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业务招待费审核要点

领略业务招待费审核要点
领略业务招待费审核要点

领略业务招待费审核要点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经营业务的需要而支付的应酬费用,其超标扣除是许多企业面临的问题,也是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涉及调整最多的成本费用项目。企业如果不能对业务招待费进行正确的税前扣除,不仅可能增加企业的纳税负担,还可能增加企业汇算清缴时的工作量。因此,对于业务招待费的正确列支,应引起企业财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对此,本文将详述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政策及会计处理方法。

业务招待费用的审核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业务招待费用税前扣除的基本要求是:在业务招待费用的核算中,要按照管理费用所规定的二级科目进行归集,如果不按相应规定归集,而将属于业务招待费用性质的支出隐藏在其他科目中,则不允许税前扣除。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的情况有:⑴单位单独购买的招待用烟、酒、食品、礼品等,因取得了开具的商品零售发票,入帐时,就直接进入经营费用或管理费用的其他项目,而未归集到业务招待费用中;⑵单位食堂招待客户等业务招待开支直接混入职工福利费;⑶将业务招待费挤占会议费、将业务招待费混入业务宣传费等等情形,在辅导中应督促企业自查补报和正确调帐。

同时,对于业务招待费用的明细帐,应重点审核:⑴每笔业务招待费用的列支是否提供了证明其真实性的有效的凭证或资料,票据是否合法;⑵审核其是否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关,是否实际发生;⑶按收入限额计算是否准确:对于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需要确定扣除的计算基数,按照税法规定,其扣除的计算基数为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主表第一行的销售(营业)收入,具体内容为附表一中的:①主营业务收入,②其他业务收入,③视同销售收入。值得注意的是:经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根据规定,销售收入是纳税人的申报数,而不是税务机关检查后的确定数,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应在纳税调整增加额中填列,不能作为业务招待费扣除计算基数。

问题解析

新企业所得税税法规定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0.5%”是指发生额的60%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0.5%,还是指发生额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0.5%?

税法是指发生额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0.5%,但两个条件都要考虑。

举例说明对业务招待费如何扣除的理解:

1、假设销售收入为20000万元,如果当年的业务招待费为80万元,

20000×5‰=100,80×60%=48,100>48,则在税前扣除48万元。

2、如果当年的业务招待费为200万元:

20000×5‰=100,200×60%=120,100<120,则只能在税前扣除100万元。

因此,企业计算年度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应以上述规定的销售(营业)收入即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视同销售收入之和为基数计算确定。对经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根据规定,销售(营业)收入是纳税人的申报数,而不是税务机关检查后的确定数,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应在纳税调整增加额中填列,不能作为计算业务招待费的基数。财务人员在进行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一定不可忘记视同销售收入也属于业务招待费计税收入基数的范围。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及难点(一)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及难点(一) 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一项审计制度。经过十多年的积极探索与稳步推进,这项制度对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维护财经法纪,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推动依法行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社会公认的效果。据统计,1998年到2003年,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共查出各种违规行为金额3301亿元,损失浪费金额255亿元,其中由于领导干部直接经济责任造成的违规行为金额219亿元,损失浪费金额43亿元。另外,审计还发现个人经济问题12.4亿元。今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将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制度,写入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由此可见这项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审计处自成立以来,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积极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其中仅2004年就开展7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这些项目,具有财务收支金额较大、被审计人任职时间较长、审计工作量较大的特点。在审计中,我们严格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和委托方(人事部门)的要求开展工作。从反馈的信息看,有关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对我们的审计结果是非常满意的。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审计成果,也积累了一些审计经验,在此向各位领导和同行作简单的汇报和交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做好。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原则 由于集团审计处人员少,任务重,不仅要完成西新工程等审计任务,还要随时接受人教司或人事部(以下简称人事部门)委托的经济责任审计任务。而经济责任审计任务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时间比较集中,比如我们今年开展的7项审计任务中,就有6项集中在上半年的3--6月份,这样对我们顺利开展这项工作从时间方面就捉出了挑战。面对较为繁重的审计任务,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特点,确定了“以我为主,借助外力,确定重点、客观评价”的审计思路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以我为主”就是对于经济责任审计任务,要以我为主,首先考虑由审计处自身完成;“借助外力”就是如果由于时间或人员等客观原因无法由本处人员完成,便将该项任务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但在方案制定、审计实施、报告撰写以及结果利用等方面,审计处必须亲自参与把关;“确定重点”就是在审计方案的制定时确定重点环节,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关注重点内容,在审计报告的撰写时披露重点问题;“客观评价”就是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与实事求是的精神,对被审计人作出一个与其任职期间经济责任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的审计评价。因此,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以下原则:(一)坚持按照人事部门的委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人事部门没有委托的,我们就不做,这是最基本的,否则实施审计就缺乏制度依据,容易产生种种矛盾。使审计工作陷于被动;(二)根据被审计人任职期间较长、经济业务较复杂、审计工作量较大、审计力量相对不足的客观情况,我们一般将审计时间范围定为最近三年,但是任职期间的重大事项要追溯至以前年度;(三)区别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其他审计的特点,不拘泥于会计资料,采取实物盘点、向有关单位或个人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收集审计证据;(四)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不能认为检查责任全部由对方负就放松审核标准,一定要核实基本数据、基本事实和基本结论;(五)必须分清审计与人事(或组织)、纪检监察和财务等部门的职责权限,在审计职权范围内开展工作。二、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在经济责任审计中,领导人员一般任职时间较长、所承担的经济责任范围较广、所在单位经济业务复杂、下属单位较多,加之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庞杂,还涉及到处理与人事、纪检监察、财务等部门的关系,审计人员一定要抓住重点开展工作。一般而言,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经营性质不同、经济业务不同、业务收支活动的性质不同,审计重点也不同。审计人员应按照经济责任内容,如财务责任(资金、资产管理)、会计责任(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经营责任(经营决策、有无重大资产流失事件)、管理责任(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管理方法是否先进、科学,人才培养)等,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把握审计重点。(一)企业单位

