器所带来的舒适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各种电器和通讯器材的辐射,人们暴露在一个电磁辐射不断增多的环境中,平时司空见惯的家用电器也被指责是室内电磁辐射的无形杀手,而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危害究竟有多大,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和使用家电产品越来越受到普通家电消费者的重视。 我们通常使用的电器和通讯设备,如电视、手机在使用中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传播过程同时也有电磁能向外传播,这种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成为电磁辐射。目前电磁辐射已成为继水、空气、噪声之后的第四大环境污染,并已被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列入必须控制的污染。 但对人体究竟能产生多大的危害,还缺乏确实的试验依据,一般的观点认为,电磁场会干扰细胞释出和吸收钙质的速度,导致癌细胞的产生,而低频辐射是人类癌症、生殖病变、遗传障碍、老年痴呆、健忘症的重要原因,而电磁辐射对儿童的危害最大,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下会增加儿童得癌症的几率。

二、服装也会影响健康 我们每天穿的服装有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据专家介绍,服装的污染有两个来源:一是服装原料在种植过程中,为控制病虫害会使用杀虫剂、化肥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会残留在服装上,引起皮肤过敏、呼吸道疾病等,甚至诱发癌症。二是服装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会使用氧化剂、催化剂、增白荧光剂等多种化学物质;成衣的后期整形步骤还会用到含有甲醛的树脂,这些有害物质都会对服装造成污染。 因此,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服装时要注重环保。首先在挑服装时,应尽量选择浅色服装。一般来说,浅色服装面料在生产中引入污染的机会较少,特别是贴身内衣或童装更应选颜色浅些的。其次,选购服装应尽量选择没有衬里或垫肩的,因为黏衬的胶水大部分是需要用甲醛来做溶剂的。除此之外,消费者还应警惕一些“出口转内销”产品,它们很有可能是因环保问题而被退回的。 三、如何鉴别塑料袋是否有毒 农贸市场使用的超薄有色塑料袋往往由回收的废旧塑料制造,多数含有害物质,不适宜盛装食品。黑色塑料袋更应该警惕。黑色塑料袋大多是由质量较差的回料粒子加工的,同时加入大量深色颜料掩盖。这些回料粒子是将废弃包装膜等原料粉碎、造粒后得来的,可以说来路不明。所以最稳妥就是用来做垃圾袋。

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与健康

目录: 6. 室内空气中的氡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第一节人类接受的辐射剂量有一半来自氡及其子体 第二节对氡危害认识的历史 第三节氡的来源 第四节常用辐射剂量单位和描述氡及其子体的特定单位 第五节通用氡的测量方法 第六节室内氡浓度标准的演变 第七节室内、外空气中的氡浓度水平 第八节矿井空气中的氡暴露与矿工肺癌关系研究 第九节居室空气中的氡暴露与居民肺癌关系研究 第十节降低室内氡浓度的措施 思考题 重要参考文献 6. 室内空气中的氡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氡是人类生存环境中天然存在的一种惰性放射性气体。近年来发现这种放射性气体及其衰变产物,被人体吸入后,会引起肺癌发病率的增加,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竞相开始了对氡及其子体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这里将对氡及其子体的基本知识、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做简要介绍。 第一节人类接受的辐射剂量有一半来自氡及其子体 空气中的氡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气体。要了解吸入氡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首先要对放射性对健康的影响做一简单介绍。人类接受的辐射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顾名思义是指可以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这包括各种各样的放射性物质产生的辐射以及各种射线装置产生的辐射,一般称为线或粒子,如X射线,γ射线(也有的称为丙种射线),宇宙线,β射线(也称β粒子)α射线(也称α粒子),中子及其它重粒子。非电离辐射是指不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一般称为波,如电磁波,超声波,微波等。从对人体的危害,电离辐射要大于非电离辐射。本书只讨论电离辐射方面的问题。 产生电离辐射的放射性一般有两大类:一为天然放射性,一为人工放射性。天然放射性是指自然存在的放射性,自地球诞生时起就存在,广泛存在于包括人体在内的各种环境介质之中。人工放射性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由人类活动而产生的放射性,其中具有不同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就有2000多种,还有不同类型的射线装置。核爆炸产生的多种放射性核素,反应堆(包括核电站)生成的各种裂变产物等都属于人工放射性。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接受的来自电离辐射的剂量大部分都来自天然放射性。这种情况可见表1。

