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概论模拟题

地球物理学概论模拟题
地球物理学概论模拟题

《地球物理学概论》模拟题(补)

一.填空题

1.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从固体内核至大气圈边界的整个)地球。

2.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主要是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得出的波速分布特征。3.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三个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南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4.地球表面的形态可分为海洋、大陆边缘、陆地,海陆地形的差异是板块运动的结果。5.天然地震按地震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

6.描述地磁场大小和方向的地磁要素有七个。

二.选择题

1. A 是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压缩波,质点振动与传播方向一致,传播速度快,且能在固、液、气中传播。

A.纵波B.横波C.瑞利面波D.勒夫波

2.在反射波法地震勘探中,地下单一水平界面上的反射波时距曲线为:C

A.过原点的直线B.不过原点的直线C.双曲线D.高次曲线3.重力勘探是基于岩矿石的 D 差异,通过观测重力场随空间、时间的变化规律来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及寻找矿产能源的。

A.弹性B.磁性C.电性D.密度

4.地球内部的古登堡面是A分界面。

A.地幔与地核B.地壳与地幔C.上地幔与下地幔D.内核与外核

5.在反射波法地震勘探中,直达波的时距曲线为:A

A.过原点的直线B.不过原点的直线C.双曲线D.高次曲线

6.电法勘探是基于岩矿石的 C 差异,通过观测重力场随空间、时间的变化规律来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及寻找矿产能源的。

A.弹性B.磁性C.电性D.密度

三.简答题

1.地球物理学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不少于3个)?

答: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区域和深部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能源、解决工程与水文地质中的问题、用于军事与考古等。

2.简要说明地震波传播所遵循的三大规律?

答:地震波传播主要遵循惠更斯原理、费马定理、snell定理等。

惠更斯原理:任意时刻波前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点源,由它产生二次扰动,形成元波前,而以后新波前的位置可以认为是该时刻各元波前的包络,由波前面形成的新扰动在观测点上相互干涉叠加。

费马定理:波从一点到另一点沿费时最少的最佳路径传播。

Snell定理:地震波透射线(反射线)位于入射平面内,入射角的正弦和透射角的正弦之

比等于第一、二两种介质中的波速之比。

3.什么是剩余磁化强度?岩石的剩磁分为几类?

答:是指岩矿石在生成时,处在一定的条件下,受当时的地磁场磁化、成岩后经历漫长的地质年代,所保留下来的磁化强度。

岩石的剩磁包括热剩磁、碎屑剩磁、化学剩磁、等温剩磁、粘滞剩磁。

4.地磁要素有哪些?地磁场垂直分量Z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答:1) 地磁要素有磁偏角D、磁倾角I、总磁场强度T、垂直磁场强度Z、水平磁场强度H、水平X分量(北向)、水平Y分量(东向)。

2) 垂直强度Z大致与等倾线分布相似,近乎与纬度线平行,在磁赤道上Z=0,由

此向两极其绝对值逐渐增大,在磁赤道以北Z>0,表示垂直分量向下,在磁赤道以南Z<0,表示垂直分量向上。

5.什么是视电阻率?

答:视电阻率:当地面水平、地下岩石电性分布不均匀时,按

MN

s

U

K

I

ρ

?

=计算的结果

称为视电阻率。视电阻率不是岩石的真电阻率,而是地下电性不均匀体的一种综合反映。

四.论述题

1.如果你在解决地质问题时,需要借助地球物理方法来探测其地下或地球内部的信息。你选择某一地学问题,试述以地球物理中任一种或多种方法解决此问题的过程。

评分标准(可根据学生的答题要点来评分):

答题要点:考生能够从所地质问题出发,选择一种或几种合理的地球物理方法来解决问题,其解题基本步骤如下:

地质问题的概括描述;

简化为合理的物理模型;

选择对应与物理模型相对应的地球物理方法,并说明地球物理方法的工作过程。

总结或结论

2.任选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如重、磁、电、震),简述其基本原理,并举例说明该方法在解决地学问题中的应用?

答题要点:考生能够从所地质问题出发,选择一种或几种合理的地球物理方法来解决问题,其解题基本步骤如下:

地质问题的概括描述;

简化为合理的物理模型;

选择对应与物理模型相对应的地球物理方法,并说明地球物理方法的工作过程。

总结或结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