经费支出管理办法

附件 经费支出管理办法 为规范学院财经行为,强化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学院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主席令12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 21号)、《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等制度,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支出预算管理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相关规定,学院所有经费支出均纳入学院预算,并围绕年度绩效目标开支,不得无预算、超预算支出。各部门申报资产或服务采购、工程建设、零星工程维修时,首先需确认有无经费预算。 第二条经省水利厅和财政厅批复后的学院支出预算作为政府预算的组成部分即具有法律效力,对院内的各责任部门具有同等约束力,学院及各部门应维护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学院及各部门负有严格执行学院预算的责任,非经规定程序不得变更,任何部门和个人无权擅自增加支出。 第三条学院预算一经批复,一般不予调整;因上级政策、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或其他不可预见原因对经费支出影响较大确需调整 精选范本

的,按下列审批程序办理:由经费支出归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院财务处提出预算调整建议;50万元及以下的由院长办公会研究审核,超过50万元,报党委会研究审核;报省水利厅和财政厅审批。 第二章支出审批管理 第四条支出审批的管理原则。 (一)坚持“统一管理,分级审批,预算控制,统一支付” 的原则。根据经费预算支出的金额和性质,戈扮审批权限,建立由部门负责人、部门分管院领导、主管财务院领导、院长办公会、学院党委会层层审批的经费审批制度。 (二)坚持“一事一批”的原则。一件事项所需经费不得分割申报、审批处理。 (三)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部门负责人对审批经费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负直接责任,学院领导对直接主管工作的经费审批负主要领导责任,对应管的工作或参与决定的工作,负次要领导责任。 第五条预算经费支出审批权限。学院预算经费是指学院年初预算经费及年度内追加预算经费。预算经费单项开支或一次性开支在1000元以下的由分管领导审批签字;1000元(含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由分管领导和院长共同审批;5万元(含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经院长办公会研究通过,院长签字批准;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的经党委会研究批准,院长和党委书记会签批准。 (一)四系一部经费支出审批 -2 -

2021年关于深化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要点

关于深化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要点 一、年度经济审计(即年终分配复查审计) 注重年度财务处理状况及分配执行情况审计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凡设有独立财务核算机构和开设独立银行帐户的单位都应作为年终分配复查审计对象,在查是否严格执行镇审批方案和财务资产管理若干规定的同时,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领导干部在这一年内对所在单位财经管理工作和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中应负有的责任,包括领导责任、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 二、进一步完善干部离任审计 1、注重任期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一个单位、部门的指标,就是其领导者的责任指标,将责任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首要把握的重点。 2、注重对任职期间的财务状况进行查证。财务状况可以反映领导人经营决策能力,经营业绩的优劣,需重点分析处理各项资金收入的真实性、合法性情况,查是否纳入财务统一核算,有无隐瞒、截留、私设“小金库行为;各项支出及分配发放的合规性与真实性情况,查有无超标准、超范围支出、虚列支出、滥发钱物、不公开透明和不合规等问题。 3、注重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审计。应重点放在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上,结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债务增减变化情况、经费收支平衡情况,评价内部管理有效性。 4、注重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支出结构分析,查是否做到了专款专用,有无挤占挪用等问题。 5、注重投资项目及重大经济决策和效益情况。查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监管和执行效果情况,结合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重大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重大债务偿还能力分析,评价经济决策的合法性、科学性、民主性和效益性。 6、注重个人廉洁自律、遵守财经法规情况。查是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无违规违纪和不廉洁等问题。 7、注重逐步开展效益审计。效益审计要重在揭露问题,重点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要站在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度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8、注重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岗位干部的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 9、注重加大整改力度。要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一查到

五项部门费用支出管理办法

五项部门费用支出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降低非生产性成本,明确公司各经营职能部门业务招待费、差旅费、办公费、电话费、汽车使用费(以下简称:部门五项费用)支出标准及监控管理,保证五项费用的开支能严格控制在公司预算范围内,提高公司整体竞争能力,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职能部门及关联子分公司,各经营单位可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费用标准及管理细则,报财务部备案,经营单位费用标准原则上不得高于本办法所规定的标准。 第二章业务招待费 第三条业务招待费是指公司内经理级以上干部及驻外主管级以上职员和营销系统内有关人员在承担难度较大的业务和重要接待活动中必要的费用开支。主要指餐费、礼品费、礼金等。 第四条公司对营销中心及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招待费实行总额控制,由营销中心及各职能部门在预算内集中管理,自行控制,但原则上不允许分解指标(驻外分支机构除外)。业务招待费标准参见附表一。 第五条在公司指定签单招待餐馆就餐的,经有签单权的负责人同意后,事先报餐,就餐完毕由授权负责人签字确认。财务人员对转来的无签单权限的人员签署的就餐结算单据不予承认。 第六条在公司以外消费的,各职能部门应采用事先申

