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4.2 我国的社会保障》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

《4.2我国的社会保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讲述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我国经济要发展与社会要进步必须回答、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具体讲述了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和建设中有关收入分配公平、共同富裕、社会保障的基本问题。

人民群众在收入分配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他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的坚实的心理动力基础。要让人民群众具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社会进步角度看,要注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此,我们希望学生了解我国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采取了哪些政策和措施,知道如何科学地评价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能够初步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发挥的作用

(2)理解我国社会保障的基本形式,各种保障措施的地位和作用

(3)理解我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2.能力目标

会评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政策,能学以致用,结合当地实际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明确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能评析具体的保障措施,能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完善措施,增强参与意识,增强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度自信。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探究我国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意义和措施,认可我国日益完善的保障,增强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同感。

2.科学精神:学以致用,通过走访当地财政部门、社会保障部门、居民等,评析政府运用再分配手段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

3.公共参与:尝试对促进社会公正、实现共同富裕、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完善社会保障的政策提出建议,增强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

我国社会保障发挥的重大作用;各种具体的保障措施的区别和作用;理解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教学难点】

各种具体的保障措施的区别和作用;理解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教学准备】

学生结合导学案预习本课,对教材进行初步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小王大学毕业,要找工作了,他的要求是工作单位要缴纳“五险一金”,而事实上,大多数招聘方在列举待遇的时候,都有一项缴纳“五险一金”。那么“五险一金”是指的什么?针对如此重要吗?本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与“五险”相关的问题,解开我们心中的疑惑。

新课讲授: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总议题:织密扎牢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议题一:多种社保保民生

材料:小韩:每个月都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还有住房公积金,将来有保障,心里踏实多了!

老杨:以前有病不敢看,现在有病也不怕上医院啦!城乡居民医保保障范围扩大、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再也不担心“病根”变“穷根”了。

任奶奶:我八十岁了,住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有人照顾,国家每个月还给我补贴,生活真好!

小丁:妈妈身体不好,爸爸生了重病住院,家里没有了收入。村里帮助我家申请了低保,这下我可以安心上学了。

议题问题:1.以上对话涉及哪些社会保障形式?你还知道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哪些组成形式?2.社会保障的四种基本形式区别在哪里?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3.总的来说,这些社会保障发挥了什么作用?

活动方式:学生分组讨论议题问题,自由发言。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发言,完善学生的回答要点。

议题分析:1.材料对话涉及的社会保障有:小韩——社会保险;老杨和任奶奶——社会福利;

小丁——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的形式还有:基本形式除了上述三种以外,还有社会优抚;除此以外还有大量的补充性质的社会保障,入慈善活动、企业年金、社区服务等。

议题分析2和3:答案见教材。

知识点1.(据议题问题1和2得出)社会保障的基本形式及其作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除此以外,还包括其他补充性的社会保障形式。

知识点2.(据议题问题3得出)我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因(社会保障的重大作用)

(1)必要性: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需要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2)作用:①维护社会稳定。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减震器”,保障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

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知识拓展】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比较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议题二:让社会保障的“安全网”越扎越牢

材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不仅要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还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的“加法”——改革开放以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82万元;决胜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征程,这是一个也不能少的“减法”——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7.7亿人减少到2018年1660万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42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44亿人……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一张张民生基础保障网,将一个个家庭的“小幸福”,联结成整个社会的“大和谐”。

议题问题:(1)“加减”之间蕴涵着什么样的思想和理念?

(2)为什么要把“民生基础保障网”越扎越牢?

(3)如何让“民生基础保障网”越扎越牢?