小学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室内课 教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小学体育与健康 (小学二年级) 教学内容: 1、体育常识 2、游戏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明白体育课的含义以及意义;养成正确站、立、行的身体姿势,改正不正确的身体姿势,塑造美好的形体;了解部分人体结构名称。 教学重点: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记忆力水平。 教学难点:纠正不正确的身体姿势,塑造美好形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9-13分钟) 课堂常规: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步入课堂。 1、导入语:小朋友们,有没看过电视里运动会,那些叔叔阿姨在颁奖台上领金银铜牌,他们厉不厉害的,你们希望自己和他们一样获奖吗?他们都体育的拔尖者,体育都很棒的,他们上体育课上也很棒的,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体育课吗,平时有没有看过其他小朋友上体育课?体育课的真正作用是什么? 2、学生作答,教师点评,纠正不足之处。 3、作出总结,可让学生来总结。 体育课是由老师指导大家做游戏,玩球,进行走,跑,跳,投,攀爬等各种身体练习活动的课,是锻炼身体的课。小朋友们都喜欢做游戏,玩球,进行走,跑,跳,投,攀爬等活动,体育课就是满足大家这种活动的心愿的。上体育课可以使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完善内部组织,长大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服务…… 二:基本部分(15-19分钟) 导语:小朋友对坐、立、行并不陌生,但不一定都正确,也不一定完全了解正确的坐立行姿势的要求,今天老师就让小朋友来讨论讨论什么样才是正确的。 教与学的方法: 1、导语; 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3、教师观察学生讨论。 4、学生总结,教师评价。 5、让个别学生模仿示范,师生进行评价,引以为戒。

家长健康知识讲座

家长健康知识讲座 时间:年月日 地点:芭蕉幼儿园 内容:幼儿秋季卫生保健常识 随着秋天的到来,气温开始下降,天气也变得干燥起来。幼儿皮肤稚嫩,与成人相比需要更多的水分,容易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一系列“阴虚内热”的征象。做好各项保健措施,对维护幼儿健康十分重要。 诀窍1:给孩子多喝水 秋高气爽,孩子应该多喝白开水,如果孩子排斥白开水,可以试着喝些菊花茶、乌梅汤、金银花露等,防止幼儿出鼻血等症状。在幼儿园里时,老师尤其要关照小朋友多喝水。平时多给孩子吃富含水分的应季水果,如西瓜、梨、橙子等。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并保持孩子体内水分平衡。 诀窍2:少吃“上火”食物 刺激性食物应该少吃,容易“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少吃偏咸的食品,因为盐分太多容易加速体内水分的散失。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性水果,如荔枝、桂圆、橘子等,也应尽量少吃。

诀窍3:呵护孩子皮肤 妈妈在给孩子擦拭或洗脸时宜选用柔软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毕后,需用含有天然滋润成分的儿童护肤品。孩子的嘴唇容易干裂。妈妈应先用湿热毛巾敷在孩子的嘴唇上,使嘴唇充血,然后涂抹润唇膏。孩子鼻腔内的黏膜比较容易干燥,妈妈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滋润鼻腔。 诀窍4:冷水锻炼 中医认为“寒凉伤脾”。即使体质好的孩子也不能天天吃冷饮。除了限制冷饮以外,从冰箱拿出的饮料、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温下15分钟后食用。秋季宜用冷水擦洗以提高孩子对冷的适应能力。冷水擦洗包括冷水洗手、洗脸、擦身、冲淋和游泳。冷水锻炼要循序渐进,先用与体温接近的水,然后逐渐降低水的温度。洗完后用干毛巾擦干。冷水冲淋适合3岁以上的儿童,动作要迅速,浴后用干毛巾擦至皮肤轻度发红为止。 诀窍5:预防腹泻 入秋后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又称秋季腹泻,主要累及3岁以下孩子。妈妈一定要把住“入口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给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如果在幼儿园发现孩子有腹泻症状,应立即隔离治疗并处理好粪便。