报制度。事先由相关单位填写《业务招待费用申请表》(见附表二),交相应部门主管审核,200元以下由主管总监审批,200-2000元由主管副总经理审批,超过2000元以上呈总经理审批。除特殊情况或总经理批准外,对采用先开支后申报的单据,财务有权拒绝报销。 第七条凡是因工作需要对外赠送礼品(包括公司产品)、礼金的,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由总经理或其授权人审批后,方可执行。 第三章办公费 第八条办公费是指公司内各单位办公文具、办公家具、办公通讯器材、电器以及电脑配件、易耗材料等的购置费用。 第九条公司办公费用涉及物品由行政中心(电脑及耗材由系统管理员)在预算额度内统一购买、管理,办公用品购置实行定点采购管理。 第十条行政中心设专人对办公用品进行管理。 第十一条办公用品采购审批程序:各职能部门部门填写《办公用品购置申请表》(见附表三)报行政中心审核,并经行政总监审批(2000元以下)或总经理审批(2000元以上)后到定点单位采购。 第十二条公司行政中心应按月将办公用品领用及费用分配表报财务部,财务部将费用划转入各职能部门。 第十三条办公用品领用审批程序: 一般用品:领用人填写《办公用品领用申请表》→部门负责人批准→行政部门审核→文具仓领用 电脑消耗材料:领用人填写《电脑消耗材料领用及配件维修

招待费支出标准及报销规定

招待费支出标准及报销规定一、总则 为严格对招待费用的监督管理,合理控制费用支出,杜绝不合理开支,提高公司效益,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中所指的是管理费用明细科目内容的业务招待费科目。 招待费是指以公司或部门的名义,招待上级领导、客户、政府官员等非公司人员所发生的餐费、酒水、饮料、食品,茶叶、卷烟,礼品、贺礼等,以及在业务活动过程中用于必要招待的各项费用(不包括正常给予代理商的返利)。 招待费用报销的程序依照财务报账规定执行。报销人按所发生的费用类别填写《费用报销凭证》,本人签字,给所在部门经理就开支的必要性审核后送综合部复核,综合部主要从财务监督角度检查各种单据是否齐全、费用凭证的合法性、费用金额是否符合预算、金额计算的准确性和资金支付安排等方面进行程序性核准,由财务相关人员统一汇总后,报CEO(或授权人)批准方可报销。 招待费用的支出、使用须坚持合理、适度、高效、节约的原则,遵循标准,规范程序,严守制度,并与各部门业绩评定、经理考核相结合。 二、招待费管理 公司全年业务招待费严格控制在年度预算额度内,全年在限额内使用业务招待费,原则上不得超支。坚决控制非业务性接待,适当控制业务接待。严格执行分档次接待原则,对应接待。禁止越档次接待。 (一)招待标准 1、往来公司副总裁、董事以上职务领导,省厅级、市政府副市级以上政府官员,此类人员简称“A类客人”。招待餐费标准为350—400元/人/次;酒店住宿为五星级酒店以上标准。

2、往来公司部门负责人以上、总监以下领导,重要客户,政府部门科级以上官员,此类人员简称“B类客人”;餐费标准为250—300元/人/次;四星级酒店单间住宿标准。 3、往来公司部门负责人、政府部门科级以下官员,普通职员,此类人员简称“C类客人”;餐费标准为100-150元/人/次。三星级酒店单间住宿标准。 4、一般客户及来客招待,此类人员简称“D类客人”;餐费标准为50-80元/人/次。 5、公司内部培训或会议,往来客户的午餐招待,此类人员简称“E类客人”;餐费标准为15元/人/次。 6、其他特殊重要任务的招待:关系公司特殊利益的机构和个人及特殊时期的招待应遵循特殊招待的原则,此类人员简称“特殊客人”,可参照“B类客人”标准执行。 7、接待用餐时,严格控制陪客人数,实行对口接待:一般客户3人或以内的,公司只允许一人陪同;对方3-6人的,公司只允许2人陪同;对方6人或以上的,公司只允许3人陪同; 8、招待如要用烟、茶叶、礼品、贺礼等需提前申请。礼品、贺礼须单独确认。(二)招待费审批、报销规定 1、招待费审批规定 1.1、为避免招待费超标失控,所有的招待实行事前审批制度。每次费用发生前必须事先办理审批手续,事先未经CEO审批的正常情况下不予报销。若CEO出差,可以授权指定特定人员行使审批权,原则上应以书面形式将授权的指定人通知综合部。特殊情况若无法及时办理审批手续的,可先通过短信或微信上报CEO,经CEO同意后可先进行招待,但必须于3个工作日内补办审批手续,补办审批手续时须附上短信或微信上面CEO同意的内容。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内容