活动方式:学生分组讨论议题问题,自由发言。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发言,完善学生的回答要点。

议题分析:1.社会保障的“加减法”,体现了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有利于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构建和谐社会。

议题分析:2.第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备了构建牢固社保网的基础;第二,社会保障的重要作用。

知识点1(议题问题3)国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4.总体要求:加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

次社会保障体系。

【知识拓展】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水平的关系。

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

【小结本课】

《我国的社会保障》导学案

【学习目标】

结合鲜活实例,全面认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和取得的成绩,树立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政治认同素养。

通过十九大要求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的政治认同素养

【学习重难点】

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和完善措施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完成以下任务

二、绘制思维导图

(参考图)

【反馈检测】

一、判断

1.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可以较大幅度提高我国社会保障水平()

二、选择

2.[2015·山东卷] 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

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

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

混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3.某互联网保险平台携手国内某知名保险公司推出一种商业医疗险。该险种规定,18-40岁用户不论有无社保,每月一律5元即可获取最高50万元的医疗保障。该商业医疗险()

A.体现了保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特征

B.有利于劳动者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C.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应该谨慎选择

D.门槛低、保费少,是保证居民收益的最佳选择

4.山东省出台的《关于完善我省社会保障体系机制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各地要严格落实单位和个人的社会保险缴费责任,完善申报缴纳办法,加强社会保险稽核,防止虚报、瞒报缴费基数造成少缴、漏缴。上述要求体现了()A.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

B.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权责清晰,严格依法监管

C.政府、企业、个人的权利和责任是对等的

D.政府、企业、个人的经济利益是不一致的

5.(天津2017年卷。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指出,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

材料二步入老龄化社会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2016年,国务院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文件,在财政支特、市场准入等方面为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依

托,使老年消费需求背后隐藏着的巨大市场空间逐渐显露。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刺激下,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将迎来爆发期。

问题:养老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模式的重要内容。说明较高水平社会保障的利弊。

【参考答案】

【反馈检测】

1.【答案】错误

【解析】此题考查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社会福利是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来源于税收;过高福利加重企业和个人负担,导致企业经营困难;个人消费萎缩,社会总消费减少;经济动力不足。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公平。国务院提高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属于通过再分配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C项符合题意;上述举措与优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无关,A不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再分配,不是初次分配,B与材料不符;国务院上述举措不会增加货币供应量,D与材料无关。

3.【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保险属于商业医疗险,体现了保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特征,A项正确且符合题意。B项是社会保险的作用,排除。股票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C项排除。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不能保证居民收益,D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严格落实单位和个人社会保险缴费的责任,政府需要严格依法监管,故B项符合题意。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权利和责任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等的,故C项错误。政府自身没有经济利益,D项说法错误。

5.【答案】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一方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另一方面会削弱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

【解析】较高水平社会保障的利弊,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能促进社会公平,但同时也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削弱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我国的社会保障》同步练习

[达标必做]

1.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

A [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A正确;其余选项与设问要求不符。]

2.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此举旨在( )

A.维护社会稳定B.维护社会公平

C.维护社会正义D.维护社会利益

B [我国社会保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是维护社会公平,B正确;其余选项与设问要求不符。]

3.除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将于2019年迎来15连涨之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基础养老金也有望继续上调。退休人员养老金属于( )

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

A [退休人员养老金属于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A正确;其余选项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

4.社会福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它的受益人员是( )

A.全体职工

B.各类残疾人

C.军烈属、复员军人、残疾军人、转业军人

D.全体社会成员、各类残疾人、生活无保障人员

D [社会福利的受益人员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各类残疾人、生活无保障人员,D正确;其余选项片面,排除。]

5.现在许多残疾人家庭,他们都会优先被纳入低保。如果他们现在孤苦无依,只有自己的话,国家也会把他们当作五保户,简单来说,就是国家来养着他们。这属于( )

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

C.社会优抚D.社会福利

B [国家对于生活困难的残疾人进行帮扶,属于社会救助,B符合题意。]

6.在社会保障内容中,社会救助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

A.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B.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与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C.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D.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的特殊社会保障

B [A是对社会保险的评价,C是对社会福利的评价,D是对社会优抚的评价,B符合题意。]

7.2019年1月9日,从市残联传来好消息:今年,威海市对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重度残疾人,将按照最低缴费标准全额代缴养老保险费。这有利于( )

A.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B.建立起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C.促进社会生产发展

D.实现被保障人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A [政府为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金,有利于建立起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A符合题意;B中“城乡”、C中“促进社会生产发展”、D中“义务”与材料无关。]