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毕小平教授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密不可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微量元素在治疗疾病、人体生长发育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人体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根据元素在体内含量不同,可将体内元素分为两类:一常量元素,占体重的99.9%,包括碳、氢、氧、磷、硫、钙、钾、镁、钠、氯等10种,它们构成机体组织,并在体内起电解质作用等;二微量元素,占体重的0.05%左右,包括铁、铜、锌、铬、钴、锰、镍、锡、硅、硒、钼、碘、氟、钒等14种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虽然很微弱,但在人体生长、发育、疾病、衰老、死亡等过程中却能起到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如果某种元素供给不足,就会发生该种元素缺乏症;如果某种微量元素摄入过多,也可发生中毒。 习惯上把含量高于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低于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人体若缺乏某种主要元素,会引起人体机能失调,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一般的饮食含有丰富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虽然在体内含量很少,但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没有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酶的活性就会降低或完全丧失,激素、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和代谢也就会发生障碍,人类生命过程就难以继续进行。 一、环境对微量元素的影响及人对于微量元素的认识 1847年,欧洲人发现铁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标志着对微量元素生理作用的最早认识。1850~1854年发现地方性甲状腺肿与环境中的食物缺碘有关。1930年以后,相继发现许多地区由于微量元素(铁、钴等)的缺少或过多而产生家畜体质衰弱、生长停滞和死亡率增高等。微量元素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光谱分析法等的出现,使测试生物体内微量元素成为可能,大大推动了微量元素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工作。 人体内的化学元素有两种来源: (1)自然来源。如岩石层中的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经过多年风化、淋溶和生物作用变为土壤,通过土壤、水、食物进入机体。生物体以新陈代谢的形式与所生存的环境进行不停的物质交换,从而获得机体所需要的各种化学元素。近年来证实生物体的化学组成与所生存地区的地质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微量元素过多或缺少而引起的疾病,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如缺碘地区多出现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含氟量过多地区常有地方性氟中毒(氟斑牙和氟骨症);土壤含钴量过低的地区,牲畜多发生地区性干血痨症(消瘦、虚弱,最后死亡)等。 (2)人为来源。如对含汞、镉、铅、砷等矿的开采、冶炼和利用,使这些元素进入人类的的生存环境,并通过空气、水、土壤和食物进入人体。 二、某些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巨大的生物学作用。其生理功能主要有: (一)协助常量元素并将其带到各组织中去。如含铁血红蛋白有输氧功能。

室内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室内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办公及家庭装修的档次也随之提高,但是有些建筑材料、装修材料的有害物质含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致使多种化学物质进入室内环境,所引起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世界银行已把室内环境污染列为全球4个最关键的环境问题之一。现在,很多科技工作者都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主要理由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人们每天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生活、学习、工作和休息,室内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第二,出于节约能源的考虑,现代的房屋在保温性能上有所加强,增强了房屋的密封性,从而使室内空气换气减少。第三,随着经济高度增长和科技技术含量的增高,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材料中大量使用化学物质。第四,人们开始追求舒适健康的办公、生活居住环境。 1.居室内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 1.1居室污染的来源 居室污染的来源非常广泛,一种污染物可以有多种来源,同一个污染源可以产生多种污染物,室内污染物主要来源有几个方面。 1.1.1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 人体自身通过呼吸道、皮肤、汗腺、大小便向外界排出大量污染物,此外,人体感染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如流感病毒、SARS病毒等也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喷出。因此房间内人数过多时,会使人疲倦、头昏,甚至休克。另外人在室内活动,会增加室内温度,促使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繁殖,特别是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更加严重。 1.1.2室内家具及办公用品 (1)家用化学品:居室内清洁、防霉、消毒、杀虫、灭鼠等化学剂的使用,都会给室内空气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2)家用电器:主要产生电磁辐射和噪声。有些家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的作用,能产生光电反应产物,厨房用具、取暖设备所用的煤、液化气等在燃烧时产生CO、SO2、氮氧化物、不饱和烃等均对人体有较大损害。 1.1.3室内装修材料室内装饰 目前使用的大部分建筑材料、绝缘材料、室内装饰材料、涂料及各种家具、墙壁、地板表面用油料,如油漆、胶合板、刨花板、泡沫填料、内墙涂料、塑料贴面等材料不同程度地含有甲醛、苯、甲苯、乙醇、氯仿等有机物。现代房屋建筑中,为了隔热、防火,广泛地使用石棉,这样就会使室内空气受到石棉纤维的污染。此外地下土壤、石材、地砖、瓷砖中的放射性物质是放射性污染的来源。 1.1.4生物性污染源 室内生物性污染因子的来源具有多样性,主要来源于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动物等。 此外,环境生物污染源也包括床褥、地毯中孳生的尘螨,厨房的餐具以及卫生间的浴缸、面盆和便具等都是细菌和真菌的滋生地。 1.2居室内的主要污染物 1.2.1物理性污染物 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办公设备和家用电器进入家庭,由此产生的噪声污染、电磁辐射及静电干扰等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1)放射性物质:生活消费品如玻璃、陶瓷、建筑材料等不同程度存在放射性物质。建筑陶瓷主要是由粘土、沙石、矿渣或工业废渣和一些天然辅料等材料成型涂釉经烧结而成。由于这些材料的地质历史和形成条件不同,或多或少存在着放射性元素,如钍、镭、钾等。 (2)电磁辐射: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微波炉、收音机、电视机、电脑以及手机等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多种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

【参考借鉴】小学三年级体育健康室内课教案(水平二)