审计重点 主要包括被审计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财务收支状况真实性审计、资产质量审计、经营成果审计、企业重大经营活动和经营决策审计、经营合法合规性审计等内容。 一、财务收支状况真实性审计。 根据国家统一财务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必要的审计程序,了解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的财务收支管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账实、账账、账表是否相符,判断企业会计核算的合规性,检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有关问题。 财务收支状况真实性审计应重点关注对货币资金、往来款项、存货、固定资产、应付工资等科目,以及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合并会计报表的审计。 二、任职期间资产质量审计。 结合内控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查实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实际质量状况。重点审计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资产质量变动情况,特别是任职期间不良资产的变动情况,审计确认任职期初到任职期末各年的不良资产总额、任期内新增不良资产及任期内消化不良资产的情况。 对不良资产进行审计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待处理资产净损失,重点审查任期末待处理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净损失,以及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真实性、合规性; (2)长期积压商品物资,重点审查任期末积压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以上但尚未丧失使用价值的商品物资; (3)不良投资,重点审查由于被投资企业(或项目)濒临破产、倒闭、

发生长期亏损(一般指连续三年以上)等原因造成难以收回的投资等,包括未确认的投资损失; (4)三年以上应收款项可能导致的潜在损失; (5)处于对外经济担保、未决诉讼、应收票据贴现等状态下的资产可能导致的潜在损失; (6)潜亏,重点审查企业未足额计提或者摊销的成本费用; (7)挂账,重点审查企业由于经营管理或者政策性等因素形成的,并经财务认定和记录,但又未纳入企业当年损益核算或者进行相应财务处理的损失、费用等; (8)经营亏损挂账,重点审查因经营活动因素产生的累计未弥补亏损总额; (9)关停并转企业和未纳入财务决算范围企业的不良资产; (10)其他因素引起的资产损失。 对企业不良资产审计中,应当重点对以下情况进行审计分析: (1)审计分析企业清产核资结果是否如实披露。对于企业在清产核资中未披露的损失(除政策性原因允许企业暂不处理的损失外),一般视同为清产核资后企业负责人任期的不良资产损失。 (2)审计分析企业任期内资产质量变动的原因。分析产生不良资产的主、客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指国际环境、国家政策、自然灾害等;主观因素主要指决策失误、经营不善等。 (3)审计分析企业任期内不良资产责任划分。按照企业负责人任期职责、任期时间及不良资产产生原因等情况,分清企业不良资产的责任,审计分析企业任职期间不良资产情形: ①核实任期以前存在的不良资产; ②核实任期内消化的任期以前的不良资产;

费用支出审批流程

费用支出审批流程 总则 为加强各项费用的管理与控制,根据“厉行节约、合理安排、从严控制、超支处罚”的原则,达到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经营活动,理顺业务关系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基本规定 第一条费用支出的审批权限分三类: 1、审核:指管理部门及主管领导对该项开支的合理性提出初步意见。 2、审批:指有关领导经参考“审核” 的意见后进行批准,个别重大事项,还需经总经理办公会议讨论通过。 3、复核:指财务部对拟支付款项审查是否符合受理相关制度或数字计算的正确、票据的合规性。 4、批准:指最终决策人依据上述部门的意见对是否支付款项的意见。 第二条: 费用支出审批权限的审批顺序:先下级,后上级;先定性审批,后定量核准;先经业务、行政有关部门,后报财务部门。若遇有关审核人员出差在外,可由其授权人代核、代批,但事后必须请有关人员追认补签。 第三条: 费用支出各级权签人员包括:经办人、部门主管、总经理。各级权签人员须对自己的签章承担责任。审批基本流程为: 经办人申请T部门主管审核T财务部复核T总经理批准。所发生业务超 出本规定所述事项的,经总经理同意后,在本规定中加以补充。 第四条: 各费用支出审批事项应遵循事前请示、请款办理、事后核销的办事流程;

如遇特殊事项无法遵循上述程序的,可先与各级权签人员口头沟通征得同意后办理,但须立即补办上述程序。财务部门遵循“及时报账、前账不清、后账不借”的借款管理原则。 第五条:对外部单位或个人付款时,优先采用电汇、汇票、支票等结算方式,尽量避免采取现金方式与外部单位(个人)结算,经办人须提供收款人(本人或本单位)的名称、账号等基本信息。若为外单位(个人)上门领款的,须提供领款人身份证明;委托他人领款的,须提供授权书原件、授权人与被授权人身份证明原件等资料。如确需以现金形式对外支付的,必须经总经理批准。 第二章借款审批 第一条:因私借款 1、因私借款(限额500元,仅限试用期员工,用于解决生活费): 2、福利性借款(不高于本人一个月工资,员工在职期间遭遇重大意外伤害、严重疾病等突发情况时可申请) 3、审批流程:申请人填写《借款单》T部门主管审核T财务部复核T总经理批准-付款。上述借款期限最长不超过一个月。 第二条:因公借款 1、购买物品,需先填写采购申请单,办公用品由各部门在费用定额内按月填报计划,行政部汇总后统一在月底编制月度采购计划。 2、各部门办理大额付(借)款,至少提前一天通知财务部;经办业务支付现金低于200 元的,不予办理借款

经济责任审计重点 策略及工作流程

7.1经济责任审计 7.1.1对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认识 通过任职期间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其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以分清经济责任,评价工作业绩,为领导考核、任免、奖惩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审计促使干部增强遵纪守法和廉洁自律的意识,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7.1.2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服务方案 7.1.2.1经济责任审计项目重点及实施策略 7.1.2.1.1经济责任审计项目重点 (1)财务状况的真实性。重点审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财务状况、财务收支以及财政资金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是否真实、完整,账实是否相符,会计核算是否准确,财务报表范围是否完整等。主要内容包括: 财务会计核算是否准确、真实,是否存在财务状况和财务收支不实的问题; ①财务报表的范围、方法、内容和编报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故意编造虚假财务报表等问题; ②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和有关资料是否相符; ③采用的会计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是否正确,有无随意变更或者

