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基础知识培训记录

防雷基础知识培训记录
防雷基础知识培训记录

防雷基础知识培训记录表(第三季度)

节能环保知识问答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30个小题,共90分,每个小题3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 新环保法明确规定,本法自起施行。每年6月5日为。(C) A、2014年10月1日;联合国环境日 B、2014年11月1日;世界环境日 C、2015年1月1日;环境日 D、2015年1月1日;世界环境日、 2. 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六条中规定,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ABC) A、技术; B、设备; C、材料和产品; D、工艺; 3.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损害担责的原则。(ACD)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 C、综合治理; D、公众参与; 4. 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 识。(CD ) A、社会教育机构; B、职业技术学校等; C、教育行政部门; D、学校; 5. 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 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_和_负责。(BC) A、科学性; B、真实性; C、准确性; D、及时性; 6. 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和,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AB)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B、国家经济、技术条件; C、国际环境质量标准; D、环境质量标准协会标准; 7?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_____ 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ABC) A、环境保护技术装备; B、资源综合利用; C、环境服务; D、环境保护研发; 8. 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和,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 作实施监督管理。(AC)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B、地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C、军队环境保护部门; D、国家环保部; 9.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 _________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BD) A、不允许制定;

防雷基础知识培训

防雷基础知识培训 一、培训目的结合我厂夏季生产情况,为加强我厂安全管理,提高全厂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防范雷电对我厂生产造成影响,特制定防雷防静电基础知识教育的培训: 二、防雷基础知识培训 1、雷电是一种大气自然现象,直到17 世纪中叶,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实验证实了天电(雷电)与地电的同一性,并发明和使用了“避雷针”,人们才逐步对雷电有了理性和科学的认识。地球上,任何时刻都会有约2000 个地点出现雷暴,平均每天要发生800 万次闪电,每次闪电在微秒级瞬间可释放出55KW h以上能量。 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10 亿美元,死亡人数在 3 千人以上,这个数据的统计还不包括我国。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约有3000 人至4000 人,财产损失在50 亿到100 亿元人民币。 2、当雷云形成后,在两种带不同电荷的雷云中间的电场达到一定强度后便会被击穿,形成云间放电。当带负电荷的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闪流,二者相遇即形成云对地放电。 2.1 雷击的三种形式: 一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 现象,叫做“直击雷”。

二是带电云层由于静电感应作用,使地面某一范围带上异种电荷。当直击雷发生以后,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以致发生闪击的现象,叫做“二次雷”或称“感应雷。” 三是“球形雷,”在雷电频繁的雷雨天,偶然会发现紫色、殷红色、灰红色、蓝色的“火球”。 这些火球有时从天空降落,然后又在空中或沿地面水平方向移动,有时平移有时滚动。这些“火球”一般直径为十到几十厘米,也有直径超过一米的。“火球”存在的时间从几秒到几分钟,一般为几秒到十几秒居多。这种“火球”能通过烟囱、开着的窗户、门和其他缝隙进入室内,或者无声地消失,或者发出丝丝的声音,或者发生剧烈的爆炸。这种“火球”虽然发生的几率很小,但发生的次数也相当多。人们常把它叫做“球形雷。” 2.2 雷电危害方式: ( 1 )直击雷危害雷电直接击在建(构)筑物、人、和其它物体上,雷电产生的高电压、大电流、产生的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使建(构)筑物燃烧、爆炸、倒塌、崩毁,人体烧伤、死亡。物体烧毁、解体、爆炸。 (2)雷电的二次危害作用 雷电的二次危害作用就是雷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静电感应、雷电波等,感应产生的电压、电流所造成的危害。虽然该幅值不如直击雷大,但也能造成很大危害。

公共机构节能基础知识测试试卷(含答案)

公共机构节能基础知识测试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能源利用表率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财政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 3、技术经济 4、节能工作机关事务 5、教育培训 6、考核评价 7、社会有关 8、中长 9、指导思想实施主体 10、年度 11、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 12、计量实时监测 13、能源管理专业技术 14、26 20 15、节约开发 16、负责人 17、政府采购监督管理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19、新闻媒体 20、国务院 二、单选题 DBBDC ABCDB BCBAB CDADA 三、多项选择题 ABCDE AD ABCEF ABCDE ABCD ABCD ABCD ABCD ABCE BC 四、判断对错 √X√XX XXXXX X√XXX √X√X√ XX√XX X√XX√√√XX√√X√X√ X√√√X X√XX√