小学三年级体育健康室内课教案 第1课游戏中要注意安全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知道游戏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2.通过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合作意识,以及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良好品德。 二、教学重点、难点: 游戏时的安全观念的培养,游戏时具体的安全内容掌握。 三、教学步骤: 导入目标 1、以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勇创佳绩来导入课堂竞赛,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和谐气氛。 2、游戏:击鼓传“笔” 4、师生互动,挑选幸运者,为老师打开多媒体,点击画面。 目标实施与步骤 请看屏幕片断 5、六名幸运者上台逐一点击画面,小组讨论、代表发言,造成画面的原因是什 么? 6、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 7、看了以上片断,你有何感想?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上面片断中的事故? 8、分组讨论,代表回答原来是不正当游戏行为造成的。 请教小博士 a、不要在马路上踢皮球或追逐打闹。 b、不要拿竹竿、木棒、铁条、剪刀、小刀等尖锐物品玩耍。 c、不要玩火柴、打火机,不要燃放烟花爆竹。 d、不要攀爬树木和棚架,以免堕落,引起伤亡。 9、你是怎样解释的呢? 10、此外还有没有要注意的呢?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11、发生问题怎么办?学生自由回答 12、结论:游戏是我们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但是由于你们年龄小,生理、心理还处于发育和未成熟阶段,游戏时你们不容易控制自己,缺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缺乏安全常识和应变能力,很容易在游戏中受伤或伤及他人。因此在游戏时一定要增强安全意识,注意安全。 评价 13、宣布课堂竞赛结果。活跃课堂气氛。 14、模拟记者采访、学生课堂总结、师生互评。 15、颁奖、留影。 再见 第2课体育常识:乒乓球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乒乓球运动概况。 2.使学生知道乒乓球比赛的简要规则。 3.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的国剧是什么?那么我国的国球又是什么?对了,就是乒乓球。(板书课题) 二、新授 1.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1)外国人称我国为“乒乓球王国”。 (2)大家可以交流一下你对我国乒乓球历史的了解。 (3)教师补充总结:最初,世界各地打乒乓球的人都使用木质球拍,击球的速度慢、力量小,谈不上什么旋转,打法也单调,只是把球推来档去。有个英国人想出了在木板上贴一层胶皮的方法,胶皮表面还有颗粒,击球时增加了弹性和摩擦力,可以使球产生旋转。欧洲人以为可以坐吃老本,不料日本运动员却在秘密寻找对策,他们在球拍上作了更大改进,把胶皮换成

居室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居室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现代家庭的最大污染源来自居室的装修材料。事实上几乎每一种装修材料都含有一定的有害物质。因此,由居室装修造成的室内污染已经成为人们和政府们极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办公和居室的环境越来越崇尚舒适化和高档化,室内装饰装修成为一种新时尚,但是有些建筑材料、装修材料的有害物质含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致使多种化学物质进入室内环境,造成室内空气质量恶化,导致各种“现代病”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应该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现在社会百分之八十的人类疾病与居室环境污染有关;全球每年死于居室环境污染的人数达280万。 人们常说的室内有害物质主要指甲醛、氨、苯和氡四种气体。当室内通风不佳,引进了污染物或是能释放有害气体的污染源后,居室内污染物在数量和种类上都会不断增加,进而引起人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就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言,由于人们生活、工作在室内的时间较长,若室内环境不好,起污染程度相当于室外大气污染的4~5倍,高的甚至达十倍以上。 下面就以甲醛为例,说说此类有害气体对我们健康的危害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1、甲醛的性质: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型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醇和醚。

甲醛在常温下是气态,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中文别名甲醛水、蚁醛溶液、福尔马林。液体在较冷时久贮易混浊,在低温时则形成三聚甲醛沉淀。蒸发时有一部分甲醛逸出,但多数变成三聚甲醛。pH 2.8~4.0。相对密度(d2525)1.081~1.085。熔点-118℃,沸点-19.5℃。折光率(n20D)1.3746。闪点60℃。易燃。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800mG/kG。其蒸气能强烈刺激粘膜、具有致癌致性、属于高毒物。可作分析测定铵盐和氨基酸。显微分析中各种制剂的固定剂、消毒剂、杀菌剂、还原剂、保存动物尸体作标本、合成树脂、杀虫剂、仓库熏蒸剂。 2、甲醛的来源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主要来源有:第一是来自于用作室内装饰的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第二来自于用人造板制造的家具。第三来自于含有甲醛成分的其他各类装饰材料,比如白乳胶、泡沫塑料、油漆和涂料等。第四来自于室内装饰纺织品、包括床上用品、墙布、墙纸、化纤地毯、窗帘和布艺家具。第五来自烟 叶和燃料如煤炉和液化石油气等的不完全燃烧。第六是清洁剂、杀虫剂、消毒剂、防腐剂等。第七是来自室外空气的污染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等在一定程度上均可排放或产生一定量的甲醛,这部分气体在一些时候可进入室内,是构成室内甲醛污染的一个来源。 3、甲醛的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