滥用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故意编造虚假收支等问题。 (2)财务状况及财务收支的合法性。重点审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财务收支管理和核算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主要内容包括: ①收入、费用支出的确认和核算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收入及费用支出等问题; ②资产、负债、净资产的确认和核算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随意改变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以及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资产、负债、净资产等问题。 (3)财务的效益性。重点审查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 ①资产质量状况审计。主要通过资产运行状态、资产结构以及资产有效性等方面的财务指标,审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占用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资产管理水平与资产的安全性。 重点对不良资产进行审计,按照领导干部任期职责、任期时间及不良资产产生原因等情况,分清不良资产产生的责任。核实领导干部任期以前存在的不良资产、任期内消化的任期以前的不良资产、任期内新增不良资产以及任期内因客观因素新增的不良资产。 ②债务风险状况审计。主要通过债务负担水平、资产负债结构、或有负债情况、现金偿债能力等方面的财务指标,审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债务水平、偿债能力及其面临的债务风险。

公司部门招待费管理制度范本

公司部门招待费管理制度范本 管理制度由具有权威的管理部门制定,在其适用范围内具有强制约束力,一旦形成, 不得随意修改和违犯。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各种制度范本,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 一起来看看吧! 一、为做好来客的接待和招待工作,保证正常的业务往来,严格管理招待费用,特制 定如下招待费管理制度。 二、来局检查指导工作的上级领导或来局办事的工作人员确需在局就餐的,均应先请 示局长,得到同意后到指定饭店就餐。特殊状况下(如局长外出)须事后向局长说明状况。 三、机关招待费的管理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办公室对有审批手续的招待费用要及时办理报账,无特殊状况,未经审批的招待费支出,均由个人负责。 四、干部职工外出执行任务,因工作关系确需对相关领导和办事人员进行招待的,应 先请示局长,并严格掌握招待标准,杜绝大手大脚,铺张浪费问题的发生。 五、严格控制陪客人数。局机关来客均实行对口招待,一般由分管局长和科室主要负责同志陪同。大型检查、工作会议以及厅、市局、县领导来局办事,由局统一安排接待和招待,招待标准、陪客人员由局主要领导酌定。 六、来客招待要严格掌握就餐标准。要本着“够吃不剩”的原则,既保证客人吃饱吃好,又不致造成浪费。未经允许严格禁止使用名酒、名烟待客,以及以招待名义购买名烟、名酒。 为切实加强机关财务管理,促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根据旗委、旗政府《关 于改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和《新州办事处财务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一、单位来客一般不予招待,严格控制加班工作餐。特殊状况需要招待就餐或用工作 餐的应请示主要领导。严禁娱乐招待,午后不准喝酒。 二、用餐标准。工作餐一般每人、每顿不得超过30元。来客就餐,本着节约的原则,按必须层次订餐,既让客人满意,又不浪费。 三、接待范围。实行对口接待的原则,减少陪客人员。一般状况下可由主要领导、分 管领导和业务部门负责人(站所长)陪餐。 四、来客招待审批程序。由办公室统一负责,特殊时可由主要领导指定人员订餐,但 第二天务必到办公室做好登记。

招待费管理办法

关于业务招待费管理办法 项目部本着“节约增效”的理念,招待奉行节俭原则,对招待标准规定如下。 业务招待费的使用原则业务招待费应坚决贯彻“可接待可不接待不接待”“可参与可不参与接待人员不参与”“可发生可不发生费用不发生”“态度热情费用从简”的原则。 业务招待费使用严格执行规定限额和招待标准严格执行分档次接待原则坚决控制非业务性接待严禁随意超标进行业务招待特殊情况需说明原因经请示项目经理同意后方可进行招待否则财务部门不予报销。 严禁发生随意招待现象。业务招待费发生前要向办公室提出申请包括招待单位、人数、时间、地点、陪同人员等办公室根据申请请示项目经理同意后方可安排紧急情况下可口头请示同意后方可进行业务招待但事后要履行审批手续否则财务部门不予报销。 接待用餐时严格控制陪客人数实行对口接待。原则上陪客人数不得超过对方人数的半数。 业务招待费的审批程序业务招待费的支出实行“预先申请,据实报销”的管理方式。审批权限一律由办公室负责填写《业务招待申请审批单》其他部门和个人一律不得安排。 一、审批权限

1、日常500元以下招待由部门负责人定夺,不用申请,招待完毕两日内主管领导签审招待申请单后正常报销。 2、日常500元以上招待需主管领导先审批后招待,两日内报销。 3、日常1000元以上招待均向项目经理申请,先申请后招待,两日内报销。 4、项目部招待原则上是工作餐,确需桌饭招待的由招待人员向办公室办理相关接待手续并明确标准,食堂根据招待单进行安排。 5、招待费不准出现会所、足浴、洗浴、KTV、旅游景点门票等项目票据,单张超过3000元的单张票据不予报销。 二、审批流程 1、工作餐的审批程序,接待部门负责人填写《业务招待申请审批单》详细注明招待的事由、参加人员以及人数向办公室提出申请,经办公室或项目经理签字批准后由部门负责人安排用餐或对口接待部门相关人员陪同客人用餐。 2、客餐招待的审批程序由对口接待部门负责人填写《业务招待申请审批单》详细注明招待的事由、参加人员以及人数。经项目经理同意后送办公室确定用餐标准及膳食餐厅并由办公室通准备烟及酒水。 三、业务招待费的支出标准 1、招待相关职能部门经常打交道的经办人员,单次招待费