公共机构节能基础知识测试试卷 单位:得分: 姓名:职务: 一、填空题(共20分,每题1分) 1、为了推动公共机构节能,提高公共机构__________效率,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中的_________作用,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定《公共机构节能条例》。 2、《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所称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_______资金的________、__________和团体组织。 3、公共机构应当加强用能管理,采取_______上可行、_______上合理的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制止能源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4、国务院管理___________的部门主管全国的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管理_____________工作的机构在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导下,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国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5、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_______和_______,普及节能科学知识。 6、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和____________制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应当作为对公共机构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7、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应当接受________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公共机构浪费能源的行为,________部门对举报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8、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根据本级人民政府节能________期专项规划,制定本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 9、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应当包括________和原则、用能现状和问题、节能目标和指标、节能重点环节、__________、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10、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将公共机构节能规划确定的节能目标和指标,按________分解落实到本级公共机构。 11、公共机构应当结合本单位用能特点和上一年度用能状况,制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针对性地采取节能管理或者节能改造措施,保

夏季高温安全生产培训课件知识

夏季高温安全生产培训课件知识 一、夏季安全生产得特点: 1、夏季高温、潮湿,容易中暑。夏季天气比较炎热,同时雷雨天气多,生产现场存在高温、潮湿环境,极大得增加了中暑得风险。 2、天气炎热,心情容易烦躁,违章操作现象普遍增加。长期处于炎热环境中时,容易使人心情烦躁,表现在作业现场中就就是违章作业现象普遍增多。员工心情烦躁时,往往会精力不集中,作业时容易走神,极易引发工伤事故。 3、夏季天气炎热,劳动保护相对薄弱。夏季气温高,液体化工品极易挥发,天气炎热或因出汗等诸多原因,员工作业期间往往不规范穿戴长袖工作服、安全帽、防护手套、劳保鞋、防护面罩、呼吸器防护用品,而这些防护用品都就是员工人身安全防护得一道屏障,一旦缺失,刮伤、碰伤、灼伤、呼吸不适等轻微事故就不可避免了。 4、雷雨天气多发,雷击、火灾事故增多。雷电天气往往伴随着强放电现象,因雷电放电电压极高,极易造成人身触电与火灾事故。 5、台风多发,雨水较多,易生涝情水患。本地区就是台风得频繁光顾地区,夏季就是大风、大雨多发季节,设备设施极易被风吹倒造成碰撞,设备损伤。 二、夏季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1、合理安排上班时间,确保员工精神饱满,务必确保员工充分休息,并错开极易疲劳、高温已中暑得时段,同时要求站内人员加强对员工作业时精神状态得检查,发现精神不好或状态不佳得员工

时,必须及时制止。 2、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及时为生产现场提供清凉饮料。营造舒适环境,对不可避免得恶劣环境下作业合理布置与分批、分时替换进行。 3、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劳保意识。针对生产现场危险因素,强制要求所有员工规范穿戴劳保防护用品,加强劳动保护安全意识教育与对现场员工佩带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违章,及时制止。 4、广泛开展员工安全教育活动,丰富员工安全知识。 (1)加强员工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安全得教育与培训,针对全体员工进行夏季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注意事项与防范措施普及宣传。 (2)树立员工“自我安全管理意识”,坚决做到“四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她人、保护自己不被她人伤害、保护她人不被伤害。 (3)要求所有作业人员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与不违反劳动纪律。 三、夏季夏季安全生产重点防范措施: 1、防触电 在雨季,极容易发生漏电、触电事故。由于雨水浸湿得导线及各种电气设备其绝缘性受到影响,加之高温,容易导致老化、破损,极易使电气设备外壳带电,潮湿得物体、空气也容易导电,若有一处漏电就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防范措施:

防雷接地安全基础知识专项培训

防雷接地安全基础知识专项培 训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防雷接地安全基础知识专项培训 一、雷电的危害分类: 一是雷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发生热效应作用和电动力作用;二是雷电的二次作用,即雷电流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 二、雷电的具体危害表现如下: 1.雷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如此巨大的电压瞬间冲击电气设备,足以击穿绝缘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爆炸等直接灾害。 2.雷电流高热效应会放出几十至上千安的强大电流,并产生大量热能,在雷击点的热量会很高,可导致金属熔化,引发火灾和爆炸。 3.雷电流机械效应主要表现为被雷击物体发生爆炸、扭曲、崩溃、撕裂等现象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4.雷电流静电感应可使被击物导体感生出与雷电性质相反的大量电荷,当雷电消失来不及流散时,即会产生很高电压发生放电现象从而导致火灾。 5.雷电流电磁感应会在雷击点周围产生强大的交变电磁场,其感生出的电流可引起变电器局部过热而导致火灾。 6.雷电波的侵入和防雷装置上的高电压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也会引起配电装置或电气线路断路而燃烧导致火灾。 三、防雷系统主要有两种,直击防雷保护和雷电电磁脉冲防护。 四、安装防雷设施的具体措施 1.直击雷防护远离避雷针数十米甚至上百米处与来自雷云的下行先导接闪,从而扩大了避雷针的保护范围。针高4m、7m时保护半径分别为60m、76m(滚球半径45m计)。 2.电源系统的防雷 当建筑物遭受雷击或在建筑物近旁发生雷击时,强大的脉冲电流会在周围空间产生交变磁场(以雷电中心的范围内都可产生危险的过电压),处于磁场中的导体因此而感应出高电压,沿线路产生的过电压窜入设备,造成设备损坏。 (1)配电室。低压进线柜设置电涌保护器。其作用是防止直击雷和较强的雷电电磁脉冲雷击。经过这级保护,使雷击电流绝大部分泄地。 (2)办公楼。总配电箱设置电涌保护器1组,为办公楼电源一级防护。各楼层配电箱处设置电源防雷箱一台,并联接至电源进线侧,防雷接地线接至该开关箱接地端子,作二级防护。各办公室设置防雷插排,作三级防护。 (3)生产车间。在车间各个分电柜内分别设置电涌保护器1组,作一级防护。在生产设