8.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两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要尽力为群众救急解困、雪中送炭,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社会保障的出发点是维护社会公平

②我国将以社会保障使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

③完善社会保障,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④没有经济实力支撑,社会保障无法维持下去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B [材料强调要尽力为群众救急解困,①③符合题意;②中“富足”与材料中“救急解困、雪中送炭”“底线要坚决兜牢”不符;材料没有强调经济实力的作用,④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

9.据统计,2018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21 090.11亿元,总支出17 607.65亿元。全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3 259.28亿元,增长8.7%,基金支出10 504.92亿元,增长11.5%;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6 973.94亿元,增长27.1%,支出6 284.51亿元,增长28.9%;全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收入856.89亿元,支出818.22亿元。截至2018年末,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累计结存23 233.74亿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

(1)我国的社会保险是如何进行筹集资金的?

(2)基本医疗保险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保险制度,其意义何在?

[解析] 第(1)问考查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渠道,应从政府、单位、个人三个主体考虑。第(2)问考查基本医疗保险的特点和意义,应从行为主体、保障内容等角度回答特点,从减负、公平等角度回答意义。

[答案] (1)我国的社会保险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

(2)基本医疗保险是由国家或社会向其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或经济补偿的社会保险制度。

意义:可以减轻企业、城乡居民的家庭负担,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安定。

[自我挑战]

10.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卢晓光建议,应加强统筹协同,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协作机制,推进京津冀社会保障共建共享。这有利于( ) A.增加支付额度,提高保障水平

B.完善保障体制,推动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

C.保障基本生活权利,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稳定

D.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

B [推进京津冀社会保障共建共享,是在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为人才流动提供保障,B符合题意;A中“增加支付额度”与题意无关;C、D不是共建共享的直接意义。]

11.2019年3月19日,退役军人事务部与十家银行在京签署拥军优抚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未来可在这十家银行申请办理专属银行卡,并享受免收跨行转账费等优惠。其意义在于( ) A.保障相关人员依法获得物质帮助

B.为相关人员提供实物供给、福利津贴

C.健全社会优抚机制

D.提升拥军优属氛围和参军卫国热情

D [让退役军人军属享受银行提供的优惠,有利于助推拥军优属氛围、提升适龄青年的参军热情,D符合题意;A中“物质帮助”、B中“实物供给、福利津贴”与材料无关;银行提供的优惠,不属于社会优抚的内容,C不符合题意。] 12.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贯彻这一要求的针对性做法是( )

A.建立没有漏洞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B.加大支付力度,提升退休人员的获得感

C.建立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养老金制度

D.退休人员履行好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义务

B [材料强调“提高”,B符合题意;A没有涉及“提高”这一主旨;C错在“超越经济发展水平”;D与“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要求没有直接关系。]

13.社会保障制度牵动千家万户,涉及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 )

①促进社会公平②实现社会安定③劳动者爱岗敬业④保障民权、关注民生、解除民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D [我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保障民权、关注民生、解除民忧,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安定,①②④正确;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意义与劳动者爱岗敬业无直接关系,排除③。]

14.“一年领14个月的工资,还有6周假期;生一个孩子可以得到数千欧元的补助;失业补助比工作时的工资少不了多少;上学和医疗基本不花钱。”“从摇篮保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让希腊人已经习惯了令人羡慕的舒适生活,很多希腊人都患上了“高福利依赖症”:不少失业者甘于现状并情愿靠领救助生活。而为了维持高福利,政府背负了巨大的财政负担:2009年希腊的财政赤字占到希腊全年GDP的12%,债务总额高达2 940亿欧元,平摊到每个希腊公民的头上,相当于每人背负24万元人民币的债务。

(1)我国能否像希腊一样建立“从摇篮保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

(2)我国现在已经建立起什么样的社会保障体系?

[解析] 回答第(1)问,应考虑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回答第(2)问,只需要概括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就即可。

[答案] (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地区间、城乡间发展很不平衡。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只能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标准和水平只能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而逐步调整。

(2)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