离任审计要点

离任稽核,又称离任经济责任稽核,是稽核人员对即将调离现工作岗位的领导干部在整个任职期间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的全面监督检查和总体评价活动,是商业银行为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效益,防范风险而实行的一种稽核制度。它既是对离任者在职期间经济责任的综合评价,以能使接任者“心中有数”,为以后的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为上级行对领导干部的考核任命提供可靠的依据。离任稽核制度实施以来,对加强领导干部的监督,促使领导干部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以及自我约束能力,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商业银行的离任稽核尚存在不少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和广大稽核人员的思考。 商业银行离任稽核的发展及监管要求 1996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暂行规定》。其中第二十一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行按照对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管理权限对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离任稽核。金融机构董事长(理事长)和总经理(行长、主任)离任时,对其任职期间该金融机构的经营情况进行稽核(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离任时,对其任职期间所分管的业务情况进行稽核)。各金融机构上一级机构对下一级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离任稽核报告必须抄送下一级机构所在地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在此前后,各商业银行陆续开始对系统内各级领导

干部实施离任稽核,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对离任稽核的目的、对象、范围、内容、程序等进行初步规范。就拿工商银行来说,离任稽核工作从1995年起步,在1995年至2003年9月间,共对升任、调任和退出领导岗位的177位一级分行、直属分行行长、副行长、总行业务部门总经理和海外分行总经理(副总经理)进行了离任稽核和在任稽核,取得了较好成效。 200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令[2000]第1号颁布了《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针对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离任稽核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对离任稽核原有规定作了进一步补充、完善与细化。其中第二十二条规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离任,其任职机构的上级机构或干部管理机构应对该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离任审计,并对其工作业绩作出综合评价……离任审计应全面、客观、真实地评价离任高级管理人员”;第二十三条规定“离任审计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分管业务经营状况,包括资产质量、盈利水平等;2、分管业务合规合法情况;3、分管业务内控建设和风险管理情况;4、职责范围内发生的重大经济或刑事案件以及本人所应承担的责任;5、审计结论”等等。据此,各家商业银行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对本行的原有办法作了进一步充实和修订。如中国工商银行于2002年修订的《高级管理人员离任稽核办法》突出了对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内经营决策行为的监督,特别是将“一把手”的经济责任重点放在了对全行总体经营决策的制定、实施和效果的评价方面,而不是

业务招待费管理制度

业务招待费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财务行为,加强业务招待费用管理、控制和压缩费用支出,根据南方公司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公司。 第二章事前审批 第三条需要发生业务招待费用,应事前申请,由申请人填写业务招待费用使用申请单,说明事由、开支额度,经部门负责人及分管领导签字,公司主要负责人或委托人(一定金额内)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四条特殊情况事先不能履行批准手续的,应先通过电话等方式口头请示,并在事后及时补办书面批准手续。否则,不予报销。 第三章报销手续 第五条报销业务招待费用,需经办人和证明人共同签字,并由部门负责人签字核准。 第六条经办人凭业务招待费审批单及经有关人员签字的发票,到财务办理报销手续。 第七条业务招待费用严格按照两支笔的审批程序,即

必须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财务的领导同时批准同意;如公司主要负责人同时分管财务,应另指定一名审批人员。 第四章归口管理 第八条业务招待费由综合部扎口管理,综合部凭业务招待费审批单的标准(见附件)具体安排。 第九条报销业务招待费时,财务部和综合部必须同时按考核要求建立台账,双方台账记录必须保持一致,每月核对。核对时间为每月10-15日,核对内容包括:分类、全额等,差额分及时调整。 第十条对属于业务招待费用性质的实物,由综合部专人保管,并按照业务招待费用的批准程序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一条凡属于业务招待费开支的项目,不得以其他任何费用的名义变通开支。 第五章开支标准 第十二条宴请标准(见附表)。 第十三条宴请之外的业务接待(包括馈赠礼品)开支单独申请。其申请由综合部统一收齐、登记。 第十四条对一次性金额较大的业务招待费需经公司集体会办同意,并形成会办记录。 第十五条单项公关项目的业务费用单项列支,按批准的总额控制使用。 附:宴请类型及标准

经济责任审计要点

经济责任审计 1.经济责任审计频率:国企每5年,至少审计1次,主要负责人任期内审计至少1次。 2.法律依据:《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中办发【2010】32号、《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国资发评价(2006)7号,其中《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是需要实施审计的规范操作规程。 3.审计集团公司时,选择审计对象的原则有以下7点: ①审计资产量不低于被审企业的70%; ②户数不低于被审企业的50%; ③资产/效益占重要位置的子企业; ④企业负责人兼职的子企业; ⑤任期内发生合并、分立、重组等产权变动的子企业; ⑥亏损、资不抵债、债务危机等财务状况异常的企业; ⑦任期内未审计或财务负责人更换频繁的子企业; ⑧各类金融子企业及内部资金结算中心 4.审计步骤:财务基础审什→企业绩效评价→经济责任评价 A、财务基础审计包括: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合并报表审计。 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主要从:货币资金,往来款项,存货,