公共机构节能基础知识测试卷

公共机构节能基础知识测试试卷 单位:得分: 姓名:职务: 一、填空题(共20分,每题1分) 1、为了推动公共机构节能,提高公共机构__________效率,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中的_________作用,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定《公共机构节能条例》。 2、《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所称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_______资金的________、__________和团体组织。 3、公共机构应当加强用能管理,采取_______上可行、_______上合理的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制止能源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4、国务院管理___________的部门主管全国的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管理_____________工作的机构在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导下,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国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5、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_______和_______,普及节能科学知识。 6、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和____________制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应当作为对公共机构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7、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应当接受________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公共机构浪费能源的行为,________部门对举报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8、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根据本级人民政府节能________期专项规划,制定本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 9、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应当包括________和原则、用能现状和问题、节能目标和指标、节能重点环节、__________、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10、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将公共机构节能规划确定的节能目标和指标,按________分解落实到本级公共机构。 11、公共机构应当结合本单位用能特点和上一年度用能状况,制定

夏季安全教育知识

夏季安全教育知识 现在,随着夏季的临近,我们根据这一季节的特点及近期发生的安全事故,概括出夏季学校安全教育重点需要提防的十个方面。 一、防溺水死亡 夏季天气炎热,不少人会选择游泳解暑。我们知道游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尤其是在闷热干燥的夏季,游泳确实可起到消暑降温的作用。但是因游泳溺水死亡孩子的事件却是年年防、年年有。究其原因,绝大多数属于私自结伴到河滩、池塘、水库游泳。这其中常常是因为准备活动不到位、不太会游泳、游泳时抽筋、不熟悉地形,或者逞能游到深水区等,从而导致死亡。还有就是在水边玩耍,捡落入水中的物品,不慎划入水中,导致溺水死亡。所以我们尽量到专业的游泳池或浴场去游泳玩耍,游泳时要有大人带领,再有游泳前要适当活动以防抽筋,且周围应该有熟悉水性的救生员作必要的保护。再一个就是教育学生不要独自在河边玩耍、游泳,更不要到不熟悉水情或比较危险的地方去游泳。 同时我们都应记住,发现有溺水者时不要盲目的下水对溺水者进行施救,而应理智冷静的呼喊大人及懂水性的前来抢救,同时若自己水性好救助落水者时应把握好既救人又不使自己被水淹的尺度。学校禁止任何学生私自下河、塘、水库等处洗澡游泳。 二、防交通事故 根据多年的统计证明,夏季往往是交通事故高发季节。这是因为夏季人们特别喜欢外出活动。街上、路上人流量相对要比冬季更密集。再加上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私家车拥有量也不断攀升,路上车辆必然增多。学生在上放学路上就更应引起注意,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夏季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因为天气闷热,容易造成疲劳、烦闷,学生在路上骑自行车时要么疲劳烦闷,要么追逐打闹,再加上不少驾驶员疲劳驾驶,或为解暑而酒后驾驶,以及货车为多盈利快速驾驶,都特别容易造成交通安全事故;二是夏季多雨,路面湿滑,致使刹车不灵,方向失控,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因此,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交通安全教育,如不乘坐超载车辆、尽量不坐摩托车、不在道路上追逐打闹、不做危险活动、按要求规定骑自行车、在道路是主动避让车辆等。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自我防护意识。我们教师在路途中也要注意安全,不要与汽车争分夺秒。 三、防高温中暑

防雷接地重点知识点总结

. 1、避雷带的计算:按照计算规则,(水平+垂直)*(1+3.9%) 2、避雷带分为女儿墙敷设,混凝土块敷设,混凝土块单独计算,起始位置为50cm,间隔 为1m。 3、楼顶有栏杆的,可以用来代替避雷带,但是必须达到一定的壁厚,不然会被击穿。 4、引下线:第一种,利用柱子里边的钢筋做为引下线,定额默认为2根主筋,如果图纸给 出多根,需要按照比例调整。第二种,单独敷设金属构件作为引下线,计算工程量的时候,定额默认是一根,看清说明需要几根,进行调整。 5、测试电阻:第一种,断接卡子,适用于单独敷设的引下线,在室外地面上来做,用来测 试接地电阻。第二种:测试板,适用于利用钢筋作为引下线,这种情况在钢筋的下方链接一块测试板,方便测试电阻。两种情况外侧是否需要箱子,可以来定是否有测试箱。 注意:不是每条引下线,都需要做测试。 6、接地母线:可以理解为雷电流的通道,负责电流的传输,把电流引到各个接地极。接地 极:就是电流流向大地的通道。接地母线和接地极共同形成了一套接地装置,但是现在这种做法不多了。工程量的计算:接地母线计算长度,施工图工程量*(1+3.9%)。接地极是按照根计算。 7、利用基础钢筋作为接地极:这是现在比较常用的做法,利用本身基础的钢筋作为自然接 地装置,不需要再单独敷设其他的东西了。工程量的计算:有相应定额的地区,是按照基础的面积计算。没有相应的定额的地方,可以按照焊接点来计算,参照“柱主筋与地圈梁的焊接”的定额。 8、均压环:作用是均压,将高压均匀的分布在物体的周围,保证环形各部位之间没有电位 差,从而达到均压的效果。做法一,利用圈梁的钢筋作为均压环。定额中有相应的定额可以选择。做法二,利用扁钢或者圆钢单独敷设均压环。定额中没有相应的定额,计算规则规定可以按照“户内接地母线”套取。计算时,按照圈梁中心线长度计算。设置:一类防雷建筑从30米以上每间隔6米一道,二类防雷建筑从45米开始每隔三层一道,三类防雷建筑从60米开始每隔三层一道。 9、柱主筋与圈梁焊接,是指作为引下线的柱子的主筋与圈梁进行焊接,发生的地方为引下 线与均压环的焊接。有的人认为,均压环的焊接已经包含了这个部分,所以不需要另做。 但是实际上,均压环的焊接是水平方向的,而这个柱主筋与圈梁的焊接,是垂直方向上的,两者并不冲突,按照道理应该是发生的。计算时,定额中是默认两根柱主筋与两根圈梁钢筋进行焊接为一处,如果钢筋根数增加,需要做相应比例调整。 10、接地跨接线:是指接地母线在遇到障碍物的时候需要进行跨接,一般像伸缩缝之类的都 需要做接地跨接线,计算时,每跨过一次为一处。 11、钢铝窗接地:按照计算规则,6层以上的钢铝窗需要进行接地的处理。 12、等电位联接:是指将建筑物、以及附近的所有金属物体,像钢筋、金属的水管等用电线 联接起来,达到一个没有电位差的环境,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第一种,总等电位联接,一般情况一栋楼或者是一个单元只存在一个,在地下室或者是配电间内。是将进线的配电柜还有进户的水管,电梯等都联接起来。第二种,局部等电位联接,是在卫生间内对金属的构件进行联接,因为大部分为毛坯房,现在的做法,基本上都是做在卫生洁具所在的钢筋处。做法,利用电线穿管来做联接。计算时,总等电位和局部等电位需要计算箱子,管,线的工程量。 13、接地网调试,按照系统计算。 ..