固定资产,应付工资等方面着手。 具体审计关注点:①收入费用配比(不跨期结算费用)、费用报销发票的真实性,是否符合规定。 ②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需过会(不能随意变更); ③坏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④现金库存限额(可以调大,但是须有一个限额,并且严格执行),库存现金监管很重要,因为现金是最容易产生舞弊的。 ⑤“小金库”范围; ⑥查询企业股东情况:可通过“企查查”、“天眼查”、“法院文书判决网”等途径; ⑦成本开支情况合规性; ⑧工资管理、福利费列支: 工资费用不得不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直接列支成本费用,福利费列支是否合规。 ⑨存货暂估、积压商品物资的处置; ⑩车辆处置定价; 11.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 12.睡眠账户的处置; 13.“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及执行情况; 目的是:内容合法,程序合法。 主要关注;投资,并购重组,资产处置,物资采购,战略合作,大额资金调动,采购限额,赊销限额等事项的决策须有会议纪要,论

情况说明范文

情况说明范文 导读:本文是关于情况说明范文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财务情况说明书范文】 一、企业概况 本企业属于()企业,成立于()年。是以生产和销售()为主业的公司,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重为()%。公司现有资产总额已达()万元,其中包括流动资产()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固定资产()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负债总额达()万元,其中流动负债()万元,占负债总额的()%,所有者权益()万元,占企业资产总额的()%。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本年主营业务收入()万元,比去年同比增长()万元,增长率()%。 2、本年产品销售费用()万元,比去年同比增长()万元,增长率()%,主营业务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3、本年主营业务成本()万元,比去年同比增长()万元,增长率()%,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4、本年管理费用()万元,比去年同比增长()万元,增长率()%,管理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5、本年财务费用()万元,比去年同比增长()万元,增长率()%,财务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6、本年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万元,比去年同比增长()万元,增

长率()%,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7、本年营业利润()万元,比去年同比增长()万元,增长率()%,营业利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8、其他项目的比例参阅损益分析表。 三、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 1、本年实现利润总额()万元,净利润()万元。 2、全年上交所得税()万元,增值税()万元。 3、本年提取盈余公积()万元,其中公益金()万元。 4、本年分配给投资者利润()万元,其中普通股股利()万元,优先股股利()万元。 5、本年职工工资总额()万元,职工人数()人,职工全年平均收入()万元。四、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 1、本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上年增长()万元,增长率()%;本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比上年增长()万元,增长率()%;本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比上年增长()万元,增长率()%。 2、本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比上年增长()万元,增长率()%; 3、本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存货周转率为();流动资产周转率为();固定资产周转率为();总资产周转率为()。 4、企业的发展能力指标情况: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为();净利润增长率为();留存盈利比率为()。 5、可持续增长率为(),说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最大增长能力。

经济责任审计规程

经济责任审计规程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流程 为规范经济责任审计业务的开展,规避和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有关规定制定本工作流程。 一、审计计划、立项 (一)每年年底,根据校党委组织部提出下一年度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初步意见,列入下一年度审计工作计划。 (二)审计部门根据组织部门下达的经济责任审计委托书进行立项。 二、审计准备阶段 (一)成立审计组 根据审计项目的审计工作量和实际工作需要,组成2人以上的审计组,指定审计组长,明确审计人员分工。审计项目实行主审负责制。 (二)进行审前调查 审计组编制审计项目实施方案前,应当进行审前调查,了解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和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基本情况。审前调查可以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查阅档案、收集材料等多种方式进行。 (三)编制审计工作方案 审计工作方案是对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程序及其时间等所作出的详细安排,由项目主审在审计实施前编制完成,并报审计处负责人审批。批准后,应严格执行审计方案内容,无特殊原因不得修改。审计方案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审计项目名称、审计依据、审计目标、审计范围以及审计内容和重点、具体审计方法和程序; 2.预定审计工作起止日期; 3.审计组组长和审计组成员及分工; 4.编制日期及其他内容。 (四)送达审计通知书 审计部门在实施审计5日前,向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并抄送财经处、资产处等相关部门和被审计领导干部个人。审计通知同时进行网上公示。 审计通知送达后,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及其本人应按照审计部门要求,及时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并于审计工作开始后5日内送达审计部门。具体包括: 1.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书及任职期间履行经济管理职责情况书面材料; 2.单位基本情况,包括内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称学历结构、学科建设、学生构成等; 3.审计期间有关的会计资料、统计资料; 4.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及执行情况; 5.重要财务收支和经济决策会议记录; 6.纪检、监察、审计、组织等部门对本单位检查后提出的检查报告和处理意见; 7.资产清查资料和债权、债务清理的资料;