防雷基础知识1

防雷基础知识 一、雷电的基本知识 1、雷电的基本概念 大气的运动形成了云层。云层在运动过程中因为剧烈摩擦生电以及云块切割磁力线,就逐步积聚电荷。雷电是带电云层与另一带电云层,或者云层与大地之间的放电现象。在雷雨云下部的负电荷逐步积聚,带负电荷的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其电场场度一般在超过25Kv/㎝时,就会开始电离并向下梯级式放电,与地面上的物体(建筑物等)形成的向上先导感应形成雷电通路,并随之开始主放电,发出明亮的闪电和隆隆雷声。这种雷击称为负极性下行先导雷击,约占全部对地雷击中的90﹪以上,其余还有正极性下行先导雷击、负极性上行先导雷击两种。只有先导没有主放电的就是闪电。通常的雷击灾害一般是云层与地面之间的放电造成的。 一般认为,当先导从雷云向下发展的时候,它的梯级式跳跃只受到周围大气的影响,没有一定的方向和袭击对象,但它的最后一次跳跃既最后一个梯级就不同了,它必须在这最终阶段选择被击对象。此时,地面上可能有不止一个的物体(比如树木、建筑物等)在它的电场影响下产生向上先导,趋向与下行先导会合。 最后一次跳跃的距离称为闪击距离。从接闪器来说,它可以在这个距离内把雷电吸引到自己身上,而对于此距离之外的下行先导,接闪器将无能为力。闪击距离是一个变量,它和雷电流幅值有关,幅值大相应闪击距离大,反之,闪击距离小。因此,防雷装置的接闪器可以把较远的强的闪电引向自身,但对较弱的闪电则有可能失去对建筑物的有效保护。 2、雷电的主要特性和活动规律 雷电有如下几个特点: 冲击电流大我国所测得的雷电流最大幅值达200KA,一般的雷电流也有几十KA。一次雷电流为200KA的雷击,能使在2Km远处感应产生大于0.6GS的电磁场。而对计算机而言,电磁场干扰能量≥0.3GS则可使计算机数据混乱或丢失;≥0.75GS则可使计算机造成假性损坏;≥2.4GS则可使计算机瘫痪。 时间短一般雷击分为三个阶段,即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放电。一次放电过程一般是40-100μs。 变化梯度大雷电流变化梯度有的可达10KA/μs。雷电流波型是一种冲击脉冲波形。试验用的8∕20μs波型的雷电流放电器,能将10KA的电流传导出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要求使用10/350μs波型的放电器,它的电荷量相当于8/20μs脉冲情况下电荷量的约20倍。既波头时间10μs,半值时间350μs。 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上亿伏。 雷电的活动规律: 我国的雷电活动,夏季最活跃,冬季最少。全球分布是赤道附近最活跃,随纬度升高而分别向北向南减少,极地最少。一般来说湿热地区比干燥地区、山区比平原雷电活动多。 雷电活动还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来说土壤电阻率较小或土壤电阻率突变的地区;山坡

防雷知识培训

增强安全意识,防御雷电灾害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公布的10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发生雷暴2000次,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超过万人,所导致的火灾、爆炸等时有发生。我国也十分频繁,受灾率高,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夏季来临,又到雷暴高发期,我们必须增强防范意识,积极采取防范措施,确保防雷安全。 一、术语和定义: 1、接闪器: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 属构件等。 2、引下线: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 3、接地装置: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 4、接地体:埋入土壤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 5、接地线:从引下张断接卡或换线处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或从接地端子、等电位连接带至 接地装置的连接导体。 6、均压环:较高建筑物为均衡电位和防侧击雷而沿建筑物四周设置的水平避雷带。 7、等电位连接:将分开的装置、各导电物体用等电位连接导体或电涌保护器连接起来以减小 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 8、电涌保护器(SPD):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走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非线性元 件。 9、防雷装置: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SPD)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和。 10、共用接地系统:一建筑物接至接地装置的所有互相连接的金属装置,包括防雷装置。 11、接地电阻:接地体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阴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接地电阻的 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点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 二、雷电的形成 雷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多形成在积雨云中,积雨云随着温度和气流的变化会不停地运动,运动中磨擦生电,就形成了带电荷的云层,某些云层带有正电荷,另一些云层带有负电荷。两种云层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放电,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闪电现象。 闪电的的平均电流是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闪电的电压很高,约为1亿至10亿伏特。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一千万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放电过程中,由于闪电中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 三、雷电的种类及其危害 雷击有极大的破坏力,其破坏作用是综合的,包括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的破坏。根据雷电产生和危害特点的不同,雷电可分为以下四种: 1.直击雷 直击雷是云层与地面凸出物之间的放电形成的。直击雷可在瞬间击伤击毙人畜。巨大的雷电流流入地下,令在雷击点及其连接的金属部分产生极高的对地电压,可能直接导致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的触电事故。直击雷产生的数十万至数百万伏的冲击电压会毁坏发电机、电力变压器等电气设备

防雷接地基础知识58问

防雷接地基础知识58问 1SPD 22答:数据线:要求大于2.5mm ;当长度超过0.5米时要求大于4mm。 YD/T5098-1998。 222电源线:相线截面积S?16mm 时,地线用S;相线截面积16mm?S?35mm 时,地线 22用16mm ;相线截面积S?35mm时,地线要求S/2;GB 50054第2.2.9条。2SPD 答:Asafe开关型模块由于其损坏方式为开路,因此可以不用装微型断路器;第一级模块, 如AM1-40,需要选用63A的分断电流能力为10KA的D型微型断路器;第二级模块,如 AM2-20,需要选用32A的分断电流能力为6.5KA的C、D型微型断路器,由于其工作曲线 In值的不同,因此推荐使用D型;第三级模块,如AM3-10,需要选用16A的分断电流能力为4.5KA的C、D型微型断路器,由于其工作曲线In值的不同,因此推荐使用D型。 3 答:可以使用防雷熔断丝,但不能使用一般熔断丝;我们使用的防雷熔断丝,规格是 VSP-100KA、70KA、40KA、20KA。防雷熔断丝是对雷电脉冲进行响应,一般熔断丝是对 工频或直流电流进行响应。使用熔断丝和使用微型断路器的区别在于:1、熔断丝的过电流工作曲线受环境温度影响大,对过电流的断开没有微型断路器可靠;