财务开支事前审批制的管理规定

财务开支事前审批制的管理规定 一、目的:为加强公司费用管控,同时采购付款、工资薪金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为更有效的发挥资金的使用效能,特制定本规定: 二、范围:公司各部门; 三、定义:财务开支指公司通过财务部门支付的各项费用支出、基建设备等支出; 四、内容: 各部门的财务开支坚持预算控制和事前审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事前审批控制与事后审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1、财务开支采用事前审批制度: 各部门的财务开支应在年度预算管理范围内的项目、额度中准予列支;不明确列入或未列入预算的开支,应提交“费用预算报告”进行请示,按程序报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执行。因特殊情况来不及上报的,必须先行口头请示,如公司领导同意办理,事后要进行补办。费用预算报告应写清楚用款事由、用款时间、预算金额等。费用预算报告作为借款及付款的依据以及会计凭证附件。无批复“费用预算报告”的财务支出,财务部一概不再签核,退回业务承办部门。 2、财务开支采用事后审批的制度: 付款前后,业务承办部门应取得符合国家税收法规要求的正规发票,按照财务部流程进行签核。如实际财务支出超过原申请报告支出20%的,业务承办部门应提交书面的分析报告,阐明超支原因及合理性,随发票一同签核。 3、财务开支额度控制: (1)不明确列入或未列入预算的财务开支在1万元(含)以上,由经办人按程序逐级报总经理审批; (2)已明确列入年度预算,金额超过5万的费用支出,仍需履行事前审批制度;

(3)下列支出项目不履行上述事前审批程序:订单采购资金、因公司销售行为产生的运费、工资薪金、社会统筹保险、税金、利息支出、水电费、已明确列入年度预算,金额低于5万的费用支出。其他金额较小的零星开支是否需要履行事前审批,由总经理具体掌握。

浅谈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的重点及难点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及难点 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一项审计制度。经过十多年的积极探索与稳步推进,这项制度对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维护财经法纪,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推动依法行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社会公认的效果。据统计, 1998年到2003年,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共查出各种违规行为金额3301亿元,损失浪费金额255亿元,其中由于领导干部直接经济责任造成的违规行为金额219亿元,损失浪费金额43亿元。另外,审计还发现个人经济问题12.4亿元。今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将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制度,写入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由此可见这项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审计处自成立以来,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积极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其中仅2004年就开展7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这些项目,具有财务收支金额较大、被审计人任职时间较长、审计工作量较大的特点。在审计中,我们严格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和委托方(人事部门)的要求开展工作。从反馈的信息看,有关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对我们的审计结果是非常满意的。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审计成果,也积累了一些审计经验,在此向各位领导和同行作简单的汇报和交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做好。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原则

由于集团审计处人员少,任务重,不仅要完成西新工程等审计任务,还要随时接受人教司或人事部(以下简称人事部门)委托的经济责任审计任务。而经济责任审计任务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时间比较集中,比如我们今年开展的7项审计任务中,就有6项集中在上半年的 3--6月份,这样对我们顺利开展这项工作从时间方面就捉出了挑战。面对较为繁重的审计任务,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特点,确定了“以我为主,借助外力,确定重点、客观评价”的审计思路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以我为主”就是对于经济责任审计任务,要以我为主,首先考虑由审计处自身完成;“借助外力”就是如果由于时间或人员等客观原因无法由本处人员完成,便将该项任务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但在方案制定、审计实施、报告撰写以及结果利用等方面,审计处必须亲自参与把关;“确定重点”就是在审计方案的制定时确定重点环节,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关注重点内容,在审计报告的撰写时披露重点问题;“客观评价”就是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与实事求是的精神,对被审计人作出一个与其任职期间经济责任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的审计评价。因此,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按照人事部门的委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人事部门没有委托的,我们就不做,这是最基本的,否则实施审计就缺乏制度依据,容易产生种种矛盾。使审计工作陷于被动;

业务招待费管理规定

业务招待费管理规定 第一条总则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各类业务接待行为,有效控制招待费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业务招待费适用范围 业务招待费:是指因业务需要发生的礼金、礼品、赞助费、会务费;餐费、娱乐费用;差旅费、住宿费等。 第三条业务招待费的使用原则 业务招待费应遵循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和预算开支。 第四条业务招待费的管理原则 1.业务招待费使用实行预算控制原则。所有的招待实行事前审批制度。 2.严格执行分档次接待原则,对应接待。禁止越档次接待。 第五条业务招待费基本标准及使用对象 1.招待费标准:用餐标准分为A、B、C、D四个档次:

2.招待费标准适用对象: (1)招待政府主要官员或重大事项决策人用A档,由公司总经理负责接待,副总级以上人员进行陪同,由办公室负责安排具体接待事宜。 (2)招待政府相关业务单位主要领导及关联公司的领导用B档,公司业务关联部门分管副总及公司业务关联部门负责人负责接待。 (3)招待政府相关业务单位的部门经办人、关联公司部门负责人用C档,由公司业务关联部门负责人负责接待。 (4)招待政府普通办事员、兄弟公司办事人员用D档,由公司业务关联部门派人接待。 3.招待标准 (1)一般招待分为工作餐和客餐两种。工作餐即指平时供应员工的饭菜;客餐即指工作餐外专门为客人定制的饭菜。 (2)因工作关系外单位一般来人来客,一律用工作餐招待。 (3)政府部门、关联单位主办以上人员来公司办理业务,需在公司用餐的,原则上用客餐招待。 (4)客餐招待标准参照招待费D档标准。 第六条业务招待费的审批程序 根据需要由经办人填写《公司招待礼品领用申请表》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