2、座装的熔断丝在受到8/20μs雷电过电压冲击的时候,会从底座中跳出来,使SPD无法正常工作; 3、焊接的熔断丝当SPD劣化以后,无法象微型断路器那样在小于5s的时间内断开,易发生短路和火 灾危险,不符合GB 50054和GB 50057标准的要求。 4SPD 答:不是。开关型模块由于其损坏方式为开路,因此可以不用装微型断路器等熔断装置。 5/3+NPE/4SPD 答:/3+NPE的SPD前装设3P的微型断路器,/4的SPD前装设4P的微型断路器。 6SPDSPD 答:开关型SPD为间隙放电型器件,其雷电能量泻放能力大,在线路上使用的主要作用是 泄放雷电能量;限压型SPD为氧化锌压敏电阻器件,其雷电能量泻放能力小,但其过电压 抑制能力好,在线路上使用的主要作用是限制过电压。因此,一般在建筑物入口处选用如 Asafe系列的开关型SPD来泄放雷电能量,然后,在后级电路使用如AM系列的限压型SPD来限制因前级雷电能量泻放后,在后级线路产生的高过电压。两种SPD 需配合使用,方能保证配电线路中设备的安全。 7RS485? 答:不会。对于6V的频率传输特性为2MHz的RS485线路,其线路损耗要求小于40dB,而我们在该线路使用的 RJ45-V11E1/4S、SR-E06V/2S、SR-E06V/4S、

防雷基础知识培训

防雷基础知识培训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防雷基础知识培训 一、培训目的 结合我厂夏季生产情况,为加强我厂安全管理,提高全厂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防范雷电对我厂生产造成影响,特制定防雷防静电基础知识教育的培训: 二、防雷基础知识培训 1、雷电是一种大气自然现象,直到17世纪中叶,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实验证实了天电(雷电)与地电的同一性,并发明和使用了“避雷针”,人们才逐步对雷电有了理性和科学的认识。地球上,任何时刻都会有约2000个地点出现雷暴,平均每天要发生800万次闪电,每次闪电在微秒级瞬间可释放出55KW·h以上能量。 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10亿美元,死亡人数在3千人以上,这个数据的统计还不包括我国。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约有3000人至4000人,财产损失在50亿到100亿元人民币。 2、当雷云形成后,在两种带不同电荷的雷云中间的电场达到一定强度后便会被击穿,形成云间放电。当带负电荷的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闪流,二者相遇即形成云对地放电。

雷击的三种形式: 一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叫做“直击雷”。 二是带电云层由于静电感应作用,使地面某一范围带上异种电荷。当直击雷发生以后,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以致发生闪击的现象,叫做“二次雷”或称“感应雷”。 三是“球形雷”,在雷电频繁的雷雨天,偶然会发现紫色、殷红色、灰红色、蓝色的“火球”。 这些火球有时从天空降落,然后又在空中或沿地面水平方向移动,有时平移有时滚动。这些“火球”一般直径为十到几十厘米,也有直径超过一米的。“火球”存在的时间从几秒到几分钟,一般为几秒到十几秒居多。这种“火球”能通过烟囱、开着的窗户、门和其他缝隙进入室内,或者无声地消失,或者发出丝丝的声音,或者发生剧烈的爆炸。这种“火球”虽然发生的几率很小,但发生的次数也相当多。人们常把它叫做“球形雷”。 雷电危害方式: (1)直击雷危害 雷电直接击在建(构)筑物、人、和其它物体上,雷电产生的高电压、大电流、产生的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

2019年节能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2019年节能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一、填空题 1、在自然界中取得的未经任何改变或转换的能源,称之为一次性能源,如(原煤)、原油、天然 气、水能、风能、地热等。 2、能源按照是否可以再生,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下面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太阳能)。 3、循环经济的基本运行模式是“自然产品→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相对封闭式和非 线性式经济模式。 4、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使用的能源以(煤炭)为主。 5、我国能源资源有限,常规能源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10.7%)。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 界平均水平。 6、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7、2005年我国工业部门终端能源消费量占全国终端能源总消费量的58.6%,建材、钢铁和(化工) 是耗能最多的行业。 8、我国石油进口量逐年呈上升趋势,2007年共进口原油1.63亿吨,同比去年增长12.4%,目前石 油依存度已接近(50%)。 9、我国目前生物质资源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5)亿吨标准煤,今后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经 15 济社会的发展,生物质资源转换为能源的潜力可达10亿吨标准煤。 10、2005年,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不包括传统方式利用生物质能)约1.66亿吨标准煤,约 为2005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5%)。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于2007年10月2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12、最新修订的节能法将(节约资源)确定为基本国策。 13、最新修订的节能法规定,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度的能源利 用状况报告。未按照规定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或者报告内容不实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限 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14、最新修订的节能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 况,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地方建筑节能标准,并报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国务院 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15、最新修订的节能法指出: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国务院有关 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5000吨以上 不满1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均为重点用能单位。 16、(《可再生能源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 通过,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适用于(从事生产和服务活动的单位以及从事相关管理 活动)的部门。 18、到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这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约 束性指标。 19、我国“十一五”期间的环境保护规划指出,到2010年,我国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

答案能源管理基础体系知识试题

能源管理基础知识试题 单位:姓名:层次:得分: 一、单项选择(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简称《节约能源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自D起施行。 A、 1998年1月1日 B、 2007年10月28日 C、 2008年1月1日 D、 2008年4月1日 2、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 D的能源发展战略。 A、开发为主,合理利用 B、利用为主,加强开发 C、开发与节约并举,把开发放在首位 D、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3、用能单位应当建立 B ,对节能工作取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奖励。 A、目标考核制 B、节能目标责任制 C、节能领导小组 D、节能办公室 4、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度的 A ,其主要内容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等。 A、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B、节能监督状况报告 C、能源消费状况报告 D、节能效益分析报告 5、瞒报、伪造、篡改能源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能源统计数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D》的规定处罚。 A、标准化法 B、节约能源法 C、质量法 D、统计法 6、能效等级为A表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节电、耗能最低。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7、《节约能源法》所称能源,是指 A 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A、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 B、太阳能、风能 C、煤炭、水电、核能 D、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8、国务院D主管全国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 A、国家能源局 B、国家环境保护部 C、工业信息化部 D、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 9、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C制度,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 A、用能审查 B、用能核准 C、节能评估和审查 D、单位产品耗能限额标准

防雷基础知识培训

防雷基础知识培训 一、培训目的 结合我厂夏季生产情况,为加强我厂安全管理,提高全厂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防范雷电对我厂生产造成影响,特制定防雷防静电基础知识教育的培训: 二、防雷基础知识培训 1、雷电是一种大气自然现象,直到17 世纪中叶,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实验证实了天电(雷电)与地电的同一性,并发明和使用了“避雷针” ,人们才逐步对雷电有了理性和科学的认识。地球上,任何时刻都会有约2000 个地点出现雷暴,平均每天要发生800 万次闪电,每次闪电在微秒级瞬间可释放出55KW h以上能量。 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10 亿美元,死亡人数在 3 千人以上,这个数据的统计还不包括我国。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约有3000 人至4000 人,财产损失在50 亿到100 亿元人民币。 2、当雷云形成后,在两种带不同电荷的雷云中间的电场达到一定强度后便会被击穿,形成云间放电。当带负电荷的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闪流,二者相遇即形成云对地放电。 2.1 雷击的三种形式: 一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叫做

“直击雷” 。 二是带电云层由于静电感应作用,使地面某一范围带上异种电荷。当直击雷发生以后,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以致发生闪击的现象,叫做“二次雷”或称“感应雷” 。 三是“球形雷” ,在雷电频繁的雷雨天,偶然会发现紫色、殷红色、灰红色、蓝色的“火球” 。 这些火球有时从天空降落,然后又在空中或沿地面水平方向移动,有时平移有时滚动。这些“火球”一般直径为十到几十厘米,也有直径超过一米的。“火球”存在的时间从几秒到几分钟,一般为几秒到十几秒居多。这种“火球”能通过烟囱、开着的窗户、门和其他缝隙进入室内,或者无声地消失,或者发出丝丝的声音,或者发生剧烈的爆炸。这种“火球”虽然发生的几率很小,但发生的次数也相当多。人们常把它叫做“球形雷” 。 2.2 雷电危害方式: (1)直击雷危害雷电直接击在建(构)筑物、人、和其它物体上,雷电产生的高电压、大电流、产生的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使建(构)筑物燃烧、爆炸、倒塌、崩毁,人体烧伤、死亡物体烧毁、解体、爆炸。 (2 )雷电的二次危害作用 雷电的二次危害作用就是雷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静电感应、雷电波等,感应产生的电压、电流所造成的危害。虽然该幅值不

2019年能源管理基础知识测试题.ppt(1).doc

能源管理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自 D 起施行。 A、 1998年1月1日 B、 2007年10月28日 C、 2008年1月1日 D、 2008年4月1日 2、《节约能源法》所指节约能源,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D ,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A、生产到使用的各个环节 B、开采到消费的各个环节 C、消费到回收的各个环节 D、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 3、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 B ,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 A、鼓励发展重化工业 B、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 C、限制发展高耗能、资源性行业 D、鼓励发展第三产业 4、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节能工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推动企业 A ,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改进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储存和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 B、实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 C、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 D、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 5、用能单位应当建立 A 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对各类能

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和统计,并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 完整。 A、能源消费统计 B、节能考 核 C、能源供应 D、节能量 检测 6、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 D 的能源计量器具。 A、合格 B、检定合 格 C、经检定合格 D、经依法 检定合格 7、用能单位未按照规定配备、使用能源计量器具的,由产品质 量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 B 罚款。 A、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 B、一万元 以上五万元以下 C、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D、五万元 以上八万元以下 8、用于进出用能单位燃料贸易结算的衡器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 D 。 A、 0.5 B、 0.1 C、 1.0 D、 0.2 9、能源计量率是指对约定的计量对象,经过计量的某类能源数 量占 A 总量的百分数。 A、全部能源 B、燃料 C、同类能源 D、电力 10、属强检的能源计量器具必须在规定的检定周期内检定合格, 才能投入使用,凡经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的能源计量器具 使用。B A、等待维修 B、一律停止 C、限制 D、看情况

防雷接地基础知识

1、什么是均压环? 均压环是用一水平金属体(如扁钢或圆钢)与接地引下线等连接,使各连接点处等电压。 施工中的具体要求为: 一、一般要求 1、从首层起,每三层利用结构圈梁水平钢筋与引下线焊接成压环。所有引下线、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金属物体等与均压环连接。 2、从距地30米高度起,每向上三层,在结构圈梁敷设一条35*4mm的扁钢与引下线焊成一环形水平避雷带,以防止侧雷击,并将金属栏杆及金属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体与防雷装置连接。 由于对地分布电容作用,绝缘体遭雷击时,其承受的电压分布不均,在其遭雷击的一端起很短距离分布了大部分电压降,也就是说,绝缘体这部分的绝缘强度必须很高,否则一旦局部击穿,这种电压分布不均将延续到下一段绝缘体中去,随着绝缘体击穿长度的增加,情况将更为恶劣。而绝缘强度的增加势必造成造价的飞速增长,如果在绝缘子头部(遭受雷击的部位)加装一个均压环,以其电感效应平衡对地电容电流,那么雷击过电压分布将相对均匀,即可以充分利用绝缘子的全长来耐受雷电的冲击。 2、为什么超30米要每层利用结构圈梁的2颗主筋焊接封闭成环,做成均压环;起到什么作用?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设置? 均压环是高层建筑物为防侧击雷而设计的环绕建筑物周边的水平避雷带。在建筑设计中当高度超过滚球半径时(一类30米,二类45米,三类60米),每隔6米设一均压环。在设计上均压环可利用圈梁两条主筋焊接成闭合圈,此闭合圈必须与所有的引下线连接。要求每隔6米设一均压环,其目的是便于将6米高度上下两层的金属门、窗与均压环连接。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除了防止雷电的直击外,还应防止侧向雷击,超过30米高的建筑物,应在30米及其以下每隔三层围绕建筑物外廓的墙做均压环,并与引下线连接。保证建筑物接构圈梁的各点电位相同,防止出现电位差。 (a)均压环采用不小于Φ8mm的镀锌圆钢,或不小于24mm×4mm的镀锌扁钢。 (b)均压环沿建筑物的四周暗敷设,并与各根引下线相连结。 (c)外檐金属门、窗、栏杆、扶手、玻璃幕、金属外挂板等预埋件的焊接点不应少于两处,与引下线连接。 (d)搭接长度扁钢>2b、圆钢>6D、圆钢和扁钢>6D。 (注:b为扁钢长度,D为圆钢直径,扁钢搭接应焊3个棱边,圆钢应焊接双面。) 距离要6米的,但在高层建筑中经常用到的是每隔三层做一均压环 3、请问什么叫等电位连接器?作用是什么? 等电位连接器是防雷击装置,作用是防止雷电的电磁脉冲以各种耦合方式感应到金属管线或地线产生浪涌致损设备用的。每个住宅中在卫生间都会设一个等电位连接器,常规的都在卫生间设置的,因为卫生间比较潮湿,如果在发生触电危险的时候,能以最快的速度传导给,减少造成伤人的危险,等电位的安装方法必须依照电流的流向方向焊接回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